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感悟

| 大学英语三级 |

【www.guakaob.com--大学英语三级】

大学之道感悟篇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有感》

读《大学》有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篇《大学》的开篇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讲的是什么呢?就是《大学》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让高尚的品德得以传扬和彰显。儒家论的是德,以礼治理天下,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世界。所以大学的开篇便要让人向往美好的品德,让大家都学习美德,这是大学这本书的目的之所在。明德就是要明圣贤之德,何为圣贤?孔子曰:“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于其身;躬为匹夫而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如此,则可谓贤人矣。”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大道者,所以变化而凝成万物者也。情性也者,所以理然不然取舍者也。故其事大,配乎天地,参乎日月,杂于云蜺,总要万物,穆穆纯纯,其莫之能循;若天之司,莫之能职;百姓淡然,不知其善。若此,则可谓圣人矣”。历来圣贤屈指可数,所以大学不会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圣贤,而是让我们去向圣贤学习,去学习他们高尚的品德。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讲的是成年人应该学会的东西。可是在当今社会上,由于百家讲坛上某个专家的一句“伪君子不如真小人”之后,这句话就在中国社会上广泛流传开来,小人只要在为非作歹之后,说句“我是真小人,不像某些人表里不一,虚伪”,然后就将做坏事推到了光明磊落的耀眼处。好想他自己做了一件伟大崇高且神圣的事情。就这样,明知道一件事情是不正确的时候,还偏偏去做的真小人倒成了当代人膜拜的对象,在我看来,这正是非明德的表现,一个连是非曲直都分不清楚的人值得现在大家的崇拜么?这就成了明恶德,这是一个成年人应该学习的德行么?再来说这伪君子,何为伪君子?就是那些知道是非功过的人,但是心里却闪过一些阴暗念头的人。人皆有七情六欲,有恶念很正常,如果没有恶念,那也不需要圣人明明德了,因为那已经超脱了人的范畴。清朝的曾国藩,被誉为是中国的最后一位圣人,他每天通过日记不断的反思自己,去批判自己,连一些不容于世的思想都记录下来批判,就这样下来,最后的曾国藩几乎成为了一个完人,但是他却失去了做人的感觉。很多研究他的学者都说,曾国藩最终成为了一块石头,因为他强烈压制住了七情六欲。这种人我想并不是孔子所主张的完人,因为孔子自己也有欲望。人总是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改掉自身的缺点,伪君子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就连那孔子不也是和南子有说不清的时候么?难道这孔子便是伪君

子了?所以说,这明明德便是让人知道真正的高尚的品德,去学习他,改掉自己的恶德,不断的使自己变得新生,即使成不了圣贤,也比那连是非否分不清楚的真小人好得多。这也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的作用之所在。致以良知,行以明德,最终止于至善。有些人会说有至善么?答案是没有的,因为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既然没有那为什么还要去追求呢?这也是大学要教给当代人的一个常识,就是——人不应该停下追求完美的脚步。有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不存在,因为共产社会太完美了,所以对社会主义抱有怀疑的态度,这都是同样的问题。我就有疑问了,人是不能长生不老的,人总要死的,那为什么现在我们都原意活着?为什么不停止呢?一个道理,我们达不到不代表我们不出发。至善很难达到,但是我们也不会放弃去追求真善美的脚步。康德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两样都很难达到,但是都很美丽,所以才能震撼人心。希望大学之道,砥砺整个社会,虽然这不可能,仅仅希望还不够。

大学之道感悟篇二
《大学之道读后感》

《大学》读后感

《大学》这样的一部经典古典佳作,对于我这样的未入道的,又不是什么书香门第的,又总想徘徊在夫子门前的初学者或是门外汉来说,看这书真是有些举步维艰。第一次读实在实不知所曰,只到一半就扔在一边不想再去读了。几日过后在次拿起,坚决的读完了,对其意思依旧是模模糊糊。在网上找到其译文读完后,更让我惊叹,给我一种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之感。

大学这部书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读过、研究过,并有无数感想、评论,都是很一致推崇褒奖,但观点各不相同。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来说,我也有自己的观点,个人肤浅的认为大学之道,讲的既是成人之道,也是儒家“入世”之道,同样也是传入21世纪的古代哲学典籍。

首先很附和前者认为大学之道所讲是成人之道。所谓成人之道我认为是成人之君子非小人尔。如书中首句所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一译文释义: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虽是表面简单深思实则其意宏博大道。

君子这个词在古与今都是被人们看的极高的。也是人们追求目标,向往的境界。我们无从知道君子在古代的真实状况是怎样的。但可以从很多书籍里认识到,在古人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诗经》中如: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在物。《学记》中:故君子至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本书中也更是多次提到君子自不必说。就算是小人也最初也是追求的也是君子,只是为尽然心诚坚持到底。但其也总还是想着当君子,所以也就有了伪装,就是“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

君子明明德,要严于律己,修身养性,就是在穷也是独善其身。书中说,《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君子的态度是“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自我修炼的精神是“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庄重而开朗,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仪表堂堂威严而大方。诚其意,毋自欺。自谦,恶恶臭,好好色。

其次认为大学之道是儒家“入世”之道。儒家文化在孔子的带领下曾繁盛一时,其巨大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儒家儒道思想将“仁”“人本”作为维系整个社会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

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此看到最终的目的是平天下,平天下而福百姓。同时也说了平天下的道理“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这恰好是儒家所提出的为社会为百姓造福的具体的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层次有步骤,在现实意义上说是积极可行的方法。作为现代人面对纷杂的社会,更应该如此积极、开朗、豁达以勉励自己。

第三是古代哲学典籍。细究一下书中的论述,就可以发现里面蕴含了很多现代唯物主义哲学。关于“治国平天下”提出了原理找到了方法论。关于君子与小人论述了原因,分析结果。君子明明德,诚其意,毋自欺,充分认识了内因之于外因的关系及作用。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承认矛盾等。把思维慎密,逻辑鲜明的哲学思想贯穿全文。

总之,《大学》中所囊括所的内容之丰富,所蕴藏的道理之浓厚,非一人两语三言而能详尽。温故而知新,多次读来实有朝闻道、夕死可乎的清爽。

大学之道感悟篇三
《大学之道读后感》

大学之道读后感

篇一:大学之道>读后感

科区看了一下,没想到,有一本书竟是这样的法人深省,虽然虽然4个小时站着读书有点幸苦,可是读有价值的书却好似一种身心的享受,想将其摘些如下:

德雷克·博克在1971年之1991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他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美国大学生取得的进步与本科教育的目标之间的差距。作者得出的结论发人深省。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很多重要的方面都有长获,但是在写作、批判性思维、数理能力和道德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还远未达到期望的水平。多数大学高年级学生认为,他们在外语口语、文化和美学养成,以及准备成为活跃而富有知识的公民方面并未取得长足的进步。总体上看,虽然美国的大学拥有充足的资源、先进的技术和几百门课程,但是它们不敢自信地说,如今的大学生比50年前的学得更多。

德雷克·博克进一步指出,现在很多重要的大学课程都由缺乏经验的教师在担任。虽然已经出现了诸多教学方法,很多教授依然沿袭那些业已证明是低效的教学手段。而在课程改革时,教师们却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教师们讨论得更多的是教学内容,殊不知,对大学生影响更深远的是教学方法。

在本书的结尾,作者就改善大学生的学业水平向大学教师和大学的领导者们提出了若干建议。美国大学取得的成就固然可喜,但作者向教师们提出的批评却是振聋发聩的。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反观我国的高等教育,我们不难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远远不止于这些,那作为一种学习借鉴,我想至少当代的大学生应该从以下方面来提高自己:

一、学会表达(主要是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建议大学在初学中开设写作课和口语实践课。

二、学会思考 。学生应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的精神。

三、培养品德 。

四、培养合格公民 。

五、生活在多元化的校园。

六、为全球化社会做准备 。

七、培养广泛的兴趣 。

八、为职业生涯做准备

我想虽然我们目前的教育是达不到这种要求,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此时我们要做的只是从自身出发,提高自己,这样每个人都进步了,那我们所期待的教育结果也应该是 可以实现的。

篇二:大学之道读后感

昨天晚上终于把已更新的《大学之道》看完了,长长的五卷,一百多章,有时看得我不愿关电脑,可有时也让我厌烦,但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有那么高的点击率。

我想就我看的这些做个记录:林晓这个人是不是有点悬乎呢,在现实生活 中能找到这样的原型吗?但不管找不找得到,我还是很佩服、敬重他的,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漂亮女生为他而受伤呢?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猛将为他而拼命工作呢?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林晓和韩冰之间的爱 情,在现实社会里,能找到几对像他们一样,为了对方等待十几年,虽然段天和方芸的爱 情也很让人感动,可怎么也不会有林晓他们那样的煽人泪下。想想林晓为了追寻韩冰的影子(还有就是完成母亲的遗愿),在事业的巅峰时期毅然引退江湖,走进高考补习班,然后考进楚天大学,并且在楚大低调地学习 、生活 ,开学第一天居然还跑到图书馆的工地上去做苦工。但不管怎么低调,他在各个方面都让人有一种领袖风范,他的意见、建议都很有见地,让人不得不注意他,也让人不得不喜欢他!而在事业方面,他又是一个有想法,敢行动的人,并且很懂得与人交谈,让小女很是佩服!

希望>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最好是林晓能和韩冰在一起,也不枉费他们等了彼此十二年!

篇三:大学之道读后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是指“大人”之学、君子之学。道是指自然、社会规律的大学问,是大智慧之学。这里的道还应该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明德是指人本身所潜在的、天生的良好德性。儒家对于人性的基本判断是主张人本性善的,所以,儒家学者普遍认为一个人天赋中本来就具足良好的品德。在这一点类似于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观点,人人皆有佛性。亲民按照朱熹的说法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不仅要自明其德,还要推己及人,去帮助他人获得良好的品德,亲民还可以理解为友爱他人、亲近他人,这两种解释并无矛盾。止在这里是指达到目标,致善则是指人生的最高目标和境界。

“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致善”被称为“大学”的三纲领。

这一个开头虽然只有不多的几个字,但其含义确是极其深刻和重要的,是《大学》的核心思想所在。

做人的学问和方法在于发现人的天性和本性,人的天性和本性就是符合天人合一的

天道和地道。做人的正确道路不仅仅要自己做符合天地之道的人,还要帮助他人按照天地之道去生活和工作。做人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成为一个道德符合天地之道的人和一个自我完善之人。用道家的道理讲,一个致善的人就是一个道法自然的人和一个清净无为的人。用佛学的道理讲,一个致善的人就是一个摆脱贪、嗔、痴的人和一个彻底觉悟了的人。所以,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思想家在最根本的做人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是具有一致性的。

学习经典的意义决不在于背诵,而在于运用经典中的思想指导人们的人生,使每个人都懂得珍惜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不会虚度年华,更不会无知地堕入地域之中。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一段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但其重要性在于指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就是一个人一定要知道自己最高的人生目标。一个人如果知道了自己的人生最高目标是要道法自然、要善待他人和要彻底觉悟,他就能够最终实现这个目标,从而实现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

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学到逻辑推理的妙用。从经典的学习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古人对于事物的逻辑是有着很深的研究,并达到了非常熟练运用的程度,这一点仍然非常值得我们这些现代人来认真学习。

现实中和历史上的很多人没有成功,甚至会堕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搞懂人生真谛,而虚度了人生。

一个人彻底弄懂了自己的人生远大目标后,他就能够安定自己的心,而不会为外境所迷;一个人的心安定了,他就能够做到心静如平静的海面,在人生旅途上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一个能够做到心静和心净的人自然心态就会变得安稳,这样的人就会远离浮躁;一个心态安稳的人就能够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更加客观地分析与看待世界;一个善于思考和客观分析事物的人最终就一定会达到他的远大目标,就一定会最终实现他的个人理想。任何事物都有本质和细枝末节之分,任何事物也都有其始终,如果一个人能够搞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的结构和层次;如果一个人能够懂得事物的发端和结局;如果一个人能够知道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先后次序,这样的人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懂得大学之道的人了,也可以称为具有大智慧的人了。

认真研读此段,会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人性的弱点和克服人性弱点的方法。现实中的人们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确立自己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因此,多数人在生活中会受到外境及其变化的指引,而随波逐流。这样的人是无法做到安定的,他们也无法做到心静和心净,他们更无法做到心态安稳和慎思远虑。所以,我们看到世上多数人都是终其一生,无所作为,他们只有在人生的终点附近发出无力的呻吟和慨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也是读经典的一大意义和价值所在吧?

人生就是一个人不断克服自己的人性弱点,并通过学习和修身使自己的灵魂得到不断提升和净化的过程,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虽然要经理各种痛苦,但实在是有人生难得

之大乐存在于其中。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个段落里出现了《大学》的八目,这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家对组成这八目的字词并不陌生,但对其深刻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就可能不甚了解了。何以见得?,每个人看一看自己的日常行为举止,再看一看周围人的行为举止,结论不言自明。所以,古人早就指出,言易而行难。

古时候,希望自己具有美德而彰显于世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则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必须先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就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就必须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必须先探求自然、社会和事物的规律性知识。

要想获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事物的规律性知识,人们就需要与事物进行深入而密切的接触,这样才能全面和透彻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属性;人们在了解了自然和社会的基本规律和本质后才能达到意念的真诚;人们在诚意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具有正确的思维和见解;人们具有了正确的观念和价值观后就能够自觉地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人们具有高尚道德修养后就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人们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使每个家庭都和睦和和谐了,一个国家也就得以治理了;当所有的国家都得到了好的治理后,天下也就自然变得太平了。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百姓,都应该以修身为本。

在这里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儒家思想家运用逻辑推理方法的妙处,他们通过说理把如何成为君子的方法说得清晰明了和通俗易懂。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只要人们按照“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的顺序去自觉地修身,终究会获得圆满的人生。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本是指事物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末是指事物的细节。这一段讲的道理是,一个人的本质如果存在大问题,他就不可能做好人,更不可能成为一个得道的高人。这个思想用在做事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如果没有抓到事物的核心本质,他就不可能做好事情,包括事物的细节方面也是如此。上述理论可以引申出如下的道理,一个人没有把自己的事情搞好,就无法做更大的事情,更谈不上治国和平天下这样的大事。一个修养深厚的人不可能做出浅薄而无理的事情,而一个不注重修身的人,也不可能自动自发地做出什么好事情和完成一件大事。这里讲的道理完全符合自然界的因果法则,没有种因,哪里会得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确是千古不变之真理!

学习《大学》使人们懂得人生要及早修身养德,只有先修好自身,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也才能够不枉来人世间一次。愿天下有更多的人都能够通过学习人类

文化的经典,不断提升自身的品德,为造福全人类的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大学之道感悟篇四
《《大学之道》读后感》

感古人之大道 叹鄙人之稚言

---《大学之道》读后感

09体教男二班邵杨222009307011086

大学,中学,小学。似乎这样一个排列有些有趣,如果把握的成长经历看做一个数,那这个排列就是我的倒数。这样说并不为过,因为在20年的生存里,他们占据了13年了。从儿时就在求学道路上兢兢业业,对大学充满憧憬。那么在捧起《中国语文》这本课本时,不料与《大学之道》这篇文章碰上面,开始了我对大学的思索。

古时的人们上学,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似乎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而在大学里辅导员给我们上的第一堂班会时,大学两字被放大化的排在了黑板之上,而在“大”字下面重重的划上了标记符,然后开始了对这包含丰富的“大”字进行阐述。它不仅仅是指教学楼等建筑规模的大,更多的是指在这个环境中充斥着大知识,大智慧,大思想。大学里的大楼,大湖,大门,大道等不是支撑大学之大的支柱。而大学里的大师,大事,大人物,大图书馆等才是铸就大学之大。简简单单的一个对“大”字的阐述包含着的是千言的劝学,万语的启示。

一位先哲有说育人为主,德育为先,而恰恰的在《大学之道》的第一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的提到德对于一个人的至关重要。而文章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在《朱子语类》卷第十五中将这段文字概括为“三纲”“八目”。三纲便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八纲”指的便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我从大学之道开始联想。道,是道“路”,是通向目标的途径。用道路比喻事物背后的规律,给人的感觉更直观。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讲的正是人可以通过学习思考掌握事物发展的一定规律,但是,今天可行之道,明天不一定可行,事过境迁也。他强调了人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也强调了人认识事物的局限性,更强调了世界万物的变化无常。这和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有相似之处,当然,老子的道讲的更多的是自然之道,孔子的道更强调的是人之道。大学之道,就是掌握上等学问的方法和途径。成人学国学,从大学开始,朱子等也说十五岁以后开始入太学。之前,是小学,主要学习的是洗扫应对,初级礼仪和文字基础。十五岁以后,学有余力的人而又有远大理想的人,开始学习大学之道。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学》中,强调修身为本。修身,就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和接近正道。正如人驾驶车辆的时候,需要不断修正方向,才能不偏离正道。人生的实践也是这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明什么?按儒家讲是发扬人本性中好的德行,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理解为发扬自己的长处,也就是说,不是什么都明,而是有所侧重,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了解了自己,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并去发扬它,那就是明明德。“亲民”按儒家传统解释应该是推广儒家的理想和道德理念,对一般人来讲,就是发挥所长,勇于实践,有所作为。 有所作为的目的是什么呢,按《大学》讲就是“止于致善”。 对“致善”的理解,广义上讲是达到儒家提倡的最高理想境界,如建立大同社会。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界定自己的理想目标。重要的是过程和方法。

通过修身使自己德行和能力提高以后,接下来就是进一步的扩大实践范围,也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学习感悟人生之道并且不断

的实践演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探讨人生之道,是一个更快乐的事,就算没有人理解我们的才学,或者没有机会实践我们的理想,但我们不依然是一个活的很充实的君子吗!

走过古时大学,踏入现代大学。每个上过大学的人对于大学都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但不可置否的一点是:大学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每个人对大学生活都有自己的感悟,在我看来,我第一件就是充实的大脑和良好的思辨能力。无论你是否对自己所学专业报以兴趣,还是不想在本专业继续研究下去,毕竟本科教育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做学问的,但是书却不能不读,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多读书、读好书。书可以填充读者精神上的满足,丰富认识视野。读书是获取大脑所需营养的最好方式,而且大量的阅读可以塑造人的思辨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第二件就是要培养和发展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特长。在大学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竞争,有时你会发现有一个特长会带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大学里,有特长的人会显得更加自信。运动场的飒爽英姿、优美的舞姿、嘹亮的歌喉、下得一手好棋,都能带给你无尽的自信,即使让你的文字偶尔见诸于报刊杂志,都能给你带来才子才女的佳号。第三件就是在大学里要有几个真心、知心的朋友。人无友则无趣。在大学里是很容易受到寂寞和无聊的侵袭的。多一个朋友,就少一份寂寞,也会多一份快乐,朋友是生活的助推器:一方面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你本身变得有趣起来。

大学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后感。当我们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是充满好奇和憧憬的,希望我们每个人能认真地读好这本书,愿我们合上这本书的时候,留下的是一段经久而美丽的回忆

大学之道感悟篇五
《大学之道 读后感》

读《大学之道》 之感想

早在上大学时期就常听人说读大学就得读《大学》,也能摇头晃脑的念一番“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但是从来没明白过这是什么意思,也曾在图书馆拿起过相关书籍,最后总是被里面是是而非的语句噎住,直到拿上这边《大学之道》才隐约明白了点。

明明德,凭良心实施德政。

对于一个中层管理人员来说,明德和明明德同样重要,明明德先明德,你自己理解的良心不能是坏良心、黑良心、歪良心、狭义的良心,就得修心、修身、修德,让自己的良心是广义的良心、大义的良心,这样才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引导、带领团队的人员团结一心、积极向上,不断的也明明德。 亲民,推己及人,把众人当亲人般看待。

作为管理人员一定要真正的关心自己的员工,把下属当兄弟、姐妹一样对待。同时又要站在公司这个大集体上做好天、地中间的人,承上启下、上情下达、顺天应人。

“亲民”又要“新民”,对下属的所作所为负有监督、导正的责任,即不能打击下属积极性和创新性,也不能让其随意乱变,在大环境下予以有效的导正和合理的节制。重视变中有不变的原则,如公司的产品设计,牢固、可靠、大气和设计根本不能变,既定标准化不乱变变。

止于至善,站在合理的立场,寻求有效措施

上下同欲者胜,顺应时势、天理,站在当下合理的立场,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并根据时机变化予以改正。同理一个公司的产品方针,质量方针,设计标准也应当如此,方可在市场上占一席之地。

《大学之道》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紧贴现实生活的丰富引述,结合当代时事、政治娓娓道来又发人深省,真的是相见恨晚,实应长伴身旁,温故而知新。

机械设计部:罗少勇

2014-12.20

大学之道感悟篇六
《大学之大与大学之道》

大学之大与大学之道

2015-08-06

陈浩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原总编辑、编审。籍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宣传与研究,出版有《微言评高教》《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潮走笔》等专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的兼职(特聘)教授。

近一时期以来,社会舆论常有如今的大学是否存在“导向偏颇”“使命错位”“道德光环不再”等质疑声。用包容的心态看,尽管这些警示性言论有的失之偏激,但对高教界更深入思考大学何为、如何立足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的大学等基本问题,也是一种督促。鉴于此,我想不妨通过对何谓大学之“大”的多重梳理,让我们进一步感知感悟大学之道和大学正义。纵观已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我将大学之“大”理出“八个大”,即大学之“大”在于大学使命之重大、大学理想之远大、大学精神之伟大、大学胸怀之阔大、大学文化之博大、大学学问之弘大、大学师爱之恒大、大学声望之高大。下面分别予以概要阐述:

感悟大学使命之重大——初心不改 本性莫移

大学使命和责任担当是否重大或崇高,不是大学选尽华丽辞藻自我标榜、自封自吹的,而是历史赋予、社会倚重、人心仰仗和大学承命扛责、知道行道、贡献奉献得来的。大家知道,国际上原先比较认同的大学使命,首先是保存和传授知识,再是发现和创造新知识。如今有不少发达国家的大学都将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合格公民”和“培养人力资本”上,平实质朴中体现着社会大担当。在中国,党和国家更是赋予大学培养各级各类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任,这是何等神圣而崇高,何况人们普遍认可当今大学还要担负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等职能。承担好这当中的每一项任务,都堪称高尚而荣耀,都将得到社会尊敬。然而,大学多项职能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应是主从不分、相提并论的。古人说:本立而道生。立本错乱,兴道必偏。联想到今天的大学,就是要明白一个道理:大学毕竟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大学越是职能多样化,越要坚守大学的正道:立德树人,育人为本。不管大学的内涵和职能怎么变化,这一本性始终未变,也绝不能变。育人是天,教学为大。在为国家和民族振兴培养可靠接班人和高素质建设者的过程中,使各类优秀人才辈出,使各项事业的后继者更优更强,成为能够更好传承和促进人类文明的人,就是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重大贡献,也是大学的最高荣誉。这也必然要求教学或育人的功能应始终放在大学工作的首位,如果颠倒或动摇育人的首要核心地位,大学生存发展的内在逻辑秩序都会乱套,就会使大学误入歧途。

这里,最需要关切的是把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不教学就不是教师,不科研难成好教师。教而不研难逃平庸,研而不教也会虚空。强化科研学术,引导教师勇攀科研高峰,也为大学提高发展能力和质量水平所必须。没有科研的高度,大学教学质量的高度也上不去,适应和

回报社会强烈需求的能力也很难提升。常有人批评大学“重科研轻教学”偏向,这不可一概而论。应该说,教师重科研并无过错,能把心思凝聚在做真学问和创造新知识上,能在科研和学术上拔尖,是件非常难得和值得骄傲的事。但是,身为大学教师,务必始终铭记还有一件顶顶重要的事体,即教书育人。“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如果置教书育人于脑后,不肯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花心思,就会师将不师,校将不校!或许出于快速提升科研水平的迫切心情,有些大学和学者激进忘本,偏执一端,高喊“大学因学术而生”,大学要以学术为本、学术至上,一切要为学术和学科建设让路,一切都要围着学术和学科转。出发点不能说不好,问题是要将教学往哪儿挤。这些似是而非的理念,很可能瞒天过海地用“学术为本”或“学科为本”替换“育人为本”或“学生为本”。一些行政管理部门的考核评价和功利性极强的大学排行榜,也把论文发表数量当成了最核心指标。正是这些粗暴的论文数量和刊物影响因子崇拜导向,逼迫大学教师,包括少数学科带头人将育人主业当成了副业,甚至可以目中无人(学生),学科发展注重按如何多发论文和多获各种科研奖项设计,而不是首先从立德树人所需考虑。我认为,无论出于何种考虑,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一旦将科研、论文当成压倒一切的最高目的、最高和全部追求,而对以学生和教学为中心置若罔闻,便是对大学之道的滥用和戕害。初心不改,本性莫移。我们的大学对存在本性迷失的危险,再也不能集体无意识了,尤其是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乏力,成为大学普遍“痛点”的今天。

感悟大学理想之远大——宏愿在胸 行者常至

理想是什么?理想是对组织和事业未来的合理构想和期望;远大理想则是具有崇高意义、值得为之梦寐以求、不懈奋斗的至理至伟的愿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我国先贤为大学教育垂示的理想宏愿,气概不凡,意境幽远,很是深奥精妙,堪称大学理想主义的范导。学人怀大志则达,天下兼贵和则福。理想信念是人生航程的灯塔,是不辞辛劳拼搏前行的力量源泉。很多在海外学有所成的学者,就是抱着“胸怀天下,情系桑梓,智力为民”的信念回来从教的。现代大学和大学人更应心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民生改善;肩负历史责任,促进世界和谐、人类文明;志存高远、发愤图强,善于筑梦、追梦、圆梦。

大学尤其要有真理高于一切的信念,大学人更应信奉崇真向美、彰善瘅恶、讲格修睦,为国家乃至人类开太平谋福祉释放正能量。哈佛大学的校训就是“真理”(Veritas),倡导师生与真理为友、相依为命。如果没有理想的照耀、失却真理和正义引领,大学有可能培养出虽有相当知识技能但胸无大志、苟且偷安的市侩小人,或是机智诡巧“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是不择手段“野心勃勃的投机主义者”。大学的教师和学生都会被划归到某个专业和学科,学习和研究相应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就是从业和从学。但现代大学教育的目的不能卑微到只是单纯传授那些固有的专业知识上,忘了“立心”和“立命”,使能力与理想脱节。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实用主义或现实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我们的大学不应完全让理想主义退避三舍,在埋头赶路时,不可忘却还需经常仰望星空。作为高智商群体,大学师生在处理人生态度、公私利害、行为风尚等问题时,更应自觉将人类共同理想融入个体价值追求之中,不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中华知识精英本色。这也必然要求师生恪守大学宗旨和使命,不懈探索“教”和“学”、“成人”和“成才”的规律;形成并体验追求信仰真理之风、追求梦想成真之风、追求人生和谐尚美之风。而这些理想的追求,都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作为中国大学的师生,最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带头传播者和践行者,这是“立心”之魂。没有成熟的价值观判断,难保人生发展轨迹不出现差池,最常见也是最可怕的就是置理想信念及价值选择于脑后,走上自我迷失之路,这样的沉痛教训在当今的大学已不乏其例,令人痛心不已。

感悟大学精神之伟大——持志养气 切忌萎靡

没有远大理想来仰仗,大学将无法拥有精神中心;同样,没有伟大精神作支撑,大学理想与实践就会断裂。展现大学共同精神的表述有很多:崇尚科学,鞠躬尽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守正开新,常勤精进;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迎难而上,挑战权威,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不信邪恶、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等等。大学汇聚和倡导的这些精神,已足可竖起大拇指,令世人钦佩。若将大学使命、大学理想、大学正义等汇合起来考察,大学精神之伟大,更是无可争辩的,绝对不失为人类社会精神之灯塔,是国家和民族精神汇聚、传承、发展、开新、引领之高地。大学在坚守自身精神家园的同时,理应保持那种敏锐的建设性批判思维,或是理性反思的姿态,不断砥砺精神气节。大学教师在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教给学生两样东西,一是思悟力,二是精气神。现代大学如果不能让受教育者精神更加高贵,心智趋于成熟,灵魂更加纯洁,格调通往卓然,那真就该深刻反省了。

欲想有成就的大学者,对科学真理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不只是口头上的,而是渗透到自己的潜意识和日常生活行为中的。尤其做基础研究或理论原创的学人,如果没有一种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就不会出大成果,成不了大科学家和大学问家。当代中国,为什么很难出国际大师级科学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按捺不住急功近利的欲望,吃不得苦,耐不住寂寞,舍不得付出耐性,不懂得或做不到“久久为功”。这些品格在当今中国的大学,表面上看是学生没达到,实际上也正是很多领导和教师缺失应有的境界。目光短浅,得过且过,投机取巧,慵懒倦怠,气泄神衰,萎靡不振等是其大敌。

大学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必然是互相激荡和同构相谐发展的。在改革创新精神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和国家发展主旋律的今天,我们的大学面对教育教学种种积弊,面对社会不满和呐喊,迟迟迈不出为提质加力、实现自我超越的大改革步子,是谈不上与时代精神合拍的。改革开放之初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教界和大学的管理体制大改革等搞得轰轰烈烈,在业内外引起大震撼。但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热盼的依靠新的教育教学大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大提高的局面并未出现。今天谈大学改革,应从两方面梳理:问题的改革和改革的问题。有问题难题才需要改革,找准问题改革才有目标方向。当前一些大学改革本身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避实就虚,悬浮不着地。亟须反思的是如何避免改革目的被改革措施手段所淹没、甚至颠倒了。离开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谈大学改革,把逻辑和手段当目的的改革,免不了陷入空谈、玄谈、混谈之困局。当前大学改革有个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个“战略主题”被边缘化,“通识教育”舶来品还在某些大学掩盖、冲淡、冲击素质教育的实施。战略主题遭搁浅,实际上是教育教学这项核心改革被轻忽,或者说是核心改革本身不硬朗、无大作为被遮蔽了。改革释放巨能,改革创造机运。教改乏力,提质无望。再启大学教学大改革,搞好改革分层设计,提振每个大学人的教改欲望与能力,这是时代深处传来的召唤。

能否守住和弘扬大学精神,是对大学人意志的考验。“不义而强,其毙必速”。大学人如果也在名利、金钱和情色的诱惑中把握不住自己,如果小改即止、小进则满,甚至只为获取暂时的小利而丢掉恒久的大义,精神懈怠甚至颓废,是迟早的事。有的教授走上领导岗位后,陷入权钱名利怪圈而不能自拔,走上了违纪违法犯罪之路。谨防大学精神失守,以精神高度托起师生事业学业高度,始终应该是现代大学治理的重要关切。

感悟大学胸怀之阔大——各全其性 尊贤容众

远大理想能否实现、伟大精神能否展示,还要看有没有宽阔大气度的胸怀相匹配。经天纬地,中外古今,风云际会,有容乃大。汇人类历史与现实问题之研究,容天下能容和可容之思想,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是各种思想交流交锋交汇之地。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全覆盖,

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全方位探究,囊括政治、经济、社会、外交、语言、文学、艺术、哲学、法学、宗教等等,万虑千思,应有尽有。大学因“和而不同”而发展壮大,异彩纷呈。和而不同则兴,同而不和则废。大学的大胸怀是通过大学人群体来实现的。胸襟壮阔,大情大理,虚怀若谷,尊贤容众,包容彼此之不同,欣赏个性多样之精彩,是大学人最需要彰显的特质。一个组织、一个人只有发展个性,才会有创造的动力和能力;同样,只有允许不同个性同生共荣,才能体现包容大度。如今的大学教育,太过强调统一规格,一个模式制“器”,多样性不足,个性特长难发展,创造力受压抑,这种几近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在不少大学大行其道,备受社会诟病。

当然,张扬个性、独立人格,也不是提倡一味孤僻格色,更非相互攻讦,学会各适其天、各全其性,各擅其美,互赏各美,不相为害,既独立自信又善包容和合,互为补台不拆台,才是最可贵也是最难得的。不少大学校友走向社会创业办公司,遇到的最大的困惑往往不是技术,也不是缺资金,而是创建一个优势互补、同甘共苦、气和志达的团队,有些创业失败,重要原因就是不懂彼此合作、互信互惠。胸怀宽广、有大情怀的大学,理应在张扬个性的同时,更自觉地培育学人成为豁达开朗、情商充盈、智商卓越,讲恕道、和为贵,有涵养、有大气度的君子式才子才女。

境界感悟大学文化之博大——铸魂立格 聚心导行

大学传承创造文化,文化滋润振兴大学。大学既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又是文化文明的摇篮。大学如何办、办到何等程度,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著名大学就是国家或地域的重要文化名片和文明标志。整体上看,大学学科专业覆盖人类社会事务各个领域,是人类一切文化文明的集散地。大学文化当真博大精深。所有大学之间,育人文化互鉴交融、恩泽学子;科技文化辐射社会、造福人类;思想道德文化清明理性、养心润智;国际交流文化沟通亲和,互相取同存异,爱其所同,敬其所异。这四个方面的文化,都具有高端性,由此勾勒出的就是大学文化的四道亮丽风景线。细嚼文化的滋味,以高端文化育化人,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滋养人,本是大学教育的优势和高明所在,但现在有些大学,要么对大学文化建设和研究自觉性不够,甚至罔顾其存在,不善整合和利用得天独厚的大文化资源治校办学育人;要么对大学文化奥义理解肤浅狭隘,总是囿于传统的“校园文化”层面,只与文体活动划等号,有的一边组织学生搞文艺演出,一边有学生搞不文明举动,很不协调,所以教育效果有限。广义上的文化,绝不仅仅是文学艺术,那只是人类文化的一角。好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最要紧的就是要通过文化整合,以科学和人文相融的教育,能让学生睁大慧眼看世界,能拨动心弦悟性善思考,能在善察善思中孕育创新的胚胎,集聚创造的能量。这样的人,走上工作岗位后,一旦社会有大需求大机缘,就会出大成果成大事业,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大学文化必然是与弘扬大学精神、追求大学理想等相互成全、交相辉映的文化。优良的大学文化能对大学发展起到改善、激励、塑造高伟形象的作用;反之,则会带来抑制、腐化、扭曲品行等副作用。凝聚大学精神和升华大学群体人文素养,就是大学文化建设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成果。人文注重心灵的引导,人性的优化。人文的力量在于能潜移默化地聚神凝心导行,其影响力具有渗透性和可持续性,很难轻易改变。大学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在于铸魂立格,正心立人,是要培育那些能够构成我们人性中高尚高贵的素质,是要为未来的杰出人才注入优秀的基因。大学文化建设不应只聚焦于流,而忽视源;不应只看到表面而忽视深层;也不可以“痴迷域外月,反失掌中珠”,不能沦为只会在课堂上空谈外来文化的传声筒。

感悟大学学问之弘大——启世迪人 力排凡庸

与大学胸怀阔大、文化博大紧密相关,大学的学问同样弘大广深。“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广大大学教师在各自不同的学科专业领域,讲课讲学,传播知识技能和思想文化精神;同时潜心学问研究,发表论文、著书立说,既研究过去,更研究现实,也探究

未来。大学汇聚的学术学问,广而无边,深不可测。有的大学教授,或精于某一学科专业的学术研究,或能触类旁通在两门甚至多门学科领域有建树。大学里睿智的高级知识分子云集、大师傲立,所有大学教师尤其是著名教授汇聚的学问,形成学问的高地,是人类智慧的重要象征。

现代学人做学问就是要适时发现和求解问题,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和思想坐标,否则毫无学术生命可言。传统经典的说法叫:济世匡时,经世致用。今天我们更要倡导把科学真理、人道正义及人格道德融进学问中启世迪人。一个脱离社会现实问题、不感触感应时代脉搏、不食人间烟火的群体,不但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也不可能创造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科技、新思想,倒有可能炮制出欺世害人的产品来。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别竞争和校际竞争,我们的大学不能不认真思索如何弘扬优良学风,克服不端文风,如何不断增强科技和思想理论创新能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等问题。大学人做学问,本质上应是超越功利主义的,要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怀,要有排除艰险做人类或社会问题的洞悉者和求解者的自觉与自信,要有用新思想新理念观照学术、提升学问的能力和本领。尤其是人文社科研究,提不出自己的求解世道人心难题的合理性思想,学术价值就值得怀疑。没有人会因为你有自恋自耗、深藏不表的学术思想而记住你,也没有人因为大学教授黯然失聪、了无生气、无病呻吟的空洞学问而真心崇敬你。当今大学最应做的是:激励学人们汇聚学问智慧,深明义理,力排凡庸,积极凝练具有现实或历史意义的深邃精到管用的学术思想,敢于和善于向社会发声,多建善言献良策,以具有穿透力和冲击力的思想光芒,去照亮和消减阴暗面,去影响和引领社会思潮。

感悟大学师爱之恒大——纯然底色 情自难忘

仁者爱人,仁师爱生,爱心恒守,大爱无疆,更是中国教育文化的“常道”,是大学教师须臾都不可忘怀的良知良心。爱是为师纯然的底色。爱心淡出就愧为人师。只有热爱岗位,热爱学生,热爱美好事物,才能成为广受学生爱戴、社会点赞的优秀大学教师。师爱圣洁,师爱是金,师爱永辉。怀着爱施教的老师,自己阳光,学生暖心。这不是在唱烦人的高调,不思量,自难忘,师爱应成为教师刻骨铭心、流淌在血液中、渗透在生活中、体现在教书育人实践中的一股久久暖流和力量,温暖学生心灵,开启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美好愿望。大学师爱应把人性和人文关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学生成为人性美、人格美、人生美、更有尊严的人。师道普爱,老师不应慢待任何一个学生,不可以只凭自己的好恶搞偏爱,对不甚顺眼、学习差些的就冷淡疏远,甚至讽刺挖苦。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更要做好转化工作,没有不可教育好的学生,只有不善致爱施教的老师;同样,没有不想成才的学生,只有不负责任的老师。在现代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学教育更应将重点转移到人文化成和传道悟道上来,更加关心让学生感悟人生真谛,拥有正确的荣辱观、是非观,以及爱情观、就业观等。师爱必须有心,不用心就不是真爱,就不可能传导温度。大学并非为了在大学工作的人而存在,而是因为大学工作者能为学生为社会带来好的服务而值得存在。所以,作为大学教师,应时刻记得“为谁而生存”的问题,大学和教师因有学生而存续,学生及家长如同教师的衣食父母,让学生在有格调、充满人文关爱的气氛中发展好了、成人成才了,老师的重要价值就体现其中了。

爱的教育还应是生命和情智的教育。现在有的年轻大学生的人性脆弱得很,为学习压力大、为情感,甚至为一句逆耳不中听的话等莫名其妙的理由,产生怨恨或消极厌世心理,甚至有了轻生或害人等极端举动,给他人特别是家庭带来莫大的伤害。教师的爱,既要对自身人生有体悟、有升华、有期许,更要用爱和智慧的火种为学生点亮人生,给每个学生的生命有充分的尊重和更好的成全,引导学生炼智炼心炼意志,懂得取舍,懂得承受,懂得友善,拥有快乐生活的智慧,享受智慧健康的生活。

感悟大学声望之高大——弘毅崇德 止于当止

大学之道感悟篇七
《大学之大与大学之道》

大学之大与大学之道

■演讲人:陈浩 ■地点:陕西中医药大学会议中心 ■时间:2015年5月

作者: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6日 16版)

近一时期以来,社会舆论常有如今的大学是否存在“导向偏颇”“使命错位”“道德光环不再”等质疑声。用包容的心态看,尽管这些警示性言论有的失之偏激,但对高教界更深入思考大学何为、如何立足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的大学等基本问题,也是一种督促。鉴于此,我想不妨通过对何谓大学之“大”的多重梳理,让我们进一步感知感悟大学之道和大学正义。纵观已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我将大学之“大”理出“八个大”,即大学之“大”在于大学使命之重大、大学理想之远大、大学精神之伟大、大学胸怀之阔大、大学文化之博大、大学学问之弘大、大学师爱之恒大、大学声望之高大。下面分别予以概要阐述:

感悟大学使命之重大——

初心不改 本性莫移

大学使命和责任担当是否重大或崇高,不是大学选尽华丽辞藻自我标榜、自封自吹的,而是历史赋予、社会倚重、人心仰仗和大学承命扛责、知道行道、贡献奉献得来的。大家知道,国际上原先比较认同的大学使命,首先是保存和传授知识,再是发现和创造新知识。如今有不少发达国家的大学都将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合格公民”和“培养人力资本”上,平实质朴中体现着社会大担当。在中国,党和国家更是赋予大学培养各级各类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任,这是何等神圣而崇高,何况人们普遍认可当今大学还要担负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等职能。承担好这当中的每一项任务,都堪称高尚而荣耀,都将得到

社会尊敬。然而,大学多项职能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应是主从不分、相提并论的。古人说:本立而道生。立本错乱,兴道必偏。联想到今天的大学,就是要明白一个道理:大学毕竟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大学越是职能多样化,越要坚守大学的正道:立德树人,育人为本。不管大学的内涵和职能怎么变化,这一本性始终未变,也绝不能变。育人是天,教学为大。在为国家和民族振兴培养可靠接班人和高素质建设者的过程中,使各类优秀人才辈出,使各项事业的后继者更优更强,成为能够更好传承和促进人类文明的人,就是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重大贡献,也是大学的最高荣誉。这也必然要求教学或育人的功能应始终放在大学工作的首位,如果颠倒或动摇育人的首要核心地位,大学生存发展的内在逻辑秩序都会乱套,就会使大学误入歧途。

这里,最需要关切的是把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不教学就不是教师,不科研难成好教师。教而不研难逃平庸,研而不教也会虚空。强化科研学术,引导教师勇攀科研高峰,也为大学提高发展能力和质量水平所必须。没有科研的高度,大学教学质量的高度也上不去,适应和回报社会强烈需求的能力也很难提升。常有人批评大学“重科研轻教学”偏向,这不可一概而论。应该说,教师重科研并无过错,能把心思凝聚在做真学问和创造新知识上,能在科研和学术上拔尖,是件非常难得和值得骄傲的事。但是,身为大学教师,务必始终铭记还有一件顶顶重要的事体,即教书育人。“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如果置教书育人于脑后,不肯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花心思,就会师将不师,校将不校!或许出于快速提升科研水平的迫切心情,有些大学和学者激进忘本,偏执一端,高喊“大学因学术而生”,大学要以学术为本、学术至上,一切要为学术和学科建设让路,一切都要围着学术和学科转。出发点不能说不好,问题是要将教学往哪儿挤。这些似是而非的理念,很可能瞒天过海地用“学术为本”或“学科为本”替换“育人为本”或“学生为本”。一些行政管理部门的考核评价和功利性极强的大学排行榜,也把论文发表数量当成了最核心指标。正是这些粗暴的论文数量和刊物影响因子崇拜导向,逼迫大学教师,包括少数学科带头人将育人主业当成了副

业,甚至可以目中无人(学生),学科发展注重按如何多发论文和多获各种科研奖项设计,而不是首先从立德树人所需考虑。我认为,无论出于何种考虑,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一旦将科研、论文当成压倒一切的最高目的、最高和全部追求,而对以学生和教学为中心置若罔闻,便是对大学之道的滥用和戕害。初心不改,本性莫移。我们的大学对存在本性迷失的危险,再也不能集体无意识了,尤其是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乏力,成为大学普遍“痛点”的今天。

感悟大学理想之远大——

宏愿在胸 行者常至

理想是什么?理想是对组织和事业未来的合理构想和期望;远大理想则是具有崇高意义、值得为之梦寐以求、不懈奋斗的至理至伟的愿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我国先贤为大学教育垂示的理想宏愿,气概不凡,意境幽远,很是深奥精妙,堪称大学理想主义的范导。学人怀大志则达,天下兼贵和则福。理想信念是人生航程的灯塔,是不辞辛劳拼搏前行的力量源泉。很多在海外学有所成的学者,就是抱着“胸怀天下,情系桑梓,智力为民”的信念回来从教的。现代大学和大学人更应心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民生改善;肩负历史责任,促进世界和谐、人类文明;志存高远、发愤图强,善于筑梦、追梦、圆梦。

大学尤其要有真理高于一切的信念,大学人更应信奉崇真向美、彰善瘅恶、讲格修睦,为国家乃至人类开太平谋福祉释放正能量。哈佛大学的校训就是“真理”(Veritas),倡导师生与真理为友、相依为命。如果没有理想的照耀、失却真理和正义引领,大学有可能培养出虽有相当知识技能但胸无大志、苟且偷安的市侩小人,或是机智诡巧“精致的利己主

义者”,或是不择手段“野心勃勃的投机主义者”。大学的教师和学生都会被划归到某个专业和学科,学习和研究相应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就是从业和从学。但现代大学教育的目的不能卑微到只是单纯传授那些固有的专业知识上,忘了“立心”和“立命”,使能力与理想脱节。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实用主义或现实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我们的大学不应完全让理想主义退避三舍,在埋头赶路时,不可忘却还需经常仰望星空。作为高智商群体,大学师生在处理人生态度、公私利害、行为风尚等问题时,更应自觉将人类共同理想融入个体价值追求之中,不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中华知识精英本色。这也必然要求师生恪守大学宗旨和使命,不懈探索“教”和“学”、“成人”和“成才”的规律;形成并体验追求信仰真理之风、追求梦想成真之风、追求人生和谐尚美之风。而这些理想的追求,都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作为中国大学的师生,最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带头传播者和践行者,这是“立心”之魂。没有成熟的价值观判断,难保人生发展轨迹不出现差池,最常见也是最可怕的就是置理想信念及价值选择于脑后,走上自我迷失之路,这样的沉痛教训在当今的大学已不乏其例,令人痛心不已。

感悟大学精神之伟大——

持志养气 切忌萎靡

没有远大理想来仰仗,大学将无法拥有精神中心;同样,没有伟大精神作支撑,大学理想与实践就会断裂。展现大学共同精神的表述有很多:崇尚科学,鞠躬尽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守正开新,常勤精进;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迎难而上,挑战权威,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不信邪恶、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等等。大学汇聚和倡导的这些精神,已足可竖起大拇指,令世人钦佩。若将大学使命、大学理想、大

学正义等汇合起来考察,大学精神之伟大,更是无可争辩的,绝对不失为人类社会精神之灯塔,是国家和民族精神汇聚、传承、发展、开新、引领之高地。大学在坚守自身精神家园的同时,理应保持那种敏锐的建设性批判思维,或是理性反思的姿态,不断砥砺精神气节。大学教师在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教给学生两样东西,一是思悟力,二是精气神。现代大学如果不能让受教育者精神更加高贵,心智趋于成熟,灵魂更加纯洁,格调通往卓然,那真就该深刻反省了。

欲想有成就的大学者,对科学真理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不只是口头上的,而是渗透到自己的潜意识和日常生活行为中的。尤其做基础研究或理论原创的学人,如果没有一种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就不会出大成果,成不了大科学家和大学问家。当代中国,为什么很难出国际大师级科学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按捺不住急功近利的欲望,吃不得苦,耐不住寂寞,舍不得付出耐性,不懂得或做不到“久久为功”。这些品格在当今中国的大学,表面上看是学生没达到,实际上也正是很多领导和教师缺失应有的境界。目光短浅,得过且过,投机取巧,慵懒倦怠,气泄神衰,萎靡不振等是其大敌。

大学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必然是互相激荡和同构相谐发展的。在改革创新精神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和国家发展主旋律的今天,我们的大学面对教育教学种种积弊,面对社会不满和呐喊,迟迟迈不出为提质加力、实现自我超越的大改革步子,是谈不上与时代精神合拍的。改革开放之初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教界和大学的管理体制大改革等搞得轰轰烈烈,在业内外引起大震撼。但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热盼的依靠新的教育教学大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大提高的局面并未出现。今天谈大学改革,应从两方面梳理:问题的改革和改革的问题。有问题难题才需要改革,找准问题改革才有目标方向。当前一些大学改革本身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避实就虚,悬浮不着地。亟须反思的是如何避免改革目的被改革措施手段所淹没、甚至颠倒了。离开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谈大学改革,把逻辑和手段当目的的改革,免不了陷入空谈、玄谈、混谈之困局。当前

大学之道感悟篇八
《读《大学》有感》

读《大学》有感

王正海

《礼记•大学》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几千年来影响经久不衰。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与精神象征,校长要想管理好一所学校,首先也要从“正心、修身”开始,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养,内外兼修,努力做到“九正”,即“正心、正行、正言、正身、正德、正听、正视、正事、正思”,聚和谐之力,养浩然之气,方有可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建树,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完善自己的教育历程。

正心 :作为校长,首先对教育事业要抱有崇高的情怀,心专意诚。要学会不断在学习中、工作中进行心灵的自我历练与升华。坚定教育理想,做一个忠实的教育工作者和精神的高贵者。要有自知之明,清楚地知道自己所长所短,扬长避短,博采众家之长。

正行:校长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会影响学校的风气,经常性的检视自己的教育与管理行为将有助于工作的开展与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校长在采取行动前,应该具有创新性的思想,把学校的发展,教师与学生的合理诉求进行综合性思考,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的管理,避免呆板苛刻的平面化的管理,不断丰富管理的内涵。

正言:校长是代表上级管理学校的,讲什么话及怎么讲话对学校和教师而言都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校长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校长要坚持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讲、不利于稳定的话不讲、空话套话不讲、违背上级政策和教育规律的话不讲、兑现不了的话不讲,危言耸听的话更不能讲。校长要练就“色思温、言思忠、貌思恭”的气质;要言行一致,少说空话与套话,言必信、行必果。

正身:作为一位校长,要想办好一所学校,自身的修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本人认为,当好校长首先要大气,要有一般人不具备的博大的胸怀与气度,既能入世、又能出世,“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懂得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正德:办好一所学校与校长的道德、学识、能力、思想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但相比较而言,道德比其他几项更重要。“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校长良好的人品与口碑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与结盟即墨、胶州传统名校的校长交流就能够发现,这些校长们表面看起来并无过人之处,但仔细品味就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有一种朴素的道德力量---“常怀平常心、做平常事”。把平常事做好做出色就是不平常;把简单的事坚持不懈去做就是不简单。“团结才能做事,合作才能出众”。做校长要学会与人为善,“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注重感情投资,打造一个优质的教育教学团队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长期默默的坚守。

正听:“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听不正则事不达”,校长要多听取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和其他渠道传递的讯息,寻找教育的最佳契机,力争未雨绸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争取主动。教育的智慧在老师和学生中,校长要努力做到“从谏如流、从善如流”,要明白思路决定出路的道理。

正事:校长要做到“格物致知”,经常性的思考教育规律,明晰学校管理的内在规律,心中始终明白哪些事情该做,怎样做最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在工作中坚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汲取教训、立足现实、谋划未来,实事求是,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对正在开展的工作力争做到视野开阔,心中有数。

正思:目前,学校繁琐的事情比较多,我们慢慢没有了学习思考的习惯和时间,久而久之,感到事业的苍白和思想的匮乏,与教师和学生愈行愈远、与教育事业本身愈行愈远,这是校长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当今教育改革一日千里,各种新教育理论与实践层出不穷,不学习和思考最终必将被淘汰。多读点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方面的书可以使校长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流畅。“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找点时间,找点空闲,读几本好书,工作修身两不误。在困难面前,唯有“理性分析,合理抉择”,方显校长的智慧与才能;“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是教育的永恒信条,创新性的思考方能彰显教育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要做一名合格的校长,必须时常反躬自省,坚守“要做事,先做人。人不正,事必败,人若正,事半则功已”的道理,在喧嚣与繁杂中,时刻坚守“正心、修身”, 为自己点一盏心灯,不断提高自身的涵养,坚持教育创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225532.html

    上一篇:大学生周记大全

    下一篇:劳动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