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七首其二写作背景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从军行七首(其二)
从军行七首其二写作背景 第一篇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写作背景]

王昌龄漫游河南后,就是河北,然后陕西,最后回到长安。

当时是公元724年,王昌龄35岁,漫游历时5年,回长安有一个目的,参加科举。

结果失败。

没找到诗人为这次失败专门写的诗,感觉情绪影响不大,然后继续漫游,这次主要方向是西北边塞。

诗人的黄金时刻来了,这期间的作品名响千古,就是他的著名边塞诗。

[本诗简析]

解释题目。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主要写军旅边塞之苦。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关山:指曲子《关山月》,该曲倾诉离情。

古今中外,军人的情感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总是想尽办法让他们找到倾诉的对象或方式,所以在唐代边塞诗中,“琵琶”、“羌笛”等反复出现。

这些乐器,谁在演奏?

估计有2种情况,一是专门请当地演义人员,二是本地军队中的固有。

“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字序应该是:“起舞琵琶换新声”。

这句的意思是,舞蹈不断在变,而琵琶演奏的曲子也随之而变。“新”字未必指新创作的曲子,是指曲子的不断变换。

不论怎么换,曲子内容总是相近,总是类似《关山月》这样的离感伤别。“旧”字表示将士们对这些曲子的熟悉,但仍然不厌。而且与前句的“新”字反差,读起来有一定语感。 存在的就有合理性,为什么不厌?为什么“总是”?

是因为将士们喜欢,为什么喜欢?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边愁:戍边将士的愁。

人的内心会潜伏多种情结,音乐是开关,不同的曲子对应着不同,在这方面,它很能。 厉害的是总是演奏类似的曲调(听不尽),将士们不但没听厌,而且还产生了结果:撩乱边愁。

“听不尽”是因,“撩乱边愁”是果。

戍边将士,都是血性男儿,听类似《关山月》这样的曲子,必然会有反应,甚至强烈反应,这些反应诗人用“乱”字表现,用得极好。

类似《关山月》们,挑起的自然是离愁,离愁有多种,家乡的,父母的,妻子的,儿女的,兄弟的,朋友的,很多。

这些愁,随着曲子的变换,交错丛生,混在一起,就是“乱”。

“乱”后的表现如何?

激动地站了起来?大口喝酒?随着音乐跳舞?哇哇地哭?还是默默地流泪?

诗人都没写,而是突然一转,我们读到的是一幅画,秋月高高在上,长城延绵横亘。 古典诗词中,月亮代表相思,长城更是衬托出这种相思的无穷与苍凉。

既然“乱”写不尽,干脆不写,用一个特定的景象代替,让读者去想。

高!

王昌龄的诗很讲意境,含蓄幽绵,“七绝圣手”美誉绝非浪得虚名,的确是“神品”。 他的边塞诗与其它几位大家相比,有一明显不同,就是字里行间的那种人情味,特别注重人的心理刻画。描写的场面未必大阔,但读起来亲切。

细读他的“宫怨”和“闺怨”,这种感觉也同样明显,他何能如此?

读诗知人,诗人性格特征中,本人感觉最明显的就是3个字:“体贴人”,知冷知热的一个大老爷们。【从军行七首其二写作背景】

女性往往情绵多愁,体贴入微,但男性也并非全是粗旷,心思细密者大有人在。 诗人多愁善感,如果仔细,会发现他们多是为自己而“愁”,为自己而“感”,为他人“愁”,为他人“感”的不多。王昌龄是例外之一。

充满人格魅力,作品耐读,喜欢。

上星期天去浴池,搓澡的时候,搓澡工用手机放张学友的《吻别》,洗完后,我掏出手机听《春天里》,那哥们赶忙说,他也特别喜欢,但只能电脑听,不会下载,而且还在网上有过留言支持。

我蓝牙传给他,这哥们高兴地跑回浴间,在给别人搓时,就是单曲循环,总是这首歌,成了诗中的“听不尽”,我在换衣室坐了半小时,听他放。

不知这哥们是否也被“撩乱”。

音乐真神奇。

这首诗,只是描写了军营生活的一个小片段,但这个小片段被敏锐的诗人抓取后,通过“体贴”而放出光彩,成为边塞诗经典。

解析完毕。

========================================

王昌龄为什么不选择江南漫游?

估计是RMB不足,诗人家境不富裕,南方景点多,漫游的时间会变长,而且没准唐时南方就已经比北方消费高。

漫漫黄沙,气候异常,去西北边塞就是自找苦吃,由己推人,经历这些苦后,也许使诗人变得更为体贴,善意的眼神中,抓拍的是心灵深处的人文关怀。

需要说明的是,诗人是自费,并不是有些诗人的由于工作不得已。

边塞诗人,最敬重的就是王昌龄。

========================================

体贴他人的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古代文学作业
从军行七首其二写作背景 第二篇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

问:这首诗可能是写在什么季节? “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 凋零的落花随风飘进了屋内,细嫩的小草长满了门前的阶台。引发了诗人春去夏来的惜时悲情。随着一阵风起,诗人目睹落花飘进了室内,而在落花擦地而过的台阶上,细草已经密密麻麻地铺满了地。眼看着春去夏来草木交替,诗人在思绪万千中斟酒解忧。

问:杨素身居高位为什么会寂寞?

杨素精于权术,身边多是谄媚之人,没有可以信任的人。杨素做事独断专行,性格残暴,大家都畏惧他,不敢与之亲近。

问:移己情于外物,是汉语古诗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表现手法,请分析一下这首诗是如何移己情于物的? 这首诗是杨素在重病中写给友人薛道衡的述怀之作,作者以丰富的想象造势,“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北风”、“秋声”是自然界的听觉实感,“不可听”是作者主观感受;“唯有孤城月,徘徊独临映”,“孤城月”是自然实景,“独临映”是主观感受。作者以意境抒怀,写出了病入膏肓神经衰弱中的凄苦与惶恐情境。

本诗前两句是听觉实感,中间四句是由“听觉”幻化出来的意境抒怀,诗意真挚悲凉,深广雅健。

《野望》

《唐诗鉴赏词典》中袁行霈先生对这首诗的鉴赏。(读后感)

《野望》篇幅短小,讲究用字的经济,每个字都有每个字的作用。袁行霈先生并不满足于了解大意,而是“咬文嚼字”靶子词提炼出来琢磨,深入理解诗歌内蕴,和写作心境。诗人化用前人诗来表达自己现今的思想。

细化景物描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使所描绘之景更直观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整个诗歌画面更加生动灵活。

把诗人与陶渊明相比较,虽然此诗还未达到那个高度。深入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反映出诗人内心真正精神上的追求。把诗歌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之下,时代特征与诗歌特点相比较,突出了诗歌的质朴的特点。以一种客观的立场评价了这首诗的特点。宏观历史诗歌体裁,分析诗的结构,写作特色,深化了诗歌底蕴,更加真挚抒发了作者写作的思想感情。

《采莲曲》

本诗较多采用了民歌的技巧:如起兴、谐音、顶真、双关等。(例句)【从军行七首其二写作背景】

起兴:秋风起浪凫雁飞

谐音:“折藕爱连丝”,“丝”通“思”

顶真:叶与花潭极望华,江区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从军行七首其二写作背景】

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倡家?

何如江上采莲花?莲花复莲花。

双关:牵花怜并蒂,折藕爱连丝。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感遇》

此诗与屈原的《橘颂》有一定程度上的联系。(说明两篇作品的联系)

都以橘树自喻,以橘的形象和秉性来喻指自己的高尚品格。运用了比兴寄托的手法,来抒发对朝廷现实的愤懑之感。张九龄的《感遇》借用屈原的《橘颂》的诗意,表现了诗人自己的优美情操、高尚品德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隐居诗人境界排名

陶渊明 诗歌以风格自然、语言质朴、凝炼、意境隽永而为人所称道,尤其大量以田园生活为内容的作品, 在人读来初觉平淡,再咏则有“平中蕴奇、枯木茂秀”之感,诗人对于语言文字的提炼运用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他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融入到诗作之中,使人读之仿佛身临其境,在自然恬静的田园中漫步一样,给人无穷的遐想。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把古典诗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至唐朝已形成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后代许多大诗人如白居易、苏轼等,无不受到陶渊明诗风的影响。

谢灵运

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他的山水诗特点是:能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其中,但有些诗字句过于雕琢,描写冗长,用典、排偶不够自然。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但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

王维

王维诗现存不满 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的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诗人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有的作品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

孟浩然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盛唐田园山水诗,在继承陶、谢的基础上,有着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诗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辈最长,开风气之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 韦应物

唐代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

白居易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王安石

王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变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颊间。” 观察细

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林和靖

是北宋隐逸诗人。少年好学,诗词书画无所不精,独不会下棋。常对人说:“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他性情淡泊,爱梅如痴。在故里时唯以读书种梅为乐,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隐士,有“梅妻鹤子”之说。

范成大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号称“中兴四大诗人”。其诗题材广泛,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绘了农村景物、风俗人情和农民生活,风格清新明快,优美流畅,富有韵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宋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对后世田园诗产生极大影响。 方干

尽管曾为名士所推赏为方镇大员所举荐然而运乖命蹇他只能以处士终老于浙东山水问。不过"隐于会稽渔于镜湖萧然山水间以诗自放"(《嘉泰会稽志》卷十五)的生涯却把他造就成"官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孙郃《哭方玄英先生》)的著名隐居诗人他那些描绘镜湖及浙江山水的清丽诗篇已驰誉人间。

《山居秋暝》

诗意透露了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命题:人生的真正归宿,到底是山中?还是朝廷?

《山居秋暝》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青年时代胸怀兼济天下,关怀国家大事,想要有一番作为。然而入仕做官,并不能只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面对黑暗的现实,不仅济世的报复无法实现,必须降志屈身与官场同僚周旋。当官场的黑暗与个人理想相冲突,处于彷徨苦闷时,越发对官场生活感到了厌倦,转而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寄情山水,到自然中寻找人生的真谛。纯真快乐的生活才能使人心情怡然自得,远离污浊的现实回归自然,从而感受到一种心灵上的平静与安逸,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归宿。自古以来,这也是许多文人墨客的选择,追求一种真正的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田园生活的安逸,内心真正的平静与悠然自得,这即是人生真正的心灵上的归宿。

盛唐边塞诗

选6—10首边塞诗,指出其中历史指向、现实指向、进取精神、悲壮情怀诗篇。

唐代宫怨诗和闺怨诗【从军行七首其二写作背景】

从唐代怨情诗思考古代女性的表达权利问题。

人类自从进入父系社会以来,原本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女性,行动与自由的权利却遭受层层的剥离,以至于逐渐沦丧了表达自己恰当的社会地位和人生角色,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和话语权。大唐王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开放的文明孕育了开放的世风。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唐代诗歌创作中,出现试图突破超越“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追求恋爱自由,谴责男子薄情负心,要求爱情专一的话语声,就弥足珍贵,即使这样的话语声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情诗中一贯的感情基调,更无法就此证明当时的妇女已经达到意识上的完全觉醒,获得了权力上的自主。

家长专制和男女不平等的现实,束缚了青年男女的肆情的追求甚至想忘。唐代妇女的爱情观开放自由的重要表现之一,即是那些原本被道德规范要求娴静高雅,贞顺可人的未嫁女子,敢于大胆追求爱情。当时终身幽闭深宫的宫廷侍女,思求佳偶不得,遂借助战袍,金锁等物,寄托她们对自由、爱情和幸福的向往。大多数宫女难以享有正常人的婚恋生活,由于封建文化和皇权专制。但她们并非毫无思想而甘心受摆布的牵线玩偶,宫禁森严,管制紧綀,如私自与宫外联系特别是私传书信,暗赠诗词者,必要治以重罪。宫女虽然处于宫闱底层,但她们个体正常的情感需要并未就此泯灭。她们敢于违反严厉的宫禁,甘冒事败引祸的危险,也要为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理想拼力争取机会。表达对自我个体价值重新认识,并为之努力抗争。

《静夜思》

比较宋蜀刻本与书本的艺术效果。

宋蜀刻本:宋本是室外“床前看月光”赏月思乡,即是坐卧在床上看床前的月光,“看”说明赏月不是瞬间的事,审美观照是长时间的,是在“赏月”,不可能把已经知道的“月光”疑似成“霜”。下一句的“疑”就不能解释为“怀疑”,而应该是“好像”。

“举头望山月”也证明了诗人是在室外赏月。唐代房屋屋顶舒展平远,在室内可以看见月光却很难看见月亮。月上中天的时候,即使是在室内窗前看见山容易,看见月却很难,月会被屋檐挡住。况且这句营造的是山和月同时呈现的扩大画面,和上句连城一体,呈现的是舒展,扩大的画面。

山月的“山”一方面点出了静夜思所在地川属,一石二鸟。“望明月”则隔了好多山一般。另一方面,“山”突出了月悬高空这一意境,也表达了李白思乡的情真意切。环境的渲染,更加传达的静夜的意蕴,“明月”却不能给人以这种感受。

《子夜吴歌》

对诗最后两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发表评论,是否应该有?

这两句给了我们更大想象空间,摆脱“思妇恋良人”的思维模式,更耐人寻味,意境深远。这两句直接抒发思妇心声,使思想内容更深化,更具有社会意义,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过上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

《闻王昌龄》

请辩“随风直到夜郎西”与“随君直到夜郎西”哪一效果好?

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慨,寄以慰藉的诗作。诗人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随风”有一种无助的落寞,孤独和不稳定的因素,“随君”寓意着双宿双飞的决心,关键是一对有情人,而不是形单影只的随风。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遭贬低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随君直到夜郎西”更能体现出对朋友的情谊,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引发而来的强烈的主观情感。

2015学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边塞诗
从军行七首其二写作背景 第三篇

2015学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边塞诗

一、关于边塞诗

边塞诗是指以歌咏边塞军旅生活或描述边塞奇异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一类诗歌。盛唐时期国力强盛,拓土开疆,在边塞军旅中形成一种类似“建安诗人”的写作环境。许多文人或投笔从戎,或漫游边塞,从而使得这类诗作蔚为大观。边塞诗以其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典型地反映出时代的精神风貌,尤其它悲壮、雄壮的境界,使人耳目一新,令人感喟不已。从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2005年(重庆卷,王昌龄《从军行》)和2006年(天津卷,张籍《凉州词》)所选边塞诗的考查情况看,命题的着眼点主要落在对诗歌的意境、情感以及表达技巧的理解分析上。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虽然涉及的边塞诗不多,但作为古典诗歌中一朵亮丽的奇葩,复习时不可等闲视之。

二、经典链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重庆卷)。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从军行七首其二写作背景】

【解析】王昌龄的边塞诗,或是歌颂边塞健儿从军报国、建功立业,或是反映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风格或悲凉慷慨,或缠绵婉转。从该诗二、三句可以看出:本诗主要表现戍边将士浓郁而缠绵的思家之情。解答第一题,要把内容理解和情感表达结合起来。随着舞蹈的变换,琵琶翻出一曲曲“新声”,让人爱听又怕听,因为那“听不尽”的曲调,总离不开“离别情”啊!欲是翻新琵琶语,欲是搅扰思乡情,鲜明的对照手法强化了“边愁”的深重。第二题从表达方式来设题。该诗前面叙事,最后以写景收束,描写出一幅悲凉而又壮阔的秋月高挂图,把戍边将士“不尽”的怀乡思绪融注在典型的意象中,意蕴丰富,引人联想,这就是创设意境,寓情于景。

【参考答案】(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手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情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三、方法点拨

边塞诗是特定时期的作品,赏析这类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通过典型意象的开拓,体察这些特定的景物描绘出的特定的地域特征和反映出的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

比如借“大漠”、“长河”、“落日”等描绘塞外景象的雄奇壮美,借“金鼓”、“旌旗”、“烽烟”等展现边关战事的壮怀激烈,借“大雪”、“秋月”、“黄草”等抒写戍守将士的悲凉愁苦。抓住典型意象,以之作为切入点,无疑等于找到了解读的一把钥匙。上例中,作者选用了“秋月”,再结合“琵琶声”、“关山情”、“边愁”等关键词,诗歌的情感就显而易见了。

2.把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的时代背景密切结合起来,做到知人论世。

上例《从军行七首》的作者是盛唐著名诗人王昌龄,他曾被贬为龙标尉,丰富的边塞生活激荡着他的诗情,使他成为著名的边塞诗人。他把边塞战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从各个视角进行深入的

思考,尤其是他把笔触深入到士卒的内心生活中去,开掘出征人戍士最普遍最真切的情思,使他的诗歌以深刻的内涵和饱满的热情,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结合有关作者的这些知识,对我们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感情是大有帮助的。

3.掌握边塞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

(1)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 (2)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

(3)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的; (4)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

(5)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 (6)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

(7)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 (8)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

4.体味边塞诗的艺术风格和技巧。

边塞诗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有的豪迈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深刻体味,才可能准确领会边塞诗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边塞诗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烘托、用典等手法来丰富内容,强化情感,要认真分析这些表达方式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上例《从军行七首》(其二)是缠绵婉转的,以对照的手法和寓情于景的方式写出了乡愁的浓重。

四、跟踪训练

1.阅读下面这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关①(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参考答案】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赏析】

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徐兰为清宗室安郡王(疑即玛尔浑)幕僚期间,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帝统兵征噶尔丹时,随安郡王出塞,由居庸关至归化城。此诗即是随军出塞时作。诗中描写了出关所见景色,抒写了出征土卒怀土恋乡的感情。

前两句,有版本“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其中的“此”字原缺,此据诗意补出。前两句写“出居庸关”之前士卒的心理。“封侯”,从字面说,是指当上大官;就其实质而言,则是指驰骋疆场,功业有成。前两句意思是说,将军将在边地的战斗中建立功勋,这对于士卒说来,自然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意味着士卒也将有立功的机会,因而急于奔赴边地,而无意于逗留不前。

后两句,则是写临出居庸关时的情况和心情。“出”字原缺,此据喀《清诗别裁》补出。“马后桃花”,意谓关内正当春天,温暖美好;“马前雪”,是说关外犹是冬日,严寒可怖。因而,无心在征途上逗留的士卒,在临出关的刹那,却不禁犹豫了起来,不自觉地回过头来再看一眼关内的景色。此诗对土卒内心世界的开掘是相当深入的,诗中不作静态的描绘,而是将人物臵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从环境的变化相应写到士卒心态的改变:当立功边塞的机会在前方等待时,士卒一往无前,充满豪情;而当即将出关、远离故土时,又难免生出柔情,回头顾盼。诗中的主人公,既不是甘心老死于槽枥之下的驽骀之辈,也不是只会行军打仗而缺乏真情实感的战争工具。豪情与柔情、为国捐躯与怀土恋乡,两种对立的感情,在人物身上得到了相当和谐的统一。

全诗最动人的是三四两句。尤其是第三句,将“马前”、“马后”写成两个不同的世界,更是石破天惊的奇思妙笔。在具体写法上,这一句也很有特色:“马后桃花”与“马前雪”,是对比;以马概人,则又有所省略。沈德潜称赞此诗说:“眼前语便是奇绝语,几于万口流传。此唐人边塞诗未曾到者。”(《清诗别裁》)徐兰是一个爱作惊人语的诗人,他在《归化城杂咏》中也有类似的诗句:“后骑解衣风柳下,前军堕指雪花中。”“奇绝”的“眼前语”的获得,归根结底是由于诗人有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故能子唐人边塞诗之外开拓出新的境界。而从意象与用词而言,或许还受到过唐人权德舆的“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岭上逢久别者又别》)与马戴的“马头冲雪过临洮”(《出塞词》)的启发。

沈德潜在《清诗别裁》中,将此诗的题目改为《出关》,将前两句改成“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从诗句本身说,首句写静,次句写动,对环境描写与氛围渲染的表现都相当成功。但“凭山”句将所出之“关”,明白写成了山海关,这与诗人此次随军出征的路线不合,是不应该当作徐兰的创作来欣赏的,故为本文所不取。

2.阅读下面这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有何作用?

答:

【参考答案】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人顿觉冷嗖嗖。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

【赏析】

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隽,曾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

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臵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那么后两句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怀?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诗歌最后摄制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非常醒目地点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

3.阅读下面这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

答:

【参考答案】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

【从军行七首其二写作背景】

(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想要表现什么?

答:

【参考答案】“红旗半卷”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赏析】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象不是自然界在逞威,

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4.阅读下面这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这首诗以《征人怨》为题,而不着一个“怨”字,“却尽得风流”,诗中之“怨”何来?请作简要的分析。

答:

【参考答案】一是来自“金河”、“玉关”等许多实词的排列与组合,二是来自“复”、“与”等虚词之巧用,三是来自“岁岁”、“朝朝”等重叠词的妙饰,四是来自“归”、“绕”等动词的活用。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赏析】

柳中庸,名淡,以字行。中唐河东人,宗元同族。御史并之弟。与弟中行,皆有文名。今存诗十三首。

边塞诗盛于唐代,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的表现戎马征戍,有的描绘异域风光。有的为征夫写恨,也有的代思妇拟言。边塞的好题材,在盛唐差不多已经写完。盛唐以后,写边塞诗是不能不费一点心思了。

柳中庸这首《征人怨》,乍看题目。觉得有些熟烂。然而。诗人却不落窠臼。此诗虽亦写怨,却非关征人回首、佳人断肠之类。首句并列两个地名“金河”、“玉关”,二者用“复”字关联,次句出以“马策”、“刀环”,中间用“与”字连接,各有一个时间副词,一说“岁岁”,一日“朝朝”。“金河”、“玉关”都是征战之地,在此意念上,二者绝无分别。“马策”、“刀环”虽为两个事物,却是共同说明马不歇鞍,人不解甲的内涵。“金河”和“玉关”、“马策”与“刀环”相比并。以其重复表现生活的单调,“复”字和“与”字流露一种无可奈何的厌倦之感,换成今天的说法,即:不是金河就是玉关,整天价手不离马策与刀环。而“岁岁”则把这种厌倦之感以时间的无限延伸极大地加重了,就是说,这种生涯无休无止。“朝朝”又把令人烦厌的重复行为的频率推到极致。教人难以忍受。诗

从军行七首其二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二写作背景 第四篇

<从军行其二>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译文]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从军行七首其二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鉴赏]
此诗只抓住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透过军中饮宴一个镜头,跌宕起伏地表现出当时边塞军士生活的枯燥乏味和思想的苦闷无聊,也使征戍者的深沉、复杂的感情跃然活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令人陶醉的千古绝唱,然而在久戍边关的军士眼中,又是使人厌倦而单调的景象。天天都是那连绵不断的乱山、长城,“琵琶起舞换新声”。琵琶不断奏出新的曲调,随着旋律的变化,人们翩翩起舞。琵琶是富于边地色彩的乐器,而军中作乐,离不开胡琴、羌笛和琵琶的伴奏,这些乐器,对戍边者来说,带有异域的情调和征战的音律,易唤起战士们强烈的感触。既然是“换新声”,应该给人以新的感受,带来新的欢乐吧?然而“总是关山旧别情”。“总是”二字,转折得有力,巧妙。此句的“旧”与上句的“新”二字相承应,意味无穷。“新声”与“旧别情”互相影射,形成诗意的波折,造成抑扬顿挫的音情,尤显出“意调的酸楚”,边愁的深重。征戍者离乡背井,因此,“别情”
是军中最普遍、最深沉的感情。尽管曲调花样翻新,而唤起的“总是”人们的离愁别绪呵!<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二字,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颇深。
“撩乱边愁听不尽”。尽管撩起了纷乱的边愁,却总也听不尽。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澜,又一次音情的抑扬。“ 听不尽”三字,含蓄有致,感情复杂,意味深长,只要边患未除,就依然弹下去,听下去,所以“边愁”既是思归的哀愁,又何尝不含有更多的意味呢?
“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轻轻宕开一笔,“景中含情,更惨”, 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

从军行翻译赏析_作者陈羽
从军行七首其二写作背景 第五篇

<从军行>作者为唐代文学家陈羽。其诗词全文如下: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译文]
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从军行翻译赏析_作者陈羽。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却看不见人,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
[鉴赏]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从军行翻译赏析_作者陈羽。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试想,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又怎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呢?适应氛围描写的需要,在押韵上采用了入声的韵脚,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韵,“裂”、 “折”、“雪”都是入声“屑”韵字,韵尾为舌尖音,收音短促,适宜于抒写或悲或壮的诗情。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见行军将士的精神。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特别巧妙的是“不见人”三字的嵌入。“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突入人们的眼帘之中。
这首<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从军行阅读答案_从军行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二写作背景 第六篇

<从军行>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言]
<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名,内容多数写军队的战斗生活。唐代以来,王昌龄等都有以此为名的诗篇流传,表达一种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第一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阅读答案_从军行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鉴赏]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 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从军行阅读答案_从军行翻译赏析_作者王昌龄。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 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 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 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
第二首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译文]
烽火城西面的楼高有百尺,黄昏时我独自坐在那里,沐浴着青海湖来的秋风。羌笛吹奏<关山月>的乐曲被秋风从远处带来,无论如何也消除不了我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作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从军行七首其二写作背景 第七篇

一、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古诗中的风花雪月。——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1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志南<绝句>

1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13、黄师塔前江水东,1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1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1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9、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二、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11、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12、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湖口送友人>

1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5、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李颀<送陈章甫>

16、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17、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道潜<临平道中>

1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0、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白石<除夜自石归湖苕溪>

21、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

三、

1、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四、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663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