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金陵翻译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再过金陵翻译第一篇
《2014三模语文试卷》

2014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一个由权力垄断大部分资源的社会当中,人们在政治观念上,多倾向于认同政治现实主义。这里的政治现实主义,简而言之,就是强权即公理。或者不如说,人们在暴力和利益的威胁和诱惑之下,无能或无力从道德上评价权力的对与错。这种政治观念,反映到现实生活当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权力崇拜,二是政治冷漠。人们崇拜权力,大半基于利益的考量,但在此之外,亦将权力视为价值和意义的来源。而这里所谓的政治冷漠,特指人们在自身利益之外,无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一旦有人试图从道德的角度评价政治时,周围的人可能立马就问:你说这些,到底有什么用?

或许,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有关政治的言说,的确不能带来现实的改变。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所有关于政治的言说都没有意义,更不能随时以有用/无用这一对概念来评价所有事务;我们须认识到,并非所有的人类活动,都能以这一对概念来评价。甚至,我们可以用更强的表述说,人类活动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其实在此概念框架之外。进而,我们可以认为,试图评价现实政治的对与错,有可能是无用的;但如果我们均认同政治现实主义,则一定是无望的。 基于正当的道德要求,公民有不服从的权利。但这种权利所带来的,不是一种以恶抗恶的仇恨与破坏,而是一种基于自由的表达和守护,并遵从一种真正的法律精神。如果我们将此公民精神,与意识形态做一比较,即可看出明显的差异。关于此点,刘莘在上引论文中指出:“……公民精神与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别比它与物欲意识的区别要丰富得多:前者基于自由,后者基于对自由的限制;前者鼓励自我批判并欢迎他者的批判,后者限制自我批判并排斥他者的批判;前者认为普遍法权高于任何主义,后者认为某某主义高于普遍法权;前者追问社会结构的合理性根据及内容,后者规定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及基础;前者通过追求社会基本结构的全面法权而实现自身,后者通过维系新旧内容的统一而捆绑自身。”简而言之,公民精神是一种开放的现代精神,而意识形态则带有极强的封闭性。

罗尔斯有言:“政治哲学的重点是公民社会,而不是政府。”沿着这一思路,中国政治哲学的任务即在于,为中国公民社会的诞生、运行和保持提供理论辩护,且在此过程中,为持有不同主张的公民进行公共对话提供平台,使他们能以理性沟通的方式,了解彼此的生活计划及政治诉求,从而为共建一个良序社会而努力。

(摘编自李文倩《政治哲学与当下思想界》)

1. 下列关于“政治现实主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政治现实主义生存的土壤是一个由权力垄断大部分资源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在政治观念上多倾向于认同强权即公理。

B.人们在在暴力和利益的威胁和诱惑之下,无能或无力从道德上评价权力的对与错。一旦有人做出相关的评价,就有可能立马遭到置疑。

C. 政治现实主义反映到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在人们基于利益考量的权力崇拜和在自身利益之外无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和习惯的政治冷漠。

D. 认同政治现实主义的人将权力视为价值和意义的来源,也可能认为试图评价现实政治的对与错的做法是无用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人类活动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其实在有用/无用这一对概念之外。但如果我们全部认同政治现实主义,那我们的未来就无望了。

B.公民有不服从的权力,这种权力基于正当的道德要求。它所带来的是一种基于自由的表达和守护,而不是一种以恶抗恶的仇恨与破坏。

C. 为中国公民社会的诞生、运行和保持提供理论辩护,为持有不同主张的公民进行公共对话提供平台,都是中国政治哲学的任务。

D.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有关政治的言说不能以有用/无用这一对概念来评价。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所有关于政治的言说都没有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公民精神基于自由,意识形态基于对自由的限制,公民精神与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别比它与物欲意识的区别要丰富得多。

B. 公民精神鼓励自我批判并欢迎他者的批判,认为普遍法权高于任何主义;意识形态限制自我批判并排斥他者的批判,认为某某主义高于普遍法权。

C.文章引用刘莘论文的内容,意在指出意识心态与公民精神的明显差异,简而言之,前者是一种开放的现代精神,而后者则带有极强的封闭性。

D.中国政治哲学的任务包括使有不同主张的公民能以理性沟通的方式,了解彼此的生活计划及政治诉求,从而为共建一个良序社会而努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湛,字弘仁,南阳涅阳人也。祖耽,父柳,并晋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湛出继伯父淡,袭封安众县五等男。少有局力,不尚浮华。博涉史传,谙前世旧典,弱年便有宰世情,常自比管夷吾、诸葛亮,不为文章,不喜谈议。.

高祖以为太尉行参军,赏遇甚厚。高祖领镇西将军、荆州刺史,以湛为功曹,仍补治中别驾从事史,复为太尉参军,世子征虏西中郎主簿。父柳亡于江州,州府送故甚丰,一无所受,时论称之。服终,除秘书丞,出为相国参军。谢晦、王弘并称其有器干。

抚军将军江夏王义恭镇江陵,以湛为使持节、南蛮校尉、领抚军长史,行府州事。时王弘辅政,而王华、王昙首.

任事居中,湛自谓才能不后之,不愿外出;是行也,谓为弘等所斥,意甚不平。湛负其志气,常慕汲黯、崔琰为人,故名长子曰黯字长孺,第二子曰琰字季圭。琰于江陵病卒,湛求自送丧还都,义恭亦为之陈请。

八年,召为太子詹事,加给事中、本州大中正,与景仁并被任遇。湛常云:“今世宰相何难,此政可当我南阳郡汉世功曹耳。”时彭城王义康专秉朝权,而湛昔为上佐,遂以旧情委心自结,欲因宰相之力以回主心,倾黜景仁,独当时务。义康擅势专朝,威倾内外,湛愈推崇之,无复人臣之礼,上稍不能平。湛初入朝,委任甚重,日夕引接,恩.

礼绸缪。善论治道,并谙前世故事,叙致铨理,听者忘疲。每入云龙门,御者便解驾,左右及羽仪随意分散,不夕不出,以此为常。及至晚节,驱煽义康,凌轹朝廷,上意虽内离,而接遇不改。 ..

十七年,所生母亡。时上与义康形迹既乖,衅难将结,湛亦知无复全地。及至丁艰,谓所亲曰:“今年必败。常日正赖口舌争之,故得推迁耳。今既穷毒,无复此望,祸至其能久乎!”十月,于狱伏诛,时年四十九。 .

节选自《宋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少有局力,不尚浮华 尚:喜欢 .

B、领抚军长史 领:兼任 .

C、上稍不能平 稍:稍微 .

D、今既穷毒,无复此望 穷:困厄 .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刘湛负其志气的一组是( )

①常自比管夷吾、诸葛亮 ②自谓才能不后之,不愿外出

③琰于江陵病卒,湛求自送丧还都 ④长子曰黯字长孺,第二子曰琰字季圭

⑤每入云龙门,御者便解驾 ⑥今世宰相何难,此政可当我南阳郡汉世功曹耳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①②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湛年轻时就很有器量和才干,不喜欢浮华的习气。他博览史传等典籍,熟悉前朝的典章制度,少年时期便有治理天下的抱负,常常自比管仲和诸葛亮。

B、刘湛的父亲刘柳在江州去世时,州府官员送来的丧礼很丰厚,但他一概谢绝,当时受人们的大力称赞。

C、刘义康专权,独揽朝政,威势压倒朝廷内外,而刘湛更加推崇他,对皇上也就不再有为臣子的礼节了,皇上心

中也不快。

D、刘湛刚刚回朝做官时,皇上早晚拉着他谈论政事,恩赏礼遇十分优厚。可是到了后期,他煽动刘义康,欺凌朝廷,皇上心中早已与他决裂,但表面上的礼遇仍然不改。

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以旧情委心自结,欲因宰相之力以回主心,倾黜景仁,独当时务。

(2)善论治道,并谙前世故事,叙致铨理,听者忘疲。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再过金陵① [唐]包佶

②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石头城 [宋] 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②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③吴宫:此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④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

8、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诗景物描写的异同。(5分)

9、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生死回眸

蔡楠

一片枯黄的落叶从地上飘起,生长在那光秃秃的枝头,枝头回黄转绿,叶片变得青翠饱满,春雨袭过,嫩芽初绽。在这篇小说里,我们假定时光倒流。

一个生命被子弹洞穿,凋谢在刑场上。透过血痕,我们看到杜君的生命像那片坠落在地的枯叶重又飘起。渗进泥土里已经板结的血块开始变得鲜活,重新聚拢回到他的体内,枪口结疤,杜君坐起、站立、走向来时的路。

杜君从两名警察手中挣脱,离开公判大会会场,回到了监所。头顶上窄小的窗口挤进了几丝光线。他咀嚼着每天只有两顿、每顿只有两个的窝头,难以下咽。他想起了迟志强那著名的歌词:“手里呀捧着窝窝头,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杜君就真的流出了眼泪。

你现在流眼泪还有什么用?在审理杜君一案时,县纪委书记气愤而惋惜地说,你是多么的年轻呀!

是呀,杜君很年轻,在任命为县农行主管业务的副行长时,他才三十一岁。三十一岁,金子一样闪光的年华。他真想干一番事业。然而,这个世界对人的诱惑太大了。忍受清苦去奢谈事业必须有超凡的克制力和忍耐性。面对金钱、美女、汽车、洋房的拥抱,杜君眩晕了。一切的一切开始于那次单位盖办公楼。一个建筑队的包工头叩开杜君的家门,③④

送上了一套精美的挂历。更加精美的是挂历里卷裹着的五万元人民币。主管办公楼基建的杜君在那个晚上失眠了,两个杜君打了一夜架,一个杜君要把钱交还包工头,另一个杜君死活不让。结果杜君采取了折衷的办法,用妻子的名义将钱存入了另一家银行。不久,工程落在了这个包工头手中。接下来的事情杜君不再失眠。一家企业来请,酒足饭饱之后,将杜君拉进了桑拿浴室,筋酥腿软之后又塞给了他两条香烟。回家一看,每根烟卷都是一张百元钞票。第二天,杜君大笔一挥,批了三百万元贷款。其后便是那个港商找上门来。港商要与杜行长做一笔钢材生意,将杜君带到了香港,五日游后,一把别墅的钥匙攥到了杜君手里。作为回报,杜君挪用了八百万储蓄存款。后来呢?就是刚盖好的办公楼坍塌了一半,三名职工被盖在了楼下。后来呢?就是贷款追不回,挪用的存款没了踪影。再后来呢?就是东窗事发,纪委查处,移交检察机关,杜君进了监所。

在监所里,第一个来看杜君的是他中学时代的班主任,两鬓斑白的班主任什么也没说,只是颤抖着把一张发黄的纸交给了杜君。杜君打开那张纸,是他的入团申请书,右下角那片殷红仍清晰可辨。

杜君回到了美丽的校园。杜君开始了中学生涯,勤奋好学的杜君写了入团申请书。当杜君得知第一批发展团员的名单没他的名字时,他重新写了申请书,并咬破中指,签了名,将它交给了团支书。杜君终于戴上了团徽。杜君在“五讲四美”活动中被评为“先进标兵”,他将拾到的一百元钱交还了失主……

家在农村的父母来了。他们带来了一个大帆布兜。父母说,儿啊,尝尝你小时候最爱吃的煮玉米和烤白薯吧!面对年迈的父母,杜君以头抵地,跪倒尘埃。

杜君走在家乡的田野上。杜君随着父母去生产队劳动。他看到一群小伙伴挖了白薯,掰了玉米,便尾随着他们。秋深似海,田野寥廓而神秘。一股浓烟袅袅升腾,伙伴们欢呼雀跃,他们在烤玉米、烧白薯。杜君咽了口唾沫,坚决地一转身,跑回大人们劳作的地里,把这事报告了生产队长……

夏夜闷热而漫长,杜君缠绕在父亲的膝上,听父亲讲侠女十三妹的故事,母亲给他扇着蚊子,听着听着,杜君睡着了。睡梦里,杜君越来越小。杜君咿呀学语、蹒跚学步。杜君满地乱爬,嗷嗷待哺。杜君随着母亲的一声泣血的阵痛,降落到这个世界。

此时,一场春雨刚刚润绽院内那片柳芽。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小说开篇描写了落地枯黄的树叶回到枝头嫩芽初绽的不同寻常的景物,这种虚拟的景物与杜君被枪决的真实相结合,更能引起人们对生命意义的的思索。

B. 作者引用迟志强著名的歌词,目的是突出杜君在狱中生活的物质条件的艰苦,与其当官时的汽车、美女、洋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C. “然而,这个世界对人的诱惑太大了。”这句话含蓄的揭示了正是因为外界的诱惑,杜君才会从一个正直有为的年轻干部,而裂变成为一个贪婪的罪犯的。

D. 这篇小说叙述形式新颖别致,构思精巧细密,尤其注意事件之间的过渡缝合。虽然看起来毫不复杂,但却彰显出一种十分难得又十分可贵的奇思妙想。

E. 作者采用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主人公杜君的形象。特别是一些细节描写,生动细腻的表现了杜君内心深处的情感或矛盾斗争。

(2)小说以“生死回眸”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开篇和结尾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4)有人说,蔡楠的这篇《生死回眸》既让我们喜悦的欣赏到了别具一格的叙述形式,又令我们很沉痛的体会到了一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境况。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的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诗人食指:我这样写歌 李翚 庄劲扬

“我就是喜欢写诗,就是写了几首当时那个环境下年轻人比较喜欢的诗”。2009年10月食指在中国诗坛第一次专门为他举行的作品研讨会上,作了这样的一个开场白,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们不要用“大师”、“英雄”、“先驱”这样的词句来界定他。

研讨会期间,食指大多时候都是低着头默默地聆听、记录,只是偶尔对专家们坦诚地对他的诗做出“文本还不够精美”、“部分诗歌在语言的美感方面还欠火候”这样的评价时,抬起头来频频点头。在历时近3个小时的研讨会结束

时,主持人请他再次致辞,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朗诵了他的诗作《我这样写歌》:“这首小诗完成的一刻/结束了一切精神的折磨/别人以为是不修边幅/其实我早已失魂落魄/……一个人承受心灵的寂寞/年年如此,日月如梭/远离名利,远离污浊/就这样在僻静荒凉的一角/我写我心中想唱的歌”……

诗人喜欢朗诵。南京大学的文学评论家傅元峰副教授说,食指是那种能背下自己所有诗的人。食指点头,“这都是我呕心沥血的作品”。

食指在诗作《世纪末的中国诗人》中说自己是“自幼追求艺术的一生”。不过,如果不是因为中考失利,他很可能成为一名天文学家。“都是5分的特优生,居然没考上,只好学文了。”

“我是从一些批判文章里偷学的”,食指有些狡黠地笑着谈到了他的诗艺学习之道。

“文革”期间,几乎读不到什么书了,诗歌也都是政治口号语体。但食指却找到了自己的源泉。他从《文学评论》里读到了那些作为批判对象的外国诗歌,虽然大多只是片段,他也觉得太美了。

食指偷学的第二个源泉是刘白羽的藏书。当时刘白羽已经被造反派打倒,书房被查封,里面有很多国外的诗歌集,食指就和伙伴们从天窗翻进去“借”书来翻阅。

第三个源泉是当时能够公开出版的国外近代诗人的诗歌,普希金、拜伦、马雅可夫斯基等等,他都阅读吸收。 而让食指感到尤为幸运的是在写诗的起步阶段得到了“高人指点”,这“高人”就是何其芳。何其芳是最早一批被打倒的“走资派”、“黑帮分子”,当时已很少有人敢去家里看望他。食指在中学课本里就学过他的诗,很仰慕他。食指回忆那天去何其芳家的情形时说,那是1967年夏天的一天,我穿一条短裤,一件背心,像小孩一样。何其芳的女儿何京颉在一篇文章里写道:“他们谈了很长时间,虽然当时郭路生只是个十八九岁的小青年,可父亲没有把他当成是小孩子,而视他为同辈人,与他滔滔不绝地谈着新诗的创作、发展,诗歌的韵律、语言等等,对郭路生所提的问题也一一做了认真细致的解答。”

从那以后,食指就经常带着自己的诗歌去何其芳家向他请教。他说,“何其芳把我引向了正道”。遗憾的是,不久何其芳就离开北京,而食指也于1968年12月下乡去了……

1966年——1969年,被称为“文化大革命”的第一阶段,“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论调甚嚣尘上,一派“全面内战”之势。食指却在这几年里完成了他“最为辉煌的青春期创作”,大部分代表作都是这几年写的,诗人林莽认为食指的这些作品“是对那些心灵命题的记录与回答”。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食指1968年12月作为知青去山西时,在火车上写成的。他写道:“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翻译家戈宝权的女儿戈小丽当时与食指一起下乡到了山西杏花村,她在回忆文章中说 “一次他朗诵《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当时的两个女生还没听完就跑出厨房,站在黑夜中放声大哭。”食指的诗很快就传遍了全国有知青插队的地方。

食指觉得幸运的是,那时大家的注意力都只集中在他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相信未来》上,而没有完全解读他的那两篇长诗《鱼儿三部曲》和《海洋三部曲》。按那时的标准,这两首才是真正的“反动”诗,都直接指向了“文革”与红卫兵。

“幸好我的诗只是在传抄,而且传到上面的是些短诗,躲过一劫”,食指这样说。

1973年,在青春还在奔放地燃烧时,诗人却在理想幻灭爱情受挫的打击下精神抑郁,被诊断为“精神分裂”。从这一年第一次住进北京第三福利医院,直到2002年,食指在这家精神病疗养院断断续续住了12年。

即使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食指仍然坚持思考,坚持写诗。“我知道进福利院是一种沉稳,于是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

2002年他从福利院走了出来,有了新的家庭,也开始了新的生活。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食指的诗作《我这样写歌》中提到的“精神的折磨”指的是他在被诊断为“精神分裂”后,在精神病医院里所受到的精神折磨。

B.在中考中,成绩本来很好的食指却意外没能如愿去学习自己喜欢的天文学,所以只好选择去学习自己并不怎么感兴趣的文学。

C.为了更好地创作诗歌,食指去何其芳家拜访,并与之从新诗的创作、发展谈论到诗歌的韵律、语言,一些疑问也得到了解答。

D.《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相信未来》都是食指的代表作,其中前者形象而又贴切地写出了远离家乡的知

再过金陵翻译第二篇
《20151清明含答案》

高一语文假期作业(2015-4-4)

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吮吸(yǔn) 札记(zhá) 艾蒿(hāo) 剔除(tì) 垂涎三尺(xián) .....

B. 睥睨 (bì) 蛮横(hâng)自诩(xǔ) 畏葸(xǐ) 聊以慰藉(jí) .....

C. 龟裂(jūn) 讥诮(qiào)脸颊(jiá) 监生(jiàn)戛然而止(jiá) .....

D. 蹩进(bì) 瞭望(liào)驯熟(xùn) 谄媚(xiàn)泾渭分明(jīng)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安详 缜密 尺牍 诡秘 藕断丝连

B.国萃 寒暄 精彩 莞尔 河辙之鲋

C.征戍 回朔 讫今 孤僻 唉声叹气

D.漂缈 烟霭 萌蘖 岑寂 精美绝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女人的手指 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到嘴

里吮了一下。

②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误解, 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

话内容报告校长。

③如果发现了真正的 ,我对此无法再抱有一丝怀疑而只能相信时,那我

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它,而用的正是艺术的名义。

④我希望读者相信我的正确,同时,虽然我力求 ,使一切能有正确的证

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

A.振动 以至 原型 谨慎 B. 震动 以至 原型 审慎

C.震动 以致 原形 审慎 D. 振动 以致 原形 谨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方块字体系,其象形功能不但便于人们

的理解记忆,且衍生出美轮美奂的书法艺术,这是很了不起的。 ....

B.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

无全牛。 ...

C.那位著名的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

点明确,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 ....D.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侧目而视。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

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不管是普及的程度还是比赛的数量和质量,同一些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

盲人足球运动还相差甚远。

C.为缓解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今日,广州地铁三

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

D.“权贵二代”这一封建残余现象,从法律意义上来讲,不仅是对社会主义

国家性质的一种背离,而且也是与现代宪法精神背道而驰。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舍相如广成传 B.晋军函陵 ..

C.人皆得以隶使之 . D.左右欲刃相如 .

7.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 ①归而求救国之策 ②夜缒而出 ..

B. ①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②以资政殿学士行 ..

C. ①且贰于楚也 ②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

D.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8.对以下课本中文言文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译文:有良好开始的人实在是很多,克服困难坚持到最后的大概就少了。

B.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译文: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地举起他佩带的玉玦来暗示项王。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译文:(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

谄媚。

D.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译文:把宝鼎看做平底锅,把美玉看做石头,把黄金看做土块,把珍珠看做石

子。

9.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

例: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B. 恐年岁之不吾与

C.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D.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B.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

C.大阉亦逡巡畏义 ..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

醉白堂记

【宋】苏轼

故魏国忠献韩公①,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

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

公既已无愧于伊、周②矣,而犹有羡于乐天,何哉?

轼闻而笑曰:公岂独有羡于乐天而已乎?方且愿为寻常无闻之人而不可得

者。天之生是人也,将使任天下之重,则寒者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

苟有以与之,将不胜其求。是以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岂其所欲.

哉!夫忠献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将归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

也。当是时,其有羡于乐天,无足怪者。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於公,较其所得

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后世之论,有不可欺者矣。文致太平,武定乱略,谋.

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杀伐果敢,而六军安

之。四夷八蛮想闻其风采,而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此公之所有,而乐天之所无也。

乞身于强健之时,退居十有五年,日与其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府有

余帛,廪有余粟,而家有声伎之奉。此乐天之所有,而公之所无也。忠言嘉谋,

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后世。死生穷达,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此公与乐.

天之所同也。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

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

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后之君子,

实则不至,而皆有侈心焉。臧武仲自以为圣,白圭自以为禹,司马长卿自以为相.

如,扬雄自以为孟轲,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由此观之,忠献公之.

贤于人也远矣。

昔公尝告其子忠彦,将求文于轼以为记而未果。既葬,忠彦以告,轼以为义.

不得辞也,乃泣而书之。 .

【注】①魏国忠献韩公:即韩琦,谥忠献。②伊周:指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

1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而文采表于后世 表:表露 B.文致太平 致:极致 ..

C.而皆有侈心焉 侈:夸大 D.方其寓形于一醉也 寓:寄托 ..

1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

A.乃泣而书之 缇骑按剑而行 ..

B.岂其所欲哉 君亲其谓予何 ..

C.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 何厌之有 ..

D.忠彦以告 以勇气闻于诸侯 ..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文章开首叙明建堂和命名的来由,并由“醉白”二字推出“有羡于乐天而

不及者”的猜想,从而在读者面前设下悬疑。

B.作者通过古之君子与后之君子的比较,来说明真正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远远

超过他们的名声,从而烘托出韩琦就是一位难得的君子。

C.文章通过对韩白的比较,颂扬了韩琦才华出众,功勋卓著,却不以功高自

诩的谦谨态度,也否定了他恬退的志趣。

D.文章议论风生,文思翻涌,似远实近,似泛实切,颇能直现出苏文汪洋恣

肆的艺术风格。

1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15.用斜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古 之 君 子 其 处 己 也 厚 其 取 名 也 廉 是 以 实 浮 于 名 而

世 诵 其 美不 厌 以 孔 子 之 圣 而 自 比 于 老 彭 自 同 于 丘 明 自

以 为 不 如 颜 渊。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再过金陵① 唐 包佶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石头城 宋 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③,绿到台城④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②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③吴宫:此指

三国时吴国的宫殿。④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

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

16.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诗景物描写的异同。(5分)

17.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18《三国演义》阅读

1.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

2.“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园睁。一声好似轰雷吼,独退曹家百万兵。”这首诗称赞的谁?他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3.“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是对哪个情节的概括?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

4.“枭雄玄德掣双锋,抖擞天威施勇烈。三人围绕战多时,遮拦架隔无休歇”说的是哪个情节?

5.“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落日果然欺后羿,号猿直欲胜由基。虎筋弦响弓开处,雕羽翎飞箭到时。豹子尾摇画戟,雄兵十万脱征衣。”写是哪件事?涉及的主要人物是谁?

6.“‘豫州’当是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其中的“豫州”“卧龙”分别指谁?本诗写的哪个情节?

7.“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

8.“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几话是什么意思?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3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试题。

再过金陵翻译第三篇
《(16)2014届哈三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新课标 第十六套)

语文试卷(选自2014届哈三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一个由权力垄断大部分资源的社会当中,人们在政治观念上,多倾向于认同政治现实主义。这里的政治现实主义,简而言之,就是强权即公理。或者不如说,人们在暴力和利益的威胁和诱惑之下,无能或无力从道德上评价权力的对与错。这种政治观念,反映到现实生活当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权力崇拜,二是政治冷漠。人们崇拜权力,大半基于利益的考量,但在此之外,亦将权力视为价值和意义的来源。而这里所谓的政治冷漠,特指人们在自身利益之外,无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一旦有人试图从道德的角度评价政治时,周围的人可能立马就问:你说这些,到底有什么用?

或许,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有关政治的言说,的确不能带来现实的改变。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所有关于政治的言说都没有意义,更不能随时以有用/无用这一对概念来评价所有事务;我们须认识到,并非所有的人类活动,都能以这一对概念来评价。甚至,我们可以用更强的表述说,人类活动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其实在此概念框架之外。进而,我们可以认为,试图评价现实政治的对与错,有可能是无用的;但如果我们均认同政治现实主义,则一定是无望的。

基于正当的道德要求,公民有不服从的权利。但这种权利所带来的,不是一种以恶抗恶的仇恨与破坏,而是一种基于自由的表达和守护,并遵从一种真正的法律精神。如果我们将此公民精神,与意识形态做一比较,即可看出明显的差异。关于此点,刘莘在上引论文中指出:“……公民精神与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别比它与物欲意识的区别要丰富得多:前者基于自由,后者基于对自由的限制;前者鼓励自我批判并欢迎他者的批判,后者限制自我批判并排斥他者的批判;前者认为普遍法权高于任何主义,后者认为某某主义高于普遍法权;前者追问社会结构的合理性根据及内容,后者规定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及基础;前者通过追求社会基本结构的全面法权而实现自身,后者通过维系新旧内容的统一而捆绑自身。”简而言之,公民精神是一种开放的现代精神,而意识形态则带有极强的封闭性。

罗尔斯有言:“政治哲学的重点是公民社会,而不是政府。”沿着这一思路,中国政治哲学的任务即在于,为中国公民社会的诞生、运行和保持提供理论辩护,且在此过程中,为持有不同主张的公民进行公共对话提供平台,使他们能以理性沟通的方式,了解彼此的生活计划及政治诉求,从而为共建一个良序社会而努力。

(摘编自李文倩《政治哲学与当下思想界》)

1. 下列关于“政治现实主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政治现实主义生存的土壤是一个由权力垄断大部分资源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在政治观念上多倾向于认同强权即公理。

B.人们在在暴力和利益的威胁和诱惑之下,无能或无力从道德上评价权力的对与错。一旦有人做出相关的评价,就有可能立马遭到置疑。

C. 政治现实主义反映到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在人们基于利益考量的权力崇拜和在自身利益之外无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和习惯的政治冷漠。

D. 认同政治现实主义的人将权力视为价值和意义的来源,也可能认为试图评价现实政治的对与错的做法是无用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人类活动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其实在有用/无用这一对概念之外。但如果我们全部认同政治现实主义,那我们的未来就无望了。

B.公民有不服从的权力,这种权力基于正当的道德要求。它所带来的是一种基于自由的表达和守护,而不是一种以恶抗恶的仇恨与破坏。

C. 为中国公民社会的诞生、运行和保持提供理论辩护,为持有不同主张的公民进行公共对话提供平台,都是中国政治哲学的任务。

D.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有关政治的言说不能以有用/无用这一对概念来评价。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所有关于政治的言说都没有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公民精神基于自由,意识形态基于对自由的限制,公民精神与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别比它与物欲意识的区别要丰富得多。

B. 公民精神鼓励自我批判并欢迎他者的批判,认为普遍法权高于任何主义;意识形态限制自我批判并排斥他者的批判,认为某某主义高于普遍法权。

C.文章引用刘莘论文的内容,意在指出意识心态与公民精神的明显差异,简而言之,前者是一种开放的现代精神,而后者则带有极强的封闭性。

D.中国政治哲学的任务包括使有不同主张的公民能以理性沟通的方式,了解彼此的生活计划及政治诉求,从而为共建一个良序社会而努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湛,字弘仁,南阳涅阳人也。祖耽,父柳,并晋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湛出继伯父淡,袭封安众县五等男。少有局力,不尚浮华。博涉史传,谙前世旧典,弱年便有宰世情,常自比管夷吾、诸葛亮,不为文章,不喜谈议。高祖以.为太尉行参军,赏遇甚厚。高祖领镇西将军、荆州刺史,以湛为功曹,仍补治中别驾从事史,复为太尉参军,世子征虏西中郎主簿。父柳亡于江州,州府送故甚丰,一无所受,时论称之。服终,除秘书丞,出为相国参军。谢晦、王弘并称其有器干。

抚军将军江夏王义恭镇江陵,以湛为使持节、南蛮校尉、领抚军长史,行府州事。时王弘辅政,而王华、王昙首任事.居中,湛自谓才能不后之,不愿外出;是行也,谓为弘等所斥,意甚不平。湛负其志气,常慕汲黯、崔琰为人,故名长子曰黯字长孺,第二子曰琰字季圭。琰于江陵病卒,湛求自送丧还都,义恭亦为之陈请。

八年,召为太子詹事,加给事中、本州大中正,与景仁并被任遇。湛常云:“今世宰相何难,此政可当我南阳郡汉世功曹耳。”时彭城王义康专秉朝权,而湛昔为上佐,遂以旧情委心自结,欲因宰相之力以回主心,倾黜景仁,独当时务。义康擅势专朝,威倾内外,湛愈推崇之,无复人臣之礼,上稍不能平。湛初入朝,委任甚重,日夕引接,恩礼绸缪。善论治.道,并谙前世故事,叙致铨理,听者忘疲。每入云龙门,御者便解驾,左右及羽仪随意分散,不夕不出,以此为常。及至晚节,驱煽义康,凌轹朝廷,上意虽内离,而接遇不改。 ..

十七年,所生母亡。时上与义康形迹既乖,衅难将结,湛亦知无复全地。及至丁艰,谓所亲曰:“今年必败。常日正赖口舌争之,故得推迁耳。今既穷毒,无复此望,祸至其能久乎!”十月,于狱伏诛,时年四十九。 (节选自《宋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少有局力,不尚浮华 尚:喜欢 B、领抚军长史 领:兼任 ..C、上稍不能平 稍:稍微 D、今既穷毒,无复此望 穷:困厄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刘湛负其志气的一组是( ) ①常自比管夷吾、诸葛亮 ②自谓才能不后之,不愿外出 ③琰于江陵病卒,湛求自送丧还都 ④长子曰黯字长孺,第二子曰琰字季圭 ⑤每入云龙门,御者便解驾 ⑥今世宰相何难,此政可当我南阳郡汉世功曹耳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①②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湛年轻时就很有器量和才干,不喜欢浮华的习气。他博览史传等典籍,熟悉前朝的典章制度,少年时期便有治理天下的抱负,常常自比管仲和诸葛亮。

B、刘湛的父亲刘柳在江州去世时,州府官员送来的丧礼很丰厚,但他一概谢绝,当时受人们的大力称赞。

C、刘义康专权,独揽朝政,威势压倒朝廷内外,而刘湛更加推崇他,对皇上也就不再有为臣子的礼节了,皇上心中也不快。

D、刘湛刚刚回朝做官时,皇上早晚拉着他谈论政事,恩赏礼遇十分优厚。可是到了后期,他煽动刘义康,欺凌朝廷,皇上心中早已与他决裂,但表面上的礼遇仍然不改。 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以旧情委心自结,欲因宰相之力以回主心,倾黜景仁,独当时务。

(2)善论治道,并谙前世故事,叙致铨理,听者忘疲。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再过金陵① 唐包佶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石头城 宋 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③,绿到台城④旧苑东。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②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③吴宫:此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④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

8、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诗景物描写的异同。(5分)

9、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苏轼《赤壁赋》)

夜架,一个杜君要把钱交还包工头,另一个杜君死活不让。结果杜君采取了折衷的办法,用妻子的名义将钱存入了另一家

银行。不久,工程落在了这个包工头手中。接下来的事情杜君不再失眠。一家企业来请,酒足饭饱之后,将杜君拉进了桑拿浴室,筋酥腿软之后又塞给了他两条香烟。回家一看,每根烟卷都是一张百元钞票。第二天,杜君大笔一挥,批了三百万元贷款。其后便是那个港商找上门来。港商要与杜行长做一笔钢材生意,将杜君带到了香港,五日游后,一把别墅的钥匙攥到了杜君手里。作为回报,杜君挪用了八百万储蓄存款。后来呢?就是刚盖好的办公楼坍塌了一半,三名职工被盖在了楼下。后来呢?就是贷款追不回,挪用的存款没了踪影。再后来呢?就是东窗事发,纪委查处,移交检察机关,杜君进了监所。

在监所里,第一个来看杜君的是他中学时代的班主任,两鬓斑白的班主任什么也没说,只是颤抖着把一张发黄的纸交给了杜君。杜君打开那张纸,是他的入团申请书,右下角那片殷红仍清晰可辨。

杜君回到了美丽的校园。杜君开始了中学生涯,勤奋好学的杜君写了入团申请书。当杜君得知第一批发展团员的名单没他的名字时,他重新写了申请书,并咬破中指,签了名,将它交给了团支书。杜君终于戴上了团徽。杜君在“五讲四美”活动中被评为“先进标兵”,他将拾到的一百元钱交还了失主……

家在农村的父母来了。他们带来了一个大帆布兜。父母说,儿啊,尝尝你小时候最爱吃的煮玉米和烤白薯吧!面对年迈的父母,杜君以头抵地,跪倒尘埃。

杜君走在家乡的田野上。杜君随着父母去生产队劳动。他看到一群小伙伴挖了白薯,掰了玉米,便尾随着他们。秋深似海,田野寥廓而神秘。一股浓烟袅袅升腾,伙伴们欢呼雀跃,他们在烤玉米、烧白薯。杜君咽了口唾沫,坚决地一转身,跑回大人们劳作的地里,把这事报告了生产队长……

夏夜闷热而漫长,杜君缠绕在父亲的膝上,听父亲讲侠女十三妹的故事,母亲给他扇着蚊子,听着听着,杜君睡着了。睡梦里,杜君越来越小。杜君咿呀学语、蹒跚学步。杜君满地乱爬,嗷嗷待哺。杜君随着母亲的一声泣血的阵痛,降落到这个世界。

此时,一场春雨刚刚润绽院内那片柳芽。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小说开篇描写了落地枯黄的树叶回到枝头嫩芽初绽的不同寻常的景物,这种虚拟的景物与杜君被枪决的真实相结合,更能引起人们对生命意义的的思索。

B. 作者引用迟志强著名的歌词,目的是突出杜君在狱中生活的物质条件的艰苦,与其当官时的汽车、美女、洋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C. “然而,这个世界对人的诱惑太大了。”这句话含蓄的揭示了正是因为外界的诱惑,杜君才会从一个正直有为的年轻干部,而裂变成为一个贪婪的罪犯的。

D. 这篇小说叙述形式新颖别致,构思精巧细密,尤其注意事件之间的过渡缝合。虽然看起来毫不复杂,但却彰显出一种十分难得又十分可贵的奇思妙想。

E. 作者采用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主人公杜君的形象。特别是一些细节描写,生动细腻的表现了杜君内心深处的情感或矛盾斗争。

(2)小说以“生死回眸”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开篇和结尾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4)有人说,蔡楠的这篇《生死回眸》既让我们喜悦的欣赏到了别具一格的叙述形式,又令我们很沉痛的体会到了一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境况。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的理解。(8分)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生死回眸

蔡楠

一片枯黄的落叶从地上飘起,生长在那光秃秃的枝头,枝头回黄转绿,叶片变得青翠饱满,春雨袭过,嫩芽初绽。在这篇小说里,我们假定时光倒流。

一个生命被子弹洞穿,凋谢在刑场上。透过血痕,我们看到杜君的生命像那片坠落在地的枯叶重又飘起。渗进泥土里已经板结的血块开始变得鲜活,重新聚拢回到他的体内,枪口结疤,杜君坐起、站立、走向来时的路。

杜君从两名警察手中挣脱,离开公判大会会场,回到了监所。头顶上窄小的窗口挤进了几丝光线。他咀嚼着每天只有两顿、每顿只有两个的窝头,难以下咽。他想起了迟志强那著名的歌词:“手里呀捧着窝窝头,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杜君就真的流出了眼泪。

你现在流眼泪还有什么用?在审理杜君一案时,县纪委书记气愤而惋惜地说,你是多么的年轻呀!

是呀,杜君很年轻,在任命为县农行主管业务的副行长时,他才三十一岁。三十一岁,金子一样闪光的年华。他真想干一番事业。然而,这个世界对人的诱惑太大了。忍受清苦去奢谈事业必须有超凡的克制力和忍耐性。面对金钱、美女、汽车、洋房的拥抱,杜君眩晕了。一切的一切开始于那次单位盖办公楼。一个建筑队的包工头叩开杜君的家门,送上了一套精美的挂历。更加精美的是挂历里卷裹着的五万元人民币。主管办公楼基建的杜君在那个晚上失眠了,两个杜君打了一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诗人食指:我这样写歌

李翚 庄劲扬

“我就是喜欢写诗,就是写了几首当时那个环境下年轻人比较喜欢的诗”。2009年10月食指在中国诗坛第一次专门为他举行的作品研讨会上,作了这样的一个开场白,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们不要用“大师”、“英雄”、“先驱”这样的词句来界定他。

研讨会期间,食指大多时候都是低着头默默地聆听、记录,只是偶尔对专家们坦诚地对他的诗做出“文本还不够精美”、“部分诗歌在语言的美感方面还欠火候”这样的评价时,抬起头来频频点头。在历时近3个小时的研讨会结束时,主持人请他再次致辞,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朗诵了他的诗作《我这样写歌》:“这首小诗完成的一刻/结束了一切精神的折磨/别人以为是不修边幅/其实我早已失魂落魄/……一个人承受心灵的寂寞/年年如此,日月如梭/远离名利,远离污浊/就这样在僻静荒凉的一角/我写我心中想唱的歌”……

诗人喜欢朗诵。南京大学的文学评论家傅元峰副教授说,食指是那种能背下自己所有诗的人。食指点头,“这都是我呕心沥血的作品”。

食指在诗作《世纪末的中国诗人》中说自己是“自幼追求艺术的一生”。不过,如果不是因为中考失利,他很可能成为一名天文学家。“都是5分的特优生,居然没考上,只好学文了。”

“我是从一些批判文章里偷学的”,食指有些狡黠地笑着谈到了他的诗艺学习之道。

“文革”期间,几乎读不到什么书了,诗歌也都是政治口号语体。但食指却找到了自己的源泉。他从《文学评论》里读到了那些作为批判对象的外国诗歌,虽然大多只是片段,他也觉得太美了。

食指偷学的第二个源泉是刘白羽的藏书。当时刘白羽已经被造反派打倒,书房被查封,里面有很多国外的诗歌集,食指就和伙伴们从天窗翻进去“借”书来翻阅。

第三个源泉是当时能够公开出版的国外近代诗人的诗歌,普希金、拜伦、马雅可夫斯基等等,他都阅读吸收。

而让食指感到尤为幸运的是在写诗的起步阶段得到了“高人指点”,这“高人”就是何其芳。何其芳是最早一批被打倒的“走资派”、“黑帮分子”,当时已很少有人敢去家里看望他。食指在中学课本里就学过他的诗,很仰慕他。食指回忆那天去何其芳家的情形时说,那是1967年夏天的一天,我穿一条短裤,一件背心,像小孩一样。何其芳的女儿何京颉在一篇文章里写道:“他们谈了很长时间,虽然当时郭路生只是个十八九岁的小青年,可父亲没有把他当成是小孩子,而视他为同辈人,与他滔滔不绝地谈着新诗的创作、发展,诗歌的韵律、语言等等,对郭路生所提的问题也一一做了认真细致的解答。”

从那以后,食指就经常带着自己的诗歌去何其芳家向他请教。他说,“何其芳把我引向了正道”。遗憾的是,不久何其芳就离开北京,而食指也于1968年12月下乡去了……

1966年——1969年,被称为“文化大革命”的第一阶段,“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论调甚嚣尘上,一派“全面内战”之势。食指却在这几年里完成了他“最为辉煌的青春期创作”,大部分代表作都是这几年写的,诗人林莽认为食指的这些作品“是对那些心灵命题的记录与回答”。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食指1968年12月作为知青去山西时,在火车上写成的。他写道:“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翻译家戈宝权的女儿戈小丽当时与食指一起下乡到了山西杏花村,她在回忆文章中说 “一次他朗诵《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当时的两个女生还没听完就跑出厨房,站在黑夜中放声大哭。”食指的诗很快就传遍了全国有知青插队的地方。

食指觉得幸运的是,那时大家的注意力都只集中在他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相信未来》上,而没有完全解读他的那两篇长诗《鱼儿三部曲》和《海洋三部曲》。按那时的标准,这两首才是真正的“反动”诗,都直接指向了“文革”与红卫兵。

“幸好我的诗只是在传抄,而且传到上面的是些短诗,躲过一劫”,食指这样说。

1973年,在青春还在奔放地燃烧时,诗人却在理想幻灭爱情受挫的打击下精神抑郁,被诊断为“精神分裂”。从这一年第一次住进北京第三福利医院,直到2002年,食指在这家精神病疗养院断断续续住了12年。

即使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食指仍然坚持思考,坚持写诗。“我知道进福利院是一种沉稳,于是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

2002年他从福利院走了出来,有了新的家庭,也开始了新的生活。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食指的诗作《我这样写歌》中提到的“精神的折磨”指的是他在被诊断为“精神分裂”后,在精神病医院里所受到的精神折磨。

B.在中考中,成绩本来很好的食指却意外没能如愿去学习自己喜欢的天文学,所以只好选择去学习自己并不怎么感兴趣的文学。

C.为了更好地创作诗歌,食指去何其芳家拜访,并与之从新诗的创作、发展谈论到诗歌的韵律、语言,一些疑问也得到了解答。 D.《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相信未来》都是食指的代表作,其中前者形象而又贴切地写出了远离家乡的知青的心情,广为传抄。

E.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开篇通过食指参加作品研讨会的一些细节描写设置悬念,后文通过对食指下乡和生病的详细叙述揭开悬念。

(2)从研讨会期间的言行,可以看出食指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在中考失利选择学文后,哪些因素使得食指一步步到达创作的巅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诗人的笔名“食指”,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做诗人如此,做人亦应如此。请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昨日亚冠小组赛第五轮战罢,由于主场被广岛三箭逼平,国安面临着壮士断腕的局面,国安高层也对下一场比赛下了必....杀令。

B.一直以来,安防监控的网络问题层出不穷,网络的不流畅都让安防人士头痛不已。4G时代的到来无疑给网络摄像机的发展带来福音,让网络监控变得如狮子搏兔,不费吹灰之力。 ....C.在今天的师生交流会上,张老师说:“刚才刘芳同学的发言比较全面,但难免挂一漏万,请大家再来补充。” ....

D.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昨天发布署名文章称,当前反腐倡廉呈现出了“中央高度重视”、“百姓高度关注”、“贪官高度紧张”之“三高”,治理腐败需要“零容忍”。

B.按照教育部要求,今年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将适度降低在属地的招生计划比例,用于招收更多的农村学生,进一步提高农村学生升入重点大学的比例。

C.“4·13”哈尔滨火车脱线案成功告破。因为吴振金破坏铁轨并非临时起意,整个事件只有他一人完成,所以在警方拿出的诸多证据面前,他最终供认破坏铁轨的事实。

D.著名作家琼瑶最近写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一封公开信,称编剧于正涉嫌抄袭她的作品,并请求广电部门停止涉嫌抄袭节目的播出。于正则回应说是“一次巧合和误伤”。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俗”有通俗与庸俗之分。 。代李绅的诗《悯农》何其通俗!又何其朴素!但通俗又不等于朴素,白居易的《忆江南》就于通俗中见绮丽。 ①惠洪《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可见通俗并非脱口而出。 ②通俗的诗是不卑俗、也不浅薄的。刘禹锡的《竹枝词》就是一首明朗流畅、情趣诱人的好诗。

③“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两句诗道破了通俗的秘密。 ④中国古代许多著名文人都推崇通俗。 ⑤平易浅显是指通俗,俗不可耐是指庸俗。 ⑥白居易有意识地追求通俗,王安石誉之为“白俚”。 A.⑤④⑥①③② B. ⑤③②④⑥① C.②③⑤⑥④① D.③②④⑥①⑤

16.下面是“提升中国公民旅游素质行动计划”的图标,仔细观察后,根据要求答题。(6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图标。(3分)

(2)请说明该图标所象征的寓意(3分)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从四个方面概括“吐槽”的特点,总字数不得超过15个字。(5分)

吐槽是对他人的言论或行为所作出的回应,主动地发起话题称不上是吐槽。它一般也就一句话,不会太长,如路飞一大块肉一口吞,众人:“好快!”,短短两个音节,配合画面,路飞那淡定的表情,效果立现。吐槽的内容一般是大家都知道的东西,掺杂了吐槽者个人的特殊经历,或者在逻辑理解上需要绕点弯的高端笑话,效果都不会太好。虽然吐槽看起来很像讽刺挖苦,但它并不存在恶意,吐槽者应秉承娱乐至上的精神进行揶揄或者感叹,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制造笑点。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936年,文学大师鲁迅在病重之时,在散文《死》的篇末写下遗嘱,其中第五点是对当时七岁的周海婴的训示:“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周海婴没有成为文学家或美术家,却成了个无线电专家。谦逊温和的周海婴,一生过得实实在在,低调平稳,逝世以后得到了好评。

新课标高考模拟试题汇编(语文试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新课标 第十六套)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选自2014届哈三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1.C。(大半基于利益的考量。) 2.D。(“此”指代错误。) 3.C。(“前者”“后者”应该对调。) 4、C稍:渐渐。 5、D ③是刘湛请求回京;⑤是刘湛刚刚回朝做官时,皇上委以重任。

6、D刘湛刚刚回朝做官时,皇上委以重任,早晚接见,并非拉着他。“引接”是“接见”之意。 7、(1)(刘湛)就凭借着旧情倾心与刘义康交往,想借助宰相的力量挽回皇上的心意,倾轧罢免殷景仁,自己好独掌政务。(以,凭借;回,使……回心转意;当,掌管,主持;语意2分。)

(2)刘湛善于讲述治国之道,并且熟悉前朝典故,说起来有条有理,听的人忘了疲劳。(治道,治国之道; 谙,熟悉;故事,典故;语意2分。) 8.相同点:①两诗都描写了金陵城凄凉、衰败之景。(2分) 不同点:①包诗运用拟人手法,写江山不管天下兴亡之事、任凭夕阳伴着客愁;(1分)刘诗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或答视听结合),写所见离离芳草、台城旧苑、空江烟水、明月高悬,又写所闻空中雁声。(1分)②刘诗的景物描写有时间(从白天到黑夜)和空间(从吴宫到台城)的变换,写出了作者的所见所闻。(1分)

说明:如学生能从以下角度回答两诗不同点,给2分。包诗写的是金陵秋景,写秋高雁飞、残照斜阳、江山依旧的凄凉萧瑟之景;刘诗写的是金陵春景,写离离芳草、台城旧苑、空江烟水、明月飞雁的悲凉寥落之景(2分) 9.①包诗抒发了作者对江山依旧、物是人非的慨叹,表明六朝兴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讽今,表现作者对安史之乱后政事日非、家国衰败的悲愁。(2分)(如回答作者过金陵的羁旅愁思给1分)②刘诗暗含古今盛衰对比,抒发了作者对金陵古城繁华不再、沧桑变化的深沉感慨。(2分) 10.(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3)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1.(1)A3分, D2分,C1分。( B 错在目的是为了引出杜君的眼泪和悔恨,从而引出对他犯罪过程的回忆。“深化了小说的主旨”也不准确。 E错在没有肖像描写。 C概括不全面,外界的诱惑只是他堕落的原因之一。) (2)①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本文叙述的是主人公由生到死一生短暂的经历。②暗示小说的结构方式。小说是采用“回眸”般的倒叙式结构方式,由死到生地展现主人公的人生轨迹的。③引起读者兴趣,启发读者思考。假如真的生命重新让我们来过,我们该又是怎么样的形式回首?(每点2分) (3)①开篇假定时光倒流,描写了树叶由枯黄到嫩绿的过程,既照应文题(1分),又巧妙地引出对主人公一生的回放(1分),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②结尾用春雨中苍翠鲜嫩的生命,暗示杜君生命的开始(1分),又用鲜活的生命反衬主人公已经结束的短暂的生命,突出主旨(1分)。③首尾呼应,构思巧妙,结构严谨(1分)。 (4)①本文用倒叙的方式,先写主人公因为腐败而被枪毙,接着写他受贿的全过程,再写他青年、少年时的奋斗过程,最后写他呱呱坠地的情状。仿佛时光倒流,带领我们从后往前领略了作品主人公的成长和堕落的过程。②从主人公的人生悲剧带给我们深刻的思索:他前后变化的鲜明对比,反映出人性欲望的膨胀使人变得贪婪,是物欲和贪婪最终扼杀了他的人性,毁灭了他的一生。③主人公的悲剧绝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是我们这个欲望无限膨胀的社会的悲剧。④本文启迪我们反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尤其在我们在被物质刺激麻醉迷失的时候更要回眸那个曾经真实的自我。(每点2分) 12.(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B、E不给分。A“精神的折磨”不止是在精神病医院里所受到的精神折磨;B食指对文学并不是“不怎么感兴趣”;E文中没有对食指生病作详细叙述。 (2)①为人谦逊: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们不要用“大师”这样的词来界定自己,对专家们指出的问题虚心接受;②淡泊名利:在研讨会结束时作为致辞的诗里,有“远离名利,远离污浊”“就这样在僻静荒凉的一角”等句子;③热爱工作:作为一位诗人,喜欢写诗,诗作都是他“呕心沥血的作品”;喜欢朗诵,能背下自己所有的诗。 (3)①自身的努力:在学习资料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找到被批判的外国诗歌、刘白羽的藏书以及公开出版的外国诗歌作为学习的源泉。②“高人”的指点:在写诗的起步阶段得到了何其芳的指点,并常去登门拜访请教,逐渐走上了诗歌创作的正道。③环境的造就: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经历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诗人开始思考并记录当时那个环境下年轻人特有的心灵命题。 (4)①在文革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患病住院期间,食指必定会被人指指点点,但他依然坚持去做作为诗人应该做

的事情;②在文革期间,诗人翻入被造反派打倒的刘白羽的书房“借”书,敢于去被打倒的何其芳家里看望他,甚至写了一

些“反动”诗;③在精神病院期间,诗人仍然坚持思考,坚持写诗,并能够从这段阴影里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④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在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行的时候,不要在乎他人的不解、反对、背后的指指点点,只要坚信自己是对的,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13. D.(A.壮士断腕: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做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B.狮子搏兔: 比喻对小事情也非常重视,用出全部力量来完成。C. 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周,遗漏很多。D.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样,如若在薄冰上行走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14. D.(A.“呈现出”缺少宾语中心词“态势”;B.“用于招收更多的农村学生”的主语应该是“减少的计划”,而非“高校”或是“比例”;C.强加因果) 15. A 16.(1)标识的整体构成是草书的汉字“文”,同时它又是一条游走的“龙”,龙的尾部则是城墙(长城)的造型。(每点1分)

(2)草书的“文”字,表达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的涵义;动态的龙,是中国公民的象征,它意在表明全民参与,积极投入到提升旅游文明素质的行动中;城墙(长城)的造型,代表了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表达了保护旅游资源的愿望。(每点1分)

17.答案:被动性,简短性,通俗性,娱乐性。(每点1分,答出四点5分) 18.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刘湛字弘仁,南阳涅阳人。祖父刘耽,父亲刘柳,都曾在晋朝任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刘湛过继给他的伯父刘淡,袭封安众县五等男。刘湛年轻时就很有器量和才干,不喜欢浮华的习气。他博览史传等典籍,熟悉前朝的典章制度,少年时期便有治理天下的抱负,常常自比管仲和诸葛亮。他不写文章,也不空谈清议。高祖领镇西将军、荆州刺史时,任命他为功曹,仍补治中别驾从事史,后又任他为太尉参军,世子征虏西中郎主簿之职。刘湛的父亲刘柳在江州去世时,州府官员送来的丧仪很丰厚,但他一概谢绝,当时颇受人们的称赞。刘湛服丧期满后被任命为秘书丞,后又外任相国参军。谢晦、王弘都称赞他有器识才干。

抚军将军江夏王刘义恭镇守江陵,朝廷任命刘湛为使持节、南蛮校尉、任抚军长史一职,管理所辖州府的事务。当时王弘在朝廷辅佐朝政,而王华、王云首都在朝中主管政事。刘湛认为自己的才能并不在他们之下,因此不愿外调任职,认为这次调离朝廷,是王弘等人的有意排斥,心里很不痛快。刘湛自命抱负很大,平时很倾慕汲黯和崔琰的为人,所以将自己的长子取名为黯字长孺,次子命名为琰字季珪。崔琰在江陵病故,刘湛请求亲自送葬回京,义恭也为他请求。

元嘉八年,召刘湛任太子詹事,加给事中、本州大中正职衔,与殷景仁一道被任用。刘湛常说:“当今的宰相有什么难当,这个职位只不过相当汉朝南阳郡的一个功曹罢了。”当时彭城王刘义康独揽朝政,而刘湛过去是他的高级幕僚,就凭借着旧情倾心与刘义康交往,想凭借宰相的力量挽回皇上的心意,倾轧罢免殷景仁,自己好独掌政务。刘义康专权,独揽朝政,威势压倒朝廷内外,而刘湛更加推崇他,对皇上也就不再有为臣子的礼节了,皇上心中渐渐不快。刘湛刚刚回朝做官时,皇上委以重任,早晚接见,恩赏礼遇十分优厚。刘湛善于讲述治国之道,并且熟悉前朝典故,说起来有条有理,听的人十分入神,忘了疲劳。他每次从云龙门入宫,驾车的人就解开马匹,随从和仪仗人等都可以随意走动,因为刘湛不到晚上是不会出宫的,这已习以为常。可是到了后期,他煽动刘义康,欺凌朝廷,皇上心中早已与他决裂,但表面上的礼遇仍然不改。

元嘉十七年,刘湛生母去世。当时皇上与刘义康的矛盾已经很明显,大祸将起,刘湛也知道已经没有保全的余地了。等到母丧离职,他对亲近的人说:“今年是必定要完结了。过去是凭着口舌辩解来争取,所以能拖延时日罢了。现在已经到穷途末路了,再也没有指望了,不久大祸就要来临了。”这年十月,刘湛在狱中被处死,时年四十九岁。

再过金陵翻译第四篇
《启东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

启东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命题人:施忠涛

一、基础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商榷(què) 给予(gěi) 铩羽而归(shā) 桑梓之情(zǐ) ....

B.熨帖(yù) 坍圮(pǐ) 横槊赋诗(sù) 倚歌而和(hè) ....

C.纶巾(guān) 隽永(juàn) 暴霜露(pù) 恣意享受(zì) ....

D.倩影(qiàn) 棹桨(nào) 舞榭歌台(xiè) 蓊蓊郁郁(wěng) ....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

A.门槛/栏槛 解元/解数 供职/供认不讳 粮囤/囤积居奇 ........

B.肖像/逍遥 沤肥/伛偻 晾晒/哂笑 歼灭/芊芊莽莽 ........

C.剿袭/缫丝 着重/着凉 道行/行尸走肉 骨碌/呱呱而泣 ........

D.分娩/央浼 哺育/果脯 训诂/怙恶不悛 祈求/骐骥一跃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3分) ..

A.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

C.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

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D.为防止有毒豆制品再次流人市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查封加工窝....

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3分) ..

A.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已经司空见惯,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 ....

B.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

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C.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宾馆领导规定,所有工作人员,对待每一位宾客都要相敬..如宾,实行微笑服务。 ..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

A.从维护联合国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中方不赞成安理会以强行表决的方式通过尚缺高一语文试卷 高考资源网

乏广泛共识的不成熟方案。

B.19岁生日那天,我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这不能不说是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一件事。

C.为了总结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王老师近几年来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

D.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许多多厕所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他去世后,群众虽然怀念他,但是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

A.由于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封建迷信、黄、赌、毒近几年在我国到处蔓延,对此,国家公安部已有足够的认识。

B.在当今以商品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的时候,我们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C.受煤炭资源、交通运输和输变电能力制约,今年电力供应偏紧状况仍难以根本缓解,可能最大电力缺口估计在2500万千瓦左右。

D.在金融危机阴影的笼罩下,作为国内企业,所需要的是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结合中国人的消费心理去开发新品种才是唯一出路。

二、文言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

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

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扞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论功加直秘阁。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以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

其自为谋。”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乃益厉兵儆守。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金兵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

徇。诸酋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立毙。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亶,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罗拜设祭,..

为立庙。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

(选自《宋史》)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不生事 务:追求 .

B.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 益:增加 .

C.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 终始:自始至终 ..

D.焚香南向拜舞 南向:面对南方 ..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

A.悉收斩之 苟以天下之大 ..

B.然以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 洎牧以谗诛 ..

C.出不意焚其栅 使六国各爱其人 ..

D.奉其尸礼葬于后园 多于南亩之农夫 ..

9.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从正面说明张克戬为人刚直、视死如归品质的一组是( ▲ )..

(3分)

①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 ②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 ③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 ④皆泣不能仰视。

⑤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 ⑥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④⑤⑥ D.①②③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张克戬担任吴县县令期间,一改过去县令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依靠法律制裁了 向来飞扬跋扈的当地大姓豪富,却因曾经弹劾蔡京,而遭罢黜。

B.张克戬知汾州期间,金兵包围了太原,并派将领银朱孛堇来攻打汾州。张克戬尽 全力抵御敌人,先杀了城里的内应;然后出奇兵扰乱敌人,烧毁敌人营寨的栅栏,敌人畏惧退去。

C.在太原被围、汾州危急的情况下,张克戬身先士卒,拼死抵抗,金兵派遣使臣送劝 降书,张克戬看都没看,就焚烧了书信。

D.张克戬在保城无望的情况下,给朝廷写了上表给家人留了遗书,城破后穿朝服自杀 身亡。张克戬死后,他的部下将他埋葬于后园,并拜祭致礼,为他立庙。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8分)

(1)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3分)

(2)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3分)

(3)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3分)

(4)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3分)(《六国论》)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分)(《六国论》)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分)(《阿房宫赋》)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再过金陵①

包佶[唐]

玉树②歌终王气收,

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

一任斜阳伴客愁。

注:①写于安史之乱之后。②玉树:《玉树后庭花》为宫体诗,也是宫中流行的歌词。

(1)本诗情景交融,“雁行高送石城秋”写眼前之景,试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妙处?(3分)

(2)尾联说“一任斜阳伴客愁”,其中“客愁”的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3)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 。

(2) ▲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 。

(3) ▲ ,金块珠砾,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人间如梦, ▲ 。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

(6)可堪回首, ▲ , ▲ 。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春天里的村庄

田遇春

①三月的日子,风,呼啦啦的吹得树枝摇曳不定,云彩如漂。那伴随着冬天的寒冷一夜间被吹得飘飘袅袅遁去,阳光走出阴冷的日子,把一颗炽热的心挂在窗口,一脸的笑意写在蔚蓝的天空,一身的轻松洋溢在春风里。

②融进焦枯的原野,才发现小草的生命已经萌动。挤进街道,热情的春风已把人们的冬衣卸去,流动着一条彩色的河流。臃肿沉闷的冬天悄然离我们远去,青春亮丽的色彩涌动着一股激情的热流,燃烧的不仅是一轮春阳,生命的激流都在燃烧,放出压抑后的奔放。 ③我被春风吹进村庄,才发现已是一个姹紫嫣红的青春季节。梅花已在春雪飞舞的日子凋谢,变成了爱情的果实挂在枝头。接踵而至的是桃花,经不住春天帅气的诱惑,探出一颗粉红娇艳的脸庞,一个媚眼激荡在村庄的早晨。润润的雨丝从远方而来,是倾慕芳菲的骄丽,还是为桃花增添亮色,谁也无法知晓,只有春雨知道,只有桃花知晓。一夜春风过,朵朵桃花红。几只蜜蜂经不住桃李芬芳的诱惑,风情万种地远道而来,拥抱在花丛中,亲吻在花蕊里。丛丛翠竹傲然向上,拥抱着白墙青瓦,伸进红桃白梨丛中,在风的推搡下,摩肩接踵地

嬉戏于其中;嫩黄的柳絮起舞在水边,与深红的木瓜花、粉红的桃花、白色的梨花各显芳容,把一个农家院装扮得五彩缤纷,春色满园。菜园里翠绿的青菜郁郁葱葱,一个年轻的姑娘正舞动着一把长柄水瓢,飘洒的伞形水网在夕阳下七彩光亮,跳跃着珠圆滴露。菜园子倏忽间青翠欲滴,生机盎然。几个妇女蹲在溪边洗着晚餐的菜肴,交谈着家长里短。浓浓的生活气息弥漫在碧水花间。

④ 我正悠然地坐在春天的田埂上,用发现美的眼光欣赏这一切。怦然心动的是偶然的发现,让我责怪平时的熟视无睹。任何事物只要用心发现,都有动人之处。

⑤村庄的春天自有特色,山村的春色比城市更具青春。冰冷的水泥建筑对春天的降临无动于衷,生硬的水泥路面并不会欣赏春天的到来,一脸的阴沉犹如借债不还。车流吐出的尾气把春天的气息驱赶得一干二净,人们只有从彩色的人流中来判断春天的到来。

⑥田野的风光依然诱人。一望无际的绿,勃发的生命力显示了春的力量,春天一路高歌,在高山之巅,在河水之畔,在田野乡村,天地之间流动着暖暖的春意,浓浓的色彩,流进了村庄,流进了田野,流进了河流,流进了人们心里。花开了,水暖了,树活了,草醒了,人们的心情特别地好。农家最为勤劳,早早地就忙在田野上,肥料堆积在庄稼地里。

⑦走进春天,心里顿时温暖起来,人们都希望生活就像春天一样,桃红柳绿,姹紫嫣红;但春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该来她就来了,靠发号施令是无济于事的。但心中的春天是要靠自己创造的。把那些莫名的心烦意乱之事抛在春天的阳光里,人生得意只有一二,不得意岂止八九。开心的事少,烦心的事多,油盐柴米酱醋茶,这就构成了生活,一个囊括了酸甜苦辣咸的五味瓶,伴着你我走过一生。

⑧我在三月明媚的村庄边上顿悟出冬夏秋无法理解的含义。我在桃红柳绿的季节里把心里的絮语倾洒在村边沟旁菜园里;让心里洒满春天的阳光,让丝丝春雨浸润心田血液;让思想随着烂漫的春光铺洒在字里行间;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朗朗地走进生活的空间。在你经历过无数个春夏秋冬以后,对生存的意义会有更多的解析,也会更加深刻和富有哲理。

⑨春天的村庄富有浪漫,更富有自由和诗意。与城市的春天有天壤之别。她是那么散淡、恬静。毫无喧闹嘈杂,就这样悄悄地绽放,无人赞赏没关系。难怪村庄的天空是明净的,那是简单纯朴的生活熏染了这片天空。在那个晚霞万丈的夜晚,春天就这样走进村庄。没有大惊小怪的诧异,也不会像诗人一样浮想联翩,一切含义都蕴藏在朴实平淡之中。

14.从全文看,作者描绘的春天里的村庄具有怎样的特点?(5分)

15.文章第⑤段描写城市的春天,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16.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6分)

17.作者说“在你经历过无数个春夏秋冬以后,对生存的意义会有更多的解析”。结合文本,

从不同角度探究我们如何能解析出“生存的意义”。(6分)

六、作文(70分)

再过金陵翻译第五篇
《哈三中2014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3-2014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高

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一个由权力垄断大部分资源的社会当中,人们在政治观念上,多倾向于认同政治现实主义。这里的政治现实主义,简而言之,就是强权即公理。或者不如说,人们在暴力和利益的威胁和诱惑之下,无能或无力从道德上评价权力的对与错。这种政治观念,反映到现实生活当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权力崇拜,二是政治冷漠。人们崇拜权力,大半基于利益的考量,但在此之外,亦将权力视为价值和意义的来源。而这里所谓的政治冷漠,特指人们在自身利益之外,无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一旦有人试图从道德的角度评价政治时,周围的人可能立马就问:你说这些,到底有什么用?

或许,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有关政治的言说,的确不能带来现实的改变。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所有关于政治的言说都没有意义,更不能随时以有用/无用这一对概念来评价所有事务;我们须认识到,并非所有的人类活动,都能以这一对概念来评价。甚至,我们可以用更强的表述说,人类活动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其实在此概念框架之外。进而,我们可以认为,试图评价现实政治的对与错,有可能是无用的;但如果我们均认同政治现实主义,则一定是无望的。

基于正当的道德要求,公民有不服从的权利。但这种权利所带来的,不是一种以恶抗恶的仇恨与破坏,而是一种基于自由的表达和守护,并遵从一种真正的法律精神。如果我们将此公民精神,与意识形态做一比较,即可看出明显的差异。关于此点,刘莘在上引论文中指出:“……公民精神与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别比它与物欲意识的区别要丰富得多:前者基于自由,后者基于对自由的限制;前者鼓励自我批判并欢迎他者的批判,后者限制自我批判并排斥他者的批判;前者认为普遍法权高于任何主义,后者认为某某主义高于普遍法权;前者追问社会结构的合理性根据及内容,后者规定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及基础;前者通过追求社会基本结构的全面法权而实现自身,后者通过维系新旧内容的统一而捆绑自身。”简而言之,公民精神是一种开放的现代精神,而意识形态则带有极强的封闭性。

罗尔斯有言:“政治哲学的重点是公民社会,而不是政府。”沿着这一思路,中国政治哲学的任务即在于,为中国公民社会的诞生、运行和保持提供理论辩护,且在此过程中,为持有不同主张的公民进行公共对话提供平台,使他们能以理性沟通的方式,了解彼此的生活计划及政治诉求,从而为共建一个良序社会而努力。

(摘编自李文倩《政治哲学与当下思想

界》)

1. 下列关于“政治现实主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政治现实主义生存的土壤是一个由权力垄断大部分资源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在政治观念上多倾向于认同强权即公理。

B.人们在在暴力和利益的威胁和诱惑之下,无能或无力从道德上评价权力的对与错。一旦有人做出相关的评价,就有可能立马遭到置疑。

C. 政治现实主义反映到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在人们基于利益考量的权力崇拜和在自身利益之外无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和习惯的政治冷漠。

D. 认同政治现实主义的人将权力视为价值和意义的来源,也可能认为试图评价现实政治的对与错的做法是无用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人类活动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其实在有用/无用这一对概念之外。但如果我们全部认同政治现实主

义,那我们的未来就无望了。

B.公民有不服从的权力,这种权力基于正当的道德要求。它所带来的是一种基于自由的表达和守护,而不是一种以恶抗恶的仇恨与破坏。

C. 为中国公民社会的诞生、运行和保持提供理论辩护,为持有不同主张的公民进行公共对话提供平台,都是中国政治哲学的任务。

D.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有关政治的言说不能以有用/无用这一对概念来评价。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所有关于政治的言说都没有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公民精神基于自由,意识形态基于对自由的限制,公民精神与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别比它与物欲意识的区别要丰富得多。

B. 公民精神鼓励自我批判并欢迎他者的批判,认为普遍法权高于任何主义;意识形态限制自我批判并排斥他者的批判,认为某某主义高于普遍法权。

C.文章引用刘莘论文的内容,意在指出意识心态与公民精神的明显差异,简而言之,前者是一种开放的现代精神,而后者则带有极强的封闭性。

D.中国政治哲学的任务包括使有不同主张的公民能以理性沟通的方式,了解彼此的生活计划及政治诉求,从而为共建一个良序社会而努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湛,字弘仁,南阳涅阳人也。祖耽,父柳,并晋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湛出继伯父淡,袭封安众县五等男。少有局力,不尚浮华。博涉史传,谙前世旧典,弱年便有宰世情,常自比管夷吾、诸葛亮,.

不为文章,不喜谈议。高祖以为太尉行参军,赏遇甚厚。高祖领镇西将军、荆州刺史,以湛为功曹,仍补治中别驾从事史,复为太尉参军,世子征虏西中郎主簿。父柳亡于江州,州府送故甚丰,一无所受,时论称之。服终,除秘书丞,出为相国参军。谢晦、王弘并称其有器干。

抚军将军江夏王义恭镇江陵,以湛为使持节、南蛮校尉、领抚军长史,行府州事。时王弘辅政,而王.

华、王昙首任事居中,湛自谓才能不后之,不愿外出;是行也,谓为弘等所斥,意甚不平。湛负其志气,常慕汲黯、崔琰为人,故名长子曰黯字长孺,第二子曰琰字季圭。琰于江陵病卒,湛求自送丧还都,义恭亦为之陈请。

八年,召为太子詹事,加给事中、本州大中正,与景仁并被任遇。湛常云:“今世宰相何难,此政可当我南阳郡汉世功曹耳。”时彭城王义康专秉朝权,而湛昔为上佐,遂以旧情委心自结,欲因宰相之力以回主心,倾黜景仁,独当时务。义康擅势专朝,威倾内外,湛愈推崇之,无复人臣之礼,上稍不能平。湛.

初入朝,委任甚重,日夕引接,恩礼绸缪。善论治道,并谙前世故事,叙致铨理,听者忘疲。每入云龙门,御者便解驾,左右及羽仪随意分散,不夕不出,以此为常。及至晚节,驱煽义康,凌轹朝廷,上意虽内离,..

而接遇不改。

十七年,所生母亡。时上与义康形迹既乖,衅难将结,湛亦知无复全地。及至丁艰,谓所亲曰:“今年必败。常日正赖口舌争之,故得推迁耳。今既穷毒,无复此望,祸至其能久乎!”十月,于狱伏诛,时.

年四十九。

节选自《宋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少有局力,不尚浮华 尚:喜欢 .

B、领抚军长史 领:兼任 .

C、上稍不能平 稍:稍微 .

D、今既穷毒,无复此望 穷:困厄 .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刘湛负其志气的一组是( )

①常自比管夷吾、诸葛亮 ②自谓才能不后之,不愿外出

③琰于江陵病卒,湛求自送丧还都 ④长子曰黯字长孺,第二子曰琰字季圭

⑤每入云龙门,御者便解驾 ⑥今世宰相何难,此政可当我南阳郡汉世功曹耳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①②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湛年轻时就很有器量和才干,不喜欢浮华的习气。他博览史传等典籍,熟悉前朝的典章制度,少年时期便有治理天下的抱负,常常自比管仲和诸葛亮。

B、刘湛的父亲刘柳在江州去世时,州府官员送来的丧礼很丰厚,但他一概谢绝,当时受人们的大力称赞。

C、刘义康专权,独揽朝政,威势压倒朝廷内外,而刘湛更加推崇他,对皇上也就不再有为臣子的礼节了,皇上心中也不快。

D、刘湛刚刚回朝做官时,皇上早晚拉着他谈论政事,恩赏礼遇十分优厚。可是到了后期,他煽动刘义康,欺凌朝廷,皇上心中早已与他决裂,但表面上的礼遇仍然不改。

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以旧情委心自结,欲因宰相之力以回主心,倾黜景仁,独当时务。

(2)善论治道,并谙前世故事,叙致铨理,听者忘疲。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再过金陵① 唐包佶

②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石头城 宋 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②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③吴宫:此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④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

8、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诗景物描写的异同。(5分)

9、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③④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生死回眸

蔡楠

一片枯黄的落叶从地上飘起,生长在那光秃秃的枝头,枝头回黄转绿,叶片变得青翠饱满,春雨袭过,嫩芽初绽。在这篇小说里,我们假定时光倒流。

一个生命被子弹洞穿,凋谢在刑场上。透过血痕,我们看到杜君的生命像那片坠落在地的枯叶重又飘起。渗进泥土里已经板结的血块开始变得鲜活,重新聚拢回到他的体内,枪口结疤,杜君坐起、站立、走向来时的路。

杜君从两名警察手中挣脱,离开公判大会会场,回到了监所。头顶上窄小的窗口挤进了几丝光线。他咀嚼着每天只有两顿、每顿只有两个的窝头,难以下咽。他想起了迟志强那著名的歌词:“手里呀捧着窝窝头,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杜君就真的流出了眼泪。

你现在流眼泪还有什么用?在审理杜君一案时,县纪委书记气愤而惋惜地说,你是多么的年轻呀! 是呀,杜君很年轻,在任命为县农行主管业务的副行长时,他才三十一岁。三十一岁,金子一样闪光的年华。他真想干一番事业。然而,这个世界对人的诱惑太大了。忍受清苦去奢谈事业必须有超凡的克制力和忍耐性。面对金钱、美女、汽车、洋房的拥抱,杜君眩晕了。一切的一切开始于那次单位盖办公楼。一个建筑队的包工头叩开杜君的家门,送上了一套精美的挂历。更加精美的是挂历里卷裹着的五万元人民币。主管办公楼基建的杜君在那个晚上失眠了,两个杜君打了一夜架,一个杜君要把钱交还包工头,另一个杜君死活不让。结果杜君采取了折衷的办法,用妻子的名义将钱存入了另一家银行。不久,工程落在了这个包工头手中。接下来的事情杜君不再失眠。一家企业来请,酒足饭饱之后,将杜君拉进了桑拿浴室,筋酥腿软之后又塞给了他两条香烟。回家一看,每根烟卷都是一张百元钞票。第二天,杜君大笔一挥,批了三百万元贷款。其后便是那个港商找上门来。港商要与杜行长做一笔钢材生意,将杜君带到了香港,五日游后,一把别墅的钥匙攥到了杜君手里。作为回报,杜君挪用了八百万储蓄存款。后来呢?就是刚盖好的办公楼坍塌了一半,三名职工被盖在了楼下。后来呢?就是贷款追不回,挪用的存款没了踪影。再后来呢?就是东窗事发,纪委查处,移交检察机关,杜君进了监所。

在监所里,第一个来看杜君的是他中学时代的班主任,两鬓斑白的班主任什么也没说,只是颤抖着把一张发黄的纸交给了杜君。杜君打开那张纸,是他的入团申请书,右下角那片殷红仍清晰可辨。

杜君回到了美丽的校园。杜君开始了中学生涯,勤奋好学的杜君写了入团申请书。当杜君得知第一批发展团员的名单没他的名字时,他重新写了申请书,并咬破中指,签了名,将它交给了团支书。杜君终于戴上了团徽。杜君在“五讲四美”活动中被评为“先进标兵”,他将拾到的一百元钱交还了失主……

家在农村的父母来了。他们带来了一个大帆布兜。父母说,儿啊,尝尝你小时候最爱吃的煮玉米和烤白薯吧!面对年迈的父母,杜君以头抵地,跪倒尘埃。

杜君走在家乡的田野上。杜君随着父母去生产队劳动。他看到一群小伙伴挖了白薯,掰了玉米,便尾随着他们。秋深似海,田野寥廓而神秘。一股浓烟袅袅升腾,伙伴们欢呼雀跃,他们在烤玉米、烧白薯。杜君咽了口唾沫,坚决地一转身,跑回大人们劳作的地里,把这事报告了生产队长……

夏夜闷热而漫长,杜君缠绕在父亲的膝上,听父亲讲侠女十三妹的故事,母亲给他扇着蚊子,听着听着,杜君睡着了。睡梦里,杜君越来越小。杜君咿呀学语、蹒跚学步。杜君满地乱爬,嗷嗷待哺。杜君随着母亲的一声泣血的阵痛,降落到这个世界。

此时,一场春雨刚刚润绽院内那片柳芽。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小说开篇描写了落地枯黄的树叶回到枝头嫩芽初绽的不同寻常的景物,这种虚拟的景物与杜君被枪决的真实相结合,更能引起人们对生命意义的的思索。

B. 作者引用迟志强著名的歌词,目的是突出杜君在狱中生活的物质条件的艰苦,与其当官时的汽车、美女、洋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C. “然而,这个世界对人的诱惑太大了。”这句话含蓄的揭示了正是因为外界的诱惑,杜君才会从一个正直有为的年轻干部,而裂变成为一个贪婪的罪犯的。

D. 这篇小说叙述形式新颖别致,构思精巧细密,尤其注意事件之间的过渡缝合。虽然看起来毫不复杂,但

却彰显出一种十分难得又十分可贵的奇思妙想。

E. 作者采用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主人公杜君的形象。特别是一些细节描写,生动细腻的表现了杜君内心深处的情感或矛盾斗争。

(2)小说以“生死回眸”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开篇和结尾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4)有人说,蔡楠的这篇《生死回眸》既让我们喜悦的欣赏到了别具一格的叙述形式,又令我们很沉痛的体会到了一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境况。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的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诗人食指:我这样写歌

李翚 庄劲扬 “我就是喜欢写诗,就是写了几首当时那个环境下年轻人比较喜欢的诗”。2009年10月食指在中国诗坛第一次专门为他举行的作品研讨会上,作了这样的一个开场白,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们不要用“大师”、“英雄”、“先驱”这样的词句来界定他。

研讨会期间,食指大多时候都是低着头默默地聆听、记录,只是偶尔对专家们坦诚地对他的诗做出“文本还不够精美”、“部分诗歌在语言的美感方面还欠火候”这样的评价时,抬起头来频频点头。在历时近3个小时的研讨会结束时,主持人请他再次致辞,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朗诵了他的诗作《我这样写歌》:“这首小诗完成的一刻/结束了一切精神的折磨/别人以为是不修边幅/其实我早已失魂落魄/……一个人承受心灵的寂寞/年年如此,日月如梭/远离名利,远离污浊/就这样在僻静荒凉的一角/我写我心中想唱的歌”……

诗人喜欢朗诵。南京大学的文学评论家傅元峰副教授说,食指是那种能背下自己所有诗的人。食指点头,“这都是我呕心沥血的作品”。

食指在诗作《世纪末的中国诗人》中说自己是“自幼追求艺术的一生”。不过,如果不是因为中考失利,他很可能成为一名天文学家。“都是5分的特优生,居然没考上,只好学文了。”

“我是从一些批判文章里偷学的”,食指有些狡黠地笑着谈到了他的诗艺学习之道。

“文革”期间,几乎读不到什么书了,诗歌也都是政治口号语体。但食指却找到了自己的源泉。他从《文学评论》里读到了那些作为批判对象的外国诗歌,虽然大多只是片段,他也觉得太美了。

食指偷学的第二个源泉是刘白羽的藏书。当时刘白羽已经被造反派打倒,书房被查封,里面有很多国外的诗歌集,食指就和伙伴们从天窗翻进去“借”书来翻阅。

第三个源泉是当时能够公开出版的国外近代诗人的诗歌,普希金、拜伦、马雅可夫斯基等等,他都阅读吸收。

而让食指感到尤为幸运的是在写诗的起步阶段得到了“高人指点”,这“高人”就是何其芳。何其芳是最早一批被打倒的“走资派”、“黑帮分子”,当时已很少有人敢去家里看望他。食指在中学课本里就学过他的诗,很仰慕他。食指回忆那天去何其芳家的情形时说,那是1967年夏天的一天,我穿一条短裤,一件背心,像小孩一样。何其芳的女儿何京颉在一篇文章里写道:“他们谈了很长时间,虽然当时郭路生只是个十八九岁的小青年,可父亲没有把他当成是小孩子,而视他为同辈人,与他滔滔不绝地谈着新诗的创作、发展,诗歌的韵律、语言等等,对郭路生所提的问题也一一做了认真细致的解答。”

从那以后,食指就经常带着自己的诗歌去何其芳家向他请教。他说,“何其芳把我引向了正道”。遗憾的是,不久何其芳就离开北京,而食指也于1968年12月下乡去了……

1966年——1969年,被称为“文化大革命”的第一阶段,“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论调甚嚣尘上,一派“全面内战”之势。食指却在这几年里完成了他“最为辉煌的青春期创作”,大部分代表作都是这几年写的,诗人林莽认为食指的这些作品“是对那些心灵命题的记录与回答”。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食指1968年12月作为知青去山西时,在火车上写成的。他写道:“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再过金陵翻译第六篇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节民俗艺术

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强化着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的审美期待。这种普遍而持久的社会心理,使‚春节‛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在春节这个‚全民欢动员‛的狂欢时节,民俗艺术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春节习俗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而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也在生活中发挥着比审美欣赏更为广泛的社会作用。比如南方许多地区都有耍‚板凳龙‛的习俗,其每一节‚龙身‛由每家每户来制作,当龙灯耍到家门前时,这家人便将自己制作的一节‚龙身‛接上,龙灯如此越接越长,越耍越威风。这种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既调动了人们过春节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

民间艺术特别能反映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其创作构思充满想象,极富浪漫色彩。比如人们会以谐音方式把‚鲇鱼‛与富裕之意联系在一起,以之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理想。民间艺术的造型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以至其表现形式自由而奔放,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将中国‚写意‛艺术精神作了极致的发挥。民间艺术的整体格调清新质朴、刚健明朗,凸显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不像现在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极力表现焦虑、寂郁或惆怅等消极情绪。

有人说现在‚年味淡了‛。的确是这样。以前过年,人们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塑面花,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创作。如今,这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观念已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已为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了,真正的民间创作也随节俗的淡化而日益缺乏,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已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个中原因当然很复杂。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社会格局、经济格局、家庭格局以及价值观、审美观也和以往大有不同,许多有特色的节俗活动和相关的艺术形式要在城市里展开确有一定的难度。可谁又能阻止生活的流变,让年节艺术一成不变地恪守老套路呢?

其实,随生活潮流而与时俱进地加以调整和改变,本来就是民间艺术的精神和发展状态。面对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或‚新年节艺术‛,我们与其在怀旧中抱怨现实,不如在‚俗而礼,礼而俗‛的互动中建设与时俱进、魅力依旧的当代年节艺术,以至让大家真的想过年、过好年。

因为交通受阻,时下有人提出‚今年过年不回家‛的倡导。这当然是想为政府排忧解难,也是为了避免同时出行所造成的种种麻烦。不过,面对民族文化历史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面对民族文化记忆所产生的巨大精神感召,这种倡导显然是无力的,也不契合国情。 其实,文化保护问题和民生问题是紧密关联的。今天,要想有力地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充分地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就需要切实地解决作为文化传承主体的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安民于本土,就可使得乡村的老百姓都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发展,传统民俗文化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延续,其积极的社会功能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春节才会越过越火,春节的民俗艺术才会越来越繁荣。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现在年味淡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现在春节不如以前热闹,真正的民间创作随节俗的淡化日益缺乏,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

B.当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关联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都已经被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

C.每当过年时,人们都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以及塑面花等,自发而热情地参

与节俗艺术的创作活动。

D.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或“新年节艺术”活动缺乏真正的民间创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以前“春节”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让一些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有了更多的审美期待。

B.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与民间艺术相比,前者不如后者,因为前者想要表达的情绪是不健康的,而后者则凸显乐观主义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

C.有人提出“今年过年不回家”,是因为交通受阻;但这种倡导其实是无力的,因为“春节”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几乎人人都想回家过年。

D.作者认为,文化保护问题和民生问题是紧密关联的,老百姓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发展,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就有可能让传统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虽然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但“春节回家过年”在民族文化记忆中仍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这也是民族文化历史中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

B.在国人的审美意识中,民间艺术无疑是极具有表现力的,它不刻意模仿客观事物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具有强烈主观色彩。

C.人们普遍对“春节”有着期待的心理,这也体现在它既可以促进民间艺术的发展,又可以具有审美欣赏的作用,还有广泛的社会作用。

D.若要充分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那就要解决作为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但政府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二、古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姚文然,字弱侯,江南桐城人。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 顺治三年,以安庆巡抚李犹龙荐,授国史院庶吉士。五年,改礼科给事中。六年,疏请‚敕抚、按、道恩诏清理刑狱,勿任有司稽玩。条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许专疏上陈‛。又请重定会试下第举人选用例,以广任使。又请敕各省督抚勿滥委私人署州县官。诸疏皆下部议行。寻转工科。 .

八年,世祖亲政,疏请令都察院甄别各省巡按,下部院会议.以六等考核,黜陟有差。..

是岁,江南、浙江被水,文然请灾地漕米改折,视灾重轻定折多寡。既,又言:‚折漕例新.定,民未周知。官吏或折外重徵耗银,或先已徵米而又收折,或折重运轻,其弊不一。请敕漕臣密察严劾。‛上并采纳。十年,疏言大臣得罪不当锁禁,得旨允行。迁兵科都给事中,乞归养。 ...

康熙五年,起补户科给事中。九年,考满内升,命以正四品顶戴食俸任事。故事,给事中内升,还籍候补。留任自文然始。文然与魏象枢皆以给事中敢言负清望,号‚姚魏‛。十年,两江总督麻勒吉坐事逮诣京师,仍用锁系例。文然复上疏论之,上谕:‚自后命官赴质,概免锁系,著为令。‛

寻迁副都御史,再迁刑部侍郎。十二年,调兵部督捕侍郎。京口副都统张所养劾将军轲永蓁徇私纵恣,令文然往按,永蓁坐罢。迁左都御史。十三年,疏言:‚福建耿精忠、广西孙延龄皆叛应吴三桂,中间阻隔,赖有广东。精忠将士旧驻其地,熟习山川形势,倘与延龄合谋相犄角,则广东势危。江西境与福建、广东接,倘侵据赣州南安,驿道中断,饷阻邮梗。宜驻重兵通声援。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

文然屡有论列,尤推本君身,请节慎起居。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

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徵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十五年,授刑部尚书。时方更定条例,文然曰:‚刃杀人一时,例杀人万世,可无慎乎?‛乃推明律意,钩稽揅讨,必剂於宽平,决狱有所平反,归辄色喜。尝疑狱有枉,争之不得,退,长跪自责。又以明季用刑惨酷,奏除廷杖及镇抚司诸非刑。十七年,卒,赐祭葬,谥端恪。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河南巡抚佟凤彩引疾/上已许之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

B.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河南巡抚佟凤彩引疾/上已许之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沆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

C.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河南巡抚佟凤彩引疾/上已许之/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

D.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河南巡抚佟凤彩引疾/上已许之/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工”,清代六部之一,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B.“黜陟”,“黜”是贬斥、废除的意思,“陟”指官员的晋升。“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C.“漕”,指漕运,漕运是我国古代利用水道(河道、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

D.“乞归养”,请求辞职回家来调养自己的身体。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姚文然重视法律。当朝廷要更定条例时,他认为条例能杀人万世应慎而又慎,务求刑律宽平,以明末酷刑为戒,上奏废除廷杖。

B.姚文然直言敢谏。他上疏请求朝廷清理刑狱,请求重定会试时落第举人的选用标准,用六个等次考核各省巡抚,大臣获罪不应用枷锁等,多被皇帝采纳。

C.姚文然关爱百姓。江南、浙江遭遇水灾时,他请求根据灾情的轻重将漕米赋税削减并折换成银两,以减轻灾区负担。决狱有所平反,他就面带喜色;如果有冤案,他就争辩,不得时就很自责。

D.姚文然通晓军务。在任兵部督捕侍郎期间,查究柯永蓁徇私纵恣案件,上奏耿精忠和孙延龄合谋将危及广东,应在江西驻扎重兵对广东予以声援。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条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许专疏上陈。(4分)

(2)考满内升,命以正四品顶戴食俸任事。故事,给事中内升,还籍候补。(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再过金陵① 唐 包佶

②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石头城 宋 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③④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②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③吴宫:此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④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

8.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诗景物描写的异同。(4分)

9.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填上合适的语句。

⑴《红楼梦》中黛玉葬花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 。

⑵《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 , 。 ⑶《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是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0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一(4)题。

卢鹤绂:挑战爱因斯坦的人

王煜

1941年,香港机场飞往大陆航班的安检处,一名年轻人被拦了下来,他穿了一件非常臃肿的大衣,在那个季节显得很不正常。安检人员起了疑心,一摸,大衣各处硬邦邦的,打开一看,大衣里密密麻麻全是插袋,里面是英文的物理研究书籍和资料。安检员还从来没见过带这么多书的。‚正在打仗的时候回国,你真是连命都不要了,还要带这么多书?‛这个拼死要回国,用教学和科研来抗战的人,就是后来被国际学界公认为‚中国核能之父‛‚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卢鹤绂。

卢鹤绂1914年6月7日生于辽宁沈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家庭的熏陶下,卢鹤绂从小热衷于钻研理工科学。1936年9月,卢鹤绂于燕京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前往美国深造。

1941年卢鹤绂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工作条件和舒适生活,毅然回到了正在进行着抗战的祖国。他退出了自己与另外两名物理学家正在进行的课题,而不久后另外两位物理学家就凭该课题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也是为什么上世纪8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在上海科学会堂作报告时会说:‚如果卢鹤绂当年留在美国的话,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 当时内地生活十分艰苦,为了讲授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力学和地球物理探油术等课,他常常只能在点灯草的油灯下备课,在古庙里给学生讲课。在这样的环境中,卢鹤绂一边讲课,一边还密切关注国际学界的动向,能获得的学术杂志,他全部手写抄录下来。他于1944年在国内《科学》上发表的《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一文,被学界认为是‚第一个给中国读者全面介绍原子能物理知识及其应用‛的科学著述。

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卢鹤绂预言‚浓厚之能源‛的‚特殊之用途‛得到应验。1947年,他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原子能与原子弹》和《从铀之分裂谈到原子弹》,对原子弹的发明做了介绍。此文一出,被美国文献和专著广泛采用,国际学界轰动,卢鹤绂因此被称为‚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中国核能之父‛。

新中国成立后,他进入到抽调全国院校教师办起来的绝密的‚546培训班‛任教。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培训班:学员中有90名工程师,还有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包括日后的核基地司令。在后来的11位‚两弹元勋‛中,就有7位是卢鹤绂在‚546培训班‛的学生。

1958年,培训班的任务结束了,许多师生分配到原子弹实验基地。如果卢鹤绂也到核弹基地,将来极可能成为钱三强式的人物。但是,卢鹤绂认为他所专长的基础理论,只有在大学才能发挥作用;他一辈子教书,希望回到复旦继续从事教育工作。1958年,卢鹤绂回到复旦讲坛。

1980年,卢鹤绂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一直到晚年,卢鹤绂从未停止过在科研创新上的步伐。1995年,81岁的卢鹤绂与他的弟子王世明撰写的《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在美国《伽利略电动力学》发表,该杂志的主编评价这篇论文:‚开辟了挑战爱因斯坦的新方向。‛这篇文章之前曾被美国《物理学刊》拒绝刊登,对此,卢鹤绂坦然说:

‚一般编辑部都不敢登这种文章,他们迷信爱因斯坦,怕人家说他们不懂物理学。‛他不怕自己被人认为是疯子,关于这篇论文,他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正当研究要继续时,卢鹤绂于1997年病故,为世人留下8大提纲44项研究进展,已发表的论文仅仅是他研究内容的十分之一。

关于这项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疑,美国科学院在2002年投入巨资,用发射卫星的手段,深入这方面的实验。

卢鹤绂除了是一名全球闻名的物理大师,还是著名的京剧票友。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更增添了他的人格魅力。

他对京剧的痴迷源于年幼时在舞台下的耳濡目染,入门完全是无师自通,唱功、演技都是听来的、看会的。他曾自豪地说,他不用任何准备即可登台上演40出谭派戏。

有人问卢鹤绂为什么如此酷爱京剧,他回答说:‚中国的传统京剧蕴含着人生哲学,它宣扬的忠孝节义、礼义廉耻,这些并非封建糟粕,我们绝对没有必要抛弃,因为它对社会安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再说,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吟唱京剧,心情特别轻松愉快,不啻是种‘醒脑剂’。‛

正因为在科学和人文上的深厚积淀,卢鹤绂去世以后,美国休斯敦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均为他树立铜像,美国檀香山市还把每年的6月15日定为‚卢鹤绂日‛。近期,卢鹤绂百年诞辰之际,复旦大学也为其在校园里树立了铜像。在纪念大会上,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说:‚卢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的大师,同时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有情怀的人,这是最为珍贵的,是我们最为敬仰的。‛

(节选自《新民周刊》2014年7月)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本文既叙述了卢鹤绂的家庭出身、求学以及事业成就,同时也写出了他在自己人生经历中展现出的人格魅力。

B.卢鹤绂是一名全球闻名的物理大师,他在量子力学、近代物理、 力学和地球物理探油术等基础学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尤其是在核能方面颇有建树,故被称为“中国核能之父”。

C.“546培训班”任务结束后,许多师生被分配到原子弹实验基地。如果卢鹤绂不回到复旦大学继续当老师而是也到核弹基地,就不会成为挑战爱因斯坦的人。

D.本文引用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在上海科学会堂作报告的话,介绍卢鹤绂任教的培训班的成员,都从侧面展现了卢鹤绂的人物形象。

E.卢鹤绂酷爱京剧,可登台上演40出谭派戏。他认为中国的传统京剧没有必要抛弃,因为其蕴含着人生哲学,它宣扬的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对社会安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2)请简要分析第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答:

(3)卢鹤绂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这句话意蕴丰富,手法巧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答:

(4)“卢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的大师,同时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①看着自然保护区随意丢弃的塑料袋、竹签和啤酒瓶,再看看环卫工人疲惫的身影,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禁止烧烤的标牌在不断增加,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 ,自觉自律真就这么困难吗?

②任务重、工期紧、条件艰苦是水电建设的显著特性,对此,征战江河数十载,在水电站建设中屡建战功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的员工早已 。

再过金陵翻译第七篇
《黑龙江哈尔滨市三十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哈32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节民俗艺术

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强化着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的审美期待。这种普遍而持久的社会心理,使‚春节‛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在春节这个‚全民欢动员‛的狂欢时节,民俗艺术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春节习俗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而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也在生活中发挥着比审美欣赏更为广泛的社会作用。比如南方许多地区都有耍‚板凳龙‛的习俗,其每一节‚龙身‛由每家每户来制作,当龙灯耍到家门前时,这家人便将自己制作的一节‚龙身‛接上,龙灯如此越接越长,越耍越威风。这种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既调动了人们过春节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

民间艺术特别能反映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其创作构思充满想象,极富浪漫色彩。比如人们会以谐音方式把‚鲇鱼‛与富裕之意联系在一起,以之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理想。民间艺术的造型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以至其表现形式自由而奔放,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将中国‚写意‛艺术精神作了极致的发挥。民间艺术的整体格调清新质朴、刚健明朗,凸显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不像现在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极力表现焦虑、寂郁或惆怅等消极情绪。

有人说现在‚年味淡了‛。的确是这样。以前过年,人们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塑面花,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创作。如今,这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观念已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已为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了,真正的民间创作也随节俗的淡化而日益缺乏,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已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个中原因当然很复杂。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社会格局、经济格局、家庭格局以及价值观、审美观也和以往大有不同,许多有特色的节俗活动和相关的艺术形式要在城市里展开确有一定的难度。可谁又能阻止生活的流变,让年节艺术一成不变地恪守老套路呢?

其实,随生活潮流而与时俱进地加以调整和改变,本来就是民间艺术的精神和发展状态。面对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或‚新年节艺术‛,我们与其在怀旧中抱怨现实,不如在‚俗而礼,礼而俗‛的互动中建设与时俱进、魅力依旧的当代年节艺术,以至让大家真的想过年、过好年。

因为交通受阻,时下有人提出‚今年过年不回家‛的倡导。这当然是想为政府排忧解难,也是为了避免同时出行所造成的种种麻烦。不过,面对民族文化历史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面对民族文化记忆所产生的巨大精神感召,这种倡导显然是无力的,也不契合国情。

其实,文化保护问题和民生问题是紧密关联的。今天,要想有力地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充分地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就需要切实地解决作为文化传承主体的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安民于本土,就可使得乡村的老百姓都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发展,传统民俗文化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延续,其积极的社会功能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春节才会越过越火,春节的民俗艺术才会越来越繁荣。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现在年味淡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现在春节不如以前热闹,真正的民间创作随节俗的淡化日益缺乏,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

B.当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关联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都已经被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

C.每当过年时,人们都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以及塑面花等,自发而热情地参

与节俗艺术的创作活动。

D.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或“新年节艺术”活动缺乏真正的民间创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以前“春节”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让一些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有了更多的审美期待。

B.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与民间艺术相比,前者不如后者,因为前者想要表达的情绪是不健康的,而后者则凸显乐观主义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

C.有人提出“今年过年不回家”,是因为交通受阻;但这种倡导其实是无力的,因为“春节”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几乎人人都想回家过年。

D.作者认为,文化保护问题和民生问题是紧密关联的,老百姓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发展,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就有可能让传统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虽然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但“春节回家过年”在民族文化记忆中仍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这也是民族文化历史中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

B.在国人的审美意识中,民间艺术无疑是极具有表现力的,它不刻意模仿客观事物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具有强烈主观色彩。

C.人们普遍对“春节”有着期待的心理,这也体现在它既可以促进民间艺术的发展,又可以具有审美欣赏的作用,还有广泛的社会作用。

D.若要充分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那就要解决作为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但政府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二、古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姚文然,字弱侯,江南桐城人。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 顺治三年,以安庆巡抚李犹龙荐,授国史院庶吉士。五年,改礼科给事中。六年,疏请‚敕抚、按、道恩诏清理刑狱,勿任有司稽玩。条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许专疏上陈‛。又请重定会试下第举人选用例,以广任使。又请敕各省督抚勿滥委私人署州县官。诸疏皆下部议行。寻转工科。 .

八年,世祖亲政,疏请令都察院甄别各省巡按,下部院会议.以六等考核,黜陟有差。..

是岁,江南、浙江被水,文然请灾地漕米改折,视灾重轻定折多寡。既,又言:‚折漕例新.定,民未周知。官吏或折外重徵耗银,或先已徵米而又收折,或折重运轻,其弊不一。请敕漕臣密察严劾。‛上并采纳。十年,疏言大臣得罪不当锁禁,得旨允行。迁兵科都给事中,乞归养。 ...

康熙五年,起补户科给事中。九年,考满内升,命以正四品顶戴食俸任事。故事,给事中内升,还籍候补。留任自文然始。文然与魏象枢皆以给事中敢言负清望,号‚姚魏‛。十年,两江总督麻勒吉坐事逮诣京师,仍用锁系例。文然复上疏论之,上谕:‚自后命官赴质,概免锁系,著为令。‛

寻迁副都御史,再迁刑部侍郎。十二年,调兵部督捕侍郎。京口副都统张所养劾将军轲永蓁徇私纵恣,令文然往按,永蓁坐罢。迁左都御史。十三年,疏言:‚福建耿精忠、广西孙延龄皆叛应吴三桂,中间阻隔,赖有广东。精忠将士旧驻其地,熟习山川形势,倘与延龄合谋相犄角,则广东势危。江西境与福建、广东接,倘侵据赣州南安,驿道中断,饷阻邮梗。宜驻重兵通声援。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

文然屡有论列,尤推本君身,请节慎起居。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

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徵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十五年,授刑部尚书。时方更定条例,文然曰:‚刃杀人一时,例杀人万世,可无慎乎?‛乃推明律意,钩稽揅讨,必剂於宽平,决狱有所平反,归辄色喜。尝疑狱有枉,争之不得,退,长跪自责。又以明季用刑惨酷,奏除廷杖及镇抚司诸非刑。十七年,卒,赐祭葬,谥端恪。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河南巡抚佟凤彩引疾/上已许之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

B.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河南巡抚佟凤彩引疾/上已许之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沆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

C.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河南巡抚佟凤彩引疾/上已许之/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

D.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河南巡抚佟凤彩引疾/上已许之/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工”,清代六部之一,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B.“黜陟”,“黜”是贬斥、废除的意思,“陟”指官员的晋升。“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C.“漕”,指漕运,漕运是我国古代利用水道(河道、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

D.“乞归养”,请求辞职回家来调养自己的身体。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姚文然重视法律。当朝廷要更定条例时,他认为条例能杀人万世应慎而又慎,务求刑律宽平,以明末酷刑为戒,上奏废除廷杖。

B.姚文然直言敢谏。他上疏请求朝廷清理刑狱,请求重定会试时落第举人的选用标准,用六个等次考核各省巡抚,大臣获罪不应用枷锁等,多被皇帝采纳。

C.姚文然关爱百姓。江南、浙江遭遇水灾时,他请求根据灾情的轻重将漕米赋税削减并折换成银两,以减轻灾区负担。决狱有所平反,他就面带喜色;如果有冤案,他就争辩,不得时就很自责。

D.姚文然通晓军务。在任兵部督捕侍郎期间,查究柯永蓁徇私纵恣案件,上奏耿精忠和孙延龄合谋将危及广东,应在江西驻扎重兵对广东予以声援。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条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许专疏上陈。(4分)

(2)考满内升,命以正四品顶戴食俸任事。故事,给事中内升,还籍候补。(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再过金陵① 唐 包佶

②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石头城 宋 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③④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②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③吴宫:此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④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

8.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诗景物描写的异同。(4分)

9.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填上合适的语句。

⑴《红楼梦》中黛玉葬花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 。

⑵《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 , 。 ⑶《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是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0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一(4)题。

卢鹤绂:挑战爱因斯坦的人

王煜

1941年,香港机场飞往大陆航班的安检处,一名年轻人被拦了下来,他穿了一件非常臃肿的大衣,在那个季节显得很不正常。安检人员起了疑心,一摸,大衣各处硬邦邦的,打开一看,大衣里密密麻麻全是插袋,里面是英文的物理研究书籍和资料。安检员还从来没见过带这么多书的。‚正在打仗的时候回国,你真是连命都不要了,还要带这么多书?‛这个拼死要回国,用教学和科研来抗战的人,就是后来被国际学界公认为‚中国核能之父‛‚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卢鹤绂。

卢鹤绂1914年6月7日生于辽宁沈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家庭的熏陶下,卢鹤绂从小热衷于钻研理工科学。1936年9月,卢鹤绂于燕京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前往美国深造。

1941年卢鹤绂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工作条件和舒适生活,毅然回到了正在进行着抗战的祖国。他退出了自己与另外两名物理学家正在进行的课题,而不久后另外两位物理学家就凭该课题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也是为什么上世纪8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在上海科学会堂作报告时会说:‚如果卢鹤绂当年留在美国的话,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

当时内地生活十分艰苦,为了讲授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力学和地球物理探油术等课,他常常只能在点灯草的油灯下备课,在古庙里给学生讲课。在这样的环境中,卢鹤绂一边讲课,一边还密切关注国际学界的动向,能获得的学术杂志,他全部手写抄录下来。他于1944年在国内《科学》上发表的《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一文,被学界认为是‚第一个给中国读者全面介绍原子能物理知识及其应用‛的科学著述。

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卢鹤绂预言‚浓厚之能源‛的‚特殊之用途‛得到应验。1947年,他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原子能与原子弹》和《从铀之分裂谈到原子弹》,对原子弹的发明做了介绍。此文一出,被美国文献和专著广泛采用,国际学界轰动,卢鹤绂因此被称为‚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中国核能之父‛。

新中国成立后,他进入到抽调全国院校教师办起来的绝密的‚546培训班‛任教。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培训班:学员中有90名工程师,还有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包括日后的核基地司令。在后来的11位‚两弹元勋‛中,就有7位是卢鹤绂在‚546培训班‛的学生。

1958年,培训班的任务结束了,许多师生分配到原子弹实验基地。如果卢鹤绂也到核弹基地,将来极可能成为钱三强式的人物。但是,卢鹤绂认为他所专长的基础理论,只有在大学才能发挥作用;他一辈子教书,希望回到复旦继续从事教育工作。1958年,卢鹤绂回到复旦讲坛。

1980年,卢鹤绂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一直到晚年,卢鹤绂从未停止过在科研创新上的步伐。1995年,81岁的卢鹤绂与他的弟子王世明撰写的《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在美国《伽利略电动力学》发表,该杂志的主编评价这篇论文:‚开辟了挑战爱因斯坦的新方向。‛这篇文章之前曾被美国《物理学刊》拒绝刊登,对此,卢鹤绂坦然说:

‚一般编辑部都不敢登这种文章,他们迷信爱因斯坦,怕人家说他们不懂物理学。‛他不怕自己被人认为是疯子,关于这篇论文,他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正当研究要继续时,卢鹤绂于1997年病故,为世人留下8大提纲44项研究进展,已发表的论文仅仅是他研究内容的十分之一。

关于这项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疑,美国科学院在2002年投入巨资,用发射卫星的手段,深入这方面的实验。

卢鹤绂除了是一名全球闻名的物理大师,还是著名的京剧票友。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更增添了他的人格魅力。

他对京剧的痴迷源于年幼时在舞台下的耳濡目染,入门完全是无师自通,唱功、演技都是听来的、看会的。他曾自豪地说,他不用任何准备即可登台上演40出谭派戏。

有人问卢鹤绂为什么如此酷爱京剧,他回答说:‚中国的传统京剧蕴含着人生哲学,它宣扬的忠孝节义、礼义廉耻,这些并非封建糟粕,我们绝对没有必要抛弃,因为它对社会安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再说,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吟唱京剧,心情特别轻松愉快,不啻是种‘醒脑剂’。‛

正因为在科学和人文上的深厚积淀,卢鹤绂去世以后,美国休斯敦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均为他树立铜像,美国檀香山市还把每年的6月15日定为‚卢鹤绂日‛。近期,卢鹤绂百年诞辰之际,复旦大学也为其在校园里树立了铜像。在纪念大会上,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说:‚卢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的大师,同时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有情怀的人,这是最为珍贵的,是我们最为敬仰的。‛

(节选自《新民周刊》2014年7月)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本文既叙述了卢鹤绂的家庭出身、求学以及事业成就,同时也写出了他在自己人生经历中展现出的人格魅力。

B.卢鹤绂是一名全球闻名的物理大师,他在量子力学、近代物理、 力学和地球物理探油术等基础学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尤其是在核能方面颇有建树,故被称为“中国核能之父”。

C.“546培训班”任务结束后,许多师生被分配到原子弹实验基地。如果卢鹤绂不回到复旦大学继续当老师而是也到核弹基地,就不会成为挑战爱因斯坦的人。

D.本文引用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在上海科学会堂作报告的话,介绍卢鹤绂任教的培训班的成员,都从侧面展现了卢鹤绂的人物形象。

E.卢鹤绂酷爱京剧,可登台上演40出谭派戏。他认为中国的传统京剧没有必要抛弃,因为其蕴含着人生哲学,它宣扬的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对社会安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2)请简要分析第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答:

(3)卢鹤绂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这句话意蕴丰富,手法巧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答:

(4)“卢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的大师,同时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①看着自然保护区随意丢弃的塑料袋、竹签和啤酒瓶,再看看环卫工人疲惫的身影,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禁止烧烤的标牌在不断增加,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 ,自觉自律真就这么困难吗?

②任务重、工期紧、条件艰苦是水电建设的显著特性,对此,征战江河数十载,在水电站建设中屡建战功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的员工早已 。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263495.html

    上一篇:山中兰叶径翻译

    下一篇:眼儿媚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