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口腔助理医师】
兵不厌诈造句篇一
《第一节 第一节 语汇概说》
第一节 第一节 语汇概说一 、语汇和语汇学(一)语汇语汇,也称作词汇,是某一特定范围内所有的语汇成分(语素、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如“英语语汇”、“现代汉语语汇”、“广东话语汇”、“茅盾的语汇”、“《阿Q正传》的语汇”等。总之,语汇是一个集合概念,单个的语素、词、固定短语都不能称做语汇。(二)语汇学语汇是学以语言的语汇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语汇学通常分为普通语汇学和具体语汇学。研究各种语言语汇的共同现象和规律的,叫普通语汇学;研究某一具体语言或方言的语汇现象和规律的,叫具体语汇学,如“汉语语汇学”、“法语语汇学”。语汇学又可以分为历史语汇学和静态语汇学。对语汇的起源和发展演变作历时研究的,是历史语汇学;对某个时期的语汇现象和规律作共时描写的,是静态语汇学。现代汉语语汇学属于静态语汇学,是主要以汉语普通话语汇作为研究对象的。(三)语汇系统1.语汇成分之间的联系语汇成分之间最常见的的联系有以下五种:(1)意义方面的联系 例如“终身—终生”具有同义联系;“廉洁奉公—贪贿无艺”具有反义联系;“艺术—文学”具有上下义联系;“诗—词—歌—赋”具有类义联系。(2)音形方面的联系 例如“财务—财物”为同音联系;“称(chēng)—称(chèng)”为同形联系。(3)结构方面的联系 例如“人为—为人”为同素联系;“治安—挫伤”为同构联系。 (4)功能方面的联系 跳—蹦│雪白—金黄│吗—嘛(5)同源方面的联系 买—卖│毋—无│空—孔│强—健此外,时间、地域、语体等因素,也都可使语汇系统中的词语形成各种各样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第一, 第一, 一组词语之间的联系,有时是多个方面。例如:“痛苦—苦痛”一组词,语素相同,是同素词;内部构造一样,都是并列式,是同构词;他们意义相近,是同义词。第二, 第二, 一个词语可能与多个词语发生多方面的联系。如“喜爱”这个词,同“恨、讨厌”等发生反义联系,同“喜欢、爱好”等发生同义联系,同“喜庆、母爱”等发生同素联系,同“道路、迅速”等发生同构联系。2.语汇系统的性质语汇系统具有三种主要性质。(1)体系性 语汇成分之间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联系,构成了语汇系统。(2)层级性 语素是基础层级,词是主体层级。固定短语是高于词的一个层级。(3)开放性 它不断创造新词语,吸收古代词语和外来词语,淘汰旧词语。二、语汇单位(一)语素1.语素的
内涵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构成词的语言单位。例如:富+裕→富裕 乒乓+球→乒乓球 “富”、“裕”、“球”等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读音和意义,都是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它们分别为一个语素。“乒乓”拆开以后,都只能表示读音而不能表示明确的意义;因此,“乒乓”是一个语素而不是两个语素。2.确定语素的方法确定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语素,可以运用替换法,即某一语言单位,能用别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来替换的,就是一个语素,否则不是语素。例如:阐明 明 阐 峥嵘 嵘 峥 说明 阐发 ? ?表明 阐释“阐”和“明”都可以被替换,都是语素;“峥”和“嵘”都不能被替换,都不是语素。运用替换法确定语素应注意两点:第一,一个语言单位,其组成成分必须都能被其他语素所替换。例如:“阐明”。若仅一端能够替换,则只能算一个语素。例如:“香槟”只有一端可以替换,是一个语素。第二.一个语言单位,在替换中语素的意义要相同。例如: “马虎”的“马”和“虎”与“马车”“老虎”中的“马”和“虎”在意义上毫无联系。因此,“马虎”只是一个语素。2.语素的分类(1)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单音节语素是由一个音节表示的语素。如“山、跑、地、嘛”等。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多音节语素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语素。例如:慷慨、匍匐(联绵语素);拷贝、幽默(译音语素);扑哧 哗啦啦(拟声语素);皑皑、漫漫(叠音语素)等。 (2)单义语素和多义语素单义语素是只有一个意义的语素。如“煤、光年、激光、咖啡”等。多义语素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语素。如“打、丰”等。(3)实语素和虚语素实语素是意义较为实在语素。如“富、体、参差、逻辑”等。汉语中实语素占多数。虚语素是意义较为虚灵的语素。如“呢、的、初、了”等。(4)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是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如“美、就、冷、了”等。成词语素绝大多数可以同别的语素组合构成新词不成词语素是不和别的语素组合就不能成词的语素。如“规、阿、宣、第”等。(5)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定位语素是在和别的语素组合时,位置较为固定(或前或后)的语素。如“阿、者”不定位语素在和别的语素组合时,位置不固定(可前可
后)的语素。如“花、笔、”(二)词1.词的内涵词是具有一定语音形式的、能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例如:服务员∣把∣大娘∣照顾∣得∣十分∣周到。所分出的7个单位都有其语音形式,都是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意义单位。它们都是词。由此可见,词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 第一, 具有一定的语音形式。第二, 第二, 能够自由运用。 例如:“你的书丢了吗?”这个句子中,“你”、“书”、“丢”都能独立、自由地用来造句,或者充当句子成分;“的”表示“你”和“书”之间是偏正关系;“吗”表示全句是疑问语气;它们都是词。第三,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词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表示一定的意义(包括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不能再分解。例如“伶俐”根本不能分解成两个有意义的造句单位;“学习”,分解成“学”和“习”后,“学”有意义,也能自由运用,“习”有意义,但不能自由运用。“装点”,虽然可以分解成“装”、“点”两个有意义的单位,但是“装点”整个词的意义不等于“装”和“点”意义的简单相加。它们都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单位。此外,“羊肉”、“笔谈”等词可以分解成有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而且整体的意义基本上是两个部分意义的复合,但它们长期地、经常地作为一个单位来使用,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的凝固性,在意义上具有相对的整体性。它们还是用来造句的最小的语言单位。2.词的确定常用的确定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判法 能单独回答问题,能自由充当句子、短语的成分的是词。例如:①“你上午上什么课?” “逻辑。”(不能答“逻。”或“辑。”)②“你买的皮鞋是的还是老式的?”“新式的。”(不能答“新式。”)例①中,“逻辑”能单说,能单独回答问题,是词;“逻”、“辑”不能单说,不是词。例②中,“新式”虽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但能在短语“新式皮鞋”中充当定语,所以它是词。(2)提取法 把一个句子中的所有能单用的单位都提取出来,剩下来不能单用,但也不是一个词的组成部分的,仍然是能独立运用的词。虚词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确定。例如:③这是你的书吗?把句中所有可以单说的、可以作句子成分的单位提取掉之后,例③剩下了“的”、“吗”,它们虽不能单说,不能作句子成分,但也不是一个词的一部分。它们是用来帮助造句的,是能独立运用的词——虚词。(3)扩展法 看某个语言单位内能否插入别的成分,借以确定这个单位是不是词:能插入的不是词,不能插入的
是词。例如:改好→改得好│改不好 改善→*改得善│*改不善“改好”都能插入别的成分,不是词;“改善”都不能插入别的成分,是词。3.词和语素词和语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词和语素都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但它们的组织功能不同。词是构成短语或句子的要素,语素是构成词或熟语的要素。成词语素在单用作短语成分或句子成分时是词,在不单用而作构词成分时是语素。不成词语素在一般场合不允许单用,在特殊条件下能单用,单用的时候是词。例如:举例一般情况特殊情况民民房 人民党、政、军、民、学 (列举格式)言,语言语 语言你一言,我一语(熟语)叶叶子 树叶根、茎、叶(植物学)时时候(口头)时(书面)词和语素的表义特点也不相同。词表示的意义比较确定,语素表示的意义则比较宽泛。例如“坚固 “坚持”、“攻坚”这些词的含义都是都是十分明确的;其中“坚”这个语素如果呈游离状态,就有“硬”、“坚定、坚决”、“坚固的东西和阵地”等多种含义。只有在“坚”同别的语素构成合成词时,它的意义才能明确地固定下来。(三)固定短语短语又叫词组,是比词高一层级的语言单位。短语可分为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两类。自由短语是人们根据表义的需要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临时组合而成的短语,如“祖国伟大”、“人民的利益”、“非常清楚”等等。固定短语是习用而定型的短语。这种短语从形式上看,不能任意更动其组成成员,从内容上看,对其意义只能整体理解。固定短语分为两大类:专名短语和熟语。专名短语是一些用于专门名称的短语,如 “计算机激光汉字照排系统”。熟语是一些久经沿用基本定型的固定短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1. 1. 成语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1)成语的特点第一, 第一, 结构的定型性化。 成语有紧密的结构,成语的基本格式是四字格的。如“唇亡齿寒”,曾有过“唇亡牙寒、唇无齿寒、唇亡牙冷”等多种结构形式,但这种形式一旦固定下来,就不可任意变动。第二, 第二, 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大都有特定的含义,而不能按字面意义去理解。比如,“高山流水”不是指“高山上流下水来”,也不是“有高山、有流水”的意思,而是表示知音或知己,或比喻乐曲高妙。有的成语似乎可以从字面上解释,但又不等于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比如,“有头无尾”并不是“有头+没有尾巴”。第三,使用的沿习性。成语是经过人们反复锤
炼、并相沿习用的一种语言单位。汉语中的成语大约有百分之七十源于先秦两汉,现代的定型成语多出现在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一直沿用至今。(2)成语的来源第一,各类故事。包括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人物轶闻和掌故等。例如“精卫填海、涸辙之鲋、四面楚歌”等第二,诗文语句。包括古代的诗词歌赋以及各类散文、杂剧、小说、历史文献、笔记等作品中的语句。如“诲人不倦、明哲保身、别开生面、兵不厌诈”等等。第三,口头熟语。它们形成成语的方式是“转换”,即把这些口头熟语加以锤炼,使之具有成语的特征,带有书面色彩。例如:“四平八稳、拐弯抹角”等。(3)成语的结构成语以“四字格”为主。“四字格”的成语最常见的结构有以下几种。① 并列结构 深谋远虑、求同存异、水落石出② 偏正结构 空中楼阁、侃侃而谈、豁然开朗③ 动宾结构 虚张声势、包罗万象、另起炉灶④ 动补结构 重于泰山、置之度外、囿于成见⑤ 主谓结构 叶公好龙、风尘仆仆、毛遂自荐(4)成语的运用成语言简意骇,形式严整、节奏匀称、音调铿锵。要做到正确运用成语,首先应弄清意义,包括字面义和言外义、色彩义和语境义等。其次应注意书写和读音规范。比如,“如火如荼”的“荼”不能写成“茶”、读成chá。成语是定型的,但有时候出于修辞表达的需要,可以临时改变其语形或语义而灵活使用。成语活用是有规律有条件的,不同于滥用。2.惯用语惯用词是结构相对稳定,具有整体意义,口语色彩较浓的习用性定型短语。例如:“和稀泥、算老几、定心丸、空头支票”等。惯用语大多是利用生活中的事例通过比喻、引申形成整体意义。比如,“耍花招”比喻施展诡诈骗人的手段、计谋。惯用语大多含有贬义,中性色彩的和褒义的很少。惯用语带有鲜明的生活口语风格。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结构方式上大多为动宾式。惯用语多数可以拆开使用。比如,如,“耍花招”可以说成“耍过花招、耍什么花招、耍尽了各种花招、花招不必再耍了”。惯用语通俗生动、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例如,“打游击、臭老九、割尾巴、送红包、吃大锅饭”等,都明显地带上了现代社会的印记。3.歇后语歇后语由近似谜面和谜底的两部分构成、中间有间歇的、生动形象而俏皮的定型短语。歇后语可分为喻义和谐音两类。A.A. 喻义歇后语: 前一部分大多是比喻,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例如:木头眼镜——看不透 一根筷子吃藕——挑眼B.谐音歇
兵不厌诈造句篇二
《对策第一部分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
第一部分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
〔命题趋向阐释〕
谈高考复习,年年如是,总有“老生常谈”之嫌。但“稳中有变”,却总有文章可做。所以要谈复习,还是要借重《孙子兵法》中的“知已知彼”这句话。主要是要“知彼”。
(一)先看近六年高考语文卷的内容和结构
为了叙述方便,按原题序和测试点相应集中的情况,划块了解。
第一块,基础知识题。六年中,除字的音、形、义外,填实词(1996年填关联词)、成语、辨析病句、句子表意、句序衔接、语文知识、文学常识等,都是必考范围。1994年、1995年、1997年另有称谓知识与标点符号的考查,而1996年则出现了区分“打电话”与“受话人”的语感题,略类于1989年“我要炒肉丝”、“开刀的是他的父亲”这类歧义句辨析。1997年和2000年增加了对虚词的考查。1998年题量较往年增加了4题,分值增加了2分,而1999年、2000年和2001年题量又减少了7题,单项分值增加为3分。可见,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语文命题也在进行着深刻的改革。
第二块,题量有限,但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考查点,就是文学欣赏。六年来,诗、词、曲都有涉及,而且难度有所递增,显示出对文学欣赏能力的要求。文学欣赏题近10年来年年有,但题量都大不过1999年到2001年这三年。这三年除了对古诗鉴赏的传统考查外,还增加了一道对新诗鉴赏的考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足见命题者对文学鉴赏的考查力度有所加强。 第三块,古文题,自然少不了虚实词的解释比较、译句的比较等基本题。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1994年《裴晋公为相》要求对裴晋公关于当时古今情况的比较所要说明的观点作出判断,1995年《郑善果母》有郑母教子为官清正的言论判断和选文立意的判断,1996年《郭永》有关于符合原文意思的一组答案的选择,而1997年《狄仁杰谏劝》、1998年《李若水殉国》、1999年《苏琼为官》中有关于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组答案的选择,2000年文言文考查要求筛选其父子清慎如此的语句和对原文叙述不合文意的选择,2001年考查要求选出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和对选文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这些题都超出了翻译的高度。做这类题,翻译的基本功或者口译的基本功是必须具备的,而且要正确理解文意和文章观点,要有这些方面的概括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②1996年还考了偏义复词这类较为特殊一点的实词知识和给文句试加复句关联词的这类古文语义的逻辑推断能力,1997年还考查了文言句中分句间的语意关系,1999年还考查了文言句中省略成分的补全,这些,都是考查古文的新形式,对古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1999年和2000年古文知识题量有所减少,分值也有所降低。2001年还考了古今意义不同的词。
第四块,1995年第四块是“太空未知讯号研究”,1996年第四块是关于造纸厂的未来之路,1997年第四块是关于脑神经的研究,1998年第四块是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介绍,1999年第四块是关于动物冬眠奥秘的研究。2000年则是关于慢光为基础的应用前景的研究文章,题目叫《铜奔马正名》,介绍了为什么要对这个古代文物进行正名,以及否定它的依据是什么。所选的文章,对一般读者都是陌生的“科技新信息”。因为有“新”的特点,阅读时,要特别注意:①它的开发性意义;②科技新观点的表现形式;③跟其他科技文阅读一样,其论述过程的前后逻辑联系。多少年来,关于科技文章阅读考查,除了考查考生阅读思维的严密外,考查对科技观点的理解与认识,常常是重点。例如1996年、1997年第20、21、23三题,1998年第23、24、26三题,2000年第18、19题,主要是考科技阅读思维能力的;1996年、1997年第23题,1998年第26题,1999年第20题,2000年第20题除了阅读理解的严密性外,就是看考生对科技观的理解与认识。上溯多年的科技文阅读考查,几乎都是针对这两方面能力的。 2001年是一篇自然科学类文章,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估计今后的阅读题侧重于逻辑思维方面。
第五块,1995年是吕叔湘关于叶圣陶语文论集序言的阅读,1996年是音乐艺术述评《贝多芬之谜》,1997年是郁达夫的文学评论《<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1998年是对宗璞的散文《报秋》的鉴赏,1999年是对陶行知的散文《创造宣言》(节录)的鉴赏,2000年是对鲍昌的散文《长城》的鉴赏,2001年是对议论文《门》的鉴赏。这类考查,已经基本避开了以前的那种解词、分层、概括、抽句嵌句、字词指代、句子呼应等常见的形式,而把
目标转向主要对内容及观点的理解上,有些还要求用原文文句回答原文中的问题,例如1996年第24至28的后四题,1997年第24至28题,1998年第27至30题,1999年和2000年的第21至24题全是。这些,显示出加强阅读整体理解的重要性。
近六年高考语文卷,除了第一块基础题,后五块都反映了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就是不但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要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这些新要求,在原大纲基础上更加明确、更加具体,应成为复习工作的大前提。
第六块,1996年、1997年、1998年的第六块,是诗文填空和文字修改。1999年、2000年和2001年则取消了诗文填空题,避免了对死记硬背的考查,可视为高考语文的一大改革。填空题不消说,常见文句续补和修改应予以重视和训练。1995年第31题的广告词修改,1996年第31题数字意义的表述,1997年第31题对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毛病的修改,1998年第33题仿照例句造句,1999年第25题的句式重组、第26题的新闻创作、第27题的句式续写,2000年第26题的仿写语句、第27题的语句扩展,2001年第25题的改写语句,第26题的续写语句,第27题的缩写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都是弱点,2002年的考生应引起重视。
第七块,作文。
1995年材料作文《鸟的评说》,有人以城镇学生不熟悉这些鸟而提出批评。其实,对这些鸟,乡村学生也不可能全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作为高中毕业生,对其中若干种鸟的基本知识当有基本了解,而且作文并没有要求对某种鸟作生物知识说明,其根本目的是考查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展开联想、想象的能力,并据以针对现实发表见解的能力,所以写“鸟的对话”和有感而议,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如果平时忽略对周围环境和有关知识的关心,对这类考题很可能临阵匆忙,打不开思路。例如1990年关于玫瑰的话题,其“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加以想象,为这对小姑娘作肖像描写”,这肖像描写就包括衣着打扮,而衣着打扮又和玫瑰花开放的季节有关,如果不知道这一点,这肖像描写就会有困难,不全面。1993年作文关于夏夜梧桐树下的对话,要求对环境和气氛作具体描写,这多少也与梧桐树的有关知识有关。由此可见,高考作文大不同于中考作文,其素材是最为重要的,高考既然是选拔,自然是知识面宽较知识面狭窄者为优胜。
1996年看图作文,特别是介绍两幅漫画应该一提。它要求观察细致、准确,表述完整、简明,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十分突出。这些能力都是基本的,但在具体写作中到位,却不大容易。“简明、连贯、得体”是对初三学生的要求,那么高考作文要求做到这几点,就应视为十分平常而应该的事。
1997年作文还是考给材料作文(三则相关材料),大小作文结合,两种文体兼顾,能够全面考查考生的写作实际水平。所给材料密切联系学校和社会生活,做到了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而又非人人都能说好。小作文考情景作文,大作文结合材料二三写议论文,材料本身没有难理解之处,但要写出一篇上乘之作,如果没有生活的积累,没有一定的思想认识深度,没有较好的组织材料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不行的。作文一改多年高考作文不直接联系社会生活的惯例,恐怕是1997年试题的一个特色。在强调精神文明,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引导学生去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努力做到助人为乐、奉献爱心、言行一致等方面是有积极导向作用的。 1998年作文自由度更为广泛。一是它继续秉承了1997年作文的成功模式,具有倡导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效应”;二是它从心理学的角度,让考生自己剖析自己,有利于考生下笔成文;三是考生可以任意选择表达方式,甚至可以另拟题目,表明现在的作文命题已经不拘泥于以往单纯考议论文或记叙文的条框,选材更为成熟,视野更为广阔,使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致于花太多的时间去审题、立意,有利于考生的临场发挥。
1999年作文则更令人叹为观止。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摒弃了传统的“小作文”命题而代之以单
独的“大作文”命题,更为重要的是它给了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不在审题上难为学生,鼓励考生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这样的题目有利于防止考生提前准备好范文,考试时套用范文,也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考生的临场发挥更加自由、灵活,而这恰恰更能考查考生的真实写作水平。难怪北京市许多考生考完语文后个个兴高采烈,普遍认为语文题量减少了,作文好写了,对以后科目的应考信心也大为增强。
且看以下两则1999年高考考生的作文:
火星拯救行动
‚UFA向总部报告,我已抵达坐标301处,目标没有发现,请指示。‛
‚请仔细搜索,方位正确,那是一个蓝色星球,生命活动信号强烈。‛
3分钟后,‚报告总部,目标出现,但它已变成黑色,生命信号正在减弱。‛
‚请着陆,抓两个地球人来,马上实施我们的拯救地球计划。‛
这是3008年的一天,由于污染严重,一个命名为‚地球‛的星球正面临毁灭。火星人开始了他们的拯救行动。
‚报告总部,UFA顺利返航,还带回两个刚丧失生命信号的地球人。‛‚将地球人送入分析室,把他们的记忆移植到火星2号、3号身上。我倒要看看,这小小地球人是怎样亲手毁了他们的星球的。‛火星头人亲自到了‚模拟地球系统‛旁边。只见火星2号、3号机器人根据移植的记忆,开始了他们的‚毁灭‛进程。但见2号走到‚森林‛中间,右手挥起斧子对准树干就是一下。伴着斧子的起落声,一片片树林倒下了。这下可搅乱了火星上的电脑平衡系统,模拟洪水从天而降。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出现了。但见火星3号用锯末拌灰充水泥,还用它来筑堤坝。洪水毫不留情地冲垮堤坝、田庄……‚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他们……他们怎么能这样?快!关掉模拟洪水系统,看他们还干些什么?‛火星头人气得大吼。大难不死的2号、3号相视一笑。他们一个举起手中的激光枪,冲着电子鸟‚砰砰‛开枪;一个干脆打开排污管,将废弃的铅、汞全部排进了海洋!就这样一番折腾后,地球生命指数由五亿降到接近零!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火星头人惋惜地摇了摇头。他按动大屏幕按钮,开始布臵下一步的计划。‚UFB火速飞临海洋上空,播洒生命1号;UFC飞到G号区域,播洒生命2号;火星医院准备给地球人洗脑,移植过滤后的记忆,让他们忘掉那些可怕的做法,重回地球,创建新的生活吧!‛
若干年后。
‚报告总部,UFA飞临坐标301处。这儿有一座蓝色星球,生命信号异常强烈!‛火星头人听了报告,笑了……
评点:从想象的空间来说,这篇作文是足够开阔的——记忆移植竟成了外星人手中的利器。当然,最终的关怀还是落在地球之上,表现了对人类自身命运的一种忧虑。看得出来,作者平常对科幻小说一定是熟稔于心,而其中对“模拟系统”的描写,很容易让人想到《帝国时代》之类的电脑游戏。换言之,课外的广泛涉猎,是作者丰富想象的来源。本篇作文的优点还在于,故事情节的展开,完全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地进行。开头通过“火星人”的对话展开故事,而结尾仍由“火星人”的对话表现地球的新生,首尾呼应得很好。语言亦简洁得体。
堂·吉诃德新传
桑丘带着他的主人堂〃吉诃德和他的朋友们来到了现世。他为他的主人的疯疯颠颠深感头痛。听说,现世有人能够移植记忆,桑丘非常高兴,因为这一移植便可将其主人头脑中的关于古代侠士的记忆去除了。记忆移植手术非常顺利。
堂醒来了的第一句话是‚我的电脑呢?快把我的秘书叫来……‛桑丘呆呆地站在那里,因为他
已经无法再认识这位新堂了。据了解,堂换的是电脑奇才比尔〃盖茨的记忆。难怪堂是那样的现代呢!
桑丘带着他的新主人,有些懊丧地回到故园。堂不再去追赶那些羊群,也没有再去傻乎乎地与大风车搏斗,而是天天思考计算机的开发。听说堂回来了,朋友们都来看望他。新堂出来向他的朋友打招呼,这可把朋友们吓坏了。
看,堂穿的是什么呀!黑色的,带有明晃晃、亮晶晶的东西(其实那是扣子),脚下不再是牛皮靴,是没有筒的鞋。人们呆住了。桑丘急忙出来向大家解释原因,大家更觉得不可思议。‚现代人类怎么这么厉害!他们发明了什么电脑,还有什么英特网全球通,坐在家里便可以漫游世界,这会儿竟然把什么比尔的记忆移植到我们堂的头脑里来了……‛接着便是人们的慨叹声,啧啧声。
新堂觉得很是光荣。他一字一顿地说:‚各位,在以后的日子里,为适应全球信息化的需要,我建议大家去学电脑,我会免费教你们的……‛刚说到这里,人群在一阵潮涌般哄笑声后,便散去了。新堂有些诧异,桑丘也有些懊丧。
新堂在以后的日子里,常常大发脾气,向桑丘要电脑软件,要秘书,要电脑资料……这使得桑丘感觉到比以前更加难过,更加头疼。桑丘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决定把比尔的记忆去掉,把原堂的记忆换回来。
黄尘古道,瘦马飞奔,一把长矛在空中乱摇。做了记忆复位移植的堂〃吉诃德又回来了…… 评点:作者竟然让西班牙著名小说中的堂·吉诃德和桑丘主仆二人做了文章的主角,这种想象不说是匪夷所思,也可以说是太奇特了。而作者又能把情节编设得那么合情合理,那么符合主仆二人的性格特点,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文章的语言又是那么老道,那么像一种成熟的小说语言。“黄尘古道,瘦马飞奔,一把长矛在空中乱摇”,一个活生生的堂·吉诃德不是“又回来”了吗?很明显,这一切都来自作者具有的很好的外国文学基础,很好的文字表达功底,自然,更少不了作者具有的丰富的想象能力与再创造能力。
而这一切,绝对不是只靠背诵、只靠课文能得来的。我们为有这样的优秀作文感到高兴,为有这样的优秀考生而感到高兴!文章的结尾,“新堂”又变成了“旧堂”,塞万提斯先生当为后人未篡改他小说笔下的人物性格而庆幸,不过我们却隐隐约约地感到了几丝遗憾。还值得一提的是,本篇作文出自一份理科考生试卷。
2000年高考作文题紧扣新颁《考试说明》的要求,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其作文题是给材料型的话题作文,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思辩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试题既要求考生善于思考问题,表现思维的活跃性、深刻性,又要求学生善于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和形象化,通过联想和想象,表现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深刻理解和真切感受。
2)鼓励创新,有利于表现个性特点。话题的深刻性和新颖性,会激发考生的创造灵感,引导考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维,有利于考生发挥;话题的宽泛性和很强的现实性,使考生有话可说;继续拓宽表述形式的天地,使考生可以发挥己长,各展才华。
3)试题揭示性很强,限制也很明确。不但给出背景材料,还发几句议论来提示,再加上明确的话题,不但有力地避免考生错解题意,而且给考生以多种启发。作文题的限制因素很少,“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但也给出明确的提醒,从而突出了限制因素的作用。
正如作文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考生作文一定会异彩纷呈。
请看以下两则2000年高考考生的作文:
20世纪你美吗?
湖北考生
100年的风雷激荡,100年的高歌猛进,100年的沧桑风云,100年的璀璨辉煌。当这样一个
兵不厌诈造句篇三
《爱莲说》
兵不厌诈造句篇四
《三年级第一次模拟》
小学语文基础竞赛题(三年级)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河庄镇小2009年2月26日第一次模拟卷
说明:1、本次竞赛时间为60分钟。
2、本卷满分为100分。
3、答题时,一律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不要用铅笔。
4、答题前,请先填写班级和姓名。
一、下列词语中有5个汉字的注音错了,请把这5个汉字写在后面的横钱上。5%
yǎn wàng zhǔn bâi qī xī zhǎn shì
仰 望 准 备 栖 息 展 示
kǎo chá kuān yù sū xǐn huānɡ liánɡ
考 察 宽 裕 苏 醒 荒 凉
zhēn chá chōnɡ jǐnɡ bì lù yǒng qì
挣 扎 憧 憬 碧 绿 勇 气
shēn jī xiānɡ qiàn bàn xiǎnɡ yán jiū
生机 镶 嵌 半 晌 研 究
———— ———— ———— ———— ————
二、下列词语中有4个错别字,请在它的下面划上一条短钱,然后把正确的写在横线上。4%
悲天悯人 发愤图强 读出心裁 风尘仆仆 反目成仇
饥寒交迫 穿流不息 历历在目 克不容缓 同舟共济
迫不及待 奔流不息 双龙戏珠 千里迢迢 守望相助
大有所为 答非所问 惊弓之鸟 斧底抽薪 大惊失色
———— ———— ———— ————
三、填写下列成语中所缺动物的名字10%
指( )为马 爱屋及( ) 走( )观花 一箭双( ) 鸡( )不宁 如( )得水 守株待( ) 画( )添足 对( )弹琴 闻( )起舞
四、下面括号内是对前面一个词的解释,选出解释全对的一组。4%( )
A抱薪(柴草)救火;背信(信用)弃义;敝帚自珍(爱惜); 变本加厉(猛烈) B别(另外)出心裁;别树一帜(旗帜); 博(博士)大精深;尔虞(欺骗)我诈 C不负(辜负)众望;屡见不鲜(新鲜); 不寒而栗(打颤); 温故(旧)知新 D不堪一击(击打);不可理喻(开导); 不了了(了结)之; 搬(搬家)弄是非
五、连线题,把下面的单词组成一个符合习惯的成语。8%
将成语与相关人物连起来 将成语与相关心理连起来
暗度陈仓 廉颇 从容不迫 胆小
负荆请罪 刘邦 呆若木鸡 骄傲
鸿鹄之志 刘禅 趾高气扬 恐惧
乐不思蜀 陈胜 杯弓蛇影 镇静
六、有些成语是由对立关系构成的,比如“南腔北调”中的“南”和“北”;比如“上窜下跳”中的“上”和“下”;再比如“改邪归正”中的“邪”“正”,请你写出具有这种对立关系的成语4个。4%
—————— ———————— ———————— ———————
七、成语应用,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
1、我们做事应该坚决果断,不应该( )。
A、模棱两可 B、得过且过 C、纸上谈兵 D、自相矛盾
2、小军身高1.72米,和我们站在一起,简直是( )。
A、鱼目混珠 B、鹤立鸡群 C、一鸣惊人 D、不可思议
3、小红平时成绩一般,这次考试她语数全班第一,真是( )。
A、捷足先登 B、胸有成竹 C、一鸣惊人 D、水滴石穿
4、射击(箭)运动员几乎百发百中,他们凭刻苦的磨练,练就了非凡的功夫,其中的奥妙是( )。
A、兵不厌诈 B、再接再厉 C、眼疾手快 D、熟能生巧
5、许多有名的人物小时侯默默无闻,很晚才取得巨大的成就。可以说那些人是( )。
A、大器晚成 B、少年早慧 C、晚节不保 D、先苦后甜
6、我们慎重警告那些蠢蠢欲动的不法分子,应立即( ),改邪归正。
A、洗耳恭听 B、悬崖勒马 C、狼狈为奸 D、绳之于法
7、这次班干部选举会上,张小宁( ),自告奋勇要求担任文娱委员一职。
A、畅所欲言 B、一吐为快 C、毛遂自荐 D、趾高气扬
8、铁棒最终能磨成针,它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 )。
A、以柔克刚 B、前功尽弃 C、熟能生巧 D、水滴石穿
9、现在社会上假冒伪劣产品很多,黑心商人用( )的手段,牟取暴力。
A、出奇制胜 B、滥竽充数 C、阴谋诡计 D、趋炎附势
10、下面哪个成语故事的出典与“楚汉战争”无关。( )
A、暗度陈仓 B、破釜沉舟 C、卧薪尝胆 D、四面楚歌
八、下面的词语解释,有对有错,请你用χ和√在词语前面的括号中表示。10%
( )吩咐——口头指派或者命令;嘱咐。
( )聘请——请人担任(职务)。
( )混沌——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 )初晴后雨——起初下着大雨,后来阳光明媚。
( )庞然大物——形容高大而笨重的东西。
( )杯水车薪——用一杯茶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 )背信弃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爱莫能助——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 ( )国泰民安——指社会安定,人 活安乐。
(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造句合乎规范。
九、用查字典的知识填空。8 %
1、“甚”的音序是( ),音节是( ),属于( )结构,部首是( ),最后一笔是( )。
2、“慰”应先查( )部,再查( )画。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使人心情安适。②心安。在“安慰”一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
十、请你写出以“一”、“风”、“大”“ 不”字为首字的成语各3个。12%
一( )( )( )
风( )( )( )
大( )( )( )
不( )( )( )
十一、有的成语、俗语或名句,有相关的两句组成,请在括号内写出另一句。6%
( ),万条垂下绿丝绦。
人无完人,( )。
( ),阳朔山水甲桂林。
千里送鹅毛,( )。
山重水复疑无路,( )。
独在异乡为异客,( )。
十二、将左边的数字和右边的词语巧妙地搭配成5个四字成语。5%
一二 拼凑 1、( )
三四 颜色 2、( )
五六 室空 3、( )
七八 朝暮 4、( )
九十 穷白 5、( )
十三、请在下面的描述中写出故事的名称。8%
1、她是一个非常可怜的女孩,大年夜还在卖火柴,最后凄惨地冻死在街头。
( )
2、他是一位愚蠢的皇帝,不愿相信自己看见的东西,却被骗子摆布得没穿衣服上街,还以为自己是聪明的人。( )
3、幼时的它是孤独、可怜的,常受小动物们的欺负,可是,它经过一次次的磨难,终于有了让人羡慕,让自己惊讶的结果,自己变成了漂亮的天鹅。( )
4、这是一个难以置信的故事,王子被女巫施了魔法后,困在井里,公主救出了他,和他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5. 你读过下列神话,民间故事吗?知道主要写谁吗?把人物补充进题目:如《嫦娥奔月》、《_______开天地》、《_______填海》、《_______移山》《牛郎__________》。
十四、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话,用上“千姿百态、流连忘返、五彩缤纷”这三个成语,要求语句通顺、意思明白、内容集中,不能写成各不相关的三句话6%
兵不厌诈造句篇五
《前文如何复习 的》
高考文言文教案――如何复习
一、高考文言文命题特点及应试对策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其在试卷中的分数由18分增加到20分,占试卷总分的13.3%。从题型看,1990年以来,文言文测试一直采用四选一的选择题,题量由8道、7道逐渐稳定在近几年的6道。能力测试点多年不变的常见实、虚词的理解,古今词的辨析,文言句子译文的正误辨析,信息筛选,文意把握等。此外还曾考过文言文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如1991年16题“东宫”是谁的代称,1995年14题“先君”“夜分”是什么意思,
19
97年15题考了“陛下”“臣”“卿”“朕”,1998年18题考了“有司”“ 首领”“春秋”等)。
200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又有了较大调整,在文言文方面的调整除了赋分增加,主要是把文言句子译文的辨析从阅读题中抽出,由Ⅰ卷移到Ⅱ卷,由选择题变成主观题,直接考查考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增加的2分,就是增加到翻译一项中。
(一)、明确高考文言文试题的特点
纵观近十几年的文言文试题,除了在选材方面注重史传类,文质兼美,命题点多,适合高中生阅读外,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从考试内容看,文言文测试是“言”“文”并重。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近三年(1999年)以来的文言文试题,题量一般是6道,6道题的测试内容分工明确,基本上是前三题注重测试“言”,后三题注重测试“文”,分数“平分秋色”,各占9分。文言文测试“言文”并重的特点,改变了过去重“言”不重文,实质上仅仅是古汉语测试的不良倾向,对中学文言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受到了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好评。故这一命题特点一直在文言文命题中保留着。2002年虽然有调整,但阅读部分的命题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2.从测试能力看,文言文测试着重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可能考虑到考生答卷的总书写量和阅卷等多种因素,在题型方面,文言文测试一直采用选择题,命题的指导思想一直定位在“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而这必须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这是阅读的“阶梯”。因此,从测
试能力看,对“言”的重视,实质上是考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即利用有关文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文”的重视,主要是考文意的理解能力,只有个别题目(一般是最后一道题)考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分别是B级或C级。这就使考生在掌握较扎实的文言文知识的前提下,感到文言文试题相对简单,心中有“底”。因而,文言文整体得分情况相对稳定,区分度较好。文言文测试能力的相对稳定,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改革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从答案的编制看,文言文测试是题目出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这里“课外”的含义一般指“选材”是学生没学过的,题目是没做过的;“课内”的含义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测试的知识是学生“课内”学过的,二是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近几年的文言文选材多出自封建社会官修的所谓“正史”,如2001年选自《史记·田单列传》,2000年选自《三国志·胡质传》“裴松之注”,1999年苏琼选自《北齐书·苏琼传》,1998年李若水选自《宋史·忠义一·李若水》等,以上史书都列在“二十四史”中。选文内容或忠孝,或法制,或处事高明,或英勇有智谋,或清正廉洁„„这些都是教材没有出现过的,其包含着的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积极因素,有一定的教益作用,适合中学生阅读。高考把学生没学过的内容和课内学过的内容结合起来,非常巧妙地测试出学生课内文言文学习的水平。例如2001年《田单列传》11题中的实词“拔、附、乘、龙”和12题中的古今词,“反间、南面、鼓噪、扰乱”等都是课内学过或涉及的,只不过换了一下语境而已。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推断的题目,如1991年第18题“顽鲁者亦当矜怜”中“顽鲁”的意思,如果注意到上文的“贤俊者自可赏爱”,二者是对举比较,则不难据“贤俊”一词推断出“顽鲁”的意思是“愚昧而蠢笨”。
4.文言句子翻译由辨析改为笔译,即由选择题改为语言操作题。如前所述,这是2002年将增加的新要求,说其“新”,只是与近十几年的高考相对而言,在1990年以前的高考中,文言文笔译的题目并不少见。增加文言文笔译的好处,一方面体现命题“稳中有变”的原则,另一方面,从测试的目的看,既考了理解文意,又考了语言表达,可以说一举多得,导向良好。
(二)、怎样有效地进行文言文复习
文言文复习,不同的考生,不同的基础,不同的学习习惯,自然复习方式也不能强求一律,从教学实践看,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有熟练地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实践证明,有效地训练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或准确地解答文言文试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文意,或叫整体把握文章,理解大意。否则就会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的错误。
怎样整体把握文意?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提取主要信息法。即拿来一篇文言文,通过整读,应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如下的信息:写的是什么人,其生活在什么时代(朝代),干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中还涉及了什么人,他与主要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
把握了上述信息,可以说基本上解决了文章的“大意”。在这个前提下再读题、做题,也许仍会有小的偏差,但一般不会有大的失误。如果不能整体把握文意,有时不仅会搞错了主要人物,搞错了人物之间的关系,还会混淆是非,如2001年第16题,如果不把握文意,就极易作出错误选择。
二是倒啖甘蔗法。这是根据试题的测试特点,利用试题题面快捷地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方法。考生速读了一篇文章,有时受理解能力限制,可能不会迅速获取文中的主要信息,便可试用此法:当考生速读了一段文字,也已提取文中的主要信息,但不能判断自己提取的信息是否正确,也可使用此法印证。
文言文试题的最后两个题,近年来的考点一般都是信息筛选和文意把握,前者设问点定在把文中能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若干信息抽出让考生辨析,据此可判定文中写的是什么样的人物,有怎样的性格,或有怎样的品质,或行为有何特征等等。如2001年《田单列传》,考了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问题;2000年考了能说明胡质父子“清慎”的问题;1999年考了苏琼善于“处事”的问题;1998年考了郭永刚直抗上的问题等等。而最后一个题目则考查对文言文文意的概述或分析,所给的几个选肢正是命题人对文意的概括,其中虽有一项“不正确”,但却有三项是正确的,这正是给我们整体把握文意的“提示”,把读过原文获取的信息与此相对应,便可印证自己的阅读结果,有时自己想说而说不出的话,一读最后一题的题面便可豁然开朗。
2.理解词语含义必须结合语境。文言文中“言”的试题,由于侧重考理解能力,非常注重语境因素。特定语境中的词语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尤其是文言实词,由于其具有多义性,离开语境可能会做出完全错误的判断。如1990年第15题,“上车弗谢而去”中的“谢”,有以下几个义项:A.急欲 B告诉 C.感谢 D.告辞,不联系语境就弄不清是“谁上车”,“谢”是什么意思。联系语境,知道“上车”的是田单,因另一个人鲁仲子跟他说了他不喜欢听的话,于是他生气而去,所以这里的“谢”是“告辞”的意思。又如1992年第12题的“除”,1993年第12题的“勤”等都是结合语境考一词多义。近年来,这一考点的考查面逐渐扩大,由考一个词扩展到考几个词,如2000年、2001年的第11题,就分别考了“省、审、樵、信”和“拔、附、乘、北”几个实词。对这些词语的理解都必须结合语境。
至于文意整体把握方面的考查,就更离不开原文,离不开语境。
3.认真细致地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如前所述,2002年翻译文言句子将在第Ⅱ卷单独设题,文言文翻译的三字原则“信”(忠实原文)、“达”(文意通达流畅)、“雅”(语言富有文采)当然是应追求的目标,但这毕竟是对专业翻译的要求。作为高考,应特别注意一个“信”字,即以直译为主,按照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表达方式译成现代汉语,只有难以直译或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思的句子,再酌情采用意译(只翻译原文基本意思,不拘于原文词句特点)。特别要注意译出重点实、虚词和有活用的词语。因为,文言文翻译测试的目的除了考查理解能力外,也包含对文言知识的考查。如果重点实、虚词或活用的词语译不出,当然句意的表达要受到损害,这自然要影响得分。如1997年第16题,理解“徒流及死,具有等差”一句,就必须注意辨析“徒、流、等、差”等词是否译出,否则就没法做出正确判断。
其次,要灵活运用“留(保留)、补(增补)、删(删除)、换(替换)、调(调整)”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以提高翻译效率。
4.考查把握文意或分析概括方面的题目,不仅考查考生能不能读懂原文,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思维细致、严密的品质。应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前提下,对原文细加分析,将选项中的表述与原文一一对照,方可保证没有疏漏。例如,1998年高考第22题: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项。其他三项BCD都没失误,只有A项“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原文实际是在李若水“章再上”,而后“乃止”的,并非当即接受他的意见。这一题目的设计,若不细致推究,必然会做出错误判断。
(三)、解答文言文试题应注意的问题
文言文试题以其较高的分值在高考中占居重要位置。由于试题平稳,得分相对较易,因而不可忽视。可以说,一个考生语文试题的总分能否进入高分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Ⅰ卷,而文言文又是第Ⅰ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文言文失分太多,第Ⅰ卷的分数上不去,进入高分段则很难,这是许多考生多年的答卷实践证明了的。而作为选择题的15分文言文题目,如果细心推敲,实际极有希望得满分。
那么,解答文言文试题应注意哪些具体问题呢?
1.切忌读不懂原文就急着做题。语文试卷文字多,容量大,除了语言知识运用题,还有阅读、写作等;又加上其在整个考试过程中处于首场考的地位,因而极易造成考生的紧张心理,致使许多考生在做文言文题目时,读不懂甚至读不完原文就急着做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答好题目是很困难的。所以,考生必须克服心理障碍,安排好时间,一定要读懂读完原文再做题,要牢记“磨刀不误砍柴功”,“读”就是磨刀,是“砍柴”的基础。
2.克服轻“敌”麻痹心理。文言文试题选材稳定,题型稳定,测试点稳定,致使许多考生产生错觉,认为文言文题目真的简单,分数唾手可得。其实,高考任何层次、任何测试点的题目既有较易的题,也有较难的题,实在轻视不得,麻痹不得。事实上近几年的文言文试题得分率虽然由1997年的0.48到2001年的0.6以上,逐年提高,但从文言文测试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水平看仍不十分理想,所以应指导他们努力做好每一道题,以提高得分率。
3.做书面翻译题除了注意准确体现原文的意思外,还应注意语言通顺、无病句,注意书写大方、工整、清晰。有的考生或许认为文言文翻译考的是“翻译”,只要意思对即可得分,其他方面“差点”无伤大雅。孰不知每年考生多,阅卷的时间短,考生答卷的整体质量一定会影响阅卷人的印象和情绪,可以肯定地说,如果题目翻译得好,但答卷态度不严肃,不认真,书写潦草,一定会影响文言文的得分。
4.注意选择题中障碍的设置。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一样,文言文阅读由于采用选择题,命题人在选项的编制方面必然也会设置一些障碍,以检验考生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
文言文试题中常设的障碍主要有:
①用已知的干扰未知的,例如文言文实词的考查,又如古今词的考查。 ②在对文意的综合考查时,常常采用混淆是非的方式。如2001年第16题,题干要求选“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所给的四个选项,ABD在文意的概括与分析上没有错误,C项“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之所以错误,主要在于他是否“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原文中的表述是“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军”,这里送给燕军的是金千镒,而并非富豪自身打入敌军作内应。同样,1999年第16题错项设置也采取了混淆是非的方式。
③断章取义,即有意将原文有关事件的经过搞乱,做出一种错误的结论。如前所述的1998年第22题的考查。
二、文言文阅读要善于借助
文言文阅读历来是高考易丢分的一项。高考的文言文阅读,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扫读一遍,大致了解文言段是什么文体,如果是记叙文,那么要知道写的是谁,大致是怎么一回事。这时,一定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具体语句上,要把有些看不懂的地方暂时放过去,顺着往下读,借助文段的题目,借助文段的注解和出处,借助设题和选择支,先弄懂文段的大致意思。然后,借助这个大致意思,反过去读第二遍,由于前边的粗读已经理出一点头绪,有了思考的方
兵不厌诈造句篇六
《第一部分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
第一部分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
〔命题趋向阐释〕
谈高考复习,年年如是,总有“老生常谈”之嫌。但“稳中有变”,却总有文章可做。所以要谈复习,还是要借重《孙子兵法》中的“知已知彼”这句话。主要是要“知彼”。 (一)先看近六年高考语文卷的内容和结构
从上述六年的考试形式分析可以看出,测试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第一块,基础知识题。六年中,除字的音、形、义外,填实词(1996年填关联词)、成语、辨析病句、句子表意、句序衔接、语文知识、文学常识等,都是必考范围。1994年、1995年、1997年另有称谓知识与标点符号的考查,而1996年则出现了区分“打电话”与“受话人”的语感题,略类于1989年“我要炒肉丝”、“开刀的是他的父亲”这类歧义句辨析。1997年和2000年增加了对虚词的考查。1998年题量较往年增加了4题,分值增加了2分,而1999年、2000年和2001年题量又减少了7题,单项分值增加为3分。可见,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语文命题也在进行着深刻的改革。
第二块,题量有限,但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考查点,就是文学欣赏。六年来,诗、词、曲都有涉及,而且难度有所递增,显示出对文学欣赏能力的要求。文学欣赏题近10年来年年有,但题量都大不过1999年到2001年这三年。这三年除了对古诗鉴赏的传统考查外,还增加了一道对新诗鉴赏的考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足见命题者对文学鉴赏的考查力度有所加强。 第三块,古文题,自然少不了虚实词的解释比较、译句的比较等基本题。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1994年《裴晋公为相》要求对裴晋公关于当时古今情况的比较所要说明的观点作出判断,1995年《郑善果母》有郑母教子为官清正的言论判断和选文立意的判断,1996年《郭永》有关于符合原文意思的一组答案的选择,而1997年《狄仁杰谏劝》、1998年《李若水殉国》、1999年《苏琼为官》中有关于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组答案的选择,2000年文言文考查要求筛选其父子清慎如此的语句和对原文叙述不合文意的选择,2001年考查要求选出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和对选文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这些题都超出了翻译的高度。做这类题,翻译的基本功或者口译的基本功是必须具备的,而且要正确理解文意和文章观点,要有这些方面的概括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②1996年还考了偏义复词这类较为特殊一点的实词知识和给文句试加复句关联词的这类古文语义的逻辑推断能力,1997年还考查了文言句中分句间的语意关系,1999年还考查了文言句中省略成分的补全,这些,都是考查古文的新形式,对古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1999年和2000年古文知识题量有所减少,分值也有所降低。2001年还考了古今意义不同的词。
第四块,1995年第四块是“太空未知讯号研究”,1996年第四块是关于造纸厂的未来之路,1997年第四块是关于脑神经的研究,1998年第四块是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介绍,1999年第四块是关于动物冬眠奥秘的研究。2000年则是关于慢光为基础的应用前景的研究文章,题目叫《铜奔马正名》,介绍了为什么要对这个古代文物进行正名,以及否定它的依据是什么。所选的文章,对一般读者都是陌生的“科技新信息”。因为有“新”的特点,阅读时,要特别注意:①它的开发性意义;②科技新观点的表现形式;③跟其他科技文阅读一样,其论述过程的前后逻辑联系。多少年来,关于科技文章阅读考查,除了考查考生阅读思维的严密外,考查对科技观点的理解与认识,常常是重点。例如1996年、1997年第20、21、23三题,1998年第23、24、26三题,2000年第18、19题,主要是考科技阅读思维能力的;1996年、1997年第23题,1998年第26题,1999年第20题,2000年第20题除了阅读理解的严密性外,就是看考生对科技观的理解与认识。上溯多年的科技文阅读考查,几乎都是针对这两方面能力的。 2001年是一篇自然科学类文章,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估计今后的阅读题侧重于逻辑思维方面。
第五块,1995年是吕叔湘关于叶圣陶语文论集序言的阅读,1996年是音乐艺术述评《贝多芬之谜》,1997年是郁达夫的文学评论《<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1998年是对宗璞的散文《报秋》的鉴赏,1999年是对陶行知的散文《创造宣言》(节录)的鉴赏,2000年是对鲍昌的散文《长城》的鉴赏,2001年是对议论文《门》的鉴赏。这类考查,已经基本
避开了以前的那种解词、分层、概括、抽句嵌句、字词指代、句子呼应等常见的形式,而把目标转向主要对内容及观点的理解上,有些还要求用原文文句回答原文中的问题,例如1996年第24至28的后四题,1997年第24至28题,1998年第27至30题,1999年和2000年的第21至24题全是。这些,显示出加强阅读整体理解的重要性。
近六年高考语文卷,除了第一块基础题,后五块都反映了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就是不但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要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这些新要求,在原大纲基础上更加明确、更加具体,应成为复习工作的大前提。
第六块,1996年、1997年、1998年的第六块,是诗文填空和文字修改。1999年、2000年和2001年则取消了诗文填空题,避免了对死记硬背的考查,可视为高考语文的一大改革。填空题不消说,常见文句续补和修改应予以重视和训练。1995年第31题的广告词修改,1996年第31题数字意义的表述,1997年第31题对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毛病的修改,1998年第33题仿照例句造句,1999年第25题的句式重组、第26题的新闻创作、第27题的句式续写,2000年第26题的仿写语句、第27题的语句扩展,2001年第25题的改写语句,第26题的续写语句,第27题的缩写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都是弱点,2002年的考生应引起重视。
第七块,作文。
1995年材料作文《鸟的评说》,有人以城镇学生不熟悉这些鸟而提出批评。其实,对这些鸟,乡村学生也不可能全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作为高中毕业生,对其中若干种鸟的基本知识当有基本了解,而且作文并没有要求对某种鸟作生物知识说明,其根本目的是考查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展开联想、想象的能力,并据以针对现实发表见解的能力,所以写“鸟的对话”和有感而议,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如果平时忽略对周围环境和有关知识的关心,对这类考题很可能临阵匆忙,打不开思路。例如1990年关于玫瑰的话题,其“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加以想象,为这对小姑娘作肖像描写”,这肖像描写就包括衣着打扮,而衣着打扮又和玫瑰花开放的季节有关,如果不知道这一点,这肖像描写就会有困难,不全面。1993年作文关于夏夜梧桐树下的对话,要求对环境和气氛作具体描写,这多少也与梧桐树的有关知识有关。由此可见,高考作文大不同于中考作文,其素材是最为重要的,高考既然是选拔,自然是知识面宽较知识面狭窄者为优胜。
1996年看图作文,特别是介绍两幅漫画应该一提。它要求观察细致、准确,表述完整、简明,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十分突出。这些能力都是基本的,但在具体写作中到位,却不大容易。“简明、连贯、得体”是对初三学生的要求,那么高考作文要求做到这几点,就应视为十分平常而应该的事。
1997年作文还是考给材料作文(三则相关材料),大小作文结合,两种文体兼顾,能够全面考查考生的写作实际水平。所给材料密切联系学校和社会生活,做到了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而又非人人都能说好。小作文考情景作文,大作文结合材料二三写议论文,材料本身没有难理解之处,但要写出一篇上乘之作,如果没有生活的积累,没有一定的思想认识深度,没有较好的组织材料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不行的。作文一改多年高考作文不直接联系社会生活的惯例,恐怕是1997年试题的一个特色。在强调精神文明,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引导学生去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努力做到助人为乐、奉献爱心、言行一致等方面是有积极导向作用的。 1998年作文自由度更为广泛。一是它继续秉承了1997年作文的成功模式,具有倡导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效应”;二是它从心理学的角度,让考生自己剖析自己,有利于考生下笔成文;三是考生可以任意选择表达方式,甚至可以另拟题目,表明现在的作文命题已经不拘泥于以往单纯考议论文或记叙文的条框,选材更为成熟,视野更为广阔,使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致于花太多的时间去审题、立意,有利于考生的临场发挥。
1999年作文则更令人叹为观止。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摒弃了传统的“小作文”命题而代之以单独的“大作文”命题,更为重要的是它给了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不在审题上难为学生,鼓励考生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这样的题目有利于防止考生提前准备好范文,考试时套用范文,也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考生的临场发挥更加自由、灵活,而这恰恰更能考查考生的真实写作水平。难怪北京市许多考生考完语文后个个兴高采烈,普遍认为语文题量减少了,作文好写了,对以后科目的应考信心也大为增强。 且看以下两则1999年高考考生的作文:
火星拯救行动
‚UFA向总部报告,我已抵达坐标301处,目标没有发现,请指示。‛ ‚请仔细搜索,方位正确,那是一个蓝色星球,生命活动信号强烈。‛ 3分钟后,‚报告总部,目标出现,但它已变成黑色,生命信号正在减弱。‛ ‚请着陆,抓两个地球人来,马上实施我们的拯救地球计划。‛
这是3008年的一天,由于污染严重,一个命名为‚地球‛的星球正面临毁灭。火星人开始了他们的拯救行动。
‚报告总部,UFA顺利返航,还带回两个刚丧失生命信号的地球人。‛‚将地球人送入分析室,把他们的记忆移植到火星2号、3号身上。我倒要看看,这小小地球人是怎样亲手毁了他们的星球的。‛火星头人亲自到了‚模拟地球系统‛旁边。只见火星2号、3号机器人根据移植的记忆,开始了他们的‚毁灭‛进程。但见2号走到‚森林‛中间,右手挥起斧子对准树干就是一下。伴着斧子的起落声,一片片树林倒下了。这下可搅乱了火星上的电脑平衡系统,模拟洪水从天而降。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出现了。但见火星3号用锯末拌灰充水泥,还用它来筑堤坝。洪水毫不留情地冲垮堤坝、田庄……‚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他们……他们怎么能这样?快!关掉模拟洪水系统,看他们还干些什么?‛火星头人气得大吼。大难不死的2号、3号相视一笑。他们一个举起手中的激光枪,冲着电子鸟‚砰砰‛开枪;一个干脆打开排污管,将废弃的铅、汞全部排进了海洋!就这样一番折腾后,地球生命指数由五亿降到接近零!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火星头人惋惜地摇了摇头。他按动大屏幕按钮,开始布臵下一步的计划。‚UFB火速飞临海洋上空,播洒生命1号;UFC飞到G号区域,播洒生命2号;火星医院准备给地球人洗脑,移植过滤后的记忆,让他们忘掉那些可怕的做法,重回地球,创建新的生活吧!‛ 若干年后。
‚报告总部,UFA飞临坐标301处。这儿有一座蓝色星球,生命信号异常强烈!‛火星头人听了报告,笑了……
评点:从想象的空间来说,这篇作文是足够开阔的——记忆移植竟成了外星人手中的利器。当然,最终的关怀还是落在地球之上,表现了对人类自身命运的一种忧虑。看得出来,作者平常对科幻小说一定是熟稔于心,而其中对“模拟系统”的描写,很容易让人想到《帝国时代》之类的电脑游戏。换言之,课外的广泛涉猎,是作者丰富想象的来源。本篇作文的优点还在于,故事情节的展开,完全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地进行。开头通过“火星人”的对话展开故事,而结尾仍由“火星人”的对话表现地球的新生,首尾呼应得很好。语言亦简洁得体。
堂·吉诃德新传
桑丘带着他的主人堂〃吉诃德和他的朋友们来到了现世。他为他的主人的疯疯颠颠深感头痛。听说,现世有人能够移植记忆,桑丘非常高兴,因为这一移植便可将其主人头脑中的关于古代侠士的记忆去除了。记忆移植手术非常顺利。
堂醒来了的第一句话是‚我的电脑呢?快把我的秘书叫来……‛桑丘呆呆地站在那里,因为他已经无法再认识这位新堂了。据了解,堂换的是电脑奇才比尔〃盖茨的记忆。难怪堂是那样的现代呢!
桑丘带着他的新主人,有些懊丧地回到故园。堂不再去追赶那些羊群,也没有再去傻乎乎地与大风车搏斗,而是天天思考计算机的开发。听说堂回来了,朋友们都来看望他。新堂出来向他的朋友打招呼,这可把朋友们吓坏了。
看,堂穿的是什么呀!黑色的,带有明晃晃、亮晶晶的东西(其实那是扣子),脚下不再是牛皮靴,是没有筒的鞋。人们呆住了。桑丘急忙出来向大家解释原因,大家更觉得不可思议。‚现代人类怎么这么厉害!他们发明了什么电脑,还有什么英特网全球通,坐在家里便可以漫游世界,这会儿竟然把什么比尔的记忆移植到我们堂的头脑里来了……‛接着便是人们的慨叹声,啧啧声。
新堂觉得很是光荣。他一字一顿地说:‚各位,在以后的日子里,为适应全球信息化的需要,我建议大家去学电脑,我会免费教你们的……‛刚说到这里,人群在一阵潮涌般哄笑声后,便散去了。新堂有些诧异,桑丘也有些懊丧。
新堂在以后的日子里,常常大发脾气,向桑丘要电脑软件,要秘书,要电脑资料……这使得桑丘感觉到比以前更加难过,更加头疼。桑丘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决定把比尔的记忆去掉,把原堂的记忆换回来。
黄尘古道,瘦马飞奔,一把长矛在空中乱摇。做了记忆复位移植的堂〃吉诃德又回来了…… 评点:作者竟然让西班牙著名小说中的堂·吉诃德和桑丘主仆二人做了文章的主角,这种想象不说是匪夷所思,也可以说是太奇特了。而作者又能把情节编设得那么合情合理,那么符合主仆二人的性格特点,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文章的语言又是那么老道,那么像一种成熟的小说语言。“黄尘古道,瘦马飞奔,一把长矛在空中乱摇”,一个活生生的堂·吉诃德不是“又回来”了吗?很明显,这一切都来自作者具有的很好的外国文学基础,很好的文字表达功底,自然,更少不了作者具有的丰富的想象能力与再创造能力。
而这一切,绝对不是只靠背诵、只靠课文能得来的。我们为有这样的优秀作文感到高兴,为有这样的优秀考生而感到高兴!文章的结尾,“新堂”又变成了“旧堂”,塞万提斯先生当为后人未篡改他小说笔下的人物性格而庆幸,不过我们却隐隐约约地感到了几丝遗憾。还值得一提的是,本篇作文出自一份理科考生试卷。
2000年高考作文题紧扣新颁《考试说明》的要求,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其作文题是给材料型的话题作文,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思辩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试题既要求考生善于思考问题,表现思维的活跃性、深刻性,又要求学生善于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和形象化,通过联想和想象,表现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深刻理解和真切感受。
2)鼓励创新,有利于表现个性特点。话题的深刻性和新颖性,会激发考生的创造灵感,引导考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维,有利于考生发挥;话题的宽泛性和很强的现实性,使考生有话可说;继续拓宽表述形式的天地,使考生可以发挥己长,各展才华。
3)试题揭示性很强,限制也很明确。不但给出背景材料,还发几句议论来提示,再加上明确的话题,不但有力地避免考生错解题意,而且给考生以多种启发。作文题的限制因素很少,“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但也给出明确的提醒,从而突出了限制因素的作用。
正如作文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考生作文一定会异彩纷呈。 请看以下两则2000年高考考生的作文:
20世纪你美吗?
湖北考生
兵不厌诈造句篇七
《第一部分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
第一部分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
〔命题趋向阐释〕
谈高考复习,年年如是,总有“老生常谈”之嫌。但“稳中有变”,却总有文章可做。所以要谈复习,还是要借重《孙子兵法》中的“知已知彼”这句话。主要是要“知彼”。 (一)先看近六年高考语文卷的内容和结构
从上述六年的考试形式分析可以看出,测试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第一块,基础知识题。六年中,除字的音、形、义外,填实词(1996年填关联词)、成语、辨析病句、句子表意、句序衔接、语文知识、文学常识等,都是必考范围。1994年、1995年、1997年另有称谓知识与标点符号的考查,而1996年则出现了区分“打电话”与“受话人”的语感题,略类于1989年“我要炒肉丝”、“开刀的是他的父亲”这类歧义句辨析。1997年和2000年增加了对虚词的考查。1998年题量较往年增加了4题,分值增加了2分,而1999年、2000年和2001年题量又减少了7题,单项分值增加为3分。可见,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语文命题也在进行着深刻的改革。
第二块,题量有限,但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考查点,就是文学欣赏。六年来,诗、词、曲都有涉及,而且难度有所递增,显示出对文学欣赏能力的要求。文学欣赏题近10年来年年有,但题量都大不过1999年到2001年这三年。这三年除了对古诗鉴赏的传统考查外,还增加了一道对新诗鉴赏的考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足见命题者对文学鉴赏的考查力度有所加强。 第三块,古文题,自然少不了虚实词的解释比较、译句的比较等基本题。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1994年《裴晋公为相》要求对裴晋公关于当时古今情况的比较所要说明的观点作出判断,1995年《郑善果母》有郑母教子为官清正的言论判断和选文立意的判断,1996年《郭永》有关于符合原文意思的一组答案的选择,而1997年《狄仁杰谏劝》、1998年《李若水殉国》、1999年《苏琼为官》中有关于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组答案的选择,2000年文言文考查要求筛选其父子清慎如此的语句和对原文叙述不合文意的选择,2001年考查要求选出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和对选文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这些题都超出了翻译的高度。做这类题,翻译的基本功或者口译的基本功是必须具备的,而且要正确理解文意和文章观点,要有这些方面的概括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②1996年还考了偏义复词这类较为特殊一点的实词知识和给文句试加复句关联词的这类古文语义的逻辑推断能力,1997年还考查了文言句中分句间的语意关系,1999年还考查了文言句中省略成分的补全,这些,都是考查古文的新形式,对古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1999年和2000年古文知识题量有所减少,分值也有所降低。2001年还考了古今意义不同的词。
第四块,1995年第四块是“太空未知讯号研究”,1996年第四块是关于造纸厂的未来之路,1997年第四块是关于脑神经的研究,1998年第四块是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介绍,1999年第四块是关于动物冬眠奥秘的研究。2000年则是关于慢光为基础的应用前景的研究文章,题目叫《铜奔马正名》,介绍了为什么要对这个古代文物进行正名,以及否定它的依据是什么。所选的文章,对一般读者都是陌生的“科技新信息”。因为有“新”的特点,阅读时,要特别注意:①它的开发性意义;②科技新观点的表现形式;③跟其他科技文阅读一样,其论述过程的前后逻辑联系。多少年来,关于科技文章阅读考查,除了考查考生阅读思维的严密外,考查对科技观点的理解与认识,常常是重点。例如1996年、1997年第20、21、23三题,1998年第23、24、26三题,2000年第18、19题,主要是考科技阅读思维能力的;1996年、1997年第23题,1998年第26题,1999年第20题,2000年第20题除了阅读理解的严密性外,就是看考生对科技观的理解与认识。上溯多年的科技文阅读考查,几乎都是针对这两方面能力的。 2001年是一篇自然科学类文章,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估计今后的阅读题侧重于逻辑思维方面。
第五块,1995年是吕叔湘关于叶圣陶语文论集序言的阅读,1996年是音乐艺术述评《贝多芬之谜》,1997年是郁达夫的文学评论《<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1998年是对宗璞的散文《报秋》的鉴赏,1999年是对陶行知的散文《创造宣言》(节录)的鉴赏,2000年是对鲍昌的散文《长城》的鉴赏,2001年是对议论文《门》的鉴赏。这类考查,已经基本
避开了以前的那种解词、分层、概括、抽句嵌句、字词指代、句子呼应等常见的形式,而把目标转向主要对内容及观点的理解上,有些还要求用原文文句回答原文中的问题,例如1996年第24至28的后四题,1997年第24至28题,1998年第27至30题,1999年和2000年的第21至24题全是。这些,显示出加强阅读整体理解的重要性。
近六年高考语文卷,除了第一块基础题,后五块都反映了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就是不但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要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这些新要求,在原大纲基础上更加明确、更加具体,应成为复习工作的大前提。
第六块,1996年、1997年、1998年的第六块,是诗文填空和文字修改。1999年、2000年和2001年则取消了诗文填空题,避免了对死记硬背的考查,可视为高考语文的一大改革。填空题不消说,常见文句续补和修改应予以重视和训练。1995年第31题的广告词修改,1996年第31题数字意义的表述,1997年第31题对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毛病的修改,1998年第33题仿照例句造句,1999年第25题的句式重组、第26题的新闻创作、第27题的句式续写,2000年第26题的仿写语句、第27题的语句扩展,2001年第25题的改写语句,第26题的续写语句,第27题的缩写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都是弱点,2002年的考生应引起重视。
第七块,作文。
1995年材料作文《鸟的评说》,有人以城镇学生不熟悉这些鸟而提出批评。其实,对这些鸟,乡村学生也不可能全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作为高中毕业生,对其中若干种鸟的基本知识当有基本了解,而且作文并没有要求对某种鸟作生物知识说明,其根本目的是考查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展开联想、想象的能力,并据以针对现实发表见解的能力,所以写“鸟的对话”和有感而议,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如果平时忽略对周围环境和有关知识的关心,对这类考题很可能临阵匆忙,打不开思路。例如1990年关于玫瑰的话题,其“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加以想象,为这对小姑娘作肖像描写”,这肖像描写就包括衣着打扮,而衣着打扮又和玫瑰花开放的季节有关,如果不知道这一点,这肖像描写就会有困难,不全面。1993年作文关于夏夜梧桐树下的对话,要求对环境和气氛作具体描写,这多少也与梧桐树的有关知识有关。由此可见,高考作文大不同于中考作文,其素材是最为重要的,高考既然是选拔,自然是知识面宽较知识面狭窄者为优胜。
1996年看图作文,特别是介绍两幅漫画应该一提。它要求观察细致、准确,表述完整、简明,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十分突出。这些能力都是基本的,但在具体写作中到位,却不大容易。“简明、连贯、得体”是对初三学生的要求,那么高考作文要求做到这几点,就应视为十分平常而应该的事。
1997年作文还是考给材料作文(三则相关材料),大小作文结合,两种文体兼顾,能够全面考查考生的写作实际水平。所给材料密切联系学校和社会生活,做到了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而又非人人都能说好。小作文考情景作文,大作文结合材料二三写议论文,材料本身没有难理解之处,但要写出一篇上乘之作,如果没有生活的积累,没有一定的思想认识深度,没有较好的组织材料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不行的。作文一改多年高考作文不直接联系社会生活的惯例,恐怕是1997年试题的一个特色。在强调精神文明,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引导学生去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努力做到助人为乐、奉献爱心、言行一致等方面是有积极导向作用的。 1998年作文自由度更为广泛。一是它继续秉承了1997年作文的成功模式,具有倡导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效应”;二是它从心理学的角度,让考生自己剖析自己,有利于考生下笔成文;三是考生可以任意选择表达方式,甚至可以另拟题目,表明现在的作文命题已经不拘泥于以往单纯考议论文或记叙文的条框,选材更为成熟,视野更为广阔,使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致于花太多的时间去审题、立意,有利于考生的临场发挥。
1999年作文则更令人叹为观止。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摒弃了传统的“小作文”命题而代之以单独的“大作文”命题,更为重要的是它给了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不在审题上难为学生,鼓励考生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这样的题目有利于防止考生提前准备好范文,考试时套用范文,也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考生的临场发挥更加自由、灵活,而这恰恰更能考查考生的真实写作水平。难怪北京市许多考生考完语文后个个兴高采烈,普遍认为语文题量减少了,作文好写了,对以后科目的应考信心也大为增强。 且看以下两则1999年高考考生的作文:
火星拯救行动
‚UFA向总部报告,我已抵达坐标301处,目标没有发现,请指示。‛ ‚请仔细搜索,方位正确,那是一个蓝色星球,生命活动信号强烈。‛ 3分钟后,‚报告总部,目标出现,但它已变成黑色,生命信号正在减弱。‛ ‚请着陆,抓两个地球人来,马上实施我们的拯救地球计划。‛
这是3008年的一天,由于污染严重,一个命名为‚地球‛的星球正面临毁灭。火星人开始了他们的拯救行动。
‚报告总部,UFA顺利返航,还带回两个刚丧失生命信号的地球人。‛‚将地球人送入分析室,把他们的记忆移植到火星2号、3号身上。我倒要看看,这小小地球人是怎样亲手毁了他们的星球的。‛火星头人亲自到了‚模拟地球系统‛旁边。只见火星2号、3号机器人根据移植的记忆,开始了他们的‚毁灭‛进程。但见2号走到‚森林‛中间,右手挥起斧子对准树干就是一下。伴着斧子的起落声,一片片树林倒下了。这下可搅乱了火星上的电脑平衡系统,模拟洪水从天而降。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出现了。但见火星3号用锯末拌灰充水泥,还用它来筑堤坝。洪水毫不留情地冲垮堤坝、田庄……‚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他们……他们怎么能这样?快!关掉模拟洪水系统,看他们还干些什么?‛火星头人气得大吼。大难不死的2号、3号相视一笑。他们一个举起手中的激光枪,冲着电子鸟‚砰砰‛开枪;一个干脆打开排污管,将废弃的铅、汞全部排进了海洋!就这样一番折腾后,地球生命指数由五亿降到接近零!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火星头人惋惜地摇了摇头。他按动大屏幕按钮,开始布臵下一步的计划。‚UFB火速飞临海洋上空,播洒生命1号;UFC飞到G号区域,播洒生命2号;火星医院准备给地球人洗脑,移植过滤后的记忆,让他们忘掉那些可怕的做法,重回地球,创建新的生活吧!‛ 若干年后。
‚报告总部,UFA飞临坐标301处。这儿有一座蓝色星球,生命信号异常强烈!‛火星头人听了报告,笑了……
评点:从想象的空间来说,这篇作文是足够开阔的——记忆移植竟成了外星人手中的利器。当然,最终的关怀还是落在地球之上,表现了对人类自身命运的一种忧虑。看得出来,作者平常对科幻小说一定是熟稔于心,而其中对“模拟系统”的描写,很容易让人想到《帝国时代》之类的电脑游戏。换言之,课外的广泛涉猎,是作者丰富想象的来源。本篇作文的优点还在于,故事情节的展开,完全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地进行。开头通过“火星人”的对话展开故事,而结尾仍由“火星人”的对话表现地球的新生,首尾呼应得很好。语言亦简洁得体。
堂·吉诃德新传
桑丘带着他的主人堂〃吉诃德和他的朋友们来到了现世。他为他的主人的疯疯颠颠深感头痛。听说,现世有人能够移植记忆,桑丘非常高兴,因为这一移植便可将其主人头脑中的关于古代侠士的记忆去除了。记忆移植手术非常顺利。
堂醒来了的第一句话是‚我的电脑呢?快把我的秘书叫来……‛桑丘呆呆地站在那里,因为他已经无法再认识这位新堂了。据了解,堂换的是电脑奇才比尔〃盖茨的记忆。难怪堂是那样的现代呢!
桑丘带着他的新主人,有些懊丧地回到故园。堂不再去追赶那些羊群,也没有再去傻乎乎地与大风车搏斗,而是天天思考计算机的开发。听说堂回来了,朋友们都来看望他。新堂出来向他的朋友打招呼,这可把朋友们吓坏了。
看,堂穿的是什么呀!黑色的,带有明晃晃、亮晶晶的东西(其实那是扣子),脚下不再是牛皮靴,是没有筒的鞋。人们呆住了。桑丘急忙出来向大家解释原因,大家更觉得不可思议。‚现代人类怎么这么厉害!他们发明了什么电脑,还有什么英特网全球通,坐在家里便可以漫游世界,这会儿竟然把什么比尔的记忆移植到我们堂的头脑里来了……‛接着便是人们的慨叹声,啧啧声。
新堂觉得很是光荣。他一字一顿地说:‚各位,在以后的日子里,为适应全球信息化的需要,我建议大家去学电脑,我会免费教你们的……‛刚说到这里,人群在一阵潮涌般哄笑声后,便散去了。新堂有些诧异,桑丘也有些懊丧。
新堂在以后的日子里,常常大发脾气,向桑丘要电脑软件,要秘书,要电脑资料……这使得桑丘感觉到比以前更加难过,更加头疼。桑丘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决定把比尔的记忆去掉,把原堂的记忆换回来。
黄尘古道,瘦马飞奔,一把长矛在空中乱摇。做了记忆复位移植的堂〃吉诃德又回来了…… 评点:作者竟然让西班牙著名小说中的堂·吉诃德和桑丘主仆二人做了文章的主角,这种想象不说是匪夷所思,也可以说是太奇特了。而作者又能把情节编设得那么合情合理,那么符合主仆二人的性格特点,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文章的语言又是那么老道,那么像一种成熟的小说语言。“黄尘古道,瘦马飞奔,一把长矛在空中乱摇”,一个活生生的堂·吉诃德不是“又回来”了吗?很明显,这一切都来自作者具有的很好的外国文学基础,很好的文字表达功底,自然,更少不了作者具有的丰富的想象能力与再创造能力。
而这一切,绝对不是只靠背诵、只靠课文能得来的。我们为有这样的优秀作文感到高兴,为有这样的优秀考生而感到高兴!文章的结尾,“新堂”又变成了“旧堂”,塞万提斯先生当为后人未篡改他小说笔下的人物性格而庆幸,不过我们却隐隐约约地感到了几丝遗憾。还值得一提的是,本篇作文出自一份理科考生试卷。
2000年高考作文题紧扣新颁《考试说明》的要求,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其作文题是给材料型的话题作文,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思辩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试题既要求考生善于思考问题,表现思维的活跃性、深刻性,又要求学生善于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和形象化,通过联想和想象,表现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深刻理解和真切感受。
2)鼓励创新,有利于表现个性特点。话题的深刻性和新颖性,会激发考生的创造灵感,引导考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维,有利于考生发挥;话题的宽泛性和很强的现实性,使考生有话可说;继续拓宽表述形式的天地,使考生可以发挥己长,各展才华。
3)试题揭示性很强,限制也很明确。不但给出背景材料,还发几句议论来提示,再加上明确的话题,不但有力地避免考生错解题意,而且给考生以多种启发。作文题的限制因素很少,“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但也给出明确的提醒,从而突出了限制因素的作用。
正如作文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考生作文一定会异彩纷呈。 请看以下两则2000年高考考生的作文:
20世纪你美吗?
湖北考生
兵不厌诈造句篇八
《gkywst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