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翻译】
吴起守信主要内容(一)
《吴起守信》
x,y,z满足x+y+z=3,x ²+y²+z²=29,x³ y³+ z³=45, 求xyz及x^4+ y^4 +z^4
x+y+z=3 (1)
x²+y²+z²=29 (2)
x³+y³+z³=45 (3)
由方程(1)得
x+y=3-z (4)
(x+y)²=(3-z)²
x²+y²+2xy=9-6z+z²
x²+y²+z²+2xy=9-6z+2z²
29+2xy=9-6z+2z²
xy=z²-3z-10 (5)
由方程(3)得
(x+y)(x²-xy+y²)+z³=45
代入(4)和(5)得
(3-z)(29-z²-z²+3z+10)+z³=45
(3-z)(39-2z²+3z)+z³=45
z³-3z²-10z+24=0
(z³-6z²+12z-8)+(3z²-12z+12)-10z+20=0
(z-2)³+3(z-2)²-10(z-2)=0
(z-2)[(z-2)²+3(z-2)-10]=0
(z-2)(z-2+5)(z-2-2)=0
(z-2)(z+3)(z-4)=0
z=2, -3, 4
z=2时,xy=-12,x+y=1 解得 x=4,y=-3 或 x=-3,y=4
z=-3时,xy=8,x+y=6 解得 x=4,y=2 或 x=2,y=4
z=4时,xy=-6,x+y=-1 解得 x=2,y=-3 或 x=-3,y=2
原方程组的解是
x = 4, y = 2, z = -3
x =-3,y =2,z = 4
x = 2, y = 4, z = -3
x = -3, y = 4, z = 2
x = 4, y = -3, z = 2
x = 2, y = -3, z = 4
xyz=-24
x^4+y^4+z^4
=(x²+y²)²-2x²y²+z^4
=(29-z²)²-2(z²-3z-10)²+z^4
=12z³-36z²-120z+641
=12(z-2)(z-4)(z+3)+353
=353
旧雨三年精化碧
文/纳兰泽芸
186年前的一个雨夜,帘外潺潺的雨声,更显夜的阒静。
一个小偷已在一户人家的房梁上等了一个多小时,他想趁着这家人熟睡了好偷点东西。家中诸人都睡了,只剩下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在灯下读书。小偷想:再等一会儿,这孩子过不了多久也会睡觉去。
孩子在一盏孤灯下俯首吟哦:“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越明年„„越明年”孩子懊恼地摇了摇脑袋,用手使劲地拍几下自己脑瓜子,又看了一眼书,“唉,原来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啊,我怎么就老是记不住呢?!”
他又摇头晃脑地背了下去:“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其上„„于其上„„”。他又卡壳了。
孩子不甘心,又把《岳阳楼记》诵读了好几遍。再背,依然是屡屡卡壳。 时间又过去了好几个小时,梁上的小偷腿酸手麻,急得抓耳挠腮,心想:这家伙真够笨的,像他这样,到天亮也背不完,看来今晚什么也捞不着了,得,赶紧到别的人家去偷吧。
小偷越想越气,都是这个小笨蛋给害的,这么笨还读书?长大了做小偷都不够格,这么笨,怎么偷到东西?
小偷噌从房梁上跳下来,把读书的孩子吓了一跳,小偷说:别背了,这么笨还背什么背!听你读了大半夜,我都会了,听着: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
小偷行云流水一样将整篇《岳阳楼记》全部背出,说:笨蛋,这么简单都
背不出来,害得我等到大半夜!
然后,扬长而去。孩子怔怔地看着小偷的背影,深觉惭愧。
所幸的是,这个孩子并未因自己的驽钝而丧失了信心,而是将此作为自己的“耻”,知耻而后勇。此后,他更是苦读日夜不息,博览历史,重视理学,诗词古文,广泛涉猎。长期苦读造就了一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青年。
23岁,他考取秀才;24岁,考中举人;28岁,考中进士,由皇帝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为皇帝讲解经籍等。
28岁前,他名叫曾伯涵。28岁考中进士后,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国藩”,意为国之藩翰,保卫国家的重臣。
从这时起,他就立下了成为国家栋梁的宏愿。此后数十年,曾国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地诠释了自己的远大抱负。
他剿太平天国,力挽狂澜;他官高廉洁,清白做人;他鉴人有术,力掖人才;他洋务之识,挽救国难;他珍视主权,不辱国格„„
毛泽东与蒋介石,政见诸方面皆不同,然而却不约而同对曾国藩倾服备至。毛泽东学习曾国藩的治军精神,“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初建红军,就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蒋介石说: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在黄埔军校,他以曾国藩的《爱民歌》训导学生。
有个对联高度概括了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从一个驽钝得被小偷奚落的孩子,至匡扶社稷的一代重臣,这样的人生跨越,仿佛不可思议。无数后来者叩问往昔,却不得要领。
那日,我读《曾国藩诗词选》,读到一句“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曾国藩是说,雨不间断年复一年地下,直至坚硬的钢铁变得锈蚀;读书夜复一夜,就算辛苦,就算眼圈发黑也再所不惜。
恍然明白,由驽钝之资鱼跃而成保国重臣,答案原来就在此十四字——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
1 吴起守信
【原文】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令:
②故人来,方与之食 方:
③恐其自食其言也 恐:
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信:
2、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吴)起食待之。
B、故人来,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D、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译文:
4、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派 使 ②才
③害怕 担心 ④讲信用 守信
2、D
3、老朋友到傍晚没来,吴起不吃饭等他。暮,傍晚,天黑;食,吃饭。 4、为人讲信用,或待人诚恳守信。
2 问说《孟涂文集》
【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非学无以致疑②而或不达于事
③非问无以广识④舍问,其奚决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人不知而不愠D.面山而居
3.翻译:"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译文:
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0个字)
答:
【参考译文和答案】问 说
【译文】
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节,那么除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
1.①提出疑难②也许,或许③增加知识④判断,解决2.C.3.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4.好学尤当勤问
3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吴起守信主要内容(二)
《吴起守信》
吴起守信
曩(昔)(13)吴起(17)出遇故(9)人,而止(12)之食(10)。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1)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2)人求(14)故人。故人来,方(3)与之(4)食。起之不食(19)以俟(5)者,恐(6)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11)若此,宜其能服(15)三军欤?欲(18)服三军,非信(8)不可(7)也! (16)
解释
加点字词
1 暮:傍晚
2 令:派、使、让
3 方:才
4 之:代词,代“老友”
5 俟(sì):等待
6 恐:恐怕,担心
7可:行
8信:信用
9 故:旧的,原来的
10 食:吃
11 信:诚信
12 止:留住
13昔:以前
14求:寻找
15服:使------信服(使动用)
16 非信不可也信:守信,讲信用
17.吴起: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
18.欤:语气词,吧
19.其:他,指吴起
20.宜:应该
21.为:坚守
理解
问:《吴起守信》体现了吴起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答: 体现了吴起守信、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的品质。
中心启发:启发我们要为人要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 译文
从前吴起出去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住他吃饭。老友说:“好。”吴起说:“我等待您一起吃饭。”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等待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他才和老朋友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担心自己不用讲信用。他这样守信,应该就是他能使军队信服的原因吧。想要使三军信服,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吴起守信主要内容(三)
《2014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练—吴起守信》
2014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练—吴起守信吴起守信原文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令:②故人来,方与之食方:③恐其自食其言也恐: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信:2、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吴)起食待之。B、故人来,方与之食。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D、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3、翻译下面的句子。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译文:4、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什么?【参考答案】142、①派 使 ②才③害怕 担心 ④讲信用 守信2、D3、老朋友到傍晚没来,吴起不吃饭等他。暮,傍晚,天黑;食,吃饭。4、为人讲信用,或待人诚恳守信。
吴起守信主要内容(四)
《五年级课外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200练(141-150)
141、晋文公守信得原卫
原文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②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③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④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⑤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原:原国。 ②期:约定。
③金:钟。 ④亡:失去。
⑤卫人:卫国人。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并写出含有这个词的成语。
①裹十日粮
裹: 成语:
②君姑待之
姑: 成语: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原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译文:
3、在文中横线上用文言补出“孔子记之曰”的内容。
4、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
142、吴起守信
原文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令:
②故人来,方与之食
方:
③恐其自食其言也
恐:
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信:
2、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吴)起食待之。 B、故人来,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D、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译文:
4、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什么?
143、魏文候守信①
原文文侯与虞人②期猎③。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④?”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⑤哉?”乃往,身自罢之。(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①魏文侯:名斯,是魏国的建立者。②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③期猎:约会打猎。期,约会。④焉之:到什么地方去。之:往,去,到。焉:何,哪里。⑤会期:会面赴约,去见一见。 1、选出与“公将焉之”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吾欲之南海 B、辍耕之垄上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料 D、至之市而忘操之
2、翻译句子。
①公将焉之?
译文:
②岂可不一会期哉?
译文:
③身自罢之。
译文:
3、归纳这个小故事的主题思想。
144、多多益善
上①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如何?”曰:“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②?”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注】 ①上:皇帝。②禽:通“擒”,捉住。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陛下( ) 能将几何( )
2、解释加点字。
能将几何( ) 上尝从容与信言( )
3、你能从上面的选文中提炼一个成语吗?并解释这个成语。
4、“多多益善”是谁说的?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
5、从文中可以看出汉高祖刘邦怎样的性格特点?
145、失亲得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学者有亲①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②感伤故泣耳。”师恻然③曰:“苟欲学,不须资也。”
【注】 ①亲:父母;②中心:心中;③恻然:同情的样子。
1、给下列语句断句。
凡 得 学 者 有 亲 也 一 则 愿 其 不 孤 二 则 羡 其 得 学 中 心 感 伤 故 泣 耳。
2、注音。 恻然( ) 舍近求远( ) 泣不成声( )
3、解词。
(1)二则羡其得学:
(2)苟欲学,不须资也:
4、翻译句子。
(1)凡得学者,有亲也。
(2)苟欲学业,不须资也。
146、人有从①学者
人有从①学者,遇(董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 见。”从学者云:“苦②渴③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④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 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①从:跟随。 ②苦:苦恼。 ③渴:迫切地。 ④或:有人。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其义自见( ) (2)苦渴无日( )
(3)当以三余( ) (4)夜者日之余( )
2、翻译下列语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文章反映了关于学习的哪两方面的道理?
147、何岳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 ①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③俟工(sǐ):等待。④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 用“|”划出句子的停顿节奏。
问 其 银 数 与 封 识 标 记 皆 合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不敢与家人言之( ) 遂以还之( )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 ) 闻其侄有他事南来(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4、 请各用四个字概括这两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最后一段中哪一个字有点睛之效?为什么?
148、言曲突者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mò,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①灼烂(烧伤)者在于上行(háng,行列),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②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傍有积薪 ②、远徙其薪 ③、不者,且有火患 ④、而不录言曲突者 ⑤、乡使听客之言 ⑥、终亡火患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①
②
3、《汉书》,东汉人班固所著。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与 、《后汉书》、 合称“四史”。
4、“主人”家发生火灾后,论功请客为什么没有想到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客”。
5、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149、太宗杀宫人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恒( ) 谏( ) 轻( ) 益( )
2、文中有几句话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
太 宗 有 一 骏 马 特 爱 之 恒 于 宫 中 养 饲 无 病 而 暴 死 太 宗 怒 养 马 宫 人 将杀 之。
吴起守信主要内容(五)
《《诚实守信-复习课》》
吴起守信主要内容(六)
《破缸救友、投笔从戎、吴起守信》
1、破缸救友
光生七岁,凛然如( )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 )家人讲,即了( )其大指( )。自是( )手不释
( ) )庭,一儿登瓮,足(失足)跌没水中,众皆( )弃去( ),光持( )石击瓮破之,水迸(涌出),儿得活。
1、翻译句子: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2、本文赞扬了司马光怎样的优秀品质?
2、投笔从戎
超家贫,尝为官佣书( )以供养。久劳苦。尝( )辍( )业投( )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 )当效( )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 )能久事笔砚间乎?”
1、翻译句子
(1)超家贫,尝为官佣书以供养。
(2)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2、本文赞美了班超怎样的品质?
3、吴起守信
昔(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 )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 )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 )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 )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 )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翻译句子: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2、本文记叙了什么事?赞扬了吴起怎样的品质?
吴起守信主要内容(七)
《高三综合模拟题及答案》
高三综合模拟检测题
田国芹 2013-12-24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挟持/白头偕老 契约/锲而不舍 角色/波谲云诡 ......
B.行伍/引吭高歌 巷道/沆瀣一气 咋舌/啧啧称赞 ......
C.谄媚/冲锋陷阵 噱头/空穴来风 罢黜/相形见绌 ......
D.晦涩/诲人不倦 啜泣/风姿绰约 酗酒/气势汹汹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金台随感》是人民日报副刊的一个名牌栏目,以刊发杂文为主,旨在激浊扬清,针贬时弊,扶正祛邪,文风上不避尖锐,不怕大胆泼辣,尤喜幽默、深刻之作。
B.如果“浅阅读”过于泛滥以至于挤占了“深阅读”的时间,那将给知识和文明的传播带来负作用,公众将面临着头脑浅薄化和碎片化的危险。
C.“一个国家可以抢掠世界上的文物珍宝,但怎么可以抢掠走一个国家的历史、文明和文化呢?”这种解剖鞭辟入里,犹如庖丁解牛,既富有激情,也切中肯綮。
D.厂家表示,即便LCD电视逐渐淡出市场,售后网点仍将一如继往地提供相应服务,连锁零售商也会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对机器故障予以必要的维修。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陈先生与他只谈了一个小时的话,就发现他才思敏捷,卓尔不群,当即决定他免....
试入学,作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生。
B.在当前物价温和上涨的形势下,价格调整要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秩序,安..排好出台改革措施的节奏,把握好价格改革的力度。
C.欢庆的锣鼓敲起来,喜庆的鞭炮响起来,缤纷的花灯挂起来,市民顾不得严寒料.峭,就算是零下20摄氏度的气温,也要出来闹元宵。 .
D.“五一”小长假期间,开车自驾游的市民特别多,有很多家庭倾巢而出,离开繁华....喧嚣的都市,尽情享受天造地设的自然美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在4月15日曝光“毒胶囊”事件后,涉事药企没有对外发布事件进展,也没有积极回应民众的关切,其社会责任的漠然令人气愤。
B.通过第一批反腐打黑案件的宣判和审理,中国足球的环境得以净化,中超联赛的上座率节节攀升,行业信誉和形象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C.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结果揭晓,现年57岁的梁振英当选为香港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其多年来的夙愿终于实现。
D.主流媒体是喉舌,也是重要的文化阵地,其传播的文化产品是否先进,刊播的广告是否诚信,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因此,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最终也要落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①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文化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②创造经济效益,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目标 ③这决定了发展文化产业不能仅仅注重经济效益,必须同时注重社会效益,而且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④然而,文化产品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⑤离开了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动力
⑥文化产业是经营性的,应当追求经济效益
A.②⑤⑥④③① B.⑥⑤②④③①
C.⑥②⑤④①③ D.①④③⑥⑤②
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的家长用于训诫、教育子弟后代的文字。它包括家诫、家规、家书、家范、家箴、家语、遗训等形式。
家训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家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历代的名人志士、文家学者、文武大臣多以家训的形式训诫子弟、垂饬后代。这些家训有不少一直流传到今天,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很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有些家训收集了不少警世哲语,并将这些警世哲语加以编排、分类,读来朗朗上口,对今人也颇有警策意义。有些家训,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涉及音乐、风俗等内容,简直可以说是一部家教百科全书了。 一般来说,家训的内容包括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立志、气节、为政等几个方面,其中又以修身、处世、治家为最主要。
封建士大夫历来重视对子孙后代的人格教育,反映在家训中,就是勉子立志、劝子为学、教子修身的内容。教子为学方面的家训,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所占比例极大,尤其在家书中,更是占绝大部分。其中如“志当存高远”、“有志者当勉学以就业”、“君子忧天下不忧个人”等,足可让人奋发;“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正不可不守”、“清白之家,当以家声为要”等,又足可让人守定气节,义不受辱;反映戒骄戒躁、反躬自省、节欲制怒、淡泊寡欲等思想的力诫之言也举不胜举。 因为是“家训”,所以“治家”在其中占主要地位是可以理解的,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盛行宗法制度下的大家族,所以“治家”不仅仅是父慈子孝,耕读传家,而且包括了相当部分的有关宗族礼法、墓域祸堂、田产房屋、奴仆侍役等方面的规定。其中立家以勤俭为本的思想为主,中间还夹杂安贫乐道、耕读传家、教子当早、教子当严、齐家以和、忍让兴家、教子以正等思想,这些思想都是今天应该加以弘扬的。
已广为人知的家书,是家训的一种重要形式。家书往往随事而写,有感而发,尽
管不很系统,但富有情感,词气真切。在家书中,有的直接点出了教子的主题,如西汉刘向的《诫子歆书》、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等。
与家诫的板起面孔的训诫相比,家书中那些妮娓道来的长者之言,更富于感染力,更能启发、教育和鼓舞下一代。如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鼓端淑的“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为者亦难矣”,左宗棠的“志患不立,尤患不坚”等,都是家书中的教育名言。这些名言,今天读来,仍使我们的心大为之震撼。 (选自《华人时刊》,2011年第十期,有删改)
6.下列关于“家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训分家诫、家规、家书、家范等多种形式,历史上家长用其对子弟后代进行训诫和教育。
B.家训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悠久。有些家训一直流传至今,最早的家训是周文王的《诏太子发》。
C.有的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涉及音乐、风俗等内容,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D.家训中“治家”这一内容占主要地位,其中安贫乐道、齐家以和等现在也应弘扬的思想在家训中都有所体现。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家训的内容主要是修身、治家、处世,而家训中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占绝大部分。
B.“治家”不仅仅倡导父慈子孝,耕读传家,还起到了强化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作用。
C.古代家书富有增感而又词气真切,那些娓娓道来的长者之有比板起面孔的训诫更富于感染力,更能启发、教育和鼓舞下一代。
D.古代家书中不乏教育名言,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治无以致远”,就充分表现出诸葛亮对求学者的教诲与期望。这些名言今天读来仍使我们受到鼓舞。
8.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名人志士多用家训训诫子弟,这些家训既教育鼓舞了子孙,又为今人留下了一笔很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B.家书中那些含有让人奋发、守定气节、戒骄戒躁、淡泊寡欲等思想的训诫之宫举不胜举,这和封建士大夫重视对子孙后代的人格教育有很大关系。
C.封建士大夫注重“勉子立志、劝子为学、教子修身”,尤其注重“劝子为学”,也留下了不少这方面的名言警句。
D.对于家训中有关宗族礼法、墓域祠堂、田产房屋、奴仆侍役等方面的规定,今人需要辩证地看待。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齐王问于文子曰:“治国何如?”对曰:“夫赏罚之为道,利器也。君固握之,不可以示人。若如臣者,犹兽鹿也,唯荐草而就。”
越王问于大夫文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而
必。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敌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胜之势也。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征甲兵。于是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徙之者,遂赐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于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人争趋之,于是攻亭,一朝而拔之。
李悝为魏文侯上地之守,而欲人之善射也,乃下令曰:“人之有狐疑之讼者,令之射的,中之者胜,不中者负。”令下而人皆疾习射,日夜不休。及与秦人战,大败之,以人之善战射也。 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毁,甚瘠,上以为慈爱于亲,举以为官师。明年,人之所以毁死者岁十余人。子之服亲丧者,为爱之也,而尚可以赏劝也,况君上之于民乎?
越王勾践见怒蛙而式①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蛙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有勇者乎!”是岁人有自刭死,以其头献者。故越王将复吴而试其教,燔台而鼓之,使民赴火者,赏在火者;临江而鼓之,使人赴水者,赏在水也;临战而使人绝头刳腹而无顾心者,赏在兵也。又况据法而进贤,其助甚此矣。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式,通轼,凭轼致敬。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敌之赏 比:比照,与„„相当 .
B.不去,则甚害田者 害:妨害,妨碍 .
C.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毁 毁:诋毁 .
D.越王勾践见怒蛙而式之 式:通“轼”,表示敬意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
B. 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也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C.大败之,以人之善战射也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
D. 况君上之于民乎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赏罚”效果的一组是
①若如臣者,犹兽鹿也,唯荐草而就。
②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
③人争趋之,于是攻亭,一朝而拔之。
④人之有狐疑之讼者,令之射的,中之者胜,不中者负。
⑤明年,人之所以毁死者岁十余人。
⑥临江而鼓之,使人赴水者,赏在水也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王想攻打吴国,就问文种行不行,文种就用焚烧宫室的办法来验证赏罚是否守
信而坚决,由此知道伐吴必胜。
B.吴起想除掉魏国的一个小哨亭,可又不值得为此征集军队,就在北门外放了一根
辕木,人们抢着搬它,吴起守信地赏赐了他。
C.李悝担任上地郡守时,想要人们都善于射箭,就下令,人们遇着难断是非的诉讼
时,就让他们用弓箭射靶,射中的胜诉,射不中的败诉。
D.宋国有个平民服丧时,因为过度悲哀,显得非常瘦弱,宋国的国君认为他对父母
慈爱,就提升他做了官,第二年,因为效仿这事,死了十几个人。
第Ⅱ卷(共114分)
四、(1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3分)
(2)上以为慈爱于亲,举以为官师(3分)
(3)蛙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有勇者乎!(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店多令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法留。垂柳不紊裙带住,谩【注】长是,系行舟。
【注】谩:徒然。
(1)“离人心上秋” 自古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作者为什么说“有明月,怕登楼”?(4分)
(2)词的下片手法多样,感情丰富,试作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2)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