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翻译】
《论语》十二章翻译
1.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 修养的人吗?”
(段解:主要谈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乐趣和为人态度)
2.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段解:强调治学的人必须重视品德修养)
3.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 致迷惑, 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 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 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
(段解:本章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4.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段解:讲学习方法,强调温故而知新)
5.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段解: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
6.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段解:孔子赞扬颜回坚持学习而贫贱不移的精神)
7.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段解:这一章阐述了读书人求学问的态度,以求学为乐)
8.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段解:讲人的道德修养,不取不义之财,提倡“安贫乐道” )
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很多人同行之时,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段解:讲学习态度,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
1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孔子立于河边感叹道:“时间犹如流水一般消逝,日夜不停。”
(段解:教育弟子要珍惜时间)
11.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一个人的志向不能改变。”
(段解:这句目的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
12.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段解:这提到的是学习方法,“博学而笃志”。)
练习 (一) 注音
说 愠 省 逾 罔 殆 箪 堪 肱 笃 论
(二)重点词语解释
时习: 愠: 信: 传: 立: 天命: 耳顺: 罔: 殆: 逾: 川: 焉
曲肱: 于我如: 乐(之者): 斯:
(三) 填空 《论语》是一部___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语录 门人 再传弟子 中庸 孟子 大学)
孔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_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__,鼓励人们________,即“出来做事”。开___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_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____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丘 仲尼 儒 仁 礼治入仕 私人 三千 七十二 )
四、古今异义字
君子 古义 今义 可以 古义 今义
匹夫 古义 今义 罔 古义 今义
水 古义 今义 朋 古义 今义
儿女 古义 今义
五、一词多义
可以为师 人不知而不愠 人不知而愠
为 知之为知之 而 温故而知新 知
为人谋而不忠乎 博学而笃志 温故而知
(六)巩固练习
1. 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一句话是
2. 青岛啤酒节开幕之际,主持人说: “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
3.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
4.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6.《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7.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8.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9. 写出五个在论语出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七)判断题。
(1)孔子是战国时期的人。 ( )
(2)《论语》是孔子自己编写的书。 ( )
(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 )
(4)《论语》的“论”读“lùn”。 ( )
(5)“三人行„„”,“三”在古代表示多数,不是具体数字。 ( )
(八)、选择题。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三”的意思是: ( )
A.数字,表示具体数量。 B.表示多数 C.表示少数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必”的意思是 ( )
A.必须 B.一定 C.必然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孔子是在告诫人们要珍惜 ( )
A.时间 B.逝者 C.河流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中,“信”应取哪种解释? ( )
A.书信 B.相信 C.信实,真诚
(5)孔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 )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九)、根据“而”字的用法归类。
(1)学而时习之。 (2)择其善者而从之。 (3)人不知而不愠。 (4)温故而知新。(5)学而不思则罔。
表并列的有 表顺接的有
表转接的有 表修饰的有
(十)、用现代汉语准确的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十二张的现代汉语翻译篇二
《2015论语十二章练习及答案》
2015年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复习精品练习附答案 姓名 座号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 、 、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 时期人,春秋末期的 、 、 ,(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 3.人不知而不愠( )( ) 4.不亦君子乎( ) 5.吾日三省吾身(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7. 传不习乎( ) 8.三十而立( )
9.四十不惑( ) .10.不逾矩( )( )11.温故而知新( )( )
12.学而不思则罔( )13.思而不学则殆( ) 14.可以为师矣( )( )( )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18.饭疏食饮水( )( )( ) 19. 曲肱而枕之( )( )
20.不义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 )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24子在川上曰( ) 25.逝者如斯夫( )( )
26.不舍昼夜( ) 27.三军可夺帅也(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29.博学而笃志( ) 30.切问而近思( )( )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习,古义: ;今义: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三,古义: ,今义: )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从,古义: ;今义: 。)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2.而: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 2.吾日三省吾身( ) 3.传不习乎(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5.饭疏食饮水(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 7.温故而知新( )( )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1. 2. 3. 4. 5.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
话: 。
3.知:人不知而不愠(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温故而知新( )
4.4.乐:不亦乐乎(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
为乐。)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
八、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论语十二张的现代汉语翻译篇三
《《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
201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复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 、 、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时期人,春秋末期的 、 、 ,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不惑( )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 笃志(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 ..2.有朋自远方来( ) .3.人不知而不愠( )( ) ..4.不亦君子乎( ) ..5.吾日三省吾身(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7.传不习乎( ) .8.三十而立( ) .9.四十不惑( ) .10.不逾矩( )( ) ..11.温故而知新( )( ) ...12.学而不思则罔( ) .13.思而不学则殆( ) .
14.可以为师矣( )( )( ) ...15.人不堪其忧( )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习,古义: ;今义: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三,古义: ,今义: )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从,古义: ;今义: 。) ...
(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
18.饭疏食饮水( )( )( ) ....19. 曲肱而枕之( )( ) ...20.不义而富且贵( ) ..21.于我如浮云( ) .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 ..24子在川上曰( ) ..
25.逝者如斯夫( )( ) ..26.不舍昼夜( ) .27.三军可夺帅也(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29.博学而笃志( ) .
30.切问而近思( )( ) ....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2.而: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 .2.吾日三省吾身( ) .3.传不习乎( )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5.饭疏食饮水(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 .
7.温故而知新( )( ) ..
3.知:人不知而不愠(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温故而知新( ) 4.乐:不亦乐乎(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 矩。”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 4.子曰:“饭 疏食 饮 水,曲 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
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5.吾 日 三 省 吾 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8、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吗 10、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后,能有新理解、新体会,就可以凭借(它)做老师了 。” 11、子曰:“学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开动脑筋,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12、子曰:“贤哉,回也!一 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 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孔子说:“颜回(多么有)贤德啊!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多么有)贤德啊!” 13、子 曰:“知 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14、子曰:“三 人行,必有我师 焉 ;择 其 善者 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块儿,在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15、子在 川 上曰:“逝 者如斯 夫,不 舍 昼夜。” 孔子对着滔滔江水,(感慨地)说:“时光就像这流去的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呀!”
《咏雪》译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我父亲)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那人就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人!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离开。”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元方(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重点词语】
[内集] [未若] [因] [儿女] [讲论文义]
[俄而] [骤] [差(chà)] [拟] 【期行】 期, 【日中】
【舍去】 舍, 去, 【乃】 [戏] 【尊君】 [顾] 【不】 [委] [君] [家君] [信] [引]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论语十二张的现代汉语翻译篇四
《《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
书立行寒假语文复习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 、 、 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 笃志( )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 ..2.有朋自远方来( ) .3.人不知而不愠( )( ) ..4.不亦君子乎( ) ..5.吾日三省吾身(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7.传不习乎( ) .8.三十而立( ) .9.四十不惑( ) .10.不逾矩( )( ) ..11.温故而知新( )( ) ...12.学而不思则罔( ) .13.思而不学则殆( ) .
14.可以为师矣( )( )( ) ...15.人不堪其忧( )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
三、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四、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
18.饭疏食饮水( )( )( ) ....19. 曲肱而枕之( )( ) ...20.不义而富且贵( ) ..21.于我如浮云( ) .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 ..24子在川上曰( ) ..
25.逝者如斯夫( )( ) ..26.不舍昼夜( ) .27.三军可夺帅也(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29.博学而笃志( ) .
30.切问而近思( )( ) ....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6.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
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十二张的现代汉语翻译篇五
《2015论语十二章练习及答案》
201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复习精品练习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 、 、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 时期人,春秋末期的 、 、 ,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 不惑( )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
一箪食(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 笃志( )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 ..2.有朋自远方来( ) .
3.人不知而不愠( )( ) ..4.不亦君子乎( ) ..
5.吾日三省吾身(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
7. 传不习乎( ) .8.三十而立( ) .9.四十不惑( ) .
10.不逾矩( )( ) ..11.温故而知新( )( ) ...
12.学而不思则罔( ) .13.思而不学则殆( ) .
14.可以为师矣( )( )( ) ...15.人不堪其忧( )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
18.饭疏食饮水( )( )( ) ....19. 曲肱而枕之( )(
20.不义而富且贵( ) ..21.于我如浮云( ) .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 .. 24子在川上曰( ) ..
25.逝者如斯夫( )( ) ..26.不舍昼夜( ) .
27.三军可夺帅也(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
29.博学而笃志( ) .
30.切问而近思( )( ) ....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习,古义: ;今义: )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三,古义: ,今义: ) ..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
从,古义: ;今义: 。) ...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 ..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2.而: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 . 2.吾日三省吾身( ) .
3.传不习乎( )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
5.饭疏食饮水( )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 . ... )
7.温故而知新( )( ) ..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3.知:人不知而不愠(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温故而知新( ) 4.乐:不亦乐乎(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
为乐。)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
八、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十二张的现代汉语翻译篇六
《《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
201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复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弟子言行。
《论语》与 、 、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时期人,春秋末期的 、 、 ,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不惑( 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 笃.志(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 ( )
2.有朋自.远方来(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3.人不知.而不愠.( )( ) 18.饭疏食...饮水.( )( )( )
4.不亦君子..乎( ) 19. 曲肱而...枕之( )( )
5.吾日三省...吾身( )( ) 20.不义..而富且贵(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21.于.我如浮云( )
7.传.不习乎( )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8.三十而立.(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
9.四十不惑.( ) 24子在川上..曰( )
10.不逾矩..( )( ) 25.逝.者如斯.夫( )( )
11.温故.而知新..( )( ) 26.不舍.昼夜( )
12.学而不思则罔.( ) 27.三军..可夺帅也( )
13.思而不学则殆.(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14.可以为...师矣( )( )( ) 29.博学而笃.志( )
15.人不堪.其忧( ) 30.切问..而近思..( )(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习,古义: ;今义: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三,古义: ,今义: )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从,古义: ;今义: 。)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
不 )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2.而: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 .
2.吾日三省吾身( ) .
3.传不习乎( ) . 3.知:人不知而不愠(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温故而知新( ) 4.乐:不亦乐乎(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
5.饭疏食饮水( )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 .
7.温故而知新( )( ) ..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 逾 矩。”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
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
4. 子曰:“饭 疏食 饮 水,曲 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 我
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
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5. 吾 日 三 省 吾 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
中了。
8、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吗
10、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后,能有新理解、新体会,就可以凭借(它)做老师了 。”
11、子曰:“学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开动脑筋,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12、子曰:“贤哉,回也!一 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 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孔子说:“颜回(多么有)贤德啊!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多么有)贤德啊!”
13、子 曰:“知 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
学习为乐的人。”
14、子曰:“三 人行,必有我师 焉 ;择 其 善者 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块儿,在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
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15、子在 川 上曰:“逝 者如斯 夫,不 舍 昼夜。”
孔子对着滔滔江水,(感慨地)说:“时光就像这流去的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呀!”
《咏雪》译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
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一会儿,
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
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
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
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我父亲)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
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那人就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人!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
自个儿离开。”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
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元方(想跟元方握
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重点词语】
[内集] [未若]
[因] [儿女]
[讲论文义]
[俄而] [骤]
[差(chà)] [拟]
【期行】 期,
【日中】
【舍去】 舍, 去,
【乃】 [戏]
【尊君】 [顾]
【不】 [委]
[君] [家君]
[信] [引]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
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
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温故而知新(得到)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八、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
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
中了。
论语十二张的现代汉语翻译篇七
《2013年新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梳理复习练习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练习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共二十篇。与 、 、 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的 、 、 ,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不惑.....
( )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 笃.志(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 ( )
2.有朋自.远方来(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3.人不知.而不愠.( )( ) 18.饭疏食...饮水.( )( )
4.不亦君子..乎( ) ( )
5.吾日三省...吾身( )( ) 19. 曲肱而...枕之(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20.不义..而富且贵( )
7.传.不习乎( ) 21.于.我如浮云( )
8.三十而立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 )
9.四十不惑(
.( ) )
10.不逾矩..( )(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
11.温故.而知新..( )( ) 24子在川上..曰( )
12.学而不思则罔25.逝者如斯夫( )(
.( ) .. )
13.思而不学则殆26.不舍
.( ) .昼夜( )
14.可以27.三军可夺帅也(
..为.师矣( )( ).. )
(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15.人不堪.其忧( ) 29.博学而笃.志(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30.切问..而近思..( )( )
( )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习,古义: ;
今义: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三,古义: ,
今义: )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从,古义: ;...
今义: 。)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 ..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2.而: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3.知:人不知而不愠( )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 .
2.吾日三省吾身( ) .
3.传不习乎( )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
5.饭疏食饮水( )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 .
7.温故而知新( )( ) ..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
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温故而知新( ) 4.乐:不亦乐乎(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
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
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先师”,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
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
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
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
11.温故而知新 ...
(学过的知识)
(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
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
14.可以为师矣 ...
(可以)
(凭借)
(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
(代词,„„的人)
(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
1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冷水) ....
19. 曲肱而枕之 ...
(弯曲胳膊)
(承接连词)
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
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 ...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
(好的方面,优点)
24子在川上曰 ..
(河边)
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
26.不舍昼夜(舍弃) .
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
29.博学而笃志 .
(忠实,坚守)
30.切问而近思 ....
(恳切地提问)
(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意思是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 ..
(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 .
(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 ...
(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 ..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
(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
(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
(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
(得到)
4.乐:不亦乐乎
(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
动词,以„„为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
八、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
中孔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