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写作翻译】
一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
一、 填空题。
1. .《寄小读者》的作者( ),原名( )。
2. 《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 )才能经历。
3. 《寄小读者》(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
4.《寄小读者》中,“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 )。
5.《 寄小读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 )和( )。
6.《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 )年之久。
7.《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 ( ) 。
8. 《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 ) 节。
9.《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 ).
10《寄小读者》中,“我”为自己害了( )而忏悔。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B. 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C. 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 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 )
A.日记体 B.游记体 C.寓言体 D.书信体
3.《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
A. 日本 B. 意大利 C. 英国 D. 美国
4.《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穰”的读音是:( )
A. rǎng B. ráng C. xiāng D. xiàng
5.《寄小读者》描写的是( )。【冰心寄小读者全文,小学课文】
A.冰心早年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B.不同国家的地理、历史与人文的知识。C.在国内的见闻和感受.D.歌颂祖国、人民、新生活。
6. 冰心给儿童写通讯,是因为( )
A.她的通讯只有儿童要看。B.她爱小孩子。 C.她为了排解在异国他乡的寂寞。 D.她不会写别的体裁。
7.《寄小读者》中,作者第一次远渡重洋,乘( )到日本。
A.约克逊号邮船 B.海轮 C.飞机 D.火车
8.《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这个地方在( )。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英国
9.《寄小读者》中,冰心为了说明“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她以( )为例子。
A.玫瑰 B.菊花 C.桂花 D.蒲公英
10.在(通讯七)中,,“我”和海亲近在童年,和湖亲近是现在。这是为何( )
A.海好像我的母亲,湖是我的朋友。B.“我”童年住海边,现在住湖边。
C.海广阔无边,湖红叶绿枝。 D.随年纪兴趣喜好也就改变。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冰心有四个弟弟,最小的13岁。( )
2.《寄小读者》中,作者在“沙穰”疗养院时,当收到家里的来信时,病友爱尔兰女孩很羡慕,是因为她得不到父爱。( )
3. 冰季是冰心的弟弟。( )
4. 《寄小读者》中,“我”把自己在医院看到的很多同龄人的不幸写在通讯中,是因为“我”认为:自己太寂寞了。( )
5. 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七)选自其散文集《樱花赞》。( )
6. 《寄小读者》中,“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这是因为“我”素来不喜欢热闹 。( )
7. 作者在威尔斯利的圣卜生疗养院有一段时间“心酸肠断”,是因为她不适应那里的生活。( )
8.《寄小读者》中,“我”去江南旅行,特意自己定一间房子,为的要自由一些,安静一些,好写些通讯。( )
9. 《寄小读者》中,作者忆起左辅的《浪淘沙》词“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是因为她当时在慰冰湖畔,临水起了诗兴. ( )
10.《寄小读者》中,作者在信中告诉弟弟,在国外想念家人的时候,感觉自己缺少一种生活,“就是我们每日一两小时傻顽痴笑的生活!”这句话的意思是:怀念和家人说笑、嬉戏的日子。 ( )
二寄小读者 课外练习题
1、《寄小读者》的作者是冰心,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男士等。世称“世纪老人”。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1923年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后结集为《繁星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其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独特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寄小读者》,是冰心女士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共二十九篇。
3、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冰心女士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一、填空题
1. 《寄小读者》是一本书信体____散文集,是冰心1923年至 1926年旅居美国____时写的。
2.以《寄小读者》为代表的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
显示了冰心的艺术造诣,为她获得了“_冰心体____”的美誉。
二、单项选择题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a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b.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b
a.日记体 b.书信体 c.寓言体 d.游记体
3.《寄小读者》的写作年代是(b )
a.20年代初期 b.20年代中期c.20年代末期 d.30年代初
三.多项选择题
1.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七)(acd
a.主要写海上生活,尤其侧重写了大海变幻无穷的景色
b.主要写离别祖国时的情景,尤其侧重写亲人的送别
c.善于在写景中融进自己的情思,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d.语言清新、秀丽、飘逸
e.语言遒劲、雄健、豪
二、 2.构成冰心“爱的哲学abd a.自然 b.童真 c.民族 d母爱e.友情 三《寄小读者》测试题
1、《寄小读者》中“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是因为“我” ( B ) A.希望自己珍惜光阴B.素来不喜欢热闹 C.不敢触及离别的伤感 D.需要给小朋友回信
2、《寄小读者》的作者是( C ) A.巴金 B.叶圣陶 C.冰心 D.金波
3、《寄小读者》中的第二封通讯中,作者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件伤心的事是什么事?( D ) A.虎儿死了B.作者用书盖住了小鼠 C.小鼠吃了作者的饼干 D.小鼠被虎儿吃了
4、《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家时经过山东,见到了五岳中的哪座山?( D ) A.华山 B.衡山 C.嵩山 D.泰山
5、《寄小读者》中作者远行时乘坐的油轮名称叫什么?( C ) A.玛丽号 B.哥伦比亚号 C.约克逊号 D.诺曼底号
6、《寄小读者》中,“我”在波士顿读了一首诗,题目是《我在不认识的人中间旅行》,这首诗是谁写的?
( C ) A.泰戈尔 B.普希金 C.华兹华斯 D.歌德
7、《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什么节日?( A ) A.圣诞节 B.中秋节 C.感恩节 D.春节
8、《寄小读者》中,作者用“是处人家,绿深门户”来形容哪里的居民房?( C ) A.苏州 B.神户 C.美国乡村 D.北京【冰心寄小读者全文,小学课文】
9、《寄小读者》中一共有二十九篇,其中二十一篇是作者在哪里所写?( B ) A.日本 B.美国 C.苏州 D.北京
10、《寄小读者》中作者由什么事物受到启发,感悟到“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 D )
A.菊花 B.桂花 C.玫瑰 D.蒲公英
11、《寄小读者》中,作者此次远行的目的是什么?( C )
A.旅游 B.会友 C.求学 D.治病
12、《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谁? ( D )
A.小朋友们 B.冰仲 C.父亲 D.冰季
13、令作者想起纳兰性德写的“盈盈从此隔银湾,并无风雪也摧残”的地方时哪里?( A ) A.银湾 B.波士顿 C.沙穰 D.梦野
14、《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多久?( C )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五年
15、《寄小读者》中,作者回国时,轮船是在哪里上岸的?( C ) A.天津 B.海南 C.上海 D.香港
16、《她得到刑罚了》这一篇指的是璧不愿午睡得到了护士的刑罚,这个刑罚是什么?( B ) A.强迫睡觉 B.吃药 C.看书
一、填空题。
1. 冰心 谢婉莹 2. 沙穰 3. 伟大的母爱 4. 母亲 5. 白岭和华京
6. 3 7. 冰季 8. 圣诞 9. 瓜果节 10. 一只小鼠
二、选择题。
1. A 2. D 3. A 4. B 5. A 6. B 7 .A 8. A 9. D 10. A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2. √3. √4. ×5. ×6. √7. ×8. √9. ×10. √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寄小读者》名著赏析
教学目标:
1.理解《寄小读者》的内容,了解通讯这种文体,了解作者在这些通讯中与小读者们谈了哪些内容。
2.体会通讯中表达的冰心热爱儿童、热爱生活的情感,体会冰心的博爱情怀。
3.课外选读冰心的《寄小读者》系列作品。
教学重难点:
作者在这些通讯中向小朋友们谈了几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体会文章中表达的冰心热爱儿童、热爱生活的情感,并结合具体的语句有理有据地阐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爱的主旋律
1.播放冰心《雨后》的动漫学生欣赏,简单谈谈自己对冰心的了解
2.师总结投影:
冰心一生钟爱儿童教育事业,有大量的“为儿童而写”的作品。冰心奶奶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我们,从1923年到1926年三年的时间里为我们写了29篇通讯——《寄小读者》,从1958年开始,冰心又写了《再寄小读者》20篇,继续关注孩子们。今天,我们就来赏析《寄小读者》,看看从这些通讯中冰心奶奶都和我们谈了些什么。
3.冰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出示巴金的话
4.过渡: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本读了使人年轻的书吧!
二、品读通讯,体会爱的旋律
(一)品读《通讯二》,体会冰心对小动物的爱
1.冰心对小动物的爱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们一起走进《通讯二》感受冰心的内心世界
出示:从冰心的描述中,你感觉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鼠?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 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冰心对小老鼠的爱?
2.学生自由读书
3.交流读后感受
4.在这则通讯中冰心向我们讲述了她为一只老鼠流泪,那么,冰心小时候还为哪些动物流过泪呢?
学生交流,师出示:【冰心寄小读者全文,小学课文】
我小时曾为一头折足的蟋蟀流泪,为一只受伤的黄雀呜咽;我小时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的眼中是一般大小的。
在这则通讯中,冰心主要向我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师板书:对小动物的爱
(二)品读《通讯十七》,体会对蒲公英的爱
1.过渡:冰心爱小动物,爱大海,爱湖泊,就连路边最不起眼的蒲公英,冰心奶奶也要为她加冕,让她在美人头上照耀几点钟。你知道这是在通讯几中讲的内容吗?
2.出示:
冰心在这篇通讯中发现了蒲公英的哪些不平凡之处?
作者是不是对蒲公英情有独钟?
作者由蒲公英悟出了哪些人生道理?
3.学生自由读书,读后交流
4.出示:
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我不能偏爱,也不曾偏憎。
(三)品读交流其他通讯,折射冰心的博爱
过渡:冰心除了对小动物、大海和蒲公英的爱之外,在《寄小读者》中,在很多篇通讯中,冰心还表达了对父母、兄弟、病友孩子们等等的爱,你找到了哪些,与同学们分享吧!
学生品读自己摘抄的体现冰心博爱的句子。
三、总结
冰心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大自然的一切,我们该怎样概括她的这种胸怀,这种精神呢?在通讯十七中有两个字可以概括,请同学们找一找。
学生交流,师板书:博爱精神
四、布置作业
1.读完《再寄小读者》这篇文章,写写自己的感受。
2.继续搜集冰心的作品并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