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实践技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说”“动”并行,收获真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之感悟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喜欢的学科,老师们的意识及实际操作方法是必须讲究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说”“动”并行,在“说”“动”中获得真知。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创新能力 课程 学生们 “说”与“动”
[正文]: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
刚开始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我跟学生们呆在教室里,就着教科书上的问题一个一个讨论,如上语文课一般。这样做实在是滑稽之极,学生面无表情,教师声嘶力竭;如此丰富的内容,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如果只在这一屋檐下“畅所欲言”而不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那简直愧对开发这门学科的智者们,也失去了这门学科的真正意义。活动课就是要“动”——动手与动脑。当然,“动”的前提就是“说”,“动”了之后还要“说”——交流。“说”与“动”的统一,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上课之道。
“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创造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造活动就无法进行。于是,我和学生选择性地确定了几个主题(例如,《生活与广告》、《电与我们的生活》等),让他们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去研究,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任务。然后,通过课堂交流反馈他们的研究成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是发展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学力”的内驱力。当然,放手让学生去干,可不是让他们去“自生自灭”,老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有的时候作用显著些,例如帮助解决立项后的操作上的难题;有的时候作用则显得弱些,如当学生进人资料采集点后就是他们展示自我能力、丰富人生阅历储备的阶段,这时的老师,则起辅助作用,也就可以“退居二线”了。
广告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活中无处还见广告。如果能留心观察,就能收集、整理到许多广告。广告语言独具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有着极强的召唤性。所以培养学生模仿,创作一些广告,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设计了一个《生活与广告》为主题的一个综合活动。活动设计如下:1、活动准备阶段。以博采众长为目的,我与学生们融入到生活中去,让他们涉及到各种场所收集第一手资料。2、初识广告阶段。让学生们通过口头交流、汇报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资源共享。同时使学生初知广告的形式,传播方式等。3、再识广告阶段。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汇报、总结,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广告。如广告的目的,主题和要
素等。4、创作广告阶段。在全面了解广告的基础上,让学生或单独或小组创作广告。5、活动延伸阶段。通过“广告设计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做研究的兴趣,真正让他们在“动”中学,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以上整个活动过程都围绕学生的“说”与“动”并行的原则。因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更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要革新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课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课一课地来教,学生一定要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眼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学生运用课堂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实践活动的要旨。
综上所述,脱离“动”的“说”,容易让学生走过场,造成眼高手低,“动”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力所在,否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是难以真正体现的,何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与教学回到学生“说”与“动”的统一中,将学生想的付诸于实际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和生活融为一体,并且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理念。对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存在的脱离实践的问题是大有裨益的,有利于逐步形成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让课程落在实处!这也是传统的课程所缺少的,真正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东白湖镇小
蔡炬烽
参考文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中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金坛市常胜小学 杨迎春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中,所有的学生都学习着划一的知识,划一的教科书。同一年龄的学生被教师用同一种方法和同一的程序和进度进行教育。学生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一种接受者,记忆者的角色。
但是,从面向21世纪的现代课程理论来看,应当鼓励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学习;对于学生而言,真实的生活同样是最好的课程,换句话说,课程应当以现实
生活为基础;应当允许学生选择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学习;现代课程应当减少“灌输”,而鼓励学生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并将概念运用于现实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从单纯知识性的传授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一、什么是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从结构层面上看,应该有这样几个方面: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包括态度和情感)。其中,科学的精神是科学素质的核心。科学的方法可以发现规律、创造知识。但它们都必须于依赖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精神一旦具有,将终身促使人去勤奋地学习,去创造性地探索,甚至为追求真理而献身。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先从培养他们的科学方法入手,进而初步确立科学的精神,丰富科学的知识我认为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但是,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候,课程性质与结构的缺陷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许多学科性课程陈旧和先天性缺损。因此,我一直希望有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可以利用学生在各个学科课程学习到的知识形成合力,在研究某一个问题时体验人类在探究自然与社会规律时所用的科学方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向学生介绍当代最重要的科技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我选择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验过程
在上述思想指引下,我从上学期起,就开始实施了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 第一环节,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丰富学生的认识。
这一环节实际上包括了上学期活动课教材中的“认识动物”、“地球的水资源”
等内容。在教学中,我充分发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资料,讨论,写发言稿,上台演讲。并找到了一些相关的音像资料,象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组织学生观看。通过这样的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勇气,培养了合作精神,教会了学生一些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懂得了怎样去找材料,例如从报刊、电影甚至于电脑网络中收集;怎样去处理,综合这些材料,怎样在交流和讨论中得到结论等。
第二环节:指导学生实验,了解科学的实验方法
这一环节包括:“鸡蛋的认识”、“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等内容。在教学时,先组织学生学习实验要完成的几个小课题;对照书上提供的各个小课题的实验方法,小组内讨论,选择一种可行的方法,总结出实验步骤再开始实验。在实验时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的过程,结果,小组的结论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初步了解了科学实验的环节、步骤;认识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先要有明确的目的,选择可行的方法,得到结论。
第三环节:认识我们身边的事物,学会生活
这一环节包括:“身边的建筑”“家庭的经济”等内容。在讲授“家庭的经济”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得到数据,大家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讨论;学会科学消费。,在讲授“身边的建筑”这一内容时,邀请社会上的人士,来校介绍同学们生活小区的建筑规划,增进学生对社会,家庭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懂得了怎样收集科学数据。
上面几点,是我在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一些尝试,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有所帮助。
1.扩大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完成过程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以社会的主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它也使学生在这种活动中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对社会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2.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意识。
学生在实验、讨论的过程中,了解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3.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性的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提供了机会。有些同学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但是这些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自主学习方式中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无论是参加讨论,还是完成实验,他们都是以积极主动参与者的姿态出现,表现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未能表现出的潜能与学习动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有新的教育思想
这是一门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动性、创造性是课程的灵魂,要使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首先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选择,要有真正的民主意识。
2.要有较高的科学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质教育,我们的教师自身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情感、科学的方法等方面是否达到了要求?不能要求我们的教师本身就是科学工作者,但是也不能设想我们自身没有科学的兴趣,没有对新兴科学技术了解的愿望,就能激发出学生科学的情感。应该看到,全面的科学素质教育在我们过去的教育体制中并没有相应的位置。因此对教师科学素质的要求也不是很容易达到
小学综合活动实践的价值的论文篇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搭建“实践”舞台 ,“活动”多姿多彩
赣榆县石桥镇大庄小学 唐淑娟
进入新一轮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无可避免地百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挖掘教育资源,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它充满生命活力。
一、实践活动为主线,发挥课程效应
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教学中应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多种形式来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一是选好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二是典型引路。新的课程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但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顺其自然。采用典型引路给大家以启示是一个成功的举措。我校的《节约水资源》这一案例可以说为全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范例,从而激起了实践研究的热潮。三是专题细化。如根据大专题设立若干小专题以利于深入研究,又如由此专题引出彼专题继续研究等。由大及小也好,由此及彼也好,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完全可不拘泥于计划。四是有机整合。实践活动涵盖面广,可与学校德育活动、学科活动、班队活动、节日活动等有机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应。
二、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盈实践活动内容
如何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呢?《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
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同时,这些基地类别不同,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绝,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的依托作用,开展活动时还可以邀请基地上的部分学生家长,熟悉基地情况的行家或专家等担任基地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地方的历史文化,目睹了高科技生产的神力,体验到生活的真谛。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
三、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
“让抱大的孩子自己走路吧!” 这曾是许多老师的期待。眼看着这群生活在21世纪的儿童,不会给自己梳辫子,父母不在家宁可自己饿肚子,出门一次换洗衣物全装袋子,这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时代要求他们具有独创的本领,生活需要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啊!“逼”着孩子“走”吧,即使“走”需要勇气和执着,前途会有坎坷和困难,我们也要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因为他们总要在学习中自己长大。与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恰恰正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培养学生发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1.在角色中体验中引领学生参与社会,体验他人。
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温室里的幼苗
注定长不成参天大树。作为教师,我们更是深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能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一次次去体能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磨练、体验吃苦,才能激发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锤炼他们的意志。其实相对于校园里单一的学习活动,他们也渴望真正走到社会中去,在大千世界里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更为真实的感受,面对着孩子的热情,我们怎能不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呢?
2.在角色体验中实现学生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常言道:学以致用。面对老师的铮铮教导,家长的苦口婆心,很多学生是在被动的接受新知识,不难发现,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对学习的本身已经不感兴趣。要让学生主动的学,首先要让他们的深刻体会知识的重要性。角色体验为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展示才能的机会。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在两年多来的课程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的无穷魅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多元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学生在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一个个新的生命在实践中生成。迎着初升的太阳,怀着收获的渴望,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虽然尝试的过程不会一路平坦,但一定会阳光普照。
小学综合活动实践的价值的论文篇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研究述评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管理是课程价值达成的重要保证,相关研究分析了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因应的对策、探讨了管理的策略与模式等,但研究还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问题与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课程实施至今,已取得积极进展,其重要性及意义已得到广泛认同。“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这一课程领域的研究和管理,使其得到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达成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为了分析了解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管理方面的研究所取得的进展,笔者以“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为关键词,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系统收集梳理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现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作用。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作用,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是保证其实施过程正常运行的基础;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发展与提高;有利于发挥教师个体和集体的能量。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研究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研究者有的从宏观、有的分不同层面、有的结合具体学校等不同角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课程内容配置不合理;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师缺乏课程开发能力;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监控。
有研究者通过对当地一所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在课程管理上存在严重弊因,如农村地区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匮乏、课程资源开发不足,难以满足众多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多样化需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安全问题的过分当心和忧虑;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乏味、形式单一而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教育效果有限;没有建立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评价导向存在偏差;农村中学普遍教育经费及师资不足,缺少专职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缺乏有效指导;学校、家长与社会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足。
有研究者从学校层面上分析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师资队伍不理想,影响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课程管理不到位,阻碍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开展;评价指标不明确,偏离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导向。
有研究者从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实施管理两个层面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课时管理的生硬;管理评价的迷茫;师资培训的乏力;学校实施管理存在的问题:课时管理安排的刚性;教师管理的涣散;管理机制的不足;评价取向的偏差;安全管理的隐忧。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的角度各有相同,有的从宏观层面,有的区分不同层次,所提的问题也比较零散,问题之间缺乏逻辑关联,有些甚至不属于管理的范畴,如家长和社会的观念等。笔者认为,相较而言,从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实施管理两个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的方法比较合理。可以将其梳理为:在教育行政管理层面上,存在着课时管理、学校评价以及师资方面等问题;在学校层面,存在着内容设置、师资配备、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安全教育等问题。
3.因应的对策。针对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因应对策。
从宏观层面,有研究者提出:建立有效的课程实施评价机制;建设丰富的课程案例资源库;实施灵活的课程管理常规。
有研究者认为:转变教育观念,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学校办学行为;加强课程管理,按新课程要求落实学校课程计划;以校为本开发课程内容,以融合的方式处理各领域之间的关系;优化师资配置,以专兼职相结合的形式组建教师指导小组;重视评价功能,从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角度完善评价制度。
有研究者主张:建立学校管理组织与制度;加强实验教师的配备和培训;科学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加强对外宣传与联系。 有研究者从实现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的措施,认为:加强统筹协调,层级管理有序;注重自主探究,开展课题研究;关注目标生成,丰富课题内容;组织交流展示,进行多元评价;重视教师参与,注重过程管理;重视教师参与,注重过程管理;重视资料积累,注重成果转化。
有研究者提出,应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系统,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管理。学校要率先完成课程计划和方案的设计;设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门机构和人员,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或保障措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开发利用多种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管理。
明确对指导老师的基本能力要求;指导老师的来源与构成;教师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管理。
有研究者结合农村中学实际,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建议,建议回归生活,整合社会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建议制定相应的学生安全保障制度;建议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建议制定系统的、有指导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和评价指标;建议建章立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笔者认为,在因应的对策方面,虽然研究者的角度各有不同,但都提到了要加强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建设等内容。相较而言,“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系统”的观点更为全面。
4.管理策略与模式的构建。除了因应的对策外,一些研究者还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从构建科学的管理策略和模式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有研究者提出,应建立和完善管理规范,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能够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和科学化。可以建立“环环相扣”的管理网络,包括课程领导小组、课程实施小组和课程研究小组;“逐年推进”的教学目标定位;“课内外结合”的课时管理;“人人参与”的教师网络;“全面配套”的资源保障,包括后勤保障、社会支
小学综合活动实践的价值的论文篇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感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参加列车噪音对校园环境影响的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个名词感到既新鲜又迷惑。新鲜在于自己小时候未曾听过有这样一门课,更未曾上过;现在初为人师的我,对于如何上好这门课更是感到不知所措。
通过查资料我得知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追求课程的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课程的综合化趋势。
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我想只有通过切切实实地开展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这门课程的魅力与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在不断的教学尝试和失败中,我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感受。
一、 主题源于生活,基于兴趣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都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我们应该充分注重环境的功能,挖掘身边的资源。在用好我们身边所有的教材的同时,还要以学生的兴趣与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一次,
学生在学习了《健康教育》中《噪声的危害》一课后,立刻就联想到了校园附近列车噪音产生的巨大影响。我校地处渝黔、渝达、成渝铁路(重庆枢纽段),附近有两条铁路,周围是居民密集地区。究竟每天过往的列车有多少辆,要发出多少次刺耳的噪音,这些噪音究竟有多少分贝……学生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了一次列车噪音对校园环境影响的综合实践调查活动。活动中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因为这次活动主题符合了他们的愿望与兴趣,所以才有了不断探究、参与的内在动力。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正在形成中,虽然不够稳定,但也是推动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的内在因素。学生的愿望、兴趣是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最基本的依据和关键因素之一。
二、亲身体验、提升自我
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谋求学生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终极追求。
综合实践活动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性,最终指向于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虽然活动内容各不相同,形式也各种各样,但都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指向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我曾听家长感叹说:“这孩子学习成绩倒还不错,就是胆子特小,不敢也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 家长的一番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这样的孩子还不少,喜欢独自呆着,融入集体和社会的机会和时间都很有少。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也不知如何与人沟通。在我们过多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们需要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来参与和融入社会,他们才能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分享的快乐,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形成健全的个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正好给孩子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有利的平台。
在参加列车噪音对校园环境影响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感触颇深。记得一位负责问卷调查的学生亲口说道:说实话,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既兴奋又害怕。当我进行问卷调查时,面对老师和同学简直不知说什么好!来到教室和办公室门口,心里怦怦直跳,七上八下,连门都不敢敲。刚有一点信心,走到门口,刚刚举起的手又缩了回去。幸好有其他小伙伴在一旁不断给我打气,让我鼓足了勇气。当看到第一个人满脸笑容走出教室,手里拿这已填好的调查问卷,我想我也能行的!后来我还和同学争着去做调查了!这位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着实实在在的活动。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心智活动,或者说,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
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只有以体验为前提,才能有效地进行分解离析的认识活动。就是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活动,这位孩子感受到了来自小伙伴的关心和鼓励,开始尝试着大胆地与人交流沟通,使他在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大胆,越来越积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它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在调查列车噪音对校园环境影响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负责调查列车经过学校情况的孩子们虽然来自不同的班级,却能自发地坐在一起探讨解决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各施所长。大家分工合作,动作快的孩子迅速地记录下了调查数据,擅长数学的孩子对调查结果作了准确的统计,绘图高手把调查结果绘制成了漂亮、一目了然的扇形统计图,擅表达的孩子把调查结果分析得清清楚楚。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齐心协力,积极动手、动脑,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课堂外、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更清楚地认识了自我,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在调查列车噪音对校园环境影响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负责现场测量学校与铁路的距离和噪音的大小的同学可以说是绞尽了脑汁,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想尽了办法也没有找到专门测量噪音大小的仪器,就像走进了死胡同,苦恼、烦躁,甚至想放弃。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改变了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上网查资料和根据公式估算出了噪音的大小,攻克了难题。他们兴奋、雀跃。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成功的来之不易,遇到困难不要轻
言放弃,相信通过努力,风雨之后定会见彩虹。活动中难免遇到困难,我想我们得感谢它们,是它们,让孩子们学会了坚韧、进取、实践、创新。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而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因此,在开展列车噪音对校园环境影响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校还召开了“噪音危害知多少”主题队会,会上孩子们积极探讨着减少列车噪音的办法:
生1:我觉得移动一条铁路可能会耗资巨大,或许有关部门不愿意,最可行的办法可以依照之前我们说的改造列车啊,把优美的音乐声将那刺耳的鸣叫声取而代之,也让我们远离噪音了呀!
生2:我觉得列车尽量不要经过社区居民集中地段,即使经过时,也应减少鸣叫次数,严禁长鸣。
生3:这些办法都很不错,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铁路与居民区、学校之间多种树。使树木成为屏蔽噪音的隔离墙,那也不错呀!
……
小学综合活动实践的价值的论文篇五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让综合实践活动充满生命活力
狮子口镇剅口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承载着新课程的意蕴,突显出教师的课程意识。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如今,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处于探索,没有教材可供参考的阶段,如何使学生全方位动起来,使农村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活”起来呢?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它充满生命活力。
一、让综合实践活动发挥课程效应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的有待探索的课程,又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课程。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教学中应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多种形式来促进课程实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的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展之前就能“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采用典型引路给大家以启示是一个成功的举措。比如我校的《节约用水》这一案例可以说为剅口小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激起了实践研究的热潮。实践活动可与学校德育活动、学科活动、班队活动、校外活动等有机整合,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应。
二、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实践活动内容
任何课程的有效实施,都需要利用和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而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特殊的课程形态更强调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充分利用了家乡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让学生真正做到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同时,就能领略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地方的历史文化,体验到生活的真谛。学校不可能脱离家庭、社会而独立存在,学校还要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涉及到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教学过程。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的过程中,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生自身生活中挖掘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的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课程,所以课程内容不应来源于书本,而应源于学生生活。我们知道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资源。而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空间,捕捉生活素材,探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三、让学生在课外体验社会、体验生活
看着一群生活在21世纪的儿童,不会给自己梳辫子,父母不在家宁可自己饿肚子,出门一次换洗衣物全装袋子,这的确是个比较严峻的问题。时代要求他们具有独创的本领,生活需要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啊!我们要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和条件,不能“逼”着孩子“走”,因为他们总要在学习中自己长大。他们与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和创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正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实践的体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养成学生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经不起挫折和失败。作为教师,我们只能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一次次去体能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磨练、体验吃苦,才能激发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锤炼他们的意志。其实相对于校园里单一的学习活动,他们也渴望真正走到社会中去,在大千世界里体验社会、体验生活,获得一份更为真实的感受。面对孩子的热情,我们怎能不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呢?面对老师的铮铮教导,家长的苦口婆心,很多学生是在被动的接受新知识,可以说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对学习已经不感兴趣,要让学生主动的去学,首先要让他们深刻体会知识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展示才能的机会。
在课程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的无穷魅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很多感受,在实践中获得了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学生素质在实践中获得了提高,一个个新的生命在实践中得以生成。进入新一轮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无可避免地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能让学生自主的在“乐中学,学中乐”,充分享受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乐趣。
小学综合活动实践的价值的论文篇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搭建“实践”舞台 ,“活动”多姿多彩
进入新一轮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无可避免地百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挖掘教育资源,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它充满生命活力。
一、实践活动为主线,发挥课程效应
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教学中应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多种形式来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一是选好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二是典型引路。新的课程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但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顺其自然。采用典型引路给大家以启示是一个成功的举措。我校的《节约水资源》这一案例可以说为全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范例,从而激起了实践研究的热潮。三是专题细化。如根据大专题设立若干小专题以利于深入研究,又如由此专题引出彼专题继续研究等。由大及小也好,由此及彼也好,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完全可不拘泥于计划。四是有机整合。实践活动涵盖面广,可与学校德育活动、学科活动、班队活动、节日活动等有机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应。
二、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盈实践活动内容
如何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呢?《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同时,这些基地类别不同,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绝,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的依托作用,开展活动时还可以邀请基地上的部分学生家长,熟悉基地情况的行家或专家等担任基地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地方的历史文化,目睹了高科技生产的神力,体验到生活的真谛。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
三、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
“让抱大的孩子自己走路吧!” 这曾是许多老师的期待。眼看着这群生活在21世纪的儿童,不会给自己梳辫子,父母不在家宁可自己饿肚子,出门一次换洗衣物全装袋子,这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时代要求他们具有独创的本领,生活需要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啊!“逼”着孩子“走”吧,即使“走”需要勇气和执着,前途会有坎坷和困难,我们也要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因为他们总要在学习中自己长大。与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恰恰正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培养学生发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1.在角色中体验中引领学生参与社会,体验他人。
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温室里的幼苗注定长不成参天大树。作为教师,我们更是深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能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一次次去体能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磨练、体验吃苦,才能激发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锤炼他们的意志。其实相对于校园里单一的学习活动,他们也渴望真正走到社会中去,在大千世界里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更为真实的感受,面对着孩子的热情,我们怎能不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呢?
2.在角色体验中实现学生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常言道:学以致用。面对老师的铮铮教导,家长的苦口婆心,很多学生是在被动的接受新知识,不难发现,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对学习的本身已经不感兴趣。要让学生主动的学,首先要让他们的深刻体会知识的重要性。角色体验为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展示才能的机会。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在两年多来的课程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的无穷魅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多元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学生在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一个个新的生命在实践中生成。迎着初升的太阳,怀着收获的渴望,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虽然尝试的过程不会一路平坦,但一定会阳光普照。
小学综合活动实践的价值的论文篇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说”“动”并行,收获真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之感悟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喜欢的学科,老师们的意识及实际操作方法是必须讲究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说”“动”并行,在“说”“动”中获得真知。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创新能力 课程 学生们 “说”与“动”
[正文]: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
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
刚开始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我跟学生们呆在教室里,就着教科书上的问题一个一个讨论,如上语文课一般。这样做实在是滑稽之极,学生面无表情,教师声嘶力竭;如此丰富的内容,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如果只在这一屋檐下“畅所欲言”而不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那简直愧对开发这门学科的智者们,也失去了这门学科的真正意义。活动课就是要“动”——动手与动脑。当然,“动”的前提就是“说”,“动”了之后还要“说”——交流。“说”与“动”的统一,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上课之道。
“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创造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造活动就无法进行。于是,我和学生选择性地确定了几个主题(例如,《生活与广告》、《电与我们的生活》等),让他们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去研究,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任务。然后,通过课堂交流反馈他们的研究成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是
发展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学力”的内驱力。当然,放手让学生去干,可不是让他们去“自生自灭”,老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有的时候作用显著些,例如帮助解决立项后的操作上的难题;有的时候作用则显得弱些,如当学生进人资料采集点后就是他们展示自我能力、丰富人生阅历储备的阶段,这时的老师,则起辅助作用,也就可以“退居二线”了。
广告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活中无处还见广告。如果能留心观察,就能收集、整理到许多广告。广告语言独具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有着极强的召唤性。所以培养学生模仿,创作一些广告,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设计了一个《生活与广告》为主题的一个综合活动。活动设计如下:1、活动准备阶段。以博采众长为目的,我与学生们融入到生活中去,让他们涉及到各种场所收集第一手资料。2、初识广告阶段。让学生们通过口头交流、汇报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资源共享。同时使学生初知广告的形式,传播方式等。3、再识广告阶段。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汇报、总结,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广告。如广告的目的,主题和要素等。4、创作广告阶段。在全面了解广告的基础上,让学生或单独或小组创作广告。5、活动延伸阶段。通过“广告设计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
做研究的兴趣,真正让他们在“动”中学,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以上整个活动过程都围绕学生的“说”与“动”并行的原则。因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更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要革新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课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课一课地来教,学生一定要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眼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学生运用课堂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实践活动的要旨。
综上所述,脱离“动”的“说”,容易让学生走过场,造成眼高手低,“动”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力所在,否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是难以真正体现的,何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与教学回到学生“说”与“动”的统一中,将学生想的付诸于实际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和生活融为一体,并且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理念。对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存在的脱离实践的问题是大有裨益的,有利于逐步形成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让课程落在实处!这也是传统的课程所缺少的,真正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上一篇:实践论读书笔记2000字
下一篇:参观公司的实践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