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

| 口腔助理医师 |

【www.guakaob.com--口腔助理医师】

孔子在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篇一
《《论语》中孔子的经典名句》

走进名校——附录4《论语》中孔子的经典名句 潮砥镇完小六年级语文总复习(2014年春)

■【孔子简介】公元前551—前479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人们称他为“圣人”。他的..

言行,被弟子们收录在《论语》中。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语意】]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件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件愉快的事?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君子吗?”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语意】孔子说:“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并且有新的体会,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语意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语意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做学问的道理。

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语意】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语意】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表面知识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⑥●性相近,习相远。

【语意】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⑦●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语意】他的聪明别人可以学得来,他的愚蠢别人却赶不上。

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语意】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支学习,找出他们缺点加以改正。

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语意】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⑩●言必信,行必果。

【语意】说了就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办到,不拖拉。

1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语意】勤奋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知道疲倦。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语意】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相反。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语意】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14●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语意】和朋友相处(交往),说话就要算数。

1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语意】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但男子汉(也包括普通老百姓)不可以被夺去志气。

孔子在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篇二
《读书笔记论语中的诚信》

论语中的诚信

王翔 2014级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验班) 18091526056

《论语》是一部经典,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然而在过去我们对论语的了解只局限于片言只语,没有整体认识。即使能够熟读成诵,也不能理解其深刻的人生哲理。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我们需要的人生智慧也愈发高深开阔,于是再度翻来书卷,品味经典,向先贤求索处世之道。

《论语》包涵了诚信的思想,将诚信作为修身治国的重要德行,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诚信”二字不可缺,《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促进作用。今天我们便从《论语》中汲取养分,学习书中的诚信思想,在学习、生活、交往中恪守诚信,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我分别从三个方面思考书中的诚信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在治学方面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无知,人的聪明不在于知道什么,而在于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在大学校园里,我们每天都接受许多知识,这并没有让我们满足于学到了多少,而是让我们知道自己是多么无知。但这不是说安于自己的无知,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虚心、刻苦学习,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应当有实事求是、诚信治学的态度,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待人方面,孔子本身是个情感真挚的人,提倡君子要真诚的交往。孔子对鲁国太史左丘明非常敬重。他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与人交往,首重真诚,在说话表情、态度方面不必刻意讨好,因为朋友之间必须平等相待,否则难以持久。至于内心怨恨一个人,却还与他交往,那实在是太虚伪了。所谓真诚就是表里如一,内外一致。我若心中对人有怨,应该先反省自己。孔子认为“匿怨而友其人”是可耻的行为,其内心是不坦诚的、阴暗的。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可见其对人与人交往中最基本的诚信是多么重视。的确,诚是立人之本,诚心待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戴,拥护,信任。正如孔子所说“信则人任焉”,诚信就能获得别人的任用。而孔子对失信也是相当痛恨的,在“子见南子”时,便对自己的学生子路许下了“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的毒誓,保证自己会遵守礼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诚信,不知道他怎样在社会立足。孔子在这方面言传身教,希望人人都能以诚待人,做一个坦坦荡荡的君子,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在言行方面,孔子讨厌“巧言令色”。宰予是一位反应机敏,口才出众的学生。他向孔子请教过“井有仁焉?”的问题,很会说话,使孔子相信他在认真修德。后来孔子发现宰予并不是一个好学修德的人,因为他白天也在找机会睡觉。古人的生活习惯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非生病,白天不能进寝室。孔子很不高兴,就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杌也。于予与何诛。”“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过去孔子听到别人的话便相信其行为,现在听到别人的话却要考察其行为。从宰予事件以后,孔子的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一个人光靠聪明是不够的,做人处事最重要的是诚心,宁可少说多做,也不要说的太美好,最后根本做不到。有诚心,就会脚踏实地,而不会卖弄口才,使人厌恶。“言而有信,虽未学,吾必谓之学”孔子将诚信这一道德的培养放在了几乎与学习知识相同重要的位置。诚信的人才有能力、有资格做好学问,对于宰予这样言行不一致的“朽木”,表面上似有治学的能力,其实是成不了大器的。“言行一致”这是为人的一项行为准则,读论语之后不仅要认识到,还要用行动去践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信誉,就好像这个车子有了横木也是虚架上的,没有关键的木销,不就无法行走了吗?对一个人来讲,信誉是什么呢?是你行走于世界最基础的那个保障。也就是说,只有靠信誉,才能把人生这辆车驱动起来。只有信誉,才能够让我们不管穿越什么样的风险、坎坷,都能一路前行。就是因为有信誉,才让我们始终是一个完整的人,可以立得起来。要是没有信誉,就缺少了安身立命最根本的条件。这便是我重读论语后关于诚信的一点思考。

孔子在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篇三
《孔子论语中最经典的五句话》

孔子论语中最经典的五句话:

在山东曲阜《2007祭孔大典》上,宣布了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评出的《论语》中最具影响力的五句话,这五句话即是《论语》中的精华,也是作为中国人不能不知道的文化经典,这五句话已作为明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和迎宾用语,以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儿女热情好客、礼周仪方。

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告诫我们要注意搞好团结,搞好关系,和睦相处。注意,这里用了“乐”字而不是“说”字。“乐”与“说”是不同的。“说”是在心里乐,而“乐”不只是内心高兴还要表达出来。孔子在这里告诉他的学生说,当远方的同学投奔我们来时,我们一定要表现得高高兴兴,也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够越来越红火。

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处《论语·颜渊》,“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孔子的弟子司马牛对师兄子夏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翻释过来就是:司马牛忧虑地说:“别人都有兄弟,独是我没有。”子夏说:“生死乃命中注定,财富地位由上天安排。君子尊敬别人,待人恭敬,而且有礼貌。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担心没有兄弟。”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你厌恶的事就不要对别人去做。

四、“德不孤,必有邻”。

“德不孤,必有邻”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五、“礼之用,和为贵。”

“礼之用,和为贵。”是说:礼的应用,应以和谐为贵。

这句话源于《论语·学而》。全段原文为,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翻译过来就是: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孔子在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篇四
《从《论语》看孔子的诚信思想》

孔子在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篇五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意思》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意思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 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意思是: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意思是: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

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意思就是君子坚守正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意思是: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会为这个(国家)奔走。

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

它说出来。

1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子贡问,君子也有所厌恶吗。孔子回答,有厌恶。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于下位而毁

1/3

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明礼节的人,厌恶果敢而顽固不化的人。

2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

2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3、君子周急不继富。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对于穷困危急之人的帮助是雪中送炭,而对于富贵人家的帮助并非锦上添花。

24、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25、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孔子说:君子的遗恨是到死而名声不被人称颂。

26、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说:“真正的君子用道义去交朋友,通过交友辅助仁德。”

27、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超出自己的职权范围。

28、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29、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孔子说: 有了义字当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则,一个君子会以勇犯乱,一个小人会因为勇敢沦为盗贼。

30、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

31、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说: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

32、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人渊博广泛地学习文化、文明,并约束于社会行为规范,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33、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意思是:君子尊重贤人,也容纳普通的人;嘉奖好人,也同情能力差的人。

34、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意思是:君子可以由一句话表现他的智能,也可以由一句话表现出他的不明智,所以说话

不可以不谨慎。

3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意思是: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3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37、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说:“君子有三个方面有敬畏之心。一是敬畏天命,二是敬畏有道德学问的人,三是敬畏圣

2/3

人的言论。小人不知道天命而无敬畏之心,对大德之人怠慢不敬,对圣人之言侮辱不敬。”

38、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九种要用心思考的事:看要看得明确,不可以有丝毫模糊;听要听得清楚,不能够含混;脸色要温和,不可以显得严厉难看;容貌要谦虚恭敬有礼,不可以骄傲、轻忽他人;言语要忠厚诚恳,没有虚假;做事要认真负责,不可以懈怠懒惰;有疑惑要想办法求教,不可以得过且过,混过日子;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不可以意气用事;遇见可以取得的利益时,要想想是不是合乎义理?

39、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最基础的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40、“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41、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说:君子只计谋于道,不计谋于食。耕田也有饥饿的时侯,学道也可得禄食。所以君子只忧道之不明不行,不忧贫不得食。

42、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养护百姓有恩

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43、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说:“君子以义为根本,以礼法来实行义,以谦逊的语言来表达,以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啊!

4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45、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孔子说:“那怎么会呢?君子可以被摧折,但不可以被陷害;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4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 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47、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意思是:子夏说:虽然只是小路而已,但是也一定会有值得欣赏的景色:相反如果走得太远恐怕就会有泥泞了,正因为这样,明智的人才不会这么做。

48、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意思是:子夏说:工匠在作坊里完成产品,君子通过学习来领悟道理。”

49、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说:“不懂得客观自然规律,就不可以成为君子;不懂的礼义礼节,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言语明辨是非,不能了解别人。

50、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说:有德行的君子,与人相处恭敬谦逊,与世无争。如果一定要找他有所竞争的地方,那一定是见他在比赛射箭的时候。 仔细观察他将要开始射箭的时候,一定是先行礼,后上场, 射完之后,必与一同射箭的人一同下场来,胜者敬酒, 君子之争就是这样的情形。

孔子在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篇六
《论语中孔子的形象》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概括了中国人文的基本思想,建立的独特的信仰体系,他的一生都在用人生道德和基于道德的典范来教育人、影响人。这也正是孔子的政治思想根基。孔子的思想贯穿两千年来于国人的生活和文化至今,对世界范围上的许多人都长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原著一共二十卷,11705个汉字。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以及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仁”、“礼”和“中庸”。

《论语》中通过大量细致的神情语态描写,展示了孔子的人物形象。孔子也正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孔子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孔子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 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包涵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和挚爱之心。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作用与影响之大。而研究分析孔子的形象,《论语》更是最好的理论来源和分析依据。 以下便是对于《论语》中孔子形象的几点分析。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其性格都不会是单一的,而是丰富而多面的,这一点孔子也一样,因为孔子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而不是文学家们套用某种模式想象出来的,因此孔子也就和常人一样有着爱恨别离喜怒哀乐,他的性格形象也应该是丰富而充实的。通过《论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性格非常丰富的孔子形象,他并非一味的道貌岸然正襟危坐 ,而是一个和常人一样有着真性情的人,而他有具备常人所不具备的作为生日的优秀品质,所以,《论语》中的孔子不是一个单一的形象,而是一个立体丰富多面的形象,作为学者,他知识渊博,勤学不缀;作为导师,他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作为君子,他守礼谦和,执着坚毅;而他却又有着普通人的幽默可爱,平和亲切。

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孔子,大多数人认为的,孔子是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他思想的核心即所谓的“仁”、“礼”以及他对于教育的贡献和影响,几乎尽人皆知。但孔子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还应该是一个学者的形象。学者形象也是孔子所有形象的基础,如果有渊博的知识底蕴,孔子未必就会是我们如今所看到的这样。

一、学识渊博

孔子博学,人皆共识,这也是孔子给予自己的定位“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孔子信而好古,对古代知识的了解尤为丰富,孔子熟悉古代的规章典范,对《诗》、《书》、《易》、礼、乐无一不精。《论语》中多次有孔子对此的论说。《孔子》中孔子多次谈及《诗经》,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

无邪’。”(《为政》)“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的其所“(《子罕》)”。由此皆可知,孔子对于《诗经》是深有研究的,同样,孔子的音乐修养也同样深厚,“子谓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敖如也,绎如也,以成’”“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

实际上,《诗》、礼、乐一直是孔子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孔子认为,大到社会,小到个人《诗》、礼、乐都可以起到教化开明的作用。“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孔子不仅熟知古代的电机并且往《诗》、礼、乐往能给予极为精确毫秒的点评.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曾对这些古代的典籍加以学习和整理.据史料记载,孔子曾编次散乱的《诗》、《书》,修葺废坏的礼、乐,晚年更序《易传》而作《春秋》,孔子对中国文化史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孔子一生好学不厌,在当时乃至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被看作是几乎无所不知的人。也正因为如此,有许多与孔子同时代的人,包括当权者、名士都曾向孔子请教,而且各种问题也涵盖各门各类。孔子是鲁国人,鲁国王公几乎都曾向孔子请教过问题。“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八佾》)“哀公问曰:‘何为民则服?’”(《为政》),在《为政》当中还有许多的鲁国当权者都曾向孔子请教过问题,除了本国人,《论语》中也有着许多其他国家当权者曾向孔子请教的记载。《颜渊》篇里就曾记载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卫灵公》礼也曾有“卫灵公问陈于孔子”的记载。而孔子对于这些社会、人生、政治、礼仪、伦理道德灯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的品评、理解与判断,以及当权者对于孔子学识的认知,也正是孔子博学多识的最好证明。

孔子在青年时期就以博学多闻而著称,不仅时人对他推崇备至,众弟子更是对他崇敬有加,其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曾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这是颜渊对于孔子其师学问的高深的由衷赞叹。从《论语》所见,孔门弟子“问学”于孔子者,有仁、礼、道、知、君子、士、成人、干禄等等,几乎无所不有。孔子皆问有所答,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并非照本宣科千篇一律,而是结合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而作出不同的回答,亦足见孔子学识之渊所知之博。

二、以学为乐

孔子博学多才并非“生而知之”(《述而》)或“”固天纵之将圣(《子罕》),而是刻苦钻研学习所得。孔子的学识渊博语气好学是分不开的。孔子自己曾坦诚的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学,敏以求之者也。”(《述而》)这句话可以概括孔子一生求学的态度,也是孔子学识渊博的根本原因。

《论语》开篇就是孔子论述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尽管孔子一生谨言慎行,对自己的评价也向来谦虚,但惟独对自己“好学”这一点,孔子从不回避,且直言不讳,也深以为豪。孔子曾自信满满的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为何孔子能如此好学?学习对于孔子,是作为人生“不亦说乎”的一件乐事来做的,对于一个“乐知者”来说,兴趣和求知欲是最好的动力。

对于孔子来说,学习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乐事,可孔子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孔子少年生活凄苦,夫子曾自述“吾少也贱”(《子罕》),按当时的家境和礼制,孔子虽“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但孔子也是很难接触到当时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的正规系统的教育的。那么孔子的渊博学识又是从何而来呢?对于这一问题,孔子的弟子子贡有很好解释:“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孔子难以接触到正规系统的教育,但孔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学习道路,子贡所说,孔子没有固定的老师,同样人人都可以是他的老师。这并非我们牵强附会,而是可以在《论语》中找到依据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从任意的三人当中,就必定有我的老师,向别人的长处学习,通过见识到别人的短处而完善自己,此是谓人尽可师,即便是孔子名扬以后,这一学习方式依旧没有改变,一路走来,孔子渊博的学识也就不难理解了。

学习对于孔子来说,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孔子曾对子路说过一段话:“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仁”、“知”、“信”、“直”、“勇”、“钢”,此皆为孔子所认为作为君子的必备品德,但这六种品德均需以“好学”为前提,假若不“好学”,这些君子之德便失去了根本,反而会衍生出

各自的弊端。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是将学习摆在了他一生中何等重要的地位。

三、诚实自信

如果说好学成就了孔子的渊博学识,那么诚实则构成了孔子作为一个学者的整个人生实践的基础。尽管作为一名学者,孔子在十分年轻时就已经声名远播,孔子也一直对于自己的好学精神引以为豪。可作为一个真是存在的人,孔子也有自己的希望、理想以及烦恼、忧患,而且他的烦恼和忧患正寓于他的希望和理想之中。孔子学习的目的是修身,是希望成为一名君子,可孔子却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宪问》)”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谓之有得。”(《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在理想与忧患之间,孔子毫不讳言“不能”,这正是夫子的可爱之处,这绝非造作,也不仅是自谦,这更是一种内心的理性自觉与为人的诚实。诚如夫子对子路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问政》)从《论语》里可以看出孔子谨言慎行,不言无据。“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孔子为什么不说这些东西呢?因为他们本是一些虚无缥缈的对象,孔子自知无法把握,也就是“不知”,所以不说。这也正是孔子的真性情,他从不做抽象空洞的说教,不故作高深。这也是孔子被广泛地视为只是一位常识的道德说教家的缘故。殊不知,这才正是作为一名学者最为难能可贵的平时。“吾有知乎?无知也。”(《子罕》)这是孔子的大实话。

可孔子作为一位诚实的学者,又自有学者的自信与痴情。孔子视自己为古文化的承载着和传述者,并由此而自认具有某种天赋的神圣权利和超凡魅力。诚如我们上面看到的,孔子固然诚实,可这诚实绝非矫揉造作,也非有意自谦,而是孔子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有不足之处,可这绝不代表孔子是一个妄自菲薄的人。相反的,孔子既然能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更能丝毫不掩饰其自信。《论语》记载:“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孔子相信,一个鄙陋的居所或因为君子的到来而不再寒酸,而这君子并非他人,而是指孔子自己。不近如此,孔子还坚信“德不孤,必有邻”(《里仁》)。一个有德行的人,即使身居山野,也自然会有志同道合之人为邻。这是何等的平和,又是何

等的自信。这真正的自信,来自于对自身修行的肯定,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掌控,也真是这份自信,才有了孔子在生命中屡遭迫害时的泰然自若。“子畏于匡,乐:‘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狂人其如予何?’”(《子罕》)又有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把孔子与弟子们演习礼仪的大树砍到了。弟子劝解孔子速速离去,可孔子却怡然的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孔子的自信,是会让敌人望而生畏的。

无论是事出偶尔,还是命中劫难,我们都可以看到孔子面对危难时的泰然自若。如果说“德不孤,必有邻”的自信是来自于孔子对自身修行的克宁,那么这磨难中表现出来的自信,则来自于孔子对于自身角色的期待。孔子自视为古文化的传承者,有着上天赋予的大德行大力量,凡人是奈何不了他的,尽管这自信借助于想象中的庞大外在,可它仍然是基于孔子对于自己学着角色的定位。

诚实和自信完美的结合在一个人身上,而这自信又绝不丝毫含有自以为是的成分,这也成就了孔子非凡的个人魅力。“苟用我者,斯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路》)这自信中,透露着孔子超凡入圣的大气。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孔子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孔子杰出的品性和超凡的智慧,也皆缘出自于此,渊博的学识,乐知的学习态度,发自内心的诚实自信,正是这些平时简单的性格,积淀出了孔子伟大的身影,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仍旧对世界、对世界上的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1《论语》(学而篇)2《论语》(为政篇)

3《论语》(八佾篇) 4《论语》(里仁篇)

5《论语》(公冶长篇)6《论语》(述而篇)

7《论语》(泰伯篇) 8《论语》(子罕篇)

9《论语》(颜渊篇) 10《论语》(子路篇)

11《论语》(宪问篇) 12《论语》(卫灵公篇)

13《论语》(阳货篇) 14《论语》(子张篇)

15《孔子传》钱穆 16《论语译注》杨伯峻

孔子在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篇七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摘要:儒学能在中国两千年的社会里产生重要影响,与孔子本人的人格魅力有着莫大的关系。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教育理想崇高,被孟子誉为“圣之时者”。孔子的人格魅力历经千年依旧不减,他的思想与理念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

关键词:孔子 学者 师者 智者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人能像孔子那样被人们评头论足、津津乐道地评说了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来,对孔子的阐述可谓多矣,正如林存光在《历史上的孔子形象》一书中指出,即使是与孔子同时代的人对其形象的描述也不一样,如墨家称其为“繁饰礼乐而崇尚无用的孔某”,庄子称其为“现世最大的盗贼”,孟子和荀子称其为“既仁且知而盈体智慧的圣人”。这种矛盾在《论语》中也存在,他的弟子说他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而隐者则说他是“五谷不分、六体不勤”。

孔子形象的多样化,实是因为政治需要、学说需要、理解角度不同所造成的,实际上,真实的孔子形象一直鲜活地存在于《论语》之中,胡念贻认为:“《论语》的文学价值与艺术成就主要在于成功地刻画了孔子这个人物形象。”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对孔子形象进行了重塑,而《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它真实地反映出孔子的原貌,为我们客观的把握孔子提供了依据,因此,我们回归《论语》探求孔子的真实形象。

一、 乐于学习、孜孜不倦的学者

孔子好学,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终于在七十岁的时候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但他仍然孜孜不倦的学习,认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为此,他甚至把《易》的竹简都读断了三次竹简都读断了三次,留下了“韦编三绝”的故事。孔子认为,学习就是“致其道”,这是做人、从政的必要条件。孔子对自己的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强调必须以诚恳的态度来治学,扎扎实实、信实无欺、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在《为政》这篇中,孔子对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就是说,只有不欺人、不自欺,不强以不知为知,才能获得真知。孔子还提出了著名的“四毋”的学习态度——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通俗的说也就是:不要空想、武断、执拗、主观。

孔子是乐学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要博学,就要学得愉快;要学的好,就必须要心情舒畅。所以《论语》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以此来启发学生,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得出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态度作比较,一层层的深入,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二、 诲人不倦、灵活亲和的师者

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从而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孔子一生教授的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可见孔子的教学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严谨执着的学习态度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教学方法也有不少可取之处。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内容广泛,既包括知识技能,有包括道德修养。孔子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又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即孔子所传授的“六艺”,这是知识技能;“道”、“德”、“仁”是道德修养。但这两部分内容看起来并不是相等的,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培养弟子们的道德修养作为最首要、最基础的任务。

他主张因材施教,在解答问题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学生他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孔子平时非常注重观察,对每个学生的爱好、个性和程度都非常了解,并熟记于心。它采用“听其言而观其行”以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之?人焉廋之?”即通过观察、与学生谈话,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在教学中,他一方面根据学生程度的高低和接受能力的大小进行不同的指导;另一方面,孔子还经常针对学生的不同缺点对症下药地进行教育。

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学思结合、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这些从古至今都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孔子的教学理念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三、 达观率性的智者

孔子一生并没有做什么高官、发过什么大财。相反,它的大部分时间可以说都是在贫贱交加、颠沛流离中度过的。生活的磨难成就了他洞察人生,笑看荣辱的智慧与练达。在乐知天命,通达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庄差。“孔颜乐处”是对这一处世态度的概括。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句话是对颜回的肯定,也是孔子自己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孔子还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种淡泊名利、宁静自得的精神,使他能在各种危难中站住脚,努力追求着自己的人生境界。正因为对事情看得比较开,所以当陈、蔡被围时,子路已经不耐烦了,而孔子却可以“讲诵弦歌不绝”。

孔子重孝,但并不是对父母的错误也不谏,而是采取委婉的态度,“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对君王的忠也不是“愚忠”,而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勿欺也,而犯之。”、“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孔子虽然抱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韧态度,但也顾及到了实际情况,体现出达观通变的智者风范。

综上所述,在《论语》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性格丰富、有声有色的孔子。从孔子身上,我们可以隐约观察到儒学之所以能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些原因。孔子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的思想是超前的,但是也有他的局限性,以及他对于封建势力的妥协性。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其中的一些思想直到现在仍然受用,感染了每一代人,也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孔子旷世大儒的身份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 《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2、 林存光 《历史上的孔子形象》,齐鲁书社,2004年

3、 司马迁 《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

4、 李翔海 《生生和谐——重读孔子》,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孔子在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篇八
《从_论语_看孔子的诚信思想》

2009年第4期(复总第74期)船山学刊ChuanshanJournalNo.4,2009(rest.totNo.74)

从《论语》看孔子的诚信思想

梁堂华

(长沙师范学校科研处,湖南长沙410100)

摘要:关于诚信的地位,孔子提出“信”是“仁”的必然要求,是立身的关键、建立朋友关系的基础和维护朋友关系的准则,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以及政治的基础;在诚信的标准问题上,孔子坚持“义以为上”、“义以为质”;关于诚信的实行,孔子提出“谨而信”、“敏于事而慎于行”,好学以使信合于义等观点,表现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关键词:《论语》;孔子;信;诚信;伦理思想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09)04-0075-04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在《论语》中主要以“信”这一概念出现。汉代许慎《说文》:“信,诚也,从人,从言”,所谓“人言成信”,“诚从成言而得”;近代蒋伯潜在《语义广解》中指出“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的话必须能践言”。“信”主要包括两层意思:第一,从言语方面看,说的话真实无妄,人己不欺,符合客观实际;第二,从行动方面看,对说的话能信守、实行,不违背。“信”字在《论语》中共出现了38次,其中36次是作为伦理概念来使用的。《论语》共20篇,其中16篇谈到了诚信问题,可以看出孔子对“信”之重视。在《论语》中,孔子就诚信的地位、标准、实行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思想。

“信”这种道德品质,而试图通过修身以“成仁”“成贤”者,在人际交往中也就必须努力做到“信”。孔子提出,做人要“主忠信”[2],即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他要求学生“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3],以便通过孝、悌、信、爱等品质的培养而迈向“仁”的境界。对于古人“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4]的重“信”作风,孔子推崇、赞叹不已。

孔子的学生曾参特别重视“信”的修养。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了有名的“曾参杀猪”的故事。这个故事表现出曾参在“信”的问题上不容丝毫苟且,他既以此教育儿子,同时也是自己修身以实现人格自我完善的需要。这正如庄子所说:“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6]

“信”是“仁”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所以,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7],即有仁德的人必然能说出好的话,能做到“信”;但能说出好的话、能做到“信”的人却不一定就具备了仁德。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仁”呢?孔子的回答是:“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8]这五者即“恭、宽、信、敏、惠”,因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9]除了“信”之外,还必须做到“恭、宽、敏、惠”,还有“忠、敬、智、勇”,甚至“刚、毅、木、讷”等。总之,“仁”既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

一、关于诚信的地位

在孔子的整个道德体系中,“仁”是其核心思想,“信”则是其重要内容。正因为此,“信”也是孔子一生中用以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关于诚信的地位,孔子从多个方面作了论述。

1.“信”是“仁”的必然要求

孔子的伦理思想,以“仁”为核心和最高的道德标准,“信”是这一道德标准的必然要求。仁者、贤者必然具备

收稿日期:2008-10-13

作者简介:梁堂华(1970-),男,湖南冷水江人,哲学硕士,长沙师范学校科研处副教授,学报编辑部主任。

-75-

一个兼涵诸德的总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做到“信”。

2.“信”是立身的关键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10]与虽然只是车上的一个小小的木销子,但它们锲嵌在车辕前面的横木上,起着关联固定作用,因而是车的一个关键部位。缺少了这个部位,车就将无法行走。“信”对于个人虽然不是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但它在人的言语、行为中同样起着重要的关联作用———言语是否符合实际、行为是否符合言语。诚信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无信则无以立、无以行。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是社会的人,人一生下来就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只有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相互交往、相互依赖,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对于这种社会关系,人们必须真实地肯定、反映和自觉地加以维护;这其实也是在肯定、维护和完善自己的本质,因为“在其现实性上,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11]为此,在人际关系中必须坚持诚信,这一方面是现实生活的客观需要: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诚信,社会秩序将变得混乱,整个社会将陷入互相猜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人自危、无法生存的境地;另一方面也是人的本质的客观需要:没有诚信这一人际交往的精神纽带,社会关系将趋于萎缩,人将面临退化。这也正如傅玄所说:“君不以信御臣,臣不以信以奉君;父不以信教子,子不信以事父;夫不信以遇妇,妇不信以承夫,则君臣相疑于朝,父子相疑于家,夫妇相疑于室。大小混然而怀奸谋,上下纷然而竟相欺,人伦于是亡矣。”

孔子的这一思想,在董仲舒那里被发展为“五常”之一:“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12],对维护封建社会宗法关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信”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基础和维护朋友关系的准

“诚信”这一道德要求,从其本质上看,是应当贯穿于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中的。但在诸种人际关系中,最需强调诚信的则是朋友关系。孟子将人际关系划分为五种即“五伦”,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13]相对而言,朋友关系是人一生中数量最多、最宽泛,但也最松散、最易变动的一层关系,因而也是最适宜和最需要强调诚信这一道德规范的一层关系。

孔子的学生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

-76-

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4]孔子及其学生一贯非常重视学习,学习的目的就是“知道义”,做好人,但如果有人没经过学习便能做到尚贤轻色,竭其力事奉父母,忘己忘家事君主,同朋友交往诚实守信,那就等于学过了。因此,在子夏看来,朋友之间的诚信是学习的重要内容。曾参每日反省的内容中也就有一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5]诚信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基础,是维护朋友关系的准则,而朋友之间的相互信任则是朋友关系的理想状态、理想境界。孔子说:“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16]认为贤者不会轻易去怀疑别人。在谈到交友之道时,他指出:“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17],主张要与正直、诚实、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孔子与颜回、子路谈自己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8],其中一条就是使朋友相互得到信任。而子路也着着实实地履行诚信,作到了“无宿诺”,连打官司的人都不愿去欺骗他,从而“片言可以折狱”,受到了孔子的赞扬[19]。

4.“信”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孔子认为君子对于事业应当“义以为质,礼以成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20],应以道义为原则的基础,靠诚信来完成。这正如南唐谭峭所言:“信者,成万物之道也。”[21]诚信是成事的关键,是事业成功的可靠保证。因为有了诚信的态度,就能脚踏实地,真心实干,实事求是,不自欺,最终了解事实的真相,发现真理。而且,诚信能够使人得到真正的朋友和帮助,为事业的成功创造有利的条件。所以,欲成就一番事业者,一定要争取做一个诚信的人。反过来,“自古以来,未有不信其言而能有大功者。”[22]

孔子指出,是否有诚信的态度,做事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23]所以,他要子张将“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时时刻刻牢记在心,“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依于衡也”[24],认为这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终至事事成功。

5.“信”是政治的基础

儒家是主张积极入世参政、建功立业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孔子的学生中有不少人当过各诸侯国的大官,孔子自己也曾当过太宰等官职。孔子一贯强调,“信”是政治的基础和从政的需要。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5],认为诸侯国的治

理者对政事应严肃认真,又严守信用。当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时,孔子提出了三大要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26]

而当子贡一再追问三者中的“必不得已而去者”时,孔子

将“民之信”留到了最后,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27]也就是说,获取民众的信任与支持、拥护是最重要的,它将决定国家政权的兴亡。所以,子夏指出,君子去从政时首先应当设法获信于民与君,应当“信而后劳其民”、“信而后谏”,这是取得政绩的前提条件;反之,对百姓而言,“未信,则以为厉己也”;对君王而言,“未信,则以为谤己也。”[28]历史上有一个有名的故事:战国时,商鞅辅佐秦国,决心改革政治以充实国力。“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他就想了个办法,在都城的正门前放了一根粗原木,上边贴了一张告示:“将此原木搬至北门者,赏黄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谁也不肯去搬。商鞅将黄金增至五十两。这时,一个男子半信半疑地将木头搬到了北门,他马上得到了意想不到的五十两黄金。围观的人后悔不已。这以后,商鞅很快得到了人们的信任,变法得以顺利推行。在这里,商鞅看到了“民之信”对于变法的极端重要性,因而采取策略获得了这宝贵的“民之信”。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29]

,取得巨大成功。

二、关于诚信的标准

孔子提倡诚信、强调诚信,但决不主张盲目的诚信。在“信”的标准问题上,孔子坚持“义以为上”、“义以为质”,而在具体运用中则又表现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什么是“义”呢?“义者,宜也”[30],“义,人之正路也”[31],“行而宜之谓义”[32]。所谓“义”,指的是“合理的、有道理的、应当的”,指的是人们的思想和言行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孔子高度推崇“义”。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3]

,把是否懂得“义”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志。在

谈到建功立业的问题时,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34],认为“义”是立业的基本原则和根本之所在。当子路问君子是否崇尚勇敢时,孔子没有简单地回答是或否,而是说“义以为上”[35],认为义是最高尚的,应以义去规范、评价勇。在“信”的问题上,孔子同样是坚持“义以为上”、“义以为质”的,即以义作为规范、评价“信”的标准。当子张问怎样提高品德时,孔子的回答

是:“主忠信,徙义,崇德也”[36],即以忠诚信实为主,并努力做到符合“义”。他又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37],具体到诚信问题上就是:君子对于“信”,并不一定要做,也不一定不做,关键看是否合于义。基于这样一个标准和思路,孔子在“信”的实行问题上提出了“君子贞而不谅”、“言必行,信必果,硁硁然小人哉!”[38]、“要盟不信”等深刻的观点。

三、关于诚信的实行

“信”是一项重要的道德品质,每一个人都应当努力实行。那么,在“信”的实行中应注意些什么呢?孔子提出了以下几点:

第一、应该“谨而信”、“敏于事而慎于行”[39]。这是一种相对保守的做法。正如子贡所言:“驷不及舌”[40],话一出口是收不回来的。因此,为防止说出的话不符合实际或无法信守、实行,孔子认为君子应“敏于事而慎于言”或“讷于言而敏于行”[41],甚至应“先行其言而后从之”[42]。当司马牛问仁于孔子时,孔子回答:“仁者,其言也”,因为“为之难,言之得无乎?”[43]南宫适反复诵读诗经中的话“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44],以提醒自己说话一定要小心谨慎。孔子对此极为赞许,竟把侄女嫁给了

他。

第二、必须好学以使信合于义。这是一种比较积极的做法。孔子一生从未放松过学习。他认为自己的博学不过是“好古,敏以求之”[45]的结果。他说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6]正因为从小立志学习,以后又努力不懈,不断精进,才至于深明道义,终至“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47],认为要想真正做到忠信,就必须好学以明道义。反过来,“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48]正如管同解释:“惟其为学而知义之所在也。苟好信不好学,则唯知重然诺而不明事理之是非,谨厚者则硁硁然为小人;苟又挟以刚勇之气,必如周汉刺客游侠,轻身殉人,扦文纲而犯公义,自圣贤观之,非贼而何?”[49]因此,要想真正实行“信”,要想实行真正的“信”,就必须好学以明道义。

第三、必须坚守“义”这一标准又灵活运用,这是实行“信”的根本。在具体运用中,孔子提出了以下几个含有丰

-77-

富辩证法思想的观点:1.“君子贞而不谅”[50]。“贞”就是正,固守正道,恪守节

操,也就是“以义制事,咸合正道”[51],这是君子应当讲的大信,不容丝毫含糊。至于那种不问义理是非、固执拘泥的小人之信即“谅”,则无须计较,此所谓“大德不

闲,小德

出入可也。”[52]《论语·宪问篇》中记载了孔子与子路、子贡评论管仲的事,充分地反映了孔子的上述思想。管仲本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后齐桓公杀纠而自立为君,管仲“不能死”,却做了桓公之相。子路与子贡都认为管仲不仁,孔子却认为管仲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以及“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正是一种重大节的仁德。反过来,如果管仲象召忽一样从公子纠死以示其忠信,那将无异于“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53]

,孔子对此是不赞成的。

2.“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54]“信”,一般说

来,是要求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的,然而,当子贡问到什么样的人才配称“士”时,孔子却认为这类“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不大懂得是非曲直,在大事上可能有些糊涂的人,他们识量浅狭且固执,不知变通,犹如小人,只能勉强称得上“士”,既比不上那些“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人,也比不上“宗族称孝,乡党称弟”[55]的人。后来孟子将这一思想发展为:“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56]对于当时以直爽、守信而著称,后因与女子相约,死守桥柱终被淹死的鲁国人微生高,孔子竟以嘲讽的口吻谈论他所谓的直爽,暗含了对他死守信约终被淹死这一行为的不以为然。

[57]

3.“要盟不信”。《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定公十四年

(前496年),孔子一行经过蒲邑时,遭蒲人拦截。蒲人要孔子答应不返卫国,就给他放行,孔子应允,后来却一离开蒲地就奔卫国。子贡问:“盟可负邪?”孔子回答:“要盟也,神不听”,认为受胁迫所订的盟约是不必遵守的。所以,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58],指出只有符合于义

-78-

的信约诺言,才能去实践、兑现。而受胁迫所订的盟约往往有悖大义,自然是不值得去履行的。

总之,在《论语》中,孔子就诚信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这是一笔宝贵的道德资源。鉴于此,我们有充足的理由从孔子的诚信思想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使之为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45]《论语·述而篇》。

[2][3][5][14][15][25][39][58]《论语·学而篇》。[4][33][37][41]《论语·里仁篇》。[6]《庄子·天运》。

[7][8][16][53]《论语·宪问篇》。[9][35][48]《论语·阳货篇》。[10][42][46]《论语·为政篇》。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12]董仲舒《举贤良对策》。[13]《孟子·滕文公上》)。[17]《论语·季氏篇》。

[18][47][57]《论语·公冶长篇》。[19][26][27][36][40][43]《论语·颜渊篇》。[20][23][24][34][50]《论语·卫灵公篇》。[21]《南唐·谭峭化书卷四·仁化·得一》。[22]韩

愈《论捕贼行赏表》。

[28]《论语·微子篇》。[29]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30]《礼记·中庸》。[31]《孟子·离娄章句上》。[32]韩

愈《原道》。

[38][54][55]《论语·子路篇》。[44]《诗经·大雅·抑》。[49]管

同《四书纪闻》。

[51]刘宝楠《论语正义》。[52]《论语·子张篇》。[56]《孟子·离娄章句下》。

孔子在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篇九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论语》的孔子人物形象

报告人:高文佳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辑录,塑造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温雅贤良、安贫乐道的颜回;率真勇敢、耿直鲁莽的子路;尊师练达、聪颖善辩的子贡;潇洒脱俗、从容超逸的曾皙等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如旦寝而被孔子骂的宰予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其中最为亲切感人的还是他们的老师,孔子是《论语》描述的核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虽然它只记录了孔子言行的一些片段,而非一生的完整表现,但在其中对孔子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记载中,表现了亲切感人的巨人形象。

《论语》以富于文学性的经典成为后世探究孔子的重要源头,孔子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文学形象的某些性质。至此我用《论语》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大致勾勒出一个历史尘埃掩盖下真实、鲜活的孔子, 一个泽被万世的业余教育家,一个业绩平平的职业政治家,一个生不逢时的思想家。

孔子是教育家。孔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三项事业是自学与教人,政治事业,著述事业。在这三样事业中最重要的乃是自学与教人,即追寻自己毕生为学日进无疆与教育事业博大深微,其所谓学不厌,教不倦之真实内容。《论语》中孔子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智者,源于他对学问的不懈追求。开篇就是: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孔子认为追求学问,爱学、乐学是关键。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其次,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至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还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和其弟子的对话中多次提到学习的方法问题。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还主张学习的内容要广泛,不能太单一。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何为?”意思就是读这么多书,却完成不了交付的政治任务,那又有什么用呢?学而优则仕,做官走上仕途是要他们学习的最终出路。这些都是孔子从学习与教学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生中都追求着精益求精,期望达到圣人的境界。

孔子办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当时文化下移,创办私学使学在官府的局面得以改变,不仅贵族子弟可以接受教育,其他各阶层都有受教育的可能性。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表明了他诲人不倦,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要根据学生们不同的资质来进行教学活动。其次,他主张学思结合,要学以致用,要全面发展。他还主张诱导学生开散思维,举一反三则事半功倍。 孔子要培养的人也是从君子人格开始的。《论语》中对君子的论述100处。何为君子?君子和小人有明显区别。“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首先要是仁者,仁者爱人。君子必须要有仁德,智慧,勇敢。君子必须要有理想有志向。子曰:“君子耻于言而过其行。”君子就是要少说多做,脚踏实地干实事。

孔子是政治家。大多数人论及孔子总是先教育后政治,甚至只讲教育不谈政治,其实不然。据统计,发现《论语》中孔子谈政治的条目远超过谈教学而且分布最广,如今流传的《论语》凡20篇篇篇皆有谈政治的章节,加上个人修养中涉及政治的章节近全书的一半。由此可见政治才是孔子一生事业的主轴,也是孔子一生难以却怀的心结。“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他希望尊君重民,天下有道,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主张实行德政,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学而优则仕,是他一直都对学生们提倡的。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就是以这样的内容为憧憬蓝图的。然而,由于不肯放弃不切实际的政治理想,孔子并没得到多少一展宏图的机会,终生徘徊在春秋末期的政坛边缘,在政治上无所建树,不成功的政治家仍然是政治家。

孔子是思想家。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 “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孔子是等级制度的维护者,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要用道德的力量去规范人们的行为。礼即周礼,是孔子为社会和人们确定的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和行为规范。孔子要求统治者克己复礼,礼的一系列规定不仅普通百姓必须遵守,连统治者也必须遵守。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君臣之间要遵循“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以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孔子的学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利用,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罚。但是,孔子轻视实际生产劳动,鼓吹求学为做官。这也就是他的思想具有局限性及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性。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思想传承至今,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

孔子也是一个普通人。至圣孔子,在《论语》中的他,则是一个原生态的孔子。当我们以普通人平常心去看待时,他也和我们一样。高兴的时候会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生气的时候也会骂,当看到早上还在睡觉的宰予时,不禁严厉的职责,称其为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也;被弟子误会时也着急解释清楚,见南子而导致子路不悦时,他指天为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伤心时也会痛哭,当得知得意弟子颜回、子路离世时心中深切悲痛;道得不到实行时,也会产生退世的出世之想;对弟子们谆谆教诲,不厌其烦的叙述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希望学生们都成为受人敬仰的君子。他积极处世,执着追求,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自身的人格品性立为一代大儒之典范。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靠武力,不靠政府政治背景,仍能远播海外,以伟大的人文精神 — 人道、仁道、和谐、中庸之道义圭臬,幅射到周边国家,形成了广大的儒教文化圈。这充分说明了孔子思想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也许就是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之处,也是孔子被后人称为一代伟人的原因。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17207.html

    上一篇:带数字的古诗

    下一篇:夜晚诗歌

    【孔子在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