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同情的诗句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不需要同情的诗句篇一
《肯尼斯_雷克思罗斯的_同情_诗歌翻译观》

2009年3月第41卷 第2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bimonthly)Mar.2009

Vol.41No.2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同情”诗歌翻译观

湖南师范大学

3

 郑燕虹

  提要:肯尼斯・雷克思罗斯在“,诗歌翻译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同化。“,为自己语言的能力,。:、、同情、同化、诗歌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429(2009)0220137205

要旨的诗歌翻译行为,本文对此试作探讨。

1.诗歌翻译是一种同情行为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KennethRexroth,19052

1982),当代美国著名诗人,旧金山文艺复兴运动的主

要领导者,他不仅在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方面有所建树,在诗歌翻译方面亦成果丰硕。雷克思罗斯掌握多种外语,翻译出版了13部译诗集,其中包括西班牙、法国、希腊、日本和中国等国的诗集。他翻译出版的汉诗

(One英译集有4部,其第一部汉诗英译集《汉诗百首》HundredPoemsfromtheChinese)于1956年在美国出(Cathay)版后便受到广泛赞誉,成为继庞德《华夏集》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在论文中开门见山地指出:   将诗译成诗是一种同情行为(anactofsympathy)———

将自己与另一个人相认同(theidentificationofanother

personwithoneself),将他的话变成自己的话。我们知道,

一位好的译者是不会对照文本逐字翻译的。他不是代理人,而是全力以赴的辩护律师。他的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请愿(pleading)。诗歌翻译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同化(assimila2

bility),看陪审团是否被说服(Rexroth1961:19)。

之后又一经典之作,其中的一些译诗被美国各类报刊杂志和诗集选登收录。美国著名诗人W.Williams盛赞此书说“:这是我有幸读到的美国现代语言中最富于

(Williams1957:180)。感性的优秀作品之一”《汉诗百

在英文中,sympathy一词强调情感的认同。雷氏所谓的“翻译是一种同情行为”亦是强调翻译是一种传递情感的行为,即译者与作者之间和读者与译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在雷氏眼里译者是联系作者与读者情感的纽带,译者的任务是把作者的情感和经历传递给读者,使他们产生共鸣。译者不是“代理人”,只按照别人的托付把事情做好;他应该是一个“辩护律师”,能积极主动地去请愿,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去影响和感染陪审团。雷氏认为,翻译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同化”,看它能否得到读者的认同。仅靠译者被动地将原文逐字翻译,将

首》对许多美国诗人亦产生了较大影响。美国诗人W.

Merwin在其书信中写道“:他(雷克思罗斯)翻译的诗

以及他有关诗歌翻译的观点都非常有益,给我带来很多愉悦……有一天晚上,我又拿起他那本《汉诗百首》,我坐着一口气又由头读到尾,心中充满了感激,感受着

(Merwin1980:60)。书中的生机和活力”《汉诗百首》

出版前,雷氏已翻译出版了多部诗集。长期的翻译实践使他对诗歌翻译有着独特的见解。在其1959年的

(Thepoetastranslator)中,其论文“作为译者的诗人”

翻译观有较为全面的阐释,该文中论述了以“同情”为

(08BWW011)及3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肯尼斯・雷克思罗斯与中国文化”“湖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开放

基金”资助成果。

・137・

2009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2期

他国文字机械地转化为本国文字,使译文与原文在形式上看起来相似,并不能达到“同化”的标准。译者应在翻译中考虑本国语言文化特色,结合本国读者的审美情趣,在译文中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来传达原文的精神,使读者被感染,从而得到读者的认同。雷氏所谓的“同化”与钱钟书的“化境”有异曲同工之妙。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指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为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的痕迹,又能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

(thetransmi2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grationofsouls),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

者相等同,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作者合为一体,在翻译过程中全身心投入,与作者同喜同悲,并在译作中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精神实质。只有这样译者才能把作者的情感传递给读者,使他们产生共鸣。在文中,雷氏列举了一些他认为成功的译作,其中包括庞德所译的李白的《长干行》(TheRiverMerchantπs

Wife:ALetter)和WitterBynner所译的元稹的《遣悲(AnElegy)。雷氏称赞这些译作传达了原作的特怀》

殊精神实质,“展示了与原作情境度的认同感”

(Rexroth1961:37)。

,界中,同情”。雷氏在

(LoveandtheTurningYear:HundredMorePoemsfromtheChinese)的序言中

我。换句话说,不像译本,译似的(钱钟书1984:696)。出“:,同时

(Rexroth1956:XI)。写道“:我翻译的诗篇都是我爱读的,翻译它们时我感到愉快,所以我希望读者阅读时也感到愉悦”

(Rexroth1970:XV)。雷克思罗斯非常喜爱中国诗人

雷氏认为,诗歌翻译这种“同情行为”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译者走进作者的世界,将自己与作者相认同;第二个过程是译者将作者的话转化为自己的话。这就要求,译者在译诗时首先要积极主动地融入作者的情感经历之中。关于这一点他用实例进行了说明。他在文中详细列举了自己及其他7位译者在翻译

(Orchard)中的诗句的英希腊女诗人萨福的诗《果园》

杜甫,翻译了许多杜诗。他在翻译杜诗时参阅了好几种译本,不仅参考中文原诗的注释本,还参照其他译者的英文、德文和法文译本。由此可见,雷氏在翻译时所关注的不仅仅是语言,他更关注原文所传达的精神。他通过研究不同语言的译本,探寻原作的本质和精髓。他要找出同一作品在使用不同语言的译者身上所引发的情感共鸣点。这就是作品中蕴含的精神,这也是激发作者和译者激情的共同因素,是在译作中取得“同情”效果的关键所在。

2.诗歌翻译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同化

文译文,同样的原文诗句却有8种不同英文译文。他指出,出现这些不同译文的关键在于“同情———投入到萨福的经历之中并尽最大可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

(Rexroth1961:28)。由于译者的同情活动不同,故言”

而翻译出来的译文也不同。雷氏对其中一位译者

(HenryWharton)的译文提出了批评,认为他的用词滑

在其提倡的“同情”思想的影响下,雷氏眼中的译者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与德莱顿眼里的译者的地位相比,可谓大相径庭。德莱顿把译者比作奴隶,认为“奴隶”只能在按照“主人”的意愿工作,译者必须受原作者的制约,不能随意更改原作(谭载喜2004:122)。而在雷氏眼里,译者不是“代理人”,只是按照别人的托付把事情做好,他应该是一个“辩护律师”,具有主观能

(读动作用,能用自己的话去影响感染和说服“陪审团”

稽可笑,因为他根本没有把自己投入到萨福的经历之中。雷氏对自己的译文似乎比较满意,在他的记忆中,翻译萨福的《果园》是一次特别难忘的体验,因为他把

(同自己“完全融入到这位已逝的女诗人的经历之中”

上1961:28),这是一种与萨福跨越时空的灵魂的融合。

雷氏认为,在“同情活动”中译者的激情和情感投入是非常重要的。他在文中引用H.D.的诗歌He2

liodora进行了分析。H.D.在该诗中描述了她在翻译Meleager的作品时,被其鬼魂所控制并为其诗句所感

者)。对雷氏而言,判断诗歌翻译是否成功的标准在于“同化”,看“陪审团”是否被说服,即看译作能否得到读者的认同。因此,判断诗歌翻译是否成功的决定权掌握在读者手里。

关于译作的衡量标准问题,在雷氏之前一些学者已有讨论。例如,翻译史上著名的Newman与Arnold之争便涉及这一问题。19世纪50年代FrancisNew2

染的情形,展示了她在翻译时全身心投入的痴迷状态。雷氏非常欣赏H.D.在诗中呈现的激情和语言魅力,在他看来,在诗歌翻译中,只有译者被作者情感所同化和感染,才能达到好的“同情”效果。译者应将自己与作・138・

郑燕虹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同情”诗歌翻译观

man抱着为普通读者而译的目的,翻译了荷马的《伊利诗句和词语意思,雷氏则负责用诗的语言将它们译成英语。在他看来,在体会到原作的情感和精神实质后,译者高超的表现力,对译作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反对逐词逐句依原样画葫芦,提倡译者在翻译时投入情感,给译文注入生机,燃起读者的激情,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是联系译者与读者的桥梁,情感传递是否成功也是决定译作是否能得到读者认同的关键因素。

为了达到好的“同情”效果,雷氏认为译者必须要把握语言的时代性。,社会在不断改变,,人们,:,新,人们对前期译文感到不快(repug2

);第二个阶段是随时间的推移,语言的变化加快,

亚特》。译作出版后遭到评论家MatthewArnold的批评,其中一条便是关于译作的评判标准问题。认为:在学者眼里,任何译作都比不上原作,但只有学者才能说得出译作是否基本和原作一样,能否给他们以同样的感受。只有学者才是合格的评判员,因为古希腊的读者早已死去,无学识的英国读者无能判断,译者本人又无法正确评定自己的工作。译者必须力求使“高水平的读者”即学者满意,使高水平的读者从译作中能得到基本等同于原作的总的感受。这是检验译作正确与否的唯一切实可行的办法(谭载喜2004:135)。Newman针对Arnold的观点进行了回应,Newman认为,学者只能审定作品的学识,育但无学识的公众才有权评价,()思罗斯的论文中者”与“,所有的读者,“高水平的读者”又有“一般读者”,这是他的高明之处,避免了前人的纷争。雷氏的另一高明之处在于,当他讨论译作的衡量标准问题时,关注的不仅仅是问题表面的分歧(是高水平的读者认同?还是一般读者认同?),而是深入到问题的实质(使读者认同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使读者认同?)。

对雷氏而言,要想使译作得到读者的认同“,同情活动”中的情感传达是否成功亦是关键。雷克思罗斯并不坚持译者一定要掌握原作者的语言。他举出了三位他认为最优秀的中国诗译者:JudithGautier、Kla2

bund和庞德(Pound),他们在译出最优秀的作品时几

人们对前期译文开始产生一种陌生感(strange);第三个阶段是圣典化(liturgical),这时的语言已变得不可模仿;第四个阶段是异化(foreign),这时译作所处的时代已久远,译文读起来像是外语。由于社会习俗和语言的种种变化,雷氏认为译作是具有时效性的,他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所有的翻译都变得过时”(同上:

21)。他以蒲柏翻译的荷马史诗为例说明了这一点,蒲

柏的译本在18世纪的欧洲受到了广泛赞扬,而在20世纪却遭受嘲笑,在现代读者眼里蒲柏的风格与荷马差异太大,一点也不像荷马。其中的原因并非是蒲柏译本的质量有问题,而是社会变化了,读者也发生了变化。不同时代的读者审美趋向不同,喜爱的人物形象及其语言风格也不同,他们对译作的要求也不同。蒲柏的译本是为他自己所处时代的读者而译的,译本中使用的是当时英国读者熟悉的双韵体,其遣词造句具有18世纪的古典风格,这种语言风格对18世纪的读者而言是精美绝伦的,而对20世纪的读者而言却有一种隔膜感,现代读者接触的大多是自由体诗,他们不再欣赏蒲柏时代的语言风格。所以,雷氏强调,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其所处社会的时代特征,尤其是读者的文化倾向、审美情趣和语言特征。译文中一定要使用现实生活中的活的语言,这样读者在阅读译作时才会觉得自然亲切,才能被译作所感染,从而接受喜爱译本。他说“:那些伟大的译著之所以能流传开来,是因为它们也完全属于它们的时代。译者用他的真实力量说话,他直接与他的读者交流,使翻译行为完全得到认同”(同上:19220)。

3.同情活动能给诗人带来灵感

乎都不懂中文。Gautier仅仅对中文文本中的汉字的意义有些模糊印象,庞德也是根据Fenollosa的手稿翻译的中国诗。他们的成功在于“其译作能完全融入中

(Rexroth1961:37)。其中翻译的一些国诗的主题中”

(同上)的情闺怨诗展示了叙述者“焦虑、疲乏和厌倦”

绪,极佳地传达了原作的神韵。而一些汉学家的译本却不成功,因为大多数汉学家都是语文学家(philolo2

gist),他们对文字的关注胜过对文本的内在主题思想

和文学特质的关注,他们的译本在遣词造句方面更贴近原文,但却显得生硬而缺乏情趣。显然,这样的译作是不能打动读者,也不能得到读者的认同。事实上,雷氏自己的中文水平亦不高,但他却翻译出版了4本中国诗集,他的前两部译诗集《汉诗百首》和《爱与流年:续汉诗百首》参照了多部其他的译本,他的后两部译诗集《中国女诗人诗选》和《李清照诗全集》则是与中国学者钟玲合译,钟玲负责解释中文诗歌的主题、情感以及

在其以“同情”为要旨的翻译思想影响下,雷克思

・139・

2009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2期

罗斯在翻译中国古诗时,有时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原诗进行改译。在《汉诗百首》中,他选译了梅尧臣的13首诗,其中有6首是梅尧臣悼念亡妻之作。梅氏的悼亡之作,情感真挚,深受雷克思罗斯的喜爱。雷氏选译这些诗亦与他本人的生活经历有关,雷氏的结发妻安德烈・雷克思罗斯(AndréeRexroth)聪颖过人,擅长绘画,她与雷氏志趣相投,热爱大自然,常陪同雷氏徒步旅行,雷氏同她度过了一段非常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但不幸的是安德烈38岁英年早逝。她去世后雷氏深感悲痛,写了多首诗悼念她。梅尧臣的悼亡之作自然会引起雷氏的共鸣,雷氏在翻译梅尧臣的诗时,把自己的情感和经历也糅合进去。下面是雷氏翻译的《悼亡三首》中的一首: Sincewewerefirstmarried

SeventeenyearshaveSuddenlyagone.Shesaidme.Mytempleswhite.WhathaveItogrowoldfornow?Atdeathwewillbetogetherinthetomb.NowIamstillalive,

Andmytearsflowwithoutend.(Rexroth1956:45)

可见雷氏译文中改译的诗句正是他个人经历的反映。这些改译并未影响原作精神的传达,其改译的诗句也代表了一些人共同的情感经历,元稹在其悼念亡妻的诗中亦云“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命运无常,陶醉在幸福之中的爱人们总以为幸福时光会持续永远,但却转眼即逝。人的情感是相通的,雷氏改译的灵感正是其所谓的诗歌翻译“同情活动”的结果。

对雷氏而言“,同情活动”不仅能使其创造性地进行翻译,给译文带来新的活力,作带来灵感。因为,,象力,(Rexroth1961:

。在诗歌翻译过程

中,诗人不仅能领略另一位智者的用词技巧,他还能学到其他一些诗歌表现方式。特别是当诗人在翻译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原诗的情感境界中时,便会激情澎湃,文思泉涌,其丰富的想象力被激发出来,诗人的灵感也随之产生。事实上,不仅诗人作为翻译者时其同情活动能给诗人带来灵感,诗人作为读者阅读他人译本时产生的情感共鸣也能给诗人带来灵感。雷氏本人便是极佳的例证,自雷克思罗斯翻译了大量中国诗以后,他从中国诗中获取了大量的灵感,他常常将中国诗歌中的一些素材用于诗歌创作,他创作的诗也极具中国古诗简约、飘逸的神韵。雷克思罗斯曾读过Bynner翻译的元稹的悼亡诗,其纪念亡妻的悼亡诗,亦深受元稹风格的影响2。

雷克思罗斯认为,诗歌翻译还能使诗人摆脱同时代诗人的影响。雷氏注意到美国的许多诗人都在模仿同时代的著名诗人,要模仿同时代的诗人(比如,艾略特、奥登、金斯堡等)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语言习惯都无太大差异,但这样常常使诗人失去自我。他说:“翻译能使你摆脱同代人的影响。你永远也不能真正模仿杜甫、Leopardi或Paulus

theSilentiary,但如果你尝试的话,你可以更深入地了

原文:结发为夫妇,相看犹不足,我鬓已多白,终当与同穴,

于今十七年。何况是长捐!此生宁久全?未死泪涟涟。

  对照译文与原文可以看出,雷氏把原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进行了改译。把原文的“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改译成suddenlyIlookedupandshewasgone,译文中还加入了一句Shesaidshewouldneverleave

me。这些改译与雷氏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感受有关,安

德烈去世后,雷克思罗斯写了一首题为Andrée

Rexroth的诗纪念她。诗的开头,描写了雷氏故地重

游,来到常与爱妻散步的林间小道,眼前景色依旧,可昔人已逝,诗中雷氏回忆道: ……

这些林间小道我们曾一起走过,这些路,一共十年。

我们以为这样的日子会持续永远,现在却全已逝去,

我们以为生离死别不会到来如今却就在眼前。

1……

解你自己”(同上)。因为在诗歌翻译时,被译的诗人常常是不同国度或是距今久远的诗人,要真正模仿这些诗人是不可能的,译者能做到的是通过同情活动融入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中,为其所感染,再将这些情感经历用自己的方式传达给读者。在这一过程中,当译者本身也潜伏着某种与原作者相似的情愫时,同情行为才比较容易发生,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常常是译者的某种情愫被唤醒,译者在翻译时变得更了解自我。

・140・

郑燕虹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同情”诗歌翻译观

4.结语

附注:

1.笔者译自Hamill&Morrow(2003:220)。2.详见郑燕虹(2007)。

综观雷克思罗斯“作为译者的诗人”“,同情”是贯彻全文的要旨。“同情”能使译者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了解体悟原作的精神和精髓;“同情”能把译者体会到的原作的精神和情感传达给读者,使读者接受和喜爱译本“;同情”还能启发译者的思维,给译者自己带来创作灵感。雷氏此种诗歌翻译观,源自前人的启发和他本人诗歌翻译实践的深刻体悟。雷氏在论文的开篇就指出,他的观点源自德莱顿(同上:19)。从本文的分析亦可看出,雷氏提倡的“同情”诗歌翻译观,与德莱顿所主张的翻译是艺术,是译者用译入语进行的再创造,译文要注重传达原作的神韵,要考虑读者,给读者带来美的感受等观点是一致的。超出了德莱顿,奴隶”的观点,一文之前。他不仅从自己诗歌翻译实践中总结出经验并将其提炼成为成熟的理论思想,还将该思想应用于后来的翻译实践。此外,雷氏以“同情”为核心的诗歌翻译观还具有一定普遍意义,也代表了其他一些译者的思想。例如,中国诗人郭沫若在翻译了雪莱的诗之后说“:译雪莱的诗,是要使我成为雪莱,是要使雪莱成为我自己。译诗不是鹦鹉学舌,不是沐猴而冠。男女结婚是要先有恋爱,先有共鸣,先有心声的交感。我爱雪莱,我能听得到他的心声,我能和他共鸣,我和他结婚了———我和他合而为一了。他的诗便如像我自己的诗。我译他的诗,便如像我自己在创

(郭沫若1986:324)。郭沫若的表述虽然与作的一样”

参考文献

Merwin,W.1980.Fromaletter[A].InG.Gardner

(ed.).ForRexroth[C].NewYork:TheArk.60.Rexroth,K.1959/1961.Thepoetastranslator[A].

InK.Rexroth(ed.).AssaysNewYork:Newh,).[NewYork:

,t1956.OneHundredPoemsfrom

Chinese[C].NewYork:NewDirections.Rexroth,K.,trans.1970.

LoveandtheTurning

Year:OneHundredMorePoemsfromtheChinese[C].NewYork:NewDirections.Williams,W.1957.

TwonewbooksbyKenneth

Rexroth[J].Poetry90(3):1802190.

郭沫若,1986《雪莱诗选》,小序[A]。载《中国翻译》编

辑部(编)《诗词翻译的艺术》,[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324。

钱钟书,1984,林纾的翻译[A]。载罗新璋(编)《翻译,

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6962725。谭载喜,2004《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郑燕虹,2007,论肯尼斯・雷克思罗斯悼亡诗风格的原

(6):66-70。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雷克思罗斯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是相通的,两位不同的诗人在各自的翻译实践中,得出了相似的体悟和思想。因此,雷氏提倡的“同情”诗歌翻译观对我们的诗歌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收稿日期:2008—09—11;

修改稿,2009—02—10;本刊修订,2009—02—24

通讯地址:410081湖南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141・

不需要同情的诗句篇二
《苏轼_海市_诗对韩愈的同情和误解辨》

国古代文学研究

苏轼《海市》诗对韩愈的同情和误解辨

○马丽梅

摘  要:变用典故是苏轼诗歌用典的特色之一,对于这一特色,研究者还缺乏明确的认识,并常常因此而误解苏轼。苏轼在登州任上写下的《海市》诗,后世学者认为存在对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的两点误解:一是对韩愈南迁经历的失考,一是对韩愈诗中“正直”的理解错误。笔者经过考辨,认为苏轼并未误解韩愈,是后人误解了苏轼。

关键词:苏轼  韩愈  误解  用典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底,韩愈因为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被贬为阳山令。永贞元年(805)八月,宪宗即位,韩愈遇赦,移官江陵。路过衡山时,正值阴雨连绵的天气。韩愈参拜衡山神,并向山神祷告,希望能开云见日,好一睹衡山诸峰的风采。果然天气转晴,得遂所愿。于是韩愈就写下了著名的《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移灵宫。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朣胧。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①

二百多年之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苏轼在黄州的贬官生涯结束,辗转量移,被命知登州,十一月至登州任。登州处于海滨,是海市蜃楼经常发生的地方,但是这种景观多出现于夏季,冬季很难见到。苏轼企盼奇迹出现,或许能一睹神迹,于是向海神祈祷。第二天,海市蜃楼竟然真的出现在空中。苏轼欢欣激动之余,写下了《海市》七言歌行一首并叙:

予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常出于春夏,今岁晚不复见矣。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德王之庙,明日见焉,乃作此诗。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

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信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②

苏轼对韩愈向来十分崇敬,相同的被贬遭遇,相似的天佑神助的神奇经历,使苏轼联想起韩愈谒衡山、祷于山神而应验的事,因而引以自比:“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信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韩愈曾经在衡山神前祝祷,衡山神为他拨云见日;现在苏轼在海神前祝祷,海神为他鞭鱼起蜃。苏轼认为这说明韩愈和自己的境遇相似,鬼神天道都给予了厚待。被贬而不被用,是因为“人厄”,即奸谗群小的构陷,而不是天运不济。并且,历来帝王都是“天子”的象征,苏轼这样写,也透露了他内心对神宗皇帝的信任,而把讽刺的矛头指向了革新派。

对于苏轼的这首诗,后来有学者认为,其中体现了苏轼对韩愈的《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两个方面的误解。

首先是对韩愈这首诗写作背景的误解。北宋邵博提出:(苏轼)《海市》诗:“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按韩退之《谒衡岳》诗:“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又云:“窜逐蛮夷幸不死。”故以为退之迁潮阳归日作,是未详退之先谪阳山令,徙掾江陵日,委舟湘流,往观衡岳之语,乃云“潮阳太守南迁归”,亦误也。③

邵博认为,苏轼把韩愈作这首诗的时间弄错了,误把韩愈的第一次南迁中的经历当作是第二次南迁的事。对此,清代的冯应榴在《苏文忠公诗集合注》卷26此诗“喜见石廪堆祝融”句下引了《邵氏闻见后录》的上述考证,并指出:“韩退之集注亦引王伯大辨正之说。”据洪兴祖《韩子年谱》④,韩愈曾前后两次被贬南方,第一次是在贞元十九年(803),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被贬为阳山令。自阳山北还,过衡山至潭,在永贞元年(805)秋八月。第二次是在元和十四年(819),因上《谏佛骨表》,被贬为潮州刺史。自潮州移刺袁州,则在元和十五年(820)十月,非秋雨时节,与“我来正逢秋雨节”不符。就是说,韩愈自阳山南归,过衡阳,登衡山,拜岳庙,是在永贞元年(805)秋八月;而做潮州刺史,则在元和十四年(819)。

清代王文诰在《苏轼诗集》卷26中在这首诗“潮阳太守南迁归”句的下加了“诰案”:“本意以谪归自况,借作

12

XIANDAI YUWEN

2007.01

国古代文学研究

‘非天穷’注脚,合注辨误用退之事,此非知诗者也。”王文诰的评论不为无见,然而说得太过笼统,并未回答读者的疑问:韩愈此时还未作潮州刺史,怎么可以说“潮阳刺史南迁归”?既然“合注辨误用退之事,此非知诗者也”,那么“知诗”则应作何解释?

笔者认为,苏轼诗此处为变用事实。

变用事实,是宋代以来作诗用典的一个方法,目的是为了遗貌取神,将事件中最突出的一些要素提炼出来加以组合,从而达到典型化的效果。当然,有时的变用是出于平仄、对仗等诗歌艺术形式的需要。唐代以前,关于诗中用事,人们大多是反对态度,而不得不用的,则要求要不露痕迹,“如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⑤。到了宋代,诗人们开始探索更多的用典方法。

《诗人玉屑》卷七“使事不为事使”条:“荆公尝云,诗家病使事太多,盖皆取其与题合者类之,如此乃是编事,虽工何益。若能出自己意,借事以相发明,变态错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⑥王安石认为诗歌用典要“出自己意,借事以相发明,变态错出”,并作了尝试,如《桃源行》。但是这种实验性的方法却被一些学者指为误用。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高斋诗话》:“荆公《桃源行》云:‘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指鹿为马乃二世事,而长城之后,乃始皇也。又指鹿事不在望夷宫中。荆公此诗,追配古人,惜乎用事失照管,为可恨耳。”黄庭坚提出“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所指不全是用典,但也包括了如何使用语典的内容,强调在改造前人的诗文语句上作文章。

苏轼主张“以故为新、以俗为雅”,以经史小说、道经释典、稗官丛谈为作诗的材料,也常常改窜前人的诗句来为自己的创作服务。他的诗中变用事实的例子所在多有,如《豆粥》诗:“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据《后汉书》卷47记载,奉豆粥和破灶燎衣并不是发生在同一天。苏轼将光武帝刘秀一路上发生的两件事合作一件来写,明显与史实不合,非但把麦饭当作豆粥,而且还杜撰了“车折轴”一个细节。再如《次韵段缝见赠》诗:“细思种薤五十本,大胜取禾三百廛。” 将《汉书・龚遂传》让老百姓种一百本薤、五十本葱之事改为“种薤五十本”。又如《有言郡东北荆山下可以沟畎积水,因与吴正字、王户曹同往相视,以地多乱石,不果,还游圣女山,山有石室如墓,而无棺椁,或云宋司马桓魁墓,二子有诗,次其韵二首:(其二)》:“纵令司马能镵石,奈有中郎解摸金。”《后汉书・袁绍传》:“(操)又署发丘中郎,摸金校尉,所过毁突,无骸不露。”而苏诗中确将“校尉”改为“中郎”。如此等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韩愈最有名的贬谪经历是做潮州刺史,在唐人诗文中即常被称为“韩潮州”,如贾岛诗《寄韩潮州愈》,李翱《论事于宰相书》“韩潮州直谏贬责,诤而不得”,《山谷集・朝请郎郭方进墓志铭》“人传其书似韩潮州”等等。苏轼这里以潮阳太守称韩愈,自是采取了一个通行的称呼,而此时韩愈是否已经做了潮州刺史、是否自潮州而返,与这个称呼并不矛盾。做潮州刺史的坎坷遭遇和路过衡阳,宿于衡岳庙,祷于山神而应验的神奇经历被剪辑在一起,是苏轼对历史事件的改造;经过这样的改造,事件变得更加典型化了。这就是“使事而不为事使”⑦,就是“作用事”⑧。

事实证明,后来的部分诗评家的观点,就是循着这个思路继续发展的。如[宋]吴沆《环溪诗话》认为,要在语意和语言运用两方面,把所用典故改造得适合于自己的描写对象。张炎指出用事“要体认着题,融化不涩”,“不为事所

使”(《词源・用事》)。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癸签》论“使事”:“用事不可着迹,只使影子可也。”

其次是认为苏轼对韩诗中“岂非正直能感通”的理解有误。提出此观点的为清代的光聪谐:

昌黎《衡岳庙》诗:“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正直”是谓岳神。坡公《海市》诗引之曰:“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则以“正直”为昌黎自言,失其旨矣。殆欲成己之论,遂不恤改窜前人,诗文家多有此弊。⑨

光聪谐认为苏轼误解了韩愈的本意,韩愈所说的“正直”指岳神,而苏轼理解的韩诗“正直能感通”意为“我正直的品质感动神灵”。

“正直”,《词源》“正直”条:“不偏不曲,端正刚直。《书・洪范》:‘平康正直。’《诗・小雅・小明》:‘靖共尔位,好是正直。’”⑩《故训汇纂》 “正直”:“正直,不偏邪也。”另外,从前人对这个词的使用来说,“正直”既有“端正刚直”的用例,又有“神明”的用例。而韩愈的这首诗,宋本《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和《东雅堂昌黎集注》中《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岂非正直能感通”句下皆引《诗》注:“神之听之,正直是与。”即是把“正直”理解为韩愈的品质,而不是神的代称。

认为韩愈此诗中的“正直”应理解为“神明”的,见于文献中的只有清代的蒋维钧。蒋在《义门读书记》中说:“‘岂非正直能感通’,‘正直’谓岳神。左传:‘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注引诗者误。”

《义门读书记》的观点是否可以得到所有学者的赞同暂且不论,至少在两宋甚至之后的几百年中,一直存在《五百家注昌黎文集》、《东雅堂昌黎集注》的理解。苏轼这样用,既不能说是他个人的错误,甚至也不能说一定是错。

苏轼作诗确实常常变用前人的诗文甚至历史事实,如上文所举的《豆粥》诗、“摸金中郎”等,但这里的“正直”却是沿用韩愈诗注的理解,并非有意改窜。

总之,相似的被贬官远窜,相似的感通神明的经历,使苏轼对韩愈的遭遇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并将这种认同感发诸诗篇。至于前人所指摘的他对韩愈诗的误解,笔者认为是由于缺乏对诗歌创作的特殊规律的认识,和对文献资料失于考察而得出的错误结论。

注释:

①[唐]韩  愈:《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三。

②[宋]苏  轼:《苏轼诗集合注》卷二十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③[宋]邵  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六。④[宋]洪兴祖:《韩子年谱》。

⑤[宋]《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引《西清诗话》载杜甫语。

⑥[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

⑦[宋]胡  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7引杜甫语。⑧[唐]皎  然:《诗式》卷一。

⑨[清]光聪谐:《有不为斋随笔》,光绪十四年刊本。⑩《辞源》合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清]何 焯:《义门读书记》卷三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马丽梅,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7.01

13

odern chineseXIANDAI YUWEN

不需要同情的诗句篇三
《同情劳动人民的诗句》

俯首甘为孺子牛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秦中吟》古诗六首 白居易

迎春曲

年关无复鬼敲门,剩有余粮买好春。

彩联盈门童子乐,华灯耀室合家亲。

团圆饭吃香滋味,压岁钱分乐幼心。

最喜喧天鸣爆竹,缤纷焰火足销魂。

新消息报

新消息报春早来,遍看梅花次第开。

香引蜂飞勤采蜜,色迷韵雅漫抒怀。

诚为媒体新枝俏,信在民心旷日栽。

净土严防污秽染,繁荣前景莫疑猜。

绝句四首

千岁皇粮今日减,身轻如燕欲飞天。

引来银汉浇丰岁,家祭勿忘告祖先。

雪地行踪雁一行,扶贫公仆进山庄。

休图报答期温暖,夜梦无忧世态凉。

龙舞狮腾激浪奔,力驱寂寞出山村。

连台好戏争相看,主演皆为庄户人。

无边光景一时新,文化乡村境界深。

待到春华秋结实,南飞雁阵报佳音。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宋 - 张俞 - 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其一 李绅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其二 李绅

3、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悯农》其三 李绅

4、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悯农》——杨万里

5、老天不悯农,遍地起黄风。无云难下雨,百姓少收成。

6、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 《卖炭翁》

7、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白居易 《观刈麦》

8、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中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水浒传》

9、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江上渔者》 范仲淹

1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

11、遍身绫罗者,不是养蚕人。——张俞

12、苦恨年年押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贫女》秦韬玉

13、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屈原

1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16、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禂,相许宁论两相值。——《秋雨叹》杜甫

17、知侬笠漏芒鞋破,须遣拖泥带水行。——《竹枝歌》杨万里

不需要同情的诗句篇四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背诵练习》

+9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古文背诵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背诵检测

1、文言文:

①学而时习之,( )。 ( ),不亦君子乎? ( ),可以为师矣。 ( ),思而不学则殆。 (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重岩叠嶂,( )。

其间千二百里,(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 ),( )。( ),悬泉瀑布,( ),( ),良多趣味。 故渔者歌曰:( ),( )。

2、古诗:

⑴( ),寒光照铁衣。( ),壮士十年归。 当窗理云鬓,( )。

⑵少小离家老大回,( )。儿童相见不相识,( )

⑶(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⑷扬子江头杨柳春,( )。 ⑸( ),天涯若比邻。⑹(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⑺行者见罗敷,( ),少年见罗敷,( )。耕者忘其犁,( );来归相怨怒,( )。

⑻我寄愁心与明月,( )。 ⑼( ),水村山郭酒旗风。⑽不畏浮云遮望眼,( )。 ⑾( ),一览众山小。

⑿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二、理解性记忆: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共同心声的名句是( ),(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 )。”

3、《望岳》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 )。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比喻旧事物不断消亡,新事物不断涌现的有哲理的诗句是:( ),( )。诗中表现诗人的乐观豁达思想,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千古名句是( ),( )。

5、《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 ),( )。”

6、美国的哲学家欧文说过,“志同道合的人并不需要永远呆在一起”,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 ),( )。 唐代诗人高适在《别董大》中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这两句诗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千古名句是( ),( );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由此联想到王勃的本诗中的两句诗是( ),( )。诗中摒弃了赠别诗常有的哀伤和徘徊,写得乐观开朗,其中劝慰友人,最能表现诗人宽阔胸襟的两句是(

),( )。

7、《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 );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争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

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这个成语出自《木兰诗》中诗句是:( ),( )。

*8、《陌上桑》中侧面烘托罗敷貌美的句子是:

( ),( );( ),( );( ),( )。

9、①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一句话( ),( )。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可以引用《论语十则》中的句子是( ),( )。

③《论语十则》中与“学习的知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

④当代哲学家、历史学家胡绳有一句名言: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由此联想到《论语六则》中孔子的一句话:( ),( )。

⑤文中有关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的一句名言是( ),( )。

⑥玲玲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觉得其他同学的许多想法对自己很有启发,这使他对孔子所说的( ),( )两句话体会更深了。

⑦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10、《三峡》中写到“春冬之时,则( ),

( ),绝巘多生怪柏,( ),( ),( ),良多趣味”。其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四季景色的山水长卷,其中描绘秋景的语句是:每到晴初霜旦,

( ),(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今年元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

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 ),( )”的三峡凄异境况将一去不复返了。

三、开放式默写题:

任选下列关键词,写两句诗:

友情 离别 花 山 水 哲理 春 夏 秋 冬 月 酒

鸟 乡情 边塞 色彩 雨

七年级上册期末背诵检测附参考答案

一、机械性记忆:

1、文言文: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载?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2、古诗:

⑴(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 *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⑶(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落尽子规啼)。 ⑸(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⑺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⑻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⑼(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⑽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⑾(会当临绝顶 ),一览众山小。

⑿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二、理解性记忆: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共同心声的名句是(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

3、《望岳》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比喻旧事物不断消亡,新事物不断涌现的有哲理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中表现诗人的乐观豁达思想,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名句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有哲理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美国的哲学家欧文说过,“志同道合的人并

不需要同情的诗句篇五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中考要点整理(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填空整理

一《龟虽寿》

①以高亢的语句,后人常用来励志的名句是:

②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是:

③表达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④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是:

⑤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

⑥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成语是:

⑦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的句子是:

⑧配乐所加与内容无关的句子是:

⑨表现出人虽到暮年但雄心壮志尤存的诗句是:

⑩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的诗句是:

⑾抒发诗人年老雄心在的诗句是:

⑿最能体现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⒀表现诗人越到晚年越思进取的诗句是:

⒁表现曹操要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完成统一大业的诗句是:

⒂流露出诗人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的想法的句子是: ⒃我们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句子是:

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④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⑤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⑥老骥伏枥

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⑧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⑩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

心不已。

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二《过故人庄》

① 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②借树、山来表现夏景的诗句是:

③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④写出农家劳动生活的句子是:

⑤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③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④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⑤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三《题破山寺后禅院》

①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②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③写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启示的句子是:④比喻探寻幽远盛景乐趣的句子: ⑤被誉为千古名联的句子:

⑥写景的句子是:

⑦表明入寺时间的句子:

①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②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④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⑤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⑦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①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②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③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五《夜雨寄北》

① 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

② 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

③ 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

④后来成为离情的代用语的词是:

⑤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的语句是:

⑥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⑦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

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

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③巴山夜雨

④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⑤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⑦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六《泊秦淮》

①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②鞭打沉溺酒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告诉他们将重蹈南朝亡国覆辙的诗句是: ③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是:

④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一句是:

⑤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句是:

①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⑤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七《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① 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②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 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 ③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

④构成“新”与“旧”“来”与“去”对比的词句是:

⑤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

⑥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

⑦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 ”这两句诗表示慨叹。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⑤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⑥小园香径独徘徊。

⑦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八《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① 登山、下山这一日常生活现象中总结哲理的句子是:

②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①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②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九《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① 写瞬间美的享受的句子是:

② 表现对往事的回忆的句子是:

③ 写回舟迷路的句子是:

④ 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

⑤起承上启下的诗句是:

①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②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③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④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⑤兴尽晚回舟。

十《观书有感》

①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②借水之清澈是因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的句子是:

③我们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时,常引用《观书有感》中的句子是: ④成语“源头活水”的源出句是:

⑤运用比喻的方法作比书及书中内容的句子是:

⑥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

⑦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⑧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⑨蕴含“想要学问深,必须不断努力,常学才能常新新境界”的名句是:

⑩表达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

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⑤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需要同情的诗句篇六
《诗歌鉴赏解题指要》

不需要同情的诗句篇七
《34首诗按要求默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既写出分别之地,又写出友人将要去的地点,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作者劝慰友人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伤感的诗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3.本诗中表达诗人与友人同病相怜的诗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4.诗中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相近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本诗中与“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意境相近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本诗中把对朋友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也还像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同窗好友远行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如果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感伤,不妨用王勃的诗句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9.在离别之际,诗人直言相劝友人无须悲悲切切的诗句: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0.诗中劝慰友人不必伤心,更不要学儿女之态的诗句: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1.诗中既寄寓不必伤悲之意,又起破题作用的诗句: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2.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以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诗: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诗中诗人以细腻的观察了和独特的视角勾勒出春天走近的过程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

2.诗中表现出春天朦胧美的诗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

3.诗中对早春加以赞颂,且极具哲理的诗句: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破阵子

1.词中表现词人为国家效力,梦中也不忘报国志愿的句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李白《行路难》中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同样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名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词中表现戍边将士骑术精湛,射技高超的句子: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4.词中表现词人欲助君王实现统一大业,为自己树立千载美名的诗句: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相见欢

1.表现出作者无尽思绪,无可倾诉,便登高望月,表现了月圆必缺,载荷着人生的无常之悲的句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2.全句描画了一幅意境朦胧浸染着哀愁的画面的句子: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表现了心宇深处深深的寂寞,万般无奈和无法排遣的离愁的句子: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4.表现出离愁在心头之意: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1.点明时间,暗示漂泊命运的句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运用拟人和意象的手法,表达作者思绪的句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观沧海

1.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地点以及观察对象的句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描绘了作者从碣石山上往下看沧海的情形,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以坚定倔强的句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勾勒海岛草木茂盛,给人生机蓬勃的感受的句子: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5.抓住海水形态变化来写大海变换万千的句子: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以沧海自比,抒发了自己要统一天下的豪情壮志的句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次北固山下

1.既有实景之美,又有虚景之壮阔的句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2.写出了风平浪静大江直流壮阔景象的句子: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时序交替,告诉我们自然规律,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用雁足传书的典故写出对亲人思念的句子: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

1.勾画出湖上早春轮廓的诗句: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交代作者游踪的句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3.勾画出早莺,新燕,突出是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从鸟儿的活动中描绘春的活力和万物复苏的景象的句子: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写出西湖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用花草写出春天原野欣欣向荣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写出作者最爱,以及流连忘返的句子: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

各种景物使整个画面颇像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寓情于景,表现了长期流落异乡人的悲哀的句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点名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浣溪沙

1.开篇渲染出一种欢愉的情感,随即慨叹,时光易逝难回的句子: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2.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触目伤感的千古名句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刻画是人孤独寂寞身影的句子,同时蕴含着哲理: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泊秦淮

1.描写了秦淮月色朦胧,船泊岸边的景象的句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贴切传神的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的句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揭示统治者麻木不仁的心理状态的句子: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抒情,转述亡国之音,触目惊心的句子: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夜雨寄北

1.通过一问一答写出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的句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通过想象描绘出重逢时候秉烛夜谈的句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望岳

1.远望泰山,写出泰山连绵不断的整体形象的句子(用设问起笔,写出泰山之大):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句子: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细望所见,通过泰山的高,幽,表达作者心情激荡和眼界开阔的句子(细望,时间之长表达作者对泰山的热爱):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表达作者藐视一切困难,敢于斗争,胸怀远大抱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我们哲理启示,站得高,看得远,取得把握事物主动权的句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意思相近的句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观刈麦

1.交待丰收年景的句子: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2.运用互闻侧面描写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3.直接表现农民劳动繁忙,辛苦的句子: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4.写出农民反常的心理,表明农民为衣食所迫而劳作的句子: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5.和“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渐欲天寒”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6.描写贫妇捡拾麦穗的句子: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7.交待了农民生活艰辛的原因句子: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8.写出作者不劳而获的句子: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9.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雁门太守行

1.写出战争形势紧迫,大兵压近,形势危急: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月金鳞开。

2.作者富于象征意义的形象,有力的渲染了临战前紧张的气氛和守军将士高昂的士气: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月金鳞开。

3.写悲壮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4.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来描写战斗激烈而悲壮的句子: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5.写守军将士出击的情景句子: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6.援兵来援夜袭的句子: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7.写抒发将士们捐躯报国的决心: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8.引用典故表明自己要忠君报国的句子: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9.主旨句: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不需要同情的诗句篇八
《课内古诗赏析》

课内古诗赏析

姓名 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垂绥,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1)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

“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

场的响度与力度。

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

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D.

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2)“居高”的“高”有哪两层含义?

(3)三、四两句诗实际在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做人的道理?

答案:1、D 2、明确: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3、

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二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1)分别概括诗中孤雁和野鸦的形象特点。

(2)诗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实际上融入了自己怎样的情感?(“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1、离乱飘泊中孤独痛苦的失群者 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诗人以“孤雁”

自比,以“野鸦”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2、离乱飘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显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

5、 读郑谷的《鹧鸪》回答问题。

鹧 鸪郑谷

②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生日向西。

(1)颔联中“雨昏、花落”渲染了怎样的环境特点?这一联涉及了哪些历史人物或传说?

(2)体会颈联中“乍、才”的表达作用。

(3)颈联写“游子”“佳人”的作用是:

(5)因为郑谷为齐己的诗改动一个字(“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被人称为..

“□□□”。

答案:1、凄迷意境、伤感氛围;屈子怀沙、湘妃泣竹等历史传说2、“乍、才”二词极

写鹧鸪啼声之感动人心3、“征袖湿、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4、游子的乡

愁旅思(借鹧鸪啼声哀怨凄切)5、一字师

6、阅读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这一首词,完成1—3题。

风雨送春归, 俏也不争春,

飞雪迎春到。 只把眷来报。

已是悬崖百丈冰, 待到山花烂漫时,

犹有花枝俏。 她在丛中笑。

(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2

分)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答]

(2)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2分)

[答]

(3)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有着明显的不

同,“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2

分)

[答]

答案:1、D(“线索”与“反衬”的说法均错误)2.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恰当,

分析具体即可。例如“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

写梅花在百花盛开时笑逐颜开的样子,表现她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

神。3.这些诗文视角不同、立意不同,作者的经历不同、情感不同、反映的价值观不同,

作品也就不相同。如,同是咏梅,同是借物抒情,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积极乐观的,“已

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诗人乐观豪迈

之情;陆游笔下的梅花则是寂寞凄凉的,抒发的是孤傲清高之情。同是写荷,《爱莲说)借

莲言志,赞美坚贞刚正的气节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芙蕖》则强调莲的实用价值:可

鼻、可口、可用。(举例时讲出其中的一点,或举出另外的作品均可)

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南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注]①青女:青霄玉女,主霜雪的女神。②素娥:月里的嫦娥。

1.本诗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色,末句中“婵娟”2.从表现手法上看,本诗首二句与后二句之间运用了的写法,诗中“青女”、“素娥”分

别是 和 的象征,末句“斗”字用得妙,产生的表达效果是

答案:1.深秋(据诗题、征雁,特别是“无蝉”可得,答为“秋天”则欠准确。

2.虚实相间(或“由实到虚”)霜 月 化静为动,更好地突出了女神争艳斗妍的动感

及神采风貌。

卢梅坡《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 请说说“梅雪争春未肯降”中“争”字的妙处。(3分)

2 这首诗后两句蕴含很深的哲理,试作简要分析。 (2分)

3.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咏雪或者咏梅的诗句。(1分)

答案:7.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写出了二者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

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的情态。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3分)

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2分)

9. 例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1分)

.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

(2) 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

何意义?

参考答案:

1.(1)答: “弄”字赋予山光物态以胜人,显示蓬勃生机, “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妍

斗艳,足以景色迷人和诱人,意在留客.

(2)答:之所以会“沾衣”是因为深山中空气新鲜、湿润.“以景诱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诗

人高人一筹之处.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中,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对这两篇咏梅作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早梅》一诗在“炼字”上卓有成效:正是“昨夜一枝开”中的一个“一”字,方显“早梅”

之“早”,如换为“数”字,则远不及此言为妙。

B.“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诗人使用极其朴素的语词进行直接描写,写出了“早梅”

味香色泽的特点,同时还寄寓了诗人的生活感受。

C.“驿外断桥边”,交代了梅花生长的地点环境。因处在“驿外”和“断桥边”,虽花开而

无人欣赏更无人栽培,故因“无主”而深感“寂寞”。

D.诗人陆游借“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在风雨飘

摇的动荡时代里,内心的孤独、无助和无限愁苦的情绪。

E.在表现梅花顽强的生命力时,两篇作品都用环境作衬托:《早梅》借助的是万木冻折和深雪夜色,《卜算子》则借助了驿外断桥和风雨黄昏。

参考答案:B、D (B. “直接描写”应该是间接描写;D. “直抒胸臆”和“表达了自己”有误,所引诗句写作对象是梅花,诗人借咏梅来隐喻自己的不幸遭遇。)

(2)《卜算子》被公认为陆游的自喻之作。请结合你对陆游的了解,并与《早梅》作比较,谈谈《卜算子》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卜算子》一词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主要有:梅花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诗人以“群花”喻当时官场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虽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228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