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葛天民阅读答案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江上葛天民阅读答案篇一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初三( )班 姓名: 得分

全卷有5大题,22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书写(4分)

1、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2分)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美丽,给人无尽的xi着夜来香chún

(1)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①深邃(A、suí B、suì) ②夹(A、jiā B、jiá)着 ..

(2)给语段中的两处拼音写上汉字。(2分)

①xiá( )想 ②chún( )厚

(3)根据语境,用成语替换语段中画横线部分。(1分)

青草叶沁人心脾的清香,让人 。

3、根据下面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序号即可) (3分)

微笑是 ,可以平息肆虐的狂风;微笑是 ,可以慰藉夜间跋涉者的心灵;微笑也是 ,可以承载千万吨的重负。

A、一缕轻柔的春雨 B、一座坚实的精神桥墩 C、一颗闪亮的星辰

4、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

(1)须晴日,看 , 。(沁园春〃雪)

(2)塞下 ,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 。(渔家傲〃秋思)

(3)八百里 ,五十弦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受命以来, ,恐 ,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5、名著阅读。(2分)

(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写的是鲁智深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的故事,有力地表现了鲁智深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 的性格。

(2)傅雷在《傅雷家书》中教导儿子要做一个“ ”的人。

6、综合性学习。(4分)

“雨的诉说”这次综合性学习,想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这次综合性学习所开展的活动,完成下列各题。

(1)活动一:猜谜语,写成语。(1分)

请根据下列诗句打一成语:

杜甫《白帝》中有诗云“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

(2)活动二:说功过,明观点。(2分)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利与弊总是密切关联。自然界的雨也是如此,它有时温柔多情,有时狂暴肆虐;有时文静如女孩,有时剽悍如野马。有了雨我们的世界才变得瑰丽多彩,有了雨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滋润甘甜。某班同学针对雨的利与弊展开辩论,你赞成哪一方观点?请写出理由。

正方观点:雨的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雨的害大于利。

我赞成( )方观点,理由:

(3)活动三:读精神,写对联。(1分)

平凡的雨蕴含着一种伟大,无生命的雨蕴含着深邃的内质与精神。有同学在这次综合性学习结束时想撰写一幅对联来赞赞雨对人类作出的贡献,现已想好上联,请你补出下联。

上联:春雨润物长城内外气象新,下联: 。

三、现代文阅读(共21分) 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6—14题。

(一)(9分)

好望角

①老人划着船向岸边驶来。我踏上船板,船身晃荡了几下,荡出去一层层细密的波纹。我回头朝岸边望去,老人问:‚岸边像什么?‛我盯着那个凸出的尖端,想给老人一个精当的比喻。他乐呵呵地说:‚非洲好望角!‛我愣住了。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

长得一模一样!‛

②我不解地问:‚您到过好望角?‛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他将目光送到了远处的河岸。河水哗哗地响。河上无风。芦苇丛簇挺立。

③‚我小的时候,在一本地图册上看到了这个地名。当时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里到底是个啥样子!可我连小学都没读完,日本鬼子就扛着枪进村了。人们四处逃难,我和爹娘跑散了。后来,我就参军打鬼子、打老蒋,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那本地图册一直揣在怀里,行军或休息时总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有一页折起一角,翻到那页,好望角的浪潮就从灰黄粗糙的纸页上拍打了出来,我似乎闻到了咸腥的海浪气息。

④‚这怎么破了一个洞啊?‛

⑤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亲密地挤到一起,说:‚鬼子枪子打的,还在我肚子上打了一个洞。‛老人微笑着摸了摸小肚子:‚解放后我买了很多书,我想,只要把书念成了,迟早会被国家派到国外学习。可书没读多少,又是‘革命’什么的。干脆不念了,这辈子就没有念书的命。那年我托人说了个媳妇成了家。我想,这好望角啊,它就在这张书页里,世上压根儿就没有!‛老人向远处望了一眼:‚可后来我儿子非说,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

⑥‚你儿子?‛这时,一只白色水鸟从芦苇丛中飞来,落在了我们小船上。老人伸手抚摸着,呵呵地笑了起来:‚是啊,后来有了个儿子。不光我儿子说有,连这家伙也呱呱叫着,一

个劲地说‘有’呢。‛水鸟果真朝他吆喝了起来。老人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米粒,丢在船板上。水鸟啄了一阵,在老人头顶飞旋了两圈,飞回了芦苇丛。那里传来了很多鸟嬉戏的鸣叫声。

⑦老人激动地说:‚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看好望角了。‛A

⑧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老人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老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不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老人的讲述纯净如清澈的河水。

⑨B整条河照得黄灿灿的,我跳进河里,游了很远。回头一看,他娘的!河岸跟地图册上画的一模一样。这不就是好望角吗?我盼了一辈子好望角,竟在家门口找到它了。我哇哇地叫喊了起来,让老鼻涕眼泪也痛快了一回……‛老人哈哈笑了起来,笑声随着波纹微微荡漾。

⑩‚现在我啥也不想了,我划划桨、喂喂鸟,整天都能看到好望角,自在得很!‛老人的脸庞像天空一样明净而深远……

夕阳正红,映得老人满身古铜色。 (选自2010年2月《今日教育〃读写舫》)

7

8、“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结合文章,请你说说“诡..

秘”的含义。(2分)

9、请在文中划横线的A、B两处中选择一处,任选一角度进行赏析。(2分)

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

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

( )

10、文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做赏析。(80字左右)(2分)

(二)(12分)

读书养气

①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②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③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④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正因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⑤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

古凡马空!

11、本文论述的观点是什么?(2分)

12、第⑤段中的“厚积”、“薄发”在文中分别指什么 ?(4分)

(1)厚积 : (2)薄发 :

13、第③段列举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例子目的是什么?(2分)

14、“读书可以养气”,“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 请你结合课外阅读谈谈你对这两句的理解。(4分)

四、古诗文阅读(共23分)

(一)(4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江上(宋·葛天民)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1)第一、二句通过春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2分)

(2)诗中“扑”和“护”用得很有情致,请任选其中一个字,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2分)

(二)(10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6、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A、度已失期 / 宁信度,无自信也 B、楚人怜之 / 应怜故乡水 C、今亡亦死 / 或以为亡 D、吴广皆次当行 /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扶苏以数谏故 /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项燕为楚将 / 为天下唱 ....

C、陈胜、吴广乃谋曰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楚人怜之 / 二世杀之 ....

1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等死,死国可乎?

江上葛天民阅读答案篇二
《七年级语文试卷 3》

七年级语文 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温馨提示:

1.全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共4页,有四大题,

21小题。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祝你成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脑髓suǐ 觅nì 食 人迹罕至 鲜xiǎn为人知

B.污秽huì 殷yān红 回环曲折 锋芒毕露lîu

C.嫉jí妒 湖泊pō 妇儒皆知 气冲斗dǒu牛

D.亘gèn古 伫zhù立 鞠躬尽瘁 锲qiè而不舍

2.古诗词名句默写。(7分)

(1)山际见来烟, ▲ 。 (吴均《山中杂诗》)

(2) ▲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独坐幽篁里, ▲ 。 (王维《竹里馆》)

(4)峨眉山月半轮秋, ▲ 。 (李白《峨眉山月歌》)

(5)故园东望路漫漫, ▲ 。 (岑参《逢入京使》)

(6)写出有关黄河的古诗: ▲ , ▲ 。

3.名著阅读。(5分)

“你(阿廖沙)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

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

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

出坚固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1)选文出自 ▲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 》。(2分)

(2)这里的“她”是谁?小说中“她”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4.

语文综合性学习(6分)

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同学拥有了手机。这给我们带来很多

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思考。为此,某校学生会成员就中小学生使用手机问题展开调查。

请你根据他们这次调查活动中获得的资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漫画:

【资料二】某媒体报道:一家人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聊聊天,但面前的

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受到冷落的老人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了席。对此,有网友调侃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资料三】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游志鹏说,孩子们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

等电子产品,眼睛得不到休息,睫状体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对眼球发育会产生影响,容易造

成近视;经常盯着电子屏幕,长时间不眨眼,孩子容易患上干眼症;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对

孩子身体也很不利。 ——摘自2013年6月5日《中国青年报》

【资料四】大部分中学生把手机当成能收发信息、能玩游戏、能上网,还可以听歌曲、

收发图片的“迷你”电脑,由此带来一些弊端是:很多同学都对短信息上瘾,把各式各样的

短信发来发去,甚至在课堂上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的消息。有些同学甚至把手机

带进考场,利用手机短消息来作弊。部分控制力不强的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黄色信息。

——摘自海口市琼山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报告《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

(1)阅读上述四则资料,你认为中小学生过多使用手机有哪些弊端?请概括出三点。(3分)

(2)中小学生该不该带手机进校园?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一)(12分)

等待让自己开花的季节

①英国少年艾金森,因为长得憨头憨脑,加上行为举止笨拙而幼稚,成了同学们的戏谑

对象,甚至老师们都不愿意给他上课。有位教“诗歌欣赏课”的老师哀求他改选别的课。虽

然艾金森是个按时交作业的好学生,但他朗诵作品时滑稽的表情总是让同学们捧腹大笑,每

堂课都会被他搅成一锅粥,令老师无法继续讲课。而给了他35分的历史老师则说:“他没

有半点历史感,当然,他什么感也没有。”艾金森的父亲更是认定了他的脑子有问题,不是

白痴就是智障,甚至从不跟他说话。

②走向社会的艾金森因为那张憨态十足的脸和笨拙而幼稚的举止找不到工作。极度自卑

的艾金森四处碰壁,苦恼至极,于是他整天消极地躲在房间里喝闷酒。

③只有艾金森的母亲认为他是优秀的。艾金森的母亲是个花匠,她将儿子带到她的花园

里,指着各种各样的花草说:“每种花都有开放的机会,那些还没有开放的,只是未到季节。

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只是还没有遇到适合你的时机。但是,花草在没有遇到适

合自己开放的季节时,需要吸收养分和阳光,储蓄足够的能量等待属于自己的季节来临。所

以,你现在也要储蓄足够的能量,那就是学习更多的知识,经历更多的挫折,积累更多的人

生智慧,等属于你的季节一到,你自然会绽放出美丽的人生之花。”

④艾金森从母亲对自己充满信心的目光中站了起来。尽管后来的好长一段日子里,他

找工作时依然碰壁,但他没有气馁。他深深地记住了母亲的话:不是他无能,只是适合他的

季节还没有到来。

⑤直到英国《非9点新闻》剧组的导演看了艾金森的表演后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艾

金森才知道,自己被录取了。他饰演的憨豆先生由于有一点笨拙、有一点幼稚、有一点单向

思维(脑筋不转弯)、有一点腼腆,深受观众喜爱,于是他在英国迅速走红。

⑥如今,憨豆先生傻乎乎地飞往全世界,这个穿戴整齐,但是头脑简单,常常闯了祸

就落荒而逃的家伙,以“憨豆先生大闹好莱坞”的姿态进军洛杉机,进行他擅长的“捣乱工

程”。该片票房在欧洲已破1亿美元,在美国公开放映时,亦好评如潮。

⑦艾金森终于等到了自己开花的季节。

5.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要概括。(3分)

6.第③段中加点的“足够的能量”指的是什么?(用文中原句作答)(3分) ............

7.请说说以“等待让自己开花的季节”为题有什么妙处。(3分)

8.从艾金森的成长经历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二)(14分)

寂寞的老树

①春天里,鸟儿们开始舒展他们嘹亮的歌喉,唱起春天的赞歌。花儿们在争先恐后的绽

放出灿烂的笑容。在冬天里,几乎绝迹的小虫子们也开始蠢蠢欲动,不愿错过分享春天美味

的一份羹。

②这时,在空旷的原野上,却矗立着一棵寂寞的老树。他佝偻着身躯,好像一位老态钟

龙的老人。

③春天里,其他树早已长满了树叶,只有他依然是光秃秃的,没有一丝生机。过路人都

以为他已经死了。但在一个晚春的夜里,他那枯老的树皮中,竟然钻出了一片嫩叶,接着是

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不久他就长出了许多嫩叶儿,虽然与其他树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夜晚,皎洁、温柔的月光洒在他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一条洁白的纱巾。

④早晨,他的那些嫩叶儿在春风的怀抱中晃动着,好像一棵棵绿色的小星星眨着眼睛。

他的草朋友也苏醒了,还带着朴素的花儿,虽然只有几簇,但已足够了。当春雨纷纷扬扬的

落下时,那雨点拍打在他的嫩叶上的滴答声汇成了一首旋律优美的雨中曲。

⑤他从来都不羡慕生长在森林的树,那些树们往往为了一缕阳光而你追我赶,毫不留情

地淘汰弱者,残酷地扼杀同类,个个都显得那么自私自利。他也从不羡慕已被无数人赞美过

的常青树,常青树冬天也不掉一片叶子,其实这只是自然所赋予的,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值

得骄傲的,他实在看不惯常青树那种傲慢的劲儿。

⑥老树其实也并不寂寞,至少还有他的草朋友和花朋友陪伴着他。他的身上寄居着一个

蚂蚁王国,每天都有一位王国的劳动者从百忙中抽出时间骄傲地告诉他这勇敢、坚强的小王

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他们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如何赶走外来入侵者,如何战胜一场场恶战,

老树这时总是静静地听着。有时会有从南国飞来的候鸟停在老树身上,叽叽喳喳地向他诉说

这一路上的酸甜苦辣,向他诉说一些趣闻轶事。偶尔也有乌鸦停在他身上,告诉他这看似美

好的世界黑暗的一面的,告诉他发生在黑暗角落里的不幸事情。诉说玩这些后,乌鸦只能无

奈的拖着尾巴飞向夕阳。当听到这些不公的事情时,在春风抚慰下的小草就会愤怒地晃动着

自己尖尖的脑袋,只有老树还是那样平静。

⑦有一天,老树发现上次告诉自己趣闻轶事的候鸟用绝望而又依依不舍的眼神望着自

己,也望了望花和草,突然那鸟紧闭双眼重重地倒下压在草上,一个小小的生命就在那一瞬

间消逝了。小草心甘情愿地被压着,好让鸟儿死的更舒服些。而老树依然那样平静。他知道

总有一天自己也会这样。但他并不会死的那样舒服,因为他知道他死也得站着死。他想到他

的叶子到秋天的时候总是第一个勇敢地、无怨无悔地离开他跳向大地,与大地融为一体,滋

润着他的朋友们。可他死后,那枯老的躯壳又有什么用呢?他没有再往下想,他觉得自己只

是一棵普通的树,只能活着。忽然间,他又觉得整个世界都展现在他面前,但不管怎样,他

还是过着那平淡的生活。

⑧春天里,有鸟语、有花香,还有那棵寂寞的老树。 (选文有删改)

9.本文题目是“寂寞的老树”第⑥段又说“老树其实也并不寂寞”,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4分)

10.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3分)

11.本文主要写老树,第⑤段为什么还写了其他的树?(4分)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树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4分)

江上 葛天民(宋)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13.诗歌第一句中“漫漫”一词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2分)

14.“柳绵无力护春寒”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2分)

(二)(9分)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

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

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父异焉 ( ▲ ) (2)稍稍宾客其父 ( ▲ ) ...

(3)或以钱币乞之( ▲ )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 ..

16.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2分)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7.很多人认为“‘仲永泯然众人’是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

(3分)

▲ (三)(7分)

乐广字修辅,迁河南尹,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

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

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顿愈。

【注释】沈疴:重病;久治不愈的病。

18.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尝有亲客( ▲ ) (2)意甚恶之( ▲ )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酒中复有所见不?

20.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四、作文(30分)

21.根据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

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

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情实感;(3)字数不少

江上葛天民阅读答案篇三
《诗歌鉴赏》

一、看背景

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如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春日即事①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在这道题中,注释①告诉我们李弥逊“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第二题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联系背景答题就很容易切入。

二、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

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三、看体裁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形象性。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言志”角度出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如果是抒情诗,则从写的景物(具体名词)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在回答诸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欣赏这句诗”等问题时,就考虑是否应该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

四、看技法

㈠抒情手法

⑴直抒胸臆

⑵间接抒情

A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B借景(物)抒情 C情景交融

㈡描写手法

①对比: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思考。

②衬托(映衬、反衬、烘托)

③渲染(三次或三次以上描写铺排)

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㈢修辞手法

⑴用典——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

⑵借代——含蓄、委婉,表达特定的感情

⑶比喻——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生活哲理。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⑷双关——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含蓄美。

A谐音双关,含蓄,富有情趣。【如“东边日出西边晴,道是有晴(情)还无晴(情)。】B语意双关

⑸拟人,景和物人格化,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或借物喻人,象征。

⑹夸张,突出特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或造成奇特的意境,表现浪漫主义的情感。

⑺反复,连用某字,突出特点或某种情感。

⑻设问,一问一答,富有情趣;反问,增强说服力,发人深醒。 ⑼反语,讽刺。

⑽互文:“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等。

㈣其它表现手法:虚实相生

五、看意象

⑴柳

“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⑵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⑶菊花

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陶渊明“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⑷梅花

冰清玉洁、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⑸松

坚贞、高洁的品质。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⑹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⑺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⑻杜鹃鸟

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⑼鹧鸪鸟

旅途艰险的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⑽寒蝉

悲凉的同义词。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⑾鸿雁

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⑿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

⒀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⒁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⒂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⒃乌鸦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⒄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⒅羌笛

凄切之感,如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⒆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⒇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如“鸿鹄去不返,勾吴阻且深”(《感遇二首》柳宗元)

六、答题的格式

1、先观点后理由

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请看2004年高考浙江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A.游子思归乡。【前为观点,后为理由】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B.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C.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2、先分后总式

答题时,先分说后总说。例如,解答2003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有一考生这样作答:

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和“冷”二字绘声绘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两字的妙处。先分说】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结合全诗的意境分析其妙处。再总说】。【此答案从用词之妙分析其效果】

3、先总后分式

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请看2004年高考福建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先总说】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后分说】

4、分点作答式

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请看2004年高考福建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②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七、典例精析

【例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4年高考全国卷一)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解析】此题选择的是比较常见的一首七言绝句——张籍的《秋思》,并且举出了王安石的评价,也算是一种提示。6分共两问,设问指向明确。第一问“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有些考生可能对“细节”有点陌生,实际上就是指后两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所体现出的思想活动和行动表现中的“行动”——“又开封”;“析”至少应该解释一下含义。第二问“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问得平常朴实,学生容易回答出来:作者开封,显然是查看这封因时间“匆匆”、托行人捎转的书信中是否有遗漏的内容,以便再补写上,千言万语,惟恐漏掉了一句,从而显示出了作者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深切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寻常的)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例二】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高考湖北卷)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解析】

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好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分。第三联是说红日紧贴尚未退尽的夜色在江面升起,旧年还没过完而江面上已经春意盎然。此联看似写景,而昼夜轮回、季节更替、时光流逝、游人未归的思乡之情已经暗寓其中。 第一问2分。只要说出所选择的字的好处即可,不要求说另一个字的不好。如有学生比较了高下,或认为两字都好,且言之成理,也应给分。但只说哪个字好,或两个字都好,没有回答为什么,不给分。 第二问4分。解释意思2分。把晨光说成夜景扣1分。舟次镇江是看不见海的。古人用“海”字与今人不同,此处不要求落实,故“海”字不设扣分点。分析情景关系2分。

八、训练平台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 葛天民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作者在这首诗中“扑”和“护”字用得很巧妙。你认为巧妙在哪里?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在诗中作者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注重炼字寄寓感情。一个“扑”字和一个“护”字,把“风”和“柳绵”写得很有人意。花落时,让风去扑救它,表现出

江上葛天民阅读答案篇四
《200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选修一、选修九语文试题》

200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选修一、选修九语文试题

本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所有答案做到答题卷上.)

姓名______ 座号 _______ 班级_______ 得分______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45分)

(一)古诗默写.(10分)

1.补写出下列古诗中的空隙部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2)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4) ,卷土从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5)两情若是久长时, 。(秦观《鹊桥仙》)

(6)众里寻他千百度, 。(辛弃疾《青玉案》)

(7)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望月怀远》)

(8)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二首》)

(9) ,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10) ,何事当年不见收。(李清照《鹧鸪天》)

(二)阅读下面三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3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2.“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塑造了怎样的艺术形象?“关河梦断何处”中的“梦”

是一个怎样的梦?(3分) 答: 。

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

江上 (葛天民)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4.作者在这首诗中“扑”和“护”字用得很巧妙。你认为巧妙在哪里?请结合全诗简要

赏析。(3分)答: 。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5.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2分)答: 。

6.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3分)答: 。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然后回答问题。(22分)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选 自 <<苏武传>>)

7.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武使匈奴明年 明年:第二年 B.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灭亡

C. 宦骑亡 亡:逃亡 D.子卿壹听陵言 壹:一定,务必要.

8.李陵从哪些方面劝降苏武,对苏武形象的刻画有什么作用?(3分)

答: 。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3分)

②子聊尚复谁为乎?(2分)

③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3分)

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晒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 选自<<马钧传>> )

10. 用简要的文字归纳这一选段的内容大意.(2分)

答: 。

11.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

②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

二.语言表达.(共15分,12—16题各2分)

12.下列各组词读音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黄鹂 罹难 黧黑 淋漓尽致 失之毫厘 .....B.氓隶 盟誓 瞢然 故态复萌 蒙头转向 .....C.颀长 崎岖 畸形 歧路亡羊 旗开得胜 .....D.圭臬 噬啮 妖孽 涅而不缁 摄生养性 .....

A.呕吐 合家欢 久负盛名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B.联袂

C.隔阂

D.疏浚 不假思索 名门望族 八字没见一撇 勤勉有加 既往不纠 温文尔雅 鞭长莫及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聪明一事,糊涂一时 1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是一个愚庸的俗子,虽然有过羡道慕佛的念头,内心里却没有真正 过什么。 ②虽然已经物是人非,但二十年前在此离别的情景,总是 心头,挥之不去。 ③ 有什么因难,大家都可以帮助你解决,你 什么顾虑呢?

A.信服 缠绕 如果/还有

C.信仰 萦绕 如果/还有

B.信仰 缠绕 倘若/尚存 D.信服 萦绕 倘若/尚存 15.下列各句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与基层朋友打交道,使用最多的便是语言。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就要求我们“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B.这个厂为农民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外来劳动力吃上了“定心丸”,纷纷表示以实...

际行动干好工作,回报社会。

C.学习“三个代表”理论以来,大家都在加强廉政建设,他却仍然反其道而行之,......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 D.山西省制定了一部从源头上消灭“豆腐渣工程”的法规,对违规操作的单位及个.....

人应负的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实际上,在美国所信奉的“民主、自由、人权”背后,不得不支付着沉重的代

价。

B.这个结论即使很有依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相当完善的构造、相互适应,因而难以令人满意。 C.在大自然的生命体中,缺乏理性的人类就像癌细胞,它们得意洋洋地癌变着,膨

胀着,扩张着,结果就是与母体同归于尽。

D. 班主任王老师把我们班的几个干部召集到办公室开会,研究校运动会上我班的

宣传鼓动工作。

17.仿照下面的句子,改变地点和内容,在后面的横线上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2分) 我梦想,驱逐于塞北苍茫辽远的大漠,在猎猎的朔风中,感受长河落日的情怀。 答: 。

18. 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下面一段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6个字)。 (3分)

中国示范性软件学院引进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课程合作签字仪式日前在京举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在当今世界享有盛誉。在软件工程教育领域,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课程体现了当今最先进的软件工程管理思想。美国I—Carnegie公司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课程的基础上,采用国际开发案例,改进后用于开发实践的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突破了原有的软件教学模式。这种“技术先进性与实用性结合的课程体系”的引进,必将在我国软件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据悉,此次课程引进是在教育部高教司,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并得到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在教师培训项目上的大力支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19.根据下面提供的名人名言,以“主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盲目追随别人的人,追随不到什么。

——[法]蒙田

一个勇敢而率直的灵魂,能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去爱,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不做影子,而做人。

——[法]罗曼·罗兰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200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选修一、选修九语文试题答题卷

姓名______ 座号 _______ 班级_______ 得分______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45分)

1.(每小题1分)

(1) 。(2) 。

(3) 。(4) 。

(5) 。

(6) 。

(7) 。(8) 。

(9) 。(10) 。

2.答:(3分) 。

3.答:(2分) 。

4. 答:(3分) 。

5.答:(2分) 。

江上葛天民阅读答案篇五
《丽水市201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丽水市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中学科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大题,22小题,满分10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臵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花儿diāo ⑴ 谢时,叶儿枯黄时,冬便到了。漫天的雪花像小精灵piān ⑵ 然起舞。冬虽没有春的róu ⑶ 美,夏的绚烂,秋的风韵,景色单调得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但有着无可比拟的温xīn ⑷ 与希望。

2.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⑴少壮不努力, ▲ 。 (《长歌行》)

⑵ ▲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⑶夜阑卧听风吹雨, ▲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⑷ ▲ ,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⑸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 , ▲ ”,不仅描绘了沙漠的壮阔景象,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3.名著阅读。(4分)

夜还很黑,空中有些湿冷的雾气,心中更觉得渺茫。用力看看地,地上老像有一岗一岗的,及至放下脚去,却是平坦的。这种小心与受骗叫他更不安静,几乎有些烦躁。爽性不去管地上了,眼往平里看,脚擦着地走。四外什么也看不见,就好像全世界的黑暗都在等着他似的,由黑暗中迈步,再走入黑暗中,身后跟着那不声不响的骆驼。 ⑴语段中的“他”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 塑造的典型人物 ▲ 。(2分) ⑵请写出“他”深夜赶路的原因。(2分)

4.综合性学习。(6分)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汉字有起源,书写讲规律”活动,请利用以下资料完成任务。 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用“图画”形式表达自己的生活,慢慢地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汉字的造字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活动一 请你根据下面这段解说,写出一个汉字。

象形字,象征人佩戴羊角、牛角,表示漂亮、好看的意思。(《古文字趣谈》,陈炜湛著)

活动二 班上某同学反映,“急躁”的“躁”和“干燥”的“燥”老是混淆。请你参考示例,帮助他解决这一问题。

示例:“满”字是一个形声字,本义和液体有关,用三点水做偏旁,所以是左右结构。 活动三 请说说下面这段话给你的启示。

总决赛出现的“婉娈”,我之前听都没听过,硬是根据汉字规律猜了出来——“美好的样子”这个解释基本和“女”字旁有关,而人们熟知的“峦”、“鸾”的声旁都有“亦”。 (陆佳蕾,央视汉字听写大赛冠军)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15分)

我的母亲

汪曾祺

我父亲结过三次婚。我的生母姓杨。我三岁的时候,母亲就故去了。我对她一点印象都没有。她得的是肺病,病后即移住在一个叫“小房”的房间里,她也不让人把我抱去看她。我只能从母亲的画像看看她。据我的大姑妈说,这张像画得很像。画像上的母亲很瘦,眉尖微蹙。我母亲是读过书的。她病倒之前每天还写一张大字。我曾在我父亲的画室里找出一摞母亲写的大字,字写得很清秀。

前年我回家乡,见着一个老邻居,她记得我母亲。看见过我母亲在花园里看花——这家邻居和我们家的花园只隔一堵短墙。我母亲叫她“小新娘子”。“小新娘子,过来过来,给你一朵花戴。”我于是好像看见母亲在花园里看花,并且觉得她对邻居很和善。

我母亲死后,她养病的那间“小房”锁了起来,里面堆放着她生前用的东西,全部嫁妆——皮箱和铜火盆,朱漆的火盆架子„„我的继母有时开锁进去,取一两样东西,我跟着进去看过。“小房”外面有一个小天井。靠南有一个秋叶形的小花台。花台上开了一些秋海棠。这些海棠自开自落,没人管它。花很伶仃,但是颜色很红。

我的第一个继母娘家姓张。

我的继母幼年丧母,她是跟她姑妈长大的。继母的姑妈年轻时守寡。她住的房子二梁上挂着一块匾,朱地金字:“松贞柏洁”,下款是“大总统题”。

继母是长女,但是我的外公显然并不钟爱她。她的陪嫁妆奁是不丰的。她有时准备出门作客,才戴一点首饰。比较好的首饰是副翡翠耳环。有一次,她要带我们到外公家拜年,她打扮了一下,换了一件灰鼠的皮袄。我觉得她一定会冷。这样的天气,穿一件灰鼠皮袄怎么行呢?然而她只有一件皮袄。我忽然对我的继母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感情。我可怜她,也爱她。

后娘不好当。我的继母进门就遇到一个局面,“前房”(我的生母)留下三个孩子:我

姐姐,我,还有一个妹妹。这对于“后娘”当然会是沉重的负担。上有婆婆,中有大姑子,小姑子,还有一些亲戚邻居,她们都拿眼睛看着,拿耳朵听着。

也许我和娘(我们都叫继母为娘)有缘,娘很喜欢我。

她每次回娘家,都是吃了晚饭才回来。张家总是叫了两辆黄包车,姐姐和妹妹坐一辆,娘搂着我坐一辆。张家有个规矩,姑娘回自己婆家,要给孩子手里拿两根点着了的安息香。我于是拿着两根安息香,偎在娘怀里。黄包车慢慢地走着。两旁人家、店铺的影子向后移动着,我有点迷糊。闻着安息香的香味,我觉得很幸福。

小学一年级时,冬天,有一天放学回家,我大便急了,憋不住,拉在裤子里了。我兜着一裤兜屎,一扭一扭地回了家。我的继母一闻,二话没说,赶紧烧水,给我洗了屁股。她把我擦干净了,让我围着棉被坐着。接着就给我洗衬裤刷棉裤。她不但没有说我一句,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我妹妹长了头虱,娘煎草药给她洗头,用篦子给她篦头发。张氏娘认识字,念过《女儿经》。里面有这样的句子:“张家长,李家短,别人的事情我不管。”她就是按照这一类道德规范做人的。她有时念经:《金刚经》、《心经》、《高王经》。她是为她的姑妈念的。

她死于肺病。

我的第二个继母姓任。那年我已经十七岁,读高二了。任氏娘对我们很客气,称呼我是“大少爷”。我十九岁离开家乡到昆明读大学。一九八六年回乡,这时娘才改口叫我“曾祺”——我这时已经六十六岁,也不是什么“少爷”了。我对任氏娘很尊敬。因为她伴随我的父亲度过了漫长的很艰苦的沧桑岁月。

她今年八十六岁。

(有删节)

5.“这些海棠自开自落,没人管它。花很伶仃,但是颜色很红。”这句话看似写花,实则写人,请具体分析这样表达的好处。(3分)

6.联系上下文,简析“我可怜她,也爱她”的缘由。(3分)

7.汪曾祺曾说:“明朝散文家归有光对我影响极大,平平淡淡的叙述,平平淡淡的人事,在他笔下很有味儿。”结合这一句话,赏析下列语言。(4分)

⑴据我的大姑妈说,这张像画得很像。画像上的母亲很瘦,眉尖微蹙。

⑵我的继母一闻,二话没说,赶紧烧水,给我洗了屁股。她把我擦干净了,让我围着棉被坐着。接着就给我洗衬裤刷棉裤。她不但没有说我一句,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8.三位母亲给“我”留下了怎样美好的记忆?(5分)

(二)(12分)

蜻蜓,神奇的益虫

几乎所有的男孩子都有这样的经历,无论使用什么工具,一支扫把或者是一件上衣,要想逮住一只蜻蜓,多数情况下都会白忙乎,它们的灵活机敏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家长总会叮嘱自己的孩子不要在水塘附近追逐蜻蜓,那样很可能被它们引诱至深水溺亡。

蜻蜓的灵活来源于它蝉翼般透明的四片翅膀,它们身体90%以上的肌肉在为这四片翅膀服务。人类的行动也是身体肌肉的协调运动,但是与蜻蜓相比我们的动作就太迟缓了,在蜻蜓看来,人类奥运会的百米大赛和慢镜头回放差不多。

科学家发现,蜻蜓不仅能用发达的肌肉灵敏操控自己的翅膀,它们还会根据所处特定时空的空气动力状况,调整翅膀的角度和飞行力量,以期获得最佳飞行效果。所以我们看到的蜻蜓永远是精灵一样的上下翻飞。

一个多世纪前,人类受蜻蜓的启发,设计出最早的飞机样式,但生物学家对蜻蜓的深入了解却是近几年的事情。这完全得益于一次偶然的发现。据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生物实验室碰巧有两个实验项目同时进行,一个是研究蚊子传播疟疾的速度;一个是研究蜻蜓繁殖所需要的条件。两只分别装着上千只蚊子和50只蜻蜓的大箱子挨得很近。实验结束后,有人建议把蚊子放进装蜻蜓的箱子里,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第二天发现,蜻蜓箱子里的蚊子都不见了。让生物学家更惊讶的后续实验证明,一只普通的“绿宝石”蜻蜓,一天最多能吃掉38只蚊子。当然,野外的蜻蜓不仅吃蚊子,还吃飞蛾、苍蝇和农作物上的害虫,它们咀嚼迅速,消化功能极强,除了夜间休息外,几乎总是处在捕猎和进食中。

根据蜻蜓在各国的分布情况,科学家很快得出这样的结论,地球上假如没有蜻蜓,那么人类城市蚊子的密度将是现在的2.6倍,非洲因疟疾而死的人数会增加80%。城市的极度扩张,使地球湿地面积日渐萎缩,保有的水源地也越来越少,导致蜻蜓的数量锐减,一些品种濒临灭绝。

尽管如此,顽强的蜻蜓仍在苦苦挣扎着求生存。它们虽有1—4年不等的寿命,但绝大多数时间要生活在水中,以蚊子的幼虫孑孓为食,一生要像变魔术一样蜕皮7—14次,最后一次蜕皮才能成为一只漂亮的蜻蜓,与化蛹成蝶,有异曲同工之妙。

蜻蜓最神奇之处还是它们绝无仅有的生殖方式,因为要在高速飞行中完成交配,并且要准确无误。雄蜻蜓先将尾部精囊中的精子转移到腹部,搬运工作就绪后才抱住中意的雌蜻蜓。此时的雌蜻蜓也不怠慢,我们常说的“蜻蜓点水”一幕出现了。在池塘的水面上,雌蜻蜓飞得很低,它们不时地把尾巴往水里沾一沾,并且长时间重复这一动作。其实,这是雌蜻蜓在产卵。

“蜻蜓点水”在人类的语言中是马虎敷衍的意思,足见我们对蜻蜓是多么不了解。

(摘编自《知识就是力量》2013.10)

9.蜻蜓的“神奇”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10.联系上下文,品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表达作用。(4分)

⑴在蜻蜓看来,人类奥运会的百米大赛和慢镜头回放差不多。 .....

⑵蜻蜓最神奇之处还是它们绝无仅有的生殖方式,因为要在高速飞行中完成交配。 ....

11.作者为什么要介绍生物学家发现蜻蜓吃蚊子的过程?(2分)

12.文章最后说“‘蜻蜓点水’在人类的语言中是马虎敷衍的意思,足见我们对蜻蜓是多么

不了解。”阅读链接材料,写出你的发现。(3分)

链接材料:1959年9月29日,布兰尼夫国际航空542号班机在德克萨斯州水牛城

上空解体,机上无人生还,原因是机翼解体。后来科学家研究发现,蜻蜓的翅膀末端有“翅痣”,可以防止翅膀颤抖。科学家们之后改良了飞机。

三、文言文阅读(共20分)

(一)(4分)

江上

葛天民(宋)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13.诗歌第一句中“漫漫”一词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2分)

14.“柳绵无力护春寒”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2分)

(二)(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1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⑶咸来问讯 . ⑵便要还家 .⑷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7.作者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2分)

江上葛天民阅读答案篇六
《2013学年高二语文先秦诸子升级检测试题3 Word版含答案]》

第三~四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星晨瑞历 繁启蕃长 畜积收藏

B.缀菽饮水 晖润不博 隆礼尊贤

C.楛耕伤稼 籴贵民饥 企者不立

D.轻偌寡信 未兆易谋 慎终如始

【答案】C(A晨—辰,B缀—啜,D偌—诺)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相随(后,与“前”相对)前后.B. 楚王后车千乘(后边,形容词).

怪星之党见(同“现”,出现).C. 自见者不明(同“现”,显示).

(伟大)故能成其大.D. 为大于其细(大事).

【答案】B(楚王后车千乘:后边跟着,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3.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禹以治,桀以乱 ②以文之也 ③报怨以德 ④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⑤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⑥申之以孝悌之义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①④⑤

【答案】D(①④⑤因为,②③用,⑥把)

4.下列句子中的“为”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②皆知善之为善 ③为大于其细 ④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⑤古之学者为己 ⑥知之为知之

A.①②④

C.①④⑤ B.③④⑥ D.②④⑥

【答案】D(①因为,②④⑥是,③做,⑤为了)

二、(9分)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是以日退也 .

B.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

C.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

D.是以圣人犹难之 .

【答案】AC(都是名状,B名动,D意动)

6.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禹以治,桀以乱

C.则王公不以为宝

D.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答案】BC(都是省略句,“以”后省略代词“之”)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家大师,他继承了孔子、孟子的学说,并把他们的政治观点进一步发扬光大,在政治观点上,他们都是一致的。

B.荀子的思想包含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他最早提出了人定胜天的观点。

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著作。

D.老子的文章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有些句子成为历代传诵的经典名句,如“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答案】A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乙邦才传

乙邦才,字奇山,山东青州人。以队长从监军太监,击贼河南、江北间,主者未之奇也。 ..总兵黄得功与贼战于霍山,得功乘胜舍其大军,单骑前逐贼,陷淖中,贼围之数重,射杀得功所乘马,得功亦仰面射贼洞胸,与之相持。会天欲暮,所余二矢耳,得功自分必不免,而邦才适自别道驰还,登高望见之,识其胄,曰黄总兵也,大呼,复驰之,贼散走,得功乃自拔上。邦才授以己马,分箙中矢与之,步从得功,且走且反射,凡杀追骑十余人,始得及其大军。于是得功德邦才,以语主者,主者始大奇之,稍拔为标下材官。

而是时有张衡者,从总兵刘良佐,亦以骁勇知名。贼兵围六安危甚,提督马士英帅军救之,始至,立斥其左右副将,而号于诸军曰:“孰为乙邦才、张衡者?入见!”两人廷谒,即牒补副将,以其兵授之,出文书曰:“为我入六安,取太守结状以报!”两人则应曰:“诺!”即出,简壮士二百骑,与之约,使人持一角,夜趋贼营,突贯贼阵,遂入城,周城而呼曰:.

“大军至矣!”城中人大喜合噪,两人者促太守具食,食已,挥太守曰:“署状!”急怀其状,复引骑冒围出。贼大惊,已而知其邦才、衡也,皆止不敢逼。既得报,竟不亡失一骑。 自兵兴之后,颖、寿、六安、霍山诸州县数被寇,邦才常在其间,大小十余战,破围陷阵,所俘馘无算。主者或攘其功,或移诸他将者数矣。同列为邦才不平,时时讽之使言,辄谢曰:“此我众不惜死耳,我一人何能为?”终退让不自言也。弘光帝即位,史可法出督师,愿得邦才与俱,以总兵官驻扬州。未几,大清兵至,而邦才战败自刎死。

汪子曰:予读公勇所书乙将军始末,辄慨然想见其人,因稍删润之如此。公勇又云:“邦才素不饮酒,独好美妇人。某尝遇之濠上,直其猎还,为某席地臵酒,自弹琵琶,命侍姬歌秦声和之,意欢甚。已复臵琵琶于膝,注视某曰:‘邦才自出行间,数受上方银币之赐,致位大将,所可报国家者,惟此身耳。幸而所辖无事,可以声色自娱。一旦有警,且判此为国家死矣。’其后如其言,岂不痛哉!”

(有删改)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队长从监军太监 以:凭„„身份 .

B.主者未之奇也 奇:意动用法,以„„为奇 .

C.简壮士二百骑 简:选拔 .

D.周城而呼曰 周:全 .

【答案】D(周:绕。)

9.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乙邦才“忠义”的一项是( )

①授以己马,分箙中矢与之,步从得功,且走且反射 ②夜趋贼营,突贯贼阵,遂入城,周城而呼 ③贼大惊,已而知其邦才、衡也,皆止不敢逼 ④此我众不惜死耳,我一人何能为 ⑤未几,大清兵至,而邦才战败自刎死 ⑥一旦有警,且判此为国家死矣

A.①②③

C.①⑤⑥ B.②④⑤ D.①④⑥

【答案】C(①说的是乙邦才的忠、勇;②说的是乙邦才的勇敢;③是侧面写其勇敢;④说的是乙邦才的谦让;⑤⑥说的是乙邦才的忠。)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兵黄得功单骑追逐敌寇,身陷泥淖,被敌兵围射,处境十分危险,幸亏得到乙邦才的及时救助,才得以脱身。回到军营后,黄得功就提拔重用了乙邦才,乙邦才自此才开始有了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

B.乙邦才在明末抗击贼寇的战斗中英勇、果敢,有谋略。与张衡一起带领两百名勇士突破敌营进入六安,顺利完成了马士英交派的任务,己方没有一人伤亡。

C.乙邦才淡泊名利,即使自己的功劳被上级官员侵夺或是被移到其他将领身上,也不去争,而说这些功劳是大家拼死得来的,并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做得到的。

D.乙邦才好美妇人,在辖区无事的时候“以声色自娱”,后来被清兵打败自刎殉国,他舍身报国的行为让公勇感到痛惜。

【答案】A(“黄得功就提拔重用了乙邦才”不对。)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于是得功德邦才,以语主者,主者始大奇之,稍拔为标下材官。(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邦才常在其间,大小十余战,破围陷阵,所俘馘无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邦才自出行间,数受上方银币之赐,致位大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于是黄得功很感激乙邦才,把这件事告诉了主事的人,主事的人这才非常看重他(乙邦才),逐步提拔他为标下材官。(“德”、省略句、“稍”各1分,句意1分)

(2)乙邦才常常在这些地方打仗,历经大小战争十几场,攻破重围攻陷敌阵,俘获的敌寇无数。(前两句1分,后两句各1分)

(3)乙邦才自从参军以来,多次接受上级赏赐的金钱,官位到了大将。(每句1分)

【参考译文】

乙邦才,字奇山,山东青州人。凭队长的身份跟随监军太监,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打击敌寇,主事的人不认为他有特殊的地方。

总兵黄得功和敌寇在霍山打仗,黄得功乘胜丢下大军单骑追逐敌寇,陷在泥淖中,敌寇重重包围着他,射杀了他骑的马,得功也抬头射敌洞穿敌胸,与敌寇相持。赶上天将晚,得功只剩下两支箭,自己料想一定免不了战死,乙邦才恰好从别的地方疾驰回来,登高看到了这里,认出了黄得功的胄甲,知道是黄得功,大叫一声,又疾驰而来,敌寇散开逃走,黄得功才自己从泥淖中挣脱了出来。乙邦才把自己的马给黄得功骑,把箭囊中的箭分给他,步行跟随黄得功,边跑边射箭,共射杀了十几个追赶的骑兵,才得以回到己方的大军中。于是黄得功很感激乙邦才,把这件事告诉了主事的人,主事的人这才非常看重他,逐步提拔他为标下材官。

这时,有一个叫张衡的人,跟随总兵刘良佐,也凭借骁勇闻名。敌寇军队围困六安,情势非常危急,提督马士英率军解救,刚到就斥责他的左右副将,并号令众军士,说:“谁是乙邦才、张衡?进来见我!”两人进入拜见,(马士英)立即下文书任命他们为副将,并把自己

的军队交给他们,拿出文书说:“替我进入六安,取六安太守写的文书来报告!”两人答应说:“好!”(两人)马上出来,选拔两百名精壮的骑兵,和他们约定,让每人拿一号角,连夜直奔敌营,突破并穿越敌阵,于是进入六安城,绕城大呼:“大军到了!”城中的人非常高兴跟着一起喊,两人催促太守准备饭食,吃完后,摇着太守说:“写文书。”然后急忙将文书揣入怀中,又带领两百名骑兵冲出六安城。敌寇非常惊慌,不久知道他们是乙邦才、张衡,都停下来不敢逼近。之后得到报告,(此次战斗)竟然没有损失一兵一卒。

自从战乱兴起以后,颍州、寿州、六安、霍山等州县多遭敌寇袭击。乙邦才常常在这些地方打仗,历经大小战争十几场,攻破重围攻陷敌阵,所俘获的敌寇无数。主事的人要么侵夺他的战功,要么把战功多次记在其他将领的头上。同事为乙邦才不平,时不时地劝他据理力争,乙邦才却谢绝说:“这是我们众人不惜牺牲得来的,我一个人能做什么呢?”最终退让不再说了。弘光帝即位,史可法出来督战,希望乙邦才和他一起战斗,以总兵官的身份驻守扬州。不久,大清的军队到了,乙邦才战败后自刎而死。

汪子说:我读了公勇所写的乙邦才将军的生平,就情绪激昂,想见到他本人,于是稍稍增删润色写成此文。公勇又说:“乙邦才平素不饮酒,只是喜好美色。我曾经在濠上遇到他,正赶上他打猎回来,他为我席地设酒,亲自弹琵琶,还让侍姬唱秦曲应和,非常高兴。然后又将琵琶放在膝上,盯着我说:‘乙邦才我自从参军以来,多次接受上级赏赐的金钱,官位到了大将,能够报答国家的,只有我这身体了。幸而辖区无事,可以以声色自乐。一旦有战事,就豁出此身为国家战死。’他后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做了,真是令人痛惜呀!”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上

葛天民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1)古诗常常借景抒情,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注重炼字寄寓感情。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巧妙?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首联紧扣江边春雨的特点,写出了一个苍茫的空间,并用鸥鸟飞翔的形象,暗示悠闲自在的生活,从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隐逸江湖的愿望。

(2)“扑”字和“护”字用得最妙,通过拟人手法把“风”和“柳绵”写得很有人意,写出了诗人的惜春之情。花落时,让风去扑救它,表现出了诗人对春色的挽留;让柳绵去护春

江上葛天民阅读答案篇七
《2013学年高二语文先秦诸子升级检测试题3 Word版含答案]》

第三~四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星晨瑞历 繁启蕃长 畜积收藏

B.缀菽饮水 晖润不博 隆礼尊贤

C.楛耕伤稼 籴贵民饥 企者不立

D.轻偌寡信 未兆易谋 慎终如始

【答案】C(A晨—辰,B缀—啜,D偌—诺)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相随(后,与“前”相对)前后.B. 楚王后车千乘(后边,形容词).

怪星之党见(同“现”,出现).C. 自见者不明(同“现”,显示).

(伟大)故能成其大.D. 为大于其细(大事).

【答案】B(楚王后车千乘:后边跟着,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3.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禹以治,桀以乱 ②以文之也 ③报怨以德 ④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⑤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⑥申之以孝悌之义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①④⑤

【答案】D(①④⑤因为,②③用,⑥把)

4.下列句子中的“为”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②皆知善之为善 ③为大于其细 ④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⑤古之学者为己 ⑥知之为知之

A.①②④

C.①④⑤ B.③④⑥ D.②④⑥

【答案】D(①因为,②④⑥是,③做,⑤为了)

二、(9分)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是以日退也 .

B.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

C.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

D.是以圣人犹难之 .

【答案】AC(都是名状,B名动,D意动)

6.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禹以治,桀以乱

C.则王公不以为宝

D.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答案】BC(都是省略句,“以”后省略代词“之”)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家大师,他继承了孔子、孟子的学说,并把他们的政治观点进一步发扬光大,在政治观点上,他们都是一致的。

B.荀子的思想包含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他最早提出了人定胜天的观点。

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著作。

D.老子的文章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有些句子成为历代传诵的经典名句,如“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答案】A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乙邦才传

乙邦才,字奇山,山东青州人。以队长从监军太监,击贼河南、江北间,主者未之奇也。 ..总兵黄得功与贼战于霍山,得功乘胜舍其大军,单骑前逐贼,陷淖中,贼围之数重,射杀得功所乘马,得功亦仰面射贼洞胸,与之相持。会天欲暮,所余二矢耳,得功自分必不免,而邦才适自别道驰还,登高望见之,识其胄,曰黄总兵也,大呼,复驰之,贼散走,得功乃自拔上。邦才授以己马,分箙中矢与之,步从得功,且走且反射,凡杀追骑十余人,始得及其大军。于是得功德邦才,以语主者,主者始大奇之,稍拔为标下材官。

而是时有张衡者,从总兵刘良佐,亦以骁勇知名。贼兵围六安危甚,提督马士英帅军救之,始至,立斥其左右副将,而号于诸军曰:“孰为乙邦才、张衡者?入见!”两人廷谒,即牒补副将,以其兵授之,出文书曰:“为我入六安,取太守结状以报!”两人则应曰:“诺!”即出,简壮士二百骑,与之约,使人持一角,夜趋贼营,突贯贼阵,遂入城,周城而呼曰:.

“大军至矣!”城中人大喜合噪,两人者促太守具食,食已,挥太守曰:“署状!”急怀其状,复引骑冒围出。贼大惊,已而知其邦才、衡也,皆止不敢逼。既得报,竟不亡失一骑。 自兵兴之后,颖、寿、六安、霍山诸州县数被寇,邦才常在其间,大小十余战,破围陷阵,所俘馘无算。主者或攘其功,或移诸他将者数矣。同列为邦才不平,时时讽之使言,辄谢曰:“此我众不惜死耳,我一人何能为?”终退让不自言也。弘光帝即位,史可法出督师,愿得邦才与俱,以总兵官驻扬州。未几,大清兵至,而邦才战败自刎死。

汪子曰:予读公勇所书乙将军始末,辄慨然想见其人,因稍删润之如此。公勇又云:“邦才素不饮酒,独好美妇人。某尝遇之濠上,直其猎还,为某席地臵酒,自弹琵琶,命侍姬歌秦声和之,意欢甚。已复臵琵琶于膝,注视某曰:‘邦才自出行间,数受上方银币之赐,致位大将,所可报国家者,惟此身耳。幸而所辖无事,可以声色自娱。一旦有警,且判此为国家死矣。’其后如其言,岂不痛哉!”

(有删改)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队长从监军太监 以:凭„„身份 .

B.主者未之奇也 奇:意动用法,以„„为奇 .

C.简壮士二百骑 简:选拔 .

D.周城而呼曰 周:全 .

【答案】D(周:绕。)

9.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乙邦才“忠义”的一项是( )

①授以己马,分箙中矢与之,步从得功,且走且反射 ②夜趋贼营,突贯贼阵,遂入城,周城而呼 ③贼大惊,已而知其邦才、衡也,皆止不敢逼 ④此我众不惜死耳,我一人何能为 ⑤未几,大清兵至,而邦才战败自刎死 ⑥一旦有警,且判此为国家死矣

A.①②③

C.①⑤⑥ B.②④⑤ D.①④⑥

【答案】C(①说的是乙邦才的忠、勇;②说的是乙邦才的勇敢;③是侧面写其勇敢;④说的是乙邦才的谦让;⑤⑥说的是乙邦才的忠。)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兵黄得功单骑追逐敌寇,身陷泥淖,被敌兵围射,处境十分危险,幸亏得到乙邦才的及时救助,才得以脱身。回到军营后,黄得功就提拔重用了乙邦才,乙邦才自此才开始有了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

B.乙邦才在明末抗击贼寇的战斗中英勇、果敢,有谋略。与张衡一起带领两百名勇士突破敌营进入六安,顺利完成了马士英交派的任务,己方没有一人伤亡。

C.乙邦才淡泊名利,即使自己的功劳被上级官员侵夺或是被移到其他将领身上,也不去争,而说这些功劳是大家拼死得来的,并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做得到的。

D.乙邦才好美妇人,在辖区无事的时候“以声色自娱”,后来被清兵打败自刎殉国,他舍身报国的行为让公勇感到痛惜。

【答案】A(“黄得功就提拔重用了乙邦才”不对。)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于是得功德邦才,以语主者,主者始大奇之,稍拔为标下材官。(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邦才常在其间,大小十余战,破围陷阵,所俘馘无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邦才自出行间,数受上方银币之赐,致位大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于是黄得功很感激乙邦才,把这件事告诉了主事的人,主事的人这才非常看重他(乙邦才),逐步提拔他为标下材官。(“德”、省略句、“稍”各1分,句意1分)

(2)乙邦才常常在这些地方打仗,历经大小战争十几场,攻破重围攻陷敌阵,俘获的敌寇无数。(前两句1分,后两句各1分)

(3)乙邦才自从参军以来,多次接受上级赏赐的金钱,官位到了大将。(每句1分)

【参考译文】

乙邦才,字奇山,山东青州人。凭队长的身份跟随监军太监,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打击敌寇,主事的人不认为他有特殊的地方。

总兵黄得功和敌寇在霍山打仗,黄得功乘胜丢下大军单骑追逐敌寇,陷在泥淖中,敌寇重重包围着他,射杀了他骑的马,得功也抬头射敌洞穿敌胸,与敌寇相持。赶上天将晚,得功只剩下两支箭,自己料想一定免不了战死,乙邦才恰好从别的地方疾驰回来,登高看到了这里,认出了黄得功的胄甲,知道是黄得功,大叫一声,又疾驰而来,敌寇散开逃走,黄得功才自己从泥淖中挣脱了出来。乙邦才把自己的马给黄得功骑,把箭囊中的箭分给他,步行跟随黄得功,边跑边射箭,共射杀了十几个追赶的骑兵,才得以回到己方的大军中。于是黄得功很感激乙邦才,把这件事告诉了主事的人,主事的人这才非常看重他,逐步提拔他为标下材官。

这时,有一个叫张衡的人,跟随总兵刘良佐,也凭借骁勇闻名。敌寇军队围困六安,情势非常危急,提督马士英率军解救,刚到就斥责他的左右副将,并号令众军士,说:“谁是乙邦才、张衡?进来见我!”两人进入拜见,(马士英)立即下文书任命他们为副将,并把自己

的军队交给他们,拿出文书说:“替我进入六安,取六安太守写的文书来报告!”两人答应说:“好!”(两人)马上出来,选拔两百名精壮的骑兵,和他们约定,让每人拿一号角,连夜直奔敌营,突破并穿越敌阵,于是进入六安城,绕城大呼:“大军到了!”城中的人非常高兴跟着一起喊,两人催促太守准备饭食,吃完后,摇着太守说:“写文书。”然后急忙将文书揣入怀中,又带领两百名骑兵冲出六安城。敌寇非常惊慌,不久知道他们是乙邦才、张衡,都停下来不敢逼近。之后得到报告,(此次战斗)竟然没有损失一兵一卒。

自从战乱兴起以后,颍州、寿州、六安、霍山等州县多遭敌寇袭击。乙邦才常常在这些地方打仗,历经大小战争十几场,攻破重围攻陷敌阵,所俘获的敌寇无数。主事的人要么侵夺他的战功,要么把战功多次记在其他将领的头上。同事为乙邦才不平,时不时地劝他据理力争,乙邦才却谢绝说:“这是我们众人不惜牺牲得来的,我一个人能做什么呢?”最终退让不再说了。弘光帝即位,史可法出来督战,希望乙邦才和他一起战斗,以总兵官的身份驻守扬州。不久,大清的军队到了,乙邦才战败后自刎而死。

汪子说:我读了公勇所写的乙邦才将军的生平,就情绪激昂,想见到他本人,于是稍稍增删润色写成此文。公勇又说:“乙邦才平素不饮酒,只是喜好美色。我曾经在濠上遇到他,正赶上他打猎回来,他为我席地设酒,亲自弹琵琶,还让侍姬唱秦曲应和,非常高兴。然后又将琵琶放在膝上,盯着我说:‘乙邦才我自从参军以来,多次接受上级赏赐的金钱,官位到了大将,能够报答国家的,只有我这身体了。幸而辖区无事,可以以声色自乐。一旦有战事,就豁出此身为国家战死。’他后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做了,真是令人痛惜呀!”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上

葛天民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1)古诗常常借景抒情,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注重炼字寄寓感情。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巧妙?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首联紧扣江边春雨的特点,写出了一个苍茫的空间,并用鸥鸟飞翔的形象,暗示悠闲自在的生活,从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隐逸江湖的愿望。

(2)“扑”字和“护”字用得最妙,通过拟人手法把“风”和“柳绵”写得很有人意,写出了诗人的惜春之情。花落时,让风去扑救它,表现出了诗人对春色的挽留;让柳绵去护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214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