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咏物的诗

| 口腔助理医师 |

【www.guakaob.com--口腔助理医师】

关于咏物的诗篇一
《有关咏物的诗》

有关咏物的诗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清·郑夑)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傅庞如)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咏竹(七律)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关于咏物的诗篇二
《有关咏物诗》

关于咏物的诗篇三
《咏物诗》

关于咏物的诗篇四
《咏物诗歌文档》

《咏物诗四首》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中包含的感情,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物”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 互动、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个世界真美好!这个世界给我们很多的美的感动!看着这姹紫嫣红的春天,时常感叹生命的绚丽;看着那辽远无际的蓝天,时常感叹宇宙的恒常;看到莲花,想起了纯洁的爱情;看到杨柳,感受到惜别的情意;看到黑幕中悬挂的一轮明月,不禁想起了一首诗“楚楚心皎洁,盈盈清如晶。纤柔光似泉,斜移树影倾。”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古代多少文人墨客借物抒情,借物述志,于咏物中寄情寓兴,赋予所爱之物以深意,于是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咏物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咏物诗,一起来感受“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蕴。

二、推进新课:

1、关于咏物诗: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

1)概念:描写客观的“物”,细致刻划其外在形态或表现其内在精神品质,借以抒怀兴感,托物言志。

2)特点: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二、学习课文:1、预习检查:默写;2、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四首诗;3、由各小组按照自己的方式每个小组朗诵一首诗。

三、探究:度《子规》讨论回答

1、所咏“子规”为何物?有什么特点?

传说是古蜀国国君杜宇冤死后魂魄所化的杜鹃鸟,又叫杜鹃、杜宇、怨鸟,啼血哀鸣,使人悲痛扼腕。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所以又有杜鹃花的颜色是杜鹃鸟啼血染成之说。

2、诗中子规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前两句写杜宇冤死已久,化鸟长年啼叫,令人闻而悲凄。后二句以反诘语气巧妙联想,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历代冤魂何止亿万,而能得以显灵于人世的又有几多呢?如此看来,杜宇倒是其中之幸者。借咏子规,写历代冤魂之多,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还有愤懑、有讽刺、有无奈,暗含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

3、诗人咏子规用了什么方法?

托物言情:表达自己的愤世之情。由鸟及人:俗中见奇,翻出新意,开篇写杜宇化鸟,不过是相当俗见的题材;但后二句以反诘语气发问,暗示之意深刻,写出了人世不平,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意,子规与诗人感情融为一体。

四、拓展: 子规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除了本诗外,还有哪些写子规的诗词?“子规”这一意象在古诗中的常用寓意是什么?

②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难》

③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 ④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总结:带有诗人特定情感的物象叫意象,古诗丰富:荷花高洁,菊花隐逸,鹏鸟高

远,柳枝别离,桃花美人、牡丹富贵、杨花飘零。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杜鹃鸟或花都带上神话色彩,寄托了诗人伤感和无尽的哀怨,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当作一种悲鸟,当作悲愁的象征物了。

常用寓意:象征凄怨哀伤的悲苦之事—→蒙冤、离別、怀远、思归。

五、整合:鉴赏咏物诗的思路(技巧、模式)是?咏物诗鉴赏三问法:

1、用了什么方法----托物寄情、咏物言志或借物喻理.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

2、写什么物(实:特征,原因) ? 啼血(形)─→积冤、不平(神)。

3、言什么志(虚:悲情还是喜情;是小我,还是大我)? 蒙冤屈死之人多(表层)─→对黑暗社会的不满(深层)。

模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

六、应用: 运用诗歌鉴赏三问法,合作探究另外三首。

(一)、合作探究《葡萄》:

1、诗人咏葡萄用了什么方法?

托物言志: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表面写葡萄,实际是表达自己谪后的希冀。

2、葡萄为何物?有什么特点?

春夏之交,葡萄树上新的枝叶开始生长,但仍未完全复苏,尚有一半的茎条是干枯

的,枝条杂络――半枯、支离─→高架、扶――葡萄树经过人们的照顾后正待逢勃生长。

3、诗中葡萄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通过描绘葡萄生长之态,表达自己谪后的希冀。借此诗委婉表达自己希望被在位之人大力援引的恳切心情,并以此与相同处境的朋友张署共勉。

4、搜集其他写葡萄的或类似的诗句,看看这一意象在古诗中的常用寓意是什么?

野田生葡萄,缠绕一枝高。移来碧墀下,张王日日高。 -----刘禹锡《葡萄歌》

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 -----唐彦谦《葡萄》 ●溢美葡萄之词,美好、甜蜜,是皆大喜欢的美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古从军行》

● 这些诗写的是征战疆场将士的悲壮。尝着葡萄的美味是官员,守卫边疆

的将士出生入死,诗人鸣不平。

(二)合作探究《赏牡丹》:

1、牡丹是一种怎样的花?有什么特点?

牡丹是我国特产,素有花王之称。唐人认为牡丹是“万万花中第一流”, 牡丹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始于隋朝,盛于唐朝。

特点:有格、多情—→独特魅力。

2、诗中牡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庭前的芍药妖艳无比却格调不高,池中的芙蓉清净却少了些许情感,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写时人对牡丹的痴狂般的观赏习俗,又反映了牡丹所具有的独特魅力,高贵富丽,令人喜爱。

3、诗人咏牡丹用了什么方法?用这种方法的诗还有哪些?

烘托:诗人将芍药和芙蕖这两种花不如牡丹之处(无格、少情)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芍药,花开艳丽,更早为人们所喜爱。芍药地位渐不如牡丹,刘禹锡此诗也认为其格调不高;至于“芙蕖”,即荷花,自古以其高洁清静,或孤芳自赏,故刘此诗认为其“净少情”。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再正面写牡丹。

比喻、拟人:比喻"国色" ,拟人"妖无格"与"净少情",使物性的花具有了人情味,全诗也就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石头城》《乌衣巷》这二首诗均是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前者,题为“石头城”,却不从“石头城”入手,而是先从周边的山、潮水、月入手,写出“石头城”这一“故国”的荒凉与衰败;后者,通过写“乌衣巷”周边的野草花,表明其荒凉意味,烘托王谢等世家大族已经没落的历史兴亡之感。

4、牡丹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除了本诗外,还有哪些写牡丹的诗文?“牡丹”这一意象在古诗文中的常用寓意是什么?

①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宋)周敦颐《爱莲说》

②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唐?李正封《咏牡丹》“国色天香”

③万万花中第一流。 ------唐?徐夤《牡丹花》

④天下真花独牡丹。----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⑤天然国色美无双---清?陈确

⑥啊牡丹 百花丛中最鲜艳 啊牡丹 众香国里最壮观 有人说你娇媚 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 有人说你富贵 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 -------蒋大为《牡丹之歌》

※※赞美牡丹花的娇艳多姿,富丽堂皇。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白居易《惜牡丹花》

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唐?徐夤《郡庭惜牡丹》

※※借花抒情,伸述心志:对人生短暂、青春不驻的感叹。

5、古代文人是否都喜欢牡丹,为什么?

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观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文人的喜好是当时社会境况的流露。盛唐的国花牡丹与清以病态为美的梅花,深刻的反衬着中国历朝历代的兴废存亡。

(三)合作探究《小松》:

1、诗中“小松”是何物?有什么特点?

岁寒三友包括——松竹梅。松是坚贞不屈的典范。因为松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屈不挠的,“四季常青”。

小松幼时生长在野草丛中,不为人注意。但它并不示弱,逐渐成长,是那些小草所无法比拟的 “刺头”即埋头,寓生机旺盛之意。

2、“小松”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感叹:“时人”目光短浅, 不会将小松看作栋梁之材,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的“不识”,被忽视掉啊! 这首诗写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批判了世人目光短浅,暗含了诗人身世之慨。

小松的遭遇,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诗人出身寒微,青年时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致屡试不中,穷困潦倒。而世俗之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诗人以此诗抒发自己对不平社会的不满。

3、诗人咏“小松”用了什么方法?

此诗托物讽喻,借松写人,说理精当,寓意深长。写松,既有描写,又有议论;在议论之中,充满哲理意味。

4、松树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除了本诗外,还有哪些写松树的诗?“松”这一意象在古诗中的常用寓意是什么?

①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陶渊明《饮酒》 ②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③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④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⑤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青松》

常用寓意:松树是傲霜斗雪、卓然不群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正直、坚贞、高洁、傲岸。

七、提高:在历年的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中几乎都可觅得咏物诗的芳踪,试完成2007年高考--重庆卷试题: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关于咏物的诗篇五
《咏物类诗歌》

关于咏物的诗篇六
《咏物诗》

关于咏物的诗篇七
《咏物诗》

关于咏物的诗篇八
《咏物言志诗》

关于咏物的诗篇九
《咏物言志诗歌鉴赏》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16799.html

    上一篇:写声音大的成语

    下一篇:关于伤感语句

    【关于咏物的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