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写作翻译】
篇一:《《早行 露侵驼褐晓寒轻》阅读答案》
《早行 露侵驼褐晓寒轻》阅读答案
,
(4分)
早 行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小令,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答: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1)(2分)孤独,寂寞
⑵(2分)用星斗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用星斗分外明亮以及“草虫鸣”反
衬诗人出行之早。(答出一点即可)
篇二:《高二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且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 /
B. 槛井/门槛 贮藏/伫立 桀骜不驯/命运多舛
C. /
D. 伺机/伺候 占据/倨傲 怏怏不乐/祸国殃民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靠想像编造,靠作秀炒卖,只会产生一些伪劣作品和文学垃圾,永远产生不了经典的文学与真正的大师。
B.只要克服对生活的冷漠,学会体验,学会感动,让自己具有充沛的感情,写作时就能以真情实感打动你的读者。
C.那些浸着血泪的爱国诗篇,秉笔直书的史书,与旧世界决裂的宣言,无一不是出于高尚的情操和坚忍的信念。
D.笔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或是奔腾澎湃,或是委婉流利,或是简练雅洁……真可谓气象万千,变化无穷。
3.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生物产业的特点是资源依赖性与资源信息化。
②生物产业与信息产业一样将成为世界各国21世纪国民经济的支柱。
③人类基因组计划将带动21世纪生物产业的发展。
④因此,生物资源成为了继国土资源之后的另一种可供再争夺、再占有的战略资源。
⑤它的规模化、序列化、信息化等特点,使它在一开始便与产业化的可能性联系起来了。
A.②③⑤①④ B.③①⑤②④ C.③⑤②①④ D.①④③⑤②
4.下列各句中,对相关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李白《送友人》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句对仗工整,情景交融,又巧
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表达了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怀。早行读答案。
B.杜甫《兵车行》中,“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以汉武帝影射唐玄宗,
运用夸张的修辞,揭示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及其社会根源。
C.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中,“羊公碑尚在”的“尚”字既表现了自然永恒、人生
短暂的主题,又暗示了对古人的敬仰和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悲哀。
D.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选取了山区早行所见最具特
征性的景物,纯用名词组成诗句,意象丰富,画面感极强。
5.下面对有关作品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报任安书》采用书信体形式,陈述作者不能以“推贤进士为务”的理由,抒写了内心极度的痛苦,并表达了个人的生死价值观。全文隐含着对汉武帝的不满。
B. 《滕王阁序》是初唐诗人王勃用骈体写的诗序。文中铺写了滕王阁一带的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表达了作者“无路请缨”的感慨和虽遭挫折仍思进取的可贵志向。
C. 《歌德谈话录》是爱克曼辑录的关于歌德言论和活动的集子。书中歌德称赞莎士比亚是“戏剧天才”,并认为莎士比亚的伟大多归功于他的那个伟大的时代。
D. 《雷雨》是中国现代歌剧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剧本通过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折射出清末民初复杂的社会生活,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崔洪,字良伯,博陵安平人也。高祖寔,著名汉代。父赞,魏吏部尚书、左仆射,以雅量见称。洪少以清厉显名,骨鲠不同于物,人之有过,辄面折之,而退无后言。武帝世,为御史治书。
时长乐冯恢父为弘农太守,爱少子淑,欲以爵传之。恢父终,服阕,乃还乡里,结草为庐,阳喑不能言,淑得袭爵。恢始仕为博士祭酒,散骑常侍翟婴荐恢高行迈俗,侔继古烈。洪奏恢不敦儒素,令学生番直左右,虽有让侯微善,不得称无伦辈,婴为浮华之目。遂免婴官,朝廷惮之。寻为尚书左丞,时人为之语曰:‚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选吏部尚书,举用甄明,门无私谒。荐雍州刺史郤诜代己为左丞。诜后纠洪,洪谓人曰:‚我举郤丞而还奏我,是挽弩自射也。‛诜闻曰:‚昔赵宣子任韩厥为司马,以军法戮宣子之仆。宣子谓诸大夫曰:
‘可贺我矣,我选厥也任其事。’崔侯为国举才,我以才见举,惟官是视,各明至公,何故私言乃至此!‛洪闻其言而重之。
洪口不言货财,手不执珠玉。汝南王亮常晏公卿,以琉璃钟行酒。酒及洪,洪不执。亮问其故,对曰:‚虑有执玉不趋之义故尔‛。然实乖其常性,故为诡说。杨骏诛,洪与都水使者王佑亲,坐见黜。后为大司农,卒于官。子廓,散骑侍郎,亦以正直称。
(选自《晋书.崔洪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骨鲠不同于物 物:别人 B. 阳喑不能言 阳:假装
C. 诜后纠洪 纠:检举 D. 然实乖其常性 乖:顺应
7.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惟官是视
A. 慈父见背 B. 彼且奚适也 C. 仰观宇宙之大 D. 自令放为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人之有过,辄面折之,而退无后言。(3分)
(2)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3分)
(3)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分)
9.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崔洪的性格品行。(3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①晚泊牛渚
刘禹锡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
②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
[注释] ①牛渚,古渡口,即现在的采石矶。诗人调官途中经过此地。②咏史指的是东晋时代出身贫寒的袁宏,因善咏史诗而被镇守牛渚的镇西将军谢尚提携发迹的故事。
(1)请列出诗中体现“晚”的时间变化的词。(3分)
(2)简析第二联中景物描写的手法。(4分)
(3)请从借典故抒情的角度,简析尾联的思想感情。(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风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 》)
(2)四围山色中, 。(王实甫《长亭送别》)
(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司马迁《报任安书》)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5) ,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校尉羽书飞瀚海, 。(高适《燕歌行》)
(7)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8)飘飘何所似, 。(杜甫《旅夜书怀》)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青 草
①青草的味道在山间弥漫,就像村里的孩子在奔跑。
②一个孩子生在山里,就是山里的一棵草。那些青青的草,生长在山里的任何地方。
③它们长在路边,甚至还会长到路的中间,任来来往往的人踩着。到了晚上,它们就像没被踩过一样,抖一抖身上的土,继续生长。我猜那是它们对人的依赖,顽皮地跟在人们的脚边。
④草长在河沟里,有水的滋润,就长得异常茂盛,那是命好的草。可是,一场雨下过,河水毫不留情地将它们冲倒,冲走。河水退了之后,那些被冲倒的草,眨眨眼睛,又悄悄爬起来;那些被冲走的草,在水里打几个滚儿,不定被淤积到哪里,晕头转向地抓住一些泥土,鼻青脸肿地继续生长。
⑤草们不仅长在路边、河沟,更多的长在田边、地头,更混进田里,与庄稼一起生长。于是,庄稼人就只能花费一年中大量的时间在地里锄草。可是那些草说锄就能锄尽吗?锄掉之后,没多久,它们又捉迷藏一样在庄稼的身边探出头来。一代代农人就在庄稼地里年复一年地与草纠缠不清。
⑥这些孩子后来大多变成了锄草的农人,其实在地里锄草的每一个农人,都曾经是草一样生长过的孩子。出生在贫穷的山里是一种不幸,这样的山里只适合草的生长。每一个在山里出生的孩子,都是路边或河沟里随便生长着的一棵草。孩子与草们一起生长,孩子也就像草们一样地生长。
⑦我最初接触到的自然界中的生命,或许就是青草。在我只会爬的时候,就被带到院子里或者大门外、路边,自己爬着爬着,就爬到了那些青草的面前,我用呀呀的语声,不知所以地与它们打过招呼,就伸出了小手。我抓住一株青草,用力拔下,嫩嫩的绿叶上有着细细的白色绒毛,被我拔断的地方渗出清亮的汁液,洁净,透明,一如我嘴边垂着的涎水。我在草丛边爬过,随便抓着那些青草,青草的气息在我的身体里弥漫,这种气息融进我生长的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于是,我的生长,就带有了许多青草的意味。这世界就是这样将如此相似的生命气息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道理。早行读答案。
⑧童年是人的一生中与周围环境最密切的时期,孩子们一边生长,一边将身边的一切都存储在身体成长的记忆里。从一株草、一块石头、一棵树、一道墙,到一座房子、一条路、一道河、一座山,所有的记忆都被牢牢地融进生长着的生命之中,就像一块砖、一块石头、一掀沙土被垒进墙里。当身体停止了生长之后,身边的一切,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⑨在乡间长大的孩子,是很少有人看护的,不会爬的时候自然不用担心有什么闪失,只是记着按时喂奶喂饭就行,像家里的小猫小狗一样,给吃的就会长大。会爬之后自然就多了许多担心,有时家里没人,又不能带到外面去,就只能用布带子栓了孩子的脚丫子,另一头拴在泛黄发黑的窗框上。这样,孩子活动的半径就只能在炕上了,不会爬过了头掉到地上。更多的时候,大人下地干活,也将幼小的孩子带到地里,放在路边、地头,任其像小猫小狗一样与青草为伴。
⑩你不知道那些草籽是从哪里来的,甚至在泥土里根本看不到一粒草籽,但是那些草,在一场春雨之后,就很茂盛地生长出来,比有人用心播种过都更加蓊郁。整个夏天,虽然常常被割了一茬又一茬,但是草们总是生生不息,绿意犹存,直到长出狗尾巴一样轻盈透亮的穗子。这些长了狗尾巴的草,常常连成一片,在斜阳的映照下,草地上浮起一片朦胧的淡白。
⑾大人忙着地里的农活,几乎忘记了孩子的存在。等到从草丛里再把孩子找回来,手里、嘴里、头上、身上,已经到处都是青草了,说不定肚子里也吃进了许多葱翠的青草。
1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4分)
每一个在山里出生的孩子,都是路边或河沟里随便生长着的一棵草。
13. 结合上下文,谈谈下列句子的含意。(6分)
⑴晕头转向地抓住一些泥土,鼻青脸肿地继续生长。
⑵这种气息融进我生长的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于是,我的生长,就带有了许多青草的意味。
14. 第⑨段中,作者为什么要两次将孩子比作“小猫小狗”?请简要分析。(4分)
15.结合全文,探究“青草”蕴涵的深意。(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属于年轻人的马克思
韩毓海
2008年,我在纽约大学教书,那一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如海啸般从华尔街向全世界蔓延,难忘我在百老汇大街一家书店排队买《资本论》的情景,书店门口的海报写着:‚马克思所说的都应验了。‛
2010年,我在北大开设《资本论》精读课。记得第一堂课上,我提到大家可能用过飞利浦电须刀、洗衣机,却不知道那就是马克思姨妈家的产品——在短暂的静默之后,听众爆发出会心的大笑。我想让学生
们记住:马克思不是因为‚仇富‛才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的,马克思的出发点不是钱也不是个人,而是‚为大家而献身‛——正如他在17岁时所宣示的那样。
马克思22岁获得博士学位。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他博大精深的博士论文,我想让大家知道:什么叫作批判地追求知识。因为没有哪种知识只包含纯粹的事实,在每一个所谓‚事实‛背后,都有陈述这项事实的人给予世界的判断。而那些判断总是说:‚这个事实很重要,其他被忽略的东西不重要。‛而马克思则说,那些被教科书所省略的事实恰恰非常重要,这其中就包括占人类大多数、却总是被忽视的普通劳动者以及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
当我开始讲《共产党宣言》的时候,选课的人数已经由100名增加到了300名。伴随着电光石火般的文字,我和我的学生们跟随马克思一起目睹了‚世界制度‛的形成与动摇:新大陆的发现、运河的开拓,然后再伴随着隆隆的机车轮声,转回到欧洲大工业时代的工厂:轰鸣的机器、挥汗如雨的工人、剥削压迫以及‚要为真理而斗争‛……
去年10月份,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李学谦社长捎信说:世界的未来看中国,中国的未来要看当下的青少年,该想想给下一代人留点什么了。你给青少年写本书吧,就讲一讲我们这条道路为什么叫社会主义道路,说说我们究竟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故人的心思打动了我,我回答说:我就给孩子们讲讲马克思的故事吧,就讲讲马克思是谁,他做了什么,他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于是,出版社立即行动起来,从全国的青少年读者中征集了一系列关于马克思的问题,并最终把问题汇总为19个,其中既包括‚马克思与恩格斯是完全一致的吗‛这别具一格的问题,也包括‚什么是共产主义‛、‚马克思对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究竟有什么用‛等一针见血的提问。所有的问题都极富创意,充满挑战性,让我大吃一惊。
正是这些来自青少年的问题使我感到: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代人——他们生活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时代,而这正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所预言和分析的时代。因此,也许只有他们才能深深地理解,社会主义是一场国际运动,也只有他们才能从创建一个‚新国际‛的角度,去领会创造新的国际经济贸易、地缘政治格局的战略思维;只有他们,才能去切实思考马克思的天才设想:以劳动者掌握资本,去克服少数资本家集团垄断资本而支配世界的旧秩序——而这既包括为什么要创建金砖国家银行,也包括未来中国的年轻一代,在致力于创造一个更加合理、公正的新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究竟是什么。 正是这些来自青少年的问题,构成了《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这本书的内容;正是新一代人使我深深地感到:我们今天真正迎来了阅读马克思的时代。
16.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 这本书?请简要概括。(6分)
17.根据本文,简要说明作者心目中马克思的伟人特质。(6分)
18.为什么文章标题说马克思“属于年轻人”?请简要阐述。(6分)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70分)
生活并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去体验和接受的现实。——禅语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2015.7
1. A (B.应为“槛阱”,“贮”与“伫”均读zhù C. 应为“溃不成军”,“聩”与“溃” 均读kuì D.“据”与“倨”均读jù)
2.D(A.“伪劣作品”与“文学垃圾”语义有重复 B.关联词“只要……就”运用不当,应为“只有……才 C.搭配不当,“坚忍”不能修饰“信念”)
3.C
4.C(“羊公碑尚在”的“尚”字不能表现自然永恒的主题)
5.D(“中国现代歌剧”错,应为“中国现代话剧”)
6.D 违背
7. C (C是定语后置句,其它都是宾语前置句。)
8. (1)人有过错,就当面批评,过后没有二话。(3分,每句1分)
(2)庭中一开始是篱笆,不久砌上了墙,共改变了两次。(3分,每句1分)
(3)世上的人都赞誉他,他并不感到勉励(或“他并不特别努力”);世上的人都非难他,他并不更加沮丧。(3分,“劝、非、沮”为得分点,每个1分)
9. 个性刚直、为官清廉、坚守原则、知错能改。(3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 可。)
10.(1)残霞、戍鼓、灯火、月中。(答出1个不得分;答出2个,得1分;答出3个,得2分;答出4个,得3分)
(2)颔联采用了视听结合(1分)、动静结合(1分)的手法,描写了残霞变色、远雁哀鸣的景色(1分),渲染了一种寂寥、凄清的伤感情调(1分)。
(3)该联表面上是说当世没有人能咏史,因而不必希望遇到谢尚(1分),实则借袁宏因咏史而得谢尚提携的故事(1分),抒发自身虽有才华却无人赏识的伤感(1分),含蓄批判了排斥贤才的社会现实(1分)。
11.(1)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一鞭残照里(3)仲尼厄而作《春秋》 (4)齐彭殇为妄作 (5)江流宛转绕芳甸 (6)单于猎火照狼山 (7)天生我材必有用 (8)天地一沙鸥
12. 运用比喻的手法(1分),以路边或河沟喻指山里孩子恶劣的生长环境(1分),以草喻指山里孩子的平凡、卑微(1分),形象地描绘出山里孩子在恶劣环境中自在地、顽强地生长的生命状态(1分,意思相近即可)。
13.⑴草虽然无法掌控自己的生存环境(1分),被恶劣的环境弄得晕头转向、鼻青脸肿(1分), 但依旧尽己之力,顽强地生长(1分)。
⑵与青草一起长大的孩子,生命中的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青草的坚韧、顽强等美德的熏陶(2分)。他们的生命中,也就具备了这样的美德(1分)。
14.⑴第一次比作小猫小狗,强调不会爬时的孩子的好喂养(1分);第二次比作小猫小狗,强调能够自由行动的孩子的好看管(1分)。⑵这样写,能够更好地体现山里孩子不被溺爱、随意生长的成长特性。(2分,意思相近即可。)
15.⑴青草不择环境、顽强生长的特性,象征着极为旺盛的生命力量。⑵青草的普通甚至卑贱,象征着山里孩子生命的平凡卑微。⑶青草的生生不息、绿意犹存以及连绵成片,象征着平凡普通的山里孩子生命的成长、成熟与绽放。⑷青草以及山里孩子在自然状态下的生命成长过程,隐喻了一种应有的童年期教育观。(每点2分,只需答出任意三点,意义相近即可。参考答案中未列举的,如果解析确有道理,亦可酌情给分。)
16.①成书的过程(或写作的缘起和经过);(2分) ②书的主要内容;(2分)③成书的意义。(2分)
17.①对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有非凡的洞悉力;②有为全人类献身的精神;③能批判性地追求知识,有自己的真知灼见;④能以自己的思想持久地影响后世的一代代人。(每点2分,答对三 点即可。)
18.①马克思的思想永不过时,永远年轻(2分)。②年轻人生活的时代,正是马克思曾预言和分析的时代,因而他们最可能深刻理解马克思理论,切实思考马克思的天才设想;(2分)。③年轻人需要马克思著作来指导自己认识世界,思考自我在创造新世界中应该扮演的角色(2分)。
19.【写作提示】
篇三:《高一语文试题和答案》
都梁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级新生摸底
高一年级 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坐落在中兴大道西首的泰兴新华书店,可谓juàn zhì浩繁,每逢节假日,莘莘学子纷纷来
到这里,cháng yáng于知识的海洋,他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2.请仿照例句,从荷的任意一个角度,从正面或反面立意,写出一个对人生有警示教育作
用的句子。(提示:可从梗、叶、花、莲、藕等角度来立意)(6分)
例:藕——节节相连,心心相通,哪怕粉身碎骨也丝丝相连。 (正面)
藕——只因不会展示自己,注定一辈子只能深埋地下。 (反面)
3.课文名句默写 (10分)
乱花渐欲迷人眼,。衣带渐宽终不悔, 。
问渠那得清如许, 。 志在千里。
俱怀逸兴壮思飞,。 无可奈何花落去,。
等闲识得东风面, 。 晴空一鹤排云上, 。
箫鼓追随春社近,。 山重水复疑无路,。
二、阅读理解(70分)
(一) 阅读林仰的《早行》。(10分)
少年游 早行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4.(1)词中体现“早”的句子是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分)
(2)赏析“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具体诗句阐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景清借书》一文。(20分)
景清倜傥①尚大节,领乡荐②,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③,清求而不与。固请,
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清曰:“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④。清即
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彻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
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熙耳。”
[注释]①倜(tì)傥(tǎng):洒脱,不拘束。 ②领乡荐:科举制度在各省举行的考试叫乡试,
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也叫领乡荐。③秘书:少见的珍贵书。④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
员。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
例句:吾以子珍秘太甚
A.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B.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C.以残年余力 (《愚公移山》) D.跪而拾之以归 (《赵普》)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4分)
时 同 舍 生 有 秘 书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6分)
译文:
⑵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送东阳马生序》)(6分)
译文:
(三)阅读《遗憾,也是一朵奇葩》。(20分)
①遗憾,词典上的解释是“不称心”“太可惋惜”。无论人还是事,若留下遗憾,似乎都
会存有残缺,让人叹息不已。
②很多的悲剧都在展现遗憾:荆轲身负重任剌奏王,偏偏选人不当刺杀失败,遗憾!屈
原忠心耿耿爱君国,偏偏遇上昏庸的楚怀王,遗憾!历史上类似的悲剧不胜枚举,在人
生的行进过程中遗憾似乎常常如影相随。
③既然如此,那么应该怎样对待遗憾呢?毋庸置疑,我们应该正视遗憾。
④正视遗憾,首先是坦然接受遗憾。如果人生皆有遗憾,人生必有遗憾,那么我们不如
坦然接受它,不抱怨,不气馁,把它化作人生中的另外一道风景。 韩愈接受了“朝奏夕
贬”的遗憾,写出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千古绝句;柳宗元接受了
贬谪永州闲置的遗憾,写出了不朽的“永州八记”„„由此看来,遗憾,也是一朵奇葩;
它,也能激发出生命的激情,让生命在逆境 中焕发出新的精彩。
⑤正视遗憾,就要把遗憾作为人生的又一块磨砺石。遗憾,常常还不是轻描淡写的叹息,
不是大可惋惜的摇头,遗憾可能是人生的一道坎,甚至是险象环生的断裂层。但是,只
要正视遗憾,把遗憾作为又一块磨砺石,磨练毅力,砥砺意志,那么,人生在遗憾这块
磨砺石上将奏出荡气回肠的高亢之音。不是吗?音乐家贝多芬,正值创作的盛年,但双
耳失聪,是遗憾,然而他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了如《命运交响曲》等许多不朽作品。【A】
当人们还在用滚滚热泪对他们的种种遗憾扼腕长叹表达出自己的遗憾时,他们已经把遗
憾当作展现生命进取的长空,翱翔搏击其中,创下一个个奇迹。
⑥正视遗憾,就是把遗憾定格为人生的一种经历。人人都有理想,而理想的最大特色就
是高于现实,也正因为如此,追求理想的人难免受挫,从而留下遗憾。但是,如果能笑
对遗憾,那么,遗憾将定格为一种经历,留下为后人赞叹的美。李白欲求仕,但终生仕
途不顺、屡遭排遣,是遗憾,然而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又
曾让多少文人墨客欣然折服。【B】所以,遗憾就是一种厚重的美,它正如一杯苦茶,虽
然入口苦涩,却能于入咽时感受到它的香甜。
⑦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播种帮能有收获,尽管并不是所有的追求都会绽开花朵,但正如朱
光潜老先生所说:“倘若件件事都尽善尽美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早行读答案。
要。”既然如此,何必拒绝遗憾!因此,我们可以认定,遗憾乃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应该
正视遗憾。
8.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行读答案。
9.请仿照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充一个事实论据。(不得照抄原文中的事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这则小故事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你认为放在【A】【B】中的哪一处更合适,
请说明理由。(8分)
【材料】王勃一生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是遗憾,然而他创作了“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唱,脍炙人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南方寺的《图书馆:城市文化符号》。(20分)
图书馆:城市文化符号 南方寺
①在我看来,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栖息地。一个城市可以
不够大,可以不够富裕,但不可以没有图书馆。作为书虫,图书馆之于我还有着特殊的
意义,那里是我的免费书房。我只管看书,其他的一切都有专人打理,这真是天大的好
事。
②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穿梭于不同的城市。每到一个城市,我都要找到那个城市的图书馆。那是可以让我驻足的地方,在那里,我的心绪得以平静。每到一个图书馆,都有不菲的收获。
③以我的经验,到图书馆不要办借书证,不要想把书借回去慢慢看,效果肯定不好,因为家里没那氛围,没那环境,书拿回家往往就睡大觉了。你就在那好好看,每个人都很安静,安静地找书看书,动作都很轻,没有谁会影响你。你看好了再放回原位。另外你到了一个新城市若要找图书馆,千万别问人。找图书馆不同于找电影院,最好的方法是通过GPS,问人基本都会让你失望,弄不好还会招来异样的白眼,仿佛在说:哪有什么图书馆,神经病啊!
④图书馆里的书琳琅满目,摆放整齐有序。我喜欢先上下左右犄角旮旯打量几番,把那些书分门别类弄清楚,便开始走动式阅读,本着开卷有益的原则随便翻翻。看杂志的时候我会坐下来,放慢阅读速度。能进图书馆的杂志档次品味都不一般,市面上基本买不到,能阅读到是福气。我最喜欢看文学杂志,逐字逐句细嚼慢咽,读到比我写得好的,我会羡慕嫉妒恨,好在对我的创作会有提升。值得庆幸的是,每次我都能找出几篇比我写得差的,这样我不仅可以自我安慰,还能增强我的创作和投稿信心。
⑤看过这么多图书馆,特别满意的几乎没有。主要是对图书馆的规模和开放时间不满意,一个城市一定要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图书馆,不能小模小样,不是赶时髦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是对人类智慧应有的尊重。开放时间不能朝九晚五,应该延长到晚上,这样可以惠及更多人。我还会通过一个城市的图书馆评价一个城市的市长。图书馆搞得不成样,市长水平肯定不咋地,那将是一个城市的不幸。反之,是城市之幸,民众之福。
⑥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图书馆就是一个大的书房,是免费大餐。“才华馥比仙,气质美如兰。” 读书是“生命的美容”。也许读书并不能给你带来物质上的富足,但可以让你摆脱精神上的贫瘠。一部经典,半杯香茗,足以富可敌国、贵比王侯了。当我们走进书山,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让我们思接千里、视通万里,那漫步于我们心间情愫,让我们永不孤独。
⑦学贯中西、识透古今,并不是读书的初衷。让生命变得厚重,不随波逐流,才是我们
篇四:《商山早行阅读答案_商山早行原文翻译赏析_作者温庭筠》
<商山早行>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商山早行阅读答案_商山早行原文翻译赏析_作者温庭筠。
因思杜陵梦,凫燕满回塘。
[前言]
<商山早行>选自<温飞卿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唐诗中的名篇,[注释]
⑴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商山早行阅读答案_商山早行原文翻译赏析_作者温庭筠。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⑵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⑶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⑷枳花明驿墙:个别版本(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作“枳花照驿墙”,有人认为“照”是错误的(见<枳花明驿墙——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指瑕>)。明:使……明艳。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驿(yì)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⑸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意思是说: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⑹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⑺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翻译]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赏析]
<商山早行>这首诗准确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联系温庭筠生平,他曾任隋县尉,徐商镇襄阳,他被辟为巡官。据夏承焘<温飞卿系年>,这两件事均发生在公元859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当年温庭筠四十八岁。自长安赴隋县,当道出商山。此诗当是温庭筠此次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经过商山时所作。温庭筠虽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视之为故乡。他久困科场,年近五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一县尉,说不上有太好心绪,且去国怀乡之情在所不免。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宋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明代李东阳进一步分析说:“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是必然要体现的。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照”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篇五:《早行阅读答案_早行翻译赏析_作者陈与义》
<早行>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陈与义。其全诗如下: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前言]
这首<早行>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早行阅读答案_早行翻译赏析_作者陈与义。此诗写早行情景,意境高远。诗人通过感觉、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早行”图。
[译文]
这首诗的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就表现在诗人通过触觉、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早行”图。读者通过“通感”与想象,主人公在马上摇晃,时醒时睡,时而睁眼看地,时而仰首看天,以及凉露湿衣、虫声入梦等一系列微妙的神态变化,都宛然在目;天上地下或明或暗、或喧或寂、或动或静的一切景物特征,也一一展现眼前。
[鉴赏]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