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翻译】
唐诗除夜宿石头驿翻译篇一
《除夜宿石头驿》
唐诗除夜宿石头驿翻译篇二
《高二语文二试题》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题二
一,第I卷(33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尴尬(gān) 迤逦(lǐ) 拮据(jiã) 命途多舛(chuǎn) ....
B、蕴藉(jiâ) 险衅(xì) 自给(jǐ) 咬文嚼字(jiáo) ....
C、流憩(qì) 口呐(nà) 央浼(měi) 茕茕孑立(qióng) ....
D、参差(cān) 下乘(chãng) 精髓(suǐ) 载欣载奔(zǎi) ....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酒馔 伏侍 喝采 交头接耳
B 遥襟甫畅 世外桃源 英雄辈出
C.装饰 文过是非 崩溃 溃不成军
D.绊倒 分辩 报歉 不假思索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只要流传的便是好文学,只要消灭的便是坏文学;抢得天下的便是王,抢不到天下的便是贼。___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
②能力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能够 知识。 ③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 经费近百万元。
A.难道 增殖 结余 B.莫非 增殖 节余
C.难道 增值 节余 D.莫非 增值 结余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只喜欢学数学,数学成绩很好,除此之外别无长物。
B、他们班的张明和王华两位同学,同时考取了南京大学,真是比翼双飞啊。
C、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雄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D.许多市民已经习惯了自作主张,凭经验自己买药给自己治病,特别在抗生素方面。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对于能不能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的问题,大家的回答是肯定的。
B.新课标中,选修课的开设,使同学们的兴趣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C.德国有句谚语:生活犹如一册书,愚者草草翻阅,而智者孜孜攻读,因为他知道,他只能读它一次
D.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懂得了团结的重要。
6.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南宋诗人、诗歌评论家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评论盛唐诗歌的话.。
B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等。
C.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湖南风凰人,苗族。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D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描述北宋末年宋江起义和失败的经过,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武松、李逵、鲁智深、林冲、黄盖等。
7.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________。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________。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船的蔑缆换成了拇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________,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①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
②《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
③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
④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
⑤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二、 {HYPERLINK "\t "_blank"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8—11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8、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授予官职 .
B.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靠近、迫近 .
C.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逼迫:威逼强迫 ..
D.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矜:怜惜、怜悯 .
9、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夙遭闵凶 B.零丁孤苦 C.夙婴疾病 D.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朝廷对李密“优礼有加”的一组是( )
①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②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④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⑤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1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段从家庭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两个方面来概括自己坎坷的命运,写得凄切尽情,目的是引起晋武帝的同情。
B.第二段首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既是对晋朝的赞美,又表达了作者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最后二句明确地提出了奉诏和赡养祖母的矛盾,为下文留下了悬念。
C.第三段开头就热切赞颂晋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和措施得当,在“孝”字上巧妙地作文章,中间又陈述自己的从政经历和人生态度,是为了说明我是一个看重名节的人,目的是感化晋武帝,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不能废远”的结论。
D.第上四段在分析了自己和祖母的年纪后提出了“愿乞终养”的陈情目的.全文紧紧围绕”情’来做文章,既有对朝廷的“忠情”,又有对祖母的“孝情”,使文章深切动人。
第Ⅱ卷(非,本卷共12小题,共117分)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
(2)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逍遥游》)
三.13.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 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支离笑此身”中的”笑”字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4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一句”明日又逢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
四.14。名句。( 7分)
(1) ,秋水共长天一色。(1分)
(2)悟已往之不谏, 。(1分)
(3) 莫听穿林雨打声, 。(1分)
(4) ,长使英雄泪满襟。(1分)
(5) ,梨花一枝春带雨。(1分)
(6) ,龙光射牛斗之墟; ,徐孺下陈蕃之榻。(2分)
五、(共 4小题,共20分)
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王国维之死
刘再复
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和美学家王国维,辛亥革命后以清朝遗老自居,他于一九二七年投昆明湖自尽。
雪在无声地飘落,雪花在静悄悄地为你撒着纸钱。
你毕竟是天生的美学家,选择那么柔润的波,那么秀丽绝顶的湖,作为你的坟,连死也
被美所拥抱。
雪飘落着,雪花在为你惋惜。你是聪慧的学者,目光比别人伸延得更加遥远。你看到了近代美的曙色。你的笔,像长天的彩虹,吸取过西方科学的亮光,然后把他撒到故土的地上,你本来应当走在时代的前列,时代也需要你更多的播种
但你确是太认真的遗老,太怜惜那个死去的王朝,太迁就身上那一套过时的花衣补褂。那些古老的鬼魂、陈腐的观念,竟有那么大的力量,搅乱你的神经,蒙住你明亮的眼,还紧紧地拽住你的衣角,把你拖进了永恒的寂寞
学术上的启蒙家啊,政治上的蒙昧者;新的先驱,旧的忠臣;一半朝前向往,一半向后顾恋;在书本上驳斥着陈旧,在现实中恐惧着新生。不可调后的矛盾,凝成了大苦闷,终于撕碎了你的心,胀裂了你的灵魂,并酿成了昆明湖这一节令人叹息的悲剧。
雪飘落着,雪花在为你叹惜!是呵,如果活的不被死的掐住了咽喉,如果前进的不被守旧的拖住了脚跟,如果春的萌芽不被冬末的残雪征服,那么,活着的,前进的,萌芽的,该会散发出多少更加浓郁的生命的芬芳。
15、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雪在无声地飘落”,“雪飘落着”,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5)答:
16、从文中看,王国维之死的原因是什么?(5分)
答:
17、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活的”“前进的”“春的萌芽”与“死的”“守旧的”“冬末的残雪”分别指什么?(5分)
18、作者对王国维及其悲剧持怎样的态度?(5分)
答:
六、语文综合运用(共4小题,共14分)
19、请给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2分)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陆南极内陆冰盖之巅。
标题: 。
20.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适当增减字数但不能改变原意、遗漏信息。(4分)
中国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先生近日在贵阳举行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透露了我国将在世界上首次探测月表微波特性并估算全月球月壤厚度以获得将为地球提供可持续发展能源的氦—3的资源量和分布特征的消息。
答:
21.生活中有一些标语的确明白醒目,但缺少了些人文关怀,甚至有些粗俗浅陋。请对下列标语中画横线部分进行改写,使之既清楚明白,又亲切友善。(4分)
①在山脚下看到:“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修改为
②某电厂门口:“严禁触摸电线,5万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修改为
22.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请以“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开头,续写一段歌词。要求每行语句不与第一段完全重复,句式基本对应,大体押韵(4分)
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 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
沐浴奥运风,我们青春豪迈,
心连着心,手拉着手,
朋友走到一起来,
共着一个梦想,
友谊的圣火传递千秋万代。
七、23.(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帝召开一个会议,想了解赐给动物们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
鹰说:我用翅膀在天空中飞翔,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生活无忧。 鸵鸟说:我用双腿在荒漠里奔跑,翅膀从未派过用场,它已成了沉重的负担。 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作鳍,它使我和鱼一样,能够在海洋遨游。
上帝忽然发现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儿干啥?
人说:上帝啊,虽然你没有赐予我翅膀,但我的灵魂可以飞翔,它带我飞翔到任何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
唐诗除夜宿石头驿翻译篇三
《高一试题,答案,答题卡》
高一语文
(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埠(bù)头 酿(liàng)造 攫(juã)取 涸(hã)辙之鲋 ....
B.蹊(qī)跷 鸡雏(chú) 缜(zhěn)密 不容置喙(yuán) ....
C.癖(pǐ)好 掺(chān)假 攒(zǎn)钱 有恃(shì)无恐 ....
D.空旷(kuàng) 呜咽(yâ) 商贾(jiǎ) 恪(kâ)守不渝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 一进动物园,我们就径直来到“澳洲馆”看考拉,它们样子憨厚,一举一动总是慢悠悠的,显得_________可爱。
② 即便是这些水草,也像它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湖水一样_________无垢,使人心旷神怡,完全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③ 目光短浅的人由于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打自己的小算盘,_________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这是不值得提倡的。
A.尤其 清静 从而 B.非常 清静 进而
C.非常 清净 从而 D.尤其 清净 进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只不过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时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
B.恐怖分子多次制造自杀性爆炸事件,致使大量的无辜者死于非命,社会秩序动....
荡不安。
C.深圳市代表团成员通力合作,长袖善舞,终于争取到了2011年第26届世界大....
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办权。
D.我们不要被眼前这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所吓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于....一役,就能把它装好。 ..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
B.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
C.旨在培养中小学生爱国热情的德育打卡制度,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的认识问题,出现“走过场”现象,的确让人叹息。
D.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二、本大题7小题,共3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战国策目录序
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至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选自《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有删改)
5.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访之士大夫家 访:拜访B.此理之不易者也 易:改变 ..
C.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偷:苟且D.皆著而非之 非:批驳 ..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而疑其不可考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 ..
B.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 吾尝终日而思矣 ..
C.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D.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7. 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明作者“崇先王之道”“抑谋诈之术”观点的一组是( )
A.①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 ②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
B.①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 ②故论作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C.①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
②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
D.①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
②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在旧法已亡、旧俗已灭绝很久的情况下,孔子、孟子阐明先王之道,并不是勉当时国君之所难,而是因时之变提出应当实行的主张。
B.《战国策》的写作上接《春秋》,下至楚、汉的兴起,记载的时间跨度长,史料丰富。作者对这部书的史料价值进行了肯定,认为不应该将它废弃。
C.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刘向“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和孔孟“不惑于流俗,而笃于自信”的对比,孔孟之道与游士“邪说”的对比。
D.作者认为,战国游士之说只是“偷为一切之计”,他们尚诈、言战,有百弊而无一利,小则亡身,大则亡国,远不如先王之道“用之无弊”。
9.断句和翻译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
是 以 孟 子 之 书 有 为 神 农 之 言 者 有 为 墨 子 之 言 者 皆 著 而 非 之 至 此 书 之 作 则 上 继 春 秋 下 至 楚 汉 之 起 二 百 四 十 五 年 间 载 其 行 事 固 不 可 得 而 废 也。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 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
②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10.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①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②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晚年任江西刺史时因遭人陷害被官府问罪昭雪后东归故乡的途中。②流离多病的身世。
(1)“支离笑此身”中的“笑”字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4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一句“明日又逢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
11.默写填空(8分)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___。
(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__。 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共13分)
中国人的思考方式
人是能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学分类名称是“智人”。然而思考能力需经过训练始得发展。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长,于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而这些特色也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视野与角度。
相对于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缜密逻辑,中国人比较取径于直观和体会。中国人日常语言中,成语特多;中国文学中,用典是其特色。两者都采用一连串的模拟,提供一些相近的印象,然后重叠这些印象,抽绎建立起一个新的印象。这一过程只能意会,不可言宣。中国人擅长此道,找出一个“悟”字,代表直观体会。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而不是理论
严谨的唯识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在中国人的日常经验中,“悟”是时时出现的思考方式。
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局部的分析。以中医理论为例,经脉遍布一身。气血周流顺畅,则身体康健。若有病痛,中医不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从全身整治调理下手。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也是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为此,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再中途修改。这些例证,不胜枚举,说明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
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变化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鸟飞鱼跃,是一个境界,绿荫窗前,是一个境界。有机的宇宙观与上述全面的考察又是互相联系、难以区分的。因此,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博士曾经指
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是中国文明的特征,截然不同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 中国人还有对于“动态”的注意。《易经》一书全是讨论变易的过程;五行相生相克,也是不断变花的动态。“文化”一词语根是“人文化成”,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太极图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变化即是常态。这一命题,又与上述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陈述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以上这些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彼此相关,互相加强的。全面、有机与动态几项,只是从不同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而直观的悟性则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上述几个思考的角度。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即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日中则仄,月盈则亏”“盛极则衰,否极泰来”。有了这些对变化形势的理解,中国人不是坐待命运降临的宿命论者,却是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已的反应。这是一种乐观的命运观,正如海边冲浪的弄潮儿,随时抓住变化的潮头,调整自己的动作。在满潮时,为即将开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时,准备抓住再次上升的契机。这种智慧不蠢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哲学探讨,始能浓缩为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智慧。(选自《观世变》,有改动)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 ( )( 5分)
A.文化环境和背景会对一个民族的思考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B.印度佛教经过华化后,成了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代表了中国人注重直观思维的特点。
C.太极图与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显示出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特点。
D.中国人的直观悟性以非分析的思考统辖中国人的全面、有机、动态的思考方式和习惯。
唐诗除夜宿石头驿翻译篇四
《河北唐山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河北省唐山市
2014-2015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
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神秘莫测北极光
最早记录北极光的是挪威编年史《国王的镜子》,成书大约在1230年。直到17世纪后期,
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才第一次将极光与地球磁场联系起来。这一时期,法国科学家雅
克〃德麦兰是第一个提出极光和太阳有关的人口
人们发现,当太阳风到达地球,它们被看不见的盾牌——地球磁场偏转。地磁层是地球
周围一个保护层,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巨大磁化区域,是太阳高能带电粒子的天然屏障,
正是有了这道屏障我们才能安稳地生活在地球上。地磁层的外边缘与行星际交界的地方叫作
磁层顶,在地磁南北极上方的磁层顶形状像漏斗,少量的太阳风带电粒子可以从此处“漏”
进磁层,在地球附近沿着磁力线绕圈,同时向地球两极沉降,在沉降过程中和地球高层大气
发生碰撞,发出灿烂的光芒,这就是极光。碰撞通常发生在距离地面80---300千米的高度,
绿、蓝\白\红四色光芒在天空中形成了一个椭圆的环形区域,也就是极光环带。
极光的发光原理跟霓虹灯相似。霓虹灯管中封存着氖、氩等惰性气体,电子在其中跑来
跑去,撞到气体原子时,就会使后者受激发光。不同的原子在不同条件下受到激发,会发出
不同颜色的光,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极光也是如此,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
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在不同的高度撞到不同的气体分子,发出不同颜色的光。通常来说,
在200千米以上的高空,带电粒子撞到氧原子时,氧原子会受激发出红光:在100~200千米
高空,氧原子则会受激发出黄绿色光,这是极光最明亮、最常见的颜色。电离状态的氮则会
发出蓝光,中性的氮受到撞击时发出的则是紫红色光。北极光一般遵循持续1 1年的太阳活
动周期,太阳活动剧烈的年份是观察极光的好时候。观看极光的最佳地点当然是在高纬度地
区。
不光地球上有北极光,很多行星都会出现这样的奇景,比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
星。这些行星都有大气和磁场,极光以同样的机制出现。木星和土星这两颗行星的磁场比地
球更强,哈勃太空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见这两颗行星的极光。
北极光是否会出声,这是一个未解之谜。很多人宣称强烈的北极光会伴随着声音,记录
在案的极光声音类似于“噼啪”声和低沉的轰鸣声,持续时间短暂而微弱。挪威天体物理学
家布莱克表示,“北极光发生在离地袁80千米以上的空间,那里近乎真空。因为声波不能在
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很难传到地面上。”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有趣的解释0 1 91 1年,第
一个到达南极点的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的同伴约翰森在日记里写道,阿蒙森出去之后
告诉同伴,他呼气时能听到自己的呼吸被冻住的声音。于是约翰森和另外一个人也出去尝试
了一下,同样也听到了“噼啪”声,这种声音他们曾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出现强烈极光的时
候听到过。而当他们屏住呼吸,摇晃脑袋时,声音就消失了。
201 2年,芬兰研究人员曾在一个极光观测地发现,声音来自地面以上约70米的高空,
而北极光则出现在地面以上约1 20千米的地方。科学家无法确定声音是如何出现的。至今,
极光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令人震撼的极光碰撞等现象。随着对太阳和地球磁场的
深入了解,人们会发现北极光越来越多的秘密。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曹玲,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关于“极光’’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极光与地球磁场有着密切联系,而将二者联系起来的第一人是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
雷,而最早记录北极光的国家是挪威。
B.极光是少量的太阳风带电粒子从地磁两极上方的磁层顶进入磁层旋转并向两极沉降,
与地球高层大气发生碰撞而发出的光芒。
C.极光通常发生在距离地面80~300千米的高空,绿、蓝、白、红等颜色的极光形成一
个椭圆的环形区域,被称之为极光环带。
D.极光是会发出声音的,只是在地面上很难听到,记录在案的极光声音类似于“噼啪,,
声和低沉的轰鸣声,持续时间短暂而微弱。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能安稳地生活在地球上,不受太阳高能带电粒子的辐射危害,是因为在地球周围
有一道被称为天然屏障的地磁层保护着。
B.霓虹灯是根据极光的发光原理制造的,将霓虹灯管中封存氖、氩等惰性气体,让电子
在其中与它们碰撞,而使后者受激发光。
C.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闯入距地80~300千米内的大气层时,在不同高度即使碰撞到相
同气体分子,气体也可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能听到自己呼吸时被冻住的声音,这种“噼啪’’声同约翰森在挪威斯
瓦尔巴群岛出现强烈极光时听到的一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极光的发生同大气和磁场有关,木星和土星的磁场比地球磁场强很多,这两颗行星的
极光比地球上的极光可能更明亮、更绚烂。
B.观察极光不光要选择最佳地点,还要选择好时间,极光一般遵循太阳活动的周期,太
阳活动剧烈的年份才是观察极光的好时候。
C.布莱克认为阿蒙森等人听到的“噼啪”声不是极光发出的声音,因为在离地面80千米
以上的高空接近真空,声音不能传到地面。
D.人类尽管很早就有国家记录极光和科学家们研究极光,但是直到现在,如极光的碰撞、
极光的声音等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
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
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
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
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逝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百
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概亦自信,诸
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
职,兼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幼孤,随母适胡氏 适:嫁给 .
B.寇至无捍御 ..
C.岁以丰稔闻 .. 捍御:抵御 丰稔:丰收
署:衙门 D.命概以御史署刑部 .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B.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C.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D.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
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深得皇帝信任。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
巡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C.熊概执法不畏强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前官岳福懦弱无为,而他不仅捕杀了遇赦的
平康,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
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5分)
译文:
(2)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据记载,戴叔伦晚年在抚州时曾被诬拿问,后得昭雪。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
刺史时期。
8.诗的前四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说明。 (5分)
9.结尾“明日又逢春”一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6分)
(1)自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听众的神情,江心的秋月写琵琶曲妙绝入神的诗
句是“ , 。”
(2)李商隐在《锦瑟》中化用典故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诗句是“
(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比喻突出小溪曲折、蜿蜒特点的语句是“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
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双红绣鞋夏阳
我是一双红绣鞋。
六十年前的一个春夜,油灯将尽未尽时,我的主人——一个待嫁的苗女,把那根红丝线
在指间一绕,打了个结,放在唇齿间轻轻一咬,算是完成了对我最后一针的刺绣。她取出另
一只绣好的鞋,将我的左右脚合在一起。油灯下,我搁浅在桌面上,像两只小红船,两朵百
合在我身上绽放如春。待嫁的苗女,托着香腮凝视着我,她的脸上,悄然漫上了一层红晕。
这时,灯碗里油干了,火苗微微地颤了两下,灭了,①一缕青烟在月色里袅袅升腾。待
嫁的苗女一把将我拥入怀里,大睁着眼睛躺在床上。我偎在她高耸的胸脯上,她身上特有的
少女体香,一如春天阳光的芬芳,在整个房间里荡漾开来。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偶尔,
黑暗中发出几声哧哧的笑,搅得一团月光在窗外探头探脑,窃窃私语。
那个春天,她出嫁,我随她来到了夫家。
她一身盛装,在众人的簇拥下,绣裙簪珠,衣华钗明,冠上的饰品,佩戴的银器,丁零
零作响。随着她轻移莲步,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我的身上,禁不住啧啧称奇。我镶着金丝
边的红鞋面上,两朵百合在阳光下怒放,晃动着炫目的光泽。
我知道,今天是她的嫁日,也是我的节日,我们一生,只为这一天。
三天后,我被放进了箱子的最底层。在她合上箱盖时,我读到了她的目光,那目光里,
盛开着恋恋不舍的甜蜜。
我在黑暗里一躺就是六十年。即使被压在箱底,时光的灰尘依然抚摸着我的身体。
六十年后,当我重见天日时,我所见到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街景,陌生的游客,
陌生的熙熙攘攘,还有陌生的各地方言在街头汹涌。这一切,让我有些惶恐。我的主人已经
老了,岁月把她雕刻成一个枯瘦干瘪的老妪。我被悬挂在街边的墙上等待出售。而她,在懒
洋洋的阳光下,靠着墙打盹儿。时光,在这个午后停顿了。
一个衣着时尚的漂亮女子,在我主人面前停下脚步,注视着我,久久地,不肯离去。最
后,女子推了推我的主人,问:阿婆,这个,卖吗?
我的主人将醒未醒,点了点头。随即,瞥了那女子一眼,顿时惊呆了。她慌里慌张地站
起来,盯着那女子,好一会儿,说:你……试试……合脚不?
当女子把我穿在脚上,显得是那么的熨帖,不大不小,不胖不瘦,增一分则多,减一分
则少,就像是天生为她做的一样。她让我在半个多世纪后,掸去岁月的尘埃,重新焕发出生
机。这女子站在古老的青石板街上,眼睛微微地眯着,来回转动身体,细细地打量我,任凭②融融的阳光扑簌簌地跌落在她身上,跌落出一种久违的香气,让嘈杂的大街顿时变得安静。
她的美丽与娴静,让时光倒转,一如六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我的主人呆呆地望着她,像面对
从前那个待嫁的自己一样手足无措。女子问:阿婆,我想买一多少钱?
我的主人摇了摇头,一头银发在阳光下晃着,说:不要钱,送给你。
女子怔了一下,说:那不行,怎么好意思收你这么贵重的东西?
我的主人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豁着没矛的嘴笑了,说:我只送该送的人。
我的新主人叫麦苗。我跟随麦苗一路车马劳顿,来到一个叫深圳的地方,来到一栋豪华
的孤零零的别墅。这里,是我的新家。
一个午夜,③窗外华灯璀璨,灯火未眠。麦苗没有开灯,抱着双膝坐在地板上哭泣。我
躺在她身后的席梦思床上,默默地注视着她。我的旁边,是一袭白色的婚纱,还有一双镶着
红宝石的高跟鞋,它们在窗外霓虹灯的折射下,闪着高贵的光芒。我和它们相比,像一对丑
小鸭,滑稽丑陋。
麦苗哭得很伤心,如水的月光洒落她的半边脸上,泪眼蒙陇。
她把我贴在脸上,摩挲了很久,最后把我的左脚小心地包好,搁进了衣柜的最底层,另
一只——我的右脚,被放进了一个准备邮寄远方的包裹箱里,还塞了一张纸条。在麦苗即将
合上盖子的一刹那,一颗带着她体温的泪珠掉落下来,菊花般洇在我的身上。那一刻,我体
味到了她对我的眷恋,是如此的深情。
我重新回到黑暗的世界里。相伴六十年后,两只鞋骨肉分离,天各一方。我倍感孤独。
我无法预知我的左脚和右脚是否还有团聚的那一天。
那张纸条上写着:贵哥,你就当我死了吧。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21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红绣鞋“搁浅在桌面上,像两只小红船,两朵百合在我身上绽放如春”,这些描写,目
的是生动地表现红绣鞋的美丽、精致。
B.苗女“几声哧哧的笑,搅得一团月光在窗外探头探脑,窃窃私语”,这里将正面描写与
侧面描写巧妙结合,巧妙表现了人物心理。
C.衰老的苗女愿将红绣鞋无偿赠送麦苗,不仅因为麦苗穿上熨帖合适,更重要的是苗女
像当年的自己,她想送给麦苗一份祝福。
D.小说结尾交代纸条上写的内容一一“贵哥,你就当我死了吧’’,暗示了麦苗与爱人两地
分居的情况,与她对婚姻生活的强烈不满。
E.这篇小说借“一双绣花鞋”的“眼睛”描写了两个时代、两个地域、两个人物的爱情故事,
讴歌了苗女与麦苗坚贞纯洁的爱情理念。
(2)三个画线处的景物描写分别写出人物怎样的心情? (6分)
(3)“麦苗’’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以“一双红绣鞋”为叙述对象,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唐诗除夜宿石头驿翻译篇五
《施蛰存唐诗百话053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53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诗人作诗,如果是思想感情的自然发泄,总是先有诗,然后有题目,题目是全诗内容的概括。这首诗的题目是《除夜宿石头驿》可知诗的内容主要是“除夜”和“夜宿”。夜宿的地点是“石头驿”,可知是在旅途中夜宿。
第一联“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就写明了一个孤独的旅客夜宿在旅馆中。接着用第二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补充说明这个“夜”是“除夜”,这个“人”是离家很远的人。
第三联就转到这个“人”,独宿在旅馆中,又是在大年夜,他的思想感情怎样呢?“寥落悲前事”是说过去的一切事情,也就是种种生话遭遇,都是非常寂寞,非常失意,只会引起悲感。“支离笑此身”是说现在这个漂泊天涯的躯体,又如此之支离可笑。上句回想过去,没有得意事可供现在愉快地回忆;下句是自怜,现在已没有壮健的躯体能忍受流浪的生活。
第四句紧紧地承接上句。“愁颜与衰鬓”就是“此身”的“支离”形状。这样一个既忧愁,又衰老的旅客,独宿在旅馆里,明日又将逢到春天,真不知今后的命运如何。“明日又逢春”这一句,有两个意义:第一,它的作用是点明题目,结束全诗。今晚是除夕,明天是新年初一,春季的第一天。写的是明日,意义却在今夕。第二,作者用了一个“又”字,有点出人意外。仔细玩味其意义,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基础是对于“逢春”并没有多大乐观的希望。年年逢春,年年仍然在漂泊中,而到了明天,又是一年的春天了。这一句底下,作者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让读者去体会。这就是所谓“馀味”。
宋代诗人姜夔在他的《白石道人诗说》中曾谈到诗语以有含蓄为贵,他说:
诗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馀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善之善者也。
可知最好的诗,必须做到句有馀味,编有馀意,总起来说,就是不可把话说尽,要留有让读者思考的馀地。作诗者固然要达到这样一种艺术高度,读诗者也需要具备一种探索馀味、馀意的高度欣赏力。
这首诗,一向被认为是唐人五律中的著名作品。其所以著名,完全是由于颔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代以来,到年三十还住宿在旅馆里的人,总会感伤地朗诵这两句,以为诗人已代他形象地说出了寥落支离的情绪。因此,这两句诗成为唐诗中的名句。但是,这两句诗并不是戴叔伦的创作成果,而是他偷得来的。早在二百年前,梁武帝萧衍有一首《冬歌》:
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
君志固有在,妾躯乃无依。
王维《送丘为下第归江东》诗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这就是戴叔伦的赃证。梁武帝写的是一个妇女在除夕怀念她出门在外的丈夫。戴叔伦改了一个字,换了两句的结构,强调了“夜”和“人”,放在他这首诗中,就成为警句。
偷用古人现成句子,在文艺创作上并不是禁律,向来是允许偷的。一字不改的偷,也可以,只要运用得好。改换几个字,更不算罪行了。但是,与戴叔伦同时,有一个能作诗的和尚,法名皎然,写了一本书,叫做《诗式》。这是一部研究作诗方法的书,也算是唐代诗学理论书。他谈到诗有三种偷法:一曰偷语,就是偷取前人的句子。二曰偷意,是偷用前人的意境。三曰偷势,是偷袭前人的风格气势。他以为偷势者才巧意精,可以原宥,偷意就情不可原了,而偷语则是公行劫掠,最为钝贼,必须判罪。按照他的意见,戴叔伦作这两句诗是钝贼行为,完全要被否定的。 读唐诗的人,未必都知道诗人也能作贼,戴叔伦这两句诗,一般读者也不知道他偷用梁武帝的成句,只是就诗论诗,公认这两句写得很深刻,极能引起同情。于是,在梁武帝诗里默默无闻的句子,忽然在戴叔伦诗里发出光辉,这是点铁成金的技巧。这样偷法,恐怕不能说是“钝贼”。 但是肯定这两句诗为警句的评论家,也还有不同的看法。吴山民批道:“翻古却健。”(《唐诗正声评醳》)意思是说,虽然翻用古人成句,却翻得很矫健。而吴昌祺的批语却说:“句警则不免于诞,犹胜‘舍弟江南没’二句也。”(《删订唐诗解》)他承认这一联是警句,但以为情事虚诞。宋人笔记中曾记一件趣事,据说有人做了一首描写自己身世的诗,其中有一联道:“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有人读了,为之恻然,说:“你真是太不幸了,兄弟都死于离乱。”那诗人回说;“我实在没有弟兄,这是做诗罢了。”这是一个讽刺诗人虚夸的故事。吴昌祺说戴叔伦这一联不免于夸诞,但还比“舍弟江南没”好些。这个评语,我以为过火了。戴叔伦这一联,除了“万里”二字外,都是写实,岂可与无中生有的“舍弟江南没”作比较。吴昌棋这个评语是发挥唐汝询的评语。唐评云:“幼公去石头不远,而曰万里未归,诗人多诬,不虚哉。”(《唐诗解》)他以为戴叔伦是金坛人,石头是指南京城,距离很近,所以用“万里未归”就是虚假不实之词。考《全唐诗》中收戴叔伦此诗,注曰:“一作石桥馆”。可知这个诗题原有问题,有过一个版本是题作《除夜宿石桥馆》的。再说,“石头”也不一定指南京城,湖北有石城,诗人也常常称之为石头城。如此,则我们就不能肯定作者除夕所宿的旅馆,离开他的家乡并不远。以“万里”二字来代表一个“远”的概念,在诗人笔下是常用词,杜甫诗中就屡次用过,从来没有人评之为虚夸。李白诗“白发三千丈”,以“三千丈”代表一个“长”的概念。万里的旅途,是可有的,三千丈的头发,是绝对没有的,然则李白此句,岂不是更“诬”了吗?唐、吴两家评讲唐诗,常有很好的议论,但对于戴叔伦这一联忽然大肆奚落,对文学上的夸饰作用,几乎完全否定,这就未免有些迂气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特别写了一编《夸饰》,专论文学修辞中的夸张作用,他以为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形容事物,可以获得“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的效果,“成状”是描写得生动,“得奇”是描写得突出。但是他也说:“饰穷其要,则心声锋起;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所以应该“夸而有节,饰而不诬”,这就是夸张的限度。戴叔伦的“万里人未归”,还不能说是越过了这个限度。沈德潜对于“万里”二字也有怀疑,他作了一个新的解释,他说:“应是万里归来,宿于石头驿,未及到家也。不然,石城去金坛相距几何,而云万里乎?”(《唐诗别裁》)他也肯定石头驿是南京城下,所以把“万里未归人”讲作从万里之外归来,而尚未到家的人。这个讲法,似
乎可通,实则还是讲不通,因为戴叔伦如果从万里之外归家,碰到除夕,船停在南京城下,那么,这一二天,他就可以到达金坛家中,他还会有这样的思想情绪吗?通读全诗,谁都可以感到这个讲法是不符合诗意的。
从汉诗到魏晋诗,从魏晋到宋齐,从宋齐到梁陈宫体,从宫体到唐诗,在形式、音调、句法、题材各个方面,每一个时代都有新的发展,形成各自的风格。但在语言文字、思想感情、表现方法上,后代的人总不免有向前代人借鉴的迹象。魏晋五言诗和乐府诗中,常常有借用汉诗成句的情况。唐代诗人的作品中,也有很多六朝诗句的影子。王渔洋在《带经堂诗话》中曾指出王维诗的“积水亦可极,安知沧海东”是用了谢灵运的“洪波不可极,安知大壑东”。又“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用了庾信的“何必游春草,王孙自不归”。又“结庐古城下,时登古城上”是用了何逊的“家本青山下,好登青山上”。又“莫以今时宠,能忘昔日恩”是用了冯小怜的“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又“飒飒秋雨中,潺潺石溜泻”是用了王融的“潺湲石溜泻,绵蛮山雨闻”。此外,还有孟浩然诗“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是用了鲍照的“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郎士元诗“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是用了吴均的“落叶思纷纷,蝉声犹可闻”。以上所举王、孟、郎三家的诗,都是他们的名句,一经揭发其来历,才知道他们都是偷来的。有的全句偷用,有时略加改换,有的偷用其意。他们都在戴叔伦以前,可知戴叔伦偷取梁武帝诗句,在当时并不以为有损于创作道德。说不定当时还有许多人的诗句,都是明偷暗换得来,所以皎然要在他的《诗式》中特别提出,斥之为“钝贼”,以煞住这一股风气。但是,尽管如此,偷句的风气,还是历代都有。就说戴叔伦这两句,在他同时的或稍后的诗人中,也还可以找到互相套用的句法。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访宿》诗云:“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崔塗《除夜》诗云:“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马戴《灞上秋居》诗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都可以说是一偷再偷。皎然说是“钝贼”,黄庭坚说是“点铁成金”、“脱胎换骨”,我们不妨说是“古为今用”。
一九七九年三月三十一日
唐诗除夜宿石头驿翻译篇六
《山东省烟台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烟台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脐带 调剂 假公济私 光风霁月
B.眼睑 入殓 湖光潋滟 横征暴敛
C.禅悟 孱弱 缠绵悱恻 馋涎欲滴
D.悲怆 寒伧 沧海桑田 踉踉跄跄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卷帙 原生态 时乖运蹇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B.跻身 亲合力 唉声叹气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揖让 意向书 克尽职守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D.装帧 发刊词 望风披靡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近年来,山东省扎实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狠抓秸秆还田,稳步提高耕地 和产出能力,打牢了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基础。
(2)在探索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过程中,烟台市积极尝试 海域有偿使用制度,调整资金投入方向,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海洋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3)对三亚在黄金周期间出现的乱收费现象,市委书记姜斯宪表示将会彻查到底,对“害群之马”实行“零容忍”,一经查实,决不 。
A.地力 推行 姑息 B.地利 推行 迁就
C.地利 推广 姑息 D.地力 推广 迁就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上半场比赛,面对小牛队内线的包夹防守,林书豪外线强行切入,效果不错;下半场比赛关键时刻,林书豪故伎重演,突破后再度滞空拉杆上篮得手,并造成奥多姆犯规。
B.“你信或不信,政策就在那里;你认或不认,事实就在那里;你想或不想,亲人就在那里,望穿秋水,只盼君归。”这一人性化的“清网行动”通告,引来众多网友围观。
C.中国人并不缺少道德基因,2011年“小悦悦事件”终于让中国刮起了一场“道德风暴”,“拒绝冷漠,传递温暖”的呼喊不绝如缕。
D.食品安全方面的电视节目收视率日新月异,但如果缺少专业知识和调查研究,就会误导观众,甚至会毁掉一个企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是一个食品生产和食品消费大国,但食品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水平和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完善程度还有待改善。
B.在打击知识产权和伪劣商品犯罪的“亮剑”行动中,市公安局经侦大队顺藤摸瓜,及时破获了一起制售假冒“南山牌”铝合金案。
C.那些独具特色的老房子遍布青岛的大街小巷,犹如青岛的枝与叶,使得青岛这座别具风情的城市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D.因希腊政府无力应对主权债务清偿而引发的危机,像是一团山边野火,迅速蔓延到欧盟核心地带,甚至殃及法国等欧盟核心成员卷入风暴之中。
二、(9 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以人重还是人以文重?
罗志田
中国古人重立功甚于立言,两者兼具的读书人,或文以人重,或人以文重,却未必是自己的选择。
中国古人对历史人物的地位,有一评价次序,主张太上立德,其次立功,最后立言。所以《史记》中列传的首篇是《伯夷传》,讲述伯夷和他的弟弟叔齐的故事。两人反对周武王以方伯的身份领兵攻打其君主商纣王,到周武王灭商而成为君主后,他们遂不食周粟而饿死。这样在事功上没有多少表现之人,仍可因其人格力量体现的意义而纳入历史记载,并领衔《史记》之列传,可知古代的历史意义,不尽取决于事功。历史记忆的重要,体现在《易经》所说的“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
不过,“德”既有跨越时空的通达一面,往往又是与时俱进、随地而异的。能历久不衰而长传的道德典范不多,因“立德”而青史留名的例子也很少。加以中国历代皇帝都想要作之君作之师,所以士人自然也多朝立功立言的方向努力。大体上,真能两者兼具的读书人,重立功仍胜于立言。
吴稚晖曾论历史人物说,“如以司马迁、司马光为譬,一是全靠一部《史记》,一是全不在乎什么《通鉴》不《通鉴》。又以苏轼、王安石为譬,一则有诗文集大见轻重,一则有同样的诗文集,丝毫在其人是非不加轻重”。简言之,司马迁和苏轼,更多是人以文重;而司马光和王安石,则其事功足以传世,其立言方面的卓绝,便不起决定作用。
吴氏一生历经求学、革命、为官、著书,立功亦复立言。观其于历史人物的见解,大致本乎立功、立言次序的古训,揭示出向以反传统自居的他,在安身立命处也深受传统浸润。复因其阅历丰富,老于江湖,故论事论人,眼光老辣,常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
与吴稚晖关系不错的胡适,少时不仅有意“立功”,且也有“立言”之意,留学时即拟在诗文上下功夫。而其安徽同乡梅光迪,则希望胡适像韩愈、欧阳修一样不“以文士自居”。梅先生甚至说,“文以人重。文信国、岳忠武诸公,文章皆非至者,而人特重其文”;若事功不足甚至“大节有亏”者,其当世文名虽盛,却难为后人所记忆。故希望胡适“抱定为学之旨,读尽有用之书,而通其意,将来学问经济,必有可观’。只要坚持“以文、岳二公为师,不必求以文传,而文自传”。
立功与立言之间那种略带竞争的紧张,虽近代新人物亦不能免。史家蒋廷黻出身教会学校,又是留学生,然“上进”之心不弱。北伐后他曾以清华教授身份晋见外交部长,在办公室外静候数小时,而其兴不衰(若是他的清华同事陈寅恪,必早已拂袖而去)。据毛子水说,蒋氏晚年时李济曾问他:“廷黻,照你看是创造历史给你精神上的快乐多,还是写历史给你精神上的快乐多?” 蒋没直接回答,反问李济:“济之,现在到底是知道司马迁的人多,还是知道张骞的人多?”
司马迁和张骞的知名度,在不同的人中间是不同的。也不知道蒋氏心中究竟倾向于何人。或许他自己也是犹疑的,但他的选择是明确的——他不重快乐,而希望知道他的人多。从蒋氏的后半生看,他更多已弃司马迁而就张骞。不过,今日大家记得的蒋廷黻,恰是他或不看重的史作;而他曾向往的事功,则久已淡出我们的历史记忆。一个期望文以人重的人,最后仍不出人以文重之类,或许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吊诡?
(文字有删改)
6.下列关于文中“文”与“人”的关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既重立功又重立言的读书人,最终会以“文”还是“人”而被世人看重,往往不以他们的选择为转移。
B.在王安石身上,“人”足以传世,“文”也堪称卓绝,但他名留青史的原因中,“人”的作用远大于“文”的作用。
C.“人”和“文”表现出的略带竞争的紧张关系,不仅体现在古人身上,就是那些近代新人物也难以摆脱。
D.在作者看来,创造历史是为“人”,写历史是为“文”,前者所获得的精神上的快乐当然要比后者多一些。
7.下列能证明“真能两者兼具的读书人,重立功仍胜于立言”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伯夷和他的弟弟叔齐因其人格力量体现的意义而被纳入历史记载,并领衔《史记》之列传。
B.吴稚晖评论历史人物认为,司马迁靠一部《史记》,苏轼凭借诗文集而扬名立万,更多的是人以文重。
C.吴稚晖一生立功亦复立言,因其阅历丰富,老于江湖,故论事论人,眼光老辣,常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
D.史家蒋廷黻出身教会学校,又是留学生,然“上进”之心不弱;他的后半生更是弃司马迁而就张骞。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德”既有跨越时空的通达一面,往往又是与时俱进、随地而异的,因此能历久不衰而长传的道德典范不多。
B.最终的结果是“文以人重”还是“人以文重”往往取决于当事人“重立功”还是“重立言”的主观愿望,也受制于史学家的解读。
C.梅光迪认为,若事功不足甚至“大节有亏”者,其当世文名虽盛,却难为后人所记忆。他的观点很好地诠释了“文以人重”的观点。
D.蒋廷黻属于那种可以牺牲快乐、期望创造历史的人,与他的清华同事陈寅恪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读《江南录》
王安石
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①存亡论之。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②,箕子之说③,徐氏录为得焉。
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恶者无大于杀忠臣。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纣为君,至暴矣,武王观兵于孟津,诸侯请伐纣,武王曰:“未可。”及闻其杀王子比干,然后知其将亡也,一举而胜焉。季梁在随,随人虽乱,楚人不敢加兵。虞以不用宫之奇之言,晋人始有纳璧假道之谋。然则忠臣国之与也,存与之存,亡与之亡。
予自为儿童时,已闻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见杀,当时京师因举兵来伐,数以杀忠臣之罪。及得佑所上谏李氏表现之,词意质直,忠臣之言。予诸父中旧多为江南官者,其言金陵事颇详,闻佑所以死则信。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
今观徐氏录言佑死,颇以妖妄,与予旧所闻者甚不类。不止于佑,其它所诛者,皆以罪戾,何也?予甚怪焉。若以商纣及随、虞二君论之,则李氏亡国之君,必有滥诛,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何以知其然?吾以情得之。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吾闻铉与佑皆李氏臣,而俱称有文学,十余年争名于朝廷间。当李氏之危也,佑能切谏,铉独无一说,以佑见诛,铉又不能力诤,卒使其君有杀忠臣之名,践亡国之祸,皆铉之由也。铉惧此过,而又耻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以佑观之,其它所诛者又可知矣。噫!若果有此,吾谓铉不惟厚诬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
【注】①历数:指帝王继承的次序。古代迷信说法,认为帝位相承和天象运行次序相应。②《春秋》之义:臣子为君亲讳,礼也。③箕子之说:周武王克商,问箕子商所以亡,箕子不悉言商恶,以存亡国祚告之。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氏录为得焉 得:感恩。
B.然则忠臣国之与也 与:同盟。
C.数以杀忠臣之罪 数:列举。
D.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 徒:仅仅。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 ②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①一举而胜焉 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①当时京师因举兵来找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唐诗除夜宿石头驿翻译篇七
《唐山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唐山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
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神秘莫测北极光
最早记录北极光的是挪威编年史《国王的镜子》,成书大约在1230年。直到17世纪后期,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才第一次将极光与地球磁场联系起来。这一时期,法国科学家雅克〃德麦兰是第一个提出极光和太阳有关的人口
人们发现,当太阳风到达地球,它们被看不见的盾牌——地球磁场偏转。地磁层是地球周围一个保护层,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巨大磁化区域,是太阳高能带电粒子的天然屏障,正是有了这道屏障我们才能安稳地生活在地球上。地磁层的外边缘与行星际交界的地方叫作磁层顶,在地磁南北极上方的磁层顶形状像漏斗,少量的太阳风带电粒子可以从此处“漏”进磁层,在地球附近沿着磁力线绕圈,同时向地球两极沉降,在沉降过程中和地球高层大气发生碰撞,发出灿烂的光芒,这就是极光。碰撞通常发生在距离地面80---300千米的高度,绿、蓝\白\红四色光芒在天空中形成了一个椭圆的环形区域,也就是极光环带。
极光的发光原理跟霓虹灯相似。霓虹灯管中封存着氖、氩等惰性气体,电子在其中跑来跑去,撞到气体原子时,就会使后者受激发光。不同的原子在不同条件下受到激发,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极光也是如此,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在不同的高度撞到不同的气体分子,发出不同颜色的光。通常来说,在200千米以上的高空,带电粒子撞到氧原子时,氧原子会受激发出红光:在100~200千米高空,氧原子则会受激发出黄绿色光,这是极光最明亮、最常见的颜色。电离状态的氮则会发出蓝光,中性的氮受到撞击时发出的则是紫红色光。北极光一般遵循持续1 1年的太阳活动周期,太阳活动剧烈的年份是观察极光的好时候。观看极光的最佳地点当然是在高纬度地区。
不光地球上有北极光,很多行星都会出现这样的奇景,比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些行星都有大气和磁场,极光以同样的机制出现。木星和土星这两颗行星的磁场比地球更强,哈勃太空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见这两颗行星的极光。
北极光是否会出声,这是一个未解之谜。很多人宣称强烈的北极光会伴随着声音,记录在案的极光声音类似于“噼啪”声和低沉的轰鸣声,持续时间短暂而微弱。挪威天体物理学家布莱克表示,“北极光发生在离地袁80千米以上的空间,那里近乎真空。因为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很难传到地面上。”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有趣的解释0 1 91 1年,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的同伴约翰森在日记里写道,阿蒙森出去之后告诉同伴,他呼气时能听到自己的呼吸被冻住的声音。于是约翰森和另外一个人也出去尝试了一下,同样也听到了“噼啪”声,这种声音他们曾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出现强烈极光的时候听到过。而当他们屏住呼吸,摇晃脑袋时,声音
就消失了。
201 2年,芬兰研究人员曾在一个极光观测地发现,声音来自地面以上约70米的高空,而北极光则出现在地面以上约1 20千米的地方。科学家无法确定声音是如何出现的。至今,极光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令人震撼的极光碰撞等现象。随着对太阳和地球磁场的深入了解,人们会发现北极光越来越多的秘密。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曹玲,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关于“极光’’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极光与地球磁场有着密切联系,而将二者联系起来的第一人是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
而最早记录北极光的国家是挪威。
B.极光是少量的太阳风带电粒子从地磁两极上方的磁层顶进入磁层旋转并向两极沉降,与地球
高层大气发生碰撞而发出的光芒。
C.极光通常发生在距离地面80~300千米的高空,绿、蓝、白、红等颜色的极光形成一个椭圆
的环形区域,被称之为极光环带。
D.极光是会发出声音的,只是在地面上很难听到,记录在案的极光声音类似于“噼啪,,声和低
沉的轰鸣声,持续时间短暂而微弱。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能安稳地生活在地球上,不受太阳高能带电粒子的辐射危害,是因为在地球周围有一道
被称为天然屏障的地磁层保护着。
B.霓虹灯是根据极光的发光原理制造的,将霓虹灯管中封存氖、氩等惰性气体,让电子在其中
与它们碰撞,而使后者受激发光。
C.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闯入距地80~300千米内的大气层时,在不同高度即使碰撞到相同气体
分子,气体也可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能听到自己呼吸时被冻住的声音,这种“噼啪’’声同约翰森在挪威斯瓦尔巴
群岛出现强烈极光时听到的一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极光的发生同大气和磁场有关,木星和土星的磁场比地球磁场强很多,这两颗行星的极光比
地球上的极光可能更明亮、更绚烂。
B.观察极光不光要选择最佳地点,还要选择好时间,极光一般遵循太阳活动的周期,太阳活动
剧烈的年份才是观察极光的好时候。
C.布莱克认为阿蒙森等人听到的“噼啪”声不是极光发出的声音,因为在离地面80千米以上的
高空接近真空,声音不能传到地面。
D.人类尽管很早就有国家记录极光和科学家们研究极光,但是直到现在,如极光的碰撞、极光
的声音等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
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逝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兼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幼孤,随母适胡氏 适:嫁给 .
B.寇至无捍御 ..
C.岁以丰稔闻 .. 捍御:抵御 丰稔:丰收
署:衙门 D.命概以御史署刑部 .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B.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C.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D.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最后
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深得皇帝信任。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巡视后
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C.熊概执法不畏强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前官岳福懦弱无为,而他不仅捕杀了遇赦的平康,
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积涝,
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5分)
译文:
(2)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据记载,戴叔伦晚年在抚州时曾被诬拿问,后得昭雪。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刺史时
期。
8.诗的前四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说明。 (5分)
9.结尾“明日又逢春”一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6分)
(1)自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听众的神情,江心的秋月写琵琶曲妙绝入神的诗句是
“。”
(2)李商隐在《锦瑟》中化用典故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诗句是“
(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比喻突出小溪曲折、蜿蜒特点的语句是“,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双红绣鞋夏阳
我是一双红绣鞋。
六十年前的一个春夜,油灯将尽未尽时,我的主人——一个待嫁的苗女,把那根红丝线在指间一绕,打了个结,放在唇齿间轻轻一咬,算是完成了对我最后一针的刺绣。她取出另一只绣好的鞋,将我的左右脚合在一起。油灯下,我搁浅在桌面上,像两只小红船,两朵百合在我身上绽放如春。待嫁的苗女,托着香腮凝视着我,她的脸上,悄然漫上了一层红晕。
这时,灯碗里油干了,火苗微微地颤了两下,灭了,①一缕青烟在月色里袅袅升腾。待嫁的苗女一把将我拥入怀里,大睁着眼睛躺在床上。我偎在她高耸的胸脯上,她身上特有的少女体香,一如春天阳光的芬芳,在整个房间里荡漾开来。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偶尔,黑暗中发出几声哧哧的笑,搅得一团月光在窗外探头探脑,窃窃私语。
那个春天,她出嫁,我随她来到了夫家。
她一身盛装,在众人的簇拥下,绣裙簪珠,衣华钗明,冠上的饰品,佩戴的银器,丁零零作响。随着她轻移莲步,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我的身上,禁不住啧啧称奇。我镶着金丝边的红鞋面上,两朵百合在阳光下怒放,晃动着炫目的光泽。
我知道,今天是她的嫁日,也是我的节日,我们一生,只为这一天。
三天后,我被放进了箱子的最底层。在她合上箱盖时,我读到了她的目光,那目光里,盛开着恋恋不舍的甜蜜。
我在黑暗里一躺就是六十年。即使被压在箱底,时光的灰尘依然抚摸着我的身体。
六十年后,当我重见天日时,我所见到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街景,陌生的游客,陌生的熙熙攘攘,还有陌生的各地方言在街头汹涌。这一切,让我有些惶恐。我的主人已经老了,岁月
把她雕刻成一个枯瘦干瘪的老妪。我被悬挂在街边的墙上等待出售。而她,在懒洋洋的阳光下,靠着墙打盹儿。时光,在这个午后停顿了。
一个衣着时尚的漂亮女子,在我主人面前停下脚步,注视着我,久久地,不肯离去。最后,女子推了推我的主人,问:阿婆,这个,卖吗?
我的主人将醒未醒,点了点头。随即,瞥了那女子一眼,顿时惊呆了。她慌里慌张地站起来,盯着那女子,好一会儿,说:你……试试……合脚不?
当女子把我穿在脚上,显得是那么的熨帖,不大不小,不胖不瘦,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就像是天生为她做的一样。她让我在半个多世纪后,掸去岁月的尘埃,重新焕发出生机。这女子站在古老的青石板街上,眼睛微微地眯着,来回转动身体,细细地打量我,任凭②融融的阳光扑簌簌地跌落在她身上,跌落出一种久违的香气,让嘈杂的大街顿时变得安静。她的美丽与娴静,让时光倒转,一如六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我的主人呆呆地望着她,像面对从前那个待嫁的自己一样手足无措。女子问:阿婆,我想买一多少钱?
我的主人摇了摇头,一头银发在阳光下晃着,说:不要钱,送给你。
女子怔了一下,说:那不行,怎么好意思收你这么贵重的东西?
我的主人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豁着没矛的嘴笑了,说:我只送该送的人。
我的新主人叫麦苗。我跟随麦苗一路车马劳顿,来到一个叫深圳的地方,来到一栋豪华的孤零零的别墅。这里,是我的新家。
一个午夜,③窗外华灯璀璨,灯火未眠。麦苗没有开灯,抱着双膝坐在地板上哭泣。我躺在她身后的席梦思床上,默默地注视着她。我的旁边,是一袭白色的婚纱,还有一双镶着红宝石的高跟鞋,它们在窗外霓虹灯的折射下,闪着高贵的光芒。我和它们相比,像一对丑小鸭,滑稽丑陋。
麦苗哭得很伤心,如水的月光洒落她的半边脸上,泪眼蒙陇。
她把我贴在脸上,摩挲了很久,最后把我的左脚小心地包好,搁进了衣柜的最底层,另一只——我的右脚,被放进了一个准备邮寄远方的包裹箱里,还塞了一张纸条。在麦苗即将合上盖子的一刹那,一颗带着她体温的泪珠掉落下来,菊花般洇在我的身上。那一刻,我体味到了她对我的眷恋,是如此的深情。
我重新回到黑暗的世界里。相伴六十年后,两只鞋骨肉分离,天各一方。我倍感孤独。我无法预知我的左脚和右脚是否还有团聚的那一天。
那张纸条上写着:贵哥,你就当我死了吧。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21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红绣鞋“搁浅在桌面上,像两只小红船,两朵百合在我身上绽放如春”,这些描写,目的是生
动地表现红绣鞋的美丽、精致。
B.苗女“几声哧哧的笑,搅得一团月光在窗外探头探脑,窃窃私语”,这里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
写巧妙结合,巧妙表现了人物心理。
C.衰老的苗女愿将红绣鞋无偿赠送麦苗,不仅因为麦苗穿上熨帖合适,更重要的是苗女像当年
的自己,她想送给麦苗一份祝福。
D.小说结尾交代纸条上写的内容一一“贵哥,你就当我死了吧’’,暗示了麦苗与爱人两地分居的
情况,与她对婚姻生活的强烈不满。
E.这篇小说借“一双绣花鞋”的“眼睛”描写了两个时代、两个地域、两个人物的爱情故事,讴歌
了苗女与麦苗坚贞纯洁的爱情理念。
(2)三个画线处的景物描写分别写出人物怎样的心情? (6分)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二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脐带 调剂 假公济私 光风霁月 ....
入殓 湖光潋滟 横征暴敛 ...
C.禅悟 孱弱 缠绵悱恻 馋涎欲滴 ....
D.悲怆 寒伧 沧海桑田 踉踉跄跄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卷帙 原生态 时乖运蹇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B.跻身 亲合力 唉声叹气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揖让 意向书 克尽职守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D.装帧 发刊词 望风披靡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近年来,山东省扎实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狠抓秸秆还田,稳步提高耕地 和产出能力,打牢了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基础。
(2)在探索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过程中,烟台市积极尝试 海域有偿使用制度,调整资金投入方向,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海洋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3)对三亚在黄金周期间出现的乱收费现象,市委书记姜斯宪表示将会彻查到底,对“害群之马”实行“零容忍”,一经查实,决不 。
A.地力 推行 姑息 B.地利 推行 迁就
B.眼睑 .
C.地利 推广 姑息 D.地力 推广 迁就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上半场比赛,面对小牛队内线的包夹防守,林书豪外线强行切入,效果不错;下半场比赛关键时刻,林书豪故伎重演,突破后再度滞空拉杆上篮得手,并造....
成奥多姆犯规。
B.“你信或不信,政策就在那里;你认或不认,事实就在那里;你想或不想,亲人就在那里,望穿秋水,只盼君归。”这一人性化的“清网行动”通告,引来众....
多网友围观。
C.中国人并不缺少道德基因,2011年“小悦悦事件”终于让中国刮起了一场“道德风暴”,“拒绝冷漠,传递温暖”的呼喊不绝如缕。 ....
D.食品安全方面的电视节目收视率日新月异,但如果缺少专业知识和调查研....
究,就会误导观众,甚至会毁掉一个企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是一个食品生产和食品消费大国,但食品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水平和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完善程度还有待改善。
B.在打击知识产权和伪劣商品犯罪的“亮剑”行动中,市公安局经侦大队顺藤摸瓜,及时破获了一起制售假冒“南山牌”铝合金案。
C.那些独具特色的老房子遍布青岛的大街小巷,犹如青岛的枝与叶,使得青岛这座别具风情的城市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D.因希腊政府无力应对主权债务清偿而引发的危机,像是一团山边野火,迅速蔓延到欧盟核心地带,甚至殃及法国等欧盟核心成员卷入风暴之中。
二、(9 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曹操“七十二疑冢”之传说、史实及意义
曹操逝世后的数百年间,历代诗人对曹操陵墓多有吟咏,但唐以前诗歌虽都写到曹操归葬于两陵,却没有任何疑冢之说的痕迹,更遑论“七十二疑冢”这样的确定数目了。可以说,唐以前并无曹操“七十二疑冢说”。有之,自宋代起。
宋王安石诗:“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邱。蝼蚁往还空陇亩,麒麟埋没几春秋。”此诗以“铜雀台”“八九邱”和“麒麟”等词语暗喻曹操七十二疑冢,虽不知何据,却是中国最早关于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记载。南宋诗人范成大在《揽辔录》里记载说:“过漳河,入曹操讲武城,„„城外有操疑冢七十二,散在数里间。” 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还记载过范成大讽咏曹操疑冢的诗作:“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岁岁蕃酋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
经两宋诗人的反复记载和歌咏,曹操“七十二疑冢说”在元、明、清三朝广为人知。有些学者还以实地的考察见闻,来证明曹操“七十二疑冢”并非虚传。曹
操疑冢之说虽然历来众说纷纭,但是如果查考史籍,则会发现疑冢说只是后人的附会,没有任何史实根据,相反,曹操墓的位置不仅无任何疑点可言,反而是可以考察和测定的。曹操生前曾对自己陵墓的位置和丧葬规格有所安排。《三国志》载曹操遗令说:“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树不封„„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据此,曹操墓实际上就在曹魏邺城西门豹祠之西的地势较高和开阔的平原上。《晋书·礼志》的记载也证明,魏文帝曹丕完全遵照其父遗愿安葬了曹操。曹操下令薄葬,并且主动公布了陵墓的地点,说明他并不担心墓葬被盗,也没有设置疑冢的主观动机。
后世史籍中也有记载曹操墓大致方位的。如梁任昉《述异记》载:“邺中铜脆乡魏武帝陵下,铜驰、石犬各二。”任昉是南朝萧梁时人,去曹魏不远。其言宜可信。又北齐阙名《宋买等造天宫石像碑》载:“其天宫也,左临渌水„„旧都„„瞩风岭,据有曹操之故堰。”也说明曹操墓在邺城附近。所以,如果能够确定曹魏邺城方位,则曹操墓的具体方位并不难寻。我国学者张之、乔文泉等经长期研究曾分别指出今河南安阳灵芝村、习文村一带与安丰乡西高穴村西北一带,基本就是曹操西陵墓葬的位置。此前盗墓贼们的精确定位和2009年岁末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的考古发现,均已基本证实了学者们研究的主要结论。所以,所谓曹操七十二疑冢,并非史实,确属传说。
当然,曹操“七十二疑冢”传说无论是否符合史实,它都有存在的客观历史基础。它的出现和流传,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在中国古人中,曹操堪称是争议最多的历史人物。从“济世之才”到“乱世之奸雄”,再到戏曲舞台上的白脸奸贼,曹操奸臣的形象逐步被定格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曹操“七十二疑冢说”和宋代诗文、元明戏曲小说里对曹操奸臣形象的塑造,正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政治伦理和道德情感的体现。
(《光明日报》2010年03月02日,有删改)
6.下列关于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文字记载看,唐以前没有关于曾操疑冢之说的记录,更没有“七十二疑冢”这样确定的数目。
B.有关“七十二疑冢”的最早记载是王安石的诗歌,其中的“八九邱”等词语暗喻了七十二疑冢。
C.“七十二疑冢说”在元、明、清三朝广为流传,有些学者还以实地考察见闻来证明“七十二疑冢”确乎存在。
D.查考史籍就会发现,“七十二疑冢说”完全是后人的附会,无任何史实根据,更无存在的基础。
7.下列各项不能证明“曹操七十二疑冢,并非史实,确属传说”的一项是( )
A.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操生前曾主动公布自己陵墓地点;《晋书·礼志》也记载曹丕完全遵照其父遗愿安葬了曹操。
B.《述异记》《宋买等造天宫石像碑》等史籍记载了曹操墓大致在邺城附近,如果加以考究,并不难寻其具体方位。
C.经过长期研究,我国的一些学者曾分别指出了河南安阳灵芝村等一带区域基本就是曹操西陵墓葬的位置。
D.曹操“七十二疑冢”传说的出现和流传,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政治伦理和道德情感的体现。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罗大经的诗句揭示了曹操担心墓葬被盗,故意设置疑冢的多疑心态。
B.任昉是南朝萧梁时人,距离曹魏执政时期较近,所以他关于曹操墓在邺城附近的记载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C.文章引用了大量的古籍记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论述的说服力。
D.曹操“七十二疑冢”的传说尽管不符合史实,但它能够出现和流传,主要是因为曹操是中国古人中争议最多的历史人物。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读《江南录》
王安石
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
①②③但以历数存亡论之。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箕子之说,徐氏录为
得焉。 .
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恶者无大于杀忠臣。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
于治,亦不至于亡。纣为君,至暴矣,武王观兵于孟津,诸侯请伐纣,武王曰:“未可。”及闻其杀王子比干,然后知其将亡也,一举而胜焉。季梁在随,随人虽乱,.
楚人不敢加兵。虞以不用宫之奇之言,晋人始有纳璧假道之谋。然则忠臣国之与也,.存与之存,亡与之亡。
予自为儿童时,已闻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见杀,当时京师因举兵来伐,数以杀忠..
臣之罪。及得佑所上谏李氏表现之,词意质直,忠臣之言。予诸父中旧多为江南官者,其言金陵事颇详,闻佑所以死则信。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 .
今观徐氏录言佑死,颇以妖妄,与予旧所闻者甚不类。不止于佑,其它所诛者,皆以罪戾,何也?予甚怪焉。若以商纣及随、虞二君论之,则李氏亡国之君,必有滥诛,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何以知其然?吾以情得之。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吾闻铉.与佑皆李氏臣,而俱称有文学,十余年争名于朝廷间。当李氏之危也,佑能切谏,铉独无一说,以佑见诛,铉又不能力诤,卒使其君有杀忠臣之名,践亡国之祸,皆铉之由也。铉惧此过,而又耻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以佑观之,其它所诛者又可知矣。噫!若果有此,吾谓铉不惟厚诬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
【注】①历数:指帝王继承的次序。古代迷信说法,认为帝位相承和天象运行次序相应。②《春秋》之义:臣子为君亲讳,礼也。③箕子之说:周武王克商,问箕子商所以亡,箕子不悉言商恶,以存亡国祚告之。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氏录为得焉 得:感恩。 .
B.然则忠臣国之与也 .
C.数以杀忠臣之罪 .与:同盟。 数:列举。
D.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 徒:仅仅。 .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 ②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B.①一举而胜焉 .
C.①当时京师因举兵来找 .D.①吾以情得之 . 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②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作者批评《江南录》创作“失实”的一组是
①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存亡论之
②其于《春秋》之义,箕子之说,徐氏录为得焉
③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
④今观徐氏录言佑死,颇以妖妄
⑤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⑥铉又不能力诤,卒使其君有杀忠臣之名,践亡国之祸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2.下列有关原文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徐铉的《江南录》在评论李煜亡国这件事时,并没有言及李煜的
上一篇:山居杂颂翻译
下一篇:《论语》十二章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