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本专业高级职称专任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

| 职称英语 |

【www.guakaob.com--职称英语】

篇一:近三年本专业高级职称专任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
本科专业自评指标体系

附件:专业自评指标体系

本科专业自评指标体系 (具有4届以上毕业生专业)

1

2

3

4

5

篇二:近三年本专业高级职称专任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
2014中级、高级教师评审条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高级讲师专业技术

资格评审条件

评定标准:高级讲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本专业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根据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开展教育、教学等课题研究;有较强的从事教育和教学改革、科技开发项目研究能力,取得对经济建设或本专业教育教学有较大价值的成果;公开发表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学术论文或公开出版有较高水平的著作、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教学经验丰富,能有效地组织和指导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取得显著效果;具备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的能力;在中职教育教学中起骨干作用。能较好地运用一门外国语获取本专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并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第一条 适用范围

本评审条件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教育中心等)从事教育、教学、实习实训、辅导员及相关管理工作,具有相应教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中等职业学校高级讲师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近5年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任现职以来,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

一、违纪违法,受警告处分未满1年者;受记过处分未满2年者;受记大过处分未满3年者;受降级处分未满5年的。

二、申报中有伪造学历、资历、成绩,剽窃他人成果等学术造假行为者,从申报当年起,5年内不得申报。

三、累计在两次申报中发现有学术造假行为者终身不得申报。

第三条 学历、资历条件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博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

(二)具有硕士学位,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4年以上。

(三)具有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大学本科毕业或大学普通班毕业,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

(四)1992年12月31日前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护理、舞蹈、体操、杂技等特殊专业教学的教师,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担任学校专业科(组)长或属于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大学专科毕业4年以上,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

(五)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大学专科毕业,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

(六)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尚无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按以下学历、资历要求申报:

具有得硕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具有研究生班毕业或双学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9年;大学本科毕业或大学普通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1年以上;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

第四条 外语条件

【近三年本专业高级职称专任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

一、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B级成绩合格(县级考C级成绩合格)。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条件

一、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达到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规定的要求。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继续教育条件

完成本部门、本行业或政府人社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

第七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以下条件:

一、系统讲授2门以上课程,其中1门为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课程,并按教学计划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社会调查,指导实习实训。

二、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含指导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等工作任务),专任教师年均授课时数不少于240学时。兼任行政管理工作的教师,其教学工作量可适当减免:担任校级领导年均授课时数不少于80学时;担任中层领导年均授课时数不少于120学时;担任辅导员及兼职管理人员年均授课时数不少于160学时。

三、主持或主要参与校级以上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课题),每年承担校级以上教学公开课1次(须提交公开课教案2篇)。

四、专业教师应在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每两年要有二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其他教师有带领和指导学生到

工厂、企业、事业单位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或社会调查的经历,并取得良好成效。

五、指导青年教师或进修教师工作时间累计1年以上,并取得较好成绩。

六、任现职以来必须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3年以上(含专兼职团干、专兼职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成绩良好以上。

七、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

第八条 业绩成果条件

任现职以来,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考核良好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教学研究上有较深的造诣,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市(厅)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或获得市(厅)级以上有关教学奖励。【近三年本专业高级职称专任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

二、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或推动产学结合成绩显著,并获得自治区级三等奖或市(厅)级二等奖以上奖励。

三、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科技开发项目,成果通过自治区级以上主管部门的鉴定或结题审批,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项以上。

四、教师参加市(厅)级以上各类教育教学专业技能比赛或指导学生参加市(厅)级以上各类教育教学专业技能比赛,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以上或市(厅)级二等奖以上奖励。

五、教学、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或市(厅)级二等奖以上奖励。

六、教科研论文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或委托教科研机构、有关教育学会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或市(厅)级一等奖。

第九条 论文、著作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第一款,同时具备二—四款之一者:

一、在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以上教学研究论文。

二、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或教材1部,或出版高水平的个人作品集1部,并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论文1篇。

三、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论文2篇。

四、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撰写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论文2篇,其中1篇必须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

第十条 破格条件

不具备规定的学历条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或具备所规定的学历条件,不具备规定的资历条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3年以上;近五年以来年度考核1次以上优秀;具有博士学位,不具备工作资历条件但特别优秀的;以上人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可破格申报:

一、主持教育教学科研或科技项目取得重大成果,获国家级三等奖以上或自治区级二等奖以上。

二、获全国优秀教师,或获自治区级以上劳动模范、或先进工作者称号。

三、具有博士学位,在所研究的领域中有较大突破,取得的成果已被确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要完成人,2位同行高级讲师书面鉴定),继续该领域研究,并有较大进展者。

四、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第九条要求的基础上,独著或合著(第一作者)公开出版学术专著增加1部,并在自治区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

篇三:近三年本专业高级职称专任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
2015教师职称评聘方案

方案一:教师职称评聘方案

由于我县教师职评采取“指标到校,择优推荐”的方法,为使我校职评推选工作更加客观、公正、合理。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条件

1、完全符合当年上级职评文件规定的有关硬性条件。

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当年不予推荐:

(1)严重触犯国家法律和违反党政纪律,参与赌博、封建迷信等非法活动者;

(2)近两年考核中有不合格或当年被学校作试聘者;

(3)在各类考试中舞弊或参与舞弊者;

(4)体罚侮辱学生或违反规定向学生滥编发资料从中获利或有其他个人乱收费行为者;

(5)从事第二职业或未经批准在工作时间外出兼课或私自办班者;

(6)在学校各类安全事故中负有较大责任或有其他严惩违反学校有关规定者;

(7)其它有悖于教师形象,造成严惩后果者。

二、计分办法

1、近三年年度考核分(90分):三年中由近及远分别以40%、30%、20%计入总分,新调入教师不满三年的:两年分别以50%、40%计分;一年的以90%计分。(当年参加职评教师的年度考核分中,最高者的考核分为100分,其他教师的考核分按比例折算。)

2、民主测评(5分):列表交全校教师打分,满分为5分(在3-5分之间打分,去掉两个最高分和两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分)。

3、校评审组测评(5分):校评审组给当年具备职评条件的对象评分,满分5分。(在3~5分之间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分)。

4、附加分(不封顶)

(1)教龄每年加0.1分。

(2)符合职称晋升条件以来,每超一年加3分。(“条件”指符合当年职评的所有条件)。

(3)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获一次“优秀”者,每年加0.5分。(近三年的年度考核除外)。

(4)任现职以来,评职教师在本校任班主任(含年级长教研组长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每年加0.5分。本年度担任班主任(仅限班主任)的加1分。连续在本校任三年(含三年)以上班主任(仅限班主任)的另加1分。

(5)任现职以来,被评为县级全面先进(指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名师,春蚕奖,劳模,五一奖章,三八红旗手等)加1分,市级加2分,省级加3分,国家级加4分。以其中一项计分。单项先进折半加分。

(6)本年度教育教学论文、课题、指导学生获得的各类竞赛(教育教学论文、课题、各类竞赛是指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其他在非法刊物或各类刊物增刊上发表的论文一概不予承认。)。县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0.8、0.5、0.2分;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1.2、1、0.8分;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2、1.5、1.2分;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5、4、3分,在各类正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以相同级别三等奖加分。以其中一项计分。

三、附则

1、为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原则,所有加分证明材料均须由参评教师自行提供。在职评过程中有弄虚作假的,将取消本次参评资格。

2、若高级职评由县教育局联评,则按县教育局评审的结果决定;若指标分配到校,则按本办法执行。

3、符合破格条件且不占本校名额的情况不用本办法,学校将全额推荐。

4、学校根据教师职称评定考核方案考核结果,推荐名单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上报教育局。

5、本办法自教全会(教代会)通过之日起实施,其解释权属校务

方案二:教师职称评聘方案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镇的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工作,在全体教师中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局面,根据省、市、县人事局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经学校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及全体教职工讨论,特制定我镇教师评聘方案。

一、职称兑现人员任教学校及参与支教分值(支教每年加5分)

1、任教于中心校、南洪得1分,任教于三十埠、新民、华城、龙岗、黄浦、张庙、土山、油坊得2分;任教于牛寨、斗镇、青岭、四十埠得3分;

2、支教对象为完小教师数在9人以上(不含9人、班级数乘以1.5人)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自愿参加人员。支教一年得5分(职称兑现后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根据工作需要,有需要支教的,中心校直接安排支教)。

二、评聘条件与考核分值

1.思想政治表现

(1)近五年来,年度考核一次不合格扣5分,年度考核优秀每次加2分,累计加分不超过6分。考核办法,查阅证件。

(2)出勤情况。一学年出满勤记5分,旷一节课扣1分,事假一天扣0.1分,病假一天扣0.05分,重大病或住院经县局批准请假后不扣分。考核办法,所在学校证明,考核组抽查学校日志。

2.资历条件:教龄每年按1分累积计算。

3.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条件

(1)工作量(10分):教师每周任教课时必须得到16节(含16节),校长、教导主任及相关人员课时参照“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不足16节,一节扣0.5分,超出部分不加分。考核办法,查阅教师课表、学校总课表。

(2)获奖情况:

A近五年个人获奖:国家级5分、省级4分、市级3分、县级2分、片级镇级1.5分,只以最高级别记一次(如某一层次获奖分名次,市级及以上每低一等次减1分,县级每低一等次减0.5分,片级镇级二、三名为1分)(以上获奖必须是通过中心校及教育体育局上报)。

B指导学生获奖同前A(指导教师有文或有证);

C任现职以来论文获县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记2分、1.5分、1分,市级2.5分、2分、1.5分;省级(一等奖3分,二等奖2.5分,三等奖2分)及CN刊物发表文章的记3分;国家级一等奖3.5分,二等奖3分,三等奖2.5分;在《xx教研》上发表文章的记1分,多篇累加不超过1.5分;xx教育网发表论文的记0.5分每次,累积得分不超过1分。市、县级论文多篇累加不超过3分(同级只记最高奖一次);省级及CN刊物累加分数不超过3.5分;国家级多篇累加不超过4分(相关研究所等获奖论文以省级记分),(所有提供的证件必须真实,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取消当年兑现资格)。

(3)近五年获得:

县级教学能手加2分,市级教学能手加3分。

县级骨干教师加2分,市级骨干教师加3分。

县级学科带头人加3分,市级学科带头人加5分。

本项记最高得分项,不累计加分。

省级教学能手、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直接兑现(无第四大项情况)。

(4)评小高资格年限:每年记1分(评审年限取整数,只进不舍)。

三、教育教学成绩

(1)考核近两学年教学成绩(两学年均分)。以每学期期末文化素质检测及教育教学检查为准。期末文化素质检测全镇第一名12分,每降一名减少1分(记前八名),两学期相加除以2(同时任教两个及以上学科均为前八名,以高者为准;其中一科不在前八名,取均分。中途接班教师上一学年检测非后三名,名次照常,后三名,每升2个档次加1分。),(检测倒数三名分别扣1.5分、1分、0.5分);教学检查以检查教师作业、备课为准,第一名4分,每降一名减少0.25分,近一学年的成绩相加除以次数为得分(未抽查到教师分值取参与评聘教师分值的平均分)。教师此项成绩得分为以上两项得分之和。

(2)近两学年,全镇综合评估前六名,校长加分,第一名加6分,每降一名减少0.5分,两学年均分(副校长及学校中层此项分值是校长的一半)。

四、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当年不允许申报聘任专业技术职务

1.职业道德差、乱收费、乱摊派、向学生家长索取钱物的;

2.在五年之内违反计划生育的;

3.未经学校同意在校外兼职的;

4.因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后果的;

5.当年受记大过及以上处分的;

6.近三年一年内事假累计超过两个月或病假累计超过半年的;

7.不服从学校工作调配的;

8.近三年中,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

五、评聘方法

1.书面申报:凡符合条件者,均可向学校评聘领导小组送交书面申请,未交书面申请者,按自愿弃权处理。

2.组织考核:由评聘领导小组按本方案集体考核打分。

3.初录推荐:按积分考核结果从高分到低分初录选取。

4.张榜公示:初录结果公示五天,接受群众监督。

5.上报审批

六、以上职称评聘试行方案从201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未尽事宜由领导组研究。

七、适用对象:符合晋升、聘任基本条件的人员(2015年1月1日前xx镇中心学校在职在岗教师)。

八、职称评聘领导组

学校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作由职称评聘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xx

副组长:xxx

成员:xx

办公室:xx

(当年参加评聘人员不得进入评审小组)

九、方案解释权在xx镇中心学校办公室。

方案三:20xx年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校的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工作,在全体教师中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局面,根据省、市、县人事局及教育局有关精神,经学校行政会议研究,教师讨论并修正,特制定我校教师职称评聘方案(试行)。

一、成立职称评聘领导小组:

学校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作由职称评聘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王火龙

副组长:林美泗吴奋勇

成员:行政人员和教研组长

办公室:吴奋勇李贵川

(说明:当年参评人员不能进入评审小组。)

二、适用对象:本校符合晋升、聘任基本条件的人员。

三、评聘条件与考核分值(总分120分):

1、思想政治表现条件(20分)

(1)近三年来,以每期综合考核中师德得分1.5﹪累加记分,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一次不合格者扣5分,得优秀者每次加1分,累计加分不超过2分。(该项11分封顶)

(2)出勤情况(10分):近三年来出勤记10分,旷一节课扣2分,事假一天扣0.2分(法定假日除外),迟到或早退一次扣0.3分,病假一天扣0.1分(含会议、校级活动)。重大病及住院的,经校长认定者不扣。(该项扣分封顶)

2、学历、资历条件(25分)

(1)学历(10分):研究生学历每年2分,本科每年1.5分,大专每年1分;(分段累加,不叠加)(该项不封顶)

(2)教龄(10分):每年按1分计算。(该项不封顶)

(3)校龄(5分):新调入教师必须从正式编制核定我校之日起24个月后才可参加聘任,在我校工作每一年加0.5分。(该项不封顶)

3、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条件(35分)

(1)工作量(10分):任现职以来,近六个学期每期都带足平均课时得10分,超过部分,每期每标准课时加0.1分,不足每期每标准扣0.15分。(该项不封顶)

(2)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3分):国家级5分,省级4分,市3分,县级2分,只以最高级别记一次。(以颁发的证件为准)(该项5分封顶)

(3)任现职(以聘任证为准)年限(19分):每月记0.5分。(该项不封顶)

(4)职务(3分):近三来,担任中层及以上干部和班主任每年加1分;教研组长每年0.5分;任多个职务以最高职务为准,不重复计算。(该项3分封顶)

4、业绩条件(40分)

(1)教绩(32分):近三年教学成绩,以每期末教绩考核分(650分)的0.8﹪累加记分。(该项不封顶)

(2)获奖(3分):近三年以每期综合考核分的奖励分的0.5﹪累加记分。(该项不封顶)

(3)中考贡献(5分):近三年担任毕业班教学任务,选取最好一年加分,以当年获奖最高教师(得5分)为参照按比例记分。(该项5分封顶)

5、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当年不允许申报聘任专业技术职务:

(1)职业道德差、乱收费、乱摊派、向学生和家长索取钱物的;

(2)学生或家长评教50%以上不满的;

(3)在五年之内违反计划生育的;

(4)未经学校同意而校外兼职的;

(5)因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后果的;

(6)当年受记大过及以上处分的;

(7)近三年一年内事假累计超过两个月或病假累计超过半年以上;

(8)评聘前一年旷课达3节及3节以上或任现职以来旷工累计达到2天以上;(9)不服从学校工作调配的;(10)近三年中,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

四、评聘办法:

1、书面申报:凡符合条件者,均可向学校评聘领导小组送交书面申请,未交书面申请者,按自愿弃权处理。

2、组织考核:由职聘领导小组按本方案集体考核打分。

3、初录推荐:按积分考核结果从高分到低分初录选取。(相互之间可以核对评分结果)

4、张榜公示:将初录结果予以公示七天,接受群众监督。

5、上报审批:由评聘领导小组将择录的候选人上报教育及人事部门审批。

6、凡参加晋升、聘任的有关领导,不参与评审打分。

五、说明:以上职称评聘试行方案从20xx年10月起开始实施。

方案四:新林中学教师职称评聘方案

依据市人事局、市教委《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条件的通知》(京人发〔20xx〕37号)和市人事局关于中小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等相关文件精神,依据《关于印发20xx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开展开展20xx年度中小学 教师职称评聘工作。职称评聘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职称评聘工作,鼓励和引导教师规范、有序、自主、专业发 展,为学生健康发展,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基础和保障。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贯彻国家、市区教育改革发展 规划纲精神,落实“内涵发展,人才强教”发展策略,依据市区有关“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工作”要求,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规范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工 作,构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团结协作,支持共赢,积极向上教师发展团队,满足和引导社会对优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学生健康发 展,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基础和保障,促进学校办学品质的不断提高。

二、工作思路及工作原则

(一)工作思路

进 一步贯彻国家、市区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人为本,以教师持续专业发展为引领,立足学校教师队伍实际,开展20xx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依据市区 有关“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文件要求,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文件,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专项工作方案,严格申报条件要求和工作程序,引导教师规范、有序、自 主、专业发展,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学生健康发展和学校和谐发展提供人才基础和保障。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以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发展为本,依据教师个性特点、工作实际和发展需求,引导教师规范、有序、持续、专业发展。

2、专业发展原则。以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为原则,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认识、专业发展策略和专业发展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有序开展。

3、规范性原则。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和工作规范开展工作,为职称评聘工作提供规范、严谨、公正的工作氛围。

4、民主性原则。尊重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权利,加强民主监督,保障工作全过程一线教师参与,促进职称评聘工作公正、公开、公平开展。

5、稳定性原则。职称评聘工作是学校常规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开展要确保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6、自主性原则。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自主性原则,通过职称评聘提高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促进教师自主、持续、专业发展。

7、引导性原则。发挥职称评聘工作导向性,引导和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稳中有进”。

三、工作程序及推荐小组

(一)工作程序

1、组建学校中、高级教师职务推荐小组。

2、组织本单位教师学习职评相关文件。

3、组织拟晋升教师职务人员进行个人申报。

4、推荐小组对申报人员的资格及相应证明材料的原件进行初步审核。在推荐过程中,应依据文件规定对申报人员的任课周课时、班主任年限等条件进行严格审核。申报人员参评年度前近3年内,每年周课时不少于4课时。

5、根据本年度本单位可使用中、高级职数,完成中、高级职务的等额推荐。

6、推荐人选须在单位内公示,公示期3天(不含节假日)。

7、无异议,由人事工作负责人核查推荐人员的申报材料并报送人事科。

(二)推荐小组组建及工作要求

1、推荐小组由5-7人组成,组长由校长或书记担任,副组长1-2人。中层以上干部不得超过三分之一。

2、评委应具有中、高级职称。

3、任期1-2年,组长以外的其他评委需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差额选举产生。

4、 推荐小组应严格按照推荐程序开展工作,在推荐过程中,要发扬民主,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推荐意见。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推荐小 组出席人数为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不含三分之二),同意人数为出席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不含三分之二),方可通过。

5、评委活动要有记录,选票应封存备查。对每个评审对象都要写明评审结论,组长及全体到会评委签名盖章后生效。

四、评选对象、申报条件及核定指标

(一)评选对象

1、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

2、除申报教育教学管理、德育学科以外,要求申报人员在参评年度前近3年内,每年周课时不少于4课时。

3、参评德育学科的岗位范围为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导员,专职团、队辅导员,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任、副校长。

4、行政、后勤、政工岗位的人员不纳入教育教学管理学科的参评范围。

(二)任职资格条件:

1、学历、现职称及履职年限、班主任年限、所持有的教师资格证书等详细内容请参阅:京人发【20xx】37号《中小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条件》申报条件。

2、申报中学高级职称教师,参看附件3《拟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考核办法》。

3、20xx年申报高一级教师职务人员的任职年限计算到20xx年12月31日。

(三)核定指标

中学高级1名

中学一级1名

小学高级2名

中学二级、小学一级无指标限制。

五、工作开展要求

(一)上报材料

1.推荐参加中、高级教师评审的人员,评审材料每人一袋。材料袋封面注明申报人的单位、姓名、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名称和申报学科。其中《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表》(表2)用B5纸规格打印,其余材料一律用A4纸规格打印或复印。

申报材料如下,其中一至五项需按《职评材料目录》(表7)顺序装订成册,并将目录正确填写后装订在首页。

(1)现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表原件(低一级职务申报表)和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复印件。

(2)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期间年度考核表原件(申报中学高级近5年、申报中学一级近4年、申报小学或幼儿园高级近5年履职期间考核表)。

(3)教师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外语考试合格证书、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十一五”继续教育合格证书、荣誉及获奖证书、农村支教(援疆)证书等复印件一式一份。原件由单位审核,复印件需加盖所在单位公章。

(4)取得现专业技术职务后本人的代表作(含著作、论文、教材、经验总结等)1—2份。

篇四:近三年本专业高级职称专任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
2015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5年是**师范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五次教学工作大会精神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年。学校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任务,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规范教学管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质量工程建设,推动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一、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坚持“大学以育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学科兴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弘校”的发展战略,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政策强化教学、经费保障教学、科研促进教学、舆论支持教学的良好局面,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全面落实,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学校类型定位:教学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大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科结构定位:充分发挥我校师范类学科专业之长,构建应用型学科专业群。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面向广西,辐射全国。

【近三年本专业高级职称专任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

2.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现有招生专业45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

3.各类全日制在校生情况

目前,学校共有在校生15415人,其中本科生13674人,专科生1741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88.71%。

4.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学校实施“阳光工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生源质量不断提高。2015年,我校向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共录取本科生3602人。在广西,理科录取最高分为522,最低分为439;文科录取最高分为520,最低分为453,;艺术类科录取最高分为267,最低分为197;体育类录取最高分为411,最低分为282。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5.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坚持引进、培养、培训、聘用多措并举,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数量与学校规模发展相适应,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逐步优化,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初见成效。

职称结构:截至2015年12月底,学校教职员工1042人,其中专任教师831人,有正高职称77人,占专任教师的9.3%,副高职称201人,占专任教师的24.2%。

学位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61人,占专任教师的7.3%,具有硕士学位的39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4%。

年龄结构: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403人,36-45岁246人,46-55岁150人,56岁以上32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8.5%、29.6%、18.1%、3.8%。中青年教师构成了师资队伍的主体,成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骨干力量。

6.师资队伍建设

(1)注重学科骨干的遴选与培养

通过实施教授工程、建设教学科研创新团队、遴选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等措施,加快学科团队建设。学校十分注意发现和培养教学科研成绩显著的青年教师,首批遴选出的12位校级学科骨干中有5位是青年教师。

(2)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搭建教师能力提升平台

以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为依托,为高素质教师能力实训提供引领和示范。

①开设名师示范课。构建以校内教学名师、教学示范课教师为主,校外名师为辅的优质示范教学队伍,定期举办名师观摩课,让青年教师感受激情与技术兼备的高质量教学,使他们心中有目标,奋斗有方向。2015年以来,学校首位广西高校教学名师梁燕来与校级教学名师,以及校级示范课比赛优胜教师均为全校教师提供多次观摩课,授课领域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同时,还邀请校外名家来校做示范讲学,如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美国丹佛大学赵穗生教授等。参加观摩的青年教师需将教学观摩情况录入个人的“教学情况记录本”并定期提交,作为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参考材料之一。

②强化教师实践技能培养。根据教学工作和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挂职锻炼。为了加强实践管理,规范挂职锻炼行为,确保教师实践质量,2015年特制定《**师范学院教师挂职锻炼管理试行办法》。通过规范教师挂职锻炼的基本条件,制定教师在挂职锻炼期间的考核以及待遇细则,明确挂职锻炼教师的职责和要求,严格执行挂职锻炼申报审批程序,并协同挂职单位对挂职教师工作进行考核。

③举办“示范课大赛”、“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教育教学软件大赛。每两年举办“示范课大赛”、“优质课大赛”和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2015-2015年,全校共评选出优质课获奖教师共88人,示范课获奖教师共58人。

④推进青年教师国内外培训。在学校党政的重视和支持下,根据学校战略发展规划,围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目标,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先后派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进修、培训342人次,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40.9%。

(3)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激励青年教师投入本科教学改革

依托“本科教学工程”,积极开展教师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鼓励青年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近两年来,学校共立项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97 项,比2015-2015年的33项多64项。2015年学校共有23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其中有6个项目获得区级教学成果奖。对参与特别是获奖的青年教师,在学校的中级职称评审中给予优先照顾的政策倾斜,对拟参评副高职称的,优先推荐。

(4)以人为本,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师成长氛围

为了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主力军作用,学校积极营造“政治上爱护,生活上帮助,思想上关心,事业上支持”的氛围,为他们创造更为良好的成长环境。为此出台了“六优先”政策:一是优先入编;二是优先配置工作室或实验室;三是优先推荐科研立项;四是优先推荐学科骨干;五是优先安排参加国内外学术培训和学术活动;六是优先提拔。

7.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1)生师比

现有专任教师831人,外聘教师162人,折合教师数912人,在校生为15415人,生师比为16.90:1。

(2)主讲教师资格

2015年专任教师831人,具有教师资格775人,占93.26%。

(3)教授承担本科生课程情况

所有的教授都主讲本科课程,教授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34.65%。

8.本科生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坚持优先保障教学经费,积极筹集资金,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改善办学条件,为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财力保障。2015年共投入教学经费30848.63万元,生均22560.06元。其中,本科教学教学日常运行投入1595.81万元,生均1167.04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投入4304.98万元,生均3148.30元;本科实验运行投入350.64万元,生均256.43元;本科实习经费103.44万元,生均333.14元。

9.教学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

表1:教学用房一览表

学校产权校舍建筑面积

正在施工

校舍建筑面积

其中

危房

当年新增

被外单位借用

1

2

3

4

5

总 计

386487

2443

32126

97639

一、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

183404

32126

37126

教室

57984

【近三年本专业高级职称专任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

4965

图书馆

17668

37126

实验室、实习场所

86077

27161

专用科研用房

体育馆

10960

会堂

10715

二、行政办公用房

17741

三、生活用房

162951

2443【近三年本专业高级职称专任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

学生宿舍(公寓)

121995

学生食堂

22451

教工宿舍(公寓)

13244

2443

教工食堂

生活福利及附属用房

5261

四、教工住宅

22391

60513

五、其他用房

2015年图书馆纸质图书132.85万册,生均85.8册;电子图书5000G,生均323.06M;电子图书2338654种(其中具有所有权的538654种,只有使用权的180万种);已购有电子期刊20000多种;订有纸质期刊1885种,报纸195种。

表2:信息化建设情况

编号

上学年度信息化经费投入(万元)

网络信息点数(个)

校园网出口总带宽(Mbps)

其中:

其中:

无线接入

建设经费

运行经费

总 计

1

266.43

216.43

50

8236

1024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10.专业建设

学校现有45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师范类专业覆盖了学前、小学、中学教育等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教师教育。专业设置继承了师范教育的传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以教师教育类专业为主体、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5〕6号)文件精神,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广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专业建设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与规划,总体结构与布局比较合理。“材料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历史学”、“制药工程”和“生物技术”5个专业获自治区级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立项,实现了我校在特色专业项目上零的突破。学校确定化学和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为自治区重点改造专业群,架设了这些专业的相关学科之间的桥梁,使之相互交叉与渗透,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群,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等7个专业为学校的优势专业,彰显了学校的传统特色和专业优势。

2015年申报了财务管理、绘画以及电子商务3个专业。

表3:专业设置一览表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学位授予门类

师范标识

1

020151

经济学

四年

经济学

两者兼有

2

030101K

法学

四年

法学

两者兼有

3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四年

法学

师范

4

040101

教育学

四年

教育学

师范

5

040102

科学教育

四年

教育学

师范

6

040104

教育技术学

四年

理学

7

040106

学前教育

四年

教育学

师范

8

040107

小学教育

四年

教育学

师范

9

040201

体育教育

四年

教育学

师范

10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四年

教育学

11

040206T

运动康复

四年

理学

12

050101

汉语言文学

四年

文学

师范

13

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

四年

文学

14

050201

英语

四年

文学

两者兼有

15

050207

日语

四年

文学

16

050302

广播电视学

四年

文学

17

050303

广告学

四年

文学

18

060101

历史学

四年

历史学

师范

19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四年

理学

两者兼有

20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四年

理学

两者兼有

21

070201

物理学

四年

理学

师范

22

070202

应用物理学

四年

理学

23

070301

化学

四年

理学

师范

24

070302

应用化学

四年

理学

两者兼有

25

071001

生物科学

四年

理学

26

071002

生物技术

四年

理学

两者兼有

27

071102

应用心理学

四年

理学

两者兼有

28

0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四年

工学

29

080403

材料化学

四年

理学

30

080703

通信工程

四年

工学

31

080714T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四年

工学

32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工学

33

080902

软件工程

四年

工学

34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四年

工学

35

081302

制药工程

四年

工学

36

090502

园林

四年

农学

37

12015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四年

管理学

两者兼有

38

120202

市场营销

四年

管理学

39

120402

行政管理

四年

管理学

两者兼有

40

130202

音乐学

四年

艺术学

师范

41

130205

舞蹈学

四年

艺术学

师范

42

130401

美术学

四年

艺术学

两者兼有

43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四年

艺术学

两者兼有

44

130503

环境设计

四年

艺术学

两者兼有

45

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

四年

艺术学

两者兼有

11.课程建设

学校围绕人格、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积极探索以满足学生学术倾向、职业倾向和兴趣倾向三种需求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继续实行重点课程建设工程。2015年对一批精品课程、特色课程、优质课程、双语课程以及重点课程进行了结项验收。同时又立项建设14门精品课程。这一批课程建设聚集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实现了优秀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12.教材建设

重视优秀教材资源建设,是进一步加强我院课程建设的内容之一。通过自编教材立项,加快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步伐,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撰写优秀教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以教材的形式反映学科发展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以此来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教学质量。2015年我校开展自编教材立项建设项目15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一般项目10项。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学分制的实施,确保高水平教材进课堂,满足学生对教材的多样化需求。由校长亲自担任教材委员会主任,学校在教材管理中弱化了行政功能,采取由书商提供教材资源、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决定购买教材及教材种类的机制。

13.实践教学

学校适应国家与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加强非师范类学生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

积极组织非师范类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全国烹饪技能竞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广西营销技能大赛”、“ 广西商业秘书大赛”等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

(2)加强师范类学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

每年举办一次师范类新生粉笔字比赛和2015级师范生粉笔字板书大赛,进一步推进和提高学生“三笔字”的书写能力。

举办“**师范学院第五届学生教学技能大赛”,分备课、说课、讲课、评课四个子项目按学科学段进行比赛。

师范类毕业生教学技能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进行考核,学分为1分。

(3)加强学生劳动课实践教育及考核

劳动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进行考核,学分为1分。

(4)教育实习和专业类实习时间实行“一学期”制度。

学校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2015年秋季期,以见习、实习为主的实践教学首次由两个月延长至一个学期,学校和各二级教学单位加强指导,调整和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和管理办法,落实实践教学目标任务,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有330名学生参加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包括初中语文、初中英语、初中数学、初中化学、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等六个学科,分别下到50所中学、32所小学进行顶岗实习。

14.毕业论文

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毕业论文按《**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定(玉师院院字〔2015〕10号,修订)》严格执行。对学生论文进行抽检、评价。

15.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2015年**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市全民创业示范孵化园、**市微型企业(师院)孵化园和玉东新区全民创业孵化园在东校区揭牌开园。孵化园的设置大力推进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青年学生大胆创业、放手创业、自主创业。

学校协调有关部门,合理规划创业创新课程,优化和培育创新课题与项目,推动学生创新工作有序开展,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2015年我校学生获得40项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项国家级该项目。

16.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改革情况

(1)推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内涵式建设

通过“立德”解决“培养什么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学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通过“内涵式”“树人”,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树立育人为本、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用文化育人、合作育人、实践育人的理念去探索多种培养模式,继续完善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突出“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相关部门、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合作,探索联合培养、深度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与中小学、行业企业协同育人体系建设。

以优势专业为依托,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启动卓越人才教育培养实验班和挂榜班,推进拔尖学生选拔方式、因材施教模式、国际化培养途径等方面的改革突破,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探索地方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路径。

(3)持续推进教学方式与手段改革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适当开展小班教学、小班讨论,在教学过程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思。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新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方式,构建多元学习模式,加强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训练指导,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

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关键,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

(4)进一步健全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重新制定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水平的评估体系,推动教学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强化院系教学主体地位,推动日常教学管理重心下移,激发院系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发挥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教学项目评审中的重要作用。

健全课堂教学制度,严格课堂教学管理,及时查处教学事故。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和完善由教学决策与指挥系统、教学执行与处理系统、教学诊断与评估系统、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逐步完善以日常教学检查、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学生评教为主体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模式。

(5)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我校已经着手教学资源配置的优化工作,继续优化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各种资源配置,发挥资源利用效益。

整合全校实验设备工作。合理布局和调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做好文科实验实训中心的布局和建设工作准备,做好现有教学仪器设备的养护工作,提高现有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在实验教学方面,除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外,要整合资源,启动“**师范学院实验室管理平台”和“**师范学院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规划和组织申报新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有效服务各专业实验教学。

加强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努力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环境,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团队,初步形成实训、实验、科研一体化、职前职后一体化,与基础教育开放互动的格局。

(6)加快教学信息化建设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开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图书馆、虚拟实验室和网络教学资源库,推进学校精品课程、图书文献、教学实验平台共建共享。

加快专业和课程的数字化改造,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教师科学制作和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以及参加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的能力。

四、质量保障体系

17.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1)校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成立由校长为主任的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教学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校党委常委会、校党政联席办公会也经常研究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明确了未来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步伐加快;着力改善和优化办学环境。”为此,学校出台了“教学工程实施方案”、“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以及“关于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案” 、“2015年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方案” 等一系列工作方案。

(2)强化质量意识,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历来重视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做到了认识到位,体系完善,措施得力。学校构建了比较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以教学工作三级评估制度、教学工作会议制度、教学专项检查制度、教学调研、教师激励与考核制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实践教学评估制度、专业评估制度等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平台,确保教学工作的决策、指导、管理、执行等机制协调发展,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障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8.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日常监控及运行情况

(1)建立听课制度。为不同层次、不同职称的领导和老师分别确定了听课任务,全面覆盖所有学科,深入课堂,对全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状况进行监控。

(2)组建学生信息员队伍,进行教学信息咨询与反馈。通过教学工作会议、教学例会、督导、领导、学生、同行等多个渠道的咨询与反馈,形成一个质量监控、信息收集、反馈、整改提高的完整闭环系统。

(3)教学评价激励机制和奖励。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评价优秀奖等活动,形成完善的教学质量激励系统。2015年分别对教师教学、教学管理及教师综合职能进行评比。

通过开展各教学环节质量抽检评价等专项评估手段和措施,实施目标管理,优化教学管理机制。以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为依据,有针对性对教学各环节进行质量抽查。

每学期均组织学生开展针对理论、实验、实习教学各环节的测评。学生参评率97%以上。采取精确评教课程范围、处理评教无效数据等措施提高评教信度和效度。

19.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分析

学校以副校长为负责人申报2015年区级重点教改项目《基于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的地方高校自我评估机制研究与实践》。以开展项目研究为契机,深入各二级学院,对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采集和落实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各二级学院高度重视,认真准备,主动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的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估。

20.开展专业评估情况

(1)根据国家、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我校办学历史、优势、师资队伍状况、学科发展状况,分析我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向学校提出整体规划意见。(2)在我校现有的专业建设状况基础上,就传统专业、优势专业、新办专业,从师资队伍、课程、教材、课堂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建设经费等方面分析,探讨如何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3)分析我校专业建设的轻重缓急、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在青年教师中实施专业实践制度的可行性探讨。(4)草拟了《**师范学院专业评估方案》,给影响专业建设的各个因素界定权重,给每项评价指标界定,给出评价项目的。

五、学生学习效果

21.学生满意度、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学位授予情况、攻读研究生情况、就业情况

(1)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满意度调查。

表4:**师范学院大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序号

内 容

满意程度(%)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1

专业课程设置

7

48

38

7

2

课堂氛围

12

42

36

10

3

课堂知识的宽度和深度

8

46

39

7

4

教师课堂准备

13

54

30

3

5

教师的个人修养

21

52

25

2

6

教师提供的学习指导

17

52

28

3

7

教师的教学工作责任心

23

54

20

3

8

教学设施

9

43

38

10

9

创业与就业课程

7

43

45

5

10

社团组织

14

47

35

4

11

专业实习

14

48

35

3【近三年本专业高级职称专任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

12

馆藏资源

12

45

39

4

13

学术报告及讲座

9

41

37

13

(2)学生身心素质状况

学校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有“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2学分,以及《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等选修课。2015年为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心理干预、个体咨询等服务3000多人次;举办“女大学生心理健康” 等讲座近20场。通过课堂、讲座、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2015年全校有7430名学生参加体质健康测试,测试优秀的1814人,良好的3005人,及格1094人达标率79.58%。

(3)2015届本科毕业生学位授予情况

学校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自行根据完成学业情况,选择在3-6年内完成学业。按本科4年基本学制统计,2015届应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共计3260人,获得毕业证书3105人,授予学士学位3100人。

(4)2015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研究生情况

2015届本科毕业生共有122人攻读研究生。其中攻读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的学生占37.71%,比例较大。

(5)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就业质量不断提升。2015年普通本科一次就业率为95.67%。学校每年举办2-3场大型供需招聘会,为学生求职择业创造良好条件和机会。2015年我校被评为“广西高校就业先进集体”。

(6)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毕业生知识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牢固,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敬业精神,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表5:分专业类别的单位评价(本科)

单位性质

很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合计

单位数

比例

单位数

比例

单位数

比例

单位数

比例

部队

1

25.0%

3

75.0%

0.0%

0.0%

4

党政机关

43

37.1%

66

56.9%

7

6.0%

0.0%

116

公司企业(国企)

25

40.3%

29

46.8%

8

12.9%

0.0%

62

公司企业(民企私企)

82

29.4%

160

57.3%

34

12.2%

3

1.1%

279

公司企业(外企)

2

28.6%

5

71.4%

0.0%

0.0%

7

事业单位

8

36.4%

13

59.1%

1

4.5%

0.0%

22

行政单位

1

33.3%

2

66.7%

0.0%

0.0%

3

学校(公办)

69

17.2%

232

57.7%

101

25.1%

0.0%

402

学校(民办)

9

24.3%

21

56.8%

7

18.9%

0.0%

37

自主创业

2

25.0%

2

25.0%

4

50.0%

0.0%

8

总计

242

25.7%

533

56.7%

162

17.2%

3

0.3%

940

六、特色发展

根据我校“特色鲜明、区内一流的地方性师范大学”的建设目标,围绕“师范性、应用性、地方性”的办学方向,开展特色建设工作。

22.师范生技能训练体系

学校在师范生中实施“五个一”训练工程,即要求每个师范生写一手规范汉字,讲一口标准普通话,做一个优秀的课件,讲好一节课,写一篇教学研究论文。

围绕师范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在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固定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其中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与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三笔字与简笔画、课程与教学论、师范生综合教学技能是必修课,选修课的有班主任工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发展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策略、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等。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教师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初步建成自治区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高度集成十大教师教育能力发展功能室,即专业能力发展室、语言表达能力实训中心、测试文字表达能力测试中心、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实验室、心理健康辅导实训中心、艺术体验与实训中心、教学观察观摩中心、新型教学模式探索体验中心、远程交互指导中心管理中心、校外实践基地,计划建成实训、实验、科研一体化、职前职后一体化,与基础教育开放互动的教师教育基地。

23.“三位一体”的1个学期实习制度

重视构建学校、地方政府和实习单位“三位一体”的实习体系。2015年全面推行实习1个学期制度,受到学生和实习单位的欢迎。

特别是在师范生实习方面,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高师院校组织师范生开展至少为期半年的实习支教,同时将师范生实习支教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我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紧密协作,从而构成“师范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我校在探索“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同时,还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一起,共同探索了“二次置换”的实习、支教一体化的途径,实现了实习、支教、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良性循环。

七、需要解决的问题

24.影响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

(1)教育教学思想观念还有待进一步更新

在部分教职员工中,仍然还存在一些与学校发展不相适应的观念,如:重“教”轻“育”的教育观,重“教”轻“学”的教学观,只图完成任务不求教学质量在教学态度,缺乏激情和活力的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教学内容,重管理轻服务的教学管理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影响着我校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2)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

在二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校院两级在教学管理中的相互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职责和权利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管理评估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

(3)教学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实验室和实训室主要依靠二级学院管理,比较分散,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况,有的学院的部分教学设施超负荷运转,实践教学条件相对比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4)教学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

教学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很好体现,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未能普及。

25.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措施

(1)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①思想观念更新不够快,跟不上时代要求。

②教学改革动力不足,有的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③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各管理部门的责权利不够清晰。

(2)应对策略和措施

①适应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下移教学管理权力。

②创办拔尖创新人才试验班,推动和引领教育教学改革。

③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八、案例分析

26.汉语言文学专业案例分析

(1)基本情况

①在校生规模

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1077人,其中,师范类学生781人、现代文秘方向291人。

②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文学与传媒学院现有教职工68人,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任教师46人,专任教师队伍人数占整个教职工总数的67.5%。专任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讲师39人,副教授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3%;具有博士学位的1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3人,分别占到专任教师队伍的21.7%和28.2%。

(2)教风学风及教学质量建设

2015年继续加大教风、学风和教学质量建设工作,实施“教授博士领航工程”、“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学科兴院工程”、“学风教风建设工程”以及“311”工程(要求本科学生在四年内背诵300篇经典诗文,读100部经典名著和发表100篇文章)五大工程以及“文学创作队伍”、“新闻写作队伍”、“公关文秘队伍”和“广告策划队伍”四支队伍建设计划,扎实开展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工作,培养教学科研团队、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加强教师在职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根据《**师范学院“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举办汉语言文学专业“卓越教师教育培养实验班”,采用导师制、双师制、“3+1”(校内学习3年,校外实践1年)等多种培养模式,开展了全新的培养模式探索。

根据教务处的工作安排,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压缩了专业课的课时和学分,增加了选修课的课时和学分,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

(3)学科建设

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省级重点学科和桂东南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2015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自治区学位办确定为硕士点建设专业。

2015年根据硕士点学科建设的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凝练了“文艺与传媒”、“少数民族地区文学与性别文化研究”、“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方言与地方文化研究”共四个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筛选了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和候补骨干。大大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速度。

为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2015年文学与传媒学院开设了人文讲坛,讲坛的宗旨是“享受自由思想的盛宴,倾听学术前沿的声音”。2015年先后举行了八场校内外专家讲座,大大促进了学科建设。

(4)招生与就业

2015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共招收本科生255人,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学生184人,现代文秘方向71人,另有文秘办公自动化专科33人。

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届共有学生235人毕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学生186人,初次就业率为70.97%,年终就业率为97.85%;现代文秘方向49人。初次就业率为89.8%,年终就业率为100%。

(5)服务社会

2015年,学院继续发挥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积极引领和服务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承担了“国培计划(2015)--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共承担了40名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同时派出80名学生到40名农村骨干教师所在学校进行顶岗支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三位专任教师承担了《**文化大典》三个分卷的主编任务。先后分别派出15名、8名专任教师参加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考试管理中心组织的高考评卷工作和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组织的公务员考试评卷工作。先后派出两位专任教师作为专家参加了两个县市的语言文字评估工作。

27.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案例分析

(1)办学基本情况

①在校生规模

截止2015年12月31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499人,其中2015级139人、2015级136人、2015级113人、2015级111人。

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坚持育人为本,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系统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立足广西桂东南,辐射全国的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建设的数学专业专门人才。

③生源结构

2015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共录取新生111人,其中在广西区内录取101人,在其他省录取10人(湖北1人、湖南9人),男女生比例为:男25人,占22.52%;女生86人,占77.48%。与2015年相比,男生比例略有下降。

2015年,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新生的成绩较好。在广西录取新生中,投档线分数高出二本录取分数 20分,最低分451分,最高分490分,平均分470.5分。

(2)师资与教学条件

①师资队伍及结构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专任教师27人,生师比18.48:1,其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4.81%,硕士学位1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84%,具有正高级职称的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5.92%,具有副高级职称的13人,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8.15%;年龄分布:35岁以下青年教师6人,36至50岁的中青年教师15人,51岁及以上的教师6人,分别占总人数的22.22%,55.56%,22.22%。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在读博士4人。

②主讲教师授课情况

每个学期安排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专业课的主讲,其中教授每个学期均安排为本科生上课。

③教学设施条件

学院有校级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优化与大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数学建模实验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平台、信息与计算科学教学平台)和数学教师教育示范基地(包含微格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其中用于教学的专业实验室面积达500多平方米,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0多台(件),仪器设备总价值(原值)达300多万元;用于科研的重点实验室面积约为300多平方米,有服务器、交换机、微型计算机100多台等,仪器设备总值(原值)600多万元。实验设备能较好地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④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实施“传帮带”工程,为青年教师配备业务导师。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或在职进修、访学或攻读学位,本年度共有4人攻读博士学位。培育教学名师,2015年院长梁燕来教授被评为学校首届教学名师,并奖广西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3)教学建设与改革

①专业建设

2015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得学校优势一体化专业启动资助,数学(一级)学科成为学校的重点学科,并成为广西硕士点授权建设单位。

②精品课程建设

2015年,学院组织专家对自治区级重点课程《数学分析》、校级精品课程《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进行检查验收,最后被确定为校级精品课程。

③实践教学

从2015年开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育见习、实习时间由原来7周增加到18周(一个学期),增加了实践教学比重,总学分170,实践学分39,占22.9%。

学校共建校内外就业实习、实训基地20多个。2015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共有151名本科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和专业实习,其中60多名学生参加了“国培计划”顶岗实习,80多名学生参加集中教育实习。

学院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2015年多名同学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数学竞赛中获奖,2个创业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资助,3个获得校级创新项目立项。

④社会实践

为促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我院分团委开展了社会调查与实践,专题有“送教下乡”、“社区实践服务”、“关注留守儿童”等。在**市第七中学开展的教学技能实践活动,在北流特殊学校开展的“关注特殊儿童”活动,在名山小学开展“4点半”课后实践活动,在**中小型企业举办的环保宣传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得到了**电视台和**日报、晚报等多家媒体肯定。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建设

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环境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2015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成为学校首批“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养”试点专业之一,开办 “挂榜班”。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认定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情景教学、校外教学、双语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通过讨论、辩论、模拟、参观、见习等多样化方式,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组织教师积极申报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教学成果奖,开展教学改革研究。2015年获得广西教师教育重点课题1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二等奖各1项,其中梁燕来教授主持的教改项目同时获得广西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5)质量保障体系

以提升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教育内涵建设,围绕中心,多管齐下,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落实“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学生第一、育人第一”的思想,建立了《领导工作联系点制度》,明确职责。

把严格、规范、科学的教学管理作为本专业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建立起一套机构精简、工作有序的管理机制,健全日常教学管理机制,坚持听课、评课制度,做好教研活动和课外答疑辅导,健全考风考纪管理机制,坚持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及学生座谈会制度。2015年在学校教学管理单位评比中获得“教学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6)学生学习效果

①毕业与就业

2015年,学院毕业生总人数为151人,获得毕业人数148人,毕业率为98.01%,学位授予人数148人,授予率为98.01%。截止到2015年8月31日,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含考研率)达到94.70%。本年度,学院荣获“**师范学院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②升硕情况

学院创造条件鼓励毕业考研深造,安排专业教师做报考讲座,并安排老师作义务答疑辅导。2015届毕业生毕业当年共有12人考上硕士研究生。

③就业情况

2015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业率7月25日为71.52%,8月25日为94.70%,12月6日为98.01%。

截止到2015年12月6日,就业于党政机关6人,中小学校113人,研究生入学12人,企业15人,暂不就业2人,部队、灵活就业、待就业各1人。

④学生获奖情况

2015年,学校共组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150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包括国家级1项,省级3项。共有43人次获各类奖励28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金奖)1项。

⑤社会满意度情况

对2015届数学专业毕业生采取抽样电话进行就业跟踪调查,样本45 人,调查结果汇总分析如下。

表6: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汇总分析

学生人数

用人单位评价

学生薪酬和自我评价

很满意

满 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 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45

9

22

14

7

21

17

百分比

20%

49%

31%

16%

47%

37%

45名毕业生中单位性质:36个中小学,3个国有企业,6个行政机关。69%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满意,31%基本满意。63%的毕业生对工作和薪酬基本满意。

篇五:近三年本专业高级职称专任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
2015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在中国共产党**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中学从1968年至今,已经走过了44年的风雨历程。在这44年的风雨变迁中,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学校的各种设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当年开设的两个教学班发展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县级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先进学校"、"县级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县级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县级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州级环境育人学校"等。

一、基本情况:

(一)硬件设施

学校位于**镇光明村。学校占地40700平方米,校舍面积17454平方米,其中不含学生宿舍校舍面积5338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3174平方米;其他用房662平方米(图书室1个、阅览室1个,音乐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大型会议室1个,标准微机室2个,教师备课室1个);拥有图书40762册;有学生课桌櫈2000套;男、女生宿舍楼各1栋,共8280平方米;食堂2个,建成了4个标准篮球场,2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乒乓球桌6张,200米环形跑道;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准备室各2个;教学仪器设备齐全,教学仪器利用率达100%。

(二)师资情况

学校119名在职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12人,高级职称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67%,中级职称4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7.5%;专科学历3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9.46%;本科以上学历7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53%;一线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在职教师均有教师资格证书,均按要求完成继续教育课时数,继续教育年检合格率为100%。

学校校级领导4人,中层领导10人。校级领导均参加过岗位培训,持证上岗,校长参加了国家级校长高级研讨班的学习。我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凝聚力较强,勤奋进取,求真务实,班子成员的文化素养、年龄、知识结构达到教学要求。

(三)控辍保学情况

通过全校全员的参与,我校的"保学控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学校的辍学率呈下降的趋势。2015--2015学年度学校辍学学生39人,辍学率2.11%;2015--2015学年度学校辍学学生37人,辍学率2.10%;2015--2015学年度学校辍学17人,转学18人,辍学率2.85%。

(四)学校高中阶段教育招生任务完成情况

为了完成教育局给我校下达的高中阶段招生任务,更好的使我校的中考成绩上一个台阶,在临近中考,我校及时召开了九年级学生家长会、九年级科任教师动员会,并把学校正副校长、处室领导挂靠班级,协助九年级班主任抓好学生的复习巩固工作。通过全体九年级师生的不懈努力,今年我校的中考成绩较之去年上了一个名次。

2015年我校中考毕业学生总数389人,升入高中阶段就读人数369人。其中升普通高中276人,县内就读264人,县外就读12人;升入中职学校93人,县内就读84人,县外就读5人;升学率94.80%。

(五)学校"五化三园"工作情况

近几年来,我校依托"薄改工程"之良机,明确提出了"环境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并确立了以创建绿色学校为突破口的理念实践。这一清晰的思路鲜明地体现了学校中长期规划之中,体现在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之中,体现在全体师生的工作实践之中。我校的创建"五化三园"工作由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党政工团教师组成创建网络。并通过创建一步一步打造校园"美化、绿化、净化、硬化、靓化",使学校成为"乐园、花园、校园"。进一步彰显"环境育人、和谐发展"办学特色。

近年来,学校投入约120余万元对校园环境的建设、改造、更新,使学校的环境更适合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目前,我校种植了一批层次比较高、具有较好观赏价值的苗木,我们在新建的教学楼前修建了文化墙浮雕;在校门的围墙师生动手修建了文化墙;在通往教学楼的阶梯上写上中、英文的名人名言;在阶梯墙上镌刻了"明礼、诚信、拼搏、创新"的校训;在新教学楼前用**石修建了文化栏杆;在操场以及跑道四周,用石头镌刻了名言警句;将党的教育方针以文字的形式与校园的美化融合在一起,激励学生放眼现代化、放眼世界和未来,做一名高尚的人。

(六)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按照《中学生德育大纲》的要求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同时,将学校"一训三风"教育贯穿德育教育始终,在全校范围形成开展"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主题教育活动的浓厚氛围。为把此项工作抓实抓好,我校利用校刊、广播站开辟专栏,在校园显眼位置悬挂醒目标语,分别组织召开教师、学生专题座谈会,着重讨论践行"一训三风"的打算和具体举措。

在学生中各年级结合新学期入学教育,对学生开展以"立志、勤奋、创新"学风为主要内容的初中生涯设计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指点、帮助下结合学习成绩、个人兴趣爱好、专业特点、自身实际等情况,进行可行性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推动优良学风的形成。

(七)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情况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是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家长认可、社会满意的见证。为了切实加强教学工作管理,突出教学中心,树立"质量兴校、质量强师"的工作思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形成合力,全面抓好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1、认清形势要求,提高思想认识。组织教职工认真贯彻学习讨论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意见》,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树立主人公精神,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做好计划工作、制度建设工作、督查落实工作和评价奖惩工作等,形成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2、明确质量目标,控制学生在校巩固率,领导人人有责。把质量目标要求分解到各领导成员,具体分四个层次责任人:一是学校教学质量责任人,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教育教学副校长是直接责任人;二是年级教学质量责任人,教务处三个主任分年级组分管(负责三年级升学质量,二年级教学质量,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及教学质量);三是学科教学质量责任人;四是毕业班班级教学质量责任人。

3、狠抓常规教学,规范教学行为。

4、狠抓课堂主渠道,向45分钟要质量。课堂必须做到两个转变:一是转变教学方式,把传统教法转变为适应、引导、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上来;二是转变课堂模式,变传统满堂灌为体现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模式。

5、加强效果监控,确保教学质量。

6、强化校本教研,提高教学水平。

7、完善教学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8、强化教学督查,确保管理效果。

9、纳入人事机制,按业绩用人。对学校建设和发展有功人员,除评先晋职按政策优惠外,在学校内部用人方面,优先提拔那些教学成绩突出、班主任工作和教研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

二、主要措施和作法: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扎实有效。

县、镇两级多次下发文件,真正落实了政府包入学,学校包巩固的责任制。学校的辍学率连年控制在3%以内。校园建设,处室建设,教学手段现代化,师生办公、学习条件的改善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成立了相应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抽出专人具体负责"档案建设"。体现了领导重视,学校组织落实,人员安排到位,保障措施得力。

(二)坚持"软硬件"俱严的基本原则,促进学校管理趋于规范。

1、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广大教职工发扬"明礼、诚信、拼搏、创新"的校训精神,建设"勤奋、求实、进取"的校风,自觉养成"爱心、严谨、奉献"的教风和"立志、勤奋、创新"的学风,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2、加强领导,团结协作,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团结协作,求真务实,逐步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为实施教师形象工程,学校每年组织开展以"爱心、严谨、奉献"教风为主题的教学技能团体赛。以各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践行"爱心、严谨、奉献"的教风,各年级通过选拔组织一支由5名教师组成的团队,参加包括粉笔字、普通话、说课、多媒体公开课、征文等项目的教学技能团体赛。教师的考核以"尽职责、精技能、守纪律、看实绩、比奉献"为主要内容。学校形成了以"教学育人为中心,管理育人为主导,活动育人为主体,道德育人为主线"的学校工作体系。

3、规范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育人,为达到这一目的,我校积极引导学生自觉践行"明礼、诚信、拼搏、创新"的校训精神和"立志、勤奋、创新"的学风。

(1)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彻底改变冰冷、死板的看管方式,认识到对学生为体贴、关爱、服务本身就是良好的教育。在午休和晚休期间,有值日领导,值日教师,班主任走进学生宿舍与学生交流,指导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2)树立"养成教育理念"。围绕养成教育,组织开展了"四个一"的活动和"两操一歌展示活动"。"四个一"活动即:班级"人人都是班干部"活动,能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自律、自信和自强的精神;每班负责一块清洁责任区,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训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每班一首班级之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每个教师帮扶一名贫困生或转化一名后进生。"两操一歌"活动要求全体师生坚持唱好校歌,做好广播体操和自编手语操《感恩的心》,做到集合、退场军事化。两操一歌展示了全体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重视和强化安全工作:

1、学校分层签定各种安全合同,学校和教职员工分别签订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时段管理责任。班主任代表学校和学生家长、学生本人签订了《安全责任责任书》。

2、为确保学生往返途中安全,根据学生住居区域实行领导、教师包片负责强调安全。

3、周五放学前,全校学生统一集中,根据不同季节与气候强调安全工作。

4、每周一节安全教育课,分别由领导、教师、法制副校长讲解有关安全知识。

5、根据**镇地域实情,有针对性的召开交通安全教育、禁毒工作现场会。

6、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值班巡查。确保师生安全,节假日均安排有人员值班。

四、着力创办和谐校园,共享教育公平

1、学校非常关注生活困难学生,把这些学生承包给领导班子,班主任、科任教师。从生活、学习,思想上关心爱护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完成义务教育。学校与每位教师签订了《减轻学生负担工作责任书》。

2、学校在招生、分班、任课都做到公正、公平,不办"重点班"与"贵族班"。

3、引导学校人员处理好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让公平与爱充满校园

4、学校每年以专题文件形式下发"防流控辍"文件,确保适龄儿童,进得来,留得住。采取"预防与动员"并举,保证义务教育的落实。

5、用好国家"两免一补"和"营养餐"政策。

长期以来,我校学生食堂工作秉承"公益性""服务性""安全

性"的原则;抓平时、重细节,努力实践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加强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我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水平,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我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5】54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府办发【2015】134号)及《**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麻府办发【2015】29号)等文件精神及《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规、条例,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一个拴心留人的学习场所提供强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我校食堂实行包餐制供应,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向住校学生收取每生每天1元的伙食费,非住校生收取每生每餐2元的伙食费,召开营养餐工程家长会并向学生和家长公布伙食费收取标准和计划就餐次数;学期末以学生实际就餐次数和学期初就餐次数的差额为依据,向学生结算伙食费。我校定期将结算订单在公示栏向学生和家长公布。

五、下步打算

下一步我联校计划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进一步推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借**县教育均衡发展之势,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我们准备于明年上半年安排部分管理人员与任课教师分批次到一些名校学校深入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参与他们的教学教研活动,摸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新路子,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科学管理,创新模式,力争半年初见成效,下半年在**镇中心学校、毕架小学、基东小学、卡乌小学等学校推广经验,引领带动全镇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二)立足学校实际,力促学校多元特色发展。特色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优质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试图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打造学校特色,构建特色文化体系。一是利用学校所在地的民族文化资源,进一步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把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价值取向,(

(三)优化人力资源,提升教育均衡发展的内驱力。对教育人力资源的均衡配置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力足学校实际,一是各年级组都选定数名骨干教师,拟定培养计划、制定一系列措施。二是定期举行观摩课、公开课及系列教学研讨活动,增加教师间的交流学习。三是关注县级教学能手的成长,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从2015年开始我们将要求每位县级教学能手每学期必须上两节公开课。这样既促使教学能手自身发展,又能很好地引领其他教师。

(四)对学校进行规划,搞好校园绿化美化。我们在抓好教育教学管理的同时,注重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2015年我们计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学校进行规划,植树种草,美化校园,让学生在花园式的环境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尽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到巩固提高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着几个问题。教师的学科专业化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设施还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在学校的安全保障、饮食起居、学习活动、性格培养、习惯养成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就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提高。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借这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以后的工作中克难而进,把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篇六:近三年本专业高级职称专任教师为本专业本科生授课情况
2015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自查报告

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自查报告计算机教研室(卫国路)

一、专业基本情况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多媒体技术是在卫国路校区2015年新开设的新专业,计划2015年开始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为120人。

在此之前,计算机教研室的任务是担任其他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系统等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以及一些专业课,如电子测量技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等。

本专业拥有专业教师5人,本科学历4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人,其中三人为教师,1人为实验室,1人工程师。

本专业培养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和软件编程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具有较强操作技能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通过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实际操作和综合训练,学生既具备一般的美术基础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有掌握用计算机进行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装璜装饰设计软件的应用、音视频制作以及网站制作的技能。

二、专业建设内涵和作证材料

由于本专业为一个新开设的专业,大部分材料应从以后实际运作时收集,现在所收集的材料为前两年作为辅助教研组运行中所形成的材料,有关教学方面的文档可参照CADCAM专业、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以及现代物流等专业的评估文档。指标内 涵佐证材料尚缺材料

2.1.2

学生与教师比例2015年开始招生,目前专任教师3人,双肩挑教师2人。1.专业教师任课情况一览表(2-1)

2.教师的职称、学历、双师型培训证明(2-2)

2.1.2

专任教师结构在职专任教师3人,双肩挑2人,其中教师2人,工程师1人,实验师1人。按目前招生规模来看,高级职称人才缺乏,师生比例不足。3.专业教师任课情况一览表(2-1)

1.教师的职称、学历、双师型培训证明(2-2)

2.2.1

师资队伍质量在职专任教师3人,双肩挑2人,其中教师2人,工程师1人,实验师1人。5名副教授每年共担任9门以上的课程教学、课程实训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近几年来,主讲教师共发表专业技术论文5篇和,校内教学论文10遍,编著、主编和参编高职教材1种。1.专业教师任课情况一览表(2-1)

2.主讲教师近两年所撰写的论文一览表(2-3)

3.教案检查记录(2-4)

4.教研活动记录(2-5)

5.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材料汇总表(2-6)1、授课计划、教学日志、试卷教务科已存档

2、教案已收部分

2.2.2

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本专业教师按照《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责任,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重视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定教师进修、教师业绩考核奖励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近几年, 3人参加研究生学历进修,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到企业调研、社会实践和科技服务。2.3-1 近几年教师培训和进修情况一览表(2-7)

3.1.2

教学仪器设备经核实,已列出设备清单,教研室计算机装备清单.实训设备和计算机装备仍不足.1、实验室设备清单(3-1)

2、教研室计算机装备一览表(3-2)

3.2.1

校内实训条件校内建立了网络实验室、多媒体技术专业专用计算机房,但是要满足多媒体专业学生的培养,还需要建立其他的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室。1. 实验室设备清单(3-1)

4.1.1

专业设置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平面、美术设计,广告策划、文案、装饰装潢的能力。1.本专业教学计划(4-1)1.专业教学计划说明

2.市场调查和就业形势分析

3.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4.1.2教学计划本专业培养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和软件编程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具有较强操作技能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通过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实际操作和综合训练,学生既具备一般的美术基础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有掌握用计算机进行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装璜装饰设计软件的应用、音视频制作以及网站制作的技能。1.本专业教学计划(4-1)

2.各课程授课计划(4-4)

4.1.3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本专业以课程改革为重点,分别所承担的多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在内容、形式、方法上围绕培养目标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索。1.教研活动记录表(4-2)

2.校区教育教学论文集(4-3)

4.2.1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本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接轨,以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构建核心课程和专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改革成效显著。

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结构合理,课程内容能根据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岗位要求做出适时调整。强调综合的课程和课程内容的综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课程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正式的课程与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各种非正式课程共存,集中组织实训和分散组织实训结合。1.教研活动记录表(4-2)

2.校区教育教学论文集(4-3)

4.2.2

教材建设能根据本专业特点,制定教材建设规划,有严格、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育部推荐的优秀高职高专教材,且近三年出版的教材比例达到60%以上,教材选用整体水平高,使用效果好。1.主要课程教材选用情况一览表及样书(参照各专业)

4.2.3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本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根本目标,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革成果显著。1、 必修课多媒体教学情况一览表(4-4)

4.3.1

实践训练体系有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和管理规章,并在教学中认真落实。

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要求为标准设计实践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大力度的改革,开展实训示范课建设,探索实践教学规律。在课时安排上,专业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40%,其中有18专周的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形成了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或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或实训项目)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训练方法上,学生能通过多种教学形式。1.本专业教学计划(4-1)

4.3.2

职业能力考核实行严格的“双证制”,要求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1.本专业教学计划(4-1)

5.2.1

教学规章

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具有严谨的日常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质量保证和教学质量监控措施,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授课计划、课程表、评教、评学等教学档案完备;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和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期末教学工作总结制度等都认真执行,教学过程、考试管理等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与标准得到落实。运行有效,成效显著。1.试卷分析材料(在教务科)

5.2.2

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对于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主要环节均制订了质量标准。1.各课程及实训教学大纲及统计表(5-1)

5.2.3

教学质量监控与学生质量调查具有严谨的日常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质量保证和教学质量监控措施,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授课计划、课程表、评教、评学等教学档案完备;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和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期末教学工作总结制度等都认真执行,教学过程、考试管理等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与标准得到落实。运行有效,成效显著。1.本专业教学文件

2.教学管理制度

3.本专业教学检查记录

4.教学质量检查、评议、座谈会的有关材料

5.教师课堂听课表(表格样式)

6.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材料汇总表

6.1.2

必备知识1.课程成绩表

2.期末考试试卷目录1、课程成绩在教务科成绩档案

2.期末考试试卷在教务科归档2015.7.4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517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