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翻译】
春望 原文及翻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家虽然灭亡当山河依然存在,城里的春天依旧勃勃生机.伤感的时候犹如鲜艳的花朵在哭泣,憎恨入侵者的心连小鸟都感到震撼.战火连续了3个多月,平民百姓的帮助犹如千万两军银.就连年老的将军也拼命保护家园,难道这也不能胜利凯旋归来吗?
春望原文及翻译篇二
《春望 原文 翻译 赏析》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创作背景
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唐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
唐肃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u,第一声)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唐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被困居住在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语句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
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词语赏析
春望的“望”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国家前程的绝望忧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自己年颇老矣的慨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中心思想
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艺术表现
1、《春望》有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和寓情于事等。关键是化情思为景物,移情入景、情景交融,也就是近代西方所说的“移情论”。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就是移情入景的范例。
2、诗的艺术手法。从不同层面来看:诗高度概括,形象生动的反映社会生活,常用比兴手法,即要用渲染、比拟、联想、对比等手法,将所要表达的感情事理具象化,形成鲜明生动的画面。诗歌形象除鲜明生动外,还往往具有象征意蕴和夸张图景,因而常用象征手法和夸张手法,寓意高远,发人深思。诗歌抒情言志,具有强烈的情感,常用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即景抒情,托物寄情)表达诗人的典型感受。诗歌是富有想象力和启示力的艺术,而诗歌的想象通常表现为联想、类比、幻想等方式。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特别要注意一些具有现代派的象征诗,常常用象征的手法或以特征性的事物代表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如戴望舒的《雨巷》。
3、诗的结构。诗的结构遵循的是情感和想象的逻辑,具有跳跃性。因而诗人特意建构“空白”——艺术的跳跃与省略。中国古代文论称之为“间空”。田间的《义勇军进行曲》:“在长
白山一带的地方,/中国的高粱,/正在血里成长。/大风沙里,/一个义勇军。/骑马走过他的家乡。/他回来:/敌人的头,/挂在铁枪上”。诗人省略了奋勇抗战的场景,但那浴血奋战的场面和同仇敌忾的民族义愤,都洋溢在字里行间。因为开头时代气氛的烘托及最后一句诗眼,使读者得以有根有据地用想象补充战斗场面。诗跳跃与省略,虚实相间的艺术处理,造成“空间”以少胜多的艺术表现力。
4、诗的语言。精炼、富有韵律美。常用比喻、通感、反复等手法,注意语言的声调、押韵和节奏构成音乐美。
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世人称之为:诗圣,是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同年代“诗仙”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名句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还有三首是给辛渐的。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中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〇。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后的住所。
杜甫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流传至今一千五百余首。
唐大历四年(769年),杜甫由湖北入湘,登岳阳楼,游洞庭湖,溯湘江而上,至耒阳,次年四月病故。据《旧唐书.杜甫传》记载, 杜甫在耒阳游岳庙,“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馈送牛肉白酒,甫饮过多,一夕而卒”,葬于杜甫墓。
春望原文及翻译篇三
《春望 译文》
春望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送崔久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怨情 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忆扬州 扬州的少女们无忧无虑,笑脸迎人,娇美的脸上怎能藏住眼泪,
她们可爱的眉梢上所挂的一点忧愁也容易被人察觉。天下明月的光华有三分吧,无赖的扬州啊,你竟然占去了两分。
月夜
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夜深人静、寒冷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越女词 耶溪采莲的女孩,看到我在舟上歌吟。
笑着把小船划入荷花丛中,假装害羞不肯出来。
杂诗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子夜 秋风从窗子吹进屋子来,窗帘随着风飘了起来,皎洁的月光洒满闺房,唤起了思妇柔柔的情怀。仰头看着当头的浩然明月,想起了出征在外的亲人,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忧伤,多么希望这皎洁的月光能把心中融融的相思之情寄给远在他乡的亲人。
泊秦淮 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
春思 燕塞春草,才嫩得象碧绿的小丝, 秦地桑叶,早已茂密得压弯树枝。
郎君啊,当你在边境想家的时候, 正是我在家想你,肝肠断裂日子。
多情的春风呵,我与你素不相识, 你为何闯入罗帏,搅乱我的情思?
春夜洛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春怨 我敲打树枝,赶走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上乱叫。它清脆的叫声,惊醒了我的梦,害得我在梦中不能赶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
大风歌 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我威武平定天下,荣归故乡。
怎样能得到勇士去守卫国家的边疆啊!
渡汉江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不知为何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峨眉山月歌 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才发现到了渝州。 放鱼 早日求得化身成龙去,江河湖海中切莫逗留。
要知诱人的香饵之下,张口就是锋利的鱼钩。[
丰乐亭游春 红树青山日欲斜, 将要落下的太阳,映着红艳艳的花树和青翠的山峰, 长郊草色绿无涯。 广阔的郊外上,碧绿的草色一望无际。 游人不管春将老,游人们顾不上春天即将结束, 来往亭前踏落花。 还在亭前嬉戏玩耍,踏着地上落下的花儿。
逢入京使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芙蓉楼送辛渐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赋得古原送别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
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
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
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感遇十二首 兰草到了春天长得分外繁盛,桂花到了秋天开得十分皎洁。这一
派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自然成为美好的季节。
哥舒歌 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
吐蕃族至今牧马只能远望;他们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
归雁 大雁啊,潇湘下游,水碧沙明,风景秀丽,食物丰美,你为什么随便离开这么好的地方,回到北方来呢?大雁回答:潇湘一带风景秀丽,食物丰美,本来是可以常住下去的。可是,湘灵在月夜鼓瑟,从那二十五弦上弹出的音调,实在太凄清、太哀怨了!我的感情,简直承受不住,只好飞回北方。
何满子 故乡远隔三千里,(别了兄弟父母);深宫幽闭二十年,(好比笼中鹦鹉)。
听一声何满子曲,(不禁想我身世);双眼落泪在君前。(你害得我多苦)!
己亥杂诗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浪迹天涯了。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寄人 离别后梦里依稀来到谢家,徘徊在小回廊阑干畔底下。
醒来只见庭前多情的明月,它还在临照离人临照落花。
山中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
日回归。更何况秋风风寒,黄叶在漫山飘飞。
山中留客 春光灿烂,天地万物竞相展现出自己的绝妙之处,是如此的令人沉醉。客
人啊,切莫因天色微暗便有了回去的打算。因为即使是在毫无雨意的
晴朗天气里步入云雾深处,那水气也一定会打湿你的衣衫。
山中问答 我为什么隐居在碧山。我微笑不答,心境自在悠闲。
桃花盛开,流水杳然远去。
春望原文及翻译篇四
《春望 译文》
春望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送崔久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怨情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忆扬州扬州的少女们无忧无虑,笑脸迎人,娇美的脸上怎能藏住眼泪,
她们可爱的眉梢上所挂的一点忧愁也容易被人察觉。天下明月的光华有三分吧,无赖的扬州啊,你竟然占去了两分。
月夜
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夜深人静、寒冷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越女词耶溪采莲的女孩,看到我在舟上歌吟。
笑着把小船划入荷花丛中,假装害羞不肯出来。
杂诗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子夜秋风从窗子吹进屋子来,窗帘随着风飘了起来,皎洁的月光洒满闺房,唤起了思妇柔柔的情怀。仰头看着当头的浩然明月,想起了出征在外的亲人,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忧伤,多么希望这皎洁的月光能把心中融融的相思之情寄给远在他乡的亲人。
泊秦淮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
春望原文及翻译篇五
《望岳春望译文赏析》
望岳
【译文】
泰山是什么样的面貌?青翠的峰峦,齐鲁大地都能看到。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南北两坡一面昏暗,一面明亮,截然不同。山间层云升腾令人襟怀激荡,双目圆睁凝视着入巢的归鸟。一定要登上泰山的巅峰,遍看群山的矮小。
【赏析】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首句“岱宗夫如何”,以设问统领下文。第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未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所见。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两句是近望所见。“造化钟神秀”用的是虚笔,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一个“钟”字生动有力地写出了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阴阳割昏晓”,是实写,突出泰山的高大。“割”字形象贴切,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这两句集中表现了泰山的秀美与高大的特点。
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这两句写的是实景,是细望所见。抓住两个景物的细节表现诗人心情激荡和眼界的开阔。 “生”字写出山腰云雾层层缭绕,腾云生起之势,用“曾云”衬托出山高。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生动地写出一只只小鸟好象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表现出了山谷的深远。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是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 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不仅要攀登泰山的顶峰,也要攀登人生的顶峰。
【中心】诗歌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春望
【译文】
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赏析】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出春望所见,将“国家” 残破不堪与富有生机的“城春”对照,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通过写景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移情于物,睹物伤情,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4.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借助苍老的形象表达出忧国、伤时、思家的感情。
【中心】描写春城破败的景象, 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春望原文及翻译篇六
《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翻译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看不尽它的青色。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 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原 文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吉祥语文 教案,课件,试卷,作文,学校风采
老翁越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译 文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隐隐约约地哭。天亮了,我登程赶路,只能同那个老头告别。
中心思想:
《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 ,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
春望原文及翻译篇七
《从许渊冲的_三美_观解读唐诗_春望_的英译文》
第26卷第3期2010年5月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ansuLianhe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ol.26,No.3May.2010
从许渊冲的 三美!观解读唐诗∀春望#的英译文
陈∃利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上一篇:揠苗助长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下一篇:中英文关于回忆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