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说课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一)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稿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咏怀古迹》其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景,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全诗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能力目标:赏析诗歌,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

情感目标:把握诗人借古伤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诵读指导、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本课的教学难点:赏析借古讽今,怀古伤己的写作手法

三、说教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据此,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学生诵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的教学方法。

3、理解领悟法: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本课,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A、理解领悟法: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B、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汉元帝年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的踏上征途,走进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之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历史的青冢里;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经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八百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

(二)、《咏怀古迹其三》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

2.内容:缅怀王昭君;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字词正音

1.注音

万壑(hè) 赴(fù)荆门 明妃(fēi) 朔(shuò)漠 青冢(zhǒng)

(四)、诗歌分析

1、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朗读的时候整体感知这首诗并在

诗中找出能够代表整首诗的感情基调的词语。

明确:“怨恨”

2、诗歌分析

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①赴:奔赴,表达群山奔赴的气势。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千山万壑写活了,它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明确:1、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明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3、“千山万壑”如此气势豪迈的地方一般是用来写英雄出生之地,而在此却写一个柔弱的女子王昭君的出生之地,有何意味?(借高山大川之雄伟气势来衬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

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④紫台:指汉宫

⑤朔漠:北方的沙漠

⑥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南,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明确: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紫台与朔漠、青冢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地的荣华与死地的荒芜形成强烈的对比,衬托出悲凉的气氛。“连”字写出出塞之景,“向”字写出思汉之心。

译: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黄昏。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⑦画图:汉元帝按图招幸宫人,工人都贿赂画工,王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贿,被画工丑化,不得皇帝召见。后来汉与匈奴和亲,令王昭君远嫁,汉元帝才得知其为宫中第一美人,传说因此杀了许多画工。从这里可以看出汉元帝的昏庸,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对此是很怨恨的。

⑧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⑨“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容颜之美丽。

⑩“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空”:徒然

明确:“ 月夜魂”与“春风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将生前的美貌与死后的月下孤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王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不同色彩的六个字中。此句文字对仗工整,又蕴含着无穷的感慨:生前已经错过了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译:凭借画工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容颜,昭君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

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传说王昭君在匈奴曾作怨思之歌,感叹在汉宫受到的冷遇。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心中的怨情。“千载”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

五、体会作者与王昭君情感共鸣

本首诗题为《咏怀古迹》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明确: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具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华州司功。

王昭君也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远嫁异乡,流离不得归,身死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不相似,显然作者是在怀古伤己。

因此,杜甫借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漂沦的悲苦情怀。

六,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整

七、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预习杜甫诗《登高》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二)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稿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稿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等以下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咏怀古迹》(其三)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首。本单元的唐诗学习,主要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意趣。《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旨在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方面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且在《咏怀古迹》之前,本单元已经学习了李白的《蜀道难》和《杜甫诗三首》中的前一首,学生已初步学会了在诵读过程中体验诗人的情感,领悟诗歌的内容。【咏怀古迹其三说课】

因此,高二语文诗词教学应更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诗词鉴赏能力,同时注重结合写作背景品味语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情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明确青冢、画图、出塞等历史典故;体会温雅深邃的“昭君三怨”,深入理解昭君形象;理解借古伤今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三分诗七分读”,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初步分析昭君的去国和远葬之怨,在分析中理解温雅深邃的千载之怨,在理解中感悟作者个人的家国情怀,在感悟中总结鉴赏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整体把握诗歌的基础上,让学生体悟到诗人由昭君之怨上升到个人、国家之思的深沉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诗歌鉴赏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诗歌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

据此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深入分析和理解昭君从刚开始的去国再到念国最后远葬的“三怨”。

(二)教学难点

(新课程强调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杜甫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生命时时流露出极大的人文关怀,他在《咏怀古迹》中抒发的情感尤其深沉,因此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难点:)

在理解诗人对昭君形象的刻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作者借古伤今的情怀,进一步上升到作者自己个人的际遇以及对国家的深沉情感,体味作者在暮年之时人生真善到美的沉淀。

四、说教法

(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怎样去学,因此,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朗读法

诗歌是文学中的精品,是语言与情感的巧妙结合。杜诗一向注重语言的锤炼和音韵之美。因此我选择以朗读法贯穿整个课堂。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会多处灵活运用朗读法,紧扣朗诵,发挥朗读传情达意,移情会意的作用,带领学生较快地走进诗人,走进他的诗歌,感受诗情,从而触摸融于诗歌中的诗人情怀。

(二)点拨法

教师应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对于文中的一些疑难点教师做适当点拨,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五、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为此,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法)

合作探究法: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小组中明确分工,互助学习,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为了实现我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本诗的教学,并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程序(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知人论世(4分钟)

1.导入:

(精彩的导语能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贯穿昭君与杜甫的联系,我设计了如下导语)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埋在了历史的青冢里。

唐朝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

天我们就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

2.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重要方法。了解写作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因此我选择介绍如下写作背景。)

作者于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去世前4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五首组诗,以抒情怀。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二)读诵诗歌,整体感知。(4分钟)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大致读懂句意。[万壑(hè)朔(shuò)漠 青冢(zhǒng)]

2.再读诗歌,划分诗歌的节拍、标明诗歌的韵脚,体味诗歌的韵律美。

3.教师范读,感悟意境美。

4.配乐齐读。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即: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引伸出诗歌诗歌的整体基调,即诗眼“怨恨”两字。

(三)分析理解,品评诗句(31分钟)

(学生已经整体感知了这首诗歌,把握住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因此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昭君因何而“怨”?诗人如何写“恨”?在诗中找出相关语词。(要回答此问题,就必须要引导学生把握住诗歌的意象,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去感知、体验意象,从而深层次体验诗歌的情感。)这一过程可让学生自由诵读,分组讨论分析颔联共写了几种意象?(紫台、朔漠、青冢、黄昏)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一去、连、独留、向)这些词在句中有何妙处?

[明确:“一去”为昭君怨恨之始,“独留”为怨恨之终。去与留两相对比,互相映照,更显得凄凉落寞。“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一别汉宫远嫁大漠,去国久远,唯留青冢一座独向黄昏。由此点出昭君“两怨”:①远嫁大漠,回乡无期;②远葬他乡,青冢幽怨]

(为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挖掘昭君的第三怨,紧接着,我设置了第二个问题。)

2.昭君悲剧的根源是什么?(这一问题涉及到对历史背景的了解,因此此处我采取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们结合诗歌注释深入理解颈联句意,明了昭君悲剧的根源。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因此,这千载怨恨从心中不断地生发出来。从而点出昭君第三怨:汉帝不识,终身遗恨,魂魄空归。)

[至此,学生已经全面、深入地理解了昭君之怨,为让学生进一步用心体会昭君之怨的回环往复、曲折之美。让学生把诗歌颔联和颈联扩展为一段散文化语言,(此处旨在让学生明白昭君远远不止“三怨”,而是千载生发的无穷无尽的幽思)并请两三位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

至此,教学重点就初步突破。学生对昭君有了深入把握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逐渐从历史回归现实,回到杜甫独上高台,远眺荆门。由此引出第三个问题:

3.作者写昭君“怨”,却于开头写“群山万壑赴荆门”,有何作用?(此处需结合写作背景:诗人站于白帝城高处,远眺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是望不到的,但他穷极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把一个“窈窕红颜”,写得“惊天动地”。联系对颔联和颈联的分析,昭君又如何受不起作者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的语句来描摹?虽是一介女子,但她身行万里,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 (大多数学生只能从诗中领悟到昭君“三怨”,很难从昭君的身世际遇上升到诗人的个人际遇,因此在此处我结合本诗题目,设计了第四个问题。)

4.题为“咏怀”,却独写昭君怨恨,作者有何用意?[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注重点拨,围绕住课堂的核心问题追问“昭君因何怨恨”(此处的昭君已不仅仅是昭君,更是作者)

结合诗歌创作背景,回顾作者一生经历的四个时期,穿插作者对于故乡的极度思念,以“咏怀古迹”作为突破口,由古到今,借古伤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深沉怨恨,理解诗人从真、善到人生美的沉淀,从小我到大我质的飞跃,由昭君之怨到对个人、国家、民族的忧虑的提升,完成诗人的自画像。同时也就化解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难点。]

(四)美读诗歌,完成背诵。(4分钟)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三)
咏怀古迹说课稿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咏怀古迹》从诗歌类型上说,这首诗属于怀古诗。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教法、学法、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第三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了解杜甫的创作风格,了解唐代诗歌,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从而提升诗歌鉴赏的能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杜甫的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本课所选的诗歌都是他沉郁顿挫的诗风的体现。学习杜甫的诗,除一般的鉴赏训练外,还要通过比较阅读来初步领略这位大诗人的艺术风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说目标:

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要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

本课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讽今的风格特点。

能力目标:赏析诗歌,体会作者情感。掌握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情感目标:把握诗人借古伤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感。

三、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学生诵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教师点拨关键词句的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五、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批注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

3、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熟读成诵,并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和主旨。难点是鉴赏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和语言。

七、说教学过程:

我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

1、写了什么?

2、为什么写?

3、如何写?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的踏上征途,走进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之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历史的青冢里;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经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八百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这首诗去寻找答案。

知识储备:

1.《咏怀古迹》五首简介:《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律诗,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代又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咏怀古迹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2.作者简介:由于本首诗是杜甫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所以作者的相关知识在讲第一首诗的时候已经给出,在这里就不重复讲解。

3.背景知识:在这里适当的介绍一下背景知识及与本诗相关的作者经历。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诗,便于把握诗歌的情感和主旨。

(以上三个环节的知识积累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来说,学

生说不到的教师做补充)

一、写了什么?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通过阅读来把握诗歌)

1.学生自读:(要求:对准字音,读对句读。)

2.小组互读:(由组长组织组员朗读诗歌,并检查上一环节的学习情况。同时让同学们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3.学生展示:(学生读后教师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体会情感。)

4.学生齐读:(让同学们进一步体味诗的韵律,以及蕴含其中的真挚感情。)

5.思考:读完本诗你有怎样的感受?(学生可以从内容、情感、修辞等方面说明。设题意图是让学生对本诗从整体上有一个把握。)

6.你读出主人公是谁了吗,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王昭君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7.梳理内容:结合注释和参考书理清文章内容,并进行批注。有不懂的地方标注并小组内讨论,解决不了的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动性。目的在于让学生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利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8.诗句赏析:每个小组选取最喜欢的而且最有兴趣的诗句进行赏析,其他的诗句也要进行赏析。要求:从诗歌的内容,手法和情感方面进行赏析(本环节采取小组交流的形式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为什么写:

本环节重点采用合作探究和小组交流的形式。

(一)对于出塞的昭君,多数人看到的是她沉鱼落雁的美丽,而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用一个词。——怨恨

追问:昭君为何而怨恨?他怨恨的是什么呢?

追问:那作者写昭君的怨恨的目的是什么呢?

(有本题引导学生由昭君的遭遇迁移到作者自身的遭遇。培养学生深度挖掘诗歌情感的意识和能力。结合作者自身的遭遇来体会诗歌的情感。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知人论世)

(二)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补充介绍王昭君远嫁的背景)

追问: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三)全班齐读诗歌:

赏析过诗歌的内容,再次齐读本诗,增加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三、如何写:

思考:本诗在塑造王昭君形象的时候运用了那些手法?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

(学生讨论,并找到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诗句。最后教师总结。)

规律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怀古诗的特点及鉴赏方法。

(学生初中时学过《山坡羊·潼关怀古》,也接触过《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合今天学习的《咏怀古迹》总结怀古诗的特点)

特点:1.标题特点: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前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 A、咏古迹

B、怀古人

C、忆古事

D、站在历史的高度评价历史事件

3、思想情感:A、感慨身世

B、感伤兴衰

C、借古讽今

鉴赏方法: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描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三)落实巩固:

1、拓展阅读:

台 城

韦庄【咏怀古迹其三说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自读感受

(2)疑难互解

(3)寻找联系

(4)领悟诗情(用规范的语言概括诗歌的主旨)

2、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背诵《咏怀古迹》,然后进行当堂检测。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

(八)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预习杜甫诗《登高》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四)
咏怀古迹说课稿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我

的说课。

一、 说教材

《咏怀古迹(其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学习这个单元,

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景,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二、 教学目标

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2、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

技巧及方法。

三、说教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据此,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 学生诵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 点拨疑难点法。

3、 理解领悟法。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

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本课,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 理解领悟法: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参照注释,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题解及背景介绍

三、听示范朗诵,学生正音并认真品味诗歌情感。

四、诗歌大意

五、赏析诗歌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 写什么?

(写景) 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3、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4、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

远嫁匈奴?【咏怀古迹其三说课】

5、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6、“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7、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8、《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六、延伸

鉴赏咏史诗的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描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3、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

七、练习

八、小结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五)
咏怀古迹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咏怀古迹(其三)》。今天我将从六个方面向各位阐述《咏怀古迹(其三)》的教学思路,具体为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第一,说教材。

《咏怀古迹(其三)》是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中的第5篇课文《杜甫诗五首》中的第三首。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列的高峰。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杜甫的沉郁风格主要表现在选材、人物形象描绘和抒情方式等方面,他的叙事诗通过塑造具有典型意义的劳动者形象反映了时代的苦难,而抒情诗则往往结合着个人遭遇抒发其忧国伤时之情。他的诗语言凝练厚重,个性色彩非常鲜明。本课学习杜甫的诗,除一般的鉴赏训练外,还要通过比较以初步领略这位大诗人的艺术风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第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方面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和掌握诗中所用技艺和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阅读赏析能力,了解杜甫诗的风格特点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体味杜甫寄托于诗中的感慨身世家国之情与伟大抱负。

的健康情感。

第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 以及教材的逻辑结构和教学体系 ,我认为本课的重难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重点:1.理解王昭君的形象 2.深入理解杜甫在诗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第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诵读法(示范朗读、学生齐读)、问题探究法、点拨法、讨论分析法进行教学。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反复吟哦诵读,在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下,在集体的热烈讨论中,理解作者的感情,得到新的认识。 (解说: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学法: 朗读法 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2、讨论法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自己思考,自己得出正确答案。3、质疑法 引导学生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第五,说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是这样导入课文的:

1、导语: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2、复习杜甫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二、整理把握,理清思路。

1、齐读课文:让同学们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2、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让同学们进一步体味诗的韵律,以及蕴含其中的真挚感情。

3、指导学生阅读书下注释,进一步加深对作品背景和内涵的理解。

三、仔细品读,整体感知。

1、《咏怀古迹》简介

《咏怀古迹》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组诗,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shì)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可资参考。

2、整体感知

这首诗于绵丽之中隐含着诗人的悲愤,不可以艳诗视之,应读得既有韵致,又不流于轻浮。 前一层宜用叙述调读,但其间亦略有变化:“群山”二句点明咏歌的对象,可用诗人指点望中之景的口气读,不快不慢;“一去”二句概括叙述昭君一生,有怜其远嫁之意,速度要慢些,“台”“留”二字可有延长音,以示咏叹。

后一层宜用咏叹调读。“画图”二句属于用事(亦称用典),借汉元帝后悔之情写昭君之怨,辞艳而情悲,字字皆泪,宜用沉抑、低回之调读;“千载”二句是全诗高潮,点明昭君之“怨”,两句须一气读出。“千载琵琶”四字用平调,“作胡语”三字用升调,至“分明怨恨”升到最高点,然后用降调徐徐读最后三字,有余音缭绕之感。

3、具体分析。

(1)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出生地:昭君村)

①释“壑”“赴”“荆门”“尚”“明妃”。

“壑”:山谷,山沟。“赴”:奔向,投向。

“荆门”:山名,位于湖北枝城市西北,东眺武汉,西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素有“荆楚门户”之称。

“尚”:还有。 “明妃”:王昭君,西晋时因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为明君、明妃。 ②赏析“赴”字之妙。

诗人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

(2)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昭君一生的悲剧)

①释“连”“向”“青冢”“紫台”

“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3)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月夜魂。 (再写不幸,兼写帝王昏庸)

2

①释“省识”“春风面”“环珮”。 “省识”:注释纷纭,有读作shěng,作“减”“少”解;也有读者xǐng,作“辨识”解。作无论哪种读法和解法,这句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②“春风面”通感手法,写昭君颜容之美丽。

③“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④这两句联写,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看法?

正是因为元帝的昏庸,才造成了昭君魂魄空回的悲剧,表达了诗人对昭君悲剧命运的深深同情,也表达了对昏庸元帝的讽刺。

⑤诗人本人的命运与之有何相同之处?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的确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4)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千载遗怨)

①释“作胡语”“论”

“作胡语”: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有《昭君怨》一首、《王明君》一首,鲍照作《王昭君》二十九首,梁简文帝作《明君词》十三首,梁范静妇沈氏作《昭君叹》二首,均是后人同情怀念昭君的作品。据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论”:诉说。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

4、鉴赏要点

(1)王昭君形象的塑造

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例如《兵车行》中的行人,《石壕吏》中的老妪,《新婚别》中的新妇,都十分动人,能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印象。而律诗主要用于抒情,虽有叙事成分,不过是作为抒情的依托,并不承担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这首诗却略有不同:它仍然重在抒情,而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实现的。

诗的开头,以“群山万壑赴荆门”写昭君的出生地,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大概是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接着叙述昭君的一生,诗中出现了两个典型的镜头:“一去紫台连朔漠”写昭君由汉宫到匈奴的行程,颇有“关山度若飞”的气概,“一去”二字尤其真切,从正面表现了昭君的坚强性格;“独留青冢向黄昏”写昭君坟上长出青草,它仿佛告诉人们,昭君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她依然向往着自己生长的地方,这又进一步丰富了昭君的形象。

但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答复。“画图”,指汉元帝“按图召幸”一事,但诗人用事巧妙,仅以“省识春风面”五字带过,把史家因“为尊者讳”(见“有关资料”)而隐去的事实含蓄地揭露了出来,说明了皇帝的昏庸。接着再说大错已经铸成,即使昭君的魂魄月夜归来也是徒然的了──这一句除讥讽昏庸的统治者而外,还兼有跟上文“独留”句相照应的作用,形象地表现了昭君的故土之思。

3

最后两句写千年(实际是800年)以来,人们从琵琶伴奏的《昭君怨》歌词里听到了她的悲怨,也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美好的品格,又同情她的不幸。

(2)诗人的寄托【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

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5、拓展迁移

到此咱们对昭君和诗人杜甫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你心目中的昭君或杜甫是个怎样的形象?这是课内的延伸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后人评价: 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歌。

2、阅读《蜀相》,依照本课所学的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写一篇鉴赏短文。

六、说板书设计

昭君--画图省识--汉元帝诗人-漂泊西南-唐皇帝--身死异国--有志难展--借古伤今

咏 怀 古 迹①(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②,生长明妃③尚有村。

一去紫台④连朔漠⑤,独留青冢⑥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⑦,环空归月夜魂⑧。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⑨。

注释:

①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咏怀古迹》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是歌咏王昭君的。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有二说:一说,大历元年(766)作于夔州(今重庆奉节)。一说,大历三年(768)作于出峡至归州(今湖北秭归)、江陵途中。

②〔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

③〔明妃〕即王昭君,后人因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东北40里处,相传是王昭君的出生地。

④〔紫台〕即紫宫,汉宫名。

⑤〔朔漠〕北方流沙之地。朔,北方。

⑥〔青冢(zhǒng)〕指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20里处。传说边地多白草,惟独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冢,坟墓。

⑦〔画图省(xǐng)识春风面〕从画像上可以约略看到她的青春容貌。据《西京杂记》载:汉元帝因宫女很多,命画师一一画像供自己挑选。宫女们为得到皇帝宠幸,纷纷向画师行贿,独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贿,画师故意将她画丑了,未被召幸。后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朝,求美人为阏氏(yān zhī),元帝派昭君去。临行时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元帝很后悔,但已无法挽回。省识,不识。

⑧〔环空归月夜魂〕空有她的魂魄月夜归来。这是说昭君已死葬沙漠,不得归汉,即使月夜魂归,也是徒然。环,古人衣带上系的玉佩,这里指代王昭君。月夜,亦作夜月。

⑨〔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千载之下,琵琶弹奏的胡乐中,还分明诉说着她的怨

恨。这是指琵琶曲《昭君怨》说的,相传其词为王昭君所作。胡语,指胡人的乐曲。论,诉说。

4

【点拨之一】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 写什么?(写景) 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点拨之二】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点拨之三】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 “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讨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点拨之四】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点拨之五】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点拨之六】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5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653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