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上,勘误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孟子导学案公孙丑上
孟子·公孙丑上,勘误 第一篇

《孟子》公孙丑上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疏通文意,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哲学思想。

2.引导学生掌握本文艺术特色,进而了解孟子散文的风格和特点。

【学习重、难点】

掌握关于作者的基本文学常识。

掌握古文中部分词语及的用法。词语如“也”、“是”等;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等。

体会孟子的譬喻论证。

成语“揠苗助长”在本文中的作用。

了解本文时代背景,并体会孟子的思想活动与政治主张。

【知识总结】 孟子“心性论”学说的要点

(1)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孔子中的“仁”缺乏理论基础,也尚未

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因此,孔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 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是表现于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四端”说明道德价值

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2)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论证:

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 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 便是“善端”。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 是由

于受私欲蒙蔽。因此,人应放弃私利,以达到社会的公义。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3)养气与成德:

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 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孟子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4)道德天:

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便是“天”,“天”表现于人,便是“性”。人若能有足够修养,便能知天,达到“天人合一”。

【课文难点讨论】

试分析本文的论证层次与说理艺术。

答:(可结合前面提到“四、3”的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来回答)本文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孟子》散文素以雄辩著称,论证纲目清晰,说理形象生动、深刻透彻。文

势磅礴,感情激越。本篇也体现了这一特点。(1)论证层次:纲目清晰,层层铺垫。① 全文为问答式;② 层层铺垫:如第六段中关于“北宫黝”、“孟施舍”、“曾子”的论述;进

而到第七、八段关于“告子”的论述;再到关于“孟子”本人的论述;(2)论证艺术:① 譬喻论证,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如“守株待兔”的故事。② 文辞富于铺陈扬厉,句式善

用排偶,文势滂沱,酣畅淋漓。(如本文最后一段)③ 对比论证。(“北宫黝”、“孟施舍”、“曾子”之间的比较等)

【相关连接】

苏辙评:“今观其文章,宽厚弘博,冲呼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刘熙载说:“文有本位,孟子于本位毅然不避。”(《艺概》)

赵岐:“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章句·题辞》)

【能力提升】练习两题

1、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

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

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

[注] ①端:开头,起。②因贼:伤害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

故称“四端”。

B、依孟子所言,四端有如人的四肢,是生来就有的,不是后天加上去的。这只是善的萌芽,还不

是善的完成,善的完成有待后天的扩充。

C、孟子此章主旨在于勉人扩充四端,即足以保四海而王天下。

D、孟子认为人有“四端”若不能充之,则会自我伤害,渐渐地此“四端”也会消失殆尽。

(2)孟子又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结合上面的

选段,孟子认为人应该如何去追求“仁义”?谈谈你的认识。

答:

2、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

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

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①于我

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夷不随便与人交往,连别人的帽子戴得不正他都要生气。柳下惠则相反,和谁都能交往。虽则交往,但决不受他人影响。

B、对待不良倾向,伯夷是“望望然去之”,而柳下惠则“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两者都十分可贵,十分难得。但孟子认为两者都不可取。

C、柳下惠不羞辱国君,也不小看下面的官员;他为官就竭力提拔贤士,一定重用他们,不因为官小而抱怨,处境困厄而不忧伤。

D、柳下惠的信条是:“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玷污)我哉?”就是说,他也爱惜自己的清净洁白,不与伯夷异趣。

(2)孟子在这里实际上批判了哪两种人?

参考答案

1、(1)D(渐渐地此“四端”也会消失殆尽——有误。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

四体也,并不会消失殆尽,但对于“四端”,“苟能充之”和“苟不充之”结果大为不同。)

(2)“仁”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真实德性,这种德性是与生俱来的,人总要经常保有

它,顺着它,心才会安稳踏实。“义”也是一个人内在真实的德性,是待人处事的准则,人必须遵此而行,才算是正确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这“仁”与“义”是人的心原本所具有的,只要顺着去做,就能使自己的人生成为真实有意义的存在,反之,则是人最大的悲哀。

2、(1) C(原文句子理解错误。柳下惠不认为侍奉坏君主是羞耻的事,也不因为官职小而瞧不上;到朝廷做官,不掩藏自己的贤能,必定按自己的原则行事;被国君遗弃而不怨恨,处境穷困而不忧伤。)

(2)孟子在这里批判了两种人:一种人原则性太强,自视清高,器量狭窄,难与之相

处;一种人态度过于随便,没有原则,逢场作戏。

孟子导读
孟子·公孙丑上,勘误 第二篇

《孟子》导读

一、名句经典

1、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4、“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

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1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1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

1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3、“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1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下》

1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

19、“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二、名词解释及重点翻译

四端:孟子的“四端”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

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孟子的性善论、仁义论、仁政论等都与“四端”说有关,是围绕“四端”说展开的。可以说,“四端”说的提出,才真正标志着孟子思想的成熟。

四德:所谓的“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周礼、天官、九嫔》) 儒家孟子提出“四德”,既“仁”,“义”,“礼”,“智”。

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的。孟子重视道德修养,他把孔子的“仁”的道德规范发展为仁义,提出尽心、养性、诚心、寡欲等修养方法。浩然之气就是通过“义”的积累而养成,它到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表现为崇高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自觉实行仁义之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把道德操守置于生命之上,他的舍生取义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五伦: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五典:就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君子三乐: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善战者服上刑:战国时期,诸侯中:谓持中庸之道,无过与不及。持平;不偏不倚。《孟子·尽心上》:“ 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为战争分子“罪不容于死”,痛斥道:“善战者服上刑!”希望发动战争的人可以受到严厉的惩罚,从而以儆效尤混战,生灵涂炭,主张“仁政”的孟子对“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以武争霸现象自然深恶痛绝,认,震慑试图发动战争的人,实现人间的太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把……当老人赡养”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

“把……当孩子抚养”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第一个老是当动词,第二个老是当名词。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三、简答与论述

【孟子·公孙丑上,勘误】

1.《孟子》的作者及成书年代: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2.试论孟子的仁政思想:

答: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民本思想和以德王天下)

1、养民:一要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徭役。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就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三要取民有制。他主张薄税轻敛,不能滥征,不能搞苛捐杂税。他把这看作是富民之道,还骂那些自称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的所谓“良臣”是“民贼”。

2、教民:向人民施以教化。他屡屡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他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解决民众的道德问题。

“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认为民本与仁政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实现“王道”这一目标。孟子所谓“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正因为孟子把实现王道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所以凡不以“王道”治国者,便都被他视为“罪人”,视为“独夫民贼”,遭到他的猛烈抨击。

3.孟子的民本思想:

答: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得民心者得天下”。

一、经济上要惠民,富民:

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英明的君主规定人民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 ,丰衣足食 ;坏年成也不至于饿死 。然后再 去引导他们走上 向善 的

道路 ,老百姓就会很容易听从乐。“制民之产”是使百姓拥有固定的产业,即“恒产 ”。有了“恒产”百姓就不会颠沛流离 ,犯上作乱了。要使百姓有“恒产 ”,就必须从划分 土地界限开始。在如何正确划分经界的问题上,孟子主张实行 “井田制”。 除了推行“井 田制”,主张实行合理的土地税收制度以外 ,孟子还建议“薄赋敛”。 “易其田畴.薄其赋敛,民可使富也。”总之,孟子试图通过经济上的各种政策来惠民、富 民。因 为他知道 ,首先要从物 质上满足人 民的要求 ,让他们拥有 自己 固定的产业收入 .并且 减轻 国家的各项税 收,这样百姓才能安 居乐业 ,人心才能稳定,天下也才能安定 。

二、政治上要宽民、爱民:

英明的君主应该对百姓施行 “仁政”。应该宽民、爱民,“民贵君轻”,不是百姓的等级比君主高,而是强调了百姓的作用比君主更重要,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这是孟子对“民”的重要性的充分肯定,对先秦重民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其次,还应该“与民同乐”。 作为统治者,应尽 力去关心人民的疾苦。努力施行“仁政 ”,使人 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要真正做到以民为本,“与民同乐”。范仲淹曾说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重在忧,不在乐。

三、思想上要教民、化民

孟子说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 民心。”(《孟子·尽心上》)他认为好的政治措施不如好的教育更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善政只能使人民敬畏,善教才能使人民喜爱。为了得到民心,必须实行好的教育。因此 ,孟子主张要在“富民”的基础上,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孟子·公孙丑上,勘误】

4.“民本思想”与“与人为本”

答: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评价尺度,它坚持人是社会的主体这样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以民为本,“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的确有其进步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人民的需要,稳定了统治阶级的统治,保证了社会的安定。但以民为本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而提出来的,其主语是皇帝,它跟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完全不一样,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主语包括三个层次:个体、群体、人类。

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就提出了民本思想。古代的周人首先看到了民众的力量,认为周取代商是“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在《尚书》中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治国

理念。齐国政治家管仲提出“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是说,成霸业的开始是以百姓为根本,百姓治理的好,国家就巩固,百姓搞乱了,国家就会面临灭亡的危险。孔子也说过,“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思想。 纵观中国古代人对民本思想的阐述,尽管每个人阐述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是中心是强调“民”即老百姓对维护国家安定,对巩固国家政权统治地位的社会作用,其实质就是怕“民”起来造反,推翻他们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虽然在形式上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首先,价值目标不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中的“以民为本”的价值目的是为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服务。在“朕即国家”的古代社会,国家政权、江山社稷是和君主等同的。君主是统治者,民众是被统治的对象。因此,“民惟邦本”、“夫君无民,无以得其位”的民本思想从本质上讲是君主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君主们就是通过“民贵君轻”、“民水君舟”、“民主君客”、“爱民如子”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培养他们的忠君思想。“百姓危,则社稷不得独安;百姓乱,则帝王不能独理。”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定,为了达到长期统治的目的,不得不去“得民”以“治民”、“牧民”。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首先肯定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其次要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享有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因此,人是社会发展手段也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价值取向上,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其次,“人”与“民”的历史地位不同。以人为本,强调人是社会历史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而古代民本思想讲的民,是统治者的子民,是统治阶级统治的对象。如在《礼记•溜衣》中谈到:“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以亲之。” 统治百姓的人,如果看到百姓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百姓也会爱护他。“善治者,视民犹己,爱而勿伤;不善治者,征敛诛求,惟日不足。”因此,君主、官僚、统治者与百性的关系是不平等,是对立的关系,前者是统治者,后者是被统治;前者是社会的主人,后者是社会发展的工具和手段。与古代民本思想相反 ,“以人为本”的重心是强调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中,官与民、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地位上是平等的,不存在谁统治谁、谁管制谁、谁教化谁的问题,是互相管理、互相教育,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领导干部的权力是广大人民赋予的,是人民的公仆,是保护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利益的勤务员,因此,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利益。同

公孙丑上
孟子·公孙丑上,勘误 第三篇

公孙丑上·第二章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毫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 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让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 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曰:「敢问夫子之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 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有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 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 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何谓知言?」曰:「□辞知其所 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 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曰:「姑舍是。」曰:「伯夷伊尹何如?」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 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曰:「然则有同与?」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 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曰:「敢问其所以异?」曰:「宰我、子夏、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 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拨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翻译

公孙丑上·第二章

公孙丑问道:“如果让您担任齐国的卿相,能够实行您的主张了,那么即使因此而建立了霸业或王业,也不必感到奇怪的了。如果这样,您动心不动心呢?”孟子说:“不,我四十岁起就不动心了。”公孙丑说:“如果这样,老师就远远超过孟贲了。孟子说:“做到这点不难,告子在我之前就做到不动心了。”公孙丑问:“做到不动心有什么方法吗?”孟子说:“有。

北宫黝这样培养勇气:肌肤被刺不退缩,双目被刺不转睛;但他觉得,受了他人一点小委屈,就像在大庭广众之中被人鞭打了一般;既不受平民百姓的羞辱,也不受大国君主的羞辱;把行刺大国君主看得跟行刺普通百姓一样;毫不畏惧诸侯,听了恶言,一定回击。孟施舍这样培养勇气,他说:„把不能取胜看作能够取胜;估量了势力相当才前进,考虑到能够取胜再交战,这是畏惧强大的敌人。我哪能做到必胜呢?能无所畏惧罢了。‟(培养勇气的方法,)孟施舍像曾子,北宫黝像子夏。这两人的勇气,不知道谁强些,但孟施舍是把握住了要领。从前,曾子对子襄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经在孔子那里听到过关于大勇的道理: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也不去恐吓;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孟施舍的保持勇气,又不如曾子能把握住要领。”公孙丑说:“请问,您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说:)“告子曾说:„言论上有所不通,心里不必去寻求道理;心里有所不安,不必求助于意气。‟心里有所不安,不必求助意气,这是可以的;言论上有所不通,心里不寻求道理,这不可以。心志是意气的主帅,意气是充满体内的。心志关注到哪里,意气就停留到哪里。所以说:„要把握住心志,不要妄动意气。‟”(公孙丑问:)“既说„心志关注到哪里,意气就停留到哪里‟,又说:„要把握住心志,不要妄动意气‟,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心志专一就能调动意气,意气专一也能触动心志。譬如跌倒和奔跑,这是意气专注的结果,反过来也使他的心志受到触动。”(公孙丑问:)“请问,老师擅长哪方面?”孟子说:“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说清楚啊。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塞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要和义与道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它是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如果行为有愧于心,气就萎缩了。因此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作是外在的东西。(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它,不能停止下来;心里不能忘记它,也不妄自助长它。不要像宋国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不长而去拔高它的人,昏昏沉沉地回到家中,对家里人说:„今天累极了,我帮助禾苗长高啦!‟他的儿子赶忙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已经枯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培养浩然之气)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公孙丑问:)“什么叫能识别各种言论?”(孟子说:)“偏颇的言论,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过激的言论,知道它陷入错误的地方;邪曲的言论,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躲闪的言论,知道它理屈辞穷的地方。(这些言论)从心里产生出来,会危害政治;从政治上表现出来,会危害各种事业。如果有圣人再次出现,一定会赞成我所说的。”(公孙丑说:)“宰我、子贡擅长言谈辞令,冉牛、闵子、颜渊擅长阐述德行。孔子兼有这两方面的特长,(却还)说:„我对于辞令,是不擅长的。‟(老师既然说擅长识别言论,)那么老师已经是圣人了吧?”孟子说:“唉呀!这是什么话!从前子贡问孔子道:„老师是圣人了吧?‟孔子说:„圣人,我不能做到,我只是学习不觉满足,教人不知疲倦。‟子贡说:„学习不觉满足,这样就有智慧;教人不知疲倦,这是实践仁德。既有仁德又有智慧,老师已经是圣人了。‟圣人,孔子尚且不敢自居———(你说我是圣人了,)这是什么话呀?”(公孙丑说:)“以前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子夏、子游、子张都有圣人的一部分特点,冉牛、闵子、颜渊具备了圣人所有的特点,只是还嫌微浅。请问您处于哪种情况?”孟子说:“暂且不谈这个问题。”公孙丑问:“伯夷、伊尹怎么样?”孟子说:“处世的方法不同。不是理想的君主不去侍奉,不是理想的百姓不去使唤;天下安定就入朝做官,天下动乱就辞官隐居,这是伯夷的处世方法。可以侍奉不好的君主,可以使唤不好的百姓,天下安定去做官,天下动乱也去做官,这是伊尹的处世方法。该做官就做官,

该辞官就辞官,该任职长一些就任职长一些,该赶快辞职就赶快辞职,这是孔子的处世方法。(他们)都是古代的圣人,我还做不到他们这样;至于我所希望的,那就是学习孔子。”(公孙丑问:)“伯夷、伊尹相对于孔子来说,是同等的吗?”孟子说:“不。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得上孔子的。”公孙丑问:“那么他们有共同之处吗?”孟子说:“有。如果能有方圆百里的一块地方而由他们做君主,他们都能使诸侯来朝见而拥有天下;如果要他们干一件不义的事情,杀一个无辜的人而让他们得到天下,他们都是不愿去干的。这些是共同的。”公孙丑说:“请问孔子和他们不同的地方。” 孟子说:“宰我、子贡、有若,他们的智慧足以了解孔子,即使有所夸大,也不至于阿谀吹捧他们所敬爱的人。宰我说:„根据我对老师的观察,老师远远超过尧、舜了。‟子贡说:„见了一国礼制,就能知道一国的政治;听了一国的音乐,就能了解一国的德教;即使从一百代以后来评价这一百代的君主,也没有谁能违背孔子这个道理的。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得上孔子的。‟有若说:„岂只是人类有这样的不同!麒麟对于走兽,凤凰对于飞鸟,泰山对于土丘,河海对于水沟,都是同类的;圣人对于一般的人,也是同类的。(这些)都高出了同类,超出了同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了。‟”

评价

这种养气方法培育出来的就是孟子的“浩然之气”。浩然者,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方法就是“直养而无害”,直者,正也。盖人之体,自天地生物,性附焉,气充焉。所以万物皆有喜怒哀乐、视听屈伸者,都是性与气守之而不离也。但是人和其他生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人有善恶是非之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之性不同于物之性,人之性便生出一个心来,即生出一“志”,人因有此“志”乃有善恶是非之心。所以说“持志”,即是平正自家是非善恶之心。义者,心之裁制者也,所以说此是非善恶之心,就是义。所以“持志”,就是“持义”,此是孟子暗合曾子之处,见得一脉相承。

“浩然之气”这种高超精神境界的培养,用孟子的话说,是“直养而无害”和“集义所生”,实际就是要用严格的、长期的知识修养和道德修养来获得。“直养”是知识修养,“集义”是道德修养;知识修养使人高明,道德修养使人高尚。知识修养和道德修养是互相包含,互相影响的。知识修养使人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有助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不但包含对社会、人生的知识,体现着知识修养,而且能摒弃私心、杂念、偏见,使人更好地认识社会和人生,促进知识修养。 “无害”,“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都说明了这种修养的严格性和长期性。朱熹《四书集注》云:“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显然,朱熹认为浩然之气是与生俱来的,这是错误的,是和孟子所说的 “集义所生”相矛盾的。

古代汉语通论
孟子·公孙丑上,勘误 第四篇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法有三种:

1、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的是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的几十年内,有按照注音字母排列的。如杨树达《词诠》。在古代,大多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如阮元主编的《经籍纂诂》。缺点:查字方便,但不明字音或读音不准时,就难以找到要查找的字。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为序。同一部首的,笔画少的在前,笔画多的在后。缺点:字归属哪一部,多少画,不容易确定。

3、按编码排列。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编出号码,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缺点:字角的归类要靠死记,如不常用,容易忘记。

二、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

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篙”,音 “高”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读若:读音像,如琎,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叶同协,意思是和谐。如《诗经。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朱熹:“方,叶甫妄反。”)

平水韵:唐宋以后人们写诗所用的诗韵。上平声15韵,下平声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共106韵。

三、《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和说文四家

《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收字9395个,另有重文1163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和汉代训诂资料;5、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说文四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使用字典或辞书时注意:1,看序和出版年月;2、细读凡例;3、注意书后有没有勘误、附录之类的东西。

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 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

1、 古今意义基本无变化的词,如:天、地、山、水等,复音词如:蟋蟀、仓庚、凤凰等。

2、 古今意义毫无关联的词,如“该”,古代是“完备”的意思,现代是“应该”的意思。

另有古代意义已经消亡的词,如“章甫”。由于词义所指的事物现在已经不存在,所以古意消亡。

3、 古今意义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词。如“再”在上古只有“两次”的意思,而现代汉语则表

示“重复”等义。(注:“再”和“复”的区别:“再”表示动作的数量,它代替了“二”,“复”只表示行为的重复,不表示数量。现代汉语的“再”相当于古代的“复”。)

二、 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1、 词义范围的变化:词义所概括的客观对象的外延的变化。

⑴ 词义的扩大。如“菜”本来专指蔬菜,后兼指鸡鱼肉蛋等荤腥。“洗”本以为洗脚,后

泛指洗涤,不拘于足。

⑵ 词义的缩小。如“金”在先秦泛指各种金属,后来词义缩小,专指黄金。“宫”本指一

切房屋,后专制帝王所居。“瓦”本指一切陶器,后专指盖房顶所用的陶制建筑器材。 ⑶ 词义的转移。如:“闻”的本意为听见,后来转指用鼻子闻。“涕”的本意为眼泪,后

转指鼻涕。“汤”本指热水,后指米汤,菜汤。“脚”本指小腿,后指踝关节以下的部分。“府”本指藏文书财务的地方,后指官署。

2、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词义的感情色彩是词的附加意义,表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喜恶即主观评价的好坏,以及词义轻重程度的判断。

⑴词义褒贬的变化。如“谤”在古代是个中性词,无所谓褒贬。《国语·周语》:“厉王虐,国人谤王”,是中性词;“贿”在上古指布帛之类的财务,中性词,后专指用钱财买通他人,贬义词;“爪牙”在先秦指武臣、国之猛将,也泛指辅佐君王者,用于褒义。后来指坏人的帮凶、走狗,变成了贬义词。

⑵词义轻重的变化。如“诛”本质言辞责备,词义较轻,后发展出杀戮之义,词义变重。又如“贼”本指杀人越货、犯上作乱的人,词义很重,后指小偷,词义较轻。

三、怎样掌握词的古义:我们必须勤查有关的工具书与阅读古代作品相结合,对词义的古今义例反复参证比较,还可以通过一些文字的和语言的手段帮助我们掌握词的古义。 分三方面谈:

1、从字形上分析。如“劝”从“力”,可见本义是勉力、奋力。“醒”从酉,本义是酒醒。

2、从语境上分析。如“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证明“睡”的本义是“打瞌睡”。

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治乱”。

【孟子·公孙丑上,勘误】

4、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如“款待”中的“款”古义是诚恳。“捐躯”中的“捐”古义是舍弃。“呼天抢地”中的“抢”古义是触、碰。“举世无双”中的“举”古义是“全”等。

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一、古代单音词转化现代复音词的三种情况:

(1) 换了完全不同的词。如克——战胜;弈——下棋;常——规律;师——军队

(2) 加上词头词尾。如杯——杯子;虎——老虎

(3) 两个反义词或同义词构成一个复音词。如儿子,人民,言语,道路。(许多古汉语

的单音词,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成词了,但还作为语素留存在现代汉语里。如”虑”,

在现代汉语中只保存在”考虑””深谋远虑”等几个词中,而不能作为单独语素存在。)

二 、古汉语中的合成复音词的三种情况:

(1) 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两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

如“阻、隘、险”,“民人”也叫“人民”。

(2) 对一类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分。如“婚姻”很早就是复音词,但也有所区分,如《说

文》说:妇家为婚,婿家为姻。又如,“饥馑”也是复音词,朱熹还说:“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

(3) 构成这类复音词的每一个语素,往往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在这个地方它是一个复

音词,在其他地方又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单音词。如《战国策·齐策》:“齐王闻之,君臣恐惧。”《孟子·梁惠王下》:“吾甚恐。”

三、 古汉语中复合式合成词形成后,两个语素意义的变化情况:

(1) 两个语素仍保持他们原有的意义。如“蓄积”的“蓄”是“积聚、贮藏”之意,“积”

是“积蓄、积累”之意,贾谊《论积贮疏》:“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蓄积”是“储粮积蓄”的意思。

(2) 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只有一个表示意义,另一个失去其意义,只是充当陪衬,

这就是所谓“偏义复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的词的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质是作为陪衬),如得失,园圃,缓急等。

(3) 两个语素失去原义而产生一个新义。有些从词组变来的固定组合,拆开来讲和原来

【孟子·公孙丑上,勘误】

意思完全不同,如天下,布衣,君子,小人等。

四、 古汉语中单纯复音词的类型

单纯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连绵字,通常有两个音节,但只表示一个语素。

(1) 连绵词。由两个音节连缀而成,是一个意义而不可分割的词,它只有一个语素。多

数连绵词是双声词或叠韵词。如倜傥、逍遥、忸怩、徘徊等。

(2) 叠音词。如昏昏、悠悠、斤斤等。《诗经·周颂·执竞》“斤斤其明”,毛传:“斤

斤,明察也。”

★五、古汉语同义词的辨析

古汉语中许多同义词的的使用范围、使用条件、意义都不完全相同,可从四方面进行分析:

(1)概念的不同。

1、概念的内涵不同。如”府”和”库”,”府”是收藏文书和财务的地方。《国语·越语》:府仓实。韦昭注:货财曰府,米粟曰仓。”库”是收藏兵器和战车的地方。

2、概念的外延不同。如”人”和”民”,”人”指区别于动物的所有的人。”民”指人中比较愚昧者。 注意:”泛指”和”特指”的不同。段玉裁所说泛指即浑言,特指即析言。”浑言”重在说明一对或一组同义词的共有的含义。”析言”重在说明一对或一组同义词中每个词所特有的含义。

(2)程度轻重的不同。例如”饥”和”饿”,”饥”表示没有足够的食物吃,即吃不饱。《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饿”表示几天没有进食,已接近死亡的边缘。如《史记·伯夷列传》:”饿死于首阳山。”

3、感情色彩的不同。如”杀”和”弑”,”杀”是中性词,指一般的杀死;”弑”指下杀上,含有对杀人者的谴责,是贬义词。《礼记·檀公下》:“臣弑君,凡在宫者杀无赦;子弑父,凡在官者杀无赦。”中,“杀”和“弑”的区别很明显。

4、使用条件不同。例如“能”和“得”,“能”一般用于主观上能力所及,《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得”则用于表示客观条件的容许,《论语·微子》:“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有些使用条件的不同则显示出语法的差异,例如“耻”和“辱”,二词用作名词时同义,用作动词时,“耻”一般用于意动,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辱”则一般用于使动,

《论语·子路》:“始于四方,不辱君命。”

★六、“畏”和“惧”的辨析,以及“能”和“得”的辨析

1、“畏”和“惧”的区别

①“畏”多用作及物动词,“惧”多用作不及物动词;

②“畏”字很少用使动用法,“惧”字用作及物动词时,往往是使动用法,(使„„畏);③“畏”字有敬服的意思,“惧”则没有这个意思。

2、“能”和“得”的区别

①”能”和”得”,古代都有表示”可能”的意思,都用作助动词,但它们的使用条件有所不同。 ②”能”表示能力所及,如:《论语· 》:夏礼,吾能言之;”得”则用于表示客观条件的容许,《论语·微子》: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古汉语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也就是记录这个词的汉字结构上反映出来的,并在古代文献用例中得到证明的含义。如“向”的本义是向北的窗户。

二、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发展出来的意义,是词义演变的结果。

(从词义演变来看,在一个词的众多意义之间,并不是平等并列的关系,往往有源与流的关系,其中一个意义是最初的,即本义;其他意义是在这个最初意义的基础上发展派生而来的,称为引申义。如“向”的本义是向北的窗户《诗经·幽风·七月》:“塞向土景户。”由朝北这个本意,引申为朝着或对着。又如”道”字,本意是路。《诗经·秦风·蒹葭》:“道阻且长”引申为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又引申为正当的手段,《论语·里仁》:“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应用:具体的字的本义、引申义的分析。

三、怎样分析词的本义:【孟子·公孙丑上,勘误】

主要凭借字形,还要结合该词的语音形式和古代的文献资料。这里说的字形,主要是小篆以前的古文字形体。如“解”,《说文》:“判也,从刀判牛角。”这是本义。

四、怎样分析词的引申义:

引申义有远近之分,近引申义指直接引申义,远引申义指间接引申义。

1、直接引申义是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如“好”本义指貌美,引申为一般事物的美好。

2、间接引申义是指由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意义,有时不容易让人意识到,如“朝”由本义“早晨”辗转引申为“朝代”,长短的“长”辗转引申为“首长”的“长”。

两个不同的字在意义上可以发生关系,因为引申意义较远,一般人已经不能意识到它是一个意义的引申,为了要求区别就另造了一个字来代替它。如“树”由“栽种”引申为“树立”,另造“竖”字来代替,“竖”就是“树”的引申义。

五、假借义:由“本无其意。依声托字”而产生的,是因为音同被某字假借后所具有的与本义无关的意义。如“解”字本义为“解牛”,《辞海》中所言“解”,又同“蟹”,同“獬”等,都是假借义。

六、分析本义和引申义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词义引申和词义更替的区别。

①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意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思,如“脚”本意为小腿,变为“足”以后就不再指小腿了。

②词义的引申,指某词产生了新的意义后,并不排除原来的意义。如“道”虽然产生了“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正当的手段”等新意,但本义“路”的意义一直保留下来。

2、 引申义和假借义的区别。

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假借义是由于“本无其意。依声托字”而产生的,是因为音同

网络自主学习古代礼仪文明7~9章
孟子·公孙丑上,勘误 第五篇

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一)

1

()是万事之始。

A、婚礼

B、成人礼

C、冠礼

D、习俗

正确答案: A

2

“男女之大防”出自()。

A、《中庸》

B、《坊记》

C、《论语》

D、《缁衣》

正确答案: B

3

《周易》讲的是阴阳,阴阳指()。

A、夏冬

B、雨水

C、男女

D、白天黑夜

正确答案: C

4

什么关系是人类社会所有伦理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

A、父子

B、兄弟

C、君臣

D、夫妇

正确答案: D

5

动物界种族繁衍的基础是两性结合。()

正确答案:√

6

古人认为,婚配对社会很重要,且婚配中的男方更为重要。()

正确答案:×

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二)

1

“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出自()。

A、《史记》

B、《礼记》

C、《坊记》

D、《论语》

正确答案: A

2

贵族里面最低的等级是()。

A、诸侯

B、大夫

C、卿

D、士

正确答案: D

3

朱熹将结婚简化为三礼,其中不包括()。

A、纳彩

B、纳弊

C、问名

D、亲迎

正确答案: C【孟子·公孙丑上,勘误】

4

“提亲”即是()。

A、纳征

B、纳彩

C、纳吉

D、请期

正确答案: B

5

儒家一直很看不起妇女。()

正确答案:×

6

朱熹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正确答案:×

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三)

1

提亲一般要带疏雁,经专家考证,疏雁就是()。

A、野鸭子

B、大雁

C、鸡腿

D、牛肉

正确答案: A

2

以下哪个礼指的是“问女方的血缘”?()

A、纳彩

B、纳吉

C、问名

D、亲迎

正确答案: C

3

古代,弟兄间婚姻之事没有先后顺序。()

正确答案:×

4

鲁昭公是鲁国之二十四代君主。()

正确答案:√

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四)

1

除哪个外,其他三项是同一个意思?()

A、纳征

B、纳成

C、纳币

D、纳采

正确答案: D

2

六礼中第四礼是()。

A、女方向男方送聘礼

B、男方向女方送聘礼

C、男女方互送聘礼

D、女方宴请客人

正确答案: B

3

“必以昏者,取其阴来阳往之义”出自()。

A、《礼记》

B、《左传》

C、《诗经》

D、《史记》

正确答案: A

4

“旦”指太阳从地平线上降落。()

正确答案:×

5

古代亲迎时没有叩拜礼。()

正确答案:×

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五)

1

“缡”指的是()。

A、古代女子出嫁时所系的佩巾

B、古代女子出嫁时所穿的衣服

C、古代男子娶亲时所戴的帽子

D、古代男子娶亲时所系的佩巾

正确答案: A

2

古代亲迎是指()。

A、男方亲自到女方家迎娶女方

B、女方一个人到男方家

C、女方的舅舅送之到男方家

D、男方派使者到女方家迎接女方

正确答案: A

3

“共牢而食”后用什么来漱口?()

A、水

B、酒

C、汤

D、茶

正确答案: B

4

“馈特豚”是婚嫁礼仪。()

正确答案:√

5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出自唐代的朱庆馀。()

正确答案:√

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六)

1

如果父母已经不在人世,那么婚礼将采用怎样的仪式来拜祭?()

A、却扇

B、弄眉

C、佩巾

D、奠菜

正确答案: D

2

关于郑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承先启后的伟大经学家

B、卓越的古籍整理学家

C、清代重要的思想家

D、著名教育

正确答案: C

3

古代婚礼不用乐。()

正确答案:√

4

赦甚指的是婚礼当天可以使用一些原本本身份的人不会使用的东西。() 正确答案:√

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七)

1

古人过生日的传统习俗是()。

A、吃面

B、唱英文生日歌

C、吃蛋糕

D、喝酒

正确答案: A

2

中国人结婚的传统色彩是()。

A、黑色

B、纯白色

C、大红色

D、桃粉色

正确答案: C

3

现今梅毒感染率已经是90年代的多少倍 ?()

A、2

B、10

C、25

D、50

正确答案: C

4

美国和中国都正在回归禁欲。()

正确答案:×

5

英媒体称,中国性观念大步跳跃。()

正确答案:√

君子之争——古代中国的乡射礼(一)

1

我国至迟在春秋时代,民间流行一种称为乡射礼的射箭比赛,它的比赛仪则,完整地记录在哪里?()

A、《尚书》

B、《周易》

C、《春秋》

D、《仪礼》

正确答案: D

2

“侯”的意思是()。

A、军事首领

B、箭

C、大刀

D、枪

正确答案: A

3

古代一个国家分为好多乡。()

正确答案:√

4

“诸侯”的“侯”与射箭无关。()

正确答案:×

君子之争——古代中国的乡射礼(二)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754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