论语 八俏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论语 八俏篇一
《《论语——八俏》与销售经理的处世之道》

《论语--八佾》与销售经理的处世之道

最近重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收获很大。我专职从事培训讲师工作,给企业培训时,不可避免地要讲“沟通”、“团队”、“人际关系”等课程,都涉及到为人处世,而南老师的书给我很大启发,是我准备这些课程的参考书。近日突发奇想,南老师站在中国人为人处世的角度来讲《论语》,其中也提到了《论语》没有固定讲法,每个人的理解就是自己的《论语》。我为什么不可以站在销售经理的角度来看《论语》呢?可能有一些新的想法,这样的角度可能对全国六千万营销人员有所帮助。于是把《论语》前四篇,进行了自己的理解、消化和吸收,按照销售经理的角度写了出来,和大家分享。

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销售经理的礼仪和规矩。

这个故事有很多背景,详细内容我就不讲了。其中“八佾”是皇帝才有资格欣赏的舞蹈,而季氏这个权臣在家欣赏。对这件事,孔子的评价是:“他连欣赏皇帝的舞蹈,这样的事都能做出来,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呢?”

销售经理要吸取什么教训呢?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谈怎样做人的,几千年来,中国都是人情大国,“有关系才没关系,没有关系才有关系”,人情的道理永远不变。上世纪,西方文化渐入中国时,有人提出东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就是说,在和人交往上,用传统方式为人处世;在做事上,用西方的逻辑和分析。工作的时间越长,吃过的亏越多,就越分析越有道理,只有这样才能既做人又做事,才是阴阳平衡的人,才能成大事。

但回顾我们成长的历史,我们在学校学的是知识,钻研的是逻辑和分析,而在家接受的是父母为人处世的教育。这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养的不统一,导致了我们很多人价值观的混乱,很多人有教育,有很高的学位,但没有教养,从而行为上没有章法,更不懂什么处世之道。

日常工作中,销售经理可能没注意到用什么样的“礼”对待上司,用什么样的“礼”对待客户。但这样的“礼”非常重要,表面上上司可能没注意到,但上司的潜意识里,一定会关注销售经理怎样对他。有时,上司意识到了也不说,而是在想:“他不尊重我,这样的事都能做出来,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呢?”,也就是“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在他做出“动作”之前,先要把他干掉,千万不能让他冒头。销售经理还有什么希望?辞职算了。

所以我劝告销售经理,处世要低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是不要激发别人来“害你”。平常要注意不要在衣着上比上司好,不要使用比上司好的设备,不要在客户面前表现嚣张,否则你的上司可能会因嫉而生恨,客户会感觉你不踏实。我以前的上司,穿着象个农民,绝对在客户面前掉架,但因为我们老板是农民出身,就喜欢下属保持这种“本色”,他虽然能力不强,也得到了重用。你的老板可能也一样。如果把你自己打扮成个“香港崽”摸样,风流又潇洒,客户觉得在你面前矮一头,上司觉得你的光华遮挡了他,你怎么能成功呢?

2、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销售经理的目标是礼仪和快乐的根源。

这里的仁,我的理解是目标,是梦想。如果销售经理没有目标,那些为人处世的“礼数”都没有用了。如果没有目标,就是职位再高,工作中也不会快乐。

3、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齐易也,宁戚。”--销售经理要用心关心他人,而不重形式。

对客户、对上司的“礼数”不是体现在花多少钱,多么奢侈上,而是有没有用心。很多公司都召开年度客户大会,搞得很奢侈,在五星级酒店举行,又是送车又是抽奖,最后吃大餐,很热闹也很好看。但客户表面上会很开心,因为不花他的钱,但转念一想:“羊毛出在羊身上,还不如节省点,把钱给我们作返利合算。”对客户要简单而隆重,体现对客户真正的关怀,对员工和上司也是这样,要和客户培养节俭文化,这才是成功公司发展的基础。 公司经营上出了问题,要采取悲伤的态度来总结,而不是很轻易地处理,有关人等要严格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公司的权威。如果轻易来处理,以后就会令不行禁不止。

4、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销售经理的竞争之道。

优秀销售经理之间的竞争,不要盲目,也不要做意气之争,而要做君子之争。什么是君子之争呢?孔子是用射箭来做比喻的,我用完成销售任务来做比喻。

很多公司都有销售任务的排名,但有几个人服气?很少。多数人是在抱怨。

“老张本月完成任务最好,我想是因为上个月销售管理部的支持最大。价格比我们低两个点,还搞了促销,好象花了50万。”

“还不是因为他和副总的关系好。”

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呢?什么是君子之争呢?公司的政策是统一的,为什么老张能争取到副总的支持,而你争取不到呢?你说是因为他们有关系,那为什么你没建立关系呢?还是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抱怨也改变不了现实。在争取公司的支持上,在和总部经理们的关系上不如别人,就直接承认好了,不要那么多抱怨。

开庆功会时,和老张喝一杯,并要把杯子放低一点,表示对老张的尊重,私下里和他请教一下,如何与总部的管理人员沟通,争取在三个月之内超过他,这样才是君子之争。

5、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销售经理“礼”的效率和效果。 这句话字面的意思是:射箭不是要穿透牛皮,而是要首先射中目标,力气的大小取决于每个人的不同能力,这是不变的道理。

管理上有效果和效率的说法,效果比效率更重要。销售经理对待人际关系的“礼数”,首先要注意效果,要真正为对方着想,真正关心对方,但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对方能领会多少,每个人的潜质不同,发挥也不同。

6、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销售经理对上司的误区。

一般来说,上司是掌握资源的人,下属都要服务好客户,就要从上司那里争取到资源,然后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

争取资源的过程,有些人是去赞美上司,也有些人是用马屁的方式。如果你赞美的是事实;赞美时,对方不反感;赞美时,旁人不误解;赞美时仪态正常,那你就是在赞美,否则就是在拍马屁。上司也是平凡人,他们和你一样有被肯定,被认可的需求,赞美可以让上司感到你对他的认同,进而博得对你的好感,资源就可能争取到手。偶而赞美一下上司,满足一下他的虚荣感,让他“爽”一下,不会损失你的尊严。

但过分的赞美就是拍马,这也要看你对公司的态度了,你想在公司长久地做下去,为什么不去拍马?只要可以达到目的,都可以采用,不要有太多的尊严意识,该拍马时不拍也不对。如果你是“职业”人士,就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要赞美而不拍马。

话又说回来了,无论你是赞美,还是拍马,你的同事会怎么想?你的下属会怎么想?他们是尽量是往坏处想,一定认为你是在拍马屁,是在献媚。

想开点,该赞美时,就去赞美;该拍马时,就去拍马,让别人去说吧,只要你最后成功了,你的方法就是对的。

7、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销售经理如何面对下属。

一个叫定公的老板问:“上司和下属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个关系是企业中最微妙的关系,它是想在企业“升官发财”的人要学的最重要一课。站在高层的角度来看上下级关系,就是上司要尊重下属的专业,尊重下属的人格,信任下属,下属才会对对公司忠诚。 但在现实生活中,老板最信任谁呢?一定是他自己,要得到老板的信任太难了!在中国目前的经济、法律和政治环境中,老板缺乏安全感。那作为员工要怎么做呢?很多员工刚参加工作时,为公司拼命努力,最后发现老板最爱自己,于是“生活欺骗了他,他也欺骗生活”,员工也最相信,最爱自己。这样的员工可能成功吗?除非去当老板!

在企业工作,员工是弱势的,老板是强势的,员工一定要被用,才能成功!所以无论公司怎样对待员工,你想在这家公司发展,就要首先去爱公司,去付出。当你付出而没有得到老板的认同,那么你可以离开,或拿多少钱做多少事,只爱自己。

孔子是对定公的建议是说,作为强势的老板,有条件付出,就要首先去爱员工,信任员工,尊重员工的专业,才能换来下属的忠诚和付出。

如果员工想我要首先付出,如果老板想我要首先付出,那就是两个巴掌,一定能拍出动人的掌声。

8、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快乐而不过分,悲伤也不要过分,才比较合适。

9、 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销售经理的沟通技巧 可以参考我的文章《沟通中,怎样成为说话高手》。

10、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销售经理的行为总结

在高职管理者,如果不宽厚;如果只是嘴上说尊重下属,但内心还认为自己最厉害;如果公司出了事,却认为和自己没有关系。这样的人凭什么做管理者呢?

总结《八佾》,整篇都是关于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其中特别强调了对上司要赞美而不是拍马,不要让上司感到不“爽”。对下属和客户要首先付出,才可能获得对方的回报。所有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中,最基本的是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也就是心理学讲的有“同理心”。你有没有真正站在对方的立场,有没有了解对方的处境,有没有了解对方的性格,只有这样才能博得别人的喜欢。

而有多少人喜欢你,你的成功就有多大。

论语 八俏篇二
《论语_中的语用学思想》

一、引言《论语》作为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集和第一部儒学经典,其核心思想是“仁”即“爱人”,即所谓“忠恕”之道,但“仁”的实现要以“礼”为规范, “克己复礼为仁”。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把礼作为治国之经纬的思想,认为礼是齐家、治国、安邦之根本。 《论语》内容十分广泛,其中的言语观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得体地说话行事提供了一系列明确完整的规范,也因此成为学者最为关注的研究对象之一(该领域的学者如胡可淘(2005)、姜斌(2006)、孔京京 (2007)等)。本文拟结合语用学原则来解读《论语》中所包含的言语观。二、言语与“礼” 《论语》中的言语观是在“仁”和“礼”的大范畴下加以讨论的。 “克己复礼为仁”。孔子的态度是个体需要(己)服从社会整体原则(礼)。所以,孔子以“克己复礼”为求仁之道。 《论语?? 颜渊》载: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说,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不仅如此,而且要做到不合礼的事不看,不说不听,不合礼的事不做。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的道德修养自觉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孔子有关“礼”的论述还有很多,如,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 《论语??为政》),接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才是“孝”;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 《论语??为政》),用道德来诱导人,用礼教来教化,才能使人心归服。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论语??八俏》),只有做到君臣之礼,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孔子之所以如此强调礼,是因为他认为“不知礼,无以为立也”( 《论语??尧曰》),不懂得礼的话,人就没有可能立足于社会。孔子非常重视言语的作用与价值,他认为“不知言,无以知人”( 《论语??尧曰》),不能分辨人的言语,就不可能真正了解这个人。孔子的弟子子贡也认为“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论语??子张》)。不仅如此,孔子甚至认为言语成功与否,几乎可以关系到社会国家的安危与荣衰。在《论语??子路》中,孔子就鲁国公的问“言”,把“言”提到了 “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这样的高度。礼与语言使用关系密切。子路问政于孔子,孔子指出: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

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古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论语??子路》)。 “正名”是孔子“礼”这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论语??颜渊》),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另外, “正名”某种程度上也是通过语言得以实现。比如, 《礼记??曲礼下》载: “天下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等级体制下,丈夫地位高低不同,妻子地位的尊卑便通过不同的称谓得以体现。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论语??季氏》)。同一个人却具有了这么多不同的称谓,目的就在于维护等级名分制度,达到“名正言顺”的目的。三、 《论语》中的语用原则关于语言使用的学问就是语用学,《论语》中有很多有关言语以及言语原则的论述,清楚地勾勒出了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人们必须要遵守的合作和礼貌原则,对于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G rice(1975)的会话合作原则,会话双方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使所说的话在起发生的阶段,符合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方向或目标”。合作原则包含以下四条准则:一为数量准则,要使所说的话正好满足当前交谈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要多于需要的信息。二为质量准则,所说的话要力求真实。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三为关系准则,所说的话要有关联。四是方式准则,说话要清晰,避免晦涩,避免歧义,要简练,要有序。 [摘要] 《论语》一直被奉为人们修身、齐家,甚至治国、平天下不可或缺的经典教科书,其中的言语观更是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得体地说话行事提供了一系列明确完整的规范。综观《论语》全篇,可以发现,其言语观蕴涵着丰富的语用学思想,包含着非常成系统的言语交际原则如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人们日常说话做事,如果能够合于《论语》的 “礼”和“仁”,遵循其中的会话原则,人际交流必然会更加成功地进行。 [关键词] 礼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论语》也非常重视说话时要遵从合作原则。比如,孔子认为“辞达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言辞足以达意就行了,这一点与G rice 的数量原则相当。对应G rice的质量原则,《论语》提出的是“言而有信”准则。子夏曰: “……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认为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可信。孔子认为,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论语??为政》),人要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 “言思忠”( 《论语??季氏》),言谈时,要想到是否忠诚。 “弟子, ……谨而信。”( 《论语??学而》),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论语??为政》)。 “言必信,行必果” ( 《论语??子路》),说过的话一定要去实践。 “言忠信”( 《论语??卫灵公》),言语要忠诚老实。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没有根据,路上听到的传言就到处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论语》涉及到的另一个重要语用原则是礼貌原则。礼貌的社会功能在于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消除抵触和促成合作, 《论语》通篇涉及到的言语观也是围绕这些内容而展开。Lakoff(1973)提出了人际交流的两大基本策略:策略一,清晰;策略二,融洽(Lakoff将其作为礼貌规则之一)。在两大基本策略基础上, Lakoff又提出了两条语用能力规则:1)表达清晰;2)有礼貌。这两条规则经常相互矛盾,不过,两者也相互支持。Lakoff的礼貌规则又分为三个小规则:1)不强迫(距离);2)有选择项(尊敬);3) 友好(亲密)。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eech(1983)根据英国文化的特点列举了六条礼貌准则:一为策略准则(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二为慷慨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三为赞扬准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四为谦虚原则(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五为赞同原则 (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尽量扩大对他人的相同意见,六为同情准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相比较而言,顾曰国(1990)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总结了五条礼貌准则:一为“自卑”而 “尊人”与贬己尊人准则,二为“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与称呼准则,三为“彬彬有礼” 与文雅准则,四为“脸” “面子”与求同准则,五为“有德者必有言”与德、言、行准则。顾的五条礼貌准则的思想核心就是儒学,比如其中的“自卑”、尊人、贬己尊人,贵贱、长幼观念以及“有德者必有言”等正是《论语》主要论述的内容。《论语》非常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认为, “朋友切切思思,兄弟怡怡”( 《论语??子路》),朋友之间互相督促勉励,兄弟相处间和和气气。并且在多处提到,要达成“和”,就要多尊重他人想法,少考虑、少强调自己; 要谦虚,尊敬别人,不强迫别人。具体而言,对《论语》 中的语用学思想 96 待自己,要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既不凭空揣测、不绝对

肯定、不固执已见,也不要唯我独是。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卫灵公》),不怨恨别人不知道自己。同时,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在一切问题上,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怨恨,人的关系就自然能够和谐。“己所不欲,勿使于人”( 《论语??颜渊》),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于人。在与人的交往方面,要宽恕对待他人,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另外,要时时懂得谦虚、谦让,做到“君子泰而不骄”( 《论语??子路》),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 “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 《论语??卫灵公》),要依礼而行,说话谦逊,态度诚实。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论语??颜渊》)。怎样才是达呢?品质正直,遇事讲理,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颜色,从思想上愿意对别人退让。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 《论语??泰伯》),有能力却向无能力的人请教,知识丰富却向知识缺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想空无所有一样。若随时做到虚怀若谷,礼让他人,自然可以与他人和谐相处。《论语》“礼”的基本内容是“恭”和“敬”,也就是“彬彬有礼”。 “恭”是对人的庄重和顺。孔子主张“居处恭”( 《论语??子路》), “貌思恭” ( 《论语??季氏》),但反对过分做作的恭顺: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因此,要做到恭,必须依礼而行。也就是说,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论语?? 学而》),态度容貌的庄矜合于礼,就不会遭受侮辱。 “敬”是对人严肃、真诚,以礼相待。孔子主张敬父母,在孝养父母的同时要有敬,只养不敬不是真正的孝,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为政》里论述得很清楚: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仍以别乎?”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在行为上表现了以礼而行的恭敬,如“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 《论语??乡党》),而且赞扬子产“其事上也敬”( 《论语??公冶长》),恭敬侍奉君主;赞扬晏子“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同上)。《论语》中“礼”这一概念涉及更多的是有关“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的礼制内容,区分社会等级。人在社会交往中明白自己的身份,才能做到说话办事与自己的身份相符合,才能确保与他人达成“和”。所谓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泰伯》),“名正”“言顺”内容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涉及的都是这类内容。可

见, 《论语》对“和”的关注,是通过“和”与“礼”的关系来展开讨论的。在《学而》中,孔子的学生有子云: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的约束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礼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辨异”,即区分贵贱尊卑社会等级;但是,如果过分强调礼的辨异功能,就可能使社会中各方面粘合力不强,容易产生一种结构性的离散。因此,很有必要引进一个平衡性原则,这就是有子说的“和为贵”。就是说,既要遵守“礼” 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四、结语古人云: “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一直被奉为人们修身、齐家,甚至治国、平天下不可或缺的经典教科书。通过上文分析,不难看出《论语》蕴涵的言语观以及言语交际原则非常成系统,为人们日常社会交际提供了一套明确的规则。很明显,我们日常说话做事,如果能够合于《论语》的“礼”和“仁”,遵循一定的会话准则,我们与他人的交际必然会更加成功地进行。总的来看,虽然《论语》有些观点已经过时,比如对等级贵贱体制的论述,但其言语交际准则整体上对现代言语交际活动仍然有着实际的指导作用,值得现代人去学习、领悟和运用。 (上接81页) 参考文献 [1]G rice, H . P.. Logic and C onversation (C ). In C ole, P. & M organ, J. L. eds. Syntax and Sem antics 3: Speech acts, 41- 58. N ew York: A cadem ic Press. 1975. [2]Lankoff, G .. The logic of politeness: or, m inding your p’s and q’s (C ). In C . C orum et al., eds. Papers from the ninth regional m eeting of the C 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C h ic a g o L in g u istic S o c ie ty, 1 9 7 3 .p p . 292- 305. [3]Leech, G . N . Principles of Pragm atics (M ). London: Longm an. 1983. [4]胡克淘,《《论语》的语言学诠释》,《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年第4期。 [5]姜斌,《从《论语》看孔子的言语观》,《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6年第2期。 [6]孔京京,《试论孔子教育性对话言说方式的基本特征》,《孔子研究》(J),2007年第5期。 [7]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C ),胡文仲编《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作者简介徐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2007级博士生;外交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而且又增加了室内艺术气氛。又或者用朴素及粗糙的玻璃器具、素烧坛罐,藤制花篮等自然风格的饰物也可以让整个空间散放着自然的气息。 6、室内造园提到自然,无论是真正的自然还是

论语 八俏篇三
《《论语》二十八则含译文》

《论语》二十八则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â]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yùn],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时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并不恼怒,不也就是一个有德的君子了吗?”

2. 曾[zēng]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chuán]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

3.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对工作勤快敏捷,说话却谨慎,又到有道的人那里去辨正自己的是非,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yù]矩[jǔ]。”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迷惑,五十岁能知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也不会越出规矩。”

5.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能从温习已知的知识中有新的体会,开发出新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

6.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7. 子曰:“由!诲[huì]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译文】孔子说:“由呀!我教你怎样求知吧!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呀!”

8.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希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自己反省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9.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hào]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谥号叫„文‟呢?”孔子说,“他勤勉好学,不以向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10.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piáo]饮,在陋巷,人不堪[kān]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真是贤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的乐趣。颜回真是贤啊!”

11.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鲁;文采多于质朴,就像个管文书的官,显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12.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他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3. 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huì]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这在我有什么困难呀?”

14.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yú]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清楚而又想不通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角落讲给他听而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角,那就不再教他了。”

15.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浮云一样。”

16.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1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hóng]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不能不弘大而刚强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路程遥远。以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岂不是很重吗?为此要奋斗终生,到死才停止,岂不是很远吗?”

18. 颜渊喟[kuì]然叹曰:“仰之弥[mí]高,钻之弥坚,瞻[zhān]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xún]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我抬头仰望,越看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他在前面,忽而又到了后面。老师一步步地诱导我,用文献丰富我的知识,用礼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用尽了我的才力,像是见到了它高高地矗立在前。我虽然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19.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知道后一辈就一定不如现在这一代呢?如果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那就没有什么可敬畏的了。”

20.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三军之众,可以夺去他的主帅;匹夫立志,却是谁也夺不去的。”

21.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iāo]也。”

【译文】孔子说:“天气冷了然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22.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â]。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助成别人善的方面,而不促成别人的恶处。小人则正相反。”

23.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孔子说:“不要求速成,不要图小利。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24.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

25.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孔子说:“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先要弄好他的工具。住在一个国家里,就要敬奉那些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

26.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加给别人。”

27.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pián]辟[bì],友善柔,友便[pián]佞[nìng],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逢迎谄媚的人交友,同善于装出和颜悦色骗人的人交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28.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考虑的事:看的时候,要考虑是不是看明白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不是听清楚了;自己的脸色,要考虑是不是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是不是谦恭;言语说话,要考虑是不是忠诚;办事要考虑是不是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考虑向人家请教;忿怒时,要考虑是不是会有后患;看见可以有所得,要考虑是否合于义的要求。”

论语 八俏篇四
《论语论文》

论孔子的礼乐观------从“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

不可忍也?”说起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根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的记载和《汉书-刘向传》,这季氏可能是指季平子,卽季孙意如。据《韩诗外传》,似以为季康子,马融注则以为季桓子,恐皆不足信。

佾:佾,舞行列也。行數,人數,縱橫皆同,故曰佾。【左傳·隱五年】於是初獻六羽,始用六佾。 古但用䏌,加人轉註。䏌音翕。古今異讀。——《康熙字典》古代舞蹈奏乐,八个人为一行,这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只有天子才能用。诸侯用六佾,卽六行,四十八人。大夫用四佾,三十二人。四佾才是季氏所应该用的。

忍:【說文】能也。【徐曰】能音耐。从心刃。一般人把它解为“容忍”、“忍耐”,不好;因为孔子当时并没有讨伐季氏的条件和意志,而且季平子削弱鲁公室,鲁昭公不能忍,出走到齐,又到晋,终于死在晋国之干侯。这可能就是孔子所“孰不可忍”的事。《贾子-道术篇》:“恻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这“忍”字正是此意。

楊伯峻《論語譯注》【译文】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朱熹《论语集注》:

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

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人数,如其佾数。或曰:每佾八人。未详孰是。

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乐,孔子言其此事尚忍为之,则何事不可忍为。或曰:忍,容忍也。盖深疾之之辞。

范氏曰:乐舞之数,自上而下,降杀以两而已,故两之间,不可以毫发僭差也。孔子为政,先正礼乐,则季氏之罪不容诛矣。

谢氏曰:君子于其所不当为不敢须臾处,不忍故也。而季氏忍此矣,则虽弒父与君,亦何所惮而不为乎?

【诠释】孔子所处的时代奏乐舞蹈是一种礼仪,在仪式乐舞中“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用四、士用二”,有着严格的规定。根据社会级别的不同而不同。大致有天子、诸侯、大夫这样几个级别,按级别规定天子使用八佾,也就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的;诸侯使用六佾,也就是六行,六八四十八人的;大夫用四佾,也就是四行,三十二人的。季氏的地位是大夫,应该用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认为季氏僭越了礼节,是绝不能容忍的,所以才说这样的事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呢。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季氏的胆大妄为,另一方面我们还能窥见中国人的“好大喜功”的文化背景。此章所言的“忍”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季氏的行为对别人而言,不能忍受;另一个角度是对季氏自己而言,他可以忍心做出这样越礼的事情,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了。

中国君主专制的奴隶社会里奴隶主统治者实行的是一种文化专制主义,他们利用政治上的优势和军事暴力,强制性地将礼推行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力图以礼来统率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思想上、政治上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方面来达到全面支配和控制整个社会生活的目地。因此,凡是像诗、乐、舞这样具有享乐性质的文化形式都被纳入到“礼”之规范之中。礼以制乐,乐为礼用,礼乐共同构成了奴隶社会的特殊文化形态。

礼乐结合,一方面乐为礼用,乐成为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以文化艺术的特殊社会功能来帮助实现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统治秩序,统一阶级内部的思想和行动;另一方面,礼以制乐,统治者利用手中的政权,制定礼乐制度,建立音乐文化机构,举办乐教,对民间乐舞进行搜集、整理和加工,这又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音乐及其他文化艺术发展的作用。但是,在看似结合得很紧密的礼乐关系中,却包含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礼乐结合,以礼制乐,专制的礼制压抑和制约着欢快的人性,使乐逐渐失去了自身最为重要的人文品质和人文特性——— 创造的自由和自由的创造,而主要是作为一种旌扬统治意识和政治权威的手段、工具。这使它与其直接的前身——— 充满人性欢乐和劳动愉快的原始歌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随着礼的不断发展和强化,乐在与礼结合的同时自身却在不断地衰渐,萎败。从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至平王东迁,西周灭亡,不过二三百年间,专制主义的礼乐制度便开始解体了。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新的社会势力兴起,拥有私产的新兴地主阶级诞生了,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局面。礼坏乐崩,崩坏的是礼不是乐,正是由于礼的崩坏,乐才又有了春秋战国的繁荣局面。而中国古代儒家礼乐思想的代表——— 孔子,也就在这一新的、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和出现了。

西周礼,在西周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 西周乐,在西周,以五声八音为乐,五声为音阶,即宫、商、角、征、羽。八音为器乐之分类,即埙、笙、鼓、管、弦、磐、钟、柷等。

西周春秋时代所讲究的“礼”,是贵族根据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制阶段的风俗习惯加以发展和改造,用作统治人民和巩固贵族内部关系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具有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的作用。当时许多经济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贯串在各种礼的举行中,依靠各种礼的举行来加以确立和维护。西周灭亡后,其原有的社会秩序也随之瓦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东周的天子只能靠着四方诸侯的扶助勉强维持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表面现象。诸侯国的逐渐强大导致其各国之间出现经常性的兼并战争,天子的地位自然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天下共主”成为虚设,整个社会处于动荡混乱之中,“礼崩乐坏”的时代就这样到来。《八佾》篇对这一现象也进行了描写。如第一章,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是鲁国的正卿大夫,只能享受四佾的待遇,而他却胆大包天,竟敢私自享用天子“八佾”的待遇,简直就是目无天子。孔子在谈到这件事

情的时候,可是一改平时的温文尔雅,“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用孟子的话说就是“禽兽”。可见温和的孔夫子是何等的愤慨了。此时的季氏实力强大,削弱了鲁公室,控制了鲁国,鲁昭公不能容忍,出走到齐,又到晋,最后客死在晋国的干侯。这是多么的羞辱和悲哀,可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征。

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俏”(“佾”是“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按礼,天子祭祖唱《雍》诗来撤除祭品,这时鲁的三家都“以《雍》撤”,孔丘认为这种事不该出于“三家之堂”。按礼,只有天子可以“旅”(祭祀)于泰山,这时季孙氏“旅于泰山”,孔丘又指责他不懂礼(《论语·八佾篇》)。卿大夫这样“僭礼”,实质上就是夺取政治权力的一种表现。 礼乐制度主要用来维护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所说“礼之三本”,天地代表神权,先祖代表族权,君师代表君权。后来统治者以天、地、君、亲、师作为礼拜的主要对象,就是根据这个理论。西周春秋时代贵族讲究的礼是比较多的,有籍礼、冠礼、大搜礼、乡饮酒礼、乡射礼、朝礼、聘礼、祭礼、婚礼、丧礼等等。籍礼是用来监督平民在“籍田”上从事无偿的集体劳动,以维护称为“籍”的办法的。冠礼是授予成年贵族种种特权,以维护贵族的利益和巩固贵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大搜礼具有军事检阅和军事演习性质,起着整编军队、检阅兵力和加强统治的作用。乡饮酒礼在于维护一乡之内贵族的宗法制度和统治秩序。乡射礼具有以乡为单位的军事训练和军事学习的性质。朝礼在于尊重国君的权力和地位。聘礼在于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和秩序。祭祀天地和祖先在于维护神权和尊重族权。婚礼和丧礼在于维护宗法制度和族权。到了战国时代,由于农田制度的变革,“籍”的方法废除不用,这时籍礼只是统治者用来表示关心农业生产的礼仪。由于军队成分和战斗方式的改变,原来的大搜礼就失去作用。由于地方组织的改变,乡饮酒礼和乡射礼的性质也不同了。这时由于中央集权政体的建立,执政者统治的需要,重视的是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荀子》的《礼论篇》着重讲究祭礼和丧礼,对丧礼讲得特别详细,就是为当时的礼乐制度制造理论根据的。

面对着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诸子百家会对这一严峻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理解,并提出自己“救世”的药方。孔子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随着时代的变迁,丑恶不堪的社会现实让孔子发出“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的感叹(《论语·述而》),这是对周礼失去社会支配力量这一残酷现实的不满和控诉。孔子一生“好古”,对三代尤其偏爱周代。孔子想的不仅仅是周公,更是周公所创立的礼乐制度和他所处的周代盛世。

第十四章,“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认为社会是进步发展的。夏商两代的文化有着鲜明的原始巫术性质。正如《礼记·表计》曰:“夏尊命事鬼敬神;殷尊神,率民以事神。 ”[2]卷51因此有学者认为夏文化为“尊命文化”,殷商则为“尊神文化”。在这两种文化范畴里的礼都仅仅是祭祀的一种形式而已。而到了周代,尤其是周公的时候,他改变了原有的礼的功能,使它逐渐演变成为社会的规范和制度。周代是在夏商两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制度亦然。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孔子对夏商两代的礼都“能言之”,对它们都了解。但是由于“文献”不足的缘故,他对此选择了放弃。而且孔子认为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为政》)损,就是去其糟粕;益,就是取其精华,对其予以发展。 “损益”就足以说明孔子是一个辩证主义者。殷商之礼是对夏的继承,有增有减有发展,周礼更是对二代之礼的选择性继承和发展,适应了周王朝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具有自身意义的文化基因,为后来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这正如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所说,是一种“转化性的创造”[3]。就这样,鉴于对三代之间文化之间差异性的认识,孔子选择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丰富多彩的周礼,“郁郁乎文哉”,毋庸置疑,“吾从周”是其选择的必然结果。

安徽新华学院官方网站早前刊登消息,9月19日上午,在该校2014级新生军训汇报表演的阅兵仪式上,院长石秀和登上“阅兵车”检阅新生。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在9月14日的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汇报表演上,同样出现校领导站在敞篷奥迪车上检阅新生的场景。而解放军《队列条令》规定:阅兵权限由党和国家领导人、军委领导及团以上部队军政主官或上述人员授权的其他领导。这两所学校的领导的所作所为显然不符合规定,也不符合礼仪。仅仅为校长职务,却享受领导人级别的权限,这是绝不可以的。这种类似于季平子的做法,与孔子所提倡的礼乐观是完全相违背的。

参考文献:

从《论语·八佾》篇看孔子的礼乐思想 阳繁华

也论“季氏八份舞于庭” 费民

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 孔子的礼乐观 陈军科

论语 八俏篇五
《论语八则课文分析》

《论语八则》

一、文学常识

《论语》 是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和编纂,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共20篇,

与《孟子》《大学》和《中庸》合称为“四书”,是儒家学说的典籍。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作品《春秋》,鲁国人。

二、课文分析

1、翻译句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措 ;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充满疑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就是聪明智慧。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多次反省: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尽心竭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习了?

2、理解默写: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④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⑤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出自《论语八则》的成语:有朋远方来、三省吾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重点问题

1、《论语八则》前四则的内容侧重于什么?阐述了孔子的哪些为学思想?

答:(1)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意义和乐趣所在。(2)学思结合才能让学习的过程充满智慧的光芒。 (3)真诚坦白是学习的最佳态度。(4)乐在其中是学习的理想境界。“

2、《论语八则》后四则的内容侧重于什么?

答:(1)自知者明。(2) 知人者智。 (3) 学人者强。(4)爱人者仁。

3、“学而时习”“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看起来是三件独立的事,孔子却将其相提并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答:“学而时习”“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是三种为学体验。“学而时习”是将所学加以运用,从中得到生动的感受,体验到实践的乐趣。“有朋自远方来”就可以将自己的所学所感与之交流,论辩吸纳,体验分享的乐趣。有人喝彩可喜,无人喝彩也无妨。“人不知而不愠”就是在不被认可不被尊重的寂寞中保持豁达平和的心态,悠然自得,体验孤独的乐趣。

4、从“一日三省”的做法中,你悟出的成才之道是什么?

答:曾子“一日三省”,拷问自己对人对事的态度,要求自己无论做什么都要尽心竭力,这是很高的自我行为规范。曾子之所以成才,应归功于这种严于律己的生活态度。成才的因素有多种,自身实力是最核心的因素。如何让自己实力过人呢?不断自省和及时改过是非常必要的。盲目的自信带来的只能是行为过当和虑事不周。

5、律己修身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即使遇到不知己者、不贤者和不善者也要不担忧、内自省和自改之。你能这样做吗?如果能,做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如果不能,困难是什么?答:“遇到不知己者、不贤者和不善者也要不担忧、内自省和自改之”能这样做的前提是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具有“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人生态度。这是很难达到的精神境界,常人的困难正在于无法放弃对他人的苛求,无法摆脱嘲笑他人的市井心态,当然就无暇顾及自己应怎样做。

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答:“朋”指志同道合的人,孔子认为只有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探讨问题,才能有无穷的乐趣,这样有利于增长知识,完美自己的学说和人格,表现了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

7、一部《论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丹以学者的身份讲心得,使《论语》中的简单道理,穿越千古尘埃,浸润万千百姓。请结合自己学习或成长的经历,谈谈你对《论语》中某一则的独特感受。

答:“三人行,则必有吾师焉。”

俗语有言,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我们的老师。所以,我们要养成不耻下问的好习惯,只要是知识,做人等方面能够给我们启迪的,我们都应该向其学习,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联系实际个性解读即可。此答案仅供参考)

8、除了所学的八则论语,你还知道哪些《论语》中的语句,请写出来。(至少两句) 答: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我们可以将课文有关内容归纳成几点?

谈学习态度:

(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

谈学习方法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谈修身做人: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0、请你摘录两个与“诚信”有关的古代著名的故事。

答:商鞅“立木为信”,刘邦“约法三章”。

论语 八俏篇六
《论语八则译文》

《论语》八则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先生,指孔子) (而:连词,表顺承) (时:按时)

(习:温习) (之:代词,它,指学到的知识) (亦:助词,也) (说:同“悦”,愉快,高兴) (乎:语气助词,表反问,吗)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

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朋:泛指朋友,可以译成“志同道合的人”)(自:介词,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

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知:了解,知道)(而:表转折)(愠:恼恨,怨恨)(君子:指道德上有

修养的人)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旧的知识 ) (而:顺接连词) (知:领悟) (新:新的东西)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做) (师:老师) (矣:表陈述,了)

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指死读书,死记硬背的意思) (而:表转折,却、可是)

(思:思考,动脑筋) (则:连词,就) (罔:迷惑而无所得) (思:空想) (学:认真学习) (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

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6、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诲:教,教导) (女:同“汝”,你) (第一和第六个知:指对待知与

不知的正确态度) (之:代词, 代指孔子的训言) (乎:语气词,吧)(知:知道) (后两个之:指代事物) (为:动词,就是) (是:指示代词,此,这,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种态度)

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

是真知啊。

7、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即“以何”,凭什么) (谓:称为) (之:他,指孔文子)

(也:表疑问,呢)

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

(敏:聪敏) (而:表顺承)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下问:向地位或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问,询问,这里指向人请教) (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是以:“以是”,因此)(之,他,指孔文子)(也,表陈述,可不译) 他聪敏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静默,不说话) (而:表修饰,地) (识:记住)(之:指学习所得的东西) (而:表顺承) (厌,满足)(倦:厌倦)(何有:有何,有什么) (于:对) (哉:表感叹,呢)

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师:老师,这里指值得取法、学习的人) (焉:相当于“于之”,在里面)(从:跟从、遵循,这里指学习)

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1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择:选择) (其:他们的) (而:表顺承,相当于“就”)

(愤:心里想弄明白却不能) (启:启发,开导) (悱:口中想说却不能恰当地表达出来的样子) (发:启发) (举:提出,举出) (隅:方角) (反:类推) (则:就)(复:答复)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2

论语 八俏篇七
《论语八则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语》可以作为一本文学书看,里面有故事,有对话,有文章,用种种形式表达思想。在以简、帛作书的时代里,书面语言不能不简短;这书又是传闻记录,往往残缺不全;又是传授门人弟子的内部读物,许多口头讲授的话都省略了;因此,书中意义常不明白。自从汉代以来,孔门弟子所传手册《鲁论》《齐论》等编订成一书,最后又经政府颁布,成为识了字就要读的经书之一。一直到本世纪初废除八股科举,不用这书作考试题目来源以后的三四十年,《论语》仍旧是读书人最熟悉的。这样一部圣人之书是高高在上的经典,和不识字的多数老百姓的民俗心态应该是离得远了吧?事实并不是这样。不但书中有两千多年前的民俗,而且它成为家喻户晓的书,一直进入笑话、谜语,“雅俗共赏”了。教孩子读《论语》是从前私塾的普遍任务。因为书中充满了“子曰”,教书先生便被戏称为开“子曰铺”的。书中坚持的“三年之丧”守孝,成为历时两千多年的丧葬礼俗。书中有些话如“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欲罢不能”“割鸡焉用牛刀”等等,被引用于庄重的或不庄重的上下文里,所以许多不识字的也知道孔圣人的话而且心态相通。

《论语》中称呼人,除用官名和谥号以外,单称“子”的都被认为是指孔子。称“子”加姓的除孔子外,有曾子,即曾参,有子,也称有若,两处提冉子,别处仍称冉有。此外,门人都称其“字”(号),如子路、子贡、子夏、子张及颜渊等。对有些人直呼其名而不加称呼,那是不受重视甚至受轻视的。这些不同称呼区别亲疏、尊卑、贵贱,正符合中国从上到下历来的习惯:不同称号表示不同关系,对方的不同地位,错不得。

孔子、有子、曾子依据人的社会地位,把妇女和小人排除在外,构成一个关系网,排成一个符号系统。对每一个符号的要求算是那个符号的意义。符合要求就可以戴符号,否则不算,这就是“正名”。这系统中的层次是由低而高,由小而大,由家而国而天下。每层各单位都有尊卑上下,在上者高于其他任何个人。天子等于天下,君等于国,父等于家。同姓的家合成族。家族是一体,荣则俱荣,灭则同灭。全族是一个人,一个人是全族,这不是孔子发明的。秦对商鞅,楚国对伍子胥的父亲,都是灭族。以后还扩充到灭三族,灭九族,以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灭方孝孺的十族。最少的是灭满门,全家抄斩。上有罪,责在下。父有罪,打儿子。这是中国历代的民俗,不是谁创造的。理论解说是孔门的:全体大于局部,大小系统中的尊、主等于全体。上下必须分清。任何个人都要排入森严的上下尊卑秩序。这个上下尊卑的系统结构为的是防止犯上作乱。下服从上就是不乱,不乱就是治,是太平。这个结构的符号系统就是“道”。“天下变道亦不变”,指示了以后两千多年的民俗心态。

1.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论语》是传闻记录,里面有故事、有文章,形式多样;但因为受简和帛的限制,加之口头语的省略,意义常不太明白。

B.汉代将《论语》作为经书,有了科举考试后,它一直充当考试题目的来源,故而只有读书人最熟悉它、认可它。

C.《论语》的有些内容被编入笑话、谜语,有些内容被引用于庄重或不庄重的文字中,它提倡的 “守孝”也成为礼俗。

D.《论语》中对人的不同称呼是有着区别亲疏、尊卑、贵贱作用的,它也正好符合中国民众历来的习惯心理。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论语》是高高在上的经典,但并没有远离普通老百姓的民俗心态,许多不识字的百姓也知道一些孔圣人的话。

B.孔子等人依据人的社会地位,把人们排成一个符号系统,对每一个符号都有相应的要求;“正名”就是要求每个符号都符合要求。

C.在孔子等人结构的关系网中,家族荣则俱荣,灭则同灭,如果一人犯罪,可以灭三族、灭九族乃至灭十族。

D.任何个人都要排入森严的上下尊卑系统结构,下不犯上,就是治,就是天下太平,这就可以称之为“道”。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汉代以后,《鲁论》《齐论》编订成书,又经政府颁布,成为经书之一,可见《论语》原是孔门弟子的内部读物,起初并未定名。

B.教孩子读《论语》是私塾的普遍任务,教书先生被戏称为开“子曰铺”的,看来《论语》确实有雅俗共赏的一面。

C.《论语》中单称“子”的被认为是指孔子,称“子”加姓的还有曾子、有子等,由此可知,被称“子”是受重视和受尊敬的体现。

D.由于符号系统中的层次是由低而高,由小而大,由家而国而天下的,所以上有罪,责在下,上尊而下卑。

参考答案:

1.B.(“只有”表述有误)

2.C(“家庭荣灭一代本”不是孔子的发明)

3.B.(“《论语》有雅俗共赏的一面”分析有误)

论语 八俏篇八
《《论语八则》教案》

《论语八则》教案

执教人:叶丽丽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

1、掌握“而”字的两种基本用法,顺接和转接。

2、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人们常说四书五经,同学们知道“四书”指的是那四书吗?对,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书中的《论语》。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1)解释题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题目,什么是“论语”,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的注解1,从这里我们可

以知道什么呢?很好,把它画出来。

“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就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2)作者简介

好,我们现在来看一下作者:孔子,请同学们看到注解一,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知道孔子的什么信息?很好,用笔画出来。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其中,孔子被称为“圣人”。

(三)整体感知

1、诵读

全班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

2、检查作业(扫除语言障碍,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①读音

论( )语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诲女知之乎( ) 是知( )也

罔( )殆( )而内自省( )也

( ) 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

②字词的解释(投影字词与重要句子的翻译)

a.要学生概括这篇文章的通假字(“说”通“悦”(愉快)

“识”通“志”(记住))

“知”通“智”(智慧)

b.总结“而”的用法 “女”通“汝”(你)

“而”字是个连词,它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课文中哪些是表顺接的,哪些是表转接的?

明确:表顺接的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表转接的有: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思而不学、学而不厌。

③重要句子的翻译

④全文的翻译

⑤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精读品味

1.课文里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

明确:谈学习态度的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谈学习方法的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等。

2.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明确: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3.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例1: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例2: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4.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明确:在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学,指礼、乐、射、御四门课;习,指实习。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实习,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惫。

在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仅问知识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知识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虚心向他们求教,不以为羞耻。

(五)讨论交流

1、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

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六)总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七)布置作业:

1.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读书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2.背诵课文。

(八)板书

《论语八则》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

论语 八俏篇九
《论语八则 课件

论语 八俏篇十
《论语八则及论语八则翻译》

论语四则及论语四则翻译

论语一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一则翻译: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论语二则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论语三则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论语四则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论语八则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提示】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断跟别人堕落下去。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论语八则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好学,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被谥为‘文’。”

论语八则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与我哉?

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论语八则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参照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这表达了一种极为谦虚的学习态度。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168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