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借书说节选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篇一:《《黄生借书说》阅读卷答案》

《黄生借书说》阅读理解卷

晋元附校:张婷婷 编写 晋元附校:贾宁 校对

1、《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房文集》,作者是(清)朝的著名学者(袁枚),其号为( 随园主人 ),另著有诗歌评论集《 随园诗话》等著作。“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 ),也可以( 发表议论 )或(记叙事物 )

2、分别写出两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阐明了“( 书非借不能读 )”的观点。

第二部分向黄生提出了“( 读书也必专 )”,“( 归书也必速 )”的希望,将“( 公书 )”与“( 吝书 )”,“( 幸 )”与“( 不幸 )” 作对比,很有说服力。

3、全文就黄生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 书非借不能读 )”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发奋学习。文章运用( 对比 )手法进行议论和抒情,从而证明观点。

4、为了证明“( 书非借不能读也 )”的观点,作者列举了三个藏书者不读书的事实:①“(七略、四库„„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②“(汗牛塞屋„„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并进而推论其他事物:“(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

篇二:《黄生借书说_练习题(答案)》

黄生借书说

一、 加点字词解释

(1)授以书而告之( 把 )(连词)(代词,指代黄生) ...

(2)非独书为然( 只是)(是)( 这样) ...

(3)若业为吾所有( 如果)(已经) ..

(4)庋藏焉,姑俟异日观云尔( 搁起来)( 姑且)(等待)...

(他日)(罢了)

(5)归而形诸梦( 之于 ) .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这样 那么 )( 本来 ) .

(7)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祖父和父亲 )(儿子和孙子 )(不用说,不必说 )

(8)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那人 )( 勉强 )(借来) ..

(9)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忧惧的样子)( 停止) .

(10)家贫难致。( 得到 ) .

(11)故有所览辄省记。(所以 )( 就 )( 记 ) ...

(12)其切如是。( 迫切 ) .

(13)通籍( 指做官 ) ..

(14) 也。( 值得珍惜 )

(1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有)(把书公..

开,慷慨出借)(类似 )

(16)使与书俱。(一起 ) .

(17)汗牛塞屋( 搬运起来;累得牛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

子。这里形容藏书很多。汗,使„„流汗 )

二、 句子翻译

(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_____

(3)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俊异日观云尔。”

______

(4)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有几?

(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黄生借书说节选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7)为一说,使与书俱。

(8)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9)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黄生借书说

课内文段

2004嘉兴市黄生借书说节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2—26题。

[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黄生借书说节选

[乙]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①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②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④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

[注释]①汗:使„„流汗。②夫:那。③摩玩:摩挲玩弄,抚弄。④庋(guǐ):搁起来。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

(1)贫者语于富者(2)子何恃而往..

(3)西蜀之去南海(4)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5)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2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思。(4分)

(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若业为吾所有..

(2)吾欲之南海富贵家之书..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25.运用文中原话回答下面问题。(4分)

(1)甲文中令富者“有惭色”的原因是什么?

(2)乙文中哪些语句是表现借者心态的?

26.甲、乙两篇短文说的都是有关读书求学方面的事,你读了以后有什么启示?请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点。(3分)

22.(1)语:告诉、说(2)恃:凭借、依靠(3)去:距离(4)无论:更不必说、不要说(5)已:停止

23.(1)为:做、求;被(2)之:往、去、到;的③

黄生借书说(节选)

①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②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③为—说,使与书俱。黄生借书说节选

9.选文作者是_________朝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11.作者写本文的真正用意是

(3分)

参考答案:

篇三:《黄生借书说模拟题目 2》

黄生借书说

袁枚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

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

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

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

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

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

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

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

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翻译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

“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啊。你没有听说过(那些)收藏书籍的人的事吗?《七

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自古以来)皇帝肯(认真)读书的有几个呢?搬运时使

牛马累得出汗,拖回来就堆满屋子,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之家的人能(认真)读

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书而儿子、孙子丢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

了。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了来的,

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忐忑(tǎntè)不安地摩挲抚摸不止,(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

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如果已经被我所拥有,必定(会)捆起来放在

高处,搁起来藏着,说„姑且等改日再看吧‟,这样说罢了。”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

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那种迫切求书的心

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地去领会,牢牢地记在心里。做了官

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

灰色的蜘蛛丝,时常沾满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

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

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好像不大相同。既然如此,那么是

我实在倒霉而碰上姓张的呢,还是黄生实在幸运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

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一、词语解释

1、为一说,使与书俱。 .

2、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

3、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

乃悟前狼假寐 .

4、家贫难致。 .

奉命于危难之间 .

5、汗牛塞屋 .

以塞忠谏之路 .

6、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⒎ 归而形诸 .黄生借书说节选

而其归书也必速 .

8、下列加点词语中与“吾不得而见之矣”的“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C、虽鸡狗不得宁焉 D、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

9、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给) .

B、富贵家之书(的) .

C、吾不得而见之矣(表示两者转折关系) .

D、归而形诸梦(表示两者顺承关系) .

10、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之”字,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A、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B、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C、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D、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二、句子解释

1、书非借不能读也。

2、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3、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黄生借书说节选

4、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三、内容理解

1、为证明“ ”的论点,作者列举了三个藏书者不读书的

事实:⑴

⑶“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并进而推论其他事物:

2、第二段中‚惴惴焉摩玩之不已‛这句话运用 和 描写,

写出了 的心理。

3、第三段中作者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借书读时‚ ‛,

做了官以后却‚ ‛;这样写的目的是

4、第三段‚其切如是‛中的‚是‛是个代词,它指代的是‚ ‛

这种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作者 的思想感情。

5、上文写作上的突出之处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例如:

⑴ 的对比

⑵ 的对比

⑶ 的对比

6、请举一例证明第二段中的“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这一说法。

四、常识填空

1、《黄生借书说》选择《 》,作者是 朝的著名学者 ,其号为 ,另著有诗歌评论集《 》等著作。

2、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 ;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

一、1、在一起 2、如此,这样 3、借 假装 4、不容易 灾难,祸殃 5、塞满 堵塞 6、

专一、专心 专有,独占 7、归来 归还 8、C 9、C 10、C 二、略 三、1、书非借不

能读也 (1)七略、四库„„然天子书读书者有几 (2)汗牛塞屋„„然富贵者读书者有

几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2、神态 动作 既担心主人讨还又非常珍爱借来的东西 3、

(故)有所览皆省记 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以亲身体验进一步有力的证明

论点“书非借不能读也” 4、归而形诸梦 迫切渴望读书 5、(1)借书苦读与藏书

不读 (2)“我”借书时苦读与当官后不读 (3)“我”遇到张氏的不幸与黄生遇

到“我”的幸 6、略 四、1、小仓山文集 清 袁枚 随园主人 随园诗话 2、

汗牛充栋(充栋汗牛) 书籍很多

题目链接

2011一模

金山区

黄生借书说(节选) ①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

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

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②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

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③为—说,使与书俱。

9.选文作者是_________朝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后在梦中还出现我向他借书的情形。

11.作者写本文的真正用意是 勉励年轻人应该珍惜年少时光,勤奋学习(3分)

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

‚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

观‛云尔。

9.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也)都是这样。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B )(3分)

A、作者在本段中提出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B、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证明“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C、作者将借书者与藏书者进行对比,分析“天下物皆然”的原因。

D、作者写《黄生借书说》一文,目的是勉励青年发奋求学。

2012一模

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2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

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3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

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9、选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1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书非借不能读”是本文的观点,意思是: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真地读。

B、“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表明了借书者想把书据为己有的心理。

C、全文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如作者少年借书的经历等就是事例。

D、选文主要的写作意图是告诫黄生要懂得珍惜机遇、读书要专心致志。

答案(三)9.清 袁枚 10.(我)前去借书,(他)不借给我,回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

了向他借书的情形。 11.B

金山区

黄生借书说(节选)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9、《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故有所览辄省记。

11、上文第段作者以自己读书的亲身经历有力地论证了 的观点。(3分)

答案(三)阅读下文,完成9 - 11题(8分)

9.清朝(1分)袁枚(1分)

10.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3分)

11.书非借不能读(3分)

青浦区

黄生借书说(节选)

①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②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③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9.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②段中,连用了三个反问,为的是加强语气,使论更有力。

B.第②段中,通过“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写出了“虑人逼取”的心理。

C.第②段主要是为了论证“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的观点。

D.第③段,“少时”和“通籍后”的经历对比,勉励黄生珍惜年少时光,勤奋学习。 答案(三)(共8分)

9.(2分)清袁枚10.(3分)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

11.(3分)C

篇四:《古诗夜宿山寺翻译赏析_夜宿山寺翻译赏析_作者李白》

<夜宿山寺>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诗词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前言]
<夜宿山寺>这首诗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一般认为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古诗夜宿山寺翻译赏析_夜宿山寺翻译赏析_作者李白。此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想象瑰丽,夸张巧妙,活灵活现,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身临其境之感。
[注释]
⑴宿:住,过夜。
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⑶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古诗夜宿山寺翻译赏析_夜宿山寺翻译赏析_作者李白
⑷语:说话。
⑸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翻译]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赏析]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三、四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345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