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恋爱的诗歌词

| 口腔助理医师 |

【www.guakaob.com--口腔助理医师】

不谈恋爱的诗歌词篇一
《浅谈《诗经》中的恋爱诗》

浅析《诗经》中的恋爱诗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开启了中国爱情文学的传统。其中风诗中着墨描写了男女之间的婚姻恋爱。这一类婚恋诗表达的内容、形象各异,较全面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男女的恋爱生活。有劳动人民真挚、纯洁、愉快的爱情,有男女间的漫漫相思,有幽期密会的甜蜜;有对封建礼教束缚的强烈反抗,也有嗟叹弃妇的哀怨。通过对爱情的描写,表现了古代人们对于感情生活的淳朴、热烈,及对幸福生活的大胆追求和爱情自由的向往。本文将根据阅读过的相关恋爱诗,阐释个人对《诗经》恋爱诗内容上的理解。

关键词:诗经;恋爱诗;爱情;思想内容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其所编辑的是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的诗作。其精华则是民歌部分(国风和小雅中一些诗歌)。朱熹在《诗集传》中写道:“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由此可见国风中的大量诗歌是以男女恋爱作为题材的,且艺术价值极高。《诗经》中的恋爱诗各言其情,有男女间两情相悦的欢乐、有幽期密会的甜蜜、有男女间苦苦的相思、有虚无缥缈的若即若离的爱慕、也有为爱反抗的刚烈,弃妇无言的哀怨。下面就大致对上述方面结合具体的诗歌进行赏析。

爱情,是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沟通,狭义上表现为男女之间的纯洁的心灵融合。《诗经》里描绘的每一首恋爱诗,都是一幅动人画卷。其动人之处在于将感人至深的情感融汇于富有韵律感的短短几句里,却情真意切,给人以灵魂深处的触动。

如《召南·野有死麕》中描绘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在郊外互表爱情,男女相悦的情景。文中以“野有死麕”开头,“吉士”英勇善猎,并将战利品作为向女子求爱的礼物,“女子怀春,吉士诱之”,最后“吉士”凭借勇敢和才能获得了女子的青睐。诗并没有重点描写男女的深情,而是将读者置身于野外林间,以女子温婉的话结尾:“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表现男女的亲昵,一场喜剧悄悄展现。

读《邶风·静女》,则会因细腻而形象的幽会而怦然心动,诗中用另一种表现形式描写了男女相悦佳期密会的情景,形象而细腻地刻画了恋人热恋中特有的

心理活动。幽会,对于热恋中的青年男女来说,是多么富有神秘色彩和诱惑力,并且女子既“姝”又“娈”,本就迫不及待,但是诗人却宕开一笔,女子“爱而不见”藏了起来,男子焦急地“搔首踟躇”,文章曲折跌宕,最后等到女子“贻我彤管”才让人会心一笑,女子无意间赠送的朴素的茅草,被男子感慨“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可见物因人美,青年男女间互相爱慕之情更加浓郁、纯洁,堪称天籁。

男女间情意浓浓固然让人欣喜祝福,虽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因现实的阻隔分离而生的相思苦楚却令人倍加煎熬,于是便有了漫长的等待与无尽的相思。《郑风·子衿》描绘的就是一种几近心碎的相思之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好一个一日不见如隔三月!女子苦苦思念翘盼男子的音讯,在城阙上踱来踱去,眺望远方,迟迟等不到男子。于是陷入无尽的相思,想起男子的衣襟,只因一日不见,便思念入骨。女子的悠悠相思情,让人读后余味无穷。

思念太苦,但爱情本是不易,唯有经得起考验的爱情才能幸福。如《周南·关雎》,《诗经》中的第一篇,也算是我国最古老的情歌。全诗以男子的口吻,歌颂了其对一采荇女子深切的爱慕之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幅淑女采荇图在我们面前悠悠展开,女子灵巧的双手,优雅的身姿拨动着男子的情弦。男子深情地凝视着女子“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毛之”,继而“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而夜夜不能眠。但女子是那样的美好,引得男子愿与其琴瑟和鸣、钟鼓欢腾。全诗痛苦与欢乐交织,波澜起伏将男子求爱之不易描绘得淋漓尽致,更表现了男子对女子感情的真挚及对爱情的执着,难怪在过去的时代里,此诗常作庆贺新婚的乐歌伴奏了!

比起《关雎》中的“辗转反侧”,《秦风·蒹葭》中的男子面对虚无缥缈的思慕,怕要苦恼得多了。因为男子对伊人苦苦执着追求,却始终可望而不可即。全诗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形式上一叠三唱,全诗开头给人以清冷的感觉,塑造了神秘飘渺的意境,也为男子对伊人上下求索而始终不得的迷离恍惚铺垫,男子几经“溯洄”“溯游”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似隐若现,可无论如何努力都到达不了伊人身边,欲索而不得的苦恼心情跃然于纸上,韵味无穷。

读《诗经》中的恋爱诗,让人的心情时而欣喜时而焦躁,如《郑风·将仲子》中的女子,因为封建礼教而心生畏惧,不敢大胆地表露自己对爱人的心态,让读者为其捏了一把汗。诗中的女子含蓄地表达了另一种对待爱情的态度:男女相爱,却因封建礼教而产生既爱又恨的矛盾、苦恼。诗以女子独白的方式,将其矛盾的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诗开头是情意深长的祈使句,女子细心告诫仲子不要“逾墙”、“逾里”,不要折“我树杞”,只因人言可畏,“畏我父母”、“畏我诸兄”、“畏人之多言”。古代女子婚嫁都需要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齐风·南山》中即说:"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诗中女子既爱又畏,但是爱还是占了上风,她表白“仲可怀也”,鼓励仲子“逾墙”、“逾里”,在矛盾面前,女子为爱做了悄无声息的反抗。

相比于《郑风·将仲子》的含蓄矛盾苦恼,《鄘风·柏舟》中描绘的女子却来得直率简单。诗中的女子将爱情自由看得极重要,坚决地为爱反抗,为捍卫自己爱情婚姻自由的权利,勇敢地与封建礼教抗争,为爱宁肯以死殉情,也不愿意遗憾终生。女子决绝说道: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即便是遭受到父母的反对,女子并没有屈服,反而更加顽强地向往那纯洁的爱情、自由的婚姻,一个勇敢地女汉子形象油然而生,在当时的时代已是罕见,令人佩服万分。

恋爱诗各种各样,有缠绵悱恻的爱情,便会有哀怨悲伤的爱情。《卫风·氓》便是典型的哀怨诗的代表,是弃妇诗中的经典。《氓》的开篇一二章即写了男女从初恋到结婚的经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男子老老实实地与女子商量婚期,女子倾心相爱,并不介意“子无良媒”,决定“秋以为期”嫁给男子。男子就凭借女子的痴情骗取了她的感情与钱财。至第三章起,便以“桑之未落”与“桑之落矣”起兴,用桑树从茂盛到凋零,一荣一枯,一盛一衰的对比,象征着女子婚后生活的憔悴与痛苦。女子的青春在像桑树那样"其黄而陨"之后,她的丈夫竟然抛弃她,于是女子在男尊女卑、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礼教下,女子发出了无奈的感慨“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同时也在告诫其他女子不要轻易交付真心,以免遇到负心汉。原本期待的白头偕老到最后皆是空话,加之社会的舆论、封建家族的压力,使得女子痛苦不堪怨中有怒,但她大胆地向吃人的封建礼教宣战,喊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了她的坚强,可见其决绝!

让人读来为之动容。

读《诗经》中的恋爱诗,我认为现代人的恋爱观大概是古代人恋爱观的延伸,现代人敢爱敢恨,不畏惧流言,只为恋爱自由,恪守心中那一片纯洁的净土和纯洁的情意。古代亦然,无论是缠绵悱恻的相爱,苦苦的单相思,还是弃妇的哀叹悲愁,它们都是恋人发自肺腑的恋歌,表达了古人对待爱情的真挚、执着、专一,以及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黄素芬选析,秦似审订.《诗经》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

[2]刘立志.汉代<<诗经>>学史论.中华书局,2004.

[3]刘立志.<<诗经>>研究.中华书局,2011.

[4]程俊英 《诗经译注》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2月第1版.

不谈恋爱的诗歌词篇二
《歌词与诗歌的语言特色》

歌词与诗歌的语言特色

要研究诗歌与歌词,首先就要知道诗歌与歌词的来源。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生产劳动中的民歌。文字发展以后,人们开始有意识的去创造诗歌以表达在生产劳动、感情交流诸方面的心得体会。于是就有了以现实主义为主题的《诗经》和以浪漫主义为主体的《离骚》。他们认为,诗歌实质是用来抒发感情的。

歌词是诗歌的一种,中国最早的歌词是传说中的只有四个字的《涂山氏歌》:候人兮猗。《诗经》就是入乐歌唱的,所谓南、风、雅、颂,本部都是音乐的名称,三百篇,无一不是音乐文学。以《诗经》为标志,音乐文学成熟了。宋词、元曲均是一种歌词,除独立吟诵外,亦可以配合歌曲,以当时的汉字发音唱出。可惜现时大部分曲谱已失传,而且因语音变化相当大,古人亦无录音设备,才使今人难以把这些词曲咏唱出来。及至今天的戏曲、歌剧、音乐剧、流行音乐等等同时涉及到文学和音乐的创作,作品的文词部分仍称作歌词。 说到诗歌的语言特色,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诗歌的凝练性。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的逻辑论证那样铺陈展开,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我们所见的诗歌都是言简意赅的,从来不会说怕读者不了解而对诗句做出解释,这是诗歌的一大特色。用现代文艺理论家对诗歌的界定,就是诗歌具有凝练性,诗歌的语言特别凝练,从不会有一句多余的废话。

二是象征性和暗喻性语言。它以表示具体事物或具体实景的语言暗示深远的意境。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利科认为,“语言的神奇性正是在于:语言是利用象征的特性玩弄‘指明一隐藏’的双重方向的运动的魔术——语言在‘指明’时就包含了一种新的‘隐藏’,而在‘隐藏’’时又包含了再次指明的可能性”利科这段话是就一般语言的特性而说的。

三、画意性语言。每一首都可以是一副画,就看你怎么去理解。王维的《终南别业》,就既是诗中有画,而又在画的背后隐蔽着一种悠然、空寂的境界。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上是一首描写田园山水的单纯写景的诗,但仅仅这样来看待这首诗,则显然未能真正领略其诗意。这几句诗在描写“人境’的现实田园景物时,却隐蔽着语言文字所未说出的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应是此意。

四是音乐跳跃性性语言。诗歌在结构上有跳跃性特征,在语言上同样有。超过任何文体语言。因为表现心理快速活动。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还可以逻辑混乱,任意交错。如时间和空间交错。如《背时的爱情》中诗人与古代的美人谈恋爱。另外语言是有声音的,与音乐有共同之处,音乐.比起绘画来更接近语言,因此,诗的语言之具有音乐性也比它之具有画意要更为直接。诗的语言的画意性在于提供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事物的外在形象,使语言所未说出而又暗指的精神境界更具鲜明性,但仅仅画意性语言还不足以表达时间上先后之承续,不足以暗指精神境界的节奏性,这就需要富有音乐性的语言。

而说到歌词,歌词和诗歌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说两者都有相同的艺术特制,讲究格律和流畅,情感的升华,词语的搭配。但是歌词也有自己的特色。

从本质上讲,歌词也具有诗所具有的艺术特质、表现技法和情感特征,但它和诗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歌词为了能够配上曲子唱,在结构、语言、韵律等方面要受到音乐旋律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它又反过来制约和影响着旋律。所以,流行歌词相对于现代诗歌而言,自由度要小很多,不能随心所欲,海阔天空地写。而且语言要求通俗易懂,尽量避免谐音产生 “畸意”;比如,在心里老是唱成“你知道我在等你妈(原词是‘吗’)”,那种感觉要多别扭有多别扭。本来一首很好的歌,却因为一个糟糕的谐音而“毁”了。 歌词的韵律是一大特色。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都有它一定的格式,诗基本上是偶句押韵的,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

同。之所以我们能觉得一首歌会啷啷上口,那是因为作词人对压韵的处理得体。当然大家都知道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是需要压韵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都会很注意对句子最后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的应用。其实歌词有时不仅仅是在对最后一个字压韵,也可能涉及到段落之间同位置句子其中的某个字,可能在创作时让它们压韵,更能使歌词富有歌唱性。一般来说,当一首歌词需要转韵的时候需要注意几点:一,切忌在相同的段落中间进行转韵。二,转韵的最佳位置是在段末或则是第二段的开始。三,如果在段末最后一句进行了转韵,那么下一段就一定要选用另外的韵脚,切忌和结尾的韵脚相同。在作韵脚。

诗是歌词的一个基础,歌词是诗歌的一大发展,两者又有联系也有区别,这就需要我们慢慢探索了。

不谈恋爱的诗歌词篇三
《写歌词与写诗歌的异同之处》

写歌词与写诗歌之异同

左河水

歌词和诗歌有很多方面都有相同之处,比如说两者都有相同的艺术特制,讲究音韵、格律,追求语言的流畅和情感的升华,讲究词语的搭配。歌词与诗词、诗歌相比较,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讲究语言的通俗易懂,简单流畅,让人一读一听就会产生共鸣。而诗歌却是语言的另一种升华,你可以读不懂它,但是能感觉到它。其次,歌词是为了配合音乐而产生的载体,一首歌词,不管是多么地出色,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音乐,那么就仿佛是被湮没住光芒的宝石,毫无价值。相反,一首好的诗歌,即使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仍然能让人读出其中的意境来。我们要想写出好的歌词,诗歌则是基础。目前国内的许多歌词作家,原来都是诗人,本人虽不才,也是从写古诗词开始的。

一、内涵问题。歌词和诗歌一样讲究内涵,没有内涵的歌词和诗歌就象一副枯骨,毫无血色。没有内涵的歌词,纵然谱了曲,有人唱,也如一阵秋风而过。新旧世纪之交,是中国流行歌词的鼎盛时期,各个流派缤纷而出,千姿百态。大多数的流行歌词对爱情的歌颂,眷恋,哭泣,让人不知所措,一时爱国音乐和民族歌词身价百倍。这期间也出现了很多有思想内涵,很感动人,让人几十年都不会忘记的歌词佳句。

二、格律问题。歌词与古诗词和现代诗歌都讲究格律,歌词虽然没有古诗词那么严格,但比现代诗歌更加讲究。所以说,创作歌词的人应该多学习一些格律诗词的创作艺术,掌握语言节奏与长短句的的科学运用方法。广东的朋友说,如果是在有曲子的情况下填出一首传统的歌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词律随乐而生,有了完整的曲子做基础,格律自然就出来了。一般来说,在没有曲子的前提下,要写出一首传统意义上的歌词,需要作者本人对旋律有一定的概念(写歌词要懂得歌曲的音乐结构),出笔之前要在脑子里定好一个雏形。传统的歌词一般分为:ABC AB ACB CAB几种格式,以七字一句见多。对于学习写歌词的新手来讲,AB这样格式是最容易的,其次是ACB。在歌词创作中,A表示主干,也就是一开始就进入正题,B段为抒发,也就是歌词中的高潮。而C段在通常情况下为小副歌,可以放在开头或是过渡的高潮。在创作各个段落的时候,不妨分开逐句写出,字数相差不要太大,否则也给谱曲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押韵问题。写歌词和诗歌都要押韵,写作者需把握住韵脚的尺度,不提倡在一首词里面用两种以上的韵脚,在没有特殊的要求下,是不提倡有变韵的。当一首歌词有特殊需要而转韵的时候需要注意三点:

1、不要在相同的段落中间进行转韵。

2、进行转韵的最佳位置是在段末或者第二段的开始。

3、如果在段末最后一句进行了转韵,那么下一段就一定要选用另外的韵脚,并与结尾的韵脚一致。

歌词还有一个特点,因为它是需要配上音乐唱的,而不是用于朗诵的。用于朗诵的诗与歌词其押韵的字当然是“平声”的,只有古词,比如《西江月》有“仄声”押韵的。目前也出现了一些歌词在押“平声”韵困难时,偶尔用上一个“仄声”的字,唱起来效果倒是一样的。

歌词和诗歌的押韵要求差不多,只有古诗词特别严格,其对哪一句的哪一个字要押韵都进行了固定,而诗歌、歌词可以根据需要而定,有一点灵活性。

四、共鸣问题。在写歌词的时候,不要去刻意拼凑词语。歌词不是用华丽的词语堆砌而成的,歌词要用最平常、最大众化的语言写出能让人感动的词句。歌词的精彩体现在歌词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手法与提法,给人以共鸣。而不能从语言的华美入手刻意去拼凑。歌词创作需要投入自己的所有感情,写出感人肺腑之语,而不是苍白无力的陈词滥调。一首能产生共鸣的歌词,只要音乐上还过得去,人们就愿意唱。共鸣,是所有文学作品追求的共同目标。

五、选词问题。在这一点上,歌词是有不同于诗歌之处,歌词需要运用的是较为通俗的词语,要达到让广众易懂、易记的要求,而且还要读起来、唱起来上口。有些词语唱起来能产生绝妙的效果,因为它有一个开口音与闭闭音的问题,有的字唱起了很困难,就需要避开。诗歌主要是用眼阅读的,它也不像音乐一样流动,一下没看不懂,还可以停下来慢慢思考,其写作要求与侧重点略有不同。

在创作过程中,歌词更要有新意,不能用或少用别人用的词汇。一首好歌词唱出来之后,往往有一两句成为一时流行的时髦用语。当然,很多歌词的佳句属于妙手偶得,我们也不要因为想写出一句出彩的词语去四处寻找。这样刻意去写的歌词会显得生硬。在歌词不同的部位,词语的选择也是相当讲究的,需要选择歌词重要的部位,挑选不同力度的词语,比如歌曲的音乐发展之处。歌词也不要特别在意哪一处,因为它还有整篇的内容布局问题。

六、语言问题。写歌词与写诗歌一样,不能用一些空洞的口号;不能写成没有个性,用在谁身上都可以的句子。我看到一些企业、学校歌曲的歌词,内容大同小异,没有个性,如果把企业或学校的名字去掉,完全可以互用了。创作歌词的语言一定要形象、生动、感人。歌词属于文学作品,需要用形象思维来创作,不能搞说教,不能用写行政公文的语言写歌词,也不能空洞无物,让人不知所云。

不谈恋爱的诗歌词篇四
《和诗歌谈恋爱》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十诫诗仓央嘉措•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你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一股气息,却还得装做毫不在意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一股气息,却还装做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瞬间无处寻觅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无法相聚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飞鸟与鱼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见与不见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不谈恋爱的诗歌词篇五
《(百科知识)歌词和诗歌的差异》

歌词和诗歌的差异

歌词和诗歌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说两者都有相同的艺术特制,讲究格律和流畅,情感的升华,词语的搭配。

歌词最重要的就是讲究语言的通俗易懂,简单流畅,让人一读到就会产生共鸣。而诗歌却是语言的另一种升华,你可以读不懂它,但是能感觉到它。其次,歌词是为了配合音乐而产生的载体,一首歌词,不管是多么地出色,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音乐,那么就仿佛是被湮没住光芒的宝石,毫无价值。相反,一首好的诗歌,即使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仍然能让人读出其中的意境来。要想写出好的歌词,诗歌则是基础。

如何写出歌词中的共鸣。

当你决定要去写一首歌词的时候,首先不要去刻意做什么。著名词人林夕曾对自己的创作发表了四个字的感想:心无旁骛。要知道歌词是不需要华丽的词语去堆砌的,要想用最平常最大众的语言写出能让人感动的歌词就不能从语言的华美入手,而是投入自己的所有感情,切记不能有苍白无力地幻想。

像写故事一样去写一首歌词,这样的要求对于阅历浅薄的人是很难做到的。歌词和诗歌一样讲究内涵,没有内涵的歌词就是一副枯骨,毫无血色。近几年是中国流行歌词的鼎盛时期,各个流派缤纷而出,千奇百怪。大多数的流行歌词都关于爱情,天马行空地歌颂,眷恋,哭泣。让人不知所措。难怪爱国音乐和民族歌词会在业界大大吃香,身价百倍。

关于歌词的格律。

歌词比现代诗歌更加讲究格律。当然,如果是在有曲子的情况下填出一首传统的歌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词律随乐而生,有了完整的曲子做基础,格律自然就出来了。一般来说,在没有曲子的前提下,要产生一首传统意义上的歌词需要作者本人对旋律有一定的概念,出笔之前要在脑子里定好一个雏形。传统的歌词一般分为:ABC AB ACB CAB几种格式,以七字一句见多。对于学习写歌词的新手来讲,AB这样格式是最容易的,其次是ACB。在歌词创作中,A表示主干,也就是一开始就进入正题,B段为抒发,也就是歌词中的高潮。而C段在通常情况下为小

副歌,可以放在开头或则是过渡高潮。在创作各个段落的时候,不妨分开逐句写出,字数相差不要太大,否则也给谱曲带来一定的难度。

把握住韵脚的尺度。

不提倡在一首词里面用两种以上的韵脚。如果一首词,在没有特殊的要求下,是不提倡有变韵的情况出现的。除非你是顶尖的词人,能把各个韵脚运用自如而没有丝毫破绽和生硬。一般来说,当一首歌词需要转韵的时候需要注意几点:一,切忌在相同的段落中间进行转韵。二,转韵的最佳位置是在段末或则是第二段的开始。三,如果在段末最后一句进行了转韵,那么下一段就一定要选用另外的韵脚,切忌和结尾的韵脚相同。

词语的选用和搭配。

前面已经提到过,歌词不同与诗歌,需要运用的是大众通俗的词语。如何把握这些词语堆砌在一起,而产生绝妙的效果呢?我个人认为在创作过程中,新意是最重要的一点。很多歌词的佳句都属于妙手偶得,千万不要因为想写出一句出彩的词语,而去四处寻找。这样刻意去写的歌词,就会显得生硬。无妨放松自己,或许精彩的句子就会出现在你的耳边。

选用词语。在歌词不同的部位,词语的选择也是相当讲究的。特别是在有旋律的前提下,进行填词。需要把握住旋律中的内涵,挑选不同力度的词语。这样,即使在没有听到旋律的情况下,别人也会自然联想到音乐的格律了。

总的来说,要想写出一首好词,除了有足够的才华和热情外,还需要掌握必要的技巧规则。否则就是词不成词,诗不为诗。

首先,歌词最好以4句为1段,这样作曲的人会很舒服,即使你不要曲子

第2,歌词自然要押韵,但不要因为押韵而忽略句子的可读性,要做到这点需要比较强的驾御文字的能力.

第3,每短歌词要有相同的句式,也就是相同的字数,但是高潮不用和前面的字数相同

第4,出学者嘛,最好先列个提纲,每段要写什么都写清楚 第5,不要把自己觉得优美或者有意境的词语堆切上去,这样读者会不知所云,

第6,要自己有真情实感,真的有某种感情的时候再写,不然会很痛苦.

刚刚开是的时候可能写的会很慢,但是慢慢坚持就越来越好了,加油!

歌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种格律诗。出于歌唱的需要,它必须具备简短、上口、易记、针对性强、句式及分段整齐、富有旋律感的形式;以小见大、浅而不薄、淡而有味的内容等一些显著特点。从这一点来说,歌词已经和现在的诗歌(特别是朦胧的、前卫的诗歌)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简单地说,歌词是听觉艺术,诗歌是视觉艺术。

写作歌词,在形式上必须简短。

歌词不是社论,不是小说,不是散文。一首歌一般地说只有几分钟的演唱时间。即使是《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之类也不过是个把小时就唱完了。这是歌词最显著的特点。

歌词需要经过谱曲才能在更为广阔的天地里飞翔。所以,歌词必须要有最起码的句式和段式。前段与后段的句式不能相差太大,否则就没有办法谱曲。比如大家熟悉的《东方红》,第一段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第二段是“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这样才能反复。如果我们把第二段改为“党啊,心中的太阳,你把整个世界照耀的灿烂辉煌!”在同一首歌里,就无法演唱了。因为它的句式完全不一样。

歌词还必须富有旋律感。没有旋律感,《东方红》就成了这样:“东方的天空红起来了,一轮朝阳冉冉上升,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出现了毛泽东这位伟人。”意思完全是一样的,不过,这还是歌吗?

在内容上,歌词还要以小见大,浅而不薄、淡而有味。 初学者常常有“泰山是我们的骨胳,长城是我们的脊梁;长江是我们的血脉,黄河是我们的摇篮。”这一类的歌词出现。这样的句子并没有错,甚至还很有气魄。但是它犯了一个大忌:叫做“假、大、空”。因为这种句子谁都可以写的出来,甚至比它还要华丽,唯独没有歌词的灵魂——真情实意。歌词如果没有真情实感,就变成了口号,而口号一喊过之后就完了,引不起观众的共鸣。

真正好的歌词是通过一些很小的现象来反映一个深刻主题的。它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给予作品以更大的张力,使作品的内涵更为丰富、意境更为隽永。比如乔羽先生的《思念》:“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他通过一只小小的蝴蝶,反映了一种让人有滋有味、荡气回肠的情感。让人震撼,使人思索,令人品味。

另外,歌词的短小精悍,也要求它必须针对性强。你要写什么就要围绕这个主题来构思,来布局,来组织精彩的语言。《思念》就是思念,《东方红》就是东方红。如果东拉西扯,没有针对性,那么,你下笔千言万语,听众却不知所云,这不乱套了吗?

分开来说,写作歌词必须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感情要丰富,切忌“假、大、空”

“假、大、空”是所有初学歌词写作的人(包括一些高手)最容易犯的错误。因为没有真情实感,就容易强做激动状。可能自己也感到假,唯恐气势不够,表达无力,于是弥补。为了弥补,就会犯第二个错:说大话。其结果又会导致第三个错:空。正如我们在上面举的那个例子:“泰山是我们的骨胳,长城是我们的脊梁;长江是我们的血脉,黄河是我们的摇篮。”如果我们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它就是“假、大、空”的典型。首先,它不是真情实感。起码不是出自内心的。没有贴近生活、没有贴近实际,没有贴近群众,是一种套话。这种套话是一种文革遗风,大得吓人,空洞无物,属于谁都可以写,谁都不愿听的陈词滥调。感情假则不真,不真则不善,不善则不美。所以,“假、大、空”是歌词写作的首忌,万万不可犯。

二、写作对象要看准

一首歌词总归是写来让人唱的。所以,下笔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是写给谁唱的?是为哪一类、哪一个行业的人写的?甚至听众是哪些人?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别以为这是小事。其实这对歌词的传播来说是必须做到、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我们要写一首为医护人员歌唱的白衣战士之歌,你不可能拿给“校园之春”去唱。又比如你写的儿童歌曲,也不可能让解放军战士去唱。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在写作时不一定人人都清楚。在写词的时候,如果分清了对象,就可以用你写

作对象的语言、心态去把握歌词的情绪,让作者丰富的感情拧成一股绳、一种力量去感染听众,顺成一条线索去牵动听众。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到词句朴实,内在深厚,曲作者也才能作出引起听众共鸣的乐曲,既适合演唱又能让听众叫好。军旅歌曲《一二三四歌》不就是如此吗?

三、歌词的情调与结构一定要拿稳

这些与上面一条基本相似。下笔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你写的这首歌是什么情绪?是含情脉脉,还是雷霆万钧?是诙谐幽默,还是一本正经?这对歌词的写作是很重要的。不然的话,写的是爱情,味道却是炮火连天的战场;说的是“三个和尚挑水吃”,内容却变成了高昂的颂歌,这就乱套了。所以,歌词的一条主线只能写一个内容,在情调上一定要贯穿始终。但在歌词的段落之间(注意,不是自然段,而是内容的递进层次上)的情绪一定要有所区分。这就是歌词的结构。一般说来,歌词结构的结构有起、承、转、合。但是,这起、承、转、合都要各自的情感特点。起是基调;承是变化;转是高潮;合是回归。

这在歌词写作中是必须的。因为歌词的主线及变化能够使作曲者更容易地把握词作的语气口吻,从而使音乐的旋律跌宕起伏,曲折缠绵。

当然,也有单纯一种情感贯穿始终的。如《国歌》、《大刀进行曲》等等。不过,这只是一种例外的用法。

四、从小题入手,落在点上

初学歌词,往往动辄就是大题目,好像不如此就不足以表现自己磅礴的情感,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写大题目当然可以,只要你写的好,不仅社会欢迎,而且人民欢迎。不过,泼点冷水,你的功力够吗?你能驾驭整篇的题材吗?要知道,很多高手就是因此落入俗套而跌下马的!

从小题材(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入手,往往挖掘得更深。又拿乔羽先生的优秀作品《思念》来讲:从一只小小的蝴蝶入手,写尽了朋友之间的感情和眷念;那首《常回家看看》也许并不那么优秀,但它从“常回家看看”这么一件小事入手,写人间的天伦之乐,也是极为成功的。因为它的点子最终是落到健康的、大众欢迎的、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所以,它也

不谈恋爱的诗歌词篇六
《winky诗古风歌曲歌词》

<<菁华浮梦》主题曲文案

流年,流怜,流传,那些成串的故事在空中飘散,美的那么凋零。有些相遇本不应该,亦如书馆的相逢,让有些感情夹杂着无奈。 开始,茫然,结束,感伤,似乎从起点就预演了轰轰烈烈过后的凄凉。流失的年华就像是游离在空中的尘埃,在阳光下动荡成微末的颗粒,无处安放,肆意飞落。 当预想越来越偏离轨迹,望不穿的红尘落寞,繁花散尽,时光的脚步又惊饶了那一潭碧水,将寂寥和惆怅流淌成一片汪洋,谁是谁无法释放的殇? 破碎的永恒 纠缠的眷恋,守望在无声的叹息中惊慌的放手,遇见绝望,邂逅悲伤,用尽全力也只能弹奏出曲终人三的凄凉,那白衣飘飘,鹅冠霞披的帝王也只能临江远眺,失神的彷徨。。。。 而那些明媚的画面,依然在阳光下绽放,那一刻的温暖,瞬间涌动出的回忆,就像梦回古老的岁月,却无法与现在接洽。生命中最没不过遗忘,惨然,凛冽,轰然坍坯。。。

下谁感叹。

作词:wjjslove(外弦音)

作曲/编曲/演唱:小诗(琅琊阁)

和声编写/唱:麟趾寒(碎音堂)

后期:小恶人(外弦音) 麟趾寒(碎音堂)

文案:浮兮(零悦馨音)

海报:sorrow(零悦馨音)

文字排版:六樱残散(外弦音)

白绫纱 青丝发 你眉目亦如画

恍惚间 相望早已无话 心如麻

千古月 付韶华 那一瞬 成刹那

逝年华 转身 泪流如雨下

抱琵琶 声声弹 咫尺却隔天涯

空回首 一场盛世繁华 如昙花

红朱砂 卓风华 倾城颜 吟蒹葭

桃花尽 转身 寂寞的喧哗

夜 五更寒的空洞 暗哑

江山长卷 却也泛黄 被历史风化

你 我一生的牵挂 沙哑

花前月下 化漫天黄沙

琅琊阁&零悦馨音 联袂出品

抱琵琶 声声弹 咫尺却隔天涯

空回首 一场盛世繁华 如昙花

红朱砂 卓风华 倾城颜 吟蒹葭

桃花尽 转身 寂寞的喧哗

杀 为你杀为你夺天下

颠覆天下 我亦无怨 生死中挣扎 千年红泪一朝散,留

念 誓言的真与假 倾塌

咫尺天涯 相望已无话

夜 五更寒的空洞 暗哑

江山长卷 却也泛黄 被历史风化

你 我一生的牵挂 沙哑

花前月下 化漫天黄沙

岁月沧桑 江山依如画

—The End—

作曲:黄安

作词:Winky诗

编曲:Winky诗

后期:Winky诗&企鹅大神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谁人记得落花红

朝朝暮暮催人老 暮暮朝朝言未休 醒时已过半身空

新人浓妆喜眉梢 旧人哀怨没青冢 她曾为谁理颜容

不问新人为谁笑 不问旧人为谁老 只顾花香曾随风

曾记否鸳鸯蝴蝶 年少(轻)时候旧梦

谁能看透纷繁的红尘注定是场空

百年过后 月色依旧

却不见你面容 叹年华去匆匆

只愿初见入梦

[00:00.00]历书·江山

[00:00.82]=制作组=

[00:00.83]策划:韩小沧

[00:00.84]曲:月夜如水

[00:00.85]作词:韩小在

[00:00.86]演唱:Winky小诗【Freedom】

[00:00.87]后期:縼月九妖

[00:00.88]海报:亦语勿语【剪刀剧团】

[00:00.89]=配音组=

[00:00.90]扶苏:苏榭【裔美声社】

[00:00.91]雅风:HolyNight

[00:00.92]洺启:吟诵的威尔斯·蓝【决意同人】

[00:01.05]洺启:环雅风,今日朕自当一死。但是,放了他。

[00:07.53]雅风:这自不必你说。

[00:11.48]洺启:但闻佳期邀相送,扶苏心比天下重。

[00:18.83]雅风:来人,厚葬洺启帝。 扶苏心比天下重

将扶苏禁足于朝阳宫。

[00:27.67]汴河水清凉,

[00:29.71]斜阳如辉心事藏,

[00:32.95]长庭杯酒觞,

[00:35.14]帝都故国负月光,

[00:38.49]可怜谁心上,

[00:40.62]隐恨天地归何方。

[00:43.42]浮生一梦斑驳萧瑟过千窗。

[00:49.04]

[00:49.34]血染修罗场,

[00:51.38]白骨落寞水中央,

[00:54.61]红颜江边唱,

[00:56.87]离人何时归故乡,

[01:00.18]风吹花徜徉,

[01:02.27]泪落滴滴化红妆。

[01:05.01]曾经惊鸿如今竟已独彷徨。

[01:09.49]扶苏:为了江山,杀了儿时的玩伴,血洗天下,真的值得吗?

[01:18.56]雅风:值得不值得,扶苏,你现在问我,我也无从回答,有一天,你 也许会知道的。

[01:29.79]扶苏:是吗?

[01:31.13]雅风:你走吧,离开这里。

[01:32.95]前路载洪荒

[01:35.01]刀剑印刻断魂殇。

[01:38.30]策马换戎装

[01:40.53]白雪相应赴杀场。

[01:43.83]南来向北上,

[01:45.98]击破长空任翱翔。

[01:48.69]千载风流明灭天下话动荡。

[01:54.63]苍穹遥相望,

[01:57.01]蓦然回首云鬓霜。

[02:00.05]扶摇断宫墙

[02:02.29]大江东去朱颜伤。

[02:05.58]江山几多长,

[02:07.74]谁写历卷这一章 。

[02:10.47]无限河山帝王将相谁收葬?

[02:16.11]扶苏:十年动荡,倾国之乱,生生死死,谁的江山谁的梦。

新贵妃醉酒

那一年的雪花飘落梅花开枝头

那一年的华清池旁留下太多愁

不要说谁是谁非感情错与对

只想梦里与你一起再醉一回

金雀钗玉搔头是你给我的礼物

霓裳羽衣曲几番轮回为你歌舞

剑门关是你对我深深的思念

马嵬坡下愿为真爱魂断红颜

爱恨就在一瞬间

举杯对月情似天

爱恨两茫茫

问君何时恋

菊花台倒影明月

谁知吾爱心中寒

醉在君王怀

梦回大唐爱

(白)陛下,再来一杯吧!

风花雪月

作曲:Winky诗

作词:Winky诗

编曲:Winky诗

演唱:Winky诗\

后期:Klio企鹅

风 和风 和风起 吹落一地繁花

尝 不完 五味陈杂

唱 不出 多少岁月喑哑

伤心笑 开心泪 正相反 如真面假

花 繁花 繁花落 落尽尘世繁华

听 不懂 世事沧桑

看 不完 锦绣江山如画

前世忧 今生愁 再回首 历尽风华

数不清几回呜咽

说不清几回思恋

生生世世轮回月圆月缺

江枫渔火对愁眠

孤舟陪残月

数千帆 一岁又一年

笑叹往事随风飘远、幻灭

昨日耳边私语 都作烟云散

多少尘世流年 都付水东去

侧卧孤舟枕水而入眠(夜半寒风冷阙惊人眠)

雪 绒雪 绒雪落 屏掩多少呜咽

说 不尽 诺言难辨

哭 不完 怎奈人生苦短

难回首 莫叹惋 惜流年 莫愁聚散

月 残月 残月升 勾起多少思念

闻 暗香 亦真亦幻

笑 不完 人世几番戏谑

千帆尽 残灯灭 空等候 多少流年

[原创]江南调

作词:怡红琢玉(方水兵)

作曲:Winky诗

编曲:Winky诗

花似火 水如蓝 笑靥乱 伊人香 乌衣巷 忆江南 点点惆怅满

六朝心事付风雨 秦淮河岸谁人唱 一曲千古轮回 犹抱琵琶轻声叹

谢家燕 又成双 朱雀桥 花径香 青石街 碎夕阳 片片往事伤

秦时明月百姓家 梧桐井边盛玉盘 一去春秋百转 恰似冬水春又暖

泊舟向晚篱墙 坐看世事冷暖

不谈恋爱的诗歌词篇七
《古诗词与现代歌词》

不谈恋爱的诗歌词篇八
《赞美诗歌词》

赞美诗

歌词

我愿意唱出赞美的旋律 我愿意慢慢敞开心扉

不再封闭

我愿意写下赞美的诗句 我愿意向你献上自己

不离不弃

当赞美的歌为你唱起 我的心灵变得洁净 当赞美的歌为你唱起 我的心有股暖意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20378.html

    【不谈恋爱的诗歌词】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