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翻译】
夏意 苏舜钦 翻译篇一
《必1第1单元诗歌翻译20110918》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
5年10月
【译诗】
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 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
五座大山蜿蜒荡起细小的波浪, 高峻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流动的泥丸, 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 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 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 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释①縠皱波纹:形容波纹细如皱纹。縠hú皱:即皱纱,有皱褶的纱。棹:船桨,此指船
②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③肯爱:岂肯吝惜,即不吝惜。一笑:特指美人之笑。
翻译:城东渐渐让人感觉到风光美好,
湖面漾起皱纱似的波纹,迎接游人客船的来到。
绿杨垂柳笼聚着雾气如淡烟,拂晓的寒气在四处弥漫,
唯有红艳的杏花在枝头簇绽,春意盎然,像火焰般闹喧。 人生如漂浮在水面上的泡沫,总是抱怨欢娱太少,
谁肯吝惜千金却轻视美人的回眸一笑?
为你我持酒盏劝说西斜的金色太阳,
且为聚会的好友宾朋在百花丛中留下一抹晚霞夕照。
【鉴赏】此词上片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下片则一反上片的明艳 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浮生若梦,为欢几 何”的寻欢作乐思想。作者宋祁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
起首一句泛写春光明媚。
第二句以拟人化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而又富于灵性。“绿杨”句写 远处杨柳如烟,一片嫩绿,虽是清晨,寒气却很轻微。“红杏”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浓。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过片两句,意谓浮生若梦,苦多乐少,不能吝惜金钱而轻易放弃这欢乐的瞬间。此处化用“一笑倾人城”的典故,抒写词人携妓游春
时的心绪。
结拍两句,写词人为使这次春游得以尽兴,要为同时冶游的朋友举杯挽留夕阳,请它在花丛间多陪伴些时候。这里,词人对于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
这首词章法井然,开阖自如,言情虽缠绵而不轻薄,措词虽华美而不浮艳,将执著人生、惜时自贵、流连春光的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翻译:春日,诗人在偎依着青山的十里楼台边,
听见了从盛开的百花深处传来的杜鹃啼叫声。
那声声杜鹃鸣就跟和行道中人说话似的,
自与那随意飞飞停停的流莺不同。
在晴明的春日,杜鹃不断卖弄它那“不如归去”的“殷勤”的叫声,“行人”似从梦中惊醒。
这“行人”岂是不想回家啊,只是回家的日子还不能期望定下啊。
【鉴赏】上阕首句“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叙写鹃啼的环境和季节。翠微,青翠的山色,即青山。该句意思是说:春日,诗人在偎依着青山的十里楼台边,听见了从盛开的百花深处传来的杜鹃啼叫声。“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一句,赋予杜鹃以人的情感,并运用对比的修辞格暗赞杜鹃:“殷勤”穿梭于花丛,不停歇地对着行人啼叫,自与那随意飞飞停停的流莺不同——其声情真意切,似诉衷肠,这怎不引得行人注意。“行人”走在绚烂的春色中,心情本是欢快愉悦的,但因为离家为客,所以听了杜鹃鸣叫,不禁引发思家之意,羁旅情愁。
下阕叙写“行人”闻鹃啼的心理变化。“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在晴明的春日,杜鹃不断卖弄它那“不如归去”的“殷勤”的叫声,“行人”似从梦中惊醒,原先的一丝丝“惆怅”渐渐转化为“不安”,又从“不安”渐渐转化为“无奈和幽怨”!其实,客居在外的游子对景物的特征、时序的转换都特别敏感。无论是清风朗月、衰草繁花,还是寂寂青山、烁烁红叶,无论乐境还是哀景,对他们而言,都是春非我春、秋非我秋,观处皆成愁,触者都是哀!一切都能轻轻牵惹出一段情绪,只是不知此愁何时休,此恨何时已。所以,“行人”面对“殷勤”之鸟,无奈答曰:“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浪迹天涯,非我所愿;回归故里,岂无此意?杜鹃纵有灵性,又怎知“行人”之心? 这首词表情达意曲折婉转,写“乡思”却不平铺直叙,而是去写有心之鸟、无意之人,以物观我,情为物动,辞意反复回荡,而且“淡
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纯情秀雅,读来动人心弦!难怪冯煦感慨说:“淮海(秦观)、小山(晏几道),真古之伤心人也。”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jué )流莺时一声。
译文: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
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
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
待到醒来时,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赏析】 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竹席。“夏席清”,正同
夏意 苏舜钦 翻译篇二
《2013-2014学年高一第二次(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3-2014学年高一第二次(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一、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垝.
(wēi)垣 汤.(shāng)汤 颤.(chàn)动 黝.(yǒu)黑 B.袅娜.(nuó) 占.(zhān)卜 渐.(jiàn)车 薄.(bó)雾 C.乘.(chéng)凉 脉.(mò)脉 溘.(kè)死 汆.(cuān)水 D.愆.(qiān)期 呦.(āo)呦 吞噬.(shì) 蕈.(xùn)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辐射 高粱秆 受益匪浅 九州方圆 B.欠收 天然气 百味具陈 励精图治 C.凑和 炮筒子 金榜提名 怀瑾握瑜 D.埋单 一柱香 鸦雀无声 浮光略影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在十二五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都要把文化的改革和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
B.地铁控制中心通知沿线车站广播告知乘客:因南延线突发事件,请乘客耐心等待,或改乘其他交通工具,经过工人加班抢修,大约十点钟,地铁南延线已恢复正常运营。
C.90年来,我党经历了无数挫折,但始终百折不挠,上下求索,终于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的祖先渴望了解宇宙,但是他们没有真正找到了解的办法。他们设想了一个既离奇又有 的小宇宙,设想诸神掌管着一切。在这个小宇宙里,人类 不是起着核心作用的话,起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人类跟大自然密切地 在一起。
今天,科学已经表明,宇宙是如此浩瀚而古老,因此人间世事往往显得 。随着人类的成长,人类与宇宙疏远了。可是科学发现,宇宙不但可以为人类所了解,而且,从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上说,人类的命运和宇宙息息相关。 A.规则 如果 联结 无足轻重 B.规则 固然 联接 举足轻重 C.规律 固然 联接 举足轻重 D.规律 如果 联结 无足轻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
B.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有两大原因:一是现行食品安全制度缺乏严格性和统一性;二是现行食品安全制度缺乏警示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造成的。
C . 从5月1日开始,醉酒驾车者将面临刑事处罚,其醉驾行为将被记入档案 。特别是一些公职人员,一旦受到刑事处罚,也就意味着将失去公职。 D.油价不断上涨引发的节油比拼不但在各种小型轿车品牌之间进行,而且已在各种重型卡车品牌之间展开,开发节油重型卡车已成为国内该类企业当前的主流产品。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史记》、《汉书》、《后汉书》与《三国志》被称作前四史,它们与《资治通鉴》一样都是被称为“正史”的二十四史的组成部分。
B.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与《水浒传》、《西游记》等书都是古典白话小说的典范。
C.乐府本是汉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后来成为诗体名称,宋元以后有时将词、曲也称为乐府。
D.“风雅”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儒家诗论把“风”种游戏开拓艺术视野,加深对它的理解。人类冠军与分析机器的共生将把象棋带到远远超出费舍尔和卡斯帕罗夫止步的地方。
“深蓝”的胜利对于人类社会整体意味着什么?象棋是高度人为的消遣,并不比天体物理学或者洞穴学与大多数人有更大的关系。但是,在“深蓝”对于棋手的冲击和计算机网络对于普通百姓的冲击之间存在着强烈有效的类似之处。对“雅”列为“诗经六义”的两类。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深蓝”的胜利意味着什么?
(美)戴 森
1997年5月,人类的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被软件程序“深蓝”击败,这一事件对于那些熟悉计算机发展步伐的人们来说不算什么惊奇。然而,我们一定会对卡斯帕罗夫的失败感到伤心。人类大师是个艺术家,在棋盘上创造走棋的模式,艺术家被机器击败是真正的悲剧,它被公众视为是一个历史性事件。
卡斯帕罗夫突如其来的失败更伤害了人类的自尊。卡斯帕罗夫进入赛场时自信十足,走出赛场时疲劳沮丧。比赛应当安排得像1972年鲍比·费舍尔和鲍里斯·司帕斯基的历史性比赛那样。那是由二十一局棋组成的一系列比赛,让两位棋手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彼此的优势和弱点,从暂时的挫折中恢复过来,从彼此的错误中学习。这是一场公平的比赛,双方都有机会做到最好。相反,1997年卡斯帕罗夫与“深蓝”之间的战斗太过仓促,总共才有六局棋。
卡斯帕罗夫因单独一局棋的失败而士气低落,没有时间恢复过来。“深蓝”有接口进入由卡斯帕罗夫多年来所下的棋局组成的数据库,而卡斯帕罗夫则只能接触“深蓝”与他下的那几盘棋。我们可以期望在人类冠军与机器之间的下一次比赛会像1972年的那次一样。
机器的胜利将不意味着象棋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终结。从长期看来,象棋艺术将会被“深蓝”的继承者所丰富。将会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比赛:一些只为人类举办,一些只为机器举办,一些为得到机器协助的人类举办。这三种类型将为这
于人类社会整体来说,个别的机器或者像“深蓝”这样的个别程序没有什么威胁。对于人类尊严和我们制度的自主性的威胁来自小机器在我们家庭和办公室里的泛滥,再加上由电话线和光缆组成的不可思议的网络。这些小机器把我们五岁大的孙儿、孙女变成了电脑迷,把我们的公司经理变成了电脑界面。互联网和万维网正在渗进我们的社会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全世界的一般公民既不能逃避也不能控制网络的迅猛发展。当然,今天的网络还处在萌芽状态,但注定要长成成熟的结构,其威力是我们还想像不到的。卡斯帕罗夫的失败是我们将要置身其中的人类处境的一个隐喻,如果我们让自己被网络的发展蒙蔽了双眼的话。
另一方面,我所设想的象棋的光明未来,是人的技艺与计算机威力同以一种创造性共生的状态一起进化,也是对于人类社会在网络世界中的未来可能进化的一个隐喻。在过去,进化总是由竞争与共生之间的平衡改变所驱动,在未来必定也是如此。我们作为人类的任务就是保持平衡的均势。今天,这一平衡已经失去控制,严重倾斜了。
网络驱使我们进入了一个进行生死之争的世界,我们中的许多人发现这一世界是毁灭性的,网络强加的文化和经济张力令我们感到无力抗拒。作为网络赖以生存的机器和方案的创造者,我们有能力理解网络,也有能力影响它们的功能。我们有责任让网络服务于社会公正和人类自由的利益。进化的游戏,就像象棋游戏一样,在未来将由人类和机器一起来玩。电脑空间的景色给我们提供了与棋盘的景色一样的发挥艺术创造力的机会。
7.“深蓝”的胜利给了人类怎样的警醒和启发?请选出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 )
A.计算机的发展正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威胁,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
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C.卡斯帕罗夫与“深蓝”之间的比赛是不公平的,公平的比赛才能使双方做到最
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好。
D.我们要设计出公正合理的象棋游戏,让网络服务于社会公正和人类自由的利益。 还归,誓天不相负!”
B.象棋艺术将会被“深蓝”的继承者丰富和垄断,对此,人类要有应对的措施。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深蓝”击败了人类象棋冠军,艺术家被机器击败,令人类的自尊受到伤害,
这被公众视为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 B.人类象棋冠军与“深蓝”的第一次较量,严格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时间仓促,
局数过少,彼此了解的程度不平衡。
C.计算机或像“深蓝”这样的程序正渗进我们的社会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并不存在威胁。
D.人类有能力使机器为社会公正和人类自由的利益服务,因为我们是机器和程序的创造者,有能力影响它们的功能。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机器的胜利将不意味着象棋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终结”理由的一项是( )
A.象棋艺术将会为“深蓝”的继承者所丰富并且拓展其艺术视野。 B.个别的机器或像“深蓝”这样的个别程序对人类没有什么威胁。 C.人类的技艺与计算机威力同以一种创造性共生的状态一起进化。 D.人类有能力理解计算机,象棋在未来将由人类和机器一起来玩。 三、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10-12题。(9分)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10.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堪母驱使 不堪:不能胜任 B.誓天不相负 相:相互
C.感君区区怀 区区:真情深挚 D.性行暴如雷 性行:性情 1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既.若见录 既.克,公问其故 B.且.暂还家去 年且.九十 C.小姑始.扶床 始.而不解,继而恍然 D.不久当.归还 何当.共剪西窗烛12.下面对选文有关内容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部分主要写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离情别绪,二人分手之际,依依惜别。 B.一段详写刘兰芝离家时的打扮,运用夸张性的铺排手法,显现她的美丽奢华。C.兰芝是一位谦逊、通情达理之人,在被婆婆无理休回家时,仍能显现她的美好品德。
D.“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既写出夫妻恩爱,又增强了抒情性,此景令人同情、愤慨。
第Ⅱ卷(共84分)
四、(1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分)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4分)
夏 意 宋·苏舜钦 别院①深深夏簟②清③,石榴开遍透帘④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⑤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②夏簟(diàn):夏天的竹席。③清:清凉。④透帘:穿透帘子。⑤觉(jué ):睡醒。 (1) 这首诗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试简说之。(3分) (2) 从全诗看,诗人的“夏意”是什么?(1分) 15.补写出下面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采薇》) (2) , 。不见复关,泣涕连连。 (《诗经•氓》) (3)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 ,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古 藤 王剑冰 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
它的仙气也未可知。《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经常在山谷之中健行如飞。传说武则天曾遣使
召见她去宫中,入京的途中何仙姑突然失踪。之后百日生仙。这之后还有人为吕洞宾与何仙姑罩上了感情色彩。说何仙姑成仙返回家乡,在家庙的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欣然而往,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叉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丢掉拐杖去追何仙姑。于是,仙姑的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变成了支撑古藤的大树。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我仍然会恍惚间把这藤想成是何仙姑长长的六条头发。
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 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 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没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
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
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因也就想到,一位90高龄书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17.文章叙述了何仙姑与吕洞宾的传说和年老女人生子的故事,各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住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16.联系上下文,说说“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我”为什么“吃惊”? (4分)
答:
18.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六、语言运用题(4分)
19. 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岭南文化,是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特征是务实世俗、重商远儒、兼容求新。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固有的本土文化,二是南迁的中原文化,三是舶来的域外文化。
答: 七、作文(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山西某大型书市为避免偷窃行为的发生,提醒读者洁身自好,写了这样一条标语:“在摄像头下请保持微笑!”上海某公交公司为提倡市民在公交车上和谐共处,写了这样一条标语:“请让车厢保持微笑!”福建某公园为提醒市民珍爱生命,不随意踩踏草坪,写了这样一条标语:“请允许小草微笑!”
对于“微笑”,你有什么看法或有过怎样深刻的经历?请以“微笑”为话题
写一篇记叙文。
夏意 苏舜钦 翻译篇三
《文言文阅读》
夏意 苏舜钦 翻译篇四
《语文》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 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1)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的基调.
(2)天高地远,四野空旷,江水清澈,月亮倒影其中,显得离人很近.整个场景,因日暮而昏暗,又因月色而清淡.作者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显示出诗人的寂寞孤独,将内心深处的愁绪鲜明地展现出来.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诨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⑪诗的起句中用一“____”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⑫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
⑬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
⑭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①“愁”。
②“山雨欲来风满楼”现在多比喻重大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③描写作为秦汉两代故都的咸阳,如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虫鸟凄鸣的萧条景象。
④我闻咸阳古城久矣,今日东来,所见唯“西风吹渭水”令人产生历史变迁无恨的感慨
三、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完成下题。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1、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____和第三中的____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____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2、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
1、“石榴开遍”和“树阴满地”“清幽”
2、这首诗取题“夏意”,展现的是清幽之境,表现的是内心压抑着痛苦的闲适宁静。
“别院”、“深深”、“清”,诗一开始即构成清幽凉爽的气氛,继之以“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流莺”时一声“渲梁”,无不给人清凉宁谧之感。削籍隐居的诗人内心当是痛苦的,但诗人没有牢骚,对得失荣辱显得很淡泊,但没有牢骚又不等于没有痛苦,清幽之境恰恰反衬着诗人内心压抑着的刺痛,“夏意”“之意”,是值得读者细细揣度的。
阅读理解一 伞
“咔嚓——呼”,一声尖响,一阵冷风骤雨,沉闷拥挤的车厢里激起一片惊呼。原来,后车厢前排那块有裂纹的窗玻璃,在公共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幸好没伤人。
一阵忙乱之后,就听见乘客中有人说:“大清早就触霉头!”“现在乘车啊,真是……”
后门那位理着童花式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脸,一声不吭的站起来,走到玻璃窗前。座位上一对盲人夫妇手握着手,默默坐着,雨水已打湿了他们的脸和前襟。姑娘的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堵住洞口。
车厢里一下子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来。
“对不起,师傅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怪我们……”“姑娘柔气轻声地刚说了一半,一阵狂风把她娇小的身子刮退半步,话也咽了进去。这时,一只大手抓住伞柄,助她往前一顶。只听“咝——”,伞面被尖利的破璃撕开一道口子,伞骨也断了一根,但洞口又封住了。“唷——”在乘客的惋惜声中,姑娘却朝着身边这位四十多岁、面带歉意的大汉感激的笑了,笑得弯了眉毛。
“你去吧,我来!”大汉胸前红字告诉人们,他是一位钢铁工人。他的声音也像金属撞击一样铿锵有力。
姑娘又去忙着招呼售票,只是声音更甜更亮。
“玻璃窗修好了?”盲人夫妇问。
“雨停了。”大汉回答。
“那就好。”
乘客们都善意的笑了,车厢里显得格外温暖。
“你 公共汽车又驶过两站。大汉身边一位正在背外语的小伙子突然伸出手说:
该下车了,交给我吧!”“你怎么知道?”“咱们都是老乘客了。”“那,哈哈……”
又过了两站,小伙子也要下车了,一位女同志刚想接过来,可是伞柄却被一个面皮白白的学生急忙抢了过去。周围的人又笑了。
一站又一站,一人又一人。伞柄被众人握得暖烘烘的。这暖意不断传给后来
者,也传给了车厢里的每一个人。(选自小小说《伞》)
1.本文运用的叙述方法是_____________
2.本文以___________为线索,记叙了在冷风骤雨的天气里,公共汽车车厢玻璃破了以后,售票员和乘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3.“大汉”“面带歉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姑娘却朝“大汉”“感激的笑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中画线部分,想一想:“大汉”为什么要“欺骗”盲人夫妇,乘客们为什么又“都善意的笑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情节,可以分为“震飞玻璃”→“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6.联系全文,可见文章结尾处的“暖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顺叙。 2、伞。 3、用伞堵住破窗。
4、把姑娘的伞弄破了。大汉帮助她用伞把破窗堵住了。
5、因为大汉“欺骗”盲人夫妇是善意的,他怕盲人夫妇知道实情后内心不安;而乘客们也理解大汉的用意,故而善意的笑了。
6、堵住洞口。传下暖意。 7、人与人之间友爱互助的关系。
阅读理解二
品茶
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物。饮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事。
在一间陈设简单、干净、空旷的小屋里饮茶是最好的。华贵、复杂的房间里
不宜饮茶,那高大、贵重的东西在茶面前摆谱、显阔,茶的自然气息就被埋没了。
饮茶的时候,心情越平淡越好。心情平淡的人,才能感受茶带来的宁静和清新。
每一片绿叶都在高山深谷里浴过风雨云雾,听过鸟声虫鸣。简单的叶子,却有着绝不简单的经历。但它们是沉默的,在滚烫的水里它们并不发出惊叫,接受了这过于热烈的邀请,它们慢慢吐露出纯洁而芳香的情愫。
此刻的杯子里漾出碧绿和淡淡的清香。在这个时候,茶是最香的,但在这个时候,我常常感到不忍:茶的一生,就这样了结了么?我想起人生的种种细节,想起那些珍藏在细节里的眼泪、微笑、期待和感动。茶的一生是怎样的呢?就这么喝下去,茶的一生就这么终结。
于是,我默默向茶感恩,向生活和大自然的每一个细节感恩。向云雾中采茶的那双小手感恩——那是我的妹妹,在鸟声和微风里站着,她伸出手,和着露水采下了一生中最纯洁的瞬间,采下了天空中渐渐呈现的一角蔚蓝,然后,她哼着
一首险些失传的民间小调,将满捧的绿色盛进竹篮,盛进别人的生活和日子,盛进我的日子。此刻我的杯子里,那浮动的叶片上,印满她的手纹。
我喝下茶水,接受了感人的馈赠。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不止停留于物品的色、香、味、形,而是联想到物品不平凡的来历及其蕴含的艰辛、忍辱、牺牲等等内涵,那我们与这些物品相遇,就
是与生命和命运遭遇,它们就不仅进入了我们的身体,而且深入了我们的灵魂。
世界不只是一堆物,世界更是一个比物更丰富、更恒久、也更惊心动魄的精神过程。我们透过物的“物性”,看到的是更其深广和神秘的“神性”。一件物到达我们面前,它不仅吁请我们感受它自身,而且期待我们体悟与它关联的一切。
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它更是一种有意味的东西。饮茶,就不只是为解渴和去乏,更是要感受在茶的氛围里所呈现的境界、情调和韵味,有时要达到一种智慧和觉悟。
由茶可以推想到树。树是一种意境,一种生命的境界——树根在深深的地下展开着纠结着,生命的明亮部分往往由其幽暗乃至苦难的根基所营养,由此才有树冠,那巍峨葱茏的生命高峰。
人的一生要喝多少茶,茶里的香味、甘味、涩味、苦味、意味、禅味,我们能品出多少?从第一杯茶到最后一杯茶,由浓郁到平淡,由浅尝到深品,永远有品头,永远品不到尽头。
1.如何理解文章开头所说:“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物。饮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事。”?
2.文章第6段插入了对“我的妹妹”采茶的描述,主要有什么作用?
3.“我们透过物的„物性‟,看到的是更其深广的„神性‟”这句话所说的“物性”和“神性”分别指什么?
4、在本文作者看来,茶和人生有哪些相似之处?请分条列举。
(六)1.①茶生长于远离尘嚣的高山深谷中,叶子简单,颜色单一。②茶香是淡淡的。③喝茶要在简单、干净的屋子里。④喝茶时的心情应是平淡的。(共4分。每点1分)
2.①简单、朴素的茶中有着不平凡的经历(或突出茶这一美物来历之不凡)。②引出要向生活和大自然感恩这一主旨。(共4分。每点2分)
3.①物性指事物的外观特点以及内部特性。②神性指事物不平凡的来历和它们蕴含的艰辛、忍辱、牺牲等等内涵,惊心动魄的精神过程。(共4分。每点2分)
4.①朴素单薄的人生是最美的,犹如茶一样。②茶中有香味、甘味、涩味、苦味、意味,正如人生有苦有甜,有明亮辉煌也有暗淡朴素。③茶的生长要经历许多风雨云雾,人生也是如此,也要经受许多艰辛、磨难等。(共6分。每点2分)
文言文一
范滂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
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后诏三府掾属③举谣言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
⑥劾猥⑤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⑦哉! 以会日⑧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
显戮。”吏不能诘。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
⑨,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⑩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 .【注】①汝南征羌:郡县名。 ②厉:磨练。 ③掾属:下属的官。 ④谣言:
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 ⑤猥:众多。 ⑥叨秽:贪污腐败。 ⑦简札:
指奏章。 ⑧会日:指三公会议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⑨
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 ⑩塞:消弭,平息。
1.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会日迫促”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以土砾凸者为丘 B. 以其境过清
C.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 俯身倾耳以请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
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
B. 因为弹劾人数过多,范滂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
凛然地表示如检举失实,甘愿接受死刑。
C. 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
豪。
D. 建宁二年,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道和县令郭揖的行为表现了对
范滂的无比敬仰。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⑪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⑫疑有私故 ..⑬即自诣狱 ⑭引与俱亡 .4.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⑪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2分)
⑫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2分)
(三)范滂
1.(2分)B(因为)
2.(2分)C(并非主动揭发,而是受诏奉命。)
3.(4分)①情绪激昂的样子 ②原因,缘故 ③到,到„„去 ④逃跑(每个1分)
4.(4分)⑪等他到冀州境内后,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自动辞
官而去。(2分)(臧污、望风、解印绶)⑫我检举的,如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深深
地
祸害百姓的人,(我)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3分)(举、自、奸暴、岂、
以、
污)
[译文]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从小砥砺清高的名节,为州里人所推服,被举荐为孝廉。
当时冀州发生饥荒,盗贼四起,于是以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去查明情况。范滂走马上任,
夏意 苏舜钦 翻译篇五
《高一寒假作业》
一.选择题(3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百舸争流 kě 巷道 hàng 河畔...pàn 偏袒.tàn
B.自怨自艾ài 惆帐 chàng 攒射cuán 酝酿....niàng
C.博闻强记qiáng 解剖髅kū ..pàn 婆娑.shā 骷.
D.妄自菲薄ào 寥廓.bó 浸渍.zì 桀骜..ku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招摇过市 缥浮 屠戮无辜 褴褛
B. 力挽狂澜 启承转合 执拗 精焊
C.柔声细语 回溯 嬉皮笑脸 作揖
D.悄无生息 款待 扭转乾坤 炕凳
3.下列各句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1)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 高的十个作品的。
(2)艾青把这个深厚的感情 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3)在抗癌明星座谈会上张老汉很自豪地说:“ 得病几十年了,我的
身子骨还很硬朗。”
A.品味 灌注 虽说 B.品味 灌注 虽说
C.品味 贯注 即便 D.品味 贯注 虽然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环球音乐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张松辉也特地致赠一座非常晶莹剔透的琉璃....
牛“丰藏”,期待属牛的张学友今年平安。 B.中饱私囊要挖空心思,为了防止东窗事发还要殚精竭虑。这样不仅很累,....影响身心健康,还难免会招致牢狱之灾。 C.《答问》所答非《周刊》之所问。为便于日后所议,特收存太平洋之《答问》。立此存照,奇文共赏。以免日后所议无据。 ....D.昨日上午,本报记者赶赴事发地点进行探访,详尽的调查结果表明,这
起骇人听闻的“狗吃人”事件纯属谣言。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虽然中国女队有多场比赛从单局比分上看赢得并不轻松,但是整个尤伯杯
赛事打下来一场未失、只丢两局的骄人成绩,足以证明在国际羽联新的21分
赛制下已经领跑世界。
B.多柳的长安啊,宫墙何其高!而一代代文人,都将自己的一生,在这墙外
打了个死结。
C.10架参加表演的阿尔法喷气机是昨天上午11时从香港飞抵珠海机场的。
机身上喷有法国国旗红、白、蓝三色的“阿尔法”依次按编号停放在停机坪上。
D.旅游胜地那绿如屏风的青山,潺潺的流水以及油画般的景致,把游人带入
迷人的天地。
大气环流
任何行星上,只要其上空与大气,就应该有大气环流。何谓大气环流?就
是行星大气一方面从太阳电磁辐射中接收热量,一方面把自身的部分热量发射到
行星际空间。在“收”与“发”的过程中,一些区域常年温度高,气压低,形成
气压低,另一些地区常年温度低,气压高,形成高气压。气压的高低不同,导致
大范围的大气流动,这就是大气环流。
地球上有三种环流。首先是信风,就是地球低纬度地区的一种大气环流。
它相当稳定,按时前来,决不轻易失信,因此叫作信风。古代商人利用 它推动
风帆飘洋过海,从事贸易活动,因此又称贸易风。除了信风,在南、北两半球的
大气中各有两个环流圈,分别位于中纬度地区和两极地区。此外,在地球对流u
层上层或平流层内还有强而窄的气流(称为急流),对整个大气环流起发动机作
用,将低纬度地区的暖流空气推向高纬度,将两级地区的冷空气想向低纬度地区
输送。
这三种环流在火星上都有。不过,太阳辐射在火星表面造成的响应与地球
不同,火星表面上夏季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而在夏季半球(即处于夏季的半球)
的热带和亚热带,因此火星上夏季环流圈不是像在地球上那样分布在赤道两边。
此外,火星大气里还有两种特有的环流。一是热潮风,它由火星上的昼夜温差驱
动,沿火星天空中太阳运动的方向传播。二是“凝致流动”,是二氧化碳季节性
凝结形成。在火星冬季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二氧化碳会冻结成干冰。这样,火星
冬季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气压就比别处低。高气压地区的大气向低气压地区流动,
就形成一股强劲的环流,将热量和质量向极冠区转移。这股环流就是“凝致流动”。
在金星上虽然没有像地球、火星上那样的环流,但大气中有从东向西流动
的高的速大风,风速由行星表面向上逐渐增加,表面风速为每秒1米,云顶风速
可达每秒100米。以每秒100米速度前进,4天可以环绕金星一周,所以此风被
称为“四日风”。四日风的能源是什么?是怎样产生的?至今还是谜。
6.下列有关“大气环流”成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星上的大气由于不同地区气压的高低不同,而导致的大范围的大气流动。
B.行星大气在接收和发射热量过程中,造成不同区域常年温度高低不同,而导
致气压的高低不同,最后形成大气的流动。
C.地球上的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内有强而窄的气流,它将低纬度地区的热空气
推向高纬度,将两极地区的冷空气向低纬度地区输送。
D.火星上夏季环流圈不是像在地球上那样分布在赤道两边,是因为太阳辐射在
火星表面造成的夏季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而在夏季半球(即处于夏季的半球)
的热带和亚热带。
7.下列关于地球上三种大气环流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信风,就是地球低纬度地区的一种大气环流。它相当稳定,按时前来,决不
轻易失信,因此叫做信反而信风。
B.地球南北两半球的大气中有两个环流圈,分别位于中纬度地区和两极地区。
C.古代商人利用地球低纬度地区的大气环流推动风帆漂洋过海,从事贸易活
动,决不轻易失信,因此又称贸易风。
D.急流是地球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的强而窄的气流,它对整个大气环流起发动
机的作用。
8.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行星上,只要其上空有大气,就应该有大气环流。
B.地球上有三种环流:地球低纬度地区的信风、南北两半球大气中rife的四
个环流和地球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内的急流。
C.在金星上虽然没有环流,但大气中有从东到西流动的高速大风,风速由行星
表面向上逐渐增加。
D.金星大气中的云顶风速可达每秒100米,4天可以环绕金星一周,因此它被
称为“四日风”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①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博士。
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
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缙绅侧目。未日:“此国家安
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事中,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
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
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臣之所忧,不
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
“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
切,上变色日:“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
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监信州酒。遇赦,得自便还
里。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京罪,执诣阙,瓘
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日:“祸福死
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罐党停官。
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母忧,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
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日:“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
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
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
注:①辟雍:太学名。 ②宦寺:宦官。 ②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亟窜之远方 窜:放逐 .
B.留以旌直臣 旌:表彰 .
C.遂坐瑾党停官 .
D.安得此不详语 .坐:因犯„„罪 详:详细
(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 .A. 死易不义耶 岂可以.
已而诏下,悉如其言 C. .
子正汇从学 与禾相好,遣其.此国家安危之本也 .B. ,知舒州 久之.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D. .谮之 贯怒,归而.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的一组是( )
①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②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③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④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
⑤辞益坚,日:“宁饿死。” ⑥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
不受。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
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委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
明他有先见之明。
B.童贯、黄经臣、卢航狼狈为奸,权倾朝野,士大夫都敢怒不敢言,陈禾
挺身而出,先上书弹劾童贯,又裤劾黄经臣,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国家
危害严重。
C.陈禾冒死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然而
陈禾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将
他贬谪到外地。
D.王黼刚刚执掌大权时,陈禾对他十分鄙视,说,怎么能在王黼门下听候
调遣,于是一再坚决要求辞官,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
第Ⅱ卷(114分)
13.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3分)
译文:
(2)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3分)
译文:
(3)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
方。”(4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1--2题(8分)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萤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
《夏意》做于此时。
(1)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
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 和第三句中的 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
生活环境的 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3分)
(2)你认为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分)
15.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8分)
(1)山不大厌高, 。 ,天下归心。(曹
操《短歌行》)
(2) ,凌万顷之茫然。 ,而
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3)仰观宇宙之大, , ,足以极
视听之娱。(王羲之《兰亭集序》)
(4)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
。(朱自清《荷塘月色》)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18分)
桐花和柿
杨彦
我怀念桐花。
春天,我漫步在林间山道中,最爱的是洁白的桐花。因为它不但显出大自然的美,而且还令我产生许多遐想,和对往昔的追念。
那是一丛丛洁白的桐花,过去常常开在公路的山道两旁,汽车在山谷中爬坡而上,首先映入眼帘中,是那一片的洁白,它比火还耀眼,我会突然从心中说:“又是春天了!”一年四季都在城市工作,忙得感不到季节变化的人,在这充满清新气息的山野,突然见到大片桐花,这种喜悦和感慨是难以形容的。所以,桐花常常令我产生许多遐想。但是,它更多的是令我对往事的怀念。在十年动乱的年代,我被关在一间工厂做“牛鬼”,被强迫劳动,天未亮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扫净工厂厂区。这间工厂靠着一座山,四周有许多桐树,每天都落下许多桐花,它散落在空旷地和道路中。朝阳未出,天还很暗,我就穿着一件厚衣裳,“沙沙”地从高处扫往低处。花沾着露水还是很美的,白得令人悲伤,一堆堆地往洼地扫去。一天一天地扫到不见桐花落,第二年又是一天一天地扫到不见桐花落。 桐花在我心中是一朵洁白而又凄凉的花,它叫我咀嚼着苦难的往事。
然而我更喜爱的是秋天暗红的柿树。它像一个壮实的汉子站在山间,脸色微红,充满丰收的喜悦。它殷红色的果实是饱满的,累累地垂在枝头,沉甸甸的招人喜爱;它肥大的叶经过风霜以后,也叶叶金红,像火苗一样生动,美丽。 在春天和秋天的山道上,我常常怀着桐花的忧伤,也激动于柿树的喜悦。柿树,常常是给人以奉献。唐代有书云:“柿,一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它有上百甚至三百年的树龄,它是质地坚硬的木材,它夏日生出成片的绿阴,它的霜叶随着节气从暗红变成鲜红,令人注目,而它的果实过去常常是供养幼儿和老人的。父亲常常对我说:“你是吃柿饼饭长大的。”我也常常对我的女儿说:“你是吃柿饼饭长大的。”但后来者不都是这样了,他们不懂得柿饼为何物,因为他(她)们是吃牛奶或昂贵的“力多精”长大的!但是,我想吃“力多精”的不见得个个聪明,吃柿饼饭的也不见得是愚蠢,到底是时代不同了。而柿饼,老年人还是要吃,据说它的营养高,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它给人间的是一种奉献。
如今人生的晚秋已快来临,我应像一棵柿树。
16.桐花具有哪些特征?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桐花的洁白的颜色?(4分) 答:
(1)
(2)
17.文中穿插父亲对“我”和“我”对女儿的话,其作用是:(6分) 答:
(1)
(2)
18.桐树的开花与柿树的结果处在不同的季节,作者把他们放在一起来写,它们之间必有所联系,也有所象征,请分析其联系及象征意义。(4分)
答:
夏意 苏舜钦 翻译篇六
《苏舜钦《夏意》高考诗歌精读》
苏舜钦《夏意》赏析
古诗鉴赏
1222 1014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赏析
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竹席。“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承上,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此诗第三句正由陶诗化出,谓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南朝王籍诗云:“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维《辛夷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末句意境正与二诗相类。
点评
此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颸拂面之感。 诗的表现手法尚有三点可注意:
笔致轻巧空灵:写庭院,落墨在深深别院;写榴花,则施以帷帘;写绿树,从清阴看出;写黄莺,从啼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结构自然工巧:诗写昼寝,前三句实际上是入睡前的情景,但直至末句才以“梦觉”字挑明,并续写觉后之情景。看似不续,其实前三句清幽朦胧的气氛句句都是铺垫,而“日当午”一语更先埋下昼寝的伏线,待末句挑明,便觉悄然入梦,骤然而醒,风调活泼可喜,避免了质直之病。
风格清而不弱。唐代常建的《破山寺后院》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形象与此诗一二句相似,但常诗写出世之想,寂灭之感,而此诗给人的
印象是洒脱不羁。欧阳修称舜钦“雄豪放肆”(《祭苏子美文》),故虽同写清景,却能寓流丽俊爽于清邃幽远之中,清而不弱,逸气流转,于王、孟家数外别树一格。
夏意 苏舜钦 翻译篇七
《2013高考模拟语文》
夏意 苏舜钦 翻译篇八
《月考试题》
1
材料二 北京大学的保安甘相伟,来自湖北农村,他通过艰苦努力考上了北大中文系,并出版了个人专著《站着上北大》。
材料三 佳木斯第十九中学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客车失控冲向学生的瞬间,奋不
顾身去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轮下。
材料四 “飞人”刘翔走出北京奥运会因伤退赛的低谷,不断创造佳绩。在2012
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的比赛中,以12秒87的成绩强势夺冠,再回巅峰。 材料五 山西师范大学学生孟佩杰,七八岁时就担当起照料母亲的重任,后来又带
着母亲去上学,这个“久病床前有孝女”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1)上面是某同学为“用青春谱写爱的赞歌”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
主题的三则材料是 、 、 。(1分) (2)下面是一段青春励志宣言,请你仿照加点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青春的岁月不会一帆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拓......................
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或许青春的 , 但我们 。(2分) (3)下面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请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2分)
及时雨神行太保,黑旋风展浪里白条。《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朝代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小说。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20分)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二、 阅读与鉴赏(40分)
(一)古诗阅读鉴赏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①簟(diàn):竹席。②觉(jiào):睡醒。
8.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2
9.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4分)
①吴广素爱人 素: ②比至陈 比:③使公即恒楚将 将: ④恒楚亡在泽中 亡: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8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
②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
③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
11.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答:
12.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答:
(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6分)
谈耐心
④如何能做到遇事有耐心?我想,冷静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是至关重要的。冷静的心态能让你对事物有最理性的认识,它能帮助你在正确的时间里作出正确的决定:弱小时韬光养晦,强大时乘胜追击。而坚定的信念能将你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一个方向,能让你目标恒定,坚定自己的步伐,不到最后,决不言败。就像《士兵突击》中的主人公许三多,虽然先天条件并不优越,但在“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支撑下,默默工作,坚韧执著,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⑤耐心,是一种坚韧,一种积累,更是一种信心和勇气。只要我们能对工作投以热情,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抱以耐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就能架起一座通往成功的桥梁,实现自己的雄心抱负。
(选自《解放军日报》 2011.12.22,有删改)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4分)
李少春
①《易经》中有这样一句卦辞:“潜龙勿用。”其引申的含义是,当自己处于弱小时,须藏锋守拙,隐忍待机,不可轻举妄动。其实,无论做大事还是小事,都要有长久的耐心。如果产生急躁的情绪,往往就会跌入失败的深渊。
②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当年携灭楚霸王项羽的余威去攻击匈奴,认为这样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边患。孰料,此时由于自身力量不够强大却偏要挑战强敌,令自己深陷“白登之围”,险些成为阶下囚。第一次把中国人的足迹留在茫茫太空的英雄航天员翟志刚,曾先后落选“神五”和“神六”的载人发射,与飞天梦想失之交臂。然而他却毫不气馁,而是拿出更加刻苦的劲头训练,耐心等待时机到来,终于在42岁那年一飞冲天,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 ③做到耐心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些年轻人,虽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也不缺乏“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抱负,但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就会失去耐心,变得不冷静。不冷静就会冲动,冲动之后难免会犯错误,使实现雄心的道路变得艰难。再比如,有的“新官”上任伊始,想踢好头三脚,烧好三把火。孰料,情况不明,仓促出手就会漏洞百出,给以后工作造成被动„„以上种种,都应了一句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3
14.第②段运用 和 两种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观点。(4分) 15.请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结构(4分)。
16.请把第④段画线部分改成于“目标恒定”结构类型一致的四字短语,并说明这样改的好处。(4分) (1)改写:(3分) (2) 好处:(1分)
三、 写作(50分)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
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夏意 苏舜钦 翻译篇九
《语文模拟试卷(八)》
语文模拟试卷(八)
时量: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按要求答题(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踌躇(chú) 眼睑(1iǎn) 锲而不舍(qiâ) ...
B.归省(xǐng) 抽搐(chù) 义愤填膺(yīng) ...
C.酝酿(1iàng) 蹒跚(pán) 气冲斗牛(dǒu) ...
D.剽悍(piāo) 阴霾(mái) 面面相觑(xù) ...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胸襟 正经危坐 狡辩 明辨是非 B.任凭 忍劳忍怨 脉搏 博学多识
C.笨拙 相形见绌 憔悴 出类拔萃 D.讴歌 呕心沥血 毕竟 锋芒必露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她_______不住内心的喜悦,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更加炯炯有神。
②人民法院经审议,认定该裁决_______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应当予以撤销。 ③开展信息服务工作,既要考虑服务质量,也要考虑经济_______。
A.掩盖 违反 效益 B.掩饰 违反 效率
C.掩饰 违背 效益 D.掩盖 违背 效率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
A.经过大家的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B.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C.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
D.即使一直没有试验成功,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
5.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旬。 (6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诗经》)
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感激生活对我们的厚爱。我们没有捕鱼耕种,却能品尝到美味佳肴;_______ ,______________。
7.综合探究。(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4分)
阅读下列名著语段,写出每个语段中小主人公的名字,并指出丙段出自哪部名著。
【甲】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饭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迷,讲故事。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使我吃惊,也将祖母讲着的话打断了,另讲猫的故事了——
【乙】他骑着它,在田间的大路上飞驰,见前面有其他孩子,就将车铃按得丁零零一路响。孩子们回头一看,就闪到一边。胆小怕轧的,就赶紧跳到地里。他骑着车,呼啦一声过去了,那几个孩子就会嗷嗷叫着,一路在后面追赶。
【丙】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
二、阅读与赏析(27、28小题每题1分,其它每小题2分,共38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酸碱食品与健康
①如果测定人体的血液,就会发现它永远是中性偏一点碱。可是人类每天吃的食品以酸
味为多,碱味食品却几乎没有,为什么人体环境反而是偏碱的呢?
②柠檬等水果虽然有非常强的酸味,但是它们的酸味来自于柠檬酸。柠檬酸在人体内
可以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的二氧化碳是酸性的,但它通过呼吸作用被送出体外,实际上并不会明显增加人体的酸度。同时,柠檬等水果富含钾、镁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碱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可以让身体偏向碱性。所以,酸味极强的柠檬实际上却是一种典型的“碱性食品”。
③如果分析肉类在人体内的代谢,就会发现它与柠檬的情况正好相反。肉类富含磷、硫
等非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酸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形成酸根离子,从而让身体偏向酸性。所以,肉类都是“酸性食品”,尽管它们吃起来一点酸味也没有。
④总的来说,鱼、肉、蛋、海鲜、精米白面以及碳酸饮料都是酸性食品,而蔬菜、水果、
海藻、薯类、豆类以及茶叶都属于碱性食品。
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的
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肾可以调节离子的排出比例,肺也可以调节二氧化碳的呼出量。此外,人体还有一个巨大的碱性元素备用库——那便是骨骼。如果成酸元素过多,难以靠缓冲机制来调整,身体就会从骨骼中动用钙、镁等成碱元素来中和酸性元素,维持体液正常的酸碱度。
⑥然而,人体的调节机制虽然精密而有效,却总有一个能力的限度。如果成酸元素过多,
超出了人体调节的能力限度,就容易引起人体生理上的酸碱平衡失调。
⑦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问题是酸性食品摄取过多。长期如此,便会过多消耗骨骼中的钙
库存,引起钙的加速流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龋齿和近视。如果长期处于酸碱食物失调的状态,形成“酸性体质”,还会使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9、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告诉了我们酸碱食品与健康有什么关系?
答:
10、阅读文章②③段,给“碱性食品”或“酸性食品”下一个定义。
答: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选一词作答即可)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的缓..
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 ..
答:
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文,给现代人在饮食习惯方面提一些良好的建议。(注意说明理
由,不超过50字)
近年来,一些健康的饮食传统被抛弃:人们不喝茶水,而是改喝可乐;不吃薯类和豆类,
却总是吃精米和白面;很少吃绿叶蔬菜,却吃很多的鱼肉海鲜。
答:
(二)低姿态进入
崔耕和
①你见过打太极拳吗?无论是陈氏还是杨氏,无论是“四十八式”还是“七十二式”,
或弓或曲,轻灵沉稳,势断意连,讲究的是外柔内刚,刚柔相济,天人合一。
②你一定欣赏过不少世界名曲,至少经常听流行歌曲。你是否发现,很少有歌曲是以高
音起奏的,几乎每一首歌曲的过门都是舒缓的低音。只有用低音切入,才会带来歌曲的跌宕起伏、荡气回肠。
③你观摩过中国山水写意画的作画过程吗?当宣纸铺好,构思了然于胸。几乎没有几个
画家会先泼重墨。他们大都先施底色,由浅入深,深浅结合。中国画讲究的是气韵生动,是韵味,是内涵,是层次。同时他们还不忘“留白”,“留白天地宽”、“留白留余韵”。
④以上这些似乎都说明一个道理:做事情最好低姿态进入,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打好基
础,蓄足势头,把事做好。
⑤做人也同理。勾践若抱住“越王”身份不放,只想当年风光,全无卧薪尝胆、当牛做
马的低姿态,是不会灭夫差、平吴国、成霸业的。三国的刘备若无“三顾茅庐”的求贤之举和平时礼贤下士的谦恭姿态,是不会成鼎足大业的。
⑥人的一生要经历千门万坎,千曲百折,所面临的事情不见得件件称心如意.不会件件
量身定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调整我们的姿态、心态,否则就可能碰壁。学会低姿态,该低时就低,绝非懦弱和畏缩,而是人生大智慧,是修身、正身、处世不可缺少的修养和风度。
⑦亚里士多德说:“高标准的目标和低姿态的言行的和谐统一是造就厚重而辉煌人生的
必备条件。”看来低姿态当为生存之态,当为人生常态。唯有“低”才会看得真切,看得生动具体,才可能领悟事物的真谛。低姿态进入并恰当地保持才可能实现所期望的高的结果。
1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4.选文第①~③段以打太极拳、欣赏歌曲、观摩作画开头,有什么好处?
15.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6.选文第⑦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三)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
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节选自
《背影》)
17.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父亲的背影?这位父亲给你的印象怎样?
18.选文中,“我”的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9.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心理?
20.读完《背影》后,你最想对自己的父亲说些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
(一)出师表(节选)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2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 (2)遂许先帝以驱驰 ( ) ....
22.翻译: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3.诸葛亮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重要意义?
(二)读书佐酒
苏子美(苏舜钦)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公深以
为疑,使子弟密觇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读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2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遂满饮一大白 ( ) .
②公闻之 ( ) .
25、翻译下面的句子.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答:
26、结合本文内容评价苏子美其人.
(三)、诗歌赏析: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①簟(diàn):竹席。②觉(jiào):睡醒。 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27、 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心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1分)
28、诗歌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1分)
三、写作(40分)
29、请以“ 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成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②线索清晰,叙事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夏意 苏舜钦 翻译篇十
《盐中 2013初三下第一次月考试卷(语)》
初三语文模拟试卷(2013.05)
(卷面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37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其间千二百里, ▲ ,不以疾也。 (2) ▲ ,江春入旧年。
(3)了却君王天下事, ▲ 。 (4) ▲ ,思而不学则殆。
(5)晴川历历汉阳树, ▲ 。 (6) ▲ ,听取蛙声一片。
(7)古人写诗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的佳句:“ ▲ ,盛必虑衰”与孟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说的是同一个道理;范仲淹《渔家傲》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和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 ▲ ”均显边塞独特风景;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和杜甫《登岳阳楼》中“ ▲ , ▲ ”都展示出洞庭湖雄浑的气势。
2.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答题。(9分) 顺着儒学街往南走,不多远右拐弯,就是南宋丞相陆秀夫的故居了。祠内团团的绿树如烟弥漫,坪间的小花黄的、蓝的、白的素素地绽放。一枚完全风干了的柳叶盘旋piāo( )落在大门外的石狮边上,在春阳里金亮亮的,泛溢出生命完全的辉huáng( ),一如仰止堂上遒劲的“千载孤忠”四个大字,..
一如这祠间气节凛然不可侵犯的主人,在小城人的心中,散发着凝固又 的清香。
——选自张晓惠《瓢城古韵》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piāo( ▲ )落 辉huáng( ▲ )
(2)根据汉字写拼音。(2分) 遒( ▲ )劲 千载( ▲ )孤忠 ..
(3)仿照“祠内团团的绿树如烟弥漫”句式特点,修改划线句子,使之与上句成为整齐的对偶句。(2分)
祠内团团的绿树如烟弥漫, ▲ 。
(4)填入选段空白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
A.不绝如缕 B.无所不至 C. 缕缕不绝 D.络绎不绝
3. 将“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一句还原到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正确的一处是(3分) ( ▲ )
我们为什么活着?(A)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B)“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C)欢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D)
4.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 近年来,美国学习汉语的人数迅速增加。①美国人掀起了学习汉语。②汉语取代法语成为美国第二外语的原因,是因为美国人敏感地意识到中国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
①修改为: ▲ ②修改为: ▲
5. 请从下面提供的名著情节中,任选两个按要求填表。(4分)
名著情节:A.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童年经历痛苦与磨难
B.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仍坚持写作
C.孤独勇士绝望岛遇“星期五”
D.帮助小人国打败邻国的入侵
初三语文试题·第 1 页 共 3 页
6.综合实践活动。(7分) 2013年3月1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作为盐海中学初三(2)班的同学拟举行“身边事、国家事,事事关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2012年11月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语汇并迅速走红。习近平主席在会议讲话中再次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其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此外,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有删改)
3分)
(2)大会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假设你也有机会作为中学生代表发言,你想就中学生普遍关心的什么问题向总理提问?请将你的发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 ▲
二 综合阅读(共53分)
(一)古诗赏析(8分)
【甲】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B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乙】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
②A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簟(diàn):竹席。②觉(jiào) :睡醒。
7.两首诗中都有一个“深”字,请分别说说这两个“深”字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4分)
▲ ▲
8.画线句子A和B在写法上的相同点是什么?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9-12题。(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初三语文试题·第 2 页 共 3 页
①
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
③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
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周敦颐传》)
【注释】①任:推荐。 ②主簿:和下面的“司理参军”都是官名。③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
9.解释加点字意思。(4分)
(1)不蔓不枝 ▲ (2)陶后鲜有闻 ▲ ..
(3)有狱久不决 ▲ (4)有囚法不当死 ▲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句: ▲
②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译句: ▲
▲ 的生活态度。(4分)
12.甲文中的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实则就是周敦颐本人的化身,请结合乙文中的具体事例谈谈周敦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 ▲
(三)阅读文章,回答第13-16题。(14分)
熬住就是一切
张颐武
①我们经常用竞技来比喻人生。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林彪与越南的国防部长武元甲会见时。他告诉武元甲,与美国对抗只有一个字:熬。这一个字的确道出了人生的一种真谛,美国那么强大,和它对抗当然不容易,但因为“熬”住了,最后越南还是赢了美国。但真正熬得住又谈何容易。林彪自己经过了“熬”,成了接班人,最后却到底没“熬”住,闹到“抢班夺权”,遂有温都尔汗的一劫。
② “熬”住其实非常重要。人生中进进退退是寻常事,关键是能够“熬”得住。所谓“熬”就是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有时候就好像龟兔赛跑的那只乌龟,未必跑得快,但“熬”得住,却能笑在最后。
③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曾经看在大阪举行乒乓球世界锦标赛的电视转播,看到中国的刘国正和韩国金泽洙在男子团体赛上异常激烈的比赛,刘国正几乎老是要输,但居然能够九死一生地“熬”下来,也笑到了最后。当然这仅仅是一场比赛,但他旁边的教练蔡振华的经历就更加让我感慨。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蔡振华就是乒乓球运动员,以旋转球拍著名,他能够将球拍在手中飞速旋转,使对方无法知道他两面不同的胶皮,接不住他的球。但那时我们都是另外一位名将郭跃华的球迷。当时蔡振华多是赢不了郭跃华的,后来国际乒联又限制了旋转球拍,蔡振华便黯然退役。那时,郭跃华的辉煌和蔡振华的黯淡恰成对比。
初三语文试题·第 3 页 共 3 页 ①②11.甲文从莲的 ▲ 、 ▲ 、香气、风度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也借此表达了自己
郭退役后开始从商,渐渐淡出了体育界,而蔡振华始终在这一行里“熬”着,直到成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副局长。
④文人的生涯“熬”也不可或缺。我曾经听到一位知名的老学者讲笑话,说他大学时同屋的三个人中,另外两个都才气逼人,他觉得远远在他之上,不过,天妒英才,一个在大学时因失恋自杀,才华还没有表现就死了。另外一个在五十岁就病故了,才华同样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他却身体健康,活到高寿。老先生说:现在几乎没有自己的同代人了,学生或者晚辈自然都捧场。于是乎水涨船高,就是泰斗了。老先生当然是说笑话,但仔细想想也非常有道理。
⑤写小说也是如此。有些人偶尔才华一闪,就再也不见了的,终究难于让人记住。我记得90年代初有位小说家叫薛勇,写都市人的心态写得非常妙,可惜作品不多,后来也不见再有作品问世。而贾平凹和莫言,从出道以来就没有中断写作,作品非常多,让人有了印象。未必他们每本书都写得好,我记得早年贾平凹还曾经被人批评过有粗制滥造的情况,但现在提起中国文学的大家,没有人能够绕过他们。这非常容易理解,在十部书中有两部杰作的概率总比仅仅写两部大得多。
⑥面对中考更是如此。我们
⑦所以我们只能像阿甘那样,在人生的马拉松中“熬”住。诗人里尔克曾说:“挺住就是一切。”但“挺”字没有“熬”那么传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熬住就是一切”。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
(选文有删改)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采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 ▲ 。(3分)
14.把第②段中的“龟兔赛跑”的事例换为“守株待兔”好不好?请简要说说理由。(4分)
▲ ▲
15.把第⑦段中最后一句去掉好不好?为什么?(4分)
▲ ▲
16.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补全第⑥小节,谈谈你对“熬”的理解。(3分)
面对中考更是如此。我们 ▲ ▲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7~20题。(15分)
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
二战期间,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关着一个年轻的小提琴爱好者沙尼克,他被关进集中营已有两年了。两年中,他从未停止“拉”小提琴,虽然没有琴,也没有琴弓。在集中营枯燥乏味而又时刻被死亡窒息的漫长日子里,白天,沙尼克做苦工,到了晚上,等其他的囚犯都睡下了,他将腿从床边垂下来,抬起下巴,双手摆出拉琴的姿势,开始“演奏”舒曼、勃拉姆斯和莫扎特的乐曲。
黑暗中,沙尼克可以“听见”欢快的音符在他周围的空气里跳动……
这天深夜,沙尼克正在忘我地练琴,一群新来的囚犯被关进了他所在的囚室。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一名叫马斯特的囚犯把目光投向沙尼克,从他的眼神里,沙尼克得到了这样的信息:你的小提琴拉得非常动听。是的,沙尼克可以肯定,他从马斯特那里得来的就是这个信息,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却又真的发生了。后来,沙尼克向新来的囚犯打听到,马斯特是一位造诣颇深的犹太籍小提琴演奏家。
沙尼克兴奋不已,多少个日子以来,没有人能够听到他演奏的乐曲,没有人能够与他产生共鸣。如今,马斯特来了,他的知音来了,这是上帝连给他的礼物,第二天晚上熄灯后,沙尼克坐在床边轻声呼唤:马斯特……
没有回音。
初三语文试题·第 4 页 共 3 页 ②①
沙尼克只好放弃了找马斯特交谈的念头。他坐在床边,伸手抬臂,又开始如痴如醉地“演奏”小提琴。他用想象中的琴弓拉了舒曼的一段悠长而跌宕的慢板,接着又突然变成勃拉姆斯的一段快速的回旋曲。他闭上眼睛欣赏着,感受着……当沙尼克睁开眼睛,他已经演奏完了莫扎特的一个短而急促的乐章。突然,沙尼克的手臂停下来了,他发现马斯特正侧卧在床铺上,面向他,闭着双眼,手指随着冥冥之中沙尼克的音乐在床板上轻轻叩着节拍。发觉沙尼克的“演奏”突然停止,马斯特睁开了眼睛,对正看着自己的沙尼克竖起了大拇指。
第三天晚上,马斯特和沙尼克坐在各自的床沿边,两手悬空,一起拉起了科莱利的乐章。他们拉出的音符如同交错在一起的两根玫瑰藤蔓,在结尾的一个音符上盛开出一朵美丽的花。他们一直拉着这个音符,可能比科莱利期望的要长一些;沙尼克和小提琴家都不愿意结束今晚的二重奏。
以后的每天晚上,马斯特和沙尼克都会一齐演奏科莱利的这段乐章,他们陶醉于美妙的音乐中,闭起眼睛享受着他们的二重奏;音乐让他们忘记了这是在纳粹集中营里。
一天晚上.一群纳粹士兵冲进了沙尼克的囚室。凡是被他们念到号码的囚犯,生命都将走到尽头。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充斥着整间囚室。
当最后一个号码念完,坐在床沿的沙尼克突然紧张起来。他记得,最后一个念出的号码正是马斯特的号码!果然,马斯特正慢慢地爬下床。天啊!沙尼克的喉头里发出一丝呻吟,这难得的知音,这上帝赐给我的礼物今晚就要消失了吗?
突然,沙尼克飞快地滑下床铺,站到了还未下床的马斯特身边,伸出双手做了一个拉小捉琴的动作。“留下吧,”沙尼克轻声对马斯特说,“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
马斯特睁大眼睛,摇摇头,正要说什么,沙尼克已经走到了纳粹士兵的面前,缓缓地走出了囚室,走进了黑夜……
不久,苏联军队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小提琴家马斯特幸存了下来。
和平的日子里,马斯特在世界各地举办了无数场音乐会,场场爆满。他的琴声震撼着人们的灵魂,他用琴弦上跳荡的音符讲述着希望、爱和春天,讲述着孩子,讲述着和睦的家庭,讲述着这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
马斯特的每一场音乐会都保留着一个特殊的节目:在骤然昏暗下来的舞台灯光里,他轻轻放下手里的小提琴,慢慢闭上双眼,两臂悬空,激情地“演奏”那段早已渗入他灵魂的科莱利的乐章。
“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他留下来了,此刻他相信,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难友和兄弟沙尼克,正在天堂聆听着他无声的“演奏”……
(选自《意林》,有删改)
【注释】
①奥斯维辛集中营位于波兰加利西亚奥斯维辛附近,主要关押波兰和德国的犹太人,是二战时德国法西斯建立的最大的一个“杀人工厂”。在该集中营内约有400万人惨遭杀戮。
②舒曼(1810—1856),德国音乐家;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键盘乐器演奏家。
③科莱利(1653—1713),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
17.阅读选文后,在下面横线中补全故事情节。(2分)
开端:集中营残酷的生活令人窒息,沙尼克借“拉琴”排遣苦闷。
发展:沙尼克狱中偶遇小提琴家马斯特,二人激情“合奏”,成为知音。
高潮: ▲ 结局:马斯特幸存后,进行世界巡演,每场音乐会都会“演奏”科莱利的乐章
18.选文中的哪些内容能够印证马斯特是一位造诣颇深的小提琴演奏家?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4分)
初三语文试题·第 5 页 共 3 页 ③
上一篇:山居杂颂饶节翻译
下一篇:不足为奇因为所以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