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游记二则阅读答案袁宏道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西湖游记二则阅读答案袁宏道篇一
《西湖游记二则》

《西湖游记二则》之晚游六桥待月记 文/袁宏道

【原文】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公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柳,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释】

注: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 ②夕岚:傍晚的山光 ③盛:多④勒:抑制 ⑤相次开发:一个接一个地开放 ⑥石篑:一个人的号 ⑦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 ⑧张功甫:人名 ⑨恋:迷住 ⑩绿烟红雾: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 ⑾湖光染翠:湖水成为绿色 ⑿设色:用颜色描绘 ⒀夕舂:夕阳 ⒁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 (15)受用:享受.

【译文】

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的山岚。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

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草成烟,红花似雾,弥漫二十多里。歌吹的声音,如风阵阵传来;仕女的粉汗,如雨纷纷落下;罗衫纨裤的游客,多于堤畔的柳树,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 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和尚与识趣的游客享用,哪能和俗人说呢!

【心灵感悟】

作者撇开一般所共赏的湖光山色,着重描写西湖六桥(苏堤上由南而北的六座石拱桥,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一带的春月景色,从初春的梅桃杏争妍到一天的朝烟、夕岚、月下的独特美景,用简洁轻快的笔墨加以描写,写出西湖“别是一种趣味”的风致。

为文以审美感受为线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顺序,用平实的文笔记叙了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而描绘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时不尚夸饰,只就眼前之景点染几笔,却活画出西湖的“灵性”,表达了与常人不同的独到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他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称“三袁”。他主张文学创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

初至西湖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偏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译文(西湖一)】:

从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门向西走,望见保叔塔高耸在层层山崖中,可(诗人)的心早已到西湖之上。中午时分到了昭庆,喝完茶,就划船进入西湖。山色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刚一抬头,已经觉得很好看,全身心都沉醉了。此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但描写不出来。大约好像《洛神赋》中所说曹植由京都洛阳回封地,路过洛水,精神迷离恍惚时,忽见水边有个美女,是河洛之神,于是用大量华丽的文字形容洛神的美以及自己爱慕的心情的时候。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当时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译文(西湖二)】:

西湖最美的季节和时辰是春天和月景。一天中最美的是清晨水气弥漫时的湖光和傍晚暮霭笼罩时的山色。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春寒抑制而迟开,和杏花、桃花接上了,斗妍争奇,竞相开放。成为罕见的奇观。好友石篑多次对我说,傅金吾园中的梅花,高雅非凡,南宋名将张俊之孙张功甫,他的家园林中玉照堂有梅花四百株,想急着去看,大饱眼福。我这时被桃花所恋,竟不忍离开。而春日西湖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的桃花亦确实蔚为奇观,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延伸二十多里。唱歌奏乐似春风回旋,香汗如春雨流滴,富贵人家的盛装,(红男绿女)甚至比堤畔的草还多。美丽妖艳极了。然而杭州人游西湖,只在午、未、申三时实际上湖光成为绿色的工笔,山气用颜色描画的妙处,都在早晨太阳开始出来,夕阳没有落下(这两个美妙时刻)时才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西湖)月景更是难于用言语形容,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是一种特殊的趣味。这些乐趣留给山僧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

观月记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①,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②。

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③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④,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⑤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翻译:观赏月亮最明亮在中秋之夜,而观赏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观赏,最好是独自一人前往。而独自前往的地方,又以离人远的地方最好。可是,中秋往往又多没有月亮。况且城郭宫室等地方,又哪里能都靠近水泽呢?假如有这样的地方,要么是远离人居、人迹罕至,要么是空旷幽静少有之处。果真有喜欢猎奇的人士,谁又能在黑夜中独行而到达这样地方以求得一时的快乐呢?我现在金沙堆游玩,这里不正符合赏月的四个条件(即中秋月,临水,独往,去人远)吗?

我于八月十五路过洞庭湖,天空明朗,没有一丝云朵,月光皎洁,宛如白天。金沙堆正好位于洞庭湖内,正个沙洲青草葱茏,高有十仞,四面绿水环绕,最近的陆地离这里也有几百里。我把船停靠在岸边,系在沙洲下面,让书僮仆役全部退去,然后徐步向上攀登。只见沙洲上的沙子一片金黄,和月光争辉;这时候,天上月亮犹如玉盘,地上的沙子宛若堆积的黄金,光芒四射。微风吹过,顿感一阵凉意,似觉眼花,仿佛到了仙境。即使没有曾经亲身到达那里,应该也不过如此而已吧。看样子赏月之至,中秋,临水,独往,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啊!特写此文以记述金沙堆观月情景。

【注释】

[1]金沙堆: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位于湖南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本文原题《观月记》。

[2]临水胜:靠近水的地方最好。

[3]观:观赏。

[4]宜:适宜,应当。

[5]去:离开。

[6]盖:句首语气词。之:指代中秋月和近水的城郭宫室。

[7]若夫:至于。必:一定。

[8]诚:果真。

[9]独行以夜:在夜中独行;“以”:于。之:往。

[10]蕲(qí):求。玩:欣赏。

[11]“其具”句:大概具备了这四个好的条件吧?其:语气词,大概。四美:指上文所说赏月最理想的四个条件:中秋月,临水之观,独往,去人远。

[12]八月之望:八月十五日;望,指夏历每月十五日。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东北。

[13]天无纤(xiān)云: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14]沙:指金沙堆。当……之中:处在……之间。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

[15]“四环”二句:谓金沙堆四周环绕的水域,距离近的都还有几百里宽。

[16]却:退,退去。童隶:书童仆役。

[17]正黄:纯黄,指没有杂色。

[18]与月相夺:和月光争辉。

[19]激射:喷射。

[20]目眩(xuàn):眼花。

21]阆(làng)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山”之一。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上,以五色玉为台基。广寒宫:即月宫。

[22]如是而止:如此而已。

[23]于是:在这里。备:齐全,完备。

【作者与题解】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二十三岁举进士,廷试第一。孝宗乾道五年(1169)三月,以显谟阁直学士退休;不久,病卒于芜湖。他主张抗战,寄情于词,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有《于湖居士文集》。

这篇《观月记》即选自《于湖居士文集》。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在知静江府、广南西路经略安抚

任上被免职,自桂林北上,途经洞庭湖,舟泊金沙堆,时当中秋,独登观月,作本文以记之。中秋观月,是诗文中常见的题目;在洞庭湖中的金沙堆观中秋月,则别有一番景象与情趣。金沙堆由沙积而成,在明月映照之下,沙色与月光争辉,黄金般的积沙与白玉盘似的湖水“光采激射”,作者用语言文字描绘出一幅光、色可见的图画。这是本文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文中提出观月“四美”之说,表现了作者的审美趣味,其中“独往”、“去人远”云云,与作者罢官后的心情也不无关系。这篇短文有议论、叙述,有描写、抒情,意到笔随,流畅自如,与苏轼的散文风格颇为相近。

西湖游记二则阅读答案袁宏道篇二
《30西湖游记二则1》

西湖游记二则 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景特点,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

2.欣赏西湖美景,培养审美情趣。

3.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疏通文字,理解句意,掌握虚实结合的写法。

难点: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解决办法:通过整体感知师生共同研讨解决重点、难点。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质疑,师生共同回答。

2.训练朗读能力,交流欣赏体会。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西湖一

导入新课

杭州西湖,是我国最优美的名胜之一。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笔墨来赞美它。大家想一想宋朝著名诗词作者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雨后》中谈到西湖的两句诗是什么?对,“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今天,我们学习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写的《西湖游记二则》,看看作者是怎样独具慧眼,描绘西湖胜景的?

(一)明确目标

整体把握全文,掌握重点词语,疏通文意,重点学习西湖一。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课文,掌握以下重点词语。

棹、岚、勒、突兀、相次、歌吹、艳冶、染翠、设色、夕春、受用、目酣神醉、山容水意、花态柳情。

2.看大屏幕出示的西湖风景,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字,把握文意。

3.《西湖一》直抒灵性,写出了西湖迷人的景色及自己的心境。《西湖二》作者以清丽明快之笔,描绘出西湖由白堤断桥至苏堤六桥一带春日盛景,并显示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作者及背景简介。

(1)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人。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作品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

(2)写作背景: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三年二月由京师至江苏吴县任县令,虽颇有政绩,但却感到性与俗违,官非其器”(《与朱司理》)“一入吴县,如鸟之在笼,羽翼皆胶,动转不得”(同上)备尝“人间恶趣”(《与丘长孺》),因此又羡慕陶潜“归去来兮”,决心“掷却乌纱,作世间大自在人”(《与李本建》)。于是自万历二十四年起连上《去吴七续》,终于在万历二十五年春被准解官,此时恰如游鳞纵壑,大有“无官一身轻”的解脱之感,是年辞官后自春至夏,乃畅游惠山、西湖、五泄、天目等东南山水名胜,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寄托其追求自由的心灵,欣赏造化之奇妙。而作为“才情超忽,如千里神骏”的贺怡孙(诗筏)的才子,袁氏不能不将其所见所感形诸笔墨。其中描叙杭州西湖山水风光的散文即十六篇之多。《西湖一》又名《初至西湖记》,是其西湖游记的第一篇。它为西湖媚人的风光写照传神,宛若一首优美动人的散文诗。

2.分析欣赏《西湖一》,品味其重点词、句。

(1)再次请学生朗读课文。

(2)重点词语理解:

突兀:高耸的样子。棹zhào:划船。娥: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颊jiá:面颊。这是说桃花艳丽如少女的颜面。

(3)分析课文,品味语句。

①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讨论后回答)为什么?

答:“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因为作者初至杭州,最为心往神驰的是西湖。作者渴慕已久的是一睹西子芳容以解相思之苦。这种感情蓄积已久,其发必速,故游记开篇不容许多笔墨交待,一落笔就直抒性灵:保叔塔为西湖北侧门户,塔身挺秀,卓立山巅,未近西湖而先入眼帘,本也是一处胜景,但作者仅以“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一笔带过,是因为他心不在焉,“已心飞湖上也”。整个杭州山水风物此时惟“湖上”才是作者钟情之所在。“心飞”的夸饰把他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表露无遗。

②为何插入一闲笔“午刻入昭庆”?(思考后回答)

答:这是欲扬先抑,造成顿挫之致,然后才续“心飞湖上”之意。

③下文“茶毕,即棹小舟入湖”中哪个字写出作者此时急不可待之意。

答:“即”最能表现。

④当作者终于亲眼目睹到朝思暮想的春日西湖时,运用了什么修辞写出了它的妩媚与迷人?

答:作者连用了四个比喻、一组排比句描摹之:“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远处孤山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

⑤以上描写西湖风景是实写还是虚写?

答:仅四句话,但由于选取了西湖典型风物,足以见西湖秀媚的风姿。此为实写。 ⑥作者见到此景后,内心感受如何?是实写还是虚写?起到怎样的作用?(分组讨论后回答)

答:“才一举手,已不觉目酣神醉”,这是虚写西湖,借以反衬西湖之美。

⑦同学们感悟一下“目酣神醉”是何等心态?

作者虽云“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实际上他却已巧用一精彩之至的妙喻:“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这种感觉与联想虽然模糊,但境界空灵,意蕴丰富,颇堪品味。它既启发人联想到西湖如洛神,又使人想像作者如曹植“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的痴情醉态。作者的感情由此进入极高的审美境界。由此可见,山水在作者心目中是具有性灵的,是极其妩媚迷人的。这样比拟就显示出山水风物的精神、情趣,亦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爱恋之情,与“吏情物态,日巧一日;文网机阱,日深一日”(《与何湘潭》)的官场相比,就更觉自然界的清纯可爱。作者对其初游西游之日,如同与心爱的女人第一次约会一样珍视,因此郑重其事地记下具体日期:“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而在另外十五篇西湖游记中则不再注明日期。

⑧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西湖在作者笔下重在写意,勾勒西湖天然娟秀的风情,一种引人酣醉的整体魅力,以及作者的内心体验,而不精雕细刻其山水面目细节。这是本文最重要的特色。

(四)总结、扩展

总结:这节课我们分析了西湖美景及作者的内心感受,品味了重要词语和句子。从而提高我们鉴赏古文的能力。

扩展:据你的理解,互相交流你的欣赏点。

(五)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写西湖美景的诗文,写在你的札记本上。

(六)板书设计

西湖游记二则阅读答案袁宏道篇三
《5单元试卷》

第五单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缥碧() .

()

B.槽枥() .

邈视() 踌躇() ..相马() 褐色() ..横柯上蔽() .冷.冷作响 嗜酒() .骈文() .箪.瓢屡空C.吝啬() .

()

D.纸鸢() .

() 绮丽() . 寥落() . 造饮辄.尽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水皆缥碧 天山共色 不求甚解 德隆望尊

B.奇山异水 泠泠作响 不慕荣利 援疑质理

C.疏条交映 千百成蜂 箪瓢屡空 衔觞赋诗

D.短褐穿结 负箧曳屣 风烟俱净 天下独绝

3.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顺,随) .

B.衔觞赋诗(酒杯) . 期在必醉(期望) .执策而临之(面对) .

策之不以其道(道路) .

鸢飞戾天(至) .C.不戚戚于贫贱(忧愁的样子) ..D.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

4.对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环绕四周都是萧条的景色,不能遮蔽大风和烈日。

C.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D.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5.下列各项中对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A.比喻 排比 排比 拟人

C.比喻 对偶 排比 拟人 B.拟人 对偶 排比 拟人 D.比喻 对偶 拟人 比喻

6.下列作品与作者、朝代一致的是( )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杜牧——唐代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诗人

C.《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宋代散曲家

D.《赤壁》——苏轼——宋代诗人

7.能与“四面云山来眼底”构成对偶的一项是( )

A.千树万树梨花开

C.千锤万凿出深山 B.万紫千红总是春 D.万家忧乐在心头

8.下列对诗句中季节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春)

B.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春)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这几段文字选自袁宏道的《西湖游记二则》一文,它描绘了西湖美景,其中第一段是作者初游西湖所见,其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

目酣神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光染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解释下列句中的“为”字。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_________________

梅花为寒所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一个拟人句,并说说它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表达方式看,第一段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表达方式,表达出游西湖前的___________,第二段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表达方式,表达出游西湖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照应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举例说明作者独特的喜好和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___诗。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___诗。描写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动静结合的一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它叫__________联。

相次开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态柳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篑数为余言_________________ 安可为俗士道哉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诗中有科学(节选)

叶永烈

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

是________,“白云生处有人家”是________,“停车坐爱枫林晚”是________,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________。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

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④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⑤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 A ”(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⑥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在《鹧鸪天》中,辛弃

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

⑦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⑧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 B ”,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环不已。

⑨中国是诗的国度。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1.请根据你对杜牧《山行》一诗的理解,将“特写”“全景”“中景”“远景”这几个分镜头名词分别正确填入第②段中的横线上。

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

是________,“白云生处有人家”是________,“停车坐爱枫林晚”是________,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________。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2.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比较第②③两段首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第⑤段横线A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一个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第⑧段横线B处填入李白诗中的一个名句。

西湖游记二则阅读答案袁宏道篇四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西湖游记二则 同步练习1》

西湖游记二则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用 1.给加粗字注音。 棹(

) ) ) ) )

如颊( 夕岚( 艳冶( 罗纨(

) ) ) )

如绫( 石篑( 夕舂( 苏堤(

2.解释加粗的词语。 ①突兀(

) ②棹小舟入湖( ) ④夕岚(

)

)

)

③山色如蛾(

⑤梅花为寒所勒( ) ⑥相次( ⑦竟不忍去湖上( ) ⑧歌吹( ⑨夕舂(

) ⑩艳冶(

)

)

3.翻译下列词语、句子。 ①山色如蛾 ②波纹如绫

③花态柳情,山容水意 ④湖光染翠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花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4.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5.翻译句子。

①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②安可为俗士道哉!

6.从文中找出原句,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7.写西湖春之盛,表现在几个方面?

8.作者写西湖梅花之美是实写还是虚写?作用是什么?

9.一日之中,杭人游湖在什么时间(用原句回答)?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0.具体描写“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的句子是 。 11.本文写“月”与写“春”有什么不同? (二) 极乐寺纪游 袁宗道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①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馀。崖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②。殿前剔牙松③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暇日曾与黄思立④诸公游此。予弟中郎⑤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⑥,作六桥⑦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⑧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注:①道此:道,用作动词,意为经过。此,指高梁桥。②张盖:张开的车盖。古时为车上遮阳御雨之具。③剔牙松:一种针叶松,其叶如牙签,故名。④黄思立:即黄大节,字斯立,一作思立,时任太常寺博士。⑤中郎:即袁宏道,字中郎。⑥进贤冠:表示弃官退隐。

⑦六桥:在杭州西湖苏堤上,称“跨虹六桥”,风景优美。⑧情障:情感郁结在心头而不能消,谓之情障。这里犹言“心愿”。

12.解释加粗词语。 道此入玉河( 间以水田 (

)可覆数席(

) )

)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 13.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树之荫,可覆数席。 ②马行绿荫中,若张盖。 ③思立亦以为然。

)思立亦以为然(

14.作者文中写水的句子是“ , , ”,写出了水的 的特点。

15.作者在文章结尾写了几句感情深沉的话:“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联系《西湖游记二则》,说说这几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1.zhào jiá línɡ lán kuì yě chōnɡ wándī 2.①高耸的样子 ②划船 ③文中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

④傍晚的山光 ⑤抑制 ⑥一个接一个 ⑦离开 ⑧唱歌奏乐 ⑨夕阳 ⑩美丽,妖艳 3.①远外孤山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 ②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 ③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 ④湖水成为绿色

二、(一)4.A

5.①我当时被桃花之美迷恋,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 ②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

6.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7.两个方面:花之盛和游人罗纨之盛。

8.虚写,是铺垫,衬托西湖桃花更让人迷恋,叹为观止。 9.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10.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11.写春详,笔墨浓艳,写月略,笔墨淡雅,一浓一淡,相辅相成。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二)12.经过(名词作动词) 遮蔽 间隔 露出 距离 对,正确 13.①一棵树的树阴,可遮蔽多个席大的地方。 ②(骑)马行走在绿阴中,(绿阴)像张开的车盖。 ③思立也认为(他说的)对。

14.白练千匹 微风行水上 若罗纹纸 洁白、轻柔而不乏壮丽

15.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官场的鄙弃,对山水的痴情,对大自然的企慕,对个人心性解脱的追求。

西湖游记二则阅读答案袁宏道篇五
《西湖游记两则》

西湖游记两则讲义

一、导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古以来,西湖美景闻名天下,写西湖的诗词美文更是不计其数。

1.写西湖的名诗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欣赏西湖美景。

二、简介作者。

袁宏道: 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他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明后期文坛上公安派的创始人,共同进行了反复古主义的斗争,并称“公安三袁”。他们主张文学要独抒性灵。

袁宏道29岁那年曾特意到西湖游览,写了十多篇游记,其中以西湖为题的四篇,本文选的是其中的前两篇。他的文章用语朴素平易而颇多变化,往往涉笔成趣,有清隽美妙的意境。这两篇游记就是他的代表作。

三、学习目标及重点

目标:1、通过诵读了解西湖之美。

2、品味作者细致观察景物、用心感受生活的审美情趣。

重点:1、读读议议,从中感知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写景的方法。

2、积累文言词句 ,鉴赏熏陶。

四、生字词。 突兀(w ù ) 棹(zhào ) 颊(jiá ) 丁酉( yǒu ) 朝烟(zhāo) 夕岚(lán) 苏堤(d ī) 罗纨(wán) 艳冶(yě) 夕舂(chōng) 保叔(chù) 石篑(kuì)

五、读课文

六、讲解并翻译课文。

1.注意掌握重点词语的解释。

①突兀:高耸的样子。②棹: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③勒:抑制。④相次:一个接一个地。次:按顺序排列。⑤发:打开、开掘,引申为“花开”。⑥数:屡次。⑦去:离开。⑧弥漫:满,遍。⑨歌吹:唱歌奏乐。这里是说歌妓很多。吹,管乐器的演奏。⑩罗纨:精细的织品。这里指富贵人家的装束。⑩艳冶:美丽,妖艳。⑩染翠:变成绿色。⑩岚:山气。⑩设色:用颜色描画。⑩夕舂 :夕阳。⑩尤:更。⑩目酣:形容非常爱看。酣,喝足了酒。⑩花态柳情,山容水意: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意思是一切景物。

2.能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译文】

(一)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划小船进入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红,好似少女的面颊;暖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像绫罗般轻软柔滑。我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就已心醉神迷。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了。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二)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笼罩的傍晚。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此开放,更是一种奇特的景观。

石篑多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是宋朝张公甫遗留下来的,赶紧去看看吧!”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桃红似雾,弥漫二十多里。歌声和器乐声如阵阵春风(到处传扬着),年轻的女子们混合着脂粉的汗水,如道道细雨,身著绫罗绸缎的游客之盛,比堤边的春草还要多,真是鲜艳、美丽极了。

但杭州人游湖,限于午、未、申这三个时辰。其实,湖水被染成绿色、雾气笼罩山峦的神秘妙景,都出现在旭日初升、夕阳还未落山之际,(这样的景色)才使西湖极其浓媚迷人。月景尤其难以用言语形容,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更是别有一番趣味。这种乐趣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

七、内容分析:

(一)课文主旨

《西湖游记二则》是明代袁宏道的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高雅的志趣。

(二)结构内容

《西湖一》全文共5句。

第一层(第1句)写作者出杭州武林门西行游览西湖。

第二层(2—4句)写游西湖所见及内心感受。

第三层(第5句)补充交代此行是作者第一次游西湖及游览时间。

《西湖二》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写西湖景色最盛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下,一日之内最盛美的则是晨雾,是晚岚。

第二段:写西湖苏堤上绿柳红花,游人如织的繁盛华艳的景象。

第三段:暗讽杭州人不会欣赏西湖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庸人的嘲谑。

(三)写作特点

1.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寓情于景、寓思想于景物描写之中。

2.多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使文章语句艳丽多姿。

3.运用典故,丰富了文章内容

八、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

①突兀: ②棹小舟: ...

③为寒所勒: ④相次开发 ....

⑤目酣神醉: ⑥数为余言: ...

⑦不忍去湖上: ⑧弥漫二十余里: ...

⑨歌吹为风: ⑩罗纨之盛: ....

11艳冶极矣: ○12湖光染翠之工: ○......

13为夕岚: ○14设色之妙: ○...

15为夕舂 : ○16月景尤不可言: ○...

17花态柳情,山容水意: ○........

18安可为俗士道哉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石篑数为余言。

②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③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④安可为俗士道哉!

⑤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⑥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⑦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九、.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文段(一)回答问题:

1.本文是明代袁宏道的一篇______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______和_____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以及高雅的志趣。

2.《西湖一》描绘西湖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分别从___觉和___觉的角度,写出了西湖的美丽景象。

3.《西湖二》第2段写了________至________一带的景物,作者由________及________,着力渲染了西湖“________”的特点。

阅读文段(二)回答问题:

①文中哪些句子是全文的纲?

②与“西湖最盛”“为月”相照应的句子是

③与“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相照应的句子是

④运用反问修辞手法,对红男绿女的“杭人”含有讽诮之意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一) 1.山水;描写;抒情;热爱大自然

2. 山色如娥 ;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视;嗅

3.断桥;苏堤;物人艳冶

参考答案(二)

.①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②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③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④安可为俗士道哉!

西湖游记二则阅读答案袁宏道篇六
《西湖游记两则》

《西湖游记两则》习题精选

一、填空题

1.本文是明代袁宏道的一篇______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______和_____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以及高雅的志趣。

2.《西湖一》描绘西湖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分别从___觉和___觉的角度,写出了西湖的美丽景象。

3.《西湖二》第2段写了________至________一带的景物,作者由________及________,着力渲染了西湖“________”的特点。

参考答案

1.山水;描写;抒情;热爱大自然

2. 山色如娥 ;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视;嗅

3.断桥;苏堤;物人艳冶

二、阅读分析题

下面是明代作家张岱《西湖七月半》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试比较它与课文各写了游人在什么时间的什么活动。突出了游人的什么特点?

小船轻幌(薄薄的帷慢),净几煖炉,茶铛(小锅)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隐树下,或逃嚣(逃避喧哗)里湖(西湖靠里的部分),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参考答案:

《西湖七月半》写了游人白天游湖的盛况,课文写了士大夫湖边赏月的情景;《西湖七月半》突出了游人的闲适和清雅,课文则着重写出了游人的“多”和“绝冶”。

《西湖游记两则》习题精选1

作者: 加入日期:06-01-15

西湖游记二则 习题精选

一、给下列加重的字注音。

保叔塔( ) 突兀( ) 棹小舟( )花光如颊( ) 为朝烟( ) 为夕岚( )石篑数为余言( ) 罗纨之盛( ) 夕

舂未下( )

二、解释下列加重的词。

1.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光如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不觉目酣神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余时为桃花所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翻译下列句子。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四、阅读《西湖二》,回答问题。

西湖二

1.《西湖二》的作者_________,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______朝反复古主义运动的“公安派”的代表人物,时称“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各组加重的词。

今发春雪甚盛________________

①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________________

②今发春雪甚盛________________今发春雪甚盛________________

③ 与杏桃相次开发________________白发汗丈________________

石篑数为余言________________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________________

④ 余时为桃花所恋________________西湖最深,为春为月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解释。

石篑数为余言( )________________数舟蒙艟数百( )________________

计之以数( )________________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石篑数为余言。②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③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④安可为俗士道哉!

5.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文中哪些句子是全文的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西湖最盛”“为月”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运用反问修辞手法,对红男绿女的“杭人”含有讽诮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chù wù zhào jiá zhāo lán kuì wán chōng

二、1.高耸的样子 2.面颊。这是说桃花艳丽如少女的颜面。 3.喝足了酒 4.迷住

三、远处孤山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

四、1.袁宏道 明 三袁

2.①极、很 快 ②美的季节与时辰 大 ③年 花开 头发 ④跟、对 被 是 成为、如

3.shuò屡次 shù几 shù数目 shǔ计算

4.①石篑屡次跟我说

②我当时被桃花的美丽所迷住,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

③月光下的美景尤其难于用语言来形容。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趣,是一种特殊的情趣。

④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

5.①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②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③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④安可为俗士道哉!

西湖游记二则阅读答案袁宏道篇七
《西湖游记练习》

西湖游记二则 习题精选 一、给下列加重的字注音。

保叔塔( ) 突兀( ) 棹小舟( ) 花光如颊( ) 为朝烟( ) 为夕岚( ) 石篑数为余言( ) 罗纨之盛( ) 夕舂未下( ) 二、解释下列加重的词。

1.望保叔塔层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光如3.已不觉目酣神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余时为桃花所三、翻译下列句子。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四、阅读《西湖二》,回答问题。

1.《西湖二》的作者_________,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______朝反复古主义运动的 “公安派”的代表人物,时称“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各组加重的词。

①今发春雪甚盛________________ 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

②西湖最盛,为春为月________________ 今发春雪甚盛________________ ③今发春雪甚盛________________ 与杏桃相次开发________________ 白发汗丈________________

④石篑数为余言________________ 余时为桃花所恋________________

西湖最深,为春为月________________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解释。

石篑数为余言( )________________ 数舟蒙艟数百( )________________ 计之以数( )______________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石篑数为余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安可为俗士道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 文中哪些句子是全文的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西湖最盛”“为月”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与“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反问修辞手法,对红男绿女的“杭人”含有讽诮之意的句子是

西湖游记二则 习题精选 一、给下列加重的字注音。

保叔塔( ) 突兀( ) 棹小舟( ) 花光如颊( ) 为朝烟( ) 为夕岚( ) 石篑数为余言( ) 罗纨之盛( ) 夕舂未下( ) 二、解释下列加重的词。

1.望保叔塔层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光如3.已不觉目酣神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余时为桃花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翻译下列句子。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四、阅读《西湖二》,回答问题。

1.《西湖二》的作者_________,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______朝反复古主义运动的 “公安派”的代表人物,时称“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各组加重的词。

①今发春雪甚盛________________ 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

②西湖最盛,为春为月________________ 今发春雪甚盛________________ ③今发春雪甚盛________________ 与杏桃相次开发________________ 白发汗丈________________

④石篑数为余言________________ 余时为桃花所恋________________

西湖最深,为春为月________________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解释。

石篑数为余言( )________________ 数舟蒙艟数百( )________________ 计之以数( )______________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石篑数为余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安可为俗士道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③ 文中哪些句子是全文的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西湖最盛”“为月”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与“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反问修辞手法,对红男绿女的“杭人”含有讽诮之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chù wù zhào jiá zhāo lán kuì wán chōng 二、1.高耸的样子 2.面颊。这是说桃花艳丽如少女的颜面。 3.喝足了酒 4.迷住

三、远处孤山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

四、1.袁宏道 明 三袁

2.①极、很 快 ②美的季节与时辰 大 ③年 花开 头发 ④跟、对 被 是 成为、如 3.shuò屡次 shù几 shù数目 shǔ计算 4.①石篑屡次跟我说

②我当时被桃花的美丽所迷住,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

③月光下的美景尤其难于用语言来形容。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趣,是一种特殊的情趣。

④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

5.①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②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③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④安可为俗士道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chù wù zhào jiá zhāo lán kuì wán chōng 二、1.高耸的样子 2.面颊。这是说桃花艳丽如少女的颜面。 3.喝足了酒 4.迷住

三、远处孤山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 四、1.袁宏道 明 三袁

2.①极、很 快 ②美的季节与时辰 大 ③年 花开 头发 ④跟、对 被 是 成为、如 3.shuò屡次 shù几 shù数目 shǔ计算 4.①石篑屡次跟我说

②我当时被桃花的美丽所迷住,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

③月光下的美景尤其难于用语言来形容。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趣,是一种特殊的情趣。

④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

5.①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②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③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④安可为俗士道哉!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208014.html

    上一篇:浣溪沙翻译

    下一篇:论语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