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翻译】
第一篇:《初二知识点答案》
初二知识点问答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字体规范、端正、整洁得2分。有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有两项不合要求、写错字、写出田字格外的不得分。 2. hàn ni 挫 徒 3.选择(1),将“却”改为“都”。选择(4),在“这块砺石”后加“的磨砺”或“的考验”。 4.(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1)撞上一块暗礁,船被搁浅,又遭到土著的围攻。尼摩船长用连接在金属梯子上的电线挡住土著人进攻脱险。 借助月圆涨潮,脱离暗礁,重返大海。(2)他曾经注意过,在红海和地中海里,存在着一定数量完全同类的鱼类,于是他在苏伊士地区捕捉了大量的鱼。在鱼尾巴上都套了一个铜(在鱼身上做了标记),然后再把它们放归大海。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边,他找到了那些带铜圈的鱼中的几条(发现了做标记的鱼)。所以,两海之间有通路的猜想得到了证实,继而发现了阿拉伯海底隧道。 二、古诗文阅读
6.被通“披”穿。 腰佩。 比得上。
7.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坐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8.环境恶劣,生活艰苦。(衣食住行艰苦)/天寒地冻而不顾,山高路远而不怕,衣食住行不讲究。/以中有足乐者(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 9.C
10.郑玄待在他的门庭之下,三年都不能见到他一面,(一句一分,“乃”字翻译)
11. 玄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划对二处得1分,划对三处得2分) 12.我们应该像郑玄那样勤奋、刻苦、不气馁、坚持不懈、学无止境。(答对两点即可)
13. 夜深了,江面上月亮洒下皎洁的月光,水上传来舟子的渔歌,月下渔船满载鱼虾而归。/流露出诗人乡思之情。 三、阅读
14. 氡的来源、氡的危害以及防御的措施。(少一点扣1分)
15. 氡进入室内后,如果通风不畅,就会在室内积聚。/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做好通风换气是降低室内氡度的有效方法 。
16. 举例子、列数字 。具体准确地说明“如果室内氡浓度能降到很低,它的危害也就微不足道了。”
17. “每立方米”表范围限制。因为去掉“每立方米”的意思就变成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为室内空气中低于100贝克即可达到标准,这与事实不符,语言既不准确又不科学。(意思对即可) 18. 我去校长家做客,因为一点好意取用了一点辣酱,没想到却收到了更大的善意。 19.“一碟辣酱”是文章线索,贯穿了“厨子调制辣酱”“我取用辣酱”“厨子送辣酱”“辣酱引发的感慨”。/点明文章主要内容/,以小见大,暗示人间充满真善美的主题。/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20.对比/夸张/比喻,把“一碟辣酱”或“一点善意”比作“涓滴”。把“厨师的厚赠”或“更大的善意”比作“万道流泉”。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激之情,揭示出对生活很少的付出总能得到丰厚回报的生活哲理。(修辞答对一个即可)
21. 要勇于尝试,每一份付出,每一次赏识或鼓励,都会得到加倍的回馈。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肯于付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 22.略
(7分) 要求:写出自己的感受,有真情实感,表达流畅。
1
四、作文(70分) 23.分项评分标准
[说明]
1.内容或表达有突出特点的,加3分,加到满分为止。 2.未写题目的扣2分。
3.不够600字的,文体不清的,一类下(64分)以下;不够500字的,二类下(58分)以下;不够400字的,四类中(43分)以下;不够300字的,五类中(19分)以下。
4.经查证为全文抄袭的,0分;主体抄袭的,五类中(19分)以下。 5.雷同文,四类中(43分)以下。
2
第二篇:《重点中学2011届高三统考语文试卷》
河北省重点中学2011届高三统考语文试卷
(文章来源 我要课件)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眩晕/ 光彩炫目 重叠/ 高潮迭起 心酸/ 人间辛酸
B.心率/ 心律不齐 掠夺/ 攻城掠地 陈规/ 墨守成规
C.轻闲/ 清闲自在 再世/ 再所不辞 青山/ 山清水秀
D.法治/ 法制社会 绿阴/ 绿草如茵 直言/ 仗义执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
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B.就在国足选帅闹得沸沸扬扬之际,神奇教练米卢昨天也在自己的博客中
表达了想杀回马枪,再次执教国足的愿望。
C.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点酒是小事一桩,就不以为意,结果因违犯公
安部颁布的“五条禁令”而受到查处。
D.有企业家抱怨,中国的银行对企业的投资往往只有一年,他们这种抽薪
止沸的作法违背了企业的投资规律,容易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9月19日,四川剑青公路金子山段改造工程正式通车,打通了这一交通
大动脉上的最后一个瓶颈。
B.因为李敖早已钦慕于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对只有51.4
厘米的画卷慢看细品了一个多小时。
C.8月15日,从天安门广场到舟曲抢险现场,从北国边陲到南海之滨,全
国各地群众纷纷以下半旗、集体默哀等形式,表达对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之情。
D.像《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
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
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4.将序号按语意连贯的要求填入下列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乘船在两岸夹山的漓江上航行,最能让人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船舷
外,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这一幅幅彩墨画,
你不能不叹服诗人诗句的贴切:桂林的山啊漓江的水,情一般深啊梦一样美„„
①山色虽无幽深,但青葱明丽:山石层层累累,刀劈斧削,触目是造化形成
的溶洞
②江水穿峰过岩,曲曲折折,仿佛银河化为了大地上的飘带
③江峰临江陡起,谈不上海拔,但气势依然雄险;峰峦相连,蜿蜒形成一道
道优美的曲线
④江面弥望中一抹抹深深的碧色,使人心醉;近处的江水却又清澈见底,荡
人心胸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7题。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君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一石激越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仰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去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2010年8月5日)
5.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
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6.下列对汉字书字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7.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华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乡啬夫①,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公羊春秋》《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及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
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州郡以进权戚,不敢违意,遂迫胁玄,不得已而诣之。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宿逃去。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以父丧不行。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
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②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泰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劭有惭色。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送迎。玄乃以病自乞还家。
(节选自《后汉书·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
注:①乡啬夫:乡中小吏,掌管诉讼和收赋税。②方:法,这里指儒家正统学说。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玄日夜寻诵 寻:探究
B.乃延升上坐 延:邀请
C.因自赞曰 赞:夸耀
D.回、赐之徒不称官阀 阀:门第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郑玄志于治学和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玄自幼好学,无意仕途,一心寻师问道,研究学问,先后从师于第五元先、张恭祖、马融等人,终于学有所成。
B.郑玄游学十多年后回家,因为家境贫穷,只好到东莱为别人佣耕,即便这样,追随他学习的学生也成百上千了。
C.郑玄因为大将军何进是当权者的外戚,不敢违意,不得已应召,但他只是以普通儒生的身份拜见何进,且住了一夜就逃跑了。
D.郑玄被袁绍举荐为茂才,并被上表推荐为左中郎将,他都没有就任;朝廷征召他为大司农,他却借口有病自请回家。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3分)
(2)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3分)
(3)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4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试题。(8分)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末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 ,夕揽洲之宿莽。《离骚》
月明星稀,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天下归心。《短歌行》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游褒禅山记》
(2)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论》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惠州西湖一日
彭涯
①假如给你一日时光停留在惠州,你当然会选择与美相伴,与这里的西湖共度一日的生命。
②一丝偶然的牵引最容易让人流出那被尘封的情感,一路风尘赴命定之约。这之前记忆不曾留下有关西湖的痕迹,没有知识准备的直接接触,生动新奇。“天下西湖三十六”,惠州西湖当然不是最华丽的,当年这里不是得意者的天堂,而是失意者的故乡,所以一直以来,雕琢不多,附会也少,还是自然清新的本色。自王朝云伴苏东坡谪惠,这湖就有了灵魂,有了生命,与其人一样,得意时不张狂,失意也不露消沉之色。“一自坡公下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千年的湖绝非一时兴起挖个水坑放几条小船可比。
③西湖曾经很远,离我二十年;西湖很近,离马路只烟头一闪一灭的距离。岸边一样是尖锐的嘈杂,物欲横流,人气蒸腾。湖山做温柔的抵抗,眠鸥浴露,洗眼净心,这情景陡增了我柔可克刚的信念。温柔就是力量!这里四季并不分明,你依然能神往于她动人的风姿。黄昏时分,千年的诗意沁人心脾,白云酣醉,湖上好风如水。
④真诚地来,就会迎面撞上永生在文字里的人物,也是囚禁在时光中的英雄。那唱“大江东去”的人,也曾吟“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不留纠缠的酸腻,只有清醒的凉意、自觉的苦闷,沉净如秋水长天。旷达人生的感伤也是明亮的,然纵有高才雅量,也难免悟透现实而又不合时宜的悲凉,只有朝云能解,只有知已落泪。
⑤最是那传说惹人疲惫,在月白风清之夜,西湖孤山上,苏东坡因思念而梦见已逝的朝云来到面前,衣裙是湿的,因问原由,朝云说:“湖上无路,妾涉水而来”。梦醒后发愿建堤。传说凄美,如樱花似雨落,轻轻地打在会疼的心上。
⑥几年不读书写字,真过了些清静的日子,时候到了就免不了沉淀的思绪又泛了上来,却已酿造不成某种情怀,风云再起时江湖已改,山河依旧处梦里情怀。今日只因“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所以我要歌唱,我会感伤。子期不听,伯牙摔琴谢知音;朝云一泪,东坡绝唱敬红颜。
⑦二十年前,井边汲水的少年听到“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留下无名的感伤,二十年后心花开放时却是清晰的寂寥。今人只慕天才高放,千古文章;不识一泪永驻红颜,已漏隔世遗香。身在大好湖山,怀想风流人物,我当在“一亭孤月冷梅花”的夜晚来看你挂泪的容颜。一日不短,二十年不长。你是镜中一湖春水,等待风来;我是走进镜中的人,不知还能不能出来。你等待了很久,我也等待,香魂归来在晚秋。
⑧街灯眩目,只因忘记了星空。在这个演员登台而将英雄当成道具的年代,在这个各路烟尘都敢与日月争辉的年代,我还是要以人们生活的土地立脚,借西湖之水抽空将天空打扫。仰望星辰,勇敢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低头看水,何日能“见志士弹冠而起”?
⑨离去,不做沉重的回眸,只是离去。别了,那二十年中流出的一日时光。
14、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
(1)西湖曾经很远,离我二十年;西湖很近,离马路只烟头一闪一灭的距离。
(2)今人只慕天才高放,千古文章;不识一泪永驻红颜,已漏隔世遗香。
15、文章第⑥段在全文结构上起哪些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
第三篇:《高二第一学期语文中段考试题》
**市**中学2002—2003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 二 年级 语文 中段考试试卷
第 一 卷
1、下列成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殚(dān)精竭虑 相形见绌(chù) 怙恶不悛(quān) 有恃(shì)无恐
B.潸(shān)然泪下 仗义直(zhí)言 断壁颓垣(yuán) 义愤填膺(yīng)
C.杳(yǎo)无音信 纵横捭(bǎi)阖 天崩地坼(chè) 称(chēng)心如意
D.偃(yǎn)旗息鼓 铤(tǐng)而走险 如火如荼(tú) 循规蹈矩(jù)
2.下列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招摇撞骗 一望无垠 妄费心机 肆无忌惮
B.惨绝人寰 缄口不言 磬竹难书 心怀叵测
C.望风披靡 脍炙人口 蜂涌而上 短小精悍
D.蓬筚生辉 呕心沥血 含辛茹苦 动辄得咎
3.下列有三个错别字的是
A. 穷兵黩武 风餐露宿 黯然销魂 凤毛麟角
B. 一张一驰 一望无垠 一切就序 一劳永逸
C. 一枕黄梁 人参鹿茸 万马齐谙 义不容词
D. 千锤百练 口干舌躁 大相径廷 不卑不抗
3、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三天的时间里,把栏目标志、片头改过来又改回去,这在央视的历史上是决无仅有的。
B.音乐界、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大声急呼:让好儿歌尽快走向我们的少年儿童。
C.如果那里的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引进几个人才也是杯水车薪,无计于事。
D.这一带山清水秀,没有任何污染,是人们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
4.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或词,字形、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赔偿(归还) 延宕(拖延) 消(除去)声匿迹 舐(舔)犊情深
B.遐(远)想 瞩(注视)目 戮力(合力)同心 进退维谷(比喻困境)
C.勘(校订)误 缀(停止)学 匪(不是)夷所思 蛊惑(迷惑)人心
D.睿(有远见)智 濒(接近)临 桀骜(倔强)不驯 否(贬斥)极泰来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一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优胜者________可敬,但那_____落后而________ 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_______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A、虽然 仍然 固然 肃然 B、固然 虽然 仍然 肃然
C、仍然 虽然 固然 肃然 D、虽然 仍然 肃然 固然
6、下面语段中的空缺处,选用哪一组的短语依次填入才贴切?
我得到了友情,便告别那______;我得到了真诚,便告别那______;我得到了希望之舟,便告别那______;我得到那光亮的一闪,便告别那______„„
①黑暗的深渊 ②貌似善良的虚假 ③深恶痛绝的狡诈 ④忧郁之岸的彷徨
A、②③①④ B、③②④① C、④②①③ D、②③④①
7、选出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一些不法商贩把早已过期的食品在包装上改头换面,又拿出来出售。
B、在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能够见仁见智达成共识,说明我们这个集体是坚强的。
C、现在金奖越来越多,本来凤毛麟角的金奖变得像鸡毛牛角一样稀疏平常。
1
D、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蓝图不是一蹴而就的。
8、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他虽然退休了,但仍然无时无刻不在记挂那些孩子。
B、今天上午,三个学校的领导参观了我们的食堂。
C、四川原煤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D、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心灵涂炭,杜甫一家也辗转流离,漂泊西南。
9、下列各组句子含义基本相同的是( ) 幸亏他来了。我们选出了支书老王、支委小李、小赵和小张当代表。 他幸亏来了。我们选了支书老王、支委小李和小赵、小张当代表。
我找了才一刻钟就碰上了他。
我找了一刻钟才碰上他。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B.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
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
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1—12题:
清平乐 冯延已
雨晴桂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廉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华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11、对这首词的字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交待气候和时间,“烟”字同了黄昏的特点。
B、第二句照应“雨晴”二字,写池水满溢,“绿水”“新池”给人气象清新之感。
C、下片首句紧承上片尾句,写人在阁中眺望,“新月眉弯”透露出欣喜之情。
D、写“落华”随风起舞,使无形的风有了可视的形象,也使“春寒”的说法有了依托。
12、试分析这首词的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上)
13、下列没有词性活用的一句是( )
A、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 B、如平地三月花者。
C、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 D、尝一 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14、与“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的“虽”用法相同的是( )
A、苟州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 B、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C、十五岁矣,虽少,愿未及填沟壑而 之。
D、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15、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例句中的“所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 A、吾所以侍候生者备矣。 B、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C、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D、而天地之所以养民者,原不过此数也。 ....
16、选出对下列文言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洎牧以谗诛②刘备天下枭雄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④粟者,民之所种⑤村中青年之精技击者⑥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⑦微斯人,吾谁与归?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⑨大王来何操⑩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⑾古之人不余欺也⑿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13) 2
贱妾不幸,今日见辱于长者。
A、①②④⑿//③⑤//⑥⑨⑩//⑦⑧⑾(13) B、①⑧(13)//②④⑿//③⑤⑩//⑥⑨⑾⑦
C、①⑦⑩//②④⑿//③⑤⑧//⑥⑾⑨(13) D、①⑨②④//⑿③⑤(13)//⑥⑾//⑦⑧⑩
17、选出与“乃入见,问:‘何以战?’”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C、莫不欲求忠以自为,求贤以自佐。 D、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8—21题
郑玄字康成,少为乡啬夫①。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于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②《左氏膏肓》《毂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莫不嗟服。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大山大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门考四科①,回、赐之徒不称官阀。’’劭有惭色。
注释: ①啬夫:官名。 ②墨守:言(公羊)义理之精深且不可辩驳,如墨翟守城。 ③四科: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1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乐为吏 乐:喜欢 B.父数怒之 怒:发怒 ... C.事扶风马融 事:奉事 D.玄乃发《墨守》 发:发掘,引申为“探究” ..
19.下列四组中,都可以说明郑玄深入钻研学问的一组是( )
①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
②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札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
③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
④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
⑤康成人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⑥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20.下列四项说法中,不完全符合本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升堂进者”与第二段中的“人吾室”者,在本文所指对象没有区别
B.郑玄对于他人的学说,既能虚心求教,又不盲目接受,能指出其得失
C.郑玄有高超的辩才,对于藐视自己的人,常驳得他们面有惭色
D.对于郑玄的学识,当时的一些名人深表叹服,师从他的门人相当多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上) (1)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2)遣使要玄,大会宾客。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文后各题:
①西汉初年,由于社会经济凋敝,府库空虚,财政困难,以至于“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连汉高祖这样的开国皇帝都不能乘四匹马的车。年少时读到这段史实有点纳闷:尽管当时马 3
价昂贵,“一匹千金”,刘邦统帅千军万马,难道无战马可资吗?
②到了文帝时,为节省“百金”而罢建露台。他说:“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尚俭之道,抑制了臣下的侈靡之风。西汉初年,自耕农
“大户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文景之世,“列侯大者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效果明显,史称“文景之治”。
③《尚书·无逸》中谈商的崩溃之因说:“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问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到纣王帝辛,在邯郸以南,朝歌以北这一范围内修建许多离宫别馆,又作“酒池”,“肉林”,“为长夜之饮”。上行下效,大小官僚亦无不沉湎于酒色,“庶群白酒,腥闻在上”。如此腐化的社会,焉有不灭之理。
④埃及的金字塔高耸入云。最大的齐阿普斯金字塔高146米,塔底每面长230万块,其占地52900平方米;金字塔约用巨石230万块,每块平均重约2吨半。壮哉奇迹!可法老齐阿普斯想不到大埃及王国的鼎盛,以这座金字塔为象征,而转向衰落和崩溃,它又是块界碑。给一个法老营造死后的冥宫,光是铺设运石的道路,就役使十万人,费去十年的时间;金字塔本身的修建,又用了10万人,花了30年的时间。大量的财力物力的消耗,致使国力严重匮乏,人民不堪其苦,王国厄运的来临就不是偶然的了。
⑤有个只有30几个人的小单位,用了一辆日本最新式的“日产”豪华型大轿车做交通车,航空座,带空调,还有立体音响和闭路电视。在这以前,没几年,已先后“淘汰”了国产车的捷克号旅游车。这种“现代化”的速度着实难以叫人“恭维”。我们的生活当然要逐步改善,可是不可忘记家底,不可忘记达到预定建设目标所需的后劲。有一阵呼喊高消费,我这个靠薪水吃饭的就犯了愁:只要把钱稍微折腾到“高消费”中去,最后怕是连低消费也成问题。 ⑥其实,就是将来经济发展了,尚俭精神也不能弃之如敝屣。现在世界上有的经济发达的国家,许多人请客吃饭很简单,甚至请外国人上饭店吃饭,餐后还要把剩下的饭菜装在饭店专备的塑料小筒或盒子里带走。而我们北京各大饭店,每天倒掉的美味佳肴据推算有上万公斤!上海黄埔区去年宴会花掉公款超3000万元!
⑦再说纸张。瑞士之富,是世界上公认屈指可数的,但他们的节俭同样令人敬佩。他们造纸用的纸浆,通过回收废旧书报,减少60%的进口,国外一家大公司,资产累亿,却规定笔记用纸,正面用完了,裁为四段成一小册,将反面作便条纸,我的日本老师杉山回国省亲,寄来一封信,拆开并无信纸,原来信封里面写字,折叠好封上又是信封。仅此一招,不知全国节省了多少纸张。我国某市的废纸收不上来,造纸厂花大量外汇进口废纸,三年已陆续进口废纸三万多吨,今年打算再进两万吨。共计五万多吨,花费六百万美元。
⑧由此观之,尚俭兴国,“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有现实意义,并非赶 时髦的题目。
2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①尚俭之道 ②难以叫人恭维 ③弃之如敝屣 ④人民不堪其苦 ...... A、办法 奉承 破旧的鞋子 能忍受 B、手段 敬重 破旧的东西 可能
C、精神 祝颂 破旧的扫帚 忍受 D、思想 敬奉 垃圾 能够
23、第④段说金字塔“又是块界碑”,这句话含意是:( )
A、是埃及王国高度文明的体现 B、是埃及王国鼎盛时期的象征
C、标志埃及王国的厄运 D、标志埃及王国由鼎盛转向衰落
24、⑤段中有五处引号,选出其中使用不当的一项( )
A、“日产” B、“淘汰” C、“现代化” D、“恭维” E、“高消费”
25、下面几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应放回文中哪一处才合适?
“后来才明白,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汉高祖要实行‘休养生息’的国策,提倡节俭。无疑,这措施有利于当时的经济恢复。”
A、在①②段之间 B、在②③段之间 C、在③④段之间 D、在⑦⑧段
4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成绩:_______
第二卷
二、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西江月》完成26—30题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 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 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26 这两首词共有几个对偶句?
答:
27 解释词义:
(1)偏僻 (2)可怜:
28 “纨绔”的意思是 ,“膏粱”的意思是 ,在这里都是指的 。从修辞的角度看,用的是 的修辞手法。
29“愚顽怕读文章”的意思是什么?
答:
30 这两首词运用 的艺术手法,写出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最能表现其封
建礼教叛逆者性格的两句是 , 。
31、仿照下面的句式,在横线上再读写两个句子(4分)
要求:(1)必须是比喻句(2)必须以“友情”为本体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__________ ___ ,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 _______________ _,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捉不到的阳光,啊,友情,你在哪里?
32.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的眼睛和耳朵,是为认识别人、倾听别人,/我的脚,是为走近别人;/我的于,是为帮助别人、牵引别人;/我的脑子,是为造福别人;/我的心,是为体贴别人、爱别人;/说真的,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
是啊,“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生活中,没有人能够单独生存,没有谁能离得开别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又该怎样对待别人呢?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对待自己,又是怎样对待别人的呢?
请你以“自己与别人”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5
第四篇:《高二上学期考试语文试卷》
高二上学期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共8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每题3分,共9分)
翰林院与翰林
邸永君
①翰林院自出现便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发轫于隋唐时期的
科举制度,是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此制尽管有其种种欠
缺与不足,而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却不失为一项较为公正的选才制度。
科举制度给无数栖身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带来了出头的希望,为其扶摇
直上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历代王朝统治者则藉此网罗到大批知识精英,
既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也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
满,在延长王朝寿命、缓解统治危机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②在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翰林院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
构。自唐代创翰林学士草诏并应奉文字之责后,靠科举而晋升者的比例
逐渐增加。宋代,科举制度与翰林院制度接轨。至明代,翰林院成为外
朝官署,并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状元授修撰(从六品),
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还创立庶吉士制度。所谓庶吉士,就是在
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以《尚书·立政》篇中所云“庶常吉士”之简称名
之,在院学习三年后再试,合格者留院,称留馆,余者外委为他官。但
因曾就学于翰林院,世人对不能留馆之庶吉士也以翰林视之。自此,“非
进士不入翰林”。而自明太祖废丞相之后,成祖设内阁,置大学士,与丞
相相类。大学士均出自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成为培育高级文
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
③清代科举,沿袭一甲进士直入翰林之成法,二三甲进士则通过考选
庶吉士才得入翰林,称为朝考。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合格者由皇帝
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为了防止冒滥现象,还在会试与殿试间增设复
试,复试合格者方准参加殿试。另外,对已经跻身翰林者,创立大考制
度加以监督和激励。制度之严格、措施之细密可见一斑。
④前人阐述明清科举制度,多囿于成说,只谈秀才、举人、进士三级
结构,以考中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其实,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由
进士馆选而庶常,庶常而留馆,加之清朝特创的翰林大考、考差,无不
是科举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悄然又于三级结构之上多出一个层次——翰
林。所以明清科举制度实为四级人才结构。
1.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对“翰林院与翰林”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翰林院是随着科举制的发展而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
B.明代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自此,开始了“非进士不入
翰林”时代。
C.翰林是明清科举制度的人才结构中最高级别的。
D.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的庶吉士,要在翰林院学习三年后再考试,考
试合格者被称为翰林,不合格者不能称之为翰林。
2.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隋朝,是在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情况下
产生的,也是在当时条件下一项公正的选才制度。
B.科举制度既给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进入统治阶层提供了可靠的阶梯,
又让统治者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
C.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就创立了“非翰林不入内阁”制度,翰林院也就成为
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
D.清代,所有的进士只有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这无疑是一大进
步。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科举制度既为统治者选拔了大量的知识精英,又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
的躁动与不满,可谓一箭双雕。
B.在明代,只要先考上进士,再进入翰林院学习,成为翰林之后就能进
入内阁。
C.在清代,考中进士后,就可以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朝考,合格
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
D.科举制度不止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也不是以考中进士为科举
制度的终结,而是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四级结构,考中翰林才是
科举制度的终结。
二、古诗文阅读(54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及翻译所给的句子,完成4-8题。(共20
分;选择每题3分,共12分;翻译每题4分,共8分)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乡蔷夫,得休归,常诣学官,
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
通《公羊春秋》、《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左氏春秋》、
《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入西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
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
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
喟然谓门人日:“郑生夸去,吾道东臭。”
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
人。乃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遂隐修经业,杜门
不出。
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州郡以进权戚,不敢违
意,遂迫胁玄,不得已而诣之。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
而以幅巾见。一宿逃去。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以父丧不行。国相孔融.
深敬于玄,屣履造门。 .
时大将军袁绍总共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
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
百家互起。玄依方②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应
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泰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
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劭有惭色。绍乃举玄.
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
吏送迎。玄乃以病自乞还家。
(节选自《后汉
书·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
【注】①乡蔷夫:乡中小吏,掌管诉讼和收赋税。②方:法,这里指儒①
家正统学说。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屣履造门 .
B、乃延升上坐 .
C、因自赞曰 .
D、绍乃举玄茂才 .
( )
A、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B、十余年乃归乡里 乃有二十八骑 ..
C、进为设几杖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
D、以父丧不行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 )
A、①遂造太学授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 ②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
B、①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 ②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
C、①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 ②玄乃以病自乞还家
D、①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 ②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
履造门 造:到、至 延:邀请 赞:夸耀 举:提拔、推举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6、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郑玄志于治学和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玄自幼好学,无意仕途,一心寻师问道,研究学问,先后从师于第
五元先、张恭祖、马融等人,终于学有所成。
B、郑玄游学十多年后回家,因为家境贫穷,只好到东莱为别人佣耕,即
便这样,追随他学习的学生也有成百上千了。
C、郑玄因为大将军何进是当权者的外戚,不敢违意,不得已应召,但他
只是以普通儒生的身份拜见何进,且住了一夜就逃跑了。
D、郑玄被袁绍举荐为茂才,并被上表推荐为左中郎将,他都没有就任;
朝廷征召他为大司农,他 却借口有病自请回家。
8.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
后人也。(4分)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9-12题。(14分)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题目中“漳汀封连四州”,指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
刺史陈谏和连州刺史刘禹锡,他们和柳宗元一样都是被贬谪的官员。
9.对这首诗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A.“大荒”,指登楼所见的景象,荒僻的郊野辽远无边。
B.“飐”,风吹使颤动;“芙蓉水”,惊风吹动的是水中亭亭而立的芙蓉
(荷花)。
C.“薜荔墙”,“薜荔”一种蔓生的植物;“薜荔墙”,用薜荔的枝蔓作为院
墙。
D.“文身”,在身上刺花纹,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A.第二联,写登楼远望所引发的幻觉,暗喻仕途多坎坷,但诗人如风雨中
的芙蓉和薜荔一样临变不惊。
B.第三联,状写实景,岭上树荫蔽目,城下江流曲回,诗人借景抒发谪居
荒蛮之地备感压抑的情怀。
C.最后,诗人联想到几位好友的艰难处境,他们都遭受贬谪,各滞一方,
难通音信,诗人只得遥寄思念。
第五篇:《必修一文言文《劝学》《师说》复习学案(含答案)》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学案
《劝学》《师说》检测题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⑵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 暴:同“曝”,晒干。)
⑶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⑷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赋,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二、找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一)名词作动词。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⑵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二)名词作状语。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三)形容词作名词
⑴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⑵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四)意动用法。
⑴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⑵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⑶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三、明确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
⑴輮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 今义:认为
⑵金就砺则利。 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⑶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⑷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7、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8、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许多人
9、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小学教育的阶段
四、辨析下列各句中重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而
⑴连词,表转折。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⑸惑而不从师。
⑹小学而大遗。
⑵连词,表修饰。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⑵吾尝跂而望矣。
⑶登高而招。
⑷顺风而呼。
⑸则群聚而笑之。
⑶连词,表递进。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⑵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⑷连词,表并列。
⑴蟹六跪而二螯。
⑵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5、连词,表承接。
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⑵人非生而知之者。
⑶吾从而师之。
⑷择师而教之。
(二) 焉
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⑵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⑶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了)
(三)之父数怒之,不能禁的意思
⑴代词。
⑴青,取之于蓝。(代靛青)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⑶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道理等)
⑷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指代童子)
⑸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
⑹郯子之徒。(代词,这)
⑺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⑻圣人之所以为圣。(指代这件事)
⑵助词。
⑴不如须臾之所学。(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⑵彼童子之师。(的)
⑶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⑷古之学者必有师。(的)
⑸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的)
⑹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的标志)
⑻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⑼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父数怒之,不能禁的意思
⑽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⑾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
(四)于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⑵善假于物也。(介词,表对象,可不译)
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
⑷而耻学于师。(向)
⑸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
⑹其皆出于此乎?(从)
⑺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向)
(五)乎
⑴介词,相当于“于”。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
⑵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在,比)
⑵语气助词。
⑴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⑵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译为“吧”、“呢”)
⑶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⑷呜乎!师道之不复也可知矣!(表感叹,与“呜”连用,译为“唉”)
(六)其父数怒之,不能禁的意思
⑴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⑵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平吾前”者)
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⑷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⑸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七)也
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⑵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⑶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⑷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五、找出并解释下列各句中一词多义的词语。
㈠师
⑴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
⑶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⑷吾师道也。(学习)
㈡传
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⑶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文的著作)
㈢则
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
⑵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
㈣惑
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父数怒之,不能禁的意思
⑵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㈤行
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走路)
⑵余嘉其能行古道。(履行)
(㈥复
⑴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
⑵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再)
㈦所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
⑵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
㈧道
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传统)
六、明确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一)判断句
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⑵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⑶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⑷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⑸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省略句
⑴輮以(之)为轮。
⑵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⑷吾从(之)而师之。
(三)状语后置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⑶善假于物也。
⑷而耻学于师。
⑸师不必贤于弟子。
⑹学于余。
(四)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五)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六)被动句
⑴不拘于时。
七、翻译下列重点语句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天赋不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啊。)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成为江海。)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一下就放下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而不停止,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是因为用心专一。)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8.吾师道业,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9.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地位低贱,不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那些教育儿童的老师,教孩子们读书,让他们学会停顿断句的,并非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的老师。)
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断句停顿不理解,向老师学习,疑惑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地方学习,而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
1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公羊春秋》《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左氏春.
秋》《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及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
十余人俱被禁锢,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
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州郡以进权戚,不敢违意,遂迫胁玄,不得已而诣之。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宿逃去。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以父丧不行。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
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①
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泰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
赐之徒不称官阀。”劭有惭色。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
所过长吏送迎。玄乃以病自乞还家。
(节选自《后汉书·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
【注】①乡啬夫:乡中小吏,掌管诉讼和收赋税。②方:法,这里指儒家正统学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造太学受业 受:同“授”,传授。 .
B.以父丧不行 以:认为,以为。 .
C.因自赞曰 赞:夸耀 .
D.回、赐之徒不称官阀 之徒:这些人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乃西入关 ②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 ..
③乃召见于楼上 ④十余年乃归乡里 ..
⑤绍乃举玄茂才 ⑥玄乃以病自乞还家 ..
A.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 D.④⑥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玄少为乡啬夫 ②不乐为吏 ..
③进为设几杖 ④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 ..
⑤公车征为大司农 ⑥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A.①②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⑥
4.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郑玄志于治学和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A.①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
②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
B.①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
②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
C.①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
②玄乃以病自乞还家
D.①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
②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玄自幼好学,无意仕途,一心寻师问道,研究学问,先后从师于第五元先、张恭祖、马融等人,终于学有所成。
B.郑玄游学十多年后回家,因为家境贫穷,只好到东莱为别人佣耕,即便这样,追随他学习的学生也有成百上千了。
C.郑玄因为大将军何进是当权者的外戚,不敢违意,不得已应召,但他只是以普通儒生的身份拜见何进,且住了一夜就逃跑了。 ②
第六篇:《04~06暨大试题》
2004年暨南大学对外汉语考研试题
一、判断题(8分)
1、音高是声音高低,是发音体振动幅度大小有关。( )
2、有的音节可以没有声调。( )
3、0只能和唇音和唇齿音相拼。( )
4、汉字是由表音向表意发展。( )
5、词义有概括性。( )
6、代词可以分为代名词,代谓词和代副词。( )
7、定语和中心语只有修饰关系。( )
8、实词都有核心意义——色彩义。( )
二、 用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标注下列词语。(8分)
支援堤岸 红星 有趣儿
三、 写出下面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8分)
p h j l
四、写出下列字的造字法。(12分)
弦 取 舟 益 下 囤 甘 明 笔 勇羊 辩
五、 面的词是单义词还是多义词,还是同音词,请进行分类。(8分) 宽期刊 别 把 参差 清高 深 让位
六、 写出下列词的词性(15分)
同等 非法 一致一概 类似 以外 套 怎么 让 的
七、 写出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15分)
天亮以前 准备做饭 做饭做菜亲自体验 去北戴河疗养气得头疼 劝老王去 你们几位 触电一样 春天的到来
八、分析下面句子,是单句的分析成分,是复句分析层次(20分)(没抄全,有例句可以参考)
1、虽然我们 但是
2、 的保存是我们 (现代汉语书上有这个句子)
3、只要 而且
九 指出下列一段话在语音上的修辞特色。(6分)
(一段写景的句子,用了很多个叠词和几个成语,象声词)
九、 简答题(20分)
1、为什么揉面能够成立,揉水、揉石头不能成立,请用义素分析法分析。
2、家:成家 画家 作家 安家 老人家 音乐家 持家 姑娘家 孩子家 科学家老家 美食家请将这些词语归类,说出理由。
十、问答题(30分)
1、音位和音素有何区别和联系,请举例论述。
2、汉语的连词与复句的关系是怎样的,请举例论述。
古代汉语和语言学纲要合卷
一、 名词解释(共六个)
1语言能力
2母语
3语素
4基本词汇
5、
二简答题(共五题)
1、世界语言的共同特征和语法结构的普遍特征
2怎样看待“洋泾滨”,从跨语交际,语言发展,语言 等方面说说你的看法。
3、为什么说从单词句到双词句是语言学习中的关键两步?
4、列表分析普通话中的声母的十项区别特征
题目给出了韵母分析的例子,
声母区别 b p m f d t n l
清、浊
送气不送气
塞音擦音
古代汉语部分
一. 填空
1.十三经注疏的春秋三传是( )注的,( )疏的。
2.唐孙缅的作品是( )
3.《康熙字典》是在()和( )的基础上写成的。
4.„„.
二.解释带点的字词。(好像共15小题)
三.简答题
1. 下列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是什么
赖 疆旗 闻 颖 徙
2.下列字用的是本义还是引伸义(举字,例句三个)
力不能举千斤
四.翻译
张良与老人约会的故事(史记)
五论文
《论语言环境建设对城市文明建设的作用》
暨南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现代汉语试题
(中间题目太琐碎,就没有一一记下,主要是没有时间,题目都很基础,把书看仔细了就可以了,强烈建议在看完书后,找些相关的练习来做做,祝你成功!)
一 名词解释(10)
1《汉语拼音方案》2汉字的内定3根词4词的兼类5拈连
二 填空(10)
三 单选(10)
四 多选(5)
五 判断(10)
六 填表(10)
1音节结构 (5)
(注:给你一个字,让你指出声母,韵头,韵腹,韵尾之类,当然还有调职 调类好像还有该字是几画)
2语素 词 字 音节(5)
(注:给你若干汉字,比如“巧克力”之类的让你判断
七 分析(35)
1 加音标 2 简化方法 3 词的构造 4 构词方式
5 分析句子 他被同学送回家把病治好了
6 分析复句
7修辞格 (注:就一个长句,判断包括哪些修辞手法)
八 改错(句子)(10)(也就是修改病句)
九 简答题(50)
1 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如何看待新出现的语言现象?
2 下列汉字哪些是形声字?说明形声字出现的意义?
雨 切 刃 抢 卡 竿 木(本?) 从
3 以“现在”“正在”为例,说明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异同? 4 汉语的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有怎样的对应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5 如何辨别借喻和借代?举例说明。
(转载请注明,考试时抄得好辛苦的 !!谢谢!!)
2005年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华文学院)
科目: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方向:语言学概论及古代汉语和写作
一 名词解释(18分)
音素 音位 音节 义素 义项 语素
二 简答题(32分)
⒈为什么说”说话只能在有限和无限,自由和不自由的矛盾中运行?”(5分) ⒉划分和归纳音位的主要依据(原则)有哪些?(6分)
⒊外语学习中的句型”替换”联系是按语言学什么原理设计的?(6分)
⒋基本语法结构有哪五种?各自概括的语法意义是什么?提供语法形式的手段主要有哪几种?(9分)
⒌用变换分析法说明以下句子在句法意义上的差异?(6分)
1台上做着主席台
2台上唱着戏
3台上摆着酒席
三 论述(10分)
从汉字长期停留于意音文字阶段看文字体系变革的条件?
四 填空(10分)
第七篇:《《郑玄传(节选)》阅读答案》
《郑玄传(节选)》阅读答案
郑 玄 传(节选)
⑴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乡啬夫①,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始通《公羊春秋》、《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入西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⑵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②,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⑶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⑷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宿逃去。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以父丧不行。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
⑸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泰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③,回、赐④之徒不称官阀。”劭有惭色。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
[注]:①乡啬夫:乡里掌听讼及赋税的官员。②图纬:汉儒多以儒家经义附会人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事吉凶祸福,预言治乱兴废。③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④回、赐:指孔子学生颜回和子贡。子贡原名端木赐。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常诣学官 ( ) ②玄因从质诸疑义( )
《郑玄传(节选)》阅读答案《郑玄传(节选)》阅读答案
③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 ) ④遣使要玄( )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以山东无足问者 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
B.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玄因从质诸疑义
C.乃入西关 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
D.皆得所未闻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郑玄传(节选)》阅读答案文章《郑玄传(节选)》阅读答案出自
20.第⑸段中划线句“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的言下之意是:
(3分)
21.依据全文,概括郑玄的性格、品质。(每空不超过4字)
① ② ③ 。(3分)
参考答案:
17.⑴诣(到…去;往…去)⑵质(问、询问)⑶辟(征召)⑷要(邀请)(各1分)18.C.(2分)
《郑玄传(节选)》阅读答案阅读答案
19.⑴(应劭)自我引荐说:“我是前泰山郡太守应中远,想做您的学生,怎么样?”
⑵袁绍于是就推举郑玄为茂才,上表奏请皇上拜郑玄为左中郎将,(郑玄)两个官都没有去做。
(共5分。明显的理解错误每处扣1分)
20.要做我的学生必须要有真才实学,/而且不以做官为荣。(共3分,前后各1分。表达1分)
21.好学上进;厌恶做官;为人正直;性格耿直;不畏权贵等。(契合文中内容,且不重复,每点1分)
第八篇:《“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褚彦回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褚彦回下帘不视也。又有门生盗其衣,褚彦回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湛之卒,褚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
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曰:“人无知者。”褚彦回曰:“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此人大惧,收金而去。褚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
褚彦回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时人以方何平叔。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褚彦回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可得已。”
时伧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褚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帝不从,珍奇寻又叛。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褚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帝怒曰:“卿痴不足与议事。”褚彦回惧而奉旨。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彦回。褚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褚彦回不能禁也。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十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 尚:娶
B.莫不延首目送之 延:邀请
C.时人以方何平叔 方:比作
D.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 令:美好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褚彦回“有器度”的一组是(3分)
①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②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③褚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 ④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
⑤帝与褚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 ⑥褚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褚彦回的父亲带领随从们解救掉到井里的牛,场面喧闹混乱,褚彦回不喜欢这种场面,所以放下帘子来阻隔外面的混乱和喧闹。
B.褚彦回到袁粲家参加聚会,在风月和美的凉爽秋夜展示了自己高超的琴艺,得到了王彧、谢庄的高度赞扬,这说明褚彦回具有很高的修养。
C.明帝在遗诏中任命褚彦回为中书令、护军将军,让他和袁粲共同接受遗命,辅佐幼主,但明帝更属意于褚彦回,由此可见皇帝对褚彦回的器重。
“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章“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出自
第九篇:《《聊斋志异·张诚》“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谇,不可堪。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①。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归,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次日食后,窃赴山,至兄樵处。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采樵。”问:“谁之使?”曰:“我自来耳。”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诚不听,以手足断柴助兄。且曰:“明日当以斧来。”兄近止之。见其指已破,履已穿,悲曰:“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诚乃归。兄送之半途,方回复樵。既归,诣塾嘱其师曰:“吾弟年幼,宜闲之。山中虎狼恶。”师曰:“午前不知何往,业夏②楚之。”归谓诚曰:“不听吾言,遭师责矣!”诚笑曰:“无之。”明日,怀斧又去,兄骇曰:“我固谓子勿来,何复尔?”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约足一束,不辞而还。师笞之,乃实告焉。师叹其贤,遂不之禁。兄屡止之,终不听。
一日与数人樵山中,欻③有虎至,众惧而伏,虎竟衔诚去。虎负人行缓,为讷追及,讷力斧之,中胯。虎负痛狂奔,莫可寻逐,痛哭而返。众慰解之,哭益悲。曰:“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众急救之,入肉者已寸许,血溢如涌,眩瞀殒绝。众骇,裂其衣而束之,群扶以归。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劙④颈以塞责耶!”讷呻云:“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置榻上,创痛不能眠,惟昼夜倚壁而哭。父恐其亦死,时就榻少哺之,牛辄诟责,讷遂不食,三日而毙。
(节选自《聊斋志异·张诚》,有改动)
【注】①劬(qú):劳苦。②夏:亦作“榎”,木名。③欻(xū):忽然。④劙(lí):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蓄甘脆饵诚 饵:给……吃
B.值大风雨,避身岩下 值:遇到
C.兄故弱,恶能多樵 恶:不
D.汗交颐不少休 颐:脸颊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张常客豫,遂家焉 于是余有叹焉
B.见其指已破,履已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妻为北兵掠去 吾属今为之虏矣
《聊斋志异·张诚》“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聊斋志异·张诚》“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D.裂其衣而束之,群扶以归 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
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张讷、张诚兄弟情深的一组是( )
①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 ②移时,怀饼来食兄
③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 ④师叹其贤,遂不之禁
⑤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 ⑥置榻上,创痛不能眠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氏的妻子被北方的兵士掠走后,他在豫又先后娶了两位妻子。牛氏经常虐待张讷,对张诚却疼爱有加。
《聊斋志异·张诚》“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章《聊斋志异·张诚》“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出自C.张诚偷偷上山帮张讷砍柴,遭到了私塾先生两次责罚,张讷也多次劝阻张诚,但张诚始终不听。
D.张诚被老虎叼走后,张讷自杀,被人救起,回家后受到继母责骂,加之心情悲痛,绝食三日而死。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2)“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
参考答案
9、C 解析:C项中的“恶”是疑问代词,解释为“哪里,怎么”。
10、C 解析:C项的两个“为”均为介词,表被动。A项中的两个“焉”意思不同。第一个“焉”意为“于此”,兼词;第二个“焉” 是句末语气词B项中第一个“其”是人称代词,“他的”;第二个“其”是语气副词 。D项中第一个“以”相当于“而”,表示修饰关系,第二个“以”是介词,意为“把”。
11、D 解析:①②③⑤均能直接表现张讷、张诚兄弟情深。④为老师的行为,表现老师对他们兄弟感情的赞叹,是直接表现兄弟情深。⑥为张讷受伤后的状况,未涉及兄弟感情。
12、B 解析:“从邻居家偷了面做成饼给张讷吃”有误,应是从自己家里偷了面粉,请邻居家的妇女烙成饼给张讷吃。
13、(1)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
(2)“我的弟弟,不同于众人的弟弟,况且(他)是为我死的,我怎么还能活着呢!”(张讷)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
《聊斋志异·张诚》“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古诗词鉴赏
解析:(1)注意“无论”“纵或”“且犹”“归”的用法。(2)翻译时注意如下四个知识点:“犹”“夫人”“况”“何”的解释。古今异义词如“夫人”要注意古今用法的不同。
【参考译文】
河南人张某,他的祖先是齐地人。明朝末年,齐地大乱,他的妻子被北方的士兵抓走了。张某经常客居河南,便在河南安了家。在那里娶了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张讷。没过几年,妻子死去,张某又娶牛氏做继室,生了儿子张诚。牛氏性情凶悍,她总是嫉恨张讷,把他当奴仆看待,叫他吃最差的饭菜。并且还要派他去砍柴,要求他每天砍柴一担,如果完不成任务就要遭她鞭打责骂,简直让人难以忍受。她总是把好吃的东西偷偷的贮藏起来,悄悄的给张诚吃,还送他到私塾读书。
张诚一天天长大了。他性情孝敬友爱,不忍心看哥哥劳苦。私下里劝说母亲(不要那样对待哥哥),母亲不听。有一天,张讷上山砍柴,一担柴还没砍够,正赶上风雨大作,他只好跑到岩石下躲雨。等到雨停时,天色已晚,而且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于是只得背着先前砍的那点柴走回家。继母发现他砍的柴少,很生气,便不给他饭吃。张讷饿得难以忍受,便进房躺在床上。张诚从私塾放学回来,见张讷神色不好,便问他:“是不是病了?”张讷说:“饿了。”张诚问张讷是什么原因,张讷便把没打够柴被继母停食的事告诉了张诚。张诚(听了以后)很难过地走了。过了一会儿,他怀揣着炊饼拿出来给哥哥吃。哥哥问他炊饼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我从家里偷了些面粉,请邻居家的妇女烙的,你只管吃,不要说出去。”张讷旧把饼吃了,并叮嘱说:“以后不要再这样做了,要是被发现,会连累你的。何况一天吃一顿饭,不会饿死人的。”张诚说:“你身体本来就弱,怎么能每天看那么多柴呢!”第二天,吃过饭后,张诚便偷偷地进了山,来到哥哥打柴的地方。哥哥看见他,吃惊地问:“你来干什么?”他回答说:“(我)要帮你砍柴。”张讷又问:“谁让你来的?”他说:“我自己(愿意)来的。”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你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张诚不听,并用手和脚折断树枝帮助哥哥,并且说:“明天(我)要把斧子带来。”哥哥上前去阻止他,发现他的手指已被划破,鞋子也被扎了孔。难过地说:“你要是不马上回去,我就用斧子砍死自己!”张诚这才回家。哥哥送他走了一半路程,才返回山上继续砍柴。砍柴回家后,他跑到私塾里叮嘱老师说:“我弟弟年纪小,不能让他去干活。因为山中有凶恶的虎狼。”老师说:“今天中午前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了,我已责问过他。”张讷回来后对弟弟说:“不听我的话,挨老师责打了吧!”张诚笑着说:“没有的事。”第二天张诚带把斧头又上山去砍柴。哥哥(看见他又来了)惊骇地说:“我已经说过叫你不要来,你怎么又来了?”张诚默不作声,只是一个劲儿地砍柴,累得满头大汗,也不休息。大约砍满一担柴后,他不跟哥哥打招呼就回去了。老师又要责打他,他才向老师讲了实话。老师认为他很懂事,便不再禁止他帮哥哥打柴。哥哥多次制止他,他都不听。
有一天张诚和几个人上山打柴。突然来了只老虎。几个同伴都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动。老虎跑过来把张诚给叼走了。老虎嘴里叼着人,走起路来迟缓,被张讷追上了。张讷举起斧头用力砍去,一斧砍中了老虎的后腿。老虎受伤后狂奔而去,张讷怎么也追不上,只好痛苦返回来。众人都来劝解他,他哭得更加悲伤,(对安慰他的人)说:“我的弟弟不同于众人的弟弟,况且(他)是为我而死的。(他死了)我怎么还能活着呢!”于是就用斧头砍自己的脖子。大家急忙阻止,但斧子已经在脖子上砍进一寸深,鲜血奔涌,眼看着就不行了。大家非常害怕,撕烂他的衣服,把他的伤口包扎起来,然后一起扶他回家。他的继母又哭又骂,叫喊着说:“你把我的儿子杀死了,想割自己的脖颈来搪塞吗!”张讷呻吟着说:“母亲您不必烦恼,弟弟死了,我一定不会再活下去的!”他躺在床上,疼痛难忍,夜里也睡不着,只是整日整夜靠着墙哭泣。父亲担心他也会死去,便经常到他的床前给他喂点东西吃,牛氏知道后就诟骂斥责。张讷索性不吃饭食,没过三天就死了。
上一篇:游山西村由自然入人事
下一篇: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