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口腔助理医师】
名诗名句赏析篇一
《诗词名句赏析》
名诗名句赏析篇二
《古诗名句、佳句赏析》
古诗名句、佳句赏析
▲1、《回乡偶书》贺知章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从侧面表现了诗人离乡之久,变化之大。 ▲2、《夜雨寄北》李商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诗人把思念深情化为重聚希冀。 ▲3、《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
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把朋友间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无限怅惘的复杂心情。
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比喻提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现了诗人达观的人生态度。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时风直到夜郎西。”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怀,展示了李白飘逸、豪放的性格。
▲7、《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描写了江南的春光明媚、生机盎然。 ▲8、《登飞来峰》王安石
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蕴含登得高望得远的哲理。 ▲9、《望岳》杜甫
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勇攀高峰的凌云壮志。
▲10、《观沧海》曹操
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抱负。 ▲11、《饮酒》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现出诗人物我合一的脱俗境界。 ▲12、《次北固山下》王湾
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形象地描绘出了早春的景色。 ▲14、《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出了危城将破的壮烈场面。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现了诗人立志报效国家的愿望。 ▲1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皆是景物描写,烘托出悲凉的气氛。
▲16、《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中连用了六个叠词,增强了诗的音韵及美感。既深化了主题,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17、《渡荆门送别》李白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刻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8、《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了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移情于物,意蕴丰富。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句为咏雪的千古名句。
▲20、《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突出了环境的寂静。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写出了词人在夏夜骤雨急至而慌忙避雨的情形。 ▲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写出了作者“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悲惨境地。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现了作者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2、《过故人庄》孟浩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绘了山村美丽的自然景色。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描写了农家朋友相聚的场景。
▲23、《游山西村》陆游
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24、《渔家傲》范仲淹
“千帐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边塞的苍凉与悲壮。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写出了守边将士的忧国思乡。
▲25、《浣溪沙》 苏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抒发了作者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情怀。
▲26、《观刈麦》白居易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极写农民的辛苦劳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27、《赤壁》杜牧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一反传统看法,从另一方面评说赤壁之战。 ▲28、《过零丁洋》文天祥
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诗人宁死也要为国的高风亮节。 ▲29、《已亥杂诗》龚自珍
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虽已辞官,但仍希望以其他方式为国家做贡献。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30、《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名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此句道出了全诗的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本质。一针见血,发人深省。
▲31、《采薇》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句用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沉重抑郁的心境。
▲32、《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表现了服兵役时间之长,兵役制度极其不合理。 ▲33、《送别》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借漫天的柳絮表现离人之思。
▲34、《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描绘了江南的田园风光。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表现了童真毕现,童趣盎然。
▲35、《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借喇叭抨击统治者。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形容民财全部被搜刮干净。 ▲36、《长歌行》乐府诗集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用流水东去不复归说明了时光短暂易逝。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鼓励人们应该珍惜飞逝的时光,趁少壮年华奋发努力,有所作为。 ▲3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出了洞庭湖宏大壮阔的气势。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引用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虽有意出仕却无人举荐的急切心情。
▲38、《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清新、宁静的晚景图。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从侧面写出了山村居民淳厚,朴实的风尚。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用楚辞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诗意,暗指自己愿归隐山林。
▲39、《渔家傲》李清照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空有才干而不能伸展的感慨。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气势开阔,表示自己虽遭不幸,但也希望如大鹏般展翅高飞,找寻幸福。
▲40、《长相思》纳兰性德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表现了词人对现有生活的不满与厌恶。
▲41、《使至塞上》王维
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简约的线条画出景物的形态,展现了壮阔雄浑的大漠之景。
▲42、《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表现了朦胧的美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运用曲笔讽刺那些终日醉生梦死、不关心国事的封建贵族,表达了自己的忧愤之情。
▲43、《无题》李商隐
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比喻的手法写对意中人至死不渝的爱情和无尽的思念。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运用美丽的神话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44、《浣溪沙》晏殊
“夕阳西下几时回?”使词的格调由欢快立时转为哀伤。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写出了因暮春花落而感叹年华流逝的惆怅思绪。 ▲45、《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点明此词为饮酒赏月时所作。
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表明了万事皆难以美满。
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美好的祝愿。体现了词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
▲4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体现了诗人对收复失地的无比欣喜。
▲47、《滁州西涧》韦应物
▲48、《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用蛙声来衬托夜晚的寂静与寂寞。
▲49、《如梦令》李清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饱含词人不尽的惜花之情。
▲5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词人睹物思人,抚今追夕。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以江水为喻,抒写抗金复国的决心。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表达了词人对南宋王朝的忠心。
▲51、《关睢》诗经
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达了诗人对心中恋人爱慕之情。 ▲52、《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表现了主人公对恋人的怀念,笼罩着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
▲53、《黄鹤楼》崔颢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对仗工整,写出了黄鹤楼远处的美景。 ▲5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莺燕活动的忙碌景象,充满朝气活力。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形象地描绘出早春的景色,同时也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体现了诗人陶醉于美景之中。
▲55、《相见欢》李煜
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词人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形象、贴切、自然地表达出来,欲哭无泪,感人至深。
▲56、《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渲染了打猎的壮观场面。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运用了“孙权射虎”的典故。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冯唐持节”的典故。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词人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雄心。 ▲57、《行路难》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子牙垂钓碧溪”和“伊尹乘舟梦日”的典故。 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虽遭遇挫折却信心十足,相信自己定会战胜困难实现理想,气势豪迈。
▲58、《凉州词》王翰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表现了战士们豪饮的狂放之情。
▲59、《咏煤炭》于谦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托物言志,表明诗人甘心牺牲自我,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甘于奉献一切的精神。
▲60、《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词人慨叹人生的短暂。
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出了无尽的愁思。
▲6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表现了豪放的军营生活。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现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可怜白发生。”表现了词人壮志未酬的悲愤与抑郁。
名诗名句赏析篇三
《诗词名句赏析》
古代诗词名句赏析
李白行吟图
1赏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年轻时离开家乡年老才回来,一口乡音未改两鬓已是疏落苍白。“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2、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前句写你问我什么时候会回去,我却没有准确的时间可以告诉你,“期”字两次出现,友人问询归期,促其早归,盼归之情十分真切;诗人回答,没有准确日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这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归的愁苦跃然纸上。次句写出了极富形象性的原因:因为巴山下了大雨,这雨几夜没停,所以江河湖泊池塘都水满为患了!也就是说,洪水泛滥,阻断交通,让人有家不得归呀!让想念我的你失望了!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又表现了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3、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何当”一词表愿望,“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由当前的苦况所激发出来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此联跨越上联郁闷、孤寂之心境,而去设想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重聚时的乐。诗句明白如话,却又曲折、深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4、赏析“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此联先交代握别的时间和地点,次写彼此分别,愁上心头的况味。地点是扬子江边的渡口,时间是春天,正是杨柳依依的季节。在这大好的春天,朋友之间却要分手,心中的离情别绪,恰好与这大好的春光形成鲜明的反差。那依依袅袅的柳丝,那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在写景中,深寓着别情离绪,故有“杨花愁杀渡江人”。“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极致。这里只写“渡江人”,然而彼此羁旅漂泊,君愁我亦愁的内心波动,跃然纸端。
这一联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结合。
5、赏析“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而我要去京城长安。此联即景生情,扬子江头,已是愁绪万千,离亭宴上,更是难舍难分,欲言又止。“风笛”“离亭”都具有特殊意蕴,烘托了离人的特殊心境,实在是信手拈来,妙手天成。
6、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去,烟雾弥漫,怎么也看不见岷江上的五大渡口。前句写关中地区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城阙”即城墙和宫殿,这里指当时的都城长安。“辅”即护卫,“三秦”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点出送别之地。次句写举目望去,烟雾弥漫,怎么也看不见巴蜀的五大渡口。“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上的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等五大渡口,称“五津”。
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恋不舍。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送行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这一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其壮阔精整。
7、赏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典故一(“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向秀与嵇康、吕安是好友,嵇康、吕安为司马氏杀害,向秀经过两人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子,其声“慷慨”激昂,向秀感音而叹,写了《思旧赋》来表示对嵇康、吕安的怀念。
典故二(“烂柯人”):据《述异记》所载,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棋还没终局,发现手中的“柯”(斧头的木柄)已经朽烂了。王质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一百年过去了,同时代的人都已死尽。
在外面,我怀念老朋友的时候,只能徒然地吟诵《思旧赋》;我回到故乡,恍如隔世,正像传说中的烂柯人。前句用向秀的典故,表示对被贬被害朋友的怀念,其中隐含有对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后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暗示贬谪时间的长久。两句通过用典,表现了诗人十分复杂的心情。阔别正久,今朝归来,人事全非,抒发了无限怅惘的心怀。旧:老朋友。
8、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的前头万木逢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喻,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别人纷纷志得意满,奔赴前程。诗意固然不无惆怅,却也颇为豁达。诗人用这样异常达观的态度来应对世变,劝诫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寂寞、蹉跎、忧伤。这一联,突然振起,一变忧伤低沉的情调,尾联便乘势而下,表现了诗人振作的精神。
9、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在柳絮落光杜鹃啼叫的季节,(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县。前句兼写时令。写景则专取杨花,寓意为“漂泊无定“;而子规鸣叫,是用其“不如归去”的谐音。这种写法,既合事理,又能表现出李白当时的心情:对王昌龄被贬一事的悲哀和同情。后句直书原因,“五溪”,即雄溪、蒲溪、酉溪、沅溪和辰溪,均在湖南境内。两句虽未写悲痛之情,而悲痛之情自见。
10、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随风一直送到夜郎西。此联意境犹为深远。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倾诉,无人理解,只好将这种愁思托之于月;二是说唯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到;三是说,只有依靠它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通过诗人的丰富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娈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它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被贬的朋友。
通过诗人的想象,使明月人格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行为动作,是此诗的一大特点。
11、赏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辽阔的江南春天大地上,黄莺欢快地歌唱,绿树丛丛,映衬着盛开的红花,无论是傍水的村庄,还是依山的城郭,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描写的江南春景,所见一览无余,尽收眼底。这媚人的春色,铺洒在江南的千里大地上,更显出它的深邃,它的广阔,它的无边无际。
12、《江南春》为千古名篇之理
诗人在缩千里江南之景于尺幅之中时,不仅着意描写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的江南景色,还将金碧辉煌,屋宇重叠的寺庙掩映的景象示于人们的眼前。这寺庙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让它出没于迷景的烟雨中,就更加显现出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色彩,与前联的明朗绚丽相映,使得这幅“江南春景图”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13、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我不害怕飘浮的云把眼遮住,当然是因为我身处最高处。从自然角度说,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面在古代诗歌中,“浮云”常被用来比喻谗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一是来自经验,即从书本上得到历史经验,他感到不站得高;就不能扫荡“浮云”,就会贻误自己的大事。这句是带有自警、自策的意味的,说明王安石在后来的变法中之所以能够抵住保守势力的种种打击,不是偶然的。
14、赏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有多大?从齐到鲁都可望见。首句设问,总括泰山的全貌,而突出其雄伟高大的山势。作者怎样突出其山势的呢?他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致在齐、鲁两佃都可以望见泰山。作者是以距离之广远烘托出泰山之高峻。这既是作者的亲身体验,也是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高超诗才的体现。
15、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峰顶,看到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这两句诗,是写出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会当”是唐人的口语,意思是“一定要”。这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6、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刮过,平静的海面顿时化作汹涌的怒涛。“洪波涌起”,大海有着掀起揭天巨浪的无穷威力,这句诗句有着明显的旬征意义。这两句,体物形象,场景壮大,格调激扬亢奋,表现了一世枭雄的广大胸襟。
17、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仿佛是从大海里出来的;灿烂的银河,仿佛也是从海里出来的!在大海的怀抱中,巨大的日、月、星辰只是它的宠儿而已。这四句浅显明白,但意境阔大,气势豪迈。真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仿佛大海孕育了宇宙天地,缔造了世界万物,生发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豪迈气概。所以沈德潜说:“有吞吐宇宙气象”。此评确当,洵非过誉。
七年级语文(下)诗词名句赏析
1、赏析“心远地自偏”
所谓心静,境自静。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诗人用平淡的话道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
2、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句写出了作者田园生活中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望见了郁郁郁葱葱的庐山,就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平静的美好结局。
采菊而见山,闲适而随意,“境与意合”,人与山谐。
3、《饮酒》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
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不能改为“望”?为什么?
不能改。“见”写出了诗人在东篱旁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郁郁葱葱的南山时,心中的那种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而“望”是眼睛盯着看的意思,用这个字,诗句就变得平淡无味了。
5、《饮酒》的艺术特点
艺术上的特点是情、景、理三者的浑然融合。诗人写出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诗歌中那个悠然望山的人和那只翩然归林的鸟,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陶诗富于理趣,这首就是一个代表。
6、赏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羁旅天涯的漫漫征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逐浪向前。此两句写旅途所见的大江两岸景色。“青山”“绿水”互
文见义。
7、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此联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美景中虽有缺憾,却能表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8、赏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此句写被蒙蒙春雨滋润着的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看似平淡的诗句,向人们透露了春悄悄来了的消息,小草就是春的使者。
9、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此句引用典故,写出了官军全体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豪情。既表明了作者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的政治立场,又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的最强音。
10、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九个名词列出深秋的九种景物,构成一幅深秋晚景图,把漂泊游子的凄苦愁楚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烘托得淋漓尽致。(此诗表现手法:寄情于物,被称为“秋思之祖”)
11、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夕阳”一句点出时间,并照应上文的“昏”字。“断肠”一句直抒胸臆: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
12、赏析“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银河相隔,情意相通。脉脉的眼神传达着千丝万缕的情意,此时胜过千言万语。“语”作动词,意为谈话。此句看上去好像有叙事意味,但仍然是紧扣织女的形象和现实的景物来描写的,仔细玩味,又确实写景,织女的离愁却在这里被轻轻点染出来,可谓情景相生。
13、赏析《渡荆门送别》之“随”、“入”、“下”、“飞”、“生”、“结”等词
颔联“随”字,将静止的山岭和原野摹状出活动的趋向,给人以连续的流动感和空间感。“入”字,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仿佛流入了辽远的原野,境界高远,力透纸背,蕴含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颈联“下”、“飞”、和“生”、“结”字的配合使用,不仅写活了水中月影的变化和江上云彩变幻成海市蜃楼的过程,而且所写的动态景象更瑰丽奇妙,更有飞动的气势和迷人的情趣。
14、赏析“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句比喻手法的妙用
此句为神来之笔,写出了天空中的云月瞬时变幻的奇景,富有浪漫之思。作者把月亮倒映在水中的样子比做是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夜晚,近景),把天上堆叠的彩云比做是海楼(白天,远景),写出了平原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变幻莫测的江水、月光、云彩,让诗人目不暇接。
15、赏析“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之“从”字妙用
全句意为:长江水远远渡出荆门山外,伴随着自己来到楚地游览。一个“从”字,凸显了诗人的大气魄。本是诗人乘船顺江东下,可在诗人眼里,意是长江跟着自己游览。
16、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这一名句展现了一幅雄伟壮阔的景象: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依然滔滔不绝。白天行舟,天开地阔,诗人开阔的胸襟、舒畅的心情,都流露在字里行间,这正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17、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作者虽然难以掩饰自己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初次离别故乡,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仍怜”二字饱含游子的思乡之情。
18、赏析“万里送行舟”的妙处
诗句成功地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故乡的恋子情来烘托诗人的思乡情。诗人把故乡看作送别游子离乡的母亲,其构思之独到令人称叹。
19、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描绘长安劫后的凄凉景象。前句一“破”一“在”,似乎相反,但正是“在”突出“破”,从中透出山河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后句“草木深”应反映春景,然而却没有显示出一点春意,反呈现出城市破败、人烟稀少,遍地草木的荒凉,深藏诗人无限慨叹。写鸟语花香更增诗人凄楚之感。
20、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作者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借花鸟的心惊落泪来抒发有感时的急剧变化,恨与家人分别所产生的特殊心理。
21、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具体写国事和家事。由于战乱长久,国家危难深重,与家人音信阻绝,因而把家信看得比万两黄金还要珍贵。可见诗人思乡盼信的心情是多么迫切!这一联,不仅流露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而且使他的忧国感情不断得到深化。
22、后四句描绘出诗人当时怎样的形象
从“烽火连三月”可见祸乱之久,家人生死未卜,尤为悬念。一句“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出诗人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白发几不胜簪。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23、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人写北方飞雪,却用南国的春风和梨花作喻,这里不仅是因为梨花和雪都有相同的颜色,而且梨花盛开时花团锦簇的景象恰能传达出大雪纷飞的势态。这一奇想把萧索酷寒顿时转化为绚丽烂漫,从一开始就给全诗定下了豪迈乐观的基调。
24、为什么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示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25、赏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之“卷”、“折”、“即”字
“卷”字写出了北风怒吼奔驰的巨大气势。“折”字写出了北风摧枯拉朽,狂暴肆虐的情态;“即”字神情毕肖地写出了诗人见到如此情景时的惊异心情。可诗人一时不能认同这“胡天八月”的气势,竟然以为这雪花漫天,银装素裹的世界,是春回大地、满树梨花的天下。
26、“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观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
27、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与李白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主人看不见客人了,只看见串串马踪的印迹,他迟迟不返,一定是在为客人担心。以景抒情,言虽尽而意未绝。
28、赏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首句中的“惊”字是“使„„惊”的意思,风、月、蝉、鹊,都为寻常景物,但经过作者巧为组合,竟于寻常中见出不寻常。明亮的月光,惊飞了夜宿枝头的喜鹊;习习的微风,惹得树上的蝉儿嘶鸣。“惊鹊”、“鸣蝉”,似写动而实写静,以动衬静,真神来之笔。
29、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夜风送来阵阵稻花的清香,远近一片蛙声,仿佛在预告丰收在望。扑面而来的稻花香,使词人联想到丰收的景象,他竟有些掩饰不住心头的喜悦——常人耳朵里喧嚷的蛙鸣,在他听来,俨然是蛙儿们在“说丰年”。这里,词人把自己的感受转移到蛙身上,构思奇妙,话语清新,将作者的欢快之情和自然之景交织,融为一体,真是词人的匠心独运。
30、《我爱这土地》语言品味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大地。“爱”表达诗人对土地是一种热爱和眷恋之情。以“假如”虚拟,领起全诗,以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嘶哑”形象地描摹出了鸟倾情鸣唱的歌喉。“河流”和“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悲愤的”“激怒的”使人联想到日冠的铁蹄正在野蛮地践踏和蹂躏着华夏大地,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英勇斗争。“黎明”象征抗战胜利的光明和希望,表现了解放区的勃勃生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献身精神,使诗的境界更为深邃博大。
31、《我爱这土地》是如何表达对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的
诗歌第一节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的心:“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2、《乡愁》语言品味
“小小的”与下文中“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正语反出,以一种轻描淡写的形式,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33、《乡愁》的结构美
形式上:寓变化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长短句错落有致,反复和重叠
交相辉映。
内容上:全诗共四节,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如油画的着色,
那色彩便是乡愁,层层加深。
34、《乡愁》的音乐美
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的“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1、赏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写诗人进村见到的景色。绿树环绕,青山斜隐在村外,一派山野村舍景象,如诗如画,恬淡宜人。景中充溢诗人激动的喜悦心情。此两句用对偶手法,一近一远,一密一疏,顾盼之态如见,亲切之情可掬。“合”、“斜”二字极为传神,却又似信手拈来,形
象逼真地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之情态,突出了绿树的繁茂。
2、赏析“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写和故人相约再来,老朋友之间推杯换盏,盘桓一日,说不尽的知心语,道不完的依恋情。最后,要分别了,而是以相约分别,九月九日重阳佳节,再来赏菊花,再来喝酒。尾联收束,却又开出新意,更觉老友之间情深意厚,使人读后回味无穷。
3、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农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也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心情。应邀赴约,美景扑面而来,一重一重的山,往复回环的水,走着走着,仿佛没有了路,然而,绕过柳树,穿过桃林,又一个村庄到了。诗人像行走于仙境之中,表现了一种激动,一种忘情。此句被世称为佳句,往往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一番周折、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
4、赏析“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这真是主人殷勤,客人留恋,人还没有离开,就惦记着还要来。诗人说,今后如果有可能在月光下夜游,我拄着拐杖随时会敲开您家的门。这是多么深厚的友情。
5、赏析《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远望重重叠叠的关山,苍茫的暮霭之中,落日的余晖之下,一座紧闭城门的孤城。这是“异”于内地的边城,一座被西夏军包围的宋朝将士守卫着的孤城。这是多么悲壮的氛围,也渲染了守边将士的艰苦。表现守边将士英雄气概,全词苍凉悲壮又豪放慷慨。
6、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抒发了守边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酒一杯”“家万里”,借酒销愁是人之常情,即使如此思乡,也没有忘了为国建功。“燕然未勒”是多么伟大,多么豪壮啊,将士们又是多么向往啊。然而此时“未勒”,当然是无法言归了。可见思乡和为国建功是并不矛盾的。
7、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将士们都没有睡觉,听着悠悠笛声哀婉动人,满地的霜映照着将军的白发和士兵的泪水,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情景。思乡之情和渴望建功,以及如此长的艰苦生活,交织在一起,人怎么能入睡,人怎么能入睡?将军的白发和士兵的泪水,记载着宋代帝王对外软弱,消极防御,长期征战无果的史实。有人认为此词可以作为“词史”来读,是有道理的。
8、赏析“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点出作者游兰溪的时间和地点。兰草发出了短短的芽,浸在涨满着水的小溪里,这是春天兰溪的典型景色。作者漫步在溪边松树林里的小路上,闲散自在,连“沙路净无泥”也深有感受,录入词中。说明苏轼被贬到黄州,虽然心中不免凄凉,但由于生性旷达也能自安,词中才有如此精细的描绘。
9、赏析“休将白发唱黄鸡。”
诗出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时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诗是以黄鸡催时,白日催年作比来慨叹朱颜易失,格调当然是不高的。苏轼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不要感慨光阴易逝,人生易老,而要振作精神。这无疑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给了后代人许多警示和启迪。
10、赏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写割麦子已经筋疲力尽了还不觉得天气炎热难捱,只是珍惜白天的时间要多割麦子。真实地反映出农民夏日割麦的辛苦,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11、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歌妙在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间接地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吴魏形势的变化。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以小见大,给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情致,别出心裁。对周瑜的丰功伟绩予以怀疑,主意新奇,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这正是本诗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12、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人在前三联将家国恨、哀怨情渲染到了极致,宕开一笔,留下这千古名言。这一句气势磅礴,格调格调高亢,表现了诗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
13、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虽打算辞官家居,但并非弃绝尘缘,“我”还想为社会尽点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正如那飘落的花朵,融入春泥后,更能护育新花。“落红”实际上是诗人自况。诗人以含蓄隽永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眷恋深情。后来泛指那些甘为事业培育人才的志士。
14、赏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此句指出人民的疾苦,并不因朝代的更迭而有所改变,表现了作者对人民深切的同情。
八年级(下)诗词名句赏析
1、赏析“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
“杨柳依依”句回首往事,“依依”一词既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出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
“雨雪霏霏”句则抒发了归人浓烈的思乡之情。阴霾的天气、纷纷扬扬的雪花有力烘托出人物沉重抑郁的心境。
“行道迟迟”句抒写了戍卒归程之艰难及其心力交瘁的境况。
名诗名句赏析篇四
《古代诗词名句赏析》
古代诗词名句赏析
1、赏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年轻时离开家乡年老才回来,一口乡音未改两鬓已是疏落苍白。“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2、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前句写你问我什么时候会回去,我却没有准确的时间可以告诉你,“期”字两次出现,友人问询归期,促其早归,盼归之情十分真切;诗人回答,没有准确日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这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归的愁苦跃然纸上。次句写出了极富形象性的原因:因为巴山下了大雨,这雨几夜没停,所以江河湖泊池塘都水满为患了!也就是说,洪水泛滥,阻断交通,让人有家不得归呀!让想念我的你失望了!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又表现了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3、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何当”一词表愿望,“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由当前的苦况所激发出来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此联跨越上联郁闷、孤寂之心境,而去设想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重聚时的乐。诗句明白如话,却又曲折、深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4、赏析“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此联先交代握别的时间和地点,次写彼此分别,愁上心头的况味。地点是扬子江边的渡口,时间是春天,正是杨柳依依的季节。在这大好的春天,朋友之间却要分手,心中的离情别绪,恰好与这大好的春光形成鲜明的反差。那依依袅袅的柳丝,那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在写景中,深寓着别情离绪,故有“杨花愁杀渡江人”。“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极致。这里只写“渡江人”,然而彼此羁旅漂泊,君愁我亦愁的内心波动,跃然纸端。 这一联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结合。
5、赏析“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而我要去京城长安。此联即景生情,扬子江头,已是愁绪万千,离亭宴上,更是难舍难分,欲言又止。“风笛”“离亭”都具有特殊意蕴,烘托了离人的特殊心境,实在是信手拈来,妙手天成。
6、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去,烟雾弥漫,怎么也看不见岷江上的五大渡口。前句写关中地区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城阙”即城墙和宫殿,这里指当时的都城长安。“辅”即护卫,“三秦”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点出送别之地。次句写举目望去,烟雾弥漫,怎么也看不见巴蜀的五大渡口。“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上的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等五大渡口,称“五津”。
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恋不舍。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送行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这一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其壮阔精整。
7、赏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典故一(“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向秀与嵇康、吕安是好友,嵇康、吕安为司马氏杀害,向秀经过两人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子,其声“慷慨”激昂,向秀感音而叹,写了《思旧赋》来表示对嵇康、吕安的怀念。
典故二(“烂柯人”):据《述异记》所载,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棋还没终局,发现手中的“柯”(斧头的木柄)已经朽烂了。王质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一百年过去了,同时代的人都已死尽。
在外面,我怀念老朋友的时候,只能徒然地吟诵《思旧赋》;我回到故乡,恍如隔世,正像传说中的烂柯人。前句用向秀的典故,表示对被贬被害朋友的怀念,其中隐含有对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后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暗示贬谪时间的长久。两句通过用典,表现了诗人十分复杂的心情。阔别正久,今朝归来,人事全非,抒发了无限怅惘的心怀。旧:老朋友。
8、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的前头万木逢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喻,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别人纷纷志得意满,奔赴前程。诗意固然不无惆怅,却也颇为豁达。诗人用这样异常达观的态度来应对世变,劝诫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寂寞、蹉跎、忧伤。这一联,突然振起,一变忧伤低沉的情调,尾联便乘势而下,表现了诗人振作的精神。
9、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在柳絮落光杜鹃啼叫的季节,(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县。前句兼写时令。写景则专取杨花,寓意为“漂泊无定“;而子规鸣叫,是用其“不如归去”的谐音。这种写法,既合事理,又能表现出李白当时的心情:对王昌龄被贬一事的悲哀和同情。后句直书原因,“五溪”,即雄溪、蒲溪、酉溪、沅溪和辰溪,均在湖南境内。两句虽未写悲痛之情,而悲痛之情自见。
10、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随风一直送到夜郎西。此联意境犹为深远。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倾诉,无人理解,只好将这种愁思托之于月;二是说唯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到;三是说,只有依靠它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通过诗人的丰富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娈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它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被贬的朋友。
通过诗人的想象,使明月人格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行为动作,是此诗的一大特点。
11、赏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辽阔的江南春天大地上,黄莺欢快地歌唱,绿树丛丛,映衬着盛开的红花,无论是傍水的村庄,还是依山的城郭,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描写的江南春景,所见一览无余,尽收眼底。这媚人的春色,铺洒在江南的千里大地上,更显出它的深邃,它的广阔,它的无边无际。
12、《江南春》为千古名篇之理
诗人在缩千里江南之景于尺幅之中时,不仅着意描写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的江南景色,还将金碧辉煌,屋宇重叠的寺庙掩映的景象示于人们的眼前。这寺庙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让它出没于迷景的烟雨中,就更加显现出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色彩,与前联的明朗绚丽相映,使得这幅“江南春景图”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13、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我不害怕飘浮的云把眼遮住,当然是因为我身处最高处。从自然角度说,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面在古代诗歌中,“浮云”常被用来比喻谗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
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一是来自经验,即从书本上得到历史经验,他感到不站得高;就不能扫荡“浮云”,就会贻误自己的大事。这句是带有自警、自策的意味的,说明王安石在后来的变法中之所以能够抵住保守势力的种种打击,不是偶然的。
14、赏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有多大?从齐到鲁都可望见。首句设问,总括泰山的全貌,而突出其雄伟高大的山势。作者怎样突出其山势的呢?他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致在齐、鲁两佃都可以望见泰山。作者是以距离之广远烘托出泰山之高峻。这既是作者的亲身体验,也是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高超诗才的体现。
15、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峰顶,看到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这两句诗,是写出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会当”是唐人的口语,意思是“一定要”。这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6、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刮过,平静的海面顿时化作汹涌的怒涛。“洪波涌起”,大海有着掀起揭天巨浪的无穷威力,这句诗句有着明显的旬征意义。这两句,体物形象,场景壮大,格调激扬亢奋,表现了一世枭雄的广大胸襟。
17、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仿佛是从大海里出来的;灿烂的银河,仿佛也是从海里出来的!在大海的怀抱中,巨大的日、月、星辰只是它的宠儿而已。这四句浅显明白,但意境阔大,气势豪迈。真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仿佛大海孕育了宇宙天地,缔造了世界万物,生发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豪迈气概。所以沈德潜说:“有吞吐宇宙气象”。此评确当,洵非过誉。
名诗名句赏析篇五
《名句、古诗赏析》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期中复习之名句、古诗赏析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名句填空(书中名句)
故园渺何处? 临风一唳思何事? 淮南秋雨夜, 翅湿沾微雨, 转觉鸬鹚毛色下, 低头乍恐丹砂落, 巢成雏长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忽见陌头杨柳色, 敬人者,
用志不分, 谈笑有鸿儒, 苔痕上阶绿, 无丝竹之乱耳,
长风万里送秋雁, 抽刀断水水更流, 俱怀逸兴壮思飞, 人生在世不称意, 塞下秋来风景异, 夕阳西下,
浊酒一杯家万里, 人不寐, !
山高月小, 清风徐来,
二、名句填空(教研室规定的必背课外名句)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战战兢兢, 。
舟覆,乃见善游; 天网恢恢,
玉不琢不成器, 管中窥豹,
为山九仞, 一日暴之,
读书破万卷, 人而无信,
独学而无友, 有所不为,
他山之石, 无边落木萧萧下,
前车覆, 仁者见仁,
朱门酒肉臭, 穷则变,
耳闻不如目见, 近水楼台先月,
三、诗词曲赏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一、二两句蕴含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功业难成的精神苦闷,也饱含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B、三、四两句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C、五、六两句,上句赞美李云的风格刚健,下句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精神上遭受重压之后,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显示出逃避现实的消极色彩。
2.对《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白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李白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B、此诗开头两句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但并没延续着写烦说忧,而是展现出另一番天地。其中三、四句写春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
C、结尾两句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D、此诗开头两句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诗的中间部分起伏跌宕,开阖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
3.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
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是 ,“秋思”是。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 的写法
2.点明全曲主旨的句子是: 。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期中复习( 参考答案)
(名句 诗词曲赏析)
一、 名句填空(略)
二、
补充必背名句(与八下语文教材同步)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语见《荀子·劝学》。意思是,骏马跳跃一下,还不到十步远;驽马拉十天车,也可以走得很远。这句话以骐骥与驽马相对比,说明做学问和修养品德都要坚持不懈的道理。
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语见《淮南子·说林训》。意思是,翻了船的时候,才看得出谁是善游的;马狂奔的时候,才看得出谁是本领高强的车把式。人的才能往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见出高低。所以识人往往在于关键之时,紧急危难之中。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xíng)。
语见《韩诗外传》。意思是,玉不加工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能使品德有所成就。以玉喻人,以琢玉喻学习,以“成器’’喻“成行”,比喻恰当贴切。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语见《尚书·旅獒(áo)》。意思是,堆积很高的山,因为只差一筐土而未成功。这句话意在说明,即使是很小的缺点,也会影响结果,现在常用来警诫人们,不要因事情接近成功而自满,以致功败垂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语见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意思是,熟读万卷书,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如有神助。前句写读书要下苦功,后句写作文自有其乐。这是诗人实践的体验。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语见《礼记·学记》。意思是,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切磋,就会知识浅薄、见识短浅。古人学习,很注意同学、朋友的观摩、切磋,这样才能取长补短。我们应该记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语见《孟子·离娄下》。意思是,做事情应有所考虑,有所选择,应该做而且做得到的就去做,否则,就不做。这样,才能集中力量把事情做好,才能有所成就。如果这也想做,那也想做,分散时间,分散精力,则往往一事无成。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语见《诗经·小雅·小曼》。意思是,小心谨慎,好像面临深渊,好像在薄冰上行走。这两句是用“临深渊”、“履薄冰”时的心情来比喻处事谨慎的态度。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语见《老子·德经七十三》。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天道的网(指自然惩罚)宽广无边,看起来很稀疏,但决不会放过一个坏人。后世用以形容坏人终究会受到惩罚,无处逃避。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语见《晋书·王献之传》。意思是,从竹管里看豹子,只能看到它的一个斑纹,用来比喻眼光狭窄,所见有限;也可用以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全体。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语见《孟子·告子上》。暴同“曝(pù)”,晒。意思是,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比喻缺乏恒心,什么事都做不成。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语见宋代俞文豹《清夜录》。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的照射(旧说,近水处无树木遮掩,或因水光的反射,所以近水楼台先得到月色)。比喻由
于靠近某人或某物,优先获得利益或照顾;也用来讽刺利用某种方便,非法占有利益的行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语见《论语·为政》。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行。现在用于说明人必须讲信用;也用来警告某些不遵守诺言的人,必将暴露其虚伪面目,为众人所唾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语见《诗经·小雅·鹤鸣》。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雕琢出玉器。原指别国的贤才也可以为此国所利用。后多用来比喻借助朋友的批评,来改正自己的缺点;借助别人的意见,弥补自己的不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语见杜甫《登高》。意思是,无边无际的落叶飒飒飘坠,无穷无尽的江水滚滚而来。这两句诗原是写诗人登高所见的深秋景色萧索而壮观。现在也用这 两句诗分别比喻腐朽势力的衰亡和新生力量的不可阻挡。
前车覆,后车戒。
语见《荀子·成相篇》。意思是,前面的车子翻了,后面的车子就应当引以为戒;后来,也写作“前车之覆,后车可鉴”,也简作“前车可鉴”。比喻应当接受前人失败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语见《周易·系辞上》。意思是,对同一个问题,仁者看了说是仁,智者看了说是智。现在用来说明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语见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意思是,豪门贵族家里吃不完的酒肉留着腐烂发臭,而路上却有无数饿冻而死的尸骨,后来一直被引用来说明旧社会的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残酷现实。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语见《易经·系辞下》。意思是,事物发展到穷尽,就会发生变革,变革了才能继续发展下去,不断发展才能永久存在。这句话后来也简作“穷则思变”,说明人们穷困艰难时,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语见汉代刘向《说苑·政理》。意思是,耳朵听的,不如亲眼见的;亲眼看见,不如脚踏实地去做一做。现在用来提倡人们要亲自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
三、诗词曲赏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D 2、B
3.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但也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的思想。
《渔家傲》
1、塞下秋景 守边将士思乡报国之情
2、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异常荒凉。
《天净沙 秋思》
1 、 曲牌 题目 寓情于景
2、 断肠人在天涯
名诗名句赏析篇六
《名句、古诗赏析》
八年级语文期未复习[八下名句 古诗赏析①]◆1-3单元内容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名句填空(八上名句)
1.五岭逶迤腾细浪, 。2 感时花溅泪, 。
3.烽火连三月, 。4 商女不知亡国恨, 。
5.僵卧孤村不自哀, 。6 夜阑卧听风吹雨, 。
7.人生自古谁无死, 。8海内存知己, 。
9.会当凌绝顶, 。10 几外早莺争暖树, 。
11.不畏浮云遮望眼, 。12报君黄金台上意, 。
二、诗词曲赏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文略)
阅读诗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回答问题。
1.李白,字 ,号 ,是我国 朝著名的 诗人,文学史上誉为“ ”。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情景的诗句是,
3. 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
4.“建安骨”又称 ,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以 、 、 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 的诗文风格。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二两句蕴含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功业难成的精神苦闷,也饱含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B、三、四两句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C、五、六两句,上句赞美李云的风格刚健,下句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精神上遭受重压之后,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显示出逃避现实的消极色彩。
渔家傲(文略)
1、用“/”划出下面诗句的诵读节奏。
长 烟 落 日 孤 城 闭
2、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浊酒/一杯/家/万里 B、燕然/未勒/归/无计
C、羌管/悠悠/霜满/地 D、将军/白发/征夫/泪
3、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词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词感情悲壮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4、试分析评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一) 阅读《秋思》,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 代的散曲家 。
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
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答:
3、前三句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了 的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
异乡的人的 之情。
4、“夕阳”照应上文中的“ ”字,见此情此景,自然牵动游子的 之情。
5、最后两句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直接道出 。
6、本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突出了景色的 ,诗中 (不
少于三个) 、 、 等字暗合了这种景色的基调。
(二)比较阅读:《秋 词》与《天净沙 秋思》
秋 词 天净沙 秋思
刘禹锡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 枯藤老树昏鸦
我言秋日胜春朝。 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 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①、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的春景。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萧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萧杀之气。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完后,使人悲情顿生。
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 在“小桥流水人家”。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③上面两首诗同写秋景,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刘禹锡表达的是而马致远却抒发了 。在表现手法上,《秋词》是 ,《天净沙•秋思》是 。
◆4-6单元内容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名句填空(书中名句)
故园渺何处? 临风一唳思何事? 淮南秋雨夜, 翅湿沾微雨, 转觉鸬鹚毛色下, 低头乍恐丹砂落, 巢成雏长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忽见陌头杨柳色, 敬人者,
用志不分, 谈笑有鸿儒,
苔痕上阶绿, 无丝竹之乱耳,
长风万里送秋雁, 抽刀断水水更流, 俱怀逸兴壮思飞, 人生在世不称意,
塞下秋来风景异, 夕阳西下,
浊酒一杯家万里, 人不寐, !
山高月小, 清风徐来,
巴山楚水凄凉地, 怀旧空吟闻笛赋, 沉舟侧畔千帆过, 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诗家新景在新春, 好去到人间 爱惜芳心莫轻吐,况属高风晚, 君问归期未有期,
何当共剪西窗烛, 江山代有才人出,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 横眉冷对千夫指, 。
二、名句填空(教研室规定的必背课外名句)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战战兢兢, 。
舟覆,乃见善游; 天网恢恢,
玉不琢不成器, 管中窥豹,
为山九仞, 一日暴之,
读书破万卷, 人而无信,
独学而无友, 有所不为,
他山之石, 无边落木萧萧下,
前车覆, 仁者见仁,
朱门酒肉臭, 穷则变,
耳闻不如目见, 近水楼台先得月,
三、古诗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烂柯人”这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 首联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 对颔联进行赏析,并说说我们今天赋予它怎样的意义?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 请对“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作点赏析。
2. 试举例说明本诗想像丰富的特点。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有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长江后浪身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与本诗意思相似的句子是什么?
3. 诗人说“李杜”不新鲜,是不是在故意贬损“李杜”?
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 参考答案)
( 诗词曲赏析)①
1-3单元内容
一、名句填空(略)
二、诗词曲赏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太白 青莲居士 唐 浪漫主义 诗仙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3、 谢灵运 谢眺 4、建安风骨 曹操 曹丕 曹植 刚健清新5、D
《渔家傲》
1、长 烟/ 落 日/ 孤 城 闭2、C 3.D 4、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思念家乡的感情。
天净沙 秋思
(一)1、元代 马致远。2、深秋晚景图(秋郊夕照图)3悲凉 惆怅4、 昏 思乡。5、天涯游子之悲。6、萧索、凄凉 枯、老、昏、古、西风、夕阳
(二)① D ②( C )③( 豪放热情,乐观向上的情怀 ),(凄苦的思乡之情)。《秋词》是(议论兼抒情),《天净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 参考答案)
(名句 古诗赏析)②
4-6单元内容
一、 书中名句填空(略)
二、
补充必背名句(与八下语文教材同步)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语见《荀子·劝学》。意思是,骏马跳跃一下,还不到十步远;驽马拉十天车,也可以走得很远。这句话以骐骥与驽马相对比,说明做学问和修养品德都要坚持不懈的道理。
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语见《淮南子·说林训》。意思是,翻了船的时候,才看得出谁是善游的;马狂奔的时候,才看得出谁是本领高强的车把式。人的才能往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见出高低。所以识人往往在于关键之时,紧急危难之中。
名诗名句赏析篇七
《古诗名句子赏析》
1、《观沧海》曹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画面。天连水,水连天,大海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由此表现出诗人那气吞山河,大气磅礴的政治理想。 2、《次北固山下》王湾
“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 ——“日升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让人倍生思乡之情。“生”和“入”使“日”和“年”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将驱散黑暗,江春将赶走严冬;寓意新的一天终会到来,新的事物将会取代旧的事物。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作者选择了早春时节典型的事物“莺”和“燕”,细致入微地描写两种事物的情态:“几处”不是“到处”,“谁家”不是“家家”,可见此时正是初春。“早”和“新”意义互相生发,两句联成一幅完美的画面。正因为是“早莺”所以才要“争”向阳的暖树一展歌喉,“新燕”才要啄泥衔草建筑新巢,两句诗描写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景象,展现了作者面对初春到来的惊喜和期待。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此三句诗选取了九种事物,用“枯”、“老”、“昏”、“瘦”等字点染,使景物抹上了浓重的悲凉色彩,让读者感受到羁旅之人的凄苦寂寥,使人
肝肠寸断。情景交融,天衣无缝。再者,本句景物搭配动静结合,奇妙无穷。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此两句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无限愁思无人能解无人能诉,唯有托之明月;二是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得见;三是因此把相思之情托之明月才可让朋友知晓。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自己的知心人,能受己所托,将思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送给那个不幸的谪迁者! 6、《夜雨寄北》李商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表示愿望,是从前句中迸发而来。“共剪......却话......”由眼前孤灯听雨的冷寂之境生发开去,在对未来的无限欢欣的憧憬中收束全篇,这种神往更显今宵思念之苦;而未来对今宵的回味,又会倍增重逢的快乐。诗句朴素无华却有余韵无穷。7、《浣溪沙》晏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花落去”对“燕归来”,此联对仗极为工整。“花落去”与“燕归来”每交替一次,便过了一年,而人生正是在这无穷交替之中逐渐衰老直至死亡。敏感的诗人痛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无意义消耗。春来春去,花落燕归,淡淡的忧伤中有悄悄的惊喜,对立而又统一。
八年级古诗词名句鉴赏 1、《望岳》杜甫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两句是近距离观望泰山神奇秀美、巍峨高大的形象,写的有情有义。“钟”字充满了感情色彩,大自然是如此偏爱泰山,将所有的精华都给了泰山,使泰山拥有鬼斧神工般的神奇和秀美。“割”字用得奇险,写尽泰山的高大威猛,遮天蔽日,仿佛泰山有灵。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泰山身为五岳之尊的超凡地位。 2、《春望》杜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句借助外物表达忧恨之深。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将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春天里的感受表现得巧妙至极。眼前。春天依旧,可是被战火摧残的家园一片破败,乱草遍地,就连花看到了也不免落泪,鸟看到了也不免惊心,何况是人呢?诗人的忧国忧民的心情是如此地抑郁苦闷。 3、《使至塞上》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作者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背景是一片苍茫无际的大漠,一道横贯东西的大河像一条玉带一样从天际之处流了过来,一股直冲云霄的狼烟,一轮缓缓坠落圆而暖的夕阳,画面上的景物一上一下,一直一圆,富有层次和变化;其次,黄沙与红日,青烟与白河,色彩极其协调与搭配;第三,圆的落日和方的大漠,纵的狼烟和横的黄河,线条简约而概括。意境雄浑,逼真传神。 4、《游山西村》陆游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种山间村落的常见景象让人常常联想到人生相似的经历,有着亲切感,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这两句诗既是在描写自然景物,又超出了自然景物描写的范围,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诗人用“沉舟”和“病树”喻己,但却并不感伤怨尤,反而是在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人生和仕途的失意介怀,表现出一种对世事变迁和宦途谪迁后的豁达开朗。二十年的宦海浮沉,人世荣辱反而使诗人变得宠辱不惊了。诗句充满了对人生的乐观感悟和哲思睿理。后人赋予其新意: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6、《赤壁》杜牧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人独出心裁地提出与史书相反的历史见解:周瑜的成功只不过赖于“借到东风”的侥幸,实则为抒发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自己空有满腹才干,怀抱用世之心,却始终没有成名的机会。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为,显示出诗人雄视古今的兀傲神情。
7、《过零丁洋》文天祥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诗人忆起当年战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此时国势已危,“说惶恐”表示自己当时对时局的忧惧不安。后一句说如今自己只身被俘,飘浮在零丁洋上,深感孤苦零丁。往日的体验和今日的体验交错在一起,地名与心情暗合,表达了诗人心中难以名状的忧愤之情。 8、《水调歌头》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之离合与月之圆缺,自古如此。诗人的感情由感伤转入理智,化悲怨为旷达,表明作者由于受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豁朗的襟怀,超然物外,把人间悲怨与自然相象相提并论,营造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哲理意趣。 9、《饮酒》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句揭示了物我合一的意境,一俯一仰之间,诗人已完全沉浸在这静穆超然、纯朴恬淡的环境里,大自然的高洁美好与结庐人境却超凡脱俗的诗人融为一体。 10、《行路难》李白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以“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世现实,以路途艰险比况仕途艰难,这两句写出了李白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才学识见亮如明月的李白,曾经在宫廷中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却因为小人进谗而“赐金放还”,从此险山恶水,天涯沦落。 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不仅写出了大雪来得急躁,而且言传出诗人惊喜好奇的心情。“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几乎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新奇的比喻充分展示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令人拍案叫绝。 12、《己亥杂诗》龚自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以“落红”、“春泥”自喻,表明自己虽辞官还乡,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借“落红”的自白表达了与黑暗势力抗争的不屈精神,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春天的憧憬,和为了国家和百姓,甘愿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 1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此句化用曹植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但更鲜明更精炼。一洗以往送别诗中黯然销魂的伤感情调,代之以乐观豁达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润”、“酥”写出了雨的密、轻和柔,表现了早春的雨的特色。“遥看近却无”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写出了早春刚至,绿草初萌的稀朗纤细。景物描写如水墨画一般浓淡相宜。 15、《无题》李商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上句中“丝”、“思”双关,以丝尽而死的春蚕,表达自己的情思之缠绵不尽,
到死方休;下句则以泪尽而灭的蜡烛,象征自己相会无期的悲哀之泪和对爱情的终生不渝。现在多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16、《相见欢》李煜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人用形象的比喻将无形的愁绪化作有形可见的乱麻,使愁情生动传神。但麻长可断,麻乱可理,愁绪却“别是一般滋味”无以诉说、无人理解,表现了作者深切、悲苦的离愁。 17、《登飞来峰》王安石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诗人登上塔顶,世间万物,尽收眼底。此句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无畏前行。也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九年级古诗词名句鉴赏 1、《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号角”展现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再看那“孤城闭”,隐隐透露着对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又为边塞的军事气氛增添了一种苍茫、悲凉、萧索、压抑的气氛。此句着意写边塞苍凉、萧索的景色,渲染了边塞的前线戒备森严,气氛紧张。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诗人借酒浇愁,为的是游子思乡之情,并和下句形成了矛盾。“燕然未勒”是化用东汉窦宪击败匈奴,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表明自己立志要打退进犯的外敌,但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壮志难酬又难免思念家乡的矛盾痛苦之情。 2、《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此时才40岁,却自称老夫,并不合时宜地“聊发少年狂”,颇有自嘲之意,却又表现了东坡的“狂”,“牵黄犬、架苍鹰、锦帽貂裘”好一幅出猎的雄姿!众多随从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句中用“的卢”典故表现此人年少英勇、一马当先、冲锋陷阵的勃勃英姿。把将士们挽弓放箭声比作霹雳震响天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战斗的激烈和顺利,侧面表现了将军的英勇无畏以及动人心弦、惊险万分的战斗场面。 4、《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此句用“兴”的手法写一个青年男子见到河洲上双双对对和鸣的雎鸠,联想到美丽的姑娘该是自己理想配偶。这种兴的手法起着媒介、比喻、联想以至象征的作用。 5、《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前两句是诗的起兴,既交待了时令、环境,又为全诗感情抒发渲染了浓烈的凄清惆怅的气氛。 6、《雁门太守行》李贺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阴寒凄惨的战地气氛。“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燕脂”与“夜紫”暗示双方都有大量伤亡,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支援作了必要的铺垫。
名诗名句赏析篇八
《古诗文名句欣赏》
古诗文名句欣赏
七年级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简析: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2、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
简析:发挥主观能动性,乐观向上,积极进,将终生有益、无憾。
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简析: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生,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常用来表达一种“想要挽留却又不能留住”的心态。或对人生的感慨:盛衰浮沉,生死聚散,也如这花开花落、燕去燕来。)
4、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简析:它蕴涵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假象所迷惑的道理。
5、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简析: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或: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学习,时时补充新知。)
6、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论诗》)
简析:常用来赞美人才的人才辈出,也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也含有“世事超越前人,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必然趋势”之哲理。 八年级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简析:它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简析: 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简析:劝勉人们努力珍惜青春年华,世间没有后悔药。有“失去才知可贵”的哲理。
10、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简析: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 。只要主观努力,心理健康,仍然能青春永驻,老当益壮。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赤壁》)
简析: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1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简析:它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行路难》)
简析:坚信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抱负是必能实现的。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简析:阐明事物具有两重性。
1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简析:诗句最具忧愁、苦闷之意。极欲摆脱,却又无计可除。有“有新栽花花不发”的意蕴,也告诫人们:酒不解真愁。
1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简析:词句用巧妙地比喻写\"愁\"。寓含一种既无可奈何,又无可解脱的别人不能理解的理趣。
1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简析: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简析: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是声息相通的。
1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简析:前三句,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 后两句,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20、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简析: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
21、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简析:只要有坚贞的信念,任何艰难挫折都不会改变节操。
22、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简析:在一处失去的,将会在别出找出来。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简析: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简析:表现了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 九年级
25、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简析:景物依旧,人事迥异。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世事如棋局局新”的理趣。
2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简析:此诗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不断寻找追求的理趣。
2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简析:人,一生事业与抱负都为天下,必定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28、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简析: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与此诗句有相同的理趣。
29、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简析:颇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默默奉献之理趣。
30、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简析:有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趣。(也含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31、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简析:寓含世事的无常。也有他《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趣。
32、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简析:锦江流水夹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像
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宇宙万物,自有它的变化规律。
古诗词分类积累汇集
诗中雄心壮志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诗中哲理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朱熹《论诗》)
诗中夕阳(落日)
1、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
2、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
3、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 夕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诗中忧愁
1、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4、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5、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诗中树
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东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4、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诗中泪
1、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3、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4、 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杜甫《石壕吏》)
诗中塞外风景
1、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 塞下风来秋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5、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诗中鸟
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3、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用》)
5、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6、 山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
诗中山河(江山)
1、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朱熹《论诗》)
4、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5、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诗中春景
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苏轼《浣溪沙》)
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
诗中夏景
1、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2、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4、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秋景
1、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4、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这》
5、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这》
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9、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
诗中冬景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诗中山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3、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健《题破山寺后禅院》)
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武判官归京》) 诗中水
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6、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诗中日
上一篇:关于心情烦燥的诗句
下一篇:2015最美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