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草的作用

| 中西医助理医师 |

【www.guakaob.com--中西医助理医师】

三棱草的作用篇一
《两种除草剂对棉田三棱草的防除效果》

三棱草的作用篇二
《杂草防治》

三棱草的作用篇三
《水田杂草防治》

浅议水田杂草除草剂的应用

日期: 2011-11-10 23:22 点击: 74次

我省各地水田杂草群落受栽培方式、除草剂的应用、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近几年受开荒种稻、浅水灌溉的影响,葡茎剪股颖(爬蔓草或鸡爪草)、看麦娘、狼巴草(鬼叉)、稻李氏禾、芦苇等池埂、水渠、草原杂草及湿生杂草进入稻田,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由于连续使用农得时、草克星等药剂使原来发生较重的恶性杂草眼子菜以及异型莎草危害逐步减轻,而多年生的莎草科杂草危害加重。

一 防除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的除草剂

有些除草剂以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为主,对禾本科杂草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只有2甲4氯、灭草松(排草丹)·可以做为防除水田后期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的药剂单用外,其它防除阔叶杂草药剂均需同杀稗剂混用,才能保证除草效果。目前我省在生产中常用的防除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的药剂有:吡嘧磺隆、苄嘧磺隆、金秋、莎多伏、太阳星、2甲4氯、灭草松。

1 吡嘧磺隆:主要品种有草克星、草威、韩乐星、水星、克草神、吡嘧磺隆、一克净等。直播田、插秧田均可使用。直播田在晒田覆水后、插秧田在水稻返青后使用。可同多种杀稗剂混用。吡嘧磺隆对稗草的抑制作用比苄嘧磺隆好,但安全性不如苄嘧磺隆,每公顷10%吡嘧磺隆超过400克容易产生药害,造成蹲苗。吡嘧磺隆对多年生三棱草有较好的防效,对狼巴草效果好,可达95%以上。

2 苄嘧磺隆:主要品种有农得时、威农、威龙、稻无草、苄嘧磺隆、苄磺隆、超畏等。直播田、插秧田均可使用。直播田在晒田覆水后,插秧本田在水稻返青后同杀稗剂混用。苄嘧磺隆安全性较好,对多年生三棱草有较好的防效,对狼巴草效果不如吡嘧磺隆。

3 金秋:直播田、插秧田均可使用。直播田在晒田覆水后、插秧田在水稻返青后同杀稗剂混用。金秋在土壤中吸附快,因此对水层的要求不太严格,对水稻安全性好。对莎草科中的多年生三棱草效果较差。

4 莎多伏:直播田,插秧田均可使用。一般直播田在晒田覆水后、插秧田在水稻返青后同杀稗剂混用。莎多伏的除草活性较高,对眼子菜效果突出,可达95%以上。对日本蔗草效果较好,对扁秆蔗草效果较差。每公顷使用量15%莎多伏300克以上时有药害,表现为蹲苗,使用时应严格掌握用药量。 5 太阳星:属水分散粒剂,直播田、插秧田均可使用。直播田在晒田覆水后、插秧田在水稻返青后同杀稗剂混用。太阳星对多年生三棱草、眼子菜效果较差。两次用药对口本蔗草效果较好。

62甲4氯:直播田、插秧田均可使用。2甲4氯对阔叶杂草和多种莎草科杂草包括扁秆蔗草、日本蔗草、三棱蔗草效果明显且成本低,但对水稻安全性差,必须在水稻有效分蘖结束后使用,我省要在6月25日至7月5日之间采用喷雾

法施药。2甲4氯在温度低于18℃时使用会产生药害。在水田中2甲4氯一般与灭草松混用可提高安全性。

7 灭草松(排草丹、苯达松):直播田、插秧田均可使用。要求阔叶杂草和三棱草出齐后采用喷雾法施药。灭草松对水稻安全,但成本高,在生产中常与2甲4氯混合使用,一般各用常用量的一半能保证药效,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

二 广谱性除草剂

广谱性除草剂指即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的除草剂。一般做为单剂的广谱性除草剂有韩乐天和农美利等。

1 韩乐天:韩乐天是韩国“化学集团研制的新型超高效除草剂,具有杀草谱广、杀草活性高、对水稻安全的特点。韩乐天对稻稗、葡茎剪股颖特效;对稻李氏禾、泽泻(水白菜)、野慈菇(驴耳菜)、眼子菜(水上漂)、雨久花(兰花菜)、狼巴草、萤蔺(小水葱)、针蔺、牛毛草、异型莎草等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对三棱草(扁秆蔗草、日本蔗草、三棱蔗草)也有一定的效果。在掌握好用药时期和用药量的前提下,一次喷药基本可防除水田绝大部分杂草。韩乐天在水稻直播田、插秧田均可使用,一般最佳用药时期为6月20臼至7月初,在杂草基本出齐时采取茎叶喷雾(不能用毒土毒肥法)。韩乐天属迟效性除草剂,用药后7天才表现出稗草叶片发黄,7-12天才全部枯死。韩乐天对水稻的安全性好于农美利,使用后水稻叶片褪绿变黄,但很快能恢复正常,不影响水稻产量。

2 农美利:农美利的防除对象与韩乐天基本相同,但对水稻的安全性不如韩乐天,只能用于直播田采用喷雾法施药,插秧田不能使用,在插秧田使用会对水稻产生严重药害。

三 水田除草剂的复配制剂

目前在我省应用的水田除草剂复配制剂品种繁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类:

1 苯·苄合剂:指苯噻酰草胺与苄嘧磺隆的复配剂,主要有水灵、赛龙、双超、禾友一号等。

2 苯·吡合剂:指苯噻酰草胺与吡嘧磺隆的复配剂,主要有田莠清。 3 丁·苄合剂:指丁草胺和苄嘧磺隆复配剂,在市场流通的此类品种主要有丁·苄、青稻福、农收。

4 丁·吡合剂:指丁草胺和吡嘧磺隆复配剂。

以上四类复配剂可防除水田稗草及多种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四种复配剂防除对象、使用技术及药剂的作用特点基本相同,都做为插秧田芽期封闭除草剂使用。在早期应用毒土法,施药时期不能超过稗草1.5叶期。当稻田中无葡茎剪股颖、稻李氏禾等恶性杂草且多年生三棱草密度小的情况下,一次用药基本可控制整个生育期杂草。直播田不能用以上四类复配剂。

5 二氯·苄合剂:指二氯喹啉酸与苄嘧磺隆的复配剂。主要品种有农力、稻田旺、稻草净等。直播田、插秧田均可使用。此类药剂要求在水稻2叶期以后用,水稻2叶期前用会产生药害。一般直播田在水稻2叶期后,·稗草2-3叶期使用;插秧田在插秧后10-15天,稗草2-3叶期使用最佳。由于此类除草剂用药适

期相对较长,使苄嘧磺隆对后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的控制效果较其它类别复配剂要好些。

6 灭·二合剂:指灭草松与2甲4氯的复配剂。主要品种有莎阔丹、黑李逵、莎草敌、灭棱王、除莎净。灭·二合剂主要用于防除后期三棱草和阔叶杂草。灭草松与2甲4氯复配即弥补了单用灭草松成本高的缺点,又弥补了单用2甲4氯安全性差的不足。这类复配剂中灭草松含量越高,安全性越好,成本也越高;2甲4氯含量越高,安全性越差,成本也越低。其中莎阔丹的灭草松含量最高,安全性最好。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种衣剂(FS)飞速发展,那么我们国家的种衣剂(FS)产品登记概况是什么呢?2004-2008年的5年时间里,我国共新批准登记了73个种衣剂(FS)产品,其中登记玉米的产品31个,登记棉花的产品12个,登记大豆的产品11个,登记水稻的产品6个,登记花生的产品2个。在水稻上登记的6个种衣剂(FS)产品共5种有效成分组合类型,其中单剂1种(戊唑醇),混配制剂4种(吡虫啉+咪鲜胺、多菌灵+福美双+咪鲜胺、多菌灵+福美双+甲基立枯灵、咯菌腈+精甲霜灵)。所选用杀虫剂为吡虫啉,主要用于防治稻蓟马、苗期稻飞虱及叶蝉;所选用杀菌剂包括多菌灵、福美双、咪鲜胺、甲基立枯灵、戊唑醇、咯菌腈、经甲霜灵,主要用于防治恶苗病、立枯病。

水稻种子处理剂及其防治病虫害

 2009年11月19日08:09 农药网

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为害水稻的恶苗病、干线虫病、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和胡麻斑病等多由种子和土壤侵染传播。水稻种子上带有很多病原菌,可在稻株生长不同时期、阶段,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病害症状。由种子传染的有恶苗病、干线病。恶苗病主要以种子过冬,种子萌芽后,侵染幼苗茎基部传病;而由土壤侵染传播的有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等。其中纹枯病发生面积最大,发病率最高,受害田减产率最高达50%以上,其主要以残留在土壤中的菌核越冬传病。种传病害发生后,对稻株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因稻种带菌(病),是引起稻株发病的初(始)次浸染源,在生长季节,可引发病害的再侵染、发生、蔓延、危害。

在传统上,对种传病害的防治,现阶段们们一直采用在播前进行种子处理来消灭种传病害,并使种子和幼苗免遭土传病害和害虫的为害。用于种子处理的杀菌剂种子处理的杀菌剂种类很多,有无机的和有机的、挥发性的或非挥发性的、内吸的或非内吸的。经配制后以粉剂、水溶性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剂、液剂或悬浮剂施用。一个好的种子处理剂不应留下任何影响种子发芽、幼苗发育、植株生长和产品的有害残留物。

我国从50年代就开始利用药剂浸种、拌种来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80年代起便开始对水稻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以便促进水稻种子对土壤和肥料中氮的吸收及防治苗期病虫害。大量的调查和试验都表明,经过药剂浸种、拌种或包衣处理过的稻种,既能防止或减少种子和土壤传染病菌引起的种子腐烂、幼苗枯萎、猝倒病及其它病害所造成的损失,提高了产量,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稻种用量和时间。

下面就水稻种子处理的方式、使用的主要药剂及其防治病害的情况,叙述如下:

1 拌种

1.1 美国有利来路化学工业公司研制出的卫福(有效成分:萎锈灵、福美双)40%悬浮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立枯病(160~200g/hm2),恶苗病(120~160g/hm2)。

1.2 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研制出的锐劲特(有效成分:氟虫腈)5%拌种剂,主要用于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瘿蚊(80~160g/100kg种子,杂效稻:20~40g/kg,常规稻)。

1.3 美国富美实公司研制出的好年冬(有效成分:丁硫克百威,35%种子处理剂,用于防治稻蓟马(210~400g/100kg种子),稻瘿蚊(600~800g/100kg种子)。 以上三种国外种子处理剂品种,虽然在我国获得登记,但其价格高,很难在国内大面积推广。

1.4 中国专利(CN1064588)提出多?福合剂杀菌剂(其有效成分多菌灵10%~50%,福美双50%~10%),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胡麻斑病等(50g/100kg)。

1.5 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稻病研究室研制出的高效、广谱复合杀菌剂“菌病清”(40%可湿性粉剂50g/10~13kg种子),主要用于防治苗期病害,对水稻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猝倒病有特效,同时具有促根壮秧、抗低温冷寒作用。

上述两种种子处理剂品种皆含有多菌灵成分,目前已发现恶苗病等对多菌灵产生了抗药性,所以在已有抗药性菌株的地区应用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其防治效果已明显下降。

1.6 吡虫啉拌种对水稻种子发芽、出苗均无不良影响,对稻蓟马有很高杀虫活性,并且持效期长,播后46天卷叶率防效仍在95%以上。此外,对秧苗素质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这究竟是刺激生长的直接作用,还通过控制稻蓟马发生和危害达到间接提高秧苗素质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2 浸种

2.1 中国专利(CN 97 100851)提出TCCA(三氯异氰尿酸)——杀菌消毒剂。先用干粉占种子量的0.2%拌种后贮藏,在播种前再用TCCA500~300倍液浸种 12~36小时。药粉拌种处理144~166天的发芽率比对照高6%~12%,经田间调查表明,对细菌性条斑病、棉腐病、稻瘟病、恶苗病、纹枯病的防效达 88%~100%。

2.2 中国专利(CN 1096158)提出稻种消毒剂(其中有效成分为4-(2,2-二氯-1,3-苯并二氧杂戊环-4-基)吡咯-3-腈和5-乙基-基- 5,8-二氢-8-氧代[1,3]二氧杂戊环基-[4,5-g]喹啉-7-羧酸),在很大低浓度下(7.9g a.i./1000kg种子),对水稻恶苗病、稻瘟病、叶斑病有着相当高的防效。

2.3 日本宇部兴产公司和日本北兴化学工业公司共同开发出的咪唑类种子杀菌剂稻瘟酯,对防治恶苗病、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旧有成效(200倍液,防治率98%以上)。虽然苯并咪杀菌剂与福美双制成混合制剂已大面积广泛用于防治上述病害,但长期的使用,致使出现串珠镰孢耐苯并咪唑菌株,造成苯并咪唑类杀菌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活性降低。而稻瘟酯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具抗性的串珠镰孢有效。另外,在育苗箱培育试验中也充分显示出对绿色木霉和镰孢属等土传病原菌引起的水稻苗立枯病有很好防治效果。

此外,德国产的25%施保克(咪鲜安)乳油62.5~125mg/kg浸种)、菌虫清(400倍液浸种)等对防治水稻恶苗病也有一定效果。其中江苏镇江地区农科所研制出的菌虫清(400倍液浸种)主治干线虫病,兼治恶苗病、稻瘟病,并能克服部分地区已产生恶苗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问题,兼治作用稳定。

3 种子包衣

3.1 薄膜包衣

3.1.1 中国专利(CN86 100095)11 号种衣剂(有效成分:7%呋喃丹、5%多菌灵、5%福美多和5%敌菌酮):12号种衣剂(有效成分:5%呋喃丹、7.5%多菌灵和7.5%甲基砷酸锌)均防治水稻料秧及前期病虫害。15号种衣剂(有效成分:3%呋喃丹、6%多菌灵、3%毒死蜱和6%敌克松)防治恶苗病、棉腐病等,兼治叶蝉、飞虱、螟虫、地下害虫及缺素症,药种比例均为1:70~80。

3.1.2 涿州种衣剂厂生产的20%水稻种衣剂(有效成分:10%呋喃丹、5%甲基异柳磷和5%多菌灵)综合防治水稻地下害虫、恶苗病、根腐病、干线虫病和鸟、鼠害、防治连作障碍和缺素症。药种比例为1:70~80。

以上几种种衣剂产品中虽然功能多,但其产品高毒,在贮存、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问题。

3.2 丸粒化

3.2.1 特公昭(55-22045)提出用过氧化钙种衣粉(由过氧化钙25%、熟石膏25%,其余为碳酸钙)包覆于开始萌发的稻种上,再插入浅水土壤中,过氧化钙在水中缓慢释放出的氧气,能促进稻种生根、发芽和出苗,使水稻直播栽培初步获得成功,但使用该种衣粉包衣的稻种出苗率仍在75%左右,且效果不稳定。

3.2.2 吉林省农科院原子能研究所以氧化钙为主要成分,以石膏为凝固剂,以微量元素为附加成分,进行水稻种子包衣处理,促进了水稻对土壤和肥料中氮的吸收,提高氮肥利用率7%~12%,提高产量5%~15%。

3.2.3 中国专利(CN1102944)改进了特公昭55-22045报道的配方,提出(由过氧化钙原粉、矿质元素化合物、微量元素、工矿废渣、保水剂、独立核算菌剂和植物生

三棱草的作用篇四
《三棱的功效》

三棱草的作用篇五
高中生物必修三题目》

必修三 第3章和第4章 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 下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 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2. 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下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根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 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 D. 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

3. 下面是有关燕麦实验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燕麦胚芽鞘的某些部位纵向插入了云母片。请分析图中a到f的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一组( )

A.a<b、c=d、e=f B.a<b、c=d、e<f C. a<b、c<d、e=f D.a>b、c=d、e<f

4. 温州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λ表示增长倍数,即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1年乌鸦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为衰退型 B.第5年乌鸦种群数量多于第7年的种群数量 C.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

5. 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 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 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 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

6. 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⑤→①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 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 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二、双选题(共2小题,每题6分,共12分)

7.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茎的背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B.在成熟植物组织中,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并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过程 D.赤霉素和脱落酸在促进植物种子萌发方面表现为拮抗作用

8. 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地沿海滩涂海三棱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 cm×50 cm×30 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

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海三棱草群落 B.海三棱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 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三、非选择题(共4道大题,每题16分,共64分)

9.(每空2分,共16分)资料一和资料二分别探究某些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和运输方式,请阅读材料,回到下列问题。

资料一: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1)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被激活的“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Ca2+促使细胞内的H+以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运往细胞外。 (3)此外,Ca2+还能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它进入细胞核后,能引起_______________酶催化mRNA的合成。

(4)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

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了根的伸长,这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资料二: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C标

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5)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_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①和②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 。

(6)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②、③和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_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

10. (每空2分,共16分)资料一和资料二是有关种群数量和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请阅读材料,回到下列问题:

资料一:图1表示某池塘中鲫鱼生长曲线图;图2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由图1可知在捕捞鲫鱼时,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_水平(N0、K/2或K),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2分析可知甲、乙两种群种间关系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t3~t5时间内,甲种群的年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型,乙种群的年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型。

资料二: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特设计了两组实验:

实验1: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 实验2: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3)据图甲可以判断大草履虫为 (被捕食者/捕食者)。

(4)根据图乙的曲线特点,可以判断沉渣能够影响大草履虫 的变化。通过图甲和图乙的综合比较可知,同一种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同/不同)。

三棱草的作用篇六
《稻悠》

三棱草的作用篇七
《Basagran 2013》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32684.html

    热门标签

    HOT