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翻译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翻译篇一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诗歌赏析答案》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1)破:破除,解除。

醉折花枝作酒筹。(2)酒筹:饮酒时用以记数或行令的筹子。

忽忆故人天际去,(3)天际: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计程今日到梁州。(4)计程:计算路程。梁州:地名,在今陕西汉中一带。

5、谁在“计程”? 答:白居易(或:作者与李十一)

谁“今日到梁州”? 答:元九(或:元稹、故人)

6、据白居易的《三梦记》记载,首句原为“春来无计破春愁”。你认为改句与原句相比哪个好?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答:现在的句子好。理由有三点:“醉”为下文“醉折”铺垫,使起句与次句联系紧密;起、承两句重复使用“花”和“醉”二字,相映成趣;首句为三四句写“忽忆”伏笔,可见转句波澜之美。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翻译篇二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翻译篇三
《与元九书译文》

与元九书译文 所谓文,起源是太久远了。三才各有自己的文:上天的文,以三光为首;大地的文,以五材为首;人间的文,以六经为首。就六经来说,《诗》又是为首的。为什么呢?因为圣人就是用诗感化人心,而使天下和平的。能够感化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先的,没有比言早的,没有比声近的,没有比义深的。所谓诗,就是以情为根,以诗为苗,以声为花,以义为实的。上自圣贤,下至愚人,微小如豚鱼,幽隐如鬼神,种类有别而气质相同,形体各异而感情一致。接受声音的刺激而不产生反响,接触到情感的影响而内心不感应,这样的事是没有的。

圣人懂得这个道理,就根据言语的状况,把它纳入六义,按照声音的形态,把它鎔入五音,使之合于规范。五音有规律,六义有类分。韵律协调言语就顺畅,语言顺畅声音就容易动人。类分明确情感就得以表现,情感得以表现就容易感人。这样一来,其中就包含着博大精深的道理,贯串着隐密细微的事物。天子和平民就以上下沟通,天地之气就能彼此相交,人们的忧乐相同,人人的心意也就达到和乐。三皇五帝所以按正确的道理去办事,垂衣拱手就把国家治理很好,原因就在于掌握了诗的义和音,把这作为主要权衡;也辩明了诗的义和言,把这作为主要的法宝。 因此,听到“元首明,股肱良”之歌,就知道虞舜时代治道昌明。听到五子洛汭之歌,就知夏太康的政事已经荒废。用诗讽谕的人没有罪过,听到这种讽喻的人可以作为戒鉴。实行讽谕的和听到这到讽谕的各尽自己的心力。

楚辞渔父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别赋

最使人心神沮丧、失魂落魄的,莫过于别离啊。何况秦国吴国啊是相去极远的国家,更有燕国宋国啊相隔千里。有时春天的苔痕啊刚刚滋生,蓦然间秋风啊萧瑟初起。因此游子离肠寸断,各种感触凄凉悱恻。风萧萧发出与往常不同的声音,云漫漫而呈现出奇异的颜色。船在水边滞留着不动,车在山道旁徘徊而不前,船桨迟缓怎能向前划动,马儿凄凉地嘶鸣不息。盖住金杯吧谁有心思喝酒,搁置琴瑟啊泪水沾湿车前轼木。

居留家中的人怀着愁思而卧,恍然若有所失。映在墙上的阳光渐渐地消失,月亮升起清辉洒满了长廊。看到红兰缀含着秋露,又见青楸蒙上了飞霜。巡行旧屋空掩起房门,抚弄锦帐枉生清冷悲凉。想必游子别离后梦中也徘徊不前,猜想别后的魂魄正飞荡飘扬。

又有自惭未报主人恩遇的剑客,和志在报恩的少年侠士,如聂政击杀韩相侠累、豫让欲刺赵襄子于宫厕,专诸杀吴王、荆轲行刺秦王,他们舍弃慈母娇妻的温情,离开自己的邦国乡里,哭泣流泪地与家人诀别,甚至擦拭泪血互相凝视。骑上征马就不再回头,只见路上的尘土不断扬起。这正是怀着感恩之情以一剑相报,并非为换取声价于黄泉地底。钟磬震响吓得儒夫脸色陡变,亲人悲恸得尽哀而死。

长恨歌

汉家的皇上看重倾城倾国貌,立志找一位绝代佳人。可惜当国多少年哪,一直没处寻。杨家有位刚长成的姑娘,养在深闺里没人见过她容颜。天生丽质无法埋没,终于被选到皇上身边。她回头嫣然一笑,百般娇媚同时显现出来。六宫的粉白黛绿啊,立刻全都褪掉了色彩。正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她肌肤如凝结的油脂。侍女扶出浴,正娇懒无力,原来是刚得到皇上的宠幸!花一般容貌云一样鬓发,金步摇在头上颤。绣有莲花图案的帐子很温暖正适合度春宵,春宵太短!太阳多高天子才睁眼,从此再不早早上朝去和那些大臣见面。追陪欢乐,伺候宴席,她总在皇帝身旁转。春天随从春游,夜晚也是她独占。后宫美人儿三千人,对三千人的宠爱都集中在她一身。深宫的夜晚,她妆饰好了去伺候圣君。玉楼中宴会,她醉态中含着春情。姐姐弟兄都封了大邦,好羡人呀,一家门户尽生光。叫天下做父母的心肠,觉得生男儿还不如生个女郎。 避暑的骊宫,高插云霄。宫中仙乐飘,人间到处都能听到。宫里缓歌曼舞,徐徐地弹琴慢慢地吹箫。皇上整天看,总也看不饱。谁知道渔阳反叛的战鼓会震地敲,把霓裳羽衣曲惊破了!皇家城阙烟尘出现,天子的大驾,一千辆车,一万匹马,逃往西南。才走到百来里,走走又停停。六军不肯前进可怎么办?宛转蛾眉竟死在皇上马蹄前。她的花钿丢在地上没人收,还有她头上的翡翠翘呢,她的金雀,她的玉搔头。皇上掩着脸,想救救不了,回头看,眼泪和血一起流。栈道插云弯弯曲曲上剑阁,风刮起黄尘格外萧索。峨眉道上没多少行人,天于旌旗也没了光彩,阳光是那样谈薄。蜀江水这么碧绿哟,蜀山这么青翠,皇上日日夜夜怀念情思难断绝。离宫看见月光是伤心颜色,夜里听雨打栈铃也是断肠声息。 总算有一天,天旋地转圣驾得回京城,又走到这里——叫人徘徊不忍离去。马嵬坡下泥土中间找不着了,美人当年白白死去的那块地。君臣互相看看,眼泪洒衣襟,向东望,信马由缰回京城。回来看看宫苑园林,太掖池芙蓉未央宫翠柳依旧媚人。那芙蓉花多像她的脸,那柳叶多像她的眉,见花见柳怎叫人不落泪。怎不感触啊,在这春风吹开桃李花的日子,在这秋雨打梧桐落叶的时辰!太上皇住南内与西宫,秋草长闲庭,不扫它满阶落叶红。当年椒房间监青眉已老,梨园弟子头上白发初生。晚上萤虫飞过宫殿,太上皇悄然忆想。夜里挑残了孤灯睡不着,只听宫中钟鼓迟迟敲响。夜这么长,看看天上银河还在发光。天快亮,还不亮!霜这么重,房上鸳鸯瓦这么冷,翠被冰凉,有谁同拥?你死去了,我还活着,此别悠悠已经隔了年,从不见你的灵魂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翻译篇四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高考诗歌鉴赏》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鉴赏

古诗鉴赏

0126 1825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 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 计程今日到梁州。

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这首诗中的“元九”就是在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元和四年(809),元稹奉使去东川。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这是一首即景生情、因事起意之作,以情深意真见长。

诗的首句,据当时参加游宴的白行简在他写的《三梦记》中记作“春来无计破春愁”,照说应当是可靠的;但《白氏长庆集》中却作“花时同醉破春愁”。一首诗在传钞或刻印过程中会出现异文,而对自己的作品也会反复推敲,多次易稿。就此诗来说,白行简所记可能是初稿的字句,《白氏长庆集》所录则是最后的定稿。那么,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修改呢?在章法上,诗的首句是“起”,次句是“承”,第三句当是“转”。从首句与次句的关系看,把“春来无计”改为“花时同醉”,就与“醉折花枝”句承接得更紧密,而在上下两句中,“花”字与“醉”字重复颠倒运用,更有相映成趣之妙。再就首句与第三句的关系看,“春愁”原是“忆故人”的伏笔,但如果一开头就说“无计破春愁”,到第三句将无法显示转折。这样一改动,先说春愁已因花时

同醉而破,再在第三句中用“忽忆”两字陡然一转,才见波澜起伏之美,从而跌出全篇的风神。

这首诗的特点是,即席拈来,不事雕琢,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极其深厚、极其真挚的情意。而情意的表达,主要在篇末“计程今日到梁州”一句。“计程”由上句“忽忆”来,是“忆”的深化。故人相别,居者忆念行者时,随着忆念的深入,常会计算对方此时已否到达目的地或正在中途某地。这里,诗人意念所到,深情所注,信手写出这一生活中的实意常情,给人以特别真实、特别亲切之感。

白居易对元稹行程的计算是很准确的。当他写这首《醉忆元九》诗时,元稹正在梁州,而且写了一首《梁州梦》:“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元稹对这首诗的说明是:“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吏已传呼报晓矣。”巧的是,白居易诗中写的真事竟与元稹写的梦境两相吻合。这件事,表面上有一层神秘色彩,其实是生活中完全可能出现的巧合,而这一巧合正是以元、白平日的友情为基础的。唐代长安城东南的慈恩寺和曲江是当时游赏胜地。而且,进士登科后,皇帝就在曲江赐宴;慈恩寺塔即雁塔,又是新进士题名之处。元、白两人想必常到这两处共同游宴。对元稹说来,当他在孤寂的旅途中怀念故人、追思昔游时,这两处长安名胜,不仅在日间会时时浮上他的心头,当然也会在夜间进入他的梦境。由于这样一个梦原本来自对故人、对长安、对旧游的朝夕忆念,他也只是如实写来,未事渲染,而无限相思、一片真情已全在其中。其情深意真,是可以与白诗比美的。 联系元稹的诗,更可见两人的交谊之笃,也更可见白居易的这首《忆元九》诗虽象是偶然动念,随笔成篇,却有其深厚真挚的感情基础。如果把两人的诗合起来看:一写于长安,一写于梁州;一写居者之忆,一写行人之思;一写真事,一写梦境;诗中情事却如《本事诗》所说,“合若符契”。而且,两诗写于同一天,又用的是同一韵。这是两情的异地交流和相互感应。读者不仅从诗篇的艺术魅力,而且从它的感情内容得到了真和美的享受。

(陈邦炎)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翻译篇五
《蝜蝂传 翻译》

蝜蝂传

蝜蝂传,柳宗元,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汉族。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公元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业,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原文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蝜蝂(fùbǎn)〕,一种擅长背负东西的小黑虫。

〔困剧〕疲乏已极。困,疲乏。剧,很,非常。

〔因〕因而。

〔辄持取〕辄,就。

〔苟〕如果,假如。

〔又持取如故〕故,原来。

〔卒〕最后,最终。

〔踬仆(zhìpū)〕跌倒。

〔去〕除去,拿掉。

〔负〕负担,指小虫身上背的东西。

〔好(hào)〕喜爱。

〔上高〕爬高。

(已)停止。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嗜取者〕贪得无厌的人。嗜,贪,喜好。

〔货〕钱财。

〔厚〕动词,增加。

〔室〕家。

〔怠(dài)〕通“殆”,危险。

〔黜(chù)弃〕罢官。

〔迁徙〕这里指贬斥放逐。

〔病〕失败

[以]通“已”,已经

〔不艾(yì)〕不停止。艾,止息,停息。

〔前之死亡〕前人因贪财而死的。

〔形〕形体。

〔魁然〕高大的样子。

〔名人〕名字叫做“人”。

译文

蝜蝂是一种擅长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像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即使他们的外形看来庞大,他们叫人,可是见识却和蝜蝂一样。也太可悲了!

《蝜蝂传》写作特点

《蝜蝂传》的两个部分分别扣住蝜蝂和腐败官吏各自特点展开议论。第一部分抓住蝜蝂善负物,喜爬高两个特性;第二部分讽刺腐败官僚的贪得无厌。两部分相互对应,意理一贯,内在逻辑十分严密,将小虫和官僚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用语精警,立意深刻.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翻译篇六
《诗歌翻译》

1. 什么是诗歌翻译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文学翻译又是翻译的一个分支。因此要了解什么是诗歌翻译,就需要知道何为翻译。我们知道,翻译一词在汉语中的意义颇为明确,而它的英语等价词interpretation 和translation含义颇为含混,绝非翻译一词可以概括。从诠释学角度来说,interpretation就是“诠释”,它源自于希腊词hermeios,它包含了“口头表达(express或say)”、“解释(explain)”和“翻译(translate)”;(Wild 1969: 13) 这几个词都有翻译的属性。“在所有三种情形中,某个陌外来的、奇怪的、在时间空间或者经验上分离的东西被变成熟悉、在场和可以理解的了”(同上:15)。而在海德格尔哲学里,interpretation是此在原初的生存状态,“我们对切近之物的纯粹一瞥本身包含了解读(interpretation)”(1962: 190 );因为我们只有将某物看作某物,才能在这个基础上采取针对它的活动。可见理解是翻译的基础。相对来说,纯粹信息类的文本翻译相对容易,因为它包含的信息一般比较明确,需要译者创造性解读的空间不大,比如科技论文、旅游指南之类的文本。而文学文本,除了传递信息,还需要对源语的文化语境和审美意境进行转换,这种转换和译者个人的文化视野、审美能力有重要关系;而任何人对同一文化及同一文学文本的解读都有极大差异。很自然,译者对源语文本的理解,和源语作者对文本的理解肯定不一样;而不同的译者对同一源语文本的审美解读也必然各不相同。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个类型,自然也是最难的。

2. 诗歌翻译的特点

如果说诗歌翻译有什么特点,就是它的可译性问题。意大利民谚说“翻译就是背叛”,这一点在诗歌翻译方面尤其明显。诗歌翻译的特点要了解诗歌翻译的特点,首先必须了解诗歌的特点。英国诗人约翰·济慈曾经说过:“一首诗,如果不像树叶长在树上那么自然,那么它没必要存在。”(Letter to John Taylor, Feb. 27, 1818)文学文本,不管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追求形式和内容上的美和统一,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一个理想的文学文本,常常是形式和内容的自然协调,互相增色的一个统一体;就好像树和树叶的关系一样。诗歌是这种统一的最高级形式。它不仅追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同时在视觉、发音、音乐节奏等各个方面都要有非常完美的结合。如果说信息文本强调内容对等,散文强调文本形式、审美意境与内容的对等;诗歌则在各个方面都要求对等。除了散文所要求的各种对等,它还要求视觉效果、发音、音乐节奏等方面也做到对等;而这被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很多人说诗歌是不可翻译的。

3. 诗歌翻译策略

因此,我们在翻译诗歌的时候,要有所取舍;取其核心因素,忽略次要的因素。那么什么是诗歌最重要的因素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诗歌到底是什么。英国诗人菲利普·悉尼说:“自然从未像诗人那样把大地如此丰富的展示出来;无论是愉悦宜人的河流、硕果累累的树、芳香四溢的花朵,还是其它任何东西;都不能够让业已让人喜爱的地球更加可爱。她的世界是黄铜色的,诗人们让它变成了金色。”在《伊姆拉克》一书中,塞缪尔·约翰逊说:“诗人的任务不是审视个人,而是种类;是评价一般的特征和大的表象:他不会去数郁金香的条文。”济慈说“首先我认为,…诗歌要作为诗人最高的思想去打动读者,几乎表现为一种记忆。”歌德说:“我的诗歌都是符合某些场景的,由真实生活启发,因此有形式基础。我对捕风捉影的诗歌毫不重视。”(Coversation with Eckermann)黑格尔说“艺术之美在于把理念带入具体的形式”(The Philosophy of Fine Art)我国古代《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歌咏言”;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虽然古今中外的诗人对诗歌各有看法,但是在一点上是一致的,就是:“诗歌是经验的表达。”正如《声音与意义》一书所指出的那样,“诗歌的领域包含全部生活。它首要关注的不是美,不是哲学真理,也不是说服性,而是经验。即使最痛苦的经验如死亡和哀伤,通过艺术作为中介专递

给读者,就成了某种赏心悦目的东西了。”所以,诗歌翻译最重要的,就是抓住源语作者的“经验”,并尽可能完整的将其传递给目的语读者。

4. 诗歌翻译欣赏

以下为朱纯深翻译的李清照的《声声慢》。这篇翻译在语言、声响效果、节奏和内容等各方面都尽可能与原文达成了对等。同一意义的不停反复,将那种痛苦、焦虑而又无奈的心情非常完美的表达了出来。同时,由于译文选用的形容词非常精确的表达了原文的情感经验,弱化了原文借助某些意向表达情感的地位,所以即使“大雁”和“梧桐雨”的文化内涵不为英语读者所知道,也无伤译文的表达了。

What a Day To the Tune of Shenshenman

By Li Qingzhao

Searching, seeking, endlessly

Alone, lonely,

Moody, gloomy,

I am, at this most unrestful moment

Of the day---now warm, then cold.

Wine, two or three cups---thin wine---

How can it hold

Off the biting gusts at dawn?

Overhead, a heart rending line---

South bound wild geese at morn

Yet old acquaintances of mine.

Massing chrysanthemums, everywhere;

Yet languid and grief-worn,

Who could be out there

Buoyant in gathering mood?

I sit, in solitude, waiting,

At the windowsill,

Yet dusk is so far off still!

In a drizzle so light

Dripping-dropping into the oncoming night,

In the garden wutong trees stand blurred,

What a day,

How can you pack it away

In a single word

Dismay?

(朱纯深 译)

见《名作选译》---《中国翻译》汉译英精粹,青岛出版社,2003:

5. 诗歌翻译的批评

现举李煜的《望江南》为例。原文是:

闲梦远, 144

南国正芳菲;

船上管弦江水渌,

满城飞絮辊清尘。

忙煞看花人!

广外褚东伟副教授的翻译如下:

In an idle dream of mine

The south is in spring bloom.

On the greenish river drift the boats on which the bands play.

Amid rolling dust catkins fly wildly in town.

And how the spectators bustle and hustle!

从内容上来说,他的翻译比较完整的传达的原文的信息,在这一方面基本上做到了对等;同样在形式上,译文比较简洁紧凑,符合原文的特点,翻译得也很好。然而,在音律、节奏和视觉上,对等就不存在了。最重要的是,文化审美上的对等也不理想。例如,“柳絮”在字面意义上似乎对等于catikins;然而,作为“柔荑花”,catkins非特指柳絮一种;所以当英国读者读到这个词的时候,不知道它到底指的是什么;至于“柳絮”在中文诗歌中所代表的春天、愁思与伤逝的情怀,就根本无法靠catkins来表达了。

如果经验是诗歌的核心要素,《望江南》作如下翻译可能更容易为英语读者所理解:

In idle, I’m meandering in a dream

Of the south, where once I was king:

It was sweet bloomy spring,

with river waters green;

Accompanied with the flute and fiddle

Songs came From boats in the river middle;

in downtown city tourists busy watching

flowers crowded in the street while falling

petals were chasing the light dust

as the carriage wheels by past.

这么翻译较原文啰嗦,但也不是一无是处。首先,它尽量照顾目的语读者,让他们知道作者是一位失去权力的君主怀念自己的故国,意向上的翻译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比如将管弦翻译成“the flute and fiddle”,飞絮干脆处理成了”falling petals”; 其次,在形式上也尽可能的押韵,虽然此韵非彼韵,但至少让目的语读者知道原文是押韵的。当然,如何取舍,如何翻译,完全取决于译者个人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并不存在一个客观的标准。

对于诗歌翻译,国内翻译界有较多论述;如诗歌的主体性、译者在诗歌翻译的主体性、文化语境的转换等等,都有一定的探讨。外国著名的诗人,如Ezra Pound以及一些汉学家,对汉语诗歌翻译也有比较多的论述;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汉语诗歌的视觉效果、音响意向;有时

候很能让中国读者耳目一新。可以参考《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The legacy of China、 以及The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 as a Medium for Poetry等书。

6. 诗歌翻译:分析与对比(练习)

请对比并翻译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译文一(W. Bynner与江亢虎合译)

A Spring Morning

by Meng Haoran

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 the storm,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

译文二(许渊冲译)

A Spring Morning

by Meng Haoran

This morning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a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I WILL arise and go now, and go to Innisfree,

And a small cabin build there, of clay and wattles made;

Nine bean rows will I have there, a hive for the honey bee,

And live alone in the bee-loud glade.

And I shall have some peace there, for peace comes dropping slow,

Dropping from the veils of the morning to where the cricket sings;

There midnight's all a glimmer, and noon a purple glow,

And evening full of the linnet's wings.

I will arise and go now, for always night and day

I hear lake water lapping with low sounds by the shore;

While I stand on the roadway, or on the pavements gray,

I hear it in the deep heart’s core.

参考译文:

我要起身走了,就去伊尼斯菲。 在那起小木屋,粘土泥巴修缀。 种下九行大豆,一窝蜜蜂伴随。 阴翳下蜂声中不需人陪。

我将享受宁静,当它慢慢降临; 纱雾清晨开始,直至蟋蟀低吟。 午夜之光微熹,中午紫色耀人。 傍晚红雀翅膀四处扑腾。

我要起身走了,因为日日夜夜, 我总听见湖水,低声拍打湖堰。 我站在铁路旁,灰色人行道边, 总听见它在心坎上泼溅。

8. 诗歌翻译练习:中译英

李煜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潮水马如龙。

花苑正春风!

参考译文:

What agonizing remorse!

Last night in a dream false

I was going hunting to my imperial game land, With charges and carriages in an endless band down the blossomy road,

as I did in the times old,

under the full moon

amidst the very spring monsoon.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翻译篇七
《第二部分 第一单元 第四节 翻译句子》

第四节 翻译句子

翻译句子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赵炳,字彦明,惠州滦阳人。炳幼失怙恃,鞠于从兄。岁饥,往平州就食,遇盗,欲杀之,兄解衣就缚。炳年十二,泣请代兄,盗惊异,舍之而去。 甫弱冠,以勋阀之子,侍世祖于潜邸,恪勤不怠,遂蒙眷遇。世祖次桓、抚.

间,以炳为抚州长,城邑规制,为之一新。己未,王师伐宋。未几,北方有警,括兵敛财,燕蓟骚动。王师北还,炳远迓中途,具以事闻,追所括兵及横敛财物,悉归于民,世祖嘉其忠。

中统三年,李璮叛,据济南,炳请讨之。国兵围城,炳将千人独当北面,有所俘获,即纵遣去,曰:“胁从之徒,不足治也。”济南平,入为刑部侍郎。后济南妖民作乱,赐金虎符,加济南路总管。炳至,止罪首恶,余党解散。岁凶,发廪赈民,而后以闻,朝廷不之罪也。

至元九年,帝念关中重地,思得刚鲠旧臣以临之,授炳京兆路总管。皇子安西王开府于秦,诏治宫室,悉听炳裁制。王府吏卒横暴扰民者,即建白,绳以法。王命之曰:“后有犯者,勿复启,请若自处之。”自是豪猾敛戢,秦民以安。有旨以解州盐赋给王府经费,岁久,积逋二十余万缗,有司追理,仅获三之一,民已不堪。炳密启王曰:“十年之逋,责偿一日,其孰能堪!与其裒敛病民,孰若.

惠泽加于民乎!”王善其言,遽命免征。十五年十一月,王薨。

十六年秋,被旨入见便殿,帝劳之曰:“卿去数载,衰白若此,关中事烦可知已。”询及民间利病,炳悉陈之,因言王薨之后,运使郭琮、郎中郭叔云窃弄.

威柄,恣为不法。帝卧听,遽起曰:“闻卿斯言,使老者增健。”饮以上尊马潼。改安西王相,余职如故,即令乘传偕敕使数人往按琮等。至则琮假嗣王旨,入炳.

罪,收炳妻孥囚之。炳子仁荣诉于上,即诏近侍二人驰驿而西,脱炳,且械琮党偕来。琮等留使者,醉以酒,先遣人毒炳于狱中。其夜星陨,有声如雷,年五十九,时十七年三月也。帝闻之,抚髀叹曰:“失我良臣!”俄械琮等百余人至,帝

亲鞫问,尽得其情,既各伏辜。六月,诏雪炳冤,特赠中书左丞,谥忠愍。

(节选自《元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祖次桓、抚间 .

B.十年之逋,责偿一日 .

C.询及民间利病 . 次:驻扎。 责:责令。 病:疾苦。 ( )

D.即令乘传偕敕使数人往按琮等 按:抓捕。 .

解析 D项,按:审查、查办。

答案 D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能表现赵炳“关爱百姓”的一组是 ( ) ①城邑规制,为之一新 ②追所括兵及横敛财物,悉归于民 ③胁从之徒,不足治也 ④岁凶,发廪赈民 ⑤孰若惠泽加于民乎 ⑥询及民间利病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解析 ①表现他善于治理地方,③表现他宽容,⑥是说皇帝。

答案 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炳重情重义。因闹饥荒,他与堂兄前往平州去谋生,路遇强盗,强盗要杀其兄长,他挺身而出,哭着请求代替兄长去死。

B.赵炳处事尚宽。平定李璮叛乱时,对俘获的胁从者,他当即放走;济南妖民作乱时,他也只是处置元凶,其余都释放解散。

C.赵炳对不法者严惩。当发现皇子安西王府中的吏卒强横凶暴、骚扰百姓后,他及时向安西王汇报情况,对违法者加以惩处。

D.赵炳深得皇帝器重。皇帝任命他做京兆路总管,去管理关中重地,并特许他如果有触犯法律的人不必上奏,可以自行处置。

解析 D项,“特许他„„”的不是皇帝,而是安西王。

答案 D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岁凶,发廪赈民,而后以闻,朝廷不之罪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俄械琮等百余人至,帝亲鞫问,尽得其情,既各伏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年成不好,赵炳打开官仓赈济百姓,而后把这件事上报朝廷,朝廷也不治他的罪。

(2)不久上了刑具的郭琮等百余人到了京城,皇帝亲自审问,得到他们不法的全部情况后,就各自服罪。

【参考译文】

赵炳字彦明,惠州滦阳人。炳自幼失去父母,由堂兄抚育。因年岁饥荒,前往平州去谋生,途中遇到强盗,要杀他们,堂兄甘愿受死,赵炳当年只有十二岁,他哭着请求代堂兄去死。强盗很惊异,把他们都放了。

刚满二十岁,因为是勋臣之子,赵炳在王府侍奉还未登基的世祖,勤谨不懈,于是深受世祖钟爱。世祖驻扎在桓州、抚州间,让赵炳做抚州长官。(赵炳就任后,)城镇的格局规模为之一新。己未年,蒙古大军伐宋。不久北方有警事,官府征兵及搜刮民间财物,使燕、蓟骚动。蒙古军北还,赵炳在中途迎接圣驾,把北方所发生的事一一向世祖报告,并受命去追查所征兵卒以及搜刮的民财,把这些都归原主,世祖嘉奖他忠诚。

中统三年,李璮反叛,占据济南,赵炳请领兵征讨。官军围城,赵炳领兵千人独自挡住北面,将所俘叛军立即释放回去,对他们说:“你们是胁从,不值得治罪。”济南李璮反叛平息,赵炳入朝任刑部侍郎。后来济南妖民作乱,(命赵炳去镇压,)赐给他金虎符,加封济南路总管之职。赵炳到济南,只惩办首恶,其余全部释放。年成不好,赵炳打开官仓赈济百姓,而后把这件事上报朝廷,朝廷也不治他的罪。

至元九年,皇帝考虑关中重地,想找一个刚毅耿直的老臣去管理,因而授赵炳为京兆路总管。皇子安西王在秦地建王府,皇帝诏令赵炳督建宫室,一切由赵炳裁决。(有)蛮横凶暴骚扰百姓的王府差役,赵炳就向上级陈述自己意见,对违法者加以惩处。安西王说:“今后有犯法者,不必禀告,可自行处治。”从此以后,豪猾之徒收敛了许多,秦地百姓才得安宁。朝廷决定,将解州的盐税作为王府经费。年深月久,拖欠二十余万缗,官府追征,仅收三分之一,百姓就已负担不了。

赵炳私下对王说:“十年所欠之税,责令一日还清,谁能承受得起?与其催征使百姓困苦,不若施恩惠给百姓。”王认为他的话有理,立即下令免征。十五年十一月,安西王去世。

十六年秋,赵炳奉旨入京,在便殿拜见皇帝,皇帝慰劳他说:“卿去了几年,头发斑白,衰老至如此,关中的事繁多可以知道了。”问及民间情形,赵炳一一陈奏,顺便指出在王去世后,运使郭琮、郎中郭叔云窃取权力,为非作歹。世祖原是躺着的,听了赵炳的陈奏,立即起身说:“听了你的话,使老者精神振奋。”赐他白马奶。改任安西王相,其它职务像从前一样。并立即派他乘驿车,带领皇帝的几个特使前往审查郭琮等罪行。赵炳到了以后,郭琮就假造嗣王的旨令,诬告赵炳,将赵炳及其妻室儿女囚禁起来,赵炳的儿子仁荣向朝廷申诉,朝廷诏令近侍二人快马向西去把赵炳解救出来,并且逮捕郭琮等人。郭琮等把朝廷使臣灌醉,先派人用药在狱中毒死炳。这一夜有星陨落,响声如雷。当时赵炳年五十九岁。这是十七年三月的事。皇帝听说了这件事拍着大腿叹息说:“失我良臣!”不久上了刑具的郭琮等百余人到了京城,皇帝亲自审问,得到他们不法的全部情况后,就各自服罪。十七年六月,炳的冤情得到昭雪。特赠中书左丞,谥号忠愍。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万宝常,不知何许人也。父大通,从梁将王琳归于齐。后复谋还江南,事泄,伏诛。由是宝常被配为乐户,因而妙达钟律,遍工八音。造玉磬以献于齐。尝与人方食,论及声调。时无乐器,宝常因取前食器及杂物,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宫商毕备,谐于丝竹。大为时人所赏。然历周洎隋,俱不得调。

开皇初,沛国公郑译等定乐,初为黄钟调。宝常虽为伶人,译等每召与议,然言多不用。后译乐成奏之,上召宝常,问其可不,宝常曰:“此亡国之音,岂陛下之所宜闻!”上不悦。宝常因极言乐声哀怨淫放,非雅正之音,请以水尺为律,以调乐器。上从之。宝常奉诏,遂造诸乐器,其声率下郑译调二律。并撰《乐谱》六十四卷,具论八音旋相为宫之法,改弦移柱之变。为八十四调,一百四十四律,变化终于一千八百声。时人以《周礼》有旋宫之义,自汉、魏已来,知音者皆不能通,见宝常特创其事,皆哂之。试令为之,应手成曲,无所凝滞,见者莫不嗟异。于是损益乐器,不可胜纪,其声雅淡,不为时人所好,太常善声者多排毁之。

又太子洗马苏夔以钟律自命,尤忌宝常。夔父威,方用事,凡言乐者,皆附之而短宝常。数诣公卿怨望,苏威因诘宝常,所为何所传受。有一沙门谓宝常曰:.

“上雅好符瑞,有言徵祥者,上皆悦之。先生当言就胡僧受学,云是佛家菩萨所.

传音律,则上必悦。先生所为,可以行矣。”宝常然之,遂如其言以答威。威怒曰:“胡僧所传,乃是四夷之乐,非中国所宜行也。”其事竟寝。宝常尝听太常.

所奏乐,泫然而泣。人问其故,宝常曰:“乐声淫厉而哀,天下不久相杀将尽。”时四海全盛,闻其言者皆谓为不然。大业之末,其言卒验。

宝常贫无子,其妻因其卧疾,遂窃其资物而逃。宝常饥馁,无人赡遗,竟饿而死。将死也,取其所著书而焚之,曰:“何用此为?”见者于火中探得数卷,见行于世,时论哀之。 开皇之世,有郑译、何妥、卢贲、苏夔、萧吉,并讨论坟籍,撰著乐书,皆为当世所用。至于天然识乐,不及宝常远矣。安马驹、曹妙达、王长通、郭令乐等,能造曲,为一时之妙,又习郑声,而宝常所为,皆归于雅。此辈虽公议不附宝常,然皆心服,谓以为神。

(选自《隋书》)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与人方食 方:正在。 .

B.皆附之而短宝常 .

C.上雅好符瑞 .

D.其事竟寝 . 短:诋毁。 雅:高雅。 寝:停止。 ( )

解析 C项,雅:平素,一向.

答案 C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万宝常音乐才能非凡的一组是 ( ) ①由是宝常被配为乐户 ②遂造诸乐器 ③并撰《乐谱》六十四卷 ④时人以《周礼》有旋宫之义 ⑤应手成曲,无所凝滞 ⑥大业之末,其言卒验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解析 ①④句与“音乐才能非凡”无关;⑥句表明预言准确。

答案 C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翻译篇八
《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

寐,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

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晏殊《破阵子》)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一致。

(5)请将李清照的《武陵春》默写完整。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

2.基础知识:

(1)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

A.妖娆o 襁褓qiáng 亵渎.rá...xiè dú 成吉思汗.hán

B.骈进bìng 扶掖yè 枘凿ruì 强聒不舍guō

C.隐晦huì 潮讯xùn 恣睢suī 重蹈覆辙zhé

D.拮据jié jū 随即jì 嬉闹xī 五行缺土 háng。

(2).没有错别字的是( )

A.风骚 田圃 一代天娇 廓然无累

B.暗哑 旁鹜 润如油膏 花为乌有

C.陨落 凌驾 断章取义 无与伦比

D.睿智 忐忑 刻尽职守 怒不可遏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今夜我看见秋风吹动了北京,吹动了她梦中闪着银光的河流,青翠的森林,天空清澈如洗。我已走过

无数的城市,颠pèi流离,浪迹天涯,却不知今天会如此激动,竟然会像孩子那样 ① (忐忑不安 惶惶

不安)。北京,今夜我无法找到一个恰当的词记下我的虔诚,记下长安街上那片璀璨的安mi的灯火,记下

昆明湖那片波光涟漪的水面, ② 。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颠pèi ( ) 流离 安mì ( ) 虔( )诚 涟漪( )

(2)请你为①处选择合适的词语:(1分)

(3)请你根据画线句,给②处续写一句话。(2分)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最大的极地科考船“雪龙号”今天上午从天津起航,开始执行第28次南极科考任务,本次科

考队80后队员居多,并搭载了最先进的机器人。

B.据初步统计,截至11月2日,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累计突破3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C.阿尔寨石窟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西北部阿尔巴斯山中,是我国元代目前保存最好的石

窟。

D.中方对叙利亚与阿盟方面就解决叙危机工作文件达成一致表示欢迎,认为这是朝着缓和叙国内局

势和尽早启动由叙各方广泛参与的包容性政治进程迈出的重要一步。

5.阅读下面的语段,提取其中的两个关键词。(2分)

金字塔如果拆开了,只不过是一堆散乱的石头;日子如果过得没有目标,就只是极端散乱的岁月,但

如果把一种努力凝聚到每一日,去实现一个梦想,散乱的日子就积成了生命的永恒。

6.名著阅读。(5分)

(1)下面有关名著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格列佛游记》中语言学校里的教授们商讨如何改进本国语言,他们的第一个计划是简化言辞,第

二个计划是取消语言中所有的词汇。

B.《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把他救下的那个人起名为“星期五”,以纪念他是在星期五那一天获救

的,他讲话的声音成了鲁滨孙在这个岛上二十五年来第一次听到的人声。

C.《童年》中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外祖母,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的民间故

事。

D.《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之所以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收复了牛魔王,她怀恨在心。

(2)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却说当时雷横来到灵宫殿上,见了这大汉睡在供桌上。众士兵上,前把条索子绑了,捉离灵宫殿来。

天色却早,是五更时分。雷横道:“我们且押这厮去晁保正庄上,讨些点心吃了,却解去县里取问。”一行

众人却都奔这保正庄上来。原来那东溪村保正姓晁,名盖,祖是本县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

天下好汉„„

片段中的“大汉”是谁?后来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发展的?

7.综合实践。(9分)

近一段时间以来,校车交通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

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请仔细阅读,说说校车交通安全问题形成的原因。(2分)

材料一 记者调查发现,农村学生对校车需求较大的原因,是因为撤乡并镇带来学区及学校布局调整,

学区服务覆盖面加大,导致部分学生路途偏远必须乘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

材料二 为何屡屡出现校车“疯狂超载”的现象?首先,社会车辆兼营学生接送是为增加收入,若收

费高则无竞争力,因此超员超载、薄利多销成为其盈利的主要途径。其次,这些接送车辆的车主、驾驶员

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核定载客人数是成年人,小学生、幼儿体重轻,两个都抵不上一个成年人。

(2)怎样才能有效解决校车安全问题呢?对此,你采访下面的人员,你将提出怎样的问题

呢?(2分)

①交巡警李警员: ②学校王校长: (3)在与某幼儿园后勤负责人王主任交谈时,他说了下面的话,请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3分)

王主任说:“一辆校车几十万,谁来出这个钱?即使学校出得起钱,车辆的保养等费用怎么办?以一台

金杯面包车为例,油钱一年2万元左右,司机工资2—3万元,再加上车辆保险和维修保养费用等,一年

下来5一—6万元的开销。这笔开销,对于很多学校来说并非小数目。”

(4)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一份研究报告,请你根据以上搜集的材料以及活动,将下面研究报告的

题目补充完整。(2分)

题目:关于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注释)①李十一:即李建。元九:即元稹。②花时:指赏花时。同醉破春愁,有一醉解千愁之意。③酒筹:

饮酒时行酒令的用具。④故人:指朋友元稹。天际:很远的地方。⑤梁州:今陕西南郑和四川一带。计程:

估计所走的路程。

7.这两首诗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其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3分)

8.这两首诗在炼字上颇见功力,请你任选一处简要分析其妙处。(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

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

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

”公

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②!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难一》)

(注释]①衽:长袍。②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王之蔽甚矣 ( ) (2)公被衽而避 ( )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

11.研讨[甲工乙]两短文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甲]文中邹忌劝谏齐威王达到了怎样的效果?[乙]文中晋平公为什么不杀师旷?(2分)

(2)齐威王与晋平公有不少相似之处,请你概括这两人的相同点。(3分)

12.[甲][乙]两文中邹忌与师旷劝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你更为欣赏哪一种方法?为什么?(5分)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各题。(16分)

放弃,是一种智慧

曾庆鸿

①人生如棋,高明的棋手重视获取,也懂得放弃。有时需要丢卒保车,有时也需要丢车保帅。所以说,

生活的艺术也就是放弃的艺术,学会放弃,学会放弃什么,守住什么,才算懂得生活。

②“放弃”或“放下”,是一种大境界、大智慧。佛陀在世时,有位婆罗门拿了两瓶花要献给佛,并

请他开示佛法。佛说:“放下。”婆罗门放下了左手的花瓶。佛又说:“放下。”婆罗门放下了右手的花瓶。

佛还是说:“放下。”婆罗门满脸疑惑地望着佛,不知佛还要他放下什么。佛说:“我是叫你放下六根、六

尘、六识。只有这样,你才能从生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可见,要放弃的不仅仅是有形的东西,名利、

富贵、一切的烦恼,统统都可以放弃。

③秦末的项羽,论力论智,都不比刘邦差,但他却自刎而死,为什么?因为他不肯放下该放下的东西。

④第一,他没有放下过去的荣誉,起兵八年,大小七十余战,毕竟是过去的事了,但却成了他骄傲的

资本。第二,他没有放下暂时的失利,认为自己“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而忘了另一条古训“胜败乃兵家

常事”。如果他把这一切都放下,也许,他就肯过江东,一切从零开始,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⑤亚历山大是一位伟大的国王,他在征服了许多王国胜利返回的途中,病倒了。临终前,他终于明白

了,自己没有放弃一些该放弃的东西,否则,他的寿命还可以长久些。于是,亚历山大向将士们提出了三

个遗愿:第一个遗愿是,我的棺材必须由我的医师独自运回去。第二,当我的棺材运向坟墓时,通往墓园

的道路要撒满我宝库里的金子、银子和宝石。最后一个遗愿是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

⑥亚历山大第一、二个遗愿说明,生命和财富,一个人最终都是要放弃的。第三个遗愿,说明他是空

着手来到这个世界,也是空着手离开这个世界的。

⑦放弃,必然有所失,但是得与失又是相对而言的。有时你自认为得到一些时,却有可能失去了很多;

有时你显得失去不少,却有可能获得极大的收获。甚至可以说,没有失也就没有得,不要以一得而喜,不

要以一失而忧,风物长宜放眼量。“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失之东隅”却会“收之桑榆”,熊掌与鱼不可

兼得时,先要放弃几条小鱼,再去获取珍贵的熊掌。

⑧懂得“该放弃时就放弃”是一种大智慧;懂得该放弃什么,留下什么,则是一种更大的智慧。

⑨有一种放弃是对求之不得的事物的放弃,尽力而为之后,发觉此事与我无缘,能潇潇洒洒地挥手而

去,另辟发展一己才华之道,这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选自《现代养生·上半月》2011年第1期)

13.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4.作者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分)

15.文章第⑦段的主要论证思路是什么?(3分)

16.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处,简单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17.请你为本文再列举一事实论据,以证明作者的观点。(3分)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7分)

稀土扼住了谁的咽喉

①最近,稀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97%的中国,出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考虑,大幅度降低稀土的产量和出口,使得近两个月国际市场稀土交易价格上涨了30%。对此,美国、日本叫苦不迭。

②稀土到底为何物,能如此牵动日、美的神经?

③稀土其实是一系列元素的统称,包括铼、镧、镨、钕、钐、钇等。如果将石油比作“工业血液”的话,那么稀土就是“工业维生素”。别看总需求量不大,但离了它,合金、超导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激光设备等众多高科技产品都将成为“无米之炊”。特别是在材料方面,稀土元素加入一点即可收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将普通金属转化为特种合金。这些合金和电子产品除了民用销售外,更多是为军用而开发,能够为武器带来革命性突破。

④稀土元素铼与“太空金属”钛制成的钛铼合金,具有惊人的强度和硬度,可以用来制造一些处于极恶劣环境下的武器装备。冷战时期,前苏联用钛铼合金制造的M级核潜艇,艇身可抵抗1000多米深处海水的巨大压力(相当于100多个大气压),最大下潜深度更是深达惊人的1250米,而当时美军鱼雷的使用极限深度也只有800米。

⑤第四代战斗机翘楚“猛禽”F-22有45%的材料都采用稀土合金,最外面的机壳更是采用超强的稀土镁钛合金。另外,飞机尾部喷射管的火焰高达3000摄氏度以上,这个温度会令绝大多数金属熔化或变软,所以喷射管需要用到稀土制成的特种陶瓷,它能耐6000摄氏度的高温。

⑥在海湾战争中因多次成功截获“飞毛腿”导弹而崭露头角的“爱国者”导弹,它的制导系统使用了钐钴磁体和钕铁硼磁体用于电子束聚焦装置,该装置可以精确地追踪和定位目标导弹,直到锁定。“爱国者”的另一重要部件弹体控制飞翼也是由含有稀土元素的合金制成的,飞翼需要极高的强度和韧性,才能在高速飞行中保证方向的精准而不会折断。

⑦美军“陆战之王”坦克M1装备了含有稀土元素钕钇铝的石榴石激光测距机,在晴朗的白天能达到近.4000米的瞄准距离,而伊军装备的前苏联T72坦克激光测距只有2000多米,在战斗中很多T72还没有瞄准M1就已经被对方摧毁。另外,M1坦克也是夜战好手,它装备了含有稀土镧元素的夜视仪,伊军坦克到了夜里就一摸黑,被动挨打。

⑧中国对稀土的出口控制,会令美国人为自己使用的高科技武器支付更多的美元,而日本人不仅仅失去了向美军销售高端电子产品的利润,也丧失了对邻国说“不”的资格。

(选自《意林》2011年第1期 有删改)

18.第②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19.第③段中“点石成金”一词具体指什么内容?(2分)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翻译篇九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题》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题

(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2)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3)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5)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表现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这可以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来形容: , 。

(8)树叶历来是文人墨客的爱物。“诗家清景在新春, ”,杨巨源笔下的新叶清新勃发;“ ,山山黄叶飞”,王勃笔下的黄叶更具伤感悲情。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今夜我看见秋风吹动了北京,吹动了她梦中闪着银光的河流,青翠的森林,天空清澈如洗。我已走过无数的城市,颠pèi流离,浪迹天涯,却不知今天会如此激动,竟然会像孩子那样 ① (忐忑不安、惶惶不安)。北京,今夜我无法找到一个恰当的词记下我的虔诚,记下长安街上那片璀璨的安mì的灯火,记.

下昆明湖那片波光涟漪的水面, ② 。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颠(pèi) 流离 安(mì) 虔( )诚 涟漪( ) ..

(2)请你为①处选择合适的词语: (1分)

(3)请你根据前文,给②处续写一句话:(2分)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最大的极地科考船“雪龙号”今天上午从天津起航,开始执行第28次南极科考任务,本次科考队80后队员居多,并搭载了最先进的机器人。

B.据初步统计,截至11月2日,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累计突破3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C.阿尔寨石窟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西北部阿尔巴斯山中,是我国元代目前保存最好的石窟。

D.中方对叙利亚与阿盟方面就解决叙危机工作文件达成一致表示欢迎,认为这是朝着缓和叙国内局势和尽早启动由叙各方广泛参与的包容性政治进程迈出的重要一步。

4.阅读下面语段,提取其中的两个关键词。(2分)

金字塔如果拆开了,只不过是一堆散乱的石头;日子如果过得没有目标,就只是极端散乱的岁月,但如果把一种努力凝聚到每一日,去实现一个梦想,散乱的日子就积成了生命的永恒。

5.名著阅读。

(1)下面有关名著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格列佛游记》中语言学校里的教授们商讨如何改进本国语言,他们的第一个计划是简化言辞,第二个计划是取消语言中所有的词汇。

B.《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把他救下的这个人起名为“星期五”,以纪念他是在星期五这一天获救

的,他讲话的声音成了鲁滨逊在这个岛上二十五年来第一次听到的人声。

C.《童年》中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外祖母,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的民间故事。

D.《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之所以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收复了牛魔王,她怀恨在心。

(2)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却说当时雷横来到灵官殿上,见了这大汉睡在供桌上。众士兵上,前把条索子绑了,捉离灵官殿来。天色却早,是五更时分。雷横道:‚我们且押这厮去晁保正庄上,讨些点心吃了,却解去县里取问。‛一行众人却都奔这保正庄上来。原来那东溪村保正姓晁,名盖,祖是本县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

片段中的“大汉”是谁?后来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发展的?

6.综合实践。(9分)

近一段时间以来,校车交通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心的热点话题。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请仔细阅读材料,说说校车交通安全问题形成的原因。(2分) 材料一:记者调查发现,农村学生对校车需求较大的原因,是因为撤乡并镇带来学区及学校布局调整,学区服务覆盖面加大,导致部分学生路途偏远必须乘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

材料二:为何屡屡出现校车‚疯狂超载‛?首先,社会车辆兼营学生接送是为增加收入,若收费高则无竞争力,因此超员超载、薄利多销成其盈利的主要途径。其次,这些接送车辆车主、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核定载客人数是成年人,小学生、幼儿体重轻,两个都抵不上一个成年人。

(2)怎样才能有效解决校车安全问题呢?对此,你将采访下面的人员,你将提出怎样的问题呢?(2分)

①交巡警李警员:

②学校王校长:

(3)在与某幼儿园后勤负责人王主任交谈时,他说了下面的话,请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3分)

王主任说:‚一辆校车几十万,谁来出这个钱?即使学校出得起钱,车辆的保养等费用怎么办?一台金杯面包车为例,油钱一年2万元左右,司机工资2—3万元,再加上车辆保险和维修保养费用等,一年下来5—6万元的开销。这笔开销,对于很多学校来说并非小数目。‛

(4)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一份研究报告,请你根据以上搜集的材料以及活动,将下面研究报告的题目补充完整。(2分)

题目:关于 的研究报告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①

白居易

②③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④⑤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注释】①李十一:即李建。元九:即元稹。②花时:指赏花时。同醉破春愁,有一醉解千愁之意。③酒筹:饮酒时行酒令的用具。④故人:指朋友元稹。天机:很远的地方。⑤梁州:今陕西南郑和四川一带。计程:估计所走的路程。

7.这两首诗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其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3分)

8.这两首诗在炼字上颇见功力,请你任选一处简要分析其妙处。(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

①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

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难一》)

[注释] ①衽:长袍。 ②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王之蔽甚矣 ( ) .

(2)公被衽而避 ( ) .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

11.研讨短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甲]文中邹忌劝谏齐威王达到怎样的效果?[乙]文中晋平公为什么不杀师旷?(2分)

(2)齐威王与晋平公有不少相似之处,请你概括这两人的相同点。(3分)

12.[甲][乙]两文中邹忌与师旷劝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你更为欣赏哪一种方法?为什么?(5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后面各题。(16分)

放弃,是一种智慧

文/曾庆鸿

①人生如棋,高明的棋手重视获取,也懂得放弃。有时需要丢卒保车,有时也需要丢车保帅。所以说,生活的艺术也就是放弃的艺术,学会放弃,学会放弃什么,守住什么,才算懂得生活。

②‚放弃‛或‚放下‛,是一种大境界、大智慧。佛陀在世时,有位婆罗门拿了两瓶花要献给佛,并请他开示佛法。佛说:‚放下。‛婆罗门放下左手的花瓶。佛又说:‚放下。‛婆罗门放下了右手的花瓶。佛还是说:‚放下。‛婆罗门满脸疑惑地望着佛,不知佛还要他放下什么。佛说:‚我是叫你放下六根、六尘、六识。只有这样,你才能从生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可见,要放弃的不仅仅是有形的东西,名利、富贵、一切的烦恼,统统都可以放弃。

③秦末的项羽,论力论智,都不比刘邦差,但他却自刎而死,为什么?因为项羽不肯放下该放下的东西。

④第一,他没有放下过去的荣誉,起兵八年,大小七十余战,毕竟是过去的事了,但却成了他骄傲的资本。第二,他没有放下暂时的失利,认为自己‚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而忘了另一条古训‚胜败乃兵冢常事‛。如果他把这一切都放下,也许,项羽就肯过江东,一切从零开始,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⑤亚历山大是一位伟大的国王,他在征服了许多王国胜利返回的途中,病倒了。临终前,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没有放弃一些该放弃的东西,否则,他的寿命还可以长久些。于是,亚历山大向将士们提出了三个遗愿:第一个遗愿是,我的棺材必须由我的医师独自运回去。第二,当我的棺材运向坟墓时,通往墓园的道路要撒满我宝库里的金子、银子和宝石。最后一个遗愿是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

⑥亚历山大第一、二个遗愿说明,生命和财富,一个人最终都是要放弃的。第三个遗愿,说明他是空着手来到这个世界,也是空着手离开这个世界的。

⑧放弃,必然有所失,但是得与失又是相对而言的。有时你自认为得到一些时,却又可能失去了很多;有时你显得失去不少,却又可能获得极大的收获。甚至可以说,没有失也就没有得,不要以一得而喜,不要以一失而忧,风物长宜放眼量。‚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失之东隅‛却会‚收之桑榆‛,熊掌与鱼不可兼得时,先要放弃几条小鱼,再去获取珍贵的熊掌。

⑨懂得‚该放弃时就放弃‛是一种大智慧;懂得该放弃什么,留下什么,则是一种更大的智慧。 ⑩有一种放弃是对求之不得的事物的放弃,尽力而为之后,发觉此事与我无缘,能潇潇洒洒地挥手而去,另辟发展一己才华之道,这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选自《现代养生〃上半月》2011年第1期)

13.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4.作者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分)

15.文章第⑧段的主要论证思路是什么?(3分)

16.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处,简单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17.请你为本文再列举一事实论据,以证明作者的观点。(3分)

(四)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7分)

起 立

文/朝文

那年的春天,学校刚开学的时候,我们教育局的同事就下乡去乡镇中学考察。那次我第一次去了土塔乡中学。

到了土塔中学之后,才发现这个学校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小。在初一班,老师讲课时,学生听得都非常认真。而颇有意思的是,老师一提问,会答的学生就‚刷‛的一声全站了起来,争抢着回答问题。这样的抢答问题的场面令我目瞪口呆。我教书多年,从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场面。我们教学手册上都有规定,那就是学生回答问题理应实行举手制。

接着,我听了初三班级的课,这是这个学校里最高的班级。我很惊讶地看到,他们上课回答问题,居然也是站立着抢答。我震惊了,开始疑惑,因为我实在不敢相信,这个学校里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积极性去抢答问题。我正疑惑,身旁一起来考察的同事就悄悄地说话了,他鄙夷地笑着说道:‚这个学校作秀作得有点儿出奇了吧。‛

我也回之一笑。是的,我也怀疑学校是在作秀,为了博取我们的好评。

听完这最后一节考察课,我们起身下楼。学校的老校长开始问我们对老师教学的评价。我粗略地谈了谈意见,完了之后,禁不住意味深长地问道:‚刘校长,你们学校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真高,居然不举手,都是站着抢答问题的,一直都是这样吗?‛

刘校长笑着回答道:‚不。他们不是抢答问题,这只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小规定而已。是我们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都站起来。‛

我被校长的坦诚所疑惑,又问:‚不是有举手制吗?为什么要安排站起来呢?‛

刘校长没有回答,拉着我的手来到初二的班级窗前,然后对我说:‚你看到第二排那个学生没有?‛ 我看到了一个面目白净的孩子。

校长对我说:‚你发现没有?这个孩子没有双臂?这个孩子的家里很穷,就靠卷些烟花爆竹过日子。去年的秋天,他帮家里干活的时候,两只手臂被炸掉了。‛

校长接着说:‚这孩子很爱学习,成绩很好,我们留下了他。但是,后来发现他回答问题的时候,无手可举,所以我们就找了一个‘提高学生积极性’的理由,将校规中关于回答问题的举手制改成了起立制。我们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安抚这个残疾孩子的心灵,不会让他因残疾而感到自卑。我们这个乡很穷很小,孩子很少,我们谁都不想让一个孩子落下。所以,你们今天看到……‛

我顿时震惊了,原来,学校居然为了照顾一个孩子的尊严,将学校校规都进行了调整,而且这调整是那么细腻,细腻到无可挑剔。

我早已无言,久久地凝望着那个孩子。他白净的脸上偶尔会悄然地绽放笑容,他的笑容令我感到无比的温暖。我能够想象,他虽然失去了双臂,但是他却没有失去幸福与尊严,因为他依然安静地生活在一片爱的天空下,他依然可以和所有爱他的人们一齐挺立在充满希望的生活里。

(《小小说月刊》2011年第9期,有删减)

18.通读全文,说说“我”对同学们站起来回答问题做法,经历了怎样的态度变化呢?(3分)

19.“禁不住意味深长地问道”,联系上下文,说说“意味深长”中包含着什么意味?(3分)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翻译篇十
《捕蛇者说翻译》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67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