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译文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论语六则译文篇一
《《论语六则》翻译

《论语》六则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字词:说:通假字,通“悦”,愉快高兴。

(译)先生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字词:愠:(yùn)怨恨。

(译)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字词:以为:“以(之)为”省略式,“凭(这个)做”

(译)先生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字词:罔:迷惑不解,现在写作“惘”。 殆:危险。

(译)先生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字词:何以:“以何”的倒装,凭什么,为什么。文:谥号,古代贵族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

(译)子贡问(先生)说:“孔文子(死后)凭什么被称做‘文’呢?”

原文: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字词:耻: “以„„为耻”,认为可耻、感到羞耻。是以:即“以是”的倒装,因此。

(译)先生说:“聪敏而且爱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学识或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因此被称做‘文’。”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字词:识:古今异义词 ,古义是“记”,读“zhì”。今义是“知道、认得、能辨别”。厌:满足。 诲(huì):教导。 倦:厌倦,失去耐心。

何有于我哉:“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对我来说有哪一样呢?

(译)先生说:“默默的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我来说有哪一样呢?”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字词:焉:“与之”。“在其中”

(译)先生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而”的用法

1.表顺承: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敏而好学 学而不厌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表转折: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表修饰:默而识之

1

论语六则译文篇二
《论语六则翻译注解》

《论语十则》《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儒家的语录体文集。孔子,名丘,字仲尼,

第四则:学习态度第四则:学习和教育的态度

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围绕“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不学习有害(疑惑)。”展开

对“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的原因:围绕“选择他们的长处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短处就改正。”展开

注音:说(yuè)乎 乐乎(yuè) 不愠(yùn) 论语(lún) 诲女(rǔ)(通汝,你) .....

三省(xǐng) 传不习乎(chuán) 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默而识(zhì)之,记住的意思 是识(zhì)也。通智,智慧。 ..

本文中选用新学期开学欢迎新同学的标语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本文中选用相当于“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的句子: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论语六则译文篇三
《《论语六则》翻译1》

《论语》六则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字词:说:通假字,通“悦”,愉快高兴。 不亦„乎,表示反问。“乎”相当于“吗”。 (译)先生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

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字词:愠:(yùn)怨恨,心里不满。 君子:这里指道德修养高的人。

(译)有同一师门的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修养高的人吗?”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字词:知:理解,领会。 以为:“以(之)为”省略式,“凭(这个)做”

(译)先生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字词:罔:迷惑不解,现在写作“惘”。 殆:危险,学业上陷入困境。

(译)先生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字词:好:喜爱。 乐:愉快,快乐。这里是“以(它)为乐”

(译)先生说:“知道它比不上喜欢它,喜欢它比不上以它为乐。”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字词:焉:“与之”。“在其中” 从:采纳,听从

(译)先生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字词: 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成就,有所成就。 惑:疑惑。 耳:听觉从:顺从。 逾矩:超越法度。

(译)先生说:“我十五岁立志做学问,三十岁有所成就,四十岁不再疑惑,五十岁知道由天主宰的命运,六十岁可以听出话里隐含而未露的意思,七十岁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不超越法度。”

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愉快,高兴。现在写作“悦”

不思则罔 罔,迷惑不解。现在写作“惘”

古今异义

可以为师矣 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能够或可能,许可等

“而”的用法

1.表顺承:相委而去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表转折: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

论语六则译文篇四
《《论语六则》翻译》

《论语》六则

(一)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二)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三)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四)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五)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六)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1

论语六则译文篇五
《论语六则翻译注解》

《论语十则》《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儒家的语录体文集。孔子,名丘,字仲尼,

第四则:学习态度第四则:学习和教育的态度

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围绕“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不学习有害(疑惑)。”展开

对“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的原因:围绕“选择他们的长处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短处就改正。”展开

注音:说(yuè)乎 乐乎(yuè) 不愠(yùn) 论语(lún) 诲女(rǔ)(通汝,你) .....三省(xǐng) 传不习乎(chuán) 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默而识(zhì)之,记住的意思 是识(zhì)也。通智,智慧。 ..

本文中选用新学期开学欢迎新同学的标语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本文中选用相当于“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的句子: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论语六则译文篇六
《论语六则 原文及习题》

《论语》六则

【重点品析】

1.《论语》六则主要记录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谈话。他在学习态度和方法上有哪些主张?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一下。

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主张有: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学而不厌。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主张有:①学而时习之。②温故而知新。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课文中有些话已凝固为成语,你知道有哪些?

温故而知新(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善而从)。

3.读《论语》六则,仿佛在聆听一个渊博的长者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你能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谈谈你读后的体会吗?

甲生:读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懂得了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巩固的道理。

乙生:读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知道了做人必须有宽广豁达的胸怀。

丙生:读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懂得了求知要把学习和思考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学有成效的道理。

丁生:读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懂得了求知既要有好学的精神,同时又要有虚心请教、不懂就问的态度。

【文言知识】

(1)通假字

说,通“悦”,高兴,愉快。

罔,通“惘”,迷惑不解。

(2)古义异义词

(3)词类活用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旧知识和新知识。)

不耻下问(形容词用作动词,“认为可耻”。)

(4)特殊句式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属宾语前置句。)

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属宾语前置句。)

【课外知识补充】

关于《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孔子的言论、事迹和一些孔子的弟子的言行而成的。它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全书约为12000字,共20篇,每篇又分为若干章,采每篇首章中的两三字为篇名,即《学而》《为政》《八俏》《里仁》《公冶长》《雍也》《达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日》。内容涉及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道德修养等方面。行文以对话体为主,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后成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官定必读书。《论语》中有不少总结社会经验的言论,后来逐渐成为格言和成语,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

【同步达纲练习】

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并作解释。

(1)人不知而不愠( )____________ (2)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 (4)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

(5)默而识之( )________________ (6)敏而好学( )_____________

2.文言文中的“而”主要作连词用。有时表示顺接,指“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通常可不译或译为“并”“并且”;有时表示转接,指“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有转折,可译为“却”“但是”等;有时表示修饰,指“而”连接的两个部分中,前一部分修饰后一部分,可译为“地”。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字各属哪种用法?

(1)学而时习之( ) (2)敏而好学( )

(3)默而识之( ) (4)人不知而不愠( )

3.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阐述个人道德修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明要有正确的教学态度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确,生活处处有老师。请根据自身经历,简要写出一件这样的事例,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论语六则》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1)学而时习之( ) (2)温故而知新( )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4)学而不厌( )

(5)是以谓之“文”也( ) (6)有朋自远方来( )

(7)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语句,有的谈学习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个人修养。请将它们按要求归类,只填序号。 ①学而不厌 ②诲人不倦 ③默而识之 ④温故而知新 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⑦人不知而不愠

⑧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a.谈学习态度的有:_____________ b.谈学习方法的有:_____________

c.谈个人修养的有:_____________

8.下边一句话的意思与课文中的哪句话意思相近?请将课文中的那句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示。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患:担心)。

课文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训练

《论语》八则

(一)子曰:“由,诲女(女,同“汝”,你)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斯,这)夫,不舍昼夜。”

(四)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

(六)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七)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八)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2)逝者如斯夫( )

(3)见不贤而内自省焉( )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10.这八则《论语》中,有些思想课文里也谈过。由第四则你联想到了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由第五则你联想到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

11.这八则《论语》也分别是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的。其中谈学习态度的是_____________等几则,谈学习方法的是___________等几则,谈个人修养的是________等几则。

12.孔子教给他的学生子路关于“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此,有下列两种看法,你怎么看?请联系学习实际,把你的理由写在后面横线上。

第一种看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科学的老实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种看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古训,不利于培养我们青少年的怀疑和探索精神。 你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1)yùn;怨恨 (2)yuè;高兴 (3)wǎng;迷惑不解

(4)dài;危险 (5)zhì;记住 (6)hào;爱好

2.(1)表示顺接,可译为“并且”。 (2)表示顺接,可译为“并且”。

(3)表示修饰,可译为“地”。 (4)表示转折,可译为“却”。

3.(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提示:切合题意写出简要经过并点明你领悟和懂得的道理。

5.(1)时常 (2)旧知识 (3)认为可耻 (4)满足

(5)这样 (6)同门师兄弟 (7)因为

6.(1)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样呢?

(2)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的好的东西加以学习,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加以改正。

7.a.①⑤⑧ b.③④⑥ c.②⑦

8.课文中的句子是:人不知而不愠。启示:做人要有宽广豁达的胸怀;默默无闻地做自己的事,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

9.(1)这样(是) (2)流逝 (3)反省 (4)诚信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一)(二)(三)(八);(四);(五)(六)(七)

12.提示:两说均可成立,也可综合两种说法折中出一种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论语六则译文篇七
《论语六则》

论语六则

原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樊迟不理解。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很深刻!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迹。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原文: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文: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雕刻不得,粪土似的墙壁粉刷不得;对于宰予麽,不值得责备呀。”又说:“最初,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却要考察他的行为。从宰予的事件以后,我改变了态度。”

评析:孔子的学生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对他大加非难。这件事并不似表面所说的那么简单。结合前后篇章有关内容可以看出,宰予对孔子学说存有异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斥责。此外,孔子在这里还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

原文:子谓仲弓,曰:“犁牛为之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棒舍诸?”

译文: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评析:孔子认为,人的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自己应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会受到重用。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统治者来讲,选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抛弃贤才,反映了举贤才的思想和反对任人唯亲的主张。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

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评析: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道德经五则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 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以 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执着什么是「美」,就不美了。天下人都执着什么是「善」,这样就不善了。「有」和「无」两者相伴而生;「难」和「易」两者相伴构成;「长」和「短」两者相待而现;。「高」和「下」两者相待依倚;「音」和「声」两者互为和合,「前」和「后」两者互为随从,贯通天、地、人的圣人了然于心,能用「无为」来处事,用「无言」来行教,万物就这样不离开生命之源的道而生长着。「道」生育了它,但不占有它;「道」长养了它,但不依恃它;成了功,却不居功;就因不居功,所以永远不离。

评析:执着是一切弊病之源,不要执着,要放下。放下才能自在。成功是成就它那个功,不是去占有那个功,要有「功在天下」的心情,不要老以为「功在自己」。「无为」不是不去做,而是做了能「放下」;不是不去说,而是说了就说了,不用担心,只要心灵明白就可以了。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崇尚贤德的名号,使人民不斗争;不尊贵难得的东西,使人民不偷盗; 不现出贪欲,使人民的心不纷乱。圣人治国,放空了心灵,填饱了肚子,柔弱了意志,强韧了筋骨,守着恒常之道,使人民不执着、不贪欲,使自作聪明的人不敢有所作伪,回到不为什么目的的作为,自自然然就能达到无不治的目的。 评析:不要被表象的名号所迷惑,心要宁静,不要纷乱。心情空空、肚子吃饱;要老说理想,要踏实,尤其要注意身体。不要自作聪明,不要老为了利害、目的才动作。不要老想去对治,自自然然才是真正的药方。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 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弯曲正所以能伸直,低洼正所以能满盈,破旧正所以换新,少了正所以能得到,多了正所以造成迷惑。因此,圣人怀抱着整体的道来做为天下人所学习的范式。不自我表现,因此反而明白;不自以为是,因此反而彰显;不自我夸耀,因此反而功劳长存;不自骄自满,因此反而得以生长。古来所说「曲折才得周全」这样的话,那里是虚饰的话而已呢?实在说来,是应该像这样的周全才能归返于道啊!

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 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无所造作,自然无为,而勇于有为;不生事扰民,自然无为,而勇于任事;不嗜厚味,自然无为,而仔细品味!大事看小,多事看少;面对怨怼,要有大道包容之德。要去做难事,就从易处做起;要去做大事,就从细处做起。天下难事一定得从易处着手;天下大事一定得从细处下手。因此,圣人始终不敢自称为大,正因如此,所以才能成就其大。轻易应诺的人一定少了些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一定会遭到更多的困难。因此,即使是圣人对任何轻易的事也谨慎而庄严的像是难事去面对它,所以到头来,天下事也就都不困难了!

评析:有一个做事原则要记得: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容易的通过了,难的也变简单了。要郑重其事,但不要焦虑;要放下,但不要忘了;要缓缓地处理!不要再计画了,开始吧!有了第一步,一切就好端端地来了!可以慢些,但不能停歇;要绵绵若存的努力!

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 下 ,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

译文:有一个做事原则要记得: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容易的通过了,难的也变简单了。要郑重其事,但不要焦虑;要放下,但不要忘了;要缓缓地处理!不要再计画了,开始吧!有了第一步,一切就好端端地来了!可以慢些,但不能停歇;要绵绵若存的努力!

评析:有一个做事原则要记得: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容易的通过了,难的也变简单了。要郑重其事,但不要焦虑;要放下,但不要忘了;要缓缓地处理!不要再计画了,开始吧!有了第一步,一切就好端端地来了!可以慢些,但不能停歇;要绵绵若存的努力!

秋水(节选)

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概述:第一段写河伯望洋兴叹,自识其丑。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展现河水暴涨的景象,突出河伯的沾沾自喜;第二个层次展现北海的浩瀚景象,突出河伯自知其陋。两个层次形成鲜明的反差。

原文: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译文:海神说:“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士,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川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海底的尾闾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而海水却从不曾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都不见有变化,无论水涝还是干旱,都不会有知觉。这说明大海远远超过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够用数量来计算。可是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禀承到元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哪里会自以为满足而自负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小的石间孔隙存在于大泽之中吗?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碎的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他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五帝所续连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全在于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辞让它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洋洋自得吗?”

概述:第二段写北海若以自然之广大、宇宙之无穷开导河伯。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第二个层次说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微不足道,所以自己不敢自满;第三个层次阐发世间万物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道理;第四个层次是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行嘲笑。

拓展: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曾在蒙邑(yì)中为吏,主督漆事。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并称二者为“老庄”。 思想意识:唯心主义。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承认事物的相对性,但又否认客观事物的差异性。 生活态度:顺应自然。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创作背景: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社会剧烈动荡的战国中后期,奴隶主的统治已经分崩离析,而封建君主制度尚未建立。诸侯纷争,天下混乱。在当时他,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剥削阶级残暴和虚伪的本质,不与统治阶级合作,但又无力反抗,便从批判现实走向了消极厌世的极端。一生清贫。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189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