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口腔助理医师】
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篇一
《当我读跑步时我想些什么》
当我读跑步时我想些什么
这本书买了有些日子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题目本身就很有意思,来源是卡弗的一部短篇集标题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作者是村上春树。
卡弗和村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当然我是指他们两人的作品,就我个人的观感而言,这两位作家的作品都让我读过有种恬淡的心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我想应该从他们写作的题材说起,卡弗的短篇小说里我很中意的一篇里边有一段关于面包的描述,细碎绵密,于是本来普通无奇只存在于纸面上的面包顿时活色生香起来,而小说里那种平静如死水的普通美国人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也随之栩栩如生起来。同样,村上的文字也是如此绵密细腻,譬如说在这本 “谈跑步”中,关于跑步跑过不同路程之后身体的种种感觉的描述也让我一次又一次不由自主地被代入,仿佛自己是那个在烈日下奔跑在马拉松之路上的沉默的长跑者。
为什么开始长跑呢?在阅读中,会很自然地想充当一个记者般的角色向村上提问。
想象中的村上,大约会脸色平静,做如此回答:
我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表达得准确一点,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一人默默地跑步也罢,四五个小时伏案独坐,默默地写文章也罢,我都不觉得难熬,也不感到无聊。这种倾向从年轻时起便一以贯之,始终存在于我的身上。和同什么人一起做什么事相比,我更喜欢一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是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许多许多来。
当听到这样的回答,心里是妥帖欢喜的,因为发觉这个人和我想象中的一样,尽管我认知此人的唯一途径不过只是他的文字,且是翻译过的。
这种感觉是熟悉的,从第一次读到村上的作品,这种恬淡静缓的文字情绪就颇合我意。读的第一本村上的书,应该是“夜袭面包店”,不是那本知名度更广的“挪威的森林”,我想其实这样很好,前者更适合我一些,尤其是对作者还很生疏的时候,而且后者,作为已经被无数人曲解或有意片面夸大的一部作品,在我对作者初步印象建立之前大约会影响到我的观感与判断。 我跑步,只是跑着。原则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许是为了获得空白而跑步。我曾经也是一个长跑的人,高三那年,很特殊的一年,我也以一种极其特殊的方式将之渡过,其中一部分就是长跑,每天晚上8点从家出门,沿着宽阔的道路,绕一个大圈子,大约3公里的样子,在9点之前跑回家去。起初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跑,记得那时老妈不放心我一人外出,总是骑着自行车在一旁陪着我,我不说什么,她也不问什么。
现在想来,大概是想让身体的劳作取代大脑的种种胡思乱想,就像流行歌曲里唱得“让心里的痛大过心里的苦”,那时也很能读鲁迅,也坚信野蛮体魄,文明精神。的确,在奔跑中,大脑确实可以得到片刻的空白,仿佛整个世界瞬间缩小,缩小成眼前3米扇形范围里的那一段灰色的路,路边干枯的树,鹅黄色的路灯下长长短短的影子,还有自己的心跳和呼吸。
但即便在这样的空白当中,也有片时片刻的思绪潜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人的心灵中不可能存在真正的空白。——那时也会突然从脑海里蹦出个什么东西来,比如说那天曾经看过的书,电影里一闪而过的某个镜头,或者白天里自己曾经的一个稀奇古怪的念头。就是这样的东西,会让我在奔跑的过程中不停反复地思量,仿佛一场沉迷。
人类的精神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坐拥真空的程度,即使有,也不是一以贯之的。话虽如此,潜入奔跑着的我精神内部的这些思绪,或说念头,无非空白的从属物。它们不是内容,只是以空白为基轴,渐起渐涨的思绪。
当读到这一段,内心的喜悦是难易言喻的,仿佛听到自己灵魂的另一面发出的声音,同是也是深深地喜欢,相似的情绪,我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如此描述出来的。但也感觉到幸运,毕竟有人写出来了,而我,亦可以读到。
我的长跑只持续了几个月,后来因非典的越加肆虐无疾而终。
后来,也再不曾跑过。
今天,似乎有很有了那种换上慢跑鞋在夜色里安静穿行的冲动,可是只是想想而已了,再想想今天自己所能做的还与跑步有关的事大概就只是去买一双舒服的慢跑鞋了吧。这是什么缘由,我无从知晓。已经厌倦了解释给自己说“你老了”,说得多了,难免会有些无奈与厌烦,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时间自会拿走它那份额度,怨不得任何人。这就是游戏规则… …”——呵呵,还是会从村上这里得到答案呵。
萨摩赛特-毛姆写道“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大约是说,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观念的东西来。
读到此处,心中生出很多惭愧,此去经年,自己坚持的又有些什么呢?曾经8点到9点一小时的灰蓝色城市里的穿行,只
能留作怀念了吧。
明天去买那双New Balance的慢跑鞋。
或者有一天会发现自己在路灯下长短穿梭的影子,也未可知。
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篇二
《当我在跑步时我在想什么,观后感(二)》
从作品本身来看,他确实是一个实诚的人.那些在跑步中产生的极其细微、明白存在又稍纵即逝的想法,都被他一一捕获,毫不含糊地写在了纸上.这里面有人生的哲理(虽然觉得他到了那个年纪才如此感慨,好像有一点晚,不过村上的读者大多是年轻人,大概也能反映出他其实可能比较晚熟的特点),也有诙谐和幽默.
不论是从作品本身的内容,还是从这位村上新译者的功力来看,这本书都是我近来读到最棒的村上春树了.
记得有一段是讲很艰难地跑完全程,村上说,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终于不用再跑啦——这种喜悦如此简单,并夹杂着一丝自嘲.再比如开篇的地方说他因为跑步瘦了三斤,想像若是一个人提着三斤肉会是怎样的光景.又比如他说,在学校里学到最有用的东西,就是知道了在学校什么都学不到.还有他在雅典跑马拉松的时候,沿途居然还数了马路上因交通事故死去的猫和狗,累得不行时,陪同的车子里,杂志编辑给他加油,他说当时的想法就是你动动嘴皮子远容易多了.哈,这真是非常真实又很无邪的文字呀!
他很坦率地承认,一切艺术创作都是在不健康的情况下展开的,虽然我们都了解这一点,但知道原来村上春树也是这样,就好像找到了一个同伙一般.甚至是这样的感受,村上春树也和我们一样有.他说他去采访了一位著名长跑运动员,问他是否会有心烦意乱不愿跑步的时候,那位运动员说,你怎么问这么愚蠢的问题,当然会有了.这个时候,村上春树就很高兴,心里想,虽然知道人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但还是希望通过这位运动员的嘴听到.
全书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村上春树一直坚持自我的性格,这大概也是为何他大学毕业会去开个酒吧后来又索性听凭自己的性子写起小说的原因吧.训练肌肉的时候,究竟是拉到哪个程度,既不会太过又不会太放松,怎么和自己的身体和谐相处,这里面其实都是包含了最朴实的人生哲学的.我想每个做过拉伸热身、跑过长跑的人都会深有体会.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在书里探讨了作为作家向来让人感觉“不健康生活”的印象,和他通过跑步“健康生活”是否存在矛盾.
有点狐疑地读下来,真是很好.文字大多比较简短,很有节奏,语言很平实,朴素而有趣.窃以为,这才是村上春树的真实面目.林少华的版本总是太过阴柔,很多的长句,很多华丽的辞藻.虽然我不懂日文,不过英文版本的两个译者都是用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英文来进行翻译的,英译本强调的都是村上春树古怪的想象力,而不是精心雕琢的单词和句子.
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篇三
《当我跑步时,我什么都不想》
当我跑步的时候我什么也没想
2014-05-01 点蓝字收听我 豆瓣读书
微信号:ttyuedu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 豆瓣读书 关注,我每天都会为大家奉上几篇精选文章,而且还会不定期免费送书。
文/倪一宁cookies
我已经跑了两个礼拜了,这个时候最适合写些什么,半生不熟的状态,最容易滋生感慨。所以陶渊明当了八十天县令,却对着官场发了一大通感慨,王维为官多年,诗里却只有木末芙蓉,山中红萼。又所以我们还没活几岁,就急着煮一锅心灵鸡汤,而真正的成年人们,他们通常沉默。
时间是可以让人闭嘴的。
所以我急着说些什么。
跑步大多是为了改善身材,而身材和皮肤一道,总是口无遮拦地泄露你的生活状态。对长期吃白水煮青菜的女明星来说,发福是一种笃定的象征。就像李湘婚后复出,虽然代言了无数减肥药,却成效寥寥——然后通过一个爸爸去哪儿了的节目,我们窥探到她的生活,土豪风的住宅设计,女儿的大牌童装,还有一个反应慢半拍的乐呵呵丈夫。我们于是点头,她是真的上岸了,所以不用再刻意束腰收腹,也无需忧虑体重计上的读数,和那些沉浮于娱乐圈里情天恨海的瘦削女明星们不同,她脚下踩着的,不是扁舟而是土地。
适量的胖和适度的木讷一样,都是幸福的明证。古代大户人家里的孩子,多少显得有些“笨”。成长于市井中的孩子,从小就加入残酷的生存竞争,或是和兄弟姐妹争夺零食衣裳,或是帮父母从生活的缝隙里寻找生计,他们大多精明而敏感,能迅速地对外部世界变化产生反应,说得好听些,叫机灵,难听了就是猴精。所以王安忆谈《半生缘》,说黎明演的世钧,一看就比黄磊演的叔惠家底厚,他的表情多少显得呆滞,不像黄磊表情总那么灵活。
可是普通人的发胖,却没有明星来得那么理直气壮。最近频频有文指责中国男人,说他们的脸不似外国人那么端庄好看,说到底,不过是嫌他们太早放弃自我。可是,自我本身就是需要辛苦维持的存在啊。
女生浴室里,时常可以看到澡堂阿姨也在洗澡。白花花的肉甩在水龙头下,她大力揉搓,使劲地用粗糙的毛巾搓背,用拇指关节搓泥,用手心搓小腹,我偶尔扫过周围女生的表情,大多是七分不屑三分同情——她们觉得她粗鄙,她们心里想的一定是,我以后肯定不会这样。
谁都觉得自己不会这样,就像谁都觉得,我们一定不会在公共绿地上跳广场舞,一定不会偷偷掰掉蔬菜的烂叶子,一定不会偷用邻居家的网络,一定不会缠着店员磨折扣。没有人愿意一身肥肉,也没有人愿意做不体面的事情,当不体面的人,可是生活实在太乐意考验那个“一定”,我们太轻易滑向那一端——今天有白灼虾,那就多吃点吧;过八点了,就别去跑步了;都快四十了,谁还看我啊;就这么一次,不要紧的啊。
所以我的朋友刻薄说,身上的每一寸赘肉,都是同生活妥协的标识。
在奔向另一个自我的路上,跑步是必不可少的。那天我说,肥胖是恋爱的特权,减肥是分手的前奏,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可是跑步,的确是一种,对目前处境的婉转抗议,也是对更好的自己的隐秘向往。跑步和节食一样,都让人痛并快乐着,它让你和贪欲、惰性抗争,也让你和自省、自律贴近。
我喜欢在操场上跑步。健身房里器械太多,容易给人游乐场的错觉,其中大多数都是力量型的——自从我上次差点把哑铃砸到脚以后,我就收敛了练出肱二头肌的冲动。而且,健身房人太多音乐太响太封闭了,空气里不是咸津津的汗水味道,就是荷尔蒙的气质,在那里实在太适合假装随性地穿着短裙被搭讪,而不是穿着宽大运动裤奔跑。
四月是真适合跑步——通常是有风的,还有泥土翻过的味道,割了一半的草腥味,小朋友举着冰淇淋的甜腻味,你经过它们的时候,像是经过了一个无人到场的盛宴。村上春树用一整本书来探讨,他跑步时候究竟在想些什么,我呢,我没出息地什么也不想。
耳机里鼓噪着维秘秀场的背景乐,放任脚步抬起又放下,脑子里空空荡荡的,不用去想导师布置的五千字论文还缺多少字,也不用想有多少本书都只是借了又还。八十年代风靡的“在路上”主题一点也不稀奇,人人都有在路上的情结,每一段旅程里,我最喜欢坐在车厢里的那段,整个车厢都像是一个巨大的冰箱,前路蜿蜒而遥远,我什么也不用想。虽然我没有参加军训,可是我想,我也会喜欢它的,因为它让我抽离了生活的常态,也从日常的担忧中抽身,我不用去想有多少单词没背多少计划没完成,我甚至都不用去攀比周围人了——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了,我们一起站军姿,一起晒太阳,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省心的吗?
真的,虽然我们高喊着要自由,可是在逃避自由这方面,我们也是一把好手。
我一般跑十圈就休息了,偶尔会去对面教超买点饼干吃。在货柜前挑挑选选,看哪个热量最低又不难吃得过分,抱着零食走在路上,那种小小的放纵带来的快感,是让人着迷的。
跑步、逛超市,都让我清晰地感知到“生活”,高三时我一个人住,每周最快乐的时刻,就是去对面超市购物。事先我会有个大概的购物单子,酸奶、草莓、吐
司、牛排,这种有计划的、和自己有商有量的事,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写不出解析几何步骤的学生,而是一个扎扎实实的,被生活捆绑却反身拥抱它的,人。
当然,跑完步后吃夜宵,更有一种放肆的小心翼翼——腿还酸,所以不肯大口吞咽,可是为了补偿自己,也不想亏待了味蕾,还是那种有计划的,有商有量的快乐。
去跑步吧,趁大家还把你的跑步称之为“健身”而不是“减肥。”
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篇四
《《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读后感》
《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读后感
前段时间重新读完《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这本书,想借此机会谈谈我的理解:
一、做事意义
本书讲了村上君跑步的经历,他是一个坚持每天跑步有27年之久的人,跑步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写作、锻炼身体。但后来他参加了许多马拉松,还参加了铁人三项比赛。
有时候,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时原本只抱着一个目的,但如果你投入太多专注力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不知是最初的目的,你也会发现,它给与你的远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二、生活应有的态度
村上并不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但我却因为《当我》,而对他崇敬。 我喜欢他对跑步的热情,以及执着的信念,还有他对生活的乐观开达,因为这本书是以他最真实的经历来写,没有伪饰,没有矫情,坦坦荡荡。
这个大千世界,有形形色色的人实践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像村上君一样,告诉自己,我该做什么,然后起身,生活开始变得完全不同。人生有时候只要放得开,说走就走,说开始就开始,我们就能体会到一个全新的自我,我们才能体会到一个全新的自我。太多束缚,太多牵绊,只能让我们的脚步放慢,我们还年轻,
虽然背负责人,但不应该让责任压制梦想,其实生活都是自己的,不存在谁逼谁。
三、自我意志的检验
村上说跑步时一种自我对抗的方式,在通往终点的过程中,你将面临世界上最孤独的自我。这段距离是和自我不断对话的过程,你唯一的朋友是你自己,你最大的对手也是你自己。你大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停下来,告诉自己,今天就到此为止,没有人会指责你的倦怠。但是,没有对手的比赛其实是最困难的,因为他们无处不在。 跑步如此,生活亦如此,在不断超越自我中,终点也是起点,只要有力气,新的旅程就在等你征服~
四、想谈点题外的话,关于读书,这个概念界定有点大,但我只想谈谈自己的理解。
我读很多书,但我不是好学生。中学的时候,老师会说,你读的是课外书,与学习无关,大学的时候,别人告诉你,你读的是娴熟,与专业无关。那么到底要怎样,才算读书?从小就被告诫,要好好读书,而这个读书只被狭义的理解为好好学习,取的好成绩,取的好成绩,上好大学,上好大学,有美好的前程。所以无形中,我们把学习缩小化,把读书缩小化。
我把读书氛围两部分,一是读我们应该读的,二是读我们想读的。 读我们应该读的,就是读与我们目前学习有关的东西。比如你学思政的,你就应该读《资本论》,读《共宣》,《反杜林论》,《毛选》..........你应该知道马列毛邓三,科学发展观,八荣八耻,六项条
款;学数学的,就应该读读《几何原本》,《九章算术》.........你应该知道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笛卡尔、........以及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这些就是我们必须不得不学的东西,因为专业是你自己的选择,你有责任学好你所选择的。
读我们想读的,这才是读书者应该真正享受的,不抱任何功利目的,完全为了充实自己,修身养性,为了超越自我。所以我们读小说,读散文,我们读名著,也读雅俗共赏的东西,我们随心所欲的去选择,这时体现的才是阅读的本性。就像我刚刚说的我读村上的《当我》,与我专业无关,但与我本身有用,我喜欢我就去读了,或者别人说值得一读,我就试着去读了。(听别人推荐读书,有时候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或者去读序言,也是一个很好检验这本书是否适合自己的好方法)
现在的我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读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也读路遥的《人生》,读何马的《藏地密码》,读冯骥才的《人间草木》和《灵性》.........当然,我也会去再翻翻张小娴的小说,韩寒的书,郭敬明的小说等等。 我读自己喜欢的,我读别人推荐的,所以我读书读得很开心,也希望大家能在读书中找到乐趣。
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篇五
《读《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有感》
读《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循着岁月的流逝、地点变迁,唯有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日日坚持跑步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最是真真切切:1982年秋,开始职业作家生涯之际,也开始长跑。此后近30年,从夏威夷的考爱岛到马萨诸岛的剑桥,从日本村上市参加铁人三项赛,到踏上马拉松长跑古道,他,永远奔跑。
文字是“村上”的符号,跑步何尝不是?
不再是浮华迷茫,不再是旖旎感伤,不再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写了几十年“别人”的文字之后,作家第一次只写自己:小说之外,文字之外,均是不施雕琢娓娓道来,清淡如云,宁静如水„„
异常的喜欢这段文字。从一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就喜欢,看了三遍之后,还是喜欢,特别想要拥有像作者一样平静的心灵,特别渴望能够像作者一样奔跑在自己的路线上,不受干扰,自己想跑就跑,想歇就歇,能逃避一切繁琐的世俗,能自由自在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已经想了多久,要去南山看樱花,在樱花盛开之前就已做好准备,在樱花凋谢了之后还未成行;已经想了多久,要和老乡再去爬山,走着去走着回,可是直到放假还是还没践行;又想了多久,要„„
一直都以为自己足够坚韧,所以顶得住足够的压力;一直以为自己足够乐观,所以再大的苦难也不会怕;一直以为自己足够强大,所以敢给自己下足够大的挑战!一直在无限度的放大自己的作用,无限度的放大自己的力量,在把自己弄得一身的疲惫之后,又回头反思自己的过失。不停的给自己安排任务,又不停的修改。在马不停蹄的做完一件事的时候,想到要好好对自己,又一次性放纵自己,有限度的体验酣畅淋漓的感觉;可以一口气围着操场跑很多圈,也可以一天到晚手不离球的呆在球场上;可以很努力,只为腾出时间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也可以很长时间敲打一些无所谓的文字„„一直铭记:大学里,总该有一次尽心尽力,总该有一次疯狂,总该酣畅淋漓,总该为自己留点疯狂的记忆,所以无论做什么,
都好像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想着经过自己手里的资料,慢慢就发现名誉与光环可以成为某人证明自己最好的东西,也可以是胡扯扯出来的,什么秉持毛思邓论三个代表,什么科学发展观,什么马克思主义,冠冕堂皇的背后一文不值;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东西,也不过是自己认为,别人照样可以一脸的鄙视;不是自视清高,却真的发现有些东西真就是浮云。有人说某个地方尔虞我诈,一派凶险,搞得像是在演电视剧一样;又说某个人心机很重,要小心应对才是;大学就是半个社会,里面的一切可以隐射中国的一切,腐败的根源源于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对权威的恐惧而引发的忐忑的心理,只是因为心虚;在别人再三的警告之后,仍然坚定的按照自己的路线走下去,发自内心的东西总有一天能够被别人感受到,谁坏谁好自有分晓;一群自以为是的人,明知后面有人还大吼大叫,生怕别人听不到亦或是想用那芝麻绿豆大点的官去吓唬谁;隐藏的那些什么阴暗的想法,别总是拿人当傻瓜,尤其是在比你年纪大的人面前,人家早把你看穿了,只是不想揭穿你而已„„
社会阴暗,想找人倾诉,又不敢相信任何人,见到下雨,便不由自主的羡慕雨的自由畅快。殊不知,人心都是肉长的,人和人是相互的,只有你主动去信任别人了,别人才会有安全感。实在不想谈这些沉重的东东,只想在自己的日志里找到自己的足迹,印证自己的成长,也将自己的某些信息透露给某些关心我的人。日志已渐渐成为我发泄的工具,一言一行,能够找到当初自我思考与成长的痕迹。写给自己看,也写给他人看。
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篇六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如果您不是一时兴起去跑步,也不是为了展示您矫健的身姿去跑步,而是在决策是不是将跑步作为您的一项常规运动,或者您已经在坚持每天跑步,那么,或许您需要了解以下几个真相:
跑步时,您的膝盖很受累
跑步时,保持均匀的呼吸是您时刻在努力做到的事情,而最受累的膝关节往往被您忽视。研究表明, 在正常站立和行走时,膝关节关节受力是体重一半,在上山时等同于体重,健走时是体重的1.5倍,上楼时为体重3.3倍,跑步时是体重的5-7倍 。
对于膝关节有伤,或者体重过大的人来说,跑步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每一次落地的冲击都可能对脆弱的膝关节照成损伤。
也许您正经受体重的困扰,那么,请从短程开始,别为难膝盖和内心。按照10%准则,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
那么,最终的运动强度多少呢? 日常健身最重要的是坚持,每天只需要30分钟跑上5公里,我们的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就可以充分被调动起来,关键在于“每天运动”。 跑步时,您的肌肉要给力
肌肉力量不足时,跑步会让您的膝关节承担更多。要减少运动伤害,从强健的肌肉开始努力! 请在不跑步的其他时段里,穿插安排一些针对性增强腿部肌肉的动作 。 跑步时,您的天份很重要
您是扁平足么?正常的脚足内缘不应触地足弓能缓冲震荡和冲击,保护大脑和内脏,使我们具备好的弹跳性。如果足弓塌陷(俗称扁平足),足底血管和神经受压迫,足韧带将被迫过分拉伸。
如果您是扁平足,为远离跑步可能为膝盖带来的潜在伤害,请穿适用于您足弓的跑鞋 。
跑步时,first aid(急救) 知识不可少
如果您不幸扭伤了膝盖或者脚踝,是热敷还是冷敷呢?黄金准则是: 48小时内要冷敷,预防水肿;48小时之后热敷,促进水肿吸收 。
跑步时,您的呼吸可以发电
^_^
这是Joao Paulo Lammoglia的设想,这款名为AIRE的面具用人类的呼吸推动小型发电装置,然后直接连接iPhone 进行充电。目前,这仅仅是一个概念设计,还不是真实产品哦
(文章来源:美德瑞关节外科中心
)
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篇七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感悟》
生命是马拉松式的奔跑
——读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村上嘛,就是那个以《挪威的森林》闻名的作家,就是那个有点放浪,有点不羁的男人,就是那个曾经说过“健康的自信和不健康的自满只有一墙之隔,很薄的一堵墙。”的清醒的灵魂。
可我想说的是,村上也是那个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乖乖地”练习马拉松的运动爱好者。
村上,60岁了,不年轻了,可他从不敷衍自己,因为一旦第一次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就会理所应当的有第二次,第三次,他的生命来不得马虎。我大致阅读过他的《挪威的森林》,他的《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他的《海边的卡夫卡》,他的《天黑以后》„„都是假想的值得品味的。
用本书的话说就是:“写了几十年‘别人’的文字”,他终于为自己长久的马拉松生涯整理出版了100千字的书。
有一段文字——
“村上君,你当真打算跑完全程吗?”景山看见我在做长跑的准备,愕然问道。 “那当然。我为了这个才来的嘛。”
“不过,这种企划嘛,人家一般不会真的跑全程。随便拍几张照片,当中部分差不多就省略啦。哟呵,你倒是真跑啊!”
世上的事儿真是搞不懂啊。这种事儿真的在不断发生。
——这就是他的第一个42千米,不掺假的42千米,一如他的处事风格,他对自己那么认真。
可是毕竟是42千米,对那时的他而言,三十五公里以后的路便是“未知的大地”了,那心情就好比揣着空空如也的汽油箱继续行驶的汽车。在他每次超越自己身体极限时,浑身的肌肉仿佛被人拿着锈迹斑斑的刨子在拼命刨挖一般。当你真正经历过这些事情,你才会发现,终点并不是意味着成功,成就感之类的,一步也不必再跑了——这才是最为喜悦的事儿。 他的跑步过程其实是与自己的身体全方面接触,与自己的身体对话的过程,不会超负荷却很有节制的一点点增加目标,关于很多小说的灵感也都是每天清晨带着清新空气一跃而过进入了他的脑袋。
他说他想跑步,他每天练习慢跑,他参加了那么多的比赛,包括铁人三项,超级马拉松不是为了长命百岁,而是为了活着的每一个十年都很精彩完美,他就是想看看自己能够做到怎样的水平,他不厌其烦、锲而不舍地坚持到了今日,也很愿意尽力坚持下去。这我是深信不疑的,因为我能够看到他很珍惜生活的每一分钟——或者至少他是尽量珍惜的。毕竟人的垂老真的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他也很是认真的想好了自己的墓志铭:
村上春树
作家(兼跑者)
1949-20**
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村上春树真的是个伟大的日本作家,可爱的跑者,他会一直跑,毫不倦怠。
看过这本书的读者,也会很快乐幸福地在蓝天下奔跑,执着而坚定,就像动脉中的血奔流不息,我们的生命也是那么的热情四射,浩浩荡荡向前跑。
嗯,明天早上我也要去跑步了„„
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篇八
《当我跑步时》
STYLE 30+
摄影\张勇
当我跑步时
她说自己资质充其量算中等,个性却容易在恶劣环境下突显优势。
美圻/文
娇
小的身材,娟秀的容貌,很难想象敦煌网CEO王树彤曾经是长跑运动员。记得村上春树在
《当我跑步时,我在谈什么》中展示过一个长跑爱好者的思考以及长跑对他成功的影响。“在一路上你能找到所有的东西:形象,人物,隐喻。假如你的身体很弱,你会错失它们;你没有力量抓住它们并将它们带回意识的表层。写作主要做的不是挖向源头,而是从黑暗中返回。这和跑步是一样的,有一条你无论付出何种代价都必须跨越的终点线。”
长跑者有很多相似之处,王树彤在职场和创业中也受到长跑训练的影响,她说自己资质充其量算中等,个性却容易在恶劣环境下突显优势。
王树彤创办敦煌网6年,现在公司已经有300名员工,海外注册买家280万人、卖家50万人,2009年交易额超过20亿元。2010年,王树彤调整好步伐,长舒一口气,在B2B的跑道上找到最佳的竞争位置。2004年创办敦煌网,就如同起跑的瞬间,有幸找到适合自己的跑道——针对外贸行业的B2B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第一年的拓展屡屡碰壁,甚至被厂商认为是骗子,“当时传统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还很陌生,不太接受这种销售模式,大环境上阻力很大。”
收入丰厚稳定对她而言很容易,不过她觉得有些东西是血液里的,是天性,比如创业。她从小热爱运动,但因为身材瘦小不被体育老师看好。一次小学接力比赛,
王树彤在员工生日会上
王树彤看起来是全职主妇的最佳人选,她却一直激励自己赢得人生每场比赛
她临时替补一个同学,结果那一棒她跑了第一。老师发现王树彤的运动天赋,吸收她进集训队,她选了最艰苦的长跑项目。因为已经是学习委员,同时又担任体育委员,王树彤必须早晨5点起来训练,晚上训练完再回家补习。“我总是花比别人多的时间努力。”训练没有老师监督,她却风雨无阻每天坚持,这是长跑者的共性,或者说只有坚韧个性的人才有资格长跑。
当创业的艰难程度超过之前预想的时
124
CEOCIO 2010.4.2
候,长跑者的天性发挥了作用,“再坚持一下。”2005年,用最笨的办法推进公司运营,在各大论坛里发帖、为用户积极提供服务,最终拉到近千个免费用户。至今她还记得第一个客户成交时的情景,“一个美国小店主,在敦煌网定了一个笔记本包,6.14美元,交易成功。”10多平米的小办公室里,几十个员工为了这个成功订单欢呼雀跃。整整一年时间,敦煌网都在客户培养期中度过,没有收益,连办公桌椅都是破旧的二手货。
转机在2006年出现,王树彤碰到了第一个认同她理念的投资人——凯鹏华盈的汝林琪。创新模式是融资成功的重要因素,当时电子商务泛滥,但针对中小企业外贸交易的平台几乎没有,而且坚持有偿服务是敦煌网的特色。在金融危机时期,海外中小买家从敦煌网找到更多资源,节省了原始模式进出口的环节和费用。“非洲的厄尔特里亚甚至在敦煌网进行政府采购。”坚持一下,长跑中的阻碍就这样迈了过去。
“长跑时你会路过很多风景,偶尔想停下来欣赏,但是意志力必须坚定,信念驱使你一直跑才有可能赢。”王树彤坚持长跑直到高中时期。高二的一次接力比赛,对方队最后一棒是男生,当时自己队已经处于落后,此刻正是王树彤所说的“恶劣条件”。
到她一棒,极端挑战的现实让王树彤有点兴奋。她全力以赴地奔跑,目标是超越前面的男生。因为肌肉过于紧张她不停地摔跟头,想赢的决心已经让她失去协调性以及知觉。就这样,腿上青一块紫一块跑到终点——第一名!事后,王树彤高烧一周,但是她休息得很安心。
她不是机遇的宠儿,想赢,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地去拼。努力终于换来一些安慰,第三轮融资在业内小小震动一下。今年,全球知名私募股权基金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投入近2亿元,以推动敦煌网加速规模扩张。“接下来的3年,我们的在线外贸
市场一定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王树彤下一站的目标是,2010年整个在线外贸市场将达到100亿元的规模,未来3年,市场规模将扩大至100亿美元。“我喜欢在恶劣的条件下显示自己的优势,越困难就越有激情去拼。”
敦煌网的公司墙壁上挂满聚会照片,其中一张非常吸引眼球的是王树彤在年会上跳舞的照片。她的舞裙有少许性感,动作妖娆,妆容衬得人更妩媚。“这是为了娱乐员工牺牲了一把。哈哈!”
跳舞对王树彤并不陌生,喜欢运动的她中学时还参加了健美操队,获得过全国高校比赛第一名的成绩。“只要比赛就想赢第一。”想赢是企业家的共性,不过王树彤这么多年如一日的秀美面容,毫无野心的
工作还是恋爱,好的心态影响结果。”王树彤给这种理念取名“阳光心态”,就是凡事往好处想,最终形成正循环,然后事情会越来越顺畅。反之,境遇就每况愈下。
除了领导者,王树彤还要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王树彤没有刻意平衡过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她和先生对生活有相同的理念:简单、快乐、健康。只要遵循这个原则,家庭成员就会更容易满足。“的确没时间,很少和家人出国旅行度假,但是我们全家可以周末到郊外住住农家院。形式不决定幸福感,和爱的人在一起做喜欢的事情,才会感觉满满的幸福。”
因为和先生是工作中相爱的,两人经过共同成长的时期,对于王树彤创业,先生以欣赏的目光给予支持。女儿现在小学
一年级,前不久被老师选去跳健美操,王树彤拿出自己学生时代的视频给她看,女儿笑得满地打滚。这些生活里的点滴,让她彻底从压力中放空自己,把全身心交付给最爱的人。
“我们CEO是个才女!”敦煌网的员工臧小姐自豪地爆料。王树彤有点羞涩:“以前喜欢写东西。”中学时期一直坚持写诗,应聘微软,王树彤就是凭一首现场创作的诗歌取胜的。“可能因为少女时代很多思考的东西无从表达,就培养出写作的习惯。现在更善于
用语言表达自己,所以写作时间就少了。”王树彤最近在看《解放战争》,和很多女性不同,她喜欢历史、地理、天文等很男性化的书籍,阅读对她是一种放松,也是学习的过程。
巨蟹座的王树彤本来很居家,是最适合做太太的人选——保养有方,享受生活,但她偏偏跟自己过不去,王树彤说因为她忠于自己的命运,她做好了为事业长跑的准备。“感激上天给我这么多,所以我不允许自己偷懒。”只要还在路上,王树彤就会不断提高前方的难度,激发自己的潜力,赢得人生每场比赛。
■
2010.4.20 CEOCIO
王树彤在公司联欢会上热舞
眼神,处世淡然的神态,与人亲切的谈吐,实在没有“女强人”痕迹。
为此她曾多次受邀演讲,与谷歌等很多公司女性高管分享自己的心得。“女性相对情绪化,碰到不识才的老板,小心眼的上司,或是不公正待遇,敏感的天性可能会在此刻变成干扰你成长的因素。你面临的是一个选择,沉浸在消极的情绪里面,或者选择反思,最终感激这个令你产生不愉快的过程。这时,最大的得益者就是你自己。”
她说自己也是从微软到思科再到卓越,一路修炼过来,“心态最重要,无论对
125
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些什么?篇九
《读《当我谈跑步时_我谈些什么》有感》
读《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循着岁月的流逝、地点变迁,唯有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日日坚持跑步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最是真真切切:1982年秋,开始职业作家生涯之际,也开始长跑。此后近30年,从夏威夷的考爱岛到马萨诸岛的剑桥,从日本村上市参加铁人三项赛,到踏上马拉松长跑古道,他,永远奔跑。
文字是他的符号,跑步何尝不是?
不再是浮华迷茫,不再是旖旎感伤,不再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写了几十年“别人”的文字之后,作家第一次只写自己:小说之外,文字之外,均是不施雕琢娓娓道来,清淡如云,宁静如水„„
异常的喜欢这段文字。从一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就喜欢,看了三遍之后,还是喜欢,特别想要拥有像作者一样平静的心灵,特别渴望能够像作者一样奔跑在自己的路线上,不受干扰,自己想跑就跑,想歇就歇,能逃避一切繁琐的世俗,能自由自在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用两年时间读了十几次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书中写到的关于跑步的种种,一些是我已经历过或正在经历中,很容易就产生了共鸣,大部分是我还未经历的,带来的即是感动、激励、启发与感悟。
关于跑步这条路,从开始到尽头,村上春树都通过自身经历直接给出了答案,酸甜苦辣一一呈现。让我这个跑步爱好者走了捷径,从他的文字中提前品尝了。
为什么跑步。怀着“不能长命百岁不打紧,至少想在有生之年过得完美“这种心情跑步的人,只怕多得多。同样是十年,与其稀里糊涂地活着,目的明确、生机勃勃地活当然让人远为满意。跑步无疑大有魅力:在个人的局限性中,可以让自己有效地燃烧—哪怕是一丁点儿,这便是跑步一事的本质,也是活着一事的隐喻。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才更为重要。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自己,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跑步中思考些什么。我几乎从不曾思考正儿八经的事情。我跑步,只是跑着。原则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许是为了获得空白而跑步。
跑步与意志。老实说,我甚至觉得每天坚持跑步同意志的强弱,没太大的关联。人生来如此:喜欢的事儿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儿怎么也坚持不了。所以,我从来没有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过跑步。
跑步与忙。每日跑步对我来说好比生命线,不能说忙就抛开不管,或者停下不跑了。坚持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
当跑步成为习惯。就这样,跑步如同一日三餐、睡眠、家务和工作一样,被组编进了生活循环。成了理所当然的习惯。我想人生之中总有一个先后顺序,也就是如何依序安排自己和能量。到一定的年龄之前,如果不在心中制定好这样的规划,人生就会失去焦点,变得张弛得当。
至少跑到了最后。只要身体允许,纵然已是老态龙钟,纵然周围的人频频忠告:
“村上君,不要再跑了,已经上年纪了“,我还是会不以为意地继续跑步。哪怕成绩大幅下降,我也会朝着跑完全程马拉松这个目标,如同从前一样—又是还会超过从前—继续努力。
跑步的意义。成绩也好,名次也好,别人如何评论也好,都不过次要的问题。对于我这样的跑着,第一重要的是用双脚实实在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让自己无怨无悔:应当尽的力我都尽了,应当忍耐的我都忍耐了。从那些失败和喜悦之中,不断汲取教训。并且投入时间投入年月,逐一地累积这样的比赛,最终到达一个自己完全接受的境界,抑或无限相近的所在。
人与人,人与事,人与书的碰面都需要缘分。读过这本书,我就暗自将跑步,参加马拉松纳入我的人生规划。十天后,我将参加42.192公里的马拉松比赛,每天按部就班地跑步与训练,积极乐观地规划每天的生活。我的生活因为跑步这件事儿,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与新鲜。我知道,我会一直跑下去。
上一篇:写送别情景的古诗
下一篇:写出两句描写秋天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