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翻译】
山居杂颂饶节翻译篇一
《2015年高新区语文一模》
2015年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说明:
1.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用0.5 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本试题收回。
3.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选择题栏目中,主观题答案写在主观题栏目中。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分外(fèn) 枯涸(hé) 剽悍(biāo) 气吞斗牛(dŏu) ....
B. 倔强(juè) 和煦(xù) 萦绕(yíng) 面面相觑(qù) ....
C. 荫(yìn)庇 稽(qǐ)首 嫉(jí)妒 鲜为人知(xiǎn) ....
D. 炽痛(zhì) 狡黠(xié) 星宿( xiù) 惟妙惟肖(xiào)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琐屑 闻名遐迩 略胜一畴 粗制滥造
B. 急躁 再接再励 万籁俱寂 妇孺皆知
C. 招徕 无动于衷 觥筹交错 迫不及待
D. 浩瀚 轻飞漫舞 获益匪浅 众目睽睽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B. 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
C.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亲,言谈举止,无不惟妙惟肖。 ....
D. 这栋建筑门窗的设计简洁却别具匠心。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华好诗词》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B.社会上愈来愈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C.通过阅读《红高粱》《檀香刑》等作品,我了解到莫言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D.我们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减少人口增长速度。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国演义》中曹操亲自率军四十万来到汉中督战。赵云采用法正的计策以逸待劳, 打败了曹军名将夏侯渊。
B.《老人与海》描述了老渔夫桑提亚哥经过重重艰险,最终只带回一副鱼的骨架的故 事。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性的小说,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
C.《简·爱》是一本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小说。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以诗意与哲理的笔
触,描写了自尊、自爱、追求平等自由与人格独立的女性简爱的成长经历及情感历程。
D.“身材高高的,非常匀称,只是背已驼了,浑身上下穿得干干净净,粽子大的小脚,
拄着拐杖,一头银发。”这句话描述的是《草房子》里的秦大奶奶。
二、(2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每小题2分,共6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 对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 B. 腰白玉之环 腰:腰佩 ..
C. 右备容臭 臭:形容味道不好 D.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 ..
7.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俟其欣悦 其真无马耶 ..
B. 弗之怠 当余之从师也 ..
C.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D.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中有足乐者 ..
8. 下列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明初文学家、本文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 序。
B.作者从得书之难、求师之难、道路之难、生活之难等四个方面叙述了自己年轻时求学的 艰苦经历,意在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C. 文章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一句收拢全文,点明文章主旨。
D.作者在讲述读书和求师之难的时候,主要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以突出当时遇到的艰苦 与困难。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桑中生李
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焉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一豚。”目痛乃小疾,亦行
⑤⑥②③④①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
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注释】①余浆:多余的水。②李君:李先生。此指李树。③豚:小猪。④行:不久。⑤翕赫:此指轰动。⑥滂沱:本指大雨,此指很多。
9.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2 分)
顾 见 空 桑 中 有 土 因 植 焉 以 余 浆 灌 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
11.说说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 分)
(三)诗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12~13题。(每小题3分,共6分)
山居杂颂 饶节
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明。
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
[注]①饶节(1065~1120年),字德操,一字次守。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中年出家,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陆游谓其诗为“近时僧中之冠”。②衮衮,旋转翻滚的样子。
12.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分)
13.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者下句。(每小题1分,共7分)
(1)薄雾浓云愁永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
(2)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锦江春色来天地, 。 (杜甫《登楼》)
(4)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5)_____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京口北固亭有怀》)
(6)野芳发而幽香, 。 (欧阳修《醉翁亭记》)
(7)月光淡淡, 。 (郭沫若《静夜》)
②①
三、(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2分)
(一)端午风情
①宋人杨无咎,写有一首《齐天乐》词,词的上阙写道:“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
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词虽短,但却写尽了宋人端午的风情。
②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③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④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⑤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贴对联虽然不如贴春联那么引人注目,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端午联作也不在少数,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都要食粽子,于是有人创作一则短联:“九子粽;五彩丝。”此联虽仅有六字,但反映了端午节的两大风俗。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幅描述节令的对联:“端午午时人赏午;立春春日客游春。”上联道出了民间过端午节的气氛,下联则描述了民间立春以后人们纷纷外出踏青寻春游春的情景,上联中的“三午”对下联中的“三春”,可谓严丝合缝,自然流畅,读来的确是兴趣盎然。
⑦在民间,端午之日还有在门上悬艾草、插菖蒲的习俗,以避邪禳毒。
⑧端午还可赠扇给父母 ,相传唐太宗曾于端午日送绢扇两把给他的“爱卿”长孙无忌和杨师道,上有他的“飞白书”亲笔题词。宋代人把“花巧画扇”列为“端午节物”。至今,甘
⑥ ,
肃等地过端午仍保留着“蒸面扇”之俗;在福建,儿媳妇要送扇给公婆;浙江一些地区,学生给老师送粽子、馒头,作为还礼,老师以扇子回赠,所以那里的端午又名“敬师节”。如果新婚夫妇在端午给老人家送扇子,不仅寓意驱赶蚊蝇,祈福、避邪赈灾,还能扇凉。
⑨端午节对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多的是一种深藏在心中的炎黄子孙的文化情结,一种内心深处对民族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我们不要为了赛龙舟才过端午节,不要为了纪念屈原才去吃粽子,只有深入下去,才能真正领会端午节等传承千年的民族节日,所带给我们不可替代的真正遗产。
15.阅读全文,说说本文介绍了有关端午节的哪些内容?(4分)
16.在文中第 ⑥ 段横线处填写一个过渡句,使上下文语意连贯。(2分)
17. 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3分)
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
18. 文章第①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
(二) 《落叶》贾平凹
①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上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媚的笑。
②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忌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③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一片落去。法桐就削瘦起来,寒碜起来,变得赤裸裸的,..
唯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④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的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⑤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⑥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己,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
山居杂颂饶节翻译篇二
《2015年高新区一模(成稿)(1)》
2015年初三年级语文模拟学业水平考试
说明:
1.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考点、姓名、准考证
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用0.5 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本试
题收回。
3.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选择题栏目中,主观题答案写在主观题栏目中。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分外(fèn) 枯涸(hé) 剽悍(biāo) 气吞斗牛(dŏu) ....
B. 倔强(juè) 和煦(xù) 萦绕(yíng) 面面相觑(qù) ....
C. 荫(yìn)庇 稽(qǐ)首 嫉(jí)妒 鲜为人知(xiǎn) ....
D. 炽痛(zhì) 狡黠(xié) 星宿( xiù) 惟妙惟肖(xiào)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琐屑 闻名遐迩 略胜一畴 粗制滥造
B. 急躁 再接再励 万籁俱寂 妇孺皆知
C. 招徕 无动于衷 觥筹交错 迫不及待
D. 浩瀚 轻飞漫舞 获益匪浅 众目睽睽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B. 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
C.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亲,言谈举止,无不惟妙惟肖。 ....
D. 这栋建筑门窗的设计简洁却别具匠心。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华好诗词》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B.社会上愈来愈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C.通过阅读《红高粱》《檀香刑》等作品,我了解到莫言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D.我们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减少人口增长速度。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国演义》中曹操亲自率军四十万来到汉中督战。赵云采用法正的计策以逸待
劳,打败了曹军名将夏侯渊。
B.《老人与海》描述了老渔夫桑提亚哥经过重重艰险,最终只带回一副鱼的骨架的故
事。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性的小说,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
C.《简·爱》是一本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小说。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以诗意与哲理的笔
触,描写了自尊、自爱、追求平等自由与人格独立的女性简爱的成长经历及情感历程。
D.“身材高高的,非常匀称,只是背已驼了,浑身上下穿得干干净净,粽子大的小脚,
拄着拐杖,一头银发。”这句话描述的是《草房子》里的秦大奶奶。
二、(2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每小题2分,共6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
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
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
勤且艰若此。
6.对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 B. 腰白玉之环 腰:腰佩 ..
C. 右备容臭 臭:形容味道不好 D.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 ..
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俟其欣悦 其真无马耶 ..
B. 弗之怠 当余之从师也 ..
C.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D.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中有足乐者 ..
8.下列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明初文学家、本文的“序”,并非序言,而是
赠序。
B.作者从得书之难、求师之难、道路之难、生活之难等四个方面叙述了自己年轻时求学
的艰苦经历,意在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C. 文章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一句收拢全文,点明文章主旨。
D.作者在讲述读书和求师之难的时候,主要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以突出当时遇
到的艰苦与困难。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桑中生李
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焉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
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一豚。”目痛乃小疾,亦
行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
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注释】①余浆:多余的水。②李君:李先生。此指李树。③豚:小猪。④行:不久。
⑤翕赫:此指轰动。⑥滂沱:本指大雨,此指很多。
9.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2 分)
顾 见 空 桑 中 有 土 因 植 焉 以 余 浆 灌 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
11.说说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 分)
(三)诗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12~13题。(每小题3分,共6分)
山居杂颂 饶节
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明。
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
[注]①饶节(1065~1120年),字德操,一字次守。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中年出
家,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陆游谓其诗为“近时僧中之冠”。②衮衮,旋转翻滚的样子。
12.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分)
13.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②①④⑤⑥②③①
(四)名句名篇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者下句。(每小题1分,共7分)
(1)薄雾浓云愁永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
(2)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锦江春色来天地, 。 (杜甫《登楼》)
(4)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5)_____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京口北固亭有怀》)
(6)野芳发而幽香, 。 (欧阳修《醉翁亭记》)
(7)月光淡淡, 。 (郭沫若《静夜》)
三、(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2分)
(一)端午风情
①宋人杨无咎,写有一首《齐天乐》词,词的上阙写道:“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
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
唤风绫扇小窗午。”词虽短,但却写尽了宋人端午的风情。
②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吴
越民族图腾祭说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
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
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
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
流地位。 ...
③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
浴兰节、女儿节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④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
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
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⑤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
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
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
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
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
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
“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
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
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
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⑥ , 。端午节贴对联虽然不如贴春联那么引人注目,但历史上流传下
来的端午联作也不在少数,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都要食粽子,于是有人创作一则短联:“九
子粽;五彩丝。”此联虽仅有六字,但反映了端午节的两大风俗。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幅描
述节令的对联:“端午午时人赏午;立春春日客游春。”上联道出了民间过端午节的气氛,
下联则描述了民间立春以后人们纷纷外出踏青寻春游春的情景,上联中的“三午”对下联中
的“三春”,可谓严丝合缝,自然流畅,读来的确是兴趣盎然。
⑦在民间,端午之日还有在门上悬艾草、插菖蒲的习俗,以避邪禳毒。
⑧端午还可赠扇给父母 ,相传唐太宗曾于端午日送绢扇两把给他的“爱卿”长孙无忌
和杨师道,上有他的“飞白书”亲笔题词。宋代人把“花巧画扇”列为“端午节物”。至今,
甘肃等地过端午仍保留着“蒸面扇”之俗;在福建,儿媳妇要送扇给公婆;浙江一些地区,
学生给老师送粽子、馒头,作为还礼,老师以扇子回赠,所以那里的端午又名“敬师节”。
如果新婚夫妇在端午给老人家送扇子,不仅寓意驱赶蚊蝇,祈福、避邪赈灾,还能扇凉。
⑨端午节对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多的是一种深藏在心中的炎黄子孙的文
化情结,一种内心深处对民族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我们不要为了赛龙舟才过端午节,
不要为了纪念屈原才去吃粽子,只有深入下去,才能真正领会端午节等传承千年的民族节日,
所带给我们不可替代的真正遗产。
15.阅读全文,说说本文介绍了有关端午节的哪些内容?(4分)
16.在文中第 ⑥ 段横线处填写一个过渡句,使上下文语意连贯。(2分)
山居杂颂饶节翻译篇三
《2015语文试卷讲评个人版》
山居杂颂饶节翻译篇四
《2013三模讲评》
山居杂颂饶节翻译篇五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三)语文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俨然(yǎn) 噙泪(qín) 绯闻(fēi) 垂头耷脑(dā)
B.菁华(qīng) 卯眼(mǎo) 画舫(fǎng) 琳琅满目(láng)
C.纤绳(qiàn) 伛偻(lǒu) 缭绕(liáo) 命运多舛(chuǎn)
D.混蛋(hún) 咀嚼(jiáo) 撇嘴(piě) 一年半载(zǎ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静谧 丰腴 匹配 杀羽而归
B.恣意 诳语 沧桑 望洋兴叹
C.慵懒 蠕动 气馁 费寝忘食
D.飘缈 发韧 雀斑 入不敷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世界经济中心东移亚洲之际,日本激化地区矛盾,扰乱亚洲发展秩序,无异于作茧自缚,只能使其陷入被孤立的败局。
B.作为中国国策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国诸多有远见者千虑一得的结果,为减轻地球人口压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C.长假期间,游客数量猛增,各旅游景区的服务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可,游客们对辛勤工作的环卫工们也不吝溢美之辞。
D.伦敦奥运会上不惜用“假打”方式冲击冠军的中国羽毛球队,回国后津津乐道地吹嘘自己的金牌数,引来一片嘘声。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闪首款国产隐形战机歼-20于元月12日12时50分在成都成飞机场进行首飞测试。机场内,有官方和军方高层领导,还有成飞集团员工观看试飞,机场外,则聚集了大批记者和军迷。
B.建设部副部长黄卫指出,当前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建筑市场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而且直接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C. 《13亿人口挑选出的23人,这就是最强的球队?》中报道:虽然比赛看上去无可挑剔,但中国队在比赛中的作战能力仍然不强。
D.郑筱英案暴露出国家对行政许可项目进行监督管理时的缺陷——即审批权力配置不科学、制约不合理、运行不公开、监督不到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一段清华学生的演讲视频引起热议,视频里的马冬晗是2011年清华大学本科特等奖学金得主,也是清华大学授予学生的最高荣誉。
B.中国企业家调查分析报告指出,2005至2011年,超过八成的工人和企业家认为自己承受了较大压力,其幸福感呈逐年下降趋势。
C. 10月11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在瑞典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D.专家指出,欧美日发达经济体纷纷推出通过大量印钞来增加市场流动性,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由此可能引发全球货币大战。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宝玉笑道:“我说呢,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小孩儿口没遮拦”这件事指的是前儿在宴会上行酒令时失于检点随口说出《西厢
记》、《牡丹亭》中的句子,后宝钗真诚劝告,解了燕玉的疑癖。(《红楼梦》)
B.曹操以为胜券在握,安然地在长江战舰上大宴文武众官,月光下横槊赋诗,谋士们一再提醒防范吴军火攻,曹操皆不以为意,以为东吴缺少火攻所必需的东南风。(《三国演义》)
C.觉新喜欢远房表妹琴,但又无法违抗老太爷的旨意,来放弃自己的妻子瑞珏;他支持弟弟的反封建斗争,但又无法放手高家事业:他只能选择“作揖主义”哲学。(《家》)
D.桑丘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但他受主人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也逐渐开阔起来。任海岛总督期间,乘公断案、执法如山、爱僧分明、光明磊落。他的言行完全体现了人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具有美德便可以治理国政的人文主义思想。(《堂吉诃德》)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多数作家没有自觉的现代小说叙事理念
就当下小小说表达内容来看,大多数小小说仍然在强调对某种确定性东西的表达:或者是发现生活中平凡但让人感动的美和善,或者是对生活中的某些丑陋现象进行讽刺。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当然是文学表达的主旨,然而,在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表达确定性的东西不应该视为小说的长处,它必须能够表达出自己独特的东西。
那么,小说应该表达什么?对此,米兰·昆德拉有过精彩的表述。他说:“我理解并赞同布洛赫反复坚持过的观点:小说之存在的唯一理由,在于发现那些只能为小说所发现的东西。如果一部小说未能发现任何迄今未知的有关生存的点滴,它就缺乏道义。认识是小说的唯一道义。”在同一篇文章中,昆德拉还反复阐明了他的小说理念,认为“小说的智慧是不确定的智慧”,“小说的精神是复杂的精神。每一部小说都对它的读者说:事情并不像你想的那样简单”。
显然,无论是强调小说的不确定性,还是强调小说的复杂性,其实都是对“发现那些只能为小说所发现的东西”的另外一种表达。以昆德拉为代表的现代小说理念是反对小说表达确定性的东西的。对于小说而言,简单明晰的道德判断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模糊、暧昧,道德悬置的区域才是更值得表现的地方。这也正是现代各类叙事话语所匮乏的地方。
在现代世界,人们的身边已经充满了各种话语,新闻话语、法律话语、工程话语……这些话语各有各的表达领域,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都强调确定性和权威性。可是,这些看似不容置疑的话语都有其内在的悖谬,特别是在它们之间发生碰撞,或者它们与社会习俗发生碰撞时,这些内在的悖谬就会以夸张的姿态呈现出来。事实上,这才是小说的用武之地,以一种犹疑的姿态面对社会,对社会中的复杂的东西进行表述。
小说不需要把这个社会中复杂问题以及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梳理得一清二楚,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事实上,这并非作家的义务——只需要能够将其呈现。这就是小说的复杂的精神,这就是小说发现的只能为小说发现的东西。在整个社会充满确定性话语的情况下,一种充满犹疑的复杂的精神的写作会让人们对这个社会中的诸多确定性话语重新认知,能够扫除人们的盲点。这就是现代小说的理念。应该说,相当多数的小小说作家对现代小说理念还颇为陌生,仍然在表达生活中的一个感动或者一个批判,这样,许多小小说作家的写作不是在告诉读者生活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反而是把复杂的世界给简单化了。这就大大削减了小小说的承载能量。
小小说通常是千字文,但短小的篇幅不应该成为小小说拒绝表达更为丰富、更为阔大的生活的借口。作为文学体裁,诗歌的字数应该是最少的,可是诗歌却被称为文学艺术皇冠上的明珠。之所以成为文学艺术中的翘楚,不仅仅是因为其语言的优美,更重要的是诗歌表达内容的精细和复杂,以及其往往得风气之先的艺术精神。
在当下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年代,小小说短小的篇幅适宜读者的快速阅读。当下流行的适合手机阅读的微小说,也表明了公众对篇幅短小的文学样式的精神需求。也就是说,至少从
体裁这个角度,在这个时代,小小说应该是大有发展前途的。当然,小小说能否成为更富有艺术表现力的文体,小小说的这个方寸之地能否映照出更为阔大、复杂的生活,引发读者对生命、社会更多的思考,还要看小小说作家群体能否实现艺术上的突破。
(本文有删节)
7.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大多数小小说从内容来看,主要表达生活中的美善或丑陋等确定性的东西,对现实生活进行简明的道德判断。
B.在当今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小说不应该表达确定性的东西,模糊、暧昧、道德悬置的区域才是值得表现的地方。
C.昆德拉、布洛赫等人认为,认识是小说的唯一道义,小说存在的唯一理由,在于发现那些迄今未知的有关生存的点滴。
D.现代小说理念强调发挥小说自身的优势,认为小说都应该对他的读者表明:世界是复杂的,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现代世界,新闻话语、法律话语、工程话语等各有不同的表达领城,都强调确定性和权威性,但都有其内在的悖谬。
B.小说只需把社会中复杂的问题以及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呈现出来,而不需要把这个清楚地梳理出来,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C.许多作家不了解现代小说理念,仍在表达生活中的感动或批判,把复杂的世界简单化,因而大大削减了小小说的承载能量。
D.从体裁上说,诗歌的字数应该是最少的,可是却成为文学艺术中的翘楚,小说的体裁胜过诗歌,所以应该大有发展前途。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各类叙事话语看似不容置疑,当它们之间或它们与社会习俗发生碰撞时,这些话语存在的内在的悖谬就会呈现出来。
B.充满犹疑的复杂的精神的写作会让人们重新认知社会中诸多的确定性的话语,从而让人们看清社会的复杂,扫清人们的盲点。
C.现代小说创作应该体现出小说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两者之同并不冲突;即使篇幅很短小的小小说,也能体现这种理念。
D.小小说适宜当下快节奏年代快速阅读的需要,因此能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小小说应该表达更为丰富、更为阔大的生活。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宋少保信国文公传
【清】陈弘绪
文天祥,吉州庐陵人。父仪,号革斋,乡称长者。天祥生时,大父梦儿乘紫云而下,已而复上,遂名云孙,字天祥。已贡于乡,名天祥,改字履善,又字宋瑞。
天祥英姿俊爽,目光如电。为童子,游乡校,见学官祠欧阳修、杨帮义、胡铨像,慨然曰:“殁不俎豆其间,非夫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时理宗在位久,政理漫怠,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帝亲擢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庆。”寻丁父优,归。
开庆初,元兵入寇,宦官董宋臣说上迁都。天祥时入为宁海军节度判官,上书“乞斩宋臣,以一人心”。不报,即自免归。后稍迁至刑部侍郎官,宋臣复入为都知,天祥又上书极言其罪,亦不报。平章贾似道以致仕要君,天祥当制,裁责以义。似道不怿,使台臣劾之。天祥既数斥,引钱若水例致仕,时年三十七。已复,除湖南提刑,见故相江万里于长沙,公
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必当有变,世道之责,其在君乎!”
明年为德祐元年,正月,谋报元师渡江,诏诸路勤王。天祥奉诏起兵,有众万人。二月,似道鲁港师溃,除天祥江西安抚使,趣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元兵三道鼓行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何异驱群羊搏猛虎?”天祥曰:“固然,但国家养士三百余年,一旦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前,庶忠义之士闻风而起,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立,社稷犹可保也。”
八月,天祥提兵至临安,除平江知府。十月,常州告急,陈宜中遣张全将淮兵二千往,天祥命朱华、尹玉、麻士龙助之。至虞桥,士龙战死,朱华、尹玉皆败,全不发一矢而走,元后破常,入独松关。寻除右丞相,诣元军前讲和。至则说伯颜,伯颜以厉词相挟,天祥曰:“某为宋状元宰相,所欠一死报国耳!”伯颜为之改容,因拘留之。
(摘自《陈士业先生全集》)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学官祠欧阳修、杨邦义、胡铨像 祠:祭祀
B.时理宗在位久,政理漫怠 漫:逐渐
C.平章贾似道以致仕要君 要:要挟
D.庶忠义之士闻风而起 庶:平民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已贡于乡 B.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
青,取之于蓝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天祥又上书极言其罪 D.全不发一矢而走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文天祥“忠义为国”的一组是
①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庆 ②上书“乞斩宋臣,以一人心”
③天祥当制,裁责以义 ④除湖南提刑,见故相江万里于长沙 ⑤除天祥江西安抚使,趣入卫 ⑥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前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第II卷 (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慨然曰:“殁不俎豆其间,非夫也!”(4分)
(2)君以乌合万余赴之,何异驱群羊搏猛虎?(4分)
(3)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立。(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山居杂颂
饶节①
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②明。
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
[注]①饶节(1065~1120年),字德操,一字次守。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中年出家,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陆游谓其诗为“近时僧中之冠”。②衮衮,旋转翻滚的样子。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
(2)这首诗在写景时运用了哪些方法?请简要说明。(4分)
15.古诗文坟空.(5题限选4题)(8分)
(1)子曰:“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论语·述而》)
(2)青青子衿, 。但为君故, 。 (曹操《短歌行》)
(3)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 。(王勃《滕王阁序》)
(4) ,添酒回灯重开宴。 ,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5)想当年,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古 墨
聂鑫森
这两个人,虽是古城湘潭的书法名家。论交情呢,可以说是形同水火,正如他们的姓名,一个叫墨淼,一个叫朱炎。
但在1967年的冬天,他们突然殊途同归,和文艺界的许多显赫人物一起,被集中关押在称之为“牛棚”的一个院子里,他们又被指令同囚一室。正应了毛泽东的一句名言:“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不过,这个“革命目标”对他们而言,就是接受革命群众的批斗。
墨淼是潭城书画院的专业书法家,正好满一个花甲。他的狂草上溯张旭,下继怀素,又融合了一些楚简的意味,名重一时。自取了一个字号:古墨,姓名和字号中都有一个“墨”字,这是很特殊的。朱炎曾在背地里很刻薄地说:“真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怎么读的书?”这话传到墨淼的耳里,他一笑:“朱炎不过是井底之蛙,他看过唐代的古墨么,我家就有一块!取此字号,一为感谢先人的代代相传,二为叮嘱自已要历岁月流变而不减其香醇。”
这块墨出自唐代制墨名家李挺之手,虽只剩下二寸来长,仍然“丰肌腻理,光泽如漆”,一旦解开包着的锦帛,则满屋飘香。是一块整墨经先人用过一阵后再收藏传之后世,还是原本购回的就是残墨?则已不可考。反正,墨淼视古墨为传家之宝,舍不得用,也不轻易示人。这些日子家被抄了多次,古墨却没被抄去。关进牛棚之前,他用一块破布包好,塞在贴胸的口袋里,神不知鬼不觉。
朱炎,字赤者,任职于艺术馆,比墨淼小两三岁,专攻楷书,特别是一笔颜字写得端庄浑厚,但又透出几许秀媚,因而颇受人称道。他听说墨淼家藏有唐时古墨,心痒得慌,曾托人侧面去游说,意欲一观。哪知墨淼自悔失言,便一口回绝了:“我家怎会有古墨?朱炎要看古墨,不如来看看我!”
朱炎气得肺都要炸了,说:“我去看他吗?他算什么?”
以后,在任何场合碰了面,彼此都不答腔。
谁知道他们会同居一室,成为“牛友”。
这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白天随着大家去劳动去接受批斗,人多场面大,他们可以互不理睬,但晚上同在一间斗室里,你仰着头,他侧着脸,谁也不说话,这就难受了。尤其是冬夜苦寒且悠长,室内没有生火,只有一盏暗淡的电灯亮着,无声无息,简直就像一个坟场。
墨淼渐渐地对朱炎心生钦佩,白天他在批斗会上把个头高高仰起,按也按不下去,于是便遭到棍棒的教训。有人喊口号:“打倒反动文人朱炎!”下面举起森林般一片手臂,他就是不举。问他为什么名叫“朱炎”字“赤者”,他说:“朱者,红也;炎者,火也;红色大火必烧练出一个红得发亮的人,所以字„赤者‟,有什么反动意识吗?”话音未落,便有一个年轻人在他胸口猛蹬了一脚。
墨淼采取的办法是以柔克刚,你喊“打倒墨淼”,他的手臂第一个举起来;你问他“有不有罪”,他马上答“有罪,罪该万死”……因此,少吃了不少的苦头。
夜深了,外面又簌簌地下起雪来,屋子里冷如冰窖。一落黑,他们就缩到被子里去了,
山居杂颂饶节翻译篇六
《诗歌阅读方法》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①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②。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
⑵泛觞:是一种游戏,古园林中常引水流入石砌的曲沟中,宴时以酒杯浮在水面,漂到谁的面前,就谁饮。迟:慢。
⑶青云:高位。平行:平步 欹(qī欺):斜倚
8.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景物有什么技巧?(5分)
9.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6分)
这首诗,是诗人方干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 首句以“非我有”扣诗题“旅次”,说明举目所及都是异地之景,托出自己落泊失意、他乡作客的境遇,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情调。次句写诗人触景而起对家乡的怀念。身处异地而情怀故乡,不难想见其失意之状和内心的苦涩。“举目”、“思量”是诗人由表及里的自我写照,抬首低眉之间,蕴含着深沉的感伤之情。
第二联写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未止,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诗人写景寄情,即以鹤蝉自况,前者脱俗,后者清高。这是说自己空有才学,不能凌云展翅,占枝高鸣,却落得个异地依人、他乡为客的境地,犹如这鹤投孤屿、蝉过别枝一般。一个“投”字,一个“过”字,一个“孤”字,一个“别”字,寄寓着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慨,自怨自艾,自悲自叹,却又无可奈何。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这两句前人十分称道,被认为是齐梁以来所未有过的佳句。(见尤袤《全唐诗话》)从写景角度而言,诗人眼耳并用,绘形绘声,传神逼真,对蝉声的描写更有独到之处。骆宾王诗“西陆蝉声唱”,许浑诗“蝉鸣黄叶汉宫秋”,黄庭坚诗“高蝉正用一枝鸣”,都写蝉在通常情况下的鸣叫;而方干此诗,则是蝉在飞行过程中的叫声,不仅蝉有动势,而且声有特色:诗人捕捉的是将止而未止的蝉声,这种鸣叫有独特的声响和音色,能诱发读者的想象。一“曳”字用得新颖别致,摹状精切传神,前所罕见。
第三联:“凉月照窗攲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前一句写月夜独处。一个“凉”字,一个“倦”字,极写诗人的冷寂凄清,孤独无聊。后一句变换场景,写饮宴泛觞的场面。泛觞是一种游戏,古时候,园林中常引水流入石砌的曲沟中,宴会时,把酒杯放置水面,任其漂浮,飘到谁的面前,就该谁饮酒。饮宴游戏,高朋满座。诗人置身于这热烈气氛之中,却神游
于此情此景之外,他对着那在水池中慢慢流动的酒杯呆呆地出神,显出一幅寡言少欢的神态。“泛觞迟”的“迟”字,既写景,又出情。
这一联,以月明之夜和宴乐之时为背景,用反衬的手法,表现诗人的自我形象。上下两句场景虽然不同,人物形象如一,显示出难以消解的情怀,却又藏而不露。直到第四联,作者才将内心的隐痛全盘托出。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意思是说:遗憾啊,仕途多阻,未能平步青云。虽然做梦都梦到江南故乡,而此身却在异地作客。末句以“身旅羁”和首句的“非我有”相照应,又回扣诗题的“旅次”二字。结构严谨。
从全诗的艺术风格来看,这一联显得过分率直而欠含蓄。不过,由于有了前面一系列的铺垫和渲染,倒也使人觉得情真意切。大概方干对自己功名不就,耿耿于怀,如鲠在喉,但求一吐为快吧。[1]
8.写了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的孤寂、冷清景象。(3分)运用了视觉听觉结合(或绘形绘声)的技巧。诗人眼耳并用,写出了鹤盘旋之形和蝉鸣之声,传神逼真。(技巧1分,解释1分)
9.①点出内心隐痛的原因:怀才不遇、仕途不畅:旅居异地、思念故乡。(4分)(写出一条原因得2分,共4分)
②扣诗题“旅次”(或呼应首联的“非我有”,或“故山”)。(2分)
村行 宋·王禹偁(cheng一声)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1-4]
编辑本段作品注释
(1)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
(2)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
(3)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果实呈黑红色三棱状。
(4)原:原野。[2]
1、“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本诗广为传诵的名句,请就其艺术手法做简要赏析。(5分)[一般写景句子的手法有:远近高低、动静结合、视觉听觉、色彩斑斓、修辞上比喻、拟人。如果以上都没有,再答借景抒情、乐景写哀等]
2、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6分)
1、①这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是目睹。(手法1分,说明1分)②响静结合,以响衬静。前句写万壑中晚籁,后句说数峰无语,突出了万壑、数峰的静态美。(手法1分,说明1分)③后句无语运用拟人手法,把山峰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富于情味。(1分)【先说手法再具体分析诗句怎么运用了此种手法,再答感情。如此诗可再答表现了诗人对山村景色的喜爱。】
2、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信马由缰在山路上看到的秋景。(2分)菊花初黄、万壑有声、数峰无语、秋叶红艳、荞麦花开白又香。(2分)作者触景生情,心生惆怅,感觉眼前之景好像自己的家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先总括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再具体说什么景色,通过这些景抒发了什么情】 作品译文
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 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 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1 《村行》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王禹偁在宋太宗淳化二年(九九一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写的是山村的傍晚景色,季节是秋天。诗中的内容大概是说诗人骑在马上,安闲地欣赏著,沿途的风光,听黄昏时山谷的声响。
一剪梅(刘克庄)
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束蕴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1、“天寒路滑马蹄僵”中的“僵”字很有表现力,请予以赏析。(5分)
2、词的下片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注释:
刘克庄,南宋爱国词人,政治上屡受打击,此词为作者被贬广东时所作。
1.实之,姓王名迈,刘克庄挚友,两人唱和甚多。风亭,驿名,在今福建莆田县。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冬,刘克庄赴广州任广南东路提举常平官。王实之为他送别。
2.束蕴,把乱麻捆起来,作成照明的火把。宵行,由《诗经·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转化而来,暗示远行辛苦之意。
3.王郎,即王实之。刘郎,刘克庄自称,这里是以他的同姓、锐意改革而屡受打击的刘禹锡自比。
4.说文章,不应理解为咬文嚼字的评论诗文,而是极含蓄的暗示他们对时事的评论、理想的抒发和忧愤的倾泻。
5.王实之秉性刚直,具英豪气质,人称子昂、太白。刘克庄亦是言谈雄豪,刚直无畏,"惊倒邻墙,推倒胡床"两句,正是他们这种英豪气质形象的表现。前句写客观反响,后句写人物举止。
6.旁观,作者设想有旁观者在此。
束蕴:蕴是引火的乱麻,此处束蕴指火把。
强:多。
元:通原,原来
僵:此处指马蹄声急而脆,像碎冰迸裂一样。
邻墙:临近墙外的人。
胡床:马扎。
疏狂:疏是指疏于礼数,狂是狂傲不羁。
大意:我已打着火把走了十多里的夜路,我挑的是诗书,却没带衣物行囊。晚上的天气很寒冷,路又滑,但后面却传来急促清脆的马蹄声,原来是王郎赶来给我送行。
我俩在驿舍(或长亭)置酒话别,等喝到面红耳热的时候就开始评说诗文,因为我俩的肆无忌惮惊倒了临近墙外的人,而我俩在争执时又弄倒了坐着的马扎,旁观的人拍手大笑,笑我俩太过疏狂,但我们本来就不是拘于俗礼的人,何况又要分别了,肝胆相照的人在一起酒酣兴高,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正是我类的本分,别人说我们疏于礼节也好、狂傲不羁也罢,又有什么呢?
翻译:一枝火把引路连夜强行到十里长亭,背上背着的不是衣囊行装,而是我以往的诗篇词作。
天寒路滑连马蹄也冻僵了,所幸有好友王实之在此为我送行。我俩把酒言兴,相谈甚欢,指点江山之间,惊倒四座。旁观者必定在拍手笑我二人太过疏狂吧,但是此刻,我自疏狂又与别人有何相干呢。
赏析: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告别词。
诗人这次是到广东潮州去作通判,好友王实之在风亭为他设宴饯行。它完全抛开了临歧泪眼相看的儿女情长,绘声绘色的描写了两位饱受压抑而又不甘屈服的狂士的离别。豪放激越,深沉忧愤,表现了辛派词人的特色。对于友人的饯别,写得形象生动,有人物活动,有情节发展,并着重从人物动态中表现感情的发展变化,始而愁苦,继而激愤,最后慷慨奔放。以狂放之言语,把剧情推向高潮,避免了直接议论。在刘克庄的词中,这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答案】1、明写天寒路滑,马行艰难的情状。暗写行人颠簸于马背,冒着寒风艰难赶路的情景;有力地衬托出友人不畏严寒、不避艰险、夜半相送的深挚情谊。
2、运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通过描写人物“酒酣耳热”的神
情,谈论文章、“推到胡床”的动作以及“疏又何妨,狂又何妨”的语言,还有邻座吃惊、旁观者拍手而笑的侧面衬托,将两个狂放不羁、纵情任性的狂士形象刻画得鲜明生动。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1—2题
山居杂颂 饶节
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明。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
饶节,抚州临川人,中年出家,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衮衮:旋转翻滚的样子。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5分)
2、 这首诗在写景时运用了那些方法?请简要说明。(6分)
1、 答:诗人独立溪边倾听流水的声音,沉迷于美好的山野之中,不知不觉日光已照到了小
溪中央。表达出热爱山居生活、超然自得地感情。
2、 答:①动静结合:静态的独木桥与动态的流水、滚动的波光相映。②以动衬静:潺潺的
流水声、牛犊的低鸣更显出山野的宁静。③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溪流、木桥、无人是视觉,水声、牛鸣来自听觉。④合理安排空间顺序,。从小溪到木桥,再到对岸,由近及远。(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题
临江仙·暮春[1]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
一春憔悴有谁怜?
怀家寒夜食,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
别来此处最萦牵。
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2]
【注】北宋灭亡后,词人南迁,定居临安(今杭州),此处:指临安。
1、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①表达了词人思念故园,急切渴望归去的情感,(3分)②又留恋此地,舍不得离开的情感(2分)
2、 结尾两句晕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运用了寓情于景(答以景作结、虚写或想象也可)的手法。(2分)词人设想,他已登上归船,听着敲打船篷的雨声,又见断桥的杨柳迷蒙,心境凄凉;(2分)通过景物的渲染,含蓄表达了心中恋恋不舍的离情。(2分)
山居杂颂饶节翻译篇七
《2013年潍坊三模语文试卷讲评ppt》
山居杂颂饶节翻译篇八
《期中测试卷》
宜城三中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张卫锋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轻鸢(yuān) 梵文(fán) 提防(dī) ...鲜为人知(xiǎn) .
B.精髓 (suí) 盛筵(yàn) 喧阗(tián) 一傅众咻(xiū) ....
C.诨名 (hùn) 庇佑(bì) 睥睨(pì) 期功强近(qiǎng) ....
D.憎恶 (zèng) 俨然(yǎn) 角隅(yú) 战战兢兢(jīng)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征戍 耘籽 翱翔 恶梦 安然无恙
一蹴而至
趋之若骛 B.捧袂 蕴籍 颦蹙 尺椟 C.希冀 陨首 祚薄 斟酌
D.晦朔 桑梓 盘桓 招徕 不落言筌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天的容颜,在三峡是难以辨认的。古老的峡江两岸, 是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山峦与峡
谷也绝少向你 春的信息。白夔门顺流而下,奇峰异石令你目不暇接,美妙传说逼你 ,
思想的船儿被“神女”牵引着,出没在“巫山云雨”之间。从宜昌南津关逆江而上,你刚与白
居易兄弟、苏轼父子和欧阳修在三游洞 ,迎面又会碰上屈原大夫和王昭君。
A.不管 显露 异想天开 永别 B.即使 透露 想入非非 话别
C.虽然 表露 胡思乱想 诀别 D.既然 泄露 朝思暮想 告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菲律宾星报》25日报道,菲律宾香蕉出口商表示,中国政府尽管允许合格的菲水果进
入中国市场,但中国无人购买菲律宾香蕉。
B.作为浪漫主义大师,庄子常常以夸张的手法虚构大量的寓言式人物来阐述自己鄙薄权贵、逃
避现实、视金钱如粪土、追求绝对自由。
C. 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声响成一片,那真是
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
D. 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
戴眼镜。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 )
A.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其作品《装在套子里的人》讽刺、揭露
了沙皇专制制度下社会的病态。
B.《堂吉诃德》主人公的游侠冒险非常曲折滑稽,其实折射出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社
会的生活画面,展示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
C.《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林教头风
雪山神庙》即选自这部作品。
D.《边城》是我国现代小说家沈从文的作品,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被誉为“田园牧歌
式的杰作”。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戏曲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戏曲脸谱,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
史内容。戏曲脸谱不仅仅是供悦目的,而且是戏曲艺术家与观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
文化语言。正是习惯成自然的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给了这种特殊语言以约定俗成的语义,
赋予它多方面的表现功能。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
的鲜明特色。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彩。儒
家强调忠、孝、节、义,这在戏曲中有充分体现。戏曲的道德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善恶分明
的人物形象、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品德,寓褒贬,别善恶,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
脸谱中的体现。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戏曲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如脸谱色彩的红表
忠勇、黑表刚直、白表奸邪、蓝表威猛、黄表阴狠、绿表强悍、紫表耿介等。
戏曲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成果的同时,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从诗歌中
引进了“意象”“意境”“趣味”等;从绘画中引进了“神似”“形似”“虚实”等;从小说中引
进了“真假”等。戏曲脸谱的审美意识同样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
脸谱的勾画创作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似之处。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生
的艺术形式,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两者在创作程序上都表现出
很强的程式化特征,正所谓无法不成谱。两者在用笔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都讲究线条流畅而
有力度,节奏鲜明而神采飞扬。脸谱的构图章法与中国画一样,讲究疏密、穿插、虚实、均衡
等,脸谱的勾画笔法也与中国画笔法相通,轻重缓急,顿挫有致,有谱有法。脸谱的审美意识
受到中国画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
戏曲产生于民间,戏曲文化与民间美术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民间美术中的木版年画、窗花
剪纸、纸扎糖塑、服饰刺绣、泥人、葫芦雕刻、建筑彩绘和雕刻等,都有戏曲人物形象,其中
戏曲脸谱艺术也是民间美术经常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基本上是与戏曲舞台上的脸谱相一致的。但有时也有与戏台上不尽相同的脸谱图案,这既是民间美术中感情自由发挥的结果,又是对戏曲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
的结果。不一定符合科学规范,但却能传神写意。这样一来,脸谱与民间美术的关系就是相辅
相成的了。脸谱给民间美术提供了大量素材;民间美术又给脸谱提供了可供吸取的丰富营养,
而且民间美术为脸谱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戏曲人物形象(包括脸谱)
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许多方面。
脸谱艺术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与戏曲艺术一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
类文化的精品,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使富有民族性的脸谱艺术,更加辉煌灿烂。
(选自2011年2月《黄梅戏艺术》,有删节)
6.根据文意,下列有关“戏曲脸谱”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脸谱属于戏曲文化现象的范畴,其文化意蕴和历史内容都很丰厚。
B.戏曲脸谱有其约定俗成的含义,脸谱的不同色彩往往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C.戏曲脸谱作为一种文化语言,或供娱乐之用,或便于戏曲演员与观众对话。
D.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的影响,使戏曲脸谱中折射着诸多中国传统文化。
7.下列各项,不属于表述“戏剧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一项是( )
A.戏曲脸谱和中国书法都有谱有法,在勾画、构图、笔法等三方面有相似之处,依次为程式化
特征、讲究布局、讲求节奏。
B.戏曲脸谱可以用色彩表现人物性格、品德节操,同时承载着寓褒贬、别善恶、扬正气以及药
人寿世的教化功能。
C.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了人物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
曲脸谱中的体现。
D.戏曲脸谱艺术为民间美术提供了大量素材,民间美术使戏曲人物脸谱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许多
方面,两者相辅相成。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戏曲艺术汲取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中的长处和优点,又有所发展和创新,超越了文学艺术和
绘画艺术的高度,审美价值提升。
B.戏曲脸谱的审美之所以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是因为戏曲艺术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
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
C.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与戏曲舞台上的脸谱大多是相同的,而那些不尽相同的脸谱图案,
都是自由发挥和再创造的结果。
D.作为人类文化精品的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继承和发展好戏曲脸谱
艺术,它才能拥有更辉煌灿烂的未来。
三、古代诗文阅读(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陶渊明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里称之。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成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尘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旬有余日,更版为劝学从事。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
之举。
举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成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
廷尉太原孙盛为谘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孝宗穆皇帝闻其名,赐见东堂,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诏使人扶入。
君在朝隤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
赞曰:孔子称:“进德修业,以及时也。”君清蹈衡门,则令闻孔昭;振缨公朝,则德音⑦④⑤⑥③①②允集。道悠运促,不终远业,惜哉!仁者必寿,岂斯言之谬乎!(选自《陶渊明集》,有删节)
【注】 ①冲默:淡泊恬静。②远量:气量大。③不任拜起:不能行使拜见的礼节。④清蹈衡门:指隐居在家之时。⑤令闻孔昭:美好的名声很显著(即美名远扬)。⑥振缨公朝:指出仕为官。⑦德音:道德声誉。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由是名冠州里 冠:位居第一 .
B.时亮崇修学校 崇:重视 .
C.有风吹君帽堕落 堕落:脱落 ..
D.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 示:告诉 .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孟嘉“冲默”品性的一组是( )(3分)
①人无能间,乡里称之
②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
③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
④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⑤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
⑥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
A.①④⑥
C.②③④ B.③⑤⑥ D.①②⑤
1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孟嘉虽然少年丧父,但是对母亲非常孝顺,对兄弟友爱,得到了乡里人的称赞;他恬淡且有气量令同辈人敬重。
B.孟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相当,但二人对孟嘉十分推崇与佩服,都认为自己的才德不如孟嘉。
C.孟嘉曾任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孟嘉被桓温看重,是因为他为人和气而且正派。
D.孟嘉无论在朝做官还是隐居在家,道德声誉都很高;但由于早逝,因而没能成就一番大业,让人感到十分可惜。[来源:学科网]
12.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3分)
译文: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出自《牟子》,有删改)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山居杂颂
饶节
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明。
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
[注]①饶节(1065~1120年),字德操,一字次守。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中年出家,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陆游谓其诗为“近时僧中之冠”。②衮衮,旋转翻滚的样子。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
答:
(2)这首诗在写景时运用了哪些方法?请简要说明。(4分)
答:
②①
山居杂颂饶节翻译篇九
《语文高一期末试题》
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卷
语 文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像日本动画形象就是照搬好莱坞的创意。因此,无论从形式还是人物塑造上,中国动画的民族文化特征亟待重新建构。
分析中国一些不成功的动画电影,除了题材贪大,主要是缺少幽默、诙谐、轻松的故事,缺少贴近现实、贴近常人情感的故事。动画人物太过沉重,动辄拯救地球、拯救人类,无所不能,人物身上往往集合了所有人的品格,附加的东西过多,缺乏个性塑造,缺乏想象力,成人观众看得都喘不过气,何况小观众?相反,《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恰恰是来自观众对片中形象的喜爱。比如灰太狼这个形象,本应是个反面形象,片中对它人格化的塑造却非常贴近现实生活,成了一个令人同情的“妻管严”,经常挨老婆平底锅的痛打,总想抓个小羊来巴结老婆;比如风靡全球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中,极其张扬、自作高傲、不可一世的唐老鸭,总是被可爱、温和、智慧的米老鼠捉弄,二者性格对比非常强烈;《西游记》的成功也是因为师兄四人鲜明的性格特征差异,孙悟空虽能上天入地,却抵不过师傅唐僧的一句咒语,师徒四人皆优缺点共存,不是完人和超人,以上的这些成功形象都能和现实中的人物找到对应的人物性格。所以,在动画形象塑造上,无论是神话、科幻中的形象,还是现实中的形象,都要有血有肉,要落地,切忌云里雾里,缺少人格化和贴近性。
综观我们的动画电影创作,不外乎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形象。首先从历史文化名人中寻找形象;其次从民族民间文化中寻找形象。比如家喻户晓的孙悟空、阿凡提、花木兰、玉兔等经典动画形象;三是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形象。比如《家有浆糊》、《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除此之外,动画电影应善于从文学作品中寻找形象。近年来,儿童文学的发展非常繁荣,
一切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人物形象的创造,动画电影作为电影的一个类型,它同样具备电影艺术的所有文化品质和美学特征,动画形象塑造是动画电影创作成败的关键。 国外的动画电影,其美学特征非常清晰,一看就知道,这是美国的,这是日本的,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日本的动漫,尤其注意塑造自己的民族英雄形象,赋予人物极强的民族个性特征,他们的动漫形象已成为日本公民中的一个成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中国动画电影出现了一批具有民族文化品格和美学特征的动画形象,至今深入人心。比如孙悟空、阿凡提、哪吒、三毛、葫芦兄弟、小蝌蚪、三个和尚等等。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尤其是动漫产业的推进,中国动画电影从资金投入到题材拓展、风格定位等诸方面全面开始学习好莱坞和日本。遗憾的是,这种学习很多却变成了跟风和模仿,跟在好莱坞和日本之后亦步亦趋,除了学到了别人的风格和技术,并没有学到好莱坞和日本动画中最动人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反而因为太想追求国际化而丢弃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独到的人物形象塑造。我们看到很多中国动画作品不是太
每年文学图书发行量排在前列的多是儿童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刻画是文学创作的灵魂,可以为动画电影提供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所以,动画电影创作不该忽视或轻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起码不能忽略来自文学作品中的灵感。 1.下列关于动画电影的“民族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否能塑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动画形象,是动画电影创作成败的关键。 B.民族特色的形成,既需要动人的情感表达又需要融入民族文化品格。 C.由于学习模仿外国的动画电影,中国的动画电影逐渐失去了民族特色。 D.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缺乏独特的创意,它的民族文化特征亟待重新建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动画电影离不开人物形象的创造,因此制作动画电影就应该重视塑造人物形象。 B.动画人物具有所有人的品格,无所 不能,如孙悟空往往能够得到观众的喜爱。 C.上世纪阿凡提、哪吒、三毛等动画电影形象,他们身上都具有民族文化品格。 D.灰太狼被敲扁,唐老鸭被压成一张纸片,形象鲜明,体现出他们的个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动画电影要植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美学风格,如果只是机械地学习别人,这样去制作动画电影是没有前途的。
B.古典名著《西游记》之所以能够得到观众的喜爱,主要是因为书中人物性格鲜明,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像他们的形象。
C.动画人物形象的来源多样,一是历史文化名人,二是民族民间文化,三是现实生活,四是儿童文学作品。
D.文章就我国动画电影的制作,着重从故事情节的设计上深入分析了其成功与不足,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入。李牧多为奇阵,
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某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某。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遂灭赵。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备:防备 B.赵王让李牧 让:指使 C.王必用臣 必:一定要 D.悉勒习战 勒:统率、组织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牧用兵蓄势待发的一组是( ) ①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②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③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 ④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 ⑤牧杜门不出 ⑥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牧对待匈奴进犯的态度是防守不战,并“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原因是他明白攻打匈奴时机尚未成熟,不能够作无谓的牺牲,另一方面是为了消磨匈奴的斗志。
B.“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以及“赵王乃使赵某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这些事例充分表面了李牧坚持固执的一面。
C.李牧复职后,依照王令施行严守政策。匈奴仍认为他是胆怯,后他一战大败匈奴,使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的城池。
D.李牧不仅能守,而且善战。大战匈奴,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准备措施,以充实强化自己,引诱麻痹敌人,最后战术得当,击败了入侵者。 7.请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山居杂颂 饶节①
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②明。 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
[注]①饶节(1065~1120年),字德操,一字次守。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中年出家,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陆游谓其诗为“近时僧中之冠”。②衮衮,旋转翻滚的样子。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5分) 9、这首诗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 ,子无良媒。 ,秋以为期。
( 2)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目 送
龙应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也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这篇散文以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个镜头“目送”为线索,切入点很小,很普通,引发了对亲情、对人生的感悟,笔触精致,令人叹服。
B.“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这句话揭示了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一个终点必联系另一个起点。 C.本文在对亲情的叙写上倾注了太多感性,缺少理性的冷静审视与思索,使作者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
D.“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作者以斜风细雨烘托惨痛别离的心情,再连用两个“深深”将自己对父亲的难舍和失去父亲的痛心直接抒写出,使深情的描写与抒情、议论自然融合到一起。 E.文中的“我”,是母亲,也是女儿。长长的牵引的目光中,那渐行渐远的背影,蕴积着的是目送者渐远渐浓的至深亲情。
12.作者围绕“目送”写了哪些情景?请简要概括。(6分)
山居杂颂饶节翻译篇十
《湖北省宜城市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宜城三中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编辑人:丁济亮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轻鸢(yuān) 梵文(fán) 提防(dī) 鲜为人知(xiǎn) ....
B.精髓 (suí) 盛筵(yàn) 喧阗(tián) 一傅众咻(xiū) ....
C.诨名 (hùn) 庇佑(bì) 睥睨(pì) 期功强近(qiǎng) ....
D.憎恶 (zèng) 俨然(yǎn) 角隅(yú) 战战兢 ....兢(jīng)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征戍 耘籽 翱翔 恶梦 安然无恙
B.捧袂 蕴籍 颦蹙 尺椟 一蹴而至
C.希冀 陨首 祚薄 斟酌 趋之若骛
D.晦朔 桑梓 盘桓 招徕 不落言筌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天的容颜,在三峡是难以辨认的。古老的峡江两岸, 是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山峦
与峡谷也绝少向你 春的信息。白夔门顺流而下,奇峰异石令你目不暇接,美妙传说逼
你 ,思想的船儿被“神女”牵引着,出没在“巫山云雨”之间。从宜昌南津关逆江
而上,你刚与白居易兄弟、苏轼父子和欧阳修在三游洞 ,迎面又会碰上屈原大夫和王昭
君。
A.不管 显露 异想天开 永别 B.即使 透露 想入非非 话别
C.虽然 表露 胡思乱想 诀别 D.既然 泄露 朝思暮想 告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菲律宾星报》25日报道,菲律宾香蕉出口商表示,中国政府尽管允许合格的菲水果
进入中国市场,但中国无人购买菲律宾香蕉。
B.作为浪漫主义大师,庄子常常以夸张的手法虚构大量的寓言式人物来阐述自己鄙薄权贵、
逃避现实、视金钱如粪土、追求绝对自由。
C. 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声响成一片,那
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
D. 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
而不戴眼镜。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 )
A.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其作品《装在套子里的人》讽刺、
揭露了沙皇专制制度下社会的病态。
B.《堂吉诃德》主人公的游侠冒险非常曲折滑稽,其实折射出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
牙社会的生活画面,展示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
C.《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林教头
风雪山神庙》即选自这部作品。
D.《边城》是我国现代小说家沈从文的作品,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被誉为“田园牧
歌式的杰作”。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戏曲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戏曲脸谱,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
历史内容。戏曲脸谱不仅仅是供悦目的,而且是戏曲艺术家与观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极富表
现力的文化语言。正是习惯成自然的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给了这种特殊语言以约定俗成
的语义,赋予它多方面的表现功能。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
化的鲜明特色。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
彩。儒家强调忠、孝、节、义,这在戏曲中有充分体现。戏曲的道德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
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戏曲脸谱着重表
现人物性格、品德,寓褒贬,别善恶,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
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戏曲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
如脸谱色彩的红表忠勇、黑表刚直、白表奸邪、蓝表威猛、黄表阴狠、绿表强悍、紫表耿介
等。
戏曲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成果的同时,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从诗歌
中引进了“意象”“意境”“趣味”等;从绘画中引进了“神似”“形似”“虚实”等;从小说
中引进了“真假”等。戏曲脸谱的审美意识同样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
脸谱的勾画创作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似之处。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
生的艺术形式,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两者在创作程序上都表
现出很强的程式化特征,正所谓无法不成谱。两者在用笔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都讲究线条
流畅而有力度,节奏鲜明而神采飞扬。脸谱的构图章法与中国画一样,讲究疏密、穿插、虚
实、均衡等,脸谱的勾画笔法也与中国画笔法相通,轻重缓急,顿挫有致,有谱有法。脸谱
的审美意识受到中国画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
戏曲产生于民间,戏曲文化与民间美术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民间美术中的木版年画、窗
花剪纸、纸扎糖塑、服饰刺绣、泥人、葫芦雕刻、建筑彩绘和雕刻等,都有戏曲人物形象,
其中戏曲脸谱艺术也是民间美术经常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基本上是与戏曲舞台上的脸谱相一致的。但有时也有与戏台上不尽相同的脸谱图案,这既是民间美术中感情自由发挥的结果,又是对戏曲理解基础上
的再创造的结果。不一定符合科学规范,但却能传神写意。这样一来,脸谱与民间美术的关
系就是相辅相成的了。脸谱给民间美术提供了大量素材;民间美术又给脸谱提供了可供吸取
的丰富营养,而且民间美术为脸谱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戏曲人
物形象(包括脸谱)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许多方面。
脸谱艺术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与戏曲艺术一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
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使富有民族性的脸谱艺术,更加辉煌灿烂。
(选自2011年2月《黄梅戏艺术》,有删节)
6.根据文意,下列有关“戏曲脸谱”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脸谱属于戏曲文化现象的范畴,其文化意蕴和历史内容都很丰厚。
B.戏曲脸谱有其约定俗成的含义,脸谱的不同色彩往往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C.戏曲脸谱作为一种文化语言,或供娱乐之用,或便于戏曲演员与观众对话。
D.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的影响,使戏曲脸谱中折射着诸多中国传统文化。
7.下列各项,不属于表述“戏剧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一项是( )
A.戏曲脸谱和中国书法都有谱有法,在勾画、构图、笔法等三方面有相似之处,依次为程
式化特征、讲究布局、讲求节奏。
B.戏曲脸谱可以用色彩表现人物性格、品德节操,同时承载着寓褒贬、别善恶、扬正气以
及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
C.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了人物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
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
D.戏曲脸谱艺术为民间美术提供了大量素材,民间美术使戏曲人物脸谱深入到百姓生活的
许多方面,两者相辅相成。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戏曲艺术汲取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中的长处和优点,又有所发展和创新,超越了文学艺
术和绘画艺术的高度,审美价值提升。
B.戏曲脸谱的审美之所以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是因为戏曲艺术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
术,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
C.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与戏曲舞台上的脸谱大多是相同的,而那些不尽相同的脸谱图
案,都是自由发挥和再创造的结果。
D.作为人类文化精品的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继承和发展好戏曲
脸谱艺术,它才能拥有更辉煌灿烂的未来。
三、古代诗文阅读(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陶渊明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
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里称之。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成敬之。同郡郭逊,以清
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
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①②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尘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旬有余日,更版为劝学从事。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
实,故应尚德之举。
举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成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
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谘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
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孝宗穆皇帝闻其名,赐见东堂,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③,诏使人扶入。
君在朝隤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
赞曰:孔子称:“进德修业,以及时也。”君清蹈衡门④,则令闻孔昭⑤;振缨公朝⑥,则德音允集。道悠运促,不终远业,惜哉!仁者必寿,岂斯言之谬乎!(选自《陶渊明集》,有删节)
【注】 ①冲默:淡泊恬静。②远量:气量大。③不任拜起:不能行使拜见的礼节。④清蹈衡门:指隐居在家之时。⑤令闻孔昭:美好的名声很显著(即美名远扬)。⑥振缨公朝:指出仕为官。⑦德音:道德声誉。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由是名冠州里 冠:位居第一 .
B.时亮崇修学校 崇:重视 .
C.有风吹君帽堕落 堕落:脱落 ..
D.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 示:告诉 .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孟嘉“冲默”品性的一组是( )(3分)
①人无能间,乡里称之
②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
③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
④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⑤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
⑥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
A.①④⑥
C.②③④ B.③⑤⑥ D.①②⑤ ⑦
1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孟嘉虽然少年丧父,但是对母亲非常孝顺,对兄弟友爱,得到了乡里人的称赞;他恬淡且有气量令同辈人敬重。
B.孟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相当,但二人对孟嘉十分推崇与佩服,都认为自己的才德不如孟嘉。
C.孟嘉曾任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孟嘉被桓温看重,是因为他为人和气而且正派。
D.孟嘉无论在朝做官还是隐居在家,道德声誉都很高;但由于早逝,因而没能成就一番大业,让人感到十分可惜。[来源:学科网]
12.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3分)
译文: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出自《牟子》,有删改)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山居杂颂
饶节①
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②明。
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
[注]①饶节(1065~1120年),字德操,一字次守。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中年出家,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陆游谓其诗为“近时僧中之冠”。②衮衮,旋转翻滚的样子。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
答:
(2)这首诗在写景时运用了哪些方法?请简要说明。(4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⑴ ,知来者之可追。 (《归去来兮辞》) ⑵云无心以出岫, 。 (《归去来兮辞》)
⑶潦水尽而寒潭清, 。 (《滕王阁序》) ⑷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 (《滕王阁序》) 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 (《逍遥游》) ⑹风之积也不厚, 。 (《逍遥游》)
上一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反义
下一篇:夏意 苏舜钦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