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初级护师】
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这句中的在通常条件下能删去吗为什么篇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妖娆(ráo) 田圃(pǔ) 脊梁(jǐ) 随声附和(hè) ....
B.襁褓(qiáng) 侥幸(jiǎo) 提防(dī) 强聒不舍(guā) ...
C.惩罚(chéng) 谦逊(xùn) 喧嚷(lǎng) 称心如意(chèn) ....
D.扶掖(yè) 憎恶(wù) 谀词(yǘ) 气吞斗牛(dòu)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3分)
A. 喧嚷 重蹈覆辙 亵犊 断章取义
B. 朦胧 脑怒成羞 零驾 润如油膏
C. 寂寞 肃然起敬 禁锢 媚上欺下
D. 憧憬 登峰造极 咀咒 气吞斗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 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豪放,杜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
B.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
C. 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
D.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大名鼎鼎,各种流派不胜枚举。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B.进一步强化政府对留守儿童的责任,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
C.中国虽然已成为世界轮胎制造基地、全球第一耗胶大国,但天然胶的生产却不能自给。
D.通过“最美中学生”张文驰高考前捐肾救人的事迹,使我们看到了“90后”中学生的人性之美。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致女儿的信》中用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故事,阐释了爱情的真谛。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雪》分别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和散文诗集《野草》。
C.《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以人物传记形式,客观记述了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精神及其历史功绩。
D.《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小说塑造了一对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小市民形象。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作三小题)(3分)
① ,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②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③ ,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④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沁园春 雪》)
7.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只填写序号)(3分)
绘画,是画给人看的,通常被称作视觉艺术。 。给欣赏者呈现了一个完整鲜明而可感的艺术境界。
于是,一艺而兼众妙,仅仅作用于人们眼睛的绘画,却似乎占据了人们的全部感官。
通过画家的写形绘色,人们仿佛可以听到鸟鸣蛙唱、流水叮咚;似乎可以嗅到花香阵阵、芳草袭人。
然而优秀的作品并不停留于观者的视觉。
也好像能够触摸到石坚雪寒、山温水软。
8.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微信的优势。每条不超过8个字。(3分)
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聊天软件,相比其他聊天工具,主要有以下优势:
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十分方便、快捷。其次,有这样一种说法,“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在新浪微博中,无关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此外,相比其他短邮,类似“米聊”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 PK 等功能,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
9.下面这段文字在标点使用、语言结构、用词得体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 中国春节文化,是家的文化,是团圆的文化,是一种文化和谐。鲁迅曾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今中国民俗文化已走向世界:德国人对印着中国文字的贺年卡趋之若鹜;英国各大报纸头版对首相布莱尔给华人拱手拜年争相报道,巴黎百货公司屋顶倒挂巨大“福”字。
① ;② ;③
10.仿照示例,在“月亮”“雨水”“桥”中任选一个作为对象,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要求符合对象特点,恰当使用修辞。(3分)
【示例】筷子:①一对恩爱夫妻,共同品尝酸甜苦辣。②总是挑挑拣拣,到头来却两手空空。
【仿句】 :① 。② 。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
怀念火柴
在这个自动打火的年代,我竟然怀念起了那小小的火柴。
火柴,多数都是用松木做的。点燃时,那股松香味儿,那木质的芬芳,清新,纯粹,淳厚。有雨后森林的气息,是土地和草木宽厚绵长的呼吸,使得那些即使没有见过森林的人们,也能随时闻到森林的气息;也有点像母亲用皂角洗过的头发的气味。
我小时候,看见大人们点燃火柴抽烟,我总要凑到他们跟前,一是好奇他们对嘴上冒烟这件事儿为何如此热衷,再就是想闻那种好闻的松香味儿。
我父亲那一代人,一直是使用火柴的。
我记得,他们并不是每个人衣兜里随时都带着火柴,常常是好几个人当中,才有一个人带着火柴,可能是因为脆薄的火柴盒,装在这些做重体力活的人们身上容易被挤压破损吧。在劳动间隙,想抽烟而没带火柴的人就会喊一声:谁有火?就有人回答:我有火。想抽烟的就走过来,围在那个带着火柴的人面前,将旱烟锅或自制的旱烟卷凑过来,那人将点燃的火柴依序递到他们嘴里含着的烟上,那动作是快速而又小心翼翼的,动作幅度大了,就会招风熄火,
动作慢了,点不了几根烟火柴就燃完了。帮人点烟因此也算是一门需要掌握分寸的小小技艺,也是乡村生活中很独特的一个场景。 他们以火柴为中心围在一起,彼此的身体离得很近,手、胳膊、衣服都互相紧贴着,甚至,俯身接火时,彼此的脸几乎碰在一起。细微的火苗,温暖的火种,拉近和连接起彼此的身体、表情、呼吸和心跳,拉近和连接起彼此内心的温情。他们围在一起抽烟的时候,也并不多说什么,这些平时辛苦而粗糙的男人们,他们用这种亲近的身体语言已经表达了更实在更温暖的内容。
而我的父亲,常常是随身带着火柴的那个人。
至今还记得那个动人的场景。
夜晚,吹着寒风,生产队加班修水库,几十个社员默默劳作着,起落的镢头、铁锹,在夜色里划动零星的天光。这时,几个想抽烟的叔叔伯伯走过来,围在总是随身带着火柴的父亲面前。父亲点燃火柴,微弯着身子,挡住风,护着火。这时,我那手捧火苗的父亲,火光照亮了他的脸,他像一位古代的祭司,主持着生命与生命、心灵与心灵的相遇、相依和相知,将手中细微的火焰依序递给围在身边等待接火的乡亲们。这一刻,我的父亲被乡亲们亲切地围着,俨然成了夜晚的中心,成了温暖的中心,成了这个世界的中心。
这很像一种不是宗教而内涵着宗教意味的精神仪式:那手持火苗的人,大家围在一起,默默地重温心灵的约定。这一刻,这些劳作的人,辛苦的人,清贫的人,他们不仰视别的人,他们自己为自己燃一炷香。火光映照着父亲的脸和乡亲们的脸,这些古老的乡土的脸,显得那样质朴、单纯、温和。淡淡的烟缕缭绕着他们,质朴的脸上荡漾着平和、安详的佛光。然后,衔着火苗各自散去,那温暖的烟缕,长久缭绕在岁月的上空。
我想,那时,我卑微的父亲心里,一定会生起一种被别人需要和被看重的幸福感觉。而围在他身旁的乡亲们,心里也会泛起一种尊重和感激的细微情思。
如今,父亲已经去世多年。
气势汹汹的汽油和尖锐带毒的化学气息,笼罩了我们的生活,也弥漫在我们的心魂。 谁的衣兜里,还揣着朴素、温和、亲切的火柴?
谁的身上还散发着古老的松香?
(本文作了较大改动)
11.“怀念火柴”在文中有哪些具体内涵?请分点简要分析。(6分)
12.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他们以火柴为中心围在一起,彼此的身体离得很近,手、胳膊、衣服都互相紧贴着,甚至,俯身接火时,彼此的脸几乎碰在一起。
②父亲点燃火柴,微弯着身子,挡住风,护着火。
13.文中说,“这一刻,这些劳作的人,辛苦的人,清贫的人,他们不仰视别的人,他们自己为自己燃一炷香”,请你谈谈对此句的理解。(3分)
14.文章的最后两段有什么作用?(3分)
(二)
信仰的力量 李 斌
①高尚的信仰,是净化灵魂的甘露,是战无不胜的力量。
②翻开历史,不难见到这样耐人寻味的历程: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号召,要把革命做成功,便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然而仅仅十几年过去,抗战“前方吃紧”,国民党要员却在“后方紧吃”,等到抗战胜利,当年的革命理想,更是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反观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 “县长概是民选,官吏如
贪污五十元者革职,五百元的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令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护优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坚定信仰武装起来的革命队伍,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舍生忘死的紧密追随,让“小米加步枪”生发出战胜“飞机和大炮”的巨大威力。
③“对信仰的忠诚是爷爷留下的最大财富”,红色情报员钱壮飞的孙子钱泓这样说。相比物质财富,信仰是更可宝贵的财富,它指引着奋斗的方向,决定着不同的价值抉择。 ④信仰富有,才有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洁白朴素。出生入死的战争年代,方志敏“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他却不动丝毫,清贫如洗;灯红酒绿的和平时期,杨善洲毕生积蓄只是草帽、砍刀和烟斗,但在后人看来,他们留下的岂止是金山银山。“人生是奉献,不是索取”,“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道破天机。
⑤信仰纯洁,方有“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不懈斗志。革命时期,信仰是带头种菜纺线,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建设时期,信仰是身先士卒战风沙斗盐碱,是功高不改忠贞志、位尊难移公仆心。改革年代,信仰是锐意创新,不惧毁誉不为财;是青春励志,用心坚守在基层;是奉献到老,退休而不褪色。“活着就该多做事”,北川民政局长王洪发一语中的。
⑥信仰坚定,方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李大钊信仰怀胸,“不怕死,不要钱,丈夫决不受人怜”。殷夫视反动派的爵禄为“薄纸糊成的高帽”,为革命信仰不惜兄弟割袍、舍生取义。虽然“抵御诱惑有时比打仗还难”,但“南京路上好八连”却至今葆守“为人民拒腐蚀”的英雄本色„„
⑦毋庸讳言,在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利益至上成为一些人的生存哲学,物质欲望正在侵蚀着信仰的根基。一些干部在市场冲击和利益诱惑下心为物役、贪污腐化、价值虚无、精神空虚。正因如此,我们党始终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 ‘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⑧人一旦有了高尚的信仰,浮躁的心灵就有了熨帖,繁忙的工作就有了目标,人生的奋斗就有了意义。从南湖到塞北,从瑞金到北京,从陕北窑洞的兴国之光到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信仰是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是一座抵御诱惑的精神堡垒,更是一种护佑我们到达彼岸的精神力量。坚守信仰,我们将战无不胜。
(选自2013年5月27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6.第②段除运用举例、引用论证外,还运用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17.请具体分析第四段的论证思路及其作用。(4分)
18.联系全文,说说第7段不能删去的原因。(4分)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回答第19—23小题。
其一
①②宋荔裳方伯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
③对。 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进
士也。”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其二
④⑤奴子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步
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复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
⑥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
井哭子矣。
[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②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③太史:即太史令,汉代史官。④偃蹇:行动迟缓。⑤雅步:迈四方步慢走。⑥针黹(zhǐ):针线活。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有岸然而来者(昂然) B.以《史记》对(回答) ...
C.适在苦水井前(刚才) D.似乎可虑(考虑)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遂取书阅之 读之何益 ..
B.比相见,喘息良久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
C.或指所在 或王命急宣 ..
D.复雅步以往 扶苏以数谏故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⑴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
⑵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
两则短文中分别刻画了两位读书人的形象,他们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4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第⑴⑵两个小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①②③④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①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县。②浦树:水边的树。③含滋:湿润,带着水汽。④散丝:雨丝,这里比喻眼泪。
⑴“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重”和“迟”两字用意精深,请作赏析。(3分) ⑵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生活中常常绽放着绚烂的瞬间,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永恒的幸福。幸福的瞬间无处不在:它会在艺术中徜徉,在自然中吟唱;它会在沟通中绽放,在情感中流淌;它会在奉献中永恒,在思想中升华„„
请以“幸福就在一瞬间” 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这句中的在通常条件下能删去吗为什么篇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这句中的在通常条件下能删去吗为什么篇三:被压扁的沙子
易博洋
幻灯片1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被压扁的沙子
幻灯片2
在这茫茫的宇宙中有一个星球——地球
有一群动物,它们生存在6500万年前。 ——恐龙。
然而,它们已经灭绝!今天我们共同来探讨它们是怎么灭绝的!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阿西莫夫所撰写的说明性文章《被压扁的沙子》。
幻灯片3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把握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 本文说明其观点的行文顺序及语言特点
(二)能力目标: 善于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
(三)情感目标:科学需要合乎逻辑的分析、探索 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领会文章的说明顺序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
幻灯片4
背景资料:本文选自《新疆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孟庆任译。与前篇所讨论的问题类似,作者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观点。
幻灯片5
作者简介:艾萨克·阿西莫夫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是出生于俄罗斯的美国犹太人作家,生物化学教授,门萨学会会员。他创作力丰沛,产量惊人,作品以科幻小说和科普丛书最为人称道。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是公认的科幻大师。其作品以中《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 科幻圣经 ”。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小行星5020、《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和两项阿西莫夫奖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幻灯片6
解决生字词
劫难 jié nàn灾难;
致密 zhì mì细致精密;
追溯zhuī sù原意是逆流而上。现常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tiān yī wú fèng传说仙女穿的天衣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幻灯片7
请同学们在书中画一下词语
二氧化硅guī 排斥chì 趋势qū 陨石yǔn 膨胀péng 磁共振cí 爆炸bào 衍射yǎn 金属铱yī 潮汐 xī尘埃āi 灭绝jué 措施cuî 证据jù
幻灯片8
题目解说:题目“被压扁的沙子”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观点之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问题形象性强,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幻灯片9
文题说明:这是一篇科普短文,它的突出特点是以论证为主,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见解新颖。
幻灯片10
段落分析: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总分总
第一部分(1—4):提出恐龙灭绝的问题
第一部分: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 第二部分(5—17):
(5--6)提出两种观点
(7--10)发现和介绍斯石英
(11--13)由斯石英证明撞击说
(14--17)由事实进一步证明
第二部分: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
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
幻灯片11
易博洋讲课部分结束
请滕雯菲同学为大家继续上课
滕雯菲
幻灯片12
文章为什么要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用作证据:普通的沙子在超高压的状态下变成为致密的“斯石英”,“斯石英”在自然状态下经历数百万年的反弹,又会恢复为沙子。在实验室里,用摄氏850度的高温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会变为普通的沙子。 以此佐证:“金刚石”的形成与斯石英相类似。用人们较为熟悉的“金刚石”进行类比,使一般人明白这个道理。 得出推断: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幻灯片13
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这句话中的“大灭绝”“大劫难”分别指什么?
大灭绝: 是指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的灭绝。
大劫难: 指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而引起火山喷发、大火、潮汐大浪等一系列灾难。
幻灯片14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能否把这句话中“所有”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因为删去后就不能强调只是一部分科学家持这种观点,就不能突出作者在下文的说明内容,不符合实际情况。
幻灯片15
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
作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对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幻灯片16
对比研究
(1)与短文《恐龙无处不有》相比,两篇短文在行文思路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都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经过推理论证之后,作出结论。不同之处是:第一篇短文由一个问题;得出另一个问题;第二篇短文是提出两个假设,通过论证否定了其中的一个。
幻灯片17
对比研究
(2)两篇文章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哪些相同之处? 都体现出多角度、跨学科地思考、分析问题的思维特征。
《恐龙无处不有》: 恐龙——板块理论生物学——地质学
《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恐龙化学、地理学、天文学——生物学
幻灯片18
对比研究
课后题第一题
(3)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试比较两篇的不同?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一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 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幻灯片19
问题研究
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总领的作用。
幻灯片20
滕雯菲讲课部分结束
请张宇琪为大家继续上课
张宇琪
幻灯片21
括号里的文字起补充说明作用,说说它们具体的作用
课后题第二题的2、3、4
(1)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用一句半开玩笑的话说明天文学研究的意义。括号中的文字起强调说明的作用。
(2)即非常纯的沙子。
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作“二氧化硅”,括号中的补充说明,使表述更严谨,达意更准确。
(3)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括号中的文字起类比说明的作用。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成普通的沙子,把事理说得简明透彻,通俗易懂。
幻灯片22
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
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幻灯片23
文章怎样引出“ 火山说”和“ 撞击说 ”的?找出表现这一内容的文字: 图片 图片
幻灯片24
撞击说 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