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上注译析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孟子·尽心上》注译析(上)
孟子公孙丑上注译析 第一篇

《孟子·尽心上》注译析(上)

古代文化

0209 1759

《孟子·尽心上》注译析(上)

【原文】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 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译文】

孟子说:“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读解】

佛问:“你向什么处安身立命?”(《景德传灯录》

儒答:“养性事天,修身立命。”

孟子谈天命,谈人的本性,没有消极被动的神秘色彩,而是充满了积极主动的个体精神。对待天命,不过是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罢了;所谓安身立命,也不过是一心一意地进行自身修养而已。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加强知识学习和思想修养,充实自己的心灵。

所以,不要做悠悠天地中的匆匆过客,东奔西走,北觅南寻, ‘芒鞋踏破岭头云”。其结果,往往是占有外物越多,内心越空虚,最终成为一个徒具外形,为外物所役的臭皮囊。

相反,“归来闲对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只要你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顺受天命,身体自然就会有着落,精神自然就会有寄托,生命之春就会永远在你的把持之中。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原文】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译文】

孟子说:“一切都是命运,顺应它就承受正常的命运。所以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在危险的墙下。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非正常的命运。”

【读解】

一切都是命运。

用我们今天通行的看法,这似乎是一种消极的宿命论思想。但实际上,孟子的立足点是在“顺受其正”上,顺理而行,顺应命运,也就承受正常的命运,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了。怎样顺应呢?比方说,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在危险的墙下,这不难做到吧?为什么不站在危险的墙下?因为你明知道它有倒塌的危险。同样的道理,明知道打家劫合,杀人越货,走私贩毒,贪污受贿是铤而走险的,你是不是还要往上靠呢?不往上靠是知道命运的人,是 “顺受其正”的人。往上靠则是不知道命运,不“顺受其正”的人。所以,其结果,“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征格而死者,非正命也。’一生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走正道;行正义,也就是正常的命运;相反,如上所说,犯罪而死,则死于非命,不是正常的命运了。

由此可见,在孟子这里,命运的确没有什么神秘,不过是顺其自然,顺其正理罢了。

就一般情形而论,说到命运,二十岁以前的青少年不会有什么感觉,无动于衷。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青年人多半对命运不屑一顾或者持否定态度,因为他们青春焕发,生命力蓬勃向上,对自己,对前途都充满了信心,每天清晨的太阳都有所不同,每天的生活都有新的内容,奋发向上是他们生命的主旋律。四十岁以上可就不同了,所谓人到中年,孔子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但对于现代人来说,“不惑”与“知天命”似乎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一旦“不惑”,也就“知天命”了;或者反过来说,正因为“知天命’了,才谈得上“不惑”。其实,孔子自己也说过:“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子罕》)可见,四十、五十的确是个划分不清的年龄段.或许个体的情况有所不同,对有些人来说,知天命要早一些,对有些人来说,则要晚一些,而这又决定于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与境遇。总起来说,人到中年万事休,命运的影子也就不知不觉地爬上心头,不由得你不信。这时,回顾自己半生之所为,少年时代的理想与梦幻,青年时代的奋斗与血汗,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悔恨遗憾也是徒劳的,明智之举,还是接受孟子的说法:莫非命也,顺受其正。这样,或许多少会有所慰藉,有所解脱而脚踏实地,问心无愧,清洒自如地走完人生的下半截路程吧。

【原文】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译文】

孟子说:“求索就能得到,放弃便会失去,这种求索有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就在我自身。求索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却决定于天命,这种求索无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是身外之物。”

【读解】

在我自身的,是知识的积累,思想的修养,人生境界的追求,一句话,是精神的自我完善。身外之物则是金钱富贵,名誉地位。

前者全在于自我,只要坚持追求,便可以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叫“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后者则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并不是你一厢情愿地追求就可以得到的。所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更不要抓苟且,失去自我。 当然,不强求并不是完全拒斥,而是要)烦其自然。就像孔子对待金钱富贵的态度:“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如果求不到,那还是让我做自己喜欢的事吧。

说来也是,所谓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看得那么要紧呢?

【原文】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译文】

孟子说:“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 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读解】

“万物皆备于我矣”作为一句名言,被认为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这里面的是与非不在我们关心的范围。我们关心的是孟子说这话的意思。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并不是像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样,说是“万物都为我而存在。”(由此来归结孟子为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者。)我们理解孟子的意思,是说天地万物我都能够思考,认识,所以天地万物我都具备了。这样才会有下面的一句话,“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反躬自问,我所认识的一切都是诚实无欺的,所以非常快乐。这是一种认识的快乐,探求真理的快乐。但是,仅有认识,仅有自身的发现还不够,所以要“强恕而行”,尽力按恕道办事,这样来实行仁道。所谓恕道,我们在本书中已经多次提到,这就是孔子反复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论语•卫灵》)它的积极方便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总起来说,是一种将心比已,推己及人的思想,用这种思想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是一种认识的快乐,局限于自身;那么,“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就是一种实践的快乐,涉及到他人与社会了。

由此可见,“万物皆备于我矣”所引出的,是认识和实践两大领域的儒学追求:一是“诚”,二是“恕”,都是儒学的核心内容。单从“万物皆备于我矣”这句话给我们的感觉,则是一种充满主体意识,乐观向上的心态,的确有法国哲学家笛卡尔那著名的命题”政思故我在”的精神风貌,给人以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孟子说:“做一件事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 习惯,一辈子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这样的人是平庸的人。”

【读解】

在黑格尔哲学中,这样的人是处于“自在”状态的人,尚没有达到“自为”的程度。所谓“自在”状态,就是缺乏“自觉”的主体意识,不能自己认识自己。所谓‘咱为”,就是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几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做一件事,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在生活中不断反省,认识自己。如此一对照,孟子所说的“众也”当然也就是“自在”状态的人了。当然,这个“自在”的概念,不是我们平常所说“自由自在”的意思。

在们今天的生活中,这种人被视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夭钟,随波逐流混日子的人。

不过,话说回来,所谓“子惯成自然”,在实际生活中,有多 少人真能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呢,?

“认识你自己!”古希腊智者的确这样提醒过我们。

可当你每天蹬着自行车在上班的人流中“随波逐流,时,你想过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吗?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①耻,无耻矣。”

【注释】

①之:至。【孟子公孙丑上注译析】

【译文】

孟子说:“人不可以不知羞耻。从不知羞耻到知道羞耻,就可 以免于羞耻了。”

【读解】

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电灯泡儿有玻璃。”

羞耻之心,人皆有之。

只有无耻之尤的卑鄙之徒才不知世间有羞耻二字。

《法句经》说:“那些不以该耻者为耻,而抱待邪恶之念的人, 将会下地狱。”

他们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伊阿古,莫里哀笔下的达尔丢夫,但, 丁《神曲》中那些下地狱的人,当然,或许还有西门庆、潘金莲 ......

然而,一旦他们知道羞耻,也就可以升迁炼狱,“浪子回头金 不换”,说不定还有一二上天堂的机会哩!

无耻至耻,免于羞耻。【孟子公孙丑上注译析】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①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注释】

①机变:奸诈。

【译文】

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搞阴谋诡计的人是不知 羞耻的。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怎么赶得上别人呢?”

【读解】

【孟子公孙丑上注译析】

“我

一念之差

出卖了无辜的人

我有大罪呀!”

犹大羞愧难当,跟踉跄跄地跑出去,在一棵大树下吊死了。 (《马太福音》)

自从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偷吃了善恶果,羞耻之心便油然而生。人类虽然因此而犯下原罪,被逐出伊甸园,但却获得了在现实土地上生存的权利。 “知耻近乎勇。”(《中庸》)

纵使罪孽深重如犹大,羞愧而死,灵魂尚能获得拯救。

如果及早知耻,以羞耻为动力,化羞耻为力量,亡羊补牢,未 为晚矣。 否则,一次无耻,次次无耻,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嗜痴成癖,那就万劫不复,无可救药了。

【原文】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则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①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注释】

【孟子公孙丑上注译析】

①亟(qi):多次。

【译文】

孟子说:“古代的贤明君王喜欢听取善言,不把自己的权势放在心上。古代的贤能之士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乐于自己的学说,不把他人的权势放在心上。所以,即使是王公贵人,如果不对他恭敬地尽到礼数,也不能够多次和他相见。相见的次数尚且不能够多,何况要他做臣下呢?”

【读解】

许行《孟子》注译与赏析
孟子公孙丑上注译析 第二篇

许行《孟子》注译与赏析

大悟刘祖富编纂

【说明】本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上》,记录了孟子和许行的门徒陈相之间的一场辩论。战国时代,有一派思想家是“农家”,许行便是治农家学说的人。这一派学者出于对当时暴政的厌恶提出恢复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主张,他们认为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男女都亲自劳动,就可不用刑罚政令而成治世,所以提倡“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的主张。孟子从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事物间的质的差别性,批驳了许行之说。孟子说明社会分工的必要是对的,但他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理论是错误的,是剥削阶级的理论。他把劳心与劳力,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对立看成是合理的社会分工,这就为历代的剥削阶级永远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提供了理论根据。

【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1]:“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2]。”文公与之处[3]。其徒数十人,皆衣褐[4],捆屦织席以为食[5]。陈良之徒陈相[6],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7],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译文】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我这)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希望得到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滕文公给了他住所。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了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膝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注释】[1]为,治,研究。神农之言,指农家学派的学说。滕(téng),国名,在今山东滕县西南。踵,脚后跟。这里指走到。

[2]廛(chán),一般百姓的住宅。氓(méng),指从别国迁来的人。

[3]与,给。处,住所。

[4]衣,穿。褐,粗布衣服,当时的贫苦人所穿。

[5]屦(jù),草鞋,麻鞋。

[6]陈良,楚国人,是儒家学派的。

[7]耒耜(lěi sì),古代的农具。

【原文】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1]。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2]。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3]。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4]!”

【译文】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陈相来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道:“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还没听到治国之道。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现在,滕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人民困苦来供养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

第一部分:记述许行、陈相的“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的主张。

【注释】[1]学,第一个字用如名词,指所学的;第二个是动词,学习。

[2]道,名词,指许行所认为的古圣贤治国之道。

[3]贤者,指古代的贤君。并,一起。饔(yōng),早饭。飱(sūn),晚饭。饔飱,在这里用如动词,指自己做饭。治,指治理天下。

[4]厉民,使人民困苦。自养,供养自己。恶(wǖ),哪里。

【原文】孟子曰:“许子必种粟sù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1]?”曰:“冠。”曰:“奚xī冠?”曰:“冠素[2]。”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3]。”曰:“许

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4]?”曰:“然。”“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xiè器者,不为厉陶冶[5];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6]?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7]?”

【译文】孟子问道:“许子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陈相说:“对。”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孟子说:“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对耕种有妨害。”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陈相说:“对。”孟子说:“是自己制造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孟子说:“用粮食换农具炊具不算损害了陶匠铁匠;陶匠铁匠也是用他们的农具炊具换粮食,难道能算是损害了农夫吗?再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烧陶炼铁,使得一切东西都是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为什么忙忙碌碌地同各种工匠进行交换呢?为什么许子这样地不怕麻烦呢?”

【注释】[1]冠,用如动词,戴帽子。

[2]素,生丝织成的绢帛,不染色。

[3]害,妨害。

[4]釜,锅。甑(zèng),瓦做的蒸东西的炊具。爨(cuàn),烧火做饭。

[5]械器,指农具、炊具。陶冶,这里指烧制陶器、冶制铁器的人。

[6]舍,旧注“止”,只。

[7]纷纷然,忙碌的样子。惮,怕。【孟子公孙丑上注译析】

【原文】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1]。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2],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3]。故曰:

或劳心,或劳力[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5]。”

【译文】陈相说:“各种工匠的活儿本来就不可能一边种地一边去做。”孟子说;“这样说来,那么治理天下,难道就可以边种地边治理吗?有统治者干的事,有被统治者干的事。况且一个人的生活,各种工匠制造的东西都要具备,如果一定要自己制造然后才用,这是带着天下的人奔走在道路上不得安宁。所以说:有的人使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这是天下一般的道理。”

第二部分:通过对话,孟子揭出许行言行的自相矛盾,论述了社会必须分工的道理,从而初步批驳了许行等“亲耕”的思想。但他为阶级压迫寻找理论根据,应该加以批判。

【注释】[1] 大人,这里指统治者。小人,这里指被统治者。

[2]所为,所做的东西。备,具备。这是说,一个人的生活要具备各行业所生产的东西。

【孟子公孙丑上注译析】

[3]路,奔走于路,疲于应付。

[4]劳心,指使用脑力劳动。劳力,指从事体力劳动。

[5]食(sì),给人东西吃,即供养。通义,指一般的道理。

【原文】“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1]。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2]。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3]。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4]。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5],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yuè济Jǐ漯tà,而注诸海[6];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7];然后中国可得而食shí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译文】“当唐尧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平定。大水乱流,到处泛滥。草木生长茂

盛,禽兽大量繁殖,五谷都不成熟,野兽威胁人们。鸟兽所走的道路,遍布在中原地带。唐尧暗自为此担忧,选拨舜来治理。舜派益管火,益放大火焚烧山野沼泽地带的草木,野兽就逃避躲藏起来了。舜又派禹疏通九河,疏导济水、漯水,使它们流入海中;掘通妆水、汉水,排除淮河、泗水的淤塞,使它们流入长江。这样一来,中原地带才能够耕种并收获粮食。当这个时候,禹在外奔波八年,多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去,即使想要耕种,行吗?”

【注释】[1]平,平定,治理好。

[2]登,成熟。

[3]交,交错。中国,中原地区。

[4]独,独自,暗自。举,推荐。敷,治。

[5]益,传说中虞舜的臣子。掌,管。烈,放大火烧。

[6]瀹yuè,疏导。注,动词使动用法,使……流入。

[7]决,打开缺口,导引水流。

【原文】“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1]。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2]。圣人有忧之,使契xiè为司徒,教以人伦[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4]。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

[5],辅之翼之,使自得之[6],又从而振德之[7]。‟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译文】“后稷教导百姓耕种收割,种植庄稼,庄稼成熟了,百姓得以生存繁殖。关于做人的道理,单是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却没有教化,便和禽兽近似了。唐尧又为此担忧,派契做司徒,把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系的道理教给百姓: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唐尧说:„慰劳百姓,使他们归附;纠正他们,是通过“教”来纠正;帮助他们,使他们得到向善之心,又随着救济他们,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529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