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二小松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书院二小松篇一
《书院二小松 阅读答案》

书院二小松 阅读答案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5.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1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

15.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

16.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 (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书院二小松篇二
《书院二小松》

(一)书院二小松(4分)[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5.诗中“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1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

15.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

16.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 (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书院二小松阅读答案

书院二小松篇三
《书院二小松 阅读答案》

书院二小松 阅读答案

书院二小松(4分)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5.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1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

15.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

16.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 (流露了作者

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书院二小松篇四
《语文》

中考课外古诗阅读及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 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2011·湖州市)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

②浦:水边,岸边。

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___和____ 。

(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3.(2011·金华)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 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4.(2011·温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

1)补充点评。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________________ 之情的自然流露。

2)完成随感。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5.(2011·玉溪)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①离情。

黄莺久住浑②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系:jì,牵连。 ②浑:简直。

1) 中描写诗人搬家时__________的心情。

2) 请从写法上说说最后一句诗的妙处。

6.(2011·嘉兴)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 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 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 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2011·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8.(2011·兰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 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 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1)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

2)画梁:彩绘屋梁。

1).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9.(2011·肇庆市)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 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 不是望乡时。

【注】韩琮,字成封,长庆进士。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等职。

1) 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哪些景物?

2)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2011·江西省)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

(2).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

11.(2011·兰州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①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ào)歌:船歌。

1)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

12.(2011·台州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 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 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稀疏或零落的样子。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草木茂盛的样子。

1).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

2).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萋萋:

1.【答案】(1) “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围里。

(2)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淳朴、自由、优美的农村田园风光。其诗清新可爱,含蓄隽永。 译文:一群村童跑进了村子,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田野里遍地是豆荚和姜芽,村子里的炊烟带来一阵阵煮肉的香味。田里的稻子高高举起了稻花,不知它们的主人是谁呢。看,那里有几只红蜻蜓在飞舞,草枝上竟然还有一只支淘气的绿螳螂。

字词赏析题的命题形式是:

① 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② 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③ 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④ 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读要求: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题步骤:

① 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 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③ 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④ 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示例一:“阔”字更好。原因:①“阔”是空阔、开阔之意;②“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③“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④“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示例二:“失”字更好。原因:①“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②“失”字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2.【答案】(1)逐 移

(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 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七绝诗歌,短短七言二十八个字便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垂钓风情画。诗句近乎俗语,但情理兼备,意境高雅,读来如饮醇酒,满口生香,使人仿佛正在欣赏一幅自然和谐、闲适安逸的垂钓图。

译文:江中白浪里有一位白发老渔翁,江岸风声阵阵,老渔翁船行到哪个地方,家就安在哪里。刚才他钓了一条一尺长的鲈鱼,儿孙们就忙着捡柴准备在荻花中生火准备煮鱼吃。

3.【答案】⑴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

⑵符合题意。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的村野

书院二小松篇五
《汇编2--20数据的收集》

数据的收集

一、选择题

1、(2012年重庆外国语学校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下列调查方式中,适宜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

A、了解重庆市所有九年级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平均时间; B、审查一篇科学论文的正确性 C、对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的调查; D、对“瓦良格”号航母的零部件性能的检查 答案:A

2、(广州海珠区2012毕业班综合调研)在共有15人参加的“我爱祖国”演讲比赛中,参赛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入前8名,除了知道自己的成绩以外,还需要知道全部成绩的( )

A.平均数 答案:C

3、(2012江苏扬州中学一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1

B.众数 C.中位数 D.方差

A.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是1000,买1000张该种彩票一定会中奖 B.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适合用抽样调查

22

C.若甲组数据方差S甲0.39,乙组数据方差S乙0.27,则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稳定

D.在一个装有白球和绿球的袋中摸球,摸出黑球是不可能事件

答案:A

4、(2012江西高安) 张亮同学把自己一周的支出情况,用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来表示.则从图中可以看出( )

A.一周支出的总金额 B.一周各项支出的金额 C.一周内各项支出金额占总支出的百分比

D.各项支出金额在一周中的变化情况 答案:C

5、.观察统计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校女生比乙校女生少. B.乙校男生比甲校男生少. C.乙校女生比甲校男生少.

D.甲、乙两校女生人数无法比较.

答案:D

6、(2012福建省泉州第三中学月考)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

A.为了了解市民对电影《南京》的感受,小华在某校随机采访了8名初三学生 B.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小民同学在网上向3位好友做了调查 C.为了了解“嫦娥一号”卫星零部件的状况,检测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 D.为了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统计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 答案:C

7、(2012年广东省深圳市实验中学一模)某人要去夏威夷旅游,统计了该城市一周中午的

温度(华氏温度标准)如图所示,如果用m代表这组数据的中位数,f代表众数,a代表平均数,则( )

D、a<m<f

A、m<a<f B、a<f<m C、m<f<a

答案:D

8、(2012江苏江阴市澄东一模 )一次数学测试后,随机抽取6名学生成绩如下:86,85,88,80,88,95,关于这组数据说法错误的是( )

A.极差是15 B.众数是88 C.中位数是86 D.平均数是87 答案:C

9、(2012江苏省靖江市适应性)今年泰州市初三毕业的人数大约为5.24万人.那么权威部门统计时精确到了 A.百分位 答案:

D

10、(2012江苏省靖江市适应性)靖江市春季某一周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表: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分别是 A.24,25 答案:A

11、(2012年山东东营一模)为了调查某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随机抽查了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表:

B.24.5,25

C.25,24

D.23.5,24 B.万位

C.十分位

D.百位

则关于这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位数是5吨 B.众数是5吨

C.极差是3吨 D.平均数是5.3吨

答案:C

12、2012年山东潍坊二模)若干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种零件,生产的零件数整理成条形图(如图所示).设他们生产零件的平均数为a,中位数为b,众数为c,则有 A.bac C.abc 答案:A

13、(2012四川夹江县模拟)有一组数据:3,4,5,6,6,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A.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4.8,6,5

B.cab D.bca

B.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5,5,5

C.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4.8,6,6 D.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5,6,6 答案:A

14、[2012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数学试题]初三(8)班学生准备利用“五一”假期外出旅游,旅游公司设计了几条线路供学生们选择.班长对全体学生进行民意调查,从而最终决定选择哪一条线路.下列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

[来源:中

中&国教育#*~出%版网A. 平均数 B. 中位数 答案:C

C.众数 D. 方差

来15、(2012江苏扬州中学一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1

A.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是1000,买1000张该种彩票一定会中奖 B.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适合用抽样调查

22

C.若甲组数据方差S甲0.39,乙组数据方差S乙0.27,则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稳定

D.在一个装有白球和绿球的袋中摸球,摸出黑球是不可能事件

答案:A

16、(2012江西高安) 张亮同学把自己一周的支出情况,用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来表示.则从图中可以看出( )

A.一周支出的总金额 B.一周各项支出的金额 C.一周内各项支出金额占总支出的百分比

D

.各项支出金额在一周中的变化情况

答案:C

17、.观察统计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校女生比乙校女生少. B.乙校男生比甲校男生少. C.乙校女生比甲校男生少.

D.甲、乙两校女生人数无法比较. 答案:D

18. (2012双柏县一模)某同学五天内每天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单位:小时)分别为2、

2、3、2、1,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A.2、1 B.2、3 C.2、2 D.3、1 答案:C

19. (2012湛江调研测试)小明在九年级进行的六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单位:分):

76、82、91、85、84、85,则这六次数学测验成绩的众数 和中位数分别为

A.91,88

B.85,88 C.85,85 D.85,84.5

答案:D

20. .(浙江杭州市三校一模)有一组数据:3,4,5,6,6,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4.8,6,6

B.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5,5,5

C.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4.8,6,5D.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5,6,6 答案:C

21. (2012年浙江新昌县毕业考试)商场经理要了解哪种型号的洗衣机最畅销,在相关数

据的统计量中,对商场经理来说最有意义的是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方差

答案:B

22.(2012重庆市渝北区二中检测)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调查方式的是( )

A.对我国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机各零部件的检查 B.对某校初三(5)班第一小组的数学成绩的调查

C.对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

D.对2010年重庆市中考前200名学生的中考数学成绩的调查

答案:C

23、(2012江苏省锡山区一模)为了了解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从中抽样调查了500名学

生的肺活量,这项调查中的样本是( )

A.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 B.从中抽去的500名学生的肺活量 C.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 D.500 答案:C

24.为了解某班学生每天使用零花钱的情况,小明随机调查了15名同学,结果如下表: 每天使用零花钱(单位:元)

人数

0 1

1 3

3 5

4 4

5 2

关于这15名同学每天使用的零花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众数是5元 B.平均数是2.5元 C.极差是4元 D.中位数是3元 答案:D

25.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调查重庆市民的幸福指数

B.调查我市嘉陵江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 C.调查我校初三某班同学中考体考成绩 D.调查全国人民对“两会”的关注情况

答案:C

26、(2012年北京市朝阳区)在某次体育测试中,九年级一班女同学的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单位:个)如下表:

成绩 人数

45 1

46 2

47 4

48 2

49 5

50 1

这此测试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A. 47, 49 B. 47.5, 49 C. 48, 49 D. 48, 50答案:C

27、(2012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一班5名女生进行体育测试,她们的成绩分别为70,80,

书院二小松篇六
《初三语文综合阅读提升训练10及答案》

语文能力提升训练——10

班级 姓名

阅读后答题

(一)

(一)趴 下

①美国大西洋赌城的一个周末,一位老太太玩老虎机赢了一桶25美分的硬币。他决定先把这桶硬币放到酒店房间里,然后再下来和丈夫一起吃晚餐。

②老太太捧着那桶硬币走到电梯前。她正要跨进电梯,却发现里面早已有人——两个黑人!

③其中一个身材魁梧,高大得有些吓人。老太太惊呆了,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两个黑人要打劫我。但转而又想:不要心存偏见,这两个黑人看起来都颇有绅士风度。可她思想中的种族观念根深蒂固,一种强烈的恐惧感让她不知道是否该走进电梯。

④太太呆呆地站在那里,犹豫不定地望着那两个黑人,既紧张又害怕,内心还有一种羞耻感。她想:但愿他们不要看懂我的心思。可她知道,这只是自欺欺人,她犹豫迟疑的样子如此明显,任何人都能看穿她的想法。

⑤老太太的脸开始变红。她知道自己不能老是站在那儿不动。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她终于迈腿踏进了电梯。她避开他们的目光,面朝外,两眼呆呆地盯着已经关上的电梯门。1秒钟,2秒钟,3秒钟……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她内心的恐惧也在一点一点地堆积。

⑥电梯依然原地不动。‚上帝呀!‛老太太心想,‚我已被他们困在了电梯里,他们是不是就要动手了?‛她心跳加速,所有毛孔开始冒冷汗。就在这时,她听到一个黑人说:‚Hit the floor!‛(趴到地上)。本能告诉她:千万不要反抗,照他们说的去做。老太太慌慌张张地放开小桶,双手按地趴下。那桶硬币‚哗啦啦‛地掉在地上,到处乱滚。

⑦空气仿佛凝固了一样,电梯里一片静寂。几秒钟后,老太太听到一个黑人非常礼貌地说:‚夫人,如果你能告诉我们你住哪一层,我们很高兴帮你按一下按钮。‛她抬起头,疑惑地看着那两个高大的黑人。他们伸出手,将她搀扶起来。老太太有些不解,惊魂未定,两条腿也不听使唤。这时,那位黑人解释说:‚当我和朋友说‘Hit the floor’时,我是要朋友按我们要去的楼层按钮,而不是让您趴到地上,夫人!‛(英语中‚Hit the floor‛有两个含义:趴到地上;按电梯的楼层按钮。)

⑧两位黑人互相对了一下眼神,极力控制住自己不要笑出来。老太太感到无地自容。她想:我的老天,我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

⑨三个人一起动手,将滚落一地的硬币一一捡起,放回老太太的小桶里。电梯到了老太太所在的楼层后,两个黑人坚持要把她送到房间门口,礼貌地道晚安,转身离去。就在老太太走进房间的时候,她听到两个人在楼道里大声笑了起来。

⑩第二天一早,一束鲜花送到了老太太的房间——12朵娇艳的玫瑰,每一朵玫瑰花上都挂着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随鲜花送来的还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两位黑人的名字。‛

(选自《读书文摘》2011年2月总第210期,有删改)

1.请用简洁语言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2分)

2.第⑧段“我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中的“错误”指什么?她为何会犯错?(3分)

3.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4.两位黑人给老太太送花送钱的目的是什么?文章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分)

5.读完本文,你从老太太和两位黑人身上各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二)

文化需要相互凝视

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把品的名字改掉。

②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③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

④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

⑤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儿时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

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选自《语文报》,2010.7-8,有删改)

6.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一观点的?(3分)

7.第③段中的事实论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4分)

8.为什么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会处于弱势?请分条概括。(4分)

9.结合文意,分别说出“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中“兑”、“酿”的含义。(4分)

10.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文学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文本,说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3分)

(三)

书院二小松(4分)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1.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1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四)

纯孝之报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②焦饭,归以遗③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④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⑥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铛(chēnɡ):平底浅锅。 ②贮录:储存,收存。 ③遗(wèi):给予。 ④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 ⑤未展:来不及。 ⑥军人:这里指官军。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⑴母好食铛底焦饭 ( ) .

⑵袁府君即日便征( ) ...

14.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15.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2分)

语文能力提升训练10参考答案

(一)1.(3分)老太太突遇两位黑人的反应。(只要意思表达清楚即可给分)

2.(3分)老太太误认为两位黑人要打劫她而趴在了地上。(1分)原因是:①没有听出两位黑人说“趴下”一词的另一层意思;(1分) ②有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1分)

3.(4分)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人物。(2分)这样写的作用是:传神地表现出老太太因担心遭黑人打劫而产生的恐惧心理。(2分)

4.(4分)送花的目的:①表明他们早已看穿了老太太的心思;(1分) ②表现他们的宽容大度、友善、慷慨大方。(1分) 这样安排的好处:①两位黑人的表现与老太太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主题(1分) ②用两位黑人的宽容大度、友善和慷慨大主反衬老太太的狭隘偏见和视钱如命。(1分)(只要意思表达清楚即可给分)

5.(4分)从老太太身上得到的启示:不能以貌取人,要平等待人,不要有种族偏见;(2分)从两个黑人身上得到的启示:做人要宽容、友善、大度。(2分)

(二)6.(3分)

①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

②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

③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每点1分)

7.(4分)

第③段中的事实论据是为了论证“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这一观点。(2分)面对西方学者的偏见,铁凝没有一味迎合,儿时鲜明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坦诚交流,这样不但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而且消除了偏见,赢得了对方的尊重。这一论据使论证有力,增强了说服力(2分)。(作用2分,分析2分)

8.(4分)①西方对我们的文化了解的少(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 ②历史原因,近代中国文化落后,西方文化蓬勃发展(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

③技术原因,汉语难以掌握,世界上精通汉语的学者太少,造成了交流的障碍。

④文化的差异。(每点1分)

9.(4分)“兑”在文中指部分中国作家创作态度花哨,用迎合某些人喜欢的心态去创作,不能潜入到时代的深部,作品质量不高。(2分)“酿”在文中指中国作家潜心创作,踏实地潜入到时代的深部,创作出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2分)

10.(3分)举办中外文学论坛;启动译介、出版工程;举办书展。(每点1分)

(三)11.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

12.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四)13.⑴吃 ⑵出征

14.每次煮饭,(陈遗)就把焦饭收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

15.示例一:焦饭有情,孝心无价。 示例二:至孝的故事就像故乡的小河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

书院二小松篇七
《数字诗》

书院二小松篇八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

班级: 姓名

杭州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4分)

淮上渔者 (唐)郑谷

①②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③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5.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2分)

16.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2分)

丽水 ㈠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4分)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①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②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8.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19.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分)

台州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6—25题。

(一)(4分)

田园乐 (唐)王维

①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②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6.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

17.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5.补充点评。(2分)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 之情的自然流露。

16.完成随感。(2分)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

舟山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5—24题。

(一)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4分)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5.诗中“”“”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1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义乌 15.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4分)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①儿童篱落带斜阳, 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2分)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衢州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5、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的特点。(2分)

16、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菏泽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4—5题。(4分)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5.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2分)

陕西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

① 西归绝句[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②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②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21.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 作用。(2分)

22.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2分)

河南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成都 一、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l~2题。(4分)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①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一]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答:

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分)

答: 宿迁 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3分)

(2)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3分)

河北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7~8题。门分)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才匕篇,兼怀子由。

明月儿时有?把酒问青天。不多。天上官闭,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高处不胜寒。鱼生元竟色j勉座上且。转朱阁,低绩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

7.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答:

8.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答:

承德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7-9题。(5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他最迷恋“”这一景致。(1分)

8.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

的画面。(2分)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黄冈(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15.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襄阳 (一)阅读古诗《过零丁洋》,完成10-11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 和 ,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2分)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2分) 连云港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5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

8.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盐城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8.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2分)

9.“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3分)

江西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9.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2分)

10.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2分)

南昌 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第9-11题。(4分)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9.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1分)

10.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1分)

11.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

参考答案:

23.(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3分,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5.(共2分,各1分)逐 移

16.(共2分)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18.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

19.符合题意。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 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评分标准:第18题2分,意思对即可。 第19题2分,答出“烘托”的意思即可。

(一)16.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1分),给人以阴凉之意(1分)。评分标准:意对即可。共2分。

17.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得1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1分。共2分。

温州

15.(2分)依恋(不舍、挽留)

16.(2分)

示例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示例2: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

示例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

15.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

16.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15. (1) “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围里。(2分,意思对即给分)

(2)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2分,意思对即给分)

15、地白(白) 凄清(第二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16、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233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