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遣罗隱阅读答案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欧阳修传》阅读答案
自遣罗隱阅读答案(一)

《欧阳修传》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3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修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苏轼叙其文曰:“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识者以为知言。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节)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更若役,复若赋

D.奖引后进,如恐不及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解析: A项中的两个“而”均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B项中前一个“则”为连词,引出假设情况下的结果;后一个“则”为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C项中前一个“若”为动词,“跟……一样”“如同……”;后一个“若”为代词,“你的”。D项中前一个“如”为副词,“好像”;后一个“如”为动词,“到、往”。

答案: A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至以荻画地学书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因取旧案反覆观之因拔刀斫前奏案

C.未为人知若属皆且为所虏

D.谓必显于世得复见将军于此

解析: A项中前一个“以”为介词,“用”;后一个“以”为介词,表原因,“因为”。B项中的两个“因”均为副词,“于是”。C项中的两个“为”均为介词,表被动,“被”。D项中的两个“于”均为介词,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等,“在”。

答案: A

南通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自遣罗隱阅读答案(二)

南通市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语 文

一(2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2分)

读书,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精神之旅。尺幅之中,畅游三山五岳;片刻之间,阅尽千年沧

桑。善于读书者,不仅可以领略大千世界的无限风光,而且能够用书籍为生命dǎoháng,成就人生的精彩piānzhāng。有书的日子,犹如臵身于五彩斑斓的世界,芳香怡人,心潮激荡;而无书的生活,则仿佛 ▲ , ▲ , ▲ 。 亲爱的同学,让我们相约与书同行,在类智慧的花朵,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吧!

1.

A处横线上。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1分)

3.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2分)

4.通城中学九(2)班拟举行“书香悠悠伴我行”读书周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自拟(或自选)一条读书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1分)

(2)参加“我读我思我成长”主题活动,从《西游记》四个主要人物中任选一个,说说在品读其形象时可以汲取怎样的精神养分,同时避免其个性方面的哪些不足。(2分)

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和尚

(3)星期一上午,班长李明前往市文化馆,邀请作家张老师于本周三下午第三课为大

家做“读书方法”专题讲座。假设你是李明同学,见到张老师后,你准备怎么说?

请写下来。(3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 三人行,。(《〈论语〉八则》)

(2) 老骥伏枥,(曹操《龟虽寿》)

(3)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 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沁园春〃雪》)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表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情怀的诗句

是:“ ▲ , ▲ 。”

(6) 处于人生困境时,我们可以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 ,

▲ ”勉励自己,坚定信念。

二(6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6~7题。(6分)

天净沙 春

[元]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注】①帘栊:带帘子的窗户。②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6.画线句展示了一幅

的美丽画面。(2分)

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红”

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

【自遣罗隱阅读答案】

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

读而心慕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

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

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

遇事不敢忽也。 ②①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

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 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机阱:陷井。③宽简:宽松简易。 ④便(pián):安逸,安适。 ③④

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

因取旧案反覆观之

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 读书辄成诵( ▲ ) .

(2) 晚更号六一居士( ▲ ) .

(3) 虽机阱在前( ▲ ) .

(4) 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 ) .

【自遣罗隱阅读答案】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 ▲ ▲

11.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 ▲ ▲

12.阅读选文第三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4分)

【链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 ▲ ▲

【自遣罗隱阅读答案】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6题。(20分)

中 国 结

①中国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内涵。【自遣罗隱阅读答案】

②中国结起源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可谓历史悠久。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梁武帝诗《有所思》亦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之句。可见在古老的华夏土地,“结”被先民们赋予了特定的表情达意功能,备受尊重。 ...............................

③中国结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编织类工艺品。它的最大特点是工艺精巧,每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线绳,靠一双巧手,用绾、结、穿、缠、编、抽等多种工艺技法循环有序地变化而来。其形式多为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以互相衔接的完美造型。同时,中国结的命名,也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吉祥美满的象征义,如“双寿”、“双喜”、“凤........................

麟呈祥”、“鲤跃龙门”、“福寿双全”、“万事如意”、“吉庆有余”等,将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结饰送给亲友,不但喜气洋溢,也是一种千情万意的祝福。

④在编织中国结时,最主要的材料是线绳。一般说来,用来结艺的线绳约为100厘米长,4~6毫米粗。线绳的种类很多,过去主要有丝、棉、麻,现代材料则增加了尼龙、混纺等,不仅色泽更加亮丽,耐用度也大大提高。究竟采用哪一种线绳,要根据所编织的结的用途而定。用来编结的线绳的纹路愈简单愈好,纹路复杂的,虽然单看绳线很美观,用来编结却不合适,不但纹式失色,绳线本身的美感也会被淹没。线的粗细,要视饰物的大小和质感而定。形大质粗的首选粗线,形小质细的宜选细线。线的硬度也要适中。若线太硬,会给编结者增加难度,结形也较生硬;若线太软,编出的结形轮廓不清晰,结形不挺括,不能体现线条的韵律美。

⑤一件结饰要讲究整体美,不仅要用线恰当,线纹平整,结形匀称,结与饰物的关系也要协调。选线要注意色彩,若与古玉一类的古雅物件配编中国结,应选

择含蓄的色调,诸如咖啡色或墨绿色;若为一些色彩单调、深沉的物件编

中国结,夹配少许金、银或亮红等色调醒目的细线,立刻就会使整体结饰

有栩栩如生之感。

⑥如今,中国结仍然随处可见,广为流行。中式服装上精致的盘扣,

让人不禁倾心于古老的东方神韵;新春佳节时,吉祥喜庆的“春”字结红

遍千家万户。中国结这一传统的手工编织艺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生发........................

出多种现代审美意蕴,带给人们无限的艺术情趣和生活美感。(选自《百.........................

科文萃》2012年第1期,有改动)

13. 阅读全文,依据文章思路,在下面的图框中填写合适的内容。(4分)

→【自遣罗隱阅读答案】

14. 第②段中引用《易•系辞》和梁武帝《有所思》中相关文献的目的是什么?(4分) ▲ ▲ ▲

15. 根据第③段文字,分条概括中国结的特点。(6分)

▲ ▲ ▲

16. 根据文中加点内容和中国结插图,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1)将插图中的“福”字换成其他文字或图案,请写出你的创意。(3分)

▲ ▲ ▲

(2)如果将这个中国结赠与他人,你觉得赠给谁最合适?说说你的赠送缘由。(3分) ▲ ▲ ▲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23分)

瞬息与永恒的舞蹈

张抗抗

①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年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除了枝条日甚一日的蓬勃,别无任何吐蕾开花的迹象。怜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丢弃,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找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臵了,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捎带着用剩

水敷衍它一下。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饥一餐饱一顿地,任其自生自灭。【自遣罗隱阅读答案】

②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再次走上阳台,去给冬青浇水,然后弯下腰为冬青掰下了一片黄叶。忽然有一团鹅黄色的绒球,从冬青根部的墙角边钻出来,闪入了我的视线。我几乎被那团鸡蛋大小的绒球吓了一大跳:那不是绒球,而是一枝花苞——昙花的花苞,千真万确。

③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六点左右。它就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天色一点点暗下来,那一枝鹅黄色的花苞渐渐变得明亮。晚七点多钟的时候,它忽然颤栗了一下,颤栗得那么强烈,以至于整盆花树都震动起来。就在那个瞬间,闭合的花苞无声地裂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喷吐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四散溅溢。原先紧紧裹挟着花瓣的丝丝淡黄色的针状须茎,如同刺猬的毛发一根根耸立起来,然后慢慢向后仰去。在昙花开启的整个过程中,它们就像一把白色小伞的一根根精巧刚劲的伞骨,用尽了千百个日夜积蓄的气力,牵引着、支撑着那把小伞渐渐地舒张开来。

④现在它终于完完全全绽开了。它像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从音乐奏响的那一刻起,便欣喜地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开始那一场舒缓而优雅的舞蹈。“她”知道这是自己多年来一直期盼的一次公开演出,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虽然是初次登台,但是“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完美。昙花于千年岁月中修炼的道行,已给“她”注入了一个优秀舞者的遗传基因,使得“她”婀娜轻柔的舞姿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绝美。

⑤这一场动人心弦的舞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她”悄然无声地一边舞着,一边用自己身体内多年吸储的精华,尽情演绎着生命的辉煌,挥洒着成功的芳香。

⑥盛开的昙花就那么静静地悬在枝头,像一帧被定格的胶片。

⑦但昙花的舞蹈并未就此结束。“她”忽然又颤动了一下,张开的手臂,渐渐向心口合抱。“她”用修长的指尖梳理着金发般的须毛,又将白色的裙衫一片片收拢,然后垂下“她”白皙的脖颈,向泥土缓缓地匍匐下去。

⑧“她”平静而庄严地做完这全套动作,大约用了三个小时——那是舞蹈的尾声中最后复位的表演。昙花的开放是舞蹈,闭合自然也是舞蹈。片片花瓣根根须毛,从张开到闭合,每一个动作都心无旁骛,一丝不苟。“她”用舒缓严谨的舞姿阐释着成功的奥秘和生命的真谛。

⑨我很久很久地凝望着它,满怀敬意地观赏着昙花从帷幕拉开、尽情绽放到舞台定格的全部过程。“昙花一现”那个带有贬义的古老词语,在这个偶然的夏夜里变成一种正在逝去的遥远回声,给予我新的启示。

⑩那个傍晚的阳台,那一场绝美的舞蹈中,我是唯一幸运的陪伴者。想起多年来对昙花的冷落和敷衍,愧赧之情油然而生。此后,我将用清水和阳光守候那绿色的舞台,等待它再度巡回。 (选自《世纪经典散文》,有删改)

17.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瞬息与永恒的舞蹈”中“瞬息”与“永恒”两个词的理解。(4分)

唐叔良溪居练习及答案
自遣罗隱阅读答案(三)

唐叔良溪居张羽阅读答案鉴赏

【明】张羽

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

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

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

注:灺(xiè):灯烛灰,此指香灰。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2)本诗虽无惊人之笔,但措词亦值得品味,颔联中“犹”“已”就屡见功力,请分析这两词语的妙处。(4分)

唐叔良溪居张羽阅读答案

(1)这首诗塑造了在奚居的闲散淡泊的世外隐士的形象〔2分〕。 首联通过唐叔良精致、幵阔的居所未反映其隐士的身份,颔联居中所望之景反映主人疏懒、淡泊的心境,颈联写唐氏行医济世、诗书自遣的隐居生活,尾联赞唐氏与世无争高洁的情操,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2分)(人物形象总括须答出关键词“闲散淡泊” “隐士” 2分,具体分析可以简略写些。2分。

⑵“犹”字可见前村、后村皆有夕照,唯溪居上有“片雨",表现了心态的平和、内心的闲适。〖2分)“己”字含有惊悟之意,见疏林间掩映秋水,乃悟秋日己到,树木凋零。〔2分)这些措词写来声色不露、从容不迫,不做有意强调,但亦可体现诗中人物闲散的个性。

唐叔良溪居张羽阅读答案鉴赏

注释:

①高斋ɡāo zhāi高雅的书斋。常用作对他人屋舍的敬称;

②思无穷;思绪无穷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③玲珑;指物体精巧细致:结构玲珑|小巧玲珑

④野望;眺望旷野

⑤片雨piàn yǔ阵雨;局部地区降落的雨。 唐 岑参 《晚发五渡》诗:“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 宋 梅尧臣 《会善寺》诗:“峯端生片雨,稍促画轮还。” 明 何景明 《雨后邀马君卿》诗:“青山过片雨,白日抱残虹。” ⑥隔村,村落挨着村落

⑦犹,仍然

⑧疏林,稀疏的林木。疏林惠风;稀松的树林,柔和的风

⑨药囊;装药的囊袋

⑩香灺xiāng xiè指香烛灯芯的余烬。 唐 李白《清平乐》词之二:“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灺。” 唐 李商隐 《闻歌》诗:“此声肠断非今日,香灺灯光奈尔何。

译文:

每到好友唐叔良高雅的书斋,我就思绪无穷。

书斋是如此的玲珑别致,旷野一览无余。

东边村落下了一场阵雨,仍然能看到西边村落那边的落日。

白日里背着药囊行医济世、手持诗书漫步,夜晚静坐于灯烛中看那灯火闪烁。 问这浮沉人世江湖,像唐兄你这样的无事之人又有几多?

自遣翻译赏析_作者罗隐
自遣罗隱阅读答案(四)

<自遣>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罗隐。古诗词全文如下: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译文]
有所得时即纵声高歌,有所失时也就无所谓了,纵有太多的愁、太多的恨也抛之脑外,照样悠闲自得。自遣翻译赏析_作者罗隐。今天有酒喝就喝醉了吧,明天有忧愁的事情也是明天的事情。
[鉴赏]
罗隐仕途坎坷,十举进士而不第,于是作<自遣>。这首诗表现了他在政治失意后的颓唐情绪,其中未必不含一点愤世嫉俗之意。这首诗历来为人传诵,除反映了旧时代知识分子一种典型的人生观外,尤其不容忽视的,是诗在艺术表现上颇有独到之处。
这首先表现在诗歌形象性的追求上。乍看来此诗无一景语而全属率直的抒情。但诗中所有情语都不是抽象的抒情,而能够给人一个具体完整的印象。自遣翻译赏析_作者罗隐。如首句说不必患得患失,倘若直说便抽象化、概念化。而写成“得即高歌失即休”那种半是自白、半是劝世的口吻,此诗艺术表现上更其成功之处,则在于重叠中求变化,从而形成绝妙的咏叹调。一是情感上的重叠变化。首句先括尽题意,说得时诚可高兴失时亦不必悲伤;次句则是首句的补充,从反面说同一意思:倘不这样,“多愁多恨”,是有害无益的;三、四句则又回到正面立意上来,分别推进了首句的意思:“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得即高歌”的反复与推进,“明日愁来明日愁”则是“失即休”的进一步阐发。总之,从头至尾,诗情有一个回旋和升腾。二是音响即字词上的重叠变化。首句前四字与后三字意义相对,而二、六字(“即”)重叠;次句是紧缩式,意思是多愁悠悠,多恨亦悠悠,形成同意反复。三、四句句式相同。
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独到,宜乎千年以来一些穷愁潦倒的人沉饮“自遣”时,于古人偌多解愁诗句中,惟独最容易记起“今朝有酒今朝醉”来。

从军行阅读答案_从军行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
自遣罗隱阅读答案(五)

<从军行>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言]
<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名,内容多数写军队的战斗生活。唐代以来,王昌龄等都有以此为名的诗篇流传,表达一种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第一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阅读答案_从军行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鉴赏]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 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从军行阅读答案_从军行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 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 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 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
第二首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译文]
烽火城西面的楼高有百尺,黄昏时我独自坐在那里,沐浴着青海湖来的秋风。羌笛吹奏<关山月>的乐曲被秋风从远处带来,无论如何也消除不了我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作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400236.html

    上一篇:自遣,罗隐

    下一篇:观月记四美指什么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