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300万字的资治通鉴浓缩的十句话
资治通鉴(一)

头条理由:《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耗时近20年主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史书。从周威烈王写到五代后周世宗,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论其地位,可用清人王鸣盛的一句话来概括:“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据说这书被毛泽东读了17遍。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历史地位有多么崇高。 这么长的一部书,你没有那么多时间读全文的话,可以看看这10句浓缩了整部巨著的精华,本帖值得收藏,特别是为孩子们收藏。

1、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

【译文】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保护;不讲信誉无法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便无法维持国家。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人民,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只有蠢人才反其道而行之…

2、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

【译文】法律是天下共同遵守的准绳,只有善于运用法律的人,不分关系亲疏,严格执法,无所回避,这样才能使所有的人都不敢依仗权势而触犯法律。

3、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亡战必危。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夫务战胜,穷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

【译文】“国家虽大,喜好战争必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掉战争必定危险。”愤怒是悖逆之德,兵器是不祥之物,争斗是细枝末节。那些致力于战伐争胜、穷兵黩武的人,到头来没有不悔恨的。

4、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资治通鉴】

【译文】君子处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带领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洁身自好,独行正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能算得上是大丈夫。

5、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译文】即使做一件坏事,杀一个无辜人便可得到天下,仁爱的人也不会去干。

6、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之怨也,吾既无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

【译文】贤能的人,如果财产太多,就会磨损他们的志气,愚蠢的人,如果财产太多,就会增加他们的过错。况且富有的人,往往会成为众人怨恨的目标,我既然没有教化子孙的才能,也不愿增加他们的过错而落下怨恨。

7、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

【译文】知道自己的过错并不难,改正过错才是难的;说好话并不难,做好事才是难的。

8、任人当才,为政大体,与之共理,无出此途。而之用才,非无知人之鉴,其所以失溺,在缘情之举。

【译文】重用有真才实学的人,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与有识之士齐心协力地处理政事,也并不例外。但以往在任用贤才的时候,掌权的并非不具备知人善任的见地,之所以存在很多弊病,是由于过多地考虑情面的缘故。【资治通鉴】

9、无纾目前之虞,或兴意外之变。人者,邦之本也。财者,人之心也。其心伤则其本伤,其本伤则枝干颠瘁矣。

【译文】如果不解除眼前的忧患,也许还会引起意外的变故。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财力是百姓的核心。核心受到伤害,根本也就会受到伤害;根本受到伤害,枝干也就会坠毁了。

10、正女不从二夫,忠臣不事二君。为女不正,虽复华色之美,织纴之巧,不足贤矣;为臣不忠,虽复材智之多,治行之优,不足贵矣。何则?大节已亏故也。

【译文】正派的女人不会跟从两个丈夫,忠诚的臣子不会事奉两位君主。做女人不正派即使再有如花似玉的美貌,纺纱织锦的巧手,也称不上贤惠了;做臣子不忠诚,即使再才气过人,足智多谋,政绩卓著,也不值得看重了。什么缘故呢?因为大节已经亏缺了。

【注】司马光论述一臣不事二主的见解。一女不嫁二夫,一臣不事二主,皆封建伦理道德!

如何阅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二)

如何阅读《资治通鉴》?

在谈「如何读《资治通鉴》」之前,我们似乎还要问一个更基本的问题,就是一般人,不是专攻历史的历史系学生,需要读《资治通鉴》吗?我只能简单地说,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读《资治通鉴》,但对于知识分子,也就是所谓的「读书人」,《资治通鉴》还是有一读的价值,因为读了它,可以知道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提升见识、扩大心胸,可对人世的事物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我们都知道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用了十九年的时间,得到了杰出的历史家刘邠、刘恕、范祖禹的协助,并且在政府全力支持之下完成的。在这部大书完成之前,人们的历史之事大都是不完整的,因为十七史不是大多数读书人的家庭所有的,当时人最熟悉的历史大概都是来自两汉书和两唐书。《资治通鉴》的编写目的,尽管是给皇帝或大臣作为治理天下得借鉴与参考,但是,它无疑也提供了读书人从战国时代到五代结束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完整的认识。对于宋人来说,这是历史知识的最主要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知识的全部,因为战国以前的时代记载于春秋和尚书,呈现出来的是三代先王之治的理想世界,这和充满权力角逐,尔虞我诈的现实世界大相径庭。就是对我们来说,《通鉴》中包含了中国历史中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三个非常重要的段落,可以说是我们今天历史知识中的骨干部分。一个对于汉朝或唐朝历史所知甚少的人,总不能自称是够格的知识分子吧。当然,你可以说,不错,今天任何一个中国的读书人,都应该知道汉朝和唐朝的历史,但那不一定要念《资治通鉴》啊!我们可以念现代历史学家写的汉代史或唐代史,甚至我们在中学的历史以及大学的中国通史课都已经读过了,都知道得不少了,可是不要念这部古文写的、难念的《通鉴》了。我们的回答是,中国历史课本里的汉代与唐代,不是内容太少而且又很刻板,就是背得很熟也不能说是对这两个时代有什么了解,大学里的通史老师也许介绍过一些现代历史学者写的,有关汉、唐的文章,那固然是可以对于这两个时代有点了解,不过你还是可以读点《资治通鉴》,因为读《通鉴》的了解和读现代学者的文章的了解很不相同,这是两种不同的阅读经验。

读现代学者写的文章,主要是接受,接受学者的论旨和分析,其间也可以欣赏十分细密严谨的考证和推论过程,但读者可以想象的空间就十分有限了。读《通鉴》,或者说读传统的历史著作就很不一样,书中只是一些叙述,叙述事情的经过,人物的表现以及各种的意见,撰者有时也会发表一点议论,但总是很小的一部分,读这种叙述的文字,要靠读者自己去归纳出一些看法,读者不能只是接受,同时还得下点功夫,驰情地去想象一番。梁任公就很强调这种读中国古书的好处。他是这样说的:

中国书没有整理过,十分难读,这是人人公认的。但会做学问的人,觉得趣味就在这一点,吃现成饭,是最没有意思的事,是最没有出息的人才喜欢的。一种问题,被别人做完了,四平八正地编成教科书样子给我读,读去自然是毫不费力,但从这不费力上头结果,便令我的心思不细致、不刻入。喜欢读这类书的人,久而久之,会把自己创作的才能汩没哩。在纽约芝加哥笔直的马路、崭新的洋房里舒舒服服混一世,这个人一定是过的毫无意味的平庸生活。若要过有意味的生活,须是哥伦布初到美洲时。

中国学问界,是千年未开的矿穴,矿苗异常丰富,但非我们亲自绞脑筋绞汗水,却开不出来。翻过来看,只要你绞一分脑筋一分汗水,当然还你一分成绩,所以有趣。(〈治国学杂志〉,《饮冰室专集》(五),台湾中华书局)

读《通鉴》就可以得到梁任公说的好处与趣味。

《资治通鉴》是一部两百九十四卷的煌煌巨著,放在书架上也是长长的一排。我们应该怎么读才能得到梁任公所说的好处与趣味呢?以我个人的阅读经验,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各位参考。

第一是虚心。我觉得每一个读书人再面对历经千百年时间严峻考验而存留下来的古典经籍的时候,总应该抱持一颗虔诚敬仰的心,承认自己是刚刚起步的小学生,愿意努力地学习,以追求自己的长进。我们不只是面对两司马的《史记》、《通鉴》是如此,面对庄子、杜甫,甚至面对柏拉图、莎士比亚也应该如此。目前,有些人以为现在是有史以来政治最进步,经济最繁荣的时代,一提到古代的著作就摆出一副不屑的样子,左一句专制,右一句父权,好像一文不值似的。我觉得这种态度很不好,如果它只是显露个人的浅薄那还是小事;流传开来,被社会的青年学生普遍接受就是大事了,因为这种态度必然会阻绝了文化的承续,造成了一些断裂,致使今天的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法进一步的开展,遑论发扬光大了。【资治通鉴】

但是,我说的虚心不只是一种尊敬的态度,并且还是一种方法,一种读书的方法。读书首须虚心,是朱子一再强调的。钱宾四先生有一篇文章〈朱子读书法〉(《学篇》,三民书局)对朱子谈到的读书方法作了很精辟的阐释,我就根据这篇文章的论点作些说明。第一条选在文章中的朱子的话是:

或曰:读书须是有精力,至之日,亦须是聪明。

曰:虽是聪明,亦须是静,方运得精神。盖静则心虚,道理方看得出。 钱先生的按语是:

读书须精力,又须聪明,此义尽人皆知。朱子特别提出一个读书的精神条件来,即是如何善为运用我之聪明与精力之条件。此一精神条件便是静,静则心虚,便吃紧的是在心虚上。

再引一条钱先生选入文章中的朱子的话:

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要先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

很明显地,朱子所说的「虚心」或「心虚」,就是「自己为要先立意见,只管看。」的意思。也就是钱先生所说:「朱子教人读书,说来说去,只是戒人不要把自己意见当作书中意见而已。一语道破,实已再无其它深义也。」

读《通鉴》首要的事是知道这部史书的内容,他记载了哪些事,是用什么方式记载的,与这部书密切相关,阅读的时候必须兼顾的文字有哪些等等。至于方法,不妨就遵从朱子的吩咐,打开书本,心中一无杂念,一字一字,一行一行,一页一页,一卷一卷地念下去。既不印证自己对历史的看法,也不要求在书中得到什么足以经世济民或升官发财的大道理。我们只要相信这一部不为时间淘汰的经典著作一定含有前人丰富的智慧,必定可以启发我们的聪明,增长我们的识见,那我们就安排好时间,打开书本,很悠闲地一页一页地念下去,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觉得,只要感到想多念一点历史,感到《资治通鉴》或许能满足自己对历史的向往,想要开始读这部大书,而且又能够排出时间;那么,打开书本,悠哉游哉地读下去就好了。不必做什么准备工作,不必去图书馆找一些关于《通鉴》的书或文章来念。坊间有一些介绍《通鉴》以及有关读法的书,看看没什么不好,不看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不是历史系的学生,不必对这部史学名著有多么完整的了解。如果是历史系的学生,在读《通鉴》之前,我总会建议他们去念张须的《通鉴学》(开明书店),但对于只是为了从阅读古典著作以提升文化修养的读者来说,张须的这本书也是可以不读的。

第二是耐心。《通鉴》是一部大书,要读它,一定要有周全的计划,更要有切实执行计划的决心与毅力,这就是我所说的「耐心」。计划拟定的时候,不要贪多贪快,不要想每天读一卷。十个月读完。计划定的太紧,执行过于吃力,自然无法持久。相对来说,计划定的不妨宽松一些,但却要严格执行,只能超前,不可落后,由于定的比较松,也就不难做到,这也是朱子所说:「宽着线,紧着课程」的意思。我们甚至可以定「每天有空的时候读一小时《通鉴》」这样的计划,只要有空,抽出一小时,很轻松地、很悠闲地进入《通鉴》的世界,去看看古人的作为,听听他们的议论。我觉得轻松、悠闲的心情是作为一个快乐读书人所不可少的。不要把读《通鉴》或读其它任何古典名著都当作严肃的工作,因为这种心情会替自己带来沉重的压力和负担,不久就会感到疲累不堪,就会设法找个借口快快摆脱。不然,一直在某种程度的压力下阅读大部头的书,也不会有什么乐趣可言。

轻松,悠闲是指读书的心情,也就是把读书当作出门旅游,欣赏风景一样让人高兴的事。但是,一旦把书本打开,一行一行的字映入眼帘,我们的精神就应该高度集中,把这一行行文字的意思弄个明白。我们要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在书

本上,把每个字、每句话都读懂,至少认为自己懂得,而不是含含糊糊、马马虎虎就算读过,这也是朱子讲的,「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选」的意思。我想这也是一种做事的态度,接下事情的时候,心情不必紧张,一旦进入状况开始处理,就必须全力以赴,半点也松懈不得。在读书时就掌握这种方法,养成这种习惯,也许会影响到做事的态度,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尽善尽美。

读《通鉴》尤其要有耐心。《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编年体比起纪传体的本纪、列传部分,阅读时候的趣味减少了很多。因为本纪、列传自成单元,一般来说字数也不会很多,况且对于人物的出身、相貌、特性等的描述最能引起读者兴味的地方,在编年体中往往删去不载。编年体的史事大都按时序排列,某一时期好几件事情同时进行,这件事写了几行,又跳到另外的事,形成头绪纷杂的现象,自然带给读者阅读时的某种困扰。但是,依时间次序撰写的编年体的好处,不是其它如纪传体或纪事本末体所能取代。一方面编年体交代了历史发展的整体趋势,另一方面它也呈现出一个时代的各个事件、各种力量之间的交互关系。我觉得这些都是读历史的时候应该注意到的,也只有在编年体史书中才能看到最好的素材的。所以,尽管趣味性不是很高,段落又很不分明,只要你觉得很想知道《资治通鉴》为什么是一部经典名著,你就必须要有耐心, 一句句、一行行地念下去。

一位读书人,他有耐心阅读依照年月次序编写的史书,但他一定能看得懂写成于九百多年前的《资治通鉴》吗?如果看不懂的话,耐心自然就会消失。我觉得,只要高中毕业,对于高中国文课本中选载的古文都能读懂,就可以读得懂《通鉴》,我不是说司马光的文字比较浅白,而是司马光在编撰过程中确实把一些较为艰难繁冗的词句改写得简要明白,只要有耐心,大概都可以看得懂。况且《通鉴》还有一部很好的注释,与《通鉴》已紧密地结成一体,是阅读《通鉴》时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就是胡三省的《通鉴注》。胡三省说,他注《通鉴》宁失之于详,不失之于简。于是,《胡注》的份量颇为可观,固然提供了我们理解上的很大帮助,同时也考验了读者是否有足够的耐心。胡三省的注,一部分是援引前人的史书注是,例如在东汉以前他大量采用《史记》三家注,《汉书》严师古注和《后汉书》李贤注;在隋唐部分,司马光的《通鉴考异》占了注释中的主要篇幅。但是,胡三省对于前人的业绩并不尽然满意,往往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另外一部分则是他自己的注释,从三国到随初以及五代十国部分,胡三省提出许多自己的说法与论断,非但有助于对《通鉴》文字的理解,就是对于历史发展的认识也可以得到很多的启发。

胡三省的《通鉴注》,从内容的性质上看,可以粗略分成几类。一、追溯来源,对于《通鉴》记载的史事,记述其在三家分晋以前的渊源,特别在《通鉴》前面部份为多,越至后面越少;二、解释词义,对于《通鉴》中较为生僻的字,

交代其读者,简述其含义,较为特殊的词亦加以说明,大量的地理严格与官制演变亦可归于此类;三、简述文义,对于《通鉴》中一些意思略为隐晦,却有一定重要性的文句,解释其意义,说明其要点。四、简述名物礼俗,对于《通鉴》中所提及的各种名物,从动、植、矿物到车马舆服、祭礼风俗等都尽可能地详予记述。另外,胡三省在注释时的所思所感也都写了下来,着墨不多,意味深长,最能体现他的史学思想。

既然读《通鉴》不可不读《胡注》,读《胡注》首需耐心。但我并不认为《胡注》是非读不可,不一定要一字一句,仔细阅读。因为在《胡注》之中,一条注释往往长达七、八百字,甚至一千多字,而其内容则多为地理、官制、名物、礼俗方面。阅读之时,就可以有所斟酌。例如,卷一百二十九,注释南朝刘宋境内有州二十二,郡二百七十四,就是详列州、郡的名字。阅读至此,大概看一眼也就可以,实在没有详读的必要。但再卷一百三十一,有一条谈九江的注,征引「九江」一地在历代书籍上的记载,说明其位置的变迁,若有耐心仔细读读,非但对沿革地理有所了解,对于胡三省再历史地理方面的造诣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大段《胡注》,我觉得可以选择阅读。如果对于天文有兴趣,卷五十一有关浑天的一条注可以一读;如果对传统医学有兴趣,卷三十八的一条长长的胡注,也可以读得趣味盎然。相对来说,读天文方面的《胡注》见到许多完全不懂的名词,读来读去还是不知所云,那就可以浏览一过,接读《通鉴》正文。传统医学以及各种制度、名物、礼俗的胡注长文,都可以用这样态度来读。选择阅读并不是偷懒,而是一方面要保持阅读时的整体感,不要因为一条与主题无关的长文破坏了好不容易勾勒出来的历史图像,阻碍了对时代气氛的理解与体会。而《胡注》之中相当枯燥的内容,往往会降低读《通鉴》的兴趣,对一般读者而言,也是可以略过不读的。

【资治通鉴】

第三是细心。我们心中一无成见,又很有耐心,只是做好了读《通鉴》的准备功夫。真正要读出《通鉴》的滋味与乐趣,得读到《通鉴》的好处,还得要加上「细心」,就是很用心地去想、去思考、去体会、去感受书中的史事、人物、情景、精神等等,而不只是知道书上写些什么而已。我在这里所说的「细心」,应该就是朱子论读书时谈到的「心情」,朱子说:「心精便会熟」,钱先生解释到:「心精了,书自熟。所谓看来看去,自然晓得也。」前面提到梁任公说读中国书要绞脑筋、绞汗水,我想如果说绞汗水指的是耐心的话,绞脑筋就是「细心」或「心精」的意思了。我们在前面说读编年体史书可以清楚了解到历史发展的整体趋势以及一个时代中各种事情的互相关连,可是这也得用一番心思,才能有所了解。我们说,每天读《通鉴》的时刻心情要闲适愉快,一打开书本,却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主要就是指用心去分析事情的道理,去感受时代的气氛,去体会人物的精神。当然,我们必须先读懂文字的意思,这需要耐心;读懂了之后,细

《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三)

史家经典的永恒光辉

———读《资治通鉴》有感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不错,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十分正确的选择,历史不会欺骗,无数的王朝兴衰、社会变革,都会发人深省,令后人获益良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历史的车轮滚滚,亿万生灵在历史的足迹之下都显得微如蝼蚁,渺小异常。司马光用自己的生花妙笔,为后人留下了一部永恒的著作,永享后人的敬仰与万世的荣光!

司马光从幼年时期就好史学,为官后,将战国和秦代的史事编写成八卷,进给宋英宗,很受英宗赞赏,命他继续编撰。为此特设一个史局,由他自己选用助手,他选定了刘恕、范祖禹和刘攽作主要助手。当时北宋的局势比较稳定,政府收藏的书籍很多,他们可以任意参考。作书的方法是先尽量搜集资料,将有关之事汇合在一起,称为“丛目”。在详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略作整理,写成“长编”,再进一步删成为“广本”。这些工作,是司马光和助手们共同作的。助手之间也有分工,大致刘攽任两汉阶段,刘恕任三国到隋,范祖禹任唐及五代。助手们协助作的长编和广本,分量还相当大,最后由司马光一手笔削成书,如《唐纪》代宗以前部分,长编稿达二百多卷,最后删定为四十一卷。可见为编写这一部书,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都付出了很大的劳动。全书共三百五十四卷,包括三个部分,即正文二百九十四卷,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后来胡三省为《通鉴》作注,将考异散入注文中,目录实际是个提纲,远比正文简略,所以一般读《通鉴》者,只取正文部分,于是全书也就减缩为二百九十四卷。 北宋时期的政治局势虽然比较稳定,由于阶级社会中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被统治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对于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时常起而反抗。早在太宗时期,就有蜀中主小波、李顺领导的起义。到仁宗时期,小规模的起义活动更多。在统治集团内部,党派之争常常炽热到表面化,当时称为“朋党”,这种分歧,有时是因政见不同而发生争论,而多数是为了争权夺位。在对外方面,更有和少数民族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如北方的契丹,西北的西夏,西方的羌人和南方的广源等,在这些斗争中,宋朝常常是得不偿失。以上这些问题,即社会上动荡不安,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和边疆地区的安全问题,都迫使统治者要从各朝

【资治通鉴】

的历史中总结经验,寻求解决的办法。所以司马光编这部书时,不仅重视政治和军事活动,凡与加强统治有关的制度、理论、用人、行政、礼乐、历数、习俗风气以及少数民族的历史等等,不论是正面的或反面的经验,都收入这部书中,也就是以加强文官统治为归宿。本来司马光为这部书拟定的名称是“历代君臣事迹”,表明他是着重在“君”和“臣”的有关活动。后来宋神宗对于这部书很感兴趣,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且写了序文,于是改称为“资治通鉴”。在书名中特别标出一个“治”字,其目的也就十分明显了。

《资治通鉴》所取的形式称为编年体,按照年、时、月、日的顺序记载史事,即以时间为中心,叙述有关史实的发生和发展,可以追述往事,也可以附叙来事,文中有言有行,有分析有评论,而不是像流水帐目那样机械地排年记事。这个体裁创始于《左氏春秋》(即《左传》),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种史书体裁。西汉以后,由于司马迁编写了《史记》,纪传体成为古代史书的主要体裁,编年体反落到无足轻重的地位。自从司马光编成了《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才重新为世人重视,其后多用这个体裁编著史书,并由此发展出来纲目体和纪事本末体。《资治通鉴》的成书,不仅复兴了编年体,并导致了几种新的史书体裁的产生,这在史书编纂学上是有重大意义的。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这一历史著作中的王朝更迭以及气势的盛衰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司马光用一生的时光和心血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的一千三百多年之间的历史事件,这部四百多万字的鸿篇巨制真可谓是十九年磨一剑,书中记录历代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生动形象地告诉大家:清廉、中正、刚直、温厚、诚信、执著等等古人拥有的品质,在今天仍是万分可贵的精神,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高贵品质,书中有多少精彩绝伦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与深深地思考,发人深省,令人拍案。

梦回千年,烽火硝烟的战国时代是一个崇尚诡术的时代,百家争鸣,能人辈出。然而成本最低、效果最好、杀伤力最大的还是古往今来被人们一次次成功演绎的反间计。反间计有很多种表现形式,然而无一例外的都是针对着人性最最脆弱的部分——多疑。何人不疑?更何况为君者?寡人、孤家,就是在说无有心腹相交之人啊。这里我不禁想起,中了敌人的反间计而最终失败的、也最为令人惋惜的便当属魏。魏据中原之地,富庶傲视天下群雄,如果能留住吴起、孙膑这两

位后世公认的战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何愁霸业不成?损失最为惨重的则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掠中山,治胡地,使赵成为战国末期唯一有实力与雄踞雍州的大秦抗衡的国家,然长平一役,赵为范雎所反间,更廉颇而代之以赵括,赵括者,纸上谈兵、空有理论而无经验者也,以致四十万大军为秦将白起坑杀„„反观历史,有太多太多的历史故事被与反间联系在一起,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会继续挑战人性最为脆弱的部分,因为信息永远不会完备,也不可能完备,人性永远多疑„„

还有已责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便是商鞅变法。其变法手段之残酷前无古人,以致积怨太深,商鞅在渭水边处决囚犯,鲜血染红了整个渭水。更重要的是,他没能得到太子和贵族的支持,秦孝公一死,商鞅立刻被车裂而死,诛灭满门。“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尽管商鞅被人们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家之一,但他并没能认清这一现实。而今,中国推行各种改革,也必然参考这一现实,以人为本,徐图缓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这里说说齐威王,书中这里有一段记载着实值得仔细玩味,令我似有所悟! 文章大意是这样的,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以后,我就天天听到人家讲你的坏话。可是我派人去即墨视察,却看见那里是"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情况良好。为什么会这样?是你没有贿赂我的左右,求他们给你讲好话。于是,齐威王奖励了即墨大夫。

齐威王又召见阿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做了阿的地方官,我就天天听到夸奖你的好话。我派人去视察,看见的却是"田野不辟,人民贫馁"。赵国攻打鄄,你不救;卫国占据薛陵,你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是你用重金贿赂我的左右,求得他们的赞誉。当日就将阿大夫和左右讲假话的人都用"烹"刑处死了。"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即墨和阿都在山东。齐威王作为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君主,其治国有自己的方针。从这一故事中,似乎可以看出以下几点,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一、提倡讲真话,反对讲假话,严惩弄虚作假、贪赃枉法之辈。阿大夫原本无能,却重金贿赂齐威王手下的人,"钱权交易",买来 "保护伞",天天在齐威王面前说他的好话,妄图钓名沽誉,捞取更大的官位更多的钱财。对于这种人,齐威王毫不客气,弄清情况后就"烹"了。连那收取贿赂替人涂脂抹粉的家伙也给"烹"了。

——当今社会,各种弄虚作假的现象又岂是鲜见?但是却为什么甚嚣沉上,屡禁屡行呢?我想还是各级领导把关机构缺少齐威王这样的人吧!上行下效,唯有在源头上根除弊病,才能有良好的官场风气!此外,我觉得现在对讲真话的人一是保护乏力,二是激励无策,对弄虚作假者惩处失法,难以服众。长此以往,讲真话的不愿讲真话,讲假话的得寸进尺,这同样是领导者所应该注意的。

二、注重政绩,注重调查,不让老实人吃亏。即墨大夫干得很好,却天天有人在齐威王面前讲他的坏话。反之,阿大夫无能,却有人给他吹嘘。齐威王不轻信,而是派人去即墨、阿作实际的调查。并且以调查的结果为准,决定奖惩。即墨大夫是老实人,只知努力做好即墨的事情,不知还须做好齐威王手下人的工作,没有送金银财宝给这帮能够决定下边人命运的官员们,惹恼了这帮贪赃枉法之徒,所以便遭到他们的颠倒是非的毁谤。若是齐威王不加调查,轻信他们的胡说,即墨大夫这样的老实人便要倒霉了。——这同时也反映出几个问题,首先,联系当前我们的政绩观,确实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一些统计数据(GDP等),而且这些东西也极容易为某些当权者创造欺上的机会,而应该切切实实以群众的利益状况为标准,能为群众谋求、创造利益的就应该鼓励,要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声音,老百姓才是那挑江山的秤砣。其次,在管理中,各个行政级别都需要一定的监督机构履行监察工作并且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干扰,这对于组织的有效开展工作甚为重要!最后,作为政治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在必要的时候,还是应该有一些非正常手段的,试想一下,倘若领导者忽视了对实际的调查了解,难道真正做实事的基层干部就这样被埋没了吗?有能力的人,应该掌握权力,而掌握权力又必须有领导者看得见的"政绩",必须让领导者知道你的存在,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只是为了更好的做事所采取的必要措施而已!手段不重要,关键是看你的目的!(我还没有看过《君主论》,但据我了解好像也是说真正的领导者可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我认为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合理可取的)

三、强调地方官员要突出抓好兴农、富民、守土几件大事。在战国后期,在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过程中,这几件事确属各诸侯国图强称霸的当务之急。——三农问题,作为当前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问题,其合理妥善解决任重而道远。我认为,三农问题要有各级政府的高度切实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开拓思维,广开渠道!我们知道,农业出成绩难,这也许就是很多决策者不愿在农

业上多下功夫的原因吧!所以我们一定要强化农业基础性地位的意识,建立切实有效的敦促激励机制,同时也应该切实引入政绩评定!办法总是有的,关键是缺乏推力和动力,没有推力和动力,领导者很难充分调动自己的!

再来说说唐太宗,唐太宗是个明智而且极具远见的皇帝,他就主张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而不是瞻前顾后,更要适可而止、先知先觉,人不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稼穑之艰辛,就不知珍视粮食,就会忘记劳动人民的血汗,久而久之,则饭亦难饱也;只知骑马、加鞭快进而不知食马,必不能久乘之,欲速则不达呀„„

“君如舟,民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掌权者不知爱护百姓,领导人不知关心下属,则危在旦夕矣。这也就更加清晰明了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知足,要三思而行!

小至一人一家,大至一邦一国,《资治通鉴》都给我们提供了事事比较、学习与思考的典型。好书是值得一读的,一部《资治通鉴》,既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从书中学到很多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真谛吧„„

资治通鉴读后感2000字
资治通鉴(四)

最近读了司马光先生写的<资治通鉴>一书,同时也读了柏杨先生的?曰?,深深被这两位跨越时空的人物所做的事情所感动。司马光先生在现代史学评论中是个偏反面的人物,因为他阻挠革新。这个中学里就教过的,大家对待他的看法类似于对待曾国藩。但是,在我读了<资治通鉴>过程中所感到的是司马光先生的殷切诚恳的态度(对待皇帝),相对公平的态度(对待历史),以及痛定思痛的态度(对待历史的错误)。资治通鉴读后感2000字。我不是那么肯定司马光在某些事情中的看法,因为从现代人的眼中看古人有点迂腐和局限,有些甚至是不可理解,但是换个角度从800年前的古代人的角度出发,司马光的行为不仅仅是很正派,而且是很有君子风范的(在处理历史痕迹)上,因为中国人在孔子的教化下提倡立言(当然在孔子之前就有很多人立言著书以求闻达于诸侯),所以历史材料参差不齐,我在里面了解到:毛泽东把这本<资治通鉴>整整读了十七遍,而我还只看了四遍。十七遍,一本书三百三十八页,总共看了五千七百四十六页。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仅仅一本书就看了五千七百四十六页,令人敬佩呀!年老的唐玄宗,老眼昏花,不明事理,让杨贵妃出家修行。后来又娶进杨太真(即杨贵妃,太真是老道士给她的道号),但我觉得杨太真似乎也不怎么好。杨太真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命他们三天三夜摘荔枝,比现在火车慢不了多少,一路上却死了很多人。唐玄宗为了杨太真的一笑,竟然牺牲了数十人到上百人的性命,可见唐玄宗的昏庸。汉哀帝偏宠侍从董贤,所以有着?断袖之癖?的典故。有一次,汉哀帝与董贤同塌睡觉,董贤翻身,不小心压住了汉哀帝的袖子,汉哀帝不忍惊醒董贤,就把自己的袖子割断了。后来,汉哀帝命董贤为大司马,结果弄死了许多人才,最后,太后把董贤赶出了宫,另择王莽。可见汉哀帝的同性恋性格,使他抛弃了国家,抛弃了许多人才。多么可惜呀!同时也反应出了汉哀帝的昏庸,只要有人在精神或事情作为上有一点点反对董贤,汉哀帝就暗杀或把他斩之,可悲呀!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无人能比,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司马光的坚持不懈。但是由于有些人的讽刺,致使司马光想马上完书,导致唐朝与五代十国的时候写得比较多。但司马光的功劳永远是伟大的!

那是一片广漠的土地,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星辰。我漫无目的地行走在古老的中国,遍野都是狼烟,我眼前尽是模糊,推不开,也挥不断。只听得远远近近,人的悲号和兵刃撞击缠绕在一起,偶尔还夹杂着野兽的嚎叫,迷蒙的烟雾中,显现出几个巨大的名字:尧、纣、汉高祖、唐太宗??烟雾渐渐散去,这些名字不见了,代之以遍地征人的鲜血,倾倒的旗帜,焚烧着的画作、诗稿,以及倒塌的宫殿与茅草房??一束束竹简从天而降,一片一片,跌落在数千年积聚的尘埃里,每一片都有同样的红光在闪烁,那是鲜血写就的两个字??历史。是的,历史。硝烟、鲜血和民众的苦难,这是历史在我脑中留下的最深刻的烙印,如果说,在捧起那些厚厚的史书之前,我对于历史的了解,还毫无例外地局限于历史课本上的四大发明、三皇五帝,文学艺术这些引人自豪而堂皇的东西的话,那么解读真正的历史,无疑是对一个有良知的人一种残酷的精神上的折磨。厚厚的史书那蝇头小字里,几乎每一页都有战争、都有阴谋、都有杀戮,都有着民众苦难的呼喊与挣扎。文学、艺术,一切真善美的东西,要么为乱世所毁灭,要么在暂时的平静里苟延残喘。后世的人看到了它们得以保留下来的那一部分,欢呼、雀跃,为文明谱写赞歌,很少有人翻开沉重的故纸堆,去看一眼历史的真实。因为,真实往往意味着残酷,而我们总乐于接受快乐和幸福,然而,历史从不因我们的好恶而改变一丝一毫。当我们豪迈地吟咏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时候,处在外夷杀掠下的百姓正在那个时代奔逃,陈尸荒野;当杜甫含泪写下<卖炭翁>的时候,他胸中对于苦难的同情远远高于我们今天对于诗的艺术本身的注意力,骆宾王一代才子,却因为文人的不谙世事而卷入封建朝廷的权力之争,最后落个身死名裂的下场。就连我们从小熟悉的那个让梨的孔融,也因为得罪权贵,同全家人一起被无幸杀害??对于历史,我们有什么可以值得炫炔的呢?秦始皇穷兵牍武,希望能够统一中原,甚至发动几十万人去,修那座万里长城。在这座今天让我们倍感自豪和荣誉的建筑物里,埋藏的是千千万万秦朝百姓的血与尸骨,萦绕的是孟姜女们家破人亡的哭号,即便时间将这一切都冲淡了,遮掩了,几千年后你站在长城上时,看到的仅仅是雄伟壮观,胸怀的仅仅是自豪吗?五千年的文明史啊!这五千年的文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文明?呢?

历史,字字行行都是残酷。残酷的统治,残酷的文化,残酷的道德。一个犯了大罪,不仅他的家人、他的邻舍、他的朋友要与他同罪,就连妻子、祖母、母亲的宗族以及许多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都要受到诛连。一案既发,成百上千的人无辜被杀,有的甚至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已经祸从天降。而这种诛连九族的手法,在整个封建社会的漫长的历史中源源不断地重演。就是这些封建帝王死后,仍不放弃鱼肉人民的机会,他往往将建造陵墓的上千的工匠们,和他生前的嫔妃婢仆,一齐或杀死或活埋在陵墓里,美其名曰?守陵?。<资治通鉴>里就曾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武士们用刀枪将帝王的陴妾们逼进陵墓,然后用石头沙土填堵了出口。附近的居民一开始还能在静夜听到隐隐的哭喊,三五天之后就声息全无。这样悲剧几乎充斥了每个朝代。我们熟悉的隋文帝、唐太宗、康熙皇帝还有成吉思汗都做过类似的决定。不同的是太宗的遗命因为一个武则天而改为出家感业寺,总算保全了一群女人的性命。而这样的行径,在那个时代很少遭到人们的质询。不公正的事情经历了年年月月,人们的感觉也仿佛麻木了起来,因此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辟如缠足、辟如文字狱,辟如女性的极端低下的地位,以及君臣之道三从四德的封建道德,不但为老百姓所默认和遵循,连那些所谓有知识有见解的士大夫阶层也深以为然。于是,无以计数的人们,不是死于战乱流离,就是受害于那个黑暗的社会,难怪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狂人?,频频翻动历史,却从头到尾只看见两个字???吃人?。

面对历史我感到惊愕,我从不曾知晓那些灿烂辉煌的背后有着如此苦难深重的隐情。我们赞美着五帝三皇的非凡业绩。却看不到盖世功勋背后的遍野枯骨;我们欣赏着古往今来的佳诗妙句,却体会不到这些诗句中隐含的悲惨现实;我们炫耀着四大发明的成就,却无视它们被应用于杀戮和掠夺的不光彩历史,我们的眼睛只看到了表面的光辉与灿烂,却忽视了作为任何一个社会之主体的老百姓的痛苦与悲哀。解读历史,才渐渐明白,?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任何在对历史的无知基础上的自豪与崇拜都只能受到那些长眠于地下的先人们的潮讽。只有以一颗虔诚的心去走进历史。你才会发现,历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不是文学,不是艺术,也不是伟人,而是和平与秩序的宝贵性,只有在和平的年代,只有在有秩序的生活中,文学、艺术以及其它一切的一切才能够展其所长,社会生活才繁荣稳定,才有了真正令我们自豪的历史。所以,如果不曾解读历史,让我们对所谓?华夏五千年文明?保持慎重的缄默;如果不曾解读历史,让我们至少不对那些英雄伟人们作一知半解、津津乐道的评说;如果不能从历史中看到过去的苦难,未来的希望,那就看看现在吧:打开电视机,听一听伊拉克的枪声,看一看非洲难民的眼泪,望一望世界动荡的股市,你就知道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无论你读与不读,它都永远存在,而且,只要贪欲与战争存在于这个世界一天,真善美的东西便没有生存和发展的余地,人类的悲剧也将源源不断地重演。历史永远不仅仅是历史。

这几天,我利用署假时间读完了<资治通鉴>这本书,其中王朝的更迭以及气势的盛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宋朝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马光编成这部四百多万字的巨著,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这本书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这是品质,在今天仍然可贵,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下面我就来说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

战国是一个崇尚诡术的时代,百家辈出,然而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杀伤力最大的还是反间计。反间计有很多的表现形式,然而其无一例外的针对了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多疑)。何人不疑,何况国君,寡人寡人,说的就是无倾腹相交之人啊。因为敌人和小人的反间,最令人惋惜的还是魏,魏据中原之地,富庶傲视诸侯,如果能留住吴起和孙膑这两位战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又何愁霸业不成;损失最惨重的还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略中山,治胡地,使赵成为战国末期唯一能够和秦抗衡的国家。然而长平一役,赵为范雎反间,以赵括代廉颇,以至四十万大军为秦坑杀。有太多的史实和反间计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肯定的是,它将继续挑战人类最脆弱的部分。因为信息永远不可能是完备的,人性永远是多疑的。还有一点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商鞅变法。以刑名之学变法,手段太残酷,积怨太深。他在渭水旁边处决囚犯,染红了整片渭水。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得到太子虔和贵族的支持。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车裂灭门。?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今日中国要推行各项改革,亦应徐图缓进,毋操之过急。再来说说唐太宗,唐太宗是个明知且有远见的皇帝。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光知吃饭,不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稼穑之艰难,就不会珍惜粮食,就会大吃大喝,就会忘记劳动者的血汗,久而久之,则饭不常也。你只知骑马,加鞭快马,不知道喂马,不知道让马休息,不知疼马,则不能久乘之。不错,你一时比那些让马休息的人快了一些,可是你忘了,你的坐下骑已经气喘吁吁,快渴死了,饿死了,累死了,它不会把你驮到目的地的。君犹舟,民犹水,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当权者不知爱护百姓,当头头的,不知关心下属,则危在旦夕。这也就清晰明了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

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里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比较的典型,望大家有时间都来读一遍,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中学到做人乃至治国的道理。

励志诗句大全
资治通鉴(五)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励志诗句大全。——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红楼梦

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11、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励志诗句大全。——元·李开先<宝剑记>

1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15、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范晔<后汉书>

16、红雨随心翻作浪,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19、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20、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21、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2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东汉·曹操<龟虽寿>

2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长征>

2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2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26、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27、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罗贯中<三国演义·卷首词>

28、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30、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屈原<涉江>

3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啼>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35、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3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郑板桥<对联>

39、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40、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4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4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4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46、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

47、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4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4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50、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5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5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5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54、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55、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5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5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5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5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争报恩>

6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6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6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63、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

64、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6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6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阁序>

6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6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中之句>

69、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405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