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口腔助理医师】
净空法师语录篇一
《净空法师语录》
净空法师语录.txt13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孤苦无助时慈祥的微笑。净空法语辑录 (1)本书的对象是佛门弟子。对于尚未皈依佛门,而对佛法有兴趣的人,也可从中了解到佛法的大意。佛法并不是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只是烧香磕头而已,而是有其深刻的意义和道理的。
欢迎翻印流通 不得以此谋利
前 言
凡是认真地听过净空法师讲经开示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茅塞顿开,讲得太好了。经常温习法师的教诲,对于修行人必有裨益。
弟子在听经和阅读讲经记录的过程中,摘录了几百条语句或段落,都是值得细心体会和牢记的。包括有关佛学的基本概念、修行的要领或警句。每次温习,都有收益。如果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出来,就更方便阅读。 所以发心把它编辑成书。经2006年一年的努力,基本完稿;今年又略有增减。
本书的内容主要是有关行持方面;分为五章:
第一章 什么是佛法 关于佛法的一些基本原理。
第二章 修行科目 修学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 修行要则 修行中的实际问题,及其对治的方法。
第四章 净土法门 净宗修行的专门问题。
第五章 总结。
第一章的内容有相当的深度。不理解也不要放弃。因为它很重要。慢慢会理解的。其他内容是关于行的问题。是我们修行者的镜子。认真地对照自己,有利我们的修行。
内容主要来源于法师对《无量寿经》的讲解,包括1989年第一次、1994年第二次在新加坡,1990年在台湾的讲经,以及其他专题报告或解答。
未经法师本人审阅,仅供参考。由于水平和时间所限,不妥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编著者 恒扬海益 2007年11月23日
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佛法 - 1 -
佛、佛法、佛教 - 1 -
宇宙人生的真相 - 3 -
一切法由心想生 - 3 -
真心和妄心 - 4 -
智慧 - 5 -
体与相、空与有 - 6 -
实相、真相 - 8 -
一真法界 - 9 -
有为与无为 - 10 -
迷惑与障碍 - 11 -
妄想、分别、执着 - 11 -
烦恼 - 13 -
我执 - 13 -
贪嗔痴 - 14 -
情与爱 - 16 -
六道轮回 - 17 -
因果报应 - 18 -
永恒的定律 - 18 -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19 -
人生的真相-恩怨相报 - 20 -
命由自己定 - 21 -
命也可以改 - 21 -
苦空无常与离苦得乐 - 22 -
苦空无常 - 22 -
妄想、分别、执着是一切苦难和烦恼的根源 - 24 -
清净心 - 25 -
清净心怎么修? - 26 -
转境界 - 28 -
第二章 修行科目 30
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 30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34
十善 36
三皈 37
持戒 39
持戒之意义 39
何谓持戒 39
如何持戒 40
弟子规 41
五戒和十善 42
菩提心 43
礼敬 45
布施和供养 47
布施 47
布施的意义 48
如何布施 49
供养 49
忍辱 50
禅定 51
忏悔业障 52
行为与造业 52
何谓业障 53
如何忏悔 53
老实念佛是最好的忏悔和改过 54
魔障 55
魔障如何消除 56
福与德 57
第三章 修行要则 59
重实质不重形式 59
要真修行 61
发心与精进 62
看破放下 65
要知过 67
依教奉行 70
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71
家庭要和睦 73
对人要真诚 74
只见自己过不见别人过 74
要逆来顺受,要忍让 76
要感恩 78
感激文 78
吃苦和惜福 78
健康和病苦 80
起心动念之初 83
念念为众生 84
一切随缘 87
度众 88
度人先度己 89
第四章 净土法门 91
净土法门之殊胜 91
最殊胜的一真法界 91
一生成佛 91
三根普被平等成佛 92
永不退转 93
第一法门 93
方便究竟之门 95
净宗修习之内容 96
为什么要求生净土 97
信解愿行 99
信愿 99
解 101
行 102
为什么要念经 103
为什么要念《无量寿经》 105
经要怎么念 106
一门深入长期熏修 107
一向专念 109
为什么要一向转念 109
何谓一向专念 110
念佛要用心念 112
如何对治妄念 112
念佛与日常生活 114
放下万缘 114
十念法 115
佛像与佛号 116
念佛要发菩提心 117
功夫之深浅 118
得力 118
深浅 119
道场与道友 121
感应和神通 123
往生 126
第五章 总结 129
第一章 什么是佛法
佛、佛法、佛教
佛是觉的意思。通达一切法者称为佛。佛的意思就是一个觉悟的人。‘佛’这个字,有体有用。从它的本体上说是‘智慧’;从它的作用上说是‘觉悟’。佛法是智慧之方法。佛学是智慧的学问。
佛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圆满的明了,没有一丝毫的迷惑,也没有一丝毫的误差,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智慧。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前的世界,他方无量无边的星球刹土,无一不清楚。
佛告诉我们,这样圆满的智慧德能,一切众生本来具足。《圆觉经》中说得很清楚:‘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华严经》上也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我们的智慧、能力都丧失了。佛又说,丧失并非真的丢失,是暂时迷失,因为智慧是自己本来有的,当然可以恢复。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要修行?就是为了恢复自己本有的智慧德能。
通达佛法,明白佛理,我们这一生就过得很快乐、很幸福、很充实,这一生没有白过,不是盲目的,前途一片光明,清清楚楚。这就是佛法的真实利益。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内容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学佛是为了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的生活;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自己跟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搞清楚了,不再胡思乱想,心定、心安,安了就快乐。
以佛菩萨的心肠入世,世间法就是佛法。以凡夫的心肠入佛法,一切佛法都是世间法。所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不在事相上,是在个人的心上。佛法不坏世间法。佛教化众生,没有改变他的生活方式,只是修正他的观念,帮助他从迷信的生活回归到觉悟不迷的生活。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佛教的目的是破除迷信,启发真正的智慧,让我们有能力在现实环境里识别真妄、邪正、是非,乃至善恶、利害。然后帮助一切众生建立理智、大觉、奋发、进取、乐观、向上,慈悲济世的宇宙人生观,让我们每个人在这一生中得到幸福、快乐,家庭美满,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世界大同。
佛教本来不是宗教,现在变了,不像过去的寺院丛林每天八个小时讲经说法,八个小时修行(坐
禅或念佛)。现在的佛教道场每一天供佛、作法事。这就成了宗教了。宗教是感情的。感情就是污染。宗教要是没有狂热的情操就不是宗教。所以,宗教是建立在情执的基础上。而佛法讲理智,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破迷开悟是佛教的宗旨。这是它们的不同处。现在有些大学开‘佛经哲学’这门课,把佛教变成了‘哲学’。还有一种是邪门外道的佛教,利用人性的弱点,拿着佛法作招牌,欺骗众生、伤害众生,扰乱社会。
宇宙人生的真相
【一切法由心想生】
佛告诉我们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一切法由心想生’。真的是心想事成。
一切法都是自己的真心变现出来的,一切法还归自性。‘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所以尽虚空遍法界,就是心识的变现。一切法不离自性。[‘法’字,在此指万事万物。‘自性’,即是真心。]
【真心和妄心】
‘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本性,也就是哲学里所讲的宇宙万有之本体,其实就是清净心。本体能生万法。
佛在大乘经上常讲‘真心离念’。真心离一切妄念。真心就是正念。真心不生不灭,清净无为。一切唯心所现的境界也是不生不灭的,称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自己的真心。 什么是妄心?生灭心就是妄心,一个念头起,一个念头灭。
把本性比作水,把不明的心比作波浪。水在平静的时候就象一面镜子,外面山河大地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波浪虽然还是水,但它观照的作用失掉了,就不明了。
心为什么会失掉本性?因为心动了。起心动念就是波浪。
一切法本来是寂静的。这心一动,一切法都对立了,就有生有灭,有来有去,有是有非。在一真法界里面,即是真实境界里面,非有非无,没有分别、没有执着。
有念就是妄念,就是妄心。不要以为妄想只是胡思乱想,起心动念就是妄想。只有一念执着就是妄心,一念分别也是妄心。真心里没有分别,没有执着。
如果迷了自性,不生不灭的真心,就变成生灭心。这个生灭心称为‘识’,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如何变?唯识所变,也就是一切法从心想生。
意识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分别、计较、思量都是妄念。不是真性起用。真性起用没有妄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一切平等,一切自然。
佛菩萨观察事物是舍识用根,一接触就明了,用不着思考。离心识是真智慧。六根接触六尘。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用根是指用根之性。见,用见之性去见;闻,用闻性去闻,不用识。识是污染。性是光明,是真心,也叫真如本性。
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见性。性从哪里见呢?离相离念就见到了。我们今天在相上见不到性,是着了相,是动了念。如果不着相,不动念,你就见到了。见到了之后,才晓得万法如
一。[起心动念就是着相]
【智慧】
智慧跟聪明不一样。聪明人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聪明。智慧能辨别真妄,辨别邪正,辨别利害,这是智慧。
世间法说的‘智慧’,是分别智,就是上面说的妄心。‘般若’是智慧,是无知。般若无知,起作用时无所不知。不起作用时叫无知。无知是根本智,无所不知叫后得智。有根本才有后得,后得是枝叶。智慧从清净心来,从禅定来,从一心不乱来。
【体与相、空与有】
净空法师语录篇二
《净空法师语录》
菩萨们 大家好,现在一些群里会出现宣传虚假信息的不好现象,会影响到大家的修学。我简单把这些虚假信息做了总结,希望对各位管理菩萨有所帮助:
一类是走失儿童,找熊猫血血,捐衣服的;这样的信息很多留的是吸费电话,来达到骗财目的,有的假的捐衣信息,令藏区学校不堪重负,衣服堆积如山。
一类是拿菩萨名义,拿老法师名义,撒布一些不真实的灾难预言,说什么地方瘟疫,灾难,药方,法门的。让大家人心惶惶,扰乱修学的清净心。
一类是骗子,骗募捐助印的。例如‚菩提树下‛就是一个,他常用红尘佛心等网名,把真实的流通信息修改后,拿到各个群里里面四处发,骗大家助印款资。
希望这些信息,对大家能辨明真伪,修学道上一帆风顺,阿弥陀佛~
净
空法师:福是自己种的
世间人多喜欢拜佛求福,能不能求得到?求不到。为什么求不到?因为佛只是教给你修福的方法,佛并不保证你会得到什么。谁保证你?自己保证自己。福是自己求的,与别人不相关。佛只提供理论、提供方法,这个理论与方法决定正确,你自己要去做。
佛教化众生,示现在六道,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为一切众生指出一条了生死、出三界的明路,这是世间最殊胜的福田。
现在佛不在世,我们想修福,我们到哪里去种福?供养出家法师。出家法师固然是有真正的佛弟子,也有妖魔鬼怪,你要是供养错了,就像种子种到石头上、种到沙土上,不但不会生芽,连这个种子也坏掉了
种福田不容易,可是我告诉诸位,佛虽然不在世,佛的法身舍利住在世间,你供养它等于供养佛无二无别。
法身舍利是什么?经典。你怎么供养它?你每天读诵经典。过去人写经,现在我们印经,这就是供养佛,使他的法身舍利常住世间,永不毁灭。尤其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跟《无量寿经》是同部的,一个叫大本,一个叫小本,说《无量寿经》、说《阿弥陀经》完全一样
。 。
佛在《法灭尽经》里面说过,将来佛法会灭尽,第一个灭的是《楞严经》,最后灭的是《阿弥陀经》。所有一切经都灭尽了,《阿弥陀经》跟《无量寿经》还要留在世间一百年,所以这个经真正是三根普被,利
遇不到《阿弥陀经》的人没福,遇到它的人依教修行,没有不一生成就的。所以说当生成就的佛法,只有这个法门,我们读诵这个经典、弘扬这个经典、流通这个经典,就是供养佛陀。
钝全收。
福是自己种的
------------------------------------------------------------------
若能转境,则同如来
1 学佛的人要记住佛陀的教训:若能转境,则同如来。
2 佛救度一切众生,是教导他自己转境界。
3 佛把他自己甚深业力转变为菩提,转变为功德。
4 没有自己,把这个身体奉献给佛教,献给一切众生,这就是转业力为愿力,即佛家讲的‚乘愿再来‛。
5 佛告诉我们要转识成智,转娑婆成极乐。
6 六根接触六尘,心不随境转,即佛菩萨;心被境转,这是凡夫。
7 你被境界转,你怎么能免得了六道轮回?你几时能转境界,你就得大自在。
8 念佛,是把你的觉心念出来,把你迷惑颠倒的境界转变成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9 念佛人往生的条件是清净心,清净心能转恶世为净土。
10 念佛没有十善业就白念了,念佛中念念圆满具足十善业,就能转境界。
11 修行,念念都是转‚迷邪染‛成‚觉正净‛。
12 ‚迷邪染‛是识,‚觉正净‛是智,念一句佛号,当下便转识成智。转识成智,这就恢复我们本来面目,这才叫学佛。
13 我们一起念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就叫一心执持名号;千万不要转其他的念头,转其他的念头就错了。
14 一起心动念的时候,你不要管它,善念也好、恶念也好、染念也好、净念也好,一概不理会,马上把它转变成‚阿弥陀佛‛。
15 ‚阿弥陀佛‛就是觉,‚阿弥陀佛‛是觉念,除了‚阿弥陀佛‛以外,都是迷念,都不是觉念,要转得快!念头才一动,立刻就转变成‚阿弥陀佛‛。
16 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就是教我们妄念一起,要立刻转成‚阿弥陀佛‛;叫‚阿弥陀佛‛念念相续,不要叫它中断。
17 业障习气有第一念,第二念就变成‚阿弥陀佛‛了,这叫伏烦恼,这叫做功夫成片,三辈九品里面是下三品往生,这是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净空法师语录篇三
《净空法师语录》
净空法师语录篇四
《净空法师语录全集》
净 空 法 师 语 录 全 集 ( 一 )
1. 处事难,处人更难;处事待人都要做得圆满如法,这些就是修行。
2. 学佛的人,心有所求最好劝人求佛菩萨,求「人」求不到,我们会生烦恼。求佛菩萨、相信佛菩萨,缘成熟的时候,佛菩萨自然会為我们安排一切。
3. 世间无论如何变,万变中我们要求不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念佛求生净土」。时局险恶,灾难频繁,我们想做好事,而好事多磨,没有清净心、没有智慧和定力,没有办法应付灾变。所以心一定要清净,要能够定,才有智慧知道如何解决问题。
4. 在这个时代要想建立制度非常困难,根源在於世间人道德伦理丧失,谁也不愿意服从谁,所以世界秩序大乱,大灾难必定会降临,能够逃过劫难的人,一定是有大福德之人。
5. 自古以来,中国对於伦理道德非常重视,因為这是安定社会重要的教育,统治者的责任,也就是要维护道统。所以不管他自己作得好不好,能够维护道统,并且将之发扬光大,就是很大的功德。
6. 中国几千年来没有灭亡,是因為有伦理道德来维繫社会秩序。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具什麼身分就尽什麼义务,一辈子都能够遵守不违背,这是社会安定的基础。
7. 平日处世待人接物,都要用清净、平等、慈悲的心。慈悲要有理性、觉而不迷,不是感情用事;清净心是随缘不攀缘,凡事顺其自然。心地清净,不管环境再复杂,也能看得清楚明白;心不清净,想看也会看错。所以清净心能生智慧,这是自性的本能,我们现在失去本能,
是因為妄念很多、心散乱,如果心清净,有定力,六根能力自然就恢复。
8. 我们个人修学的原则是三福、六和、三学,接触大眾的时候,则是歷事练心,要遵守六度、十大愿王,保持心地清净,才能够成就自己的道业。
9. 在大灾难中,佛菩萨不会建立制度,因為建立制度,立刻会被魔破坏。魔已经造太多罪业,佛菩萨不忍心让他堕落得更深,所以一定会等到大灾难过后,才建立制度。所以我们在乱世弘扬正法,一定要採取低姿态,等灾难过后,正法才会真正的复兴。
10. 僧团一定要奠定在三福、六和的基础上。六和裡面,最重要的是「见和同解」,也就是用真心与大眾相处,不用妄心。因為妄心每个人都不相同,只有真心才会一样。「真心离念」,真心裡面没有妄念,所以我们要放下自己所有的分别执著,才能与大眾和合。只要心裡还有一个妄念,彼此的想法、看法、作法就会不相同,很容易就会起衝突。
11. 以真心与大眾相处,这是大乘圆教初住、别教初地菩萨的境界,也就是「破一分无明,见一分真性」的法身大士才能够做得到,称為「道共戒」,道就是真心,这是最究竟的根本。小乘人的见和同解,则是建立在禪定的基础上,也就是虽然有妄想,但是都能够伏得住,不会起现行,所以大家仍然能够保持见和同解,这是「定共戒」,以定力作為见和同解的基础。我们现在达不到这个境界,所以用「无量寿经」作标準,大家起心动念都依靠无量寿经的教训,就不会有有其
他的意见。
12. 如果研究经教、讲经说法,而不知道怎样修行,最好就老实念佛。佛菩萨讲经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与念佛功德相应,我们凡夫讲经,在讲台上起心动念,在讲台下也起心动念,所以是修有漏的人天福报,不能往生,这是事实,是应警觉。所以不讲经说法的人,可以不生病,自在往生,而讲经的法师,临终还会有病苦。能够参透这个道理,明白事实真相,才知道领眾念佛修行的功德很大。
13. 在这个时代,我们道场就依靠无量寿经所说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建立共识。我们没有大乘菩萨明心见性的境界,也没有小乘人的禪定功夫,只要能够守住这一句「阿弥陀佛」,今生一定能够脱离轮迴。所以这八个字,的确是我们了生死、出三界的唯一生路。
14. 大眾共修,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想法、看法统统放下。真正念佛人,没有妄想,也没有见解,一心一意就想离开这个世界,还有什麼想法跟看法?我们只想求生净土、见阿弥陀佛,别人提出看法,我们还是一句佛号老实念,所有的业障都能够消除。
15. 大眾在一起,念佛是唯一共修,不夹杂、不间断。听经就是专心的听,听不懂也不必去研究讨论,这样才会开悟。如果提出问题讨论,这就把佛法变成世间法。念佛修一心,听经也是修一心,真正得一心,世出世法没有不通达。所以,会听经的人,就像马鸣菩萨起信论上所说的:「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不起心、不动念,这真正是戒定慧三学圆修。
16. 圣人修心不除境,凡夫除境不修心。所以自己修行,不必选择环
境。但是弘法利生,就必须选择与眾生有缘的地方,才能真正利益眾生。如果这个地方跟自己没有缘,而跟其他善知识有缘,我们要随喜讚叹,希望眾生跟他们学习,能够得到利益。所以要与眾生广结法缘,才能广度眾生。
17. 弘扬佛法真实的功德利益,是帮助眾生觉悟,降伏烦恼。如果帮助眾生增长贪瞋痴的,绝对不是善知识。
18. 度眾生要看机缘,好比採果实,先熟的先採,还没有成熟的,等过些时候再採。
19. 传道、弘道都不能勉强,要随缘,不能操之过急,这是大原则。缘分成熟的时候,凡事都会自然成就。世尊当年也是如此说法,如果只有一、二个人缘成熟,就专為这二个人说法;如果大眾的机缘成熟,佛就為大眾说法。随缘说法,应机施教,才能惠予眾生真实利益。
20. 歷史上有两种时代,一个是治世,一个是乱世。治世的政治清明,人心淳厚,社会各方面都能够上轨道,所以修行只要循规蹈矩,都可以成就。在乱世裡没有制度和规章,环境变化莫测,所以修学佛法要心地清净,有智慧能够随机应变,才能够自度度他。在乱世修行如果不懂得通权达变,只能自利不能处眾,弘法利生很困难。所以在什麼环境下,用什麼手段处世,我们都应该知道,努力学习。
21. 学养,「学」是学问,样样都知道;「养」是修养,知道运用什麼方式,待人处世最恰当。所以不管在乱世或者治世,佛弟子与世间圣人君子都会随机应变,运用善巧方便处世待人接物,但是「真诚心」、「恭敬心」的大原则,绝对不改变。由此可知,无论在何时何地,修
行都是成就我们的戒、定、慧。
22. 戒定慧表现在日常生活上,有种种的形态,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最好的例子。有时候我们看他破戒,事实上并不然,反而那些作法,是真正的持戒。
23. 处乱世一定要坚持两个原则:第一、有道心,道心就是真诚心。第二、要护持佛法,绝对不能障碍佛法。
24. 能够度自己才能帮助别人,不能自度绝对没有办法帮助别人,这是事实。
25. 传道很不容易,法达禪师如果没遇到六祖,不会开悟;但是如果他没有苦读法华经十年的功夫,纵使遇到六祖也不会开悟。无尽藏比丘尼也是专门在一部经上,下过十多年功夫,遇到六祖才能开悟。所以要用十年的功夫,专攻一部经,才能得到清净心。有定力,这是授受的基本条件,如果心不清净,就是佛菩萨来说法也不会开悟。
26. 佛陀教化眾生,都是随机说法,并没有定法可说,只要能够帮助眾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都是正法,值得讚叹。自讚毁他、有门户之见的说法、作法,对佛法的弘扬、流传都会產生很大的障碍,断绝许多眾生学佛的机缘、法身慧命。所以对於一切大乘佛法,我们都应该讚扬。
27. 真正能够帮助眾生得到真实利益的只有念佛法门,问题就在於我们是不是真正放下身心世界,老实念佛。真正用功,业障一定是快速消除,觉得轻安舒畅,法喜充满,生活过得安乐、自在。
28. 法缘与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尤其在这个时代,魔障很多,我们
净空法师语录篇五
《净空法师语录2》
净空法师语录2
以下摘自《佛法与人生》
现在全世界已经知道,环境染污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每一个国家对「环保」意识,可以说是都有了相当的认识;但是心理的染污、精神的染污,超过环境染污不知道有多少倍,至今还没有人发现,还没有人能够意识到这个才是真正世界动乱危机的根源。
佛教是在后汉时传到中国,后汉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到现在已有一千九百多年了,这是佛教正式传到中国。非正式的,大约在春秋时代 就有佛教传到中国来,但不是朝廷的接纳。在永平年间,皇帝派了特使到西 域去礼请,聘请法师到中国来,佛教是中国政府礼聘来的。诸位必须认清楚 的是,佛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佛教变成宗教的历史很短,充其量不超过两百年,现在变成宗教是很遗憾,所以才有今天这种现象。以前它不是宗教 ,它是教育,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所以今天我们对正名的工作应当重视,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佛教教学的目的是求智慧,换句话说它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学,它求的是智慧。为什么苦呢?因为没有智慧,想错了、看错了、做错了,这才带来痛苦。有了智慧,你的想法、看法完全是正确的,做法也是正确的,那里会有痛苦?当然快乐!所以苦的因是迷,乐的因是悟,是觉悟。
他的教学可以说有三个中心,就是佛家讲的戒、定、慧三学。「慧」是「目标」;「定」是「枢纽」,没有定就没有慧;「戒」是手段,以「戒」帮助你得到定,定之后自然就开智慧了;所以称为三无漏学。佛所讲的一切经典,也离不开这三个中心。
最初到中国来的(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两位法师是摩腾与竺法兰,这两位法师来到中国之后,我们中国政府接待他们,类似现在的外交部,由外交部来接待国宾。从前在汉朝的政治制度,「寺」是政府办公的机构,这是诸位要知道的。办外交的是鸿胪寺,鸿胪寺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外交部,鸿胪寺的首长就是卿-公卿,鸿胪寺卿就是现代政府组织中的外交部长。鸿胪寺来接待外宾,因为朝野谈得很投机,他们也乐意常住中国。但是外交部只能接待短期的外宾,不能够让他们常住,怎么办呢?皇帝下面不得不另设机构,再增加一个同样的机构也称为寺,这个寺就是佛教的教育机构。第一个佛寺的名称为「白马寺」,后汉的首都在洛阳。这就是佛教「寺」的来源。所以是政府办事的机关。这么一来中国办教育的机关就变成两个。宰相下面有个「礼部」,是办教育的,教育的中心是孔孟教育,一直到清朝都没有改变。
白马寺是直接属于皇帝管辖的,是皇帝下面一级单位的机构,它是佛陀教育部,就是专门推广佛陀教育。所以中国从汉明帝以后就变成两个教育部,这两个教育机构,诸位想想看,一个是归皇帝管的,一个是归宰相管的;皇帝管的就占了大便宜了,沾了光了。所以佛教教育在全中国的推动,远远超过礼部的推动,而在全国有良好的发展。孔孟的学校不多,可是每个村庄都有寺院,这就是受到帝王的影响。这个教育机构是直接归于皇帝的,所以它在全国推行得非常顺利普遍。我们要认清楚,「寺」本来是办教育的机关,与现在宗教的拜拜、祭祀、超度完全没有关系。当年传到中国来的时候,寺院有两个重要的任务,一个即翻译佛经,等于现在的国立编译馆的工作。翻译佛经,译场规模之大也不是我们想像得到的。唐代玄奘法师,这是很有名的一个人,他的译场,编制就有六百多人,你想规模有多大。早期鸠摩罗什大师译场的编制,也有四百多人。
所以佛寺是个很大的政府办事机构,这是我们要晓得的。现在寺庙完全变质了,教育几乎完全丧失!变成专门跟鬼神打交道的场所,这是很冤枉的一桩事情。这是清朝中叶以后,逐渐演变到现在这个现象。我们学佛,一定要知道佛教简单的历史,晓得佛法的本质,我们要学它真正的好东西。所以今天在全世界,我们可以见到四种不同型态的佛教,都在这个世间弘传。第一种就是宗教的佛教,它变成宗教了,我们不可否认,台湾所有的寺庙的确都是宗教,你把它放在宗教里面绝不冤枉,它已经变成宗教了,这不是真正的佛教。第二种是学术的佛教,这在日本特别显著。日本有很多大学,佛教的大学,变成学术了。这也不是佛陀的教育。第
三种更不幸的变成邪教的佛教。宗教和学术对人伤害还不太大,邪教伤害就太大了。第四种是传统的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这很少,非常非常的稀少。
方东美先生。。。。他给我简简单单讲了一部哲学概论;从西洋哲学讲起,
讲到中国、印度,最后讲到佛经哲学。他告诉我:「佛经哲学,是世界哲
学的最高峰,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两句话很动听,我这才晓得佛教里
有这么好的东西,这才在台北市逛寺庙。
佛这个字是由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他的意思是觉,就是觉悟,彻底的觉悟。我们的心是觉悟的,心不是迷的,本来是觉悟的,佛像代表本觉。
净土宗供养西方三圣,阿弥陀佛代表无量觉,就是自己的本性;观世音菩萨代表行,行为要慈悲;大势至菩萨代表智,行为要依理智,不能依感情,依感情麻烦就大了;所以我们的思想、见解、行为都要有理性,以理性为基础,他是表达这个意思,叫你一看就明了他的意义,你不能把他当神去看待,那错了。佛菩萨会不会保佑你?会的。你懂得这个意思他就保佑了。
台湾的寺院建筑不完整,这是受日本人统治的影响。在台湾,标准建筑的
寺院很少见;大陆上很多。寺院第一个建筑物是天王殿,通常讲是护法,
天王殿里当中供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依照布袋和尚的像造的,肚皮
很大,笑咪咪的。他坐在当中面对着大门,他代表的意义是你想入佛门,
第一个条件要笑脸迎人。现在政府提倡微笑运动,佛门几千年前就提倡微
笑运动,佛弟子、学佛的人要欢欢喜喜。肚皮很大就是要能够包容,他代
表的是「生平等心、成喜悦相」。他是教我们这个科目,心能够平等、能
够包容、能够欢喜,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入佛门,才有资格来接受佛陀的教育。
佛法里所谓修行,修什么?就是修觉、正、净。你用持名念佛的方法就是修这个,参禅的方法也是修这个,读经、念咒的方法也是修这个。方法很多,都是修觉、正、净。如果念佛是求佛菩萨保佑升官发财,那就错了,那是宗教,那是迷信,与释迦牟尼佛讲的完全相违背了。
佛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创办的,后人对他尊称为「本师」,是佛教育的根本老师,正如同中国人尊崇孔老夫子为先师-「至圣先师」。所以我们称佛为本师,自称为弟子,师、弟子,是师生的关系,所以不是宗教。宗教里面没有师生关系,宗教里面有父子关系,有主仆关系,不是师生关系。
我们对出家人称「和尚」,和尚实在讲不是随便称的。和尚是梵语,翻作「亲教师」。像一个学校里,谁能称和尚?校长一个人称和尚,因为他是主持教育的。其余的老师称「阿□黎」,阿□黎是梵语,翻成中文意思是,他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榜样,可以做我们的模范,我们称为「轨范师」。和尚是校长,他指导教育政策,其余教员是执行教育政策的;所以一个寺院只有 一个和尚。我们今天看见出家人称和尚,是太尊敬了,尊敬过了头了。和尚是「亲教师」,一般来讲就是「指导教授」,我受的教育是从他那里得到的, 指导教授与学生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些都是佛教里面很重要的常识,而 为现代许多人所忽略。
实在讲现代人,真正受到教育的不多了。教育是什么?生命、人生的价值;人 生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这是教育的重点。我们今天把教学的重点丧失掉了,所教的仅是技术,那是皮毛的教育,不是根本。今天社会动乱的根源,根烂掉了,腐掉了,这不得了。
修心,心清净了,身就修了,身就清净了。所以我常常告诉我们一般学佛的同
修们,学佛,学什么呢?学清净心。心清净了,身清净,这个人不会害病。你
去看看害病的人,害病的人思想一定很乱,为什么呢?「心」先生病,心病了,
身才会生病。我们现在讲「心理健康」,心要没有病,身怎么可能会生病。所
以真正一个学佛之人,他要生了病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决定不可能生病
。不但不可能生病,真正修得好的,告诉诸位,他绝对不会死的。他如果会
死掉,这个人学佛没学得好,他是不会死。因为他晓得他什么时候走,知道
要到那里去,这个就不算死。他清楚明白!你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不晓
得到那里去,那就死定了。这都是从清净心的功夫得来的,一点都不稀奇。
这不是神话,不是玄学,是实实在在的。所以你就晓得清净心是多么重要。
所以学佛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身心清净,这是修身。自己身心
清净,一家和睦。一家和睦,是「家齐」。每一个家庭都一样,国家就大治
了,我们今天所祈求的康和乐利,才能真正得到。最终是「天下平」,「平
」是「平等」。天下平等就能达到世界和平。不会有战争。所有一切争论,
不平它就鸣,不平它就争。这要靠教育,把儒家教育与佛家一配合。
中国古代,满清以前都是这样,民国初年以前还是这样的。我们一般人见面不能称「名」,称名是对人不尊敬,是侮辱人,如果带姓,那就更不礼貌了, 那有连名带姓称呼的。称名只限小孩没有成年;男子十九岁没有成年,叫他 的名,女子没有满十六岁叫她的名,那叫「童子」、「童女」,没有成年。 女子十六岁梳头了,代表她成年了。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戴帽子,他成年了。 成年的时候,朋友送一个「字」给他,就是「别号」,从这一天起,大家要称 他的「字」,不能称他「名」,称他的名是对他非常的不尊敬。那么从这天起, 世界上那一个人有资格称他的名呢?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父母,一个是老师,这 两个人是一生都称他的名。你就晓得老师跟父母,地位是平等的。
要断烦恼,有烦恼不能成就学问,这是诸位要知道的。有烦恼,恼没有断,念了
很多书,懂得很多,在佛法里叫「邪知邪见」,不是真智慧;智慧是从崇高品德
修养里流露出来的。就是说心地清净、平等、慈悲,流露出来的才叫「真智慧」
,才能够解决问题。你要问从那里下手?从断烦恼下手。烦恼里面最重的贪、镇
、疑、慢,这要认真去断。
佛教缺乏「师资」,师资非常不容易培养,难在那里?名利舍不掉,这是大障
碍。名利不能舍掉,心就不清净,佛法是「心法」,不是从外求来的,是从内
心里面往外流出来的。心不清净,对佛法就无法理解,对世间法一切问题,也
认识不清楚,所以最困难的条件就在这个地方。什么人能真正舍己为人,这就
难找了。这是佛门常讲的要「善根、福德、因缘」,没有善根、福德,也遇不
到好老师,也遇不到真正的好的教导。所以我常常劝勉年轻的同修们,要立志
救度这个世界,更应该要救中国。中国不能和平、不能强盛,世界决定没有和
平;整个世界的期望,寄望在中国。
佛法的经典最晚的翻译是在南宋,南宋以后译的经就很少了。由此可知,佛经
也是文言文写的,我们只要把这个工具拿到,三藏经典、四库全书,就变成自己
的宝藏。
我们看外太空,别的星球人要来了,就是天人。所以佛经里面有记载,印度宗教
里面都有记载,讲「大自在天」。大自在天有「轮宝」,轮宝是他的交通工具,
也是他的武器。轮宝的速度很大,从日出到日没十二个小时,他能够飞行四
天下。(佛经说「一四天下」,就是现在讲的「太阳系」),我们今天听说
的「飞碟」,可能就是这个东西,它的形状像车轮一样。佛经,印度一些宗
教都说有这个事实。我们现在知道的外星人,在从前人看他们是天人,确确
实实是有。而且轮回,这个事实现代在欧美也逐渐被证实了。他们用科学的
方法来证明。两年前我在加拿大,就有一位很虔诚的基督教徒,是个女的。
她相信,她跟人讲,佛家讲六道轮回是真的。她怎么相信呢?她是从实验中
证实的,像催眠一类的实验。她做了一千多个例子,发现「人」经过催眠之
后会说出来前世的事,用录音带录下,发现有很多人从前是别的国家的人,
有的是几百年前的人。于是追侭调查,查到这些档案,确实有这个人的名字
,但是这地方他从来没去过,确实他没出过国。有的从畜生道来的,也有外
太空、外星球来的,不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来的;他讲的言语,我们都不懂。
这些档案都有保存,他们做了很多这样的例子,现在还继续不断的在做,相
信再过几年可能会公开。
(坡注:人类不为己,天诛地灭。这里的“类”字,就是“外星人”给加
的,加得很精辟!详见何士光《如是我闻》一书。)
以下摘自《出家的目的》
为什么出家人还有这样心态呢?这就是波旬的子孙。佛在世时,经上不是记载得
很清楚:「魔王波旬叫他的魔子魔孙,在末法时期统统出家,披上袈裟来破坏佛 法。」或者就是这一类人。所以我们若是内心有这个念头:别人比我们强,做弘 法利生的事业,我嫉妒他,我要想办法整他、阻止他。则自己就是魔王子孙,到 佛门里来专做破坏佛法的工作。如果有人真正发心走弘法利生的路子,我们生欢 喜心,全心全力去帮助他、照顾他,这就是真正的佛子。所以我们自己出家了, 到底是魔的子孙?是佛的子孙?自己一反省、一检点就知道了。魔王子孙出家, 果报将来必定在三恶道,因为他是障道的,不是弘道的。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感激伤害你的人
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
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
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感激遗弃你的人
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感激绊倒你的人
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责你的人
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净空法师语录篇六
《净空法师经典语录1000句》
净空法师经典语录1000句
布施,不是说你布施的钱愈多,你将来得到的愈多,不是这样的。布施是看你的心跟力,你的心真诚,你的心恭敬,布施钱财虽然很少,得的福报很大,不可思议!如果你布施的钱财很多,你的心并不恭敬,并不真诚,你得的福报反而很小。
布施供养,帮助别人,佛教我们一个原则,尽心尽力,不可以超越自己能力之外。我没有钱,我去借钱来布施,这不可以,为什么?你已经有负担了,你就有过失了。我自己在生活上有多余的,我生活苦一点,我能过得去,我能够节省一块钱,这一块钱功德就不小。
学佛人平时修一切善法,绝对不求现在的善果,不求这个福,修福不愿意享受这个福报,愿意在什么时候享?留到临命终时享。为什么?临命终时不生病,神智清楚,正念分明,佛号念得清清楚楚,这是大福报。
意有三种恶业,贪心、嗔恚、愚痴;反过来是三种善业,不贪、不嗔、不痴。今天我们要成就自己,不修十善怎么行?佛在经上常常叫着“善男子、善女人”,与十善相应,你才是善男子、善女人;与十善不相应,善男子、善女人你不但没份,将来果报在三途!口有四种恶业,妄语是说话不诚实,存心骗人;两舌是拨弄是非,说人家坏话;绮语是花言巧语,诱惑众生;恶口,说话很难听、很粗鲁;反过来就是四种善,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
身的恶业有三个,杀生、偷盗、淫欲;反过来就是身的三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你看这个标准多么简单!这个标准的境界浅深广狭,完全看你自己的善根、因缘、程度。
佛法重在行。解是手段,行是实质,你能解不能行,你一生所修学的全都是福德,没有功德;能解又能行,福德就转变成功德。
我把这个身体借给佛菩萨用,祈求佛菩萨藉我这个身体跟大家讲经说法,我这样干了几十年。所以,经讲出来,这两个小时讲完了,我下来之后,你们要问我:“法师,你讲些什么?”我完全不知道,我不晓得。
什么是开光?一尊新的佛像塑成了,启用典礼的时候,把佛像供养的意义跟大家说明白,这就是开光。譬如阿弥陀佛代表无量觉,我们见到这个佛,我们就觉而不迷,觉就是光!见到释迦牟尼佛,释迦是仁慈,牟尼是清净,你就想到,开自己的光,我对自己要清净,对别人要仁慈。
一定要晓得,清净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我们心不清净,你再聪明、再有智慧,都叫世智辩聪,不是般若智慧。
我们多读一点佛经,多听、多记一些,以为自己智慧开了,错了,那是记问之学。智慧开了,你烦恼、无明没断,要晓得那不是智慧,那叫“世智辩聪”。
每天不一样,这个我们现在还做不到,我们现在充其量只能做到每个星期都有进步,进步的幅度有高有低,最低的限度也有一点小进步。心愈来愈清净,业障愈来愈少,智慧愈来愈增长,这样修学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离苦得乐、法喜充满。
什么是业障?业障是起心动念。业障消除了是什么现象?心是平静的,我们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外头六尘境界,不会分别,不会执着,不会起心动念。
我们自己得到了,知恩报恩,我们要怎样报佛恩?我们要帮助佛弘法,推广佛陀的教学,让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这就是报佛恩。
佛用什么方法教人离苦得乐?佛用的是教学。佛首先教导我们,“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个善法是什么?十善业道。
悭贪是我们六道凡夫的大病、病根。悭是吝啬,贪是贪求,贪得,对世出世间一切法,自己有的舍不得给人,自己没有的希望得到,这叫悭贪烦恼。所有一切烦恼的根,就在此地。
为人子女的,你以你的财力、劳力,很细心地照顾父母的生活,这是财布施;你以你的智慧,帮父母改掉不良的习气嗜好,这是法布施;你能够使父母安心、使他快乐,离开一切忧恼,这是无畏布施。所以布施从哪里做起?从对你父母做起。
布施,这里头有财布施,有法布施,有无畏布施。财里面有内财,有外财。什么是外财?身外之物是外财。用我自己的身体劳力、智慧,为大家服务,这属于内财。外财要布施,内财也要布施。
布施不是贪图果报的,贪图果报,这个心不善,不能说没有果报,果报很小,微不足道;欢喜布施,不求果报,果报才殊胜。
你在佛门修福,将来福报在哪里?佛在经上跟我们说,你修上品十善,你将来得天身,到天上去享天福;你有五戒、有中品十善,你来生到人间来享福,你不失人身。
念佛的时候,不见能念之我相,也不见所念的佛相,中间也不见所执持的名号,这叫“三轮体空”。
我们修布施的时候,不要想到“有能布施的我”,不要想到“有接受我布施的人”,不要想到“我布施的这些物”,这叫“三轮体空”。
要积功累德,不但要抓住机会,还要有高度的智慧。佛法里面常讲要种福田,你是不是真的种在福田上?你要认识哪些是真正的福田,哪些是假的福田,你自己要用智慧去辨别。
释迦牟尼佛讲得好,不是他一个人,他后头还有一句话,叫“是诸佛教”。诸佛就是所有一切佛,他们教化众生也就教这三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世间第一桩事业,真正有价值的事业,真正有意义的事业,莫过于教育。你看这些从事于教育工作的人,为国家、为社会,奠定和平、安定、繁荣、兴旺、幸福的根基,他们在播种、在造福,让大家享福,所以这是无比殊胜伟大的事业。
佛菩萨没有自己,真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是没有空间,
无寿者相是没有时间,佛菩萨彻底放下,心里头不执着这些相,所以他见性。
所以学佛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放下。布施就是教我们放下,放下才是最完美的。人与人之间往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把自己的利益能够真正放下,那你跟人相处最完美;如果不肯放下,就会跟别人发生冲突,利益冲突!
我们用一个心待人,人人都是佛菩萨,人人都是好人!佛经里面跟我们讲的“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我学佛五十年,在这两句话当中续了两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要懂得这个意思,你才能入佛门,才能进入佛菩萨的俱乐部。
世出世间最大的好事、最大的善行,无过于帮助众生觉悟。所以诸佛菩萨给我们示现的最大善行,就是教化众生。
佛教初学,意业教给我们不贪、不嗔、不痴;语业教我们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身体造作教导我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这是善业,还不是净业。
身为佛弟子,自己真正确确实实明了、觉悟,一定要随顺佛陀教诲,一定要去做,诸佛菩萨是教我一个人的,不是教别人的;别人做不做,与我不相干,我自己一定要做!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没有一切建筑,石窟里头、大树之下、草原之上,佛在那里一坐,大众围绕,就讲经说法,那就是道场。所以要懂得“道场”两个字真正的意义。
佛法的修学,同学们特别要注意,佛法叫“内学”。内是什么意思?内是观察自己。观察自己,你才能成就。
六祖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世间有没有过?过太多了,什么叫不见?不是你眼睛没看见,不是耳朵没听见;眼也见,耳也听,眼见耳听为何不见?心清净,没有放在心上。
我们念佛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与一切大众互助合作,事情做得圆圆满满,心里面清清净净。我们与人无争、于世无求,二六时中,心里就一句佛号,除这一句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样就好。
上善是根本善,我们身口善是下善,不是上善;上善是指心里头没有一个恶念,对人、对事、对物一片慈悲,全心全力照顾别人、帮助别人。
哪些是恶?哪些是善?贪嗔痴是恶,反过来,不贪、不嗔、不痴,这就是善;杀盗淫是恶,不杀、不盗、不淫是善;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恶,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这是善。
古人说,“三天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现在人处今天这个社会,一天不听经,就被境界所转,这是真的。
凡夫之所以会退失道心,天如禅师说得好,有退失的因缘。“因”是对于宇宙人生道理、事实真相没有真正明了;“缘”是内有贪嗔痴、自私自利,外面有五欲六尘的诱惑,内缘外缘
都不善,你怎么会不退转?
世尊给我们做示范,我们看到善财一生成就,《法华经》上龙女八岁成佛,说明行不难。你为什么不肯行?是你知道得不透彻,你是一知半解。
“知”,真的是太难了,世尊说法四十九年,就是希望大家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明白这个道理。“行”,实在讲一念之间,那个念头一转,即身成佛。
为什么他修行功夫依旧不得力,原因就是在没有彻底放下。虽然天天做功夫、天天修学,过在哪里?过在不精进、不勇猛、不坚定、不长久,没有长远心。
过去造作的罪业,不要去追悔?为什么?你每想一遍就又造一次,再想一遍又造一次,好了,你阿赖耶识的罪业就愈来愈多了。
佛在《大集经》里面说得明明白白,“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今天生在末法时期,我们来修净土,正是依教奉行,这是如来的好学生。
众生接触外面境界,往往先入为主,如果他一开始就接受一些邪法,他把这邪法当做真的,以后遇到正法,他认为正法跟他以前所接触的不一样,他就会排斥。
为什么他(周利盘陀伽)这么愚痴?佛跟大家说,他前生是三藏法师,世出世间法都通达,由于吝法,教别人不肯完全教,自己要留一手,所以得愚痴果报。
诸位同修要记住,无论在世法、在出世法,你学东西一定要专,你才会有成就;你学的东西太多、太杂了,你就分心了,你要想成就,当然就困难,所以必须把心力精神集中在一处。
把心专注在一处,心就不散、不乱,一心不乱,效果就很不可思议。因为一心生无量智慧、无量的德能,所以一心非常重要。
佛法讲业报,有共业、有别业,这个社会大多数人造罪业,这是共业,我们也没办法不能不受牵连;我们自己不造,这就是别业。在这个共业苦难的社会当中,我们还能够侥幸平平安安度过,这是别业果报。
我们今天在这个世间,到处都有灾难,随时都有灾难,我们只要心善,就能改善山河大地,这就是境随心转。所以,灾难虽然频繁,大家也不必惊慌;真正值得惊慌的,是我们的贪嗔痴慢没断,这个事情才是大事情!
我们要把佛陀的教育真正做出来,做出来是自度,做出来给别人看是度他。在今天这个世界弘扬佛法,是要把佛法做出来给别人看,用口说人家不相信,不能接受。
世尊教学四十九年,没有别的,就是教我们看破放下。什么叫看破?事实真相彻底明了通达叫看破。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能放下执着,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你就成阿罗汉;再放下分别,你就是菩萨;再放下妄想,你就是佛!
世尊在《华严经》上常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个观念非常非常重要。所以,我们看一切众生都是佛。那他为什么还做坏事?还要搞六道轮回?这是因为他迷了自性,把佛的国土变成了六道轮回。
知过就是觉悟,改过是真正修行,是真实的功夫。必须自己知道自己的毛病,你才能改过自新;自己有病自己不知道,你就不会起求医的念头,这个病一天一天恶化,最后就无药可救了。
众生这一生能不能成就,关键在于你知不知道自己的根性,换句话说,你知不知道你自己的毛病在哪里?知道自己毛病,这个人就觉悟了,我们一般讲开悟,开悟是这个意思。
佛讲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八万四千是无量烦恼的归纳,并不是只有八万四千。佛是大医王,能治一切众生的病。八万四千烦恼是病,八万四千法门是药,佛用各种法门来对治不同根性众生的病。
古人讲,“三天不读圣贤书,面目全非”,这个话什么意思?这话的意思是说,三天不读圣贤书,不接受圣贤人的教诲,烦恼习气都现行,就面目全非,就退转了。
拜佛,这也是修恭敬心,修一切恭敬——我们对人对事对物,都要像对佛这样的恭敬。我们以诚敬心处事待人接物,无论顺境逆境都用真心,这就是拜佛。
念经的时候要专心,专心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字没有念错,句子没有念颠倒,这就是修慧。
经选一部,天天念它,念到熟悉,不要求解,为什么?经里没意思,你求什么解?你所了解的统统叫打妄想。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你所解的都是胡思乱想,决定不是如来真实义。
我们今天学佛,受佛法熏习的时间太少了。一般学佛的同修,一天当中,只有一、二个钟点是佛法熏习,还有二十二、三个钟点是贪嗔痴慢烦恼熏习,这样子学佛,要想成就太难!所以我劝同修们,只要一有空,就要念佛、诵经、听经,以弥补闻法之不足,这样我们熏习佛法的时间,才能得以延长。
大乘经里面,佛告诉我们:无佛亦无魔。佛跟魔是从什么地方区别?着相就是魔,离相就是佛。如果你一切都不执着,魔也是佛;你若执着,佛也是魔。
佛在《楞严经》给我们说过,境界现前,无论是佛境还是魔境,都不要去理会;也就是说,不要把它放在心上,这叫好境界。如果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这就着魔了,佛来也是着魔。
佛的神通能力比魔还要超过,但是为了避免魔冒充佛,佛不用神通做佛事,佛用教学。魔不能教学,讲经说法他不行,他对这些道理不懂,他只有法术,所以佛绝对不以神通做佛事,这个一定要知道。
净空法师语录篇七
《净空法师语录经典》
历史学家、英国人汤恩比博士说, 历史学家、英国人汤恩比博士说, 拯救 21 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 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所以 21 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 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人活在这个世间,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本份的事情, 人活在这个世间,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本份的事情,各人把本份 的事情做好,跟大家和睦相处,互助合作,天下就太平了。 的事情做好,跟大家和睦相处,互助合作,天下就太平了。 宗教离不开戒、 宗教离不开戒、定、慧。戒是规律,你要依照传统这个规律去做, 戒是规律,你要依照传统这个规律去做, 你就达到了定。定可以突破空间维次,恢复你本性里面本有的智慧。 你就达到了定。定可以突破空间维次,恢复你本性里面本有的智慧。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释迦牟尼说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从他亲眼亲 证人类的智慧是平等的,而且是圆满的,确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证人类的智慧是平等的,而且是圆满的,确实是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 无所不能是能力。那么第三个就是相好。所以说智慧、德能、 无所不能是能力。那么第三个就是相好。所以说智慧、德能、相好一 切众生是平等的,那平等为什么现在变成不平等了? 切众生是平等的,那平等为什么现在变成不平等了?他说你有障碍 今天在佛法里面解释得清楚,人类,心里面有贪瞋痴的烦恼, 今天在佛法里面解释得清楚,人类,心里面有贪瞋痴的烦恼,这 是与生俱来的贪瞋痴的烦恼,外面呢这些物质的诱惑,名闻利养、 是与生俱来的贪瞋痴的烦恼,外面呢这些物质的诱惑,名闻利养、五 欲六尘的诱惑谁能抗拒得了?不受外面诱惑。 欲六尘的诱惑谁能抗拒得了?不受外面诱惑。亿万人当中难得找一 个。 人心感应的:人心善,善良,风调雨顺,没有一样不好; 人心感应的:人心善,善良,风调雨顺,没有一样不好;人心不 善,感得的所有一切物质都变坏了。 感得的所有一切物质都变坏了。 物质是从哪来的?物质是从,《华严经》上讲“惟心所现, 物质是从哪来的?物质是从,《华严经》上讲“惟心所现,惟识 ,《华严经 所变” 那心的本能,心它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 所变”,那心的本能,心它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就是哲学里面讲 的宇宙万有的本体。本体里面本来就有见闻觉知,本来就有色、 的宇宙万有的本体。本体里面本来就有见闻觉知,本来就有色、声、 香、味,这个是不生不灭的,那么它变现出来的物质,变现出最小的 这个是不生不灭的,那么它变现出来的物质, 微
尘、沙粒,它通通都有见闻觉知,都有色、 微尘、沙粒,它通通都有见闻觉知,都有色、声、香、味。这是人心可以改变环境,这在中国民间都晓得, 这是人心可以改变环境,这在中国民间都晓得,风水也是随人心 转的,所以说“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啊。有福的人到那个地方, 转的,所以说“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有福的人到那个地方, 住在那个地方,风水就转好了。 住在那个地方,风水就转好了。 整容,你这个容貌是自然的,你母亲生下你就这样, 整容,你这个容貌是自然的,你母亲生下你就这样,你要一定把 他鼻子架高,把这个面孔改变, 年之后,什么病都生了。 他鼻子架高,把这个面孔改变,10 年、20 年之后,什么病都生了。 你就晓得,报复就来了,真是这样的。 你就晓得,报复就来了,真是这样的。 科技用什么样的方法只是局部性的,就是“头痛医头, 科技用什么样的方法只是局部性的,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 脚”,不是根本的办法。根本的办法在人心,人心能够向善,不会沾 不是根本的办法。根本的办法在人心,人心能够向善, 染这些,人心清净,就是免疫的能力。慈悲心能解毒, 染这些,人心清净,就是免疫的能力。慈悲心能解毒,清净心你不会 感染。 感染。 伦理道德的人生才是真善美慧的人生。 伦理道德的人生才是真善美慧的人生。 正常的生活是伦理,是道德,是因果,是智慧。 正常的生活是伦理,是道德,是因果,是智慧。中国的教育自古 以来,就是以这个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伦理是人与人的关系, 以来,就是以这个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伦理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中 国的教育起源、起点我们要知道。伦理是道,比如说夫妻、父子、 国的教育起源、起点我们要知道。伦理是道,比如说夫妻、父子、兄 弟、君臣、朋友,这是自然形成的,绝不是哪个人发明的,哪个人约 君臣、朋友,这是自然形成的,绝不是哪个人发明的, 束的,不是的。凡是自然成就的,中国人称之为“ 束的,不是的。凡是自然成就的,中国人称之为“道”。你要随顺自 你要随顺自 然呢,这就是“ 然呢,这就是“德”。“父子有亲”中国的教育就从这一点出发的, 父子有亲”中国的教育就从这一点出发的, 所以我说那个“ 所以我说那个“亲”,是中国教育的原点,它是从这里发生的。中国 是中国教育的原点,它是从这里发生的。 的教育求的是什么呢?希望父子的亲爱,在你的一生永恒不变。 的教育求的是什么呢?希望父子的亲爱,在你的一生永恒不变。父慈 子孝,永恒不变,你说这种亲情,这是真正
的享受。 子孝,永恒不变,你说这种亲情,这是真正的享受。第二个目标是把这种亲爱扩张,把它扩大。你爱兄弟、爱家庭、 第二个目标是把这种亲爱扩张,把它扩大。你爱兄弟、爱家庭、 爱家族、爱邻里乡党、爱国家、爱社会、爱天下、爱一切众生,扩大。 爱家族、爱邻里乡党、爱国家、爱社会、爱天下、爱一切众生,扩大。 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教育理念。 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教育理念。 所以中国的教育可以说是伦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爱的教育。 所以中国的教育可以说是伦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爱的教育。 人你要教。所以中国自古以来,治国平天下,靠什么?靠教育。 人你要教。所以中国自古以来,治国平天下,靠什么?靠教育。 中国五千年你去看历史,你看从前古代,国家的这些官员, 中国五千年你去看历史,你看从前古代,国家的这些官员,管理制度 它把教育排在第一。宰相底下六部,礼部是教育部,排在第一。 它把教育排在第一。宰相底下六部,礼部是教育部,排在第一。换一 句话说,用现在的话说,所有一切是为教育服务的。 句话说,用现在的话说,所有一切是为教育服务的。
净空法师语录篇八
《净空法师语录》
净空法师,先后追随一代大哲方东美先生、藏传高僧章嘉呼图克图及佛学大家李炳南老居士,学习佛法13年。熟通佛教各派经论及儒、道、基督、伊斯兰等其它宗教学说,尤对佛教净土宗著力最多,成就亦最为辉煌。下面台词会为大家分享净空法师经典语录。
1、布施,不是说你布施的钱愈多,你将来得到的愈多,不是这样的。布施是看你的心跟力,你的心真诚,你的心恭敬,布施钱财虽然很少,得的福报很大,不可思议!如果你布施的钱财很多,你的心并不恭敬,并不真诚,你得的福报反而很小。
2、布施供养,帮助别人,佛教我们一个原则,尽心尽力,不可以超越自己能力之外。我没有钱,我去借钱来布施,这不可以,为什么?你已经有负担了,你就有过失了。我自己在生活上有多余的,我生活苦一点,我能过得去,我能够节省一块钱,这一块钱功德就不小。
3、学佛人平时修一切善法,绝对不求现在的善果,不求这个福,修福不愿意享受这个福报,愿意在什么时候享?留到临命终时享。为什么?临命终时不生病,神智清楚,正念分明,佛号念得清清楚楚,这是大福报。
4、意有三种恶业,贪心、嗔恚、愚痴;反过来是三种善业,不贪、不嗔、不痴。今天我们要成就自己,不修十善怎么行?佛在经上常常叫着“善男子、善女人”,与十善相应,你才是善男子、善女人;与十善不相应,善男子、善女人你不但没份,将来果报在三途!口有四种恶业,妄语是说话不诚实,存心骗人;两舌是拨弄是非,说人家坏话;绮语是花言巧语,诱惑众生;恶口,说话很难听、很粗鲁;反过来就是四种善,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
5、身的恶业有三个,杀生、偷盗、淫欲;反过来就是身的三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你看这个标准多么简单!这个标准的境界浅深广狭,完全看你自己的善根、因缘、程度。
6、佛法重在行。解是手段,行是实质,你能解不能行,你一生所修学的全都是福德,没有功德;能解又能行,福德就转变成功德。
7、什么是开光?一尊新的佛像塑成了,启用典礼的时候,把佛像供养的意义跟大家说明白,这就是开光。譬如阿弥陀佛代表无量觉,我们见到这个佛,我们就觉而不迷,觉就是光!见到释迦牟尼佛,释迦是仁慈,牟尼是清净,你就想到,开自己的光,我对自己要清净,对别人要仁慈。
8、每天不一样,这个我们现在还做不到,我们现在充其量只能做到每个星期都有进步,进步的幅度有高有低,最低的限度也有一点小进步。心愈来愈清净,业障愈来愈少,智慧愈来愈增长,这样修学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离苦得乐、法喜充满。
9、什么是业障?业障是起心动念。业障消除了是什么现象?心是平静的,我们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外头六尘境界,不会分别,不会执着,不会起心动念。
10、我们自己得到了,知恩报恩,我们要怎样报佛恩?我们要帮助佛弘法,推广佛陀的教学,让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这就是报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