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大学英语三级】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专业介绍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文学 | 英语 |
理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应用化学 |
工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材料科学与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工艺 能源化学工程 地质工程 勘查技术与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石油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海洋油气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安全工程 |
管理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类 |
能源经济专业
专家谈专业(曾兴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本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本专业为2012年新办专业,渊源可追溯至1956年原北京石油学院的石油工业经济专业。能源经济在当代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在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形势下,我国急需一批能源经济方面的高端人才。石油大学将发挥能源技术与工程方面的优势,结合多年来在能源经济研究领域的成果,成为培养能源经济人才的基地。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的国际化能源企业及能源管理部门的能源经济战略性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有关政府能源经济管理、国际化的能源企业及能源金融领域的能源管理、能源经济研究以及国际能源合作等领域的工作。
专业核心课程
能源经济学、国际石油经济学、储运概论、成品油营销、能源金融、能源系统规划、能源企业管理、能源战略与政策等;
毕业生适应范围和主要去向
毕业生可以在有关政府能源经济管理、大中型能源企业及能源金融领域的能源管理、能源经济研究以及国际能源合作等领域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专家谈专业(董秀成教授,熊苡副教授,经济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国际经济学范畴,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可在外向型企业、外贸公司、政府对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相关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的业务、管理、调研和分析策划工作。
本专业的前身是我校于1989年开办的“工业外贸”专业,后经教育部专业调整后更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我校开办的第一个本科专业,也是我校唯一授予经济学学位的本科专业,更是石油系统内最早的外贸类专业。我校开办本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石油工业逐步与国际接轨和石油公司逐步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形势,因此十分重视专业特色和教育理念,强调突出石油特色和强化外语能力提高,并逐步将服务领域扩大到石油工业以外。国贸学生素以具备优良的素质而著称,目前,本专业毕业生分布在我国石油石化领域和其他行业,并逐渐成为我国石油工业对外业务的骨干力量。
毕业生谈专业
2008年,懵懂与青涩的我进入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习。经济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实务以及国际结算等课程逐渐向我揭示了经济与金融的魅力与价值,让我学会了应该如何分析和思考经济问题。我辅修英语双学位,这使我专业英语能力得到了提升。之后我进入美国著名的油田技术服务公司贝克休斯财务部实习,实习经历使我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注重实践一直是商学院的特点,各类模拟操作系统、管理软件为我在贝克休斯的实习提供了不少帮助。除此之外,对国际石油经济学、石油勘探开发储藏理论知识的学习及燕山石化的实习又让我认识了石油行业,而这种能源知识的背景帮助我获得了美国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弗里曼商学院金融硕士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张天闻,2012届,赴美攻读数量金融专业研究生)
专业培养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及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基本技能,能够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和政府机构等领域从事国际贸易、国际化经营管理以及对外技术经济合作工作的,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贸易和管理实际问题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外贸函电、计量经济学、国际商务模拟、商务英语、金融衍生工具。
毕业生适应范围和主要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海关港务、外事机构等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贸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商务、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外贸领域的实际业务、理论研究、企业管理等工作。
我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翻译、语言与石油的相结合。培养的学生既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又能熟练掌握一门专业知识。英语专业始建于2000年。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1000所左右的高校开设了英语专业,根据英语专业网站的英语专业全国高校排名,中国石油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已位列于全国前100所高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翻译、教学、跨文化交流以及各种与语言文化相关的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我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得益于其知识面广,语言、文化基础知识扎实,经过在岗培训和锻炼,很多毕业生现已熟练从事各种类型的工作,并受到所在的单位的好评。
外语系的教师几乎全部来自于国内重点外语院校、211或985重点高校。英语专业教研室有半数以上的专业教师有在英、美长期留学或访学的经历。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历和科研水平。在他们精心的教育下,外语系英语专业自2004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已先后有20多名同学保送到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去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数学是研究量、空间模型、结构、变化的学科以及利用逻辑形式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以运用数学来阐明概念的科学性、现象的规律性为目的,从而推动数学的新发展。它是研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中数学问题及其理论的一个基础性专业,数学专业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对学生实行厚基础、宽口径分类培养的原则,在基础课阶段将受到分析类、代数类、几何类、随机数学等方面完整的良好的数学基本功训练,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专门化培养,对于有意从事理论研究或理论水平要求较高的学生让他们选学进一步的数学基础理论课程;对于有意从事与软件方面有关的学生,让他们选学一些计算机类课程;对于那些有意从事金融方面工作的学生,让他们选学一些保险精算类课程:此外,还可以我校工科专业为依托,进行其他门类的专业化训练(比如选修二学位)。这样,学生一门进,多门出,既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又有广泛的应用水平。
如果你对本专业还感兴趣的话,你可以考虑报考数学类研究生,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运筹与控制论,金融数学等方向,当然,如果不想报考数学类研究生,可以报考经济类、管理类或工程类研究生,因为具有好数学基础,转入其它行业中后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很多从数学转入到经济、管理和工程领域工作的人都成了那个领域的佼佼者。
应用化学,顾名思义,就是一门将化学这一基础学科在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进行应用的学科分支,其专业范围极广,几乎涵盖了整个化学领域,并与多门学科相互渗透,包括石油化学、环境化学、精细化学品、工业分析化学、化学工艺学、材料化学和生物化学等。
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是学校较早设立的传统优势专业之一,以能源和材料的加工利用为特色,形成了石油与天然气化学、功能材料化学、新型清洁能源化学、界面和胶体化学四个研究方向。以该学科为支撑,应用化学专业形成了鲜明的石油行业特色,培养既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又具有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石油工程领域化学专业知识的,能从事石油化工方面科研、生产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所谓机械,是指利用力学原理构成的具有确定运动系统的机器和机构的总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是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专业。在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钻采机械装备在石油地质勘探和油气田开发中不仅不可或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的石油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承袭北京石油学院1953年设立的“石油矿场机械”专业和1990年设立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其特色就是以石油矿场机械,即石油钻采装备为学习和研究对象。
经过50多年,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了国内高校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2007年被授予校级品牌专业;2008年及2009年分别获得国家级、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立项。在多年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本专业形成了“坚持机电结合,突出石油特色”的鲜明专业特色,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控制工程三个学科领域的宽广扎实的基础知识、很强的适应性和综合素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就业前景。本专业还结合机电领域专业人才的特点,在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和实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专业办学条件和水平的提高,取得了显著效果。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前身是“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始建于1953年,属当时学校第一批设立的本科专业,是一个以能源、化工等过程工业为背景,以装备为主体、以过程和控制为两翼的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过程工程涵盖了化学、化工、石油化工、食品、制药、冶金等众多行业,包括工艺过程(化工,石油化工,食品,制药等),机械设计及制造(机械制造,工程材料等),以及装备的控制。
经过58年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现已成为国内过程装备领域最有影响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已累计为国家培养了3000余名毕业生,他们大多成为单位业务和技术骨干,许多毕业生担任企业中高层领导,并涌现出了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专业依托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多相分离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在过程装备强化技术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不仅为学生毕业论文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高水平的平台,而且为本科生的继续深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本专业还与石化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的密切结合,并成为专业建设的一个特色。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学校公布的数据为准!
...上一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专业介绍
下一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