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职称英语】
黄志锋
写文章为了什么?
昨天,在朋友圈看了四川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郑阳春教授《腹腔镜术中纳米碳标记,还在发愁怎么做吗?》一文,触动很深!为之一振的不是里面的专业内容,而是关于“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这个Topic !
对郑教授的观点,我颇为认同!
则西、徐婷之殇
2016年,魏则西、徐婷事件震撼了国人,互联网相关新闻铺天盖地,则西事件更是让很多人声讨“百度”,大多民众都认同是信息的误导、错误的理念、没有接受规范的诊疗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告诉我们科普非常重要!医生的医术再高明,如果患者不知道或者不选择,甚至宁愿去相信偏方......悲剧依然无法阻止!
肿瘤的规范治疗为什么那么难?何处寻找靠谱的肿瘤治疗相关信息?
对此话题,我曾经写了2篇文章,有兴趣的可以阅读,帮忙批评指教:
肿瘤的规范化治疗为什么那么难?
肿瘤规范治疗看这里
职称晋升
目前医师职称评定主要参照标准是:专业内容笔试、职称英语、计算机、学术论文发表、科研立项等,单位评聘的时候还综合进修、下乡、带教等内容。
如果一位医生在“临床、科研、带教”都做到完美,那肯定是最棒的!但是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现有的体制,试问硕士、博士期间,多少导师为了学生能顺利毕业,是让他们把大多数的时间花在了科研上面而没有多少临床实践的机会;一位博士毕业后加上临床规培,可能收获了科研,在自己的专业方面理论比较扎实,但是在手术等临床技能以及基础疾病、并发症的处理方面往往比较匮乏。
2.当前的肿瘤诊疗共识,大多强调通过多学科团队讨论制订治疗方案,这对临床医生对于其他专业的了解作出了更多的要求。
3.对于当前发表学术论文的影响因子,大多有这样一个共识:临床难发表高分文章,发高分文章还看基础!“临床中通过实践总结问题、转化成基础课题、再回归解决临床问题”是好的,但是可否更多、更好地借助团队的分工,让做基础的更多的时间从事科研,让从事临床的更多时间回归临床、把时间还给病人?
4.疾病的治疗、生存率的提高、医患关系的和谐,不只需要好的学术及技能水平,还需要患者及其家属得到好的宣教,以及他们依从性的提高。
学术论文影响的人群从某种意义讲还没有科普文章影响的范围来得大。
职称晋升,可否更为灵活一些?
如果科普文章可部分替代学术论文
那么:
1.可鼓励医生创建自媒体,撰写高质量的科普文章,老百姓有更多的机会可以了解通俗靠谱的信息,医生的个人品牌也得以提升;
2.医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回归临床,把时间交给病人;
3.能更好、更快地传播自己的观点和进行学术交流;
4.医患之间拉近了距离,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5.知识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
如果您觉得可行,请帮忙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