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道中晚望 袁宏道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东阿道中晚望 袁宏道篇一
《语文假期作业卷(二)》

再生农业与土壤固碳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随处可见的土壤也具有强大的二氧化碳固化潜力。美国俄亥俄州立

大学的土壤学家瑞腾·拉尔说,地球上的所有土壤能吸收大气中13%的二氧化碳。一些种植者已经开始采用被称为再生农业的方法。所谓再生农业就是通过堆肥、全年种植、减少耕作、增加作物多样性等方式,不使用农药化肥,让土壤的肥力自然恢复。这些手段也能大幅提高土壤吸收二氧化碳的含量。拉尔注意到含碳有机物耗尽的土壤往往干燥,易受冲蚀,而含碳有机物丰富的土壤则黝黑、松软、湿润且肥沃。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拉尔在非洲潜心研究当地土壤,那些土壤因严重缺乏有机物质而像水泥一样坚硬。他在那里也结识了研究全球变暖问题的先驱罗杰·拉夫尔。正当拉尔对这里的贫瘠土地一筹莫展的时候,拉夫尔猜测土壤所含的碳转移到了大气中。

拉夫尔的猜测是对的。数百万年来,植物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生共存,协力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植物光合作用时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成糖和其他碳基分子。这些含碳化合物一部分从根部被共生真菌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所摄取,最后变成腐殖质将碳储存在了土壤中。一万年前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土壤的天然再生过程随之遭受破坏。据拉尔的计算,整个人类的农业史中,因为此类土地利用变化,从土壤流失到空气、湖、海洋中的碳有近百亿吨。时至今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3都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其他土地利用的变化。

为了量化测定土壤的固碳能力,美国土壤学家斯沃在加利福利亚州马林县一处牧场开展

了首项此类研究,在“马林碳研究”中,斯沃借测定土地堆肥中储存碳的能力来研究土壤固碳。之前已有研究证实粪便堆肥能增加土壤中碳的含量,不过在农场主是否能够真正有效利用堆肥改良自家土壤的问题上,斯沃的研究尚无先例。斯沃发现只靠粪便堆肥就能在两年内显著增加土壤的碳含量,原因可能和植物生长旺盛有关。据该研究结果,斯沃预计加州的2800英亩牧场能够吸收4200吨二氧化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每英亩土地需要多吸收1.5吨二氧化碳。斯沃说:“我们的试验已经充分说明增加1.5吨的目标完全可行。”

澳大利亚的土壤生态学家克里斯汀。琼斯正在验证另外一种大有作为的土壤增肥策略,即依靠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活的植物存在时,植物下的土壤才能够持续固碳。四年的观察期间,琼斯记录了草地固碳量的变化。和堆肥固碳一样,种草固碳的有效性也已被证实,琼斯现在希望能够将其实际运用。琼斯说:“我们这几年的工作会让整个世界感到惊喜。”

斯沃和琼斯的项目说明,农场主、牧场主也能在人类抵御温室效应的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然这将取决于他们改良土壤的工具、技术以及为他们改良土壤提高固碳量提供多少经济补偿。要改变传统的耕种方式,要让农场主不仅可以通过出售农产品获益,也能因为增加土壤的固碳量获得物质回报。拉尔说:“农场主保护生态系统的行为应该得到补偿。”

减少温室气体,抵御气候恶化是人类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再生农业能否在改变传统农业观念的同时,显示出明显的环境改善效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5.下列各项对“土壤固碳”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土壤上的植物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生共存,协力调节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B.通过堆肥、全年种植、减少耕作、增加植物多样性等方式,自然恢复土壤的肥力。

C.利用粪便堆肥来显著增加土壤的含碳量,或利用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来使土壤连续固碳。

D.含碳化合物被植物根部的共生真菌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摄取,最后变成腐殖质将碳储存在土壤里。

6.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无误的一项是

A.以堆肥增加土壤碳含量的想法经过斯沃的研究证明是有效的,其原因在于堆肥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B.马林碳的研究证明,l英亩土地每年总共能吸收1.5吨二氧化碳,地球土壤共可吸收大气中13%的二氧化碳。

C.一般面言,含碳有机物丰富的土壤湿润、疏松且不易流失;欠缺碳的有机物的土壤则较干燥坚硬且易受冲蚀。

D.农业生产破坏了土壤固碳的功能,以致土壤流失了近百亿吨碳,它们变成的温室气体,约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3。

7.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再生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固化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它可以延缓全球变暖,抵御气候恶化。

B.琼斯种草固碳的有效性已经被证实,几年后当琼斯的增肥策略投入实际运用后,将会让世界惊奇。

C.世界的农场主以后除了通过出售农产品以获取利益外,还可以依据固碳量的多少领取环保津贴。

D.土壤增加肥力就可以固碳,因此越是贫瘠的土地,在改良土壤的过程中增加的二氧化碳储存的空间也就越大。

5.D(此题考查的是重要概念的理解。A是讲的是植物和微生物的关系及其作用;B项讲的是“再生农业”的概念:C项讲的是使土壤连续固碳的方式。)

6.C(此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原文说的是原因可能和植物生长旺盛有关;B项原文说的是每英亩土地需要多吸收1.5吨二氧化碳,而“地球土壤共可吸收大气中13%的二氧化碳”是拉尔的观点。D项“它们变成的温室气体约为总量的”错,原文在第二段最后一一句“时至今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都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其他土地利用的变化。”)

7.D(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A项,原文最后一段说“减少温室气体,抵御气候恶化是人类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再生农业能否在改变传统农业观念的同时,显示出明显的环境改善效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表明A项的结论过于绝对。B项,“几年后当琼斯的增肥策略投入实际运用后”于文无据,琼斯原话是“我们这几年的工作会让整个世界感到惊喜”,是说他们近四年的观察研究工作。

C项,“还可以依据固碳量的多少领取环保津贴”于文无据,文中只是说“要让农场主能因为增加土壤的固碳量获得物质回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

陈球字伯真,下邳淮浦人也。球少涉儒学,善律令。阳嘉中,举孝廉,稍迁繁阳令。 复辟公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桂阳黠贼李研等群聚寇钞,陆梁荆部,州郡懦弱,不能禁。太尉杨秉表球为零陵太守。球到,设方略,期月间,贼虏消散。而州兵朱盖等反,与桂阳贼胡兰数万人转攻零陵。零陵下湿,编木为城,不可守备,郡中惶恐。掾吏白遣家避难,球怒曰:“太守分国虎符,受任一邦,岂顾妻子而沮国威重乎?复言者斩!”乃悉内吏人老弱,与共城守,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余步,所杀伤众。贼复激流灌城,球辄于内因地势反决水淹贼。相拒十余日,不能下。会中郎将度尚将救兵至,球募士卒,与尚共破斩朱盖等。

光和元年,迁太尉,数月,以日食免。复拜光禄大夫。明年,为永乐少府,乃潜与司徒河间刘郃谋诛宦官。

初,郃兄侍中鯈,与大将军窦武同谋俱死,故郃与球相结。事未及发,球复以书劝郃曰:“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社稷镇卫,岂得雷同容容无违而已?今曹节等放纵为害,而久在左右,又公兄侍中受害节等,永乐太后所亲知也。今可表徙卫尉阳球为司隶校尉,以次收节等诛之。政出圣主,天下太平,可翘足而待也。”又,尚书刘纳以正直忤宦官,出为步兵校尉,亦深劝于郃。郃曰:“凶竖多耳目,恐事未会,先受其祸。”纳曰:“公为国栋梁,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郃许诺,亦结谋阳球。

球小妻,程璜之女,璜用事于宫中。节等颇得闻知,乃重赂于璜,且胁之。璜惧迫,以球谋告节,节因共白帝曰:“郃等常与藩国交通,有恶意。数称永乐声势,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交通书疏,谋议不轨。”帝大怒,策免郃,郃与球及刘纳、阳球皆下狱死。球时年六十二。

(选自《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期月间,贼虏消散 期:期待

B.会中郎将度尚将救兵至 将:率领

C.乃潜与司徒河间刘郃谋诛宦官 潜:暗中

D.尚书刘纳以正直忤宦官 忤:触犯

9.下列句子中,能够表现陈球“善用计谋”的一组是( )

①球少涉儒学,善律令 ②陆梁荆部,州郡懦弱,不能禁

③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 ④球辄于内因地势反决水淹贼

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社稷镇卫 ⑥今可表徙卫尉阳球为司隶校尉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桂阳一带曾经寇贼横行,陈球就任零陵太守后,尽职尽责,致力于消除贼患,最终通过放水淹贼的方法,消灭了李研等贼寇。

B.州兵朱盖与胡兰一同反叛,合力进攻零陵,零陵地势低洼,城防简陋,难以防守,城中兵弱,无法独立击退人数众多的叛军。

C.光和年间,宫中宦官在朝廷的势力极为强大,陈球联合司徒刘郃、尚书刘纳、卫尉阳球,欲合谋诛灭曹节等宦官,拯救朝政。

D.陈球希望自己小妾的父亲程璜能够参与诛灭宦官的秘密行动,但程璜胆小,把陈球的计划出卖给了曹节,以致陈球等均被害。

8.A(期:满一个(月)

9.D(①介绍陈球的才学。②交待荆楚一带贼祸严重的 情况。)

10.C(A.文中没有交待陈球具体是以什么方法消灭李研等贼寇的;水淹的方法是用来暂时挡住朱盖的叛军的。B.不是朱盖与胡兰同时起兵反叛,而是朱盖起兵反叛后联合胡兰进攻零陵。 D.陈球没有希望程璜参与他们的计划。)

【参考译文】

陈球字伯真,是下邳郡淮浦县人。陈球年轻时就广泛阅览儒学经典,擅长于律法政令。。阳嘉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渐渐升迁为繁阳县令。

(后来陈球)又被公府征召,(经过)考试及官吏考核成绩优秀,被授予侍御史的官职。这时候,桂阳狡猾的贼寇李研等人聚集贼众强抢掠夺,横行荆楚一带,当地州郡官军怯懦软弱,不能禁止(他们)。太尉杨秉上表推荐陈球为零陵太守。陈球到任后,制定征讨的方法与策略,一月之间,李研等贼虏就被消灭驱散了。州兵朱盖等人反叛,跟桂阳的贼寇胡兰等几万人转而攻打零陵。零陵地势低洼潮湿,用木桩排列起来作为城墙,不能守卫防备,郡中的人惊慌失措。下属官吏对陈球说,要他遣散家属避难,陈球发怒说:“太守分掌国家的虎符,接受任命(治理)一个地区,难道可以只考虑(自己的)妻子儿女却败坏国家的威势吗?再说(这种话)的人就杀头!”于是(陈球)集合所有官吏,包括年老体弱的,与他共同守卫城池,给粗大的木头安上弦作成弓,把长矛装上羽毛制成箭,拉动机关发射,可以射到一千多步以外,被这种武器杀伤的贼虏很多。贼虏又引河水灌进城内,陈球就在城内借助地势反过来放水淹贼。双方对抗了十多天,贼虏没法攻下(零陵)。适逢中郎将度尚率领救兵赶到,陈球招募士卒,与度尚一起击破了朱盖的部队,并斩杀了朱盖。

光和元年,(陈球)升为太尉,几个月后,因为出现日食现象被免去官职。(后来)又被授予光禄大夫的官职。第二年,就任永乐少府,于是暗中与司徒河间人刘郃谋划诛灭宦官。

起初,刘郃的哥哥侍中刘鯈,和大将军窦武一同谋划(诛灭宦官),都被宦官杀死,所以刘郃与陈球联合起来(共同谋划)。事情没有到动手的时候,陈球又写信劝刘郃说:“您是宗室的后代,地位在三公之首,被天下的人所敬仰,是国家的卫护者,难道可以随声附和容

忍(宦官专权)不加反对?现在曹节这些人极为放肆成为(朝廷的)祸害,况且(他们)一直在皇上的左右,还有您的哥哥刘侍中也被曹节等人害死,这些都是永乐太后知道的。现在可以上表调卫尉阳球做司隶校尉,依次收捕曹节等人(然后)杀掉他们。(这样),国家的政令(重新)出自圣明的君主,天下太平,很快可以到来。”同时,尚书刘纳因为正直触犯了宦官,降职为步兵校尉,(他)也对刘郃尽力劝说。刘郃说:“凶恶的宦官有很多耳目,只怕事情还未准备好,就先被他们祸害了。”刘纳说:“您是国家的栋梁,国家将要倾覆了,您不扶持,还要(您)这辅助的人干什么呢?”刘郃答应了,也与阳球一同谋划。

陈球的小妾,是程璜的女儿,程璜在皇宫里面做事。曹节等人稍微得知了(一些刘郃等人的谋划),就对程璜用重金贿赂,并且威胁他。程璜很害怕,又被胁迫,(就)把陈球的谋划告诉了曹节,于是曹节等人对皇帝说:“刘郃这帮人经常与藩国交往互通,有不好的企图。多次宣示永乐太后的声望势力,接受(贿赂)很多。步兵校尉刘纳和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交往互通书信,图谋商议犯法作乱。”皇帝大怒,下诏罢免刘郃,刘郃与陈球及刘纳、阳球都被关进了监狱并被处死。陈球当时六十二岁。

东阿道中晚望

袁宏道

东风吹绽红亭树,独上高原愁日暮。

可怜骊马②蹄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

青山渐高日渐低,荒原冻雀一声啼。

三归台③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

【注】①此诗为袁宏道从京都至吴县任县令途经东阿所作。两年后,诗人辞官。②骊马:

纯黑色的马,多为达官贵人所骑。③三归台:齐国名相管仲所筑。

(1)请鉴赏颈联中“冻雀”这一意象。(4分)

答:冻雀既是眼前之景,也寄托着作者心中之情,冻雀生活环境寒冷荒凉,啼叫表达了它对环境的抗争,作者以冻雀自喻(或者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甘堕落官场的孤傲。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形象。(4分)

答:鄙弃功名,性格孤傲。三归台旁纪念管仲历史功绩的古碑已湮没于荒草之中,而今日山下达官贵人在众人人眼里不过如烟雾一般过眼即散。冻雀虽寒,依然以破空的啼叫表达对环境的抗争,英雄项羽功业未成乌江自刎,仍以石马的嘶鸣表达不甘被命运征服的高傲。

作者以冻雀自喻,以项羽自慰,表达了诗人鄙弃功名睥睨官场的孤傲。

鸽子

【美】欧·亨利

陶柏蒙锁上公文包的时候,感到口干舌燥;他颤巍巍地伸手入袋,掏取香烟,觉得手在发抖。他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内心的紧张,稍微缓和了一些。他那疲惫的蓝眼睛,惶惑不决地注视着那个公文包,公文包里装着他的命运。虽然他心里仍然矛盾,但是他到底还是那样决定了。片刻之后,他就将提着那个公文包,悄然离开这间办公室,一去不再复回。但

是,他真不能相信,个人五十四年来的信誉,即将就此毁于一旦。因此他取出飞机票来,困惑地审视着。

这是一个周末盼下午,办公室里静寂无声;陶柏蒙的视线,迟缓地从大写字台移向红皮沙发,然后经过甬道、外室,停驻在魏尔德小姐桌面插瓶里的一束玫瑰花上。魏尔德小姐将和许多其他的人们一样遭受破产;这束玫瑰花,亦将被弃置于垃圾堆中。这似乎太霸道,太残酷;但是,有什么比自保更重要呢?即使是玫瑰,也长出刺来保护自己!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提起公文包,整整衣冠,悄悄走过玫瑰花旁,出门去了。

正是醉人的春天,公园里的景致,灿丽锦簇;陶柏蒙决定在回家准备行李之前,先散散步,虽然到南美去颐养天年,是他的毕生大愿;但却不曾想到这个愿望竟会实现得这么快!这完全是医生为他决定的,他回想起医生对他说:“一切取决于你自己如何调养,享乐优裕,也许还能多活几年。”

他顺着公园漫步,手指被沉重的公文包勒得有些疼痛,但是心情却并不紧张;他和蔼地对一个巡逻警察古怪地笑笑,甚至想要拦住他,而且告诉他:“警察先生,我实在不如我的外表一般值得别人尊敬;我是个拐骗六百家客户的经纪人;我自己也和别人一样,对于我自己的行径感到惊奇,因为我一向诚实;但是,我在世之日已经无多,公文包里的钱财,足够我作最后的享用。”

路过一处玫瑰花丛,他又想起了魏尔德小姐。记得是在两个月以前,她怯怯地交给他一张三千元的支票,“陶柏蒙先生,请你把这笔款子替我投资好吗?”她忸怩地说,“我觉得我早就应该托付给你了。储蓄存款比较起来是最可靠的,而且自一九二九年以来,我一向对股票证券不大信任。”

“魏尔德小姐,我很愿为你效劳,”他内心暗暗得意,“但是,你既然不信任证券,为什么又变了主意呢?”

她低下头,羞答答地不作声,停了半晌才说:“是的,我在这里服务已经很多年了,亲见你为别人赚了许多钱.„”

“你总该知道,这种事情多少有些冒险性,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真准备承受吗?”’ “我相信托付给你是不会有什么不妥的,”她看看他,爽直地说,“万一不幸,我也不会有二话的。”

他提提精神,继续向前走去,远处,哥伦布广场已经隐隐在望了。

忽然,他看见路边蹲着一个人,那人的年纪,和他自己不相上下,也许比他还稍稍大一点;头上蓬着苍苍白发,衣衫褴褛,补绽斑斑。

东阿道中晚望 袁宏道篇二
《袁宏道》

生平简介

袁宏道少敏慧,善诗文,年十六为诸生,结社城南,自为社长,“社友年三十以下者皆师之,奉其约束不

袁宏道个人图册(3张)

敢犯。”万历二十年(1592)登进士第,万历二十三年(1595)谒选为吴县知县,听政敏决,公庭鲜事。政暇与士大夫谈文说诗,以风雅自命。宏道任吴县县令时,在任仅二年,就使“一县大治”,“吴民大悦”。辞去县令后,“为人贷得百金”,作妻室生活费用。宰相申时行赞叹说:“二百年来,无此令矣!”他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 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越二年,补礼部仪制司主事,数月即请告归。后迁官至稽勋郎中,不久即谢病归里。万历三十八年(1610)九月六日(10月20日)卒,年四十有三。他去世以后,连购买棺材及眷属回故里的路费都是朋友们的捐助和卖尽他的书画几砚凑的。《明史》卷二八八有传。

编辑本段文学主张

概述

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

袁宏道相关书籍

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 公安派成员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明代自弘治以来,文坛即为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及王世贞、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所把持。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的复古论调,影响

极大,以致“天下推李、何、王、李为四大家,无不争效其体”(《明史·李梦阳传》)。其间虽有归有光等“唐宋派”作家起而抗争,但不足以矫正其流弊。万历间李贽针锋相对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和“文章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的观点,振聋发聩,他和焦、徐渭等实际上成为公安派的先导。

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道实为中坚,是实际上的领导人物,袁中道则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公安派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反对承袭,主张通变

公安派诸人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倾向,他们对文坛

袁宏道之墓

“剽窃成风,众口一响”的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袁宗道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复古派的病源“不在模拟,而在无识”(《论文》)。他们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袁宏道《叙小修诗》),“世道改变,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亦势也”(袁宏道《与江进之》)。不但文学内容,而且形式语言亦会有所变化而趋于通俗,这是因为“性情之发,无所不吐,其势必互异而趋俚,趋于俚又变矣”(袁中道《花雪赋引》)。因此,“古何必高?今何必卑?”他们进而主张:“信腔信口,皆成律度”,“古人之法顾安可概哉!”(袁宏道《雪涛阁集序》)冲破一切束缚创作的藩篱。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接近于李贽的“童心说”。他们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而“性之所安,殆不可强,率性所行,是谓真人”(袁宏道《识张幼于箴铭后》),进而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因此他们主张“真者精诚之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雷思霈《潇碧堂集序》),这就包含着对儒家传统温柔敦厚诗教的反抗。他们把创作过程解释为“灵窍于心,寓于境。境有所触,心能摄之;心欲所吐,

腕能运之”,“以心摄境,以腕运心,则性灵无不毕达”(江盈科《敝箧集序》)。只要“天下之慧人才士,始知心灵无涯,搜之愈出,相与各呈其奇,而互穷其变,然后人人有一段真面目溢露于楮墨之间”(袁中道《中郎先生全集序》),就能实现文学的革新。

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

公安派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袁宏道曾自叙以《打枣竿》等民歌时调为诗,使他“诗眼大开,诗肠大阔,诗集大饶”,认为当时闾里妇孺所唱的《擘破玉》《打枣竿》之类,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

袁宏道相关书籍(20张)

又赞扬《水浒传》比《史记》更为奇变,相形之下便觉得“六经非至文,马迁失组练”(《听朱生说水浒传》)。这是和他们的文学发展观与创新论相联系的,对提高那一时期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社会地位有一定作用。 公安派在解放文体上颇有功绩,“一扫王、李云雾”(《公安县志·袁中郎传》),游记、尺牍、小品也很有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泼诙谐,自成一家。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消极避世,多描写身边琐事或自然景物,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因而创作题材愈来愈狭窄。其仿效者则“冲口而出,不复检点”,“为俚语,为纤巧,为莽荡”,以至“狂瞽交扇,鄙俚大行”(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后人评论公安派文学主张的理论意义超过他们的创作实践,是为公允之论。

编辑本段袁宏道与《瓶史》

《瓶史》一书,是1599年春天袁宏道在北京写成的,时年32岁。 袁宏道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在《瓶史引》中,他写道:“夫幽人韵士,屏绝声色,其嗜好不得不钟于山水花竹。”他还说,高人隐士们住深山,濯清泉,与世无争,并以把世间一切让人为乐。他们的生活恬淡、安逸,绝无大祸临头之恐。这正是我生平极为羡慕的事。但是,袁宏道说:由于“为卑官所绊”,身不由己,于是,“仅有栽花莳竹可以自乐”了。

在谈到自己喜欢插花的理由时。袁宏道说:由于“邸居湫隘,迁徒无常,不得已乃以瓶贮花

袁宏道

,随时插换”,况且,京城里种植有各种名花,取之方便,于是就成了“余案头物”了。袁宏道认为,这样做,省却扦插、浇水之劳苦,而插于瓶中之花又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也算“一大快事”。

袁宏道的朋友在谈到袁宏道时曾说:他“好修治小室,排当极有方略。此虽小道,实艺术之一种,有学问在焉”。由此可见袁宏道不仅是一个极其热爱生活的人,而且也是一个颇具艺术眼光的人。

在长期的插花实践中,袁宏通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宝贵经验,如他自己所说,写《瓶史》的目的,就是为了“与诸好事而贫者共焉。”

《瓶史》问世后,对我国后人影响之大自不必说,东邻日本也在文化五年(1808年)出过一本《瓶史国字解》,书中附有插花图谱280余幅。此书的序言说:“前者黎云斋者,据石公《瓶史》建插花法,自称宏道流,大行于世。”由此可见,此书对日本花道艺术的影响也是非同小可的。 袁宏道是个很有情趣的人,专门写了《瓶史》一书,讨论插花艺术。此书在中国流传不广,在日本评价很高,亦是“袁派”插花的由来。

编辑本段作品选摘

山阴道

钱塘艳若花,山阴芊如草。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

平生王献之,酷爱山阴道。彼此俱清奇,输他得名

袁宏道评传

早。

戏题斋壁

一作刀笔吏,通身埋故纸。鞭笞惨容颜,簿领枯心髓。 奔走疲马牛,跪拜羞奴婢。复衣炎日中,赤面霜风裏。 心若捕鼠猫,身似近羶蚁。举眼尽无懽,垂头私自鄙。 南山一顷豆,可以没馀齿。千锺曲与糟,百城经若史。 结庐甑箪峰,系艇车台水。至理本无非,从心即为是。 岂不爱热官,思之烂熟尔。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二

望望鄂公坟,石龟与人齐。塜前方丈土,浇酒渥成泥。

虽知生者乐,无益死者啼。如彼坟前马,张吻不能嘶。 天地入海刼,志士合鸾栖。曷为近汤火,为他羊与鸡? 孤山梅处士,事业未曾低。西陵倡家女,松栢夹广蹊。 红粉是活计,山花足品题。奚折稣公柳,策马度花堤。

严陵四首

溪深六七寻,山高四五里。纵有百尺钩,岂能到潭底? 文叔真有为,先生真无用。试问宛洛都,谁似严滩重? 举世轻寒酸,穷骨谁相敬?如何严州城,亦以严为姓? 或言严本庄,蒙庄之後者。或言汉梅福,君之妻父也。

答李子髯其二

草昧推何李,闻知与见知。机轴虽不异,尔雅良足师。

後来富文藻,诎理竞修辞。挥斤薄大匠,褁足戒旁岐。

模拟成俭狭,莽荡取世讥。直欲凌苏柳,斯言无乃欺?

当代无文字,闾巷有真诗。却活一壶酒,携君听竹枝。

游虎跑泉

竹床松涧净无尘,僧老当知寺亦贫。饥鸟共分香积米,落花常足道人薪。

东阿道中晚望 袁宏道篇三
《【山东省201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三:古诗文阅读(二) Word版含答案]》

8.专题三:古诗文阅读(二)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①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②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天宝十三载(754年)的秋天,关中一带大雨,六十余日不止,庄稼遭受了很大损

失。玄宗很忧虑,宰相杨囯忠挑选一些未受灾害的禾苗献上,说:“雨虽多,不害稼。”杜甫

这时候正困守长安。②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答: 。

(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

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 。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这首诗二、三两联写山居景色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唐多令

(南宋)刘过①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②。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作为辛派词人,与辛弃疾、陆游、陈亮等人有着较深的交往,他们“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②南楼,在武昌黄鹤山上,一名安远楼。南宋时“武昌系与敌分争之地”(《蓼园

词选》),很多词人登临黄鹤楼时都留下了深沉的作品。

(1)作者在这首登临之作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2)请赏析这首词中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

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江城子

[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

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③双阙远,

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②馘(guó):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记功。③治安:贾谊曾给汉文帝上《治安策》。

(1)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

5.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①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②?

【注】①灞原:即灞上,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②致此身:这里指身体为国家效力。 本诗表现了诗人一种孤独的心情,请具体阐释诗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东阿道中晚望①

袁宏道

东风吹绽红亭树,独上高原愁日暮。

可怜骊马②蹄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

青山渐高日渐低,荒原冻雀一声啼。

三归台③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

【注】①此诗为袁宏道从京都至吴县任县令途经东阿所作。两年后,诗人辞官。②骊马:纯黑色的马,多为达官贵人所骑。③三归台:齐国名相管仲所筑。

(1)请鉴赏颈联中“冻雀”这一意象。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形象。

7.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8.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两首诗的结句都有“使人愁”三个字,请指出两首诗中“愁”的内容各是什么?

(2)两首诗在构思上有着相似之处,请结合诗作内容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注】此词乃辛弃疾削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期间所写。雨岩位于江西永丰县西二十里的博山脚下。

(1)作者是如何写清溪的?请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2)“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说明。

10.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

上 太 行①

于 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轻骑遍历部所,延访父老”。而且年年出巡。

(1)前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2)请结合诗的后两句简要分析“千里客”的形象。

11.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参考答案】1.(1)用秋日风雨中“烂死”的百草反衬决明的“颜色鲜”,把决明的叶与花分别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决明在风雨中花开灿烂,香远益清,坚毅挺立,借以塑造出资质美好却身处乱世、命途多舛的君子形象。(2)①“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句传达出对于富有才华,却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忧,更是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②“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句见出诗人对自已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自伤,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体现了他的忧世情怀。

2. 用了远近结合和动静结合的手法。第二联写路见,是近景,先静后动。古树苍老,根系盘错缠石,山泉湍急清澈,泉底沙子显露。第三联写遥望,是远景,先动后静。雨罩千峰,幽暗空濛,一条山径曲曲弯弯,通向烟云深处。

3. (1)作者在这首词中含蓄地表达了岁月不再、昔是今非、交游零落、忧国伤时等悲慨感伤之情。二十年过去了,哀叹故人不在,痛惜自己的少年壮怀已被磨灭,眼前关系国家存亡的重镇竟是满目凄凉,“新愁”满怀,难以尽述。(2)作者在这首词中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或对比)的表现手法。词中实写眼前凄冷的景象,说自己不过是匆匆经过南楼,马上要回家乡了,满怀的愁绪无法用花酒来消遣,中间穿插虚写对二十年前登临南楼的回忆和对故人的追念,将今昔游览的景象与心情进行了对比描写,曲折含蓄地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浓郁愁绪。

4. (1)上阕既描写了扬州(维扬)经过战争劫难后的荒凉景象,又陈述了古往今来的英雄都随着时间消逝的史实,在此基础上,“徒感慨”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英雄已逝的深沉思索与感叹。下阕作者先写自己年轻时的志向远大,但随着时间流逝,壮志成空,“空怅望”表现了作者年华已逝、壮志难酬的惆怅心情。(2)①借景抒情。作者运用了单调的景物,形成辽远、凄迷的意境,抒发了对国事的担忧、惆怅之情。②运用典故。作者运用了“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等典故,书写了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③直接抒情。作者直接运用“徒感慨,漫悲凉”“空怅望”抒发悲伤、惆怅之情。④对比。作者把年轻时的远大理想与现在的愿望成空进行对比。(答出任意两种即可)

5. 首先写萧瑟的秋气,营造了一种低沉的情感氛围;接着写落叶飘飞,诗人对寒灯,默默沉思,以显一种凄凉孤独的心境;然后用烘托手法,强化诗人处境的孤独;最后直抒胸臆,道出了怀才不遇是苦境和晋升希望的渺茫。此诗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相结合,使诗的感情

一步步升华。

6.(1)冻雀既是眼前之景,也寄托着作者心中之情,冻雀生活环境寒冷荒凉,啼叫表达了它对环境的抗争,作者以冻雀自喻(或者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甘堕落官场的孤傲。(2)鄙弃功名,性格孤傲。三归台旁纪念管仲历史功绩的古碑已湮没于荒草之中,而今日山下达官贵人在众人人眼里不过如烟雾一般过眼即散。冻雀虽寒,依然以破空的啼叫表达对环境的抗争,英雄项羽功业未成乌江自刎,仍以石马的嘶鸣表达不甘被命运征服的高傲。作者以冻雀自喻,以项羽自慰,表达了诗人鄙弃功名睥睨官场的孤傲。

7. (1)这首诗运用的是反衬的艺术手法表现环境的"清"的。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清闲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

8.(1)催诗抒发游子飘泊天涯的思乡之愁;李诗则抒发自己爱国忧国之情和报国无门之愁。(2)两诗首联都从楼台命名的传说落笔,然后展开想象;颔联通过古与今、幻想与现实的对照,把古今盛衰的历史变化和人事兴亡的悲哀做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为全诗定下吊古伤今的基调;颈联则由古及今,极目远眺,着笔于眼前实景的描绘;尾联即景生情,都以“愁”字作结。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颇有章法。

9.(1)行走在溪边,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水天一色,甚至连自己也在随水中的流云移动。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溪水之“清”,而是巧妙地用水中的倒影来衬托溪水的清澈透明的。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溪水纤尘不染,透明见底的特点。(2)词中写自己“高歌”而问“谁和余”,意在殷切希望有相和者。不闻有人和,只有“空谷”中响起的“清音”,表达了作者心境之孤独、寂寥。作者一生力主抗金,但却和者甚寡,作为一名驰骋疆场的抗金将领,却遭受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内心充满强烈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10. (1)夕阳、西风、衰草、秋空、薄云、飞鸟。以肃穆空阔的自然风光衬托诗人不畏肃杀、勇于进取的豪情。用孤鸟还巢衬托诗人应有的思乡之情。(2)诗人在任上年年出巡,现在两鬓斑白又一次登上了太行山,给我们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仍勤政不倦、为国奔忙的政治家形象。

11.(1)①比喻。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一至六句两两为一组对偶句;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2)①从写景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②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两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两句侧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12.(1)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2)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雨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③通过“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注:举出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

东阿道中晚望 袁宏道篇四
《【山东省2013高三二轮复习 专题三:古诗文阅读(二)》

8.专题三:古诗文阅读(二)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①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②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天宝十三载(754年)的秋天,关中一带大雨,六十余日不止,庄稼遭受了很大损

失。玄宗很忧虑,宰相杨囯忠挑选一些未受灾害的禾苗献上,说:“雨虽多,不害稼。”杜甫

这时候正困守长安。②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答: 。

(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

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 。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这首诗二、三两联写山居景色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唐多令

(南宋)刘过①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②。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作为辛派词人,与辛弃疾、陆游、陈亮等人有着较深的交往,他们“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②南楼,在武昌黄鹤山上,一名安远楼。南宋时“武昌系与敌分争之地”(《蓼园

词选》),很多词人登临黄鹤楼时都留下了深沉的作品。

(1)作者在这首登临之作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2)请赏析这首词中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

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江城子

[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

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③双阙远,

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②馘(guó):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记功。③治安:贾谊曾给汉文帝上《治安策》。

(1)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

5.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①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②?

【注】①灞原:即灞上,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②致此身:这里指身体为国家效力。 本诗表现了诗人一种孤独的心情,请具体阐释诗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东阿道中晚望①

袁宏道

东风吹绽红亭树,独上高原愁日暮。

可怜骊马②蹄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

青山渐高日渐低,荒原冻雀一声啼。

三归台③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

【注】①此诗为袁宏道从京都至吴县任县令途经东阿所作。两年后,诗人辞官。②骊马:纯黑色的马,多为达官贵人所骑。③三归台:齐国名相管仲所筑。

(1)请鉴赏颈联中“冻雀”这一意象。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形象。

7.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8.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两首诗的结句都有“使人愁”三个字,请指出两首诗中“愁”的内容各是什么?

(2)两首诗在构思上有着相似之处,请结合诗作内容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注】此词乃辛弃疾削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期间所写。雨岩位于江西永丰县西二十里的博山脚下。

(1)作者是如何写清溪的?请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2)“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说明。

10.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

上 太 行①

于 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轻骑遍历部所,延访父老”。而且年年出巡。

(1)前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2)请结合诗的后两句简要分析“千里客”的形象。

11.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参考答案】1.(1)用秋日风雨中“烂死”的百草反衬决明的“颜色鲜”,把决明的叶与花分别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决明在风雨中花开灿烂,香远益清,坚毅挺立,借以塑造出资质美好却身处乱世、命途多舛的君子形象。(2)①“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句传达出对于富有才华,却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忧,更是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②“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句见出诗人对自已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自伤,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体现了他的忧世情怀。

2. 用了远近结合和动静结合的手法。第二联写路见,是近景,先静后动。古树苍老,根系盘错缠石,山泉湍急清澈,泉底沙子显露。第三联写遥望,是远景,先动后静。雨罩千峰,幽暗空濛,一条山径曲曲弯弯,通向烟云深处。

3. (1)作者在这首词中含蓄地表达了岁月不再、昔是今非、交游零落、忧国伤时等悲慨感伤之情。二十年过去了,哀叹故人不在,痛惜自己的少年壮怀已被磨灭,眼前关系国家存亡的重镇竟是满目凄凉,“新愁”满怀,难以尽述。(2)作者在这首词中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或对比)的表现手法。词中实写眼前凄冷的景象,说自己不过是匆匆经过南楼,马上要回家乡了,满怀的愁绪无法用花酒来消遣,中间穿插虚写对二十年前登临南楼的回忆和对故人的追念,将今昔游览的景象与心情进行了对比描写,曲折含蓄地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浓郁愁绪。

4. (1)上阕既描写了扬州(维扬)经过战争劫难后的荒凉景象,又陈述了古往今来的英雄都随着时间消逝的史实,在此基础上,“徒感慨”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英雄已逝的深沉思索与感叹。下阕作者先写自己年轻时的志向远大,但随着时间流逝,壮志成空,“空怅望”表现了作者年华已逝、壮志难酬的惆怅心情。(2)①借景抒情。作者运用了单调的景物,形成辽远、凄迷的意境,抒发了对国事的担忧、惆怅之情。②运用典故。作者运用了“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等典故,书写了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③直接抒情。作者直接运用“徒感慨,漫悲凉”“空怅望”抒发悲伤、惆怅之情。④对比。作者把年轻时的远大理想与现在的愿望成空进行对比。(答出任意两种即可)

5. 首先写萧瑟的秋气,营造了一种低沉的情感氛围;接着写落叶飘飞,诗人对寒灯,默默沉思,以显一种凄凉孤独的心境;然后用烘托手法,强化诗人处境的孤独;最后直抒胸臆,道出了怀才不遇是苦境和晋升希望的渺茫。此诗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相结合,使诗的感情

一步步升华。

6.(1)冻雀既是眼前之景,也寄托着作者心中之情,冻雀生活环境寒冷荒凉,啼叫表达了它对环境的抗争,作者以冻雀自喻(或者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甘堕落官场的孤傲。(2)鄙弃功名,性格孤傲。三归台旁纪念管仲历史功绩的古碑已湮没于荒草之中,而今日山下达官贵人在众人人眼里不过如烟雾一般过眼即散。冻雀虽寒,依然以破空的啼叫表达对环境的抗争,英雄项羽功业未成乌江自刎,仍以石马的嘶鸣表达不甘被命运征服的高傲。作者以冻雀自喻,以项羽自慰,表达了诗人鄙弃功名睥睨官场的孤傲。

7. (1)这首诗运用的是反衬的艺术手法表现环境的"清"的。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清闲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

8.(1)催诗抒发游子飘泊天涯的思乡之愁;李诗则抒发自己爱国忧国之情和报国无门之愁。(2)两诗首联都从楼台命名的传说落笔,然后展开想象;颔联通过古与今、幻想与现实的对照,把古今盛衰的历史变化和人事兴亡的悲哀做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为全诗定下吊古伤今的基调;颈联则由古及今,极目远眺,着笔于眼前实景的描绘;尾联即景生情,都以“愁”字作结。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颇有章法。

9.(1)行走在溪边,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水天一色,甚至连自己也在随水中的流云移动。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溪水之“清”,而是巧妙地用水中的倒影来衬托溪水的清澈透明的。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溪水纤尘不染,透明见底的特点。(2)词中写自己“高歌”而问“谁和余”,意在殷切希望有相和者。不闻有人和,只有“空谷”中响起的“清音”,表达了作者心境之孤独、寂寥。作者一生力主抗金,但却和者甚寡,作为一名驰骋疆场的抗金将领,却遭受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内心充满强烈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10. (1)夕阳、西风、衰草、秋空、薄云、飞鸟。以肃穆空阔的自然风光衬托诗人不畏肃杀、勇于进取的豪情。用孤鸟还巢衬托诗人应有的思乡之情。(2)诗人在任上年年出巡,现在两鬓斑白又一次登上了太行山,给我们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仍勤政不倦、为国奔忙的政治家形象。

11.(1)①比喻。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一至六句两两为一组对偶句;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2)①从写景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②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两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两句侧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12.(1)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2)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雨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③通过“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注:举出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

东阿道中晚望 袁宏道篇五
《2016高三语文复习课时达标21》

课时达标21

1.(2014·襄阳五中等三校5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雉带箭

□ 韩 愈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1)诗歌的开头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场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_____________ 答案: (1)场景:开头两句描写打猎前猎场的肃穆景象。原野上猎火熊熊燃烧,周围一片寂静,只有野雉时出时没。主要手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火烧静兀兀”这是射猎前的静态;野雉“出复没”是动态描写,野雉被猎火驱出草丛,一见猎鹰,吓得又躲藏起来。以动衬静,突出原野的寂静。

(2)诗歌描写了一个踌躇满志、技术精湛的将军形象。“盘马弯弓”,将军骑马盘旋不进,这是一副踌躇满志的神态。“弓满劲箭”描写将军引弓劲射的一刹那,表现将军射技不凡;野雉“冲人决起”在空中挣扎,军吏围观“贺”声一片,侧面表现出将军射技精湛。总之,一个得意的将军形象跃然纸上。

2.(2014·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8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念奴娇·过洞庭①

□ 张孝祥

②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

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③④⑤⑥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

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词人因谗言而被贬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②青草:湖名,与洞庭湖相连,在湖南岳阳市西南,总称洞庭湖。③岭海:一作岭表。即岭南,两广之地。北有五岭,南有南海,故称岭海。④经年:年复一年,几年。⑤萧骚:萧条稀少。⑥尽挹:舀尽。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请结合本词的上片分析二者景物描写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___________

解析: (1)解答此题,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可从静态还是动态、远景还是近景、白天还是夜晚以及虚还是实、议论还是描写等多方面进行逐句逐句的比较。(2)根据诗句所写,结合注释和题干中“英姿奇气”一语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比如,作者为什么会将月下大江写得那样表里澄澈,为什么说“肝胆皆冰雪”,为什么有“万象为宾客”的说法,等等。“表里俱澄澈”表现了作者的人格高尚,光明磊落;“肝胆皆冰雪”表现了作者的胸坦荡怀,忠肝义胆;“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表现了作者的境界高远,气魄豪迈。

答案: (1)范诗“衔远山”等句描写白天洞庭湖的动态之景。“衔远山,吞长江”写出洞庭湖的汹涌奔流;“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写出洞庭湖湖面广阔、水势浩瀚的壮观景象。本词上片主要描写月下的洞庭湖静态之景。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辽阔的洞庭湖风平浪静,万顷碧波,如洁白明净的玉界琼田,水天一色。“表里俱澄澈”描绘了天地间空明的坦荡景

象。

(2)①人格高尚,光明磊落,心无纤尘,如月下的大江表里澄澈;②胸坦荡怀,忠肝义胆,如同晶莹的冰雪;③境界高远,气魄豪迈,身处逆境而从容沉稳,身心与博大的宇宙融为一体。

3.(2014·广西桂林中学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旅雁

□ 朱敦儒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②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①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②矰缴: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短箭。

(1)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透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抓住自然特征:抓住描述性诗句,提炼概括。修饰成分,就直接提取,如“群相失”“独”“饥渴”写出了旅雁的失群孤独、饥寒交迫;其他描写就概括,如“忧相逼”“茫茫无处归”“哀鸣急”写出了旅雁的忧虑迷茫、凄苦哀鸣。②发掘人文属性:可以结合写作背景、情境以及意象的象征意义来考虑。很显然,作者写旅雁也是为了写人,同时又可以知道,雁象征着远离他乡、思念家乡的人。由此可得出这首诗实际上是写因战争而逃难的民众。

(2)解答此题,可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分析,纵观全诗,诗人写旅雁的孤寂凄苦的形象,其实就是为了写因战争而仓皇逃难的民众,来反映民众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伤痛,因此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或者象征手法。

答案: (1)旅雁的形象:失群孤独,饥寒交迫,心忧迷惘,凄苦哀鸣。南渡的画面:①风雨中大批民众仓皇逃难。②人们饥寒交迫,心惊害怕。③亲人失散,哭声不断。

(2)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作者借南飞的失群旅雁,倾诉了个人孤寂凄凉的痛苦,也反映了广大民众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深哀巨痛。

4.(2014·浙江诸暨三都中学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半山春晚即事①

□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②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③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此诗作于新法失败后,诗人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时。②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③床敷:安置卧具。

(1)前三联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试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隐者。从他居室周围的环境可以看出:坡路上林树翳翳,圆屋前枝叶交盖。这绿荫蔽天的环境多么安静和可爱,连圆屋也显得更深远和荫蔽了。从他日常起居可以看出:他有时安闲地坐在床敷(坐具)上憩息,有时着履策杖去探幽寻胜,过的是悠闲自得的生活。 ①

(2)表面上,作者和北山之鸟一起过着恬淡闲适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之情。实际上只有北山鸟给他好音,慰藉他的孤寂,流露出诗人胸中的举世无人相知的痛苦和愤慨。

5.(2013·武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云门寺阁

□ [唐]孙 逖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注】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注】五湖:太湖的别名。

(1)全诗写了哪几个场景?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联“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写出了诗人怎样的胸怀?请作简要赏析_____ 答案: (1)全诗写了寺外之景、寺内之景和梦中之景。诗中先描绘云门寺的周围景象,写出了云门寺的幽静;随后写到达宿处后凭窗远眺及卧床环顾的景象,写出了云门寺的高远和古老。最后描写凌空遨游的梦境,营造了朦胧恍惚、似有若无的境界。

(2)写出了诗人宽阔的胸怀。写“悬灯”可以烛照千山夜色,写“卷幔”可以看到(想象)“五湖秋色”;诗人不为夜幕和斗室所限,放笔天地,万物无所隐藏,如此壮美的诗句,表现了诗人的宽阔胸怀。

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 步

□ [宋]周 密

麦陇风来翠波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 步

□ [清]赵 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远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看,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__________

答案: (1)第一首诗呈现给我们是一个悠然漫步,陶醉于春天美景的郊游者形象;第二首诗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年老体弱,在秋风(秋寒)中感叹韶华不再(或青春逝去、老之将至)的老者形象。

(2)两首诗三、四句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迷醉情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心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定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秋叶,染白了头发,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

7.(2013·鄂州高中、鄂南高中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元十八①溪居

□ 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②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

【注】①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②踯躅:杜鹃花的别称。

(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景物,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

(2)赏析“影落杯中五老峰”中的“落”字。____________

答案: (1)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森林,措置有序的水栅,面山而凿的小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的幽美景象。景物描写的特点:①诗人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写景富有层次感;②选取红白两色入诗,色彩对比强烈;③诗人用叠词描写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的扑面而来,展现了友人溪居的幽美。

(2)①“落”字,尤为神妙,似乎五老峰是一个物体,会落入杯中。想象之奇,令人叹为观止。②“影落”,写出处于这个淡雅绝俗的居室中,可以远眺山川景物,远处的五老峰影能倒映杯中,溪居的明净不可待言。③这也显示了溪居的主人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舟中见猎犬有感

□ [清]宋 琬

秋水芦花一片明,难同鹰隼共功名。

【注】樯边饭饱垂头睡,也似英雄髀肉生。

【注】据《九州春秋》记载,刘备被曹操追逐,前去依附刘表,在荆州居住了几年,一天上厕所见髀肉长了出来,不禁感叹流泪。

从“猎犬”形象的角度,简析全诗。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这是只本该驰骋原野,却被养在舟中,吃饱了倒头就睡,徒然羡慕鹰隼立功成名的猎犬。②诗人托物言志,来表明自己像猎犬一样处非其境,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虚度人生的感慨。

9.(2013·黄冈期末调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 倪 瓒

满城风雨近重阳,湿秋光,暗横塘。萧瑟汀蒲,岸柳送凄凉。亲旧登高前日梦,松菊径,也应荒。

堪将何物比愁长?绿泱泱,绕秋江。流到天涯,盘屈九回肠。烟外青错误!飞白鸟,归路阻,思微茫。

(1)诗人所见的重阳之景具有什么特点?它在全词中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下片是如何抒情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赏析。__________

答案: (1)诗人所见的重阳之景沉闷压抑、凄惨冷清。“湿、暗”写出了重阳时节天气的潮湿、横塘的昏暗,和枯萎的汀蒲、秋风中的柳枝,共同展现了一副凄惨冷清的画面。这种沉闷压抑而凄清的重阳之景使全词充满了一种低沉抑郁的情调,能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和独处之悲。

(2)比喻,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将连绵不绝的愁情形象地比喻为无际的秋水,体现了乡愁之深重。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结句中,诗人看到的是远处自由飞翔的白鸟,而自己的归乡之路却被阻断,景物描写中流露出了不能回到亲人身边的深沉悲哀和无奈的感伤。

10.(2013·黄冈中学11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东阿道中晚望①

□ 袁宏道

东风吹绽红亭树,独上高原愁日暮。

②可怜骊马蹄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

青山渐高日渐低,荒原冻雀一声啼。

③三归台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

【注】①此诗为袁宏道从京都至吴县任县令途经东阿所作。两年后,诗人辞官。②骊马:纯黑色的马,多为达官贵人所骑。③三归台:齐国名相管仲所筑。

(1)请鉴赏颈联中“冻雀”这一意象。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形象。____________

答案: (1)冻雀既是眼前之景,也寄托着作者心中之情,冻雀生活环境寒冷荒凉,啼叫表达了它对环境的抗争,作者以冻雀自喻(或者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甘堕落官场的孤傲。

(2)鄙弃功名,性格孤傲。三归台旁纪念管仲历史功绩的古碑已湮没于荒草之中,而今日山下达官贵人在众人眼里不过如烟雾一般过眼即散。冻雀虽寒,依然以破空的啼叫表达对环境的抗争,英雄项羽功业未成乌江自刎,仍以石马的嘶鸣表达不甘被命运征服的高傲。作者以冻雀自喻,以项羽自慰,表达了诗人鄙弃功名、睥睨官场的孤傲。

东阿道中晚望 袁宏道篇六
《【山东省201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三:古诗文阅读(二)]》

8.专题三:古诗文阅读(二)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①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②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天宝十三载(754年)的秋天,关中一带大雨,六十余日不止,庄稼遭受了很大损

失。玄宗很忧虑,宰相杨囯忠挑选一些未受灾害的禾苗献上,说:“雨虽多,不害稼。”杜甫

这时候正困守长安。②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答: 。

(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

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 。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这首诗二、三两联写山居景色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唐多令

(南宋)刘过①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②。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作为辛派词人,与辛弃疾、陆游、陈亮等人有着较深的交往,他们“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②南楼,在武昌黄鹤山上,一名安远楼。南宋时“武昌系与敌分争之地”(《蓼园

词选》),很多词人登临黄鹤楼时都留下了深沉的作品。

(1)作者在这首登临之作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2)请赏析这首词中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

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江城子

[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

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③双阙远,

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②馘(guó):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记功。③治安:贾谊曾给汉文帝上《治安策》。

(1)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

5.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①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②?

【注】①灞原:即灞上,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②致此身:这里指身体为国家效力。 本诗表现了诗人一种孤独的心情,请具体阐释诗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东阿道中晚望①

袁宏道

东风吹绽红亭树,独上高原愁日暮。

可怜骊马②蹄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

青山渐高日渐低,荒原冻雀一声啼。

三归台③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

【注】①此诗为袁宏道从京都至吴县任县令途经东阿所作。两年后,诗人辞官。②骊马:纯黑色的马,多为达官贵人所骑。③三归台:齐国名相管仲所筑。

(1)请鉴赏颈联中“冻雀”这一意象。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形象。

7.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8.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两首诗的结句都有“使人愁”三个字,请指出两首诗中“愁”的内容各是什么?

(2)两首诗在构思上有着相似之处,请结合诗作内容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注】此词乃辛弃疾削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期间所写。雨岩位于江西永丰县西二十里的博山脚下。

(1)作者是如何写清溪的?请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2)“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说明。

10.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

上 太 行①

于 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轻骑遍历部所,延访父老”。而且年年出巡。

(1)前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2)请结合诗的后两句简要分析“千里客”的形象。

11.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参考答案】1.(1)用秋日风雨中“烂死”的百草反衬决明的“颜色鲜”,把决明的叶与花分别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决明在风雨中花开灿烂,香远益清,坚毅挺立,借以塑造出资质美好却身处乱世、命途多舛的君子形象。(2)①“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句传达出对于富有才华,却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忧,更是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②“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句见出诗人对自已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自伤,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体现了他的忧世情怀。

2. 用了远近结合和动静结合的手法。第二联写路见,是近景,先静后动。古树苍老,根系盘错缠石,山泉湍急清澈,泉底沙子显露。第三联写遥望,是远景,先动后静。雨罩千峰,幽暗空濛,一条山径曲曲弯弯,通向烟云深处。

3. (1)作者在这首词中含蓄地表达了岁月不再、昔是今非、交游零落、忧国伤时等悲慨感伤之情。二十年过去了,哀叹故人不在,痛惜自己的少年壮怀已被磨灭,眼前关系国家存亡的重镇竟是满目凄凉,“新愁”满怀,难以尽述。(2)作者在这首词中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或对比)的表现手法。词中实写眼前凄冷的景象,说自己不过是匆匆经过南楼,马上要回家乡了,满怀的愁绪无法用花酒来消遣,中间穿插虚写对二十年前登临南楼的回忆和对故人的追念,将今昔游览的景象与心情进行了对比描写,曲折含蓄地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浓郁愁绪。

4. (1)上阕既描写了扬州(维扬)经过战争劫难后的荒凉景象,又陈述了古往今来的英雄都随着时间消逝的史实,在此基础上,“徒感慨”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英雄已逝的深沉思索与感叹。下阕作者先写自己年轻时的志向远大,但随着时间流逝,壮志成空,“空怅望”表现了作者年华已逝、壮志难酬的惆怅心情。(2)①借景抒情。作者运用了单调的景物,形成辽远、凄迷的意境,抒发了对国事的担忧、惆怅之情。②运用典故。作者运用了“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等典故,书写了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③直接抒情。作者直接运用“徒感慨,漫悲凉”“空怅望”抒发悲伤、惆怅之情。④对比。作者把年轻时的远大理想与现在的愿望成空进行对比。(答出任意两种即可)

5. 首先写萧瑟的秋气,营造了一种低沉的情感氛围;接着写落叶飘飞,诗人对寒灯,默默沉思,以显一种凄凉孤独的心境;然后用烘托手法,强化诗人处境的孤独;最后直抒胸臆,道出了怀才不遇是苦境和晋升希望的渺茫。此诗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相结合,使诗的感情

一步步升华。

6.(1)冻雀既是眼前之景,也寄托着作者心中之情,冻雀生活环境寒冷荒凉,啼叫表达了它对环境的抗争,作者以冻雀自喻(或者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甘堕落官场的孤傲。(2)鄙弃功名,性格孤傲。三归台旁纪念管仲历史功绩的古碑已湮没于荒草之中,而今日山下达官贵人在众人人眼里不过如烟雾一般过眼即散。冻雀虽寒,依然以破空的啼叫表达对环境的抗争,英雄项羽功业未成乌江自刎,仍以石马的嘶鸣表达不甘被命运征服的高傲。作者以冻雀自喻,以项羽自慰,表达了诗人鄙弃功名睥睨官场的孤傲。

7. (1)这首诗运用的是反衬的艺术手法表现环境的"清"的。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清闲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

8.(1)催诗抒发游子飘泊天涯的思乡之愁;李诗则抒发自己爱国忧国之情和报国无门之愁。(2)两诗首联都从楼台命名的传说落笔,然后展开想象;颔联通过古与今、幻想与现实的对照,把古今盛衰的历史变化和人事兴亡的悲哀做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为全诗定下吊古伤今的基调;颈联则由古及今,极目远眺,着笔于眼前实景的描绘;尾联即景生情,都以“愁”字作结。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颇有章法。

9.(1)行走在溪边,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水天一色,甚至连自己也在随水中的流云移动。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溪水之“清”,而是巧妙地用水中的倒影来衬托溪水的清澈透明的。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溪水纤尘不染,透明见底的特点。(2)词中写自己“高歌”而问“谁和余”,意在殷切希望有相和者。不闻有人和,只有“空谷”中响起的“清音”,表达了作者心境之孤独、寂寥。作者一生力主抗金,但却和者甚寡,作为一名驰骋疆场的抗金将领,却遭受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内心充满强烈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10. (1)夕阳、西风、衰草、秋空、薄云、飞鸟。以肃穆空阔的自然风光衬托诗人不畏肃杀、勇于进取的豪情。用孤鸟还巢衬托诗人应有的思乡之情。(2)诗人在任上年年出巡,现在两鬓斑白又一次登上了太行山,给我们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仍勤政不倦、为国奔忙的政治家形象。

11.(1)①比喻。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一至六句两两为一组对偶句;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2)①从写景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②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两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两句侧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12.(1)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2)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雨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③通过“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注:举出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

东阿道中晚望 袁宏道篇七
《山东省青岛二中2013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青岛二中2013届高三11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嗔怪 称赞 瞋目怒视 瞠目结舌

B.譬如 癖好 否极泰来 劈头盖脸

C.旋律 娴熟 悬崖勒马 弦外之音

D.磨坊 蓦然 脉脉含情 没齿不忘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钢毅 懦弱 坚如磬石 首鼠两端

B.简朴 奢糜 因陋就俭 暴殄天物

C.谦卑 狂妄 虚怀若谷 趾高气扬

D.勤勉 懈殆 披星带月 游手好闲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孩子是天真 的,不肯拘束自己的。他活着整个就是在享受生命,世俗的 和规矩暂时都不在他眼里。 年龄的增长,染世渐深,俗虑和束缚愈来愈多,原本纯真的孩子才被改造成俗物。

A.烂漫 利益 由于 B.浪漫 利害 随着

C.烂漫 利害 随着 D.浪漫 利益 由于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A.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B.2011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光伏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市场萎缩、订单减少、融资困难以及部分国家减少上网电价补贴等因素影响,出现企业运营困难,各地贸易保护主义随之抬头。

C.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D.相关资料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网络文学写作者超过200多万人,每年有六七万部左右的作品被签约;全国网络文学用户达1.94亿,超过了电子商务用户。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多写离愁闲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多写国恨家仇,词风凄恻哀婉,《醉花阴》《声声慢》都创作于这一时期。

B.《战国策》是一部反映战国至秦汉时的社会风貌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重大活动的国别体史书,经过汉代刘向的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是其中的名篇。

C.《飞鸟集》《吉檀迦利》等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重要作品,诗人也因为这些创作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作家,最近获此殊荣的亚洲作家是中国的莫言。

D.“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优秀女子,金陵十二钗正册包括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妙玉、秦可卿等十二位女子,她们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金陵十二钗》也是名著《红楼梦》的别名。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在中国的土地上,很早就有人类生存。除了著名的“北京人”(约生活于五十万年前),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四川、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都发现了比“北京人”或早或晚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或活动遗迹。 旧石器时代,人类尚处于蒙昧野蛮的阶段。同民族文化起源有直接关系的,是大约始于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文化。迄今为止,国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有几千处。地下发掘证明,我国新石器文化的晚期(约相当于公元前四千年至公元前二千年间),已经发生显著的阶级分化,上层人物拥有远远超过常人的财产,以及标志身份、权威的器具(如墓葬中精致的玉斧)。这表明原始氏族社会正在瓦解,国家机器开始形成。关于中国的古史,古人一般认为始于“三皇”或“五帝”,以后是夏、商、周三代。现在看来,“三皇”、“五帝”都是无法证明的传说。夏王朝的存在,虽为许多学者所相信,并有不少人认为传说中禹的儿子启以子继父,改变领袖由公众推举的惯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但这些至今未有确切的文献可供证明。我们只能说,传说中夏王朝的开国,大致相当于新石器文化的晚期。中国长期存在的大一统思想,使得前人习惯于把中国的远古社会就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实体,并为之虚构出某种政治、文化的中心(“三皇”、“五帝”之说,便由此产生)。其实,这并不符合历史的事实。目前已发现的我国新石器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分散在极其广大的地域内,相互之间并无从属关系;相隔较远、不同类型的文化,往往有显著的区别,说明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以中原的仰韶文化与长江三角洲的河姆渡文化相比,前者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米,后者是水稻;前者的居室是半地下或地面上的木结构建筑,后者是架设在木桩上、地板高出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前者出土的陶器,多为彩陶,后者多为黑陶。所以,仅仅将黄河流域视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显然过于狭窄;应该说,中国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即使在中国统一以后,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也始终存在。

但是,在中国早期多元文化相互融汇的过程中,黄河流域的文化显然占了主导地位。

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个族群、邦国之间,为了夺取土地、人口、财富,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发生战争,导致相互兼并和国家机器的成熟。这个过程,在北方比南方来得剧烈。在中国古代的南方,气候湿热,多山林湖泽,天然物产相当丰富,维持生存也比较容易。因此,发展集中的农业生产,从事大规模的战争,既没有很迫切的必要性,也没有充分的自然条件。于是分散的自然群落,便得以在长时期中维持下去。在天然物产缺乏、却便于发展集中的农业生产的黄土高原和黄淮平原上,更需要把分散的人群凝聚为强大的群体,以展开生存竞争。我们可以注意到:无论传说中的还是信史记载的上古时代的大规模战争,如炎帝与黄帝之战,黄帝与蚩尤之战,商汤伐夏桀,周武伐商纣等等,多发生于北方。夏姑且不论,商、周作为中国最早的有信史可征的王朝,都是兴起于黄河流域。与此同时,也就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用于维护统治秩序的思想学说、礼仪制度、文化机构。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商、周的文化(尤其是周文化),相比于其他地域的文化要早熟得多;由于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它们所发生的影响也更大。

节选自《中国文学史导论》

6.下面是有关“新石器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一般认为中国的古史始于“三皇”或“五帝”,然后是夏、商、周三代。现在看来,“三皇”、“五帝”都是无法证明的传说。

B.考古发现证明,新石器文化时期,已经发生了显著的阶级分化,产生了不同的阶级,上层人物不仅拥有财产,还有象征身份和权威的器具。

C.阶级分化的产生表明原始氏族社会正在瓦解,国家机器开始形成。

D.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有几千处,他们分散在极其广大的地域内,相互之间并无从属关系。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或活动遗迹的发现说明在中国的土地上,很早就有人类生存。

B.夏王朝的存在,至今未有确切的文献可供证明。禹的儿子启以子继父,改变领袖由公众推举的惯例也只是传说。

C.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各个族群、邦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兼并,使得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

D.中原的仰韶文化与长江三角洲的河姆渡属于不同类型的文化,有显著的区别,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三皇”、“五帝”之说产生的原因是中国长期存在的大一统思想,认为远古社会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一个明确的中心。

B.考古发现,中国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但是对民族的文化产生影响的却是黄河流域的文化。

C.旧石器时代,人类尚处于蒙昧野蛮的阶段,因此和民族文化起源完全没有关系。

D.仰韶文化与河姆渡文化相比,前者的居室是半地下或地面上的木结构建筑,后者是架设在木桩上、地板高出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前者不如后者先进。

三、古代诗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1)。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2),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3),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

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注:(1)祥刑:谓善用刑罚。 (2)四岳:唐尧之臣,羲和之四子也,分掌四方之诸侯。一说为一人名。()鲧(gǔn):传说大禹之父,四凶之一。(3)方命:违命;抗命。圮pǐ族:毁害族类。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矜:同情。

B.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 胜:尽。

C.夫君子之已乱 已:已经

D.因其褒贬之义 因:根据

10.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君子长者”之精神的一组是(3分)

①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 ②皋陶曰“杀之”三 ③不可,鲧方命圮族 ④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⑤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 ⑥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列举那么多古代的帝王,是要说明古代圣王“爱民之深,忧民之切”,是因为以长者之道待天下。

B.文章以忠厚立论,援引古仁者施行刑赏以忠厚为本的范例,阐发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

C.本文是苏轼分析刑与赏如何才能达到忠厚之极的一篇策论。作者围绕儒家经典中的一“疑”字,论证忠厚之至不仅在于刑与赏,还在于用“君子长者之道”治理天下。

D.本文认为,君子让社会安定的方法就是常常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人们就知道自己的仁义之心。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

(2)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

(3)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

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 邦 不 居 天 下 有 道 则 见 无 道 则 隐 邦 有 道 贫 且 贱 焉 耻 也 邦 无 道 富 且 贵 焉 耻 也。”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东阿道中晚望①

袁宏道

东风吹绽红亭树,独上高原愁日暮。

可怜骊马②蹄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

青山渐高日渐低,荒原冻雀一声啼。

三归台③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

【注】①此诗为袁宏道从京都至吴县任县令途经东阿所作。两年后,诗人辞官。②骊马:纯黑色的马,多为达官贵人所骑。③三归台:齐国名相管仲所筑。

(1)请鉴赏颈联中“冻雀”这一意象。(4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形象。(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 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声声慢》)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6)王无罪岁,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荀子《劝学》)

(8)奋六世之余烈, ,吞二周而亡诸侯。(贾谊《过秦论》)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做 客

游睿

左青青坐在山头一块大石头上,一阵风缓缓吹过来,柔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脸。

今天放学后,左青青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奶奶说了,今天左青青可以不砍柴。早上起床后,奶奶给她煮了碗荷包蛋,然后绽开核桃壳一样的脸笑着对左青青说,青青啊,今天你就满十岁了。奶奶站起身,一只手扶着腰,另一只手擦拭了一下眼角说,一晃啊,就十年。

十岁的左青青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左青青甚至怀疑自己是个孤儿。左青青生下来不久,爸爸和妈妈就外出打工。除了不断寄回家的汇款单外,几年来左青青只和妈妈通过几次电话。妈妈的声音很圆润,但每次通话都很短暂,妈妈总会在电话那头哭,爸爸总会抢过电话,说青青乖,打长途贵,过年的时候我和妈妈回家看你。说完,就挂了电话。但是过了一年又一年,爸爸妈妈谁也没有回来。

说不出为什么,今天左青青特别想爸爸妈妈。整整一天她的脑子里全是照片上爸爸妈妈的笑容。左青青想,要是爸爸妈妈回来陪我过生日多好啊。可是爸爸妈妈为什么都不回来呢?

此刻,左青青坐在山头上,眼前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层层叠叠,高低起伏。奶奶说过,山的尽头,就是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如果自己现在用力喊,爸爸妈妈会不会听见呢?左青青站了起来,把手罩在嘴前,试着喊了一声,爸爸,妈妈!很快左青青就听见对面的山上传来自己的回音:爸爸,妈妈。左青青有些高兴了,赶紧又喊了一声,山上又传来了一阵回音。

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吧!左青青使出全身力气喊了起来。左青青听见,自己的声音不断地在山谷里回荡,一声接着一声,一层连着一层,一直传到看不见的地方。她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很快都变成了爸爸妈妈的脸。爸爸妈妈

东阿道中晚望 袁宏道篇八
《项城三高2013届高三语文周巩固检测(二)》

项城三高2013届高三周巩固检测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1~3小题。

《Nobody》已是浮云,《PokerFace》也过时了。如今神曲界的当红炸子鸡,是一首叫做《江南Style》的韩国舞曲。

这首歌的MV于7月中旬在互联网上发布,截止到前天,点击数已达3.25亿次,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在过去一年里,还没有任何一个视频的点击数超过一亿次。在英国,它成为本月第一周UK单曲专辑排行榜冠军。在美国,它位居10月4日第41期公告牌榜单的第二名,“小甜甜”布兰妮和罗宾•威廉姆斯加入了模仿大军,影星汤姆•克鲁斯为它卖力吆喝。在我国,它也成为从明星到草根竞相模仿的对象。不仅如此,这首歌还在全球引发了一股改编狂潮,出现了“奥巴马竞选Style”“美国海军Style”“周星驰Style”“客家话Style”等多个版本。

如今,和所有横空出世的神曲一样,关于《江南Style》,有一半人的问题是“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而另一半人则在问:“这首歌为什么一夜爆红?”

歌曲描述了一个生活在江南地区(韩国首尔的汉江以南地区)的有钱人向性感的姑娘发出邀约的情景;整首歌的MV大部分都在该地区取景——游艇、沙滩、桑拿房、旅游巴士等。身兼词、曲和演唱的“鸟叔”(原名朴载相)自我剖析说:“我不帅,不高,也没有肌肉。我的成功在于灵魂和态度。”这种灵魂和态度,具体到《江南Style》里,就是质疑江南地区所引领的物质至上的生活观念。虽然歌词里把“我”塑造成一个“高帅富”,但在MV里,“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屌丝”,做着成为江南名流、左拥右抱的黄粱美梦,讽刺意味十足。而在很多韩国人心目中,以经济奇迹姿态出现的江南地区正像一个抛弃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暴发户,对此心怀不满的大众从这首歌中找到共鸣不足为奇。

但相比于歌词,韩国以外的人们更感兴趣的似乎是MV里“鸟叔”独创的“骑马舞”。于是破解《江南Style》的走红密码,成为各路人马津津乐道的事情;种种解读又进一步构成了“《江南Style》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的科研机构研究发现,它以3.6秒为一个周期将五个音节重复4次,而整首歌中五个音节的核心节奏重复了100次以上,这样的节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时后的心率几乎同步——这也正是感觉最为兴奋的瞬间。这一说法,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不自觉地跟着这首歌摇晃起身体。而另一个激发人们生理反应的元素则是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和节奏——科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对一段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产生共鸣时,这段音乐就会在其脑中不断重复,科学界把这称为“耳虫”现象。韩国的心理学家表示,《江南Style》通过简单的重复节奏来刺激身体反应和自律神经系统;尤其是高潮部分,能够激发出人们摆脱心理压抑和格式化生活的本能。甚至有临床案例证明,一些精神病患者在听了这首歌以后都会开心大笑。音乐评论家则表示,《江南Style》恰好和近年来风靡欧美主流音乐界的电子乐潮

流相吻合;而其副歌部分,则又是韩国音乐风格。二者相结合产生出奇妙的效应。

此外,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都为《江南Style》的流行推波助澜。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无论人们将《江南Style》分析得多么透彻,都无法决定乃至预料下

一首神曲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流行文化的诡异之处就在于,没有一种成功可以复制。

1、下列关于“《江南Style》”的理解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国舞曲《江南Style》的点击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便超过3亿次,而此前没有

任何一个视频的点击数超过一亿次。

B.整首歌的MV大部分都在江南地区(韩国首尔的汉江以南地区)取景——游艇、沙滩、 桑拿房、旅游巴士等,俨然一幅奢华生活的扫描图。

C.它从本土迅速蹿红全球,在美国和英国分别成为本月第一周单曲专辑排行榜冠军和

10月4日第41期公告牌榜单的第二名。

D.各国从明星到草根竞相模仿《江南Style》,“小甜甜”布兰妮、罗宾•威廉姆斯甚

至连奥巴马也未能脱俗加入了模仿大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尽管江南地区以经济奇迹姿态出现,但许多韩国人却认为它像一个抛弃了传统价值

观念的暴发户,从而心怀不满,这种情绪在《江南Style》里得以找到共鸣。

B.韩国各路研究者们倾向于认为是音乐本身让神曲一炮而红,而韩国以外的人们似乎

对MV 里“鸟叔”独创的“骑马舞”更感兴趣。

C.《江南Style》的节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时后的心率几乎同步,这也正是感觉最为兴

奋的瞬间,于是不少人听歌时莫名地就有了跟着节拍一起舞蹈的冲动。

D.歌曲通过简单的重复节奏来刺激身体反应和自律神经系统,其高潮部分能激发出人

们摆脱心理压抑和格式化生活的本能,只要一听《江南Style》,连一些精神病患

者都会开怀大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歌词里“我”是一个“高帅富”,但在MV里, “我”却是一个做着成为江南名

流的黄粱美梦的“屌丝”,这种意味十足的讽刺其实是在质疑江南地区引领的物质

至上的生活观念。

B.在音乐评论家看来,《江南Style》的音乐风格既没有违背韩国歌迷的偏好,又贴合了其

它一些国家和地区受众的音乐审美趣味。

C.尽管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但因为全球共同存在着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

效应和偶像崇拜等因素,才使《江南Style》得以在全球流行开来,尤其是MV里“鸟

叔”独创的“骑马舞”。

D.多重因素造就了“《江南Style》现象”,但无论人们将《江南Style》分析得多

么透彻,都无法复制出下一首神曲,这就是流行文化。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东阿道中晚望①

袁宏道

东风吹绽红亭树,独上高原愁日暮。

可怜骊马蹄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

青山渐高日渐低,荒原冻雀一声啼。

三归台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

【注】①此诗为袁宏道从京都至吴县任县令途经东阿所作。两年后,诗人辞官。②骊

马:纯黑色的马,多为达官贵人所骑。③三归台:齐国名相管仲所筑。 ③②

4.请鉴赏颈联中“冻雀”这一意象。(5分)

5.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形象。(6分)

三、语言表达(每小题3分,共45分)

6.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

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

攻自破。

B.2011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光伏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

了市场萎缩、订单减少、融资困难以及部分国家减少上网电价补贴等因素影响,出现企业

运营困难,各地贸易保护主义随之抬头。

C.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

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D.相关资料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网络文学写作者超过200多万人,每年有六七万部

左右的作品被签约;全国网络文学用户达1.94亿,超过了电子商务用户。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为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水平,会议决定,从秋季

学期起,实施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B.杭州市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在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地缓解

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但仍有一些实际问题亟待破解。

C.由于目前正值秋冬转换之际,冷空气的活动愈加频繁,早晚气温较低,朋友们需格外

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因气温骤降造成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

D.宁波市委、市政府就镇海炼化扩建一体化项目广泛地听取群众意见,积极主动回应群

众的合理诉求,经与项目投资方研究决定:坚决不上PX项目。

8.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

见的最好说明。

B.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

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C.黄昏时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处一片灯光闪烁,那里就是闻名中外的

旅游胜地——水乡古镇东平庄。

D.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

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铁道部自2012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火车票实名制”明确规定,旅客须持车票与

票面所载身份信息相符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站上车。

B.在两会的遏制态度、刚性需求几乎消耗殆尽以及投资需求的观望气氛等因素的影响下,

高房价如何调整备受关注,楼市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拐点。

C.中国电信关于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垃圾短信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对涉及的违反集团相

关规定的基层企业进行了调查处理,以此表明治理的决心。

D.新成立的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将为我国航空的发展制定总体战略和阶段

性规划,为航空领域重大工程项目提供战略咨询和决策依据。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有烟瘾的青少年戒烟,对预防

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B. 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打破高考户籍限制,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阶段有完整学习

经历的无山东户籍的考生均可在山东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

C. 互联网应建设成“护联网”,一方面由爱孩子的父母联合起来删除不健康的网页,另一

方面要培养孩子正确使用、识别、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

D. 篮球评论员杨毅老师说:“中国男篮不是谁带的问题,而是谁带都不行的问题。”这话

只说对了前半句,至于后半句,我不敢随便苟同。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天山地区,牧民们都喜欢马放南山,因为天山南麓有大片丰沃的草场和洁净的水源,....

而且阳光充足。

B.只要读完一本书就去总结一本书,只要做成一件事就去总结一件事,长此以往,这 ....

样的领导干部就会逐渐积累出一套自己的东西,经验就会逐步丰富起来。

C.在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一路领先,始终以快于世界纪录的速度

稳步前进,其他选手只能望其项背。 ....

D.记者在交谈中发现,绝大多数人对如何确保“秒杀”的高成功率三缄其口,有的甚至....

以为遇到了来探底的同行而将记者的淘宝账号拉入“黑名单”。

1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或俗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有特色。 ....

B.面对王进华同学一家的不幸遭遇,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功夫,捐了三千多元钱。 ..

C.潜入毒犯内部抓毒枭,其危险性不亚于火中取栗,但李队长主动请缨,不顾个人安危,....

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D.王蒙的新著《青狐》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读着读着,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

精到的描写感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

1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插队时,由我们选出的管家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就把我们下一周的口粮....

提前消耗掉了。

B.初春的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

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C.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忙得头昏眼花。已经过了

下班的时间,我还在七手八脚地忙乎着。 ....

D.木船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着,但是他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骑士,骑在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上。

1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漫步瑞丽著名的珠宝街头,放眼看去,到处是林立的商铺,珠圆玉润的珠宝,络绎....

不绝的游客,这充分显示出这条商业街的繁华。

B.在乳业频频曝出丑闻的环境下,卫生部制定的生乳新国标被消费者称为“一夜之间倒..

退了25年”,引发公众对乳制品行业的信任危机。

C.在群众文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文化工作者适应社会角色和时代发展需要的综合素养

的培养、修炼和养成不是一挥而就的,但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

D.北大教授程郁缀谈交友之道,善于把古代诗词典故和历久弥醇的现代醒世故事交错在

一起,纵横捭阖,让听众彷佛有一种穿越时空隧道的感觉。 ....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魔术能给观众一种奇特的享受,魔术师刘谦的那场精彩的魔术表演都过去很久了,提

起它大家依然津津有味。 ....

B.家庭教育的粗暴专制必然会导致孩子产生更加逆反的心理,父母们应该改变耳提面命....的做法,多一点民主,多一点平等的思想。

C.针对美国酝酿对伊朗进行新的制裁,俄罗斯总参谋长警告说,俄同伊朗在各领域都有

着传统的盟友关系。这番表态的弦外之音是一旦美国对伊朗动武,俄罗斯不会坐视不理。 ....

D.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地区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

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近年来出现了所谓国学热。______________。重要的不是意见之争,而是学理或技术

性争论。

①就像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不能随便说哪个物种是“坏的”,更不能随便认为哪种文化

东阿道中晚望 袁宏道篇九
《2、古典诗歌鉴赏之形象》

东阿道中晚望 袁宏道篇十
《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诗歌手法练习》

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诗歌手法练习

东阿道中晚望 (袁宏道)

东风吹绽红亭树,独上高原愁日暮。可怜骊马蹄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

青山渐高日渐低,荒园冻雀一声啼。三归台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

1、 这首诗前四句主要运用哪一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2、“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加以赏析。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 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 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 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 此恨谁知?

3、“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4、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作赏析。

醉落魄·咏鹰(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5、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鹰?请作简要分析。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6、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宿甘露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8、(1)前人评价这首诗中“放入”一词最显气魄,你同意吗?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就感受最深的一点作出评价。

骤 雨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9、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提示:要解答这道题,首先得了解诗人及全诗的意思。结合全诗赏析这句,既要找出前后联系,又要紧扣关键字理解句意和表达效果。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0、“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

第一问“妙在何处”主要答作用,鉴赏时要考虑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考虑语言特点或富有表现力的词,然后分析表达效果。第二问,答诗歌的内涵,既要理解句子的表层义,更要挖掘句子的深层义。这道炼句题的解题要领:(1)解释该句的意思。(2)点明手法,展开联想分析句子描述的景象。(3)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11、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1、【答案】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开头二句描述东风吹来,花朵绽开,美景令人欣喜;暗夜将至,孤独一人,凄凉令人忧伤。三、四句描述马上贵人,扬尘而去,使人觉得骄横;路边游人,灰眼迷眼,让人感到可怜。两两对比,突出自然界、社会上的对立无处不在,表现出诗人内心矛盾复杂的感受。

2、【答案】用了借代、反问。“粉黛”“笙箫”是借代。“粉黛”本指女子化妆所用的白粉和黑粉,这里指代王公女眷;“笙箫”是“笙”和“箫”两种乐器,这里指代那些奢靡的音乐。“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引人遐思昔盛今衰的景象。

2、【答案】用了借代、反问。“粉黛”“笙箫”是借代。“粉黛”本指女子化妆所用的白粉和黑粉,这里指代王公女眷;“笙箫”是“笙”和“箫”两种乐器,这里指代那些奢靡的音乐。“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引人遐思昔盛今衰的景象。

3、【答案】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说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

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4、【答案】修辞手法有: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方法。通过运用这几种修辞手法,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时令和自然景观,也表达了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感叹,更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5、【答案】诗人不直接正面写鹰,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

6、【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上片“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是拟物,赋予无形的“相思”以随马尘和逐舟之月的形态,表现了相思如尘随君之马而去,相思如月逐君之舟而行的思念之切。

7、【答案】(1)“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烟波浩渺,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的怅然若失的情感。(2)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8、【答案】(1)同意。它使通常开窗赏景的行为转化为拥抱江河的壮举,表现出豪迈的胸襟气概。(2)第一,虚实结合。第二,诗歌后两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塑造了一种豪壮、崇高之美。第三、寄情于景,全诗写云气、松涛和水浪,融入了诗人豪迈的胸襟和壮美的情感。

9、【案】:“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10、【答案】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11【答案】: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2分)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2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81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