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思归古诗阅读答案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古诗文阅读
人日思归古诗阅读答案 第一篇

第一讲:诗歌

一、题型举例

1.赏析型选择题 2.判断型选择题 3.筛选型填空题4.理解型填空题 5.概括型简答题 6.解说型简答题

二、常见失误

1.没有深刻认识诗词主题;2.对诗词情感理解有偏差;3.没有把握准答题切入点; 4.答题时语言表述不准确。

三、解题方法

1、注意利用标题、注释、作者的生平经历等已有信息。标题往往揭示诗词的内容和情感。

2、要做到知人论世。就是理解诗词时,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境遇常常在作品中流露出来,并且往往渗透到同期的许多作品中,带有延续性;时代风云也总会折射到文学作品中来,许多同一时代背景下的作品往往具有相似的思想感情。

3、注意诗词名家的艺术风格。如李白诗的想象丰富奇特,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瑰玮绚丽;杜甫诗的沉郁顿挫、以悲慨为主的感情基调;白居易诗的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以俗为雅等等。把握了作者的艺术风格,即把握了理解具体的艺术作品的可靠抓手。

4、注意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与惯用意象。古诗词常常用典,可收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如“闻笛赋”、“烂柯人”、“遣冯唐”等。古诗中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用法,如送别诗中常用“柳”表“留”的谐音,表示留恋,依依不舍之意。“月”“长亭”也表示惜别之意。抒愁写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菊 ”、“兰”、“竹”等表志向气节。注意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体味诗的意象。

5、注意体会诗歌的意境。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歌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有时候,还需要一种“猜测”想象的穿透力。

6、把握诗词思想情感常见的类型。从大的内容上分,诗词有叙事诗、写景诗、哲理诗和抒情诗。按照具体内容又可以细分为抒怀诗、送别诗、边塞诗、爱情诗、节令诗、讽喻诗、旅游诗、咏史诗、咏物诗、军旅诗等。从思想感情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忧国伤时的(杜甫的《春望》等)、建功报国的(曹操《观沧海》等)、思乡怀人的(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等)、长亭送别的(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生活感悟的(陶渊明《饮酒》等)„„

7、注意抓住诗词中的关键词句。如抓住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等关键词语,从表达情感、主旨的关键句上着手等。一些诗词中,有些词句画龙点睛,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情,揭示了诗词的主旨,不妨以此为突破口,分析把握诗词的内容主旨及情感。

四、赏析诗词语言的角度

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反复、设问、反问、排比、对偶、双关等);表现手法方面(对比、衬托、象征、用典、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多角度描写、侧面描写、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结构方面(过渡、铺垫、照应等);内容方面(表达主旨、富含哲理等)。

五、赏析重要词句的方法

①从关键词语上着手,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等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②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③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等)和表现手法(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衬托、反衬等)着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

④从作品、作家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

⑤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⑥从作家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炼)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古诗思想内容的几种类型:1、咏物抒情诗 2、咏史怀古诗 3、山水田园诗 4、民生爱国诗

5、惜别送别诗 6、边塞征戍诗 7、思乡怀远诗 8、爱情怨女诗

古诗词考题的几种类型:炼字词、品句子、绘画面、说情感。

1.炼精妙字词。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品评情感。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3.阅读古诗,品评情感。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阅读这首词,赏析诗句: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一句写的极为传神,试做赏析。

5.描绘诗句的意境美。 人 日 思 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画面。

6.阅读宋诗,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字用语巧妙,请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2)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有何联系?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①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 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② “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绘。

夏 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①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 ②席:竹席。

1.这首诗写出了盛夏小院幽静的特点。诗中体现“幽静”的词语有 、 。

2.除了“幽静”之外,诗人笔下的夏日小院还有什么特点?【人日思归古诗阅读答案】

西归绝句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②书,信,指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

书信。

1.诗句的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 的作用。

2.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束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绘。

寿 阳 曲 江天暮雪 (元)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①②

请用赏析“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画 菊 (南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人日思归古诗阅读答案】

注:郑思肖,南宋著名爱国者,南宋被元灭亡后,坐卧必向南,自号“所南”,表示不忘故国。 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赏析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第二讲:古文

一、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荀攸传

荀攸①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②将有奸!”衢寤③,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④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⑤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 “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⑥之举也。”事垂就而觉⑦,收颙、攸系狱,颙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三国志 魏书》)

[注]①本文涉及到的与荀攸有关的人物有:荀攸的祖父叫荀昙,叔父叫荀衢。②殆:大概,恐怕。③寤:醒悟。④何进:东汉灵帝时大将军。⑤董卓:东汉灵帝时前将军、并州牧。⑥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⑦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了。

1.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董卓无道,甚于桀、纣 甚:

②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 直: 以:

【人日思归古诗阅读答案】

2.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

3.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荀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大,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

①足下方温经 ②与山僧饭讫而去 ..

③多思曩昔,携手赋诗 ④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

⑤山中人王维白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

(2)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3)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4)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3.对本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描绘了自己晚年所居“辋川别业”周围的山水景物,实写了冬日的清丽和春天的明媚,语言质朴,文笔淡雅,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B.第一段“故山殊可过”句埋下一个伏线,暗暗点出自己隐居的山村实在值得一游。

C.第2段描写用欢快流畅之笔,写色彩明快之图画,把春日的蓝田山中万物勃发,生机盎然的景象描写得清新朗秀,令人不胜向往。

D.第三段中,作者显示了他写信的意图,他与裴迪之间的深厚情谊是以“真趣”为基础的。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吕蒙传》节选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①?”肃造次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

【注】①虞:意料,预料。②造次:鲁莽,轻率。③拊(fǔ):抚摩。

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古诗文阅读理解:水仙子·夜雨(含答案解析)
人日思归古诗阅读答案 第二篇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回答后面题:(共10分)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①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②,棋未收,叹新丰孤 馆③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过“嘉兴路吏”,创作此曲时,他旅居江湖,已十年 不归。②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③新丰孤馆:《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 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受尽店家冷遇。

①下列对本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声梧叶一声秋”一句,写秋雨绵绵,梧叶声声,烘托出秋天萧瑟的氛围。

B.“三更归梦三更后”一句,写作者半夜才回到故乡,更显出漂泊江湖的凄苦。

C.“一声”、“一点”、“三更”的反复咏叹,更使人感到长夜难捱的凄凉和寂寞。

D.末句“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却有引人遐思、令人回味之功。

②“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三句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 的忧思把自己的思念抒发得更加深婉动人。下列诗句中使用了类似手法的两项是(3分):

A.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B.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江汉》)

C.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除夜作》)

D.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秋思》)

E.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

③“落灯花”一句源自南宋赵师秀的《约客》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 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请分析本曲与赵诗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不同。(5分) 答:

①B(3分) ②C E (4分)

③内容不同:①时令不同:赵诗写的是黄梅时节,而本曲是秋夜; ②地点不同:赵诗写的是在自己家里,而本曲写的则是客居驿馆。 ③情境不同:赵诗写约客未至,而本曲则写诗人客居孤馆,举目无亲,只能和自己下棋来消磨时光。(3分)

情感不同:赵诗---诗人内心稍有着急、失落,但不乏闲逸之感(1分);本曲---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及因不得志而备受冷落的伤感(1分)

薛道衡《人日思归》赏析
人日思归古诗阅读答案 第三篇

【人日思归古诗阅读答案】

薛道衡《人日思归》赏析

薛道衡的《人日思归》因其词浅情深而传诵千古。开头二句虽笔

调平淡,但是一股苦涩的思乡之情却弥漫在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

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后二句中,诗人以迟归结局与思归愿望相

对照,更表现了诗人身不由己、思归不得的苦衷。这首五言小诗写

出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在新春佳节渴望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普遍心理,

诗人即景生情,以平实自然、精巧委婉的语言,把思归盼归之情融

入到字里行间,耐人寻味,韵味悠长,尽得含蓄之妙。

思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题之一,浓重的乡愁陪伴着许多游子诗

人,同时,许多诗人也创作了数不清的乡愁诗篇,因而思乡实际上

已经成为中国古代诗人共同的一个“情结”。从《诗经》(如《采薇》)

开始,古代抒写思乡情感的诗篇就有许多,尤其是在唐诗里更显突

出。李白的《静夜思》尤为著名,只有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

思》可与之抗衡。在古代文学史上能与上述这两篇作品鼎足而立的

就是隋朝著名诗人薛道衡的《人日思归》。

薛道衡(540—609),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生于

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年),卒于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

历仕北齐、北周和隋朝,与李德林、卢思道齐名,为当时文坛领袖。

隋文帝时,薛道衡担任机要职务多年,既有文才,又有政治远见和

军事谋略,因而受到名臣高颎、杨素等的敬重,名声大振,一时无

双。因有才名却不受时为晋王的杨广拉拢而为其所忌恨,后因议论

时政终遭隋炀帝杨广所害。

薛道衡出身官僚家庭,六岁时父母双亡成为孤儿。但他专精好学,

13岁时,读《春秋左氏传》,感于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一篇,

词藻华美,时人称为奇才。他尤其长于诗作,如他的《出塞诗》既

有边地的悲怨情调,又弥漫着粗犷壮大之气,体现了北朝诗风的特

点。同时,因多次出使江南陈朝,薛道衡受南方文风的影响也较深,

如他的《昔昔盐》一诗辞采绚丽,对仗工整,描写铺排极为细腻,

其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为千古吟诵的名句。据说薛道衡

临刑前,隋炀帝曾带着几分嘲弄的口气问他:“更能作‘空梁落燕

泥’否?”

薛道衡诗名极著,《隋书》本传记载:“江东雅好篇什,陈主犹爱

雕虫,道衡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其诗作成就之高、影响

之大由此可见一斑。游国恩先生等编著的《中国文学史》认为薛道

衡“是隋代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中认为薛道衡“既能于诗句中表现出那极其幽深的境界,而用字造

语又很巧饰,如此奇才,安能不为炀帝所忌?”并称赞《人日思归》

“颇不愧为短诗的上驷”。

《人日思归》是薛道衡的一首小诗,一般认为此诗是他使陈时在

江南所作。刘餗《隋唐嘉话》卷上载:“薛道衡聘陈,为《人日》

诗云:‘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南人嗤之曰:‘是底言?谁谓

此虏解作诗?’及云:‘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乃喜曰:‘名

下固无虚士。’”全诗共四句二十字:“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诗人当时“独在异乡为异客”,难免“每

逢佳节倍思亲”,这首小诗恰恰因其词浅情深而传诵千古,为人称

道。

开头二句,诗人淡淡地说出一个事实:“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笔调平淡,似乎不带什么感情,然而低吟之际,就会感觉到一股苦

涩的思乡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人日就是农历的正月初七,相传为

女娲娘娘造人的日子,也是新春伊始、阖家团聚的日子。人日是古

代一个重要的节日,据说起源于西汉。汉魏时代以“七”为吉祥,

《汉书·律历志》,用七为“三才四时”之始来解释七的重要性,

说:“七者,天地人四时之始也。”《东方朔占经》和《岁时书》都

以七日为“人日”,言天地初开,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

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把灵辰大吉的正月初七定

为“人日节”。了解了人日节的意义,就能理解诗人在看似平淡的

诗句中所蕴藏的深情。一个“才”字则透露出诗人的满腹心事,仿

佛他在屈指计日,也许他主观感觉新年已过了许久,但仔细一算,

原来入春才七天呀,时间过得真慢!诗人客中度岁,由旧年进入新

年,因此说“两年”。在别人看来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可在满

怀思归盼归急切心情的诗人那里却恰恰相反,离家七日犹如二年之

久。短短的七日已让人难以忍受,离乡两年的岁月又是怎样熬过去

的呀。诗人以平淡质朴的诗句道出了度日如年的心情。诗句一开始

就告诉我们,诗人是在异地他乡辞旧岁迎新年的。从诗句的词语中

可看出,“离家已二年”并不是真的离家已整整两年。诗人在旧年

的岁末来到南方,转眼进入新年的正月初七,时间虽短,却已经历

了旧年和新年两个年头。“七日”和“二年”的对比,表达出了诗

人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后两句,诗人告诉我们,他在春花开放前就有了归家的念头,但

是因为使命在身等原因,真正能动身回乡,却要落在大雁北归的日

子之后。大雁是候鸟,每年秋末冬初到南方越冬,春暖花开之后北

归故乡。诗人想到春天来了,大雁就要从南方飞回北方的故乡去了,

自己却不能回归家乡,落在了大雁的后面,这是多么令人无奈和惆

怅。在后两句中,诗人先说“人归落雁后”,再说“思发在花前”,

以将来迟归的结局与念念在心的思归愿望相对照,更见出诗人身不

由己、思归不得的苦衷。在这个春天到来之前,他就盘算着归乡了,

可是现在眼看着春草将绿,春花将开,成队的鸿雁从头顶掠过北归,

诗人却无法回去。看看别人都能与家人共度佳节,自己却因皇命在

身,出使陈朝,远离家乡,不能与家人共度这美好时光。离家虽然

才短短七日,在诗人看来却犹如二年一样漫长,更何况还有多少个

七日才能回归故乡呢?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的心情是多么急切,可

这思归盼归的心情,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早早地萌生出来,要是真【人日思归古诗阅读答案】

的到了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时候,这思归盼归的心绪又该萌发多

少呢?

这首五言小诗写出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在新春佳节时刻渴望回家与

亲人团聚的普遍心理,“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古诗十九首》

之十四)。诗人即景生情,以平实自然、精巧委婉的语言,表达出

他深刻细腻的情感体验,充分展示了他驾驭语言文字的深厚功力。

诗人把思归盼归之情融入到九曲柔肠之中,诗句朴实无华,耐人寻

味,归念绵绵,韵味悠长,尽得诗家含蓄之妙。当日文坛领袖,岂

是浪得虚名?

应当指出的是,自南朝出现“永明体”与沈约提出“四声八病”

说之后,中国古典诗歌逐渐走上了格律化道路,至盛唐方完成这一

转变。薛道衡的诗歌创作正处于这个转变时期,这首五言小诗也就

体现了这一特点。尽管前二句在平仄上还不完全符合格律的要求,

但其对仗已相当工整,如“离”对“入”、“家”对“春”、“已”对

“才”、“二年”对“七日”,用词十分讲究。后二句无论平仄还是

对仗,已很符合格律诗的要求了。由此看来,薛道衡受南朝文风的

影响的确比较深。

人日思归阅读答案_人日思归翻译赏析_作者薛道衡
人日思归古诗阅读答案 第四篇

<人日思归>作者为唐代文学家薛道衡。其诗词全文如下: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译文]
诗人在旧年的岁末来到南方,转眼进入新年的正月初七,时间虽短,却已经历了旧年和新年两个年头。人日思归阅读答案_人日思归翻译赏析_作者薛道衡。七天和两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的思乡心切。大雁是候鸟,每年春天北归。这时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自己却没有回家,落在大雁的后面;江南初春的花朵原本是让人快乐的,自己因为思乡,在花前反而更惆怅了。
[鉴赏]
据刘

思念亲人的古诗
人日思归古诗阅读答案 第五篇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思念亲人的古诗

3、<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4、<秋思>

宋·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6、<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7、<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思念亲人的古诗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8、<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9、<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10、<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1、<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2、<题大庾岭北驿>

唐·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13、<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4、<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5、<送别>

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16、<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7、<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狱中题壁>

近代·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曾子杀彘阅读答案_文言文曾子杀彘翻译赏析
人日思归古诗阅读答案 第六篇

文言文<曾子杀彘>选自小学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杀彘阅读答案_文言文曾子杀彘翻译赏析。”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
1彘(zhì):猪
2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3特:不过,只是
4戏耳:开玩笑罢了
5非与戏:不可同他开玩笑。戏:开玩笑。曾子杀彘阅读答案_文言文曾子杀彘翻译赏析。他:孩子
6待:依赖
7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8而:则,就
9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
10烹(pēng):煮
[译文]
曾子的夫人去集市上去赶集,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鉴赏]
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制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教育儿童言行一致,家长不能信口开河,有言必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制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过零丁洋原文及翻译_过零丁洋阅读答案_作者文天祥
人日思归古诗阅读答案 第七篇

<过零丁洋>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其全诗如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过零丁洋原文及翻译_过零丁洋阅读答案_作者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前言]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注释]
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过零丁洋原文及翻译_过零丁洋阅读答案_作者文天祥
⑵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⑶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⑷絮:柳絮。
⑸萍:浮萍。
⑹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7)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8)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9)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翻译]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赏析]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672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