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翻译】
田家欧阳修赏析篇一
《田家 欧阳修 阅读答案》
田 家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①笑语喧。
林外鸣鸠②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释:①赛田神:是指古代农村以祈盼丰收为内容的一种祭祀活动。②鸠:一种小鸟
9.诗中描写农村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的诗句是: (1分)
10.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图画。(1分)
1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这样的情怀?(2分)
答案:
9.屋头初日杏花繁(1分)
10.春光明敏、欣欣向荣的“农家欢乐图”(
11.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2分)
1分)
田家欧阳修赏析篇二
《景物形象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夜 坐
张 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1)试分析一、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1)紧扣诗题,写了明月、寒霜,营造了秋夜萧瑟清寒的氛围;为写梧桐做了铺垫,同时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2)《文心雕龙》中说:“人亲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请结合本诗对“梧桐”这一形象的描写,分析作者的情志。
(2)梧桐面对风霜,不甘凋零,依然飒飒有声;作者借此赞美了刚强不屈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内心孤傲倔强的个性特点。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中秋
米 芾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①,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②。可爱一天风物,遍倚栏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③枕卧江流。 注:①(línɡ lù),古代的一种美酒。②瓯(ōu),杯子。③欹(qī),斜倚,斜靠。 此词写中秋之夜,作者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意象?
答:2.作者选取的代表性意象有:砧声、秋风、蟋蟀、美酒、明月、玉笛、江流等。
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折桂令·荆溪即事①
乔 吉
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种梅花?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庙不灵狐狸漾瓦②,官无事乌鼠③当衙。白水黄沙,倚遍阑干,数尽啼鸦。
注:①这首小令是作者由杭州西湖来游宜兴荆溪途中所见,有感而作。②狐狸漾瓦:狐狸摔瓦罐,指做事胡来。③乌鼠:乌鸦和老鼠。
“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三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枯树支撑着门屋,荒凉的菖蒲围绕着溪岸,寒苦的竹子围成了篱笆。这三句话描绘了荆溪两岸的荒凉和溪上人家的贫困景象,表达出作者对百姓贫苦生活的同情,对为官者不治的愤慨。
4、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 温 台 雨 夜
[唐] 朱放 [宋] 张咏
眇眇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1)《送温台》中“眇眇天涯”“浮云流水”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7. (1)“眇眇天涯”表现了担忧之情;“浮云流水”表现了不舍之情。
(2)“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
(2)描绘了一幅萧瑟凄怆的秋夜孤吟图。庭院幽深,秋风瑟瑟,翠竹摇动,帘幕晃动,客居者唯有与孤灯相对,自吟自怜。
(3)两首诗的结尾两句抒情方式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同: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第一首,“何必”表达了面对别离的豁达和对朋友的宽慰;第二首,“无端”表现幽怨之情,“思乡万里心”表现思乡之情。异:第二首还运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一夜空阶雨”烘托思乡之情。
5、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①逢康元龙②
[明] 谢肇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
②康元龙:诗人的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1)第一、二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作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回答。
(1)春末夏初的江南,正是细雨纷飞的黄梅时节,烟雨笼罩下的江关越发显得暗淡凄迷。作者渲染了一种低回迷茫的离别氛围,给全诗蒙上了一层依依惜别的感伤色彩(或为全诗定下了伤感的情调)。 (2)①表达了诗人于异乡邂逅同乡好友的喜出望外的心情;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③表达了诗人刚与朋友见面又须分手的离情别绪;④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人生不得意的劝慰。
6、下面写景抒情诗,完成以下题目。
田 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赛:旧时祭祀酬报神恩。
1.这首诗四句恰似四幅图景,试分别用四字句概括。
答案示例: 1绿满平川、春祭笑语、雨歇鸠鸣、初日繁花 。
2.这首诗虽然描绘了四幅图景,但却反映了田家生活的情况和作者的心情,试说说这首诗所表现的气氛、情调和作者的观感。
2全诗情景交融,笔触欢快明朗,描绘了浓浓的春意,勃勃的生机,表现了田家生活的热烈、兴旺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态度。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夕阳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⑥世自悠悠。
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从诗句选用意象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①以“孤鸿”喻自己,以“孤鸿”的形单影只表达出自己的孤独寂寞;②以“孤鸿”的不知身世喻自己前程未卜
8、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答案示例:(1)秋暮,衰荷,乱雨,冷月;“无侣”(或“单栖”)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田家欧阳修赏析篇三
《背诵 赏析 阅读》
1.次北固山下 2.赤壁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题破山寺后禅院 6.破阵子7.使至塞上8.黄鹤楼 9.春望 10.泊秦淮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2.别董大1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4.己亥杂诗 15.望岳 16.钱塘湖春行 17.登飞来峰 18.天净沙·秋思1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无题 21.夜雨寄北
22.论诗 23.相见欢2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25.凉州词26.惠崇《春江晚景》 27.游山西村 28.山坡羊·潼关怀古 29.出塞 30.池上 31.江上渔者 32.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33.泊船瓜州 3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3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6.游园不值37.所见 38.村居39.十五夜望月(王建)4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七年级——黔之驴 (赵普)
八年级——晏子使楚、马说、陋室铭、核舟记、口技、 送东阳马生序 (小石潭记) 九年级——陈涉世家、桃花源记、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得道多助、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孟子》二章、愚公移山、出师表。
1.孔子语录 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
2.鱼我所欲也孟子 27.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
4.曹刿论战左传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5.邹忌讽齐王纳谏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6.出师表诸葛亮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7.桃花源记陶潜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8.三峡郦道元 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
9.杂说(四)韩愈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10.小石潭记柳宗元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
11.陋室铭刘禹锡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14.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15.爱莲说周敦颐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17.关雎(关关雎鸠)诗经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
18.蒹葭(蒹葭苍苍)诗经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19.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46.破阵子(醉里)辛弃疾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 47.过零丁洋文天祥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 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50.己亥杂诗龚自珍
田家欧阳修赏析篇四
《诗歌鉴赏百字赏析》
诗歌鉴赏百字赏析文四十四题
孙长江著
目录
1.周德清《[中吕]满庭芳》
2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3.杜甫《绝句》
4.秦观《如梦令》
5.王维《送别》
6.司马光《客中初夏》
7.李白《秋浦歌》
8.张籍《秋思》
9.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
10. 杜荀鹤《小松》
11.欧阳修《田家》
12.章碣《焚书坑》
13.许诨《途经秦始皇墓》
14.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15.王安石《孤桐》
16.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7.杜甫《江村》
18. 李珣《南歌子》
19.杜审言《渡湘江》
20.韩愈《春雪》
21.徐再思《[中吕]朝天子》
22.辛弃疾《南乡子·望京口北固亭有怀》
23.刘禹锡《石头城》
24.李好古《谒金门》
25.温庭筠《过分水岭》
26.白居易《杨柳枝词》
27.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
28.顾炎武《海上》
29.陆游《闲意》
30.杜甫《天末怀李白》
31. 郑谷《菊》
32.王安石《示长安君》
33.杜甫《月夜》
34.阴铿《蜀道难》
35.于良史《春山夜月》
36.余靖《山馆》
37.白居易《欲与元八①卜邻,先是有赠》
38.杨万里《秋山》
40.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1. 李商隐《柳》
42.元稹《行宫》
43.肖德藻《登岳阳楼》
44.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
正文
1.原诗
[中吕]满庭芳
周德清
披文握武。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
译文
孙长江
(岳飞)文武双全。正是他率领着爱国将士,浴血奋战,屡破金军,收复中原的大片失地使得敌人闻风丧胆,萎靡不振的南宋小朝廷因此才有了一点复兴的气象,他的功绩垂之于青史。可是他的功名却遭到了那个误国害民的卖国贼秦桧的妒忌,秦桧与畏敌如虎的宋高宗赵构互相勾结,狼狈为奸,一日里降了十二道金牌,把他从抗金的最前线召了回来。岳大将军正好落入了投降派设下的一个圈套。中原的那些盼望王师到来的忠义之士被抛闪得好苦啊!丢弃了祖先陵墓而仓皇南渡的小皇帝赵构本就没有收复中原的意思,岳飞被害死之后,收复之事就更无从谈起了,误国害民啊!且看那通往风波亭的钱塘路上,风刮得那般凄怨,雨下得如此哀愁,这就是苍天在为岳大将军哭泣,湖水也在为之动容啊!
百字赏析文
孙长江
本曲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以叙事为主,后半部分转入抒情。前三句,大处落笔,将岳飞的一生功业,尽括其中。一个“却”字,承前反跌,写岳大元帅的悲剧性结局。可谓言虽简意则赅,辞虽俭意却丰。“闪杀人”、“误杀人”的口语入诗,更将诗人胸中如浪翻如涛卷,那难以抑制的悲愤之情推向了高潮。全曲最终以“愁风怨雨洒西湖”作结,更有如神来之笔——栖霞岭下,西子湖畔,一代英烈埋骨地,天若有情雨为泪,一年三百六十日,“长是洒西湖”。
2.原诗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①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注】江岭,指的是大庾岭,过此即是岭南地区,唐代罪人往往流放于此。
译文
孙长江
家住襄阳的我特地到洛阳访问才子袁拾遗,可惜可叹可悲的是,他却在江岭做了流人。(大庾岭古时多梅,又因气候温暖,梅花早开)听说那里的梅花早早就开放了,可是,流放岭外,怎如这虽无花却有故知的北国呢!
百字赏析文
孙长江
一首短短的五言绝句,将诗人于洛中访友人不遇的遗憾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前二句对偶,既写出了对友人的崇敬和景仰,又暗写出了造访不遇的原因,可谓“一箭双雕”。江南好,江南梅花开虽早,但怎比北国之春来得更浓更亲更有味!南国之春真的就不如北国吗?否!只因友人“做流人”,只因家乡有故知。巧用衬托与反接,才使得这样一首怀人诗如此读趣盎然,如此回味无穷吧!
3.原诗
绝句
杜甫
迟日①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译文
孙长江
春日融融,江山一派秀丽景象;春风吹拂着花草,馨香无限。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小燕子正在繁忙地飞来又飞去,衔泥筑巢,生机一片;日丽沙暖,成双成对的鸳鸯,悠然自适地沐浴在静谧的沙滩上。
百字赏析文
孙长江
本诗首句从大处着笔,描绘出初春灿烂阳光下,明净绚丽的春景,虽为粗笔勾勒,笔底却春意骀荡。二句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春的百花、浓郁的芳香,表现明媚的春光。在这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作者又选择到了初春中最常见又最具有特征的景物来勾画春景。泥融土湿,燕子归来,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静睡。一动一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相得益彰。短短的一首绝句,将诗人“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定居草堂后的安适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4.原诗
如梦令
秦观①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①秦观,字少游。一生因党祸遭到惨重打击,多次被贬。绍圣三年(1069年),他自处州再贬。这首《如梦令》词,就作于此时。
译文
孙长江
长夜在沉寂中消逝,沉静得如同水一样静静流淌。寒风阵阵吹来,驿站的门紧紧地关闭着。睡梦被惊醒,一只老鼠正在窥看着油灯,想偷吃灯油;破晓时分的霜天里吹送进来的寒气透进被里。没有觉意啊,没有觉意,门外马在嘶鸣人已起,新的一天里的旅途奔波又开始了!
百字赏析文
孙长江
秦观的一首《如梦令》寥寥三十三字,尺幅之内,写遥夜,写驿亭,写窥灯鼠,写晓寒霜,有听觉,有视觉,有味觉,抒羁旅情怀,抒漂泊况味,抒人生感慨„„非大手笔怎能如是之从容。“沉沉”二字有何稀罕,此处相叠,竟传夜之长;“如水”一喻,更为常见,此刻,却
田家欧阳修赏析篇五
《古诗词鉴赏》
田家欧阳修赏析篇六
《2010高考专题诗歌鉴赏》
2010高考专题: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透析】
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
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
《孔雀东南飞》:刻画的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等。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2.诗人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1)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得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两位诗人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景物形象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丘山”、“羁鸟”、“旧林”、“池鱼”、“故渊”,李清照《声声慢》中的“黄花”、“梧桐”、“细雨”、“黄昏”,还有其他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它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在古诗中,讲究“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4 意象
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中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孤愤、倔强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意象,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也是读者对诗的审美评价的依据。
5 意境
所谓“意”,指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在理解、认识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受,是“情化的理”,又是“蕴理的情”;所谓“境”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意境,是诗美的集中体现,是诗歌突出的艺术特征。
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
例1 读下面的词,完成1—2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在对周瑜形象的刻画中,作者寄寓了什么感情?
解析:
1.“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类题的作法是:先翻译诗句的意思,接着概述诗句的内容,再阐释特征或作用。
2.此题是考查人物形象及其作用。扣住词中“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就可概括出形象的特点。诗人写历史人物,意在表明作者自己的心志。根据词人描述的人物形象的特征,就可推知作者的真实意图。
例2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3-4题。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蝉 虞世南
垂诿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两首诗分别写了“菊花”“蝉”两种事物,那么作者的用意就是描情摹态吗?
4.在两首诗里,作者的形象是如何显露出来的?
解析:
3.咏物诗不直接表露诗人的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这是常识。根据诗中对这个物象描述的一些特征,分析诗人的真正用意,这是方法。
4.咏物诗常常运用自况、自喻、自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人格特征。
例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第5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5.简析这首词中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的作法是:怎样的形象;结合诗句简析形象;形象的意义。
考点对应直练
训练一 鉴赏形象
1.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楼子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①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2.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1-2题 。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紫波荷飐风①,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 ①飐(zhǎn)风:在风中摇摆。
1.简析这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
2.诗人通过对采莲少女形象的塑造,各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3. 阅读下面写景抒情诗,完成以下题目。
田 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赛:旧时祭祀酬报神恩。
1.这首诗四句恰似四幅图景,试分别用四字句概括。
2.这首诗虽然描绘了四幅图景,但却反映了田家生活的情况和作者的心情,试说说这首诗所表现的气氛、情调和作者的观感。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1)第二句“马头冲雪过临洮”中“冲”字如果换成“冒”字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2)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人物形象。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鞚(kong),马笼头。
田家欧阳修赏析篇七
《2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的命题角度与答题思路
关于古代诗歌鉴赏,《高考考试说明》提出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研究最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角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方向和答题步骤,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一、意象类
诗歌中,事物以特定的情意构成固定的关系,于是便生成了意象。理解和分析意象历来就是诗歌鉴赏的重点。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等,都是诗歌的意象。诗歌的意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设问方式:(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意象?(2)说一说这首诗中意象的特点。(3)诗人通过诗中塑造的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思路解析: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并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答题步骤:(1)回答是什么意象;(2)回答意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回答意象包含的意义(作者的情感)是什么。
二、意境类
意境是意与境的和谐统一。诗歌中,意是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描绘的艺术图景。
设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思路解析:所谓意境,是由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意象)构建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或画面;(2)准确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或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3)具体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主旨类
设问方式:(1)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4)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思路解析:这类题通常是结合某一诗句或意境提问,因此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才能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
答题步骤:(1)回答塑造的形象;(2)回答作者的情感;(3)回答作品的思想意义。
四、表达技巧类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大致有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三个层面的内容。
设问方式:(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这样做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这种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语言类
高考诗歌语言鉴赏题主要着眼于“懂”,即学生只要能理解诗歌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体会出诗歌语言的表达作用和语言美即可。
1.诗眼类。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和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和
情趣性的可以统领全诗的字词。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设问方式:(1)×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2)×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思路解析:答题时不能孤立地谈“诗眼”,而是要将“诗眼”放在诗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情感进行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诗眼”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诗眼”放入原句描述并分析;(3)点出“诗眼”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关键字词类。
古人写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是全诗的线索、感情基调或主旨思想,抓住这些字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因此近年来很受命题人的青睐。
设问方式:×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1)回答该字词在突出主旨方面所起的作用;(2)分析该字词在诗歌结构方面所起的作用。
3.语言特色类。
这种题不是只要求分析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的语言风格。可用来回答此类题的词语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等。
设问方式:(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3)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诗歌的语言特色;(2)结合诗中有关的语句具体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3)分析诗歌中这样的语言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训练一 鉴赏形象
1.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楼子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①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2.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1-2题 。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紫波荷飐风①,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 ①飐(zhǎn)风:在风中摇摆。
1.简析这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
2.诗人通过对采莲少女形象的塑造,各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3. 阅读下面写景抒情诗,完成以下题目。
田 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赛:旧时祭祀酬报神恩。
1.这首诗四句恰似四幅图景,试分别用四字句概括。
2.这首诗虽然描绘了四幅图景,但却反映了田家生活的情况和作者的心情,试说说这首诗所表现的气氛、情调和作者的观感。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1)第二句“马头冲雪过临洮”中“冲”字如果换成“冒”字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2)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人物形象。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鞚(kong),马笼头。
词的下片描写了怎样的一个人?整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夕阳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⑥世自悠悠。
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从诗句选用意象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答: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8.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①。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②。
[注]①蘅皋:长满杜蘅(香草名)的水边陆地。②兰桡(ráo):指划船的桨,这里代指船。
(1)结合本词内容具体赏析“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三句。
(2)“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独自”二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9.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景象:
原因: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10.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答案示例:①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2答案示例:1.共同点: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不同点:王诗中的采莲少女美丽、欢快,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的采莲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2.王诗:欢悦 白诗:惊喜
3 答案示例: 1绿满平川、春祭笑语、雨歇鸠鸣、初日繁花 。2全诗情景交融,笔触欢快明朗,描绘了浓浓的春意,勃勃的生机,表现了田家生活的热烈、兴旺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态度。
4答案示例:(1)不好。“冲”字描绘出战士们在雪夜冲锋前行的生动画面,更表现出将士们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使诗歌充满了一种高昂激扬的情绪。“冒”字也能表现冒雪前进的情形,但在力度上没有“冲”字强烈。(语意相近即可)(2)全诗通过外貌、环境和行动描写,为我们塑造了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的形象。诗歌通过衣着来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用“金带连环”束“战袍”,刻画出了戍边将士们那种全副武装、神采奕奕的风姿;“马头冲雪过临洮”以天气恶劣、行军艰难来突出戍边将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卷旗夜劫单于帐”以“卷旗”的细节,写出勇士们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乱斫胡兵”和“缺宝刀”既表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更表现了将士们奋力杀敌、拼死搏杀的无畏精神。
5答案示例:词的下片描写了一位身姿优美、性格开朗的浣纱女形象。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醇厚朴实的民情风俗的赞赏。
6答案示例:①以“孤鸿”喻自己,以“孤鸿”的形单影只表达出自己的孤独寂寞;②以“孤鸿”的不知身世喻自己前程未卜。
7答案示例:(1)第二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2)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答出两点即可)
8答案示例:(1)以哀景映衬哀情 ,借伤柳以伤别 ,加倍突出人间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 。 (2)结句“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独自一人倚在画船的船舷的画面 ; “独自”二字,笔力沉重,透露出一种孤寂难耐的情怀,充分表达了依依惜别的衷情,孤身飘零的苦况 。 9答案示例:(1)秋暮,衰荷,乱雨,冷月;“无侣”(或“单栖”) (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
让人倍感凄凉。 )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10答案示例:(1)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2)衬托,对比,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训练二 鉴赏语言
1.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有关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①“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 ②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注]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4. 阅读下面三首诗,做后面两个小题。
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居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陶渊明《问来使》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举手指屋脊,云今如许长。
——王安石《道人北山来》
(1)故乡来人,有所问询,三位诗人萦系于心的各是什么?试简释其中蕴含的共同人格特点。
(2)从风格和语言两个方面简要说说这三首诗的共同特点。
5.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田家欧阳修赏析篇八
《第7份(含答案解析)》
题组一 抒情方式鉴赏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 贺
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 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②③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 ①钩:一种弯刀,属于武器。②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绘开国功臣24人画像以示表彰。③若个:哪个。
这两首诗所用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南园》由两个反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了。
答案:《马诗》借物抒情,写出一匹骏马渴望驰骋疆场,通过慨叹马的命运写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不得重用的感慨,显得婉曲而耐人寻味。《南园》直抒胸臆,连用两个反问句,表达了自己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痛快淋漓。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注 黄 机[]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 黄机,南宋爱国词人。
下片采用什么抒情方式?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下片词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我们一时难以理解,但若知道作者是南宋的一名爱国词人,再结合最后三句,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词人直抒胸臆,抒发了心系国事而又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全词之中,江山易帜、国运不昌之恨同英雄报国无门、功名难就之悲互相凝结,表现了沉重的民族忧患和人生悲剧意识。
题组二 修辞手法鉴赏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残 叶
李 靓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①②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注】 ①上阳:唐宫名。玄宗时杨妃专宠,貌美宫人多被遣居于此。天宝中有宫人在叶上
题诗,宣宗时宫人韩氏也有题红叶诗。②取次:意为随便、草草、等闲。
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句清新,感情真挚。诗的开头两句写时已深秋,树叶纷纷凋零,作者凭栏怅望,顿感神伤。三、四句,以“寒”字点翻雨的清冷,以“暖”字点抱花的温馨,把叶儿的今昔作了鲜明的对比。五、六句写残叶的遭遇。前句写残叶未落之前日月以无私之情为它们留下恋枝的瘦影;后句写坠落的红叶却遭泥尘的无礼玷污。结尾两句,是设想残叶落后的归宿,表达了作者对落叶的祝福。修辞手法不难回答,重点和难点是效果,要联系具体的句子来分析,不能只有结论。
答案:这是一首咏物诗,通篇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残叶、日月、泥尘以感知,感情真挚,表达了对残叶命运的同情与关切。
本诗还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第三、四句把残叶现今的凄苦情状与往昔盛时的温馨可人进行对比,第五、六句把残叶未落时日月有情与残叶经霜委地后泥尘污染的无礼进行对比,从而揭示了残叶的命运,寄寓了深沉的感慨。
4.(词见于第二节·菩萨蛮)词的第五、六句除对偶外还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词人开篇就描写了清溪的水色给自己以清心的感受;接着二、三联分别运用衬托和比喻的手法来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最后,又创造了一个情调凄凉的清寂环境。答题时一要找准“明镜”“屏风”的本体,二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比喻的妙处。 答案:运用比喻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给人以形象生动、身临其境之感。
题组三 表现手法鉴赏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 家
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本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诗四句写了四个场面,全部是叙述和描写的语言,丝毫不带有作者的观点、态度,但作者的观点、态度又充满在字里行间,显示了高超的表现艺术。白描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回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提示语“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自然会联想到白描的手法。
答案: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①②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
③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 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雄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词借鹰抒壮怀,言其欲像鹰搏击狐兔一样,消除恶人、小人,声色俱厉;可见作者在郁闷中迸发之愤慨。词大概作于作者旅寓河南期间。首句“寒山几堵”写出山高,“风低”句写鹰在广阔平原上迅疾低飞。“削碎”犹“划破”。“秋空”句写出天的空旷、澄碧,“醉袒”句,写出酒醉想起鹰逐兽的地方。词的上片运用衬托手法,借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来衬托鹰的威猛、雄健。词的下片,“男儿”句写出自己有才能却没有机会与别人比高低。后四句表明自己老当益壮,像雄鹰那样,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答案:①主要运用衬托的手法。②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等也算对)
题组四 构思技巧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桂州腊夜
[唐]戎 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尾联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诗首联写除夕守岁到三更已尽,但仍离家万里,思归无计。颔联写卧听雪落竹林,梦中没有离开家乡。颈联写终是孤枕难眠,听将晓的号角响起,更漏已歇,长夜已过;看孤灯掉落着细碎的灯花。尾联与首联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全诗充溢着凄苦的思乡之情。
答案:离乡万里,腊夜怀乡思归之情。尾联与首联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 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下片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一般来讲,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在篇首有总启下文、作铺垫等作用,在篇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篇末有总结全篇、深化主旨等作用。然后,结合具体的位置和诗歌的内容作答。而本题的这两句位于中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考生还需要结合这首词的具体内容来分析怎样承上,怎样启下。
答案: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句写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为下片白天赛龙舟、踏青的热闹场面作结;下句写笙歌已歇,喧嚣一天的池院显得分外清静,为下文写静谧优美的夜景作了铺垫。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 咏荷上雨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从词的下片来看,作者写的是庭院荷池上的雨,但上片却写午梦西湖。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分别运用什么手法来咏荷上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词的上片和下片各是一个角度,上片用的是梦幻的手法,也是虚写的手法,实际上就是想象;下片是实写,实写时运用了比喻手法。
答案:作者先用虚写(或想象)的手法,写梦中雨打船篷声,惊醒才知是急雨打庭院池中的荷叶的声音,突出雨之急、之大;然后用比喻(或实写)的手法写雨珠的形、色——像珍珠那样圆、那样白,它们随着荷叶的颤动而忽聚忽散,最后聚在叶心,就像一窝泛清波的水银,突出荷上雨之美。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云梦馆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并结合一、二两句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达了思念家人,渴盼归家的思想感情。“北雁来时岁欲昏”,是写季候、时节,也暗点思归之情。“北雁”南来,是写眼前景,但古人有鸿雁传书之说,所以下句接以“私书”,表示接到了妻子的信,一语双关。“岁欲昏”即岁月将暮之意。岁暮正是家人团圆的时节,而诗人不但不能与家人团圆欢聚,反而要远行异地,这怎能不引起悠悠愁绪?“私书归梦杳难分”是对思归之情的具体刻画。欧阳修与妻子伉俪情深,如此情深的夫妻,离别之后,怎能不“私书”不断?怎能不梦寐以思?心有所思,夜有所梦,真乎幻乎,梦耶非耶,两实难分。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 棠
[宋]苏 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诗人的想象中,面前的这株海棠花说不定会像人一样因夜深而睡去,所以诗人特意点燃高烛,照耀海棠,使她打起精神,不致“睡去”。
答案: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喻人。
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 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飞流直下三千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古长如白练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夸张的手法,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千古长如白练飞”用比喻手法,“白练”写出了瀑
布的形状、色彩,“飞”字写出动态之美,“千古”在时间上拓展和延伸,有较强的表现力。 答案: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以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两个问题,分别涉及了“拟人”与“夸张”。分析修辞必须侧重运用的效果,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答案:(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颖。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6.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①出 关
徐 兰
②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 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注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 莳(shì)未匝:移植或栽种没有完毕。
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笠”比作头盔,把“蓑”比作铁甲,形象生动,化板滞为飞动,暗示了天气的恶劣、插秧(农事)的繁忙紧张,表现了农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田家欧阳修赏析篇九
《鉴赏诗歌》
训练一 鉴赏形象
1.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楼子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①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1-2题 。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紫波荷飐风①,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 ①飐(zhǎn)风:在风中摇摆。
①简析这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
②诗人通过对采莲少女形象的塑造,各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3. 阅读下面写景抒情诗,完成以下题目。
田 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赛:旧时祭祀酬报神恩。
①这首诗四句恰似四幅图景,试分别用四字句概括。
②这首诗虽然描绘了四幅图景,但却反映了田家生活的情况和作者的心情,试说说这首诗所表现的气氛、情调和作者的观感。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①第二句“马头冲雪过临洮”中“冲”字如果换成“冒”字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②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人物形象。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鞚(kong),马笼头。
① 词的下片描写了怎样的一个人?
②整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夕阳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⑥世自悠悠。 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从诗句选用意象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①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②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①。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②。
[注]①蘅皋:长满杜蘅(香草名)的水边陆地。②兰桡(ráo):指划船的桨,这里代指船。
结合本词内容具体赏析“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三句。
(2)“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独自”二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8.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① 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② 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9.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①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②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训练二 鉴赏语言
1.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有关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①“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
②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注]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①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②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4. 阅读下面三首诗,做后面两个小题。
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居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陶渊明《问来使》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举手指屋脊,云今如许长。 ——王安石《道人北山来》
① 故乡来人,有所问询,三位诗人萦系于心的各是什么?试简释其中蕴含的共同人格特点。
②从风格和语言两个方面简要说说这三首诗的共同特点。
5.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①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②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6.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明发房溪二首(其一) 杨万里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① 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
②这首诗的叙写曲折有致,请作简要分析。
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 张 少 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①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如“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空堂欲二更”(《秋夜独坐》)等,请对“空知返旧林”中的“空”作简要分析。
②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
8. 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 绛 唇 林 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 ①林逋,北宋有“梅妻鹤子”之称的隐逸诗人。 ②金谷,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后荒芜。
①全词突出写一个“乱”字,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明。
②这首词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上阙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 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①.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② 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1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①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杜诗,其“诗眼”是_________, ;其“诗骨”是__________ 。
③ 联系全诗,说说诗中的颔联是如何表现诗意的?
田家欧阳修赏析篇十
《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