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天的古诗和诗意

| 职称俄语 |

【www.guakaob.com--职称俄语】

关于冬天的古诗和诗意篇一
《诗意的冬天》

关于冬天的古诗和诗意篇二
《这个冬天很诗意》

《这个冬天很诗意》这个冬天,真的很美,美得让岁月感到羞涩。这段时间经常都会有太阳,让我对这个格外寒冷的季节有了几份特别的感激。很难想到冬日的川西平原竟然会有这么好的天气,而且这种好天气出现了好些日子。每天都被阳光,被明净的天空,与和煦的轻风所包围。我终于明白了前段日子的绵绵细雨为什么而酝酿,原来是在苦苦的孕育这方明净与浩瀚。有时候真担心这样的好天气瞬即逝,真恨不得有一种东西可以把这样的阳光储存起来,待到寒冷酷冻时可以再打开取取暖。或许用鼠标将这样的天气复制,然后再把那些阳光灿烂的意境粘贴在那段最严寒的日子里。所以我很珍惜这样的岁月。春之绚烂,有时又太稚嫩;夏之勃发,有时又太轻狂;秋之明净,有时又太凝重。我独爱这透着深邃与浪漫的冬。又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天空如此浩远,只有淡淡的几片白云,点缀在这一片纯蓝上,却又游丝般飘在遥远的天际,就像是一幅山水画中的留白。极富浪漫的美。抬头望望苍穹,湛蓝湛蓝的,蓝的很纯净,很透彻。那一汪碧蓝是我在这个冬日里见到的最可爱的颜色。整个天际宛若深蓝的底色上开着几朵色彩淡雅的牡丹。在这样的天气里阳光肯定是灿烂的、娇媚的,就像一朵开在天际的明亮的花,这朵花会发光,会发热,会普照大地、会温暧苍生。在这样的天空下,阳光拥抱我,轻风拥抱我,蓝天拥抱我,冬日的淡香拥抱我。感觉很美好、很释然。生活在城市中的大部分人都会被林林种种的事务压抑着,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享受这份自然,这样的天气给了这个城市一缕明净,一丝轻盈,一片温暖,一份闲暇雅致,一点浪漫温馨。冬日的下午在城市的边界找一块喝茶的好去处,最好是一边临城一边靠近乡间田野的地方,然后砌上一杯绿茶,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品着香茗。一边看着这些小嫩芽在杯中徐徐展开开出梦一般的小花。或者再找几个文友谈谈诗歌,议议散文,呵!真是一件舒服的事情。一阵风吹过,树上的叶子窃窃私语,如蝴蝶翩动着翅膀,偶尔有几片叶子的言语被风听到,一不小心,几片发黄的叶儿依依不舍的从树间划落,就像一组意象从诗歌中飘落。在这个冬天这些叶子经过岁月的浸染,完成了它们一生的使命。叶落归根,在下一个春暧花开的日子里依然能听到它们在树枝间呤唱着春的诗歌。在这样的季节里,总会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到萧条、孤寂、忧郁与落寞,甚至有时竟沉浸得深刻,无法抽离。这时候或许你的心灵正在下雪,或许你正肩负着某种心灵的重创。可是当这

些可爱的光亮在你的窗外游离时,你难道能拒绝这份温暖吗?打开窗户吧,打开心灵的那扇小窗,阳光会温暖你的遐思,轻风会为你梳理繁杂的心绪,阳光会照在你的身上,你的脸上,照亮你孤独的灵魂。我把这些温暖的阳光搀扶进我的字里行间,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份暖意。所以我总是喜欢在有太阳,有蓝天的日子里把自己放在无边的原野晒晒,晒晒身体,也晒晒那颗被世俗打湿的心。在这样的时光中俯仰天地、驰骋思绪。感觉非常的酣畅与惬意。难得的释怀与轻盈顿时袭来。感觉这个世界美好到了极致。我爱这个冬天爱得深沉,这个冬天如一首温暖的小诗铺排在岁月的脊背上。为这段时光吟唱着最诗意的歌谣。

关于冬天的古诗和诗意篇三
《冬天的现代诗歌》

《冬季就让它寒冷吧》

穿过八月桂花飘香的夜 走进又一轮明月

我放轻脚步

不忍惊醒沉睡的秋

生怕你 醒来

带走我的红叶以及果实 我额上的皱纹

就是征战冬天风刀霜剑的印记

穿过九月夕阳满山的路 这里的海拔无关高度

我只是一匹从草原进入林间的野马 速度是苍鹰的

我是悠闲的

在斜阳静静的余晖中

在草木萧萧的晴空下

我想把盛夏的余温全部安葬 冬季就让它寒冷吧

《冬天的阳光》

冬日的阳光 明亮 柔和 如老人脸上盛开的笑容 温暖着季节里的苍凉

寒风 清冽 萧索

拨动着 心灵的那根独弦

枯黄的日子 繁杂 庸凡 一片片飘落在 荒芜的记忆里

绚丽的时光 早已在

岁月里 怆然老去

唯有 斑驳的创痕

时隐时现 刺痛着隐忍的胸膛

心 如深埋的草根

咀嚼着孤独的碎片

用阳光 喂养那生命里的热望

寂寞的文字 吮吸着

冷艳 清傲的梅香

灿然开放 丰韵了枯瘦的诗韵 点燃了凋落的残阳

远方 交错的目光里

一首热辣的歌 正从舒展的眉心 缓缓流过……

《冬天的颜色》

深秋的夜有些凄冷 我透过窗帘

看到外面茭白的月光 是那样的安静

忽然一阵风

吹开窗帘向我直面扑来 我来不及躲闪

被她紧紧拥抱

没有因为拥抱

让我感觉到温暖

颤抖的身体告诉自己 冬天快要来了

我畏畏缩缩专进被窝 看着天花板

静静的问自己

这个冬天会是什么颜色

《冬日情思》

这个秋季充满着诗意 因为有你装饰我的梦 将到来的冬天不太冷 因为有你的陪伴

挽着你的手,靠着你的臂弯 在一场烂漫的飘雪里

放飞着我们浪漫的风花雪月

《冬夜》

冬夜

灵魂将颤栗的身躯抱紧

关于冬天的古诗和诗意篇四
《古诗20首的大概诗意理解》

古诗20首的大概诗意理解

1、《忆江南》其二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山寺:灵隐寺。 潮头:指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

2、《忆江南》其三 (唐)白居易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娃:美女。醉芙蓉:形容舞姿之美。

[赏析] 白居易,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曾出任过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江南的风光、名胜,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他写这组词的时候,已是晚年。他已厌倦于朝廷里的仕官生涯,因此对秀丽的江南怀有特殊的好感。

3、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润:滋润 绝:绝对 胜:超过

[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赏析] 韩愈,字退之,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4、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副词,刚刚。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行不足:百游不厌。 阴:同“荫”,指树阴。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赏析]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也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

5、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芳菲:盛开的花,泛指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尽:指花凋谢了。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刚刚。觅:寻找。不知:岂料、想不到。转:反。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赏析] 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是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想不到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

6、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都:唐时的京城长安。人面:一个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赏析]整首诗的意思是去年的今天,就在这长安南庄的一户人家门口,我看见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显得格外红艳。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是旧样,笑对着盛开在这和煦春风中。一切已物是人非。

7、天净沙 春 (元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帘栊(lónɡ):带帘子的窗户。 栊,窗户。 飞红:飘落的花,有落英缤纷之意象。

[赏析] 白朴,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今存散曲存小令37首。这首小令通过选择富有时令特点的景物,融会作者独特的观察体验,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和煦、明媚、润泽的春景图。

8、登科后(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①龌龊:指处境不如意。②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赏析] 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龙腾虎跃一番了。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9、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韵译】: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10、逢入京使 (唐) 岑参(cén shēn)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凭:凭借,依靠。传语:捎口信。

[赏析] 《逢入京使》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与同代的高适齐名并与高适并称“高岑”。全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入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了思乡之情。

11、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赏析] 宋之问,字延清,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整首诗的意思是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12、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深:茂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鸟惊心。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欲:将要;就要。

[赏析] 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13、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笼:笼罩。这句运用的是“互文”的写法:烟雾、月色笼罩着水和沙。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江,小洲白沙上映着银色的月光, 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临近酒家所在的地方。歌女不知什么是亡国之恨,仍在对岸把《玉树后庭花》声声歌唱。

[赏析] 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14、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昔人:指传说中骑鹤的名叫费祎的仙人。川:平原。历历:分明的样子。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愁:乡愁。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15、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岳:此指东岳泰山,岱宗也是指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齐、鲁: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山东地区。青:指山色。造化:大自然。钟:钟爱。阴阳:古代山南叫“阳”,山北叫“阴”。 昏晓:黄昏和早晨。决眦(zì):决:裂开。眦:眼角。决眦,极力张大眼睛。凌:登上。

[赏析]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坎坷。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 ,与李白并称“李杜”。 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16、夏日绝句(南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讲东。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项羽: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得大败,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赏析]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历史上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力。

17、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暝:日落,夜晚。2.空山:幽静的山。3.新:刚刚。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也指竹子枝叶相碰发出的声音。6.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huàn):洗。8.随意:尽管,虽然。9.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歇:凋谢。10.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本人。11.留:居。1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意思是任它春天消逝,王孙也可以久留,因为秋色同样迷人,使人留恋。

[赏析]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山水田园派诗人,人称“诗佛”。诗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18、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 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一说此诗是写给友人的。

19、竹枝词 (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水面平静,忽然听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声音。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说是没有晴天吧,却还有晴的地方。 晴:与情字谐音,双关妙用。

[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民间情歌常用的双关的手法,含蓄地表达出微妙的恋情,新颖生动,妙趣横生。

20、《论语三则》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而能够获得新知识,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yu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 说”通“悦”,愉悦。 愠:生气。

孔子说:“学过的知识,经常去实践,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别人对我不了解、不理解,我并不生气。能做这样的人,不就是君子吗?”

关于冬天的古诗和诗意篇五
《四季古诗》

秋夕(秋天的古诗)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意思: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登高(秋天的古诗)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晚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诗意:

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他乡,衰老多病,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世事艰难,可恨秋霜凝染了我的双鬓,穷困潦倒,于是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

中秋月(秋天古诗)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意: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山居秋暝(秋天古诗)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简介: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

诗意: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

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

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

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

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山中雪后 (冬天古诗)

郑燮(清)

晨起开门雪满山,

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

一种清孤不等闲.

作者简介:

郑燮 (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诗意赏析

雪整整下一夜,到天明是天空依旧飘洒着细细的雪,整个山谷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让人觉得恍然置身于梦境中,谷中央的小瀑布早已结成了条条的冰凌,晶莹剔透,树枝上沉沉的压着厚厚的积雪,风吹来,树枝上的雪花绵绵密密的随着风纷纷扬扬的飘洒开来。

对雪(冬天的古诗)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 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 盖尽人间恶路歧。

简介作者: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

意思:

雪花纷纷扬扬飘入窗户时,我正坐着看雪景,那青青竹枝因雪覆盖而变成白玉一般。 为这美丽的景象所吸引,他登上高楼,放眼望去,只见那高低不平,横七竖八的“恶路”,都已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了,多么令诗人痛快!

夜 雪 (冬天的古诗)

唐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作者简介:白居易(前772--前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意思: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间,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

春日 (春天古诗)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字元晦(huì),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今江西婺源)人。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写过一些好诗,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观书有感》等较著名。

诗意: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初夏睡起 (夏天古诗)

宋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他在给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诋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不扰百姓,当时的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杨万里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也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悯旱》、《过白沙竹技歌》等写出农民生活的艰难和疾苦,

这是一首关于夏天的诗。大意是: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三衢道中 (秋天古诗)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作者简介:曾几(jǐ)(1084~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赣州(今属江西)人,徙居河南洛阳。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

诗意:梅子黄透的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绿树荫成,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加添了些幽趣。

关于冬天的古诗和诗意篇六
《关于飞鸟、冬天的诗歌》

飞鸟与冬天

我想起七十中操场上空的那群飞鸟

鸟的故事 文 / 楚 风

飞鸟在乐园尽情嘻戏

海滨的港湾浪漫温馨

天空和海水一样的湛蓝

花香鸟语充满海边沙滩

一场暴风雨突然袭击

飞鸟失去心爱的家园

群飞的鸟儿纷飞离散

心痛的怀念自已故园

飞鸟中几只领头的雁

结伴飞往洞庭湖畔

寻找一片栖息的土地

找回失散离群的孤雁

自由的天空任鸟飞舞

候鸟聚集在新的乐土

大海的那边涛声依旧

交汇响起快乐的节奏

谁能写意飞鸟的故事

谁理解那份爱恨情愁

哪里的天空在下着雨

演绎不尽的悲欢离合

《飞》

一部分生命看清路的险情

纷纷长出翅膀 跃向水洗的天空

有时 我们不能怪罪鸟的离去

这小小的身子 实在是一碰就灭

何况高空 也没有多少

风调雨顺的日子 鸟飞鸟走

在翅膀的痕迹里丢下火的啼叫

使冰冷的空气 承认身体的温度

更多的时候 鸟就是箭尖

让孤高的长空晓得肉的锐利

晓得洞穿的疼痛 鸟没有胜利

每一只鸟都是失败的英雄

小小的身子 一飞就灭

世事沧桑话鸣鸟

作者:〔美国〕罗伯特·潘·沃伦

那只是一只鸟在晚上鸣叫,认不出是什么鸟, 当我从泉边取水回来,走过满是石头的牧场,

我站得那么静,头上的天空和水桶里的天空一样静。 多少年过去,多少地方多少脸都淡漠了,有的人已谢世, 而我站在远方,夜那么静,我终于肯定

我最怀念的,不是那些终将消逝的东西,

而是鸟鸣时那种宁静。

《爱》

长天作证 风云为媒

恋爱在高空开始 两只鸟

停在空中 不时碰撞的嘴唇

超出了接吻的意义 它们的幸福

是将对方火烫的身子不断叼起

让焦渴的生命 不至于在忘我的

爱情中坠毁 远离花朵

鼓荡的翅膀就是张开的花瓣

让对方在血肉的芬芳里认领幸福

林间 选定阳光充足的时辰

一只鸟揪住另一只鸟的头皮做爱

让爱在最容易晕眩的时候

懂得疼痛 懂得清醒

《哭》

冰雹过去 一群鸟坠下枝头

想起来鸟命就颤动 鸟心就啼哩

有时我们管那种声音叫鸟歌

我们坐在它的下方听它

听它从云涌的磨擦里取回的旋律

我们陶醉 甚至产生了情欲

长歌当哭的人带着鸟化的声带

可以直接坐进鸟声 耳朵和鸟声

保持高度的一致 他听懂了

优美而绝望的哀伤 那是一篇

生命的祭词 从整个鸟类的胸腔 刺出 犹如葬送 犹如一场撕杀

《伤》

细致的肉体上 只给狂风

准备羽翅的利刃 由于羸弱

鸟类 从不离开山河一翅之遥 一只老鸟 翅膀坍塌 鸟身太小 我看不到血 看不到它的伤痕 更听不到哀鸣 它在冷漠的枝头 宁静地立着 看另一些鸟

提着生命在云里周旋 大风突起 老鸟被推下枝头 假性的飞翔 使它掉落尘埃 一簇脱落的羽毛 腾空而去 选择最后的自由

尘埃里只能看到一粒痛哭的瞳仁 大风起兮 是谁让刘邦的句子 在鸟的身上呼啸?

《死》

极力靠近湛蓝的白昼

鸟的生命 仍旧不能远离黑暗 因此在梦里发出惊心的呓语

呓语里是强大的人类猎鸟的故事 它们宣誓 可以骨折 可以牺牲 但死也不掉在人走的路上

有时我们看到一只鸟飞着飞着 就没了 那只鸟 已开始了告别 它们在无人知晓的时辰和地点 死掉 做为嘲讽 它们把躯壳

丢进黑暗 而让天蓝色的思想 隐入流风 隐入飞翔的云

让子孙看穿飞翔的要领

飞鸟飞或飞不起来了

你落在我家阳台

我看着你你也看着我

谁也不说话

看看究竟彼此要干点什么

我们能干点什么你说

早晨寒冷的北方

在你背后伸张

孤单的家伙

你是怎么了无精打采

泡吧彻夜未归还是

怕塞车起早去上班

穿过城市破碎的目光还能够

完整吗

你站在我家阳台

继续飞或飞不起来了

我闲着没事儿

矫情的猜测

你的生活

《乌鸦啊,抽一支烟是我此刻的幸福》

不能忘记的是乌鸦的羽毛,就像 不能忘记黑夜。索性点燃一只烟 燃烧之处是乌鸦的眼

抽一只烟是我此刻的幸福,虽然 晚霞掳走了情人的裳裙,黑夜

偷走我的眼。剩下竖琴,但风没有手指

烟抽完的时候,幸福结束

那消逝的时光,那落下的烟灰 幸福的落下

莺歌鸟与啄木鸟

《孔飞》

森林里的病虫害越来越严重

病树们在风中病病歪歪摇曳

啄木鸟边飞边喊:

“我来了,我来了——”

多么慈爱的声音

多么美妙的歌唱

只有莺歌鸟代育的子孙

才会有这样美妙的歌喉

这只初雏的啄木鸟

瞒了医生的父亲

以医世家的身份初诊

却忘了带上手术的刀

病痛在病树的肌肤里

滋生蔓延却得不到治疗 耳边依旧是那慈爱的声音 “我来了,我来了。”

那声音不再悦耳动听

渐渐地变得沙哑

莺歌鸟给了他美丽的歌喉 却被他糟蹋的不象样子

要这样的啄木鸟

有什么用——

要听歌唱可以听好

那里没有莺歌鸟的歌声

莺歌鸟的母亲们

她们代育了啄木鸟的孩子 啄木鸟的孩子又师从父亲 学会了生存的啄虫的艺术

莺歌鸟付出了代价

在她们的孩子出生前

被啄木鸟的父母掉包

以至于动听的歌唱在死亡中诞生

森林如此美好

啄木鸟们拯救了森林

“嘟嘟”的啄木鸟之声中

你是否听到莺歌鸟带血的啼声

世界上少不了冒牌的货色 世界上也多了无名的英雄 他们用他们的全部的身心 培养了叛逆的英雄的后代

《春天的鸟》

春天的鸟啊,

爱在绿色的林子里歌唱。 你的歌声,

有着春天的韵律。

你的歌啊,

是赞美太阳的温暖。

你的歌啊,

关于冬天的古诗和诗意篇七
《冬季诗词之旅》

千山鸟飞绝

——冬天诗词之旅

一、开启

同学们,今天早晨在来的路上感觉到冷不冷?大家发现大自然和周围人们穿着的变化了吗?

同学们谈感受:„„

谁能告诉我现在是什么季节?

同学回答,可能有的说是秋季,有的说是冬季。

结合24节气歌中的两句“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告诉同学们冬天已不知不觉的来临。

冬天,虽然没有春天迷人的鸟语花香,没有夏天壮观的闪电雷鸣,没有秋天诱人的丰硕果实,但它也有献给大自然的含蓄的美。听,西北风呼呼地吹来,义无返顾地往你的袖口里、领口里钻,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彻骨和切肤的寒意和畅快。看,一片枯叶掉落,你猛抬头,发现所有的树都脱尽了叶子,树枝没有了树叶的装扮,格外清朗和坚实,交错的枝干构成了天空真实的内容,天空显得那么简洁而辽阔。大家可能不喜欢冬天的寒冷,都喜欢冬天的雪。提到雪,我们随口就能吟出古人的几句诗,如——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今天,就结合古诗词,开启我们的冬天诗词之旅吧。

二、组诗

冬天诗词之旅之一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一只也没有了。

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4.径:小路。

5.踪:踪迹。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蓑笠(suō lì):蓑衣,斗笠。

【诗文大意】

1、周围群山之中见不到一只鸟的影子,

2、远近道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

3、只有在江面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

4、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预案:

一、初读古诗(达到正确、流利)

1、学生自由读。

2、抽生读。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思考:读完这首诗,你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抽生描述,再现诗中的画面。)

2、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从哪儿看出来的?结合关键词“千山”“万径”“孤舟”“独钓”理解。班中交流。

3、结合注释理解大意,结合资料理解诗人通过这首小诗表达的孤独悲愤、顽强不屈的精神境界。小组合作,代表汇报。

4、引入柳宗元的另一首诗《渔翁》、张志和的《渔歌子》,进行比较,体会柳宗元的精神可贵。

三、引读: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一遍:„„

冬天诗词之旅之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

① 僵(jiāng)卧:僵直躺着,不能动。说明天气很冷。

②不自哀:不为自己悲伤。

③戍(shù)轮台:守卫边疆(jiāng)。轮台,汉代西域地名,现在新疆轮台县。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④夜阑(lán):夜深。

⑤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诗文大意】

1、拖着年迈孱弱的身躯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2、原因是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驰骋疆场。

3、夜深了,听着那风雨的声音,

4、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预案:

一、初读古诗(达到正确、流利)

1、师范读。

2、生自由练读两遍。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思考:读完这首诗,你脑中出现了哪些画面?(抽生描述,再现诗中的画面。)

2、结合注释理解全诗大意,小组合作,代表汇报。

3、师小结: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4、你能从哪些诗句体会到这点?班中交流。

5、结合《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书愤》等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诗人的满腔爱国热情。 三、引读: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一遍:„„

冬天诗词之旅之三

对雪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

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hǎo)上高楼望,

盖尽人间恶路歧。

【注释】

⑴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

⑵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⑶恶路歧:险恶的岔路。

【译文】

1、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

关于冬天的古诗和诗意篇八
《古诗解释》

山居秋冥

【注解】:

1、螟:夜色。

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3、春芳:春草。

4、歇:干枯。

【韵译】: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评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喜见外弟又言别

注释

外弟:表弟 乱:指安史之乱。 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 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1]

诗意:

经过了十年的乱离之后,长大后在异地忽然相逢。

初见动问尊姓使我惊讶,说名字才忆起旧时面容。

别后经历多少沧海桑田,长谈直到山寺敲响暮钟。

明日你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愁不知又隔几重?[1]

评析:

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初问姓氏,心已惊疑,待知姓名,即忆起旧容,于是化惊为喜。叙谈伤乱感慨之情,寓之意中。

全诗采用白描手法,以凝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读来亲切感人。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诗人同表弟(外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在以人生聚散为题材的小诗中,它历来引人注目。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开门见山,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出离别已有十年之久。二是说明这是社会动乱中的离别。它使人想起,发生于李益八岁到十六岁时的安史之乱及其后的藩镇混战、外族入侵等战乱。三是说二人分手于幼年,“长大”才会面,这意味着双方的容貌已有极大变化。他们长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颇出意外。句中“一”字,表现出这次重逢的戏剧性。

颔联“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正面描写重逢。他们的重逢,同司空曙所描写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中的情景显然不同。互相记忆犹新才可能“疑梦”,而李益和表弟却已经对面不能相认了。看来,他们是邂逅相遇。诗人抓住“初见”的一瞬间,作了生动的描绘。面对陌生人,诗人客气地询问:“贵姓?”,不由暗自惊讶。对一个似未谋面者的身份和来意感到惊讶。[1]

经过初步接谈,诗人恍然大悟,面前的“陌生人”原来就是十年前还在一起嬉戏的表弟。诗人一边激动地称呼表弟的名字,一边端祥对方的容貌,努力搜索记忆中关于表弟的印象。想来,他当时还曾说:你比从前„„ 诗人从生活出发,抓住了典型的细节,从“问”到“称”,从“惊”到“忆”,层次清晰地写出了由初见不识到接谈相认的神情变化,绘声绘色,细腻传神。而至亲重逢的深挚情谊,也自然地从描述中流露出来,不需外加抒情的笔墨,已经为读者所领略了。

十年阔别,一朝相遇,该有多少话语要说!颈联“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表现了这倾诉别情的场面。分手以来千头万绪的往事,诗人用“沧海事”一语加以概括。这里化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3]

两人热烈地交谈,从白天到日暮才停下话音。叙谈时间长,正表明他们情谊的深长。“暮天钟”并不是单纯作为日暮的标志而出现的。它表明二人叙谈得十分入神,以至顾不上观望天色的变化,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只有远处传来寺院的钟声,才使他们意识到原来已是黄昏。作者在这一联,避实就虚,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

前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写“喜见”,突出了一个“喜”字;七、八句转入“言别”。作者没有使用“离别”的字样,而是想象出一幅表弟登程远去的画图:“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明日”,点出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道路,这里提示了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秋山又几重”则是通过重山阻隔的场景,把新的别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秋”形容“山”,于点明时令的同时,又隐蕴着作者伤别的情怀。不是从宋玉开始,就把秋天同悲伤联系在一起了么?“几重”而冠以“又”字,同首句的“十年离乱”相呼应,使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不以奇特警俗取胜,而以朴素自然见长。诗中的情景和细节,似曾人人经历过的,这就使人们读起来,感觉十分亲切。诗用凝炼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生动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层次分明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委婉蕴藉地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和深重的动乱之感。

[4]

《登金陵凤凰台》

【注解】: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当时名门世族。

4、成古丘:意谓这些人物今已剩下一堆古墓了。

5、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名。

6、半落青天外:形容其远,看不大清楚。

7、二水:一作“一水”。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白鹭洲横其间,乃分为二

支。

8、白鹭洲:古代长江中沙洲,在南京水西门外,因多聚白鹭而得名。 9、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

【韵译】:

古老的凤凰台曾有凤凰翔集遨游;风去台空唯有长江流水日日依旧。 东吴时代的宫苑杂草埋没了幽径;晋代的名门望族也都成古墓荒丘。 高耸的三山有半截露出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分割成二派支流。 只因为那些浮去遮蔽光辉的白日;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使人发愁?

【评析】:

李白极少写律诗,而他的这首诗,却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点明了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一去不返。三、四句就“凤凰台”进一步发挥,东吴、东晋的一代风流也进入坟墓,灰飞烟灭。

五、六句写大自然的壮美。对仗工整,气象万千。最后两句,面向唐都长安现实,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身报国无门,十分沉痛。 此诗与崔颢《登黄鹤楼》相较,可谓“工力悉敌”。其中二联,虽是感事写景,意义比之崔诗中二联深刻得多。结句寄寓爱君之忱,抒发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但李诗就气魄而言,却远不及崔诗的宏伟。

商山早行

[注释]

商山:又名楚山,在今陕西商州市东南。

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铎:大铃。

槲: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枳: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驿墙:驿站的墙壁。

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杜陵:在长安城南,因汉宣帝陵墓所在而得名,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说:因而思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凫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来往北飞,秋天往南飞。 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译诗、诗意]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噹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

关于冬天的古诗和诗意篇九
《专项部分 古诗文》

专项部分 古诗文

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注释】

1.昔:从前。

2.矣:语气助词。

3.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4.思:语气助词。

5.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诗意】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的。《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诗经》对中国的文学史、政治、语言、甚至思想上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诗经开启了中国数千年来文学的先河,亦开创了中国多年以现实主义为主的文学作品。

【赏析】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像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中,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反映了戍卒归途中的悲苦心情。

春夜喜雨

[唐] 杜 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乃:就。

2.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3.潜:暗暗地,悄悄地。

4.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5.野径:乡间小路。

6.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7.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诗意】

好雨似乎领会人意知道季节变化,正当春天万物生长时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悄悄地在夜里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田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彩都是那样漆黑,只有江船上灯火独独明亮。等到明天拂晓看看被淋湿的花朵,整个成都都显得沉甸甸的,那红花一定更加迷人。

【作者简介】

杜甫 (712~770)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

【赏析】

诗人紧扣诗题的“喜”字,对春雨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这首诗,前两句写雨适时而降,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三、四两句写雨的“发生”,其中“潜”、“润”、“细”等词语道出了雨的特点;五、六两句写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最后两句仍扣“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红湿”、“花重”,体物可谓细腻至极。全诗未着一个“喜”字,而“喜”字却渗透于字里行间,这种靠形象来“说话”的艺术手法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词牌名。

2.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3.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4.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5.见:同“现”

【诗意】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有个人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赏析】

该词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这句诗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在全首词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

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

正在愁雨,走过溪头,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技巧是值得学习的。

天净沙·秋

[元]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

1.天净沙:曲牌名.

2.残霞:晚霞。

3.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4.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诗意】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多么的落寞,拖出那长长的影子。炊烟淡淡飘起,几只全身乌黑的乌鸦栖息在偻佝的老树上,时不时还发出几声令人心酸的啼叫。在残霞的映照下,那一身羽毛闪闪发亮。忽然,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顺着它远远望去,山清水秀;再往近处看,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冶,正是一派浓浓的秋景啊! 这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的孤单与孤独。

【作者简介】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他与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

【赏析】

本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 本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至此,读者眼前的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本曲仅二十八字,但语言简练优美 ,意义深刻。刘禹锡曾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本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真是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啊! 本曲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将十二个意向自然地黏合到一起,仿佛信手拈来。开首的两个分句“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渲染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衬托出人们悲凉的心境。“一点飞鸿影下”这一幕极富动感,打破了先前画面的沉寂。而后两个分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则以多种颜色+名词的组合渲染了一种明朗清丽、色彩绚丽的画面,以写秋天极其美好的事物与先前的宁静、寂寥形成对比,更突出了主旨。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

1.大漠:原指沙漠,这里指北方的原野。

2.燕山:此指燕然山,是西北产良马之地。大漠、燕山,皆马之故乡。

3.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4.何当:何时才能够。

5.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汉乐府《陌上桑》:“黄金络马头。”

【诗意】

晚上大漠里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漠如雪一样白,一弯如钩的残月挂在燕山上。什么时候这匹马才能带上金子做的辔头,好让我在这清秋的深秋尽情地驰骋呢?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

关于冬天的古诗和诗意篇十
《诗意立冬》

诗意立冬 乡情融融

时令已至立冬,北方人有个习俗,立冬要吃饺子,老人们称之为“安耳朵”。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为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立冬又是个秋收冬藏的时节,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了,这是百姓们看待立冬的一种过法。其实,立冬这个节气非同一般,在我国古今各阶层人眼中都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

立冬时节,往往是“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秋天的景意并未完全消尽,冬季便踩着厚厚的落叶,披着清澈高远的蓝天,急不可待地踩着纷乱的微寒粉墨登场了。这个时节经常会惊动诗人骚客和众多乡外游子们重温乡愁,大放诗情。

元朝陆文圭《立冬》说:“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立冬时,一般还不太冷,此时,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不仅十分宜人,而且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藏起来准备冬眠。宋人周南《十月十日立冬》有诗句:“立冬前一夕,聒地起寒风。律吕看交会,衣裳出褚中。骭疡时作尰,怀抱岁将终。汗手汙牙笔,晴檐共秃翁。”立冬已至,寒冷将近,要保证健康过冬。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立冬》诗中写道:“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立冬之夜,笔墨都结冰花了,诗人只好与炉火琼浆相伴,微醉中竟将一地月光当成了雪迹。从诗句中我仿佛闻到了立冬的酒香,天冷了,酒也成了驱寒的必备。从这些诗句中,也可以感知到古代的冬天要比现在冷得多。但更使人感到一个云游诗人的思乡之情。 在我的家乡,乡亲们都把立冬当作“补冬”来看待。立冬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在立冬这天一定要吃一顿好东西,北方家乡人的上好膳食,多是牛羊肉汤和大肉饺子等。因为立冬时节,多是农闲暇时分,过节难免思念亲人以求团圆,所以后来立冬就慢慢地演变成了一个小团圆日了,立冬吃一顿团圆饺子,自然也就成了北方人最佳的“补冬”食品。 立冬了,每个心灵都需要寻找温暖之处。这个时候,一家人尽情团聚,静静地聆听大地的声音,吃着香喷喷的饺子,回味一年的收获,想象着冬去春来的生命历程,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享受啊!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99816.html

    上一篇:美文400字

    下一篇:电脑打开网页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