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翻译】
论语八则篇一
《论语八则》
论语八则篇二
《论语八则》
论语八则篇三
《论语八则》
论语八则篇四
《《论语八则》》
论语八则篇五
《论语八则 教案》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教案
一、 教学目的:
1. 体会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2. 了解古代语录体散文的特点。
3. 诵读欣赏。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基本字词的含义
2. 理解其中蕴涵的思想内容。
三、 课前准备:
1.准备本课的朗读磁带,收录机。
2. 《论语》、孔子等有关文化常识。
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 学法指导:指导朗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含义。背诵、积累,要求熟读成诵,正确默写,并能灵活运用。
六、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生演讲,由学生的理想引入教师职业,进而介绍孔子及《论语》。
二、教师简介孔子及《论语》等有关文化常识(结合注释)
1、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2、《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三、诵读欣赏。
(一)诵读篇
1、一读文句,读准节奏。
(1)教师范读,学生听清字音、节奏、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节奏
(3)全班齐读
2、二读文句,读懂内容。
(1)指名学生朗读喜爱的文句并翻译意思,教师适当点拨,归纳总结。
a、 “子曰”——“ 孔子说”
b、 逐则梳理句意
(2)男女生赛读:男生读1—4则;女生读5—8则。
3、三读文句,读出感悟。
这八则语录哪句给你的启发最大?指名学生朗读感受最深的文句。(参考句式)
“我喜爱 ,因为这句话让我懂得了(感受到了) ”
4、四读文句,读浓情味。
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朗读,读浓情味。
(二)欣赏篇
1、这八则语录主要讲的是学习方法和态度。请同学们小组探究:哪几条是说学习方法?哪几条
是说学习态度的? (学生互助完成、教师归纳)
明确: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找出文中出现的成语:
明确:
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归纳文中“而”的用法。
明确:“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类:
表示修饰关系 默而识之
①表示顺接 表示并列关系 敏而好学 学而不厌
表示承接关系 学而时习之
②表示转折 学而不思则罔 人不知而不愠
(三)朗读欣赏:全班齐读。
四、课外拓展
1、还有哪些关于学习的名言?
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宋·朱熹
2、你还知道《论语》里其他的名句吗?
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五、巩固练习:
学生自由诵读,试背诵其中几则。
论语八则篇六
《论语八则》
论语八则篇七
《《论语八则》课件》
论语八则篇八
《论语八则原文》
《论语》八则
1.子曰:“,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也快乐吗?旁人部了解自己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段解:这一则主要谈学习的方法和怎样做人。
2.子曰:“,可以为师矣。” (《为政》)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进而知道新知识,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段解:这一则主要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知道思考却不知道学习,就会精神倦怠。”
段解:这一段主要讲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翻译:孔子说:“由呀,(我)教给你的,(你)懂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懂啊。”
段解:这一则主要讲学习的态度:实事求是。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看到贤人就应该想到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
就应该自我反省。”
段解:这一段主要讲学习态度: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
6.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
翻译:子贡向孔子问道:“孔文子为什么称他为‘文’呢?”孔子回答说:“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称他为‘文’”。
段解:这一则主要谈好学者还需不耻下问。
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
翻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学知识并且不满足,教导别人并且不疲倦,这三种哪一种我能有呢?”
段解:这一则主要谈做一名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8.子曰:“,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一定有做我的老师的人在其中。选择他们的优点而学习,他们不好的要改正。”(《述而》)
段解:这一则主要谈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做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论语八则篇九
《《论语八则》练习题答案》
期末复习卷之《论语》八则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解释下划线的字:(每空2分,2*17=34)
1、学而 之,不亦乎 :
时:按时。 习:实习,温习。 说:通“悦”喜悦,高兴
2、人不知而不,不亦乎: 愠:怨恨、生气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也。
知:通“智”,聪明。
4、之者
好:喜爱,爱好 不如:比不上 乐:以(之)为快乐
5、择其善者而之:
善者: 好的,这里指优点 从:跟从,这里是学习的意思
6、三人,必有我师焉:
行:行走
7、吾日不食,终夜不:
尝:曾经 终:整 寝:睡
8、以思,无 益:收益,益处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也。 调:凋谢。
二、翻译句子:(4*6=24)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它,他们的缺点就(引以为鉴)改正它。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在其中。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快乐(的事)吗?
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要求快,不要(只)看到小利。想要求快,就不能达到目的;(只)看到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以此)来(进行)思考,毫无收益,还不如去学习。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已学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凭着(这一点)做老师了。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这知识就是知道这知识,不知道(这知识)就是不知道(这知识),这(才)是聪明的。
三、课文内容填空:
1、孔子是。(每空1分)
2、《论语》是记录 典。《论语》是我国古代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3
4、《论语》八则节选自《论语》主要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其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成语, 请任意列举三个: 温故知新 、择善而从 、欲速则不达。
5、《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来表示;
8、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 不 知 而 不 愠
10、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
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1、第三则阐述了学习的三个境界: 知之 、 好之 、 乐之 ,由高到低,其中 乐之 是学习的最高层次。(每空1分)
12、第五则阐述了学习方法。 温故 是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知新 是知识的吸收和接受。(每空1分)
13、第六则用写“松柏”的不畏“严寒”为人不畏逆境,阐述了为人为学的道理: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14、第八则阐述,强调了亲身实践的重要。从两个字可以看出这是孔子自述学习的经验和教训。从具体内容看,孔子认为 学 比 思 更重要。(每空1分)
论语八则篇十
《论语八则PPT》
上一篇:读后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议论文
下一篇: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