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秋瑾赏析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对酒秋瑾赏析(篇一)
《《对酒》 赏析》

对酒秋瑾赏析(篇二)
《对酒 - 副本》

对酒秋瑾赏析(篇三)
《《对酒》诗词诵读》

对酒秋瑾赏析(篇四)
《《秋谨》赏析》

《秋谨》

8集越剧电视连续剧

浙江省委宣传部 浙江越剧团影视部 浙江电视台 1995年联合摄制

编剧:张波

导演:梁永璋

摄像:袭康茂

主要演员:王滨梅 李丽 郁尚校 张伟忠 廖琪瑛

剧情简介:

1900年庚子赔款以后,清政府更加腐败无能,山河破碎,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秋团圆之夜,北京王府,仆人们早早备好了酒席,秋瑾在家中等待丈夫王子芳归来共度佳节,可是王子芳却在酒楼里与一群狐朋狗友寻欢作乐。秋瑾在家中苦苦等待,借酒浇愁,又受到公婆的管制,一气之下带着丫鬟湘莲走出家门。王子芳带着酒友们来到家中,不见秋瑾,非常生气。秋瑾回来,王子芳见她女扮男装去看戏,骂她不守妇道,秋瑾据理力争,当着外人的面与丈夫争论起来。不欢而散之后,秋瑾离家来到好友吴之瑛家中小住,当晚在院子里舞剑,回忆起过去和四表哥练剑、骑马,为中国百姓打抱不平的日子,忘掉了现在的苦恼。在瑛姐家中,她读起了抗清爱国志士陈天华写的《猛回头》。

第二天,吴之瑛带秋瑾去参加一位日本女子服部繁子主持的“上层妇女座谈会”,秋瑾一身男子西服装扮,在会上倡导女权,反抗男尊女卑,宣扬革命要从家庭开始,被一些达官贵人的太太们嗤之以鼻,但却得到服部繁子的赏识。秋瑾向服部提出了去日本求学,回国之后兴办女子教育学校的抱负,也得到服部的支持。秋瑾回家筹集学费,却遭到丈夫的反对,更可气的是,王子芳为了限制秋瑾的活动,把她的陪嫁的财物擅自存入钱庄据为己有。王子芳甜言蜜语相劝,秋瑾不为所动,将随身首饰变卖筹齐费用,临行前闻听力主变法维新的爱国志士王照被捕入狱,她毫不犹豫得把银票捐出营救王照。留日资金没了着落,吴之瑛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银票送给秋瑾。两人焚香跪拜,结为姐妹。

1904年,秋瑾忍痛分别两个孩子,东渡日本。

在日本求学期间,秋瑾广为结识爱国志士,成立女子共爱会,倡导女权革命,和陈天华、陈志平、陈撷芬结为好友。并带领大家解救了深受丈夫欺侮的肖爱君。秋瑾忧国忧民的思想、过人的才华和敢做敢为的性格使其成为大家的领袖。1905年9月,秋瑾回国探亲后回到日本,得知陈撷芬被父亲逼作他人小妾,陈屈从父命,秋瑾深感失望和悲愤,联想到自己的不幸身世和中国社会广大受压迫的妇女,奋笔疾书,作出弹词《精卫石》和《鹧鸪天》。

在孙中山的启发帮助下,秋瑾逐渐明白欲求男女平等,首先要进行社会的革命,“欲将千年积习破,须先要翻天覆地大扫荡。”她和陈天华一起,准备发动革命斗争。而此时,日本政府和国文部觉察到中国留学生革命斗争气氛的高涨,警告中国清政府,勒令其采取措施,中国驻日使馆发布《清国留学生管束规则》的禁令,对留学生住宿、通信、行动的自由进行限制。秋瑾发动学生进行罢课、请愿,学生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但“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学生内部发生分歧,一部分学生心存畏惧,矛盾越发激烈,导致在开会讨论时学生之间互相争斗起来。汪精卫、胡汉民等大汉奸此时又阻挠学生运动。面对一般散沙、互相争斗的局面,陈天华对革命和祖国的前途心灰意冷,跳海自杀。秋瑾悲痛万分,手持陈天华遗留给她的短剑,在海边祭奠这位亲密战友。同学胡光南看到陈天华的结局,萌生退意,离开同盟会,改名换姓转到其他学校读书。正在秋谨孤立无援之时,徐锡麟和王金发来到日本与她会和,留学生涯的挫折和徐锡麟的一番话让秋瑾彻底明白,书生意气没有用处,要实现救国图存,振兴民族的理想,必须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秋瑾与徐、王等人成立了光复会。

1906年,秋瑾回国,在上海设立革命机关,和陈志平创立《中国女报》,但由于缺乏资

金,报社运营非常困难,王金发看到这种情况,鲁莽地闯入一位妇人家中为秋瑾借钱,没想到这位夫人就是吴之瑛,她也来到上海,正等待秋瑾来家团聚。秋瑾到来,金发好不尴尬,偷偷放下银票离开。吴之瑛劝秋瑾小心行事,不可鲁莽,把募集的起义钱款捐给官府,减少庚子赔款给国家造成的损失。秋瑾与吴之瑛情同姐妹,但毕竟在世界观上有根本的分歧,无法走到一起。秋瑾的丈夫和孩子已迁到湘潭,丫环湘莲从北京来到上海找到秋瑾,留在报社帮忙办报,并改名单小秋。陈志平一边办报,一边秘密制造炸药,在此期间,小秋和志平渐渐互生爱慕之情。

秋瑾在浔溪女子学校读书时结识了校长徐自华,徐与秋瑾志同道合,出资帮秋瑾办报。八月十五,志平在制造炸弹时发生爆炸,秋瑾和志平受伤,《女报》被查封。徐锡麟在安庆准备发动武装暴动,秋瑾等人在浙江策应。新年伊始,秋瑾已三十二岁,爆竹声声,到处洋溢着喜庆气氛,但此时却传来湖南起义失败的消息,刘道一、蔡绍南被害。秋瑾临危不乱,通告起义军以嵊县大通学堂为基地,积攒力量,等待时机,举行浙皖起义。秋瑾留日同学胡光南此时已回国当上山阴县劝学所总董,并娶肖爱君为妻。他看到大通学堂扩大招生,购置武器,便告知绍兴知府贵福警惕秋瑾。贵福赏识秋瑾侠义豪爽,在兰亭设宴招待拉拢秋瑾,秋瑾乘势请贵福作大通学堂的名誉董事,接其手得到购买枪械的批文。以此同时,徐锡麟在安庆操办警察学堂,准备举事。

秋瑾回湘潭探亲,她已三年没有回家,丈夫有病在身,孩子也对母亲很陌生,看着孩子画的画,秋瑾非常愧疚,但为了起义大事,只得忍痛放下骨肉亲情,她以还债为名向王子芳借到两万两银子作为光复军起义的费用,陈志平去安庆协助徐锡麟,和小秋依依不舍分离。徐自华也把半生积蓄送与秋瑾,并抑制相送至杭州,秋瑾请求徐将其遗骨葬于西湖湖畔,徐含泪答应,两人诀别。

浙江方面起义推迟,形势所迫,机不可失,徐锡麟在安庆独自举事,失败被害,陈志平也壮烈牺牲。消息传到浙江,秋瑾悲痛万分,决定和嵊县王金发一起发动起义,时间定在1907年农历六月初六祭奠徐锡麟之时,六月三日,秋瑾遣散家人,准备作最后一搏。

肖爱君不慎将消息泄漏于胡光南,胡光南卖友求荣,飞报贵福,在浙江巡抚张曾扬的指挥下,大批官兵包围大通学堂,王金发赶到营救,秋瑾临危不惧,为了掩护光复会会员,誓不离开,被捕入狱。秋瑾在公堂上面对严刑拷打大义凛然,据理力争,使贵福哑口无言,也得到山阴知县李钟岳钦佩。胡光南献计伪造秋瑾口供,在官府和土绅的联合绞杀下,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临刑前写下“秋雨秋风愁煞人”。观者无不失色。李钟岳无力回天,悬梁自尽。王金发和肖爱君用计将胡光南骗至船上,结果了这个忘恩负义,卖友求荣之徒。

“秋风秋雨送秋归,雾遮湖山掩面哀”,徐自华和吴之瑛将秋瑾遗骨葬于西湖之畔,徐自华成立“秋社”,守墓终生。

英魂化为鉴湖水,百年呼喊意犹新,巾帼英雄的事迹永远让后人追忆缅怀,奋发图强。

解读评析:

《秋瑾》是戏曲电视剧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长篇作品,也是一部早期作品,在1995年获得了诸多奖项,包括“飞天奖”和“五个一工程奖”。今天再看这部电视剧,会发现很多新的问题。

虽然戏曲创作鼓励推陈出新,但现代题材的戏曲电视剧与传统剧目相比,始终在原汁原味上稍逊一筹,换句话说,创作者要尽力拉近题材、内容与传统形式的距离。而历史英雄人物的塑造本身就是很难把握分寸的难题。在这双重困难下,《秋瑾》基本上把握了现代与传统的“度”以及二者的关系,在电视剧的“戏曲”这一部分,完成的质量还是很高的,但在情节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从片中看来,创作者要把《秋瑾》拍成一部大规模的历史作品,这在戏曲电视剧圈子内是不多见的,如果只是反映秋瑾性格或事迹的某一点,制作一部小成本的短片到相对容易,但难就难在要拍出一部既是鸿篇巨制,又要塑造出丰满的历史人物的史

诗作品,这样一来,从资金投入、剧本容量、演员表演,以及场面安排等一系列环节都显得力度不够。尤其是在细节处理上,本剧显得有些粗糙。

抛开外部因素不提,首先秋瑾这个历史人物所涉及的历史、社会、人物关系纷纭复杂,八集的篇幅在戏曲电视剧中算是长的,但仍不能涵盖秋瑾丰富的一生,编剧截去了秋瑾出嫁之前的生活,只是在剧中通过人物的回忆:少女时代和四表哥一起习武骑马,为中国人打抱不平,出嫁前的美好憧憬,新婚后短暂的幸福和很快出现的裂痕,等等,都是几个短短的闪回镜头一笔带过,其实秋瑾婚前的经历对于她宏图大志和侠女风范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惜碍于篇幅略去此段,好在秋瑾这个人物观众已很熟悉,因此对于电视剧开篇就上演女扮男装离家看戏,与丈夫针锋相对的场面,不久便抛弃子女远渡东洋这几场戏,观众并不觉突兀。但是通篇看来,秋瑾整个的性格形成,思想和行动的转变过程显得不够完整。而主人公的思想发展历程是人物刻画的主线,也是戏剧情节发展的动力和脉络,剧本在改编中抓住了人物生涯中几起关键的历史事件:和丈夫的矛盾,典当首饰自费留学,在日本参加的爱国运动,加入同盟会,陈天华自杀、回国创办《女报》和大通学堂,成立光复会,和徐锡麟共事,被捕前后临危不惧,义正辞严,英勇就义,这些事件在节奏上安排的还是清晰顺畅的,而且特别注意了秋瑾前后思想和世界观的对比,出国前只是狭隘地呼吁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没有认识到中国社会整体上需要彻底变革,而且还保留着“戊戌变法”的书生意气,在日本经历了学生运动的失败和陈天华的绝望自杀之后,才意识到只有武装暴动和革命斗争才能挽救中华民族,逐渐成为一个坚定的民主战士,这一转变是秋瑾人生的转折点,也是本剧的转折点,情节因此跌宕起伏,所以在日本的几场戏非常重要,是要下大功夫浓墨重彩又细致入微刻划之处,尤其是陈撷芬屈从父命委身成妾,学生内部发生分歧以及陈天华自杀几处,可是在这几场戏中,表现得不够细致和准确,如在开会讨论时学生之间发生分歧乃至拳脚相加,演员们表演得不够到位,匆匆了事,没有真实展现当时学生团体一盘散沙的思想状态,因此陈天华心灰意冷跳海自杀显得铺垫不足,秋瑾的思想转变也显得太容易和草率,总体看来,编剧和导演处理秋瑾日本留学时期的经历显得力度不够,乃至影响了整体情节发展的起承转合。陈天华在剧中是个关键人物,他是当时一些满腔热忱又悲观失望的留学生的代表,又是领军人物,这个形象和秋瑾形成鲜明对比,反衬了秋瑾坚韧勇敢的性格,但陈天华的戏太少,也许是篇幅有限,没有表现几起让其心灰意冷的事件,因此那种悲观的性格欠丰满,他的死显得突然,秋瑾深受震动,在思想行动产生了巨大转变,事实如此,但观众看到此处实难信服。

饰演秋瑾的著名越剧演员王滨梅在形象和气质上都和原型相符,唱腔柔美又蕴含刚韧,表演真挚感人,如她和儿女地几场戏,感情充沛,很好表现了母爱亲情;和王金发、徐锡麟的交往,表现了她豪爽侠义,和吴之瑛、徐自华、服部繁子的交往,又表现了姐妹之间那种真诚的感情。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着重安排了秋瑾创作诗词的段落,前后的铺垫和延续也做得很到位,树立了秋瑾满腔热忱又才华过人的形象。秋瑾身边有几位主要人物,或正或邪,围绕在秋瑾生活周围,对主人公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表现秋瑾侠义豪爽、爱国救国这一方面,有吴之瑛,徐自华,陈天华,徐锡麟,王金发,胡光南,李钟岳,陈志平;对于表现秋瑾个人感情苦闷和家庭生活不幸一面,有丈夫,子女,湘莲,陈志平,肖爱君,尤其是湘莲(小秋)与陈志平的恋爱以及肖爱君的身世,与秋瑾个人感情和内心世界形成对照。吴之瑛和徐自华是“温和派”,她们一方面关心支持秋瑾,一方面又劝其谨慎小心,保全自身,例如徐自华送别秋瑾时唱到:“征伐非是口笔事,你柔枝怎禁狂风吹?陷阵偏劳真猛士,妹宜振臂作鼓吹,”她们的处世态度和性格特征更烘托了“鉴湖女侠”这位巾帼英雄的英勇豪迈之气。而胡光南原也是满怀报国之情,但在失败和牺牲面前退却,最终蜕变成卖友求荣的卑鄙之徒,他是贯穿剧情始末的人物,塑造的相对丰满,另一较传神的配角是山阴知县李钟岳,他是深处腐败官场又良知未泯之人,他与秋瑾性情相仿,惺惺相惜,对于救秋瑾于水火他官卑言轻,心有余而力不足,喝退搜查秋瑾卧室的官兵,审讯秋瑾之时禁用大刑,知府让其伪造口供,监斩秋瑾,虽不愿意但不得不从命,气愤地推掉桌上的公文和官帽,大

喊:“什么天理,什么公平!”,秋瑾写下的“秋雨秋风愁煞人”也让他真正受到灵魂震颤,连秋瑾也说他“算半个知己”,在秋瑾死后,他浊世自清,悬梁自尽,虽然他戏份不多,但较好表现了那种身处夹缝之中的内心深深的矛盾与痛苦,以及刚正不阿的秉性。王金发塑造得也很成功,为了秋瑾的《女报》强行向吴之瑛借钱,官兵包围学堂时冒死保护秋瑾,最后为秋瑾报仇,击毙胡光南,一个粗犷豪爽,侠肝义胆的绿林好汉跃然纸上。相比之下,徐锡麟,陈天华就显得单薄一些,关键是没有很好把握他们的典型事迹,并和秋瑾紧密联系起来,或是辉映,或是反衬,陈天华已做分析,徐锡麟一只是秋瑾敬仰的导师式人物,本该安排他和秋瑾更多一些的交流探讨,但剧中安排不够,徐锡麟自身形象也显得单一化。

本剧在塑造秋瑾这一英雄人物时,注意到了人物私人感情和内心世界的描绘,避免了以往影视剧把英雄刻划成缺乏人性的“高、大、全”形象的现象,为了表现秋瑾“侠骨柔情”中的“柔”,片中抓住了几个细节,例如儿女画的一家人的画,在剧中出现了几次,在秋瑾回湘潭探亲时,由于三年不见,孩子记不清母亲的样子,画中母亲的脸是空白的,而秋瑾临死前在狱中手里还拿着这副画。秋瑾最割舍不下也最愧对于的就是两个孩子,这个细节有力的表现了秋瑾作为一个母亲的慈爱善良的一面;还有在她发现陈志平和单小秋亲昵时,生气地说:“生灵涂炭,你们还在这里儿女情长。”过后又承认自己是看到陈、单二人幸福甜蜜的样子,联想到自己孤独的感情生活,心生嫉妒和悲痛,这里不得不佩服创作者的勇气,如果没有她发火后的坦诚,一个真正的感情细腻的“女子”形象就里不起来,秋瑾虽是一志存高远、不让须眉的侠士,但毕竟是一女人,因此对内心感情世界的刻画是必不可少的,如此才能把人物塑造得更具人性,充满人情味。肖爱君这个身陷封建制度束缚中的女子,她的思想和行动是与秋瑾一个强烈的对比,也是一个时时对秋瑾个人生活起到提示作用的人物,例如在回国的船上,肖爱君结合自己身世,问起秋瑾的过去,“你的家庭一定很美满”,“秋瑾姐,你也有伤心事吗?”由此引发了秋瑾伤心的回忆:出嫁前美好的向往,婚后不幸遭遇,这些经历不仅体现了主人公人性的一面,同时也是她倡导女权革命的原因之一,这些地方应该表现的更多一些,但剧中秋瑾和肖爱君之间这种女人独有的感情交流和故事不是太多。

总体上看,《秋瑾》在“剧”的层面,还是有条不紊地抓住了秋瑾复杂身世的脉络,并且把人物和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结合起来,体现了这一历史人物的英雄之气。一个英雄人物的成长历程中,是性格的形成在前,爱国报国的思想在后,因此人物的年轻时代是很重要的,这时期社会和家庭的环境,生活经历对于英雄性格的培养是重要的阶段,秋瑾最初并不是一个彻底的爱国志士和民主战士,她自幼养成了侠义的秉性,家庭婚姻生活深受封建宗法制度压迫,其以后爆发的女权思想、爱国思想和英勇的革命精神都是以此为基础和催化剂的,但创作者把笔墨更多放在秋瑾离开家庭后的阶段,而婚前这一“基础部分”仅仅闪回了几个镜头,因此显得铺垫不足,细节不够,一些地方显得仓促。秋瑾的思想就缺乏变化的过程,情节的戏剧性也就不够。对于次要角色的塑造,还是缺乏力度,而主人公的形象往往依赖这些身边的配角,哪怕只有几句台词的小角色,如果栩栩如生了,对于主角的树立,也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剧中表演还有几处不太到位,例如留日学生和秋瑾的儿女的表演,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前夜,开枪打灭香柱,虽然显示了徐的威武,但夜深人静,局势紧张之时开枪,恐怕不太合理。秋瑾被捕前,王金发赶来营救,被秋瑾喝退,但又去而复返,有些没头没脑,显得拖沓。

对于本剧“唱”和“舞”的部分,质量还是很高的,越剧在长期实践发展中,特别是在袁雪芬、王文娟、吕瑞英等老一辈艺术家开拓创新的努力之下,越剧逐渐形成了优美舒展,诗情画意的风格,这在《秋瑾》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柔美的唱腔搭配江南水乡的水榭楼台,红花翠柳,为本剧增添了浓浓的诗意。

在片中,秋瑾与吴之瑛焚香结拜,陈天华跳海自尽,秋瑾在海边祭奠陈天华,徐自华百里送秋瑾,秋瑾英勇就义等几处情感高潮,大段的唱词和曲调有力的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秋瑾海边为天华祭奠招魂的一场戏,秋瑾独自一人在大海边唱道:“风萧萧,欲哭泪尽,云低低,烈火中焚”,“革命大计难与共,英者已逝少知音”,表现了秋瑾内心的波澜起伏和

满怀激愤,以及孤立无援的彷徨和苦闷。徐自华抱病百里送秋瑾,随着路途的延伸,客船、楼台、山亭、寺院,场景一幕幕轮换,两人边走边唱,“湖如镜,柳如烟,群山叠翠,杜鹃谢,牡丹萎,黯然春归,君不见稼轩放翁爱国将,终以诗名记丰碑”,“夕照余辉金波碎,晚钟催舟怎忍归,人道这,山水妩媚堪怜爱,我看来,正气逼人最壮悲,亡宋遗冢凤凰山,尽忠于谦有墓碑,悲凉苍水祠,壮烈岳王台,一番登临一番醉,我心跳血沸神驰遐想安得不徘徊。”这些唱段流丽酣畅,一泻千里,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秋瑾豪迈博大的襟怀,再加上苏杭一带的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它们体现出来的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韵味,为两人的生死诀别增添了一丝悲壮色彩。秋瑾回家探亲,面对可怜的儿女和有病在身的丈夫,内心非常矛盾,剧中安排了一段较长的唱段,夜深人静,秋瑾独自一人在房中唱到:“子女久别成疏远,思母无望将母怨,都道我,心如铁,撒手不管,有谁知,背人处,几多辛酸”,“思绪长,春夜短,顾不得娇女梦呓顽儿鼾,顾不得我负儿女他负我,只顾得残山剩水民倒悬”。这段表演非常成功,唱腔最初柔婉哀凄,逐步转为坚定激扬,环境和镜头的设计也很适合,可以说是主人公徘徊在“国”与“家”之间的那种内心矛盾的全面的展现,也是全剧主题思想的概括和升华。官兵围捕秋瑾之时,王金发赶来营救,秋瑾执意不走,官兵逼近,形势极其危急,两人对唱节奏逐渐急促,“枪声紧,战马吼,金发执拗不肯走”,“看她决意要死守,我要不顾一切将她救”;“金发你快走,迟要落敌手”,“姐走我也走,姐留我也留”;“清军已逼近,莫要争未休”,“宁碎王金发,不可伤一秋”,“秋瑾姐,你快快走,快快走”。越剧板式中嚣板和连板的交替使用,有力的表现了秋瑾镇定果决的心理和王金发的焦急之情,烘托了局势的危急。秋瑾被捕后,在公堂上与贵福据理力争,坚不吐实,侃侃而谈,这一段戏也是用曲调娓娓道来,节奏稳重平实,衬托了秋瑾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英雄气概。临刑前轩亭口一幕更是本剧情感恣肆,主题升华之处,人物从牢房走向刑场,导演安排了一路低沉舒缓地唱段,“夜茫茫,雾沉沉,回首难见府山青,越人好睡犹未醒,刀斧随我长街行”,“力穷已无报国计,愿将颈血酬世人”,尽情挥洒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浩然正气,渲染浓厚的悲壮氛围,通向刑场之路已经化为长长的仪式化的舞台,演员的表演也以完全舞台化,可以说,戏曲在此处彻底发挥了自身抒情写意的审美功效,而其间插入秋瑾和光复战士骑马征战的镜头,又进一步表明了人物内心活动。

《秋瑾》完成于95年,在戏曲电视剧的起步初期,拍出这样一部长篇作品已很不容易。演员的表演,从对白的语气腔调到动作表情,较完整地保留了戏曲传统的表演形式,像秋瑾拔剑的动作,徐锡麟开会讲演时的神情,都是传统的模式,比比皆是,不一一枚举。而在场景设置上,导演也是安排大量的固定场景,为情节发展和演员表演营造了一系列的舞台氛围和效果,镜头运用上,固定长镜头和近景较多,可以使观众欣赏戏曲自身的魅力。梁永璋主张突破舞台局限,采用实地实景,“人美景美、情景交融”,他后期的作品《红楼梦》延续着这种风格。其实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创作问题,有关戏曲联姻影视,从而丧失了很多虚拟性、假定性的艺术特征的现象,业内一直对实景拍摄存在争议,多变的场景和镜头的确在画面和时空地展现上,有着狭小舞台无法比拟的优势,广阔的天地,逼真的画面,为剧情发展,演员表演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更具视觉上的冲击力。但同时,那些舞台假定性的一系列程式消失了,而这与演员的表演是紧密联系的,由此,在实景中演员再出现那些程式化的神情和动作,就显得不太适合,严重时让老戏迷感觉是“驴唇不对马嘴”,有得有失,这是确实存在的问题,如果说可以弥补这方面缺憾的话,那只能是在镜视听语言上多下功夫,画面更精美,镜头更丰富,音乐更完美,而且必须和戏曲表演融为一体,这是非常不易的。观众的审美趣味是多样的,对于戏曲电视剧中戏曲和影视二者的比例孰高孰低,褒贬不一,电视戏曲的成功之路也是一直处在摸索过程中,无论怎样,《秋瑾》都算是一个典型的研究范本。

对酒秋瑾赏析(篇五)
《诗词赏析》

对酒秋瑾赏析(篇六)
《爱国主题文言文赏析》

对酒秋瑾赏析(篇七)
《诗歌鉴赏题解题步骤》

诗歌鉴赏题解题步骤

应对诗歌鉴赏题实际上是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资本的原始积累(感觉)——多背诵诗歌,多了解常识;

理解层面的知识支撑(条件)——构建有关内容和形式双方面的知识体系;

表述层面的具体操作(方法)——解题的步骤。

操作是过程,也是目标,然而,只有理解,才能表述,而感觉是正确理解与表述能否顺利完成的催化剂。

有关知识支撑,前已分别交待,今专谈解题步骤。

步骤Ⅰ. 理解

一.读内容——六看 薄——厚(微观) 分析(C)

1.看题目

看标题 想诗由 (想缘由,想目的,想场景对象,想情感)

标题是诗歌的眼睛。读诗就要先读标题,它可以向我们传达出作者写作的缘由、写作的目的、当时写作的场景等许多有效信息。

诗歌标题意含丰富,看懂了它,就等同于拿到了诗歌鉴赏的第一把钥匙。

诗歌本质特征是强烈的抒情性,而诗歌的题目的最本质特征是叙事性。

①表达作者写作的缘由:《赋得暮雨送李胄》

例如:2001年全国卷中考的是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标题中一“送”字点明了诗歌的主要内容是送别友人抒发的离情别绪,而“暮雨”更是为我们点出了送别的场景,整首诗都围绕“离情”而展开,这样考生在分析语句时就能明确它的主要内容而不致使答案出现偏差。

再如:张旭的诗:“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不看题目,就可能使人错误地理解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赞扬山中的美景,只有看了标题《山行留客》,才能明白这首诗的写作意图是留客,是让朋友留下来,欣赏美景只是个理由罢了。

②表达作者写作的目的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③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望洞庭》《题李凝幽居》《望庐山瀑布》《咏鹅》《蝉》。 ④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春夜喜雨》

2.看作者

看作者 想诗风

高考命题的选诗上,其中很重要的一类就是“名家的非名诗”。既然是名家,大家就应该比较熟悉,这些人,往往有着特殊的生活经历,其诗歌也往往有特定的内容,也就形成了特定的诗歌风格。要想答好鉴赏题,就应该做到知人论世,明了诗人所处的时代、生活经历、诗歌风格。这些都有助于考生理解诗意,更准确地把握题意。

3.看意象

看意象 想情感(想表达的情感,想塑造的形象 )

①意象的效果——想表达的情感,想塑造的形象

②判断意象的象征义——套用法,联想法,谐音法

意象是诗歌创作中作者客观所写之“景”、所咏之“物”与主观所抒之“情”、所言之“志”的完美结合。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的意象为突破点。意象是诗歌鉴赏的窗口。

4.看炼字 关键词

看炼字 析关键词

①动词——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②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③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

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④虚词——获得疏通文气,开合互映,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⑤特殊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 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摹拟声音形态,使诗文生动形象

⑥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5.看语句表达

看语句表达——疑难句即句子的变形(倒装、省略、互文)及疑难词——更准确读懂内容 倒装——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的侧重点——重组

省略——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填补

互文——相互为文,合而见义

6.看注释——想象诗歌背景,联系当时现实。

看注解 想背景

一首诗歌,一旦给了注解,往往有重要作用:一是暗示背景,就是介绍作者这时所处的环境,诗歌写作的背景。二是解说重点字词、典故,消除阅读障碍。但无论哪一种,都要在读完整首诗后,回过头去,结合诗歌本身细细阅读注解。

非名家的名作

但凡注解,多与答题有关。

例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选入了宋朝谢枋得的《武夷山中》,“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诗后注解为:①谢枋得:宋朝末年信州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佑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试题的第一问“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解答此题就可以从注解入手,作者在写此诗时,已是抗元失败后十年,此间他从未回家,即使是被俘,也是绝食而死,决不卖身求荣,由此我们得知诗人所要抒发的是国破家亡的悲苦之情及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二.定类型——四定 厚——薄(宏观) 综合(C)

(一)题材类型:(1)直写情感(2)咏物(3)叙事(4)怀古(5)写景

(二)手法类型(1)直抒胸臆;(2)托物言志;(3)叙议抒情结合;(4)借古讽今;(5)借景抒情

⊙依据上述两点,我们综而合之,将诗歌分为如下五类。

(1)不借助外物诗——直抒胸臆;

(2)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

(3)即事抒怀诗——叙议结合;

(4)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

(5)写景抒情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下面分述其基本特征:

1.不借助外物(直写情怀)——直抒胸臆——情在直接抒发的语句中。

诗人在作品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激情快意或愁绪,如鲠在喉,不吐不

快,引人共鸣。

(1)直抒豪情壮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秋瑾《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2)直抒愤世嫉俗之情:“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而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未休。”(清•诗丐《绝命诗》)

(3)直抒悲思愁绪:“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晚唐•罗隐《自遣》)

(4)直抒欢快喜悦之情:“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无名氏《四喜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5)直抒对事理的见解和看法:明•文嘉《明日歌》。

2.借物——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诗——情在物之特点与人相通处。

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诗人的心志。

3.借景——写景抒情诗——情景交融——情在景之特点与人相通处。

(1)对于诗词中的景,鉴赏时应主要注意的常见方法和技巧有:

①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②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③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④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绘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2)诗词中主要的两种景与情的关系。

(3)在表现手法上,情景交融的四种形式。

4.借事

(1)借今事——即事感怀诗——叙事与议论或抒情结合——先叙事再抒情议论。 ▲鉴赏即事感怀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了解诗人写的是什么事。感怀诗往往是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遇到这类作品,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如苏轼的《定风坡•沙湖道中遇雨》:“(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

②体味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感怀诗重点在于其“抒怀”的性质,也就是诗中作者不是着重于客观冷静的叙述,而是比较明显地直抒自己的情怀。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③分析作者是怎样来抒发情感的。在赏析感怀诗“抒怀”的特点时,不仅要看“事”与“怀”的结合是否高明。还要体味诗人所抒之“怀”是否真挚感人,更要领略“感怀”的艺术技巧。感怀诗,往往是偶有所感时冲口而出的,或者是觥筹交错中仓促挥就的,不像有些诗作那样精雕细琢。但是一些名家却凭着深厚的艺术功底,还是显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鉴赏时要细细体会。

(2)借古事古迹——怀古咏史——借古讽今——情在古事与诗人所处环境的相通处。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易逝,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诗人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概言之,借古讽今就是借用古代的事迹,从正面或反面讽喻诗人所处时代现实中的事,达到借古说今的目的。借古讽今,起到的效果是:委婉含蓄,富有说服力。

▲鉴赏咏史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和用典(对于典故不仅要弄清典故本身的内容,更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目的)。如阿鲁威的散曲《咏史》:“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②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法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桥•赤壁怀古》。

③推敲作者对待这件往事、这个古人的态度,归结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由于不同的艺术技巧,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对于同一历史题材诗人们可能从不同角度去反映,我们要仔细推敲诗人的态度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杜牧和王安石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杜诗中认为项羽如能忍辱负重,再回江东招兵买马,东山再起尚未可知,惜叹之意溢于言表。在政治家王安石眼里,理智战胜了情感,王安石客观地指出了项羽大势已去。

④分析作者咏史抒情时的写法。咏史诗的写法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在构思上,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桥•赤壁怀古》;有以议论引发的,如清•刘献庭的《王昭君》:“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

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不一而足。

(三)情感类型,即明确该诗抒发了哪种情感。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五种主要情感:

(1)忧国伤时

(2)人生志向

(3)人生感受

(4)思乡怀人

(5)长亭送别

(四)形象类型,即明确该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古典诗歌中常塑造的五种艺术形象:

(1)豪迈洒脱、傲岸不羁、狂放自负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临留别》。

(2)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

步骤Ⅱ:审题——两明确

一. 明确命题角度

任何一首诗都不可能处处都好,即便处处都好,限于考试时间,也不能处处都考,所以,我们所见到的任何一道诗歌鉴赏题,它的问题都是具体的、个别性的。因而我们审读题干,首先就是要研究命题者的设问角度,即研究命题者问的是关于诗歌的哪个方面,是意象方面的,还是炼字方面的;是问的思想情感,还是表现手法;问的问题是关于全诗的,还是其中某一句的,等等。

(一)内容类试题

1.形象考查

(1)把握意象

(2)把握画面

2.情感考查

3.情景综合

4.层次划分

5.内容概括

6.相关考查(文学常识)

(二)形式类试题

1.语言的考查

(1)炼字的考查

①定向赏析型

②自助赏析型。

③比较赏析型

④换词比较型

(2)风格的考查

2.手法的考查

(1)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

(2)修辞手法的考查

(3)结构作用的考查

(4)手法的延伸考查(表达效果)

答非所问是考生试卷上常出现的问题,有很多考生在完成对诗歌表层含义的理解后,在问题面前显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做答,他们并不是看不懂诗歌内容,关键是没有看清或没有读懂题干。认真审读题干,实际就是在寻找答题的切入点,因为题干中往往会暗示出命题的意图和答题的方向,找到答题的切入点,才能得出准确而理想的答案。

二.明确所需知识

★举例:2006年高考天津卷选入的是张籍的《凉州词》(其一),“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试题的第一问为“‘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若要答好此题,必须要抓住“怎样”一词深入体会,找出答题方向。诗中已为我们描写了边塞景色,“怎样”一词实际就要求考生复述一下画面的内容,从而得出“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驼铃叮当清脆入耳”的答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27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