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大学英语三级】
中国如何才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2016年03月25日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原标题:中国对外关系面临双重身份和利益的冲突
作者:贾庆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摘要:我们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身份和利益在发生重要的变化。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也是发达国家;是弱国,也是强国;又是普通大国,又是超级大国。我们的利益是双重的,而且是矛盾的。比如说在气候问题上,到底是节能减排好,还是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好?在处理对外关系上,把握好我们实力的限度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会不会跌倒在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门槛上?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也很及时。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初步发达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际影响明显上升,有人说是老二,有人说是老三,不管老几,跟过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问题和困难。一个是经济下行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腐败问题、环境问题、社会诚信问题、安全问题、法制问题等;政治体制问题主要还是对权力的约束、价值共识的问题;还有就是国际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作用,对未来发展造成严重制约。
针对这些问题,新一届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转变增长方式、加大反腐力度、加强环境治理、推进司法改制、推进依法行政,提出了24字核心价值观,扩大国际合作等,这些措施在不同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反腐,腐败的势头基本得到遏制。这一轮反腐是有效的,尽管也给很多人造成了不便,包括我们单位正常报销都成了问题。我认为如果我们要真的想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至少需要做几件事情:
第一,需要把我们的问题讲清楚,说明白。我们国家很多问题还处于一种不太清楚、不太明白的地步,包括我们的政治体制。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机构,为什么有这样的安排,逻辑在什么地方,在很多这样的问题上,没有一个很理性的说法。只是告诉你这就是最合理的,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所以这是最好的。但是没有告诉你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比如说我们的人大,说不是西方的议会,但也不是中国的议会,那人大到底是什么?到现在为止咱们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过去有位领导写过一篇文章,说我们的人大不是西方的议会,但问题是谁也没说中国的人大是西方的议会,问题是,如果不是,为什么人大出访要去别的国家的议会?宪法说人大是中国最高权力机构,但包括我们的一些高级领导干部都不这样认为。今年的阅兵,我觉得在决策者要有一个好的说法,比如,为什么今年的阅兵非常重要?之所以现在很多事情引起很多争议,在很多程度上还是背后逻辑没有讲清楚,如果事先把这个逻辑讲清楚,大家就可以接受,很多事情做起来就会顺利得多。
如果我们能把政治体制背后的逻辑讲清楚,我们的老百姓,包括我们的高级干部就会认同,那我们的体制就稳定,我们的政治就稳定。所以,我觉得要想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就需要把我们的政治、经济、法制,各个方面的故事要讲清楚、说明白,存在问题的地方,就需要改,把它完善。美国的制度就是在不断地讲清楚、说明白的过程中发展完善的。宪法不断增加的修正案,就是它不断去说明和解释这个制度,不断地改说不清楚、讲不明白的地方的结果。对体制讲清楚、说明白了是其稳定的基础。要使我们的体制更加得到老百姓的认同,使体制更加强大,我们也要不断地把这个体制讲清楚、说明白,不断改革。
第二,我们需要通过改革清理现存的规章制度。过去做事情,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三个东西,第一是领导的批示,领导批了,这事就好办了;第二是关系,拿不着领导批示,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也可以把事情做了;第三是靠钱,别的办法搞不定,就拿钱来搞定,拿人民币来解决问题。过去是靠这个来办事的,规章制度不重要,所以制定规章制度也很随意,定得非常严格好看,但很多无法操作。现在反腐,领导不批条了,关系也走不动了,钱也不好使了,只能靠制度了,但规章制度要么是相互矛盾,要么是不合理。现在我们都说官员懒政,我看主要还不是懒政的问题,大多数的官员还是想做事情,现在没人敢做事,做事怕出事。我们要想使我们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使我们的老百姓,使我们国家治理能够不断得到改进,我们就需要把这些规章制度给理顺了,不合理的就改掉,从而把经济搞活。 我们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身份和利益在发生重要的变化。我们又是发展中国家,又是发达国家;又是弱国,又是强国;又是普通大国,又是超级大国。我们的利益是双重的,而且是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确定我们国家的利益非常困难,
比如说在气候问题上,到底是节能减排好,还是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好?温总理去哥本哈根会议上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但回来又不能不强调节能减排。北京、上海好多大城市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的状态,谁也受不了PM2.5。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还有节能减排,这些都是我们的利益。我们怎么办?在处理对外关系的时候,这方面的矛盾太多。
我们的利益是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对外关系,要特别谨慎,要两种利益都要兼顾,推动国际合作,利用国际资源来解决我们的问题,这始终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坚持的一个方针。要想利用好国际资源,我们就需要国家间的合作,需要平衡过去和未来的利益。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处理对外关系也要着眼于长远的利益,未来的利益跟现在的利益可能会非常不一样。照现在的发展将来我们是一个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有发达国家的利益,跟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处理对外关系的时候,也要越来越需要考虑自身的利益是什么。
有人曾问基辛格,怎么才能处理好中美之间的关系?他说,对于美国来讲,就是要学会适应中国的崛起,对于中国而言就要学会知道自己实力的限度。给中国的建议,他是在总结美国自己的经验后提出来的。历史上,当美国超出他实际实力的时候,它都遭受了挫折,包括越南战争、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的时候也需要知道自己实力的限度,需要在基础之上合理、务实地处理好对外关系。
经济上的一个例子,我们在委内瑞拉投了不少钱,它国家治理有问题要破产了,为了保全我们的投入,我们又给他们追加了更多的钱。如果委内瑞拉破产了,几百亿美元就没有了。委内瑞拉这个国家对于中国到底有多重要需要我们这样帮助它?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有点超出我们实力的限度。南海维权也需要考虑我们实力的限度问题。总之,在处理对外关系问题上,把握好我们实力的限度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才知道有几个东欧国家已经属于发达国家
东欧国家在在过去10年间纷纷走出低谷,成为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国家。东欧国家中转型最顺利且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标准是: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按1995年前后的标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基本定义为发达国家。近10年的发展,使8000美元这个标准已经落后了,2005年应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这个定义,在这10年,有8个国家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这8个国家是:塞浦路斯、巴哈马、斯洛文尼亚、以色列、韩国、马耳他、匈牙利和捷克。
另外,阿联酋、科威特等产油国人均GDP很高,但社会发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发达国家之中;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微型国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湾、荷属安的列斯等未获国家地位的经济体也不列入其中。
2005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名单(括号里面的是按名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
原有的发达国家(共24国):
欧洲(18国):卢森堡(69,056)挪威(53,465)瑞士(49,246)爱尔兰(46,335)丹麦(45,015)冰岛(44,133)瑞典(38,451)英国(36,977)奥地利(35,861)荷兰(35,393)芬兰(35,242)比利时(34,081)法国(33,126)德国(33,099)意大利(29,648)西班牙(24,627)希腊(18,995)葡萄牙(16,658)
美洲(2国):美国(42,076)加拿大(32,073)
亚洲(2国):日本(36,486)新加坡(25,176)
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29,761)新西兰(23,276)
新增的发达国家(8国):
塞浦路斯(19,008)巴哈马(18,190)斯洛文尼亚(17,660)以色列(16,987)韩国(14,649)马耳他(13,144)匈牙利(10,896)捷克(10,708)
从新增的8个发达国家来看,大多是原有发达国家的近邻,如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匈牙利、捷克、塞浦路斯是欧盟成员国的近邻,韩国是日本的近邻,巴哈马是美国的近邻。只有以色列是例外。
在发达国家之中,卢森堡仍位居榜首,而且与第二名的差距继续拉大;爱尔兰的人均GDP在20年前只是发达国家中的中下水平,2005年已跃居世界第5名,是过去20年中经济最成功的发达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东欧国家在经历了90年代初转型期的阵痛之后,在过去10年间纷纷走出低谷,成为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国家。东欧国家中转型最顺利且最靠近欧盟的斯洛文尼亚、捷克、匈牙利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立陶宛、波兰、拉脱维亚等国也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预备梯队中。
在人均GDP的下一梯队中(5500-9000美元),有下列国家:
塞舌尔(8,892)爱沙尼亚(8,885)斯洛伐克(7,963)克罗地亚(7,764)立陶宛(6,796)墨西哥(6,566)波兰(6,373)
拉脱维亚(6,150)智利(5,742)
如能保持发展劲头,它们有可能在未来10多年内成为新增的发达国家。
这些数字中惟独没有提到中国的情况,那是因为,中国既不是最发达的国家,也不是最贫穷的国家。中国仍然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
2017到2020年是中国进入发达国家门槛的关键时间
楼主:handsetft 时间:2014-04-14 12:37:00 点击:37061 回复:544
2013年的这个时候,笔者曾经写过一个热贴,可能有一些朋友还有印象,讲的是:2013年是日本和欧洲掉入二流国家的分水岭: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楼主更坚定了当时的判断。
在开始这个新贴前,我想先讲一个故事。
草原上有一头大狮子,几头花豹,一些狼组成了食肉动物群。同时在草原上的鹿和羊组成了食草动物群。如果狼多了,那自然会有狼要挨饿,病狼自然会饿死。总之,草原的生态会重新平衡下来。
在工业国(发达国家)和原材料供应地+市场(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平衡。现在的问题来了,当这个草原上又多了一头狮子后,这个零和游戏就面临着彻底的大调整了。
当中国以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和第一大出口国的面貌出现的时候,必然有一些工业国失去了自己的市场和原材料供应地。当年亚洲四小龙变成狼的时候,阿根廷和南非等国变成先饿死的病狼。而当中国成为新的狮子的时候,光饿死欧猪四国可能是不够的,一些体弱的狼,也可能成为狮子的食物。
2000年,美国有世界500强企业186家,日本108家,欧洲156家,美国、日本加欧洲,占了450家。其它发达国家总计15家。中国11家,其它发展中国家总计24家。
2013年,美国有132家,中国85家(加香港的话89家,再加台湾的话95家),日本62家,欧洲141家。中国增加的份额,主要是从美国、日本和欧洲身上挖下来的,这也验证我的观点。工业国之间是一个零和游戏。身子最弱的狼和豹先死,其它的肉食动物才有好日子过。
- 1 -
在过去的十年里,世界各国都有大量的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法国、意大利几乎年年在搞,美国也出现了占领华尔街运动,台湾学生甚至因为担心服贸影响就业,搞起了占领立法院活动。
在这背后,实质上发生的是发达国家的收入停滞和生活成本上升,以及青年的失业率大幅上升(西班牙希腊等国30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接近50%)。在欧洲流行一个名词叫“1000欧元一代”,日本出现了“穷忙族”,韩国有所谓的“88万韩元世代”。台湾地区更不用提了,出现了薪资收入16年不增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google一下这些名词。
事实上,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新的狮子加入游戏后,原有的发达国家纷纷吃不饱了。奥巴马曾经说过,中国13亿人,如果过上和美国人一样的生活,对世界是一个灾难,这就是对这个现象的深刻认识。
但是中国人也有我们的幽默:也许中国没有办法让自己变得像发达国家一样富,但是,我们可以让你们变得和我们一样穷。
这个玩笑正在慢慢变成现实,当中国人慢慢提升自己生活质量的同时,大多数发达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出现停滞,甚至一些伪发达国家,已经出现倒退。希腊和葡萄牙已经大面积的出现了几百欧元的工资水平,甚至台湾地区的收入水平,和上海也相差仿佛了。
我的判断是,在2017年-2020这个时间段里,中国的主要经济指标,会和入门级发达国家处于一个模糊的胶着状态。我们会在这个时间段里,成功的让部分发达国家变得和我们一样穷:)
在IMF最新的全球各国人均GDP排名中,中国在186个国家地区中,排到84位,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的中上水平。虽然中国的人均GDP还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主要发达国家把全球的平均水平拉上去了,2013年世界人均GDP是10486美元),但是比中国更富的国家的总人口,是19.45亿,占到了地球总人口的27.55%。
比中国更穷的国家的总人口,人口为37.53亿,占了地球总人口的53.17%。同学们,以后大家出国的时候,或是在国内遇到外国人的时候,要抬头挺胸,因为这个世界上,可能大半人口的富裕程度还不如你。
大家可以把IMF的这个名单拉一下,排50到83之间,有几个国家敢说自己的生活 - 2 -
水平和真实的GDP高于中国的?中国统计局一直以来,是非常低调的。如果以巴西或是印度等国家统计局的作风的,中国今天的人均GDP统计成1.5万美元也是完全可能的。你看看人家印度,人均钢产量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以下,人均汽车销量只有中国的八分之一,出口只有中国零头的零头,人均GDP妥妥的报中国的四分之一弱。
很多不懂经济的“爱国”青年,往往习惯性的认为中国的GDP有水分。各类所谓专家,习惯性的用中国经济泡沫破裂或是结构性问题大爆发之类的标题吸引大家的眼球。中国什么指标略有一点点风吹草动,立刻一堆JY和媒体高喊:中国经济崩溃在际;今天你再不换美元,明天可能再也换不到之类。他们是永远看不到印度和其它各国各主要指标的大面积滑坡的。人家印度汽车销量下滑十多个点,用电量也大降,依然还是西方媒体眼里潜在的“即将”崛起的大国。
上面是题外话了,再说一个例子,来证明中国统计数据的低调和人为压低。中国PPP人均GDP,才10000美元左右,也就是说,以购买力平均计算,中国的人均GDP只比名义GDP高了一半左右。
这个提升的比例,甚至比韩国和台湾的提升还要少。难道是说,中国的物价和消费价格比韩国和台湾还要高吗?以我们的经验来看,上海北京的物价水平,和台北首尔相当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中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物价水平,必然是远远低于韩国或是台湾的平均水平的(看看茶叶蛋就知道了,中国茶叶蛋的价格,至少有一半地区,价格只有台湾的一半左右),中国真实的购买力平价应该存在严重的低估。
中国购买力平价存在低估,是因为,中国参与国际比较项目的样本是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武汉、哈尔滨、西安七个大城市,这七个大城市的物价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得多。
中国当局是假装没有发现这样的问题,因为GDP再增长上去,尾巴就藏不住了,国际组织要逼着你承认发达经济体的地位,并要求你在全球范围承担和发达国家一样的义务了,我们的领导人,早就强调过,要保持发展中国家地位50年不动摇了。我们是不会出现像蔡英文这样的极品的(台湾进入WTO的时候,谈判代表蔡英文强调要以发达国家地区的地位加入,承担更多义务,而远远更发达的新加坡却低调的以发展中国家地位申请加入。)
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9%,消费了30%的家电,26%的汽车,人均住房面积远超日韩台湾,出国旅游消费支出也高居世界第一。但是统计出来的GDP总量只占世界的12%,人均GDP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如果这样还不算低调,怎样才算?
- 3 -
引用其它媒体的数据。(注:中间部分数据和最新披露的数据有少量出入) 瑞信报告:金砖国家2013年家庭财富比较(截至2013年年中)
总部位于瑞士的瑞信研究院9日发布其第四份年度《全球财富报告2013》。报告称,自2000年以来,中国人均财富几乎翻了两番,从5700美元升至2013年的2.223万美元。在过去一年,美国、中国和德国是全球财富的三大增长来源。此外,澳大利亚人属于全球最富群体,而在俄罗斯,110人坐拥俄罗斯35%的家庭财富。
报告称,从2012年中期到2013年中期,全球财富上升4.9%,达到241万亿美元,也比2003年上升68%。报告预测,全球财富在未来5年将上升近40%,到2018年将达到334万亿美元,年增长率为6.7%。在全球财富的增长中,29%都要归功于新兴市场国家。而在新兴经济体增长的财富中,中国贡献将近一半。
报告称,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财富总额减少约20%,但很快就逐渐恢复。尽管最近仍充满不确定性,但仍高于危机前的最高水平。【怎样才算发达国家】
目前,中国的家庭财富总额名列世界第三,比排名第二的日本低2%,比排名第四的法国高出56%。报告指出,由于中国储蓄率较高,且拥有相对完善的金融体系,中国家庭资产中的金融资产比重高达46%,高于其他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或转型国家。同时,私有住房、新建筑和农村土地在中国也是非常重要的财富形式,人均持有房产价值为
1.29万美元。中国家庭债务水平仍然相对较低,人均负债只有1400美元,相当于总资产的6%。
报告还显示,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兴市场国家的财富增长速度放缓,墨西哥增速较快,而巴西和俄罗斯受到货币贬值的影响,增速较慢。中国的财富分配比印度更加平衡,这体现了中国扮演着“新兴消费者的先锋”这一角色。相对于世界和其他新兴市场,中国的整体财富不均情况仍属温和,中国42%的成年人口拥有1万美元以上的财富,高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中国目前已经有100万以上的百万美元富翁,财富总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居民总数也比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都要更多。
全球贫富不均的问题仍然突出。全球最富有的10%掌握着86%的全球财富,最富有的1%则掌控着46%的全球财富,而最贫困的全球近半人口所占有的财富可能还不足全球财富的1%。
2013年年中金砖国家主要数据如下:
- 4 -
中国:人均GDP为6166美元,总财富22.2万亿美元,人均财富16358美元。成人人均财富22230美元,其中人均金融资产10752美元,人均非金融资产12881美元,人均债务1403美元。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8029美元。
巴西:人均GDP为12596美元,总财富3.2万亿美元,人均财富15752美元。成人人均财富23278美元,其中人均金融资产12251美元,人均非金融资产17114美元,人均债务6088美元。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5117美元。
印度:人均GDP为1517美元,总财富3.6万亿美元,人均财富2860美元。成人人均财富4706美元,其中人均金融资产700美元,人均非金融资产4302美元,人均债务296美元。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1041美元。
俄罗斯:人均GDP为15256美元,总财富1.2万亿美元,人均财富8719美元。成人人均财富10976美元,其中人均金融资产4484美元,人均非金融资产9043美元,人均债务2552美元。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871美元。
南非:人均GDP为8335美元,总财富0.6万亿美元,人均财富11867美元,成人人均财富19613美元。其中人均金融资产17545美元,人均非金融资产7073美元,人均债务5005美元。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3051美元。
其他经济体:
美国:总财富72.1万亿美元,人均财富220677美元,成人人均财富301140美元。其中人均金融资产243589美元,人均非金融资产114362美元,人均债务56811美元。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44911美元。
日本:总财富22.6万亿美元,人均财富178870美元,成人人均财富216694美元。其中人均金融资产149619美元,人均非金融资产102114美元,人均债务35039美元。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110294美元。【怎样才算发达国家】
成人人均财富与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之比
中国 22230:8029=2.77
巴西 23278:5117=4.55
印度 4706:1047=4.49
俄罗斯 10976:871=12.6
南非 19613:3051=6.43
美国 301140:44911=6.71
日本 216694:110294=1.96
世界 51634:3945=13.09
- 5 -
西方国家为何不允许中国强大,拼命阻止呢
西方国家不允许中国强大,不允许中国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为什么?
中国崛起意味着什么
中国的崛起很可能会极大地损害这些西方国家的利益,而政治家必须防患于未然,阻止中国的崛起。理解这一点之前,首先要知道中国崛起意味着什么?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如果生活水平没有达到发达国家,那就中国就不算崛起,崛起归根到底是为了每个国民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那什么才算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呢?现在各个国家最主要的衡量方式是人均购买力平价。
中国国力的崛起
举个例子,2014年美国的人均购买力平价是53992美元,中国是12926美元,美国是中国的四倍,也就是美国平均每个人能够购买的东西是中国的四倍,生活水平比中国高得不是一星半点。
那么美国人民凭什么生活水平比中国高这么多?这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资源消耗的基础之上的。 2014年,中国人均居民用电量是508千瓦时,而美国是4973千瓦时,是中国的近十倍,在美国,冬天、夏天都是开足暖气或者空调。
2014年,中国人均消耗石油0.38吨,而美国是2.59吨,是中国的近七倍。同样是这一年,中国人均天然气消耗136立方米,美国是2353立方米,是中国的十七倍。
如下图所示,所有的生活水平比中国高的国家居民都比中国人消耗更多资源。【怎样才算发达国家】
2014年GDP排名靠前国家人均购买力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生活水平与资源消耗量是息息相关的,那么中国如果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须消耗更多的资源,但是中国自身的资源不足以支撑全体国民现有的生活水平。
必须向其他国家买资源
2014年,中国石油共消耗5.20亿吨,进口3.09亿吨,进口占比60%;天然气消耗1855亿立方米,进口510亿立方米,进口占 比28%;即使是中国最丰富的煤炭也进口了2.91亿吨。而且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储量分别占世界的1.1%、1.8%、12.8%,储产比分别为 11.9年、25.7年、30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的用量会越来越大,靠中国自身的资源也就会越发捉襟见肘。
那么为了足够的资源消费量,我们就必须向其他国家买资源。
既然要买资源,就必须要有钱,而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交易的时候愿意收人民币,所以必须要有外汇(特别是美元)。
既然想要美元,那就要拿东西来换,所以出口成了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没有出口就换不来资源,换不来资源人民生活水平就不能提高。就这样,中国成了一个加工厂,买来资源,生产出产品,卖出去挣到钱之后,再买一些资源支撑起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因为中国是加工型经济,是把买来的资源加工成产品来赚到钱的,那么这就需要一个比较低的加工成本,只有这样,产品的价格才低,才卖得出去。
在加工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工人工资的增长落后于GDP的增长(根本原因是生产率太低)。但是工资毕竟在增长,劳动力成本还是提高了,这样产品的成本优势就被其他发展中国家超过,那么中国就不能从出口中挣到钱,经济发展就会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这时,我们就看到了“出口退税”、“出口补贴”这样的东西,因为出口挣的是能换资源的美元,退税、补贴的是人民币,所以中国还是获益的。毕竟我们换到了我们需要的资源,人均资源消耗量也提高了,这就意味着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有些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外的商场里反而比在中国内地还便宜。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崛起首先影响到的是跟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我们必须要转型赚钱
衣服、玩具之类的低技术产品利润实在太低,换取的资源量不足以支撑中国人民越来越高的生活水平需求,那么中国就需要制造高利润的高技术产品。
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日本和德国,他们就靠着汽车、车床、精密仪器等等高技术产品,从全球市场上换取足够的资源,使本身没有多少资源的他们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发达国家,国民的生活水平(购买力平价)也甩了中国三条街,只比土豪沙特少一点点。
然而这些技术不可能天上掉下来,我们必须一步一步追赶,而且日本、德国这些领先的国家也都在不断开发新技术,使自己的领先优势扩大。因为一旦在技术上被中国追上,那么以中国的规模优势,同样的产品一定比自己便宜,那么自己的产品就卖不出去了,也就没有了外汇(美元),没有外汇就买不到资源,那么像日本这样的几乎完全依靠资源进口的国家就得退回到“江户时代”了(德国由于背靠欧盟,情况要好不少)。
所以我们看到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了严密的技术封锁,对中国发展大飞机、推销高铁密切关注,日本还在出口高铁方面对中国进行了阻击。但是这些都不能阻挠中国技术发展的步伐,“江户时代”的阴影仍然笼罩在日本心头。所以他决定兵行险招,希望借助美国,乘中国还没真正崛起时用战争来拖住中国前进的步伐,这时候我们就看到日本在钓鱼岛、南海不断挑衅中国,修改安保法案使他能够发动战争。 美日等国接连在主权问题上挑衅中国
到这里,中国的崛起无疑会损害到这些靠出口支撑起来的发达国家的利益。
高科技出口市场不足以满足中国
通过出口高技术产品使人民过上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策略对于向日本、德国这样的小国来说是足够的。而中国人口是他们的十倍,如果要达到日本、德国的生活水平那么就需要卖出十倍于他们的产品,全球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市场,即使市场有这么大,那么也会因为市场中的供应增多(多了中国这位竞争者),而使利润没有现在德日能够获得的这么大,中国也就不能买到足够的资源量来支持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
那有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一、扩大全球市场。让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发展起来,就有更多国家消费高技术产品,那么就有了一个更大的市场使中国能够换取足够的外汇。所以我们看到了“一带一路”,看到了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建设。
二、用人民币直接结算。如果用人民币结算,那中国就不需要费心在国际市场上挣美元了,产油国家为了获得人民币自然会与中国进行交易。而且这会形成中国用人民币买资源,资源出口国拿人民币买中国的产品的货币循环,使得中国能够在一个更小的市场,拿到满足人民需求的资源。于是,近几年中国努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成立“金砖银行”、亚投行,都在为人民币结算铺路。
但是,“人民币结算”会损害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元霸权。而美元霸权是美国霸权最重要的基石,美国正是靠美元结算,才能用绿纸片换石油、换产品、换真金白银,在全世界收铸币税,通过印美元让全世界为美国分散金融危机损失。
所以,当年萨达姆想用欧元进行石油结算时,引来了美军攻打伊拉克;当年卡扎菲想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推行用黄金第纳尔结算石油后,利比亚遭到了北约的空袭。
所以,随着中国崛起,美国的利益也很可能受损。
美国不会坐以待毙
美国是不会坐以待毙的。那要怎么做呢,答案就是中国最大的软肋——资源。2014年,中国消耗的石油60%需要进口,而且中国85%的石油都要走马六甲海峡,如果美国封锁了马六甲海峡对中国实行石油禁运,那么中国的经济别说实现经济增长,很可能出现经济衰退,而且衰退会提高失业率,大面积失业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甚至会导致中国的崩溃。所以我们看到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在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的美军基地增加军事部署。
那么美国为什么迟迟没有对中国进行封锁呢?
除了如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这样的美国自身原因之外,中国方面的努力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改革开放以来,即使对资源的消费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中国的资源自给率也努力维持在90%以上(只有07、08、09三年自给率降到了89%);不断挖掘石油产能,保持石油产量稳中有升,减缓石油自给率的下降速度,即使石油的开采成本比进口石油还高也在所不辞(这是中国油价比美国高的一个原因);建设中缅油气管道、中俄油气管道、中国—中亚油气管道,减少对海上通道的依赖。
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不会选择坐以待毙
中国的目的就是,保证在美国在海上实行了对中国的封锁情况下,也能依靠自身的资源维持基本的经济运转而不至于崩溃。而且,美国要实行封锁 是需要付出极大成本的,还要面对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压力,所以一旦美国不能在短时间玩残中国,那么封锁就成了玩火。因为存在如此巨大的风险,美国就会知难而退,就不会使用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杀招了。这就是,通过加强我方的抗打击能力,来增加敌方的打击成本,从而达到降低敌方的打击意愿的战略目的。
但是,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不可能维持住如此高的资源自给率,自给率越低,中国留给美国的破绽就越大。既然破绽不可避免,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破坏美国的封锁能力。随着东风21d反舰导弹的服役,中国拥有了反介入的能力,美国对中国进行资源封锁的代价变得不可想象。自此,自给率不再是制约人民生活水平的瓶颈,中国终于能够在全球资源市场放手大干了。
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源从海上运往中国,海上资源通道就成了国民经济的命脉,这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看到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海军,把海军派往印度洋护航,在南
海进行填岛以增大对南海航线和马六甲海峡的控制力。或许再过几年时间,从印度洋经马六甲到南海的这条资源大动脉就将处在中国海军的保护之下。
下图就是中国的资源进口通道,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通道。
中国的资源进口通道,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通道. 所以,到现在美国的海上霸权也快保不住了。
西方不允许中国抢夺资源
中国人太多了,如果我们每个人的石油消耗水平跟美国人一样,那么中国每年就要消耗35.35亿吨石油,这相当于2014年石油产量的84%;即使是向日本看齐,中国也要消耗2014年石油产量的50%。随着石油储量的减少,产量很可能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那么中国资源用的多了,其他发达国家的资源用量一定会减少。前文说过生活水平与资源消耗量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发达国家国民的生活水平就很可能出现下降。 也许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困境会被解决。或许在不远的将来,电动汽车会普及,国家对石油的需求就能够缓解,太阳能、风能这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也会大面积铺开,化石能源发电将退出历史舞台,生活水平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就不会像现在这么严重。那么,中国的发展就不会降低现在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而日本也就不用担心真的退回到江户时代。
但是,因为事关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资源这个问题上,政治家必须思考最坏的情况,防患于未然。所以,对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只要有机会把中国拉下马,他们是决对不会放过的。 这就是些西方发达国家不能接受中国的崛起的原因。
西方人怎么看中国人的春节
外国人看中国,效果常常出人意料。我上大学时,一帮老外留学生曾总结过中国学生的三大怪:“吃瓜子,开门,开灯”,就十分精辟。如果让中国人自己来总结,吃瓜子这一条或许在列,但只会当成一种饮食习惯。留学生们则看出来:吃瓜子不光是吃,更是社交手段。就像有位留学生说的:我每次进出宿舍楼,门卫都在嗑瓜子—这不算怪。怪在每次我一打招呼,他便会抓一把瓜子请我吃。你能想象在美国大街上一个吃汉堡的治安员,你每次路过说一声哈罗,他就递过来让你也啃一口吗?
大开宿舍之门,几乎所有中国学生都是如此,习惯已成自然。欧美人从小常常是一人一室,稍大一点孩子的房间连父母进来也要先敲门,他们才会大惊小怪于中国学生宿舍的大敞门风格,惊讶于所有人自由出入,不请自来相互串门。至于开灯也被视为“怪”,中国学生恐怕最难理解:屋子里面不就是应该弄得亮堂堂的吗?我们任性,不怕费电,咋地?但欧美人自己家里就喜欢布置得半明不暗,觉得这样才算温馨浪漫。学生宿舍群居生活,更是人各把守一个角落,点盏小台灯,搞得像酒吧一样人影憧憧、昏暗暧昧。中国大学生宿舍,一般装的是长灯管日光灯,而且一架双排,每间宿舍两架,总共4支160瓦相当于白炽灯400瓦的亮度,一开起来,小小屋子的每一寸空间都充满了雪亮的光明,辉煌耀眼无处藏身。两种灯光的差别,正如白酒的透明烧喉,有别于葡萄酒的暗红醇厚。
如今我从事跨国工作和生活多年,对中西文化差异了解得越多,越觉得这“吃瓜子,开门,开灯”三条总结,还真是简洁而准确地概括出了我们中国人的行事风格。吃瓜子和开门都和中国人的社交习惯有关。就是朋友之交,不可无饭;突然杀上来串门,不可不接待。至于开灯则体现了一个古老农业文明对光明的执着追求。欧美人据说是游牧民族出身,习惯夜间捕猎,追累了就搞个野营啊篝火什么的,
老有气氛了!俺们中国人喜欢种植,讲究的是万物生长靠太阳,巴不得白天夜晚都保持足够光照。我甚至觉得,中国学生宿舍的灯光,也就是按照温室大棚的光照标准来配置的。要不然,你说中国学生为什么总是托福成绩考那么好呢?以我的智商来理解,这肯定因为光照时间较长,促进了大脑发育。
中国人每逢大事,离不开灯光。形容节日气氛就是“张灯结彩”,形容经济繁荣就是“灯火辉煌”,形容堕落腐化就是“灯红酒绿”。中国官员去西方发达国家考察一圈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先搞灯光工程,城市点得透亮,哪怕是办公区晚上空无一人,也要求点亮全楼灯火。很多中国人觉得拉斯维加斯是美国最繁华的都市,无他,霓虹灯多尔!不过拉斯维加斯的霓虹灯早就被中国超过了,现在一个三线城市的洗浴中心都敢和它叫板了。
前一阵子徐克翻拍《智取威虎山》,我没看,不知是否保留了原著《林海雪原》中的一个有趣桥段:杨子荣为了让小分队在漆黑的夜晚准确及时地找到土匪巢穴,以给座山雕祝寿为名,在山前山后点满了松明子,号为“满堂光”。座山雕见之大喜,因此被小分队捣上门来一锅端,真的成了“满堂光”。你看,在俺们中国,连土匪都喜欢灯光秀。
反过来,在中国形容一个人吝啬,最恶毒的比喻就是他不肯开灯。典见《儒林外史》。严监生临死时,一个劲伸着两根手指,咽不下一口气。家人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媳妇明白他是嫌香油灯点了两根灯草,太费油了,掭下去一根,严监生才安然死去。可怜严监生,在西方说不定会被奉为节俭生活典范、环保先驱的,在中国被吴敬梓一丑化,挨骂了好几百年。以至于后世的读书人上了大学,吸取教训,总是把宿舍里的两架日光灯同时打开。
所以毫不奇怪,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过春节也无非是三条:“年夜饭,拜年,放烟花”。你看,它们和“吃瓜子,开门,开灯”,
正是一脉相承。尤其中国大城市的新年烟花,那是所有外国人在世界上任何城市也不敢想象的超级景象。中国人自己解释过年放鞭炮的习俗,说是为了制造响动,吓跑“年兽”。但我见到更有说服力的说法,反而来自外国网站论坛上一个无名氏的帖子。此人经过严格考察,认为起源是玉皇大帝—也就是中国人的上帝—对凡夫俗子们的堕落感到不满,准备降下大火把人间毁灭。这消息不知怎的走漏了,结果机智勇敢的中国人便自己放起了漫天烟火。玉皇大帝从天宫往下一看,我靠,这火我还没放呢,下界他们已经自己烧成一片火海了!于是心满意足回营。我个人觉得,这个故事中的玉皇大帝,如果替换成外星人派来毁灭地球的使者,说不定就真是历史的真相。也就是说,几百年前,我们中国人的祖先通过发明烟花爆竹和春节,的确曾经拯救过地球和人类一次呢。
尊敬的党组织:
G20、APEC这些大型国际会议接踵而至,除了安倍晋三与习近平的首次会晤惊世人、习近平与奥巴马的瀛台夜游别有风味、普京铩羽而归格外惹眼,中国领导人在国际会议期间发言姿态的彻底转变亦让人们大感意外。自2016年提出要实现“中国梦”之后,中国不单采取了种种措施追梦,在姿态方面,习近平正让这个世界提前适应崛起了的中国姿态。
从“亚太应该”到“我们要”亚太经合组织(APEC)虽然是松散的地区联盟,但是中国领导人对它的重视程度却极高,且不说此次会议在北京举办,单就会议本身而言,中国自加入APEC后,最高领导人从未缺席过该会议,每次峰会也都会发表主旨演讲。对比近十年来中国领导人在APEC峰会上的讲话不难发现,中国的姿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历次峰会,中国领导人的讲话内容基本上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中国经济的发展措施、中国对亚太经济发展的看法这几个板块。从2016年到2016年,胡锦涛历次APEC演讲延续了先谈对会议主题的看法,接着谈论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将采取何种措施的模式。
胡锦涛2016年首次在APEC演讲时分析了中国增长神话的原因以及中国将在未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但是没有对亚太经济的发展提出意见和看法。2016年胡锦涛在《推进合作共赢
实现持续发展》的演讲中表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愿意为推进合作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016年胡锦涛在演讲中表示,事实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胡锦涛时代的中国姿态是积极融入和参与亚太,并着力印证中国对亚太的贡献,而在对亚太发展的意见上立场保守。胡锦涛首次亮相APEC演讲时,着力于向外界解释中国,没有提及中国对于亚太经济发展的看法。
然而与过去十年中国领导人在APEC峰会上的演讲相比,习近平2016年、2016年演讲的大致内容框架与胡锦涛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区别是,习近平2016年对于亚太发展发表看法时连用四个“亚太应该”连用七个“我们要”,表露出指导者与掌舵人的姿态。
习近平2016年10月7日在APEC峰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这是习近平首次在APEC峰会上发表演讲。习近平先是重申了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政策,接着对亚太经济发展提出四点愿景,一连用四个“亚太应该”。习近平提出亚太地区应该谋求共同发展,应该坚持开放发展,应该推动创新发展,应该寻求联动发展。
除了介绍中国政策,习近平2016年首次亮相APEC就一连用四个“亚太应该”直接指出中国认为亚太应该怎样做。这种自信不仅有习近平个人强势性格的烙印,也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中国的国家实力发展到今天,在亚太已经处于设置议程的领头羊位置。
2016年11月9日习近平在APEC上的讲话是习近平第二次在APEC上演讲,与去年首次祭出四个“亚太应该”不同,今年习近平一连用了七个“我们要”和一个“我们应该”来表达中国对亚太发展的意见。习近平称,“我们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我们要携手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我们要不断发掘经济增长新动力”,“我们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我们要精心勾画全方位互联互通蓝图”,“我们要共同致力于构建覆盖太平洋两岸的亚太互联互通格局”。
在汉语中,如果说“应该”一词还停留在建议的层面,那么“要”则说明将付出行动,是比“应该”更进一层次的建议,是更倾向于指示性而非建设性的词汇。从胡温时代中国对亚太如何发展并不积极建言,到习李时代中国对亚太的发展有着强烈的主导色彩,中国已经将自身从亚太经济建设的参与者,上升为亚太经济发展的引导者角色,上升为亚太经济发言的主导者角色。中国的亚太地区主人公地位、意识已经十分明显。
有声音甚至认为,习近平的发言语气基调是在召开中国版本的国际政协会议,各国具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是各国应该明白谁才是真正的“执政者”。
从“我们应该”到“我们要”在APEC峰会闭幕后,11月15日G20峰会在澳大利亚举行,刚刚在北京见过面的奥巴马、普京等领导人在澳大利亚再次聚首。与APEC谈论的是亚太的经济发展趋势不同,G20谈到的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治理。自从2016年G20举行领导人峰会以来,中国领导人每次都发表见解。与在亚太经济发展上中国此前一直低声调不同,在G20峰会上,一向被视为温和派的胡锦涛从2016年到2016年的讲话都极为强势。习近平从2016年以来共参加两次G20峰会,基调也都比胡锦涛更高。
无论是胡锦涛还是习近平,在G20峰会上的讲话都包含几个固定部分: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世界经济发展应该发展的方向、中国采取的措施。胡锦涛从2016年到2016年每次的讲话中都有的基调是“我们应该”,从2016年提出国际社会应该认真总结金融危机的教训,到2016年通篇用9个“我们应该”来阐述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建议,再到2016年以“我愿提出以下建议”为开头提出“我们应该”怎么办,胡锦涛已经相对委婉地告诉了全世界中国认为的正确发展道路是什么。
G20首脑峰会是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认识到新兴国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故而召集的峰会,中国作为金融危机中全球经济的稳定器和增长动力,备受瞩目,中国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话语权已经奠定。胡锦涛历次峰会发言中“我们应该”的基调,实际上是中国地位上升之后的体现。
即便胡锦涛时代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已经展现了大国姿态,但习近平在最近两年G20会议上的讲话实际上表明,中国的目标不止是参与者。
2016年习近平在提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建议时直接指出,“各国要通过积极的结构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竞争力。增长联动,是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要求。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真正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各国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共同优化全球经济资源配置,完善全球产业布局,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培育普惠各方的全球大市场,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
前不久在澳大利亚的G20峰会上,习近平称,我们必须创新发展理念、政策、方式,更加重视增长质量和效益;我们要继续做全球自由贸易的旗手;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要加快并切实落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
无论是在去年还是今年的G20峰会上,习近平谈话基调都是“我们要”。从胡锦涛时代的“我们应该”到习近平时代频频提出“我们要”,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度不是建言者,而是领导者指挥者。“我们要”的言外之意是中国版本的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已经确定,中国来开会不是和大家商量如何发展,不是建议如何发展,而是中国已经有了路线图,已经有了脚本。“我们要”后边跟的是将采取的行动,是即将进行时。
将过去胡锦涛在APEC、G20峰会上发言的姿态与习近平上台以来在这些峰会上的发言对比,总的来看,变化最明显的是中国的姿态。中国的主人公姿态、领导者姿态、掌舵人姿态顿显。中国的这种姿态并非毫无底气,盲目自大。支撑习近平说话硬气的是中国一路向西直达欧洲的“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连接从中国向东直达太平洋彼岸的亚太自贸区线路图,这两个计划几乎包含了全球的所有经济区。支撑这些计划的,既有中国投资5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注册资本金力争要达到1000亿美元的亚投行,也有中国出资410亿美元的金砖银行。
从国内来说,两年来,从吃包子到“习大大”,从延安父老的交口称赞,到爱国华侨的四海归心,再到“领袖范儿”的升华提炼,最高领导人的公众形象在习近平上任总书记一年半后被塑造得更加高大伟岸。而从外交领域上来讲,习近平在处理纷繁复杂的国内事务同时,也已经成为“世界级领袖”。就任不到两年,习已经确立了鲜明的外交风格。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年间,中国长期积贫积弱,在国际交往中备感压抑,上上下下都盼望重新扬眉吐气。一个国家领导人能够光大中国崛起的气势,将大势变现实,今天将习近平称为“全球领袖”不算过分。习近平在APEC、G20会议上的姿态的转变,是中国近代以来被挤到世界边缘后,重新回归世界舞台中心的转变。
从选择性有为到积极有为,再到主动有为,从做了不说到做了再说、再到既说又做,中国实际上正在用姿态的变化向世界宣告,中国虽然距离崛起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这个距离已在不断缩短。领导人姿态的转变是暴风雨来临之前、世界格局变动之前、中国崛起之前的“起势”、“烘托”和“造势”。
毛泽东建立新中国意味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习近平时代的新中国则代表着中国必将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1949年人们展望新中国时认为,它是站在海边遥望海中,已经看见了桅杆尖头的一艘航船;它是立在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在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孩。而现在展望的未来,崛起的新中国又何尝不似一艘航船、一轮朝日、一个婴孩。
随笔吧为您精选袁腾飞语录100条请您欣赏。
1、士族老近亲结婚。王、谢、袁、萧、顾、陆、朱、张,就这八个姓老通婚,生来生去都是表哥跟表妹,舅舅跟外甥女,姑姑跟侄儿这种关系。越生越退化,祖孙三代长一个模样,肯定会脑残。
2、解放战争国民党怎么打共产党,共产党怎么打国民党啊,一场民族的悲剧,没有什么可说的!
3、你要乡试以上的三次考试全中,就叫连中三元。中国的一个成语叫连中三元,干嘛不连中二十六元或者七十元两毛五分,它不是连续中奖可以兑换三元牛奶的意思,它三元的意思指的是解元、会元、状元。
4、毛泽东自己说了,原子弹只能吓唬神经衰弱的人,他梦寐以求的要拥有这么一颗原子弹,他对自己诊断挺好。
5、问题是你这些好事不能攒一块干,你受得了老百姓受不了。写两本一百万字的小说也得分几个月,你熬夜一个星期把两本都干出来,脑细胞不够用,人也完了。
6、1950年毛泽东为什么那么愣,要打抗美援朝,把他儿子都折进去啦,他就是要让老百姓看:爷厉害,敢打美国!打完之后,打的自己断子绝孙了吧。
7、现在的人写书法老写不过古人,因为古人一写字拿的就是毛笔,你一半时间是在敲键盘。
8、你要一落地狱,那就完蛋了,万劫不复,再别想代言品牌接拍广告了。
9、查嗣庭及男丁处斩,妻妾与披甲人为奴,幸亏没满门抄斩,不然就没金庸先生了。所以你看金庸先生写的武侠小说,无一例外反清复明。
10、中国人过去身份相当的人见面的礼仪是拱手,会拱吗?牢记住一定是左手压右手,右手压左手是报丧。
11、搞什么搞,读书还不是为自己,爸妈都这么教育,你好好念书,将来才能赚大钱。
12、朝鲜人写唐诗的水平确实相当高,日本人也能写,但日本人写的没有韩国人纯正,再往下的话越南人也能写,那基本上就是打油诗了。
13、没有武力光有德,谁理你呢,那帮人都是缺德人,不打服了不行。先以力,后以德,才能将他们彻底征服。
14、中国人一看傻眼了,但是那会儿是很讲信用的,要搁今天,这事儿不会发生。谁答应你的,有合同吗?有合同拿来一撕,不就完了嘛!
15、苏联是世界上最邪恶、最野蛮的,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国家。
16、宋真宗也就真的勉勉强强御驾亲征,过黄河的时候怕死,他不愿意过河,在这个轿子里磨叽。我什么事还没办,我钥匙落家了,MP4没带,我不能走。
17、这帮伪和尚,你捐完他拿去买新手机。对付他们的办法就是跟佛面前跪下,一边拜一边告诉佛,有人借你名声来骗钱,对你形象不利,趁早收了他去。
18、我们中原人的打扮是峨冠博带,老高的帽子,老长的大袖子,一走路帽子当避雷针,袖子当拖把,既省电又干净。
19、贡士的第一名叫会元,不是汇源果汁。
20、高宗得知秦桧病得快死了,亲自去看望,表面上很哀伤,心里乐开了花。你这老家伙终于要升天了啊!
21、西方人在研究开普勒定律,解析几何、微积分,咱那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你这一下差的太远了。
22、北京有个地儿叫隆重,所有的会都在那儿召开。
23、孔圣人绝对是搞素质教育的。好多教育思想对今天都很有借鉴意义,咱们现在一写教育论文,动辄苏霍姆林斯基说,或者杜威说,其实孔圣人说就已经足够了。
24、中国记者采访都是这种水平,从废墟里救出来,你感觉好吗,多新鲜啊,不好我还回去,你高兴吗我不高兴。
25、管仲又名夷吾,这个家伙从小品德不太好,打仗的时候人家都是往前冲,只有他往后跑,他总是以家有老母自己又是独生子为借口,对自己的逃兵行为进行解释。
26、穆斯林最大的特点就是:我是少数你得尊重我,我是多数我就灭了你。
27、有的电视剧里,汉朝就让老百姓一进门给你捧出茶来,甚至春秋战国就捧出茶来喝,很好玩,那会儿没有的。那会儿应该一进门喝酒,不应该喝茶,唐朝才开始大规模饮茶。
28、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你、只能产生专制,从大禹王治水到现在,几千年了我们已经习惯了服从一个人,中国人要是隔几年不喊万岁,中国人觉得很空虚,没法过了。
29、完颜亮下令士兵逃亡杀班长;班长逃亡杀千夫长;千夫长逃亡杀万夫长;万夫长逃亡杀总管。(停顿)那总管逃亡呢?您自杀得了。
30、中国不仅抗美援朝,还抗法援越,抗法援越出钱出枪出顾问。解放军在越南人民军力的顾问配到了营一级。越南人民军任何的作战计划如果没有解放军顾问的批准都是不能执行的。
31、如果像电视剧里演,皇上天天上朝,那就累死了,清朝皇帝是十日一朝。
32、有一个成语叫覆水难收,一般形容男女之间的感情。
33、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老了就踏踏实实过几年吧,别和人动心眼了。为什么少不读水浒,目无法制,从小看这个,就是培养少年犯。李逵这样的,放今天枪毙400回了。
34、王管不过来这些个王土,要是不靠分封制管理,单枪匹马一个人去干俩月就得累死。
3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号称:“不干涉别国内政”,实际上,他当时是这么说的,可不是这么做的!
36、那个时候印行量最大的书籍就是“高考满分作文选”,甚至出现了缩印本,跟咱们现在复印时候缩印本差不多,然后揣兜里进考场带进去。
37、我记得美国航空母舰都能进波斯湾,如果那时中国造的船进波斯湾就要卡住,那得多大,你以为波斯湾是北海公园呐。
38、那箭头就是长矛,本来是射马、射城垛子的,这次拿来射辽军主帅萧挞凛,钉地下拔都拔不出来。等于一开战辽国的主帅就战死了,变成了大地标本。
39、历史上为什么周边国家要给我们进贡啊?贱骨头啊,为什么?咱们中国大陆的历史书是不讲这个的,台湾的历史教科书他就讲这个,哪朝哪朝对外打什么仗!
40、齐国原来的国君应该姓姜,例如齐桓公,名字叫姜小白,那会儿起名还不太讲究。
41、唐朝人说,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可是将军百战也没用,因为“将军百战死”,所以还得靠长城,世界八大奇迹就是这么来的。
42、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摆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发达社会主义呢?我不恭维各位,你烂了也看不见。
43、皇上一看,还是我们家政委觉悟高(长孙皇后)。
44、毛泽东纪念馆是一正局级单位。
45、电视剧《天龙八部》里萧峰他爹被人误杀了,在那个墙壁上刻字。香港拍的剧,萧峰他爹刻的是蒙古文,我很佩服导演,没让他刻英文。大陆拍的,刻的就是契丹文。
46、50两银子是三斤多,你搁什么袖子里,走路不打晃都会抽到自己的大腿,没走几步就把袖子扯坏了,除非袖子是防弹背心材料做的。
47、小时候拿板儿砖砸缸的司马光说,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48、登州就是山东蓬莱,韩国人跟咱们套近乎的时候,就说中韩两国隔着浅浅的一道海,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能够听到山东半岛的鸡叫声,也不知道什么鸡,叫那么大声。
49、皇上不能灭人欲,他该看电视还看,该吃麦当劳还吃。
50、要是选右派我第一个被抓出来,一贯的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猖狂的进攻,不骂党他不说话。
51、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多半嫔妃一大票。其中数量最多的可能是伪天王洪秀全,一百多个,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今天从零零一睡到零零七,明天从二百三睡到二百五。
52、完颜亮现在还不知道,还在前线过皇帝瘾呢。后来精神上还出了些问题,用现在的话说叫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53、国民党当年失败的原因就不好多说了,你说了容易对今天的政局产生影响。
54、有道是不打不相识,打架也是算一种主动的交流方式,总比谁都不理谁强,夫妻天天吵架没准还越吵越恩爱。于是通过频繁的战争和经济文化交流,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
55、今天世界上谁有能力发动世界大战?这几个有核国家!只要这几个国家不落在丧心病狂的独裁者手中,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56、农民又没有吃的,又没有地种,有地的没力气种,这还不造反难道造飞机?
57、皇帝上朝的时间特别早,天还没亮,四点多钟就得起床,因为晚上睡得也早,八点半九点肯定就寝了,那会儿没电脑没酒吧,天黑了就睡。
58、如果学宋词,就跟苏东坡和辛弃疾学,学好了可以干掉方文山和林夕。
59、明朝嘉靖皇帝炼丹,光炼丹燃料一年就20多万两银子,一般老百姓有这魄力吗?只有贵族才玩儿得起。
60、周朝时候流行两句话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流行的程度跟今天我们的一些房地产口号类似。
61、肉刑太讨厌了,随便挑一项都能被整成残疾人,刑罚严重到这种程度,完全是破坏劳动力。
62、明经科就是填空,子曰什么而时习之,你填一个学而就完了。但是明经好考,所以考上之后也做不了大官。进士就特别不好考。诗词曲赋,时务策,国家大政方针,该不该开奥运,你得写一篇论文。
63、缺乏交流的后果就是张村知道螃蟹可以吃,李村还把它当毒虫;李村知道鳄鱼不能惹,王村还老有人去喂鳄鱼。
64、如今的台湾人民生活富足,安定祥和,古风犹存,是中华道统之所在。
65、据说毛泽东会写诗,要是李白是一的话,毛泽东是负一亿。据说毛泽东会写字,反正比江泽民的能强点!据无耻文人们说,据无耻御用文人们说,像郭沫若这样的!
66、唐三藏来翻译这些佛经,穷一人之力是翻译不完的,所以他得收徒弟。他收徒弟不是孙悟空、猪八戒什么的,他们只会打架。
67、李自成百万大军,不到一年就土崩瓦解了。他逃到湖北九宫山,被一个叫程九伯的农民拿锄头给刨死了。那哥们以为他是贼呢。
68、你听有些评书里胡说八道,中国古代总推出午门斩首,午门是杀人的地方吗?明朝在西四,清朝在菜市口,哪能动不动去午门斩首。
69、我们第一个又大又美丽的国家就叫夏朝。周围是什么玩意?蛮夷戎狄。蛮夷戎狄已经是不怎么样的词儿,已经让你说得够惨的了,还不够惨?犬戎!
70、你说毛泽东那时候没钱,别扯了,毛泽东全国都是别墅,毛泽东住中南海,修人民大会堂,你在看蒋总统住的那地儿惨到什么份上啊。毛泽东他有的是钱,他光给越南就两百个亿美元。
71、那么被兼并的地到哪里去了?到我这了,因为我勤劳致富。我们家八个儿子,你们家就两个丫头,所以你们干活干不过我们家,最后我们家发了财了,把你家地兼并过来了。
72、有人说中国人轻家国而重乡土,勇于私斗,怯于公战。打架勇敢着呢,你看我媳妇一眼我跟你没完。外敌入侵就胆小,异形打过来了,我躲着。
73、西方一哥伦布之后,无数继起之哥伦布,中国一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74、他(蒲松龄)最大的成就是便宜了今天说相声和评书的,单口相声里面好多段子都是从聊斋里来。
75、长城是中国农牧业的天然分界线,我们老祖宗很明智的,长城以北的地是不能耕种的,只能放牧,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呢,风不吹都能看见黄鼠狼。
76、美国打越战根本没法打,你说你打德国你给他炸回到石器时代,德国就完蛋,越南他本来就是石器时代,你怎么炸啊这玩意儿。越落后的国家越不可战胜。
77、其实打仗的时候没那么多人,这个十万是算上全国人口,能打的不能打的全算,没钱的拿普通棒子,有钱的在棒子上钉个钉子,再有钱的镀个金,不论贵贱都来凑数,才能到十万。
78、孔子是最倒霉的,死了几千年永远
不得安宁,谁有点什么事就把他拽出来,要不然就烧香,要不然就上板砖。
79、美国是把盟国看成朋友,苏联是把盟国看成奴才!
80、你要在美国的酒吧间里骂美国,你试试,能打死你,你要骂布什,全都给你鼓掌,“好!”,他们政府跟国家完全两个概念。
81、贝加尔湖就是苏武牧羊那个地方,盘古开天地以来,除了苏武在那涮过羊,没人打扰过他的安宁。
82、重庆谈判内容非常务虚,就是走个过场!
83、马超给蜀国皇帝上书,孟德杀我全家百余口,他杀了你一百多口,你还得叫他孟德,要不然证明你这个人没文化。
84、因为中国政府跟人民是对立的,所以咱们想当然的就认为国外也是这样。
85、地狭人稠,我不偷渡出去怎么办?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时候就在东南亚谋生,那会儿要什么护照、签证,现在你跟我要签证,有天理吗?
86、石油全部自给,因为当时也没几辆汽车,所以有点油就全能自给。
87、历史剧《孝庄皇后》里多铎戴着一个大耳环,一看就要吐。你见到过清朝王爷戴耳环的吗,以为是歌星吗?
88、据说汤建立商朝之前以部落的形式就迁徙过8次,都城则至少迁了5次,那时候也没有专业搬家公司,自然是每次都大动干戈,估计也累得够呛,所以最后迁到殷就不再迁了。
89、毛泽东那人多二啊,治国无方,扰民有术,狗屁不懂的一个东西,治国时一切都按照战争的那种观念!
90、你读大学的,黄金屋、颜如玉、车马簇、千钟粟。不读,铁皮屋、柴禾妞、棒子面、自行车。
91、虞允文一说若打了胜仗就让将军当他儿子。将军一听,热血沸腾,把双刀舞成一片烂银就冲前线去了。为什么让虞允文当将军他爹这么高兴?你缺爹是怎么着?其实是因为宋朝重文轻武,武将地位低。
92、千万少说人定胜天,要不然霸王也不会别姬,但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为人民服务。
93、当时的商品主要是奢侈品,与百姓的生活无关,要来也没用,搜罗一打翡翠玛瑙都不一定能换几串麻辣烫。
94、宋朝的GDP占当时世界80%,可惜钱都在底下这些大官手里,不在国家手里,也完蛋。只有唐朝的时候,是公仓私廪俱丰实,老百姓也有钱,国家也有钱,国力空前强盛。
95、中国没有尚武精神,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你一心系国家的秀才去背弓拉箭,那什么玩意儿。
96、秦律,特点就是轻罪重刑。你随地吐痰,吊起来打。
97、发达国家中就新加坡和新西兰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别的国家都不承认。
98、朝鲜战争中国志愿军阵亡11万多人,美军阵亡是3万多人。
99、你研究秦始皇他妈有什么用啊?
100、毛泽东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年的清醒认识,就清醒了一年!
以上是关于袁腾飞语录100条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比较好别忘了转发哦!
第1篇:企企业创新发展演讲稿
进入21世纪之际,人类迎来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科技创新已成为各国抢占下一个世纪经济制高点的战略核心。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环顾当今世界,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技术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居主导地位。经济强国必然是科技强国。今天在一些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达60%——80%。亚洲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讲,是亚洲一些国家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拿不出在全球市场具有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产品。正像有人所说,从大的历史尺度来看,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东西方在科技领域的一次大交锋,结果是亚洲的败退。
世界潮流,不可阻挡。有远见的国家都感到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纷纷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发达国家对此反应尤为迅速,早在90年代初就开始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等知识经济的支柱技术和产业。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紧紧抓住科技革命为追赶发达国家带来的新机遇。印度近些年来加强科学研究和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电脑软件产业,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韩国制定了“科技创新法”并成立了由总统任委员长的国家科技委员会。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用五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需要用上百年所走过的历程,实现了工业化。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我们掌握了国家政治命运后,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得到空前提高。历史证明,技术跨越发展是后进国家追赶并超过先进国家的根本道路。自产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和科技的中心从英国到德国、再到美国,以及后来日本、韩国的迅速崛起,无不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技术跨越的结果。
新中国的历史更证明,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六七十年代,我国成功地研制了“两弹一星”。这一举世公认的创新极大地带动了我国科技进步,仅从1960年到1966年科研机构就试制了近4000种新材料,辐射出4800多项科技攻关项目,带动了1300多个企业,促进了一大批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一个创新,开发一个产品;通过一个产品,启动一个市场;通过一个市场,推动一个产业,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北大方正集团公司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他们把计算机激光照排技术上的创新转化为一种先进的汉字排版自动系统,这一产品刺激了市场需求,实现了广泛的商业化,占据了国内外80%以上的中文报业市场。
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在一些领域我们的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要落后二三十年。如果我们亦步亦趋地跟在发达国家后面发展,那么我们将永远难以摆脱落后的状况。我们能否顺应世界潮流,抓住科技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关系着我国在新世纪的国际地位,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善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就必然要成为落伍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伟大民族。古代中国曾以“四大发明”闻名于世。改革开放2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们创造了世界少有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在即将来临的新世纪里,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中华民族必将能够为人类文明创造出新的辉煌。
第2篇:煤矿企业创新发展演讲稿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社会和谐,是人们长久以来的美好理想和愿望,我们**公司做为一家在煤矿行业领先的企业,长久以来一直将构建和谐企业做为公司的发展目标,因为企业有了和谐才会有发展,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演进和升华。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是一个民旅的灵魂,同时也是一个保持企业充满活力的源泉与财富之源。只有不断追求创新的国家才是有前途的国家,只有不断追求创新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只有不断追求创新的企业才是战无不胜的企业。我们纵观古今中外,国家、民族、企业依靠创新走向强盛的不胜枚举,西方强国就是凭借创新成为世界强国,美国的微软更是创新的典范,比尔·盖茨之所以成为世界级的大腕,最根本的就是他通过创新使企业遥遥领先于同行业。我们**公司也是创新的楷模,我们不仅创造了技术,更主要的是我们创新了思维,使企业快速地向前发展,我们**公司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我们敢于正视困难,敢于挑战未来,敢于迎合时代发展创新,保持与时代共同的步伐,而这就是我们创造辉煌的原因。
国内着名的海尔企业的格言是:“把别人视为绝对办不到的事情办成,把别人认为非常简单的事持之以恒的办下去。”这两句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海尔企业的精髓,它体现了海尔公司永远创新、永远进取的企业精神,以及谦虚务实的企业风貌。
现如今我们的公司更加强盛了,员工队伍迅速壮大,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越来越优美了。看,机器轰鸣的车间厂房,员工们辛勤地工作着,干净的职工食堂,不时飘来饭菜的香味;听,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欢歌笑语,俱乐部里合唱团的高昂歌声,多么和谐、温馨的家啊!
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了我们**公司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充满人性的大家庭;我们的团队是这样一个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集体;我们的领导是这样具有亲和力、英明决策的领导;我们的员工是这样互助互爱、团结协作的员工。
一艘航船的顺利航行是一个舵手的成功,一个企业的成功是一个激情团队的成功。
在这个团队中,只要我们紧紧地拧在一起,我们就是一道闪电、一束火绳;我们聚在一块儿,我们就是整个太阳,整片天空;我们站在一处,我们就是用心灵结成的铜墙铁壁;我们携手并肩,我们就能笑傲江湖、屹立群雄。
朋友们,让我们团结一心,树立大局意识,形成“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工作精神,继续加大企业创新工作,把我们***公司的矿山建设成为和谐富饶的新矿山!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看谁更精彩;创新是一套有氧健身操,能舒筋活络,谱写跳动的脉搏。而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创新是企业的能量宝库,放飞激情,收获的是红红火火。
朋友们、同志们,为了让公司终极的发展目标早日实现,让我们大家一同携起手来,做黄金精神、黄金速度的践行者,和谐创新谋发展,共创新世纪的篇章!
谢谢大家!
第3篇:企业创新发展演讲稿:科技创新发展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一个企业的发展亦与创新息息相关,无数事实证明任何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只要高度重视“创新”,理解了创新的根本意义,不断在企业中实施创新的手段,企业就会不断产生出人们所需的新产品,从而企业也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展现新的面貌。
一、加深科技创新的理解
在企业中长期以来把创新单纯理解为小改小革、新技术推广或是技术革新或是技术改造,诚然不可以否认这些创新方式多年来为企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它的根本点也是其狭隘点,是仅仅将创造性的成果转化为好一点、更多一点的生产力,从而使企业产生一定限度的经济效益,当今创新的概念已大大超越了原有的境界,创新这个词已展延成创新工程的概念。它既包括传统的创新观念,更包含有对人类知识创新概念,创造企业文化的概念,创新不仅仅是某种技术方式方法的研究和探讨,而且已扩展到对人类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对人类的思维方式方法的探讨和研究,对人的创新能力提高的探讨和研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十分重视创新,他曾经亲自提出“勇于创新,多作贡献”,可见国家对“创新”是何等重视,为了使企业更快更好地适应21世纪飞速科技发展的需要,企业更需要加深对创新的理解,以尽快健全创新工作,促使企业加快创新的步伐。
二、一个良好的机制是确保企业发展的基础
科技创新既然是作为即将进入2l世纪的主要指导新思想,首先这一思想要在企业结构中形成共识。作为企业的领导要成立专门班子去研究去实施。这种班子既不能隶属于过去总师技术系统,又不能隶属于一般管理系统。它在企业中的地位应当具有更高层次,作为主要厂领导来说,可以为他起到重要的参谋作用。作为企业的发展来说,他应当作为企业发展的总参谋部。他的功能既可以为企业发展拟订长远发展规划、设想、建议,也可以为企业现行生产服务,为提高企业的科技素质服务。
当然一旦建立创新思想的科技发展体制,企业内原有的科技、管理系统,其功能亦应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实为了满足21世纪的高速发展的需要,我国企业原有的一些制度及体制早就应该进行脱胎换骨的转变,一成不变的企业管理体制是满足不了具有划时代高速发展的科技工业的要求。
三、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太湖周边地区开展好企业创新活动呢?创新必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结合在一起。探索这一地区创新的方法,从工业企业方面来看,必须引进高新技术,摒弃过去“五小”带来的危害,几是对自然生态环境有危害、哪怕是一点点影响的企业必须坚决彻底关、停、并、转,杜绝一切污染源,应把发展高新技术、无污染新技术作为太湖周边地区企业发展的唯一立足点。
四、创新工作方法的探讨
研讨科技创新的工作方法是每一个单位极需了解的,创新本身是一种开拓,其方法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然而不断总结和探索创新的方法是会有利于创新工作的深入展开,这里仅谈谈个人的一些肤浅的想法。
1.善于总结,不断提高。创新往往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新的发展、发明、提高。因此对现有的科技基础不能忽略,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不断总结已有成果,然而不能墨守成规,在总结基础上提出新的设想,新的建议,以利把原有的水平向上提高。
第4篇:客运企业创新发展演讲稿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创新是国家进步的动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发展的希望在创新。而理念创新则是开展客运企业创新的重要前提,客运企业理念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作风、企业宗旨等六个方面。本文就客运企业精神的设计作一些探讨。
人活着,就要有一点精神。企业存在和发展,企业员工群体也应该有一种精神—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理念的浓缩,是企业灵魂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而长期形成并为员工所认同的一种健康向上的先进群体意识,集中体现了企业利益观念、竞争观念、道德观念,代表着企业共同的信念、员工一致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因此,设计企业精神,首先要尊重广大员工在实践中迸发出来的积极精神状态,要恪守企业共同价值观和最高目标、不背离企业哲学的主要原则,要体现时代精神、体现构建和谐社会、体现现代化大生产对员工精神风貌的总体要求。以此为指导思想设计出来的企业精神,方能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成为鼓舞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最高目标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企业精神的设计应是有效性、合理性、操作性的完善结合,使企业价值导向与目标导向融为一体。企业精神的设计方法有以下几种。
1.员工调查法。把可以作为企业精神的若干候选要素罗列出来,在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中进行广泛的调查,再根据员工群体的意见决定取舍而定。这种方法一般在更新企业文化时采用,缺点是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人力,观点可能比较分散,但由于来自员工,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而容易被大家接受,很快深入人心。
2.典型分析法。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英雄,这些先进人物的身上往往能够凝聚和体现了企业最需要的精神因素,因此,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企业精神。这种办法工作量较小,也容易被员工接受,但在企业英雄不是非常突出时,选取对象比较困难,不易把握。
3.领导决定法。企业领导者由于站在企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加之他们对企业历史、现状的了解比较深入,因此由企业领导者来决定企业精神也不失为一种办法。此法最为高效快捷,但却受领导者个人素质的影响较大,在推行的时候宣传工作量较大。
4.专家咨询法。将企业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经营战略等资料提供给对企业文化有深入研究的管理学家或管理顾问公司,由他们根据所掌握的规律原则和建设企业文化的经验,设计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精神。这种方法确定的企业精神站得高、看得远,有时不一定能够很快被员工接受,因而宣讲落实的过程稍长。
我们**汽运集团的企业精神为“敬业、奉献、争先、创优”。“敬业”是员工不可缺少的意志品质,南通汽运集团将“敬业”作为企业精神,则具有深刻的内涵。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忠于事业、忠于职守。“奉献”是员工独具的精神境界,弘扬奉献精神就是要做到立足本职岗位奉献。奉献,就是要有无私的精神、忘我的境界,要有“宁可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的高尚的社会公德。真正做到一切替旅客着想,一切对旅客负责,一切让旅客满意。“争先”是员工必须具备的实践品德,“争先”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争先进、争一流、争锦夺标,这是一种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其二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创优”是员工必须具备的行为准则,创优是创造优美的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树立优良的形象,永远处于优胜者的行列。对客运企业而言,创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又是当前乐于竞争增加企业效益的需要。客运企业要不断把握旅客的服务需求,提出新的理念、新的举措。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学我新、突出个性、超前赶先。“敬业、奉献、争先、创优”八个字组成的四组词相互关联,关系层层递进,集中反映了**公司汽运人扎实工作,奉献社会、勇于争先、不断进取、争创一流的雄心和精神风貌。
第5篇:企业创新发展演讲稿:企业技术创新与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环境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当前,市场越成熟,则愈趋于复杂和多变,竞争也愈显白热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已非易事,谋发展则更见功夫。企业必须不断地提升竞争力。为此,企业提出了许多战略战术,有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品牌战略,还有“以人为本”、技术领先等等。
这些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都具
有重要的意义,但都还不足以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是人才?是技术?是资源?还是资本?都不是,全部加起来也还不是。我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简称创新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xx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企业的灵魂。人才、技术、资源和资本等都不是企业的灵魂,人才是可流动的,技术迟早要被突破,资源是可分享的,资金是有限的。唯有企业的灵魂是别人学不去拿不走的,唯有创新力形成的竞争力是独有且长久的,因此说,创新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指的是用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通过提高质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经济技术活动。技术创新是贯穿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以获得企业经济利益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有人说,企业经营是龙头、管理是基础、技术是工具,把企业分成了若干个子系统。技术创新不是企业的了系统,而是把企业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有机连结并高效运转,从而实现企业利益。必须强调,技术创新是经济概念,技术创新以技术进步为工具,而不等同于技术进步。但是有些人却没有搞清楚,错误地把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发明新技术等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码事。技术进步是技术概念,是以技术为导向,追求高技术含量,高技术水平;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追求经济利益,追求长久的核心竞争力。再好的技术如果没有切中市场,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哪怕获得了诺贝尔奖项也不能算技术创新。
创新力是企业组织技术创新活动并且取得技术创新成果的能力,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如何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如何培育创新力?
一、观念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
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创新是基础的、能动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观念存在于人脑之中,是无形的,但时刻影响着人的言行。什么人的观念要创新?怎么创新?企业领导者实践技术创新后再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首先要正确理解技术创新的本质意义,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企业领导者的事。其次,实施技术创新要求企业领导者要切合实际地分配适宜的人、财、物资源,需要领导者进行组织和推进。因为,技术创新是贯穿企业全过程的经济活动,必须领导者才能推动;技术创新追求经济利益、解决核心竞争力,这等大事应该由领导者亲自抓。但现实中并非如此,往往在谈到技术创新时,任务就交给了技术部门,其结果自然是流于形式和浪费人力物力。可以这样回答上述两个问题:谁的观念要创新?——企业领导者;怎么创新?——身体力行去实践技术创新。
二、经营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关键
传统企业的经营要领是供销做买卖,根据生产需要去采购物资——即供应,工厂生产什么就卖什么——即销售。这种供销式的经营模式在新中国的企业盛行几十年,目前仍然存在。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这种模式在人们的观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经营是占据市场和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环节,经营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关键。企业经营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两大问题,具体来说:一是要掌握市场需求,不但要掌握现实的需求,更要捕捉潜在的需求,做到洞察先机,这是经营创新的要点之一;二是要研究如何满足市场需求,更要研究如何能动地影响市场需求,这是经营创新的要点之一;三是要解剖自己、解剖竞争对手,发现对手优势和劣势,做到知已知彼才能制定有效的措施参与竞争。这就要求经营与技术有机结合,但现实中,企业往往人为地将管理、经营和技术分割开来,有人搞管理,有人搞经营,有人搞技术,人马都齐全就是拢不到一块,形成不了合力。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因为没有按照技术创新的模式去组织企业的经济技术活动,企业的关键部位脱节所致。
货物问题承诺书
并购作为一种市场 经济 条件下的 企业 行为,在西方国家已经有100多年的 发展 史,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动机和驱动力以及 政治 、 社会 等多方面的原因。企业并购的浪潮正向全球化推进,对我国经济也造成巨大的冲击和 影响 。
一、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 问题
企业进行并购活动,其目的在于利用并购产生的管理协同效应和财务协调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我国企业并购起步较晚,在并购中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政府干预过多。并购应是企业为生存和发展而自愿采取的战略行动,企业的并购动因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但在我国,许多并购行为并不是出于纯粹的市场经济动因,政府干预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企业动机,政府干预企业并购的现象比较严重。政府干预企业并购的目的,主要是帮助企业摆脱亏损局面,使企业走出经营困境,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为。笔者认为,政府干预企业并购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产权界定不清,产权关系复杂。
(二)价值评估欠准确。企业确定并购目标后,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合理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并作为收购的底价,这是并购成功的基础。目标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时间的预测。能否准确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并购企业准备并购的时间长短、是善意并购还是恶意并购,目标企业是否是上市公司、最近一次被审计的时间距并购的时间长短等。也就是说,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风险根本上取决于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由于我国 会计 师事务所提交的审计报告水分较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并购双方的信息严重不对称,使得并购方很难准确判断目标企业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在定价中可能接受高于目标企业价值的收购价格,由此导致并购方资产负债率过高,目标企业不能产生预期盈利而陷入财务困境。
(三)支付方式单一。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并购的证券化程度低,被并购或交易的资产多为实物形态的资产,而非证券资产,发达国家盛行的换股并购和综合证券并购在国内基本上没有起步。这种以实物资产作为并购或交易标的的交易方式,往往由于被并购企业的人员安排、债务处理等一系列具体问题,使得企业并购的谈判过程和交易过程复杂化,从而使并购的成交率低。笔者认为,中介机构在企业并购支付方式选择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杠杆收购中的垃圾债权发行和过渡性贷款安排都高度依赖于投资银行。在西方国家,中介机构不仅参与企业并购的咨询、策划和组织,还可以通过参股或控股的方式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但在我国,投资银行业务才刚刚起步,投资银行的行业操作能力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
(四)占用流动性资源过多。我国企业并购大多采用现金支付方式,如果企业本身没有大量闲置资金,就需要对外筹集资金,以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采取债权融资方式收购目标企业,会使并购后的企业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负债额都大幅上升,资产的安全性降低,若并购方的融资能力较差,现金流量安排不当,则流动比率也会大幅度下降,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使并购方资产流动性减弱。大量的长期负债还会大大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或令企业被-迫接受一系列限制性条款,限制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和资金的正常运作。因此,企业应根据并购目的、自身资本结构等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当的融资渠道,避免因融资渠道、还款方式选择不当增加企业资本成本,令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二、我国 企业 并购财务 问题 的相应对策
为了使并购在我国企业 发展 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我国 经济 健康有序地发展,笔者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一)实行政企分开。政府部门是指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或行政机关,是宏观经济的组成部分,更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除搞好国有资产的经营与管理外,更重要的职能是搞好整个国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因此,政府部门不是经济组织,更不是企业。企业是生产经营商品和劳务的经济单位,直接以赢利为目的,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和构成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可见,政企主体不能混同,必须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实现政企分开,就应该使政府与企业成为 法律 上两个平等的法人组织。否则,企业改革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无法真正建立起来。只有有效地实现政企分开,理顺产权关系,改革企业产权制度,才能规范政府和企业的行为,避免两者相互“越位”;只有实行政企分开,政府与企业才能更好地在市场经济中进行角色定位。必须实行政企分开,明确界定产权,完善市场机制,加快企业并购中的法律建设问题。
(二)合理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是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不准确的根本原因。企业在并购前,应对目标企业进行详细的审查和评价,并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策划,对目标企业的行业发展前景、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 分析 ,进而对目标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做出合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估价。在对目标企业进行估价时,企业可根据并购动机和所掌握的信息资料来决定评估目标企业价值的 方法 ,合理评估企业价值。
(三)合理安排资金支付。并购双方协商好收购价格,并购方就应根据并购支付方式着手筹措资金。并购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和混合支付三种,其中现金支付方式的资金筹措压力最大。并购企业可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设计并购支付结构,以满足并购双方的要求。
(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发展资本市场,促使 金融 工具多样化,可以使企业在并购方式选择上更加灵活,从而提高企业并购成功的机率。可借鉴外国经验,推出可转换证券等一系列受市场欢迎的金融工具。在发展资本市场的同时,还应注重中介机构的培育。如果没有中介机构的参与,而仅仅依靠企业本身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并购,如表外工具的运用主要靠投资银行来具体操作。作为直接融资市场的重要角色,我国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应给这些中介机构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利用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资本实力、信用优势和信息资源,为企业并购开创多种多样的筹资渠道。
总之,并购作为企业资本运营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并购在给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为了降低风险,减少或规避各种不利 影响 ,并购企业应选择理想的目标公司,审慎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在整和目标企业的过程中,创造最优目标公司资本结构,增加公司的价值,使企业并购充分发挥企业的协同效应,迅速进入市场,提高经营规模,挖掘公司管理经营等各个方面的潜力。
货物安全运输承诺书199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与80年前大萧条前的美国经齐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高风险运行期支持经济增长的三大长期因素正在发生变化,经济波动必不可免,货币信用扩张及“高增长病”,等等,因此,控制及化解风险应该成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旨。
一、萧条前的美国经济与当前中国经济的比较
所谓大萧条前的美国经济,是指大萧条爆发前10年间一战结束后1919到1929年10月的美国经济。80年后的今天,再回顾一下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发生在80年前的美国经济,与1998年以来至今的中国经济有许多惊人相似之处。
1、都经历了一次经济衰退
先看美国。1917年4月美国正式作为协约国一方参战,美国经济进入战时管制时期,成立了战时工业委员会,全面掌管美国经济。在大量政府支出的刺激下,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迅速由战前的3%左右,上升到18%左右。随着一战的结束,美国进入了为时2年(1920~1921)的经济衰退期。其主要原因为:
(l)战时政府开支对经济的刺激作用骤然减弱;
(2)国外需求(出口)大幅度下降;
(3)战时政府发行的债券贬值,引起金融体系危机,并导致通货紧缩。
美国经济这次衰退的表现为:
(l)经济增长大幅下降。经济增长速度由高峰时期的18%,下降到-8%;
(2)大量银行破产。1920年和1921年破产的银行达到661家;
(3)物价水平急剧下降。据当时的劳动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21年批发价格指数下降了46%;
(4)失业率上升。大量的从一战战场上退伍回国的美国-军人,找不到工作,失业率大幅上升。
再看-中-国。1998年中国经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出现了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其表现为:
(l)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由1996年的9.6%,降到1999年的7.1%;
(2)物价水平持续下降。1998年主要物价指数均出现负增长;
(3)大量国有企业工人下岗,失业率上升。
2、政府都采取了刺激经济的政策
先看美国。美联储为了应对这次经济危机,一改长期以来自由资本主义政府奉行的清偿主义原则,采取了以下一系列刺激经济的干预主义的宏观调控措施,实行了没有凯恩斯理论的凯恩斯政策。
(l)建立了公开市场运作机制。1923年,成立了本杰明斯特朗领导下的公开市场投资委员会(omic),这标志着美国公开市场操作正式运作;
(2)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大量回购政府债券,增加货币供给,降低贴息率;
(3)采取低再贴现率政策,使再贴现率长期保持在市场利率之下。除了以上扩张性货币政策之外,美国政府还推行了一些干预市场的政策,如以道义劝说的方式,干预劳动力市场,控制工资率下降和失业率上升,扶持农业,实施农业信贷和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等。
再看-中-国。中国政府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刺激经济的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
(l)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支出。自1998到2002年,中国政府连续几年每年增发了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长期国债,累计增发规模达6600亿元,直接带动投资在32000亿元以上。
(2)放松银根,包括下调利率和准备金率,放宽贷款政策等。
3、复苏后都经历了经济发展较好的时期
先看美国。1921到1929年是大萧条前美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正是在这个阶段,美国确立了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在这个阶段:
(l)经济增长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一时期,虽然经济增长率也存在着波动,但没有出现过严重的经济衰退。据估计,1921~1929年美国的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为4.4%,是美国经济发展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2)价格基本稳定。1921到1929年间,美国的价格波动较小,变动率基本上是在5%之内。
再看-中-国。自2002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了强劲增长的势头,其特征是:
(l)高增长。增长速度在9%以上;
(2)物价总水平的变动率低。
4、都在不同程度上进入大众高消费阶段
根据罗斯托的观点,大众消费阶段的主要表现为大众消费的潮流从基本食物、穿衣、住房的消费转向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美国正是在这一时期进入了大众消费阶段,其主要表现:
(l)汽车开始进入普通人的家庭,汽车消费迅速普及。1920年美国3个家庭拥有1辆车,1929年基本上实现了1个家庭1辆车;
(2)房地产业出现空前的繁荣。汽车消费的普及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到了1925年达到了顶峰。一直到1946年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的房地产业才恢复到1925年的水平;
(3)电气化时代到来,家用电器开始普及。电力革命促使如电冰箱、电扇、洗衣机、烤箱、收音机等家用电器进入美国家庭。
再看-中-国。1990年代中国完成了以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为主导的“消费革命”,进入新一轮的“消费革命”阶段,即所谓的大众高消费阶段。由于中国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大众高消费阶段主要发生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但是,有一点是十分明显的,即中国社会的消费主流已经从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转向改善住房、汽车、计算机、通信等高级消费品的消费。
5、都进入了资本密集化生产方式的阶段
先看美国。始于19世纪末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推动了美国经济结构迅速向资本密集化和规模经营的方向转变。曾经是美国经济支柱的农业、棉纺织业、木材加工业,迅速为机械制造、钢铁、汽车等重工业所代替。美国经济的资本密集化程度大大提高。这一过程虽然是在一次大战前已经基本完成,但在1920~1929年电力使用的普及,以及随着以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为标志的福特生产方式在各制造业的普遍采用,使资本密集化的过程进一步加深。
再看-中-国。中国目前正处在国民经济的重型化阶段,资本品的生产即重工业的生产大大地快于消费品的生产即轻工业生产。自2000年以来,中国重工业生产速度持续高于轻工业生产3~5个百分点,重工业在工业中比重由1998年的50.7%,上升到2016年的66.5%。经济的资本密集化程度大大提高。
6、都经历了资产泡沫
在美国,1925年前主要是土地泡沫,1925年后主要是股市泡沫。土地泡沫开始于佛罗里达的土地投机。1920年佛罗里达出现了土地热,其后土地热不断升温,到了1926年,佛罗里达遭受严重的飓风袭击,使土地泡沫破裂。股市热持续的时间更长。从1921年开始,美国股市进入了大牛市,股价一路上扬。1925年以后,美国的股价增长进一步加速,到了1929年9月,股价达到了最高点,不到4年时间,s&p综合指数上涨了3倍。
再看-中-国。应该说中国的资产泡沫化程度不如当时的美国,但资产泡沫化的现象同样存在,只是发生的时序相反。2002年以前主要是股市泡沫,2002以后在部分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房地产泡沫。
7、都存在看内外不均衡的问题
战后,英国进入了一个长期衰退期,经济增长下降,失业人数大增,英镑大幅贬值,外债激增。这种情况下,大量黄金流入美国。当时英国是黄金的储备大国,英镑仍然是国际通用货币。这时的美国尚不想以美元取代英镑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美国为了支持英镑,抑制黄金流入,不得不增加货币供给,降低美元利率。
虽然原因不同,当前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当年美国类似问题。由于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的增长,以及一些国际游资到中国寻找投机机会,大量美元流入国内,央行被动投放人民币。同时,央行也不得采取低利率政策,担心进一步刺激境外游资流入中国,将会冲击中国的金融市场。
问题是未来几年内中国经济会不会重复80年前美国经济所经历的大萧条的故事。
二、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高风险运行期
初步判断,未来几年内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进入较大幅度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1、变化中的三大长期因素
应该看到目前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长期因素正在发生变化
(l)低成本的劳动力因素。
随着国民经济的资本密集化程度的提高,资本替代劳动的趋势十分明显。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正在逐步弱化。同时,劳动力市场价格趋于上升。近两年在局部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就反映了这种情况。另外,目前国家积极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如劳动保障制度,也会提升劳动力的实际价格。
(2)制度变迁或体制转轨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在递减。
经过了2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市场经济运行的体制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形成一个“好”的市场经济制度的运行基础。这是一个自然成长的发育成熟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今后可能很难再有由于体制性约束的放松,而突然爆发出来的对经济增长刺激的势能。
(3)高储蓄。
储蓄倾向高是中国人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其他东亚国家,如日本、新加坡也曾经出现过这种类似现象。中国目前的国民储蓄率高达46%,日本人储蓄率最高的也不到40%。2016年,中国人的平均边际储蓄率高达80%。高储蓄结果支持高投资,高投资带动高增长。应该说,高储蓄目前仍然是支持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储蓄倾向的代际变化十分明显。有学者研究日本、台湾都经历由于收入主体的代际变化,而产生的储蓄倾向大幅度地降低。有专家预测,2016年以后,中国将进入老龄社会,老龄人口理性行为是负储蓄或零储蓄。因此,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未来10年内中国的国民储蓄率很可能将从目前的高位急速掉下来。
2、生产方式变化使经济波动不可避免
前面讲过,目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着资本密集化叹者说是资本深化的过程。资本密集化带动经济增长的好处十分明显,但是,其结果是资本结构更加复杂,由最终投入到最终销售的生产过程更加延长(现代化经济特点就是“用商品生产商品”)。也就是说生产过程更加“迂回”了,即所谓的“迂回生产”,更加间接了,更加跨期了,当前的生产决定于未来的消费。这样就使得经济波动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一种常态特征,是必不可免的。其原因有:
第一,由于资本结构的复杂化和生产过程的延长化,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异常复杂。实现生产与、消费平衡、供给与需求平衡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即使市场信号没有由于人为的干预而失真,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状况会是一种常态特征。这是因为当前的市场信号也不可能完全反映未来的市场供求关系。期货市场只能起到一定的平抑和调节当前供需与未来供需的作用。
第二,企业家的有限理性,也决定了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说,无论企业家有多么精明,也不可能预知未来,存在着哈耶克所说的“不可救药的无知’。企业家的失算,特别是“集体失算”,也使经济波动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第三,目前中国要素市场的价格信号扭曲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主要是资金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发育不完善,利率、地价不能真正反映其供求状况,这就更增加了经济波动的可能性。
问题是我们如何对待不可避免的经济波动。首先,要承认和适应经济波动。经济波动与现代市场经济与生俱来。要想搞市场经济就要接受或者说要承受经济波动。其次,要看到经济波动的正面作用。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优胜劣汰”,而“优胜劣汰”作用只能在经济波动中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是经济波动自动清除机制。我们所不能接受的是经济波动(fluctuation)演变成为经济周期(cycle),不能接受繁荣后的萧条,不能接受80年前在美国发生的事情。在什么条件下,经济波动就会演变成为经济周期,按照米塞斯--哈耶克商业周期理论就是,当出现了信用扩张过度的情况,经济波动就会演变成为经济周期。
3、货币信用扩张因素
当前中国政策界、学术界普遍都接受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现代货币主义的说法,即通货膨胀即信用膨胀,等于普遍的物价上涨,通货紧缩即信用紧缩,等于普遍的物价下降。但是,近年来美国现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提出,货币信用扩张与收缩不一定反映在物价水平上,特别是消费品价格上,如cpi、rpi。因为货币信用扩张还可以表现为:
第一,资产价格的上涨。如股市、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80年前的美国经济就是如此。当今的中国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这种情况,目前主要是表现在房地产市场上。
第二,使社会资源更多地流入资本品生产部门(重工业)。因为资金更加廉价了,但是资本品的价格上涨不一定能够传递到最终消费品上,有可能发生消费品价格与资本品价格倒挂的情况。近两年中国的资本品价格上涨很快,2016年平均上涨了2.2%,2016年平均上涨了5.6%,而同期商品零售价格增长幅度很小,2016年还是下降的,2016年只上涨了1.3个百分点。
第三,要考虑“囤积货币”。在货币作为交易手段的情况下,货币与价格的确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但是货币不仅是交易手段。在中国目前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发育不成熟的情况下,货币还是个人财富的存在形式。如果货币流出银行系统,成为人们的手持现金,就不会影响物价,如果囤积的货币存在银行,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还会进一步放大信用扩张程度,货币在银行系统自我循环。
总之,判断目前中国经济是否出现通货膨胀抑或通货紧缩,不能只看cpi,还要看货币量。具体地说是实际货币余额(实际货币余额是扣除了价格因素的货币)。如果实际货币余额增长长时期地超过了实际经济增长,就要十分警惕了,说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信用扩张。
以此标准判断,中国目前是否存在着信用膨胀的情况?长期以来,中国的实际货币余额持续大幅度地超过实际经济增长速度,超过的幅度在3%~10%之间,m2比gdp超过了1:18。这一比值可能是世界各经济大国中最高的了。如果单从这一指标看,目前中国经济中确实存在着信用膨胀。由于目前中国经济的货币化过程尚未完成(如征地实际上就是一种货币化的过程),部分货币存量被这一因素所抵消,但即使如此实际货币余额存量也是太大了。特别是其中一部分货币存量实际上是用于稀释银行系统的呆坏账。中国的金融系统存在着系统风险。
4、中国经济“患了高增长病”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从1978到2016年27年间,只有3年经济增长速度低于7%,平均增长速度在9%以上。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未来10到20年中国经济是否还能继续保持这样的高增长。日本保持9%的高增长只有19年(1955~1973),在当时已经算奇迹了。以后10年的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最高只有6.1%。美国经济自南北战争后到大萧条前的平均增长速度不到5%。这一阶段美国完成了“超英”转折,取得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无论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看,还是根据康德拉耶夫长波理论,未来10到20年中国经济还继续保持8%~9%的高增长可能性是不大的。
第二个问题:中国经济能否承受中速增长,也就是说年均增长率在4%~7%之间。如果中国经济不能承受中速增长,只要经济增长速度低于8%,方方面面的问题就暴露出来,矛盾就尖锐化了,政府就不得不再用尽各种办法刺激经济,这样中国经济实际上就是患了“高增长病”。大繁荣后就是大萧条,经济波动就会演化为经济周期。
三、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经过了25年的高速增长,目前已经到了高风险期,控制风险和及时化解风险,应该成为中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旨。
第一,逐步降低对经济增长速度目标的控制底线,要允许经济增长有一定程度的下滑。第一步将经济增长的“靶向”目标下调到7%,最终下调到5%。要让中国的企业及金融系统逐渐适应中速增长。同时,通过下调经济增长的“靶向”目标,使中国经济系统中各种结构性的矛盾逐步得到释放,避免出现在高经济增长的掩盖下,使各种结构性的矛盾逐步积累,最终演变成为类似于1929年的大萧条。
第二,要特别防范金融系统和资本市场的风险,尽快建立起健康、运行稳定的金融体系。
第三,按中国银行系统的资产比例如20%~30%,保持一定量的外汇储备。国际经验证明,中央银行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在发生金融危机时,能够履行最后贷款人责任的重要保证。
上一篇:大学生自我介绍1000字
下一篇:大学生防艾禁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