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贺知章翻译的作文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回乡偶书作文
回乡偶书贺知章翻译的作文 第一篇

回乡偶书作文

回乡偶书

兴国县实验小学六(6)班 侯心怡

星期六,一大早妈妈就赶我起床了:“心怡,起来了,今天你叔叔结婚,我们要赶回老家去呢!”回老家?我才不去呢。于是我对妈妈说的话不加理睬,倒头又睡。过了一会儿,妈妈扯着嗓门又大喊了:“快点,别惹我生气!”我笑嘻嘻地对她说:“我能不能不去,我在家做作业?”“不行!”声音很坚决。我只好硬着头皮,磨磨蹭蹭地起来收拾好东西,坐上了车。

在车上,我想着家乡那“晴天灰蒙蒙,雨天一包脓”的黄泥路就起鸡皮疙瘩,因为坑坑洼洼的路每次都把我晃得狂吐不止。还有,那儿破旧的土砖屋,总让人觉得摇摇晃晃的,心里特不踏实。偶尔看见一些新房子,却也是红砖头露在外边,让人越看越觉难看。所以我都好几年没回老家了,要不是这次叔叔结婚,要不是妈妈强逼着,我是怎么也不会回老家的。闷着一肚子的不高兴,我的头都昏了。

“心怡,到老家了,下车。”爸爸把我叫醒。哦,我刚才还睡着了呢!怎么回事,这么坑洼的路没把我晃醒?低头一瞧,咦,以前糟糕的黄泥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了呢!

“爸爸,这路是啥时候铺的呀?”

“早就铺好了,你不知道而已,老家的变化还不止这呢,你瞧„„”

没等爸爸说完,我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的“小别墅”,每栋都有两三层,有的还砌了小阳台。咦,那屋顶上闪闪发亮的是什么东西?是水塔和太阳能热水器耶。家乡怎么变了样?我心中产生了一个问号。

热闹喜庆的婚礼结束后,读初中的堂姐对我说:“心怡,走,我带你去玩。”“好啊,今天你带我去爬哪儿的山?”

“爬山?爬山的机会多着呢,我带你去圩上逛逛。”

“逛圩,没什么好玩的,不去。”

“走,有惊喜给你。”惊喜,莫不是圩上也变化了?我怀着好奇与堂姐走过为民桥,“姐,那怎么这么多人,还有小亭子?”堂姐指着前方说:“这你就不知道了,那是乡里为农民休闲专门修建的,叫农民公园。”“农民公园?”纳闷的我心中的问号加大了。

农民公园里,石凳上 许多老 太太晒着太阳,边纳鞋垫边嗑着家常;平地上一群小朋友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河边一伙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在打着乒乓球。

“姐姐,我口渴了,去小卖铺买水吧。”“好吧,我带你去我们城岗第一超市——晨光超市瞧瞧。”老家有了超市?我心中的问号变成了一个大疑团——“这一切说明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那是什么令家乡的农民变化了?”

来到超市,看到络绎不绝的人们,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不禁赞叹道:“家乡变化真快啊!”“那你还会不会几年才回一次了呢?”堂姐打趣地说。“不会不会,这儿有漂亮的房屋,平坦的马路,商品齐全的超市,美丽广阔的农民公园,还有可爱的青山绿水,我要‘常回家看看’!哈哈!”

回到家中,我把心中的疑团抛给妈妈:“妈妈,家乡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党的好政策正给广大的农村带来巨大的变化啊!”喔,原来是“新农村建设”这一个神奇的魔术师给广阔的农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新农村建设”这一个伟大的魔术师把>我的家乡、许多同学的家乡装扮的如此美丽多娇!

小学作文:续写《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贺知章翻译的作文 第二篇

续写《回乡偶书》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贺知章老爷爷一天比一天老,他想:“明日回故乡看看吧。”第二天一大清晨,他就坐上了马车,不停地念叨着:“我日思夜想的家乡如今是什么样儿呢?”

回到村里,一个小孩问他:“老爷爷,您从哪儿来?”贺知章说:“我的家在这里,我年轻的时候去了京城,现在才回来。”小孩又问:“你还去京城吗?”贺知章说:“不回了,不回了,以后我就住这了。”小孩高兴的拉着贺知章的手说:“京城好玩吗?能给我讲讲京城的故事吗?”贺知章高兴的说:“好好好。”

他们手拉着手,边走边说,不停地传来欢笑声,他们的欢歌笑语洒在村庄里……

初二作文: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贺知章翻译的作文 第三篇

初二作文:回乡偶书

<!--adend--

第1篇:改写古诗《回乡偶书》 350字

夕阳中,一条悠长的田间小路,路旁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一望无际。

“我终于回来了!”贺知章满怀激动的说,一个小男孩过来问他:“老爷爷,您从哪里来啊?”贺知章笑答道:“我的老乡是在这里,年轻时去了东城,老了才回来。”男孩又问:“那,老爷爷,您还会回东城吗?”贺知章说:“不回了,不回了,以后我就在这里住了,再也不回东城了。”“老爷爷,您在东城有多长时间啦?”贺知章说:“将近40年了。”小男孩说:“40年!”贺知章说:“恩,这40年里我天天都在思念着家乡,今天,终于回来了。”“老爷爷,走了这么久,您一定累了吧?上我家里歇歇脚,好吗?”贺知章说:“呵呵,好啊。”小男孩又说:“你一定有许多趣事和故事吧?讲给我听,好吗?”“好啊!”贺知章说。

【回乡偶书贺知章翻译的作文】

他们边走边笑,消失在这美丽的夕阳中......

德惠市实验小学四年级:刘思霖

第2篇:《回乡偶书》改写 450字

我是贺知章,四十三年了啊!我都离开我的故乡。今天,我辞了官,回到了多年不曾谋面的故乡——浙江萧山。

我骑着驴,回去的途中,山山水水都是那么熟悉,那一望无尽的稻田那葱葱翠翠的大树,那绿油油的小草,都是那样亲切,几个小孩子在道路中玩耍,这使我想起我七八岁与我玩耍的孩子了。

到了家门前,我下了车,几个小孩子向我跑来,很礼貌地向我问问题:“你是谁?”“为什么我们没见过你?”“你从哪里来?”······我一一给他们解答。其中,有一个小孩子邀请我去他家做客,我恭敬不如从命。去他家后,我先简单做了自我介绍,他的父亲也做了自我介绍我知道他是我儿时的伙伴,我们吃着饭,喝着酒,准备一醉方休······

回到家,我兴奋不已看到了今天的一切不经诗意大发写下了《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贺知章翻译的作文】

六年级:唐凯

第3篇:回乡偶书 1200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当初为了我读大学方便,妈妈卖掉了乡下的老宅,在杭州城里买了房。而今,妈妈年纪大了,有落叶归根的想法,我一听她说这个想法,便一再的劝说,老家那地方闻的是臭气,听的是炸山的爆炸声,一条河,上游倒马桶,下游洗米,吃的用的拉的都在那里,。初二作文:回乡偶书初二作文:回乡偶书。。。可是不管我怎么说,最终我还是答应她回去看看再说。

一听说我要回整整十年没有回去的老家,妻子女儿高兴的直嚷嚷要跟随,就这样,携家

带口,开着车,上了通汇路就直奔楼塔,正逢春天,野花开的正旺,我深深的呼吸了一口空气,清新中带着一股甜味。心情一好,加大油门,刚到临埔,女儿指着前面的雄伟建筑问道:“老爸,那是什么呀?”我推了下眼睛,仔细一看说“那应该是临埔电厂了,好象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了,我记得我小时候路过这里,看见的就是高高的烟囱冒着白白的烟,看来这几年政府没少下力,污染少了,周边的环境的好起来了,你看那边的油菜花开的多好看呀”。女儿也拍起了小手,只是不知道老家这几年的变化大不大,希望别让妈妈失望才好,我心里暗暗嘀咕。

一小时的路程,我们到了楼塔。眼前的景象让我非常意外,宽大的马路,路边的绿化做的象公园一般,要不是进村的路口那个镇政府还在,我都不知道应该往那边进村了,沿着指示牌我进了村,姑父已经在路边等我们了,停好车,跟姑父进了一幢四层小洋房。姑姑已经在准备午饭了,我们打了招呼后,姑父说:“阳阳,你十年没回来了,午饭还早,我带你们四处逛逛,这十年我们村变化可大了。”正中我此次来的目的,赶紧跟上姑父出了门。“这是以前的那个造纸厂,现在改成镇养老院了”我接上口“以前它前面那条溪沟,我小的时候有鱼的,后来水被污染了,臭的要命”,姑父哈哈大笑了起来:“现在的又有鱼了,我前段时间还钓了条一斤多重的鲫鱼呢。”真的?我等下自己去亲眼瞧瞧。往前走,就是我前面说到的那条上游倒马桶,下游洗米的河,但是现在完全变了样,两侧种了迎春花,还加了护栏,水面漂浮的嫩嫩的荷叶,已经联想到夏天荷塘月色的景象,清澈的河水早已忘记它早般时候的模样。河的两边建起了一排排的农居房,整齐而漂亮。一路走,村里的变化让我叹为观止,宽敞明亮的教室,童话一般建筑的幼儿园,那些打着光屁股的孩子早已不见了,他们也许都象我一样,走出了山村,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只是把心留在这里了吧。【回乡偶书贺知章翻译的作文】

亲戚们见我回来了,都陆续集聚到姑父家,餐桌上我说起妈妈想回老家来住的消息,亲戚们马上说起了我的后顾之忧,现在村里通了地铁,以后去杭州都只要半个小时,村里还自建了三个大型超市,东西绝不比城里的少,环境好了,空气新鲜了,人住的舒服了,寿命都要长了。。初二作文:回乡偶书文章初二作文:回乡偶书出自

wk-78500000616234.html,此链接!。。听着亲戚们的介绍,作为村长的姑父举起了杯,说:“这都是国家的政策好,事事都为我们百姓考虑,我们为祖国干一杯吧。”

晚上,我们一家留宿在姑父家,和女儿一起坐在阳台看星星,“爸爸,你看,这里的星星比杭州的多,月亮也比杭州的亮”,听着女儿童真的话,我决定了,举家搬迁。【回乡偶书贺知章翻译的作文】

浙江杭州杭州市滨江区西兴实验小学三年级:陈寒阳

第4篇:《回乡偶书》改写 550字

抬头望着皎洁的月光,又勾起了我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不知家乡的月儿也似这般明亮吗?也是时候该回去看看了。”我捋着胡须,喃喃自语道。

第二天早上我毅然决定回家乡去看看。坐在马车上,我归心似箭,心情无比激动。少年时便离家,如今我已是白发苍苍,日思夜想的家乡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带着满怀的期盼,路途的颠簸也变得不再那么难耐了。

终于,经过长途跋涉,马车停了下来。我赶紧走下来,家乡那条清澈的小溪远远地映入眼帘,天空还是那样的湛蓝,树木还是那样苍翠......眼前这绵绵不绝的美景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

正在我陷入回忆的时候,一声甜甜的童音飘入耳畔:“老伯伯,您从哪里来啊?”我定睛一看,只见两个穿着嫩黄色衣裙的小孩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的看着我,我弯下腰笑着用家乡的口音对他们说:“我从很远的地方来,但我以前也是这里的人啊!”他们不解地摸了摸小脑袋异口同声地说:“你也是我们这里的人吗?那我们怎么没有见过你呢?”听到这里,我的内心汹涌澎湃,十分伤心,一时间不禁老泪纵横。我亲爱的故乡啊!我应该早一点回来看你的!

【回乡偶书贺知章翻译的作文】

回到住处,怀着思念伤感的心情,我写下了一首《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放下笔,我干涸的眼眶不由的湿润了......【回乡偶书贺知章翻译的作文】

陕西汉中城固县考院小学三年级:朱朕彤

第5篇:回乡偶书 550字

我16岁考上了进士,离开了家乡。出门前,父母和乡亲们一同给我告别,我挥泪与他们告别,告别家乡的一切。

我一生平坦,升官加职很快。即使给父母写了很多书信,也不能表达我对父母、对家乡的爱。

七十年后,我已是八十六岁的老人了。年老体弱的我不能再做官了,皇上赐我礼部尚书,让我回家养老。再回乡中途,我想:不知父母亲是否还在?不知我的伙伴是否还在?不知我当时掏的鸟窝是否还在?踏进村门,我吸收着生我养我地方的新鲜空气,望着熟悉的环境,让我感到非常幸福。初二作文:回乡偶书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节日作文及各类中小学生作文。我抚摸着那棵大柳树,品尝着那条小溪,踩踏着家乡的家门,十分舒心。

我看到在一旁玩耍的孩子,不禁想起了儿时与伙伴们追蝴蝶、套蜂窝的情景。一位穿着红色肚兜的小孩子蹦蹦跳跳的跑过来对我说:“爷爷,您是哪里人?来这里要做什么呢?”我听了非常惭愧,脸羞红了,尴尬地说:“小朋友,我和你一样,都是本地

人。”“那我以前怎么没见过您呢?”小孩子一脸疑惑的问。“我儿时便去外地做官,几十年没有回来了,也难怪你不认识我。”说罢,我便伤心地离开啦。

来到家,我看到熟悉的房屋,却没有看到父母那忙碌的身影,十分疑惑。问了旁人才知,父母在几年前就因病去世了,我痛哭不已。大哭一阵后,我自我安慰道:人总是要死的,

回乡偶书其二翻译赏析_作者贺知章
回乡偶书贺知章翻译的作文 第四篇

<回乡偶书其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贺知章。其全文诗词如下: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译文]
离别家乡已很长时间了,回家后才知道家乡的人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回乡偶书其二翻译赏析_作者贺知章。只有门前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依然像往日那样漾着清波。
[鉴赏]
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之旁。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回乡偶书古诗
回乡偶书贺知章翻译的作文 第五篇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解:

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译文: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回乡偶书古诗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

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及赏析
回乡偶书贺知章翻译的作文 第六篇

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及赏析如下:


一、<回乡偶书>全诗及注解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偶书: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及赏析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及赏析。一作“面毛”。衰(cu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二、<回乡偶书>全诗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杨衡<对床夜语>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三、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697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