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翻译】
送兄(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 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 不作一行飞。
仿写:送兄
别路阳光起, 离亭影子稀。 所喜人似雁, 多想一行飞。
一年级必背古诗(第一学期)
1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这儿的莲叶多么劲秀挺拔!一群群小鱼儿正在荷叶间快活地游来游去。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又滑到北面。 2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
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3 画
唐 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4、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
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送兄古诗翻译】
5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译文:
小的时候,以为月亮,是白玉做的圆盘。是瑶池的仙镜,飘荡在云霓(ní )之间。 6 悯农(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
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秋收时可以收获万颗子粒。四海之内并无闲置荒芜的田地,可是仍有农夫饿死。
7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8 登鹳鹤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9 相思
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 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 佩带; 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10 秋浦歌
唐 李白
白 发 三 千 丈,缘 愁 似 个 长。
不 知 明 镜 里,何 处 得 秋 霜。
译文:
我头上的白发长达三千丈,只因心中的愁绪也这样长。明亮的镜子中,我的头发白似秋霜,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副模样?
11 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月亮从空中映照。
12 蚕妇
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译文:
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13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里有几枝梅花,迎着寒风独自开放。远远的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花香飘过来。
14 送兄
唐 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译文:
哥哥啊!这就是我们要分手的大路了。云彩飞起,路边有供人休息送别的凉亭。亭外,是秋叶在飘坠。而我最悲伤叹息的就是,人,为什么不能像天上的大雁呢?大雁哥哥和妹妹总是排得整整齐齐,一同飞回家去的啊。
15 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16 画鸡
明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译文:
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它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但是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门窗了。 17 悯农(一)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烈日当空时在田间锄草,汗珠一滴滴掉在庄稼下面的土地上。有谁知道那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蕴含着农民的千辛万苦。
18 一去二三里
宋 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
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 19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译文:
鹅 鹅 鹅,弯着脖子向天欢叫。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
20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一年级必背古诗(第二学期)
1 明日歌
明 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目,万事成蹉跎。
译文:
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如果我们一生做事都要等待明天,一切事情都会错过机会。
2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3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4 寻胡隐居
明 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译文:
一路上渡过了一道水又一道水,河边路旁长满了看也看不尽的鲜花。因为一路上春光明媚、风景幽美,我不知不觉就来到您的家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送兄古诗翻译】
作品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春 日》 宋·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字元晦(huì),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今江西婺源)人。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写过一些好诗,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观书有感》等较著名。 译文:
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我选择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2)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4)毕竟: 到底。
(5)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6)别样:格外。 (7)接天:与天空相接。
(8)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 (9)同:相同。
(10)六月中:六月中旬。
译文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的黄河呵向东注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呵上摩青天。沦陷区的遗民眼泪都已哭干了,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一年又一年!黄河那么长,滚滚向东流入大海,华山那么高,快要碰到蓝天。可是美丽的山河被敌人占领着,北方的老百姓天天在等待着宋朝的军队打回去,赶走敌人。等了一年又一年,他们的眼泪都哭干了。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为人杰, 死亦为鬼雄。 今日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译文
活着就应该作人中豪杰, 死了也应作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解释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 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 而那望湖楼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送兄古诗翻译】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野雁,正嬉戏在圆而曲折的池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解
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 2、移舟:靠岸。
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译文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 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 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蝉》 虞世南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
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 声音传的远是因为我站的高 并不是借助了的秋风 送兄唐 七岁女 原文: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译文
译文哥哥啊!这就是我们要分手的大路了。云彩飞起,路边有供人休息送别的凉亭。亭外,是秋叶在飘坠。而我最悲伤叹息的就是,人,为什么不能像天上的大雁呢?大雁哥哥和妹妹总是排得整整齐齐,一同飞回家去的啊。 注释⑴题下原注: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应声而就。⑵离亭:驿亭。古时人们常在这个地方...
相关
中秋夜
(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注释
1.圆魄:指中秋圆月。 2.安知:哪里知道。
译文
天上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解
1、岭外: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 译文
久在岭南居住,家乡音讯全无; 经历一个寒冬,又到立春时候。 距离家乡越近,心中越发不安; 遇人不敢相问,唯恐消息不祥。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译文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 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 更何况秋风风寒,傍晚暮气沉沉。 更难耐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送兄>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全唐诗。其诗词全文如下: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译文]
哥哥啊!这就是我们要分手的大路了。送兄翻译赏析_作者全唐诗。云彩飞起,路边有供人休息送别的凉亭。亭外,是秋叶在飘坠。而我最悲伤叹息的就是,人,为什么不能像天上的大雁呢?大雁哥哥和妹妹总是排得整整齐齐,一同飞回家去的啊。
[鉴赏]
关于这首诗,所传甚少,独在<全唐诗>方见之,对作者的介绍是“如意中女子”,其真名实姓、生卒年月、何地之人等皆无从考证,唯能全凭<全唐诗>注解了。<全唐诗>写道:“女子南海人”,“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或许真是时势造就,一个七岁女童,大堂之上,面对武后和群臣,应声做诗,且情态如此逼真,字数如此俭约,不得不另后人仰慕。送兄翻译赏析_作者全唐诗。
此诗第一层:“别路”、“离亭”,相当于驿站,是古代送别、饯行的处所。点明地点,暗含事件,感情由此铺开。“云初起”,要么是清晨,要么是傍晚,要么是雨后天开。但一切景语亦为情语,一语双关,亦指心中“愁云初起”。“叶正稀”,结合下句中诗人触景生情联想到的“雁”来推断,应该是在一个秋风萧瑟的季节。秋风紧,黄叶飘零,“离亭”前的落叶,为秋风扫荡,渐次稀疏,着实苍凉,着实沉重。
第二层:古人送别有折柳相送,寓“留”于“柳”的习俗。此处的叶,可能就是柳叶。前面不断有人送别,使得柳条折尽,渐渐稀少,真是一条柳枝一片心。而现在,尽管柳条稀少,但她还是要再折一枝赠与兄长,此中惆怅叫人难以消受。至此感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诗人静静地站立,眼望兄长渐去渐远,马蹄声终于被重叠的山峦阻隔。心中更是生出对于人生、对于命运的自怜叹惋。“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雁的迁徙,总是结队成行,同出同归。可是人迫于环境所限、条件所囿,而不能与兄随行,而兄去妹留,各自孤单,再也不能心心相印了,诚为可叹。并且,这一“归”字可以做两种分析,一者:妹在家,兄启程外出。那么,这里的“归”便是“同出同归”的意义了,诗人大部分的思想放在了兄长身上,是对他一路风尘、外行凶吉的牵挂;一者:两人皆在外,或是寄人篱下,或是流落他乡。此时兄长启程,回返故里,而独留妹一人不与同归,此间便更生出对故土、亲人的思念,对身如浮萍、命如蝉翼的慨叹。
浓浓情谊,如诉如泣,尽融于字里行间。而全诗寥寥数语,连题目仅二十二字。用字之俭约,另人折服。题目“送兄”,点明主旨,定下全诗的基调,是送别兄长。至于上面推测的种种情况,全无交代,给人很大的想像空间。而与此相比,后来大诗人李白的<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送族弟单父主薄凝摄宋城主薄至郭南月桥却回栖霞留饮赠之>等很多这样的诗标题就大为失色了。此诗前两句表明了地点和大致的时间,大肆渲染了送别的场景。心中的惆怅、离别的情怀跃然纸上,如江如河,翻涌不息,却仅用了十个字;后两句也是十个字,突出了“雁”、“一行”、“归”,使得感情再次升华到一个相当高的层面上,由送行也到了对人生的慨叹,对身世的质问,情长纸短,惜墨如金。
南朝江淹在<别赋>中说过,“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从古至今,离别诗一直都在诗篇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在表现手法上也是各具风格、各至一家。对这一首也作一简要的分析。“别路”、“离亭”形成对举,一咏三叹。在克俭如金的字数中,这算是泼墨如云、大肆渲染了。为的是以景衬情,为下两句做好铺垫。而且诗人善于选取特景:“别路”、“离亭”、“云”、“叶”等等,暗藏离愁别绪之情。紧接着,笔锋陡转,采用了电影中“蒙太奇”的手法,将镜头对准天上的“雁”。当然,这里也许是虚写。由“雁”的特性联想到人,将二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鲜明的对照,由此生发哀情,并且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也为读者将全诗刻画成了一幅隽永的画面,印入读者的脑海中。其意境深远,空间开阔,且满目皆萧然,满腔皆哀伤,满腹皆愁绪,实在不能不说是诗人的高妙之处。且诗人时龄七岁,且为女子。在古代轻视女子,满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她能如此善用这样的艺术技巧,实在让人费解,惊异。
再回到全诗,通篇都是情深意切,而字字珠玑,语言简朴、明白如话,意境高妙。这样的诗篇,在中国古诗词中实在不可多得。难怪有人称她为“神童”、“奇女子”,于情于理,都是当之无愧。
<南浦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诗词全文如下: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鉴赏]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别阅读答案_南浦别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楚辞·九歌·河泊>:“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故“南浦”像“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离愁。南浦别阅读答案_南浦别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后二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恻。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诗人捕捉住这关键时刻一个最突出的镜头: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他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这一“看”却显得十分不寻常: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这个“看”字,读者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他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好去莫回头。”意思是说:你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梅花落>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卢照邻。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梅花落翻译赏析_作者卢照邻。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译文]
梅岭花朵盛开的时候,天山还未开始下雪。下雪的地方看上去疑是开满了白白的梅花,而梅花的边缘处又像是落了一层积雪。因着风儿的吹拂片片梅花飞入舞女的广袖中,又混杂着脂粉飘向女儿家的妆台。几万里广袤荒凉的匈奴之地笼罩在茫茫白雪之中,春天到了了也还无从知晓。
[鉴赏]
这首诗由梅岭的梅花开放,联想到遥远的边塞,仍然处于严寒之中,忽发奇想,觉得仿佛眼前花似雪,彼处雪似花,于是遥远的空间阻隔便消弥于错觉之中。然而一旦清醒,卢照邻此诗在梅花和雪花的形态颜色相似上做文章,利用这一简单的比喻构成了两个白色世界的奇异混淆,读来既新颖又奇特,描绘了一幅美丽奇妙的画卷。虽说是混淆的,分不清是梅是雪,但梅和雪的世界却是对立的:冰天雪地的匈奴地区和婉约柔美的中原地区。
诗中的“开”字也起到了双关的作用:在北方,雪尚未“开”,“开”指“开花”,也指“开化”,即谓匈奴的边塞地区处于较落后的境地,还没有得到中华文明的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