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翻译】
【建议考试时间:2014年3月25日上午9:00`11:30】
四川省高中2014届毕业班应试能力测试(一)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
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
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斑驳 落蕊 篼圈子 大有裨益 B.黯淡 相亲 保鲜膜 开诚布公
C.攀援 涸辙 冠名权 厉害得失 D.俯瞰 吞噬 协奏曲
瑕不淹玉
3. 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从新课程改革开始,我国就启动了教材多样化的建设,____实现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让优秀教材脱颖而出。
(2)杜甫的诗始终不缺少对艰难___里民众生活的关系,既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化,又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路历程。
(3)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认为,“微型小说”是柳暗花明,是空山鸟语,是当头棒喝;是滴水可听海的消息,是_____,是一粒米压死骆驼。
(4)谷歌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在评论有关美国政府监视该公司数据中心的报道时称,如果属实,这种行为是____的且违法的。
A.以便 时势 见微知著 骇人听闻 B.以期 时世 见微知著 耸人听闻
C.以便 时势 一叶知秋 耸人听闻 D.以期 时世 一叶知秋 骇人听闻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以项是
A.影视艺术产生不过百年的时间,但它早已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B.尽管喜爱环境科学的他每天都和实验仪器打交道,但这么高的仪器还是第一次看到。
C.“财富之城、成功之都”是成都的新名片,也是成都的魅力所在,引领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D.新一代轻型护卫舰“吉安舰”延续了中国海军中近海作战舰只注重反舰作战,一应对低烈度海上冲突。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乡愁的文化表达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大的历史节奏是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跃升。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了。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这样,乡愁便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或确切地说——乡愁是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一
种反拨。
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等等,都无不生动地表达出了古人悠悠不尽的思乡感受。
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诗人北岛的著名诗句“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体现的便是对我们生命的安定之所、生命根基的找寻与眷恋。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就是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思乡情怀。 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原因何在?笔者以为这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如何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莫如说,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记起“我从哪里来”,我们才能更真切地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选自《光明日报》)【《孟子·公孙丑上·第二节》文言文全文,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
5. 下列关于“乡愁”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愁是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是对人们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馈。
B.乡愁是一种生活在当代社会的每个人在今天读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扑捉的情绪。
C.乡愁是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的一种表达和一种文化记忆。
D.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一种眷顾,也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一种依赖。
6. 对乡愁的分析,下面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对已逝去的文化岁月和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是当代人对乡愁所拥有的最高真切的感受。
B.古人用文学作品表达出的悠悠不尽的思乡感受,这乡愁就成了一种文化记忆甚至是难得的文化的存在。
C.人的文化记忆却1=不能连根拔起,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
D.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思乡、怀乡之情古己有之,如李白、苏轼等文学大家就有不少乡愁名句流传至今。
7.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乡愁是出于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其曾有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期盼,可见乡愁产生于距离。
B.传统意义的乡愁指向的是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是真实可感的;而现代意义上的乡愁则指向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是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C.文化认同、文化归属传达了对乡愁的全部内涵,我们可以通过乡愁找到自己的“身份”,因而乡愁还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
D.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而特定的文化形态就在此时空中形成了,进而沉淀为一种文化记忆。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
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摘自孟子《公孙丑上》节选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有此霸王不乎 异:奇特 B. 暴:糟蹋
C. 至:周到 D.非义袭而取之也 取:取得
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 B.
C.敢问夫子恶 其闻道也固先吾 D.其外之也 尤不能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I卷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4分)
译文: (2)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译文:11.第I卷文言文中,孟子认为要培养“浩然之气”,最根本的是做什么?请用原文二字概括,并简要说明其理由。
答:译文:1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划9处)(4分)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積仁絜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
(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到问题。(8分)
次元明韵寄子由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②①
一、(14届湖北黄冈高三4月统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待漏院记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势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彻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
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人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玩器,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也,构巧词以悦之;..
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死下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禹偁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注:①待漏院:古代朝臣晨集等待召见的地方。②咎(gāo):通‚皋‛,即皋陶(yáo),相传曾被舜选为掌管刑法的官。夔:尧舜时的乐官。③哕哕(huì):象声词,徐缓而有节奏的响声。④眚(shěng):愿意为日食或月食,后引申为灾异。⑤慆慆:纷乱不息的样子。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兵革未息,何以弭之 弭:消灭,平息 .
B、愿避位以禳之 禳:举行祛除邪恶的祭礼来消除灾祸 .
C、奸人附势,我将陟之 陟:惩罚 .
D、构巧词以悦之 构:编造 .⑤④③②①
【小题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属于说明“善相”职责和品行的一组是( )
①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 ②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
③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 ④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人立朝,我将斥之
⑤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 ⑥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④⑥ D、②⑤⑥
【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探究天道的运行规律、圣王的政治模式及如家的政治理想,借以导出宰臣
要善于治致、精于治政,全文是以此为中心展开论证的。
B、本文不仅在结构上具有对称美,语言成就更为突出;以四字句为基本句式,明快平
易而琅琅上口;某些段落灵活押韵并自由换韵,充满节奏美、韵律美。
C、全文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文章重点写的是贤相与奸相,两者构成了强烈的对比;
写庸相时只以寥寥几笔勾勒其脸谱,说他们既无过不必挨骂,又无功不受赞誉,成
天随
大流,尸位素餐、滥竽充数、明哲保身而已。
D、本文以宰相待漏之时的不同思想状态,将宰相分为贤相、奸相、庸相三个类型,褒
贬鲜明,意在告诫当权的宰相要勤政于政事,不可贪图禄位,无所作为。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9分)
(1)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
(2)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
(3)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
【小题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慕容雋乘石氏之乱,跨据河山,亦仅终其身,至子而灭。苻坚之兴,又非刘、石比,然不能自免,社稷为墟。慕容雋乘苻氏之乱尽复燕祚死未期年基业倾覆此七人者皆夷狄乱华之巨擘也而不能久如此。今之金虏,为国八十年,传数酋矣,未亡何邪?
(选自《容斋随笔〃卷九〃五胡乱华》,有删节)
二、(14届四川高三天府大联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
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
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
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
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
‚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
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
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摘自孟子《公孙丑上》节选)
【小题3】把第I卷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4分)
(2)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4分)
【小题4】孟子认为要培养“浩然之气”,最根本的是做什么?请用原文二字概括,并简要
说明其理由。
【小题5】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划9处)(4分)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積仁絜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
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三、(14届广东惠州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小题。
王煐,字紫诠,号子千,天津宝坻人。康熙十七年举博学鸿儒,官历光禄寺丞、水部郎中,其间获派纂修会典。
康熙二十八年四月,王煐出守惠州。守惠七载,不以酒食声色溺,不为美官厚禄摇,而.独孜孜拳拳唯诗是事,所至必寻游名山川,所见人士无贤与否,皆折节交欢,引与酬唱。 .....
王煐抵郡,湖山无恙,而古迹名胜则鲜有存者,盖干戈之息未久也。诵读之士,往往散.
处山谷乡落之中,索居离群,闻见寡眇。下车伊始,即谒庙廷,易其榜曰先师庙。政简刑清,..
揽风问俗,草木山川皆供点染。又崇文兴教,尊师重道。建堂舍二十四,以为讲学习诵之所。.其亭榭台沼,或仍或新,以为游息之地。名之曰丰湖书院。 .
初建书院,筹划经费,购金龙镇等处田,买叶氏孤屿废园,并前守所臵义学地基,岁收租五百余石。臵水口圩店房,岁收租四十余两。贫而愿学者,给以膏伙之资。岁有赢余,稍..
为修葺书院,点缀湖山之用。延聘名儒来书院讲学。政暇,课生徒学业其间,因以登临啸咏。 ..
王煐作《丰湖书院记》云:土地人民国有之宝因其高下而修之因其知能而教之则为政之所先也然古今为政知养教人才者犹不乏人至于点缀湖山则或以为无益之费岂知山川之有助于人文若此也
节选自《惠州府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皆折节交欢,引与酬唱 折节:降低身份 ..
B、索居离群,闻见寡眇 寡眇:微少 ..
C、其亭榭台沼,或仍或新 仍:陈旧 .
D、延聘名儒来书院讲学 延聘:聘请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独孜孜拳拳唯诗是事 贫而愿学者,给以膏伙之资 ..
B、所见人士无贤与否,皆折节交欢 引与酬唱 ..
C、古迹名胜则鲜有存者 贫而愿学者,给以膏伙之资 ..
D、所至必寻游名山川 建堂舍二十四,以为讲学习诵之所 ..
【小题3】下列各句组,都能直接表现王煐“养教人才”的一组是(3分)
①守惠七载,不以酒食声色溺 ②政简刑清,揽风问俗
③又崇文兴教,尊师重道 ④建堂舍二十四,以为讲习之所
⑤点缀湖山 ⑥延聘名儒来书院讲学
A、①③④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煐是天津宝坻人,康熙二十八年出任惠州太守。他不沉溺酒色,不贪求美差厚禄,
而是孜孜追求吟诗作文这些事情。
B、王煐当初来到惠州,看见惠州的山山水水没什么不好,但是古迹名胜却少有保护;
一些文化人大多散落在山乡之中,他们孤陋寡闻。
C、王煐修建惠州丰湖书院,购买金龙镇等地的田园,购买水口圩的店房,作为教育资
金来源,每年都有粮食及钱款收入。
D、对于家庭贫穷有心向学的人,王煐自己慷慨解囊,发给他们生活费。在从事政务空
余的时间里,他还亲自到书院来看看。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对于自然环境的人文影响,王煐有超越常人的认识。下面文字中哪句话陈述了这种认识?请用下划线标出来,并用“/”给该句断句。(3分)
土地人民国有之宝因其高下而修之因其知能而教之则为政之所先也然古今为政知养教人才者犹不乏人至于点缀湖山则或以为无益之费岂知山川之有助于人文若此也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下车伊始,即谒庙廷,易其榜曰先师庙。 (3分)
②政暇,课生徒学业其间,因以登临啸咏。(4分)
四、(14届长沙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一、(14届湖北黄冈高三4月统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待漏院记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势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彻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人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玩器,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也,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死下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禹偁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注:①待漏院:古代朝臣晨集等待召见的地方。②咎(gāo):通‚皋‛,即皋陶(yáo),相传曾被舜选为掌管刑法的官。夔:尧舜时的乐官。③哕哕(huì):象声词,徐缓而有节奏的响声。④眚(shěng):愿意为日食或月食,后引申为灾异。⑤慆慆:纷乱不息的样子。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弭:消灭,平息
B 禳:举行祛除邪恶的祭礼来消除灾祸
C 陟:惩罚
D 构:编造
【小题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属于说明“善相”职责和品行的一组是( )
⑤④③②①
①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 ②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
③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 ④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人立朝,我将斥之
⑤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 ⑥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④⑥ D、②⑤⑥
【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探究天道的运行规律、圣王的政治模式及如家的政治理想,借以导出宰臣
要善于治致、精于治政,全文是以此为中心展开论证的。
B、本文不仅在结构上具有对称美,语言成就更为突出;以四字句为基本句式,明快平
易而琅琅上口;某些段落灵活押韵并自由换韵,充满节奏美、韵律美。
C、全文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文章重点写的是贤相与奸相,两者构成了强烈的对比;
写庸相时只以寥寥几笔勾勒其脸谱,说他们既无过不必挨骂,又无功不受赞誉,成天随
大流,尸位素餐、滥竽充数、明哲保身而已。
D、本文以宰相待漏之时的不同思想状态,将宰相分为贤相、奸相、庸相三个类型,褒
贬鲜明,意在告诫当权的宰相要勤政于政事,不可贪图禄位,无所作为。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9分)
(1)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
(2)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
(3)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
【小题2】
试题分析:②设置待漏院缘由;⑤善相对国家的作用;⑥庸相的表现。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孟子·公孙丑上·第二节》文言文全文,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
行为举止、 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 ,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慕容雋乘石氏之乱,跨据河山,亦仅终其身,至子而灭。苻坚之兴,又非刘、石比,然不能自免,社稷为墟。慕容雋乘苻氏之乱尽复燕祚死未期年基业倾覆此七人者皆夷狄乱华之巨擘也而不能久如此。今之金虏,为国八十年,传数酋矣,未亡何邪?
(选自《容斋随笔〃卷九〃五胡乱华》,有删节)
【译文】慕容雋乘石氏内乱,借机扩展势力,建立前燕政权。然而也只是传了两代而已。氐族人苻坚继承父业,巩固了前秦政权,势力可以说远非刘氏匈奴和石氏羯族政权可比。然而苻坚也不免于失败,社稷倾覆。慕容雋乘苻氏之乱,全部恢复了前燕的基业,死去
不到一年,国家就灭亡了。这七个人都是夷狄祸乱中华的大人物,而不能长久就是这样。现在与宋对峙的北方政权金,已经八十年了,历经几代帝王,没有灭亡,这是什么原因呢。
候朝见之际,宰相大概想得很多吧!【《孟子·公孙丑上·第二节》文言文全文,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
大理寺小官吏王禹偁撰写此文,希望能把它记录在待漏院壁上,用以告诫执政的大臣。
二、(14届四川高三天府大联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
公孙丑上·第二章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毫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 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让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 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曰:「敢问夫子之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 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有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 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 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何谓知言?」曰:「□辞知其所 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 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曰:「姑舍是。」曰:「伯夷伊尹何如?」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 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曰:「然则有同与?」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 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曰:「敢问其所以异?」曰:「宰我、子夏、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 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拨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翻译:
公孙丑上·第二章
公孙丑问道:“如果让您担任齐国的卿相,能够实行您的主张了,那么即使因此而建立了霸业或王业,也不必感到奇怪的了。如果这样,您动心不动心呢?”孟子说:“不,我四十岁起就不动心了。”公孙丑说:“如果这样,老师就远远超过孟贲了。孟子说:“做到这点不难,告子在我之前就做到不动心了。”公孙丑问:“做到不动心有什么方法吗?”孟子说:“有。
北宫黝这样培养勇气:肌肤被刺不退缩,双目被刺不转睛;但他觉得,受了他人一点小委屈,就像在大庭广众之中被人鞭打了一般;既不受平民百姓的羞辱,也不受大国君主的羞辱;把行刺大国君主看得跟行刺普通百姓一样;毫不畏惧诸侯,听了恶言,一定回击。孟施舍这样培养勇气,他说:„把不能取胜看作能够取胜;估量了势力相当才前进,考虑到能够取胜再交战,这是畏惧强大的敌人。我哪能做到必胜呢?能无所畏惧罢了。‟(培养勇气的方法,)孟施舍像曾子,北宫黝像子夏。这两人的勇气,不知道谁强些,但孟施舍是把握住了要领。从前,曾子对子襄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经在孔子那里听到过关于大勇的道理: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也不去恐吓;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孟施舍的保持勇气,又不如曾子能把握住要领。”公孙丑说:“请问,您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说:)“告子曾说:„言论上有所不通,心里不必去寻求道理;心里有所不安,不必求助于意气。‟心里有所不安,不必求助意气,这是可以的;言论上有所不通,心里不寻求道理,这不可以。心志是意气的主帅,意气是充满体内的。心志关注到哪里,意气就停留到哪里。所以说:„要把握住心志,不要妄动意气。‟”(公孙丑问:)“既说„心志关注到哪里,意气就停留到哪里‟,又说:„要把握住心志,不要妄动意气‟,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心志专一就能调动意气,意气专一也能触动心志。譬如跌倒和奔跑,这是意气专注的结果,反过来也使他的心志受到触动。”(公孙丑问:)“请问,老师擅长哪方面?”孟子说:“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说清楚啊。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塞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要和义与道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它是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如果行为有愧于心,气就萎缩了。因此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作是外在的东西。(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它,不能停止下来;心里不能忘记它,也不妄自助长它。不要像宋国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不长而去拔高它的人,昏昏沉沉地回到家中,对家里人说:„今天累极了,我帮助禾苗长高啦!‟他的儿子赶忙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已经枯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培养浩然之气)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公孙丑问:)“什么叫能识别各种言论?”(孟子说:)“偏颇的言论,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过激的言论,知道它陷入错误的地方;邪曲的言论,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躲闪的言论,知道它理屈辞穷的地方。(这些言论)从心里产生出来,会危害政治;从政治上表现出来,会危害各种事业。如果有圣人再次出现,一定会赞成我所说的。”(公孙丑说:)“宰我、子贡擅长言谈辞令,冉牛、闵子、颜渊擅长阐述德行。孔子兼有这两方面的特长,(却还)说:„我对于辞令,是不擅长的。‟(老师既然说擅长识别言论,)那么老师已经是圣人了吧?”孟子说:“唉呀!这是什么话!从前子贡问孔子道:„老师是圣人了吧?‟孔子说:„圣人,我不能做到,我只是学习不觉满足,教人不知疲倦。‟子贡说:„学习不觉满足,这样就有智慧;教人不知疲倦,这是实践仁德。既有仁德又有智慧,老师已经是圣人了。‟圣人,孔子尚且不敢自居———(你说我是圣人了,)这是什么话呀?”(公孙丑说:)“以前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子夏、子游、子张都有圣人的一部分特点,冉牛、闵子、颜渊具备了圣人所有的特点,只是还嫌微浅。请问您处于哪种情况?”孟子说:“暂且不谈这个问题。”公孙丑问:“伯夷、伊尹怎么样?”孟子说:“处世的方法不同。不是理想的君主不去侍奉,不是理想的百姓不去使唤;天下安定就入朝做官,天下动乱就辞官隐居,这是伯夷的处世方法。可以侍奉不好的君主,可以使唤不好的百姓,天下安定去做官,天下动乱也去做官,这是伊尹的处世方法。该做官就做官,
该辞官就辞官,该任职长一些就任职长一些,该赶快辞职就赶快辞职,这是孔子的处世方法。(他们)都是古代的圣人,我还做不到他们这样;至于我所希望的,那就是学习孔子。”(公孙丑问:)“伯夷、伊尹相对于孔子来说,是同等的吗?”孟子说:“不。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得上孔子的。”公孙丑问:“那么他们有共同之处吗?”孟子说:“有。如果能有方圆百里的一块地方而由他们做君主,他们都能使诸侯来朝见而拥有天下;如果要他们干一件不义的事情,杀一个无辜的人而让他们得到天下,他们都是不愿去干的。这些是共同的。”公孙丑说:“请问孔子和他们不同的地方。” 孟子说:“宰我、子贡、有若,他们的智慧足以了解孔子,即使有所夸大,也不至于阿谀吹捧他们所敬爱的人。宰我说:„根据我对老师的观察,老师远远超过尧、舜了。‟子贡说:„见了一国礼制,就能知道一国的政治;听了一国的音乐,就能了解一国的德教;即使从一百代以后来评价这一百代的君主,也没有谁能违背孔子这个道理的。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得上孔子的。‟有若说:„岂只是人类有这样的不同!麒麟对于走兽,凤凰对于飞鸟,泰山对于土丘,河海对于水沟,都是同类的;圣人对于一般的人,也是同类的。(这些)都高出了同类,超出了同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了。‟”
评价
这种养气方法培育出来的就是孟子的“浩然之气”。浩然者,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方法就是“直养而无害”,直者,正也。盖人之体,自天地生物,性附焉,气充焉。所以万物皆有喜怒哀乐、视听屈伸者,都是性与气守之而不离也。但是人和其他生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人有善恶是非之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之性不同于物之性,人之性便生出一个心来,即生出一“志”,人因有此“志”乃有善恶是非之心。所以说“持志”,即是平正自家是非善恶之心。义者,心之裁制者也,所以说此是非善恶之心,就是义。所以“持志”,就是“持义”,此是孟子暗合曾子之处,见得一脉相承。
“浩然之气”这种高超精神境界的培养,用孟子的话说,是“直养而无害”和“集义所生”,实际就是要用严格的、长期的知识修养和道德修养来获得。“直养”是知识修养,“集义”是道德修养;知识修养使人高明,道德修养使人高尚。知识修养和道德修养是互相包含,互相影响的。知识修养使人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有助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不但包含对社会、人生的知识,体现着知识修养,而且能摒弃私心、杂念、偏见,使人更好地认识社会和人生,促进知识修养。 “无害”,“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都说明了这种修养的严格性和长期性。朱熹《四书集注》云:“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显然,朱熹认为浩然之气是与生俱来的,这是错误的,是和孟子所说的 “集义所生”相矛盾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
《道德经》为老子所做,又名(老子),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共81章,5000宇子,为先秦著名言体散文。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皇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十三世家,七十列传。
《楚辞》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后人承裴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十六篇辑录成集,定名为《楚辞》,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成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和郭主薄二诗》中描写乡村景物之乐的诗句是: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长恨歌》描写杨贵妃宠冠后宫的诗句是: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集一身
《终南山》中使用互文修辞手法的是诗句是:
白云回望会,青霭入看无
《九歌》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见旧识 。
《惊梦》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老子》
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
1.《老子三则》其政闷闷.其人醇醇,其政察察.其人缺缺。
政治宽厚清明,民宗就淳朴思成。政治严苛昏暗,民众就狡黠抱怨
2.《说剑》使臣上说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
假使我前去劝说大王而违背了大王的意愿,惹怒了大王,有负太子的重托,那我一定会受刑而死的,那样的话,我哪里还用得上金子呢
3.《说难》夫龙之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比杀人。
龙作为一种神兽,驯服的时候还可以戏弄他,骑着它,然而它的颈部有到生得鳞甲,直径足有一次,倘若有人碰到它,必然会被杀死
4.《兼爱》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圣人把治理天下当做自己的职责,只有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才能够治理它,若是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够治理它
5.《孟子论养气》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公孙丑问孟子,说:“(假如)让您担任齐国的卿相,能够实行您的主张了。那么即使因此而建立了霸业或王业,也不必感到奇怪的了。如果这样,您的内心还有没有什么恐惧疑惑而因之动摇呢?”
《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个水温樵夫。
1,请指出诗词颔联的修辞手法。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即如终南山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古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惟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具合 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景物或笼以轻纱,或裹于冰俏,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没用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
2,并对这一联作简要分析。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
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沈园》(陆游)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1.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反衬的手法
2.简要分析诗歌是如何运用这一手法的。
柳老不吹绵丶稽山土:草木本无情,用来反衬自己四十年不变,至老弥坚的一片深情。自己将化为会稽山上的一杯黄土,仍要凭吊遗踪,令人泫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