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以赂秦之地翻译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呜呼以赂秦之地翻译篇一
《翻译》

1.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从数骑:几个骑马的随从跟着。从,使动用法,使„„跟随。骑,名词,一人一马叫一骑。微行:皇帝或官员为隐蔽身份,穿平民衣服出行。

2. 则席地倚墙而坐

以„„为席 名词作状语 就是以地为席

3.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我老师的意志,如铁石铸造似的坚强啊。

4. 项伯杀人,臣活之;

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活:使...活。意动用法

5. 先破秦人入咸阳者王之

最先打败秦国人进入咸阳城的人称他为王。王:名词作为动词,称王。

6.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7.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我用精神感觉到而不需用眼睛看

8.没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每当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我看到难于下刀。族:指骨节、筋腱聚结交错的部位。

9.假舆马者,非立足也,而致千里

借用马的人行路,不是用他自己的脚走,可以行千里。假:借用

10.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就不能到达千里以外的地方,不积累小的流水,就不能形成大江大海。无”应该是“不能”的意思

1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 上,向上。下:向下

12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登记官吏百姓的户籍,查封官府金库,等到将军的驾临。籍,登记

13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之所以排遣将兵来守关的原因,是防止他人的盗窃和意外的变故。所以:(缘故)之所以„..的原因所以:一是当“----的人(事物、方法、态度----)”讲,比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解作“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哪”!二是当“-----的原因”讲,比如“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在古文当中往往被归在“古今异义”当中。因为在古文中它引出原因,比如“所以遣将守关者”,解作“派遣将领把守关隘的原因是-----”;而现代汉语中是引出结果的,比如“因为病了,所以没来上班”!

14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举:恐怕

15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又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多次向项王暗示。数(数)shuò ⒈屡次,经常

16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从水凝固得来的,但是比水要冷。

青:靛青,一种染料。取:提取。前一个“青”字是名词,后一个“青”字是形容词。于:前一个“于”字当“从”讲,后一个“于”字表差比(即此胜于彼),相当于“比„„还(更)„„”。蓝:蓝草,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为:形成

1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整个句子是一个判断句。 然后“假于物”是介宾结构后置,即“于物假”,“向外物借助”的意思。于: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向谁而发。“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向”。

生:本性。假:借用。

1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善心累计自然成为高尚道德情操,从而感到心神安定,这是做圣人需要具备的条件

1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深层含义: 做事情贵在坚持。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成功;要是半途而废,很难获得成功。

20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常常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

尝:曾经 须臾:片刻 所学:所字结构,指学习的收获

2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子:这里指有才能的人。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参 古义:验,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知”通“智”,聪明

2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善于凭借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这样的大河流。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假:动词,凭借。绝,,横渡。水,动词,游泳

2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啊

2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我怎么知道他(这个人)的年纪是出生得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2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圣人被(人们)认为(他是)圣明的原因,愚人被认为愚蠢的原因。

2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圣人高明的缘故,愚人糊涂的缘故,大概是从这种情形产生的吧?

一种情况是不知句读,一种情况是有疑难的问题不能解决;不知句读就向老师请

教,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我看不出他明白事理啊。

27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士大夫这一类的人,一谈到老师、弟子的称呼,就大家聚在一起非笑他 28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

29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3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也

从师学习的传统不被继承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是很困难的了! 3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项伯也拔剑舞起来,时时用自己的身子掩护沛公,项庄不能得手。

3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如今的形势人家好象是切肉的刀和案板,我们是鱼肉,好有什么说的呢 3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以深慎

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众人;水能载船也 能够颠覆船,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 3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您为我(将他)叫进来,我要像(对待)兄弟一样对待他.

35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 36原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3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38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依靠人家的力量反过来伤害人家,不仁慈;失掉了自己的同盟国,不明智 39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如果灭亡郑国对你有好处的话,冒昧的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你。

40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我壮年的时候,尚且还不如一般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41君不能早用子,今急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我不能早重用你,现在事急才来求你,这是我的过错。

4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43夫晋,何厌之有

国,有什么满足 的呢”

44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 45汝识之乎?

你记下这个情景了吗?

46此世所以不传也

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原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

47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48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象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

49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破败灭亡,非战备与兵力不行,关键毁于赂秦,赂秦使国力受损,是灭亡的根源啊!

50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报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51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

呜呼以赂秦之地翻译篇二
《六国论翻译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赂秦则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③,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④。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⑤、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⑥,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⑦,何哉?与嬴⑧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⑨。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⑩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

①本文选自苏洵史论文章《权书》十篇中的第八篇。

②弊:弊端。

③互丧:相继灭亡。

④独完:单独获得完整。

⑤厥:那些,指六国现在在任的国君。先祖父:这里指六国的开国之君。

⑥弥繁:更加频繁。

⑦未尝:没有。迁灭:灭亡。古时一个国家被打败后,这个国家的贵重器物都会被迁走,因此称为“迁灭”。

⑧与嬴:帮助秦国。与:帮助。嬴:在这里指秦国,因为秦国的国姓是“嬴”,所以常常用“嬴”来指代秦国。

⑨始速祸焉:才导致了灾祸的发生。

⑩李牧:赵国名将,封武安君。

邯郸为郡:把邯郸割让给秦国,成为它的一个郡。邯郸:故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六国时是赵国的国都。

三国:指楚国、韩国、魏国这三个和秦国接壤的国家。

并力西向:一起联合起来攻打秦国。

积威:长期形成的威势。劫:胁迫。

天下之大:这里暗指北宋朝的广大的疆域。

从:跟随。故事:旧事。

【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兵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拿着土地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而国力亏

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因为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是因为失去了强有力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端在于贿赂秦国’啊。”

秦国除了用战争取得的土地之外,小的得到邑镇,大的得到城池。比较一下秦国由于六国行贿而得到的土地,与战争取胜而得到的土地,它的实际数目要多百倍,六国由于贿赂秦国而失去的土地,比他们由于战败而失去的土地,它的实际数目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的最大欲望,诸侯国的最大祸患,本来就不在于战争了。

想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得到这么一点的土地。子孙却不爱惜,拿来送给人,如同抛弃小草一般。今天割让五城,明天割让十城,然后换取一夜的安稳觉。(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的边境,秦兵又到了。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暴虐的秦国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奉送给他越多,侵犯各国就也越急。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明了。那么直到灭亡的结局,从道理上讲本来应该这样。古人说:“用土地来侍奉秦国,如同抱着柴禾去救火,柴不烧尽,火就不灭。”这话是说得对的。

秦始皇齐国人没有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跟着五国一起灭亡,为什么呢?这是他结交秦国而不帮助五国的缘故。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免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开始还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而后灭亡,这是用兵作战的功效啊。等到燕太子丹以荆轲行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害。赵国曾经五次跟秦国作战,两次失败而三次胜利。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击退秦军。等到李牧由于谗言而被杀,赵都邯郸成为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运用了武力而没有坚持到底。况且燕国、赵国处在秦国将要把各国消灭完了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力量孤单,作战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假使当初三国能够各自爱惜他们的土地,齐国不亲附秦国,刺客不起身赴秦,赵国的良将仍然健在,那么胜败的命运,谁存谁亡的规律,应当能够与秦国相较量,结局或许还不容易规定呢。

唉!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分封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连饭也吃不下去了。可悲呀!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压迫,一天天一月月地削割下去,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蓄的威势挟制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各自的势力比秦国弱,但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胜过它的形势。如果以据有天下的大国,而追随六国灭亡的旧事,那就又在六国以下了。

【评析】

这篇论文出自《四部丛刊》本《嘉祐集》中的《权书》,原来的题目是《六国》,一般选本都标作《六国论》。苏洵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评论史事。他借论说战国时代齐、楚、燕、韩、赵、魏六国最终走向灭亡的内在道理是赂秦这一事实,是想说明赂秦的结果反而使秦国日益强盛,自己的国家走向衰弱,并且使那些不赂秦的国家也受到了影响,最终都被秦吞并。他明显地想借古喻今,引起当今执政者的警戒。苏洵在这篇《六国论》中,表明了他反对赂秦,主张联合六国抗秦的想法,实际上他是通过论史来暗指当今的政治:委婉地对北宋妥协苟且偷生的外交政策表达了不满。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暴[通“曝”,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

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通“倘”,如果]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

4、至于[以致、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

6、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7、而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3、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

10、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四、一词多义:

为: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

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

4、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

以: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

2、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

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而: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因果连词]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转折连词,但是]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战而[转折连词,但是]强弱胜负已判矣。

5、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6、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

7、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8、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9、其势弱于秦,而[转折连词,可是]犹有可以不赂而[表转折的连词]胜之之势。

10、苟以天下之大,下而[承接连词]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其: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代词,代燕赵之君]土。

2、惜其[代词,它,代赵国]用武而不终也。

3、向使三国各爱其[代词,自己的]地。

4、其[代词,代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之:1、子孙视之[代词,它,代土地]不甚惜,举以予人。

2、则吾恐秦人食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得下咽也。

3、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代词,代秦国]之[助词,的]势。

4、苟以天下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或:1、或[代词,有的人]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当与秦相较,或[或许,副词]未易量。

与:1、与[动词,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

2、当与[介词,,跟,和]秦相较,或未易量。

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丧失,丢失,动词)者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向:1、向(先前,以前)使三国各爱其地

2、并力西向(朝着,动词)

犹:1、以地事秦,犹 (动词,好象)抱薪救火

2、良将犹(副词,还)在

始:1、燕赵之君,始(起初,副词)有远略

2、始(才,副词)速祸焉

终:1、终(终于,副词)继五国迁灭

2、惜其用武而不终(坚持到底,动词)也。

兵:1、斯用兵(军事行动,名词)之效也.

2、非兵(兵器,名词).不利

3、起视四境,而秦兵(军队,名词)又至矣.

得: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获得)城

2、此言得(适宜、得当,符合)之

五、文言句式

1、被动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洎牧以谗诛

2、判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省略句:较秦之(受赂)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斩荆棘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

(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4、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 (赵尝于秦五战)

5、定语后置句:苟以天下之大

呜呼以赂秦之地翻译篇三
《六国论逐字逐句翻译》

呜呼以赂秦之地翻译篇四
《六国论翻译》

《六国论》——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邪」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於顚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旣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於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战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埶,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於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埶弱於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埶;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打仗不擅长,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就使国力削弱,灭亡的原因啊。有人说:“六国相互灭亡,全(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是:“不贿赂的国家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失去了有力的后援,不能够独自保全自己。因此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秦国除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小的可以获得小城,大的就得到大城。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的土地,和因战胜而得到的土地,实际上多百倍;诸侯由于贿赂所失去的土地,跟战败中失去的土地相比,实际上也多百倍。所以秦国很想得到的,诸侯很担心的,原本就不在于作战啊。回忆六国的先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得到很少的土地。(其)子孙却对待土地不很爱惜,拿来给别人,如同抛弃小草(比喻轻贱的东西)。今日割让五座城池,明天割让十座城池,然后得到一夜的安稳睡眠(比喻短暂的时间)。起来看看四周的

边境,而秦国兵马又到了。这样下去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贪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奉送(秦国)越多,(秦国)侵犯他们就越厉害。所以不须作战,强弱胜败已经分明了。终究灭亡,理应如此。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如同抱柴禾去救火,柴禾不用完,火就不熄灭。”这话说对了。 齐人未曾贿赂秦国,最后跟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结交秦国却不帮助五国啊。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赵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卫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是个小国却能后灭亡,这是用兵抗敌的功效啊。等到燕太子丹用荆轲(行刺)作为策略,才招致了灾祸的来临。赵国曾五次对秦作战,二败而三胜。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杀,邯郸才成为(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使用武力却不能坚持到最后啊。况且燕赵是处在秦(把别国)消灭得差不多的时侯,可以说是智谋和力量(变得)势孤力弱、处境危急,战败而亡国,实在是不得已的。当初假使(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土地,齐人不归附秦国,刺客不到秦去,优秀将领(李牧)仍健在,那么胜负的定数,存亡的道理,应当能够与秦国互相较量,(结局)或许还不容易预料。 唉!(如果)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对付秦,那么我恐怕秦人会害怕得连饭也吃不下去啊。可悲呀!有像这样(强大)的国势,却被秦国久负的威势挟制,天天削减月月割让,因而趋于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可不要使(自己)被积蓄的威势所挟制啊!说起来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却仍有可以不用贿赂(的方法)来战胜秦的可能性。假如以(现今)偌大的天下,屈尊而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又列于六国的下等了。

呜呼以赂秦之地翻译篇五
《《六国论》原文和翻译》

原文: 标题:六国论 作者或出处: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或注释: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呜呼以赂秦之地翻译篇六
《六国论翻译》

呜呼以赂秦之地翻译篇七
《六国论(完整翻译)》

呜呼以赂秦之地翻译篇八
《六国论翻译》

呜呼以赂秦之地翻译篇九
《《六国论》翻译》

《六国论》翻译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判断句),弊在赂秦。 兵:兵器。利:锋利。善,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国割地求和。 六国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 道:原因。 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要亏损,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3.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或:有人,有的人。互,交互,接连。率:都,皆。 有的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难道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4.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以:因为,表因果的连词。盖:原因是,因为。独:独自,单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故:因此,所以。 (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自己。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5.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以:介词,用,凭借。攻取:用攻占(的办法)而夺取。即凭借战争夺取土地。 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方面。邑:泛指一般的城镇。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

6.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省略句,较秦受赂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得:动词,得到,获得。其实:古今异义。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事实上,承上文而表转折的副词。亡:动词,丧失,丢失。 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而得到的土地,它的实际数量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相比,它的实际数量也要多到百倍。

7.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则:那么。大:最。 欲:名词,欲望。患:祸患。固:副词,本来。 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8.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思:想。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厥:代词,其,他们的。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古今异义。古义:祖辈与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暴:动词,冒着。以:连词,

表结果,才。 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9.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省略句,举之以予人),如弃草芥。 视:对待。之:代指土地。甚:很。举:都。以:介词,用。予:送。举以予人:拿它(土地)用来送给别人。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芥:小草。 子孙对待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拿它来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

10.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然后: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发生另外一件事情。 今天割让五座城池,明天割让十座城池,这样以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稳睡眠。

11.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省略句,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兵:军队。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暴:形容词,强暴,凶暴。厌:同“餍”,满足。奉:奉送。繁:多。弥、愈:越,更加。急:急迫,厉害。前一个“之”指奉秦之物,后一个“之”指赂秦的各国。 第二天起床看看四周的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东西越多,秦国侵犯诸侯就越急迫。

12.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故:因此,所以。判:决定。 至于:古今异义。古义: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译为“以至于”。今义:表另提一事。颠覆:灭亡。理:名词作状语,按照道理。固:本来。宜:应该。然:这样。理固宜然: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 所以用不着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以至于到了灭亡的地步,从道理上说本来就应该这样的。

13.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事:名词作动词,侍奉。薪:木柴。灭:熄灭。之:指上面所说的道理。 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是说对了。

14.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终:副词,最后,最终。继:跟着。迁灭:灭亡。与:动词,结交,亲附。既:已经。免:幸免,避免。 齐国未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

亡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

1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始:副词,起初。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是故:因此,所以。虽:虽然。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却。斯:这。兵:战争,武力。 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能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1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句),二败而三胜。 至:等到。以:介词,用。为:动词,作为。计:计策。始:副词,才。速:招致。尝:曾经。而,连词,表并列。 等到燕太子丹用派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策,才招致了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五次作战,败了两次,胜了三次。

1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被动句),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再:两次。连:数次,接连。却:使动用法,使„„退却。洎:及,等到。以:因为。诛:被诛杀。为:成为,变成。而,连词,表转折。终:动词,坚持到底。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而被诛杀,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却不能坚持到底。

18.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革灭:除去,灭亡。殆:几乎,将要。智力:古今异义。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而,连词,表承接。诚:确实。 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情)。

19.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向使:假使。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运数。理,理数。皆指命运。当:同“倘”,如果。易量:容易判断。 假使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杀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仍然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如果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是容易判断的。

20.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以:介词,用。封:分封,封赏。事:名词作动词,侍奉。礼:名词作动词,礼遇,礼待。西:名词做状语,向西。向:动词,朝着。 唉!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诚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进军(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连饭也吃不下去了。

21.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 势:形势。而:连词,表转折,却。为„„所:固定的被动句,“为”表被动。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挟持。日、月: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以:连词,表结果,相当于“而”,以致。 为国者:治理国家的人。为:动词,治理。 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而趋于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2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句),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势:势力,力量。其:代词,它们,指代六国。于:比。犹:仍然,还。之:第一个“之”是代词,指代秦国;第二个“之”是助词,解释为“的”。势:形势。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它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小,但是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秦国的形势。

23.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大之天下),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苟:假如,如果。以:凭着,凭借。下:名词作动词,自取下策。从:蹈,跟随。故事:古今异义。古义:旧事,成例。今义:真实或虚构的有情节有人物的事情。是:这。而:连词,表承接。 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而采取下策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呜呼以赂秦之地翻译篇十
《六国论 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宋·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80272.html

    上一篇:田家欧阳修

    下一篇:乐羊子妻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