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翁酒熟不出门翻译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2015届浙江省余姚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语文试题 Word含解析V
山翁酒熟不出门翻译 第一篇

1.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3分)

1)俄顷风定云墨色,。

(2)___________________,玉盘珍羞直万钱。

(3) 马作的卢飞快,。

(4)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

(5)此中有真意, 。

(6)__________,君子好逑。

(7)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8)双兔傍地走,?

(9)佁然不动,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

(10)在古代忠君与爱国紧密相连,所以古代很多爱国诗人或词人留下了一些忠君思想的千古名句,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

1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环境会改变人,但莲“__________,”这一品质却表明人们完全可以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古诗文默写填空(15分)

①__________,道阻且跻。《蒹葭》

②山河破碎风飘絮,。《过零丁洋》

③,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

④青树翠蔓,,。《小石潭记》

⑤《陋室铭》一文的主旨句是 。

⑥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⑦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⑧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⑨漫步古诗苑,这里有苏轼对兄弟分离的美好祝愿,;

这里有王安石高瞻远瞩的情怀是:__________,;

这里有李贺尽忠报国的决心,。

1.阅读下面说明文段,回答小题。(4分)

瘦西湖公园

胡蔡清

①瘦西湖公园位于古城扬州的西北部,总面积103.7公顷,其中水面面积 49.9公顷。瘦西湖原名炮山河,一名保障河。清乾隆时,因其绕长春岭(即小金山),又称长春湖。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

②瘦西湖园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其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

③隋唐时期,瘦西湖沿岸陆续建园。及至清代,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瘦西湖风景区是蜀冈——瘦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和精华部分。

④“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

并蜚声中外。一个“瘦”字,可谓是点睛之笔。诗人的妙喻,绝妙地表现了扬州瘦西湖纤秀、苗条、俊俏的风韵,从而同杭州西湖雍容、圆润、丰腴的丰姿有别。

⑤瘦西湖清瘦狭长,水面长约4公里,宽不及100米。原是纵横交错的河流,历次经营沟通,运用我国造园艺术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建造了很多风景建筑。瘦西湖从乾隆御码头开始,沿湖过冶春、绿杨村、红园、西园曲水,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小金山、钓鱼台、莲性寺、白塔、凫庄、五亭桥等,再向北至蜀岗平山堂、观音山止。湖长十余里,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既有天然景色,又有扬州独特风格的园林。

⑥瘦西湖园林以自然风光旖旎多姿著称于世。四时八节,风晨月夕,使瘦西湖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常看常新,品味其中,回味无穷。瘦西湖为我国著名的湖上园林,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春柳、荷蒲薰风、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吹台、水云胜概、五亭桥、白塔晴云、二十四桥景区,虹桥等景点,俨然一幅天然而成的国画长卷。虹桥建于明末,是座红栏木桥,现为石砌拱桥。这儿满湖的荷花与夹岸的垂杨,映着两岸的曲栏雕柱。正如清王士桢诗所云:“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花看人影太匆匆。”

⑦瘦西湖的景点经多年修建,变得格外妩媚多姿。荡舟湖上,沿岸美景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心迷神驰。【山翁酒熟不出门翻译】

【小题1】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瘦西湖清秀婉丽、清瘦狭长、风景迷人和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四大特点。B.第④段运用了打比方、作引用、分类别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绝妙地表现了扬州瘦西湖清秀婉丽的风姿。C.本文是一篇优美生动的事物说明文,结构形式是由总到分。D.第⑤段划线句中加点字“约”“不及”等词语用得极有分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小题2】文章第④段引用清代钱塘诗人汪沆的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有何作用?(2分)

1.对比甲乙文段(14分)

【甲文】《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乙文】《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朝辞白帝彩云间()(4)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小题3】对比回答。(4分)

(1)甲乙两文在内容和文体上有什么异同的地方?请说出来。 (2)乙文的第四段与甲文的第三

句相对应,都写了什么内容?乙文的第一段则和甲文中的第一句相应,都写了什么内容?。

【小题4】两文都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2分)

2.阅读《大道之行也》回答下列问题。(13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分)

选贤与能()②盗窃乱贼而不作()

③男有分()④货恶其弃于地也()

【小题2】揣摩句子特征,翻译句子。(4分)

①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小题3】“大道之行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分)

【小题4】“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举例说明。(2分)

1.请认真阅读《画眉鸟》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小题1】诗中最能表现林中画眉自由生存状态的是哪两个词?(2分)

【小题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就是运用了对比,请结合诗句说说它的好处。(2分)

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题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3分)

【小题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3.古诗赏析。(4分)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小题1】在诗句中,与标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 。(1分)

【小题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1.作文题目:我改变了生命的色彩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福建卷)逐题详解
山翁酒熟不出门翻译 第二篇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逐题详解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6分)

(1)既见复关。(《诗经•氓》)

(2)吾尝终日而思矣。(荀子《劝学》)

(3)伏清白以死直兮。(屈原《离骚》)

(4)人非生而知之者,。(韩愈《师说》)

(5)挟飞仙以邀游,。(苏轼《赤壁赋》)

(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李清照《声声慢》)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六句话都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诗经》《离骚》《劝学》《师说》《赤壁赋》是出题频率较高的篇章。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备考中一定要重视重点篇目。 误区警示:考查识记能力,需要一字不错,考生失误在于记忆不准或书写出现错漏。

答案:(1)载笑载言(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固前圣之所厚(4)孰能无惑(5)抱明月而长终(6)如今有谁堪摘

2.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5题。

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挥侯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义,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注】①跅(tuò)弛:放荡,不守规矩。②肆:店铺③脱:偶尔④嘿(mò):悄悄地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未及属稿属:撰写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具:完备

C.遂大困,寻死富阳寻:不久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贾:商人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A、B、C三项符合均符合原文意思;D项“贾”解释做名词“商人”在文中讲不通,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做生意”。

误区警示:本题的误区在于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过于僵化,不能和语言环境结合起来理解,而误认为D项正确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3分)

①引父足怀中以卧②立许字以女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

④丰贾致富,有子三人⑤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⑥拯一人者一金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④⑤⑥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能力层级为C。解答本题要把握住选择标准,即题干中“全部体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①③两句表现周维城对父母的孝敬,能体现其美好德行;⑤表现了周维城待人心胸宽广,为人善良的美好德行。所以选择B项。②③两句介绍他的娶妻与子女情况,不是写其德行。⑥不是周维城的事迹,而是江宁焦翁。也可用排除法,凡是带②③⑥的选项可以排除。

误区警示:本题的误区在于一是考生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到位,二是对选择标准不明确,没有扣住“美好德行”来选,或是张冠李戴把⑥当成周维城的事迹

答案:B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他父亲这一代,因遭火灾,家道中落。

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杜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解答本题要审准题,找出“不正确的一项”,从原文“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可以看出周维城祖上并非时代住在杭州,而是迁徙到杭州的,所以A项说法是错误的。

误区警示:本题误区在于对原文理解不透彻,并且不能找出解题的敏感信息点。 答案;A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2)

译: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4分)

译: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文从句顺。

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传”是动词,为其做传的意思;“遗”是动词留给的意思。

第(2)题翻译时要注意“肆”“饮食”“俟”“资”“遣”的翻译。肆,是名词店铺;饮食,在句中是动词供给饮食的意思;俟,翻译成等待;资,是动词资助;遣,为动词,遣送,在这里可翻译成安排回家。

误区警示:本题的答题误区在于对重点字词错译、漏译;再就是翻译的辞不达意做不到文从句顺。

参考答案:(1)所以为他做了传,以便留给后来修志的人(作参考)

(2)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资助安排他们回家。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试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1分)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诗题“访隐者”的“访”字,相呼应的必然是动作“踏”字。 误区警示:本题考生误答原因是对诗歌理解不到位,对词语的表现力不敏感

答案:踏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 误区警示:考生容易失误在答案要点不全和表述不明确上。

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解析:本题是对诗歌风格的考查,难度不大,因为本首诗描写的隐者隐居生活,这和A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风格是一致的。

误区警示:考生失误在对诗歌的风格把握不到位。【山翁酒熟不出门翻译】

答案:A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樊城被曹操包围,诸葛亮劝刘备到襄阳躲避。刘备不忍心丢下百姓,派人告诉他们,愿意跟随的就派船接到对岸。百姓扶老携幼.哭声不断。刘备伤心至极,想投江自杀.被人阻止了。(《三国演义》)

B.宝玉去探望生病的黛玉。黛玉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晴雯说这与黛玉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送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红楼梦》)

C.就在吴荪甫等待眼前公债市场的斗争能传来一个好消息时,他从王和甫的电话中得知,杜竹斋已将资金投向了赵伯韬,背叛了自己。吴荪甫对着电话,大声地叫道:“我们大势已去了呀!”(《子夜》)

D.隐修女认出爱斯梅拉达就是她多年前丢失的女儿,眼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官兵抓去,又无力挽救女儿。最后,她咬住刽子手的手,官兵把她使劲一推.她的头重重地撞在石板地上,死

了。(《巴黎圣母院》)

E.欧也妮把自己的私房钱全部送给了查理,她的母亲发现这件事之后,就把她幽禁在房间里。欧也妮没有火取暖,只有面包和清水度日。查理给欧也妮做点好吃的,只能在夜里给她送去。(《欧也妮•葛朗台》)

解析:B项中“黛玉”应为“宝钗”,“晴雯”应为“莺儿”;E项“母亲”应为“父亲”,给欧也妮送吃的的不是“查理”而是“拿侬”。

误区警示:本题误答原因是对名著情节记忆不准。

答案:BE

8.筒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简述高老太爷逼觉民娶冯乐山侄女的相关情节。答:【山翁酒熟不出门翻译】

(2)简述桑丘总督狼狈去官的过程。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的理解和认识,考查对名著的某一情节进行叙述。《家》《堂吉诃德》是大多数学生喜爱的作品,对于题目所设情节应该比较熟悉,关键是简洁明了的把情节要点表述出来。

误区警示:熟悉名著作品情节,识记情节要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这也是名著阅读中的难点之一。

答案:(1)(写出“冯乐山要把侄女许配给觉民”、“老太爷答应婚事”、“觉民逃婚”、“老太爷大怒”、“老太爷让觉慧替婚”、“老太爷死前才同意取消婚事”这六个要点中任意4个。)

(2)(写出“叫桑丘去指挥打仗”、“种种狼狈相(用盾牌夹住身体、被人踩来踩去、晕过去等)”、“假总督身份暴露”、“医师让他走”这六个要点中任意4个)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认识。

(1)A、B、C三项在两端选文中都有依据,而D项“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是无中生有的。

(2)解答本题要理解“乐取于人以为善”的含义,善于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

2010年福建高考语文答案
山翁酒熟不出门翻译 第三篇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福建卷)

语文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6分)

(1)既见复关 。(《诗经·氓》)

(2)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3)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离骚》)

(4)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

(5)挟飞仙以邀游, 。(苏轼《赤壁赋》)

(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六句话都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诗经》《离骚》《劝学》《师说》《赤壁赋》是出题频率较高的篇章。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备考中一定要重视重点篇目。

误区警示:考查识记能力,需要一字不错,考生失误在于记忆不准或书写出现错漏。

答案:(1)载笑载言(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固前圣之所厚(4)孰能无惑(5)抱明月而长终(6)如今有谁堪摘

2.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5题。

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挥侯奉调,余去富阳。富阳.

高傅占,君子人也, 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驰①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

②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

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脱③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贾致富, 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义,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④臵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注】①跅(tuò)弛:放荡,不守规矩。②肆:店铺 ③脱:偶尔 ④嘿(mò):悄悄地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未及属稿 属:撰写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 具:完备 ..

C.遂大困,寻死富阳 寻:不久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贾:商人 ..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A、B、C三项符合均符合原文意思;D项“贾”解释做名词“商人”在文中讲不通,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做生意”。

误区警示:本题的误区在于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过于僵化,不能和语言环境结合起来理解,而误认为D项正确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 (3分)

① 引父足怀中以卧 ②立许字以女 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 ④丰贾致富,有子三人 ⑤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 ⑥拯一人者一金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能力层级为C。解答本题要把握住选择标准,即题干中“全部体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①③两句表现周维城对父母的孝敬,能体现其美好德行;⑤表现了周维城待人心胸宽广,为人善良的美好德行。所以选择B项。②③两句介绍他的娶妻与子女情况,不是写其德行。⑥不是周维城的事迹,而是江宁焦翁。也可用排除法,凡是带②③⑥的选项可以排除。

误区警示:本题的误区在于一是考生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到位,二是对选择标准不明确,没有扣住“美好德行”来选,或是张冠李戴把⑥当成周维城的事迹

答案:B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他父亲这一代,因遭火灾,家道中落。

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杜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解答本题要审准题,找出“不正确的一项”,从原文“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可以看出周维城祖上并非时代住在杭州,而是迁徙到杭州的,所以A项说法是错误的。

误区警示:本题误区在于对原文理解不透彻,并且不能找出解题的敏感信息点。

答案;A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2)

译: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4分)

译: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文从句顺。

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传”是动词,为其做传的意思;“遗”是动词留给的意思。 第(2)题翻译时要注意“肆”“饮食”“俟”“资”“遣”的翻译。肆,是名词店铺;饮食,在句中是动词供给饮食的意思;俟,翻译成等待;资,是动词资助;遣,为动词,遣送,在这里可翻译成安排回家。

误区警示:本题的答题误区在于对重点字词错译、漏译;再就是翻译的辞不达意做不到文从句顺。

参考答案:(1)所以为他做了传,以便留给后来修志的人(作参考)

(2)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资助安排他们回家。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试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 。(1分)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诗题“访隐者”的“访”字,相呼应的必然是动作“踏”字。 误区警示:本题考生误答原因是对诗歌理解不到位,对词语的表现力不敏感

答案:踏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

误区警示:考生容易失误在答案要点不全和表述不明确上。

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解析:本题是对诗歌风格的考查,难度不大,因为本首诗描写的隐者隐居生活,这和A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风格是一致的。

误区警示:考生失误在对诗歌的风格把握不到位。

答案:A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②

(一)文学名著阅读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樊城被曹操包围,诸葛亮劝刘备到襄阳躲避。刘备不忍心丢下百姓,派人告诉他们,愿意跟随的就派船接到对岸。百姓扶老携幼.哭声不断。刘备伤心至极,想投江自杀.被人阻止了。(《三国演义》)

B.宝玉去探望生病的黛玉。黛玉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晴雯说这与黛玉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送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红楼梦》)

C.就在吴荪甫等待眼前公债市场的斗争能传来一个好消息时,他从王和甫的电话中得知,杜竹斋已将资金投向了赵伯韬,背叛了自己。吴荪甫对着电话,大声地叫道:“我们大势已去了呀!”(《子夜》)

D.隐修女认出爱斯梅拉达就是她多年前丢失的女儿,眼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官兵抓去,又无力挽救女儿。最后,她咬住刽子手的手,官兵把她使劲一推.她的头重重地撞在石板地上,死了。(《巴黎圣母院》)

E.欧也妮把自己的私房钱全部送给了查理,她的母亲发现这件事之后,就把她幽禁在房间里。欧也妮没有火取暖,只有面包和清水度日。查理给欧也妮做点好吃的,只能在夜里给她送去。(《欧也妮·葛朗台》)

解析:B项中“黛玉”应为“宝钗”,“晴雯”应为“莺儿”;E项“母亲”应为“父亲”,给欧也妮送吃的的不是“查理”而是“拿侬”。

误区警示:本题误答原因是对名著情节记忆不准。

答案:BE

8.筒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简述高老太爷逼觉民娶冯乐山侄女的相关情节。 答:

(2)简述桑丘总督狼狈去官的过程。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的理解和认识,考查对名著的某一情节进行叙述。《家》《堂吉诃德》是大多数学生喜爱的作品,对于题目所设情节应该比较熟悉,关键是简洁明了的把情节要点表述出来。

误区警示:熟悉名著作品情节,识记情节要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这也是名著阅读中的难点之一。

答案:(1)(写出“冯乐山要把侄女许配给觉民”、“老太爷答应婚事”、“觉民逃婚”、“老太爷大怒”、“老太爷让觉慧替婚”、“老太爷死前才同意取消婚事”这六个要点中任意4个。)

(2)(写出“叫桑丘去指挥打仗”、“种种狼狈相(用盾牌夹住身体、被人踩来踩去、晕过去等)”、“假总督身份暴露”、“医师让他走” 这六个要点中任意4个)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认识。

(1) A、B、C三项在两端选文中都有依据,而D项“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

点”是无中生有的。

(2) 解答本题要理解“乐取于人以为善”的含义,善于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点,

完善自我,去做善行,为社会和他人做有意义的事情。在表述是要表达简明扼要,文从句顺。

误区警示:对于本题一是要注意对内容的理解,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的认识。考生失误往往是理解和认识上的差距,语言表述也不容忽视。

答案:(1)D

(2)我们要谦虚好学,择善而从,完善自己,还要乐于在现实生活中行善,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意思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0—12题。

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周语上》栽厉王时的邵公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代的礼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孔子闲居》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歌则不同。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

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歇不同: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应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百姓,言说的内容为政治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政治言说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

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适应看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将诗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连.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政治的职能。

不过.即使是诗使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

访隐者阅读答案_访隐者翻译赏析_作者郭祥正
山翁酒熟不出门翻译 第四篇

<访隐者>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郭祥正。古诗词全文如下: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译文]
沿着山崖上的小路,脚踏着深青色的崖壁,半山坳的山泉和岩石被寒冷的云朵环绕着。访隐者阅读答案_访隐者翻译赏析_作者郭祥正。隐者饮着自己酿制的好酒不出家门,残花落满地面,丝毫没有人的行迹。
[鉴赏]
在首联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踏”。“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关于桥的诗句大全
山翁酒熟不出门翻译 第五篇

1、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

2、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朱自清——<威尼斯的桥>

3、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

4、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关于桥的诗句大全。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杂曲歌辞·天长地久词>卢纶

5、桥北雨余春水生,桥南日落暮山横。问君对酒胡不乐?听取菱歌烟外声。——<过杜浦桥二首:其二>陆游

6、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

7、三两渔庄老树边,渔娃补网橛船头。板桥茅屋湖南埭、带雨拕花更可怜。——<鉴湖柳枝词十二首>

8、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关于桥的诗句大全。——<游侠篇>陈子良

9、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采桑>刘希夷

10、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题情尽桥>雍陶

11、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

12、春楼不闭葳蕤锁,13、祓除情景烟波上,放荡胸怀诗酒中。禹会桥边潮落处,夕阳几度系孤篷。——<闲游>其三>陆游

14、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

15、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赋得浦外虹送人>陈润

16、洛阳宫阙照天地,四面山川无毒气。谁令汉祖都秦关,从此奸雄转相炽。——<天津桥>刘叉

17、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玄都观>徐氏

18、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19、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蒲津迎驾>宋璟

20、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毛泽东——<水调歌头>

21、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张旭

2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23、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天津桥望春>雍陶

24、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小桥柳>白居易

25、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畴昔篇>骆宾王

26、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宋之问

27、捩柁柯桥北,维舟草市西,月添霜气峭,天带斗杓低。浦冻无鱼跃,林深有鹤栖。不嫌村酒恶,也复醉如泥。——<舟中>陆游

28、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灵隐寺>宋之问

2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30、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蓝桥驿见元九诗>白居易

31、禹会桥头江渺然,隔江村店起孤烟。冷云垂野雪方作,断雁叫群人未眠。万里漂流归故国,一生蹭蹬付苍天。暮年尚欲师周孔,未遽长斋绣佛前。——<江上>

32、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秋思>陆游

33、青帝万里月轮孤,扫尽浮云一点无。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柳桥秋夜>陆游

34、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药

35、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上洛桥>李益

36、几处白烟断,一川红树时。坏桥侵辙水,残照背村碑。——<闲步>司空图

37、欲上祝融峰,先登古石桥。凿开巇嶮处,取路到丹霄。——<登祝融峰>李徵古

38、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相和歌辞·常林欢>温庭筠

39、九十九冈遥,天寒雪未消。羸童牵瘦马,不敢过危桥。——<汉东道中>蒋吉

40、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板桥晓别>李商隐

41、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杂曲歌辞·竹枝>刘禹锡

4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

43、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别桥上竹>白居易

44、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张说

45、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还京赠别>卢照邻

46、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阙题>杨师道

47、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刘禹锡

48、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49、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山居无历日,今日是何朝?——<戏作绝句,以唐人句终之>陆游

50、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王勃

51、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游石淙山>张昌宗

52、驻马西桥上,回车南陌头。故人从此隔,风月坐悠悠。——<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崔融

53、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清风不共门墙改,长与寒泉起浪花。——<还珠桥>华镇

54、玉节随东阁,金闺别旧僚。若为花满寺,跃马上河桥。——<留别>杨凝

55、南桥春日暮,杨柳带青渠。不得同携手,空成意有馀。——<赠别>皇甫冉

56、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57、向来江上手纷纷,三日成功事出群。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李司马桥了承高使君自成都回>杜甫

58、穷阴初莽苍,离思渐氛氲。残雪午桥岸,斜阳伊水滨。——<和晋公三首>李绅

59、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五云桥>陆游

60、忽觉意稍佳,呼童扶下堂。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俯啄。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独行,过柳桥而归>陆游

61、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故人斗酒安陵桥,黄鸟春风洛阳陌。——<放歌行答弟墨卿>李颀

62、秦作东海桥,中州鬼辛苦。纵得跨蓬莱,群仙亦飞去。——<续古二十九首>陈陶

63、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李白

64、左南桥上见河州,遗老相依赤岸头。匝塞歌钟受恩者,谁怜被发哭东流。——<题河州赤岸桥>吕温

65、披风听鸟长河路,临津织女遥相妒。判知秋夕带啼还,那及春朝携手度。——<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王勃

66、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和长孙秘监七夕>任希古

67、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二>杜审言

68、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洛桥晚望>孟郊

69、解缆初离小市门,放篙冲破一溪云。露萤合散自成阵,水鸟飞鸣如觅群。枫落河疏秋渐老,河倾斗转夜将分。书生老负功名志,醉里长歌强一欣。——<秋夕虹桥舟中偶赋>

70、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安德山池宴集>上官仪

71、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春日登金华观>陈子昂

72、梅市桥边弄夕霏,菱歌声里棹船归。白鸥去尽还堪恨,不为幽人暖钓矶。——<晚归>陆游

73、洛水桥边雁影疏,陆机兄弟驻行车。欲陈汉帝登封草,犹待萧郎寄内书。——<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李益

74、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姜夔

75、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舞曲歌辞·屈柘词>温庭筠

76、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寄乐天>元稹

77、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送冷朝阳还上元>韩翃

78、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晓行巴峡)王维

79、故国歌钟地,长桥车马尘。彭城阁边柳,偏似不胜春。——<扬州怀古>李益

80、翠色晴来近,长亭路去遥。无人折烟缕,落日拂溪桥。——<途中柳>李中

81、鹊桥织女会,也是不多时。今日送君处,羞言连理枝。——<孙长史女与焦封赠答诗>孙长史女

82、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和銮舆顿戏下>虞世南

83、驿步堤萦阁,军城鼓振桥。鸥和湖雁下,雪隔岭梅飘。——<杂题九首>司空图

84、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感怀>董思恭

85、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能促岁阴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忆越乡。——<灵汜桥>李绅

86、汉朝卿相尽风云,司马题桥众又闻。何事不如杨得意,解搜贤哲荐明君。——<升仙桥>汪遵

87、漕渠北向小桥通,渐入苍茫大泽中。造物将无知我醉,故吹急雨打船篷。——<梅市舟中作>陆游

88、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赋西汉>魏徵

89、桥外波如鸭头绿,杯中酒作鹅儿黄。山茶花下醉初醒,却过西村看夕阳。——<过杜浦桥二首:其一>陆游

90、桥上车马发,桥南烟树开。青山斜不断,迢递故乡来。——<早发汾南>王建

91、题桥贵欲露先诚,此日人皆笑率情。应讶临邛沽酒客,逢时还作汉公卿。——<升仙桥>汪遵

9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扬州慢>姜夔

93、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东都酺宴四首>张说

94、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送赵司马赴蜀州>宋之问

95、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咏史其二>卢照邻

96、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燕子龛禅师>王维

97、横遮野水石,前带荒村道。来往见愁人,清风柳阴好。——<板桥>司空曙

98、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

99、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出门顿觉春来早,柳染轻黄已蘸溪。——<柳桥>陆游

100、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方桥>韩愈

101、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堕时有声。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即事>陆游

102、还乡不见家,年老眼多泪。车马上河桥,城中好天气。——<路中口号>皇甫曾

103、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上元夜效小庾体>陈嘉言

104、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帝京篇>李世民

105、隐隐飞桥隔野炊,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张旭

106、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枫桥>张祜

107、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杂曲歌辞·壮士行>刘禹锡

10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杜牧

109、渐入新丰路,衰红映小桥。浑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销。——<归路>陆龟蒙

11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张继

111、凄清回泊夜,沦波激石响。村边草市桥,月下罟师网。——<青弋江>顾况

112、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长相思>苏颋

113、湖水绿于染,野花红欲燃。春当三月半,狂胜十年前。小店开新酒,平桥上画船。翩翩幸强健,不必愧华颠。——<题跨湖桥下酒家>陆游

114、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诗经。大雅。大明>

115、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其一>王建

116、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东西。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秋日杂咏>陆游

117、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衣杵家家月,渔舟浦浦风。眼明无俗物,步蹇有枯筇。野逸谁能那,悠然西复东?——<柳桥秋夕>陆游

118、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相和歌辞·相逢行>崔颢

119、缥缈云边罨画楼,空蒙雨外木兰舟。谁知老子清狂甚,独占城南十里秋?——<泊舟湖桥酒楼下>

120、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江南旅情>祖咏

121、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桃花嘶别路,竹叶泻离樽。——<送吴七游蜀>骆宾王

122、素璧初升禹庙东,天风为我送孤篷。山横玉海苍茫外,人在水壶缥缈中。茅舍灯青闻吠犬,苹汀烟淡见惊鸿。白头尚耐清寒在,安得终年伸钓翁。——<月下自三桥泛湖归三山>

123、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蹇上兰亭。——<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绝句>陆游

124、桥下浅深水,竹间红白花。酒仙同避世,何用厌长沙。——<花时与钱尊师同醉因成二十字>韩偓

125、市桥岸下泛湖舟,雕槛疏帘半上钩。春事几何君惜醉,明朝赤帜插谯楼。——<暮春>陆游

126、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刘禹锡

127、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刘宪

128、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河阳桥送别>柳中庸)

129、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看得浅黄成嫩绿,始知造物有全功。——<柳>陆游

王维的古诗
山翁酒熟不出门翻译 第六篇

1、<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古诗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的古诗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6、<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7、<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8、<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9、<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

10、<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11、<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12、<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3、<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4、<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15、<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6、<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7、<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8、<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9、<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20、<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抱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21、<赠郭给事>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22、<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23、<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24、<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5、<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6、<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27、<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28、<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29、<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703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